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心得体会

教师学习习近平治国理政心得体会(优质20篇)

教师学习习近平治国理政心得体会(优质20篇)



教师心得体会是教师对于自己的授课内容、教学方法、学生表现等方面进行总结和反思的一种方式。推荐给大家几篇优秀的教师心得体会,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学习习近平治国理政心得体会

近期学习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深感获益良多。现结合工作实际,对其中关于“带头做到两个维护,着力推进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政治建设”的相关论述谈几点学习体会。

1、切实提高“两个维护”重要性的思想认识。

邓小平同志曾强调:“任何一个领导集体都要有一个核心,没有核心的领导是靠不住的。”我们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28年的历史,以遵义会议为界标,可以分为前14年和后14年。前14年,我们党不成熟,没有形成坚强的领导集体和领导核心,革命不断遭受挫折。后14年,我们党形成了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革命事业就从此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提出一系列重大举措,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尤其是我们党勇于面对遇到的重大风险考验和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以顽强意志品质正风肃纪、反腐惩恶,消除了党和国家内部存在的严重隐患,党内政治生活气象更新,党内政治生态明显好转,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明显增强,焕发出新的强大生机活力,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强政治保证。取得这些成绩的根源,就是因为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两个维护”反映了全党全国人民的愿望,体现了全党全国人民的意志,是对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加强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全面从严治党新鲜经验的深刻总结,是全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2、各级党政机关首先是政治机关。

必须旗帜鲜明讲政治。

前段时间我以“强化政治机关意识当好重要方阵,建设风清气正的政治机关”为题目同大家讲过一堂党课。中央和国家机关是党和国家设立的机构,履行着党和国家相应的职责。在我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党的领导也是我们的最大制度优势。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旗帜鲜明讲政治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只有讲政治,才能始终维护党的团结统一,才能始终保持党的生机活力,才能确保党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

去年1月,中共中央印发了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文件指出:中央和地方各级人大机关、行政机关、政协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本质上都是政治机关,旗帜鲜明讲政治是应尽之责。要始终坚持在党的领导下依法实施经济社会管理活动,坚决贯彻落实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积极主动将党的领导主张和重大决策部署转化为法律法规和政策政令,转化为对经济社会管理的部署安排和工作活动,转化为领导体制、工作机制和管理方式方法创新,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效果。文件还强调,国家机关履行职责、开展工作,要提高政治站位,把准政治方向,注重政治效果,考虑政治影响,坚决防止和纠正把政治与业务割裂开来、对立起来的错误认识和做法,确保政治和业务融为一体、高度统一。所以,我们要清醒认识到,各级党政机关首先是政治机关,旗帜鲜明讲政治是必须的,没有脱离政治的单纯业务,同样,也没有脱离业务的抽象政治,我们各级党政部门必须把讲政治融入到各项具体工作中,使得两者有机统一,才能把准我们工作的方向。

3、以政治建设为统领。

建设让党中央放心、让人民满意的模范机关。

在深化党政机构改革中,市委老干部局作为党委的工作机关独立设置机构,可以看出我们的地位、作用和使命的重要。因此,作为党委的工作部门,我们要履行好职责,肩负起使命,完成好任务,就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立足新时代历史方位,加强党的领导,全面从严治党,把政治建院摆在首位,坚持政治机关站位,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抓好基层党组织建设。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做好“三个表率”,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上作表率,在始终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上作表率,在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上作表率。落实好意识形态责任制,守好意识形态安全“南大门”,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在政治历练和实践锻炼中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加强离退休干部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引导广大离退休干部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讲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故事,讲好党的领袖的故事,让广大离退休干部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支持党中央带领全国人民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设现代化强国。

学习《习近平治国理政》心得体会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是一个有机整体,集中反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完善发展的基本脉络,集中反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是全面系统学习掌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最新最权威教材。这对于引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在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对世界经济与人民生活带来的新影响、面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强权”“霸权”主义“新冷战”思维的新侵扰以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新挑战,坚定不移地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提供了思想之旗、精神之魂、航向之舵、前行之力。下面,根据安排,我简要谈三个方面的体会。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论是实践的指南。通过近期的集中学习和个人学习,我体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充满着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充满了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展示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品格、价值追求和精神风范。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关键是读原文、学原著、悟原理,提高思想觉悟和理论水平,补足精神之“钙”,疏浚思想之“源”。

一是通过学习,把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统一起来,保持对远大理想和奋斗目标的清醒认知和执着追求,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

二是通过学习,既全面掌握马克思主义这个科学思想体系的基本内容,又系统掌握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三是通过学习,加强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基础理论的整体把握,搞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意义,搞清楚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深远影响,搞清楚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搞清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奋斗目标,搞清楚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的重大部署,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习近平书记强调,检验一个干部理想信念是否坚定,主要看干部是否能在重大政治考验面前有政治定力。他强调,“今天,仍有大量的各种考验,有时甚至会有生死考验。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党员干部能不能坚守党的初心和使命、经受住考验,这是需要我们不断用行动回答的一个严肃问题。”

一方面,始终对党绝对忠诚。在任何时候都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这种一致必须是发自内心、坚定不移的,是经得起任何考验的。另一方面,时刻保持政治警觉。前不久,省纪委监委通报了某纪检监察组原组长的案件,专门提到了他违反政治纪律,购买、阅读歪曲和攻击党的十八大组织路线、干部政策的书籍,并转发给他人等问题。

这一反面案例警示和警醒我们,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政治监督也决非一日之功,在开展监督实践中,必须切实增强政治警觉性和政治鉴别力,坚持问题导向,保持头脑清醒,及时发现、纠正和查处驻在单位党员干部“七个有之”、两面派、两面人等问题,自觉抵制各种错误思潮的侵袭,勇于同违反党的纪律、危害政治安全行为作斗争,坚决维护党的团结统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改革越到深处,越要担当作为、蹄疾步稳、奋勇前进,不能有任何停一停、歇一歇的懈怠。我体会,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最终的落脚点还是在知行合一中勇于担当负责,积极主动作为,把初心使命变为锐意进取的精气神和埋头苦干的自觉行动。

一是锤炼担当的能力。在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上较真较劲,严格自我要求,通过加强学习和实践锻炼,有针对性地补短板、强弱项,着力提高把握政策、监督检查、谈心谈话、线索处置、审查调查等监督工作的看家本领。

二是保持担当的勇气。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说过,监督是最难的,因为今天批评这个,明天批评那个,时间长了,自己也就犹豫了。杨晓渡书记也曾经说过,惩治一个老虎谁都不会反对,而监督天天红脸出汗,会得罪人,其实监督者自己心里也会为难。我体会,作为一名纪检监察干部,一定要有不怕的勇气、胆气和韧劲,不回避矛盾,不回避问题,迎难而上履行职责。既要坚持敢于碰硬、铁面监督,又要更加讲究政策,更加注意方法,确保监督取得良好政治效果、纪法效果和社会效果。

三是擦亮担当的底色。我们是监督别人的人,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同时也在别人的监督之下,如果自身不正,作风不硬,别人自然会从心理上排斥我们,瞧不起我们,也必然会导致监督的效果大打折扣。这就要求我们牢固树立“监督者更要接受监督”的意识,强化自我监督,自觉接受监督,行使权力慎之又慎、自我约束严之又严,真正做到自身正、自身净、自身硬,做严格自律的标杆。

学习习近平治国理政心得体会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收录了一篇文章《广大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要做到信念坚、政治强、本领高、作风硬》。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是一件大事,关乎党的命运、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命运、人民的福祉,是百年大计。要兴党强党,保证党永葆生机活力,就必须实事求是认识和把握自己,以勇于自我革命精神打造和锤炼自己,保持对党的忠诚心、对人民的感恩心、对事业的进取心、对法纪的敬畏心。党员干部要铭记“四颗心”,做好实心人。

铭记“保持对党的忠诚心”的教导,做永远红心向党的“向日葵”,不忘初心使命。在党的坚强领导和指导下,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以党和国家方针政策为指针,以践行规划目标为方向,以服务时代发展为担当,在火热的实践、不懈的拼搏、顽强的奋斗中增强责任感、使命感、时代感和自豪感,这就是“向日葵”式的好干部。

铭记“保持对人民的感恩心”的教导,做懂得惜时感恩的“勤务员”,增强服务意识。像雷锋那样做人民的“勤务员”,热爱人民,懂得感恩,惜时奋进,爱憎分明,公而忘私,舍己为人,助人为乐,奋不顾身,不怕困难,言行一致,服务群众、服务发展、服务稳定、服务改革,这就是志愿服务精神、敬业精神、拼搏精神、创新精神、攻坚精神和工匠精神的体现和传承,值得我们学习和发扬。感党的恩,感人民恩,感师长恩,感组织恩,感社会恩,是我们服务的不竭动力和源泉。

铭记“保持对事业的进取心”的教导,做坚定理想信念的“千里马”,奉献青春智慧。无论攻克哪座高山,山高人为峰;无论横渡哪个海洋,理想信念是前进的风帆;无论从事何种行业、何种事业,付出青春智慧是成功的前提。党员干部过硬的作风、高强的本领、顽强的意志和坚定的信念从哪里来?从学习中来,从淬炼中来,从进取中来,从积累中来,从团结中来,从奉献中来。“院子里跑不出千里马,温室里育不出栋梁材。”“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有比人更高的山。”要做奔腾于草原的骏马日行千里不停蹄,要做翱翔于天空的雄鹰搏击云端不歇翅,要做冲击于江河的船只配合纤夫不松桨。

铭记“保持对法纪的敬畏心”的教导,做始终遵纪守法的“排头兵”,永葆清正廉洁。党员干部的政治思想好、处事作风好、道德觉悟高、文明素质高、工作能力强、自觉意识强,对纪律规矩和法律制度的敬畏、尊重、参悟和遵守是必要的保障。必须保持对法纪的敬畏心,做始终遵纪守法的“排头兵”,这是我们干部永葆清正廉洁的最好态度、最佳方法和最美风景。

年轻干部也好,年长干部也好,都要铭记“四心”教导,做到信念坚、政治强、本领高、作风硬,做实干家、实心人、实在人,始终在细照笃行中不断修炼自我,在知行合一中主动担当作为,在时代的挑战和考验中谱写忠诚、感恩、进取、奋斗、奉献和廉洁的壮美篇章。

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心得体会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集中反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发展脉络和主要内容,生动记录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崇高事业贡献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成为当今世界最具影响力的领导人著作之一。

中华文化善于博采众长、与时俱进。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国人民的价值观和精神世界,是始终深深根植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沃土之中的,同时又是随着历史和时代前进而不断与日俱进、与时俱进的。”中国历史上许多先哲坚守儒学主体地位,但也认为应吸收佛、道中的某些理论观点以充实儒学。儒学正是由于以丰富多彩的众多文化为源头活水,与日俱进、与时俱进,才有长久的生命力。中华文化正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不断博采众长进而得到长足发展的。

“知行合一”的实践智慧。习近平同志指出,“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我们应结合时代条件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中经世致用、知行合一、躬行实践的思想,并赋予其新的内涵。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特点就是突出人的实践智慧,并强调实践智慧必须转化为实际行动,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达到“知行合一”的境界。宋代以后儒学中“实践”概念广为运用,而实践和躬行连用甚多。明代的王阳明指出,智或知应当是良知,而良知必须知行合一。中华传统文化的另一重要特点是“经世致用”。中华思想文化史告诉我们,做人和做学问这二者应当统一,而且前者比后者更加重要。因而,“经世致用”不仅是一种方法,而且是信念、理想所表现出的高尚品格。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杰作,也是体现中华文化的范本,放射出灿烂的人文之光。书中的人文思想、人文情怀和人文理念,继承和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教师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心得体会范文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生动记录了党的十九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取得新的重大进展的伟大实践,集中展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充分体现了我们党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的智慧方案,是全面系统反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权威著作。我认真学习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认为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意义重大,必须要在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上下功夫。

一是夯实基础,在真学中体现政治态度。真学是基础,是前提,是头道工序。我们要深刻领悟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的重要意义,可以说,第三卷与第一、二卷一脉相承、有机统一,是全面系统反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最新权威著作,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旗帜,是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根本指针,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智慧方案,具有十分重要的政治意义、理论意义、实践意义、世界意义。我们要积极参与理论中心组学习会、宣讲报告等各类活动,同时还要充分利用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来学习,自觉带着感情学、带着责任学、带着使命学,学出忠诚、学出觉悟、学出信仰、学出担当,着力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xx落地生根。

二是把握关键,在真懂中体现政治觉悟。真懂,不仅是懂字面、懂文义,更要懂根本、懂精髓。《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收入了习近平总书记在2017年10月18日至2020年1月13日期间的报告、讲话、谈话、演讲、批示、指示、贺信等92篇,分为19个专题。其中的关键词有:一国两制、和平统一、生态文明、改革开放、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人民为中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等等,我们要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思想,感悟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思想方法、风格公号文秘稿子整理特点和作为大国领袖的风采。要重点学习全局性、大势性论述,重点学习与自己工作业务相关的论述,全面系统领会该书的重大意义、丰富内涵、思想精髓和核心要义,带头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提高运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化解重大矛盾、解决重大问题的能力。

三是抓住核心,在真信中体现政治信仰。学而不懂不是真学,懂而不信不是真懂。伟大思想理论是一个不断丰富、不断发展的科学体系,真信就是不仅要入眼入耳,更要入脑入心,还要在灵魂深处敲响鼓,在思想深处起共鸣。我们要坚定对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信赖,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以身许党的忠心,牢固树立“四个意识”,自觉践行“两个维护”,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优化协公号文秘稿子整理同高效、坚持全面依法治国,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切实加强党内政治监督,坚决做到党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党中央决定的坚决执行、党中央禁止的坚决不做。

四是坚持根本,在真用中体现政治担当。学习的目的全在于运用。学懂、弄通是前提,用好、做实是根本。我们要进一步强化政治担当,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要不断总结和完善工作经验,提出新思路、新方案,拿出新举措,开创干事创业新局面。要自觉把工作放在全县发展大局中去思考去谋划,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各项工作部署,压实责任,加强指导,强化督查,推动各项工作落地生根。要深入抓好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回头看”反馈问题整改,坚决完成决战脱贫攻坚硬任务;要妥善解决就业、教育、医疗、社保等问题,下足保障改善民生硬功夫。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是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领导推进新时代治国理政的实践中发表的一系列重要论述,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是新时代共产党人的理论之源、思想之源、信仰之源,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要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学深悟透、融会贯通,做新时代新思想的先行者、传承者、弘扬者。

坚持学深悟透,突出信仰忠诚。《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涉及报告、讲话、演讲、指示等92篇文章,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各个领域,内容丰富、哲理深刻,是指导新时代党员干部的理论基础。广大党员干部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用心学好《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各级党组织要将学习内容融入主题党日、“三会一课”、座谈交流等活动当中,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各章节纳入党员教育培训重要内容,通过读书班、宣讲团等形式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带着感情学、带着使命学、带着问题学,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以理论的坚定夯实信仰的坚定。

坚持秉刚执本,筑牢为民之基。《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书中引用的内容,从诸子百家、唐诗宋词到文学名著、马列主义经典名篇,无不给人以思想的启迪。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到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从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到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从推动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到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涵盖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作为党员干部应该坚持通读原文,悟透其中原理,准确把握精神实质、领会核心要义,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通过学习坚定前进方向、提升履职能力,筑牢为民情怀。坚持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为指导,研究新问题、迎接新挑战,切实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坚持以学促干,强化使命担当。我们的事业不可能一帆风顺,困难和挑战将接踵而至,面临的挑战只有不断提升自身素质练就过硬本领,才能迎难而上乘风破浪,学好《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就是要用党的最新理论武装头脑,在学习中汲取力量强化担当,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要把《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与基层具体工作相结合,在落实工作过程中要常学常新、反复研读、反复印证,时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实践,学以致用、身体力行,增强“干”的定力、“会”的本领、“实”的作风,以担当务实的作风应对“四大考验”化解“四大危机”,真正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干好本职工作、破解工作难题和推动工作进步的强大动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教育工作高度重视,教育系统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作为武装思想、提高站位、推动教育现代化进程的最新教材,深刻认识领会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教育战线。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我国教育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实现了全方位、系统性的整体提升,为经济发展、科技创新、文化繁荣、民生改善、社会和谐、对外开放提供了有力支撑。《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生动记录了党的十九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伟大实践,集中展示了许多具有原创性、时代性、指导性的重大思想观点,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结晶,是全面系统反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权威著作。教育系统必须做到学习跟进、认识跟进、行动跟进,开展《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专题培训,建立健全对教育系统党员干部和骨干教师专题培训的常态化工作机制,形成多层次党的创新理论学习培训体系。

要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推动教育改革发展的强大思想武器,在学习中,要把《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同第一卷、第二卷贯通起来学,同习近平总书记对本地本部门工作的重要讲话指示精神联系起来学,同当前正在推进的教育现代化进程结合起来学。坚持系统学习,学深悟透,深入理解和掌握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把握精髓,抓住根本,不断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持学用结合,将学习贯彻理论与推进教育现代化“施工图”结合起来,与解决教育改革重大实际问题结合起来,与满足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新需求新期待结合起来,不断深化对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的认识,不断增强学习本领、改革创新本领、科学发展本领、依法治教本领、驾驭风险本领。

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挑战与机遇并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要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归根到底靠人才、靠教育,必须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教育强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根本遵循。

当前教育系统要把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贯穿到教育改革发展全过程,落实到教育现代化各领域各环节,确保在教育战线落地生根。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融入学校教育科研与课堂教学,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和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润物无声中增强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情感认同、理论认同和思想认同。教育系统认真研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准确把握当前国际形势,牢牢把握扎根中国大地的原则要求、牢牢把握深化教育改革的方法路径、牢牢把握服务国家战略的育人导向,谋新图、育新机、开新局,齐心协力写好教育改革发展的时代答卷。

加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进程。

推进教育现代化,最重要的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这一主线,加强系统化、学理化、学科化研究阐释是一项长期的政治任务、教学科研任务。《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是充分反映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领导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攻坚克难、砥砺前行伟大实践的最新教材,是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推动工作的最新教材,是我们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团结带领人民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生活的最新教材,是为世界谋大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最新教材。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体现了“中国之治”日益走向成熟和自信。伟大实践是我们党对重大挑战的有力应对,今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全民战“疫”既展示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社会主义中国的制度优势,又表明了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具有独特优势。《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通篇贯穿着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只有坚持全面系统学、及时跟进学、深入思考学、联系实际学,持之以恒、久久为功,才能深刻领会其思想精髓、核心要义,深入掌握这一指导我们工作实践的强大思想武器。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和前两卷一脉相承,全面、系统、深入地阐释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大意义、科学体系、丰富内涵、精神实质、实践要求,为党员干部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供了“理论宝典”“鲜活教材”“营养套餐”。下面,我结合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谈谈自己在机关党建工作方面的心得体会。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深刻阐明了机关党的建设的重大意、使命任务和重点工作举措,科学回答了机关党的建设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机关党的建设指明了努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央和国家机关必须牢固树立政治机关的意识。”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机关掌握着“印把子”“笔杆子”“刀把子”“钱袋子”“官帽子”,都有着鲜明的政治属性。无论是党委工作部门,还是政府工作部门,或是群团组织,虽然职责分工不同,但都不是单纯的业务机关,任何时候讲政治都是第一位的要求。特别是县直机关作为全县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排头兵”,必须始终牢记,没有脱离政治的业务,也没有脱离业务的政治,只顾低头拉车、不抬头看路是不行的。我们要结合自身工作实际,认真对照检查在践行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上的差距和不足,始终把政治标准、政治要求贯穿机关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以及制度建设全过程,深入思考研究贯彻落实的具体措施,创造性开展工作,始终让党的旗帜在机关高高飘扬。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政治意识淡化;二是党的领导弱化;三是党建工作虚化;四是责任落实软化,并深刻指出这些问题的实质就是“灯下黑”。总书记的讲话振聋发聩、令人警醒。总书记指出的这些问题在我县也不同程度存在,比如,有的对机关政治属性认识不到位,专注业务、忽视党建,党建和业务“两张皮”;有的对机关党建抓什么、怎么抓搞不公号文秘稿子整理清楚,找不到结合点;有的组织生活庸俗化、随意化、平淡化,“三会一课”形式化;有的党委(党组)履行主体责任不到位,对党建工作多是号召式、要求式的安排部署,把党建责任推给机关党委,自己当“甩手掌柜”,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制约着我县机关党的建设的高质量发展,必须高度重视,并认真解决。下一步,既要坚持和完善好的做法,也要瞄准问题去、奔着问题改,敢于攻难克艰,积极探索创新,在补短板、强弱项上持续发力,推动我县机关党建工作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和改进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必须牵住责任制这个“牛鼻子”。作为县委书记,虽然一直高度重视机关党建工作,但是离总书记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在这里,我也做深刻检讨。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一定树立“抓机关党建是本职、不抓机关党建是失职、抓不好机关党建是渎职”的理念,坚持“书记抓、抓书记”,切实履行好党建的公号文秘稿子整理第一责任人责任。全县各部门党组(党委)要加强对本单位党的建设的领导,把责任扛在肩上,健全定期研究机关党建的工作机制,每年在本部门一定范围内通报抓机关党建工作情况并接受评议,做到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一起谋划、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检查,切实履行好全面从严治党的主体责任。机关主要负责同志要严格落实第一责任人责任,其他班子成员要认真履行“一岗双责”,抓好分管领域的党建工作。各级党建工作领导小组要加强指导、及时研究解决相关问题,统筹推进机关党建工作,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

总之,加强和改进机关党建工作责任重大、使命光荣。需要举全县之力,不断开拓进取、真抓实干,奋力开创机关党建工作新局面。

一、通篇闪烁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光芒。《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是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领导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攻坚克难、砥砺前行,实现脱贫致富全面小康、开启现代化新征程、实现伟大梦想的理论集成,是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推进人类文明进步的最新教材,是我们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理想信念、树牢以人民为中心宗旨意识的实践总结,是为世界谋大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科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我们要系统辩证地认识其中蕴含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特别是用系统思维深入把握和自觉运用,不断汲取真理的力量和智慧。

二、通篇突出了以人民为中心实现“治”与“理”的有机统一。《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以人民为中心”为统领,集治国与理政、目的与路径、任务与方法为一炉,充分彰显了为民治国、为民理政的执政理念,实现了人民是执政的基础与执政为民的高度统一。学深学透《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最重要、最根本的是向习近平总书记看齐,最直接、最管用的是向习近平总书记学习。要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人民公仆的深厚情怀,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提升政治站位,在倾听人民呼声中提高思想觉悟。要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为民理政的根本立场,始终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根本使命,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都要站在群众的立场上。要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为民治国的使命担当,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倾听人民呼声,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

三、努力推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应重点抓好三方面工作。要加快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省建设。全面加强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把各族干部群众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不断增强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要加强网络空间治理。着力提高网络综合治理能力,形成党委领导、政府管理、企业履责、社会监督、网民自律等多主体参与,经济、法律、技术等多种手段相结合的综合治网格局。要加强应急管理能力建设。深化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改革,不断加强我省应急管理投入机制和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完善应急指挥和教育培训体系,加强应急队伍和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奋力推进全省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

今天,在总支安排下,我与各位同志分享一下自己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的体会。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1、学习的意义;2、怎么来学;3、怎么去做。不妥之处,欢迎同志们提出批评。

中共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在领导推进新时代治国理政的实践中,又发表一系列重要论述,提出许多具有原创性、时代性、指导性的重大思想观点,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党的理论创新成果。为了推动广大干部群众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为了帮助国际社会更好了解这一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增进对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认识和理解,举国上下乃至全世界都掀起了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思潮。

作为教育工作者,更加关注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2018年9月10日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以“国之大计、党之大计”高度概括了教育在新时代的重要地位,教育系统要想解决“培养什么、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就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把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贯彻好、落实好。加强学习,我们的教育工作指向明、方向准。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收入的是习近平在2017年10月18日至2020年1月13日期间的重要著作,共有报告、讲话、谈话、演讲、指示、批示、贺信等92篇,全书分19个专题。中心学校同志采取自学和集中学习的方式开展学习,在本学期内准备学完所有19个专题,在每周例会上第一件事就是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学前有安排,学习时每人带学一节,并安排2至3人对指定的章节谈学习体会,不走形式,不走过场。

学思结合,学以致用。“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进行思考就会有收获,学习并能应用那就有了成效。教育系统要解决的是“培养什么、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对于我们来说,我认为应该这样去做:

1.在“立德树人、五香并育”工作中,把我们的学生培养好,让每一位学生健康快乐成长。立德树人就是解决为谁培养人的问题,五香并育就是解决培养什么、怎样培养的问题。培养人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较长的过程,学生的进步是潜移默化的,我们把这项工作拎在手上,记在心中,做在实处,相信一定会花香满园。

书记项目是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主要举措。在2020年《书香最致远,经典砺初心》书记项目中,不仅要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还要学习其他的红色经典、优秀经典传统文化、理论专著,通过学习丰富自己的内涵,更好的提高自己的服务水平。

2.善待每一位家长。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家长的年龄层次,文化差异都不同,对同一事物的看法不一,当他们提出了质疑时,我们应该理解,我们作为一位教育工作者,不论你是不是班主任,是不是班子成员,都应该耐心暖心的解释,不能拒人千里,漠然冷视甚至一推了之,这样的例子在我们身边有,我们要做到习总书记要求的“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

3.我是怎么做的。学习是加强理论建设,统一思想,是为了更好地工作。在我分管的工作中,始终把搞好服务放在第一位,这几年财务、劳资政策变化让人应接不暇,我都加强学习,积极宣传相关政策,细心测算调资、一次性奖励、绩效工资、乡镇补贴标准,按时报批按时发放,该享有的政策应享尽享。退休同志工资现在归养老中心发放,但我仍然积极宣传解释调资政策及工资发放变化政策,让老同志老有所乐,让他们感受到曾经工作过单位的温暖。

最后,借用保尔·柯察金的话作为本次结束语: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它给予我们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不应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学理论强实践立创新,做最好的自己。

学习《习近平治国理政》心得体会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收录了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11月15日至2020年6月13日这段时间的讲话、谈话、演讲、答问、批示、贺信等共79篇,内容涵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方方面面。下面谈谈我学习这本书的一些心得体会。

我认为学习本书应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学习习总书记在治国理政方面的理论创新成果;另一个是学习习总书记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理论创新成果主要包含四个重大主题,分别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面深化改革”和“走和平发展道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主要是指“一个导向”和“五大思维”。

(一)、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这是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思想的主体和主线。关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要掌握四个方面内容:总依据、总布局、总任务:总依据,就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就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总任务,就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当代中国最大的实际,在任务情况下都要牢牢把握这个最大实际,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坚决抵制各种错误主张。基本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是对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改革攻坚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面临的难点问题、干部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的积极回应;体现了人类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和党的执政规律。独特优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90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本质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植根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科学社会主义一般原则与中国特殊实际相结合的产物。

(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对实现我国未来更高奋斗目标的政治动员和大众化表达,号召大家要“形成共识、凝聚力量、攻坚克难”。首先,中国梦的提出和实现具有历史必然性和历时合理性。当前,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一定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一定能实现。其次,中国梦体现了宏观、中观、微观层面内涵的辩证统一。宏观层面,中国梦体现了中国利益与世界利益的辩证统一,中观层面体现了国家利益、人民利益的辩证统一,基本内涵是国富民强,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微观层面,体现了个人利益与民族利益的辩证统一。最后,中国梦的实现必须形成共识、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团结的力量。

(三)、全面深化改革。

体现了坚持统筹兼顾、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统一、坚持“十个手指弹钢琴”的战略思维和辩证思维。要掌握全面深化改革的顶层设计、逻辑关系和思想方法:顶层设计,要在基本确定主要改革措施的基础上,深入研究各领域改革关联性和各项改革举措耦合性,深入论证改革举措可行性,把握好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关系。逻辑关系,要推动各项改革相互促进、协同配合。注重改革措施整体效果,防止畸重畸轻、单兵突进、顾此失彼。坚持整体推进,抓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做到全局和局部相配套、实现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统一。思想方法,要正确处理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关系、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关系、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的关系、胆子要大和步子要稳的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着力提高操作能力的执行力。

(四)、走和平发展道路。

我们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夯实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基础。纵观世界历史,依靠武力对外侵略扩张最终都是要失败的,我们要走出一条和衷共济、合作共赢的新路子。

(一)、一个导向。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治国理政中自觉贯彻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具体体现在他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

(二)、五大思维。

历史思维:尊重历史过程、历史逻辑、历史必然性和历时合理性,把事物置于历史发展过程中进行思考,注重揭示事物发展的必然进程及内在逻辑;既注重实事求是,又注重历史地看问题。辩证思维:注重矛盾分析,抓住主要矛盾;注重矛盾双方的相互作用,在注重矛盾双方对立的时候不忽视二者的统一,统一的时候不忽视二者的对立;注重全面、联系和发展地看问题。战略思维:对根本新、全局性、长远性问题进行科学谋划的思维方式,强调时间维度上的长远考虑,跳出局部从全局看局部,跳出部分从整体看部分。创新思维:对事物做全新思考,对结构做全新调整,对活动做全新谋划,努力寻求新思路、打开新局面、开创新境界、提升新水平。系统思维:整体看问题的思维。

通过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让我在宏观理论方面有了更高的认识,同时也更加坚定了个人信念。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应进一步探索将宏观理论应用到微观的生产实际中,比如,如何能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想这不是光靠几个人或是一群人就能实现的,而是需要依靠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共同努力,实际上,坚守好自己的岗位,踏实的干好本职工作就是为这一最终目标在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也要应用好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让理论服务于人,指导行动,比如,处理问题要带着辩证思维和战略思维,不能只着眼于一个问题的改善(例如为了改善覆盖就简单的提高功率),而是要通盘考虑,通过辩证的思维,全面、联系和发展的看待问题。

教师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的心得体会

10月15日晚,江苏省委党校3个中青年干部培训班首次共同举行学员论坛。本次论坛旨在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交流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内容,紧扣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研讨生态文明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要求,努力推动美丽江苏建设。学员论坛由省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主任李宗尧教授主持,第20期中青年干部培训一班、第10期中青年干部二班和第3期中青年干部培训三班全体学员参加论坛。

中青一班学员代表邓国新以《坚持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建设美丽江苏》为题,为大家分享了徐州市贾汪区实现绿色转型的案例。贾汪曾是“百年煤城”,持续逾百年的高强度开采,使得贾汪生态环境、产业发展、百姓生活、社会稳定都受到了极大的影响,人民群众求变、求绿、求富的愿望空前强烈。为此,贾汪区认真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下大力气实施生态修复再造工程,走出了一条资源枯竭城市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郑国新从生态环境、产业结构和百姓生活三个方面的历史性巨变,展示了贾汪区绿色转型的显著成效;从推进生态转型、产业转型、社会转型三个方向,介绍了贾汪区绿色转型的主要做法;从解决好往哪转怎样转、为了谁依靠谁、如何破如何立三个问题,与大家分享了贾汪绿色转型过程中的启示。

中青二班学员代表田峥嵘以《坚决落实“长江大保护”任务全力谱写“美丽江苏”新篇章》为题,从长江大保护的视角,展示了江苏各地贯彻总书记重要指示的坚定决心和工作成效。长江发源于“世界屋脊”,其流经区域不仅是全国高密度的经济走廊之一,也是重要的生态功能区,同时还是我国的战略水源地,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长江大保护作出重要指示,做好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工作意义重大。田峥嵘从生态文明建设重大理论创新、重大战略布局和重大制度安排三个纬度,诠释了保护好生态环境是关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国之大者”;从长江生态功能、生物多样性、环境污染等方面的严峻态势,分析了长江大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从整治污染企业、提升水环境质量、整治岸线环境、推进生态修复、做好禁渔禁钓等方面,介绍了南京市栖霞区落实长江大保护任务的经验做法;从环保督察问责与地方自觉转型、上下游协作联管及生态补偿、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等角度,深入研讨如何进一步实施长江大保护的对策措施。

李宗尧教授在点评中认为,两位学员能够把握《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的精神实质,特别是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与工作实践紧密结合,发言生动精彩、内容丰富、资料详实,向大家展示了地方党委政府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积极践行“两山”理论、高质量建设美丽江苏所取得的成果。贾汪区的”绿色转型“和栖霞区的”长江大保护“正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江苏大地生动实践的缩影,实现了生态保护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更体现了各级党委政府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责任担当,为全省各地的生态环境修复和绿色转型发展提供了借鉴经验。

教师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心得体会范文

一、通篇闪烁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光芒。《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是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领导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攻坚克难、砥砺前行,实现脱贫致富全面小康、开启现代化新征程、实现伟大梦想的理论集成,是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推进人类文明进步的最新教材,是我们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理想信念、树牢以人民为中心宗旨意识的实践总结,是为世界谋大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科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我们要系统辩证地认识其中蕴含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特别是用系统思维深入把握和自觉运用,不断汲取真理的力量和智慧。

二、通篇突出了以人民为中心实现“治”与“理”的有机统一。《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以人民为中心”为统领,集治国与理政、目的与路径、任务与方法为一炉,充分彰显了为民治国、为民理政的执政理念,实现了人民是执政的基础与执政为民的高度统一。学深学透《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最重要、最根本的是向习近平总书记看齐,最直接、最管用的是向习近平总书记学习。要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人民公仆的深厚情怀,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提升政治站位,在倾听人民呼声中提高思想觉悟。要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为民理政的根本立场,始终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根本使命,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都要站在群众的立场上。要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为民治国的使命担当,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倾听人民呼声,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

三、努力推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应重点抓好三方面工作。要加快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省建设。全面加强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把各族干部群众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不断增强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要加强网络空间治理。着力提高网络综合治理能力,形成党委领导、政府管理、企业履责、社会监督、网民自律等多主体参与,经济、法律、技术等多种手段相结合的综合治网格局。要加强应急管理能力建设。深化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改革,不断加强我省应急管理投入机制和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完善应急指挥和教育培训体系,加强应急队伍和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奋力推进全省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生动记录了党的十九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取得新的重大进展的伟大实践,集中展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充分体现了我们党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的智慧方案,是全面系统反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权威著作。我认真学习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认为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意义重大,必须要在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上下功夫。

一是夯实基础,在真学中体现政治态度。真学是基础,是前提,是头道工序。我们要深刻领悟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的重要意义,可以说,第三卷与第一、二卷一脉相承、有机统一,是全面系统反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最新权威著作,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旗帜,是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根本指针,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智慧方案,具有十分重要的政治意义、理论意义、实践意义、世界意义。我们要积极参与理论中心组学习会、宣讲报告等各类活动,同时还要充分利用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来学习,自觉带着感情学、带着责任学、带着使命学,学出忠诚、学出觉悟、学出信仰、学出担当,着力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xx落地生根。

二是把握关键,在真懂中体现政治觉悟。真懂,不仅是懂字面、懂文义,更要懂根本、懂精髓。《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收入了习近平总书记在2017年10月18日至2020年1月13日期间的报告、讲话、谈话、演讲、批示、指示、贺信等92篇,分为19个专题。其中的关键词有:一国两制、和平统一、生态文明、改革开放、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人民为中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等等,我们要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思想,感悟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思想方法、风格公号文秘稿子整理特点和作为大国领袖的风采。要重点学习全局性、大势性论述,重点学习与自己工作业务相关的论述,全面系统领会该书的重大意义、丰富内涵、思想精髓和核心要义,带头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提高运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化解重大矛盾、解决重大问题的能力。

三是抓住核心,在真信中体现政治信仰。学而不懂不是真学,懂而不信不是真懂。伟大思想理论是一个不断丰富、不断发展的科学体系,真信就是不仅要入眼入耳,更要入脑入心,还要在灵魂深处敲响鼓,在思想深处起共鸣。我们要坚定对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信赖,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以身许党的忠心,牢固树立“四个意识”,自觉践行“两个维护”,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优化协公号文秘稿子整理同高效、坚持全面依法治国,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切实加强党内政治监督,坚决做到党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党中央决定的坚决执行、党中央禁止的坚决不做。

四是坚持根本,在真用中体现政治担当。学习的目的全在于运用。学懂、弄通是前提,用好、做实是根本。我们要进一步强化政治担当,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要不断总结和完善工作经验,提出新思路、新方案,拿出新举措,开创干事创业新局面。要自觉把工作放在全县发展大局中去思考去谋划,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各项工作部署,压实责任,加强指导,强化督查,推动各项工作落地生根。要深入抓好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回头看”反馈问题整改,坚决完成决战脱贫攻坚硬任务;要妥善解决就业、教育、医疗、社保等问题,下足保障改善民生硬功夫。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教育工作高度重视,教育系统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作为武装思想、提高站位、推动教育现代化进程的最新教材,深刻认识领会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教育战线。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我国教育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实现了全方位、系统性的整体提升,为经济发展、科技创新、文化繁荣、民生改善、社会和谐、对外开放提供了有力支撑。《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生动记录了党的十九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伟大实践,集中展示了许多具有原创性、时代性、指导性的重大思想观点,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结晶,是全面系统反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权威著作。教育系统必须做到学习跟进、认识跟进、行动跟进,开展《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专题培训,建立健全对教育系统党员干部和骨干教师专题培训的常态化工作机制,形成多层次党的创新理论学习培训体系。

要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推动教育改革发展的强大思想武器,在学习中,要把《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同第一卷、第二卷贯通起来学,同习近平总书记对本地本部门工作的重要讲话指示精神联系起来学,同当前正在推进的教育现代化进程结合起来学。坚持系统学习,学深悟透,深入理解和掌握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把握精髓,抓住根本,不断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持学用结合,将学习贯彻理论与推进教育现代化“施工图”结合起来,与解决教育改革重大实际问题结合起来,与满足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新需求新期待结合起来,不断深化对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的认识,不断增强学习本领、改革创新本领、科学发展本领、依法治教本领、驾驭风险本领。

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挑战与机遇并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要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归根到底靠人才、靠教育,必须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教育强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根本遵循。

当前教育系统要把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贯穿到教育改革发展全过程,落实到教育现代化各领域各环节,确保在教育战线落地生根。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融入学校教育科研与课堂教学,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和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润物无声中增强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情感认同、理论认同和思想认同。教育系统认真研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准确把握当前国际形势,牢牢把握扎根中国大地的原则要求、牢牢把握深化教育改革的方法路径、牢牢把握服务国家战略的育人导向,谋新图、育新机、开新局,齐心协力写好教育改革发展的时代答卷。

加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进程。

推进教育现代化,最重要的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这一主线,加强系统化、学理化、学科化研究阐释是一项长期的政治任务、教学科研任务。《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是充分反映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领导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攻坚克难、砥砺前行伟大实践的最新教材,是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推动工作的最新教材,是我们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团结带领人民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生活的最新教材,是为世界谋大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最新教材。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体现了“中国之治”日益走向成熟和自信。伟大实践是我们党对重大挑战的有力应对,今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全民战“疫”既展示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社会主义中国的制度优势,又表明了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具有独特优势。《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通篇贯穿着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只有坚持全面系统学、及时跟进学、深入思考学、联系实际学,持之以恒、久久为功,才能深刻领会其思想精髓、核心要义,深入掌握这一指导我们工作实践的强大思想武器。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是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领导推进新时代治国理政的实践中发表的一系列重要论述,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是新时代共产党人的理论之源、思想之源、信仰之源,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要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学深悟透、融会贯通,做新时代新思想的先行者、传承者、弘扬者。

坚持学深悟透,突出信仰忠诚。《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涉及报告、讲话、演讲、指示等92篇文章,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各个领域,内容丰富、哲理深刻,是指导新时代党员干部的理论基础。广大党员干部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用心学好《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各级党组织要将学习内容融入主题党日、“三会一课”、座谈交流等活动当中,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各章节纳入党员教育培训重要内容,通过读书班、宣讲团等形式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带着感情学、带着使命学、带着问题学,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以理论的坚定夯实信仰的坚定。

坚持秉刚执本,筑牢为民之基。《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书中引用的内容,从诸子百家、唐诗宋词到文学名著、马列主义经典名篇,无不给人以思想的启迪。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到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从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到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从推动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到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涵盖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作为党员干部应该坚持通读原文,悟透其中原理,准确把握精神实质、领会核心要义,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通过学习坚定前进方向、提升履职能力,筑牢为民情怀。坚持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为指导,研究新问题、迎接新挑战,切实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坚持以学促干,强化使命担当。我们的事业不可能一帆风顺,困难和挑战将接踵而至,面临的挑战只有不断提升自身素质练就过硬本领,才能迎难而上乘风破浪,学好《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就是要用党的最新理论武装头脑,在学习中汲取力量强化担当,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要把《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与基层具体工作相结合,在落实工作过程中要常学常新、反复研读、反复印证,时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实践,学以致用、身体力行,增强“干”的定力、“会”的本领、“实”的作风,以担当务实的作风应对“四大考验”化解“四大危机”,真正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干好本职工作、破解工作难题和推动工作进步的强大动力。

学习习近平治国理政心得体会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深刻回答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和国家发展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其中,习近平同志就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进行了一系列阐述,是我们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重要指导思想。

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

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和认识的主体,是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主人。习近平同志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中写道,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失去了人民拥护和支持,党的事业和工作就无从谈起。现在我们要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奋斗目标和中国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充分调动最广大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这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条基本经验。

党的历史告诉我们,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改革开放,党的一切方针政策的制定和实施的过程,都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过程。如果离开了群众,即使再能耐的领导者,也难以把领导工作做好,甚至犯错误,给党的事业造成损失。正如习近平同志指出的,我们这样一个大国,这么多的人民,这么复杂的国情,领导者要深入了解国情,了解人民所思所盼,真正懂得人民是我们力量的源泉,只要我们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就没有完成不了的任务。

道理很明白,因为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是实现党的政治路线、思想路线、组织路线的重要保证。在我们党的奋斗征途中,作出正确的抉择要走群众路线,选好人、用好人要走群众路线,把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好要走群众路线。无论做什么事都得走群众路线,离开了群众,我们就寸步难行。习近平同志多次强调,我们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时刻不能忘记人民群众始终是我们党的坚实执政基础。各级党组织都要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深入调查研究,亲近群众、联系群众,切实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习近平在书中写道,如果忽视了这一条,“就会像一座无形的墙把我们党和人民群众隔开,我们党就会失去根基、失去血脉、失去力量。”

切实把群众工作做实做好。

习近平同志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中告诫全党: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党只有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始终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才能做到安如泰山、坚如磐石,才能使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地位具有广泛、深厚、可靠的群众基础。

我们党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就要求我们的党员干部,时刻想着群众,切实把群众工作做实做好。当前,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有很多,最具代表性的是:收入分配问题、就业问题、城乡差距问题、社会保险问题等等。对此,习近平同志十分重视,他要求全党同志必须努力解决好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问题。要时时刻刻、切切实实关心群众生活,抓紧民生之本、解决民生之急、排除民生之忧,这是密切党群关系的治本之策,也是最根本的群众工作。

党中央要求全党做好群众工作,而且要做实、做深、做细、做透。要时刻把群众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及时了解群众的所思、所盼、所忧、所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以身作则,下工厂、跑农村、去社区,深入基层、总结经验、指导工作。习近平同志多次外出调研,与干部群众座谈,共商发展大计。他在兰州调研时,深入菜场,边走边看,听得仔细、问得详细。群众称赞习总书记平易近人、和蔼可亲。他在北京市调研时,深入社区、走进胡同,察看危房、嘘寒问暖。他在河北调研时,轻车简从,调查贫困村、走访贫困户,与农民亲切交谈,真像一家人。习近平同志为全党同志作出了榜样。

能否正确掌好权、用好权也关系到能否把群众工作做实做好。习近平同志严肃地指出,领导干部是人民的公仆,必须始终牢记宗旨、牢记责任,自觉地把权力行使的过程作为为人民服务的过程,自觉接受人民监督,做到为民用权、公正用权、依法用权、廉洁用权。

从一些地方的经验看,解决好这个问题,必须从两方面着手:一是要对广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进行正确行使权力的教育,使之树立正确的权力观。这项工作做好了,广大干部就会从思想上提高为民用权的认识,自觉接受监督、乐于接受监督。二是要建章立制。如建立健全党员干部密切联系群众长效机制、建立健全群众工作中的教育引导机制等。同时,认真抓好制度机制的贯彻落实,防止把制度写在纸上、挂在墙上。

学习习近平治国理政谈心得体会集合

习近平总书记的《谈治国理政》,是一部内容丰富、视野广阔、瞻前顾后、继往开来,旨在开辟当代中国治国理政崭新局面的著作。

阅读这部著作,可以有远近两个方面的重要收获。就近处看,这是一部帮助读者全面了解中国新常态最系统、最宏富的著作。全书十八个部分,涉及到当代中国的方方面面、事事物物,论述切近经验,论旨高屋建瓴。让读者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何谓中特色的社会主义,何以实现中国梦,怎么深化改革,如何促进经济健康持续发展,以及怎样建设法治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生态文明,有效推进社会事业和社会管理改革发展、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推进祖国统一,推进构建新型大国关系、谋求周边外交和谐、加强与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积极参与多边事务。并且对人们理解执政党的群众路线、提高执政党执政水平、以及反腐倡廉建设,极有助益。

从远处看,这是一部言近旨远的重要著作。这部著作,不单对人们理解当代中国的大政方针、重大举措具有重要指引作用,更为关键的是,它对人们站在百年历史的高度,审视中国从传统向现代转变、从独立向富强发展、从富强向文明跃升的历史进程,具有明确的导向作用。

百年中国的历史进程,艰难曲折、蜿蜒向前。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那样,中华民族的昨天,可以说是相关漫道真如铁中华民族的今天,正可谓人间正道是沧桑中华民族的明天,可以说是长风破浪会有时。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古代历史与屈辱的近代历史中,一直努力奋进,从来不曾屈服,不断奋起抗争,终于掌握了自己的命运。而历经改革开放的艰辛探索,中华民族摸索出了一条举世瞩目的经济社会发展道路,从而展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正是在中华民族这一历史飞跃中,展现出从独立富强向民主文明跃迁的亮丽景观。

诚然,这一伟大的变迁,有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政治保障。除开这一政治保障机制,中华民族顽强追求现代目标、努力实现自我超越、尽力建构现代国家,也为世人所称道。在百年的历史进程中,孙中山、毛泽东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了国家独立的目标,挣脱了列强瓜分和奴役中国的悲壮命运。邓小平带领中华民族走上了民族富强的道路,实现了从贫穷落后向富裕先进的跃升。这是像中国这样一个地缘广袤、历史悠久、文化辉煌的大国,呈现给世人的壮观历史场景。

现代国家的独立富强,是国家足以完整行使国家权力的前提条件。一个积弱积贫的国度,是不足以在现代国际体系中获得平等的国家地位的。但一个独立富强的国家,并不见得就是获得人们尊重的大国强国。因为,一个现代国家的民主文明程度,构成为一个国家在现代国际体系中赢得世人尊重的决定性理由。中国的经济实力,无疑已经跻身世界前列。尽管国家的富强之路前路漫漫,但富强之途,已经鲜明呈现。国家发展的重大任务,已经落到创新现代文明,为现代文明有所贡献上面。正是对这一任务的阐释,构成习近平总书记铺展中国历史百年画卷的醒目笔触。

追忆中国艰难困苦的漫长历史,是习总书记刻画中国梦的历史出发点。这当然不是中华民族要嫉恨什么的表现,而是一个民族对自己历史经验的珍视。中国的历史发展,长期领先世界。从发展的波峰跌入波谷,中华民族承受了难以想象的苦难。但民族脊梁的挺立,使中华民族终于在自己的艰苦奋斗中走出了一条重新崛起之路,给世人展示了一条古老民族复兴的独特魅力。而中华民族发展的远大前程,业已呈现出中国梦的强大感召力。

中国梦,是习总书记鼓舞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的重要命题。这一命题,正在呈现它丰富的内涵,展示它引领中国发展的能量。中国梦,是现代梦、富强梦、民主梦、文明梦。在这一有力号召和有效整合国家与国际正能量的命题中,正正显示出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强大生机、厚德载物的德性精神和温润敦厚的人类情怀。由此向人们表明,一种旨在落定在现代平台上的中华文明,已然浮现。

百年中国,方始复兴。这是人民的成就、人民的复兴、人民的胜利。在中国的不断崛起和持续发展中,人民既是牵引历史潮流的动力,也是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引擎,更是引导国家规范发展的强大推力。人民是国家权力的赋权者、也是规范国家权力的行动者、更是国家发展的受益者。这是任何一个现代国家根本的政治原则。习总书记强调的权为民所赋,从根本上凸显了现代国家的人民主权原则。这条原则,体现为中国共产党长期坚持的群众路线。只不过,群众路线在现代中国走上治理现代化道路的时候,已经具有了鲜明的时代特征:那就是执政党务必确认,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务必认识清楚,我们一定要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夙夜在公,勤勉工作,努力向历史、向人民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这是中国现代建国必须坚守的基本政治准则,这也是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理解治国理政重大问题的核心命题。这无疑表明,习总书记对现代政治具有十分精准的理解、把握与阐释。

在人民主权原则之下,一切现代政治与现代国家的建构理念渐次浮现:国家必须以人民主权原则为指引,建构依法治国的现代化治理体系,增强国家的治理能力。如果说现代国家的治理体系,在体系结构的经济层面上必须是开放的经济体系、能将看不见的手与看得见的手都用好,从而将国家与市场、政府与企业的功能各得其宜地加以发挥的话,那么,在国家权力的行使上,则必须落定在依宪治国、依宪执政的平台上。这既是所有现代国家的基本经验,也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必须,更是百年中国努力复兴的宝贵经验。展现现代国家的中国轮廓,正是习总书记这部著作的核心论旨。

习总书记对法治中国的论述,完全切中治国理政的现代首要原则。现代国家治国理政的首要原则,就是依宪治国、依宪执政。依宪治国,说的是权为民所赋依宪执政,说的是权为民所用。两者落定的是国家权力的****与功用问题。而这两个问题,恰恰是划分传统国家与现代国家界限的分水岭。依宪治国,不是一种政治地治国的状态,即不是一种按照政党、国家领导人的政治意志治国的状态,而是按照宪法的规定法治地治国的情形。这就让中国免除了千年人治的窘迫,走上了现代法治的轨道。习总书记为此刻画了三条重要线索:一是高度肯定宪法在治国理政中的中心地位。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并且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二是宪法的生命,在于贯穿治国理政的全过程。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我们要坚持不懈抓好宪法实施工作,把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三是要将治国理政落实为依法治国。各级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要带头厉行法治,不断提高依法执政能力和水平,不断推进各项治国理政活动的制度化、法律化。各级领导干部要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努力推动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在法治轨道上推动各项工作。这就为中国完全坐实在依法治国、依法执政的平台上,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围绕这一目标,建设法治国家、法治政府与法治社会,真正促使中国作别人治传统,步入法治轨道,建成现代国家。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收录了习近平总书记在2012年11月15日至2014年6月13日这段时间的讲话、谈话、演讲、答问、批示、贺信等共79篇,内容涵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方方面面。下面谈谈我学习这本书的一些心得体会。

我认为学习本书应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学习习总书记在治国理政方面的理论创新成果;另一个是学习习总书记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理论创新成果主要包含四个重大主题,分别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面深化改革和走和平发展道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主要是指一个导向和五大思维。

理论创新成果。

(一)、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这是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思想的主体和主线。关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要掌握四个方面内容:总依据、总布局、总任务:总依据,就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就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总任务,就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当代中国最大的实际,在任务情况下都要牢牢把握这个最大实际,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坚决抵制各种错误主张。基本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是对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改革攻坚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面临的难点问题、干部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的积极回应;体现了人类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和党的执政规律。独特优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90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本质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植根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科学社会主义一般原则与中国特殊实际相结合的产物。

(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对实现我国未来更高奋斗目标的政治动员和大众化表达,号召大家要形成共识、凝聚力量、攻坚克难。首先,中国梦的提出和实现具有历史必然性和历时合理性。当前,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一定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一定能实现。其次,中国梦体现了宏观、中观、微观层面内涵的辩证统一。宏观层面,中国梦体现了中国利益与世界利益的辩证统一,中观层面体现了国家利益、人民利益的辩证统一,基本内涵是国富民强,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微观层面,体现了个人利益与民族利益的辩证统一。最后,中国梦的实现必须形成共识、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团结的力量。

(三)、全面深化改革。

体现了坚持统筹兼顾、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统一、坚持十个手指弹钢琴的战略思维和辩证思维。要掌握全面深化改革的顶层设计、逻辑关系和思想方法:顶层设计,要在基本确定主要改革措施的基础上,深入研究各领域改革关联性和各项改革举措耦合性,深入论证改革举措可行性,把握好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关系。逻辑关系,要推动各项改革相互促进、协同配合。注重改革措施整体效果,防止畸重畸轻、单兵突进、顾此失彼。坚持整体推进,抓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做到全局和局部相配套、实现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统一。思想方法,要正确处理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关系、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关系、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的关系、胆子要大和步子要稳的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着力提高操作能力的执行力。

(四)、走和平发展道路。

我们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夯实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基础。纵观世界历史,依靠武力对外侵略扩张最终都是要失败的,我们要走出一条和衷共济、合作共赢的新路子。

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一)、一个导向。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治国理政中自觉贯彻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具体体现在他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

(二)、五大思维。

历史思维:尊重历史过程、历史逻辑、历史必然性和历时合理性,把事物置于历史发展过程中进行思考,注重揭示事物发展的必然进程及内在逻辑;既注重实事求是,又注重历史地看问题。辩证思维:注重矛盾分析,抓住主要矛盾;注重矛盾双方的相互作用,在注重矛盾双方对立的时候不忽视二者的统一,统一的时候不忽视二者的对立;注重全面、联系和发展地看问题。战略思维:对根本新、全局性、长远性问题进行科学谋划的思维方式,强调时间维度上的长远考虑,跳出局部从全局看局部,跳出部分从整体看部分。创新思维:对事物做全新思考,对结构做全新调整,对活动做全新谋划,努力寻求新思路、打开新局面、开创新境界、提升新水平。系统思维:整体看问题的思维。

通过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让我在宏观理论方面有了更高的认识,同时也更加坚定了个人信念。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应进一步探索将宏观理论应用到微观的生产实际中,比如,如何能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想这不是光靠几个人或是一群人就能实现的,而是需要依靠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共同努力,实际上,坚守好自己的岗位,踏实的干好本职工作就是为这一最终目标在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也要应用好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让理论服务于人,指导行动,比如,处理问题要带着辩证思维和战略思维,不能只着眼于一个问题的改善(例如为了改善覆盖就简单的提高功率),而是要通盘考虑,通过辩证的思维,全面、联系和发展的看待问题。

今天,在总支安排下,我与各位同志分享一下自己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的体会。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1、学习的意义;2、怎么来学;3、怎么去做。不妥之处,欢迎同志们提出批评。

中共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在领导推进新时代治国理政的实践中,又发表一系列重要论述,提出许多具有原创性、时代性、指导性的重大思想观点,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党的理论创新成果。为了推动广大干部群众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为了帮助国际社会更好了解这一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增进对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认识和理解,举国上下乃至全世界都掀起了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思潮。

作为教育工作者,更加关注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2018年9月10日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以“国之大计、党之大计”高度概括了教育在新时代的重要地位,教育系统要想解决“培养什么、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就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把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贯彻好、落实好。加强学习,我们的教育工作指向明、方向准。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收入的是习近平在2017年10月18日至2020年1月13日期间的重要著作,共有报告、讲话、谈话、演讲、指示、批示、贺信等92篇,全书分19个专题。中心学校同志采取自学和集中学习的方式开展学习,在本学期内准备学完所有19个专题,在每周例会上第一件事就是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学前有安排,学习时每人带学一节,并安排2至3人对指定的章节谈学习体会,不走形式,不走过场。

学思结合,学以致用。“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进行思考就会有收获,学习并能应用那就有了成效。教育系统要解决的是“培养什么、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对于我们来说,我认为应该这样去做:

1.在“立德树人、五香并育”工作中,把我们的学生培养好,让每一位学生健康快乐成长。立德树人就是解决为谁培养人的问题,五香并育就是解决培养什么、怎样培养的问题。培养人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较长的过程,学生的进步是潜移默化的,我们把这项工作拎在手上,记在心中,做在实处,相信一定会花香满园。

书记项目是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主要举措。在2020年《书香最致远,经典砺初心》书记项目中,不仅要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还要学习其他的红色经典、优秀经典传统文化、理论专著,通过学习丰富自己的内涵,更好的提高自己的服务水平。

2.善待每一位家长。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家长的年龄层次,文化差异都不同,对同一事物的看法不一,当他们提出了质疑时,我们应该理解,我们作为一位教育工作者,不论你是不是班主任,是不是班子成员,都应该耐心暖心的解释,不能拒人千里,漠然冷视甚至一推了之,这样的例子在我们身边有,我们要做到习总书记要求的“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

3.我是怎么做的。学习是加强理论建设,统一思想,是为了更好地工作。在我分管的工作中,始终把搞好服务放在第一位,这几年财务、劳资政策变化让人应接不暇,我都加强学习,积极宣传相关政策,细心测算调资、一次性奖励、绩效工资、乡镇补贴标准,按时报批按时发放,该享有的政策应享尽享。退休同志工资现在归养老中心发放,但我仍然积极宣传解释调资政策及工资发放变化政策,让老同志老有所乐,让他们感受到曾经工作过单位的温暖。

最后,借用保尔·柯察金的话作为本次结束语: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它给予我们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不应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学理论强实践立创新,做最好的自己。

一、通篇闪烁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光芒。《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是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领导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攻坚克难、砥砺前行,实现脱贫致富全面小康、开启现代化新征程、实现伟大梦想的理论集成,是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推进人类文明进步的最新教材,是我们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理想信念、树牢以人民为中心宗旨意识的实践总结,是为世界谋大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科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我们要系统辩证地认识其中蕴含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特别是用系统思维深入把握和自觉运用,不断汲取真理的力量和智慧。

二、通篇突出了以人民为中心实现“治”与“理”的有机统一。《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以人民为中心”为统领,集治国与理政、目的与路径、任务与方法为一炉,充分彰显了为民治国、为民理政的执政理念,实现了人民是执政的基础与执政为民的高度统一。学深学透《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最重要、最根本的是向习近平总书记看齐,最直接、最管用的是向习近平总书记学习。要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人民公仆的深厚情怀,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提升政治站位,在倾听人民呼声中提高思想觉悟。要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为民理政的根本立场,始终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根本使命,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都要站在群众的立场上。要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为民治国的使命担当,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倾听人民呼声,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

三、努力推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应重点抓好三方面工作。要加快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省建设。全面加强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把各族干部群众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不断增强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要加强网络空间治理。着力提高网络综合治理能力,形成党委领导、政府管理、企业履责、社会监督、网民自律等多主体参与,经济、法律、技术等多种手段相结合的综合治网格局。要加强应急管理能力建设。深化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改革,不断加强我省应急管理投入机制和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完善应急指挥和教育培训体系,加强应急队伍和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奋力推进全省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

教师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心得体会

一、通篇闪烁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光芒。《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是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领导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攻坚克难、砥砺前行,实现脱贫致富全面小康、开启现代化新征程、实现伟大梦想的理论集成,是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推进人类文明进步的最新教材,是我们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理想信念、树牢以人民为中心宗旨意识的实践总结,是为世界谋大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科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我们要系统辩证地认识其中蕴含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特别是用系统思维深入把握和自觉运用,不断汲取真理的力量和智慧。

二、通篇突出了以人民为中心实现“治”与“理”的有机统一。《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以人民为中心”为统领,集治国与理政、目的与路径、任务与方法为一炉,充分彰显了为民治国、为民理政的执政理念,实现了人民是执政的基础与执政为民的高度统一。学深学透《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最重要、最根本的是向习近平总书记看齐,最直接、最管用的是向习近平总书记学习。要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人民公仆的深厚情怀,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提升政治站位,在倾听人民呼声中提高思想觉悟。要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为民理政的根本立场,始终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根本使命,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都要站在群众的立场上。要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为民治国的使命担当,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倾听人民呼声,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

三、努力推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应重点抓好三方面工作。要加快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省建设。全面加强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把各族干部群众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不断增强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要加强网络空间治理。着力提高网络综合治理能力,形成党委领导、政府管理、企业履责、社会监督、网民自律等多主体参与,经济、法律、技术等多种手段相结合的综合治网格局。要加强应急管理能力建设。深化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改革,不断加强我省应急管理投入机制和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完善应急指挥和教育培训体系,加强应急队伍和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奋力推进全省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收录的19个专题,生动记录了党的十九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治国理政的伟大实践和理论创新,蕴含着丰富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这些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既是认识论又是价值论,既讲是什么、怎么看,又讲怎么办、怎么干,紧密联系、环环相扣、相辅相成,是一个完整系统的科学方法论体系。

人民至上的立场价值论。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追求,是共产党人的根本政治立场,是我们党一切行动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一切政党的根本标志。全书始终贯穿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充分彰显着深厚的人民情怀和坚定的人民立场。

实事求是的辩证认识论。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是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要求,是党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领导方法,是党带领人民推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全书始终贯穿着一切从实际出发来研究和解决问题的实事求是态度,充分体现了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来制定和形成指导实践发展的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科学态度以及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

唯物辩证的思维方法论。唯物辩证法是我们观察世界、判断形势、认识问题的基本方法。全书始终贯穿着客观地而不是主观地、发展地而不是静止地、全面地而不是片面地、系统地而不是零散地、普遍联系地而不是孤立地观察事物、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论,生动体现了在矛盾双方对立统一的过程中把握事物发展规律的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要求。

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论。群众路线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唯物史观在我们党的实际工作中的具体运用,是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集中体现,也是贯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根本工作路线。全书始终贯穿着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根本工作方法,充分体现了在实践基础上的认识论和辩证法的一致性以及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的唯物史观基本原理。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和前两卷一脉相承,全面、系统、深入地阐释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大意义、科学体系、丰富内涵、精神实质、实践要求,为党员干部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供了“理论宝典”“鲜活教材”“营养套餐”。下面,我结合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谈谈自己在机关党建工作方面的心得体会。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深刻阐明了机关党的建设的重大意、使命任务和重点工作举措,科学回答了机关党的建设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机关党的建设指明了努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央和国家机关必须牢固树立政治机关的意识。”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机关掌握着“印把子”“笔杆子”“刀把子”“钱袋子”“官帽子”,都有着鲜明的政治属性。无论是党委工作部门,还是政府工作部门,或是群团组织,虽然职责分工不同,但都不是单纯的业务机关,任何时候讲政治都是第一位的要求。特别是县直机关作为全县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排头兵”,必须始终牢记,没有脱离政治的业务,也没有脱离业务的政治,只顾低头拉车、不抬头看路是不行的。我们要结合自身工作实际,认真对照检查在践行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上的差距和不足,始终把政治标准、政治要求贯穿机关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以及制度建设全过程,深入思考研究贯彻落实的具体措施,创造性开展工作,始终让党的旗帜在机关高高飘扬。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政治意识淡化;二是党的领导弱化;三是党建工作虚化;四是责任落实软化,并深刻指出这些问题的实质就是“灯下黑”。总书记的讲话振聋发聩、令人警醒。总书记指出的这些问题在我县也不同程度存在,比如,有的对机关政治属性认识不到位,专注业务、忽视党建,党建和业务“两张皮”;有的对机关党建抓什么、怎么抓搞不公号文秘稿子整理清楚,找不到结合点;有的组织生活庸俗化、随意化、平淡化,“三会一课”形式化;有的党委(党组)履行主体责任不到位,对党建工作多是号召式、要求式的安排部署,把党建责任推给机关党委,自己当“甩手掌柜”,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制约着我县机关党的建设的高质量发展,必须高度重视,并认真解决。下一步,既要坚持和完善好的做法,也要瞄准问题去、奔着问题改,敢于攻难克艰,积极探索创新,在补短板、强弱项上持续发力,推动我县机关党建工作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和改进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必须牵住责任制这个“牛鼻子”。作为县委书记,虽然一直高度重视机关党建工作,但是离总书记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在这里,我也做深刻检讨。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一定树立“抓机关党建是本职、不抓机关党建是失职、抓不好机关党建是渎职”的理念,坚持“书记抓、抓书记”,切实履行好党建的公号文秘稿子整理第一责任人责任。全县各部门党组(党委)要加强对本单位党的建设的领导,把责任扛在肩上,健全定期研究机关党建的工作机制,每年在本部门一定范围内通报抓机关党建工作情况并接受评议,做到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一起谋划、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检查,切实履行好全面从严治党的主体责任。机关主要负责同志要严格落实第一责任人责任,其他班子成员要认真履行“一岗双责”,抓好分管领域的党建工作。各级党建工作领导小组要加强指导、及时研究解决相关问题,统筹推进机关党建工作,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

总之,加强和改进机关党建工作责任重大、使命光荣。需要举全县之力,不断开拓进取、真抓实干,奋力开创机关党建工作新局面。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教育工作高度重视,教育系统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作为武装思想、提高站位、推动教育现代化进程的最新教材,深刻认识领会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教育战线。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我国教育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实现了全方位、系统性的整体提升,为经济发展、科技创新、文化繁荣、民生改善、社会和谐、对外开放提供了有力支撑。《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生动记录了党的十九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伟大实践,集中展示了许多具有原创性、时代性、指导性的重大思想观点,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结晶,是全面系统反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权威著作。教育系统必须做到学习跟进、认识跟进、行动跟进,开展《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专题培训,建立健全对教育系统党员干部和骨干教师专题培训的常态化工作机制,形成多层次党的创新理论学习培训体系。

要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推动教育改革发展的强大思想武器,在学习中,要把《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同第一卷、第二卷贯通起来学,同习近平总书记对本地本部门工作的重要讲话指示精神联系起来学,同当前正在推进的教育现代化进程结合起来学。坚持系统学习,学深悟透,深入理解和掌握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把握精髓,抓住根本,不断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持学用结合,将学习贯彻理论与推进教育现代化“施工图”结合起来,与解决教育改革重大实际问题结合起来,与满足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新需求新期待结合起来,不断深化对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的认识,不断增强学习本领、改革创新本领、科学发展本领、依法治教本领、驾驭风险本领。

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挑战与机遇并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要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归根到底靠人才、靠教育,必须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教育强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根本遵循。

当前教育系统要把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贯穿到教育改革发展全过程,落实到教育现代化各领域各环节,确保在教育战线落地生根。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融入学校教育科研与课堂教学,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和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润物无声中增强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情感认同、理论认同和思想认同。教育系统认真研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准确把握当前国际形势,牢牢把握扎根中国大地的原则要求、牢牢把握深化教育改革的方法路径、牢牢把握服务国家战略的育人导向,谋新图、育新机、开新局,齐心协力写好教育改革发展的时代答卷。

加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进程。

推进教育现代化,最重要的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这一主线,加强系统化、学理化、学科化研究阐释是一项长期的政治任务、教学科研任务。《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是充分反映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领导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攻坚克难、砥砺前行伟大实践的最新教材,是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推动工作的最新教材,是我们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团结带领人民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生活的最新教材,是为世界谋大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最新教材。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体现了“中国之治”日益走向成熟和自信。伟大实践是我们党对重大挑战的有力应对,今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全民战“疫”既展示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社会主义中国的制度优势,又表明了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具有独特优势。《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通篇贯穿着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只有坚持全面系统学、及时跟进学、深入思考学、联系实际学,持之以恒、久久为功,才能深刻领会其思想精髓、核心要义,深入掌握这一指导我们工作实践的强大思想武器。

马克思主义哲学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深刻揭示了客观世界特别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各级领导干部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智慧的滋养,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把握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坚定“四个自信”。

系统把握和自觉运用全书中贯穿的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思想方法。只有理论上清醒才能有政治上的清醒,只有理论上坚定才能有政治上的坚定。我们的领导干部要正确判断形势,在错综复杂的形势变化面前保持头脑清醒,坚定理想信念,科学分析我国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全面看待前进道路上的主流和支流、出现的矛盾和问题,都离不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离不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方法。只要我们深刻理解和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就能够深刻认识到实现共产主义是由一个一个阶段性目标逐步达成的漫长历史过程,也就能够深刻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逻辑和历史的必然性,也就能够把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统一起来、同我们正在做的事情统一起来,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系统把握和自觉运用全书中贯穿的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唯物史观科学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学懂了这一认识和研究社会历史发展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我们就能坚定理想的主心骨、筑牢信念的压舱石,保持强大的战略定力。历史和现实都表明,只有坚持历史唯物主义,我们才能不断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不断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入学习和把握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观点、社会基本矛盾分析法、物质生产是社会生活的基础的观点、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等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通过深入学习和自觉运用,我们就能够深刻把握“两个必然”和“两个绝不会”的深刻道理,就能够深入理解为什么资本主义至今没有完全消亡,为什么社会主义还会出现苏联解体、东欧剧变那样的曲折,为什么马克思主义预见的共产主义还需要经过很长的历史发展才能实现,也就能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系统把握和自觉运用全书中贯穿的马克思主义的历史思维。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就要坚持唯物史观,以发展的观点观察世界、看待历史;就要铭记历史、鉴往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学习历史、掌握历史思维方法的重要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历史的这些重要论述,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生动体现和创造性运用,为我们正确观察历史、知古鉴今提供了科学方法和基本遵循。我们只要深入了解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就能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就能深刻认识到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智慧的结晶,也就能深刻认识到历史和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选择马克思主义、选择社会主义道路、选择改革开放的历史必然性,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生动记录了党的十九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取得新的重大进展的伟大实践,集中展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充分体现了我们党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的智慧方案,是全面系统反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权威著作。我认真学习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认为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意义重大,必须要在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上下功夫。

一是夯实基础,在真学中体现政治态度。真学是基础,是前提,是头道工序。我们要深刻领悟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的重要意义,可以说,第三卷与第一、二卷一脉相承、有机统一,是全面系统反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最新权威著作,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旗帜,是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根本指针,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智慧方案,具有十分重要的政治意义、理论意义、实践意义、世界意义。我们要积极参与理论中心组学习会、宣讲报告等各类活动,同时还要充分利用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来学习,自觉带着感情学、带着责任学、带着使命学,学出忠诚、学出觉悟、学出信仰、学出担当,着力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xx落地生根。

二是把握关键,在真懂中体现政治觉悟。真懂,不仅是懂字面、懂文义,更要懂根本、懂精髓。《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收入了习近平总书记在2017年10月18日至2020年1月13日期间的报告、讲话、谈话、演讲、批示、指示、贺信等92篇,分为19个专题。其中的关键词有:一国两制、和平统一、生态文明、改革开放、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人民为中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等等,我们要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思想,感悟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思想方法、风格公号文秘稿子整理特点和作为大国领袖的风采。要重点学习全局性、大势性论述,重点学习与自己工作业务相关的论述,全面系统领会该书的重大意义、丰富内涵、思想精髓和核心要义,带头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提高运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化解重大矛盾、解决重大问题的能力。

三是抓住核心,在真信中体现政治信仰。学而不懂不是真学,懂而不信不是真懂。伟大思想理论是一个不断丰富、不断发展的科学体系,真信就是不仅要入眼入耳,更要入脑入心,还要在灵魂深处敲响鼓,在思想深处起共鸣。我们要坚定对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信赖,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以身许党的忠心,牢固树立“四个意识”,自觉践行“两个维护”,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优化协公号文秘稿子整理同高效、坚持全面依法治国,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切实加强党内政治监督,坚决做到党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党中央决定的坚决执行、党中央禁止的坚决不做。

四是坚持根本,在真用中体现政治担当。学习的目的全在于运用。学懂、弄通是前提,用好、做实是根本。我们要进一步强化政治担当,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要不断总结和完善工作经验,提出新思路、新方案,拿出新举措,开创干事创业新局面。要自觉把工作放在全县发展大局中去思考去谋划,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各项工作部署,压实责任,加强指导,强化督查,推动各项工作落地生根。要深入抓好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回头看”反馈问题整改,坚决完成决战脱贫攻坚硬任务;要妥善解决就业、教育、医疗、社保等问题,下足保障改善民生硬功夫。

根据省局文件精神,我学习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十一,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时发表的重要讲话——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是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的阶段,通过学校的思政课,引导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课教师队伍责任重大。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发展,与老师的德育教育分不开。因此,思政课是一门很重要的课程,思政课教师,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思政老师政治要强,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善于从政治上看问题,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政治清醒。其次,情怀要深,保持家国情怀,心里装着国家和民族,在党和人民的伟大实践中关注时代、关注社会,汲取养分、丰富思想。再次,思维要新,学会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创新课堂教学,给学生深刻的学习体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学会正确的思维方法。然后,视野要广,有知识视野、国际视野、历史视野,通过生动、深入、具体的纵横比较,把一些道理讲明白、讲清楚。最后,自律要严,做到课上课下一致、网上网下一致,自觉弘扬主旋律,积极传递正能量。最重要的是,人格要正,有人格,才有吸引力。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要有堂堂正正的人格,用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赢得学生,用真理的力量感召学生,以深厚的理论功底赢得学生,自觉做为学为人的表率,做让学生喜爱的人。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深刻回答了学校思政课建设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在新时代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办好学校思政课、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了根本遵循。因此,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广大学生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从而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之才。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是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领导推进新时代治国理政的实践中发表的一系列重要论述,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是新时代共产党人的理论之源、思想之源、信仰之源,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要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学深悟透、融会贯通,做新时代新思想的先行者、传承者、弘扬者。

坚持学深悟透,突出信仰忠诚。《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涉及报告、讲话、演讲、指示等92篇文章,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各个领域,内容丰富、哲理深刻,是指导新时代党员干部的理论基础。广大党员干部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用心学好《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各级党组织要将学习内容融入主题党日、“三会一课”、座谈交流等活动当中,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各章节纳入党员教育培训重要内容,通过读书班、宣讲团等形式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带着感情学、带着使命学、带着问题学,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以理论的坚定夯实信仰的坚定。

坚持秉刚执本,筑牢为民之基。《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书中引用的内容,从诸子百家、唐诗宋词到文学名著、马列主义经典名篇,无不给人以思想的启迪。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到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从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到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从推动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到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涵盖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作为党员干部应该坚持通读原文,悟透其中原理,准确把握精神实质、领会核心要义,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通过学习坚定前进方向、提升履职能力,筑牢为民情怀。坚持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为指导,研究新问题、迎接新挑战,切实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坚持以学促干,强化使命担当。我们的事业不可能一帆风顺,困难和挑战将接踵而至,面临的挑战只有不断提升自身素质练就过硬本领,才能迎难而上乘风破浪,学好《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就是要用党的最新理论武装头脑,在学习中汲取力量强化担当,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要把《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与基层具体工作相结合,在落实工作过程中要常学常新、反复研读、反复印证,时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实践,学以致用、身体力行,增强“干”的定力、“会”的本领、“实”的作风,以担当务实的作风应对“四大考验”化解“四大危机”,真正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干好本职工作、破解工作难题和推动工作进步的强大动力。

今天,在总支安排下,我与各位同志分享一下自己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的体会。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1、学习的意义;2、怎么来学;3、怎么去做。不妥之处,欢迎同志们提出批评。

中共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在领导推进新时代治国理政的实践中,又发表一系列重要论述,提出许多具有原创性、时代性、指导性的重大思想观点,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党的理论创新成果。为了推动广大干部群众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为了帮助国际社会更好了解这一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增进对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认识和理解,举国上下乃至全世界都掀起了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思潮。

作为教育工作者,更加关注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2018年9月10日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以“国之大计、党之大计”高度概括了教育在新时代的重要地位,教育系统要想解决“培养什么、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就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把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贯彻好、落实好。加强学习,我们的教育工作指向明、方向准。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收入的是习近平在2017年10月18日至2020年1月13日期间的重要著作,共有报告、讲话、谈话、演讲、指示、批示、贺信等92篇,全书分19个专题。中心学校同志采取自学和集中学习的方式开展学习,在本学期内准备学完所有19个专题,在每周例会上第一件事就是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学前有安排,学习时每人带学一节,并安排2至3人对指定的章节谈学习体会,不走形式,不走过场。

学思结合,学以致用。“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进行思考就会有收获,学习并能应用那就有了成效。教育系统要解决的是“培养什么、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对于我们来说,我认为应该这样去做:

1.在“立德树人、五香并育”工作中,把我们的学生培养好,让每一位学生健康快乐成长。立德树人就是解决为谁培养人的问题,五香并育就是解决培养什么、怎样培养的问题。培养人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较长的过程,学生的进步是潜移默化的,我们把这项工作拎在手上,记在心中,做在实处,相信一定会花香满园。

书记项目是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主要举措。在2020年《书香最致远,经典砺初心》书记项目中,不仅要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还要学习其他的红色经典、优秀经典传统文化、理论专著,通过学习丰富自己的内涵,更好的提高自己的服务水平。

2.善待每一位家长。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家长的年龄层次,文化差异都不同,对同一事物的看法不一,当他们提出了质疑时,我们应该理解,我们作为一位教育工作者,不论你是不是班主任,是不是班子成员,都应该耐心暖心的解释,不能拒人千里,漠然冷视甚至一推了之,这样的例子在我们身边有,我们要做到习总书记要求的“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

3.我是怎么做的。学习是加强理论建设,统一思想,是为了更好地工作。在我分管的工作中,始终把搞好服务放在第一位,这几年财务、劳资政策变化让人应接不暇,我都加强学习,积极宣传相关政策,细心测算调资、一次性奖励、绩效工资、乡镇补贴标准,按时报批按时发放,该享有的政策应享尽享。退休同志工资现在归养老中心发放,但我仍然积极宣传解释调资政策及工资发放变化政策,让老同志老有所乐,让他们感受到曾经工作过单位的温暖。

最后,借用保尔·柯察金的话作为本次结束语: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它给予我们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不应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学理论强实践立创新,做最好的自己。

一、通篇闪烁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光芒。《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是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领导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攻坚克难、砥砺前行,实现脱贫致富全面小康、开启现代化新征程、实现伟大梦想的理论集成,是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推进人类文明进步的最新教材,是我们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理想信念、树牢以人民为中心宗旨意识的实践总结,是为世界谋大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科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我们要系统辩证地认识其中蕴含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特别是用系统思维深入把握和自觉运用,不断汲取真理的力量和智慧。

二、通篇突出了以人民为中心实现“治”与“理”的有机统一。《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以人民为中心”为统领,集治国与理政、目的与路径、任务与方法为一炉,充分彰显了为民治国、为民理政的执政理念,实现了人民是执政的基础与执政为民的高度统一。学深学透《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最重要、最根本的是向习近平总书记看齐,最直接、最管用的是向习近平总书记学习。要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人民公仆的深厚情怀,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提升政治站位,在倾听人民呼声中提高思想觉悟。要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为民理政的根本立场,始终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根本使命,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都要站在群众的立场上。要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为民治国的使命担当,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倾听人民呼声,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

三、努力推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应重点抓好三方面工作。要加快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省建设。全面加强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把各族干部群众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不断增强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要加强网络空间治理。着力提高网络综合治理能力,形成党委领导、政府管理、企业履责、社会监督、网民自律等多主体参与,经济、法律、技术等多种手段相结合的综合治网格局。要加强应急管理能力建设。深化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改革,不断加强我省应急管理投入机制和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完善应急指挥和教育培训体系,加强应急队伍和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奋力推进全省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

一、通篇闪烁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光芒。《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是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领导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攻坚克难、砥砺前行,实现脱贫致富全面小康、开启现代化新征程、实现伟大梦想的理论集成,是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推进人类文明进步的最新教材,是我们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理想信念、树牢以人民为中心宗旨意识的实践总结,是为世界谋大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科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我们要系统辩证地认识其中蕴含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特别是用系统思维深入把握和自觉运用,不断汲取真理的力量和智慧。

二、通篇突出了以人民为中心实现“治”与“理”的有机统一。《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以人民为中心”为统领,集治国与理政、目的与路径、任务与方法为一炉,充分彰显了为民治国、为民理政的执政理念,实现了人民是执政的基础与执政为民的高度统一。学深学透《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最重要、最根本的是向习近平总书记看齐,最直接、最管用的是向习近平总书记学习。要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人民公仆的深厚情怀,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提升政治站位,在倾听人民呼声中提高思想觉悟。要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为民理政的根本立场,始终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根本使命,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都要站在群众的立场上。要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为民治国的使命担当,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倾听人民呼声,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

三、努力推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应重点抓好三方面工作。要加快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省建设。全面加强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把各族干部群众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不断增强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要加强网络空间治理。着力提高网络综合治理能力,形成党委领导、政府管理、企业履责、社会监督、网民自律等多主体参与,经济、法律、技术等多种手段相结合的综合治网格局。要加强应急管理能力建设。深化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改革,不断加强我省应急管理投入机制和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完善应急指挥和教育培训体系,加强应急队伍和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奋力推进全省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

10月15日晚,江苏省委党校3个中青年干部培训班首次共同举行学员论坛。本次论坛旨在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交流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内容,紧扣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研讨生态文明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要求,努力推动美丽江苏建设。学员论坛由省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主任李宗尧教授主持,第20期中青年干部培训一班、第10期中青年干部二班和第3期中青年干部培训三班全体学员参加论坛。

中青一班学员代表邓国新以《坚持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建设美丽江苏》为题,为大家分享了徐州市贾汪区实现绿色转型的案例。贾汪曾是“百年煤城”,持续逾百年的高强度开采,使得贾汪生态环境、产业发展、百姓生活、社会稳定都受到了极大的影响,人民群众求变、求绿、求富的愿望空前强烈。为此,贾汪区认真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下大力气实施生态修复再造工程,走出了一条资源枯竭城市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郑国新从生态环境、产业结构和百姓生活三个方面的历史性巨变,展示了贾汪区绿色转型的显著成效;从推进生态转型、产业转型、社会转型三个方向,介绍了贾汪区绿色转型的主要做法;从解决好往哪转怎样转、为了谁依靠谁、如何破如何立三个问题,与大家分享了贾汪绿色转型过程中的启示。

中青二班学员代表田峥嵘以《坚决落实“长江大保护”任务全力谱写“美丽江苏”新篇章》为题,从长江大保护的视角,展示了江苏各地贯彻总书记重要指示的坚定决心和工作成效。长江发源于“世界屋脊”,其流经区域不仅是全国高密度的经济走廊之一,也是重要的生态功能区,同时还是我国的战略水源地,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长江大保护作出重要指示,做好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工作意义重大。田峥嵘从生态文明建设重大理论创新、重大战略布局和重大制度安排三个纬度,诠释了保护好生态环境是关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国之大者”;从长江生态功能、生物多样性、环境污染等方面的严峻态势,分析了长江大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从整治污染企业、提升水环境质量、整治岸线环境、推进生态修复、做好禁渔禁钓等方面,介绍了南京市栖霞区落实长江大保护任务的经验做法;从环保督察问责与地方自觉转型、上下游协作联管及生态补偿、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等角度,深入研讨如何进一步实施长江大保护的对策措施。

李宗尧教授在点评中认为,两位学员能够把握《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的精神实质,特别是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与工作实践紧密结合,发言生动精彩、内容丰富、资料详实,向大家展示了地方党委政府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积极践行“两山”理论、高质量建设美丽江苏所取得的成果。贾汪区的”绿色转型“和栖霞区的”长江大保护“正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江苏大地生动实践的缩影,实现了生态保护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更体现了各级党委政府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责任担当,为全省各地的生态环境修复和绿色转型发展提供了借鉴经验。

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心得体会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是党中央集合了习近平总书记在2012年11月15日至2014年6月13日这段时间内的重要讲话、答问、演讲、批示等内容,分18个专题全面阐释习近平总书记的治国理念和执政方针的一本文化大集。它打开了读者对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认知大门,也将读者带进了党与全国人民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进之路,是党中央在新时代新时期给予中华人民乃至世界人民的精神礼物。

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首先明确了中国的梦想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整体利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中国全体人们的中国梦。通过历代前人的努力,如今的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

要实现中国梦,最大的坚持就是走好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主线。习近平总书记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上的讲话中曾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我们要毫不动摇举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跟着党中央的步伐不断前行,不惧一切荆棘坎坷。

而中国的发展有着其独有的特性,一切的照搬照抄根本融进不了这个具有千年历史的大国。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比任何人都了解中国,而在任何历史时期,党中央都能结合当代中国实际与时代特性,谋划一条适合中国的发展道路,让中国不被时代遗弃,远超世界,并逐步成为世界舞台的一大强国。

在当代,中国要发展,全面深化改革要抓好。以敢于破除旧制度、旧理念的勇气,以永远在路上的执着在中国发展的各大领域中推陈出新。大力发展持续健康的绿色经济,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建设法治中国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强化中国法治理念,强调中华优秀文化。密切党同人民群众联系,推进社会事业和社会管理改革发展,让人民更有幸福感、获得感。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和国防、军队现代化,从内从外强化国家“防御塔”。丰富“一国两制”实践和推进祖国统一,以构建新型大国关系和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走好中国特色和平发展道路。与此同时,时刻重视党的建设,推进反腐倡廉和从严治党,用严厉的态度和力度狠抓党的发展,确保党的先进性、廉洁性和领导力。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不仅让我们认识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治国理政理念,也让我们明白了党的内在与核心。让我们清楚了什么是中国,也让我们明确了中国的未来该怎么发展,我们该怎么走。紧跟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步伐,不忘初心,牢记历史使命,一步一个脚印,扎实的走,向光的方向前进,那么我们的未来,中国的未来,将一片光明。

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心得体会,谈治国理政心得体会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站在时代发展和战略全局高度,着眼国际国内新形势新特点,围绕治党治国治军、内政外交国防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提出许多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集中展示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治国理念和执政方略,形成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新理论成果。《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将习近平同志2012年11月15日至2014年6月13日这段时间内的79篇讲话、谈话、批示等归纳为18个专题精辑成书,为我们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提供了比较系统的重要文献。细读此书,三点感受尤其深刻。

大手笔、大担当、大情怀。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习近平同志担任总书记以来,带领我们党和全国人民脚踏实地谋划长远发展,一往无前全面深化改革,锲而不舍狠抓作风建设,不畏风险掀起反腐风暴,各项事业开新局、展新貌。这样的大手笔,让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倍感振奋,也让世界看到一个负责任的社会主义大国实现民族复兴的蓬勃气象。

大手笔源于大担当。“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我国建设和改革走的是独具特色的道路,所面临的艰难险阻和严峻挑战不亚于革命战争年代。然而,惟其艰难,更显勇毅。习近平同志执政理念首要的一条,就是肩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神圣使命的历史担当。当前,我国正值各种社会矛盾多发期和凸显期,改革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唯有具有“舍我其谁”的使命意识和担当精神,方能涉险扬帆。品读总书记的“治国理政”,篇篇都传承着革命先辈勇于抛头颅、洒热血、救中国的红色基因,折射出老一辈革命家胸怀天下、救世图强的担当精神。习近平同志强调:一代人要有一代人的担当;历史的接力棒交到了我们手里,必须要有勇气、有胆识、有担当。他还特别把“敢于担当”作为新时期好干部的标准之一。“大事难事看担当”“为官避事平生耻”。在党、国家和军队建设发展处于重大历史关头,民族复兴进入形势路径最复杂、各种压力空前加大的重要历史时期,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及时果断出台一系列重要举措,充分彰显了习近平同志作为中国这样一个大国的领袖和统帅所具有的恢弘气度和坚强意志。

大担当定有大情怀。这种大情怀,就是对国家、对人民和对党的大忠大爱。《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开篇是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八大闭幕后会见记者时的讲话,即是他郑重的“施政宣言”,其中充满了对民族、对人民和对党的热爱。这篇题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的讲话,以朴实的语言、亲切的态度、坚定的立场,宣示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执政为民的决心。此后,习近平同志多次深入浅出地阐述和描绘了能使亿万中国人民凝心聚力的中国梦。他说:“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他强调:“一定要坚持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高度,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他深知,我们党要成就民族复兴伟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必须时刻把人民的利益高高举过头顶。这种爱民为民的大情怀,充分体现了我们党把人民根本利益作为治国理政出发点和落脚点的价值追求。

大目标、大运筹、大哲学。

大手笔、大担当与大情怀必由大目标、大运筹来体现,而这一切又必以大哲学来支撑。《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所蕴含的科学思维方式和务实精神,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智慧在实践中的灵活运用和生动展开。这种科学思维方式和务实精神,融汇交织和贯穿体现在习近平同志对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战略谋划之中。

视野宏阔,谋划深远。习近平同志说,治国理政“要放眼世界,放眼未来”。他强调,只有眼界非常宽阔,正确认识和积极顺应中国和世界发展大势,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党和国家面临的大事,才能把握工作主动权,跟上时代前进步伐,促进事业顺利发展。在治国理政实践中,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面临的内外环境更趋复杂、每前进一步都会遇到新问题的严峻挑战,习近平同志总揽全局、谋篇布局,明确提出事关党、国家和军队发展的一系列战略目标和战略部署:提出中国梦强军梦,凝聚和引领人民共同奋斗;外交纵横捭阖,构建新型大国关系,以“亲诚惠容”经略周边,提出“一带一路”战略构想;整肃党风,重拳反腐;深化改革,普惠民生;依法治国,民主协商;强军精武,加强战备;等等。这一切都充分体现了习近平同志深谙老一辈革命家治党治国治军精要又有鲜明个性风格的雄韬伟略。

总揽全局,系统运筹。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治理国家和社会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统筹兼顾,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把握问题的关联性、整体性、系统性。习近平同志既胸怀全局、总揽各方、运筹帷幄,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勾勒出一幅治国理政方略图;又注重抓龙头、抓大事、抓枢纽、抓关键,有重点、有步骤地推进各项工作。他特别强调,要提高把握事物发展总体趋势和方向的战略思维能力;提高知古鉴今,运用历史眼光认识发展规律的历史思维能力;提高分析矛盾、解决问题、促进全面协调发展的辩证思维能力;提高破除迷信、打破陈规、因时制宜、开拓前进的创新思维能力;提高凡事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结果的底线思维能力。人们由衷赞叹:十个指头弹钢琴不错音符、不乱节奏,错综纷繁中有条不紊,非有系统运筹的高超能力不能为之。

定力如山,坚若磐石。不因“泰山崩于前”失神改色,不以“麋鹿兴于左”乱意分心,才可谓有定力。面对内外压力,面对众声喧哗,习近平同志反复告诫我们:党的领导干部一定要有战略定力。在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异常激烈的时候,习近平同志强调坚持“三个自信”,坚守“两个不能否定”;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阶段,强调对看准了的改革要下决心推进,而不能改的什么时候也不改。习近平同志居安思危、举重若轻,“纷繁世事多元应,击鼓催征稳驭舟”的风范,让我们领略到他治国理政的远见卓识和高超艺术。

务实朴素,知行合一。实事求是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也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但有一段时间,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严重削弱了这一传统。《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汇集了习近平同志关于领导干部必须务实的一系列要求: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要接地气、察实情、出实招、求实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抓工作要踏石留印、抓铁有痕;功成不必在我,一张蓝图绘到底;不兴伪事,不采华名;等等。习近平同志率先垂范、知行合一,带头厉行作风建设各项规定,带头发扬清新朴实的话风、文风、会风,为全党树立了真理力量与人格力量统一的标杆。

大时代、大实践、大作为。

我们正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党和国家事业开启了新征程。充分发挥习近平同志治国理政方略引领实践的巨大威力,将其作为行动指南和基本遵循,我们的事业就会走得好、行得远,我们就能如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切实用习近平同志治国理政方略武装头脑。习近平同志治国理政方略,是我们凝聚力量、攻坚克难的强大思想武器,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行动指南。当前,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地位,就是要确立习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指导地位,坚持用讲话精神指导各项工作;搞好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就是要用习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讲话精神铸魂固本,坚定理想信念,强化精神支柱;统一广大干部群众思想行动,就是要用习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凝聚意志,形成推动事业发展、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力量。

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权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全面落实从严治党,特别是坚持标本兼治,全面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纯洁党的队伍,一系列重大举措深得党心军心民心,使党的执政基础更加巩固,党中央的领导核心地位进一步加强。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越是伟大而艰巨的事业越需要有坚强的领导核心。正如习近平同志指出的:“改革开放任务越繁重,越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越要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我们必须高度自觉地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同志治国理政方略和重大决策部署上来,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

发扬“钉钉子精神”,坚持“一分部署、九分落实”。一个行动胜过一打纲领。治国理政忧无策,更忧有良策而不落实。习近平同志指出:“我们要牢记一个道理,政贵有恒”,“要抓实、再抓实”。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言必信、行必果,招招指要害,件件有落实,为我们树立了榜样。对照之下,一些地方还存在“干打雷不下雨”的假把式;有的单位和部门表态的调门越喊越高,只重形式的活动一个接着一个,实际都是在走过场;还有的领导干部等待观望,为官不为,无所作为。这种状况亟须彻底改变。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习近平同志为我们确立了宏伟目标,提供了行动指南。我们坚信,伟大的理论一经被广大干部群众掌握,必将变成推动伟大事业的巨大力量。只要我们真正学好用好习近平同志的治国理政思想理论,融汇先贤追求和今人期盼的壮丽中国梦一定会在党领导人民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变为现实。

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心得体会

看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后,给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坚定理想信念、鲜明人民立场、强烈历史担当、求真务实作风、勇于创新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等方面的论述,他善于引经据典、思想精辟深刻、鞭辟入里,并且结合他自己的经历谈了对重大问题的看法和体会,语言生动,也非常接地气,给我带来了极大的感染力。我结合自身工作,认真思考,得到以下心得体会:

一、在新时代下党员干部必须自我加压,肩负起新的历史使命。

使命引领未来,使命呼唤担当。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前进,夺取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这非一朝一夕之事,必须锲而不舍,久久为功。因而,纪检监察干部必须牢固树立担当意识、责任意识,要有“舍我其谁”的浩然正气,恪守职责、义无反顾。要心知敬畏、心存戒惧、严守底线,做到自身清政廉明,站得直、行得正、坐得稳,讲纪律守规矩,执纪就有大义凛然的底气,履职就能勇往直前、无所畏惧。要切实增强履职本领,包括改革创新本领、科学发展本领、依法执纪本领、群众工作本领和狠抓落实的本领,适应新时代履职的要求,做实现伟大梦想的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

二、在新时代下必须从严治党,凝聚起干事创业的强大力量。

国家实行监察体制改革,使我们的工作更明确、重点更突出、力量更聚焦。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纪检监察工作责任更大、任务更重。必须强化监督、严格执纪、严肃问责。作为纪委领导班子成员,要将习近平总书记的治国理政方针贯穿于工作实际,切实提高机遇意识、使命意识和危机意识,激发干事热情,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在工作和生活中带头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忠实实践者。

三、在新时代下党员干部必须“知行合一”,为决胜全面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新时代下,我们应继承和发扬好知行合一、躬行实践的优秀思想。纪检监察干部要敢于有所为。纪检监察干部从事的是“得罪人”的事,但同时也是教育人、挽救人的工作,这就要求纪检监察干部既要敢于当“黑包公”,勇于与一切消极腐败行为作斗争,又要善于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将党规党纪宣传到位,入脑入心,不折不扣落实好执纪“四种形态”,在实际工作中勇于直面矛盾,敢于担当作为,始终保持一股奋勇当先的冲劲和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韧劲,共同为决胜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贡献力量。

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心得体会,谈治国理政心得体会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在治国理政新的实践中,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集中展示了中央领导集体的治国理念和执政方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收录了习近平总书记在2012年11月15日至2014年6月13日这段时间的讲话、谈话、演讲、答问、批示、贺信等79篇,分为18个专题。全面系统回答了新的时代条件下中国发展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是国际社会了解当代中国的重要窗口、寻找中国问题答案的一把钥匙。

一、用“中国梦”凝聚民族共识,激发正能量。

中共十八大后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并阐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国梦的本质就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梦。中国有56个民族,人口众多,国家尚未完全统一。加之当前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不同地区、不同阶层、不同领域、不同方面,想法都差异甚大。因此当务之急是要凝聚共识,一心一意求发展,推动民族复兴。中国梦提出后,民族凝聚有了一个坚实内核。中国梦的提出,可谓意蕴深远,他把国家民族和个人利益紧紧联系在了一起,使得当今中国社会充满激情,充满创业、创造的活力。每个人为实现梦想的努力,汇聚成了推动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的强大正能量。

二、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阐明当代中国的发展道路和发展走向。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艰辛探索,中国成功开辟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履职伊始,就郑重宣示,“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不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植根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我们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我们这一代共产党人的任务,就是继续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篇大文章写下去。书中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行反复强调和理论阐述,彰显自信,也传达和传导了自信,大大增强了全民族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感情认同。鲜明的旗帜、坚定的步伐,展示了中央领导集体对理想信念的执着追求,对世情国情的清醒认识,对中国未来发展走向的深沉思考,让世界感受到中国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觉和自信。

三、提出改革发展的一系列新思路新举措,描绘出发展新蓝图。

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创见的思路和举措,书中以大量篇幅,全方位展现了从改革总思路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国防等各领域具体改革思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改革再难也要向前推,敢于担当,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胆子要大、步子要稳,不能犯颠覆性错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确定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制定了总体方案,提出了路线图和时间表,涉及15个领域、330多项重大改革举措。可以说,新一届党中央描绘的改革发展新蓝图,给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更大的前进动力和成功的自信。

四、坚持以民为本、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彰显了真挚深厚的为民情怀。

习近平总书记体验过农村的艰苦生活,经历过不同工作岗位的磨练,对中国的国情了然于心,对人民的所思所想所盼感同身受。从本书的字里行间,能深切感受到中央领导集体执政为民的情怀和理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他要求领导干部树立正确政绩观,不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真正做到对历史和人民负责。他强调,“要把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制定了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这些重大举措在本书中都有充分体现。透过这些内容,可以感受到中国领导人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感受到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的根本宗旨和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体会到中国共产党执政具有坚实的群众基础。

五、抓作风建设、反对腐败,顺民意、赢民心。

习近平总书记履职伊始就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专题研究改进工作作风问题,出台了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以落实八项规定作为改进工作作风的突破口,中央领导人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自觉接受全党全社会监督,推动党风政风改进。在此基础上进行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使党内存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问题得到了一次大整治。同时,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铁腕反腐,腐败分子纷纷落马,一批重大案件得到查处,这些行动顺应了民意、赢取了民心。在反腐败的同时,加强制约和监督权力运行的制度建设,已逐步形成使领导干部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使领导干部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使领导干部不想腐不易腐的保障机制。这样一种反腐倡廉的明晰思路,使人们对于未来在中国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充满信心。

六、重担当,尚实干,增强党和政府公信力。

习近平总书记认为,担当就是责任,坚持原则、敢于担当是党的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敢于担当,就是要坚持原则、认真负责,面对大是大非敢于亮剑,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敢于挺身而出,面对失误敢于承担责任,面对歪风邪气敢于坚决斗争。这种担当精神,责任感,使命感,顺人心,得民望。这种精神也开始浸透到全社会,成为一种风尚,一种价值尺度。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思想境界,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事,求真务实,真抓实干。要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切实干出成效来。正是本着这样的精神和作风,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不喊空口号,招招指要害,件件有着落。全党全社会崇尚实干,埋头苦干抓落实蔚然成风,党和政府公信力大大增强。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内容结构层次清晰,涵盖全面,其中的重要思想,既有目标上的引领,又有原则上的要求;既彰显执政方略,又体现实践路径,具有鲜明的目标引领性、价值导向性和具体操作性,是新时期统一思想和推进工作的科学指南。认真学好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讲话精神,准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蕴含的丰富内涵、精神实质和基本要求,对于我们正确认识我党、我国建设过程中出现的成就与挫折,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就是要把贯穿在其中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转变为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思维能力,转化为实际工作的方法和本领,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心得体会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中国共产党在新形势下治国理政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二卷,就通篇贯穿了这一战略思想,使党的理论成果更加丰富、更加系统,党的自身建设更加系统完备。近日,读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体会至深,感同身受,作为海信支行的兼职纪检监察员,更应该用高标准、高要求来鞭策自己。读了本书后我有以下感想:

一是要坚定理想信念。以理想信念为灵魂支柱,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我们应当时刻警惕理想信念出问题导致全身“缺钙”,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我们要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践行者。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始终坚持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勤奋工作、廉洁奉公,始终坚持为共产主义理想而奋不顾身去拼搏、去奋斗、去献出自己的全部精力乃至生命,这就是我们共产党员应有的精神追求。

二是强化监督问责。作为纪检监察员,要认清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严峻性和复杂性,在全面从严治党、从严治行中找准职责定位,强化监督执纪问责。要区分不同情况进行认真查处,抓早抓小,防微杜渐,工作中注重“四种形态”的运用,对党员干部存在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通过谈心、谈话、函询等方法,让红脸出汗、咬耳扯袖成为常态;对轻微违纪的,给予党纪轻处分或组织调整;严重违反党纪的,给予重处分或重大职务调整;严重违纪并涉嫌违法的,给予党纪处分并移送司法。对违反员工违规处理办法的,严格按照行规处理。

三是强化纪律规矩。作为纪检监察员,要牢固树立纪律和规矩意识,在守纪律、讲规矩上作表率,把纪律挺在前面,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始终旗帜鲜明地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对党忠诚,自觉做政治上的明白人。习总书记指出:“各级党组织要把严守纪律、严明规矩放到重要位置来抓,努力在全党营造守纪律、讲规矩的氛围。”我们要深入学习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文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学思践悟,把握内涵,准确理解新时代、新风尚、新作为的丰富内涵,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提高政治站位,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始终保持与纪检监察工作的正确政治方向一致。

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是当下全党同志政治任务,也是我们党员干部必备的基本功,更是提升我们党员干部能力素质的助力加油和及时充电,我将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本领恐慌的危机感,沉下心来,持之以恒,加强学习,加快知识更新,把学习的收获运用好、转化好,学以致用,不断提升能力境界,时刻用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

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心得体会

近日,我阅读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习近平总书记在书中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举措,集中展示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治国理念和治国方略,全面系统回答了新的时代条件下中国发展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并形成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新重大思想理论成果。我认为,这本书可以说是一部开辟当代中国治国理政崭新局面,全面了解中国“新常态”的重要著作,是中国社会主义新时期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科学指南,为我们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提供了比较系统的重要文献。我一边读一边思考,《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视野开阔,言简意赅,意境深远,读后难忘,受益颇深。品读此书,体会有三: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提出的治国理论和执政方略,就是要求我们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坚定不移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紧紧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努力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如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治国理政就是要求我们要肩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神圣使命的历史担当。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中的治国理政方略,有助于形成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的风尚,有助于培养我们的科学理论思维,有助于提高我们的科学理论水平。在开展“适应新常态,重在敢担当”的主题活动中,我们就是要坚持运用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方略武装我们的头脑,就是要着力解决作风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切实把主题教育与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紧密结合起来,用主题教育的实际成效推动教育教学工作再上新台阶。

当前,我国正处在各种社会矛盾的多发期和凸显期,改革已经进入了深水区和攻坚期;当前,我们党面临各种考验、危险与挑战;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这就要求我们坚持运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思想来统一我们的思想,这就要求我们坚持运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思想来凝聚共识,谋求发展,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这就要求我们要坚定理想信念,强化精神支柱,凝聚思想意志,形成强大精神力量。这就必须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思想和重大决策部署上来,进而使美丽的中国梦蓝图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变为现实。

在治国理政新的伟大实践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改革发展、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一系列富有创见的新思路、新举措,描绘出了改革发展的新蓝图。《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以大量篇幅,全方位展现了从改革总思路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国防等具体改革思路。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就是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实现这一目标,我们要运用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举措,要以良好的精神风貌,务实的工作作风,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推动教育教学工作。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们一定要有谋划工作的新思路,要有推动工作的新举措,要有解决问题的新对策,要有敢于担当的新胆识。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切实干出成效来。

总之,《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蕴含了科学思维方式和求真务实精神,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坚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地位,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智慧在实践中的灵活运用。这种科学思维方式和求真务实精神,自始至终贯穿体现在习近平总书记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战略谋划之中。在实践中,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方略武装我们的头脑,坚持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思想统一我们的思想,坚持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举措推动我们的工作,立足实际,敢于担当,努力工作,进一步为党的教育事业做出新的贡献。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心得体会

根据“三会一课”制度及机关党支部年度教育学习计划,我调整好工作,按时进行学习。对《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第一、二专题及《十九大报告关键词》1-25问认真进行自学,现将学习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经验总结、理论创新、理念宣传工作,形成了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为代表的,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这些党的理论创新,不仅会对当前学习和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发挥良好的辅助作用,也会对未来治国理政的方方面面夯实基础,更会引导国际社会更加全面客观地认识、理解中国的发展道路、发展理念、发展方式,向世界各国分享中国智慧和中国经验。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确,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作为党的“肌体”和“细胞”,8900多万党员更应当身先士卒,学好治国理政这门必修课、用好《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这本工具书,这既是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要求,又是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必经之路。走进新时代,党员、干部必须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把《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学深悟透,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将党的十九大精神学懂弄通做实。要立足岗位深入学,先进的思想来自实践、丰富的经验来自实践、理念的提升来自实践,每个党员不仅要学好治国理政的基本理论,更要结合自身岗位深入研究,让理论、思想汇聚成发展的动力之源,激发调动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要实事求是对标干,带着“刀刃向内”、自我革命的大气魄,根除学习工作中的一切弊病,找准大有可为的着力点,确保每个党员都能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中国共产党是敢于总结、善于提升的伟大政党,始终团结带领着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新思想汇聚新动能,我们必须上好治国理政这堂“必修课”,用新时代的思想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继续努力奋斗。

二、学习好、领会好十九大思想。

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要继续把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头等大事抓紧抓好。党的十九大精神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的报告,博大精深、意义深远,要学习好、领会好、贯彻好,必须花更多的时间,下更大的功夫,深入学习十九大精神,认真研讨十九大报告中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尤其要把握好报告的主题和灵魂,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把自己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十九大精神上来,统一到“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上来。要采取“紧扣主题、分层实施、联系实际、强化落实、加强监督”等手段提高学习效果,做到保质保量地完成学习任务,提升自身修养。

三、结合自身工作,加强学习。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以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为主线,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坚定理想信念宗旨为根基,以调动全党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着力点,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大会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提出了一系列的新思想、新理念、新方法,为全党指明了前进方向。作为基层党员,必须把十九大精神作为行动指南,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用于武装自己的头脑,切实抓好抓落实各项工作,要对照报告要求,登高望远、居安思危,用于变革、勇于创新,开拓进取、苦干实干,在实际工作中做表率、当先锋。

四、学以致用,提高工作能力。

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要大力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这是学习和贯彻十九大精神的根本保证,只有学以致用,坚持用十九大精神指导实践,同时在实践中不断加深对十九大精神的理解,才能真正把十九大精神落到实处。在深入学习上求“精”,在理论研究上求“实”,在学用结合上求“广”,要按照十九大精神的要求,坚持科学发展观,以创新的理论和方法,联系实际,积极拓展理论研究的空间。同时,要坚决反对脱离实际,墨守成规,急功近利的浮躁心里,要大力倡导增强“六种意识”即机遇意识、创新意识、发展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忧患意识。通过学习使我深刻认识到,工作应与人民群众相结合,与当前精准扶贫中心工作相结合,与工作中遇到的热点、难点相结合,真正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落实在为人民服务的工作实践当中。十九大报告提出“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作为中共党员,我坚决遵循这些教导,认真研究村里工作的方法规律,不畏艰险,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创进取,摸索出一套适合实际的工作方法,坚持问题导向,提高政治站位。

五、端正工作态度,养成艰苦奋斗精神。

复兴之路,其景可赞其程也艰,百年梦想变成现实,得有实实在在的行动。“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作为中共党员和党办秘书,在工作中应更加端正工作态度,在工作中要坚决杜绝不求有功、但求无过,遇事退避三舍的消极态度,面对遇到的困难,自己要明白:责任重于泰山,事业任重道远,要敢于指出问题、勇于发现问题、善于处理问题,在实践工作当中做出实绩,成为一名领导放心、同事信任、群众满意的党员。

十九大已为我们铺展开了宏伟蓝图,倍感振奋、催人奋进,作为一名中共党员,唯有坚守心中理念信念,坚持不断学习、与时俱进,增强自身工作本领和素质,才能在平凡的岗位上绽放出不一样的青春。

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心得体会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中文版全书569页,分为17个专题,每个专题内容按时间顺序编排,收入了习近平在8月18日至9月29日期间的重要著作,共有讲话、谈话、演讲、批示、贺电等99篇。

最早一篇文章为《真刀真枪推进改革》,是年8月18日习近平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上的讲话要点;最晚一篇文章为《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是年9月29日习近平在主持中共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四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要点。开卷篇题为《努力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加广阔的前景》,点明了全书的主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

本书17个专题分别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将改革进行到底;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坚定文化自信;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建设美丽中国;开启强军兴军新征程;坚持“一国两制”,推进祖国统一;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坚持和平发展,促进合作共赢;促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17个专题中,第五个专题“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篇目最多,共12篇。包括《做焦裕禄式的县委书记》(1月12日)、《守纪律,讲规矩》(201月13日)、《增强看齐意识》(年12月11日)、《用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2017年8月13日)等。

第一个专题所收8篇文稿,集中反映了习近平同志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等重大时间节点,深刻总结历史和现实经验,对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些根本性、方向性、原则性问题的深入思考和提出的重大思想。第二到第五个专题围绕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作了大量阐述。第六个专题围绕习近平同志在领导制定落实“十三五”规划的过程中,提出并深刻阐述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第七到第十一专题,面对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局部冲突和动荡频发、全球性问题加剧的外部环境,面对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等一系列深刻变化,习近平同志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牢牢把握经济社会发展主动权,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29幅图片。

本书收入29幅图片,包括三组。

第一组是扉页后的挥手照片1张,下有个人签名。

第二组图片包括,2015年2月13日,习近平在陕西延安市延川县文安驿镇梁家河村看望村民,并就革命老区脱贫致富进行实地调研;2015年4月3日,在北京朝阳区孙河乡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2015年9月3日,“九三阅兵”;2015年11月7日,“习马会”;11月15日,在北京市西城区中南海选区怀仁堂投票站参加区人大代表选举投票;2017年7月1日,考察香港国际机场第三跑道建设情况等历史瞬间。

第三组图片包括,2014年11月11日,习近平在北京apec期间,与各成员经济体领导人、代表前往种植亚太伙伴林;2015年4月24日,在印尼万隆出席万隆会议60周年纪念活动期间,习近平和夫人同亚非国家领导人一起参加缅怀先贤的“历史性步行”;2015年9月28日,习近平在联合国总部出席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并发表讲话;201月16日,习近平出席亚投行开业仪式,为亚投行标志物“点石成金”揭幕;年9月4日,杭州g20峰会,习近平与二十国集团成员和嘉宾国领导人、有关国际组织负责人步入会场;2017年9月4日,习近平在厦门主持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等历史瞬间。

权威读本。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生动记录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集中反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发展脉络和主要内容,充分体现了我们党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事业贡献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在全球范围内“圈粉”无数,成为一部“现象级”著作。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和第二卷在海外持续热销,从政要、学者,到普通民众,在全球范围内“圈粉”无数。这本书何以风靡全球,让全世界都在学习?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一语道破天机:“它为了解一位领袖、一个国家和一个几千年的文明打开了一扇清晰而深刻的窗口。”德国前总理施密特认为,通过《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外国读者可以了解中国领导层遵循什么样的哲学,中国发展方向依据何种战略方针。“它有助于外国读者客观、历史、多角度地观察中国,从而更好地了解中国,更全面地认识中国。”施密特说。“大家都认为,这本书为世界各国政党和政治组织了解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提供了一个生动、易懂的方式。”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表示,通过《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这本书,各国政党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感受中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携手建设美好世界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除了各国政要和学者,在普通民众中间,《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也刮起一阵阵学习旋风。厄瓜多尔的基多国际书展、伊朗的德黑兰国际书展、纽约举办的美国书展,都有不少当地读者专门到中国图书展台购买《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一位泰国民众在抢先购得一本《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泰文版后,通过社交网络发布了一条信息,结果立即收到4位朋友请她代购此书。美国威斯康星州麦迪逊市居民马克·哈赛贝克在上海旅游时,购买了一本英文版《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在一口气读完后,他在亚马逊网站的电子书销售平台留言:如果你认为这个人口大国不容忽视,你应该读读这本书。“从字里行间我感受到习近平主席简明坦诚、风趣幽默的论述风格,但更重要的是看到了一个努力为人民创造幸福生活的高尚的人。这正是当今世界需要的领导人。”

连接“中国梦”和“世界梦”

斯里兰卡外国劳务局主席维克勒马索里揭示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在全球取得巨大影响力的深刻逻辑:“这本书阐释了‘中国梦’和‘世界梦’的关系,使我们更好地了解了中国人民追求睦邻友好和世界大同的理想。”当今世界,经济持续低迷,局部冲突此起彼伏,“逆全球化”思潮开始抬头……大变局的时代需要思想光芒的指引,迷惘的世界把目光投向东方。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抓住了当前人类社会主要矛盾的“牛鼻子”,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重要理念,展现出中共执政理念对全世界的深刻启示和强大感召。著名社会学家马丁·阿尔布劳所言:“本书不仅仅是关于治国理政,更重要的是,它代表了一整套的可以用于建立持久秩序的思想体系。世界需要思想体系,以灵活应对各国和世界面临的挑战。”

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心得体会,谈治国理政心得体会

近日,我阅读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习近平总书记在书中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举措,集中展示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治国理念和治国方略,全面系统回答了新的时代条件下中国发展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并形成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新重大思想理论成果。我认为,这本书可以说是一部开辟当代中国治国理政崭新局面,全面了解中国“新常态”的重要著作,是中国社会主义新时期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科学指南,为我们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提供了比较系统的重要文献。我一边读一边思考,《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视野开阔,言简意赅,意境深远,读后难忘,受益颇深。

品读此书,体会有三:

一、坚持运用习近平治国理政方略武装我们的头脑。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提出的治国理论和执政方略,就是要求我们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坚定不移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紧紧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努力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如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治国理政就是要求我们要肩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神圣使命的历史担当。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中的治国理政方略,有助于形成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的风尚,有助于培养我们的科学理论思维,有助于提高我们的科学理论水平。在开展“适应新常态,重在敢担当”的主题活动中,我们就是要坚持运用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方略武装我们的头脑,就是要着力解决作风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切实把主题教育活动与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紧密结合起来,用主题教育活动的实际成效推动教育教学工作再上新台阶。

当前,我国正处在各种社会矛盾的多发期和凸显期,改革已经进入了深水区和攻坚期;当前,我们党面临各种考验、危险与挑战;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这就要求我们坚持运用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来统一我们的思想,这就要求我们坚持运用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来凝聚共识,谋求发展,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这就要求我们要坚定理想信念,强化精神支柱,凝聚思想意志,形成强大精神力量。这就必须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和重大决策部署上来,进而使美丽的中国梦蓝图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变为现实。

三、坚持运用习近平治国理政举措推动我们的工作。

在治国理政新的伟大实践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改革发展、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一系列富有创见的新思路、新举措,描绘出了改革发展的新蓝图。《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以大量篇幅,全方位展现了从改革总思路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国防等具体改革思路。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就是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实现这一目标,我们要运用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举措,要以良好的精神风貌,务实的工作作风,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推动教育教学工作。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们一定要有谋划工作的新思路,要有推动工作的新举措,要有解决问题的新对策,要有敢于担当的新胆识。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切实干出成效来。

总之,《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蕴含了科学思维方式和求真务实精神,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坚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地位,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智慧在实践中的灵活运用。这种科学思维方式和求真务实精神,自始至终贯穿体现在习近平总书记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战略谋划之中。在实践中,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治国理政方略武装我们的头脑,坚持用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统一我们的思想,坚持用习近平治国理政举措推动我们的工作,立足实际,敢于担当,努力工作,进一步为党的教育事业做出新的贡献。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