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计划应该明确教学目标和任务,确保教学过程的有效性。下面是一份针对教学计划编写的详细指南,希望对大家的教学工作有所启发。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通过亲自编排元素周期表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跟逻辑思维能力;通过对元素原子结构、位置间的关系的推导,培养学生的分析和推理能力。
通过对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关系的认识,渗透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现象跟本质的关系。
情感态度价值观:
教学方法:通过元素周期表是元素周期律的具体表现形式的`教学,进行“抽象和具体”这一科学方法的指导。
教学重难点:同周期、同主族性质的递变规律;元素原子的结构、性质、位置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初中我们学过了元素周期律,谁还记得元素周期律是如何叙述的吗?
[学生活动]回答元素周期律的内容即:元素的性质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的变化。
[过渡]对!这样的叙述虽然很概括,但太抽象。我们知道元素周期律是自然界物质的结构与性质变化的规律。既然是规律,我们只能去发现它,应用它,而不能违反它。但是,我们能否找到一种表现形式,将元素周期律具体化呢?经过多年的探索,人们找到了元素周期表这种好的表现形式。元素周期表就是元素周期表的具体表现形式,它反映了元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的规律。它是人们的设计,所以可以这样设计,也可以那样设计。历史上本来有“表”的雏形,经过漫长的过程,现在有了比较成熟,得到大家公认的表的形式。根据不同的用途可以设计不同的周期表,不同的周期表有不同的编排原则,大家可以根据以下原则将前18号元素自己编排一个周期表。
[多媒体展示]元素周期表的编排原则:
1.按原子序数递增顺序从左到右排列;
2.将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排列成一个横行;
3.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排列成一列(按电子层递增顺序)。
[过渡]如果按上述原则将现在所知道的元素都编排在同一个表中,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元素周期表,现在我们一同研究周期表的结构。
[指导阅读]大家对照元素周期表阅读课本后,回答下列问题。
1.周期的概念是什么?
2.周期是如何分类的?每一周期中包含有多少元素。
3.每一周期有什么特点?
4.族的概念是什么?
5.族是如何分类的?主族和副族的概念是什么,包括哪些列,如何表示?
6.各族有何特点?
[教师归纳小结]。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人体的元素组成,了解一些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
了解人体中元素的存在形式,知道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
认识到只有均衡膳食才能更好的维持人体的元素平衡。
过程与方法:
通过与同学讨论、查阅资料,了解钙、铁、锌、碘等营养元素的食物来源。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题学习,更加注意平常的饮食营养搭配,改掉偏食、挑食、不吃蔬菜等不良。
习惯。
学会用一分为二的观点辩证地看待化学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一些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微量元素对人体的作用及适宜摄入量。
难点:将所学知识上升为意识,再将意识转化为行为。
三、
设计思路:
从补钙的生活经验,从电视中经常看到有关补钙、补锌和补铁等广告,以此为基础对于本课题内容应该不难理解。学生容易出现的问题是学习时不够重视。
四、教学过程。
【导入】播放“黄金搭档”广告视频。
【讲解与过渡】广告语中的钙、铁、锌、硒是元素。(引入课题)。
【指导阅读】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55,并出示下列问题:
3.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的区别?对人体有什么作用?
【学生活动】仔细阅读课本,认识教材上图表的内容,思考并回答有关问题。【教师点评并讲解】人体中含量超过0.01%的为常量元素,含量在0.01%以下的为微量元素,它们能够调节人体的新陈代谢,促进身体健康,而且有些元素是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材料。
【学生活动】讨论,思考,回答。
【教师讲解】常量元素钙钠钾。
微量元素铁锌硒氟碘。
有害元素铅镉汞(介绍水俣病痛痛病)。
课堂练习。
四板书设计。
常量元素(含量大于0.01%):o,c,h,n,ca,p,k,s,na,cl,mg微量元素(含量小于0.01%):fe,zn,f,i,se(硒)。
二、一些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1.常量元素:钙钠钾。
2.微量元素:铁锌硒氟碘3.有害元素:铅镉汞。
五教学反思:
从生活走向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本节课与我们的日常生活联系也是非常密切的,通过已有的生活经验理解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感悟化学知识的重要性。本节课的教学大量用到学生分组讨论,紧紧围绕课程标准确立三维目标,让学生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对生活中遇到的一些与本节课相关的问题能够做出解释。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2.使学生理解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并能运用原子结构理论解释这些递变规律。
3.使学生了解原子结构、元素性质及该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三者间的关系,初步学会运用周期表。
4.使学生对核素和同位素有常识性的认识。
能力目标:
1.学习前人在理论、实践研究的基础上,总结规律的创造性思维方法。
2.培养搜集资料和信息处理能力。
教学重点: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元素的性质、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教学难点:元素的性质、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和原子结构的关系,核素、同位素的概念。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复习]什么是元素周期律?它的实质是什么?
[引入]根据元素周期律,每隔一定数目的原子,元素性质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的变化,象排日历一样,将100多种元素按原子序数的递增顺序排列成一个表,叫元素周期表。
3)我是砷,颜色深,三价元素夺你魂;。
4)我是溴,挥发臭,液态非金我来秀;。
5)我是铷,碱金属,沾水烟花钾不如;。
6)我是碘,升华烟,遇到淀粉蓝点点;。
7)我是铯,金黄色,入水爆炸容器破;。
8)我是钨,高温度,其他金属早呜呼;。
9)我是金,很稳定,扔进王水影无形;。
10)我是汞,有剧毒,液态金属我为独;。
11)我是铀,浓缩后,造原子弹我最牛;。
12)我是镓,易融化,沸点很高难蒸发;。
13)我是铟,软如金,轻微放射宜小心;。
14)我是铊,能脱发,投毒出名看清华;。
15)我是锗,可晶格,红外窗口能当壳;。
16)我是硒,补人体,口服液里有玄机;。
17)我是铅,能储电,子弹头里也出现。
18)我是氢,我最轻,火箭靠我运卫星;。
19)我是氦,我无赖,得失电子我最菜;。
20)我是锂,密度低,遇水遇酸把泡起;。
21)我是铍,耍赖皮,虽是金属难电离;。
22)我是硼,有点红,论起电子我很穷;。
23)我是碳,反应慢,既能成链又成环;。
24)我是氮,我阻燃,加氢可以合成氨;。
25)我是氧,不用想,离开我就憋得慌;。
26)我是氟,最恶毒,抢个电子就满足;。
27)我是氖,也不赖,通电红光放出来;。
28)我是钠,脾气大,遇酸遇水就火大;。
29)我是镁,最爱美,摄影烟花放光辉;。
30)我是铝,常温里,浓硫酸里把澡洗;。
31)我是硅,色黑灰,信息元件把我堆;。
32)我是磷,害人精,剧毒列表有我名;。
33)我是硫,来历久,沉淀金属最拿手;。
34)我是氯,色黄绿,金属电子我抢去;。
35)我是氩,活性差,霓虹紫光我来发;。
一、教材分析:
物质结构、元素周期表是中学化学重要理论组成部分,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通过必修一中金属钠和非金属氯气的学习,给孩子学习本章知识提供了感性认识材料,为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的理论知识的学习打下重要的基础。同时,本章知识的学习也后面的选修内容的学习提供了理论知识的基础。
二、教学内容。
《元素周期表》这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原子的结构、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表示等。教学中,应以元素的原子结构为基础,通过相邻原子在原子结构上的区别找出元素周期表的编排规则。这不仅符合知识的内在联系,体现了本质决定现象这一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也训练了孩子的思维。对高中阶段的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孩子起到导学作用。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2.使学生理解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并能运用原子结构理论解释这些递变规律。
3.使学生了解原子结构、元素性质及该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三者间的关系,初步学会运用周期表。
4.使学生对核素和同位素有常识性的认识。
能力目标:
1.学习前人在理论、实践研究的基础上,总结规律的创造性思维方法。
2.培养搜集资料和信息处理能力。
教学重点: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元素的性质、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教学难点:元素的性质、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和原子结构的关系,核素、同位素的概念。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复习]什么是元素周期律?它的实质是什么?
[引入]根据元素周期律,每隔一定数目的原子,元素性质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的变化,象排日历一样,将100多种元素按原子序数的递增顺序排列成一个表,叫元素周期表。
元素周期表是元素周期律的具体表现形式,它反映了元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的`规律,对学好中学化学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因此,元素周期表是本章的教学重点。
5、我是钡,不太贵,钡餐焰火我都会;
6、我是硒,补人体,口服液里有玄机;
7、我是钨,高温度,其他金属早呜呼;
8、我是磷,害人精,剧毒列表有我名;
9、我是铜,色紫红,投入硝酸气棕红;
10、我是碳,反应慢,既能成链又成环;
11、我是铷,碱金属,沾水烟花钾不如;
12、我是镓,易融化,沸点很高难蒸发;
13、我是氮,我阻燃,加氢可以合成氨;
14、我是铝,常温里,浓硫酸里把澡洗;
15、我是氡,放射凶,居室污染很严重。
16、我是钠,脾气大,遇酸遇水就火大;
17、我是铊,能脱发,投毒出名看清华;
18、我是铀,浓缩后,造原子弹我最牛;
19、我是锂,密度低,遇水遇酸把泡起;
20、我是氢,我最轻,火箭靠我运卫星;
21、我是溴,挥发臭,液态非金我来秀;
22、我是汞,有剧毒,液态金属我为独;
23、我是碘,升华烟,遇到淀粉蓝点点;
24、我是钙,身体爱,骨头牙齿我都在;
25、我是锗,可晶格,红外窗口能当壳;
26、我是氩,活性差,霓虹紫光我来发;
27、我是氟,最恶毒,抢个电子就满足;
28、我是氧,不用想,离开我就憋得慌;
29、我是锰,价态多,七氧化物爆炸猛;
30、我是铟,软如金,轻微放射宜小心;
31、我是钾,把火加,超氧化物来当家;
32、我是钛,过渡来,航天飞机我来盖;
33、我是硼,有点红,论起电子我很穷;
34、我是氯,色黄绿,金属电子我抢去;
35、我是硫,来历久,沉淀金属最拿手;
36、我是砷,颜色深,三价元素夺你魂;
37、我是铬,正六铬,酒精过来变绿色;
38、我是镁,最爱美,摄影烟花放光辉;
39、我是铅,能储电,子弹头里也出现;
40、我是铯,金黄色,入水爆炸容器破;
41、我是铍,耍赖皮,虽是金属难电离;
42、我是氦,我无赖,得失电子我最菜;
课程价值设计取向的变化决定了元素化合物教学理念的变化。
社会生活问题中心、学科中心和学生认知过程中心相融合(将裸露的知识包装起来,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将化学溶解于实际生活中,再结晶出来。从生活问化学,从化学看应用。(iask,ido.)倡导在自然界和生产生活的背景中进行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
(从传统的单课时教学到单元教学,从孤立到联系,从单一到整合,抓住元素化合物知识中的核心内容进行整合的教学。知识要提高结构化水平。过程与方法:以探究为中心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形成研究物质性质的思路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当学生将许多的事实性知识都忘掉的时候,在他头脑中还能留下什么?是观念,是方法,是思路。具体知识是形成这些基本观念和方法的载体。学生能否牢固地、准确地、哪怕只是定性地建立起基本的化学观念,应当是中学化学教学的第一目标。背诵或记忆某些具体的化学事实性知识,当然是有价值的,但是更重要的价值在于它们是化学观念及某些基本观念的载体。学习中学生要初步建立元素观、微粒观、物质分类和化学反应与能量观。
2/2。
反思留言记叙文:教学答辩状教育短句!诗词陶渊明祝酒词简报;褒义词事业单位暑假作业了教学法赏析组织生活会小结,范文爱国春联感谢信李清照了自查报告规定同义词表态发言的三字经课外知识的绝句思想汇报课外知识承诺书自我评价的教学计划心得评价。
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包括人体的元素组成、分类、存在形式和一些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两部分内容,重点叙述了一些必需微量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结合前面水、溶液以及人体重要的营养物质的学习,使学生对化学物质与健康生活的密切联系的认识更趋完整和深入。首先课本中介绍了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的概念,并介绍了钙、钠、钾、铁、硒、碘、氟等元素的生理功能。为了正确理解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教材指出了微量元素分为必需元素、非必需元素和有害元素三类,而必需元素也有一个合理摄入量的问题,摄入过多、过少均不利于人体健康。这将使学生认识到,不经医生诊断,盲目食用某些营养补剂是有害的。这一课题的重点是介绍一些元素与人体健康地关系。
教学中我注意强调必需元素的最佳摄入量,并引导学生讨论本课题的讨论题。由于学生对于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并不十分关注,因此在教学设计时。我注意结合学生的实际以及学生已有的化学知识,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学生参入到学习中来。
通过对《元素》的课堂教学,为了探究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使以后在教学过程中明确思路,现对这一节课进行一下反思:成功之处:
这节课充分利用信息资源,使课堂初知识性外,多了些趣味性。在备课过程中,从上一节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自然而然的引出元素的概念,使得较为抽象的概念变得较为浅显易懂。课堂的逻辑性教好,重点突出,课堂气氛较为活跃,学生知识接受情况较好,完成了本节课的既定任务。
不足之处:
1、在这节课中,内容比较多,各个环节时间比较紧张。
2、需控制好语速,留给学生更多些时间思考。
3、少讲多练,多精选习题,充分巩固。
4、多储备些知识,注意难易程度的把握,多研究教材。
总之,教无定法,学无止境,我在各个方面还有不足,也会加倍努力,三人行必有我师,勤学多问,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以更好更快的提高自己。
名课教了什么?
(1)了解元素的概念。
(2)将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认识统一起来。
(3)培养学生比较、归纳、概括的能力。
怎么教的?
本课采取创设问题情境,为学生的思维铺垫台阶,引导学生得出结论,教师还应鼓励学生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其中的道理是什么。
(1)创设问题情境,为学生的思维铺垫台阶,引导学生得出结论,教师还应鼓励学生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2)虽然元素的概念比较抽象,但是学生在学习单质与化合物时,教师已经进行简单的点拨,因此学生已经有一定的基础;在学习了《原子结构》之后,对于原子的分类是由质子数决定有一定的认识,可以帮助理解元素的定义。
(3)通过平时对常见物质的化学式的渗透,能够使学生对元素符号及其意义有一定了解,对本课题的教学易于接受。
(3)、初步认识元素周期表,知道它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工具,能根据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表中找到指定元素和有关该元素的一些其他信息。
(2)、通过联想记忆、卡片问答等趣味活动,帮助学生认识元素符号;
(3)、通过同学之间相互合作、查阅资料,了解地壳、生物的细胞和一些食品中元素的含量。
(1)、进一步建立科学的物质观,增进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认。
(2)、发展善于合作、勤于思考、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
本课题包括“元素”、“元素符号”和“元素周期表简介”三部分内容。在前一课题中,学生已知道了原子的结构,本课从微观结构的角度对元素下了一个比较确切的定义,从而把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认识统一起来。
元素的概念比较抽象,而且容易与原子的概念混淆,教学时应注意两者的区别。元素符号是国际通用的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要求学生了解元素符号的意义,对于一些常见元素的符号,必须会写、会读、会用。
教材编写“元素周期表简介”,目的在于让学生比较早地学习和使用元素周期表这个工具,学生只要会根据原子序数查找某一元素的符号、名称、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并确认金属、非金属、稀有气体元素等信息即可,为今后的学习提供方便。
元素概念的教学应注意从熟悉的例子切入,通过与原子的对比,归纳出元素的定义,并组织好讨论,使学生真正认识到: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发生变化,而元素不发生变化。
元素符号的教学忌一步到位、急于求成,应分散难点,逐步记忆,减轻学生对枯燥乏味的元素符号的记忆负担,并注意组织好有关的活动与探究,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设一些有趣味的活动,如联想记忆、卡片问答、查表抢答等,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重点:元素概念、元素符号。
难点:元素概念。
1.投影片:元素与原子的比较等;
2.元素符号的卡片、水分子等模型卡片。
2课时。
教学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复习导入(回忆)。
电解水的实验说明水是由什么组成的?
(设疑)。
什么叫元素呢?
回答: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
1.了解元素的概念,将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认识统一起来。
2.会正确区分元素和原子。
3.了解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学会元素符号的正确写法,逐步记住一些常见的元素符号。
4.初步认识元素周期表,知道它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工具,能根据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表中找到指定的元素和有关该元素的一些初步知识。
5.通过微观想像、分析、讨论、对比、认识到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发生变化而元素不发生变化。
6.通过同学之间相互合作,查阅资料,了解地壳、生物细胞和一些食品中元素的含量。
二、课题分析。
本课题包括元素、元素符号和元素周期表三部分内容。学生通过前阶段的学习,已经初步认识到元素是组成物质的基本成分,了解了原子的结构,本课从微观结构的角度对它下一个比较确切的定义,从而把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认识统一起来。
元素符号是国际通用的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因此是教学的重点。要求学生了解元素符号的意义,对于一些常见元素的符号,必须会写、会读、会用。
教材编排“元素周期表简介”的目的,是让学生较早地学习和使用元素周期表这个工具,为他们今后的学习提供方便。学生只要会根据原子序数查找某一元素的符号、名称、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以及确认该元素是金属、非金属还是稀有气体元素即可,不要随便提高要求。本课题分两课时完成:1.元素。2.元素符号、元素周期表简介。
三、教学策略分析。
本课题的教学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学生在阅读课文、查阅有关资料后进行讨论,在此基础上达成本课的教学目标。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应提供有关资料,供学生查阅,提出问题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思考,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教学中要多结合实例、多做练习,让学生在反复练习中加深理解和巩固,使所学的概念得到比较清晰的对比、区分和归类。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减轻学生对枯燥无味的元素符号的记忆负担,教学过程中可组织一些有趣味的活动,如符号认位、联想记忆、查表抢答等。
四、设计思路。
1由问题、图片、文字资料推出元素概念,课本72页活动与探究得出地壳、生物细胞和部分食品中所含元素。
2.由课本73页资料、图片和课文内容得出元素符号的写法和涵义。
3由.课本74页活动与探究了解元素周期表有关用途。
1.投影1:按照课本49至50页图样绘制水分子、氧分子、氧化汞分子图。
2.投影2:元素与原子比较表。(空白)。
3投影3:介绍地壳里含量较多的几种元素及其存在,简介几种食品中的元素含量。
4.投影4:简介门捷列夫如何发现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
第一课时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复习引入。
提问:水通电分解的实验说明水是由什么组成的?
回答。
引入课题2“元素”。
1.设疑:什么是元素呢?
根据教师提出的要求观察投影,得出:三种分子中都含有氧原子,因为这些原子的质子数都是8.
阅读本课第一节,了解元素的概念。
讨论:什么是氢元素?什么是碳元素?
让学生体会到凡质子数相同的原子都归为同一类,从而得出元素的概念。
加深对元素概念的理解。
2.投影2。
引导学生讨论元素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
根据表格内容分组讨论各小组代表发言,共同完成表格内各项内容。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对已学概念的分析和比较能力。初步学会正确使用元素和原子的概念。
3.引导学生讨论71页的讨论题,再放投影1供学生参考图形进行分析。
分组讨论在化学反应中分子是否发生了变化?元素是否发生了变化?在讨论的基础上归纳出分子在化学反应中变了,元素在化学反应中不变的结论。
培养学生的微观想象和分析、比较的能力。了解化学反应中分子的.可分和元素的不可分。
4.投影3。
引导学生完成72页活动与探究。
阅读课本71页二、三两节、图4-4、72页资料以及其它资料,观察投影3,相互交流,了解地壳中含量较大的几种元素及其存在,了解生物细胞和某些食品的元素组成。
让学生认识到我们周围的物质世界是由100多种元素组成的。
第二课时。
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入新课。
在我们前一阶段的学习过程中我们接触过一些符号,如al,o,h,。
c.等。这些符号表示什么意思呢?
带着问题阅读课本73页内容。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以旧引新,设疑引思。
引导学生阅读课本73页表4-3元素名称和元素符号,
认真阅读课本73页表4-3。lnft。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他们学好化学的信心。
提问:如何正确书写元素符号呢?
出示几个错误的元素符号,让学生改正。
阅读课本有关内容,回答问题。
让学生通过自学掌握元素符号的书写法则。
提问:元素符号能表示什么呢?
以具体符号为例,说明元素符号的涵义。
学生阅读课本资料,了解元素中文名称的造字规律。
加强对与元素有关的知识的理解。
投影4.简介元素周期表,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74页内容。
阅读。完成活动与探究。活动过程中采用如下形式:符号认位,小组查表抢答竞赛。
通过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本课小结。
对学生的归纳进行评价。
仍以小组讨论方式对本课题进行归纳小结,然后各组商议推出代表发言。
加深对本课所学知识的理解。
练习:
1.一种元素与另一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什么?
2.说出地壳中含量前四位元素的名称。
3.判断正误,说明理由。
(1)水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组成的。
(2)水分子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3)化学反应中分子和元素都改变了。
(4)一个水分子中含有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
4.写出氯、氮、硫、磷、锰、铜、金的元素符号。
5.写出he,f,si,k,ag,hg的元素名称。
6.将下列写错的元素符号加以改正:
铜cu.锌zn.银ag.氯cl.钙cu.
课题2.元素(一)元素。
1.什么叫做元素?
2.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元素不可分.
3物质世界是由100多种元素组成的.
1.元素符号的书写:一大、二小。
2.元素符号的涵义:表示一种元素,还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
(三)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
1.了解人体的元素组成;。
2.了解某些元素(如钙、铁、锌等)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了解一些有害元素对人体的危害,懂得一些生活常识。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看视频、阅读、讨论、交流等方式,学习化学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
2.通过分析一些病例,将化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认识到一些有害元素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危害。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逐步建立科学的世界观,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待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初步认识化学科学的发展在帮助人类战胜疾病与营养保健方面的重大贡献。
二、教学重点。
钾、钠、钙、铁、锌、碘、氟等元素在人体内的生理功能。
三、教学难点。
钾、钠、钙、铁、锌、碘、氟等元素在人体内的生理功能。
四、教学准备。
教学设备(投影仪,计算机)、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新课引入。
2分钟。
[过渡]: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化学元素与健康。
学生积极列举各种食物并分析这些食物中分别含糖类、维生素、蛋白质、油脂、无机盐、水。
讨论营养素中含有的元素有碳、氢、氧、氮、钠、氯等。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调动学生上台展示交流的积极性。
新课讲授26分钟。
展示人体中各种元素存在形式的图片。
[提问]:人体中各种元素以什么形式存在?
[追问]:这些元素在人体中含量多少?
展示人体内元素含量图片。
学生从图片中获得信息:o、c、h、n元素以水、糖类、蛋白质、油脂、维生素的形式存在,占人体质量的96%;ca、p、fe、zn、i等元素以无机盐的形式存在,含量小于4%。
学生观看图片,阅读教材,获取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在人体内的作用。
通过观看图片,阅读教材,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识图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播放一系列视频,请学生从视频中找到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的知识。
活动一:观视频学新知。
学生兴致勃勃地看视频找知识点,然后积极展示。
培养学生搜集知识、整理知识的能力。
活动二:用新知析问题。
对于这些具有驱动型的问题,学生兴致很高,联系生活实际,积极参与讨论,争相发表自己的看法,总结出钾、钠、碘、氟元素在人体内的作用。
驱动性的问题激发学生参与的欲望,学生理论联想实际,认识到钾、钠、碘、氟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讨论]:有人认为尽可能多吃富含微量元素的营养品。你认为可行吗?为什么?
活动三:互交流得结论。
学生讨论后回答:不对,因为过量摄入微量元素也会使人生病,并能举出例子。
正确看待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学完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和感悟?
活动四:说收获谈感悟。
学生积极踊跃地谈自己的感受比如:学会了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知道了营养保健知识等等。
通过说收获、谈感悟,培养学生归纳总结及语言表达能力。
了解地壳中、生物细胞中含量较大的几种元素及其存在。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讨论、对比,认识到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发生变化而元素不发生变化。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形成“我们周围的物质世界是由百余种元素组成”以及“化学变化中元素种类不变”的观念,进一步建立科学的物质观,增进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认识。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元素概念的建立。
难点:元素概念的形成,以及元素与原子的关系。
【教学过程】。
学习活。
动项目。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
情景。
引入。
课题。
学生观看,引起兴趣。
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使学生很想知道食品或药品里的营养元素到底是什么。
1、复习提问。
(1)相对原子质量是怎么计算出来的?
(2)有碳12,有没有其他的碳原子呢?
2、讲述:几种碳原子的构成情况。
碳原子。
质子数。
中子数。
碳12。
6
6
碳13。
6
7
碳14。
6
8
几种氧原子的构成:
氧原子。
质子数。
中子数。
氧16。
8
8
氧13。
8
9
氧14。
8
10。
我们把具有6个质子(核电荷数为6)的原子称为碳元素。同样把这些凡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为8的原子都归为一类,称为“氧元素”。
3、设问:那什么叫元素呢?请大家阅读教材第59页元素概念的有关内容,并画出关键词句。
4、讲述:元素是一个宏观的概念,它包括三个要素:(1)具有相同质子数;(2)同一类原子;(3)总称。
这就说明元素是一个建立在微观概念原子基础上的宏观的集合概念。
5、讲述:元素的种类划分依据是“质子数”,与中子数、电子数无关,只要质子数相同,就是同一种元素的原子。质子数不同,就是不同种元素。所以质子数决定了元素的种类。
6、讲述: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世界上已知的物质有3000多万种,但组成它们的基本成分元素只有100多种。
1、回忆、思考并热烈讨论。
(2)猜想。
2、认真听讲、领悟。
3、回答: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4、领悟教师的补充讲述,识记元素的三要素。
5、领悟理解元素的划分依据。
6、感受元素是组成物质的基本成分。
引导学生复习。
培养学生对比、分析归纳的学习方法。
2、讲解:原子表示的是物质的微观结构,而元素表示的是物质的宏观组成。
[投影展示]元素与原子之间的比较:
原子元素区别。
是微观概念,既表示种类又表示个数。
是宏观概念,只表示种类,不表示个数。
适用范围。
元素的概念建立在原子的基础上,原子的核电荷数(即核内的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
3、总结并板书;元素和原子的区别在于:
(1)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原子既讲种类又讲个数。
(2)原子用于描述物质的微观结构;元素用于描述物质的宏观组成。
4、讲述:描述物质的微观结构时一般用“构成”,描述物质的宏观组成时一般用“组成”,对应关系如下:
(1)物质由?××元素组成;
(2)物质由?××(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
(3)分子由?××原子构成。
1、思考,理解,记忆。
2、分析、讨论、回答:
(1)原子是元素的基本单位。
(2)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原子既讲种类,又讲个数。
4、理解、记忆。
指导学生学习比较的方法。
趁热打铁,及时巩固,培养学生表达能力。
1、设问:教材p59“讨论”——。
2、讲解:第一个反应中,反应物是硫和氧气,分别由硫原子和氧分子构成;生成物是二氧化硫,由二氧化硫分子构成。第二个反应中,反应物是过氧化氢,由过氧化氢分子构成;生成物是水和氧气,分别由水分子和氧分子构成。可见,分子发生了变化。
在第一个反应中,氧气中的氧和二氧化硫中的氧都属于氧元素,硫和二氧化硫中的硫都属于硫元素。第二个反应中,过氧化氢中的氧和水、氧气中的氧都属于氧元素,过氧化氢中的氢和水中的氢都属于氢元素。
3、小结:可见,在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发生了变化,而原子没有发生变化,元素也没有发生变化。
学生讨论得出:在化学变化中,分子改变,而元素不变。
学生通过讨论分析,自主获取知识,让学生形成“在化学变化中分子改变,元素不变的观念”
1、讲述:到目前为止,世界上已发现的物质多达3000多万种,而组成这些物质元素只有100多种元素。这100多种元素也可以分成几大类。
2、引导:阅读教材62页资料卡片,元素可以分成哪几类?
[提示]从元素名称的偏旁特点去考虑。
3、小结:
元素的分类:金属元素:铁、铜、铝等。
非金属元素:碳、硅、氧等。
稀有气体元素:氦、氖、氩等。
1、了解。
2、阅读教材62页资料卡片合作探究。
金属元素;“金”字旁。
非金属元素固态:“石”
非金属元素液态:“氵”
非金属元素气态:“气”头。
稀有气体元素:“气”字头。
3、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合作探究,培养合作精神,概括能力。
1、提问:地壳中各元素的含量情况如何?记住前4位。介绍记忆方法:氧(养)硅(闺)铝(女)铁(贴),连起来的就是“养闺女贴(心)”
2、设问:生物细胞中的元素分布情况又怎样呢?
记住前4位:氧碳氢氮。
1、学生阅读教材60页。
记忆:氧硅铝铁。
2、氧碳氢氮。
培养自学能力。
利用诙谐、幽默语言记忆,激发兴趣,容易记住。
小结。
本节课要点:
3、化学变化中的元素观。
5、元素在各物质中的含量。
学生回忆,巩固。
知识整理,条理化知识点。
练习。
作业。
(1)从生活走向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学生活中的化学,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化学课程必须面向社会生活。
(2)本课题的教学采用了开放式的教学方式,提前一周将学生分成4~5人的小组或三个大组,明确要求每个小组或大组收集3~4种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指导学生展开调查,收集和整理资料,培养学生处理和获取有用信息的能力。同时也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语言表达能力。
(3)组织化学课程的课堂教学,需要设计核心问题的解决活动,利用学生所学知识积极创设生活情境,提出一些能激发学生创造兴趣和创造潜能的问题链。促进学生参与探究方案设计,这样才利于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主动地投入到科学探究活动中。充分为每一位学生创造发展的机会,让学生在争论中迸出思维的火花。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miekuo.com/fanwendaquan/xindetihui/3611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