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心得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消化书籍内容,提升阅读和思考能力。以下是一些读书心得的汇总,希望可以对大家的读书和写作有所帮助。
假期里,我阅读了我订的杂志《班主任之友》,认真阅读完之后使我获益良多,从而也使我对班主任工作有了一个更深层次的认识。下面是本站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班主任之友读书。
欢迎大家阅读。
一、全面了解学生,充分发挥班干部的凝聚力作用。
要管理好一个班级,必须对班级的具体情况全面了解,只有对班级的具体情况“了如指掌”才能做到“运筹帷幄”中。班主任接班后通过多渠道、多形式的方法对学生进行了解来掌握他们的思想、学习、生活中的热点和兴奋点以及他们的缺点,这样在做学生的思想工作和开展学生活动就感到轻松而且会达到良好的效果。当然,除了间接了解学生情况外,还应经常利用业余时间,与同学进行交流,了解同学们的思想动态,指出他们存在的不正确的想法,提高他们的思想意识,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二、以人格的力量去感染学生、去关爱学生。
班主任要管理好一个班级,该用什么手段呢?这个问题值得我们进行了思考,书中告诉我们在培养班级民主气氛的同时,制定了详细的班规,使班级管理有法可依。虽然在制定班规则地是需要花费不少心思,但是“磨刀不误砍柴功”班规定下之后,班主任工作十分轻松。当然班规的制定是需要经过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的:首先,对班干部进行集体培训,培养其管理能力,提高自制力,树立正确的思想。其次,在班级中制造声势,让学生明确班主任的重视程度。最后,付诸实践,班主任在旁也大力监督。在实践中师生不数据完善班规,形成了良好的班风。那么在整个管理班级的过程中,所有的事情,尽量让学生自己去做,当班主任就好比做父母,如果什么都是包办代替,那是培养不出成才的子女的,而应该是在民主的对待他们的同时,充分发挥他们的自主性,适当的时候加以引导。经过锻炼,使本班学生的胆量越来越大,能力越来越强,慢慢出现了许多人才,第二课堂活动效果显著。
四、动脑筋巧设计,多种途径教育。
在当班主任工作的过程中,深感做一个好是需要多动脑筋想办法的,用各种方式,通过各种途径对学生进行教育,感到学点创造性思维对自己是很有好处的。
从大的方面来说,班级管理的各种。
规章制度。
实施办法参加学校年级的各种活动组织班级活动都需要我们动脑筋精心设计;从小方面讲,对学生的表扬批语鼓励也需要我们动脑筋。而每当自己的脑海里出现一个新念头时,马上把它记下来,并尽快付诸实施。每个学生都是有进步要求的,都希望别人认为自己是一个好学生。因此班主任给更多同学以奖励,在班里设了各种名目的奖项,让更多的同学得到表彰。
四、积极抓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努力使后进生以失败者来,以胜利者走。
总之,以人格的力量去感染学生、去关爱学生,用爱心去包容学生,这样才能创建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
我觉得传统文化中的师生观,往往将尊重视为单向的(即学生对教师的尊重),而忽视了教师对学生的尊重。正因为是单向的,对于实施“尊重”的人只是一种客套,而不是发自内心的情感;对于“尊重”的对象则是满足了一种对自己的心理需求,很少去考虑对方的心理感受,学生也将永远不会学到“尊重”的真谛。因此,我觉得作为教育者首先就要转变自己的观念,树立尊重学生的意识,学会尊重被教育者的人格与意愿。春风拂弱柳,细雨润新苗。我想:教育应该一切从尊重开始,一切从心开始!有时候,教师也应该要学会“蹲下来和学生说话”,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这样或许会得到意外的“收获”。再联系到平时的教育、教学事儿,我对“尊重”有如下一些体会:
一、要尊重学生的自尊和人格。
俗话说:“自尊之心,人皆有之。”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思想单纯,自尊心也比较强,他们总希望家长、老师的尊重和鼓励。当他们取得成绩时,希望别人能给予赞扬、肯定;当出现错误时,在内疚的同时更希望得到别人的谅解。班主任是学生自尊和人格的直接的保护者,因此,我们要致力于创设一种师生相互尊重、理解、宽容、友爱的氛围,让学生能在这个集体中快乐地成长。
二、要尊重学生的情感。
情感是行为的动力,学生在校的一切活动都与他的情感体验密切相关。学生只有在健康良好的情感状态下,才能安心接受教育。若班主任采用专制、冷酷、高压式的管理方法,极易使学生产生紧张、焦虑、恐惧等负面情感。因此,无论是从学生情感健康发展的立场出发,还是从减少负性情感对学生的不良影响出发,班主任都应把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合作式的、愉悦的、相互信任的和亲密的情感关系作为重要的工作目标。
三、要尊重学生的差异。
由于社会环境、家庭条件、遗传素质和生活经历的不同,每个人都会形成独特的心理世界,他们在兴趣、爱好、动机、需要、气质、性格、智力和特长等方面是各不相同、各有侧重的,所谓“人心不同,各如其面”,我们不仅要认识学生的差异,而且要尊重学生的差异。差异不仅是教育的基础,也是学生发展的前提,应该视为一种财富而珍惜开发,使每一位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得到完全自由的发展。我们的教育强调以人为本,所以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承认个性差异,鼓励个性张扬,因材施教,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各尽所能,各尽其才”。
“尊重”不是方法,也不是态度,而是一种教育理念,是让学生从他人的尊重中获得自尊,一个人的自尊是自我教育的源泉,而获得自我教育的能力是人一生中最宝贵的财富。因此,作为教育者,我们必须要做到一切从尊重开始,用爱来触动每个学生的心灵,让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我和《班主任之友》的结缘,应该是一次偶然。新接了一个学班。由于一些特殊的原因,这个班接连换了几任班主任。更换老师过于频繁,致使整个班级如一盘散沙。同学没有团结意识,没有团队精神,纪律混乱,打架、说脏话等不礼貌现象比比皆是,学生没有养成学习习惯:上课不会听讲,作业有一大半同学不交……总之,这个班让所有任课老师头疼,成了大家公认的差班。当听说让我接这个班时,我心情郁闷极了。
我姨,一位优秀的班主任,一位受学生爱戴的好老师。为了散散心,也为了寻求帮助,我来到了我姨家。我姨不在。在我姨的床头,我发现了一摞《班主任之友》。我闲来无事,随手拿起一本翻翻看。一看就爱不释手了,一口气读了10几本。我姨什么时候回来的,我都不知道。一直到我姨催我吃饭,并答应把这些书都送给我,我才恋恋不舍的放下手中的书。
《班主任之友》每期都有清新的版面,中肯的评论,每份都集散新的讯息。每栏都设有适用的导文,每篇都含有引路的足迹。《班主任之友》荟萃了全国众多教育界精英的论文和心得体会,其中班级管理工作的经验之谈和理论指导有许多是值得学习与借鉴的。《班主任之友》以实新博活,短精细巧的个性,展示了独特的风貌和旺盛的生命力,给班主任带来了巨大的精神财富,送来了“导师”般的帮助。
《班主任之友》在《开学初班级初探中》说:“打破框框,重新审视学生,有些过去被班主任看作后进生打入另册的学生,他们此时以特别敏感的眼光,注视着班主任,希望班主任不要以老眼光看人。作为班主任,应充分利用同学这一心理态势,切忌划框定调,先入为主,以此作为转变学生的契机。”越看我越激动,越看我越觉得时间过的慢。我迫不及待等着新学期的开学了。
开学了,在我跟学生的第一次见面课上,我这样说:“很高兴认识大家,从今天开始,我就是你们的徐老师了,我们要共同生活,共同学习。你们以前怎么样,徐老师不知道,也不想知道,你们所有人在老师心里面,都一样。用自己出色的表现,让徐老师注意到你,认识你,把你记到心里面,好吗?比一比,看谁最先让老师注意到你,最先叫出你的名字,好吗?”同学们听了我的话,都用最响亮的声音说:“好。”于是,我趁机表扬了刚才做得好的,听讲认真的同学。受到表扬的同学,脸上露出了灿烂的微笑,做的更端正了。我发现,这一节课,根本不象我想象的那么糟糕,学生也不象我想象的那么调皮捣蛋。我更发现了赏识的重要作用。
从此,我努力做好“赏识”功:作业写得认真了,当面表扬,班上同学传看。会读书了,表扬;见到老师有礼貌了,表扬;热爱班级,积极为班级做好事了,表扬;上课听讲有了进步了,表扬……总之,去发现学生的优点,去发现学生的进步,不断的赏识他们,鼓励他们,慢慢的,班上发生了变化:打架的少了,自觉学习的多了;随手丢垃圾的少了,保护卫生的小卫士,多了;上课发言的多了,做小动作的少了;其他老师表扬的多了,批评的少了;团结的意识强了,不团结的现象少了……同学们争先恐后的用自己出色的表现,来引起老师的注意,很快的,我认识了班级的全部同学,了解了每个孩子的特点。使我可以对他们因材施教。他们一点点地进步,使我很欣慰。看着这些变化,我喜在心头。
这都得益于《班主任之友》,一篇篇班主任手记,使我意识到,要学会用辩证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孩子,辩证的思考班级发生的每一件事情。学会领略每一个孩子“横看成岭侧成峰”的那份独特美丽。遇到了困难是,翻翻《班主任之友》她就会给我信心和力量她给了我《班主任必备的三副眼镜》。用望远镜来激发整体的进取意识,用显微镜来对待优秀生身上的缺点,用放大镜来寻找后进生身上的优点,发现学生的内心世界。慢慢的,我离不开班主任之友了,她已经成了我生活中的一部分。
《班主任之友》展示着班主任教育工作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读过“诗化教育”“班主任手记”等栏目后,令人顿发风景这边也好的感叹。热点透视栏目,紧扣时代脉搏,聚焦社会热点争鸣教育问题;教坛群英栏目,议奋斗历程,探教学思想,描育人艺术,展群英风采;专论栏目展名家思想于读者眼前,融抽象理论于现实实际,到读者以深层思考。探索栏目思考教育现象,讨论教育问题,求索教育方法,探寻教育规律。各个栏目各有特色。
《班主任之友》使我感受到了新课改的浓浓气息,诠释着教育的新理念。“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洋溢着浓厚的人文气息。还使我感受到陶行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人格魅力,看到了魏书生别具匠心的班级管理艺术。”他们一个个精彩的故事,一种种别出心裁的方式,令人豁然开朗,受益匪浅。
在《班主任之友》的指导帮助下,我逐渐成长为一个有经验的班主任。我所带的班级,纪律稳定,班风正派,班级活动丰富多彩,班级充满朝气和活力,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快乐的学习。经常被评为优秀班级,我本人也被评为优秀班主任。20xx年还被授予市级文明班级的荣誉称号。在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中,我所带的班级每次成绩都名列前茅,《班主任之友》是我从教的良师,使我为师的益友。
假期里,我阅读了我订的杂志《班主任之友》,认真阅读完之后使我获益良多,从而也使我对班主任工作有了一个更深层次的认识。
在《班主任手记》部分中,有一篇文章令我印象特别深刻,具体内容是写一个13岁女学生在学校发下来的环保知识竞赛卷中写了一些不堪入耳的脏话,班主任知道后,并没有把她狠狠地批评一顿,而是从尊重出发,本着理解和宽容的态度,用鼓励的语言去教育和帮助她。首先通过调查了解她的家庭情况,然后针对她的特点,肯定她在某方面的优点,让她增强自信心,并鼓励她多参加实践活动。再而让她代表全体同学写一份报道稿。事后,班主任在稿子上略加修改,向《大连晚报》投稿去了。不久,报纸上也发表了这篇文章。这个女学生看到自己写的文字变成铅字,心情当然是无比的兴奋。班主任就趁此机会,鼓励她仔细观察班内的好人好事,为班级多写表扬稿。从那以后,这个学生在各方面也有明显进步了。这件事例,引起了我的深思:在社会日新月异的今天,大家每天都说着一个话题:效率。的确是的。但我们是不是也忘记了一样更重要的东西呢?人与人之间的相处需要的是更多的尊重。
自古以来,我国有“师道尊严”的传统,尊师是一种社会美德,但有时候不免会把学生置于被支配的地位。我觉得传统文化中的师生观,往往将尊重视为单向的(即学生对教师的尊重),而忽视了教师对学生的尊重。正因为是单向的,对于实施“尊重”的人只是一种客套,而不是发自内心的情感;对于“尊重”的对象则是满足了一种对自己的心理需求,很少去考虑对方的心理感受,学生也将永远不会学到“尊重”的真谛。因此,我觉得作为教育者首先就要转变自己的观念,树立尊重学生的意识,学会尊重被教育者的人格与意愿。春风拂弱柳,细雨润新苗。我想:教育应该一切从尊重开始,一切从心开始!
从这件事例上,我也深信教师只有全面地了解认识学生,了解认识他们的思想、情感和个性,才能对学生产生真正的爱,才能真正地做到尊重学生。有时候,教师也应该要学会“蹲下来和学生说话”,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这样或许会得到意外的“收获”。再联系到平时的教育、教学事儿,我对“尊重”有如下一些体会:
一、要尊重学生的自尊和人格。
俗话说:“自尊之心,人皆有之。”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思想单纯,自尊心也比较强,他们总希望家长、老师皥重和鼓励。当他们取得成绩时,希望别人能给予赞扬、肯定;当出现错误时,在内疚的同时更希望得到别人的谅解。班主任是学生自尊和人格的直接的保护者。因此,我们要致力于创设一种师生相互尊重、理解、宽容、友爱的氛围,让学生能在这个集体中快乐地成长。
二、要尊重学生的情感。
情感是行为的动力,学生在校的一切活动都与他的情感体验密切相关。学生只有在健康良好的情感状态下,才能安心接受教育。若班主任采用、冷酷、高压式的管理方法,极易使学生产生紧张、焦虑、恐惧等负性情感。因此,无论是从学生情感健康发展的立场出发,还是从减少负性情感对学生的不良影响出发,班主任都应把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合作式的、愉悦的、相互信任的和亲密的情感关系作为重要的工作目标。
三、要尊重学生的差异。
由于社会环境、家庭条件、遗传素质和生活经历的不同,每个人都会形成独特的心理世界,他们在兴趣、爱好、动机、需要、气质、性格、智力和特长等方面是各不相同、各有侧重的,所谓“人心不同,各如其面”,我们不仅要认识学生的差异,而且要尊重学生的差异。差异不仅是教育的基础,也是学生发展的前提,应该视为一种财富而珍惜开发,使每一位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得到完全自由的发展。我们的教育强调以人为本,所以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承认个性差异,鼓励个性张扬,因材施教,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各尽所能,各尽其才”。
“尊重”不是方法,也不是态度,而是一种教育理念,是让学生从他人的尊重中获得自尊,一个人的自尊是自我教育的源泉,而获得自我教育的能力是人一生中最宝贵的财富。因此,作为教?者,我们必须要做到一切从尊重开始,用爱来触动每个学生的心灵,让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
这学期,我就是把班级的工作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方面。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首先就是从培养学生管自己能力开始的。《班主任大全》一书中就指出:现在的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对成人的依赖性很强。由于家长的溺爱,这些“小太阳”们在家庭中失去了培养独立性的机会,他们更多的依赖成人的帮助和照料。对于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主要从三个方面着手:第一方面,利用晨会、班会、队会等,向学生正面宣传“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让学生从认识上加深对独立性的理解。第二方面,在班级中安排“人人岗位责任制”,使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岗位,对自己的岗位负责。第三方面,联系学生的家长,取得家长的配合,培养学生在家的自我管理。
其次就是培养一支班干部队伍。利用管理班级的机会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班级小干部是班主任的左右手。要认真选拔小干部,同时要精心培养小干部。第一,帮助小干部树立威信。对于学生自己选出来的班干部,要尊重他们的权利。每天的值日先由卫生委员负责评比,然后,由我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供他们参考。第二,鼓励小干部大胆工作,指点他们工作方法。第三,严格要求小干部在知识、能力上取得更大进步,在纪律以身作则,力求从各方面给全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亦即“以点带面”。第四,培养干部团结协作的精神,要能够通过干部这个小集体建立正确、健全的舆论,带动整个班级体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形成集体的组织性、纪律性和进取心,以即“以面带面”。同时也要注意及时召开班干部会议,针对他们在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教给他们工作方法,使他们明确自己的职责,指出他们的优缺点和今后努力工作的方向。同时,还要求他们注意班干部成员之间的合作,齐心协力,拧成一股绳,尽力在同学之间树立他们的威信,创造机会,锻炼和培养他们的能力。
我带着一颗虔诚的心细细读完了这本书。读的过程中有真诚的钦佩、有落泪的感动、有自我的反思、有努力的指引。
这是一本关于班主任教育工作的书。初看“天使”二字,还觉得矫情,但当我细细读着,一次次的震撼与感动,让我打心底感叹:于洁老师确实是一位守护学生心灵的天使!
经历的我深切体会到一位好的中学班主任可以给青春期的孩子带来怎样的改变,怎样的帮助。无疑,于洁老师的学生是幸福的,也是幸运的。
且不说一个个荣誉称号,且不说她的博客点击量达180余万次,也不说她显赫的教学成绩,就那十年写出的28万字“傅雷式家书”点点滴滴,记录着学生们成长路上的阵痛与蜕变。我躬身自问:我能做到吗?我不能。什么叫沉下心来做教育?这就是为什么她是“天使”,而我不是。
正如赵国忠院长归纳的,“天使”教师的魅力所在:“天使”气质、“天使”才情、“天使”仁心、“天使”慧心,“天使”宽容心。“天使”教师于洁内外兼修。我从她的文字中看出她的才情,从她华育学生的策略看出她的智慧。每个教师都可以是教育改革的实践者,中国教育的变革最终有赖于教师自身的变革。徜徉在于洁的教育世界里,学习于洁“渡人、渡己”的智慧,我们也可以成为一名“天使”教师,过一种完整幸福的教育生活。
苏霍姆林斯说:教育者的个性、思想信念及其精神生活财富,是一种能激发每个受教育者检点自己、反省自己和控制自己的力量。于洁老师用人格魅力感化轻狂少年,征服一颗颗躁动的心,在学生心中竖立了一座丰碑,才能够不怒而威,也正是所谓“亲其师,信其道”,才自清明气自华。于洁饱读诗书,文笔老练。她的文字尽显她的实力,让我由衷敬佩。她心细如发,善于观察、想象,善于发现美。同时,她博学多才,医学、摄影、运动样样通晓,这样爱生活、会生活的老师怎能不让学生喜爱呢?有才有情的于洁无形中吸引着学生、感染着学生。就是这样一位富有“天使”才情的教师,以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和真诚的投入将自己见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或付诸笔端,或拍摄成像,与学生分享自己的生活情趣,让学生知道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同时又通过这种方式使学生加深了对她的了解,增进了师生关系,可谓一举多得。
此外,她的创造力极强。例如,“只要上课没人走神,今天就没有笔头作业”,“驾校联系单”的运用,创新性比赛“一战到底”,还有安排丰富的活动让学生生活五彩斑斓,用博客记录学生一路的点滴,成了一份别样的人生档案。于洁是一个聪明的老师,她灵活地掌控着教育机智。她知道怎么做能既省力又高效,她手中始终掌握着那把能充分发挥学生主体能动性的金钥匙。正是这把金钥匙让于洁的语文教学和班级管理既能轻松又高效,她变着魔法一般让学生爱上学习,爱上集体,让学生享受求知的乐趣,享受班级的温暖。
任何一个教育过程,学生在其中越是感受不到教育者的意图,它的教育效果也就越好越持久。成功的教育应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获得真知,学会做人。“天使”教师于洁是一位擅长于无形中教育学生的“个中高手”,她拥有天使般的慧心,总是能创设一种平和的氛围和情境,给学生探索和顿悟的时空,让学生在情境中见微知著、触类旁通、自省自悟、豁然开朗、享受成长。蕙质兰心的于洁还将自己课余读书发现的好文运用到语文教学中,通过美文赏析,既教给学生写作技巧,又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启发学生自信自强,可谓一举多得。
翻看一个个教育故事,我感慨连连。“天使”教师于洁用她的才情、仁心、慧心、宽容心“导演”了一个个充满温情和智慧的故事。她用十年如一日的恒心和毅力一字一行地记录下教育生活的点点滴滴,记录下学生成长的一个个脚印,记录下自己教师生涯的不停步伐。通过记录教育故事,“天使”教师于洁进入了沉静思考的层面,这意味着她开始不再依赖别人的思想,逐渐建立起自己的教育世界。她能通过叙说故事倾听自己内心深处声音,能够站在自己的角度反思和挖掘自我,在这个过程中又激发出、串联起许多连她自己都始料未及的想法。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有言: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这也是于洁深深认同的教育理念。她着眼的是学生的未来,她计较的是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于洁创造适宜的教育情境,适时抓住教育契机,通过书信的形式进行循循善诱的教导,她告诉学生要学会感恩,要善解人意,要正视挫折,要孝顺父母,要尊重别人,要意志坚定……她立情育人,动人心弦的话语,饱含着包容和理解。
通过情感的溪流淌进学生的心里,让学生的心灵站立。总之,学生从她那儿感受到尊重、真诚并能看到希望。这恰是于老师魅力所在。于老师的每封信中都是洋溢着肯定的暖心的话语,鼓舞人心的话语,我么看着都会在心中荡起波澜,何况是青少年学生。其中有一例现象给我的启发很大。每个班级都不乏这样的学生,他们聪明、智商高,但是学习习惯不好,意志力薄弱,通常管不住自己,贪玩任性,缺乏自律能力,这导致学习成绩不理想。自律能力是学生善于控制和支配自行动的能力,是一种重要的人格特征和心理素质。
自律能力既是一种教育的结果,又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发展和接受教育的重要条件。它可以克服任性多动的毛病,逐步形成自我控制、自我约束的意志和能力,有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和不断发展。于洁对待之旅性差的学生,一般结合尊重学生人格与严格要求,外部监控与自我调控两种策略。同时还利用集体舆论导向和集体规范的约束。在写给学生的信中,于洁首先肯定该生的长处和潜力,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打通学生心理上的关键环节,然后对学生提出具有针对性、个性化的改变方法,真正做到了因材施教。
教师必须是一个能够很好地控制自己情绪的人。亲切稳定的情绪更容易理智地处理好事情。对于一个班主任而言,要树立一个理念:任何事情的发生,都可以成为一次教育的契机。班主任还要具备举重若轻、坦诚宽容的品质。在许多老师给于洁的信中请教了各种班主任头疼、棘手的现象和问题,于洁给予了中肯的建议。其中一例,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在一封“如何对待天才学生”的回信中,于洁这样写道:在你的教鞭下有未来的哲学家、教育家和艺术家。当你在讲台上十分无奈地去呵斥一个不听话的学生时,你是否想过他很可能就是一位天才。你的呵斥很可能正在压抑一个超常规的创造。
最让我欣喜和震撼的是书最后于洁自己写的四篇文章,也许我已经被她的文字征服了。是她的经历还是她的文笔,总之,那些语句带给我不一样的震撼!那是沁人心脾的幽芳,那是熨帖心灵的露水,那是浸透满心喜欢的表达。“要耐得住寂寞,不要为名利所吸引,做一个普通老师是最踏实的。要多听课,多和别人同题开课,这样才能有所思,有所得。要和高手去比赛,这样才能看到自己的不足,才能有前进的方向……”我也以此为自己的警示。于洁一直记着父亲的一句话:“教师不仅仅是一种谋生的职业,更是一种让自身人生境界得到圆满的过程。”于洁做到了,我也会努力。
于洁与学生之间的一个个感人的故事,就是一个个值得我学习的教育事例。作为教师,更作为一名班主任,其中教育学生的很多方法都使得我对教育学生产生了一些感受。
教育是慢艺术。学生的行为习惯是形成了几年的,他不做作业,是发自骨子里的厌学或者惰性;他脾气暴躁,是遗传的性格或者环境影响下的变化;他内向自卑,是很难改变的短处造成了心理的消极……对于这些状况,于洁都是用耐心来处理。观察是她需要去转变学生的第一步,她总是有敏锐的观察力,细腻的她总能看到学生微妙的变化,而这样的观察是一场持久战。散步便是她的第二步,在放松的情况下,学生总能将心里话说出来,于老师总能拉着那么几个学生陪她散步,边走边聊,师生的心与心的距离也便更近了。的确,教育是一场慢艺术,需要舒缓的节奏,需要留足等待的空间。于洁的仁心让她坚信人都是向善的,所以她对学生从来都是温情脉脉,对于学生的错误或者存在的缺点,她擅长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不急躁、不求成,她敏锐细腻,专注每一个学生,相机教育,教育的效果自然而然,水到渠成。
教育是一种心灵上的沟通。写信是于洁用来与学生沟通的一个法宝,她喜欢与自己的学生写信,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在一封封信中无不体现出她的才情,学生爱读她的信,也便愿意接受于老师的建议,更在读信中学习着于老师语言文字的运用技巧,这不就是写作么。书信的形式委婉细腻,于洁处处换位思考,使学生受到启发。
教育需要智慧与毅力。她是一个充满智慧的老师,一本家校联系卡让家长及时地了解到孩子一周的表现,细心的于洁还为学生写好周末的各科作业;独特的于氏班级管理方法培养了一批批能力很强的班干部,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让她的语文教学和班级管理既轻松又高效,让学生享受求知的乐趣,享受班级的温暖。
当了多年的班主任,深感班主任这个工作的不易,读着这部作品,我更是佩服于老师,她的班级管理方法值得我学习,她的管理理念更值得我们去品味,做一名能管理好学生,对学生负责的老师。当然,并不是照搬于洁老师的方法就能取得一样的效果,教师的人格魅力、学生的层次特点都不尽相同,只有适合的才是最好的,所以,学习于老师的精神,继续探索适合自己的班级管理方法,做到因材施教。
天地之间,唯有飞得更高,才能装下整个世界,才能看到更远的美好。
《班主任的互动风格与学生教育》让我认识到每个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有应该拒绝被命令,被批评。反思班主任工作中的批评与说教、发布命令、带有目的性的虚假交流等等。让我明白作为老师一定要接纳每个孩子的差异,展示真诚的怜悯与爱。尊重学生,从孩子的角度出发老师要重新学会说话:
第一,具体告诉孩子不能接受的行为;
第二,表达你的感受;
第三,解释为什么有这种感受;
第四,到此为止。让自己成为一名好听众,听孩子说,用孩子的角度,倾听孩子的感受。充分学会去观察学生、去了解学生、去把握学生的心理需求,再循序渐进、因材施教。
《班主任之友》在《开学初班级初探中》说:“打破框框,重新审视学生,有些过去被班主任看作后进生打入另册的学生,他们此时以特别敏感的眼光,注视着班主任,希望班主任不要以老眼光看人。下面是本站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班主任之友读书心得,欢迎大家阅读。
假期里,我阅读了我订的杂志《班主任之友》,认真阅读完之后使我获益良多,从而也使我对班主任工作有了一个更深层次的认识。
在《班主任手记》部分中,有一篇文章令我印象特别深刻,具体内容是写一个13岁女学生在学校发下来的环保知识竞赛卷中写了一些不堪入耳的脏话,班主任知道后,并没有把她狠狠地批评一顿,而是从尊重出发,本着理解和宽容的态度,用鼓励的语言去教育和帮助她。首先通过调查了解她的家庭情况,然后针对她的特点,肯定她在某方面的优点,让她增强自信心,并鼓励她多参加实践活动。再而让她代表全体同学写一份报道稿。事后,班主任在稿子上略加修改,向《大连晚报》投稿去了。不久,报纸上也发表了这篇文章。这个女学生看到自己写的文字变成铅字,心情当然是无比的兴奋。班主任就趁此机会,鼓励她仔细观察班内的好人好事,为班级多写表扬稿。从那以后,这个学生在各方面也有明显进步了。这件事例,引起了我的深思:在社会日新月异的今天,大家每天都说着一个话题:效率。的确是的。但我们是不是也忘记了一样更重要的东西呢?人与人之间的相处需要的是更多的尊重。
自古以来,我国有“师道尊严”的传统,尊师是一种社会美德,但有时候不免会把学生置于被支配的地位。我觉得传统文化中的师生观,往往将尊重视为单向的(即学生对教师的尊重),而忽视了教师对学生的尊重。正因为是单向的,对于实施“尊重”的人只是一种客套,而不是发自内心的情感;对于“尊重”的对象则是满足了一种对自己的心理需求,很少去考虑对方的心理感受,学生也将永远不会学到“尊重”的真谛。因此,我觉得作为教育者首先就要转变自己的观念,树立尊重学生的意识,学会尊重被教育者的人格与意愿。春风拂弱柳,细雨润新苗。我想:教育应该一切从尊重开始,一切从心开始!
从这件事例上,我也深信教师只有全面地了解认识学生,了解认识他们的思想、情感和个性,才能对学生产生真正的爱,才能真正地做到尊重学生。有时候,教师也应该要学会“蹲下来和学生说话”,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这样或许会得到意外的“收获”。再联系到平时的教育、教学事儿,我对“尊重”有如下一些体会:
一、要尊重学生的自尊和人格。
俗话说:“自尊之心,人皆有之。”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思想单纯,自尊心也比较强,他们总希望家长、老师皥重和鼓励。当他们取得成绩时,希望别人能给予赞扬、肯定;当出现错误时,在内疚的同时更希望得到别人的谅解。班主任是学生自尊和人格的直接的保护者。因此,我们要致力于创设一种师生相互尊重、理解、宽容、友爱的氛围,让学生能在这个集体中快乐地成长。
二、要尊重学生的情感。
情感是行为的动力,学生在校的一切活动都与他的情感体验密切相关。学生只有在健康良好的情感状态下,才能安心接受教育。若班主任采用、冷酷、高压式的管理方法,极易使学生产生紧张、焦虑、恐惧等负性情感。因此,无论是从学生情感健康发展的立场出发,还是从减少负性情感对学生的不良影响出发,班主任都应把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合作式的、愉悦的、相互信任的和亲密的情感关系作为重要的工作目标。
三、要尊重学生的差异。
由于社会环境、家庭条件、遗传素质和生活经历的不同,每个人都会形成独特的心理世界,他们在兴趣、爱好、动机、需要、气质、性格、智力和特长等方面是各不相同、各有侧重的,所谓“人心不同,各如其面”,我们不仅要认识学生的差异,而且要尊重学生的差异。差异不仅是教育的基础,也是学生发展的前提,应该视为一种财富而珍惜开发,使每一位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得到完全自由的发展。我们的教育强调以人为本,所以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承认个性差异,鼓励个性张扬,因材施教,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各尽所能,各尽其才”。
“尊重”不是方法,也不是态度,而是一种教育理念,是让学生从他人的尊重中获得自尊,一个人的自尊是自我教育的源泉,而获得自我教育的能力是人一生中最宝贵的财富。因此,作为教?者,我们必须要做到一切从尊重开始,用爱来触动每个学生的心灵,让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一、全面了解学生,充分发挥班干部的凝聚力作用。
要管理好一个班级,必须对班级的具体情况全面了解,只有对班级的具体情况“了如指掌”才能做到“运筹帷幄”中。班主任接班后通过多渠道、多形式的方法对学生进行了解来掌握他们的思想、学习、生活中的热点和兴奋点以及他们的缺点,这样在做学生的思想工作和开展学生活动就感到轻松而且会达到良好的效果。当然,除了间接了解学生情况外,还应经常利用业余时间,与同学进行交流,了解同学们的思想动态,指出他们存在的不正确的想法,提高他们的思想意识,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二、以人格的力量去感染学生、去关爱学生。
班主任要管理好一个班级,该用什么手段呢?这个问题值得我们进行了思考,书中告诉我们在培养班级民主气氛的同时,制定了详细的班规,使班级管理有法可依。虽然在制定班规则地是需要花费不少心思,但是“磨刀不误砍柴功”班规定下之后,班主任工作十分轻松。当然班规的制定是需要经过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的:首先,对班干部进行集体培训,培养其管理能力,提高自制力,树立正确的思想。其次,在班级中制造声势,让学生明确班主任的重视程度。最后,付诸实践,班主任在旁也大力监督。在实践中师生不数据完善班规,形成了良好的班风。那么在整个管理班级的过程中,所有的事情,尽量让学生自己去做,当班主任就好比做父母,如果什么都是包办代替,那是培养不出成才的子女的,而应该是在民主的对待他们的同时,充分发挥他们的自主性,适当的时候加以引导。经过锻炼,使本班学生的胆量越来越大,能力越来越强,慢慢出现了许多人才,第二课堂活动效果显著。
四、动脑筋巧设计,多种途径教育。
在当班主任工作的过程中,深感做一个好是需要多动脑筋想办法的,用各种方式,通过各种途径对学生进行教育,感到学点创造性思维对自己是很有好处的。
从大的方面来说,班级管理的各种。
规章制度。
实施办法参加学校年级的各种活动组织班级活动都需要我们动脑筋精心设计;从小方面讲,对学生的表扬批语鼓励也需要我们动脑筋。而每当自己的脑海里出现一个新念头时,马上把它记下来,并尽快付诸实施。每个学生都是有进步要求的,都希望别人认为自己是一个好学生。因此班主任给更多同学以奖励,在班里设了各种名目的奖项,让更多的同学得到表彰。
四、积极抓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努力使后进生以失败者来,以胜利者走。
总之,以人格的力量去感染学生、去关爱学生,用爱心去包容学生,这样才能创建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
我觉得传统文化中的师生观,往往将尊重视为单向的(即学生对教师的尊重),而忽视了教师对学生的尊重。正因为是单向的,对于实施“尊重”的人只是一种客套,而不是发自内心的情感;对于“尊重”的对象则是满足了一种对自己的心理需求,很少去考虑对方的心理感受,学生也将永远不会学到“尊重”的真谛。因此,我觉得作为教育者首先就要转变自己的观念,树立尊重学生的意识,学会尊重被教育者的人格与意愿。春风拂弱柳,细雨润新苗。我想:教育应该一切从尊重开始,一切从心开始!有时候,教师也应该要学会“蹲下来和学生说话”,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这样或许会得到意外的“收获”。再联系到平时的教育、教学事儿,我对“尊重”有如下一些体会:
一、要尊重学生的自尊和人格。
俗话说:“自尊之心,人皆有之。”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思想单纯,自尊心也比较强,他们总希望家长、老师的尊重和鼓励。当他们取得成绩时,希望别人能给予赞扬、肯定;当出现错误时,在内疚的同时更希望得到别人的谅解。班主任是学生自尊和人格的直接的保护者,因此,我们要致力于创设一种师生相互尊重、理解、宽容、友爱的氛围,让学生能在这个集体中快乐地成长。
二、要尊重学生的情感。
情感是行为的动力,学生在校的一切活动都与他的情感体验密切相关。学生只有在健康良好的情感状态下,才能安心接受教育。若班主任采用专制、冷酷、高压式的管理方法,极易使学生产生紧张、焦虑、恐惧等负面情感。因此,无论是从学生情感健康发展的立场出发,还是从减少负性情感对学生的不良影响出发,班主任都应把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合作式的、愉悦的、相互信任的和亲密的情感关系作为重要的工作目标。
三、要尊重学生的差异。
由于社会环境、家庭条件、遗传素质和生活经历的不同,每个人都会形成独特的心理世界,他们在兴趣、爱好、动机、需要、气质、性格、智力和特长等方面是各不相同、各有侧重的,所谓“人心不同,各如其面”,我们不仅要认识学生的差异,而且要尊重学生的差异。差异不仅是教育的基础,也是学生发展的前提,应该视为一种财富而珍惜开发,使每一位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得到完全自由的发展。我们的教育强调以人为本,所以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承认个性差异,鼓励个性张扬,因材施教,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各尽所能,各尽其才”。
“尊重”不是方法,也不是态度,而是一种教育理念,是让学生从他人的尊重中获得自尊,一个人的自尊是自我教育的源泉,而获得自我教育的能力是人一生中最宝贵的财富。因此,作为教育者,我们必须要做到一切从尊重开始,用爱来触动每个学生的心灵,让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我和《班主任之友》的结缘,应该是一次偶然。新接了一个学班。由于一些特殊的原因,这个班接连换了几任班主任。更换老师过于频繁,致使整个班级如一盘散沙。同学没有团结意识,没有团队精神,纪律混乱,打架、说脏话等不礼貌现象比比皆是,学生没有养成学习习惯:上课不会听讲,作业有一大半同学不交……总之,这个班让所有任课老师头疼,成了大家公认的差班。当听说让我接这个班时,我心情郁闷极了。
我姨,一位优秀的班主任,一位受学生爱戴的好老师。为了散散心,也为了寻求帮助,我来到了我姨家。我姨不在。在我姨的床头,我发现了一摞《班主任之友》。我闲来无事,随手拿起一本翻翻看。一看就爱不释手了,一口气读了10几本。我姨什么时候回来的,我都不知道。一直到我姨催我吃饭,并答应把这些书都送给我,我才恋恋不舍的放下手中的书。
《班主任之友》每期都有清新的版面,中肯的评论,每份都集散新的讯息。每栏都设有适用的导文,每篇都含有引路的足迹。《班主任之友》荟萃了全国众多教育界精英的论文和。
心得体会。
其中班级管理工作的经验之谈和理论指导有许多是值得学习与借鉴的。《班主任之友》以实新博活短精细巧的个性展示了独特的风貌和旺盛的生命力给班主任带来了巨大的精神财富送来了“导师”般的帮助。
《班主任之友》在《开学初班级初探中》说:“打破框框,重新审视学生,有些过去被班主任看作后进生打入另册的学生,他们此时以特别敏感的眼光,注视着班主任,希望班主任不要以老眼光看人。作为班主任,应充分利用同学这一心理态势,切忌划框定调,先入为主,以此作为转变学生的契机。”越看我越激动,越看我越觉得时间过的慢。我迫不及待等着新学期的开学了。
开学了,在我跟学生的第一次见面课上,我这样说:“很高兴认识大家,从今天开始,我就是你们的徐老师了,我们要共同生活,共同学习。你们以前怎么样,徐老师不知道,也不想知道,你们所有人在老师心里面,都一样。用自己出色的表现,让徐老师注意到你,认识你,把你记到心里面,好吗?比一比,看谁最先让老师注意到你,最先叫出你的名字,好吗?”同学们听了我的话,都用最响亮的声音说:“好。”于是,我趁机表扬了刚才做得好的,听讲认真的同学。受到表扬的同学,脸上露出了灿烂的微笑,做的更端正了。我发现,这一节课,根本不象我想象的那么糟糕,学生也不象我想象的那么调皮捣蛋。我更发现了赏识的重要作用。
从此,我努力做好“赏识”功:作业写得认真了,当面表扬,班上同学传看。会读书了,表扬;见到老师有礼貌了,表扬;热爱班级,积极为班级做好事了,表扬;上课听讲有了进步了,表扬……总之,去发现学生的优点,去发现学生的进步,不断的赏识他们,鼓励他们,慢慢的,班上发生了变化:打架的少了,自觉学习的多了;随手丢垃圾的少了,保护卫生的小卫士,多了;上课发言的多了,做小动作的少了;其他老师表扬的多了,批评的少了;团结的意识强了,不团结的现象少了……同学们争先恐后的用自己出色的表现,来引起老师的注意,很快的,我认识了班级的全部同学,了解了每个孩子的特点。使我可以对他们因材施教。他们一点点地进步,使我很欣慰。看着这些变化,我喜在心头。
这都得益于《班主任之友》,一篇篇班主任手记,使我意识到,要学会用辩证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孩子,辩证的思考班级发生的每一件事情。学会领略每一个孩子“横看成岭侧成峰”的那份独特美丽。遇到了困难是,翻翻《班主任之友》她就会给我信心和力量她给了我《班主任必备的三副眼镜》。用望远镜来激发整体的进取意识,用显微镜来对待优秀生身上的缺点,用放大镜来寻找后进生身上的优点,发现学生的内心世界。慢慢的,我离不开班主任之友了,她已经成了我生活中的一部分。
《班主任之友》展示着班主任教育工作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读过“诗化教育”“班主任手记”等栏目后,令人顿发风景这边也好的感叹。热点透视栏目,紧扣时代脉搏,聚焦社会热点争鸣教育问题;教坛群英栏目,议奋斗历程,探教学思想,描育人艺术,展群英风采;专论栏目展名家思想于读者眼前,融抽象理论于现实实际,到读者以深层思考。探索栏目思考教育现象,讨论教育问题,求索教育方法,探寻教育规律。各个栏目各有特色。
《班主任之友》使我感受到了新课改的浓浓气息,诠释着教育的新理念。“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洋溢着浓厚的人文气息。还使我感受到陶行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人格魅力,看到了魏书生别具匠心的班级管理艺术。”他们一个个精彩的故事,一种种别出心裁的方式,令人豁然开朗,受益匪浅。
在《班主任之友》的指导帮助下,我逐渐成长为一个有经验的班主任。我所带的班级,纪律稳定,班风正派,班级活动丰富多彩,班级充满朝气和活力,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快乐的学习。经常被评为优秀班级,我本人也被评为优秀班主任。20xx年还被授予市级文明班级的荣誉称号。在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中,我所带的班级每次成绩都名列前茅,《班主任之友》是我从教的良师,使我为师的益友。
。
寒假假期学校开展读书活动,所以我读了《班主任之友》这本书。
通过研读我感受到《班主任之友》如同一位知心的朋友,令人敬畏的智者,时刻激励着自己,鞭策着自己,提升着自己。每从图书馆借来一本,我都会逐字逐句地阅读,学习名师在班级工作中的管理方法,思考自己在工作中处理事情的得失;摘录文中经典的语句,反复品读,反复深思。
《班主任之友》记述了老师们在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的一个个真切的案例,在这些老师们的教育方式中,我领悟到了鲜活的教育机智与对策,实实在在的案例也解开了我在自己的教育教学中的一些困扰。比如,如何和个别学生谈话,如何走进特殊学生的内心世界,如何面对一些突发事件等,结合本班实际情况,我把这些经验进行加工加以运用,从中发现很多事情并不想自己想象的那么难的。后进生的教育和管理历来是班主任工作的难点,却又影响班级整体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至关重要的一环。在这方面我又学习了《班主任之友》,作为班主任首先做到了以正确的态度对待他们,深入调查摸底,搞清他们成为差生的原因,做到因材施教,对他们处处真诚相待,时时耐心相帮,真正做他们的知心朋友、最可信赖的朋友。及时对后进生加强心理疏导,帮助他们消除或减轻种种心理担忧,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价值。同时,班主任还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后进生表现其优点和长处,使他们品尝到成功的欢乐和喜悦。
看了《班主任之友》后,让我感受到模糊思维的技术的重要性,迫使我要重新审视我们的教育对象,重新了解我们的教育对象的心理,对自己的眼睛重新调教,不要把目光紧紧盯在学生的分数,名次上,因为数字根本说明不了学生具体的学习成绩。没有了分数的干扰,也许我们更容易发现学生到底是什么样的“人”。我们要允许学生犯错误。调皮、好动、淘气是所有孩子的天性。我们不是看管者、监视者,而是指导者、帮助者。只要不是原则性的错误,只要是学生自己或在我们的点拨启发下能悔悟的错误,该宽容的要宽容。同时也要调教我们的心态,我们要接受一些新的教育的思想和理念,淡化教育痕迹。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因此在平时的班主任工作中,我们应该致力于建立新型民主的师生关系,多相信学生有自我管理,自我完善的愿望和能力。班务中很多事情不一定靠老师亲自去帮助解决,往往是事与愿违;而由学生与学生之间互相帮助解决问题却事半功倍。故此我经常根据实际情况放手让学生自我教育,在某种程度上比班主任管束更重要,更容易见效。
《班主任之友》的确是我的良师益友。它为我们的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我还必须经常阅读它,紧跟时代的步伐,不断地学习别人先进的经验,不断地更新自己教育理念,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方法,为自己的生活增添一些经历,为自己的班主任工作带来更多的乐趣。
读了《班主任之友》之后,在当班主任工作的过程中,深感做一个好是需要多动脑筋想办法的,用各种方式,通过各种途径对学生进行教育,感到学点创造性思维对自己是很有好处的。下面是本站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班主任之友读书心得总结,欢迎大家阅读。
我觉得传统文化中的师生观,往往将尊重视为单向的(即学生对教师的尊重),而忽视了教师对学生的尊重。正因为是单向的,对于实施“尊重”的人只是一种客套,而不是发自内心的情感;对于“尊重”的对象则是满足了一种对自己的心理需求,很少去考虑对方的心理感受,学生也将永远不会学到“尊重”的真谛。因此,我觉得作为教育者首先就要转变自己的观念,树立尊重学生的意识,学会尊重被教育者的人格与意愿。春风拂弱柳,细雨润新苗。我想:教育应该一切从尊重开始,一切从心开始!有时候,教师也应该要学会“蹲下来和学生说话”,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这样或许会得到意外的“收获”。再联系到平时的教育、教学事儿,我对“尊重”有如下一些体会:
一、要尊重学生的自尊和人格。
俗话说:“自尊之心,人皆有之。”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思想单纯,自尊心也比较强,他们总希望家长、老师的尊重和鼓励。当他们取得成绩时,希望别人能给予赞扬、肯定;当出现错误时,在内疚的同时更希望得到别人的谅解。班主任是学生自尊和人格的直接的保护者,因此,我们要致力于创设一种师生相互尊重、理解、宽容、友爱的氛围,让学生能在这个集体中快乐地成长。
二、要尊重学生的情感。
情感是行为的动力,学生在校的一切活动都与他的情感体验密切相关。学生只有在健康良好的情感状态下,才能安心接受教育。若班主任采用专制、冷酷、高压式的管理方法,极易使学生产生紧张、焦虑、恐惧等负面情感。因此,无论是从学生情感健康发展的立场出发,还是从减少负性情感对学生的不良影响出发,班主任都应把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合作式的、愉悦的、相互信任的和亲密的情感关系作为重要的工作目标。
三、要尊重学生的差异。
由于社会环境、家庭条件、遗传素质和生活经历的不同,每个人都会形成独特的心理世界,他们在兴趣、爱好、动机、需要、气质、性格、智力和特长等方面是各不相同、各有侧重的,所谓“人心不同,各如其面”,我们不仅要认识学生的差异,而且要尊重学生的差异。差异不仅是教育的基础,也是学生发展的前提,应该视为一种财富而珍惜开发,使每一位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得到完全自由的发展。我们的教育强调以人为本,所以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承认个性差异,鼓励个性张扬,因材施教,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各尽所能,各尽其才”。
“尊重”不是方法,也不是态度,而是一种教育理念,是让学生从他人的尊重中获得自尊,一个人的自尊是自我教育的源泉,而获得自我教育的能力是人一生中最宝贵的财富。因此,作为教育者,我们必须要做到一切从尊重开始,用爱来触动每个学生的心灵,让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我和《班主任之友》的结缘,应该是一次偶然。新接了一个学班。由于一些特殊的原因,这个班接连换了几任班主任。更换老师过于频繁,致使整个班级如一盘散沙。同学没有团结意识,没有团队精神,纪律混乱,打架、说脏话等不礼貌现象比比皆是,学生没有养成学习习惯:上课不会听讲,作业有一大半同学不交……总之,这个班让所有任课老师头疼,成了大家公认的差班。当听说让我接这个班时,我心情郁闷极了。
我姨,一位优秀的班主任,一位受学生爱戴的好老师。为了散散心,也为了寻求帮助,我来到了我姨家。我姨不在。在我姨的床头,我发现了一摞《班主任之友》。我闲来无事,随手拿起一本翻翻看。一看就爱不释手了,一口气读了10几本。我姨什么时候回来的,我都不知道。一直到我姨催我吃饭,并答应把这些书都送给我,我才恋恋不舍的放下手中的书。
《班主任之友》每期都有清新的版面,中肯的评论,每份都集散新的讯息。每栏都设有适用的导文,每篇都含有引路的足迹。《班主任之友》荟萃了全国众多教育界精英的论文和。
心得体会。
其中班级管理工作的经验之谈和理论指导有许多是值得学习与借鉴的。《班主任之友》以实新博活短精细巧的个性展示了独特的风貌和旺盛的生命力给班主任带来了巨大的精神财富送来了“导师”般的帮助。
《班主任之友》在《开学初班级初探中》说:“打破框框,重新审视学生,有些过去被班主任看作后进生打入另册的学生,他们此时以特别敏感的眼光,注视着班主任,希望班主任不要以老眼光看人。作为班主任,应充分利用同学这一心理态势,切忌划框定调,先入为主,以此作为转变学生的契机。”越看我越激动,越看我越觉得时间过的慢。我迫不及待等着新学期的开学了。
开学了,在我跟学生的第一次见面课上,我这样说:“很高兴认识大家,从今天开始,我就是你们的徐老师了,我们要共同生活,共同学习。你们以前怎么样,徐老师不知道,也不想知道,你们所有人在老师心里面,都一样。用自己出色的表现,让徐老师注意到你,认识你,把你记到心里面,好吗?比一比,看谁最先让老师注意到你,最先叫出你的名字,好吗?”同学们听了我的话,都用最响亮的声音说:“好。”于是,我趁机表扬了刚才做得好的,听讲认真的同学。受到表扬的同学,脸上露出了灿烂的微笑,做的更端正了。我发现,这一节课,根本不象我想象的那么糟糕,学生也不象我想象的那么调皮捣蛋。我更发现了赏识的重要作用。
从此,我努力做好“赏识”功:作业写得认真了,当面表扬,班上同学传看。会读书了,表扬;见到老师有礼貌了,表扬;热爱班级,积极为班级做好事了,表扬;上课听讲有了进步了,表扬……总之,去发现学生的优点,去发现学生的进步,不断的赏识他们,鼓励他们,慢慢的,班上发生了变化:打架的少了,自觉学习的多了;随手丢垃圾的少了,保护卫生的小卫士,多了;上课发言的多了,做小动作的少了;其他老师表扬的多了,批评的少了;团结的意识强了,不团结的现象少了……同学们争先恐后的用自己出色的表现,来引起老师的注意,很快的,我认识了班级的全部同学,了解了每个孩子的特点。使我可以对他们因材施教。他们一点点地进步,使我很欣慰。看着这些变化,我喜在心头。
这都得益于《班主任之友》,一篇篇班主任手记,使我意识到,要学会用辩证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孩子,辩证的思考班级发生的每一件事情。学会领略每一个孩子“横看成岭侧成峰”的那份独特美丽。遇到了困难是,翻翻《班主任之友》她就会给我信心和力量她给了我《班主任必备的三副眼镜》。用望远镜来激发整体的进取意识,用显微镜来对待优秀生身上的缺点,用放大镜来寻找后进生身上的优点,发现学生的内心世界。慢慢的,我离不开班主任之友了,她已经成了我生活中的一部分。
《班主任之友》展示着班主任教育工作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读过“诗化教育”“班主任手记”等栏目后,令人顿发风景这边也好的感叹。热点透视栏目,紧扣时代脉搏,聚焦社会热点争鸣教育问题;教坛群英栏目,议奋斗历程,探教学思想,描育人艺术,展群英风采;专论栏目展名家思想于读者眼前,融抽象理论于现实实际,到读者以深层思考。探索栏目思考教育现象,讨论教育问题,求索教育方法,探寻教育规律。各个栏目各有特色。
《班主任之友》使我感受到了新课改的浓浓气息,诠释着教育的新理念。“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洋溢着浓厚的人文气息。还使我感受到陶行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人格魅力,看到了魏书生别具匠心的班级管理艺术。”他们一个个精彩的故事,一种种别出心裁的方式,令人豁然开朗,受益匪浅。
在《班主任之友》的指导帮助下,我逐渐成长为一个有经验的班主任。我所带的班级,纪律稳定,班风正派,班级活动丰富多彩,班级充满朝气和活力,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快乐的学习。经常被评为优秀班级,我本人也被评为优秀班主任。20xx年还被授予市级文明班级的荣誉称号。在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中,我所带的班级每次成绩都名列前茅,《班主任之友》是我从教的良师,使我为师的益友。
假期里,我阅读了我订的杂志《班主任之友》,认真阅读完之后使我获益良多,从而也使我对班主任工作有了一个更深层次的认识。
在《班主任手记》部分中,有一篇文章令我印象特别深刻,具体内容是写一个13岁女学生在学校发下来的环保知识竞赛卷中写了一些不堪入耳的脏话,班主任知道后,并没有把她狠狠地批评一顿,而是从尊重出发,本着理解和宽容的态度,用鼓励的语言去教育和帮助她。首先通过调查了解她的家庭情况,然后针对她的特点,肯定她在某方面的优点,让她增强自信心,并鼓励她多参加实践活动。再而让她代表全体同学写一份报道稿。事后,班主任在稿子上略加修改,向《大连晚报》投稿去了。不久,报纸上也发表了这篇文章。这个女学生看到自己写的文字变成铅字,心情当然是无比的兴奋。班主任就趁此机会,鼓励她仔细观察班内的好人好事,为班级多写表扬稿。从那以后,这个学生在各方面也有明显进步了。这件事例,引起了我的深思:在社会日新月异的今天,大家每天都说着一个话题:效率。的确是的。但我们是不是也忘记了一样更重要的东西呢?人与人之间的相处需要的是更多的尊重。
自古以来,我国有“师道尊严”的传统,尊师是一种社会美德,但有时候不免会把学生置于被支配的地位。我觉得传统文化中的师生观,往往将尊重视为单向的(即学生对教师的尊重),而忽视了教师对学生的尊重。正因为是单向的,对于实施“尊重”的人只是一种客套,而不是发自内心的情感;对于“尊重”的对象则是满足了一种对自己的心理需求,很少去考虑对方的心理感受,学生也将永远不会学到“尊重”的真谛。因此,我觉得作为教育者首先就要转变自己的观念,树立尊重学生的意识,学会尊重被教育者的人格与意愿。春风拂弱柳,细雨润新苗。我想:教育应该一切从尊重开始,一切从心开始!
从这件事例上,我也深信教师只有全面地了解认识学生,了解认识他们的思想、情感和个性,才能对学生产生真正的爱,才能真正地做到尊重学生。有时候,教师也应该要学会“蹲下来和学生说话”,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这样或许会得到意外的“收获”。再联系到平时的教育、教学事儿,我对“尊重”有如下一些体会:
一、要尊重学生的自尊和人格。
俗话说:“自尊之心,人皆有之。”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思想单纯,自尊心也比较强,他们总希望家长、老师皥重和鼓励。当他们取得成绩时,希望别人能给予赞扬、肯定;当出现错误时,在内疚的同时更希望得到别人的谅解。班主任是学生自尊和人格的直接的保护者。因此,我们要致力于创设一种师生相互尊重、理解、宽容、友爱的氛围,让学生能在这个集体中快乐地成长。
二、要尊重学生的情感。
情感是行为的动力,学生在校的一切活动都与他的情感体验密切相关。学生只有在健康良好的情感状态下,才能安心接受教育。若班主任采用、冷酷、高压式的管理方法,极易使学生产生紧张、焦虑、恐惧等负性情感。因此,无论是从学生情感健康发展的立场出发,还是从减少负性情感对学生的不良影响出发,班主任都应把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合作式的、愉悦的、相互信任的和亲密的情感关系作为重要的工作目标。
三、要尊重学生的差异。
由于社会环境、家庭条件、遗传素质和生活经历的不同,每个人都会形成独特的心理世界,他们在兴趣、爱好、动机、需要、气质、性格、智力和特长等方面是各不相同、各有侧重的,所谓“人心不同,各如其面”,我们不仅要认识学生的差异,而且要尊重学生的差异。差异不仅是教育的基础,也是学生发展的前提,应该视为一种财富而珍惜开发,使每一位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得到完全自由的发展。我们的教育强调以人为本,所以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承认个性差异,鼓励个性张扬,因材施教,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各尽所能,各尽其才”。
“尊重”不是方法,也不是态度,而是一种教育理念,是让学生从他人的尊重中获得自尊,一个人的自尊是自我教育的源泉,而获得自我教育的能力是人一生中最宝贵的财富。因此,作为教?者,我们必须要做到一切从尊重开始,用爱来触动每个学生的心灵,让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一、全面了解学生,充分发挥班干部的凝聚力作用。
要管理好一个班级,必须对班级的具体情况全面了解,只有对班级的具体情况“了如指掌”才能做到“运筹帷幄”中。班主任接班后通过多渠道、多形式的方法对学生进行了解来掌握他们的思想、学习、生活中的热点和兴奋点以及他们的缺点,这样在做学生的思想工作和开展学生活动就感到轻松而且会达到良好的效果。当然,除了间接了解学生情况外,还应经常利用业余时间,与同学进行交流,了解同学们的思想动态,指出他们存在的不正确的想法,提高他们的思想意识,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二、以人格的力量去感染学生、去关爱学生。
班主任要管理好一个班级,该用什么手段呢?这个问题值得我们进行了思考,书中告诉我们在培养班级民主气氛的同时,制定了详细的班规,使班级管理有法可依。虽然在制定班规则地是需要花费不少心思,但是“磨刀不误砍柴功”班规定下之后,班主任工作十分轻松。当然班规的制定是需要经过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的:首先,对班干部进行集体培训,培养其管理能力,提高自制力,树立正确的思想。其次,在班级中制造声势,让学生明确班主任的重视程度。最后,付诸实践,班主任在旁也大力监督。在实践中师生不数据完善班规,形成了良好的班风。那么在整个管理班级的过程中,所有的事情,尽量让学生自己去做,当班主任就好比做父母,如果什么都是包办代替,那是培养不出成才的子女的,而应该是在民主的对待他们的同时,充分发挥他们的自主性,适当的时候加以引导。经过锻炼,使本班学生的胆量越来越大,能力越来越强,慢慢出现了许多人才,第二课堂活动效果显著。
四、动脑筋巧设计,多种途径教育。
在当班主任工作的过程中,深感做一个好是需要多动脑筋想办法的,用各种方式,通过各种途径对学生进行教育,感到学点创造性思维对自己是很有好处的。
从大的方面来说,班级管理的各种。
规章制度。
实施办法参加学校年级的各种活动组织班级活动都需要我们动脑筋精心设计;从小方面讲,对学生的表扬批语鼓励也需要我们动脑筋。而每当自己的脑海里出现一个新念头时,马上把它记下来,并尽快付诸实施。每个学生都是有进步要求的,都希望别人认为自己是一个好学生。因此班主任给更多同学以奖励,在班里设了各种名目的奖项,让更多的同学得到表彰。
四、积极抓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努力使后进生以失败者来,以胜利者走。
总之,以人格的力量去感染学生、去关爱学生,用爱心去包容学生,这样才能创建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
。
我觉得传统文化中的师生观,往往将尊重视为单向的(即学生对教师的尊重),而忽视了教师对学生的尊重。正因为是单向的,对于实施尊重的人只是一种客套,而不是发自内心的情感;对于尊重的对象则是满足了一种对自己的心理需求,很少去考虑对方的心理感受,学生也将永远不会学到尊重的真谛。因此,我觉得作为教育者首先就要转变自己的观念,树立尊重学生的意识,学会尊重被教育者的人格与意愿。春风拂弱柳,细雨润新苗。我想:教育应该一切从尊重开始,一切从心开始!有时候,教师也应该要学会蹲下来和学生说话,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这样或许会得到意外的收获。再联系到平时的教育、教学事儿,我对尊重有如下一些体会:
俗话说:自尊之心,人皆有之。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思想单纯,自尊心也比较强,他们总希望家长、老师的尊重和鼓励。当他们取得成绩时,希望别人能给予赞扬、肯定;当出现错误时,在内疚的同时更希望得到别人的谅解。班主任是学生自尊和人格的直接的保护者,因此,我们要致力于创设一种师生相互尊重、理解、宽容、友爱的氛围,让学生能在这个集体中快乐地成长。
情感是行为的动力,学生在校的一切活动都与他的情感体验密切相关。学生只有在健康良好的情感状态下,才能安心接受教育。若班主任采用专制、冷酷、高压式的管理方法,极易使学生产生紧张、焦虑、恐惧等负面情感。因此,无论是从学生情感健康发展的立场出发,还是从减少负性情感对学生的不良影响出发,班主任都应把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合作式的、愉悦的、相互信任的和亲密的情感关系作为重要的工作目标。
由于社会环境、家庭条件、遗传素质和生活经历的不同,每个人都会形成独特的心理世界,他们在兴趣、爱好、动机、需要、气质、性格、智力和特长等方面是各不相同、各有侧重的,所谓人心不同,各如其面,我们不仅要认识学生的差异,而且要尊重学生的差异。差异不仅是教育的基础,也是学生发展的前提,应该视为一种财富而珍惜开发,使每一位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得到完全自由的发展。我们的教育强调以人为本,所以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承认个性差异,鼓励个性张扬,因材施教,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各尽所能,各尽其才。
尊重不是方法,也不是态度,而是一种教育理念,是让学生从他人的尊重中获得自尊,一个人的自尊是自我教育的源泉,而获得自我教育的能力是人一生中最宝贵的财富。因此,作为教育者,我们必须要做到一切从尊重开始,用爱来触动每个学生的心灵,让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我和《班主任之友》的结缘,应该是一次偶然。新接了一个学班。由于一些特殊的原因,这个班接连换了几任班主任。更换老师过于频繁,致使整个班级如一盘散沙。同学没有团结意识,没有团队精神,纪律混乱,打架、说脏话等不礼貌现象比比皆是,学生没有养成学习习惯:上课不会听讲,作业有一大半同学不交总之,这个班让所有任课老师头疼,成了大家公认的差班。当听说让我接这个班时,我心情郁闷极了。
我姨,一位优秀的班主任,一位受学生爱戴的好老师。为了散散心,也为了寻求帮助,我来到了我姨家。我姨不在。在我姨的床头,我发现了一摞《班主任之友》。我闲来无事,随手拿起一本翻翻看。一看就爱不释手了,一口气读了10几本。我姨什么时候回来的,我都不知道。一直到我姨催我吃饭,并答应把这些书都送给我,我才恋恋不舍的放下手中的书。
《班主任之友》每期都有清新的版面,中肯的评论,每份都集散新的讯息。每栏都设有适用的导文,每篇都含有引路的足迹。《班主任之友》荟萃了全国众多教育界精英的论文和心得体会,其中班级管理工作的经验之谈和理论指导有许多是值得学习与借鉴的。《班主任之友》以实新博活,短精细巧的个性,展示了独特的风貌和旺盛的生命力,给班主任带来了巨大的精神财富,送来了导师般的帮助。
《班主任之友》在《开学初班级初探中》说:打破框框,重新审视学生,有些过去被班主任看作后进生打入另册的学生,他们此时以特别敏感的眼光,注视着班主任,希望班主任不要以老眼光看人。作为班主任,应充分利用同学这一心理态势,切忌划框定调,先入为主,以此作为转变学生的契机。越看我越激动,越看我越觉得时间过的慢。我迫不及待等着新学期的开学了。
开学了,在我跟学生的第一次见面课上,我这样说:很高兴认识大家,从今天开始,我就是你们的徐老师了,我们要共同生活,共同学习。你们以前怎么样,徐老师不知道,也不想知道,你们所有人在老师心里面,都一样。用自己出色的表现,让徐老师注意到你,认识你,把你记到心里面,好吗?比一比,看谁最先让老师注意到你,最先叫出你的名字,好吗?同学们听了我的话,都用最响亮的声音说:好。于是,我趁机表扬了刚才做得好的,听讲认真的同学。受到表扬的同学,脸上露出了灿烂的微笑,做的更端正了。我发现,这一节课,根本不象我想象的那么糟糕,学生也不象我想象的那么调皮捣蛋。我更发现了赏识的重要作用。
从此,我努力做好赏识功:作业写得认真了,当面表扬,班上同学传看。会读书了,表扬;见到老师有礼貌了,表扬;热爱班级,积极为班级做好事了,表扬;上课听讲有了进步了,表扬总之,去发现学生的优点,去发现学生的进步,不断的赏识他们,鼓励他们,慢慢的,班上发生了变化:打架的少了,自觉学习的多了;随手丢垃圾的少了,保护卫生的小卫士,多了;上课发言的多了,做小动作的少了;其他老师表扬的多了,批评的少了;团结的意识强了,不团结的现象少了同学们争先恐后的用自己出色的表现,来引起老师的注意,很快的,我认识了班级的全部同学,了解了每个孩子的特点。使我可以对他们因材施教。他们一点点地进步,使我很欣慰。看着这些变化,我喜在心头。
这都得益于《班主任之友》,一篇篇班主任手记,使我意识到,要学会用辩证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孩子,辩证的思考班级发生的每一件事情。学会领略每一个孩子横看成岭侧成峰的那份独特美丽。遇到了困难是,翻翻《班主任之友》她就会给我信心和力量??她给了我《班主任必备的三副眼镜》。用望远镜来激发整体的进取意识,用显微镜来对待优秀生身上的缺点,用放大镜来寻找后进生身上的优点,发现学生的内心世界。慢慢的',我离不开班主任之友了,她已经成了我生活中的一部分。
《班主任之友》展示着班主任教育工作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读过诗化教育班主任手记等栏目后,令人顿发风景这边也好的感叹。热点透视栏目,紧扣时代脉搏,聚焦社会热点争鸣教育问题;教坛群英栏目,议奋斗历程,探教学思想,描育人艺术,展群英风采;专论栏目展名家思想于读者眼前,融抽象理论于现实实际,到读者以深层思考。探索栏目思考教育现象,讨论教育问题,求索教育方法,探寻教育规律。各个栏目各有特色。
《班主任之友》使我感受到了新课改的浓浓气息,诠释着教育的新理念。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洋溢着浓厚的人文气息。还使我感受到陶行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人格魅力,看到了魏书生别具匠心的班级管理艺术。他们一个个精彩的故事,一种种别出心裁的方式,令人豁然开朗,受益匪浅。
在《班主任之友》的指导帮助下,我逐渐成长为一个有经验的班主任。我所带的班级,纪律稳定,班风正派,班级活动丰富多彩,班级充满朝气和活力,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快乐的学习。经常被评为优秀班级,我本人也被评为优秀班主任。2003年还被授予市级文明班级的荣誉称号。在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中,我所带的班级每次成绩都名列前茅,《班主任之友》是我从教的良师,使我为师的益友。
上学的时候,是为了考试而读书,毕业后,就再也不想多看书了。所以提到“读书”,我真的觉得很惭愧。
当学校号召我们多读书,并为我们购买了大量书籍后,我是被逼着去读书的。当我在学校的书架中挑选书籍时,《做一个会“偷懒”的班主任》这本书一下子吸引了我。因为常年担任班主任,深知这份工作的艰辛与责任之重大,很想知道如何做一个会“偷懒”的班主任。当读完这本书后,我真的发自内心的感受到了书籍的力量,因为它帮我解开了这几年心中的困惑,让我清晰地看到要做一名优秀的班主任,是要有智慧,并且是要不断学习的。
“学生并不需要老师盯死看牢,并不需要手把手地去教。很多时候,他们自己知道管理自己,自己知道教育自己。只是我们做班主任的太不信任他们,总以为他们离开了班主任就不行。”开篇的这段话,让我深刻意识到自己的大包大揽,累着,但是效果并不是非常理想。也常听老师们念叨,某某老师在管理学生方面很有一套,老师在与不在教室,孩子们都一个样,有时老师不在,孩子们上自习,那叫一个静。细想想,这样的老师肯定是有方法。
“一个人成长的动力源于内心的需求和渴望,而不仅仅是教师的指引和鼓励。”是的,对于我的学生们,如果都能有了这种动力,我想我真的可以做个可以“偷懒”的班主任。“我深刻地认识到,教育的本质是影响,而不是说教、批评和指责。我也意识到,教育最根本的任务并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教会他们如何做人。”对于小学的孩子们更须如此,养成一个好习惯,是终生受用的。学习再优秀,如果没有学会做人,恐怕对人、对己,甚至对社会都是没有益处的。“我还认识到,教育不是万能的,教师不是万能的,教师只不过是学生成长路上的一个参考、一个路标……”作为老师的我们明白了这一点,对我们的教育是大有益处的。
当我看到郑学志老师,在初当班主任时,曾面临着全班同学联名要撤换班主任的心酸经历时,我觉得有如觅到知音。这位被媒体誉为“教育痴人”和“班主任的民间领袖”的郑老师并不隐瞒这段经历,他说“在前行的路上,谁不会经历一些挫折、一些打击呢?”是的,及时改变才能够有出路,变,然后才能够轻松,改变是“会偷懒”的关键。
忘记自己是班主任,做学生虔诚的听众;忘记自己是老师,虚心做学生的参谋;忘记自己是导师,做学生探索的同伴;忘记自己是管理者,做学生成长的服务员。在这本书中,通过大量的班主任工作实例详细的介绍了如何才能获得班主任“偷懒”的技能,无论是从自身改变还是到学生自主制度体系的建立,还是全面放手的运行机制,以及培养学生自主的良好品质等等,一个个鲜活生动的为师策略,真的让我受益匪浅,大受启发。随着工作阅历的增长,我也体会到了改变中收获意外的惊喜。
在我所带的班级中都会有一个特点,就是在学校的各项活动中表现踊跃,这可能和我的性格和喜好有关吧,在我与学生接触的每一天,我都会把自己的一些人生感悟与他们分享,针对班级出现的问题召开多种多样的班会形式来讨论解决。在郑学志老师的这本书中也提到这样的做法可以增加集体的凝聚力。在任用班干部方面,我觉得我要学习郑老师的观点,郑老师认为在班集体中官不怕多,只要有可能,就让每个学生都在班上有一个职务。有一个职务,自然就有一份责任,全员参与才能确保管理无死角。在以前,我真的没有这样想过。在以后,可以大胆尝试,充分调动班中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挖掘每一学生的闪光点。这样,有了勤快的学生就可造就出“懒惰”的班主任了!
《做一个会“偷懒”的班主任》这本书,虽然有些方法我可能学不好,做不到。但是书中的教育理念给我指明了方向,只有不断的用心研究与学习,才能成为一名“运筹帷幄”,尽享无穷工作“乐趣”的“偷懒”班主任!
要管理好一个班级,必须对班级的具体情况全面了解,只有对班级的具体情况了如指掌才能做到运筹帷幄中。班主任接班后通过多渠道、多形式的方法对学生进行了解来掌握他们的思想、学习、生活中的热点和兴奋点以及他们的缺点,这样在做学生的思想工作和开展学生活动就感到轻松而且会达到良好的效果。当然,除了间接了解学生情况外,还应经常利用业余时间,与同学进行交流,了解同学们的思想动态,指出他们存在的不正确的想法,提高他们的思想意识,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俗话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班主任要不断完善自己,一方面要精神焕发,以自然和谐的美给学生留下美好印象,要具有广博的知识,在课堂和课后以智慧去获得学生的信任,另一方面要以身作则,身体力行,善于利用生活中的细节,以人格的力量去感染学生,赢得学生的尊敬,劳动的时侯,班主任不是站在一旁指手划脚,而是挽起裤管与学生一起清洗教室;看到教室地板上的纸屑,班主任主动弯下腰去拾起扔入纸篓中;要为学生拾起掉落在地上的书笔;在天气突变的日子里,不时地叮嘱学生注意冷暖,照顾好身体等等,总之,班主任应以良好的行为去感染学生,影响学生。
班主任要管理好一个班级,该用什么手段呢?这个问题值得我们进行了思考,书中告诉我们在培养班级民主气氛的同时,制定了详细的班规,使班级管理有法可依。虽然在制定班规则地是需要花费不少心思,但是磨刀不误砍柴功班规定下之后,班主任工作十分轻松。当然班规的制定是需要经过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的:首先,对班干部进行集体培训,培养其管理能力,提高自制力,树立正确的思想。其次,在班级中制造声势,让学生明确班主任的重视程度。最后,付诸实践,班主任在旁也大力监督。在实践中师生不数据完善班规,形成了良好的班风。那么在整个管理班级的过程中,所有的事情,尽量让学生自己去做,当班主任就好比做父母,如果什么都是包办代替,那是培养不出成才的子女的,而应该是在民主的对待他们的同时,充分发挥他们的自主性,适当的时候加以引导。经过锻炼,使本班学生的胆量越来越大,能力越来越强,慢慢出现了许多人才,第二课堂活动效果显著。
在当班主任工作的过程中,深感做一个好是需要多动脑筋想办法的,用各种方式,通过各种途径对学生进行教育,感到学点创造性思维对自己是很有好处的。
从大的方面来说,班级管理的各种规章制度、实施办法、参加学校、年级的各种活动、组织班级活动都需要我们动脑筋精心设计;从小方面讲,对学生的表扬、批语鼓励也需要我们动脑筋。而每当自己的脑海里出现一个新念头时,马上把它记下来,并尽快付诸实施。每个学生都是有进步要求的,都希望别人认为自己是一个好学生。因此班主任给更多同学以奖励,在班里设了各种名目的奖项,让更多的同学得到表彰。
后进生的教育和管理历来是班主任工作的难点,却又影响班级整体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至关重要的一环。在这方面,作为班主任首先做到了以正确的态度对待他们,深入调查摸底,搞清他们所以成为差生的原因,做到了因材施教,对他们处处真诚相待,时时耐心相帮,真正做他们的知心朋友、最可信赖的朋友。及时对后进生加强心理疏导,帮助他们消除或减轻种种心理担忧,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价值。同时,班主任还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后进生表现其优点和长处,使他们品尝到成功的欢乐和喜悦。
总之,以人格的力量去感染学生、去关爱学生,用爱心去包容学生,这样才能创建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
前段时间读了《班主任兵法2》这本书,本书主要是介绍了万老师在担任一个短短xx天的初三年级班主任这期间的故事,讲述了x老师与各任科老师及同学之间团结合作、奋发图强,最终使学生不但取得优异的成绩,而且综合素质不断的提高,为他们在日后进入高中阶段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通过对本书的阅读,收获颇丰,并且结合自己在教学过程的经历,关于“班主任如何处理好与学生的关系”主要有以下几点体会。
第一,班主任在开学之初制定一个全班同学共同遵守的班级规章制度。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同样一个班级要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必须制定一个大家需要共同遵守的规则,从而使大家能够形成一股较强的凝聚力,努力学习,为个人班级争光。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班主任制定班规时,要充分的了解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包括学习、纪律、卫生等方面);要听取本班学生甚至家长各种意见和建议,采纳积极的建议;要全班同学共同参与制定本班的班规,使学生感受到自己是班级不可分割的一分子,要努力为班级效力;班规要具有一定的民主性和灵活性。
第二,班主任要努力使班干部发挥榜样作用。在开学后,班主任要及时、公开、民主的选出一支班干部队伍。班主任应该不要把选班干部作为一项任务,一种摆设或形式,选出后不管“死活”,只是交交作业的“机械工具”而已;而是班主任要把班干部成为自己的得力助手,成为自己与其他学生沟通的另一道途径,成为了解学生情况的第一“窗口”,成为其他学生学习的榜样。这就需要班主任最大限度的调动班干部管理和服务班级的积极性,要求班主任及时了解的班干部的'需求,解决他们的困难,使他们的工作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肯定与鼓励。
第三,班主任要“与生同乐”。班主任了解全班每一位学生的情况,能够更好的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就需要班主任要经常深入工作第一线,“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关心疾苦,本书中的万老师就与学生一起背《新概念英语》,能够了解学生在背的时候最需要什么:方法?勇气?毅力等等,能够第一时间引导学生走出困境,同时老师参与学生中间来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老师在这里是一股无穷的精神激励。因此,不管是课内还是课外,班主任要学会“与生同乐”。
第四,班主任要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正所谓“因材施教”,因为每一学生都是不一样的,这就需要我们予以区别对待,比如说:对于学习较好的学生,班主任要给予更大的目标,让其明白“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学无止境,不断努力。对于学习中等的学生,班主任要及时给予鼓励,并且引导他们掌握更加有效的学习方法。对于所谓的“差生”,班主任要努力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并且经常予以鼓励,从而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第五,班主任一定要善于阅读,用知识充实自己的大脑,充实自己的心灵,使自己成为智慧的班主任。多读书,在书海中学习名家的教学思想,吸取精华,博取众长,增长智慧,获得更多的管理班级的良方妙法。还要经常进行教育反思,总结自己工作中的经验和教训,在失败中汲取成功的营养。
教育是复杂的,没有反思就没有进步。尤其是没什么班主任经验的,在班级管理中会不断遇到困惑和出现这样那样的失误,这就需要班主任拥有一颗进取之心,经常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总结教育得失,与优秀班主任多交流多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班级管理经验。另外无论是班主任,还是科任教师,只有爱学生才是我们顺利和有效地进行工作的重要条件和前提。爱学生,懂得如何去尊重、宽容、理解他们;爱学生,是真真切切地为他们好,为他们的茁壮成长着想。让我们用最深沉的爱,滋润学生的心田,感化学生的行为,恢复他们的自信,促使其智慧迸发,才能让我们和学生共赢,让我们的工作更上一个台阶。
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在上一学期的班主任工作中,让我意识到自己经验的缺乏,以及面对班级问题的处理上还有所欠缺。假期中读了《班主任最需要的心理学》这本书让我对班主任的这份工作有了定位和认识,让我获益匪浅,相信在下一学期中会让我在工作中多了更多从容,减少困惑。
拿到这本书后,封面的一句话让我感同身受:“著名教育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经说过:‘一个好的班主任,应该是一个出色的心理学家。’这是写在《班主任最需要的心理学》封面上的一段话。读了这句话,让我对这本书有了更多期待。
的确,教育不仅是一门科学,更重要的是了解每一位孩子的心理,以心灵感染心灵的艺术。而作为一名班主任,要想达到教育的最佳效果,就必须不断修炼自我、提升自我,拥有美好而高贵的心灵。
作为一名班主任,而且是小学一年级的班主任,我们的肩上一直有沉重的压力——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班级常规、家校交流……面对着一件又一件待处理的事情,面对着学生身上发生的各种琐事,有时候颇感劳累与无奈。那么,如何有效地管理班级?如何建设一个优秀的班集体?都是班主任们在无数次思考的问题。《班主任最需要的心理学》这本书对于我们非常实用。本书采取了理论、经典案例以及案例分析的形式向班主任老师介绍了21个案例说明班主任自身最需要的心理学、20个案例说明班主任教育最需要的心理学、19个案例说明班主任管理最需要的心理学三大方面的知识,从而帮助班主任老师真正了解学生,真正有效地开展班主任工作。
开篇最先呈现给我的就是班主任自身素养。面对工作,面对压力,怎样才能让自己的心态永远保持乐观心态?怎样在工作中不带入不良情绪?就如书中所建议的',我们要学会享受过程,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和乐观、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做个心态阳光的班主任,快乐自己也快乐孩子,快乐同事也快乐家人,让每一天都精彩快乐;我们要学会关爱孩子,从关爱中感受幸福,即使自己对工作感到相当厌烦,也可以“假装”对工作、对孩子充满激情、无限热爱,通过“假装”哲学的妙用,让自己倦怠的情绪抛到九霄云外,在不知不觉中真正爱上工作,从中获得快乐和幸福;学会乐观开朗,笑对压力,用积极的态度面对一切,消除职业倦怠;学会顺势弯曲,感悟太极中的刚柔相济。“重师首在师自重”,教师积极乐观的心理状态,才能激发和感染学生,使他们终生受益。班主任要保持健康的心理,必须有一颗青春不老的心,使自己的生命丰富多彩,不断学习。成长发展不仅仅是孩子们的事情,也应是班主任贯穿一生的追求。班主任保持健康的心理,要有独特的个性。在学生面前既是班主任又是朋友,个性不泯灭,学生单纯热情的心态时刻感染着你,也有利于班主任保持健康的心态,更有利于与学生建立“亦师亦友”的师生观。
书中还提到:责任心是人对某一具体事务的积极关注和心理投入,不仅是一宗心理品格,也是一种道德素质和能力要素。责任心是我们工作的源动力,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关键。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故诺特博士说:“教育的成功和失败,‘我’是决定性因素。作为班主任,我们更应该有高度的责任心,深入孩子,细心观察,关心爱护,严格要求,坚持不懈的“引导和培养”,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健康、快乐的成长。
正如书中所说“做班主任完全是一种心中的责任,一种问心无愧的责任”。
文章中还有一点让我颇为赞同:“倾听是一种热情的期待,关注每一个学生,关注他们的个性差异,饱含期望地等待,会促成心灵的共鸣。”;“倾听是一种欣赏和尊重,欣赏是一种风景,尊重是一份赤诚,互尊互爱的课堂如沐春风,其乐融融。”
走进孩子心灵,除了要有师爱之外,还要多和孩子沟通,而沟通的重要环节是倾听,倾听是一种修养,更是班主任在班级教育管理中的一门艺术。我们只有认真、耐心地“倾听”,才能有的放矢地“说”。
总之,教育的本质是心灵的教育。雅斯贝尔斯说过:“教育的本质是心灵的教育,是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一个灵魂。”因此,班主任要在了解学生和自身心理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心灵教育的规律,让我们的教育真正的抵及学生的心灵,这才是最打动人心的教育。
我相信在新的学期能够让自己在班主任工作中少一些困惑,多一些从容,也相信我能和孩子们共同成长,一起走在路上!
不知觉中,这已是告别大学校园,步入职业的第五个年头了,也是在班主任工作岗位上锻炼的第五个年头。若不是有幸参加了渝中区李桂兰特级教师工作室,恐仍未能抽身,静下来细细拜读被誉为班主任工作不可不备的法宝《班主任工作漫谈》一书。此书是由魏书生先生所著,此书班主任工作经验和班级管理的具体措施两个方面,都对班主任工作做了十分精彩的诠释。如果说这本书是由魏书生先生工作点滴组成的合奏曲,但结合魏先生的个人经历,我认为这也是一部魏先生的成长史。曾育人无数,育心无数的魏先生在德育岗位上成就非凡、备受敬仰,其经历和经验也必将是留给教育界的瑰宝。
此书一共由八章组成,第一章便由班主任的自我改变和自我提升开启,随后谈论学生的主体意识,以及科学的班级管理,美育教育,特殊教育种。种,到最后留下的三言两语间,却尽显教育真谛。此书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冗长的说教,更没有高深的理论。就是这样一个个的故事,一个个魏老师和学生们在一起时,所发生的真实的故事。像项链一样,被串联起来了,毫无疑问,每一颗都是闪耀着光芒的珍珠。
心中要有爱,这是我对此书最执着的评价;平凡即是美,这是我对魏老师和孩子们在一起时,最骄傲的赞美。作为一名住读班班主任,我深深感受到,爱和平凡对于孩子们而言,是多么的重要。到现在我仍记忆犹新,刚入职的20xx年9月,我迎来了自己的第一批学生。孩子们都来自重庆酉阳,少小离家,有些孩子不会洗头,不会洗衣服,半夜要喝牛奶,更小的孩子还有尿床的现象;特别是男生,开学第一个月,每晚他们睡下了我再离开宿舍,大清早去叫他们起床,帮他们整理衣领、红领巾。孩子们犯了错误,刚想批评他们,一想到孩子们离家这么远,又只有忍住了。因为,我要做到心中有爱啊。我更希望每一个孩子能在六十六中校园里,感受、体会并思考爱。并在未来的日子里能够领悟爱,传递爱。
魏老师在书中谈到了美育,谈到旅游,庆幸的是,我的一些做法,竟跟上了魏老师的脚步。因为,予以学生的爱,我也想显得别具一格。借用凯撒大帝征服小亚细亚时的名言,改编成了班级口号:wecome,wesee,weconquer。我衷心地希望学生们有这样的气魄,有这样的魅力,去见证一切,去征服一切。孩子们需要跳出书本,走出课堂,去看,去听,去思考。我们在明媚的春光里,在暖阳下,每周都会在运动场上一堂英语阅读课,或是静静品味,或是豪迈诵读。每一个温暖的日子里,唯英文和阳光不可辜负。为更好的锻炼孩子们的能力,儿童节前夕,我带领着孩子们去到了必胜客餐厅,我们在那儿上了一堂别具一格的英语班会课。用英文解读食材,用英文讲述制作过程,用英语表达自己的餐后体验。大家小组分工,设计自己的披萨,制作自己的披萨。学生所得到的,并不仅仅是一餐美味的披萨,更是食物背后的故事、道理和中西方文化的碰撞和感悟。而这,应该就如魏先生书中所谈到的那样,正是我们的爱,走到了孩子们的内心深处,触及到了他们的灵魂。
魏先生的书,读起来有味道,读着读着便会想到自己的班主任工作经历,是否有些许契合,是否能跟上先生的脚步;魏先生的书,读起来有感情,读着读着便会不自觉地微微一笑,也会偶尔合上书,有片刻思考;魏先生的书,读起来有故事,是他和学生的故事,就像我和我学生的故事。写到此时,竟不自觉的打开了手机,翻到了自己朋友圈里20xx年6月11月夜里8时,在那个中考前夜,写给初20xx届1班的一首小诗:
风一程,雨一程。
故事,就这样写了三载。
或低吟,高叹,或嘹亮,婉转。
陪你白日放歌,与你青春作伴。
这可爱的过往啊,我心怜欢。
送你到月台,挥别在路口。
唯告诉独自上场的你,我心有祝福,千万千万。
愿你的每一个清晨都有阳光,愿你的每一个进步都有喝彩。
说起与《班主任之友》的结缘,应当是一次偶然了。有一次学校盼望老师每人能订阅一份杂志,订什么好呢?于是到阅览室去翻阅,无意间,我拿起一本《班主任之友》翻看着,成果一看就爱不释手了,坐在那里一口吻将一本书读完了。于是我便坚定地订下了《班主任之友》这一杂志,于是每月我都在期盼中迎来了我的朋友——《班主任之友》,于是每次带着感激读完每期的《班主任之友》。《班主任之友》荟萃了全国众多教育界精英的论文和心得体会,其中班级管理工作的经验之谈和理论领导有许多是值得学习与借鉴的。《班主任之友》以实新博活,短精致巧的个性,展示了奇特的'风貌和旺盛的生命力,给班主任带来了巨大的精力财富,送来了“导师”般的辅助。
今年学校要重新分班,我要接手一个新的班级,对这些孩子心里边没有底,因为前任老师都深得学生拥护,我怕自己稍有闪失,给学生留下不好的印象,而使班主任工作难以展开。就在我苦于无策之时,我从《班主任之友》的《开学初班级初探中》一文中读到了这样一段话:“打破框框,重新审视学生,有些过去被班主任看作落后生打入另册的学生,他们此时以特殊敏感的目光,凝视着班主任,盼望班主任不要以老目光看人。作为班主任,应充分利用同窗这一心理态势,切忌划框定调,先入为主,以此作为改变学生的契机。”越看我越激动,越看我越坚定了我带好新班的信念。我己迫不及待等着新学期的开始了。
开学了,在我跟学生的第一次见面课上,我这样说:“很高兴认识大家,老师知道你们都不舍得以前的老师,所以我想请你们和我一起用实际举动,告诉你以前的老师,你不会辜负她的期望,你会以更优良的表现证明给她看的,好吗?”“好”一声洪亮的答复,一下子拉近了我和孩子们的关系,我接着说:“从今天开始,我们就是朋友了,我们要共同生活,共同窗习。你们以前的表现于老师不知道,也不想知道,你们所有人在老师心里面,都一样,你们现在站在同一起跑线上,接下来的时间,于老师要看谁起跑的最快,谁在跑道上最努力。用你们杰出的表现,让于老师最先注意到你,认识你,把你记到心里面,好吗?比一比,看谁最先让老师注意到你,最先叫出你的名字,好吗?”同窗们听了我的话,都用最洪亮的声音说:“好。”于是,我趁机表扬了刚才做得好的,听讲认真的同窗。受到表扬的同窗,脸上露出了残暴的微笑,做的更端正了。我发现,这一节课,根本不象我想象的那么糟糕,学生也不象我想象的那么不易接近,而且我还发现了赏识的重要作用。
从此,我努力做好“赏识”功:作业写得认真了,当面表扬,班上同窗传看。会读书了,表扬;见到老师有礼貌了,表扬;热爱班级,积极为班级做好事了,表扬;上课听讲有了提高了,表扬……总之,去发现学生的长处,去发现学生的提高,不断的赏识他们,激励他们,慢慢的,班上发生了变化:打架的少了,自觉学习的多了;随手丢垃圾的少了,保护卫生的小卫士,多了;上课发言的多了,做小动作的少了;其他老师表扬的多了,批评的少了;团结的意识强了,不团结的现象少了……同窗们争先恐后的用自己杰出的表现,来引起老师的注意,很快的,我认识了班级的全部同窗,了解了每个孩子的特色。使我可以对他们因材施教。他们一点点地提高,使我很欣慰。看着这些变化,我喜在心头。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集体的智力财富之源首先在于教师的个人阅读。
真正的教师一定是读书的爱好者。
苏霍姆林斯基一生共完成了《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和青年校长的谈话》《公民的诞生》《帕夫雷什中学》和《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怎样培育真正的人》等40多本理论著作。
此外,还发表了600多篇论文和1200多篇儿童读物。
1977年苏联有关部门把他的教育著作汇编成《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文集》出版。
目前全世界已用30多种文字翻译出版了他的教育著作。
他的教育著作既有理论,又有实际,被人们誉为“活的教育学”“学校生活的百科全书”。
读书,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就是一种真正的备课。
苏氏认为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
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闲时间,不至于把备课变成单调乏味的死抠教科书,那你就要读学术著作。应当在你所教的那门科学领域里,使学校教科书里包含的那点科学基础知识,对你来说只不过是入门的常识。在你的科学知识的大海里,你所教给学生的教科书里的那点基础知识,应当是沧海之一粟。
苏霍姆林斯基建议教师要建立起自己的藏书,使之成为自己的老师,每天去向它们请教。那么,“每过一年,你的科学知识都变得更丰富”。
工作若干年以后,“教科书在你眼里看来就浅易得像识字课本一样了”(《给教师的建议》p.96)。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爱好读书应该是教师的职业素养和习惯。
苏霍姆林斯基在他的伟大著作中还精辟地揭示出一个读书的真理:学生智力的发展取决于阅读能力。“30年的经验使我深信,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给教师的建议》p.10)“如果阅读对于学生成为通往知识世界的一个最重要的窗口,那就没有必要花费许多时间给学生补课了。”(《给教师的建议》p.11)他认为,学习发生困难和形成差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一天到晚死啃教科书,“拼命使用他的记忆机器”。正因为“学生除了教科书以外什么都不阅读,那他就连教教科书也读不好”。(《给教师的建议》p.149)如果我们真的`想减轻学生的脑力劳动,那就要“让他们走到学校图书馆的书架跟前去,让书籍从沉睡的巨人变成青年时代的挚友”!(《给教师的建议》p.150)。
对照书中的例子,反思自己平时的教育行为,在不断的对比与学习中,我常常为苏霍姆林斯基为了学生成长不惜余力的精神而感动。他对学生充满了无限的爱,而他的这爱,来自于他的人格的魅力;来自于无私的奉献精神和坚毅的奋斗精神;来自于虚怀若谷,刻苦学习,顽强拼搏,不断求实、不断创新的精神;来自于勇攀科学高峰,不满足于已取得的成就,不断否定自己,超越自己,在教学中实践活动中不断充实、完善和发展自我的顽强毅力。
教师是人类历史文明的最重要的传递者,他本身必须具备美好的情趣,广泛的爱好。
琴棋书画,吹鼓弹唱,赋诗吟词等不说是无所不精,但起码要成为自己的所能。
要使自己在广泛的兴趣爱好中陶冶情操。
并且,只有教师具有广泛的兴趣爱好,他才会注意培养和保护学生的广泛兴趣。
作为一个爱岗敬业的教师,认真地及时地研究教学方法的改革,及时地总结教学心得,不断地更新知识,改进方法,使自己的教育理念伴随着时代的步伐,渗透鲜明的改革特色,不断地丰富和发展,并且会将自己的教研成果运用到班务工作及实际教学中。
假期里,我阅读了我订的杂志《班主任之友》,认真阅读完之后使我获益良多,从而也使我对班主任工作有了一个更深层次的认识。
在《班主任手记》部分中,有一篇文章令我印象特别深刻,具体内容是写一个13岁女学生在学校发下来的环保知识竞赛卷中写了一些不堪入耳的脏话,班主任知道后,并没有把她狠狠地批评一顿,而是从尊重出发,本着理解和宽容的态度,用鼓励的语言去教育和帮助她。首先通过调查了解她的家庭情况,然后针对她的特点,肯定她在某方面的优点,让她增强自信心,并鼓励她多参加实践活动。再而让她代表全体同学写一份报道稿。事后,班主任在稿子上略加修改,向《大连晚报》投稿去了。不久,报纸上也发表了这篇文章。这个女学生看到自己写的文字变成铅字,心情当然是无比的兴奋。班主任就趁此机会,鼓励她仔细观察班内的好人好事,为班级多写表扬稿。从那以后,这个学生在各方面也有明显进步了。这件事例,引起了我的深思:在社会日新月异的今天,大家每天都说着一个话题:效率。的确是的。但我们是不是也忘记了一样更重要的东西呢?人与人之间的相处需要的是更多的尊重。
自古以来,我国有师道尊严的传统,尊师是一种社会美德,但有时候不免会把学生置于被支配的地位。我觉得传统文化中的师生观,往往将尊重视为单向的(即学生对教师的尊重),而忽视了教师对学生的尊重。正因为是单向的,对于实施尊重的人只是一种客套,而不是发自内心的情感;对于尊重的对象则是满足了一种对自己的心理需求,很少去考虑对方的心理感受,学生也将永远不会学到尊重的真谛。因此,我觉得作为教育者首先就要转变自己的观念,树立尊重学生的意识,学会尊重被教育者的人格与意愿。春风拂弱柳,细雨润新苗。我想:教育应该一切从尊重开始,一切从心开始!
从这件事例上,我也深信教师只有全面地了解认识学生,了解认识他们的思想、情感和个性,才能对学生产生真正的爱,才能真正地做到尊重学生。有时候,教师也应该要学会蹲下来和学生说话,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这样或许会得到意外的收获。再联系到平时的教育、教学事儿,我对尊重有如下一些体会:
俗话说:自尊之心,人皆有之。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思想单纯,自尊心也比较强,他们总希望家长、老师皥??重和鼓励。当他们取得成绩时,希望别人能给予赞扬、肯定;当出现错误时,在内疚的同时更希望得到别人的谅解。班主任是学生自尊和人格的直接的保护者。因此,我们要致力于创设一种师生相互尊重、理解、宽容、友爱的氛围,让学生能在这个集体中快乐地成长。
情感是行为的动力,学生在校的一切活动都与他的情感体验密切相关。学生只有在健康良好的情感状态下,才能安心接受教育。若班主任采用****、冷酷、高压式的管理方法,极易使学生产生紧张、焦虑、恐惧等负性情感。因此,无论是从学生情感健康发展的立场出发,还是从减少负性情感对学生的不良影响出发,班主任都应把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合作式的、愉悦的、相互信任的和亲密的情感关系作为重要的工作目标。
由于社会环境、家庭条件、遗传素质和生活经历的不同,每个人都会形成独特的心理世界,他们在兴趣、爱好、动机、需要、气质、性格、智力和特长等方面是各不相同、各有侧重的,所谓人心不同,各如其面,我们不仅要认识学生的差异,而且要尊重学生的差异。差异不仅是教育的基础,也是学生发展的前提,应该视为一种财富而珍惜开发,使每一位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得到完全自由的发展。我们的教育强调以人为本,所以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承认个性差异,鼓励个性张扬,因材施教,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各尽所能,各尽其才。
尊重不是方法,也不是态度,而是一种教育理念,是让学生从他人的尊重中获得自尊,一个人的自尊是自我教育的源泉,而获得自我教育的能力是人一生中最宝贵的财富。因此,作为教?者,我们必须要做到一切从尊重开始,用爱来触动每个学生的心灵,让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班主任之友》每期都有清新的版面,中肯的评论,每份都集散新的讯息。每栏都设有适用的导文,每篇都含有引路的足迹。《班主任之友》荟萃了全国众多教育界精英的论文和心得体会,其中班级管理工作的经验之谈和理论指导有许多是值得学习与借鉴的。《班主任之友》以实新博活,短精细巧的个性,展示了独特的风貌和旺盛的生命力,给班主任带来了巨大的精神财富,送来了导师般的帮助。
《班主任之友》在《开学初班级初探中》说:打破框框,重新审视学生,有些过去被班主任看作后进生打入另册的学生,他们此时以特别敏感的眼光,注视着班主任,希望班主任不要以老眼光看人。作为班主任,应充分利用同学这一心理态势,切忌划框定调,先入为主,以此作为转变学生的契机。越看我越激动,越看我越觉得时间过的慢。我迫不及待等着新学期的开学了。
《班主任之友》中一篇篇班主任手记,使我意识到,要学会用辩证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孩子,辩证的思考班级发生的每一件事情。学会领略每一个孩子“横看成岭侧成峰”的那份独特美丽。遇到了困难是,翻翻《班主任之友》她就会给我信心和力量——她给了我《班主任必备的三副眼镜》。用望远镜来激发整体的进取意识,用显微镜来对待优秀生身上的缺点,用放大镜来寻找后进生身上的优点,发现学生的内心世界。慢慢的,我离不开班主任之友了,她已经成了我生活中的一部分。
《班主任之友》展示着班主任教育工作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读过“诗化教育”“班主任手记”等栏目后,令人顿发风景这边也好的感叹。热点透视栏目,紧扣时代脉搏,聚焦社会热点争鸣教育问题;教坛群英栏目,议奋斗历程,探教学思想,描育人艺术,展群英风采;专论栏目展名家思想于读者眼前,融抽象理论于现实实际,到读者以深层思考。探索栏目思考教育现象,讨论教育问题,求索教育方法,探寻教育规律。各个栏目各有特色。
《班主任之友》使我感受到了新课改的浓浓气息,诠释着教育的新理念。“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洋溢着浓厚的人文气息。还使我感受到陶行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人格魅力,看到了魏书生别具匠心的班级管理艺术。”他们一个个精彩的故事,一种种别出心裁的方式,令人豁然开朗,受益匪浅。
在《班主任之友》的指导帮助下,我逐渐成长为一个有经验的班主任。我所带的班级,纪律稳定,班风正派,班级活动丰富多彩,班级充满朝气和活力,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快乐的学习。经常被评为优秀班级,我本人也被评为优秀班主任。20**年还被授予市级文明班级的荣誉称号。在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中,我所带的班级每次成绩都名列前茅,《班主任之友》是我从教的良师,使我为师的益友。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miekuo.com/fanwendaquan/xindetihui/4791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