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心得体会

时代楷模学习心得欣赏(优秀21篇)

时代楷模学习心得欣赏(优秀21篇)



学习心得可以帮助我们总结学习方法和经验,为以后的学习提供指导。接下来是一些学习心得的精选,希望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帮助。

学习时代楷模的心得

邱军先进事迹经过广泛宣传报道后,引发社会各界热烈反响,大家纷纷表示,要以“时代楷模”为榜样。

“邱军在脱贫攻坚战场上呕心沥血、建功立业,为老区人民如期顺利脱贫贡献了智慧和力量。”国家税务总局亳州市税务局机关党委副书记刘双燕说。刘双燕连续9年驻村扶贫,被邱军的事迹深深感动。她表示,邱军时刻把百姓冷暖放在心上,与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用生命诠释了对党忠诚、对人民负责、不负使命的铮铮誓言。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学习邱军一心为民,奋力担当,全心全意为人民办实事。

中国化学工程所属东华科技监事会主席、技术总监张绘锦,对邱军的工作作风和人格魅力十分钦佩。每当遇到困难时,邱军总是能用沉稳的态度面对困境,用风趣幽默的话语化解矛盾,用脚踏实地的作风处理问题,默默付出了很多不为人知的时间和精力。“他用脚步丈量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激励着我们东华人奋力拼搏,倾力奉献,在平凡的岗位做出不平凡的业绩,在新时代的奋斗路上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在脱贫攻坚的关键时刻,邱军主动请缨,从化工行业尖兵变成老区的扶贫战士,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我们年轻人要担当起时代赋予的重任,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将个人理想融入民族复兴伟大理想,努力成为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安徽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张雅婷说。她告诉记者,要以邱军为榜样,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成为有志气、有骨气、有底气,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他是我们家乡人民的骄傲,放弃安逸舒适的城市生活,到条件艰苦的革命老区挂职,凭一颗赤子之心、一股干劲韧劲,带领群众摆脱贫困,无私奉献着自己的一切,直到生命最后一刻。”濉溪县文明办督导中心主任张文杰说。他表示,学习邱军就要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最重要的位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永葆奋斗热情,勇担时代重任,努力在乡村振兴的新征程上贡献自己的力量。

学习时代楷模的心得

8月31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发布邱军同志先进事迹,追授邱军“时代楷模”称号。当晚9时,庆阳市广大党员干部通过各种渠道收看央视《时代楷模发布厅》节目《奋力担当作为的优秀基层党员干部》,深入学习邱军同志的感人事迹,深切缅怀邱军同志。大家纷纷表示,要向邱军同志学习,学习他对党忠诚、心系群众,学习他胸怀大爱、无私奉献,坚定理想信念、筑牢初心使命,把推动工作结合起来,积极投身老区发展和祖国建设。

“邱军同志以生命赴使命,他将永远活在老区人民心中。”南梁干部学院副院长徐振伟说,邱军同志时刻坚守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积极担当,创新作为,将央企优势和地方实际相结合,抓项目、育产业、解难纾困……他是新时期共产党员的优秀代表,他用生命和行动对传承和发扬南梁精神作了最生动的注解。

华池县乡村振兴局干部闫育刚说,邱军给自己留下许多深刻印象和难忘回忆。“邱军同志在华池的七百多个日日夜夜,一心扑在工作上,为群众的事情耗尽了心血。每每看到他的事迹,脑海中都会浮现很多回忆,总感觉他一直都在。”闫___说。

华池县城壕镇庄科村的主导产业沙棘和金丝皇菊,是邱军一手促成的。“邱县长争取资金给桥沟组修建了一座漫水桥,解决了群众的出行难题,村里老人至今都感念邱县长的好。”庄科村党支部书记闫鑫仍清楚地记得他与邱军第一次见面的场景:邱军像兄长一样拍着他的肩膀说,“只有把群众的事当自己的事,才能把工作干好。”

开展群众工作,需要用脚步去丈量,用真心去感知。“邱军同志始终与老乡同甘共苦、心手相牵,凭一颗赤子之心、一股干劲韧劲,一步一步走进老百姓的心里。”庆阳市委机要和保密局报务科科长、环县天池乡曹李川村原驻村干部说,邱军同志带着遗憾走了,却给脚下的土地带来了温度和希望。

时代楷模学习心得欣赏

其美多吉作为邮政阵线上一位普通的邮车司机,其工作无疑是平凡的,但他二十九年如一日用青春和生命传递邮件,用鲜血和汗水虔诚履职,舍身无私、不辱使命,这又是不平凡的。要深入认识“其美多吉雪线邮路”先进业绩秉持实践了几代交通人、邮政人的服务国家统一、政治稳定、民族团结、经济繁华、社会进步、人民幸福的职责使命;继承宏扬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顽强拼搏、甘当路石,军民一家、民族团结的“两路”精神;丰富发展了艰苦奋斗、勇于创新、不畏艰险、默默奉献的交通精神。

伟大时期呼唤伟大精神,崇高事业需要榜样引领。要以先进典型为标杆,把“其美多吉雪线邮路”作为服务人民大众、保护民族团结的生动教材,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扎实的行业实践,推动交通运输更好地服务民族地区发展;要以学习活动为契机,加强组织领导,重视典型培树,关爱基层干部,把展开先进业绩宣扬作为学习宣扬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推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和行将展开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不断会聚行业发展的;要以学用结合为导向,把“其美多吉雪线邮路”先进业绩化为做人做事的行动遵守,化为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恪尽职守、脚踏实地,不畏困难、顽强奋斗,奋力开启交通强国建设新征程。

中央电视台第一套节目《时代楷模发布厅》播出了中船重工七六〇研究所抗灾抢险英雄群体的先进事迹:今年8月,受过境大连市的台风“温比亚”影响,七六〇研究所用于科研试验的专用海上平台出现了巨大险情。在此危急时刻,副所长黄群、试验平台负责人宋月才、机电负责人姜开斌等16位工作人员不顾自身安危,第一时间冲向试验平台抢险,他们顶着风浪艰难地用缆绳加固平台。然而,之后一排排扑来的巨浪将参与平台加固作业的人员卷入海中,在多方力量救援下,落海的多名同志安全上岸,海边的重点科研试验平台保护完好,而黄群、宋月才、姜开斌三名同志不幸罹难、壮烈牺牲。

三名同志用自己的牺牲保全了国家的财产以及其它保障人员的安全,用生命诠释了对党组织和国家的忠诚;正是这种信仰铸就了新时代背景下最崇高的的爱国情怀;他们的身上也传承了老一辈共产党员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奋斗作风。英雄已逝,精神长存,他们的高尚品格值得我们学习。

首先,应该学习他们对党和国家的忠诚,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在紧急的时刻不顾个人安危,为抢救国家财产,保全其它同志的安全,在第一时间赶到救援现场,面对台风和巨浪挺身而出对重点科研试验平台进行加固作业。习近平总书记对他们的行动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也道出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心声:“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党员忠诚、恪尽职守、不怕牺牲的优秀品格,用宝贵生命践行了共产党员‘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的初心和誓言,他们是共产党员的优秀代表、时代楷模。”

其次,应该学习他们崇高的爱国主义情怀。习近平总书记在去年中国共产党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明确阐述了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虽然我们国家现在处于和平年代,但是保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意识一刻也不能松懈,特别是作为军工科研工作者,每天奋战在国防事业的第一线。此次牺牲的试验平台负责人宋月才是一位已经退休的老兵。他收到国家的召唤,放弃了退休后颐养天年的悠闲生活,又奋战在了国防科研试验的第一现场。他的牺牲,真正的用生命体现了最崇高的爱国主义情怀。

通过节目我们了解到了英雄们的感人事迹,十七位勇士面对台风时,挺身而出,保护了国家财产、拯救了战友的生命,但是黄群、宋月才、姜开斌三位同志却永远的离开了他们钟爱的军工事业,他们以实际行动践行了“随时为当合人民牺牲一切”的初心和誓言。

看着电视机里一遍遍播放着英雄们在风雨中、在滔天的巨浪中,义无反顾地向着镜头的远处、向着最危险的地方前进,党员群众双手颤抖、眼眶渐渐红润,所有人内心涌动着感动,脑海里充满了对十七位勇士的赞颂。海上的巨浪翻滚、树木被折断,被抛到海中,缆绳被狂风的拉断,钢铁材料的建筑被巨大能量扭曲、拉扯,在台风中的人们显得那么渺小、那么瘦弱、又那么无力。镜头里的身影是模糊的、但步伐是有力的;台风中的视线是不清晰地,但目光是坚定的;脚步是踉跄的,但方向是确定的;危险在面前,但决心是不可动摇的。虽然风大雨大浪高,但是再大的台风也挡不住共产党员质之间的战友情、也挡不住为国家、为人民的奉献精神。

黄群、宋月才、姜开斌三位同志,在面对生死的考验的时候,英勇无畏,用实际行动履行了一个共产党员的誓言,诠释了共产党员的奉献精神,他们是我们的骄傲,他们是祖国的脊梁,他们的英雄壮举,必将激励我们全体军工事业的建设者献身国防,用实际行动告慰英雄的在天之灵。我们每一位共产党员应该不断强化责任担当,干好本职工作。虽然我们大多数情况下不需要面对生死的考验、不需要面对滔天巨浪,但是我们在平时的工作中仍然有无数的机会去奉献,为事业、为朋友、为家人、为千千万万需要我们的人们去奉献。

时代楷模学习心得

对此,为保障新招收100名学生的安全,张桂梅便带着全校的女老师和学生一起走进了教室,利用桌椅晚上搭成简易“宿舍”,白天教学,晚上歇息。同时,又安排学校里的男老师在教学楼的`楼梯间搭起“木板床”,轮流值守校园安全工作,全体教师为学生筑起了安全保障第一关。

当张桂梅决心要创办女子高中之时,便知其一路坎坷,在这样的环境里,全校仅有的17名教职员工中有9名相继辞职离开,100名学生有6名提出转学,这些情况让创办女子高中初期本就步履维艰的张桂梅更是雪上加霜。

只招收贫困家庭女孩?免除学杂费的办学制度?女子高中能否办得下去?面对社会上的质疑声,张桂梅鼓舞大家:“留下的8名老师中有6名xxx员,只要党员在阵地就在,女子高中这块教育扶贫阵地一定守得住。”

张桂梅说过这样一句话:“假如我有追求,那就是我的事业;假如我有期盼,那就是我的学生;假如我有动力,那就是党和人民。”

所以,即使遇到再多的挫折,她也没有放弃建立女子中学的决心。

20xx年9月,在张桂梅老师的不懈努力下,在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与帮助下,全国惟一一所全免费的女子高中——华坪女子中学终于顺利成立。

时代楷模学习心得欣赏

20高考,贵州省台江县民族高中二本以上上线完成率居黔东南州第一。901人参加高考,二本以上的上线人数达450人,其中8名学生考分突破600分,结束了学校十多年来没人考过600分的历史。这意味着,这个国家级贫困县,一下子走出了数百位大学生,且大都是农家子弟,为下一代能摆脱贫困增加了足够的砝码。

该校取得如此佳绩,与生源无关,而和陈立群有关。在他8月到任前,该校尽管是县里唯一的高中,但由于教育质量欠佳,生源流失严重,每年全县中考前200名学生中,只能留住十来个。因此,看到这份高考成绩单,台江县的老老少少都觉得是奇迹。

203月,作为从浙江省一级重点中学退休的“名校长”,陈立群有很多条件优渥而安逸的去处。可是他突然“消失”了。直到10月,贵州省教育厅成立“陈立群名校长领航工作室”,很多人才知道他去了贫困的苗乡支教。“我始终认为,‘寒门’是可以出‘贵子’的。”陈立群说,“‘寒门’学子从小就经历着生活上的磨难和历练,所以具有普通家庭孩子所不具备的克服困难的意志力。这里的孩子们很聪明,欠缺的只是教育氛围。我作为教师,有帮助这些孩子走向成功的责任和义务。”

“所有的帮扶都是暂时的,所有的支教总是要结束的,重要的是增强贫困地区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造血功能。”面对贫困地区教育困境,陈立群更重视的是教师队伍建设。在陈立群的出资和推动下,台江民中启动《青年教师培养行动计划》,旨在培养一批留得下的教师队伍。

有资本和能力享受更好的物质条件与待遇,无可厚非。但陈立群却选择了另一条路:去贫困山区支教,把自己的精力和学识奉献给苗山学生,且分文不取。不是说陈立群就不看重物质,何况他还有病在身,家里尚有九十高龄的老母牵挂。但他还是克服重重困难,履行自己作为一名校长、教师的责任。这种使命与担当,正是习近平总书记所讲的,中国知识分子的爱国奉献情怀。这种情怀,难能可贵。

“中国那么大,教育欠发达的地区那么多,总要有人站出来去做些工作。”这是陈立群退休后扶贫支教的初心。陈立群虽只有一个,但贫困地区教育需要并呼唤有一群像陈立群这样的人。

时代楷模事迹学习心得

20xx年8月12日4时41分广州,我们又永远失去了一位科学家,卢永根院士,享年89岁。他是我国著名作物遗传学家,1930年12月2日生于香港,广东花都人,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华南农业大学原校长。

由于不在领域内,很多人可能都不知道卢永根院士,是啊,我们每天都知道某些明星的消息,某些烂七八糟网红的消息,可是科学家,我们太少知道他们的消息了。我们儿时,有多少人的梦想是成为科学家啊,成为了科学家就更好地回报社会,报效祖国,现在我们都长大了,这份理想早已离我们远去,科学家,听起来多么光荣的称号,渐渐被我们这琐碎的生活给彻底淹没了。

还记得小时候最喜欢数学,那时候的想法就是要想成为科学家,必须学好数理化,后来渐渐地,分数就成了我们追逐的目标,高考成了我们必须逾越的龙门。为了分数而学习,为了高考而学习,完全取代了为了理想而学习。很多时候,我们不再爱学习了,考试就是痛苦,分数就是折磨,总是考第一的人毕竟是少数中的少数,大多数人的努力,都被名次压垮了。

后来加入了社会,工作了,科学家的梦想就彻底远离我们了,为了枯燥乏味的琐碎生活有那么一点色彩,我们拼命挣钱,似乎挣钱就是生命的全部意义,科学,那是别人的生活,那是另一个世界,另一个离我们很远很远的世界。

真正让我们这个世界更进步的还是科学家,是他们通过一点一滴的努力,让我们对这个世界的认知更深刻,让我们懂得更多的真理,让技术更先进,让我们这些普通人的生活更美好。他们仍然是最伟大的,不会因为甚少有人关注就会失去光彩。我们最敬爱的科学家们,他们中的很多人也许一辈子都不会被人知道,他们只是在自己的岗位上,为这个社会,为你我,默默地奉献了一生,他们是最值得我们铭记的。

学习时代楷模心得

《时代楷模发布厅》播出八步沙林场“六老汉”三代人治沙造林先进群体先进事迹,中共中央宣传部正式授予甘肃省古浪县八步沙林场“六老汉”三代人治沙造林先进群体“时代楷模”称号,号召全社会向古浪县八步沙林场“六老汉”三代人治沙造林先进群体学习。当日夜间,武威各界、古浪县众多干部群众收看了“时代楷模”发布节目,社会各界对此反响强烈。

武威干部张伟文说,30多年来,以郭朝明、贺发林、石满、罗元奎、程海、张润元为首的村民们,积极投身治沙造林、守护家园的伟大事业中,用心血和汗水守护着自己的家园,完成治沙造林21.7万亩,用爱和信仰坚守家园梦想,用青春汗水铸就金山银山。他们的豪情壮志,他们的“愚公”精神,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并把这种精神运用到工作和生活当中。

武威群众古永天说,八步沙林场“六老汉”三代人治沙造林的事迹,不仅很好地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个理念,而且更加明晰了我们当代人的责任与使命。就冲着“六老汉”、“三代人”的精神,我们也应该努力学习,勇敢奋斗。

武威市古浪县林业技术服务中心主任胡多海说,八步沙人在困难面前,不忘初心,接力前行,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劳动的价值和奋斗的意义。作为一名林业工作者,在今后的工作学习中,我们将传承八步沙精神,全力推动林业和草原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建设生态美、产业优、百姓富的和谐古浪做出更大的贡献。

古浪县自然资源局副局长毛琪中说,中宣部授予八步沙林场“六老汉”三代人治沙造林先进群体“时代楷模”称号,是古浪人民的骄傲。我们将积极组织系统内干部职工继承和发扬“六老汉”三代人治沙造林精神,立足本职工作,坚定不移地守好自然资源,守护绿水青山,为构筑构建生态美、产业优、百姓福的和谐古浪做出贡献。

古浪县县政府办干部任忠说,八步沙林场“六老汉”三代人治沙造林的`先进感人事迹、矢志不渝顽强拼搏的精神,引人思考、催人奋进。我们广大党员干部应该认真学习他们的这种精神,在工作中要任劳任怨,兢兢业业,为古浪的发展奉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古浪县县发改局干部胡振学说,八步沙三代治沙人治住了风沙的肆虐前移,创造了沙漠绿色奇迹。今后,我们将以八步沙治沙人的精神作为工作的动力,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古浪县县产业办副主任李焕仁说,八步沙“六老汉”三代人的治沙造林事迹,让我们深受鼓舞,颇为感动。作为农业干部,我们要学习和传承楷模精神,立足本职岗位,认真履职尽责,积极进取,扎实工作,为全县农业产业发展、农民增收做出应有的贡献。

时代楷模学习心得欣赏

河北农业大学教授李保国35年如一日,扎根太行山,打造了“富岗”“绿岭”等知名农产品品牌,带动10万多农民群众脱贫致富,被誉为“太行新愚公”.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赵克志作出批示:要在全省做好李保国同志先进事迹的总结和宣传工作,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大力开展向李保国同志学习的活动.

“全国优秀科技特派员”、“河北省特等劳动模范”、“农民教授”、“科技财神”、“太行新愚公”……把这些身份叠加起来,我们看到的是一位对党忠诚,心系人民,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时代楷模.他用自己不平凡的一生,向我们诠释了“太行山精神”和“工匠精神”的新的时代内涵.

一个人所做的工作就是他人生态度的表现,他的职业就是他志向和理想的所在.李保国教授的一生没有追求个人财富和名利,他追求的是让太行山变绿,让生活在那里的农民脱贫.

一个人能够具备工匠精神的基础是他热爱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工作给了他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自1981年起搞起山区开发研究,34年间李老师每年在山里“务农”的时间超过200天,汽车成了他移动的家,稀疏了头发,黝黑了皮肤,双手长满茧子,长期奔波留下了严重糖尿病和心脏病,但这一切都没有使他改变最初的梦想.

工匠精神追求的是职业技能的极致化,靠的是传承和钻研,凭的是专注和坚守,是对精品的坚持、追求和积累.34年,从风华正茂到两鬓斑白,李教授走遍了太行山区,他提出了“聚集土壤,聚集径流”的植保新方法,让前南裕的山土厚了、水多了,树木栽植成活率从原来的10%一跃达到了90%.

经过十几年的开发治理,前南峪的沟沟壑壑变成了“山顶洋槐带帽、山中果树缠腰、山底梯田抱脚”的“太行山最绿的地方”之一.34年间,他一头扎进太行山,推广了36项林业技术,累计增加农业产值35亿元,纯增收28.5亿元,先后完成山区开发研究果28项,建立了太行山板栗集约栽培、优质无公害苹果栽培、绿色核桃栽培等技术体系,带动了全省板栗、苹果、核桃产业发展.

数字的背后是他多年的坚持与积累,是他对于技术的不断探索与突破.多年来,在完成学校安排的教学任务的同时,他举办不同层次的培训班800余次,培训人员9万余人(次),许多果农都成了“技术把式”.在教学科研活动中,他严格要求自己和学生,将精益求精的科研和学术风格教授给了学生.

李教授的身影虽已走远,但是他留给我们的榜样的力量却异常强大,鼓舞和激励着我们在改革发展的道路上继续前行.改革前进中我们会遇到各式各样的困难和挑战,李教授用他的亲生经历向我们讲述了谋事创业道路上,守着最初的梦想,带上爱国为民的初心,依靠科技进步,办法总比困难多的道理.

依靠工匠精神,积极发展科技,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用实践指导科技创新发展方向,定能打赢脱贫攻坚战.

从农业大国变成农业强国的道路上,以“愚公移山”般坚韧不拔的毅力,以“艰苦奋斗、求真务实、爱国为民”的太行山精神,以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我们的事业必定可以取得成功.

我们要接过李教授的接力棒,在自己的领域中踏下心来,认真工作,甘做“愚公”不因贪快求成而走捷径,实实在在做事,为燕赵大地脱贫攻坚奋发作为.

2月18日,杨雪峰在执行春运交通安保任务中突遭暴力袭击,与犯罪嫌疑人奋力搏斗,因伤势过重英勇牺牲,年仅41岁。8月27日,中宣部向全社会发布杨雪峰先进事迹,追授他“时代楷模”称号。

“在自己生命遭受严重威胁的时候,他还能临危不惧、挺身而出,用生命保护群众,捍卫法律尊严。他是人民的英雄,是全国公安民警的骄傲,更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杨雪峰同事、重庆市公安局渝北分局交巡警支队石船公巡大队大队长黄长富说,杨雪峰的精神已经成为大家的集体精神追求,时刻激励着同事们坚守英雄岗位。

杨雪峰从警,始终扎根基层、奋战一线,不怕工作辛苦,不嫌岗位偏远,教育、激励了广大公安民警。“杨雪峰的事迹熟悉亲切,可敬可佩、可学可做,坚定了我扎根基层的信心。”杨雪峰生前一直被当地群众称为“暖警”,他不仅执法公正,而且一心为群众排忧解难。看到有关杨雪峰严格查处违法骑摩托车、家庭困难的老人后,又为他自掏腰包买票、捐钱的报道,我真正明白了什么是执法为民。

杨雪峰执法公正严格是出了名的,甚至有人说他针插不进、水泼不进。面对严重超员车主递上的现金,他不为所动,当车主带着十多人到办公室示威,他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最终让其甘愿受罚;父亲的老战友开车违法被处罚,请杨雪峰帮忙,但他始终没给这个“面子”;舅舅骑摩托车超载被处罚,找到杨雪峰请他打招呼关照,杨雪峰最后自掏腰包替舅舅缴了罚款,他说:“打铁必须自身硬,不能让人在背后戳我的脊梁骨。”杨雪峰不幸离去,但他的精神感染着无数人。

雪峰用鲜血践行了人民警察“执法公正”的庄严誓言,他的先进事迹让人民群众看到了警察捍卫法律尊严的决心,也震慑了犯罪分子。我们要学习雪峰公正执法、坚守正义的精神,敢于与一切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维护世间公平正。

时代楷模学习心得范文

卢永根院士的一生当中曾经有过四次重大选择,第一次是中学时期选择了一种信仰,第二次是考大学时选择了一个国家,第三次是工作后选择了一份事业,第四次则是生命最后选择了一种告别。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有关时代楷模学习心得范文3篇_学习卢永根院士事迹感悟1000字,希望大家喜欢。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卢永根,中科院院士,华南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卢永根院士一生都在追随着中国共产党,而今罹患重症,仍无私地将毕生积蓄880多万元无偿捐献给教育事业,当作是最后的贡献,这是一名老科学家用自己无言的行动感动着大家。

宁可自己多苦一点,也要支持教育和扶贫。家徒四壁,家具老旧,与学生同在饭堂排队打饭,把一荤一素二两饭吃得干干净净,也总会善意提醒那些浪费饭菜的学生:“多少棵水稻才能长成一碗米饭?”自己艰苦地生活,却把省下来的钱慷慨地献给教育和扶贫。

多干一点;少拿一点;腰板硬一点;说话响一点。曾经卢永根院士身为华南农学院院长,待遇上不搞特殊;身边的人想走后门,被卢院士骂了回去;学校发展落后,缺乏资金,但不惜重金用于发展多学科和重奖人才----为表彰辛朝安教授团队对兽药开发的贡献,他破天荒拨出10万元高额奖励;为让优秀学者刘耀光安心回国,他多方筹措经费,为其建立专门实验室;博士生刘向东到香港大学做研究,他主动借1500元,还把自己出国用的两个行李箱与一套新西服送给学生。

忠心为党,一心爱国,在卢永根院士身上,我看到了一名真正的中国共产党党员。人的一生要追求的到底是什么?卢永根院士也用其一生无言的行动给了我们答案。

“骑在人民头上的,人民把他摔倒;给人民作牛马的,人民永远记住他!”让我们一起永远地记住这位可亲可敬的卢永根院士。

卢永根院士出生在香港,后来扎根内地,兴农报国,把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论文抒写在广袤大地上。回望卢永根的奋斗历程,他爱国、爱校、爱民,坚定地继承和发扬了‘丁颖精神’,一心追求和实现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科学家的崇高境界和远大理想。他的一生,饱含着对祖国最深沉的大爱。在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之际,中宣部追授中科院院士、华南农业大学原校长卢永根“时代楷模”称号。

对党忠诚,“香港仔”的“中国心”。卢永根曾说“日本侵华战争的现实教育了我,使我觉醒到当亡国奴的悲惨。我是炎黄子孙,要为自己的祖国复兴效力。”坚决听党话、永远跟党走,他用义无反顾的抉择,坚守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农业科学家,更是一位信仰坚定、永葆初心的优秀共产党员。作为一名年轻的基层党员干部,要学习卢永根永远对党忠诚,始终跟党走,有坚定的信仰,为我们国家的发展,民族的复兴奉献自己的一生。

穷己为人,“布衣院士”的“穷”与慷慨。卢永根生活中节俭朴实,是‘布衣院士’;但他在工作中慷慨大方,毕生积蓄回馈教育事业。他的人生字典里只有奋斗和奉献,唯独没有自己,这种艰苦朴素、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彰显出共产党人鲜亮的初心底色。作为党员干部应以卢永根同志为榜样,为国尽力、为民谋利,始终保持共产党员节俭朴素的优良作风。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中勤勤恳恳、踏踏实实,始终把党和人民的事业作为毕生的追求,保持激情干劲,真正为人民办实事、办好事。

不忘初心,“科学家”的爱与奉献。卢永根曾说“一名真正的科学家,必须是一名忠诚的爱国主义者,要把国家和人民的需要作为自己工作的动力。”他一生致力于水稻遗传育种研究,长期奋斗在农业科学研究第一线,以奋斗姿态投身于科研实践。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他以非凡担当和忘我拼搏成就了爱国知识分子的价值。我们应该像卢院士一样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爱党爱国,发乎于心、现乎于行,始终把个人理想融入党和国家事业,勇于拼搏,敢于担当。

卢永根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先进典型,是时代的楷模,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优秀榜样。他一心向党,爱国为民的精神,鼓舞和激励我们新时代青年人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中砥砺前行。

11月10日,华南农业大学迎来110周年校庆。学校院士广场上,卢永根的雕像前又多了不少鲜花。人们用这种方式表达对这位华农功臣的深深怀念和崇高敬意。

就在3个月前,中国科学院院士、华南农业大学原校长卢永根走完了89年的人生历程,安详辞世,留下一笔笔丰厚而宝贵的科研和精神财富。作为我国作物遗传领域的著名学者,他在多个领域立下首创之功;作为一名教授、校长,他悉心育人、慧眼识人,在华南农大发展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许多人以是卢永根的学生为荣;作为一名慈祥的长者,他将毕生积蓄全部捐出,奖掖才俊,泽润后辈。

卢永根逝世后,他的名字获得了更广范围的传颂,他的敬业精神、大爱情怀、人格魅力凝铸成一座高耸的丰碑,矗立在每一个人的心中。

1930年,卢永根出生于香港。第二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在全民族抗战的战火硝烟中,卢永根度过了他的童年和少年。1941年,香港沦陷,还在读小学六年级的卢永根被迫回到广州乡下避难。目睹离乱场景,经历颠沛生活,救国图强的信念犹如一粒顽强的种子在卢永根的心中逐渐生根发芽。

1949年8月,卢永根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随后进入岭南大学农学院学习,开启了他与农业的一生情缘,也踏上了振兴农业、强国富民的漫漫征程。1952年,作为华南农学院(现华南农业大学)首批学生,卢永根有幸拜在著名农学家、教育家丁颖门下,自此与“稻”相伴。

20世纪60年代初,卢永根成功划分中国水稻光温生态型和气候生态型的品种分型。70年代,卢永根将水稻矮生性遗传方式和等位关系作为研究主战场,将主要籼稻矮源分为2类4群。80年代初,他带领研究团队开展水稻质核互作雄性不育性基因分析,提出了“特异亲和基”概念,首次构建出3个中国原生野生稻种粗线期核型。

这些作物遗传育种研究成果,奠定了卢永根在国内外学界的重要地位,也为其带来了个人成长道路上的更多机遇。改革开放后,他赴美国做访问学者。那里有他的多位亲人,不少人劝卢永根留下来发展,却被他婉言谢绝。在他看来,“虽然科学无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

只有双脚踩在祖国的大地上,卢永根才感觉最踏实;只有将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卢永根才感觉最荣耀。即使年逾古稀,他仍然带领学生翻山越岭开展野外考察,只为找到更多未被发现的野生稻种。而正是因为这份执着,卢永根在老师丁颖收集7000多份野生稻种的基础上,又找到了几千份水稻种质资源。

大学之大,不在大楼,而在大师。正是深谙这个道理,卢永根将广纳英才、人尽其才,作为他在华南农业大学校长13年任期中需要抓紧抓好的第一要务。上世纪80年代,华南农大出现人才断层,职称评定论资排辈等陈规陋习让青年学者梯队迟迟难以壮大。

针对这种局面,卢永根大刀阔斧在人才选拔和管理体制上进行改革。一批年富力强、能力突出的年轻人才获得破格晋升机会。后来成为华南农大科研中坚力量的“八大金刚”,就是在卢永根主导的这场改革中完成了职业生涯最为重要的“龙门一跃”,其中5人甚至从助教直接升为副教授。除此之外,卢永根多次通过书信等形式“三顾茅庐”,最终为华南农大延揽了包括刘耀光、温思美、彭新湘等在内的一大批优秀人才。

为人才拓宽成长空间还不够,还要让他们有更多切切实实的获得感,为他们提供更好科研条件和工作环境。辛朝安教授团队在兽药研发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卢永根一下拨出10万元作为奖金。在30年前,这还是个“天文数字”。刘耀光是卢永根的学生,为了能够使其安心科研,卢永根破例为他建了一座专门实验室。通过大胆改革体制机制进而激发广大科研人员的创新热情和科研成果转化的市场活力,这样的理念在华南农大深深扎根,并孕育出以“温氏模式”为代表的产学研结合成功经验。

2017年3月,华南农大旁的一家银行,来了一位特殊的客户。一位耄耋老人颤颤巍巍掏出一个纸包,拿出存折,要求将里面的钱全部转到华南农业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账户。这位老人就是卢永根。存折上的880多万元,是他和老伴徐雪宾的毕生积蓄。而今,用这笔钱设立的“卢永根·徐雪宾教育基金”,正在延续着卢永根的心愿,奖励优秀教师,资助困难学生。

然而,这并不是卢永根的最后一次捐赠。2017年底,卢永根收到了他盼望已久的一张卡片——志愿捐献遗体纪念卡。从“育人良师”到“无语体师”,卢永根用他最后的力量诠释着一名共产党员的人生价值。

家里没有值钱电器、没有请过全职保姆、上下班不坐专车……在个人生活上,卢永根喜欢做“减法”,换来的是“种得桃李满天下,心唯大我育青禾”的“加法”。“稻谷有根,深扎在泥土;你也有根,扎根在人们心里!”这是2017年度“感动中国”人物颁奖典礼献给卢永根的深情礼赞。而在卢永根的笔记本上,留下的则是这样一段座右铭:“多干一点、少拿一点、腰板硬一点、说话响一点。”

时代楷模学习心得

张桂梅,中共党员,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华坪县儿童福利院(华坪儿童之家)院长,是媒体多年关注报道的一位先进典型人物。作为一名基层教育工作者,张桂梅同志始终把教书育人、立德树人作为自己的人生理想和奋斗目标,矢志不渝、执着追求,为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奉献了自己的一切。她心系困难群众,投身教育扶贫,建成了全国第一所全免费女子高中。她坚持树人先树魂,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思想政治建设和理想信念教育作为立校之本,用红色教育为师生铸魂塑形。她长期拖着病体,坚守工作岗位,以实际行动兑现自己“只要还有一口气,就要站在讲台上”的诺言;她始终艰难朴素、甘守清贫,却把自己的工资、奖金和社会各界捐助她治病的100多万元全部投入教育事业。在她的不懈努力下,华坪女子高中延续9年高考综合上线率保持100%。

张桂梅的事迹感动每个人,为了祖国的将来、民族的希翼、家庭的幸福、社会的和谐。这个活着的模范,她坚韧拼搏、不屈不挠、无私奉献、善良慈祥、她全心全意投入教育事业、慈悲事业的精神让我们钦佩。“俯首甘为儒子牛”是鲁迅先生的写照也是张桂梅的写照。

人们常不解的问她:这样做有什么目的,有什么好处?什么力量使她这样坚毅?张老师总是笑着说:“假如我有追求,那就是我的事业:如集我有企盼,那就是我的学生;假如我有动力,那就是党和人民”。她没有生育自己的儿女,却有着世界上最伟大的母爱。那些失去父母的贫苦孩子在她的身上感受到了母爱,分享着人间最美好的亲情。她一位普一般通的人民教师,用真爱点亮了那些无依无靠的孩子们的希翼之光,谱写了一曲感人至深的爱的奉献之歌。她就是华坪县民族中学教师兼“儿童之家”福利院院长张桂梅。向传递真爱的.使者张桂梅学习为主题的“感恩行动”在迅速掀起,成为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的强大动力张桂梅为何与“感恩”产生联系,她的感恩情怀源自何处?从她的人生轨迹中寻到了答案。张桂梅同志参加工作30多年来,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深深扎根于边疆民族贫困地区,全身心地投入到教书育人的崇高事业中;她身患多种疾病,却常常超负荷地工作,以惊人的毅力克服病痛的折磨,始终坚守在三尺讲台上;靠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不断学习先进的教学经验和教学办法,精心研究,积极探究教育规律和民族教育进展的新模式,因材施教,举行素养教育,总结出一套适合民族贫困山区教育特点的教学办法,教学成绩突出;她没有子女,生活节俭,把自己一天的生活费操纵在3元以内,而拿13出自己绝大部分工资接济困难学生,给没有学费的学生垫交学费,带患病的学生去看病,天冷了给他们添置衣被,把母亲般的慈祥全部献给学生和孤儿;她不仅生活上关怀学生,而且积极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健康的业余爱好,从各个方面无微不至地关爱他们,与迷恋网络的学生同吃、同住、同学习,精心引导,细心照应,使他们戒除了网瘾。华坪。妈”、“张妈妈”。

我们学习她的精神品质,有利于在社会主义经济大潮中保持清醒的头脑。物质当然重要,可是决定我们生命价值的东西不是物质,而是精神品质。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牢记使命,教书育人,培养一大批对国家进展实用的人才,这些人才,首先必须是政治上过硬的,必须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和人民。他们才干肩负历史的重任。我们教育工作者,假如没有过硬的政治思想,学校德育建设的降实就是一句空话。我们培养的人才质量就会出问题!这是很惊险的,学习张老师的事迹,很有现实意义。

学习时代楷模心得体会

巍巍太行,有一位共产党人曾在这里留下深深的足迹,他就是全国、燕赵楷模、省管专家,河北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获得者——河北农业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李保国同志.

忠诚是李保国同志的价值底色.李保国同志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完全可以在城市里舒适地工作和生活,但是他始终牢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始终冲在扶贫攻坚第一线.他常说,我是党员,就应该把事情做得更好.李保国同志时刻听从党的召唤,始终与党一条心,保持了一名共产党员的政治底色.

为民是李保国同志的人生追求.李保国同志将百姓当做自己的亲人,成为百姓拥戴的“科技财神”,他常说:“干成点有益于人民的事,什么时候想起来,也是值得骄傲的.河北的山岭都绿起来,父老乡亲都富起来,我的事业才算成功”.李保国同志始终以人民为中心,时刻将百姓冷暖安危挂在心上,用一生实践书写了扶贫攻坚的壮丽诗歌.

拼搏是李保国同志的生命境界.生命不息,奋斗不止,面对太行山的恶劣环境,李保国同志坚持“安、专、迷”的工作作风,把课堂摆在山间地头,几个馒头一瓶水、山当餐桌地当炕,夙兴夜寐,忘我工作.熟悉李保国同志的人都说他是累死的,工作到了生命最后一刻.就是这股拼劲支撑着他干事创业,]不断走向生命新高度.

廉洁是李保国同志的政治品格.干事创业过程中李保国同志始终保持一袭白袍,不染点墨,对名利看得很淡,只要是事业需要的事,只要是对山区扶贫开发有利的事,他都义无反顾地去做,从不考虑有什么回报.他总是无偿为农户和企业提供技术指导,有时甚至还贴上自己的科研经费.廉洁自律、淡泊名利是李保国同志一以贯之的政治品格.

斯人已去,精神长留,日前河北省委决定追授李保国同志为“全省优秀共产党员”,省委组织部、省委宣传部作出《关于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开展向李保国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全省党员要深入学习李保国精神,调整工作状态、转变工作作风、狠抓工作落实,争当李保国式好干部,为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注入磅礴力量.

河北农业大学教授李保国35年如一日,扎根太行山,打造了“富岗”“绿岭”等知名农产品品牌,带动10万多农民群众脱贫致富,被誉为“太行新愚公”.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赵克志作出批示:要在全省做好李保国同志先进事迹的总结和宣传工作,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大力开展向李保国同志学习的活动.

“全国优秀科技特派员”、“河北省特等劳动模范”、“农民教授”、“科技财神”、“太行新愚公”……把这些身份叠加起来,我们看到的是一位对党忠诚,心系人民,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时代楷模.他用自己不平凡的一生,向我们诠释了“太行山精神”和“工匠精神”的新的时代.

一个人所做的工作就是他人生态度的表现,他的职业就是他志向和理想的所在.李保国教授的一生没有追求个人财富和名利,他追求的是让太行山变绿,让生活在那里的农民脱贫.

一个人能够具备工匠精神的基础是他热爱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工作给了他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自1981年起搞起山区开发研究,34年间李老师每年在山里“务农”的时间超过200天,汽车成了他移动的家,稀疏了头发,黝黑了皮肤,双手长满茧子,长期奔波留下了严重糖尿病和心脏病,但这一切都没有使他改变最初的梦想.

工匠精神追求的是职业技能的极致化,靠的是传承和钻研,凭的是专注和坚守,是对精品的坚持、追求和积累.34年,从风华正茂到两鬓斑白,李教授走遍了太行山区,他提出了“聚集土壤,聚集径流”的植保新方法,让前南裕的山土厚了、水多了,树木栽植成活率从原来的10%一跃达到了90%.

经过十几年的开发治理,前南峪的沟沟壑壑变成了“山顶洋槐带帽、山中果树缠腰、山底梯田抱脚”的“太行山最绿的地方”之一.34年间,他一头扎进太行山,推广了36项林业技术,累计增加农业产值35亿元,纯增收28.5亿元,先后完成山区开发研究果28项,建立了太行山板栗集约栽培、优质无公害苹果栽培、绿色核桃栽培等技术体系,带动了全省板栗、苹果、核桃产业发展.

数字的背后是他多年的坚持与积累,是他对于技术的不断探索与突破.多年来,在完成学校安排的教学任务的同时,他举办不同层次的培训班800余次,培训人员9万余人(次),许多果农都成了“技术把式”.在教学科研活动中,他严格要求自己和学生,将精益求精的科研和学术风格教授给了学生.

李教授的身影虽已走远,但是他留给我们的榜样的力量却异常强大,鼓舞和激励着我们在改革发展的道路上继续前行.改革前进中我们会遇到各式各样的困难和挑战,李教授用他的亲生经历向我们讲述了谋事创业道路上,守着最初的梦想,带上爱国为民的初心,依靠科技进步,办法总比困难多的道理.

依靠工匠精神,积极发展科技,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用实践指导科技创新发展方向,定能打赢脱贫攻坚战.

从农业大国变成农业强国的道路上,以“愚公移山”般坚韧不拔的毅力,以“艰苦奋斗、求真务实、爱国为民”的太行山精神,以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我们的事业必定可以取得成功.

我们要接过李教授的接力棒,在自己的领域中踏下心来,认真工作,甘做“愚公”不因贪快求成而走捷径,实实在在做事,为燕赵大地脱贫攻坚奋发作为.

学习孙德忠,就要学习他信念坚定、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孙德忠始终注意把个人追求融入党的事业,他围绕积极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培育新兴产业,在金普新区申报、汽车整车项目落户、长兴岛石化产业基地纳入国家石化产业规划等一批事关大连经济发展全局的重大项目实施中作出了重要贡献.学习他,就是要像他那样,把理想信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努力作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历史的业绩.

学习孙德忠,就要学习他敢于担当、开拓进取的拼搏精神.孙德忠把全部精力都用在干事创业谋发展上,他曾在20天内完成了大连金重煤化工装备国产化项目的所有申报工作;得知国家正为博格华纳汽车变速箱模块项目寻找项目地点后,他积极工作,及时跟进,使这个总投资2亿美元的项目落户大连并建成投产.学习他,就是要像他那样,铁肩担当,真正成为带领群众战风险、渡难关的主心骨.

学习孙德忠,就要学习他敬业奉献、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孙德忠刻苦钻研业务,吃透国家和省市产业政策,掌握行业发展动态,注重结合大连实际谋项目、谋发展,对工作精益求精、乐于奉献,跑项目、盯项目起早贪黑、不辞劳苦.学习他,就要像他那样,勤勤恳恳,兢兢业业,踏实工作,谋事实、创业实、做人实,心无旁骛抓发展,雷厉风行干工作,为推动振兴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贡献力量.

学习孙德忠,就要学习他淡泊名利、清正廉洁的高尚情操.孙德忠从不接受企业宴请,曾拒绝某上市公司邀他入股的请求;对分管的业务,凡涉及财力资金项目,一律先制定管理办法,再按办法执行,以制度约束权力.学习他,就要像他那样,不为私利所迷,不为私情所惑,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坦坦荡荡为官,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当前,辽宁正值全面振兴的关键阶段,我们要以孙德忠同志为标杆,认真学、反复照,像他那样践行“三严三实”,从而进一步提振全省干部的精气神,焕发干事创业的工作新状态,激发党员干部团结和带领人民群众为老工业基地新一轮振兴尽全责,使全力,立新功.

看了中央台播出的"时代楷模"朱彦夫后,很多人哭了,不是因为他做出的事迹有多些,也不是因为他让人们富起来,而是因为他那种永不退色的共产党员的本色。在那种艰苦的条件下,他能从一个废人变成一个比一个正常都强的人;在那种艰苦的条件下,他做的每一件事都比每一个正常人所做事都超出寻常。他被追为"时代楷模"当之无愧啊!朱彦夫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很多,总结起来有三条:

一是朱彦夫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一个在战争中生存下来的重残战士,没有躺在功劳薄上享福,而是离开休养所回老家,瞒着老人,练习生存本领;用毕生的心血带领村民致富,从不领取任何待遇,教育子女做人,还写出两本书。这种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

二是朱彦夫的人品值得我们学习。他当村支书,从不领村里一分钱。在自己并不富裕的情况下,还经常拿出自己的抚恤金帮助他人。自己的女儿出嫁,作为亲生父亲却没出一分钱给女儿买嫁妆,他是不愿意买吗?不是,他是没有钱,他的钱用在别人身上啦。

三是朱彦夫的毅力值得我们学习。朱彦夫的毅力不仅表现在他的身体上,而且还表现在他一生不停地的为人民服务上。他为了实现人生价值,他坚持锻练自理能力。大家可想而知,一个没有四肢的人,连吃饭都困难,要达到正常上班、写书、爬山,这个毅力得有多大啊。另外,朱彦夫从年轻起,坚持造福于民,一直到81岁,心里还是想着百姓,从没有想过自己。这种毅力又有多大啊。

柴米油盐酱醋茶,日子一天天过,总有一些人,让你惦记。对他们,你可能叫不上名来,但他们生活在你我身边,平凡而又普通。他们可能是你我的街坊邻居,是你我时常碰到的熟面孔,是你我听闻过的热心人。他们千差万别,却为同一种精神所聚拢——北京榜样。2月20日,中央宣传部向全社会发布北京榜样优秀群体的先进事迹,授予他们“时代楷模”称号。

一座城市的发展,离不开精神的支撑;一个社会的进步,有赖于文明的成长。生活北京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里的市民们,也在生发出更闪亮的城市精神。在北京市朝阳区,这里有一群可爱的人,他们当中有理发师、足疗师、健身教练等,他们是来京务工的打工仔,是素昧平生的路人。烈火见真金,在正义面前,不分来处,他们是刀口上的英雄,被授予一个相同的称号——“6·15”朝阳见义勇为群体。这是一种公民精神的感召,这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共识,正是这一个个个体,撑起崇德向善的力量,呵护着这个他们共同生活的首善之区。王逸平是中国科学院药物研究所研究员,也是现代中药丹参多酚酸盐的研制者,他是土生土长的中国科学家。可生命却骤然定格在55岁,在他去世后的日记中,我们才知道,那个一心扑在现代中药研究上,那个从不肯歇一歇的人,已被疼痛、便血、尿血折磨多年。切肤之痛,他强忍着,以身试药,争分夺秒搞研究写下几万字的日记作医学研究资料。到了生命的最后一刻,都想着研究新药,造福患者。为了别人,燃尽了自己的生命之光他却一个字都没说过。

“千万人中你很平常,你我常走在同一条街巷”,《北京榜样》主题曲唱出了这样一种“平凡中的力量”。从2014年至今,北京各级举荐的身边榜样已达26万人,被评选表彰为周榜、月榜和年榜人物的突破600人。他们的日子各不相同,却也有共同的烙印。他们传承着“仗义、局气”这些传统特质,又在新时代的舞台上,展现着北京人的新特色。

有人说,时代楷模离普通人很遥远,而他们中有电力抢修一线工人、村官、小学校长、交警、基层民警等等,他们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人,却因为创新、坚持、奉献成为了时代长河中闪亮的名字。没有勋章也一样闪亮,没有光环也温暖四方。他们是普通人,用凡人善举诠释着北京市民的品质,这正是北京榜样的生命力之所在。

近日,全国“时代楷模”金春燮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在松原市、白城市和省军区举行.其中,在省军区的报告会还通过视频会议系统在军区所属部队同步观看.金春燮为让烈士更有尊严,执着传承弘扬抗战精神的先进事迹,引起强烈共鸣.

金春燮是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汪清县关工委主任.11年来,他胸怀传承历史、告慰英灵、教育后人的责任担当,克服重重困难,执着挖掘抗战英烈事迹,努力重现抗战历史遗迹,倾心关爱青少年健康成长,展现了一名共产党员、退伍军人和退休领导干部的崇高价值追求.今年8月,中宣部确定金春燮同志为全国“时代楷模”,并号召全社会向他学习.

报告会上,金春燮作了题为《做抗战精神的传承人》的报告,并与观众分享了11年来修建抗战遗址纪念碑、编撰抗战书籍资料、创办汪清抗日战争纪念馆等经历和感受.报告团其他成员以《自觉担当的时代楷模》、《让我敬佩的好搭档》、《红色教育的领路人》、《共产党员的精神高地》为题,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讲述了金春燮的先进事迹,让在场听众深受感染和教育.

“金春燮的先进事迹,平凡中透着伟大,细微处彰显忠诚,为传承抗战精神如何在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发挥更大的作用,做出了最新的注解.”松原市纪委宣传部副部长闫冬对“时代楷模”金春燮要为抗联烈士树碑建陵的事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他说,这场报告会让人细细品味,荡气回肠.作为新时期的一名共产党员,他有责任、有义务把红色的火种代代传承.作为纪检监察干部,他更要把代表抗战精神核心的对党忠诚、对人民忠诚的优良传统继承并发扬下去,更要身体力行地体现在日常工作生活的点点滴滴中.

“金春燮同志作为一名退休的党员干部,致力于培养红色接班人,推动抗战精神传承延续,这种精神值得肯定,更值得我们学习.”松原宁江区长宁街道办事处主任刘孟哲谈出了自己对金春燮一定要让抗联烈士牺牲的有尊严精神的理解.他说,大家无论身处哪个岗位,肩负怎样的职责,都应该像金春燮同志一样,以实际行动弘扬抗战精神,把先辈开创的事业薪火相传,不断发扬光大.

白城洮北区宣传部新闻科干事于派骅对报告会体会颇深.他说,金春燮为了弘扬抗战精神发掘英雄呕心沥血,他也是英雄.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像他那样牢记历史,珍爱和平,扎实工作.

“金春燮老前辈的事迹使我的心灵受到了强烈震撼,特别当听到他用十年时间修建了77座抗战遗址纪念碑,令我肃然起敬.”白城市师范学院土木工程专业大三学生王家平说,他对抗战精神的弘扬和传承,激励着当代大学生,要学习他的那种崇高精神,铭记历史,做抗战精神的传承者,努力学习,报效祖国.”

“金春燮主任的事迹感染了我们每名官兵,作为新一代革命军人,我们也要传承这种抗战精神,把这种抗战精神融入到我们每一名官兵的血液之中.金春燮主任在退休之后还能够一如既往地坚持工作,作为一名党员以身作则,利用11年时间建成了77座纪念碑.作为我们年轻一代的边防军人,我们也要把这种精神继续传承和弘扬下去.在我们日常的站岗值勤中继续更好地为祖国和人民守边固防.”来自省军区某边防部队的战士屈雷宇如是说.

来自省军区通讯站的曹琦谈起对报告会的感受也很激动:“对于我们来说,这不仅仅是一场报告会,更是抗战精神的传承会,作为一名新时代的革命军人,我们觉得这种抗战精神是激励我们前进的,工作中我们将更加努力地传承这种精神,争取当一名真正的新时代“四有”革命军人.那段抗战的历史我们不能也不应该忘记,只有铭记历史才能珍惜和平、开创未来.”

学习时代楷模心得体会

每天的闹钟将我从睡眠中叫醒的时候,总是带着一身的抗拒,自从产假后回来上班,每天都是忙忙碌碌,脚步匆忙。一边是工作,一边是孩子,哪边都懈怠不了,唯有不断地“快跑”。而我的心里也有一个标杆——“时代楷模”张黎明,向楷模学习。

我们从事的建设行业是引以为傲的职业,为祖国筑路修桥,我总把这比如成另一样的“保家卫国”。而我们恰好是这团队的一员,平凡地如一颗砂砾,默默地坚守着自己的岗位,信守着自己的平凡。

张黎明同志30多年如一日,奋战在电力抢修的第一线,累计巡线8万多公司,完成故障抢修作业近2万次,被誉为电力抢修的“活地图”。他的工作难吗?累吗?我觉得答案都是肯定的。他的工作平凡吗?我觉得答案也是肯定的,万千的电力抢修者中,他也是平平凡凡的一个,但是他用自己的坚持,用自己的创新突破工作的瓶颈,在平凡中铸就了自己的不平凡。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多少人害怕脸上的汗水,多少人害怕脚下长长的路途。困难遮住了视线,逃避成了冠冕堂皇的借口,却依然抱怨着不公平。我镇定了一下,这曾经出现的念头就这么赤裸裸地摆出来,还真得有点羞愧难当。

风轻轻地舞动窗纱,这一天又要过去了。纵横交错的轨道上,在地图上,那小小的一段,却总能让我骄傲;茫茫的建设者,头顶安全帽,我也只是那众多红色“钢盔”里的一个,却总能让我自豪。

时代的楷模,当标杆竖起,我们便又增加了一份学习的动力!

时代楷模事迹学习心得

吴蓉瑾为当地人熟知,始于“情感教育”。前,关注到一些孩子出现情感淡漠、自我意识过重等问题,她积极探索,每周利用15分钟午会课时间,开展情感教育课,提高孩子的沟通交流和情感表达能力。后来,她和同事们一起,把情感教育融入德育、美育、劳育等各个方面,构建起了包括8个板块、20个专题的情感教育体系。

“情感教育,就是和孩子一起学会爱。”吴蓉瑾曾这样告诉同事贺春秋。贺春秋刚入职时,不小心摔倒受伤,吴蓉瑾指导她以此为素材,上了贺春秋的第一堂情感教育课——《爱护我自己》。贺春秋说,那节课上,她和学生们坐在一起交流各自的受伤经历,互相提醒,彼此关心,“那些温馨的情景十几年了还历历在目。”

吴蓉瑾的微信朋友圈常常“晒娃”。开学这几天,晒得最多的是一年级的孩子们,上课时专注的目光、吃饭后沾着饭粒的小脸……张张照片都满溢着她对孩子的喜爱与呵护。

每个学生毕业时,吴蓉瑾都会赠送一张附有自己联系方式的卡片。常有已毕业的学生找她交流,甚至其他学校的学生和家长也慕名找她,吴蓉瑾也乐意提供帮助。

作为教育专家,吴蓉瑾多次来往于上海和中西部教育薄弱地区之间,为各地教师开展培训。“吴校长去过很多地方,却没有旅游过。”一名老师说,吴蓉瑾总是把培训课程安排在下午,当晚返回,为的是第二天一早就能站在校门口迎接学生。

白天,除了听课,她最常做的是在教学区走走看看,每天都有上万步。“看孩子们上课时的状态怎样、写字姿势是否正确,琢磨怎么教导他们文明规范……”吴蓉瑾说,“每天都有太多值得关注的细节。”

3年前,吴蓉瑾被派遣流动到上海市郊的嘉定区卢湾一中心实验小学担任校长。“我们叫她‘铁人校长’”,嘉定区卢湾一中心实验小学教师谭珂告诉记者,吴蓉瑾不仅为学校设计了适合学生学习能力、满足个性发展需要的几十门校本课程,建立“每周一研”“三三制备课”等活动机制,提升教师专业水平,更将爱的暖流传递到学校的每一个角落。

下午6点多,送走放学的学生,吴蓉瑾还要与学校的信息化建设团队开会,办公室和会议室的灯光,总要亮到晚上10点。

时代楷模学习心得感悟

广大党员、干部要向廖俊波同志学习,不忘初心、扎实工作、廉洁奉公,身体力行把党的方针政策落实到基层和群众中去,真心实意为人民造福。

20多个年头、7000多个日夜,廖俊波无论身处何种境地,终不忘心之所向;面对纷繁诱惑始终谨小慎微、坚持原则;面对艰难困苦始终直迎而上、步伐坚毅。在全国上下正处在爬坡过坎的攻坚期、有利发展的机遇期、大有作为的窗口期,为官者学习廖俊波时代楷模的品质更是振兴发展的重要保证。

要学习廖俊波同志舍己为民、服务群众的品质。廖俊波同志在自己工作过的每一个岗位上,始终以党赋予自己的权利和职责为信仰,做到了责任担当、心中有民。他经常深入一线,倾听群众心声,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对待工作需务实、对待群众需关爱,对待困难需担当,展现了他工作第一、心中有民、敢于担当的优秀品质。这种强大的精神动力,将激励我们奋勇前行。

要学习廖俊波同志铭记党章、坚定信念的品质。从入党宣誓的那一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成为廖俊波同志工作中永不改变的服务宗旨。共产党人要有理想信念,共产党人要有正确的价值观,任何时候都不能变。廖俊波同志自工作以来,他都以不变的宗旨意识和坚定的理想信念,赢得不同时期的先进性,成为我们干事创业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要学习廖俊波同志勇于担当、走在一线的品质。基层党员干部是落实党的方针政策“最后一公里”,要在各自岗位上尽其责,以担当尽职尽责、以担当走进群众,履行好主体责任。我们应学习他工作在一线,生活在一线,调查在一线的务实精神,在自身岗位上不忘初心、勇于担当,用真情和实绩来回报群众的信任和嘱托,同时营造新时代良好的政治生态。

逝者已逝,生者更当有所勉励,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老百姓的泪水和怀念,是对这位好干部的最好祭奠。廖俊波走了,但他的精神还在,政和的老百姓记得他,政和的山山水水也记得他,我们青年干部当以他为榜样,坚定信念、求真务实,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时代楷模学习心得体会

和平方舟会议室仍挂着20xx年访问澳大利亚时,昆士兰华人联合会赠送的书法作品。每到一国,医院船都会受到当地华人华侨的欢迎。许多华人华侨自发组成志愿者队伍,提供翻译、补给等帮助。

20xx年11月,57岁的菲律宾华侨林阿龙带着儿子赶到台风重灾区,参加和平方舟前置医院的志愿服务。他说:“祖国军舰远道而来救灾,作为菲律宾华人,我们感到非常光荣。”

20xx年的美国圣迭戈,一位华人老妪久久站在医院船甲板上。旅居异乡数十载,老人因身体原因无法再回祖(籍)国,只愿能在“流动的故土”上多站一会儿。

20xx年10月14日,和平方舟结束对莫桑比克的访问后启航离港。当地华人华侨乘坐租来的.小艇,不停挥舞着五星红旗,伴航十几公里为“大白船”送行。

医院船陈洋阳表示,和平方舟的到来让许多久居海外的华人华侨感受到了家的温暖。不止一次,当医院船离港时,船上官兵与码头送行的华人华侨同声高唱《歌唱祖国》,场面令人泪目。

“时代楷模”学习心得体会

看了中央台播出的“时代楷模”朱彦夫后,很多人哭了,不是因为他做出的事迹有多些,也不是因为他让人们富起来,而是因为他那种永不退色的共产党员的本色。在那种艰苦的条件下,他能从一个废人变成一个比一个正常都强的人;在那种艰苦的条件下,他做的每一件事都比每一个正常人所做事都超出寻常。他被追为“时代楷模”当之无愧啊!朱彦夫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很多,总结起来有三条:

一是朱彦夫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一个在战争中生存下来的重残战士,没有躺在功劳薄上享福,而是离开休养所回老家,瞒着老人,练习生存本领;用毕生的心血带领村民致富,从不领取任何待遇,教育子女做人,还写出两本书。这种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

二是朱彦夫的人品值得我们学习。他当村支书,从不领村里一分钱。在自己并不富裕的情况下,还经常拿出自己的抚恤金帮助他人。自己的女儿出嫁,作为亲生父亲却没出一分钱给女儿买嫁妆,他是不愿意买吗?不是,他是没有钱,他的钱用在别人身上啦。

三是朱彦夫的毅力值得我们学习。朱彦夫的毅力不仅表现在他的身体上,而且还表现在他一生不停地的为人民服务上。他为了实现人生价值,他坚持锻练自理能力。大家可想而知,一个没有四肢的人,连吃饭都困难,要达到正常上班、写书、爬山,这个毅力得有多大啊。另外,朱彦夫从年轻起,坚持造福于民,一直到81岁,心里还是想着百姓,从没有想过自己。这种毅力又有多大啊。

柴米油盐酱醋茶,日子一天天过,总有一些人,让你惦记。对他们,你可能叫不上名来,但他们生活在你我身边,平凡而又普通。他们可能是你我的街坊邻居,是你我时常碰到的熟面孔,是你我听闻过的热心人。他们千差万别,却为同一种精神所聚拢——北京榜样。2月20日,中央宣传部向全社会发布北京榜样优秀群体的先进事迹,授予他们“时代楷模”称号。

一座城市的发展,离不开精神的支撑;一个社会的进步,有赖于文明的成长。生活北京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里的市民们,也在生发出更闪亮的城市精神。在北京市朝阳区,这里有一群可爱的人,他们当中有理发师、足疗师、健身教练等,他们是来京务工的打工仔,是素昧平生的路人。烈火见真金,在正义面前,不分来处,他们是刀口上的英雄,被授予一个相同的称号——“6·15”朝阳见义勇为群体。这是一种公民精神的感召,这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共识,正是这一个个个体,撑起崇德向善的力量,呵护着这个他们共同生活的首善之区。王逸平是中国科学院药物研究所研究员,也是现代中药丹参多酚酸盐的研制者,他是土生土长的中国科学家。可生命却骤然定格在55岁,在他去世后的日记中,我们才知道,那个一心扑在现代中药研究上,那个从不肯歇一歇的人,已被疼痛、便血、尿血折磨多年。切肤之痛,他强忍着,以身试药,争分夺秒搞研究写下几万字的日记作医学研究资料。到了生命的最后一刻,都想着研究新药,造福患者。为了别人,燃尽了自己的生命之光他却一个字都没说过。

“千万人中你很平常,你我常走在同一条街巷”,《北京榜样》主题曲唱出了这样一种“平凡中的力量”。从至今,北京各级举荐的身边榜样已达26万人,被评选表彰为周榜、月榜和年榜人物的突破600人。他们的日子各不相同,却也有共同的烙印。他们传承着“仗义、局气”这些传统特质,又在新时代的舞台上,展现着北京人的新特色。

有人说,时代楷模离普通人很遥远,而他们中有电力抢修一线工人、村官、小学校长、交警、基层民警等等,他们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人,却因为创新、坚持、奉献成为了时代长河中闪亮的名字。没有勋章也一样闪亮,没有光环也温暖四方。他们是普通人,用凡人善举诠释着北京市民的品质,这正是北京榜样的生命力之所在。

时代楷模事迹学习心得

xx年7月,钱海军和他的志愿团队来到了平均海拔近4000米的仁布县。面对头痛、失眠、疲倦、呼吸困难等高原反应症状,钱海军起初还能勉强支撑,到后来实在支撑不住进了医院,但三瓶盐水下去,他又“满血复活”了——手背上的棉球还未扔掉,他的声音已经传到了每个人的耳朵里:“走,我们马上出发!”

多吉赤列的家在山坳里,地处偏僻,方圆十数里总共只有两户人家,汽车开不进去,必须沿着高高低低的山路走上20分钟才能抵达,室内照明线路整改需要的大件材料则需要依靠一条空中索道,从盘山公路上顺着索道穿越峡谷滑向对岸。当房间里的灯亮起,多吉赤列激动地说:“我家这么偏僻,路又这么难走,我以为没有人会想到我们,没想到你们却来了。”

旺堆次仁会记得,因为村子离县城比较远,出门一趟不容易,常常需要一次性采购很多食物回来,他最怕的是家里冰箱突然没电,钱海军对室内照明线路进行改造后,家里有了充足的电能供应,再也不怕了。

旦真群边也会记得,早先出门放牧,离家几千米甚至几万米远,草场没有人烟,也没有通电,最怕手机没电报不了平安,自从有了钱海军一行送来的太阳能移动电源和多功能自发电灯,不仅告别了“失联”,还可以听收音机、聊微信,游牧生活变得有滋有味。

时代楷模学习心得体会

入列11年,和平方舟医院船为23万余人次提供医疗服务,实施手术1400余例,让500多名白内障患者重见光明。

“你们是守护和平的英雄。”东帝汶老兵卢杰罗在和平方舟接受手术,取出了留存体内26年的弹片。他表示,中国医生很耐心、很友好,特别感谢中国。

20xx年11月9日,正在孟加拉国吉大港提供医疗服务的.和平方舟接到当地医院求助,为患有心脏病的早产孕妇实施手术,使母女二人成功脱险。孩子的父亲当场为女儿起名“chin”(孟加拉语:中国),希望她记住“中国妈妈”。

20xx年和平方舟首访瓦努阿图时,埃尔沙·凯西接受了右眼白内障摘除术。四年后,医院船再度到访,埃尔沙·凯西又一次登船,医好了左眼的疾病。他对中国医护人员说:“和平方舟两次为我带来光明,你们是我的光明使者。”

时代楷模事迹学习心得

使命呼唤担当,榜样引领时代。8月31日,中共中央宣传部追授孙丽美“时代楷模”称号,向全社会宣传发布了她的先进事迹。孙丽美17年如一日扎根农村基层,时刻把群众安危冷暖放在心上的先进事迹再次在福建省广大干部群众中引发强烈反响。大家纷纷表示,要以楷模为镜,向先进看齐,在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福建篇章新征程中,作出更大贡献。

福建省委组织部广大党员干部表示,孙丽美同志是新时代共产党人的楷模,是基层干部一心为民、真情服务的典范,是身边最真实的好榜样。要深入学习孙丽美同志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结合党学习教育和“再学习、再调研、再落实”活动,对标先进、争当先进,进一步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切实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工作实效,努力在新的征程上取得更大成绩,为党和人民争取更大光荣。

福建省委宣传部机关党委干部陈颖表示,孙丽美同志是党员干部一心为民、真情服务的典范。作为宣传思想工作者,要以其为榜样,汲取精神力量,坚守为民初心,用实际行动践行共产党员的信仰信念和入党誓词。要学习她对党忠诚、心系群众、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立足本职岗位,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奋力开创宣传思想工作新局面。

福建省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陈铁晗表示,要深入开展向孙丽美同志学习活动,不忘初心使命,践行为民宗旨,讲好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急关头豁得出来的巾帼故事,引领全省广大妇女以先进典型为榜样,立足岗位、奋发有为,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为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超越贡献巾帼力量。

福建省林业局有关负责人说,孙丽美同志身上集中体现了坚守初心、践行宗旨的为民情怀。作为生态建设的主力军,全省林业系统要把向孙丽美同志学习同林业工作结合起来,坚持生态惠民,全力推动生态成果全民共享。要持续培育壮大木材加工、竹产业、花卉苗木、林下经济和森林旅游等“五个千亿”产业,结合乡村振兴战略扶持林区群众发展特色林产业,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力助推乡村振兴。

“没有轰轰烈烈,也没有豪言壮语,但孙丽美在平凡的基层岗位中,谱写不平凡的美丽故事。”谈到如何学习孙丽美的事迹与精神,福建省农科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土壤研究室主任、副研究员李清华说,作为一名农业科研工作者,首先要有农业情怀,其次要勇挑重担、直面难题,最后还要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在科研道路中践行党的初心和使命。

福建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以孙丽美同志为榜样,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勇于担当、主动作为。同时把学习活动与开展党学习教育和“再学习、再调研、再落实”活动结合起来,与学习谷文昌、廖俊波等先进典型结合起来,坚决扛稳保障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安全的政治责任,增强忧患意识,防范化解粮食和物资储备领域风险挑战,为奋力推进新时代新福建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孙丽美同志用生命践行共产党员‘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的初心和誓言,是基层干部一心为民深情服务的典范。”霞浦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周群力说,“要以孙丽美同志为榜样,把‘一心为民’的公仆情怀融入到检察履职中,把满腔热忱完全投入到‘为人民谋幸福’的实践中,立足检察职能,为党忠诚,敢于担当,心系群众,践行好检察机关在新时代发展大局中的政治责任、社会责任和法律责任。”

“孙丽美同志在广大党员干部心中埋下一粒种子,竖起一面旗帜,建起一座丰碑。”霞浦县松山街道长沙村党支部书记俞云灿说,“我们将以孙丽美同志为榜样,把自己融入工作和群众中,与群众建立起真挚感情,带着热爱土地的情怀,怀着扎根农村为民服务的信仰,在实现乡村振兴大业中,践行共产党员的使命担当。”

霞浦县水门畲族乡党委书记陈广昱表示,作为山区乡镇干部,尤其要以孙丽美同志为榜样,党员干部更要充分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扎扎实实地真干、实干、苦干,心里想着群众,嘴里念着群众,脑子里装着群众,带领全乡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在乡村振兴、军民融合、产业发展等道路上唱好山歌,共同致富。

“基层干部要真正把自己融入工作和群众,与家乡的发展建设共进退,把自己的青春汗水挥洒在需要的土地上。”漳州市芗城区浦南镇金沙村驻村第一书记刘钦赐表示,同为基层干部,要学习孙丽美同志的奉献精神,趁着乡村振兴的东风,俯下身子建设富美乡村。

国家税务总局平潭综合实验区税务局第一税务所四级主办汪宁表示,要以阿美书记为榜样,从她的先进事迹中汲取信仰的力量,以优化纳税服务为重点,以纳税人满意为目标,以扎实的工作和精益求精的态度,把“坚守初心、践行宗旨”的情怀融入到税收工作中,在服务新时期地方经济发展建设大局中展现作为、贡献力量。

文档为doc格式。

学习时代楷模心得体会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对张富清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老英雄张富清60多年深藏功名,一辈子坚守初心、不改本色,事迹感人。他用自己的朴实纯粹、淡泊名利书写了精彩人生,是广大部队官兵和退役军人学习的榜样。要积极弘扬奉献精神,凝聚起万众一心奋斗新时代的强大力量。

在张富清身上,集中体现了“奉献精神”。在部队,他保家卫国,奉献勇敢,在解放战争的枪林弹雨中九死一生,先后荣立一等功三次、二等功一次,被西北野战军记“特等功”,两次获得“战斗英雄”荣誉称号;到地方,到湖北省最偏远的来凤县工作,为贫困山区奉献一生,他奉献的是默默奋斗,淡泊名利。奉献是张富清的灵魂,张富清是奉献精神的使者。新时代,我们要学习张富清奉献精神,凝聚新时代奋斗力量。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对全体党员干部,我们要学习张富清同志的这种奉献精神,不忘共产党员的身份,努力奋斗。伟大和平凡、赫赫战功和质朴寻常,在老党员张富清同志身上形成强烈反差,融合得如此自然。离开战功的30年,变化的是他的工作岗位,不变的是他面对困难的不屈不挠、对职责使命的坚守。就像他亲手在阳台上种下的仙人掌,虽然普通,却有顽强的生命力,可以开出美丽的花朵。以张富清同志为榜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发扬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作风。

人生数载,功名利禄难以回避。有的人把功名看得很重,利欲熏心;有的人把荣誉当作炫耀的资本,躺在功名簿上睡大觉,殊不知荣誉的桂冠,都是用荆棘编织而成。张富清老人一生淡泊名利,用他的朴实纯粹书写了他的精彩人生,给后辈们上了人生的重要一课。可以说,老英雄张富清既是一面镜子,让我们照见了自己的不足,也是一个标杆,为我们树立了学习的榜样。

要积极弘扬奉献精神,凝聚起万众一心奋斗新时代的强大力量。张富清是奉献精神的榜样,我们要学习好榜样,我们要见贤思齐,万众一心,无数中华儿女的奉献精神凝聚起在一起,就是新时代的奋斗强大力量,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磅礴能量。学习张富清奉献精神,凝聚新时代奋斗力量,这是新时代我们每个人的必须担当。

学习张富清同志,要在行动上,坚持以张富清同志为榜样,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政绩观,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和英雄主义精神。艰苦奋斗,任劳任怨,淡泊名利,默默奉献。一心向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发扬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优良作风,以钉钉子精神勇于担当,奋发有为,锐意进取,做到立足岗位作贡献,为民造福惠民生。

“时代楷模”学习心得体会

近日,全国“时代楷模”金春燮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在松原市、白城市和省军区举行.其中,在省军区的报告会还通过视频会议系统在军区所属部队同步观看.金春燮为让烈士更有尊严,执着传承弘扬抗战精神的先进事迹,引起强烈共鸣.

金春燮是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汪清县关工委主任.来,他胸怀传承历史、告慰英灵、教育后人的责任担当,克服重重困难,执着挖掘抗战英烈事迹,努力重现抗战历史遗迹,倾心关爱青少年健康成长,展现了一名共产党员、退伍军人和退休领导干部的崇高价值追求.今年8月,中宣部确定金春燮同志为全国“时代楷模”,并号召全社会向他学习.

报告会上,金春燮作了题为《做抗战精神的传承人》的报告,并与观众分享了11年来修建抗战遗址纪念碑、编撰抗战书籍资料、创办汪清抗日战争纪念馆等经历和感受.报告团其他成员以《自觉担当的时代楷模》、《让我敬佩的好搭档》、《红色教育的领路人》、《共产党员的精神高地》为题,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讲述了金春燮的先进事迹,让在场听众深受感染和教育.

“金春燮的先进事迹,平凡中透着伟大,细微处彰显忠诚,为传承抗战精神如何在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发挥更大的作用,做出了最新的注解.”松原市纪委宣传部副部长闫冬对“时代楷模”金春燮要为抗联烈士树碑建陵的事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他说,这场报告会让人细细品味,荡气回肠.作为新时期的一名共产党员,他有责任、有义务把红色的火种代代传承.作为纪检监察干部,他更要把代表抗战精神核心的对党忠诚、对人民忠诚的优良传统继承并发扬下去,更要身体力行地体现在日常工作生活的点点滴滴中.

“金春燮同志作为一名退休的党员干部,致力于培养红色接班人,推动抗战精神传承延续,这种精神值得肯定,更值得我们学习.”松原宁江区长宁街道办事处主任刘孟哲谈出了自己对金春燮一定要让抗联烈士牺牲的有尊严精神的理解.他说,大家无论身处哪个岗位,肩负怎样的职责,都应该像金春燮同志一样,以实际行动弘扬抗战精神,把先辈开创的事业薪火相传,不断发扬光大.

白城洮北区宣传部新闻科干事于派骅对报告会体会颇深.他说,金春燮为了弘扬抗战精神发掘英雄呕心沥血,他也是英雄.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像他那样牢记历史,珍爱和平,扎实工作.

“金春燮老前辈的事迹使我的心灵受到了强烈震撼,特别当听到他用十年时间修建了77座抗战遗址纪念碑,令我肃然起敬.”白城市师范学院土木工程专业大三学生王家平说,他对抗战精神的弘扬和传承,激励着当代大学生,要学习他的那种崇高精神,铭记历史,做抗战精神的传承者,努力学习,报效祖国.”

“金春燮主任的事迹感染了我们每名官兵,作为新一代革命军人,我们也要传承这种抗战精神,把这种抗战精神融入到我们每一名官兵的血液之中.金春燮主任在退休之后还能够一如既往地坚持工作,作为一名党员以身作则,利用11年时间建成了77座纪念碑.作为我们年轻一代的边防军人,我们也要把这种精神继续传承和弘扬下去.在我们日常的站岗值勤中继续更好地为祖国和人民守边固防.”来自省军区某边防部队的战士屈雷宇如是说.

来自省军区通讯站的曹琦谈起对报告会的感受也很激动:“对于我们来说,这不仅仅是一场报告会,更是抗战精神的传承会,作为一名新时代的革命军人,我们觉得这种抗战精神是激励我们前进的,工作中我们将更加努力地传承这种精神,争取当一名真正的新时代“四有”革命军人.那段抗战的历史我们不能也不应该忘记,只有铭记历史才能珍惜和平、开创未来.”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