读书心得是对读过的图书内容进行概括和思考的一种书面表达。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读书心得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写出有思想深度和观点独到的读书心得。
从全书的章节安排看,既有历史逻辑顺序,又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基本规律。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主”到“次”。文中既有基本概念的阐释,又有基本方法的指导。既说明了“为什么”,又告诉我们读者应“怎么样”。
“科学课”是由“自然课”脱胎而来。相比而言,两者又有什么不同呢?从课改开始时就有这方面的讨论和争执。我也曾经在20xx年与人争论过。可是究竟从本质上有什么不同呢?科学之所以成为新事物的优越性体现在哪里呢?在书中,作者在第十章详细地分析了现代国际小学科学课程的发展过程。既有横向的对比,又有纵向的剖析。从20世纪60年代初期以“学科为中心”的阶段到60年代至70年代末的反思阶段,从八九十年代的多元思潮论争的时期到90年代以来改革的新阶段,科学教学在波折中乘着时代的列车“与时俱进”。
从本书的题目看,作者试图通过与科学教育有关的多个方面的阐释来揭示科学的本来面目。但是对本书通读下来,却发现,我们仍没有弄清科学究竟是什么。我只是在作者的带领下逐步认识到科学需要实事求是,科学教育需要亲历探究。
实际上,作者也无意在“科学”的名词上纠缠不清。她只是想通过对科学史的回顾,对科学相关外延概念的描述使教师们对科学教学有个清晰的认识。
《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一条全新的理念“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科学探究使科学学习的中心环节”。通常我们把能体现探究的“过程与方法”细化为“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观察实验制作”、“搜集整理信息”、“思考与结论”和“表达与交流”等若干个项目。在本书中作者着重选择了一些进行详尽地说明和指导。
探究首先从问题开始。对于问题,老师熟悉,学生也司空见惯。可是问题和问题还是不同的。有真科学问题和假科学问题之分,有开放性问题和封闭性问题之分。而这些在我看到这本书之前是根本没有的概念,我就觉得学生提了问题,能解决的就给解决掉,不能解决的,课后再想办法解决。而实际上课时也遇到了很多让我困惑的问题。有的学生的问题不着边际,有的根本不值一提。如何对待这些问题让我很伤脑筋。现在我知道了,有的问题是需要避免的,有的问题还需要进行老师的“编辑”。一堂课往往是由问题开启,也往往是由一个问题结尾。问题对一节课来说真的太重要了。虽然看了张老师的指导,可是真的面对学生问题的时候,还是不太自信啊!
有了问题以后,就开始就问题进行研究了。在书的第三章特地提到了假说在科学探究中的地位。我也觉得假说在学生的科学素养发展过程中有着很重要的地位。假说就像是一个作家在创作之前打的腹稿,也像一个工程师在设计图纸前的一个粗略规划。假说对后面的实验研究验证有着明确的指引作用。而一个科学素养高的人提出的假说也一定具有更加合理可行的成分。假说是有一定的现实依据的,没有根据的推断只能是“胡说”。在课堂教学中我也曾听到一些课上,有老师觉得一个完整的探究过程应该包含假说这个环节,于是在他的课上假说成了必不可少的一步。其实这大可不必。假说应该根据学生的思维特征来确定它的位置。在很多时候干脆就没有假说的必要,因为事实就很明显地摆在眼前,由不得去怀疑,用不着去验证。所以还是“不要为假说而假说”!
在科学探究中,观察是最常用得一个术语。正如书中说的那样,实验也是一种观察,只不过是“借助于仪器得观察”。对它的重要性,没有必要赘述。三四年级的科学课上着重训练的就是学生的观察能力。就让我们去课堂上践行它吧!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科学就是那些精密枯燥的仪器,就是那些散发着异味的化学试剂,就是那些看不明白的公式。其实就我们小学科学教学来说,给科学教学一点人文气息是很需要的。正如书中说的“科学与人文是可以融合的两种文化”。在课改进入到第五个年头的今天,科学教学正在强调与人文的结合。比如,课标提出的“学生是科学探究的主体”,不就是很好地体现了人文的精神吗?在人文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合作”是个曾经热得发烫得字眼。虽然现在逐渐冷却,可是合作的重要性还是很明显的。我们不排斥竞争,因为竞争能促进发展,但我们更需要合作,只有合作才能由更大更快的发展。比如我们的qq群,那么多来自天南海北的素不相识的老师在一起交流,互相帮助,不就是很好的合作吗?由理由相信,由这样善于合作的科学老师,一定能很好地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让学生在探究科学奥秘的同时,逐渐具备完美的人文精神。
这本书,我连续读了两遍。读过以后,我问自己:科学究竟是什么?我没有从书里找到一个标准的答案,可是我却有了新的理解:科学就是用真理来熏陶学生,科学教育就是用思想和方法去武装学生,科学教学就是用我们的每一个40分钟给学生亲近科学、走进科学、体悟科学的空间。
《科学究竟是什么》一书中指出:“科学作为知识,科学作为过程,科学作为探究”这三个方面的关系是发展的关系,即前一个阶段是后一个阶段的基础。书中提出:如果处理不好这些关系,其结果与其说是搞科学探究,倒不如说是在搞“剧本”!而我们目前的实践缺乏建立在本国问题研究上的事实根据。由于国外先进的教育理论或先进教材是经过了长达一个世纪的发展的结果。如果直接照搬西方的理论,无论是对学生,还是对教师而言,都将是拔苗助长,最终是欲速不达。由此可见我们在一线课堂上对教材教法的抱握、取舍、组织与引领,都将直接影响到科学启蒙教育的效能。作为科学教师,我们任重而道远,虽然要真正弄懂什么是科学的性质,还需要一个长长的反思适应过程,需要一段痛苦的磨炼挣扎过程。但我们必须主动面对,因为我们肩负着科学启蒙教育的希望。
“科学假说是对观察现象的一个假定性的解释,或者说是对提出的科学问题的一个推测性的回答。而且,假说之后必定有验证的活动,通过严整才能成为科学理论”。看了这段话,我以下面这个例子来说明自己对它的理解。
假说应该有一定的事实依据或科学依据。比如:在一次插花时,发现一种厥类植物的叶子上很整齐地排列着一些类似于蚕豆模样,长约0.8毫米,宽约0.2毫米的小黄点,在十几片叶子中有6片有这样的小黄点。于是,我们以看到的小黄点形状为事实依据,根据我们自己现有的认知进行了猜测,也是对“这是什么?”这个问题的一个推测性的回答。我们的猜测是:1、可能是一些小虫子产的卵。2、可能是这种我们不知名的厥类植物的一些孢子排列其上。然后,我们展开了一系列验证行动。让它们继续在叶子上生长,并给予更多呵护,观察它们在生长过程中的一些变化。在它们成长的过程中,我们的猜测就会自然而然地得到肯定或否定。
“兰本达教授多次建议在学具的设计中要注意挑起矛盾”。
学具的设计中挑起矛盾固然重要,但是,教学环节中铺设矛盾,更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就像课例10“仓鼠威利”,无须老师铺设任何桥梁,学生自己根据自己的猜测进行验证,当验证的结果出现了意外,就会提出新的猜测,再根据新的猜测制定验证方案进行验证,最终找到了大家要的答案。虽然,老师在这其中没有任何“教”的痕迹。但是,孩子们在自己的猜测和验证结果的矛盾中找到一次又一次挑战新矛盾的动力,还解决了新问题----放置在窗台上的广口容器里的水每天低的不一样的原因。
读这本书,张老师有几句话让我印象很深刻,她指出:留给小学生的应该是封闭性的问题。一般情况一节课,只能围绕着一个“概念体系”进行。教师在科学课的讨论中应多问“证据呢?”“根据呢?”而少问“为什么?”小学中低年级的科学课,应多进行观察,少进行解释。就学科特点,她还指出:在科学研究过程中,所有的逻辑推理形式都是符合思维的过程。可以说,如果一节课充满了发散型思维的语言、问题、活动设计,则很难说是一堂典型的科学课,至少不是成功的科学课。
“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是科学课程标准提出的基本理念之一。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也是科学学习的方式。有效的科学探究,能促进学生科学素养发展的科学探究。在新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探究式学习”已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但目前的一些科学课时常陷入“为探究而探究”的误区,忽视了对课堂教学中探究学习价值的监控与检验。为此,我们反思分析了现有科学探究学习价值取向存在的认识误区,进而探索构建有效的科学探究活动。科学探究学习强调学生的自主性,但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等方面的限制,学生在科学探究学习活动中又离不开教师的有效指导。教师在指导探究活动时要注意显性指导与隐性指导相协调。所谓显性指导指教师的言语鼓励、启发、课堂组织策略的应用等,隐性指导则指隐含在活动流程的设计,活动材料的结构中能暗示学生、启迪学生思维的指导。为提高探究学习活动的效率与价值,教师在重视显性指导的同时要更注重隐性指导的策略。比如,教师在设计教学中让学生参与探究材料的准备,材料选用强调丰富性、层次性、典型性、引导性并重等。像《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一课,学生以从身边收集到无数可供研究的材料,但为了进行有效有价值的探究学习活动,我们必须选用几组“有结构的材料”。第一组材料(木块、石头、小纸片、铁盖、泡沫、蜡烛头、回形针等)让学生体验探究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的活动,检验自己的已有知识经验。第二组材料(泡沫塑料、胡萝卜、铁螺帽、橡皮、回形针、牙签、蜡烛等)让学生从中发现“矛盾点”:物体的沉浮不一定与大小轻重有关。第三组材料(大小相同,重量不同的球形材料一组,轻重相同大小不同的立方材料一组)完善,提升学生的思维:相同大小的物体,轻的容易浮,重的容易沉;轻重一样的物体,大的容易浮,小的容易沉。在“有结构材料”的暗示指导下,学生对物体沉浮的有关认识经历了“发现——否定——再否定——再发现”这样一个不断冲突,不断修正的过程,从而发展了学生的科学思维。
读了张红霞老师《科学究竟是什么》这本书,使我及时地认识到了普遍现象中的本质,受益匪浅啊!上文只是我收获的万分之一,翻完了最后一页,刚开始的心情已经荡然无存了,取而代之的是迷惘,有太多东西要思考,去吸收。我知道,这本书让我得了消化不良,好在我可以重新再去慢慢的推敲它。
这个暑假里,我读了一本书,名叫《科学创新故事》。这本书的每一个故事都深深地吸引了我,我情不自禁地看完一篇又一篇。这本书中都是讲述科学发展过程中的见新历程。科学家们唢得的研究成果,再过程中一定十分困难。他们是必须经过多重的挫折与辛勤的探索才能成功的。他们往往是废寝忘食地做研究,付出超出常人的努力。
当科学家们看到自由自在地在水中畅游时,他们就想;假如人类也能像鱼一样,在水中任意穿梭就真是太好了。于是他们就这一猜想,按照鱼的内部结构并经过无数次的实验,终于发明了通过改变自重而任意在水中沉浮的潜水艇,成为了科学史上的一大创举。它凝聚了所有从事这项工作人的梦想,它是他们刻苦钻研的成果。在这本书中。我最敬佩的科学家就是牛顿。他发现了牛顿第三定律以及地球的万有引力,且力的单位即以牛顿为名。牛顿拥有对世界永不竭尽的探索心与天生热爱科技的本能。他发现万有引力的起因很奇特。是一天牛顿坐在树下休息,苹果砸在他的头上,他就想:为什么苹果为什么向下掉而不向上掉呢?从而引起了一连串的猜想与实验的过程。让万有引力这一理论传遍全球,为一些匪夷所思的迷团得到了答案。
也许,你不是最聪明的,也不是最优秀的。但是你只要多观察周围的.事物,坚持不懈地探索,学习牛顿永不言败,不断创新的精神,去深入地研究,你会发现其实科技就在我们身边。这本书不仅让我们增长了知识,而且又教育我们要持之以恒,多留心身边的事物。它以一个个小故事的形式来让我们在快乐中铭记大道理,在幽默中品味科学。像牛顿,爱迪生那样具有探索心而又不轻言放弃的科学家还有很多,正是因为他们的故事让我获得了启发与动力。平时,只要多留心观察,用好奇心来对待周围的科学事物,用心观察,用心探索。也许,地球上将会又多了一条定律或是发明物。记住,天才是用99%的汗水与1%的观察能力而得来的,要创新,为人类科技作贡献。
《我们爱科学》这本书知识丰富、内容有趣、简单易懂。读了这本书后,我了解到科学其实无处不在,比如医学领域,日常生活,交通运输……可见科学在二十一世纪的现在是多么重要啊!
《我们爱科学》这杂志里,我知道了交通工具对我们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前人们没有车子的时候,出行得用马来拖着走,但是马车的速度太慢了出行很不方便。自从科学的发展,人们想要出差或去某一个地方放松一下的时候,飞机,汽车和火车等等交通工具的作用便显现了出来。
因为《我们爱科学》,让我明白了,医学方面也有科学的身影。如利用了超声波能传递信息的原理发明的超声波探测仪,或者是利用x光线穿透力强的原理发明的x-光照。说到这,让我想到了以前的老百姓因为没有科学观念,看见哪个人行为失常还以为是鬼魂附体,就去找个道士给自己避邪的笑话。如今人们有了科学观念,身体一有什么不适应就会去医院,用x-光线、激光等高科技的仪器检查或治疗。
在《我们爱科学》中,我还知道了灭火器的原理——因为燃烧的条件有可燃物、助燃物和达到着火点,其中的助燃物大部分是氧气,而灭火器中的co2气体可以隔绝氧气,可以达到灭火的作用。为此我还去做了实验:因为蜡烛燃烧生成co2气体,所以我把蜡烛点燃后又用一个杯子罩住蜡烛,果不其然,蜡烛慢慢的熄灭了。
《我们爱科学》这本书不仅让我开阔了视野,懂得了许多有关科学方面的知识,还丰富了我的生活,使我更加快乐。你还在等什么?赶快加入《我们爱科学》的忠实粉丝的行列吧!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我们爱科学》是一本内容科学杂志,介绍了好多形状各异的植物和微生物,还有动物的故事。它的知识性很强,情节生动有趣,让我学到了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
我们要学科学、爱科学,把科学展示出来。科学家告诉我们,好奇心是人的天性中最重要的方面之一,也是激发探索科学奥妙的主要动机,所以遇到问题我们要勇于问为什么,勇于尝试、创新,勇于推翻前人的结论。例如伽利略,哥白尼等人,他们不顾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和反对,勇敢地指出前人错误的论点,通过亲身实践证明了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也换来了伟大的成功。
以前,我一直不知道人体皮肤的作用,读了这本书,才知道皮肤可以调节体温,通过汗液把温度降下来。而且皮肤是感觉器官,触及它就立即感知,无论抠、抓、掐,轻重程度都能分辨出来,即使闭上眼睛,也可以准确地知道位置。皮肤富有弹性,按一下即恢复原样;它防止水渗进身体里,被雨水淋了也不怕。皮肤好可爱,我要告诫大家: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要爱惜呀!
《我们爱科学》不仅让我知道很多科学方面的知识,而且丰富了我的生活,使我更快乐。
还有很多一反传统观念的“谬论”比如:众所周知兼职、勤工俭学往往有利而几乎无弊,在上大学以前,早有李开复写的《怎样在大学里挣回你的学费》等等诸如此类大肆弘扬“兼职无害论”的文章,而进大学不到一周,也有很多位好友约我去做兼职,而且现在我身边的同学确实很多已经“公务缠身”了,统观看来,他们大多是想锻炼自己的能力,但值得思考的.是,确有覃总指出的“不管蚊子还是苍蝇、逮着就抓”,“不管啥形式,只要是兼职”的观念,浪费一天就是站在烈日之下往行人手里递张传单到底能收获多少?值得亲爱的朋友深深反思啊!
最引起我情感共鸣的当属考研。鲁迅老先生曾打了个比方:某人在路口吐了一口痰,然后找两个人盯着看,过一会儿就会有很多人围着看,再过一会还会有更多的站在外面的削尖脑袋挤进去看。现在,考研热似乎也有这点味道,越来越多的学生加入到考研的队伍中,然而覃总却将考研比作“痛苦的安乐死”。对此,作者援引了北大论坛里的故事,主人公李均大学毕业后回贵州家乡的县城法院做了书记员,可是为了留京,为了得到女友父母的支持进而和女友在一起,他毅然放弃工作,回到北京专心考北大研究生。然而在连考五年未能考上的残酷现实面前,他由希望到坚持到冰冷粗暴再到为了填补绝望而报复女友的沉沦,如同巨石击入平静的海面一般,给人心灵以久久的撼动。同那些考研专业户类似,考入重点高中以后,我依然沉浸在过去的辉煌里,高一高二几乎在荒废中度过,高三为了弥补而专门在校外租了一间房子,家里忙,我便自己住在那里,由于学习压力大,晚上常熬夜,为了省时间学习,也很少和同学来往,渐渐地,我的性情很暴躁,动不动就发火,家里也很困难,我的心里更是充满了压力,常想:考不上怎么办?一定要考上一类…高考成绩出来后,果真不如人意,差一点就上一类了。想想当时真是自己把自己逼出毛病了,正如书中的考研学生一样,唉,逝者如斯,不复返矣…后来准备复读的,但家里没同意,最终我是抱着一定要考研的信念来上大学的,现在这本书又让我对考研有了重新而深刻的认识:虽说不是所有考研的都是李均,但有时真的不必在一棵树上吊死,放弃也是一种智慧,又何苦“为伊消得人憔悴”。
第二,覃总的书生动具体解析了很多问题,我明白了人生规划关于三大方向的选择;我懂得了“天道未必酬勤”,要学适合自己的;我了解了记笔记切不可不分青红皂白,一律工整记下,英语和计算机只是工具,不应太过投入;我领悟到了大学是学知识的地方,不是摆阔气的地方,要剔除自己的虚荣心;我深刻体悟到了要想扩展自己的人脉,必须先让自己具有成为别人朋友的资本及怎样去更好的与人相处;我知晓了爱情的不期而至,“花开堪折直须折,莫让鲜花败残折”。
第三,作者的写作思路和技巧值得学习,首先是作者文笔流畅,妙用比喻,文学性较强。如用“买一送一”的套餐效应来比喻自己除了专长之外不要一无所有,把自己的特长作为非卖品赠送;又如把互联网喻作倚天剑和达摩克利斯之剑,生动解析了网络的利弊;又如用希绪弗斯推巨石这徒劳的苦役比喻了考研专业户的艰辛历程和无赖,说明了每个人都是自己的宙斯,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其次,作者严密的辩证思维能力。可从“天道酬勤,但天道未必酬一切勤”理解勤奋的内涵;可从“不可一业不专,不可只专一业”中明晓专业与特长的关系及怎样增加自己的筹码;可从“互联网有着倚天不出,谁与争锋”的威力,但也有达摩克里斯之剑的可以随时引来杀身之祸的破坏力。洞悉互联网的利弊,把握好尺寸。最后,作者引用大量事例,文学作品,文人名言,诗歌等予以佐证,叙议结合,生动而不乏味,此不赘述。
《课堂上究竟发生了什么》这本书学校刚发下来时我大致翻阅了一下,觉得此书对我们的教学很有用,繁杂的教学工作致使我们没有时间去阅读,假期里,大量的空闲时间让我真正的静下心来读了这本书,读后感触颇多。
吴非老师的这本新书,虽然厚达225页,但没有一篇是长篇大论,都是短小精悍之作,语言通俗风趣,读吴非老师写的书,你能感受到他的真诚、朴实,你会让他充满智慧火花,耐人寻味的语言所启发,你会被他那种对教育的敏锐所深深折服。读完这本书,我觉得每一篇甚至是每一句都触及我的思想与心灵。有时看着看着,便会停下思考,问问自己对教育的理解。吴非老师的很多观点让我颇有同感,如:“不宜推门听课”、“有些课不一定需要ppt”、每一步都要讲“有效”么、“课堂上,教师也在学”、“作业格式要规范”……每一种观点都可以让我们去透视事件背后的那个人,无论是学生还是老师。我们只有回到了“人性的常识”,回到本真,才会让人站起来!读这本书,有几点令我感受最深:
一、要重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教师在课堂上要特别注重培养学生在独立思考能力。人只有具有思考能力,才可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如果一个人没有独立思考的意识,那么就可能意味着很难具有完整人格。
在我们的课堂上,很多学生缺少独立思考能力,不是他们不去思考、不能思考,而是教师不注重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大多都知道,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很多老师不重视培养学生对问题产生的怀疑,他们为了能轻松、顺利地灌输知识,让学生在课堂上按照他们是思路去学习,大多采取了压抑措施。在这种教育环境下,学生总是按老师的要求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没有积极地去思维,他们在学习上总是被动,因而不能主动地去探究问题的根源。
教学,就是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思想,而不是让学生去复制教师的想法,重复走教师的路。吴非在很多篇幅上说明、强调一个学生、一个人拥有独立思考的意识和能力是何其重要。
二、要脚踏实地做教育。
在我们的课堂上,很多东西做的很表面化,看上去很好,但实际却毫无用处。比如叫学生有表情地朗读课文,学生对文本还不熟悉,“表情”已准备好了,这符合学习的规律吗?学生根本没有感受到“爱”与“恨”,却要声泪俱下,这恰恰引导他们“失真”。所以,只有让学生认认真真地去读,读进文本,读出作者的心,读出画面,读出自己的想象。靠阅读理解,读通了,读懂了,“悟”出来了,触动了自己,感情才会出现。
在以往的很多公开课、示范课上,老师们往往在特色和展新意上下足功夫,对于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往往不去顾及,所以那些所谓的公开课、示范课课堂更像是老师和学生的表演的舞台,而不是学生的学习场所。所以,我们教师不论在什么样的课堂上都要抛开那些那些华而不实的花样,让课堂教学变得更实在。
三、要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习惯。
阅读使人聪明,阅读使人漂亮。阅读基础好的学生,克服困难难的能力显然不同一般,他获得知识和经验的能力超过一般人。因为有阅读做导向,她的精神通道可以通往无限的时空。如果学生在幼年没有养成对阅读的兴趣,到了中学,用反复强调或考试施加压力,作用有限,甚至适得其反。
吴老师的书已读完,读过的每一句都触及我的思想与心灵,让我反思自己过去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不得当想法与行为,它像我职业的灯塔,为时而迷茫的我找到归途。
读罢此书,掩卷而思,依稀听见自己内心涌动的潮水放肆地碰撞记忆之门时所发出的铿锵有力的回音,任一幅幅画面在脑海中荡起层层涟漪……凝神兀立,只觉“相见恨晚”。来学科吧吧,小编带你去读读《读大学,究竟读什么》。
首先,这本书让我改变了我之前的许多观点。譬如以前,我在上大学之前,心中就有了一个根深蒂固的观念,逃课的学生不是个好学生。而此时,我却得到了完全相反的答案。作者用幽默诙谐的语言方式,列举了三大理由,寓谐于理,大胆地批判了中国的“填鸭”式教学,并侃称“君子有所逃,有所不逃”,切中肯綮地道明大学生是愿意与柏拉图为友,与亚里士多德为友,与真理为友,并指出虽然没有权利选择优秀的老师,但我们有权利拒绝学术投机分子。
还有很多一反传统观念的“谬论”比如:众所周知兼职、勤工俭学往往有利而几乎无弊,在上大学以前,早有李开复写的《怎样在大学里挣回你的学费》等等诸如此类大肆弘扬“兼职无害论”的文章,而进大学不到一周,也有很多位好友约我去做兼职,而且现在我身边的同学确实很多已经“公务缠身”了,统观看来,他们大多是想锻炼自己的能力,但值得思考的是,确有覃总指出的“不管蚊子还是苍蝇、逮着就抓”,“不管啥形式,只要是兼职”的观念,浪费一天就是站在烈日之下往行人手里递张传单到底能收获多少?值得亲爱的朋友深深反思啊!
最引起我情感共鸣的当属考研。鲁迅老先生曾打了个比方:某人在路口吐了一口痰,然后找两个人盯着看,过一会儿就会有很多人围着看,再过一会还会有更多的站在外面的削尖脑袋挤进去看。现在,考研热似乎也有这点味道,越来越多的学生加入到考研的队伍中,然而覃总却将考研比作“痛苦的安乐死”。对此,作者援引了北大论坛里的故事,主人公李均大学毕业后回贵州家乡的县城法院做了书记员,可是为了留京,为了得到女友父母的支持进而和女友在一起,他毅然放弃工作,回到北京专心考北大研究生。然而在连考五年未能考上的残酷现实面前,他由希望到坚持到冰冷粗暴再到为了填补绝望而报复女友的沉沦,如同巨石击入平静的海面一般,给人心灵以久久的'撼动。同那些考研专业户类似,考入重点高中以后,我依然沉浸在过去的辉煌里,高一高二几乎在荒废中度过,高三为了弥补而专门在校外租了一间房子,家里忙,我便自己住在那里,由于学习压力大,晚上常熬夜,为了省时间学习,也很少和同学来往,渐渐地,我的性情很暴躁,动不动就发火,家里也很困难,我的心里更是充满了压力,常想:考不上怎么办?一定要考上一类…高考成绩出来后,果真不如人意,差一点就上一类了。想想当时真是自己把自己逼出毛病了,正如书中的考研学生一样,唉,逝者如斯,不复返矣…后来准备复读的,但家里没同意,最终我是抱着一定要考研的信念来上大学的,现在这本书又让我对考研有了重新而深刻的认识:虽说不是所有考研的都是李均,但有时真的不必在一棵树上吊死,放弃也是一种智慧,又何苦“为伊消得人憔悴”。
第二,覃总的书生动具体解析了很多问题,我明白了人生规划关于三大方向的选择;我懂得了“天道未必酬勤”,要学适合自己的;我了解了记笔记切不可不分青红皂白,一律工整记下,英语和计算机只是工具,不应太过投入;我领悟到了大学是学知识的地方,不是摆阔气的地方,要剔除自己的虚荣心;我深刻体悟到了要想扩展自己的人脉,必须先让自己具有成为别人朋友的资本及怎样去更好的与人相处;我知晓了爱情的不期而至,“花开堪折直须折,莫让鲜花败残折”。
第三,作者的写作思路和技巧值得学习,首先是作者文笔流畅,妙用比喻,文学性较强。如用“买一送一”的套餐效应来比喻自己除了专长之外不要一无所有,把自己的特长作为非卖品赠送;又如把互联网喻作倚天剑和达摩克利斯之剑,生动解析了网络的利弊;又如用希绪弗斯推巨石这徒劳的苦役比喻了考研专业户的艰辛历程和无赖,说明了每个人都是自己的宙斯,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其次,作者严密的辩证思维能力。可从“天道酬勤,但天道未必酬一切勤”理解勤奋的内涵;可从“不可一业不专,不可只专一业”中明晓专业与特长的关系及怎样增加自己的筹码;可从“互联网有着倚天不出,谁与争锋”的威力,但也有达摩克里斯之剑的可以随时引来杀身之祸的破坏力。洞悉互联网的利弊,把握好尺寸。最后,作者引用大量事例,文学作品,文人名言,诗歌等予以佐证,叙议结合,生动而不乏味,此不赘述。
读智者之言,性品香茗。而此书正是如此,掩卷长思,只觉心中更生一丝澄亮,眼前送过一缕阳光,耳旁飘过声声回响,鼻前顿嗅阵阵芳香……在此,谢谢覃彪喜。
从本书的题目看,作者试图通过与科学教育有关的多个方面的阐释来揭示科学的本来面目。但是对本书通读下来,却发现,我们仍没有弄清科学究竟是什么。我只是在作者的带领下逐步认识到科学需要实事求是,科学教育需要亲历探究。
实际上,作者也无意在“科学”的名词上纠缠不清。她只是想通过对科学史的回顾,对科学相关外延概念的描述使教师们对科学教学有个清晰的认识。
《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一条全新的理念“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科学探究使科学学习的中心环节”。通常我们把能体现探究的“过程与方法”细化为“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观察实验制作”、“搜集整理信息”、“思考与结论”和“表达与交流”等若干个项目。在本书中作者着重选择了一些进行详尽地说明和指导。
探究首先从问题开始。对于问题,老师熟悉,学生也司空见惯。可是问题和问题还是不同的。有真科学问题和假科学问题之分,有开放性问题和封闭性问题之分。而这些在我看到这本书之前是根本没有的概念,我就觉得学生提了问题,能解决的就给解决掉,不能解决的,课后再想办法解决。而实际上课时也遇到了很多让我困惑的问题。有的学生的问题不着边际,有的根本不值一提。如何对待这些问题让我很伤脑筋。现在我知道了,有的问题是需要避免的,有的问题还需要进行老师的“编辑”。一堂课往往是由问题开启,也往往是由一个问题结尾。问题对一节课来说真的太重要了。虽然看了张老师的指导,可是真的面对学生问题的时候,还是不太自信啊!
有了问题以后,就开始就问题进行研究了。在书的第三章特地提到了假说在科学探究中的地位。我也觉得假说在学生的科学素养发展过程中有着很重要的地位。假说就像是一个作家在创作之前打的腹稿,也像一个工程师在设计图纸前的一个粗略规划。假说对后面的实验研究验证有着明确的指引作用。而一个科学素养高的人提出的假说也一定具有更加合理可行的成分。假说是有一定的现实依据的,没有根据的推断只能是“胡说”。在课堂教学中我也曾听到一些课上,有老师觉得一个完整的探究过程应该包含假说这个环节,于是在他的课上假说成了必不可少的一步。其实这大可不必。假说应该根据学生的思维特征来确定它的位置。在很多时候干脆就没有假说的必要,因为事实就很明显地摆在眼前,由不得去怀疑,用不着去验证。所以还是“不要为假说而假说”!
在科学探究中,观察是最常用得一个术语。正如书中说的那样,实验也是一种观察,只不过是“借助于仪器得观察”。对它的重要性,没有必要赘述。三四年级的科学课上着重训练的就是学生的观察能力。就让我们去课堂上践行它吧!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科学就是那些精密枯燥的仪器,就是那些散发着异味的化学试剂,就是那些看不明白的公式。其实就我们小学科学教学来说,给科学教学一点人文气息是很需要的。正如书中说的“科学与人文是可以融合的两种文化”。在课改进入到第五个年头的今天,科学教学正在强调与人文的结合。比如,课标提出的“学生是科学探究的主体”,不就是很好地体现了人文的精神吗?在人文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合作”是个曾经热得发烫得字眼。虽然现在逐渐冷却,可是合作的重要性还是很明显的。我们不排斥竞争,因为竞争能促进发展,但我们更需要合作,只有合作才能由更大更快的发展。比如我们的qq群,那么多来自天南海北的素不相识的老师在一起交流,互相帮助,不就是很好的合作吗?由理由相信,由这样善于合作的科学老师,一定能很好地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让学生在探究科学奥秘的同时,逐渐具备完美的人文精神。
这本书,我连续读了两遍。读过以后,我问自己:科学究竟是什么?我没有从书里找到一个标准的答案,可是我却有了新的理解:科学就是用真理来熏陶学生,科学教育就是用思想和方法去武装学生,科学教学就是用我们的每一个40分钟给学生亲近科学、走进科学、体悟科学的空间。
我非常喜欢《我们爱科学》这本书,它的内容丰富多彩、有趣味性,它给了我许多的收获和体会。下面,就由我来给大家介绍一下这本书以及我看完几期《我们爱科学》的读后感吧!
《我们爱科学》是一本丰富有趣的科学杂志。里面介绍了好多形状各异的植物和微生物,还写了一些动物的故事。里面诉说了主人公嘟嘟和他的伙伴、教授一段奇妙之旅。情节生动有趣。还有漫画,里面讲的是一些生活中的小实验,最后还总结了实验后产生的现象的原理,而且他们的语言还有点幽默!会让读者轻轻松松学到和了解在日常生活中所不知道知识。由于它的丰富有趣,使我一直喜欢在科学知识的海洋里遨游,在生活知识的天空上翱翔。让我越来越喜欢科学,越来越相信科学。
其中我最喜欢《快乐科学课》,记得有一期的实验是:单手推鸡蛋首先,我们要准备:一个鸡蛋,一张扑克牌,一块木板,一个比鸡蛋口径大的杯子然后,将木板放在杯子上,再把扑克牌卷起来,放在木板上,最后,把鸡蛋放在扑克牌上接下来就要用一只手把夹在中间的木板打出去,并且让鸡蛋落进杯子里但我看完怎样操作时,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从家里的各个房间找齐了材料实验开始了,我照着书上的做法,用手推向木板,“啪”的一声,这个鸡蛋没落尽杯子里,反而裂在了茶几上唉,实验失败于是,我又去冰箱里拿了两三个鸡蛋,“啪”“啪”的两声,又有两个鸡蛋裂了,经过三个蛋的破碎,我知道了一定要使劲,快速的把木板推出去经过前几次的失败,我也累积了一些经验,最后一次,我用尽全力,快速的把木板退了出去“啪”的一声,这次鸡蛋没有落在茶几上,反而落在了杯子里,我一边喊这“终于成功了”一边兴奋的跳着做完实验后,我看了看原理,原来是:任何有质量的物体都有保持原来状态的习惯,称为“惯性“杯子上的纸板被快速撤掉时,鸡蛋还保持了原来静止的状态,因此就自然掉入水杯。
《我们爱科学》这本书不仅让我懂得了很多关于科学方面的知识,还丰富了我的课余生活,使我学到了许多知识,使我感受到科学的趣味,使我更快乐!好了,听了我的介绍你们是不是也想订阅这本杂志了呢,那就赶快行动起来吧!
我非常喜欢《我们爱科学》这本书,它内容丰富。下面,就由我来给大家介绍一下这本书以及我看完几期《我们爱科学》的读后感吧!《我们爱科学》是一本丰富有趣的科学杂志。里面介绍了好多形状各异的植物和微生物,还写了一些动物的故事。里面诉说了主人公嘟嘟和他的伙伴、教授一段奇妙之旅。情节生动有趣。还有漫画,里面讲的是一些生活中的小实验,最后还总结了实验后产生的现象的原理,而且还挺幽默!会让读者轻轻松松学到了知识。由于它的丰富有趣,使得读者一直喜欢在科学知识的海洋里遨游,让读者越来越喜欢科学。
读了这本书后,我受益匪浅。每当我看到书里面讲做小实验的漫画时,都忍不住跟着做实验。有一次我根据漫画做了一个喷雾器,步骤很简单。首先,把一根吸管折出一个直角,在那个直角上横着剪一下,记住不要剪断,要剪出一个小口。在一个纸杯上倒一些自来水,不要超过小口,最好在小口下面,然后将吸管的一头放进去,对着吸管的另一头向玻璃吹,啊!还真的有雾了呢!后来,我查询了有关的网站,才知道原理是这样的:空气从小口迅速流出,小口附近的压强小,容器里液面上方的空气压强大,液体就沿小口下边的吸管升上来,从吸管的上口流出后,受气流的冲击,被喷成雾状。里面还讲了一些有毒的植物,还带有图片。我出门时,仔细的观察了周围的植物,发现没有这些有毒的植物,才松了口气。我最喜还看的还是一些动物的生活,以及宇宙中的奥秘。那些动物的生活就像探险一样,有时惊险,有时又好像平安无事,还有的时候令人感到伤心,某些动物吃了某些比较弱的动物时,觉得那些动物十分凶狠,不过这是自然界的规律。
生活中,我经常与同学谈话。我们互相交换有关科学的内容,自从看了《我们爱科学》之后,就有更多有关科学的话题想与同学分享。课间的时候,我拿出《我们爱科学》看看,就不会觉得无聊。
《我们爱科学》这本书不仅让我懂得了很多关于科学方面的知识,还丰富了我的生活,使我更快乐!
现在科学技术发展非常快,我们小学生对科普知识的认识渐渐变少。今天,我看了《我们爱科学》这本科普书,感觉受益非浅。
这本书里讲了关于八音盒、植物和别的各种各样的科学知识。首先我给大家说说南极考察站。第一个是英国的哈雪六号,它像一辆休闲车,几个安装着滑雪板的支架,可以让考察站在冰上走,这样就可以防止因水动而站点变换。第二个是比利时的伊丽莎白公主站。这是一个最大限度利用太阳能和风能的考察站。这样可以节约能源,而且更加环保。第三个是南非的沙奈耶4号科考站。它有一个像大旋涡一样的系统,可以把站下面的雪吸收掉,以免被雪掩埋。
这些科普知识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要了解的。从第一盏电灯发出光亮,从第一朵蘑菇云缓缓升起,科技就在突飞猛进地发展。
我读了这本书后,知道了更多的科普知识,了解了更多的科学知识。只要能多知道一些科学知识,我就会兴奋不已。同时,我也感受到了科学带给我们的魅力。
这学期我们拜读了《科学究竟是什么》,虽然还未读完,但是,读过之后就知道,这本书对于我们的教学有着很大的帮助。
这本书以科学探究过程的各环节为基本框架,同时融合大量的课例分析,将有关教学过程的问题与相关的科学性质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探讨我们教学中各环节的地位作用,提出我们教学中实现科学目标突破的一些途径和方法。从而使我们的教学目标更加清晰化,教学方法更加科学化!
读了几章,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1、提出的科学问题宜小不宜大,宜少不宜多。
书中说到:对于低年级的科学教育,主题要小,对于“是什么“的问题,所观察的对象要具体;对于“为什么”的问题,所解释的现象要简化,不要变量太多,尽可能注意“不要以善小而不为”!
2、让学生自己从“真实”的活动中提出问题。
在《科学究竟是什么》一书指出,在活动前“逼“孩子们提问题,是没有成效的教学设计,科学学习与其他学科的学习不一样,它以直接经验为基础。
参加工作室活动时,在评课活动中,总会听到徐老师在说,我们的设计要从学生的经验出发,如果学生不能按照我们的思路往下进行,就说明我们的教学设计有问题。要想让学生从真实的活动中提出问题,我们老师就要下更多的时间来了解学生,备好学生。
张红霞在书中指出:上课不要用开场白,并且在整个活动过程中都是如此,可说可不说的.话不说。尤其在孩子们的埋头活动中,当你不能讲出有意义的话或没有把握的时候,就不要讲话,让孩子们自己去做。
在自己的科学课时常会发生这样的情景:学生在回答时没有答在点子上,老师就迫不及待地引导他往下说,害怕耽误下面的教学进度。为了自己的教学进程而忽视了学生的思维发展,代替学生的地方太多。其实这样,还是没有将课堂还给学生,而是为了上课而上课。
书中还提到,兰本达教授认为教师和学生在整个科学活动的经历中,思维和行动应该比语言占优势,甚至在讨论会中,教师也应该少说、多看、多听、多感受。孩子们的话也主要在活动后的研讨会中表达,是集体思想的精华。我想,这才是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课!
读了张红霞老师《科学究竟是什么》这本书,我受益匪浅啊!我将在以后的日子中,继续研究这本书,从而指导自己的科学教学。
《科学究竟是什么》,读此书,我最大的感受是:此书确为理论书籍之经典!科学的本质在不经意间自然流露,理论不显乏味枯燥,恰是平实生动,让我也在不经意间对科学的本质有了进一步的理解。读过之后,给我的感觉就是心中好似在迷惘的黑夜中望着一盏指引我探索科学教学奥秘的指路明灯,这种感觉驱使我将自己的一些杂乱无章的感想记录下来。
自然科学含括了许多领域的研究,自然科学通常试著解释世界是依照自然程序而运作,而非经由神性的方式。自然科学一词也是用来定位“科学”是遵守科学方法的一个学科。自然科学是研究无机自然界和包括人的生物属性在内的有机自然界的各门科学的总称。认识的对象是整个自然界,即自然界物质的各种类型、状态、属性及运动形式。认识的任务在于揭示自然界发生的现象以及自然现象发生过程的实质,进而把握这些现象和过程的规律性,以便解读它们,并预见新的现象和过程,为在社会实践中合理而有目的地利用自然界的规律开辟各种可能的途径。
人文科学是研究人类的信仰、情感、道德和美感等的各门科学的总称。包括语言学、文学、哲学、考古学、艺术史、艺术理论以及具有人文主义内容和运用人文主义方法的其他社会科学等。人文科学起源于m.t.西塞罗提出的.一种理想化教育思想。人文科学,是人性与教养之意。
狄尔泰首论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区分,认为自然科学是研究“死”的自然世界的科学,人文科学是研究“活”的精神世界的科学;李凯尔特继言文化科学与自然科学的不同,认为自然科学是探讨与“价值”无关的自然世界的学问,文化科学是探讨与“价值”相联系的文化世界的学问;胡塞尔主张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在态度和方法上相异,认为只有把自然科学的态度和方法“搁置”起来而采用现象学的态度和方法才能了解人的“生活世界”;卡西尔则指出人文科学所特具的认知理想,既不在于探求规律的普遍性,也不在于认识事实与现象的个别性,而在于把握“人的本质”。这些探讨,从表层上看,是在进行学科分类;而从深层上看,则是通过确立人文科学来构造不同于近代自然科学的全新的思维方式,实现人类思维方式由近代形态向现代形态的转变。本书以科学探究过程的各环节为基本框架,同时融合大量的课例分析,将有关教学过程的问题与相关的科学性质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探讨我们教学中各环节的地位作用,剖析我们教学中的常见的非科学性质内容,阐述我们教学中具体的困惑与疑难,提出我们教学中实现科学目标突破的一些途径和方法。从而使我们的教学目标更加清晰化,教学过程更加典型化,教学方法更加科学化!
“科学究竟是什么”?当一个教师不懂得科学的性质,怎么可能可能真正上好科学课。怎能做到把科学知识的学习寓于科学探究过程中去、寓于科学史和科学与社会的关系的情境中去?充其量只是停留在以识记符号为特征的“应试教育”阶段的教书匠。一个教师掌握了什么是科学能把科学知识讲活;掌握了科学与其他学科知识的差异,能教好科学这门课程;而掌握了科学的精神,教学中才有可能得心应手、灵活主动、游刃有余!按照目前的我们科学教师状况分析,如果不从根本上解决对科学认识问题,科学教师难免要以真诚的心、加倍的努力、却辅以伪科学的鸠血误导一批批对科学充满好奇之心的孩子!回味自己的教学,只觉汗颜;好多时候,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面对生成的问题,连自己感到一知半解,困惑不已。看来只有不断的给自己注入科学的真源,辨清科学与伪科学的区别,同时丰富自己的科学知识才无愧于科学老师的这个充满挑战与荣耀的称号。
打开书的目录,发现有五辑,第二辑的名字也是“课堂上究竟发生了什么”,再往下看,“课堂上究竟发生了什么”还是其中的一个小章节呢。看来,这就是本书的核心思想了。迫不及待的打开这一章节。果然,这一章是吴老师教学思想的精华——育人。
课堂是生成智慧,陶冶情感的园地。教师,不仅需要教给学生知识,还需要帮助学生成长。课堂是很有意思的。每天在课堂上遇到的问题,是教育学书上没有的。这就经常需要老师运用教育机智来解决问题。而教育机智往往体现了一个老师的教育思想。
学生需要有智慧的老师来教育他们,并且在老师的身上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这就是向师性。而这要求教师做到以学生为中心,为人师表、教书育人。
吴老师在本节中主要讲了一个例子。一个专家认为,一个老师提问的问题太简单,而对学生过分的表扬,没有必要,且浪费了时间。但是吴老师认为,班情和学情是教师做出判断的基础,虽然在专家看起来是“耽误了”两分钟,但是这两分钟对学生的影响可能是巨大的。课堂上不是只有学习任务,还需要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进行培养。
课堂上每天都发生很多事,但是我认为,我们真正需要关注的是,如何更好的促进学生的成长。
科学读书一直以来都是重要的学习方式之一,通过读书,让我深刻感受到了知识的无穷魅力。在我翻开书本的那一刻起,就像是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我与不同领域的大师们展开了思想的碰撞与对话。在科学读书过程中,我收获了知识和启迪,更坚定了追求真理的信念。接下来,我将从五个方面,分享一下自己在科学读书中的体会和心得。
首先,科学读书让我拓宽了眼界。通过读书,我可以接触到各种各样独特的观点和知识。在大自然的殷殷启示中,我能够看到人类对世界的奥密的追求和思考。埃尔南·科尔特斯在《新机械世界·电》中介绍了电力的应用和原理,这本书不仅帮助我了解了电力的发明过程,也展示了科学家探索未知的勇气和智慧。此外,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简明论述》让我深感世界观架构的变革和人类思维深度的开拓,这种开拓让我兴奋不已。科学读书的广度和深度,带给我了丰富的思想和想象空间。
其次,科学读书锻炼了我的思辨能力。在过去的阅读中,我不仅从书本中获取了丰富的知识,也通过思辨对这些知识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分析。在读完路遥的《平凡的世界》后,我思考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反问了自己对成功和幸福的理解。在读完苏珊·凯恩的《安静:冥想者的力量》后,我思考了内心的平静和心灵的安宁,翻开了探索人性的新篇章。科学读书,如同一场思想的战争,勇敢地发出独立的声音,不断挑战常规和权威,激发了我思考问题的勇气。
第三,科学读书培养了我的逻辑思维能力。科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读科学读物需要我进行严密的逻辑思考。比如,在阅读数学方面的书籍时,我需要通过运算和推理,去理解和解决问题,这锻炼了我的数学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同时,在阅读逻辑学方面的著作时,我学习到了正确论证和说理的方法,这有益于我的语言表达和逻辑思维的提升。科学读书要求我用理性的思维去探索和理解,使我成为一个更加有条理和严谨的思考者。
第四,科学读书增强了我的创造力。科学家的伟大之处在于他们的创新和发明。在科学读书中,我清楚地意识到创造是人类智慧的结晶。通过阅读创新和科学发现的历史,我了解到科学家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了我的创造能力。比如,阅读爱迪生的传记,我了解到他是如何通过不断尝试和失败,最终完成了许多伟大的发明。爱迪生告诉我,只有勇敢地面对失败,才能找到成功的机会,这深深震撼了我,也对我破除创造瓶颈和寻找创新思路起到了重要的激励作用。
最后,科学读书让我更加坚定了追求真理的信念。科学是一种追求真理的方法,而阅读科学著作正是我通过阅读书籍来追求真理。在阅读过程中,我不断领悟着世界的本质、人类的命运和宇宙的奥秘,也不断认识到我们自身的渺小和无知。然而,正是这种追求真理的精神,使我不断地朝着明确的目标前进,无论困难和阻挠如何,我都会坚持不懈地追求真理,这是我在科学读书中最重要的收获。
总之,科学读书让我拓宽眼界,锻炼思辨能力,培养逻辑思维,增强创造力,并坚定了追求真理的信念。科学读书是一场奇妙的冒险旅程,让我不断地探索和成长。我相信,在未来的科学读书中,我将会继续汲取知识的营养,追求真理的光芒,为自己的人生增添更多的意义和价值。
《小学科学课教学案例》是由世界著名的培生教育出版集团daleseymour出版社组织儿童早期教育专家和科学教育工作者联合编写的,是美国目前广受欢迎的小学科学课教师用书。教育专家们围绕生命世界、地球与宇宙和物质世界等方面,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帮助孩子们展开一定深度的探索活动,使孩子们获得进行科学实践活动的信心,并能够充满创造力地独立解决问题。
《小学科学课教学案例》所显示的教学目标是:
1.为积极自主的发现提供环境。
2.促进基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技能。
3.培养优秀的科学问题解决者的气质。
4.提高学生们对科学、数学以及技术领域的意识和关注。
5.通过努力纠正学生们反科学的偏见,提高他们坚定的科学信心。
6.扩展科学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的基础知识,是孩子们清楚、准确地认识世界万物根本,有了坚实的基础知识才能减少孩子们接受错误概念,扫清他们今后掌握更多、更复杂科学知识时所面临的障碍。从教学目标看,美国的课程教学目标没有我们的新课程教学目标具体。为什么没有具体化呢?我的思考是为了给教师提高教学内容、方法的伸缩性,为了适应不同的学生,从而更能实现因材施教。
再看《小学科学课教学案例》课程的内容设置,共有八大主题,分别是:一、成长与变化;二、水的奇迹;三、木头和石头;四、声音的秘密;五、神奇的光;六、动物的家;七、环境与人;八、关爱地球。每个主题又分成很多课时,计划是授课八周~十周,具体时间、要求由授课教师根据内容设置、学生学情需要而定。翻阅每课时的教学要求我发现,每课所选择的教学点很小,但是自主性很强,科学课的研究性特色得到很好的体现。
作为一名教师,作为一名一线教师,学生在,老师就在,老师在,课堂就在,教师几乎每天都行走在课堂上,课堂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我自己感受最大的就是,上完课经常和其他老师讨论,这节课在3班上的效果不好,反而在8班上的比较顺畅......这可能是大部分老师授完课后都会有的感受,感受完这节课我也就到此为止了,但是吴非老师却没有止步,他深入研究思考《课堂上究竟发生了什么》。
说实话和之前读过的教育书籍相比,这本书读下来有些吃力,阅读完一篇,我可能要再重新阅读一遍,然后再自己体会,这是因为吴非老师站在了一个很高的角度看待问题,至少比我要高出很多。这种高度,包括眼光长远、心胸宽广,这种高度包括发现问题一针见血,解决问题针砭时弊,面对真实的课堂,敢说敢言,毫无保留。
学生待在教师上课,老师最希望的是能够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认为注意力集中才是在好好上课,我在上课的时候经常会提醒个别学生集中注意力,反而我会打断自己和其他学生的注意力,会有一种“得不偿失”的感觉,自己会很纠结很矛盾,到底要不要提醒,而吴非老师“没有必要把他固定在教室里”,让我恍然大悟,老师并不能凭借自己的思维来判定学生走神一定是注意力不集中,注意力不集中一定他听不懂,不会做,教师要逐渐学会判断“注意力不集中”和“我已经听懂了,想做点别的”这两者的区别。
在数学自习课上,我发现有些学生不做数学,都在做别的作业,我当时很生气,我认为他们不重视数学,甚至是不重视数学老师,我问他们:“数学作业做完了”?“嗯,做完了”,我又在心里嘀咕,做完了就不能做其他没有布置的题吗?我没有这么说,而是走开了,我怕我生气一说话体现不出数学老师的大度,虽然明明是数学自习课时间,这个问题我一直很苦恼,我在绞尽脑汁想办法,怎么样才能让他们全都主动地学数学,最起码是在数学课上吧!而吴非老师这样看待:“让学生学会自主支配时间”,我仔细读了两遍,我才觉得我的生气是属于无理取闹,我的格局是小之又小,既然有能力的学生能够提前完成任务,那么无效的等待其实是在浪费学生的时间,都是在学习,为何不让他自主合理安排时间,让他既能“吃饱”又能在“饥饿”的时候学会“觅食”呢?教育者必须明白:学习,不是生命的全部。教会学生合理安排时间,教会学生思考,教会学生在独处时寻找快乐,教会学生在个人空间内培育兴趣,这些,也是教育的任务。
在我的课堂上发生的事情还有很多很多,有些问题我可以找到出口去解决,有些问题却是无从下手,甚至会变成心结,无法释怀,当咬牙坚持读阅读本书,再结合自己课堂发生的实际情况,心结自然会打开。感恩自己遇到的每一本书籍,他们没有责任和义务去帮助任何一个人,但是他们却用自己的文字在无时无刻的帮助别人。
实践证明,读该卷内容,尽管目前只读完了前三章,但阅读过程亦可谓是艰涩难行。昨天一上午,读了近70页内容,自满地以为已经很是“了不起。”因为我一字一句读来,不曾跳读,亦不曾漏读,就那样一字一句慢慢地读来:
从师生关系的罗素与怀特海躬身科学研究与发现,到爱因斯坦的世界观、理论物理学的方法;从发现放射性元素镭,为了科学事业而执着其中,奉献身心的居里到条件反射理论创立者巴甫洛夫;从一生发明3000多种,拥有专利1328项,享有“现代电气照明之父”的爱迪生到诺贝尔创立者诺贝尔;从《物种起源》的达尔文到“时间就是金钱”的提出者富兰克林-----故事性少,而字里行间充溢着一些生涩难懂的科学字眼居多:如148页的等效原理的非线性坐标变换(非笛卡尔坐标系)晦涩难懂,常常让我欲要抓耳挠腮之际,即刻转向百度搜索求助,阅读过程中,有的语句常常是要来来回回读上几遍,从默读到大声读变换读书方式方可明了几分的。
读前三章内容,留给我的总体感觉是,科学家们的发现与成就有着这样几个条件,且缺一不可:
1、非同常人的毅力和超凡的献身精神;
2、得天独厚的家庭背景;
3、锲而不舍、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生命状态;
4、质疑一切及强烈的思辨力。尽管认识肤浅甚至还有偏颇之处,但,在雾霾笼罩下的家里,静静地“啃”,反复地“咀嚼”,尽管这行为与这浓重的雾霾如此不匹配,不协调,可却有种满足与愉悦充溢心中。
每每沉浸如此读书的境况,常常让想起五年级语文课本中林海音的那篇题目为《冬阳.童年.骆驼队》的一句话:“老师教给我,要学骆驼,沉得住气的动物。看它从不着急,慢慢地走,慢慢地嚼,总会走到的,总会吃饱的。”我想:我作为一个不成熟的读者,是需要学习骆驼身上的品质的:沉得住,慢慢啃,慢慢咀嚼,总会有所受益的。
抬头望向窗外,阳光穿透雾霾,初露锋芒,雾霾欲做袅袅散去状。
如果只是读书而不思考,那么最多沦为知识的容器而已,和鹦鹉学舌也基本没有多大不同了。
爸爸幽默风趣,对一个问题常常有自己独特的看法。他虽学历不高,读书不十分多,但他的深刻与透彻并不比大学生逊色。我想这些都是他在体悟生活的过程中不断思考而结晶的吧。
寒假时,读了武志红《巨婴国》中的,一篇名为《用表面完整来逃避破碎心灵---逼婚的深层逻辑》的文章给爸爸听,爸爸问的第一个问题是作者结婚了吗?一听到他这个问题,我瞬间就被触动了,我意识到爸爸绝对有一个新的逻辑,而我太喜欢听新奇的言论了。
虽只听了一篇文章,爸爸大致可以推测这本书有点消极,读多了并不会解决什么问题,不会使你生活得更快乐,反而会徒增许多烦恼。作者就像画了一个圈,读者会不自觉得把自己和身边人硬生生的往这个圈子里套,会把社会的各个阴暗面吸引过来,似乎中国人大部分是黑色的。
和爸爸的交流,探讨,也引起了我的深思。我想对于普通人,看了这种类型的书应该是会深受困扰的。记得听一位朋友说过,他看《巨婴国》时感觉特别压抑,读了一点就没有办法继续往下看了。如果只是简单的跟着作者的思路走,没有跳出圈子进行独立的思考,很有可能被其所伤,我想这也可能是这本书出版没多久就成为禁书的原因吧。
当然这本书也是作者长时间观察思考的精华,对于内心比较强大且有着自主思考能力的读者是可以从中看出一些真正的内容的,也是可以学到很多东西的。
相信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体验,看了一部电影,一本书或是见识到新鲜的人、事、物以后,总是渴望和同道中人交流一番。有时可能会去搜索影评、书评等,有时可能找来好友一起畅谈一番。在交流中我们总能有一些预料之外的收获,可能是道出了我们心中隐隐约约,一闪而过的一种感觉或想法,可能是引领们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去分析这部作品,可能恰好道出了我们自己心中的心声。可见思考以后的交流也是一种十分畅快的学习方式。
叶澜:“今天我们特别强调认清教师的工作性质:他不是一个简单的传递者,他跟孩子一起创造他和他们的每一天的学校生活,也为学生的未来生活作创造。”
对于创造虽有一点想法,却不敢随便说,那就让我边走边慢慢探索吧。
4|灵句摘录。
关于真、善、美:让儿童心里多装一些美好的东西,善良和友爱,诗和梦,这是“底子”。未来或许有诸多不如意,但心里装满童年的梦,即使阴霾漫天,他心里总能有一片蓝天白云。
尽可能地让孩子们保持纯真地心,尽可能让他们做点梦,让他们对世界有幻想,让他们对人间不设防。
关于境界:我总觉得,所谓的“境界”,可能是“教”不出来的,因为那是个人的生命追求,教育者必然束手无策;更何况教育者自身也未必有那样的境界。
“安于现状”、“易于满足”,这也是一种人生选择,其间自有乐趣,没有必要指责。
但是在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人以另一种姿态在活着,有人用生命去写诗,有人用热血浇灌理想;你也可以为吃馒头而活,但你不能践踏高尚和美丽。
我们谈的是教学工作,但体现的其实是生活态度,是对生命的认识。
关于学习:最大的快乐,是和学生一同学习。读书与生命相伴,学习是一生的事,不要操之过急。
学习在进行,一直到生命的最后。我是老师,但我和你们一样,一直在学习。
学习,不是生命的全部。会合理安排时间,会思考,会在独处时寻找快乐,会在个人空间内培育趣味,这些,也是教育的任务。
关于兴趣爱好:兴趣的培养,需要有安宁的氛围。学习需要一个情绪平稳的环境,认知与接受、思维发展、经验形成、能力培养,都需要“静”。教育的特征是“慢”,人在发展中的过程不能被替代。
孩子有自己的爱好,不但生活充实,也有自信。
学生时代,就能自主安排个人时间,也就能在未来选择前路,寻找快乐和幸福。
关于阅读:教科书之外,有辽阔的天地,自由阅读才能呼吸到自由的空气。要让学生能自由阅读,要让他们能提出问题并探讨问题,否则,教育将是无用的。
把自己和书关起来。
在我看来,一个人成年后的精神追求,主要还在于个人的读书和修炼。
回顾个人阅读史,但凡最终形成有价值的阅读,多是在独处的状态下。
教师全部教育智慧都是个人读书、思考及与他人交流产生的。
阅读基础好的学生,克服困难的能力显然不同一般,他获得知识和经验的能力超过一般人。因为有阅读做向导,他的精神通道可以通往无限的时空。
关于课堂:课堂应当遵循简约的原则,简约并非简单,不是一个低要求,能做到很不容易。
把课堂当成简朴的家。
最好的课堂就是始终有生命和情感。
关于思考:爱因斯坦说过“只有个人才能思考”,反映在阅读上,也许只有个体生命体验才能产生阅读价值。
学生有了属于个人的思考,而不是等待灌注,“学”才开始。
真正能让学生铭记在心的,是他个人的学习体验。
《小学科学课教学案例》是由教育出版集团社组织儿童早期教育专家和科学教育工作者联合编写的,是美国目前广受欢迎的小学科学课教师用书。教育专家们围绕生命世界、地球与宇宙和物质世界等方面,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帮助孩子们展开一定深度的探索活动,使孩子们获得进行科学实践活动的信心,并能够充满创造力地独立解决问题。
《小学科学课教学案例》所显示的教学目标是:
1.为积极自主的发现提供环境。
2.促进基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技能。
3.培养优秀的科学问题解决者的气质。
4.提高学生们对科学、数学以及技术领域的意识和关注。
5.通过努力纠正学生们反科学的偏见,提高他们坚定的科学信心。
6.扩展科学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的基础知识,是孩子们清楚、准确地认识世界万物根本,有了坚实的基础知识才能减少孩子们接受错误概念,扫清他们今后掌握更多、更复杂科学知识时所面临的障碍。从教学目标看,美国的课程教学目标没有我们的新课程教学目标具体。为什么没有具体化呢?我的思考是为了给教师提高教学内容、方法的伸缩性,为了适应不同的学生,从而更能实现因材施教。
再看《小学科学课教学案例》课程的内容设置,共有八大主题,分别是:
一、成长与变化。
二、水的奇迹;。
三、木头和石头;。
四、声音的秘密;。
五、神奇的光;。
六、动物的家;。
七、环境与人;。
八、关爱地球。
最近,拜读了吴非老师的《课堂上究竟发生了什么》,感触颇深。这是一本直白式的书,书中文字是吴非老师的内心独白,不唯上,不唯俗,不唯常识,全是吴非老师最本真的思想火花,他不喊口号,不惧权威,娓娓道来,却充满着智慧的火花,耐人寻味,启人心智。
书中提到“功利教育”这一话题让我特别有感悟。“分数论”、“成绩论”直到现在也是很盛行的,教师的目光总是停留在“急用先学,立竿见影”,而忽略了学生的兴趣。我们经常告诉学生,这个知识点特别重要,考试会考到,一定要记下来;又或者这本教辅对考试有利,全做完,我们总是在和学生谈“利”,这样会使学生丧失学习的趣味,每天过的和一个工具一样,重复每天的“任务”,没有梦也不想在做梦了,这又是何其的可怕。
功利的课堂和平庸的课堂一样没有价值,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心中要有“人”,不要被世风压进平庸的模子里,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让自己的目光看的远一些,用生命的激情去点燃每一堂课,让自由之风吹进每个学生的心中,照亮他们的生命。
我喜欢课堂,是因为课堂上所有的角色都在进行“学”这个过程,教师职业的趣味性,也在于比一般职业更能直接的观察人的成长轨迹,并在探索与磨砺中成为有智慧的人。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miekuo.com/fanwendaquan/xindetihui/5524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