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是通过文字将自己的阅读体验与感受传达给他人,是对书籍的一种评价和理解。不同读者的读后感可以展现出多元的思维和理解,帮助我们更全面地认识一本书。
放下论语时,似乎关于人生、事业、处世,已不再有遗漏的问题需要询问。
只剩下一个疑问:孔子为何要去做一件完不成的事?
孔子绝非无知之人,世事翻涌、黄钟毁弃,这都在他为官、行走、挣扎的大半生中张牙舞爪地啸叫,他尧的额头之下,子产肩膀抬着的,皋陶的脖颈之上,那孔夫子独有的慧眼可以见识千般善恶,那孔夫子独有的头脑可以判断万种臧否。他知道这世道,得救。
可他只有一副丧家之犬的身躯而已。
然而无能为力四个字已经反驳了一切。因为无能为力,所以没有必要。
由此人世只剩下了孔子等极少数人,和这个依然狼奔豕突的社会。
孔子想:不管世道如何我还没死啊
孔子又想:既然我没死那我当然要继续为大义努力啊!
于是有了孔子,那群圣人中最艰难又最顽强的那个,伏在大义脚下叩拜得最疯狂的忠臣。
孔子的信条便是盲目与努力。盲目在于他飞蛾扑火式自取灭亡的挑战上,他就像飞蛾,只知道光明,无所谓为了它,毁灭与否,只要活着,我的生命就献给大义,没有保留。但他的盲目是理性的,他知道大义必然胜利,而他证明了这件事,所以他知道这是值得的,这就是他的理性的盲目,为了理想无所谓毁灭与否。努力,便是努力,将生命精准合理地送给理想。
我们是否有必要学习这理性的盲目呢?
我们听过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我们知道生命至上,我们学着不让某一件事代替我们的全部价值,人生有很多精彩的其他事,一个海关可以写明史,一个博士可以拉小提琴,一个医生可以是一个短跑冠军,我们没有必要把生命完全倾注于一件事,满足奥林匹亚式的或得桂冠,或舍生命。一个头衔或许真的没法表示一个活在二十一世纪的人的全部价值。
例如抗战时期的沈崇诲,将门之后,清华大学出身,自愿成为空军飞行员与日寇搏杀。当时教官问:战斗机装配了几颗子弹?他立马回答:长官,271颗,其中一颗是我和的飞机!最终在战斗中,他射完机枪里最后一颗子弹后拒绝返航,驾机极速撞向日舰,最终殉国。他就是电影《无问西东》中飞行员沈光耀的原型。有人问,这样他的生命与一颗普通的子弹是不是毫无区别?我想说,是的,但值得。生命着实可贵,更何况沈崇诲的出身,但是他的生命是作为一颗饱含着奋斗与愤怒的,民族的复兴与自由的,代表了全体同胞的子弹射向敌人,这是一颗与他的生命一样可贵的子弹,他的价值实现了,他的生命献给他最崇高的理想,我想说,他的生命很值得。还有许许多多抗战时期、革命时期的英烈,他们中的许多都没有看见胜利的那天,但是他们知道他们的生命终将以胜利赋予价值,这便是值得。
只求为之,无问西东,这是孔夫子的勇气,也应该属于我们。
近日,一口气买下了宋代大儒朱熹之《四书集注》、钱穆老先生的《论语新解》和杨伯峻先生的《论语译注》,准备要好好的读读《论语》。不是为了其他的,以前南怀瑾老先生的《论语别裁》和于丹大姐《论语心得》也都读过,只是想了解得更深入、更系统些。
记得梁启超老先生在讲到读国史典籍一个很重要的方法就是要善于做学案,学案的浅层次就是读书笔记,所以便欣然从之,既算是对学问的一种自我领悟,也是对坚持的一种自我历练。我人生第一本真正好处上的读书笔记正式开始(颇有些感叹为时已晚,自愧啊)。
1·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上学以来,我们就一向朗诵着,但是我们很多同学往往只记住了前两句,而把最精髓的一句给落下了,这句就是:“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能够说,此段既有学习方法的阐述,又有学习态度的思考,更有学术境界的提炼,切不可肤浅析之。
从学习方法言,学习务必“时习”,即“当日复日,时复时,年复年”,反复不已,老而不倦,个性是此中之“习”,不能简单理解为温习,其还有“演习”之意,因为孔子个性要求所学务必与当时的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密切结合,即学习务必与实践相结合,不能是空洞的理论、说教。
从学习态度言,一为“说”“乐”,即务必对学习感兴趣,学为乐,在学习中感觉到快乐,把学习读书当做是一件快乐之事,有兴趣才能有所成,有所成才能“有朋自远方来”,钱穆老先生就说:“学者惟当牢守学而时习之初境,斯可有远方朋友来之乐。”二为“不愠”,即学习的目的是为了什么,不是为了扬名天下,让人“知”,不是为了追求功利,成为谋生手段,而是为了成为“君子”,何为“君子”,乃成德之名。
从学习重要性言,朱熹老夫子在其《四书集注》中有云:此为书之首篇,故所记多务本之意,乃入道之门、积德之基、学者之先务也。”而首篇之第一段,也是全书的第一段就将学习之要,由此可见学习对于做人做事的重要性。孔子一生重教,孔子之教又重在学,孔子教人以学,又重在学为人之道。列此为篇首,实有深义。
从学习境界言,在此余颇同钱穆老先生言,其曰:“学而时习,乃初学事;有朋远来,则中年成学后事;不知而不愠,达于最高境界。”解之,“朋”之义,不仅仅仅是指“朋友”,更多所指"“求学者”或“弟子”;“不知”之义,乃指学日进,道行越深,至于别人已不能领会,就像孔子自己所言:“知我者其天乎。”此段实乃叙述一理想学者之毕生经历,实亦孔子毕生为学之自述。
由此所感,《论语》的确博大精神,半部《论语》治天下在此就可见一斑。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出自《论语》的第二章——《为政》。它的大意是:“学习而不去思考就会使人迷惘,只思考却不去学习道理就容易误入歧途。”
这句话看似普通,但其实相当的贴切。就像我们学习《论语》,若只是通读字面的字句词意,却不去深思其中隐藏的深意,便往往会闹出笑话。
先就“学而不思则罔”举个简单的例子。同样是《论语》中的一篇“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毋惮改”,其中“无友不如己者”,光看字面上的意思:“不和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乍一看好像没什么问题,但仔细一想,要是人人都不和不如自己的人交友,学问一般的不理学问低的,学问高的又不管学问一般的,这样一来大家不就都没有朋友了吗?这明显就是错的。
所以我们需要去仔细认真的思考,查证,这就是所谓的学而思了。在古代,同门的师兄弟之间称作“朋”,有共同志向的才叫做“友”,再想想孔夫子说过的:“道不同,不相为谋。”这一下就拨云见日,豁然开朗了——不再是“不和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而是“不和志向不同的人交朋友”。
你看,这就是“学而不思”和“学而思”的差距,这也是为什么孔夫子会说“学而不思则罔”的原因了。
说完了前半句,再来说说下半句“思而不学则殆”,同样用《论语》举例。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这句话同是出自《论语·为政》,其中的“輗”和“軏”都是古代马车牛车上的类似于承轴的重要部件,没有它车怎么也跑不起来。
现在,我们来看“思而不学”的后果。就这句话来说,如果不知道“輗”,“軏”的意思,那么便不能理解整句话的含义。要是哪天被朋友问起,为了不丢面子只好瞎蒙,万一被识破了,那真是无地自容了。
这为了不丢面子而不懂装懂,胡乱猜测不就像是误入歧途一般吗?这正是“思而不学”的后果。
无论是“学而不思则罔”还是“思而不学则殆”,终究都是没有学通透,学彻底。这“学”和“思”,就像孔子口中君子的“文”和“质”,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可见《论语》的以小见大,前后贯通,亦可见孔夫子那超凡的处事理念和人生智慧。
孔夫子的《论语》语言艰深,作为一名小学生,我只知道《论语》是一本孔夫子和他的学生们的语录,其它的一概不知。即使人们常说:“半部《论语》,行天下。”但是以前我对它一点也不感兴趣。
可是在20xx年,我偶然在中央十套科教频道“百家讲坛”栏目看到于丹老师讲《论语》。由于于丹老师讲的太精彩了,从此我每天中午准时收看“百家讲坛”,慢慢地喜欢上了《论语》。
于丹老师告诉我们《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生活。每个人的一生中都难免有缺憾和不如意,也许我们无力改变这个事实,而我们可以改变的是看待这些事情的态度。
于丹老师说孔夫子是圣人,圣人就是在他生活的这片土地上最有行动能力、最有人格魅力的人。神圣神圣,神基本上是接近天空的,是像李白那样的人;而圣是接近土地的,是像杜甫那样的人。
孔夫子带给我们的是一种大地上生长的信念,他这样的人一定是从我们的生活里面脱胎生长出来,而不是从天而降的。
听了于丹老师的讲座,我发现《论语》没有很严密的逻辑性,很多是就事论事,里面也很少有长篇大论的文字,几乎每一则语录都很简短。让人一看就明白。其实,无言也是一种教育。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万物生焉。天何言哉?”(《论语·阳贷》)这则语录意思是:孔子对他的学生说:“你看,苍天在上,静穆无言,而四季轮转,万物滋生。苍天还需要说话吗?”
是啊,《论语》是一种态度,是一种朴素的、温暖的生活态度。孔夫子正是以此来影响他的弟子。
《论语》的思想精髓就在于把天之大、地之厚的精华融入人的内心,使天、地、人成为一个完美的整体、人的力量因而无比强大。
我们今天也会说,天时、地利、人和就是国家兴旺、事业成功的基础,这是《论语》对我们现代人的启迪。
……。
听了于丹老师的讲座,我于《论语》的博大精深,终于有了点滴的感悟。我相信这本书会陪伴我的一生,我爱上了《论语》。
孔子教授学生文、行、忠、信四项内容,我们作为老师应该教授给学生的。现在的教师面临巨大的升学压力,在教学过程中更注重“文”,却忽略了“行”、“忠”、“信”。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我们教师在注重知识传授的过程中也要注意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
孔子是如何在具体教学活动中教授学生的文、行、忠、信的呢?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是最好的教学方法。老师在非常了解学生的状况时,非常熟悉所教知识或学生所学知识时,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把学生带入了一个思考状,一个学习状。
其要义是教师要了解学生,教师在上课时,知道学生在想什么,要说什么。要求学生能够做到“举一反三”,在学生充分进行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对他们进行启发、开导,这是符合教学基本规律的。教学中更应该多重视学生学的过程。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既是学习方法也是教学启示。善于学习的人总是能在一定的时间内获得更多的知识,而不善于学习的人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却收效甚微。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获取知识的能力变成自身素质的一部分。只有“学而不厌”,不断探索,才能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才能获得更丰富的知识,也就能更好地位教学服务。教师是学生的榜样,希望学生“学而不厌”,教师就要“学而不厌”。“身教重于言传”,“亲其师,信其道”,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甚至会影响学生的一生。一个勤奋学习、善于思考的老师,其学生也必然会继承老师的勤学善思的传统。“学而不厌”是“诲人不倦”的基础。没有“学”的基础,没有一定的知识积累,是不可能做到“诲人不倦”的。否则,“诲”也将是照本宣科、生搬硬套、缺乏趣味、缺乏创新的。“诲人不倦”要求教师能够做到乐教、善教。在享受到教育的乐趣和幸福的基础上,认真研究教育教学中“诲”的方法、途径、内容,才能真正做到“诲人不倦”。
论语》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字学文集。它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它更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由孔子的弟子编撰并转发给弟子。这本书由20篇文章和492章组成,是同类书中的第一部。词源学。南宋时,朱将其与孟子、大学、中庸思想相结合;四本书。
论语》其中一部能给我们如此大的启示,更不用说整部《论语》了!有人说:“《论语》的一半统治着世界。”可见读《论语》的好处有多大。“它就这样过去了,不分昼夜!”让我们一起珍惜时间!
最近,我在本校教师阅览室有幸拜读了《论语中的大智慧》这本书,觉得孔子在两千多年前总结出来的道理,在当今的社会里,仍然那么实用,把两千多年前的论语用一个现代人对社会、对生活、对人生的感悟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是一种纯粹的态度,是道德品性情感智慧的升华,对当今时代的人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在为人、为政等诸多方面如何实现心灵所向往的那种理想追求。读论语让人感觉视野开阔、豁达开朗、风清气正,充满智慧。
如: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为政》)孔子说:国君以道德教化治理正事,就会像北极星那样,自己居于一定的方位,而群星都会环绕在它的周围。孔子主张以道德教化作为治国的原则,这段话代表了孔子的为政以德的思想。
其实,德治正是中国儒家文化所极力倡导的治国理念。《论语为政》在第一章就提出为政以德的思想,堪称儒家德治的总纲。在《论语》的其他篇目中,孔子也曾多次谈到执政者的品德的重要性。
又如:子曰:政者,正也。子辛以正,熟敢不正?(《论语颜渊》)战国的儒家孟子把德治推到了极致仁改。孟子周游列国力劝管理者施行仁政,还说如果能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改,那么治天下可运之掌上。这就是说,一个人如果把仁政作为执政的基本理念,治理天下就会成为一件非常简单而轻松的事情。这是孟子所想象出的天下大治的理想状态。
在治国上,儒家特别强调道德的作用,但也绝不排斥法治的作用。除了为政以德,孔子还认为从事政治要宽猛相济。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左转昭公二十年》)。
孔子只是倾向于以德治为主,而以法治为辅罢了。由此可见,德治和法治这两种治国方略,就好像人和两只脚,哪一只都不可偏废。
德既是一种坦诚的态度,也是一种宽容的胸怀。宽容,使人拥有博大的心理空间。治国如此,做人也罢。
春秋时期,诸侯纷争,生于这个时代的孔子而立之年创办私学,周游列国热心救世,言行为后世留下典范。汉初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而得文景之治,宋初宰相赵普得之半部《论语》治天下。孔子一生钟情于政治,投身于政治,天命之年居鲁国中都宰,路无拾遗,都邑大治,孔子所传之道皆经世致用。
论语开篇,“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纵观《论语》二十篇,君子的内涵无外乎“仁、义、礼、智、信”,而唯独把求学放在首位,可见学习地位之重。《论语·阳货》有云:“性本相近,习相远也。”太初有道,万物始于混沌,唯“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两小儿辩日孔子尚不能决也,可见修身之道,贵在勤学!修身之道,仅于求学乎?“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君子的王道既非韩非的以法治国,也非庄周的无为而治,正如孔子之仁,以德教化,以仁立国,天下归心!在孔子眼中,重学归仁只是君子修身的基本要求。“颜渊问仁,子曰: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可见身为君子,还需谨慎言行,重行礼教,不能误入歧途而失君子之道。“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不仅要有高尚的品德,还需有不为外界所惑的坚定内心。“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孔子心中君子的境界,不仅要重学归仁,克己复礼,有道而正,更重要的是保持这种高尚的品格。君子之道,广施仁义也,若十里之众欣欣向荣,必以礼乐而教化之,仁者居正,则君子之道正矣!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莫非勤学以礼,固守正道只为寄情于山水乎?答案恰恰相反,作为一个治理国家的君子,天下祥和安宁,百姓安居乐业,何不流连山水,“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而这也是孔子思想的最高境界。“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孔子所提修身之道皆为明德于民,以身作则,教化四方。季康曾问政于孔,“日:‘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治理政事,如若主张杀戮,施以暴政,必然加速其灭亡,若能主张仁政,以德治国,则“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如欲天下大治,海晏河清,君子仅以仁治民,以德治国恐为时尚早。“何为则民服,举直错诸枉,则民服。”民如水君如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治国之道还应命令法纪,加强四方治理。“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君子治国应当高瞻远瞩,深谋远虑,造福苍生,得万民之心,则天下可大治矣。“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君子从修身之始敏而好学,克己复礼,至执政之时以仁治民,以德治国,最终皆为天下苍生!若君子顺天而行,广施仁政,以德教之,明德于民,则孔子心中的太平盛世指日可待,“正如子曰: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
孔子所处的时代,烽火四起,诸侯割据,孔子选择政治作为自己的人生归宿更是一种必然,黄宗羲《明夷待访录》记载,“出则入仕为官,入则著书立学”,孔子生平,莫过于此。所谓时势造英雄,自孔子起,中华民族有了自己独特的政治文化。相比同时代的西方哲学家,苏格拉底追寻真理并以身殉道,柏拉图著书立学并提出理想国主张,虽处于不同文化不同环境,却有异曲同工之妙。细品《论语》,部分观点难免有所瑕疵,如《为学·第二》记载,“攻乎异端,斯害也已。”殊不知,万事万物皆在变化,真理总是经过不断地否定发展并完善。
两千多年的时间若白驹过隙,中原数易其主历朝更替,变化的是不同时代解读孔子角度的差异,不变的是孔子的思想在历史长河烙下深深的烙印。
《论语》这部书,教给我们很多为人处世的,做人的规矩、道理,这些办法通过于丹的白语化,用许多浅显的,而变得懂俗易懂,看起来很朴素的语言,但在原则中透着一些变通,更简单的说:它告诉我们的是为人处世的原则。
自古就有一部《论语》治天下之说,中国的统治者也有很多人用此治理天下,在今天这个日新月异,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现实生活中的处处不合时宜,让每个人都难免会感到有缺憾事和不如意感,也许我们无力去改变事实,而通过《论语》的解读,可以改变我们看待这些事情的态度,告诉我们如何用平和的心态来对待生活之中的缺憾和苦难,如何在工作中把这种缺憾转化为动力和力量,把工作做得更好更实。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我们中国人传统的道德理想,《在论语》中孔子谈理想时,并不认为志向越高远就越好,真正重要的是一个人的内心定力与信念。无论你的理想是大是小,实现所有理想的基础,在于找到内心的真正感受,一个人的内心的感受永远比他外在的业绩更加重要。
我们都想要建立一个大的坐标,让我们从自知之明去建立心灵的智慧,在我们每一天忙碌的间歇里面,给自己一点点心灵的仪式,而不至于像个人格分裂的演员一样不敢面对自己的内心,其实在今天这样一个后工业文明的社会里,于丹的论语所想传递出的是这样一种温柔的思想力量,淡定的、的理念,它鼓励了我们对内心的关照,让我们有理由相信我们的理想是有根的。
人们常说,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社会环境中朋友是最重要的,从你的朋友身上可以照见自己的影子,其实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朋友也如此,从身边朋友的身上也可以直接的反映出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好的朋友如一本好书,他可以打开整个你的世界,让你接触到外面的精彩。对方是什么样的人,你只要观察他的社交圈子,就可以看到他自己的价值取向,朋友的好坏可以影响到你的人生。
无论是孔子的《论语》还是于丹的读后感,都说做人的境界,君子是大家心目中理想的人格标准,君子的力量始于人格与内心。如果一个人在当今的社会中,反省自己的行为,而能够不后悔、不愧疚,要使自己做过的每件事都禁得住推敲,实在是极不容易的事情。我们无法左右外在的世界,只有让自己的内心选择能力强大,明白如何取舍,一个人内心对自己要求严格一点,对别人就会厚道一点,平时大家老说做人要厚道,厚道并不是窝囊,而是他可以包容和悲悯别人的过错,可以设身处地站在别人的立场上想问题,因此只有给予才会带给你最终的欢愉,不是说: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嘛!做人无论成功与否,能做到“不怨天,不尤人”才是君子之度。做一个的你自己,按照自己的社会定位,从身边做起,让自己成为内心完善的人。
论语是道德与智慧的凝结,它是一个循循善诱的教师,又是一个正直、坦率、宽容的友人,由它可以映射着我们的道德情操、品性修养的镜子,让我们在生活中找准自己的方向。我想无论是古贤圣人还是于丹所想表达的意义在于,以简约的语言点出人生大道,让后世的子孙一一去实践,让那种古典的精神力量在现代的规则下融合成为一种有效的成分,让我们每一个人真正建立起有效率、有价值的人生,这大概就是《于丹论语读后感》所给予我们的终极意义吧!
我在这一学期有幸学习了《论语》这本书,《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无惮改。意思是,人如果不自重,威信就不如别人,学习也需要经常巩固知识。才能对学习得到有效的帮助。这句话使我想到了我自己以前的一言一行。
以前,我总是大大咧咧的,一点都不够稳重,引来许多人的指责。玩起来,那可以说连自己姓什么都不知道了。记得有一次参加赵怡歌组织的“秘密”活动,很晚回家。爸爸妈妈东找西找都找不到我,使他们非常担心、伤心。同时这件事情被同学们知道后,自己的面子也在同学面前丢的一干二净,招来同学们的冷眼相待。有时候在课堂上我也和班上的男生嘻嘻哈哈,不认真听课导致学习成绩下降,好多女生都不喜欢和我做朋友了。
沮丧之余我学习了《论语》,其中的“无友不如己者,过,则无惮改”等句,知道了自己不能经常和那些“道德品行不如自己的人”混在一起甚至成为朋友。如果这样,你在别人眼中的形象便会一落千丈,自己的威信也就很难树立起来。想到这我停止了行动、远离他们,自己的心也安分下来了。学习上、生活上有困难我会找老师、找同学帮助解决。现在值日中,我是能干的组织者,课间我和大家一起讨论难题、分享读书感受、解决班级问题。
学习了《论语》的“学而篇”,使我明白了做人的很多道理。现在的我,已经变得懂事多了,当我言辞不当、行为不合学生行为规范时,我就会想起《论语》中老师教给我们的内容。
“学而篇”不仅讲了学习,也讲了做人的道理。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人。”意思是,说话不要花言巧语,这样会给别人留下别人不好的印象。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意思是,人如果每天反省自己三次,那他就会为人非常忠诚,与朋友叫他也会非常诚实。学习也会非常用心。像这样时刻启发我的句子还有很多,它们像一位不说话的老师时刻提醒着我的一言一行。
你可千万别小瞧《论语》这本书,这本书里有很多道理值得我们学习。虽然孔子生在古代,但是我们至今还在照着孔子的思想做事。所以利用好你身边《论语》这本书吧!
感触一:一本好书。将众人对生命的期冀—活过一百万次(也就是我们希望的来生吧),以拟人化的手法细腻地展现出来,从猫死过一百万次-不在乎自己的生死-对生命的眷恋-猫再没有起死回生过,让每读一遍,就会在内心有更多的感悟,让人百看不倦、爱不释手。
感触二:众猫的百般殷勤,野猫不为所动。这是我们人都很难做到的,但是,这只猫却做到了,因为它活过一百万次,所以,它更明白自己对生活的追求,它根本不为这些物质和谄媚所诱惑,它只选择自己真正喜欢的生活。
感触三:当白猫死去的时候,野猫张大嘴巴痛苦欲绝的表情。书中猫死过很多次,每次都有人为它难过,为它哭,但是,猫的表情很淡然,乃至到最后的麻木,但是,图中最后猫那大哭的神情,让我们从画面看到了从猫的外表到内心都是很痛楚的,爱的深、伤的也深,画面中,野猫那痛苦欲绝的.表情,让读者看到,也会感动很痛苦。猫这一次生活过的很是轰轰烈烈。
感触四:老了与白猫的相依相伴不离不弃。当白猫变成老奶奶时候,野猫对白猫的相依相守,对白猫的温柔,和那嗓子眼儿发出来的“咕噜咕噜”声,让我们想起黄涛写的那首《最浪漫的事》(我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直到我们来的哪儿也去不了,你还依然,把我当成手心里的宝。)
感触五:野猫对精神生活的不懈追求。按理说,猫在一百万次的复活中,有些时候是被当做演出或者作案的工具,死法不太好,但是,在与老太太的生活里,猫基本上就是过着一种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享受着主人的呵护,这一次,猫是老死的,按理说,猫这次应该满足了,但是,猫并不喜欢。在猫的不满足中,猫终于做回了自己,找到自己的真爱,与白猫相爱育子,并领略到生命所赋予的真正内涵和意义,以至于不再选择复活。
感触六:进一步解读了生命的意义。猫做过各种各样人的猫,也就是我们人所喜欢的,对生活的假设,如果选择某种生活方式,我会……,猫活过一百万次,只有这一次是它最珍惜的,因为有了这一次,它懂得了珍惜;因为这一次,它希望生命更长久;也因为这一次,它再也不想起死回生过。因为这是它生命中最刻骨铭心的一次。在这次生命的旅途中,猫不但学会了爱自己,也学会了爱他人,爱白猫和小猫胜过了爱自己,也只有真正自爱的人才更有力量去爱别人,这就是一种爱的升华的超越。从这个故事中,我们进一步领悟到生命的意义。
祝福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像白猫与野猫般生活的甜蜜、幸福、有质量、有意义!
最难上的课文就是戏剧,这不,到学期末了,我才来上必修四第一单元。每次读《窦娥冤》,心里涌起的是震撼和钦佩,读《雷雨》,心里涌起的却是惊恐和疑惑。
很多年前,我听说了《雷雨》这部话剧,可由于对小说的偏爱,我没有去看它。后来,我学了这篇话剧。虽然很短,人物关系很复杂,但是却有很多耐人寻味的地方。
四凤无疑是不幸的。以她的身份地位,却与主人家的少爷相爱,这在当时是不允许的。而周萍又曾与继母繁漪,而繁漪也不会轻易就放过抛弃了自己的周萍。另外她还要面对来自周冲的追求,而无法做出不伤害到他的决定。最后她更是从自己母亲口中得知了自己与周萍竟然是同母异父的兄妹。这无疑是晴天霹雳,更何况她的腹中已怀有周萍的孩子。而结局留给她的是触电而死,年轻的生命就这样结束,是幸还是不幸?在我看来这是一个对她来说好的结局,比起要面对这些错综复杂的关系,来自各方的各种压力,她的未来定是一条遍布荆棘的道路,更有甚者,无路可走。周萍是大少爷出生,而且是没有毅力的懦弱男人,我并不认为他有能力脱离家庭给四凤幸福。
鲁侍萍是悲惨的。既然她曾为周朴园生下两个儿子,那么她投入的感情应该不会是假的,可是最后只可落得个带着刚出生三天的小儿子被赶出家门的下场。之后的她应该是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都恨着周朴园的吧。而当她知道自己的女儿在周家帮佣的时候不知是个什么滋味,反而觉得是命运的安排,觉得是自己欠他们周家的,这里有很浓的封建思想,以及下等人一直处于下位的自觉。在她知道自己的女儿与自己的儿子相爱时,真的会很惊讶吧,更多的是后悔吧。当然少不了的是心痛,不能与儿子相认,又被自己的两个孩子苦苦哀求。大儿子周萍与而儿子鲁大海之间的矛盾她也没有办法调和,那是两个阶级的矛盾,而她只是没有地位的穷人。她是那个时代的最下层妇女的典型代表。
周朴园在里面算是一个反面人物吧,很多人说他虚伪,面对三十年没有见的侍萍,第一句就是问她来干什么,更是希望用钱让四凤离开,并要求她保证不会与儿子相认。他还特意对侍萍说屋子里的摆设仍如当年那般,为的是怀念她。但是我觉得怀念应该是真的。因为,若他当年没有对侍萍有真感情的话,他完全能没有必要把一切都维持原样。而且若他爱上自己的妻子的话,那么繁漪便不会与周萍。更何况他还命家里的佣人叫周萍的母亲为大夫人。我觉得这么多年他应该也是没有忘记过侍萍的。尽管当年他的行为很懦弱,但是那是社会当时的大环境决定的,那时的他只是没有权利的少爷,一切自然是全听命于父母的,这也是中国人传统的愚孝,不应该被过分责难。
有很多人喜欢繁漪,说她是“五四以后解放的资产阶级女性”“反封建专制的个性解放色彩”“她照亮了所有的黑暗与罪恶”等等,我觉得这些标签贴得太亮丽了!五四时期的新女性,像冰心、丁玲、林徽因等,那是继往开来以建设一个新时代为己任的,繁漪和她们相比,一颗露珠与一颗星星的差别!就是《氓》中的女子,刘兰芝,繁漪也是不配和她们相比的!繁漪没有思想,只有一个意识——自己是个女性,她依赖周朴园的物质,她奢求周萍的性,对周萍的爱情?那是借口!即使是林黛玉和贾宝玉,那也有共同的志趣和追求,繁漪和周萍仅仅生活在一个屋檐下而已,繁漪至少比周萍大五岁,她十八岁嫁给周朴园时,周萍还是个孩子,犯人伦的事她都敢做,封建女性不敢,资产阶级新女性更不齿。
再说繁漪的反抗:一次喝药,一次周朴园叫看病,这种连鸡毛蒜皮都算不上的家庭小事,只能叫任性瞎胡闹而已,喝药的事,喝与不喝自己能早早处理,怎能被周朴园发现没喝?被人看做有病医生被请到了家里却不看,这是反的那门子抗?何况,连这些事都要周朴园操心,繁漪的低能弱智可见一斑!说句不恭敬的话,站在佛洛依德的角度,繁漪这是在周朴园面前弄性子卖乖。而后两次所谓的反抗那更是类似神经病的做法,加速了周朴园的覆灭而已。
可以说,周朴园的悲剧是婚姻的悲剧,繁漪是个无知无能无德的女人,她的身上看不到一点儿时代、社会的因素,罪恶和黑暗集于她一身。这种女人迟早会毁灭周朴园。她是作者构筑故事大厦的一根大梁,缺了她故事无法构筑,塑造了她,她却一点儿不具备典型意义。
另外,周朴园的形象过于脸谱化,“叫警察杀了矿上三十个工人”,“故意叫江堤出险,淹死两千二百个小工”。他在周公馆的存在好像跟鲁侍萍差不多,三十年前的故事,三十年后的今天。而且像他这样一个具有浓厚封建家长作风的人居然对三十多岁了的周萍婚事不闻不问。
《雷雨》是一场人生的大悲剧,是命运对人的残忍作弄。无疑这个剧本是成功的。人物形象很丰满,故事曲折,在冲突处理上把人物各自的特色很好地表现出来。可以说《雷雨》真的是一部才华横溢的作品。
“就算天空再深看不出裂痕,眉头仍聚满密云。故事的结局,正像一个巨大的雷,赤裸裸地打在头上,沉重,却又是意料之中。”
最近又重新把曹禺的著作——《雷雨》读了一遍。对于《雷雨》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也让我联想到了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雷雨》讲述了一个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发生在带有浓厚封建性质的资产阶级家庭的悲剧。更是作者对于旧社会制度的无情的批判。
故事出现的人物不算多,实际上故事就是意义上发生在一家人身上。而特别之处就是故事写的是小圈子的故事,表现出来的却是一个时代的社会状况。它的本阿身不仅仅是个家庭的伦理悲剧,更是一个引起人深思的话题。情节虽则高潮迭起,但我觉得发生在每个人物身上的故事虽则意外却又那么深藏暗涌,会发觉结局不言而喻。无论从周朴园的无情自大与他念旧习惯的鲜明对比,从繁漪在封建礼教下的挣脱与妥协,从侍萍的命运的崎岖,从周萍和四凤的不幸,还是从鲁大海的鲁莽与强烈反抗,似乎都或虚或有地预示着一场雷雨的大爆发,那么震撼,那么惊慌,那么咄咄逼人。
在《雷雨》中,我最喜欢的人物便是周冲,我欣赏他的纯真,欣赏他对于知识的追求,对于自由的追求,对于爱情的勇敢……如果他生活在当今的社会,我相信,他一定会是一个成功的学者。
但是,我并不很喜欢周萍这个人物,我觉得他不像周冲那样勇敢,他是一个不敢面对现实的人,当他知道四凤是他的妹妹时,他选择了吞枪自尽。当然,也许这也是最好的结局吧!
《雷雨》这个故事就发生在了24小时里面,雷雨的天气更加重了故事的氛围。整个故事也在雷雨中结束,同时也象征了一个家庭的崩溃,更预示着封建资产阶级的灭亡!
故事中各个人物都是一部鲜活的剧集。我比较对故事中的三个女人感兴趣。当年很多女人的命运都与当时社会的男女价值观、思想观念息息相关,甚至决定了其一生的命运。在侍萍、繁漪、四凤三个人的身上有三种不一样的体会。四凤,一开始便预示着死亡的结局。本是一个可爱的女孩,有着美满的家庭,更预见了自己的爱情,在当时看来,已是一个女孩最圆满的结局。但她偏偏活得那样令人心酸与难过,而最终的死亡又那么可惜与哀怨。而另一方面,四凤又是有活力,勇敢的,正是这样,她深深地吸引着周萍和周冲,更加成为周萍的依赖,与他形成了一个性格上的互补。我愈发觉得四凤真是一个无辜的角色。侍萍,也是一个悲剧的象征。从她被周朴园抛弃带着大海离开的那一瞬开始,命运对她就是如此的不公。正是她与周朴园这段悲剧爱情的发生,牵引出接下来的一连串悲剧。很难想像一个未婚女人在那么森严的等级观念和封建压迫下与一个和自己身份地位悬殊的人恋爱并未婚生子所需要的`勇气。年轻的她是一个热烈追求幸福的女人,她忍受世人的蔑视,忍受鲁贵的责难,坚强地活下来。在她重遇周朴园的一刻,她的内心又会有怎样的迸发呢?她是否预见着一场暗涌的发生?再说说繁漪。听说这是曹禺先生觉得塑造得最好的角色。我也觉得她是一个可怜的角色。首先,她与周朴园就是一个悲剧。其次,与周萍的到最后被抛弃,活在深度的妒忌与仇恨之中,她要反抗,却又被压制着,她一直都在忍受。也许三个女人的命运更多的不是她们故事的本身,而更多的是我对现今女性的思考。对比之下,现代的女性可以不再受传统封建的约束,起码大多不用。故事中的三个女人的命运,是否引起了你我的思考。
我庆幸生活在一个和平,没有等级之分的社会。
现在的我们,也许没有周朴园的富有,没有很高的社会地位,更没有多大的权力。但我们却比周萍,四凤幸运。因为只要我们做的事不违反道德法律,我们就能追求我们自己的梦想。我们不会受到封建制度和礼教的束缚,我们可以尽情燃烧我们的青春,在属于我们的世界中驰骋!
我们不再有封建制度的家庭,但我们现在仍然有那些家长忙着赚钱而忽视子女的家庭。很多的电视中,那些富家子弟虽然表面风光,但内心却缺乏关爱,于是他们总是做一些叛逆的事去吸引别人的目光。虽然这只是电视,但是也反映了现实生活。试想,如果周朴园能多一点对家庭的关爱,也许结局就不会这么悲惨。
同样的,如果周朴园当时没有因为富贵而抛弃鲁侍萍,那么也许现在周朴园会拥有一个幸福的家庭。现在的社会也越来越物质化,有些女生便打出了“非豪门不嫁”的口号。在电视节目中,当一位男生问那位女嘉宾愿不愿意和他骑着自行车去兜风?女嘉宾的回答却是“我宁愿坐在宝马里哭,也不愿意坐在自行车上笑!”听到这话,多么令人伤心。自然,这一番话也使人们深思……现在很多年轻人要结婚的第一个条件就是家里有没有房子,如果家里没有房子,那么结婚对象就要重新考虑!也许吧,在现实生活中,爱情终究敌不过现实!
不过,生活总是美好的。我们不能因为这些而否认真爱的存在!
封建制度已经不复存在,我们要为我们现在的自由而欢呼!
也许故事结局那些如晴天霹雳的死亡令人心寒,但或许那是对他们的一种在时间的解脱。一段令人唏嘘的悲剧就此结束。是死亡,为他们的悲剧画上了句号。或许,死了的从此拥有了,而没有死去的却仿佛失去了一切。
这是一场看得见的暗涌。是这场雷雨,为各自的灵魂带来了释然。
昨天,我读了曹禺的名作《雷雨》。这是我第一次完整地读一个剧本。记得我原来看过《白毛女》的片断,那时我只是觉得剧本很难理解,看不懂。现在我才知道只要用心去读,剧本这种题材也是很吸引人的。
曹禺曾说:“我从小失去了自己的母亲,心灵上是十分孤单而寂寞的”。这句话让我知道他的一生并不是顺利的,平坦的。这也让我更加深信正是这些痛苦的经历,才使他产生了伟大的作品,诉说的渴望出自生活中所承受的苦难。
《雷雨》描写了一个大家庭的崩溃。周朴园是这个封建大家庭的统治者,也是一个资本家。其妻蘩漪感到被压抑的苦闷,与继子周萍发生了暧昧关系。受过一定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影响然而缺乏反抗勇气的周萍怯懦、自私,想摆脱与继母的这种不伦关系,又爱上了充满青春活力的婢女四凤,而蘩漪的儿子周冲也爱上了四凤。出于嫉妒,蘩漪通知四凤的母亲侍萍来领走四凤。侍萍正是30年前被周朴园引诱为他生了两个儿子,而后又被遗弃的侍女。她是周萍的生身母亲,而被她带走的第二个儿子鲁大海又正在周朴园的矿上做工,作为罢工工人的代表,他和周朴园面对面地展开斗争……这些矛盾酝酿、激化,终于在一个“天气更阴沉、更郁热,低沉潮湿的空气,使人异常烦躁”的下午趋向高潮,周萍和四凤终于知道他们原是同母兄妹,一场悲剧发生了:四凤触电而死,蘩漪的儿子周冲为救四凤不幸送命,周萍开枪自杀,善良的鲁妈痴呆了,绝望的蘩漪疯狂了,倔强的鲁大海出走了。罪恶的家庭崩溃了。
我曾经也大概地看过人艺的话剧《雷雨》。从那时到现在,我一直都惊叹于曹禺大师对戏剧的掌握。他巧妙地将一个大家庭几十年的恩怨情愁浓缩到一天来表现,浓缩到四幕,两个场景来表现。集中的地点和时间所表现的东西却并不单薄,有畸形的爱,突破束缚的勇气,人情的淡漠,世事的坚信和宿命的痛苦。围绕着八个人物,我看到的是整个社会。同时,我也生动地看到戏剧这种文学题材的特点。这部剧作为一个经典,的确是值得每一个文学爱好者阅读的。
曹禺曾说:“《雷雨》的主题不是以道德败坏和为主题的,也不是写因果报应,《雷雨》写的是一种情绪,是情绪的发酵,情绪的汹涌推动着我诽谤中国的家庭和社会……《雷雨》所显示的是我所觉得的宇宙间的残忍,相信种种宇宙斗争的背后有一个主宰。”我很能理解,作者在创作时候并没有一种明确的主题,而是处于本能地一种倾诉,跟着自己的感觉去表现一个世界。
无疑的,我看到了一个罪恶的社会,一个危机四伏的黑暗的社会。但是这也更多的是对世界的一种感觉,不仅仅存在于某个历史某个时期,这也正是我在这个时代去读的时候,还心存理解而不是同情的原因。他表现的那个家庭,那个社会给我一种无路可逃的感觉。周萍、四凤、周冲,还有蘩漪似乎一直都处于一种想要逃离这一切的状态里,他们想要离开,想要摆脱,想要征服。但是他们的痛苦却始终没有出路,反反复复地挣扎,甚至死成为了唯一的解脱。是的,那个社会,那样的生活没有给他们自由,所有的希望像渺茫的迷雾般不能真实地抵达。探索真理的路上他们已经不能忍受,我想这也正是一种无奈的美。曹禺在1977年为自己作品集写后记的时候说:“今天看来,必然有很多缺点和谬误”,然后他谈到没有写一个无产阶级人物,没有指出革命的方向都是缺憾。我却不敢苟同,必定有些痛苦会跨越时代,跨越阶级。
从周鲁两家的冲突上,表现了上层社会和下层社会之间的冲突。侍萍和四风是旧中国两代劳动妇女的典型。但是同样她们有很强的局限性,以至于很多时候是她们的软弱造成了自己悲惨的命运。这也是一个时代赋予妇女的不幸,世界没有告诉她们:她们是可以反抗的。侍萍忍辱负重,遭遇那么多不幸,却只认为那是自己造的孽,甘心在心里承受所有痛苦。我想,或许她应该让自己心理负担的少一点,而不必把社会造成的悲剧由自己独自承担。
我想,这里面还是有一定的宿命论思想,很多东西归于命运。我觉得这没有什么不好,也没有影响作品的深刻性。我当然不会认为世界上存在什么天命的因果报应。但是社会和家庭给予一群人的悲哀,却正是这样才被展现地淋漓尽致。他们的确可以在黑夜里去寻找一个真正的光明,但是那对于他们已经太难了。
周朴园是一位既有资产阶级自由平等思想,又有封建专制思想的新兴资本家形象。他的性格特征,主要是通过他与侍萍、蘩漪两位女性形象以及他与鲁大海等人物的关系表现出来的。周朴园在年轻的时候也是受新思想影响的年轻人,也曾有过想挣脱封建家庭的束缚,要追求自由恋爱和婚姻的理想,因此,他对侍萍的爱是有过真情实感的,但他性格中也有懦弱的一面,不能与自己出身的阶级彻底决裂,最终又回到封建的阵营之中,背叛了侍萍,也背叛了自己的理想。
蘩漪是一个很有特色的人物。在一个受伤甚至近乎于变态的女人身上,我隐约看到了她同年青人一样纯真的爱。蘩漪与周朴园一样,也是一位新旧结合的人物。她既渴望自由的爱情,又无力摆脱家庭的牢笼,甘愿受周朴园的。蘩漪阴差阳错地爱上了丈夫前妻生的大少爷,在无人可爱中寻找自己唯一的爱人;这是错误的爱,痛苦的爱,却也是深刻的爱。她是一个被爱折磨却没有出路的人。如果对于一个人来说,爱都成了奢侈的事情,那么她的幸福也就遭到了置疑。或许这也是她对丈夫、对自己不尊重的一种变态了的报复。
在那个黑暗的社会里,人们的性格已经被扭曲。让我想起一句话:爱和怜悯都是罪。
重读《雷雨》时,吸引我的就不只是它那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的情节了,而是曹禺用细腻的手法塑造出来的一个又一个丰满生动的人物形象。他对于这些形象的描述可谓增一分则长,减一分则短,多一分则胖,少一分则瘦,真是恰到好处。
一、周冲
周冲永远都是个孩子,他有着一切孩子的空想,是五四运动后成长起来的一批年轻人的代表。他勇于反抗封建,希望接受新的思想,并且单纯地幻想着“世界对于他来说永远都是美好的”。天真的他甚至认为连爱也是无私的,他甚至幻想能和他所爱的人——四凤永远在一起,当这一要求被拒绝之后,他又幻想和四凤一起逃离这个没有爱的家。
我觉得周冲从头到脚都是无辜的,他是一个没有长大的孩子,最后连死也是无端端的,但是,周冲的出现,毕竟给灰暗的故事色调增添了一抹亮色。
二、繁漪
繁漪不是个平凡的人,她有着多重身份,因此,封建礼教下的她生活得好不艰难。
繁漪是忧郁的,郁积的火燃烧着她,她的眼光时常充满了一个年轻妇人失望后的痛苦与绝望,她时常抑制着自己。她是一个受过一点儿新式教育的人,她文弱,明慧,对诗文有一定的爱好,但也有一贯的热情和力量在她心里翻腾着。她的性格中有一股不可抑制的“蛮劲”,这使她能够忽然做出不顾一切的决定,她爱起人来像火一样热烈,恨起人来又像火一样把人烧毁,然而她的外表是沉静的,就像秋天的落叶轻轻落在你身旁。
繁漪也许是《雷雨》中塑造的最为成功的人物之一,我喜欢繁漪。她是个接受过新式教育的女人,她接受了封建礼教,也勇于反抗封建礼教,但是由于封建礼教的思想在当时的中国还根深蒂固,她又不可能凭借自己的力量做出彻底的反抗,所以她就在接受和反抗的痛苦中苦苦挣扎,特别在“吃药”和处理与周萍的爱恨关系上。
我觉得用水来形容繁漪最合适不过了,繁漪,柔弱又坚强,像水一样,水至柔,柔肠百结,但也可水滴石穿;繁漪又是孤独的,虽然水滴石穿,可水穿后就无所谓水,因为水已没有了依靠;繁漪是可悲的,水执著得用一生来敲打石,可力尽了终生,也只能穿出一线小洞,最终也无力改变石;繁漪是可怜的,因为冰冷的水永远不会给繁漪带来爱的温暖;繁漪还是悲壮的,水滴石后即粉身碎骨,又如繁漪终究要凤凰涅磐。
三、周萍和周朴园
这是两个相似的人物,周朴园专横、自是、倔强,和一切起家立业的人物一样,在家里和下属面前都格外威严,不惜一切地剥削工人。周萍和他的相似之处在于两人的自私和自以为是,他们毫不迟疑地接受封建礼教,只不过周萍总有着昏暗的眼神,闪烁着迟疑和矛盾。他总是悔恨自己的错误,当一个新的冲动来了,他的热情与欲望就会像水一样淹没他。他那星星的理智,不过是卷在漩涡上的一段枯枝,这样,一个大错就跟着一个大错发生。他痛苦,悔恨,他羡慕一切没有顾忌而敢做坏事的人,他又羡慕一切能干一番“事业”并依循着上层人的“道德”做模范家长、模范公民的人。他佩服他的父亲,在他眼里,父亲除了有点冷酷和倔强外,是一个无暇的男子,但冷酷和倔强是他最喜欢的,因为这都是他自己没有的,他是一个软弱的人。
作者运笔的又一好处是安排了周萍父子相似的境遇,虽然对周朴园着墨不多,同样可知周朴园的卑劣之处,并由周朴园的行径揭露了资本家的罪恶本质。
四、鲁贵和鲁大海
虽然是父子,也许是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缘故,二人性格截然不同。鲁大海是工人阶级的典型代表,而中国的工人阶级受着多重压迫,反抗得就异常激烈。他的性格更是倔强的,他满蓄着精力,年轻的激情和热情就像即将爆发的火山,他的反抗精神被彻底地展现出来。
而鲁贵,十分“懂事”,尤其是礼节。他又有点驮背,似乎永远都应该欠着身子向主人答应着“是”。他恪守着“下人”的规矩,眼里还闪烁着贪婪的目光,但这贪婪和周朴园的贪婪绝不相同,周朴园的贪婪是张着狮子般的血盆大口对工人进行残酷的剥削,而鲁贵的贪婪只能是市井小人的见钱眼开。
五、鲁四凤
同周冲一样,四凤是个很纯洁的孩子,可与周冲最大的不同是:四凤没有接受过教育,她不可能接受新思潮的冲击。她不会反抗,不会站出来和封建礼教反抗,因此而只能具有劳动人民的朴素的美德:善良、勤劳。
总之,四凤是一个热爱生活的女孩子,却又逆来顺受,听从别人对自己的命运的安排。
六、鲁侍萍
最后才谈到侍萍,侍萍的确让我不知怎么去评价,侍萍也是个封建礼教下的牺牲品,她的生活中有太多的痛苦,又有太多的偶然。
应该说侍萍是个有骨子的人,有一定的反抗意识,但是她又对周萍有所依托,所以她的反抗不会彻底,在对待周冲和四凤的问题上,她又主动妥协,用一味地退却和忍让来成全别人,牺牲自己。
这就是《雷雨》中的全部人物,每个人都着实重重地涂了一笔灰暗的色调,于是在一个雷雨交加的夜晚,八个人都露出了煞白的面孔。
那个年青人究竟有没有回来呢?《边城》里没有说,留下一个耐人寻味的结局给读者去猜想、去补充,作文《边城》读后感。象一首悠长的山歌,旋律朴素,但嘹亮的音调却足以在听者心中激荡起层层涟漪,久久不能散去。
如果把各种书籍比喻成各式的饮品,那么,《边城》就是一杯白开水,透明、纯粹,不含任何杂质。入口的感觉虽然总是淡淡的,但你不会厌倦,反而,会在一次一次的品饮中体会到她与众不同的风味。
不能不佩服沈先生的文笔,薄薄的一本小书,那样云淡风轻的描写,就生动地重现了茶峒别具特色的人情风味、乡土世故。还有翠翠,这个山泉一样清澈的女孩,她的爱情亦在字里行间不动声色地铺展开来了。遍览全书,可曾有一处明明白白地写出“爱情”两字呢?但凡是用心读过的人就一定能体会出一个情笃初开的女孩对爱情的向往与执着,读后感《作文《边城》读后感》。
要怎样的一份情感,才值得用一生去等待呢?看书的人也许不明白,但写书的人一定明白,书中的人物一定明白。
翠翠不过是十四五岁的年纪吧,刚刚开始憧憬“爱情”这种神秘的情感。她所想要的,不是富贵的家业,不是显赫的地位,她所期盼的,不过是自己喜欢的人能为自己唱三年零六个月的情歌,而自己就能在歌声的伴随下,在美丽的梦境里遨游。
这本书把一个沉浸在对爱情的美好幻想中的女孩的形象勾勒出来了。我们的眼前也许没有这个女孩的相貌特征,但有一点是无庸置疑的:她一定有一双清澈透明的眸子,一定有一颗晶莹剔透的心。都市里有太多纷扰复杂的情感了,就像河水,再好的水质也免不了搀杂泥沙和石块。而在《边城》里,一切都是简简单单的。爱,或者不爱,一句话就可以说明白。
《边城》像清风一般吹拂着都市人那颗不安分的心。简单决不意味平淡,相反,简单的文字、简单的情节,蕴藏的正是强烈的情感。《边城》里的文字正如茶峒小镇的民风,淳朴、单纯、明了。在平凡中看出伟大,在琐碎中透露深刻。这就是《边城》。
论语》首创语录之体。汉语文章的典范性也发源于此。《论语》一书比较忠实地记述了孔子的言行,也比较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今本《论语》共二十篇。儒家创始人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是“仁”、“礼”、“义”。《论语》以记言为主,故称语。论是论纂的意思。《论语》成于众手,记述者有孔子的弟子,有孔子的再传弟子,也有孔门以外的人,但以孔门弟子为主。
作为一部优秀的语录体散文集,它以言简意赅、含蓄隽永的语言,记述了孔子的言论。《论语》中所记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诲之言,或简单应答,点到即止;或启发论辩,侃侃而谈;富于变化,娓娓动人。
又善于通过神情语态的描写,展示人物形象。孔子是《论语》描述的中心,“夫子风采,溢于格言”(《文心雕龙?征圣》);书中不仅有关于他的仪态举止的静态描写,而且有关于他的个性气质的传神刻画。此外,围绕孔子这一中心,《论语》还成功地刻画了一些孔门弟子的形象。如子路的率直鲁莽,颜渊的温雅贤良,子贡的聪颖善辩,曾皙的潇洒脱俗等等,都称得上个性鲜明,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孔子因材施教,对于不同的对象,考虑其不同的素质、优点和缺点、进德修业的具体情况,给予不同的教诲。表现了诲人不倦的可贵精神。据《颜渊》载,同是弟子问仁,孔子有不同的回答,答颜渊“克己复礼为仁”,答仲弓“己所不欲,务施于人”,答司马中“仁者其言也讱”。
颜渊学养高深,故答以“仁”学纲领,对仲弓和司马中则答以细目。又如,同是问“闻斯行诸?”孔子答子路:“又父母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因为“由也兼人,故退之。
”答冉有:“闻斯行之。”因为“求也退,故进之。”这不仅是因材施教教育方法的问题,其中还饱含孔子对弟子的高度的责任心。《论语》是名列世界十大历史名人之首的中国古代思想家孔子的门人记录孔子言行的一部集子,成书于战国初期。因秦始皇焚书坑儒,到西汉时期仅有口头传授及从孔子住宅夹壁中所得的本子,计有:鲁人口头传授的《鲁论语》20篇,齐人口头传授的《齐论语》22篇,从孔子住宅夹壁中发现的《古论语》21篇。西汉末年,帝师张禹精治《论语》,并根据《鲁论语》,参照《齐论语》,另成一论,称为《张侯论》。东汉末年,郑玄以《张侯论》为依据,参考《齐论语》、《古论语》,作《论语注》,是为今本《论语》。《齐论语》、《古论语》不久亡佚。现存《论语》共20篇,492章,其中记录孔子与弟子及时人谈论之语约444章,记孔门弟子相互谈论之语48章。《论语》作为孔子及门人的言行集,内容十分广泛,多半涉及人类社会生活问题,对中华民族的心理素质及道德行为起到过重大影响。
《论语》这部书,教给我们很多为人处世的方法,做人的规矩、道理,这些办法通过于丹的白语化,用许多浅显的故事,而变得懂俗易懂,看起来很朴素的语言,但在原则中透着一些变通,更简单的说:它告诉我们的是为人处世的原则。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我们中国人传统的道德理想,《在论语》中孔子谈理想时,并不认为志向越高远就越好,真正重要的是一个人的内心定力与信念。无论你的理想是大是小,实现所有理想的基础,在于找到内心的真正感受,一个人的内心的感受永远比他外在的业绩更加重要。
我们都想要建立一个大的坐标,让我们从自知之明去建立心灵的智慧,在我们每一天忙碌的间歇里面,给自己一点点心灵的仪式,而不至于像个人格分裂的演员一样不敢面对自己的内心,其实在今天这样一个后工业文明的社会里,于丹的.论语读后感所想传递出的是这样一种温柔的思想力量,淡定的、清明的理念,它鼓励了我们对内心的关照,让我们有理由相信我们的理想是有根的。
人们常说,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社会环境中朋友是最重要的,从你的朋友身上可以照见自己的影子,其实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朋友也如此,从身边朋友的身上也可以直接的反映出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好的朋友如一本好书,他可以打开整个你的世界,让你接触到外面的精彩。对方是什么样的人,你只要观察他的社交圈子,就可以看到他自己的价值取向,朋友的好坏可以影响到你的人生。
无论是孔子的《论语》还是于丹的读后感,都说做人的境界,君子是大家心目中理想的人格标准,君子的力量始于人格与内心。如果一个人在当今的社会中,反省自己的行为,而能够不后悔、不愧疚,要使自己做过的每件事都禁得住推敲,实在是极不容易的事情。我们无法左右外在的世界,只有让自己的内心选择能力强大,明白如何取舍,一个人内心对自己要求严格一点,对别人就会厚道一点,平时大家老说做人要厚道,厚道并不是窝囊,而是他可以包容和悲悯别人的过错,可以设身处地站在别人的立场上想问题,因此只有给予才会带给你最终的欢愉,不是说: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嘛!做人无论成功与否,能做到“不怨天,不尤人”才是君子之度。做一个最好的你自己,按照自己的社会定位,从身边做起,让自己成为内心完善的人。
论语是道德与智慧的凝结,它是一个循循善诱的教师,又是一个正直、坦率、宽容的友人,由它可以映射着我们的道德情操、品性修养的镜子,让我们在生活中找准自己的方向。我想无论是古贤圣人还是于丹所想表达的意义在于,以简约的语言点出人生大道,让后世的子孙一一去实践,让那种古典的精神力量在现代的规则下融合成为一种有效的成分,让我们每一个人真正建立起有效率、有价值的人生,这大概就是《于丹论语读后感》所给予我们的终极意义吧!
“我从不肯妄弃了一张纸,总是留着--留着……”。你知道这是谁写的吗?没错,它是冰心奶奶写的一首诗--《纸船》。
《纸船》是冰心奶奶在1923年8月27日在太平洋舟上写的。
冰心奶奶写了《繁星》,这本书由164首小诗组成;《春水》也是冰心奶奶写的,它是《繁星》的姊妹篇,由182首小诗组成,《纸船》就是《春水》中的其中一首小诗。
她最赞颂的是母爱。她在春水里这样写道:
母亲啊!天上风雨来了,鸟儿躲到它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能躲到你的怀里。
冰心奶奶让我知道了母爱是伟大的,母爱是无价的,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
读了《论语》这本书,我的感触至深。因为这里不但有大家明白并且知道的论语,还有一些大家比较生疏的论语。
比如说:子曰:君子之德,风;人之小德,草;草之上风,必偃。这句话也代表了我们不能做一个墙头草,然后随风倒。没有一个自己的理由,总是听从别人的安排,跟着那些有思想的人倒。
子曰:当仁,不让于师。这句话代表了我们遇到了合乎仁德的事,即使面对老师,也不必谦让。也说明了我们应该在老师面前,就诊一些老师的错误,更对的应该是在人德、人品一面上,有一些修改。这样,我们的教育,就万无一失了。
子夏为莒父宰,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这句话也反映了老师对我们所说的:做事情不能着急,如果太着急,就没有多少成果,反而还要重新来一遍,还不如稳扎稳打,把事情一次性做好。虽然这样慢一些,但是,这毕竟是做事最快的方法。要是着急,成不了,瞎操作,没有一点用处。
还有大家最熟悉的一句: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也是我们要温习所学的内容,复习了之后,才可以稳扎稳打,学上其他的、更加新鲜的知识。所以,温习还是很重要的,如果不温习,就像猴子搬包谷一样,走着丢着。第一天,有100%,到了第二天,不复习的话,就跌倒了50%,还不复习,第三天,就只剩下最后的5%,第四天,还不复习,那么,这个东西就忘完了。所以,我们应该好好复习。
这就是我总结出论语的几条名言,我们应该学习学习。
文档为doc格式。
。
这几天,我每天的读书时间,都捧着《论语》。
以前从《唐诗三百首》中阅读到了优美的诗句,从《三字经》和《弟子规》中学到了最基本的礼仪,现在从《论语》中了解了中国悠久的历史。
说到《论语》大家肯定就会想到古代人摇头晃耳读着“之、乎、则、也”。我现在才知道古人能用几个简短的字句表达出丰富的意思。
《论语》里面的小故事更是让我百看不厌。有“张检之俭”、“知错就改的乐羊子”、“郑板桥”、“孔子拜师”等等。
《论语》这本书真让我受益匪浅啊!
自从读完了玛格丽特.米切尔的《飘》后,我多么希望你是一个真正的人,而不是玛格丽特创造的。在这本书中我读出了你的坚强、执著、还有那感人的爱情。在经历十二年中的那么多事情后,你从绝境中挺了过来。并且从一个纯真的少女逐渐变成了一个成熟的女人。
刚读你的时候,你还只是一个塔拉镇被许多男人迷恋十六岁的美女,一双淡绿色的眼睛,乌黑的睫毛,翘起的眼角,全身白皙的皮肤使你感到骄傲和自豪。你一直爱着希礼,当你知道美兰和她结婚后,你十分生气,痛苦,就赌气嫁给了你并不爱的韩査理,当南北方的战争开始时,韩查理死后,你就去了亚特兰大和白蝶姑妈还有美兰一起生活,其实你是想等胜利后见到希礼,可以看出你有多爱他,一个为爱执着,如此心思细腻的小姑娘!
在舞会上,你居然是如此大胆,为了再能像别人一样尽情的跳舞,守丧期还没过的你当场和人人都讨厌的白瑞德跳舞。自此你渐渐的把一个南方妇女应有的教养和规矩抛在脑后,穿白瑞德的赠送的花衣,帽子和各种饰品,,别人的闲言碎语你根本不在意,只希望高兴的生活(和希礼一起)。白瑞德偶尔也会让你头疼,你告诉自己你爱的是希礼,不是白瑞德。一个为爱执着,喜欢自由的你!
亚特兰大宁静的生活远去,希礼的生死未卜,北方佬已经快要攻打到这里了。美兰怀孕了,白蝶姑妈逃走了,你想让梅兰死掉回到塔拉,但你还是放下对塔拉的思念留了下来等待梅兰的孩子出生。那天梅兰喊着肚子痛,而你穿过了死人堆找米德医生求助,可米德医生还有许多事要做。这时,你担负起了一个嫂子的责任,从来没有做过接生婆的你竟成功了使美兰生下了孩子。一个不可思议的伟大的女性!
回到塔拉,你的母亲去世了,父亲也因伤心过的成了疯子,家里的首饰,食物都被北方佬抢走了。你伤心、绝望,头目,同时,一股带满仇恨、求生欲望的心正在猛烈的燃烧,你发誓,你要努力赚钱不让自己的家人在挨饿。每天,你拼命的采摘、种植棉花,分配仆人们的家务活,生活的艰辛腐蚀着你的容貌,食物和金钱的短缺的问题时刻占据着你的大脑。坚强的你为了凑足很高的税金,不然会被关进牢里对生命的渴望使你放下以往的尊严和嬷嬷一起去了亚特兰大向白瑞德借钱。白瑞德的拒绝使你再度感到绝望。在半路上碰见了苏安伦的情人弗兰克,因为他有一些钱,无奈的你费尽心机用了一大片谎言欺骗了弗兰克使他跟你结婚,让人又憎恶又令人爱怜的郝思嘉!
婚后,你用你那无穷的智慧、男人般的头脑在工厂里生出了许多金钱,甚至,你为了更快的赚钱去雇用那些囚犯。城里的人渐渐疏远你,但白瑞德给了你莫大的安慰。
三k党事故使弗兰克死了。这是瑞德终于跟你表白结婚了,你们不久之后生下了邦妮,她有嘉乐的豪放 、勇猛,可邦妮在四岁时因为赛马而被马摔死,你发出悲伤的叫喊,我能深深的体会到作为母亲失去孩子的痛,可怜的思嘉!
南方最终胜利了,可这时,美兰因流产而生命垂危。你以前希望她死的心没有了,并十分真诚的为她祈祷,最后美兰离开了人世,你悔恨自己当初的想法,去骗一个一辈子都感恩你、信任你的人。我看到了你人心的善良与真挚。
这时你才发现自己爱的不是希礼,而是瑞德,可这一切都太晚了,白瑞德对你的心死了并决定离开你到别的地方生活。你伤心欲绝,又把希望面向未来的明天。
十二年后的你让我叹服,一路的艰辛使你成熟,也使我成长,虽然刚不青春期的我并不能深刻的理解爱情的含义,但我希望你最终能够找到丢失的的爱情! 只要你坚持相信明天会更好!
祝你一路顺风!
说了这么多,不举例子就全是空谈。所以下面我就举一些例子来说明我读论语的一些原则和方法。
《论语》中记载孔子评诗经,“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论语》为政第二)。如果要问我,读了《论语》,如何用简短的话概括一下读到了什么呢?我觉得,我读到的`是:如何做人。如再加几个以说得详细些,那就是:中庸之道。
但最后,都因为主人的疏忽,这只活了一万次的猫死了。有水手这个主人时:这只活了一万次的猫掉进了海里。有皇帝这个主人时:这只活了一万次的猫在一次战争时,被敌军的箭射死了。当他有马戏团长这个主人时,由于在一次绳索表演时,它摔了下来,摔死了。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它都死了。
但是,猫最希望的是————当一只野猫,并且,和一只漂亮的猫结婚。最后,他真的当了一只野猫,找到了一只漂亮的白猫来当他的妻子,还生了一群可爱的小猫。过了好久好久,那只漂亮的白猫老了,活了一万次的猫也老了,因为这是他第一万次生命了。慢慢的,那只漂亮的白猫死了,活了一万次的猫伤心欲绝,抱着她哭了五天五夜,最后,忽然他醒悟了过来,他想:我不是有了一群可爱的小猫吗?并且它们也健康长大了。
爸爸觉得这本书很有道理,又介绍给我看,我觉得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人不能自暴自弃,不能只想到你身边那些伤心的事,要想想那些你身边那些美妙的事情,就可以醒悟过来。
这只活了一万次的猫虽然活了四千九百九十九次,但都没有理解生活的真谛,最后一次生命,他了解,并深刻的理解了————生活,并不是只有财富才能让你快乐,只有你获得幸福时,你不去找它,快乐也会来到你身边,那些拥有金山银山的人,永远不会得到,并拥有幸福。
我们要向那只死了一万次的猫学习,要学习他的有理想,去奋斗的精神。只要努力去奋斗,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能成功。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miekuo.com/fanwendaquan/xindetihui/5081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