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心得体会

看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心得体会(热门20篇)

看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心得体会(热门20篇)



心得体会是对自己成长轨迹的有形证明,也是对他人分享经验的好途径。以下是一些心理学家的心得体会,他们对于人类行为和心理状态的思考和观察可能会给我们启示。

看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心得体会

一、通篇闪烁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光芒。《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是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领导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攻坚克难、砥砺前行,实现脱贫致富全面小康、开启现代化新征程、实现伟大梦想的理论集成,是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推进人类文明进步的最新教材,是我们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理想信念、树牢以人民为中心宗旨意识的实践总结,是为世界谋大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科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我们要系统辩证地认识其中蕴含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特别是用系统思维深入把握和自觉运用,不断汲取真理的力量和智慧。

二、通篇突出了以人民为中心实现“治”与“理”的有机统一。《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以人民为中心”为统领,集治国与理政、目的与路径、任务与方法为一炉,充分彰显了为民治国、为民理政的执政理念,实现了人民是执政的基础与执政为民的高度统一。学深学透《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最重要、最根本的是向习近平总书记看齐,最直接、最管用的是向习近平总书记学习。要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人民公仆的深厚情怀,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提升政治站位,在倾听人民呼声中提高思想觉悟。要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为民理政的根本立场,始终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根本使命,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都要站在群众的立场上。要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为民治国的使命担当,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倾听人民呼声,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

三、努力推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应重点抓好三方面工作。要加快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省建设。全面加强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把各族干部群众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不断增强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要加强网络空间治理。着力提高网络综合治理能力,形成党委领导、政府管理、企业履责、社会监督、网民自律等多主体参与,经济、法律、技术等多种手段相结合的综合治网格局。要加强应急管理能力建设。深化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改革,不断加强我省应急管理投入机制和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完善应急指挥和教育培训体系,加强应急队伍和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奋力推进全省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转发了《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关于认真组织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的通知》,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学好读懂第三卷,是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前提与后继,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翻开了新的篇章。

不忘过去,一点一滴悟初心。没有牢固的基础,不能成就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古巴比伦空中花园。《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也并非空中楼阁,其是第一卷、第二卷的延伸,也印证着无数共产党人的时代脚步。卷中第一段,“大会的主题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将人们拉回到3年前的时光,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上作报告,宣告着中国共产党不变的初心和伟大的使命,并在新征程中永不懈怠、永不停滞,也为广大党员鼓足干劲,为打好以后的三大攻坚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添注不竭动力。

正视当前,一分为二看今夕。卷中对过去五年工作和历史性变革作出了点评,从经济建设、全面深化改革、思想文化建设、人民生活等不同方面作出的成绩,肯定了我们的道路是充满希望的,我们的理论是毋庸置疑的,我们的制度是无与伦比的,我们的文化是独一无二的。但我们的挑战仍然是艰巨的,卷中有客观的表扬和批评,也是理想与现实的交织。事物发展本就是前进与曲折性的统一,我们要知道我们做得好的地方,戒骄戒躁,继续保持,谋求更大突破;反省做得不尽如人意的地方,瞄准困难源头,破除发展掣肘。如此一分为二地看待我们发展中的成绩和不足,才能更好地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融汇贯通,举一反三有创新。马列主义理论体系注重实践,毛泽东同志以“实践出真知”来让马列主义在中国落地生根,发展壮大。《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以长远、全面的眼光成为我党的指导性读物,是各级党组织开展工作的蓝本。而《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极具时代特色,为广大党员干部在新时代谋事创业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依据,让我们的语言文字有的放矢。要以观一叶而知秋至、窥一斑而知全豹的敏锐性和创新性,丰富我们的思维和手段。要从书本折射到生活,不仅要在看懂、读懂、学懂的基础上,用卷中理论明确道路,用卷中精神瞄定方向,最重要的是用卷中智慧让工作锦上添花,让我们的事业百花齐放,让我们的梦想受群众拥戴,为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是一个有机整体,集中反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完善发展的基本脉络,集中反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是全面系统学习掌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最新最权威教材。这对于引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在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对世界经济与人民生活带来的新影响、面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强权”“霸权”主义“新冷战”思维的新侵扰以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新挑战,坚定不移地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提供了思想之旗、精神之魂、航向之舵、前行之力。下面,根据安排,我简要谈三个方面的体会。

一以学促知,筑牢信仰之基。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论是实践的指南。通过近期的集中学习和个人学习,我体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充满着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充满了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展示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品格、价值追求和精神风范。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关键是读原文、学原著、悟原理,提高思想觉悟和理论水平,补足精神之“钙”,疏浚思想之“源”。一是通过学习,把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统一起来,保持对远大理想和奋斗目标的清醒认知和执着追求,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二是通过学习,既全面掌握马克思主义这个科学思想体系的基本内容,又系统掌握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三是通过学习,加强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基础理论的整体把握,搞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意义,搞清楚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深远影响,搞清楚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搞清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奋斗目标,搞清楚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的重大部署,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二以知促行,把稳思想之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检验一个干部理想信念是否坚定,主要看干部是否能在重大政治考验面前有政治定力。他强调,“今天,仍有大量的各种考验,有时甚至会有生死考验。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党员干部能不能坚守党的初心和使命、经受住考验,这是需要我们不断用行动回答的一个严肃问题。”当前,我国正处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我们党面临的执政环境是复杂的,影响党的先进性、弱化党的纯洁性的因素也是复杂的,党内存在的思想不纯、组织不纯、作风不纯等突出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四大考验”“四种危险”依然复杂严峻。这就要求我们纪检监察干部必须始终保持政治定力,适应“时”与“势”的变化,做到在风浪考验面前无所畏惧,在各种诱惑面前立场坚定,以永远在路上的冷静清醒和坚韧执着把反腐败斗争推向纵深。就我个人而言,一方面,始终对党绝对忠诚。在任何时候都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这种一致必须是发自内心、坚定不移的,是经得起任何考验的。另一方面,时刻保持政治警觉。前不久,省纪委监委通报了某纪检监察组原组长的案件,专门提到了他违反政治纪律,购买、阅读歪曲和攻击党的十八大组织路线、干部政策的书籍,并转发给他人等问题。这一反面案例警示和警醒我们,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政治监督也决非一日之功,在开展监督实践中,必须切实增强政治警觉性和政治鉴别力,坚持问题导向,保持头脑清醒,及时发现、纠正和查处驻在单位党员干部“七个有之”、两面派、两面人等问题,自觉抵制各种错误思潮的侵袭,勇于同违反党的纪律、危害政治安全行为作斗争,坚决维护党的团结统一。

三知行合一,扛起担当之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改革越到深处,越要担当作为、蹄疾步稳、奋勇前进,不能有任何停一停、歇一歇的懈怠。我体会,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最终的落脚点还是在知行合一中勇于担当负责,积极主动作为,把初心使命变为锐意进取的精气神和埋头苦干的自觉行动。一是锤炼担当的能力。在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上较真较劲,严格自我要求,通过加强学习和实践锻炼,有针对性地补短板、强弱项,着力提高把握政策、监督检查、谈心谈话、线索处置、审查调查等监督工作的看家本领。二是保持担当的勇气。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说过,监督是最难的,因为今天批评这个,明天批评那个,时间长了,自己也就犹豫了。杨晓渡书记也曾经说过,惩治一个老虎谁都不会反对,而监督天天红脸出汗,会得罪人,其实监督者自己心里也会为难。我体会,作为一名纪检监察干部,一定要有不怕的勇气、胆气和韧劲,不回避矛盾,不回避问题,迎难而上履行职责。既要坚持敢于碰硬、铁面监督,又要更加讲究政策,更加注意方法,确保监督取得良好政治效果、纪法效果和社会效果。三是擦亮担当的底色。我们是监督别人的人,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同时也在别人的监督之下,如果自身不正,作风不硬,别人自然会从心理上排斥我们,瞧不起我们,也必然会导致监督的效果大打折扣。这就要求我们牢固树立“监督者更要接受监督”的意识,强化自我监督,自觉接受监督,行使权力慎之又慎、自我约束严之又严,真正做到自身正、自身净、自身硬,做严格自律的标杆。

理论学习,应该常学常新。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春季学期中央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上对年轻干部提出要求,强调年轻干部要“在常学常新中加强理论修养,在学思践悟中牢记初心使命”。《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集中展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全面系统学习党的创新理论的权威著作。我们年轻干部必须在学懂弄通做实上花大力气、下真功夫,真正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不断提高我们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在经风雨、见世面中长才干、壮筋骨,练就担当作为的铁肩膀、真本事。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生动详实地记录了党的十九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人民立足“两个大局”、推进“两个革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生动展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与此同时,第三卷还以全新的视野,缜密的逻辑,深刻揭示了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并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作为年轻干部,必须全面系统学习这些理论,把握理论高度,提升党性修养。要坚持横向和纵向结合,把《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与第一卷、第二卷结合起来,一并学习领会,同时要纵向结合学习党的十九大报告、《矛盾论》、《实践论》等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以及上级重要会议精神,不断进行融会贯通。坚持理论与实际结合,到招商引资、项目建设、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工作一线上,用学到的理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做到学用结合、学以致用。

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第三卷中,字里行间充分彰显了习近平总书记深厚的为民情怀。在开篇的十九大报告中,“人民”二字就出现了203次,直抵人心,激发共鸣。并且,总书记在多次讲话中强调最多的也是人民群众。比如,“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要与群众一块过、一块干”,等等。在新冠疫情防控中,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一开始就明确要求,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不惜一切代价防控疫情、救治患者,充分体现了坚持“生命至上”的价值追求。作为基层干部,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这种为民情怀,坚持将人民群众利益摆在最高位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通过开展基层调研,着力解决好群众看病、上学、就医、产业发展、生态环保等民之所难、民之所盼的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第三卷蕴含着丰富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工作方法,对于各级干部特别是基层干部来说,尤其需要认真深入学习把握。比如,第三卷多次提及“精准”,精准方法论也广泛运用于脱贫攻坚、全面深化改革、生态文明建设、城市治理、党的建设等各个领域,贯穿于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方方面面。作为基层干部,面对“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的繁杂工作局面,必须用好精准方法论,定期对工作进行精确梳理,准确辨别工作轻重缓急,确保每项工作精准高效。再如,统筹协调法。基层工作涉及面广、内容多、任务重,需要充分用好统筹协调法,学会并联工作、十指弹钢琴,从而推动工作综合协调高效开展。此外,书中还论述了“关键少数法”“调查研究法”“问题导向法”等等,这些方法论纬度广、作用深,对基层的实际工作都有很大的启示和帮助,要深入学习,准确领会和把握。

透过第三卷,随处可见总书记扑下身子、深入基层的工作作风,真切感受到总书记奋发有为的工作热情和求真务实的工作力度。从近段时间总书记的足迹也能印证,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国内外疫情防控和经济形势愈加复杂严峻,就是在这样日理万机的繁重工作中,总书记坚持深入调研、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为做好“十四五”规划编制以及经济社会工作,深入吉林、安徽、湖南、广东等地调研考察,主持召开企业家座谈会、党外人士座谈会、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等,听取基层群众及社会各界人士的意见和建议。作为基层年轻干部,我们都要学习总书记“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工作精神,用更加积极的态度对待发展。越是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越要保持积极进取的激情,认真研判分析,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切实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要秉承“跳起来摘桃子”的精神,抢抓四季度,夺取双胜利。要带头改进工作作风,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破除“怕慢假庸散”作风顽疾。埋头苦干,真抓实干,为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应有的贡献。

历史唯物主义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理论武器和科学方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历史和现实都表明,只有坚持历史唯物主义,我们才能不断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不断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解决当代中国实际问题的典范,具有深厚的历史唯物主义底蕴。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中蕴含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对于做好新时代人民政协工作,团结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凝聚起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磅礴力量,具有重要意义。

深刻理解和把握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在广泛凝聚共识上下功夫。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思想教育和意识形态工作。毛泽东同志早在党的七大所作的政治报告中就指出:“掌握思想教育,是团结全党进行伟大政治斗争的中心环节。如果这个任务不解决,党的一切政治任务是不能完成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强调“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处理好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在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强调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在推进全面深化改革中强调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在推进全面依法治国中强调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为指导,在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中强调注重思想建党、坚定理想信念等,都体现了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原理的把握和运用。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人民政协工作,多次提到思想引领、凝聚共识,特别是强调“把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作为中心环节”“坚持发扬民主和增进团结相互贯通、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十三届全国政协着力把凝聚共识工作做在人心上、落到实际处,教育引导广大政协委员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全国政协系统集中开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学习研讨活动,召开全国政协系统理论研讨会,在政治、思想、工作上取得积极成果。创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座谈会等制度,完善以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为引领的学习制度体系;开展以自我教育为主旨的党外委员专题视察,建立政协党组成员同党外委员谈心谈话制度,创设委员讲堂和重大专项工作委员宣讲团,努力把凝聚共识融入履行职能全过程。我们要牢牢扭住中心环节,发挥人民政协作为统一战线组织功能作用,坚持一致性和多样性统一,组织和引导广大政协委员胸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聚焦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确定的目标任务履职尽责,切实推动人民政协成为坚持和加强党对各项工作领导的重要阵地、用党的创新理论团结教育引导各族各界代表人士的重要平台、在共同思想政治基础上化解矛盾和凝聚共识的重要渠道。

深刻理解和把握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在履职为民上下功夫。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我们党自成立之日起,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将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的价值理念和政治立场贯穿于革命、建设和改革全过程。毛泽东同志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人民至上”是贯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一条红线。比如,关于人民主体地位,强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关于党的初心使命,强调“以百姓心为心,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是党的初心,也是党的恒心”;关于发展协商民主,强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是我们能够实行和发展协商民主的重要前提和基础”;等等。

人民政协作为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始终把履职为民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十三届全国政协连续三年把助力农村贫困人口脱贫作为工作重点,锚定“三区三州”等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问题,通过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会议、双周协商座谈会等,接力建言、跟踪推进。在抗疫斗争中,全国政协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围绕防止疫情扩散、帮助困难群众做好疫情防控等议政建言。广大政协委员特别是医卫界委员身先士卒冲到抗击疫情第一线,全力以赴救助患者,诠释了人民政协为人民的宗旨意识。我们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共同富裕方向,把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促进民生改善作为重要着力点,协助党和政府增进人民福祉,使广大群众真正感受到政协组织离自己很近、政协委员同自己很亲,切实做到人民政协为人民。

深刻理解和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在提高建言资政质量上下功夫。

抓社会主要矛盾带动全面工作,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内在要求,也是我们党重要的思想和工作方法。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重大政治论断,反映了我国新的时代特点,提出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党领导人民共同奋斗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许多新要求,也对做好人民政协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十三届全国政协适应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着眼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开展协商议政,围绕推进乡村振兴、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完善基层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农村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白色污染防治等建真言、谋良策、出实招。新时代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要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适应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和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础上,围绕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来谋划、来展开。要适应人民“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的形势,进一步拓展协商内容、完善协商格局、规范协商程序,推动政协协商向基层延伸,为满足人民群众对民主等的更高要求作出贡献。

深刻理解和把握社会基本矛盾的原理,在坚持和完善人民政协制度上下功夫。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关系要适合生产力状况,上层建筑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它们的共同作用构成整个社会的矛盾运动。同时,物质生产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但上层建筑也可以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等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不断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调整生产关系,不断适应经济基础发展完善上层建筑”;在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上所作的说明中强调:“新时代谋划全面深化改革,必须以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主轴,深刻把握我国发展要求和时代潮流,把制度建设和治理能力建设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继续深化各领域各方面体制机制改革,推动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十三届全国政协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政协工作会议部署,制定《全国政协重要工作制度建设任务落实方案》,提出包括加强党的领导、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等10个方面制度,目前已制定或修订包括强化政协委员责任担当的意见、加强和促进凝聚共识工作的意见、专门委员会通则等62项制度,正在制定全国政协协商工作规则、界别协商的办法等。我们要进一步对现有制度进行系统梳理、统筹规划,薄弱的就加强,不足的就改进,缺失的就制定,切实为做好新时代政协工作提供制度保障。

深刻理解和把握实践第一的观点,在创新政协工作上下功夫。

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区别于其他理论的显著特征。我们党历来重视实践,重视理论与实际统一、认识与实践统一。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就是推动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的结果。通过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人们深切感受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始终坚持实践导向,既讲是什么、为什么,又讲怎么看、怎么办。比如,既阐明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伟大社会革命的基本方略,又对把党的自我革命推向深入提出明确要求;既阐明了新发展理念,又对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重大决策部署;既对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作出阐述,又对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作出政策指导,充分体现知行合一、实践第一的内在品格。

实践既包括常规实践,也包括创新实践。创新实践作为更高层次的实践,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更为显著。十三届全国政协坚持继承发展创新,进行积极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丰硕成果。比如,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推进政协党的各项建设,建立网络议政、远程协商会制度,建设参政议政人才库,开展重大战略性问题研究,开展委员读书活动等。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当今中国正经历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进行着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创新。”做好新时代人民政协工作,必须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以改革创新精神抓好党中央对政协工作要求的贯彻落实,使政协工作更好跟上时代发展。重视理论创新,紧扣发挥好专门协商机构作用等重大问题和关键环节,加强理论研究,发挥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重视制度创新,及时总结经验,形成机制性安排,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进一步上升为制度规范。重视工作创新,围绕统一战线内部结构变化、信息化发展等,推进工作载体、手段和形式创新,使政协工作与时俱进、常做常新,进一步开创新时代人民政协工作新局面。

按照市委统一要求,近期我认真学习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特别是结合工作职责,认真研读了《新时代党的建设和党的组织路线》等文章。下面,我结合工作实际,谈一点粗浅的学习体会。

党的十九大以后,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开创性地提出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是我们党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又一重大成果,首次对党的组织路线作出明确概括,对事关新时代党的组织建设方向性、原则性、战略性问题作出了科学回答,为新时代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实践路径。

第一,践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要持之以恒推动党员干部真正学懂、弄通、做实,筑牢理想信念、增强执政本领、提升品行作风。要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旗帜鲜明讲政治,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要坚持把政治建设贯穿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的全过程各方面,一切工作都要朝着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来推进、来检验。

第二,践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必须切实加强党的组织体系建设。党的全面领导、党的全部工作要靠党的严密组织体系去实现,加强党的组织体系建设是成就伟大事业的基础。对于各级党组织而言,全面加强党的组织体系建设,最关键、最首要、最根本的要做到“两个坚决维护”。要把落实“两个坚决维护”作为最高政治原则,自觉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从严从实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加强各领域党建工作,加强社会组织党的建设,加强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把党的基层组织打造成坚强战斗堡垒,不断夯实党的执政基础、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第三,践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必须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要突出忠诚干净担当的要求,严把“思想政治关、清正廉洁关、能力素质关”,着力在培养、考核、选任、管理、激励上下功夫。要建立健全素质培养体系,抓好源头培养、跟踪培养、全程培养,把理想信念教育、知识结构改善、能力素质提升贯穿干部成长全过程;要建立健全知事识人体系,强化日常考核、分类考核、近距离考核,真正把干部考准考实;要建立健全选拔任用体系,坚持好干部标准,以德为先、任人唯贤、人事相宜,真正把优秀干部选出来、用起来;要建立健全正向激励体系,大胆起用敢于负责、勇于担当、善于作为、实绩突出的干部,坚决调整那些不作为、慢作为的干部。要深入实施人才战略,厚植人才成长沃土,创新人才培养、评价、流动、激励、吸引机制,努力建设一支矢志爱国奉献、勇于创新创造的优秀人才队伍,推动人才引领振兴发展。

第四,践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必须要加强和完善监督机制。各级党组织要切实担负起管党治党责任,扛起主责、抓好主业、当好主角。要建立健全从严管理体系,管思想、管作风、管纪律,管好关键人、管到关键处、管住关键事、管在关键时。各级党组织要主动担负起在“两个维护”上的重大使命,督促各级党组织和党员抓好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抓好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抓好党的组织体系建设,抓好执政骨干队伍和人才队伍建设,抓好党的组织制度建设,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践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收录了一篇文章《广大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要做到信念坚、政治强、本领高、作风硬》。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是一件大事,关乎党的命运、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命运、人民的福祉,是百年大计。要兴党强党,保证党永葆生机活力,就必须实事求是认识和把握自己,以勇于自我革命精神打造和锤炼自己,保持对党的忠诚心、对人民的感恩心、对事业的进取心、对法纪的敬畏心。党员干部要铭记“四颗心”,做好实心人。

铭记“保持对党的忠诚心”的教导,做永远红心向党的“向日葵”,不忘初心使命。在党的坚强领导和指导下,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以党和国家方针政策为指针,以践行规划目标为方向,以服务时代发展为担当,在火热的实践、不懈的拼搏、顽强的奋斗中增强责任感、使命感、时代感和自豪感,这就是“向日葵”式的好干部。

铭记“保持对人民的感恩心”的教导,做懂得惜时感恩的“勤务员”,增强服务意识。像雷锋那样做人民的“勤务员”,热爱人民,懂得感恩,惜时奋进,爱憎分明,公而忘私,舍己为人,助人为乐,奋不顾身,不怕困难,言行一致,服务群众、服务发展、服务稳定、服务改革,这就是志愿服务精神、敬业精神、拼搏精神、创新精神、攻坚精神和工匠精神的体现和传承,值得我们学习和发扬。感党的恩,感人民恩,感师长恩,感组织恩,感社会恩,是我们服务的不竭动力和源泉。

铭记“保持对事业的进取心”的教导,做坚定理想信念的“千里马”,奉献青春智慧。无论攻克哪座高山,山高人为峰;无论横渡哪个海洋,理想信念是前进的风帆;无论从事何种行业、何种事业,付出青春智慧是成功的前提。党员干部过硬的作风、高强的本领、顽强的意志和坚定的信念从哪里来?从学习中来,从淬炼中来,从进取中来,从积累中来,从团结中来,从奉献中来。“院子里跑不出千里马,温室里育不出栋梁材。”“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有比人更高的山。”要做奔腾于草原的骏马日行千里不停蹄,要做翱翔于天空的雄鹰搏击云端不歇翅,要做冲击于江河的船只配合纤夫不松桨。

铭记“保持对法纪的敬畏心”的教导,做始终遵纪守法的“排头兵”,永葆清正廉洁。党员干部的政治思想好、处事作风好、道德觉悟高、文明素质高、工作能力强、自觉意识强,对纪律规矩和法律制度的敬畏、尊重、参悟和遵守是必要的保障。必须保持对法纪的敬畏心,做始终遵纪守法的“排头兵”,这是我们干部永葆清正廉洁的最好态度、最佳方法和最美风景。

年轻干部也好,年长干部也好,都要铭记“四心”教导,做到信念坚、政治强、本领高、作风硬,做实干家、实心人、实在人,始终在细照笃行中不断修炼自我,在知行合一中主动担当作为,在时代的挑战和考验中谱写忠诚、感恩、进取、奋斗、奉献和廉洁的壮美篇章。

前一阶段,学习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与第一卷、第二卷一脉相承有机统一,第三卷收入了习近平总书记在2017年10月18日至2020年1月13日期间的报告、讲话、谈话、演讲、批示、指示、贺信等92篇,分为19个专题,全面系统回答了新的时代条件下中国发展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是国际社会了解当代中国的重要窗口、寻找中国问题答案的一把钥匙。通过学习,我对新时期管党治党、治国理政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为指导自己做好今后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总体上有三点感受:

一定要“深学”。此书思想高远,理论深厚。关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法治中国”等系列讲话,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我们做好新时期工作提供了基本遵循。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推动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等重要论述,充分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担当和大国的担当,既让中华民族的理想更加丰满,又让梦想之光照进现实。通过全书学习,让我们不得不审视自己责任担当和创新动力的不足,以及本领恐慌问题。此书恰如一轮明镜,照彻心扉,透彻灵魂,唯有深入学习,反复研读,才能准确把握各文之要义。

一定要“致用”。此书内涵丰富,外延广阔。书中旁征博引,用典卓绝,学若不透,难以致用。在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系列之“要将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都要用好”一文中,深刻感受到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下,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发挥市场关键作用,以及政府解放思想、改进工作方法,正确履行工作职能的紧迫感。在学习“加强与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系列讲话中,深深折服于习近平同志在世界面前展现的大国智慧,通过凝聚来自于世界的推动力量,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些论述,让我们更加坚定通过区域合作、市场运作,加快龙苍沟、牛背山等旅游资源开发,助推荥经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绿色崛起的信心和决心。

一定要“笃行”。学习要做到真学、真懂、真用,知行合一。在改进作风系列文章中提出“三严三实”要求,既传承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政治智慧和精神品格,凝练了我们党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历程中形成的优良作风和光荣传统,又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更是勾勒出党员干部躬行实干的底线。“发扬钉钉子精神,一张好的蓝图一干到底”一文,对持之以恒抓工作落实提出新要求。实干兴邦、空谈误国,一分部署、九分落实。我们必须抓好落实的点滴,从打基础、利长远的事着手,从打好重建“硬仗”、补上发展“欠账”做起,终将荥经的发展蓝图变为现实。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医愚。”《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一书,就是一剂良药,更是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和领导干部治政百宝箱,唯有善学善用,方能善做善成。

深刻理解和把握社会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在广泛凝聚共识上下功夫。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有反作用。我党一直重视思想教育和意识形态工作。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大政治报告中指出:掌握思想教育是团结全党进行伟大政治斗争的中心环节。如果这项任务不解决,党的所有政治任务都不能完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极端重要工作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关系到党的未来命运,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关系到民族的团结力和向心力,强调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处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强调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强调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在全面依法治国中强调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为指导,在全面严格治党中强调重视思想建设党,坚定理想信念等,体现了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原理的把握和运用。

习近平总书记重视人民政协的工作,多次提及思想领导、团结共识,特别强调以加强思想政治领导、广泛团结共识为中心环节发扬民主和增进团结,建立资政和团结共识双向发展。十三届全国政协致力于人心中凝聚共识,落实现实,教育引导许多政协委员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实现两个维护。在全国政协系统集中开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学习研讨活动,举办全国政协系统理论研讨会,在政治、思想、工作上取得积极成果。建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座谈会等制度,开展以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为领导的学习制度体系,开展以自我教育为主题的党外委员专题视察,建立政协党组成员与党外委员会谈话制度,建立委员会讲堂和重大专业工作委员会讲堂我们要牢牢扭转中心环节,发挥人民政协作为统一战线组织的功能作用,坚持一致性和多样性统一,组织和引导众多政协委员担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的大变局,着重于党十九届五中全会确定的目标任务履行责任,切实推进人民政协成为坚持和加强党对各项工作指导的重要阵地,以党的创新理论团结教育引导各族各界代表人的重要平台,在共同思想政治基础上解决矛盾和团结共识的重要渠道。

深刻理解和把握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在履行职责为人民下功夫。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大众是真正的英雄。我党自成立之日起,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将一切为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的价值理念和政治立场贯穿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全过程。毛泽东同志说: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坚持发展马克思主义大众观点,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人民至上是贯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红线。例如,关于人民主体的地位,强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未来命运的基本力量,关于党的初心使命,强调以人民的心为中心,与人民呼吸,共同命运,心相连,是党的初心,也是党的恒心,关于发展协商民主,强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能够实行和发展协商民主的重要前提和基础等。

人民政协作为人民主为人民主的重要形式,始终把履行职务作为人民工作的起点和立足点,十三届全国政治协商会议连续三年将农村贫困人口扶贫作为工作的重点,锚定三区三州等正确扶贫、正确扶贫问题,通过专题议政性常务委员会会会议、双周协商座谈会等,接力建议、跟踪推进。在疫情对策中,全国政协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配置,以防止疫情扩散、帮助困难群众进行疫情对策等议政建议为中心。许多政协委员,特别是医疗卫生委员身先士兵冲到疫情对策的第一线,全力救助患者,诠释了人民政协为人民的宗旨意识。我们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共同富裕方向,以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生活的憧憬、促进民生改善为重点,协助党和政府增进人民福利,让很多人真正感受到政协组织离自己很近,政协委员和自己很亲切,确保人民政协成为人民。

深刻理解和掌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在提高建言资政质量上下功夫。

抓住社会主要矛盾全面工作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内在要求,也是我党的重要思想和工作方法。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与不平衡发展之间的矛盾的重大政治论断,反映了中国新时代的特点,提出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党领导人民共同奋斗所需解决的主要问题。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很多新要求,对人民政协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十三届全国政协适应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着眼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开展协商政策,推进乡村振兴,做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完善基层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农村基本公共文化服务,防治白色污染等建设真言,寻求良策,采取实际措施。新时代要加强和改善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工作,坚持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适应新的发展阶段,贯彻新的发展理念,在推进高质量发展和构建新的发展结构的基础上,以解决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为中心进行规划和展开。要适应人民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要求日益增长的形势,进一步拓展谈判内容,完善谈判结构,规范谈判程序,推进政协谈判向基层延伸,为满足人民群众对民主等更高要求做出贡献。

深入了解和掌握社会基本矛盾原理,在坚持和完善人民政协制度上下功夫。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关系应符合生产力情况,高层建筑应符合经济基础情况,其共同作用构成整个社会的矛盾运动。同时,物质生产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但高层建筑也可以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国家管理体系和管理能力现代化等一系列重要论述。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强调要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调整生产关系,不断适应经济基础发展完善上层建筑党十九届四中全会的说明强调新时代规划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以推进国家管理体系和管理能力现代化为主轴,深入把握我国发展要求和时代潮流,把制度建设和管理能力建设放在更突出的位置,继续深化各个领域的体制,推进各方面的体制改革,推进国家管理能力现代化。

十三届全国政协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政协工作会议部署,制定《全国政协重要工作制度建设任务执行方案》,提出包括加强党领导、发挥专业协商机构作用等10个方面制度,目前制定或修订了加强政协委员责任担当的意见、加强和促进共识工作的意见、专业委员会通则等62个制度,制定了全国政协工作规则、定义协商方法等。我们要进一步系统整理现有制度,统一规划,弱者加强,不足者改善,不足者制定,切实为新时代政协工作提供制度保障。

深刻理解和把握实践第一观点,在创新政协工作上下功夫。

实践既包常规实践和创新实践。创新实践作为更高层次的实践,对社会发展的推进作用更加显着。十三届全国政协坚持继承发展创新,积极探索和实践,取得丰硕成果。例如,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推进政协党的各项建设。

建立网络议政、远程协商会制度建设参政议政人才库开展重大战略性问题研究开展委员读书活动等。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当今中国正经历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进行着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创新。”做好新时代人民政协工作必须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以改革创新精神抓好党中央对政协工作要求的贯彻落实使政协工作更好跟上时代发展。重视理论创新紧扣发挥好专门协商机构作用等重大问题和关键环节加强理论研究发挥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重视制度创新及时总结经验形成机制性安排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进一步上升为制度规范。重视工作创新围绕统一战线内部结构变化、信息化发展等推进工作载体、手段和形式创新使政协工作与时俱进、常做常新进一步开创新时代人民政协工作新局面。

一、通篇闪烁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光芒。《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是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领导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攻坚克难、砥砺前行,实现脱贫致富全面小康、开启现代化新征程、实现伟大梦想的理论集成,是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推进人类文明进步的最新教材,是我们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理想信念、树牢以人民为中心宗旨意识的实践总结,是为世界谋大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科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我们要系统辩证地认识其中蕴含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特别是用系统思维深入把握和自觉运用,不断汲取真理的力量和智慧。

二、通篇突出了以人民为中心实现“治”与“理”的有机统一。《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以人民为中心”为统领,集治国与理政、目的与路径、任务与方法为一炉,充分彰显了为民治国、为民理政的执政理念,实现了人民是执政的基础与执政为民的高度统一。学深学透《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最重要、最根本的是向习近平总书记看齐,最直接、最管用的是向习近平总书记学习。要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人民公仆的深厚情怀,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提升政治站位,在倾听人民呼声中提高思想觉悟。要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为民理政的根本立场,始终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根本使命,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都要站在群众的立场上。要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为民治国的使命担当,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倾听人民呼声,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

三、努力推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应重点抓好三方面工作。要加快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省建设。全面加强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把各族干部群众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不断增强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要加强网络空间治理。着力提高网络综合治理能力,形成党委领导、政府管理、企业履责、社会监督、网民自律等多主体参与,经济、法律、技术等多种手段相结合的综合治网格局。要加强应急管理能力建设。深化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改革,不断加强我省应急管理投入机制和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完善应急指挥和教育培训体系,加强应急队伍和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奋力推进全省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是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领导推进新时代治国理政的实践中发表的一系列重要论述,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是新时代共产党人的理论之源、思想之源、信仰之源。书中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到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从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到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从推动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到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涵盖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近期,我再次对《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进行了认真研读,并就如何围绕服务“三地一城”建设,推进乡村振兴在我镇落实落细,谈几点发展思路和想法。

一是稳抓农业产业发展,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依托结对帮扶村产业发展规划,继续发展红花峪桑葚、马各庄蔬菜、二里店鲜桃等特色农品,并辐射带动周边村庄统一种植,打造三个万亩农品基地,巩固好结对帮扶成果;以京东商城xx特色馆为平台,协调快递企业与镇域企业、合作社进行对接,实现农产品线上线下融合销售。同时新建提升农产品冷藏库4个,形成“冷链物流”体系,实现反季节销售,带动农民增收。

二是狠抓招商引资,强化发展后劲。充分利用镇域内现有矿坑及北部山区资源,建设专业赛车跑道,打造102国道两侧高端汽车服务产业带;增加优惠扶持政策,深入北京、天津重点商务楼宇吸引文化创意、会计结算等企业入驻我镇楼宇,力争楼宇税收突破x万元;盯紧在谈实体项目,承接非首都功能疏解。继续推进投资x亿元的国华盘山电厂光伏发电项目、投资x万元的大唐电厂粉煤灰精加工项目,实施投资x万元的世纪兴发扩建项目,新上一条加气板生产线,年增税x万元,解决劳动力就业x余人。

三是齐抓民计民生工程,提高群众幸福指数。全面完成投资x亿元的祖代种猪场帮扶项目,实现年销售收入xx万元,年均利润可达x万元;完善农村低保、特困人员救助供养等社会救助制度,深化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努力实现应保尽保;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保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百日会战”和创卫成果,健全完善环境综合整治长效管理机制,建立健全周二保洁日、周末大扫除、党员积极分子卫生责任区及市容所分区包村等管理机制,并继续推动煤改电工程、“四好农村路”建设等工作。

四是严抓基层党建工作,强化发展保障。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我们将抓住这一契机,持续加强党的建设,为全镇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障。春节前,我镇按照区委相关要求,圆满完成全镇50个村级组织换届工作。接下来,在圆满完成村级组织换届的基础上,我镇还将加强村级干部队伍特别是“一肩挑”的政治教育、能力培训和廉洁教育,建强村级班子,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心得体会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已经出版发行一段时间了,作为一名基层工作者,常常奔忙于下队入户,忙于各种报表和汇报材料,但是学习是不能掉队的,习近平总书记的一些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能更好地指导我们开展工作,也让我们能更好地贯彻落实党中央的大政方针,《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收录的是习近平在2017年10月18日至2020年1月13日期间的重要著作,其中包含许多具有原创性、时代性、指导性的重大思想观点,集中展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全面系统反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权威著作,各级党员干部都要认真学懂弄通,要用党的最新理论武装头脑,学以致用、身体力行,真正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做好本职工作、破解工作难题、推动工作进步的强大动力。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可以说是受益匪浅,启迪了思想,增强了干劲,现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谈谈个人的看法和体会。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顺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发展的客观需要。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而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变化,对党和国家的工作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我们要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就是发展质量不高的表现,要解决这个矛盾,我们就必须要推动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发展,就是能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关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全局性、历史性任务。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而我国的农业农村发展相较城镇滞后,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就是为了从全局和战略高度来把握和处理工农关系、城乡关系。乡村振兴,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进入新时代,农业主要矛盾发生了很大变化,农民群众有更高的期待,需要对农业农村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问题的前提,反映了农业农村经济适应市场需求变化、加快优化升级、促进产业融合的新要求,生态宜居,是乡村振兴的内在要求,反映了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质的提升,体现了广大农民群众对建设美丽家园的追求,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紧迫任务,重点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保护和传承农村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开展移风易俗,改善农民精神风貌,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治理有效,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推进乡村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现代化,让农村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生活富裕,是乡村振兴的主要目的,反映了广大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乡村振兴包含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的全面振兴,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在“三农”工作的体现。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贯穿着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论,是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指导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抽出时间来进行学习,而且要整体地、系统地学习,认认真真逐篇研读、深入思考、深入领会,同时联系自己的工作实际,不断提高思想认识,不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做到知行合一、学以致用。作为公职人员,我们要永葆初心,无论职务大小,都是人民的公仆,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要以对人民高度负责、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矜矜业业,扎扎实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懈奋斗。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心得体会范文

为真正做到读原文、学原著、悟原理,我利用业余时间认真精读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一书,通过学习,理想信念更加坚定,为政之道更加充实,修身之基更加牢固。作为一名基层领导干部,对推进经济社会各项事项发展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一是必须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不断畅通党的神经网络末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没有党的领导,民族复兴必然是空想。政党是政治组织,必须强调政治,在推进基层党建工作时必须把政治建设放在首位,不断坚定农村党员的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以政治建设为统领,统筹推进思想、组织、作风、纪律建设,加强基层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推动基层党员干部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不断加强镇村两级党组织在经济社会各项事业上的引领能力。

二是必须巩固和强化人民至上,不断厚植为民服务的思想根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真正的英雄。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人民立场,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在日常的工作中,我们必须要加强入村走访调研,多到村里看看,多跟村民坐下来聊聊,真正把自己置身于人民群众之中,虚心向人民学习,倾听人民呼声,汲取人民智慧,学会换位思考,想群众之所想、办群众之所盼、解群众之所忧,才能真正把准工作方向。特别是要牢牢抓实扶贫助困工作,提高社会救助的准确性、及时性,织密扎牢民生保障“安全网”,切实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三是必须注重和提高发展质量,不断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落实落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目标,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是总方针。落实到xx镇发展上,就是要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以建设环湖生态农业示范区为契机,做优做强蓝莓、草莓两个园区,推动高标准农田加深,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全面提升农业质量效益;要坚持产业融合,创新发展,突出打造西葛岑市级文化旅游村,以点带面,推动大峪、穆马庄等北部村庄旅游业开发,延伸农业产业链,增加就业岗位,为村民增收拓宽渠道;要坚持文化强村,繁荣乡村文明,以“创文”“创卫”为抓手,深化拓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开展文明村、文明家庭创建活动,要突出发挥“龙山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用,开展爱国爱党教育活动,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引导农民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提升农村精神风貌,让农村真正成为宜居宜业、有吸引力的好去处。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就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论述,全面系统地阐明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思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我们要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汇聚起团结奋斗、开拓进取的强大力量。

初春伊始,从东南沿海到西部边陲,从机关单位到企业高校,从网上到网下,各地各部门正在兴起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思想的热力激荡神州大地,美丽中国处处展现新气象、新风貌。

理论一经群众掌握,就会变成物质力量。学习宣传贯彻党的新思想,关键要在实字上下功夫。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个主线,讲清楚党的十九大的鲜明主题,讲清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内涵,讲清楚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发生的历史性变革,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意义,讲清楚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深远影响,讲清楚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讲清楚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的重大部署,从而把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十九大精神上来,把力量凝聚到党的十九大确定的各项任务上来。创新方式方法和平台载体,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推动党的十九大精神进机关、进企业、进农村、进校园、进社区、进网络;围绕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多做解疑释惑、增进共识的工作,才能让新思想入脑入心,真正成为干部群众政治上的主心骨、实践上的指南针、行动上的导航仪,推动学习宣传贯彻工作往实里走、往深里走。

责重山岳,能者方可当之。学习宣传新思想,贵在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全面增强执政本领,切实提高解决问题、推动发展的能力。新时代提出新任务、新课题,要求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不仅要有担当的宽肩膀,还得有成事的真本领。切实增强学习本领、政治领导本领、改革创新本领、科学发展本领、依法执政本领、群众工作本领、狠抓落实本领、驾驭风险本领,补足能力短板,才能更有底气与信心,团结带领广大群众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攻坚战,有力推动各项事业在攻坚克难中开辟新境界。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学习宣传贯彻新思想,就要焕发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鼓舞干部群众在新征程上锐意进取、埋头苦干、奋发有为。面对问题矛盾,就要迎难而上、勇于担当;聚焦目标任务,就要发扬钉钉子精神,坚韧不拔、锲而不舍地抓好落实。始终保持艰苦奋斗、戒骄戒躁的作风,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我们就能走好新时代的步伐、唱响新时代的歌声。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一经出版,便在广大基层干部中引发了强烈反响。它生动记录了党的十九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取得新的重大进展的伟大实践,集中展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充分体现了我们党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的智慧方案,是全面系统反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权威著作。作为一名基层干部,结合自身工作实际,我认为在学习本书的过程中应该牢牢把握好“三重属性”,即政治性、理论性、实践性。通过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深入实践,不断提高自身政治素质,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在基层工作中践行初心使命。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牢牢把握政治性,就是要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自觉加强政治自觉、提高政治站位,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不断将思想认识统一到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上来,使自己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牢牢把握政治性,就是要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强化规矩意识,严守政治纪律,深入领会全面从严治党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做政治上的老实人,不该说的话不说、不该做的事不做,做到依法依规做人做事。牢牢把握政治性,就是要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增强斗争精神,在日益复杂的外部环境中坚定政治立场,时刻准备坚决同违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言论作斗争,同破坏党的形象的行为作斗争。

理论上的清醒是政治上坚定的重要保障。牢牢把握理论性,就是要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注重前后联系,既要把《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第二卷、第三卷作为一个紧密整体来深入学习,还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一个系统全面学习,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的清晰脉络、起承转合。牢牢把握理论性,就是要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紧紧围绕马克思主义精神内核,不断构筑起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学会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真正把马克思主义这个看家本领学精悟透用好。牢牢把握理论性,就是要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注重思考,避免陷入“学而不思则罔”的错误境地,真正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使自己永远保持清醒透彻。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牢牢把握实践性,就是要我们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践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能僵化地照本宣科,更不能流于喊口号、走过场,必须要结合基层工作实际,打通政策贯彻落实的“最后一公里”,通过生动实践进一步加深对思想理论的认识、坚定政治立场,真正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做到知行合一。牢牢把握实践性,就是要我们不断增强工作本领,用科学的理论充分武装头脑,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分析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透过现象看本质,深挖问题产生的根源,敢于动真碰硬,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牢牢把握实践性,还需要我们常抓不懈,理论创新没有止境,实践也没有止境,我们要始终保持坚持不懈的毅力、久久为功的耐力和“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干劲,不断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向基层延伸。

相信在牢牢把握政治性、理论性、实践性的前提下,通过全面系统学习、深入思考学习、联系实际学习,广大基层干部能够真正学深悟透弄懂,成为政治坚定、理论成熟、本领高强的优秀干部,为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取得新进展贡献应有的力量。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心得体会

高温假期间,我认真学习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书中字字句句都闪耀着马克思主义思想光辉的理论创新成果。

其中《走得再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一文写道:“只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才能让中国共产党永远年轻”。令我回想起不久前参加的公司党支部组织前往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开展的革命传统教育、重温入党誓词活动。通过参观学习,我深刻感受到老一辈革命家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和深厚宽广的爱国主义情怀。

在重温入党誓词时,我的眼前浮现出当年在大学时入党的一幕,那时的我未经世事,并不能完全理解誓词的涵义。正如文中写道:“入党誓词字数不多,记住并不难,难的是终身坚守。每个党员要牢记入党誓词,经常加以对照,坚定不移,终生不渝”。经过了参加工作的这些年,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入党誓词的意义。工作上,总会遭遇“拦路虎”,总会遇到诱惑、困惑,入党誓词正是要提醒我们要不忘入党初心、牢记使命担当,只要坚定信念理想,只要坚持努力奋斗,只要行得正、坐得直,光明磊落的言行的坦荡真诚的内心就是实现强大自我的最有力的武器。

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该书句句在理、字字入心,让我时刻牢记,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要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永葆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结合钟绕东书记在7月主题党日活动上提出的坚持思想武装,筑牢精神支柱;坚持群众路线,牢记初心使命;坚持居安思危,勇于担当作为;坚持艰苦奋斗,廉洁干事创业的要求,我要努力做到学以致用、以学促行。在工作岗位上恪尽职守,在接人待物上坚守底线,认真做好公司企业文化运营,积极开展企业策划相关工作,团结大家共同建设凝心聚力、共筑未来的企业氛围,提供健康、绿色、环保的工作环境,保障公司生产运营,更好地为公司实现事业目标和早日量产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最近,以中外9种文字出版的《谈治国理政》畅销海内外。拿到这本散发着淡淡墨香的新书,广大党员群众积极学习,深刻领会,指导实践;海外政要及各国人士手不释卷,赞誉有加。德国前施密特为本书德文版作序,另一位德国前施罗德参加本书推介会。这本书为什么会引发如此反响呢?这是写给中国人的圆梦指南,也是写给外国人的国策宣示。

在党的之后治国理政新的实践中,科学把握国内外形势发展变化的新需要、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新要求,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全面阐述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途命运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提出并形成了一系列富有创见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新举措,是治党治国治军的基本遵循,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的政治宣言,是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行动指南。《谈治国理政》正是两年来系列重要讲话的精选,集中展示了中央领导集体的治国理念和执政方略,为广大党员干部深刻领会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提供了权威系统的文献,强烈吸引着广大党员群众积极投入到学习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热潮之中。

中国在发展,世界也在发展,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理念和方略也会继续丰富和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实践的深化,《谈治国理政》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将会在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中国梦的伟大进程中,在推动中国与世界和平发展的伟大进程中日益凸显出来。

近日出版的《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生动记录了党的十九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取得新的重大进展的伟大实践,集中展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充分体现了我们党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的智慧方案。《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与先期出版的第一卷、第二卷,构成一脉相承、有机统一的整体,是全面系统反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权威著作。我将按照中央、省委和集团公司要求,以高度的使命感责任感,学好用好这部重要著作,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脑入心,切实提升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工作的能力。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关于文化自信,《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有着多处重要论述。碧血书丹青,英灵铸丰碑。在大别山区这片红色的土地上,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孕育了不朽的大别山精神,构成了红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相关重要论述,有助于我们进一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对于我们弘扬大别山精神具有重要意义。革命老区是党和人民军队的根,我们永远都不能忘记自己是从哪里走来的,永远都要从革命的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当前全党上下的重要任务,更需要发扬大别山精神,啃下最后最难的“硬骨头”,彻底拔掉“穷根”。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无论是革命的低潮或高潮,大别山军民始终义无反顾地坚持革命斗争不动摇。正是这种彻底的斗争精神,才确保了革命红旗不倒、薪火相传。也正是大别山军民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才使党带领革命群众面对异常艰苦环境,克服重重困难,最终赢下了伟大的革命战争。脱贫是一场党带领贫困群众与贫穷的彻底斗争,不能抱有任何幻想。必须彻底把贫困征服,彻底拔掉“穷根”,才能真正脱贫,党才能带领贫困群众彻底走上幸福的康庄大道。

一心向党、永跟党走是大别山精神重要特点。在血雨腥风的革命年代,无论条件多么艰苦,局势多么复杂,大别山地区的军民一心向党,从不放弃对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革命事业的不懈追求。当前,脱贫攻坚处于打通“最后一米”的关键时刻,更需要发扬彻底的革命精神,坚定信心,一心跟党走,不歇脚、不懈怠,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主心骨”作用,一以贯之、一鼓作气打赢这场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伟业的攻坚战。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全党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大别山区的革命史就是一部奋斗史。在艰苦革命岁月中,大别山军民在党的领导下,通过长期奋斗、艰苦奋斗、团结奋斗、不屈不挠奋斗,才赢得了革命的胜利。脱贫攻坚是一场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举全党全国之力、共同努力奋斗的时代“大决战”。虽然没有硝烟,但打好每一场战斗、实现每一个目标并不容易。因为脱贫攻坚是一场遭遇战、攻坚战,必须依靠彻底的奋斗才能赢得胜利。

可以说,没有大别山军民无私无畏的自我牺牲、彻底奉献,就不可能为全国革命的胜利打下坚实基础。“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在脱贫攻坚最吃紧的时候,更需要发扬“劲”不松、“神”不疲、“脚步”不止的实干奉献精神。扎实推进扶贫工作,必须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艰苦奋斗、不计回报、无私奉献,想贫困户之所想,行贫困户之所向,真心实意为贫困户谋出路、谋幸福,扶真贫、见实效才能让贫困群众真脱贫。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确保红色江山永不变色。认真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理应让广大党员、干部在接受红色教育中守初心、担使命,把革命先烈为之奋斗、为之牺牲的伟大事业奋力推向前进。新时代,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我们要弘扬大别山精神,让红色基因融入血脉,用红色精神激发力量,为彻底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不竭精神动力,让大别山精神在新时代绽放出新的光芒。

中央纪委常委会9月23日举行第十七次集体学习,交流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心得体会和2020年度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机关重点课题调研成果,对推进新时代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作出部署。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赵乐际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纪委副书记杨晓渡主持会议。

会议指出,推进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是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交给纪检监察机关的重大政治任务,是十九届中央纪委工作的主题主线。推进高质量发展根本在于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运用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更加科学、更加精准、更加有效地履行纪检监察职能。要按照党中央部署,认真组织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并同学习第一卷、第二卷贯通起来,同贯彻十九届中央纪委二次、三次、四次全会精神结合起来,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全局视野、理论素养,进一步领会体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重要论述,深刻把握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要义要点,把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纪检监察工作的价值理念、目标指向、衡量标准,引领正风肃纪反腐不断开创新局面。

会议强调,要全面把握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形势任务,胸怀“两个大局”思考谋划工作,清醒认识反“四风”反腐败依然严峻复杂的形势,坚守党章宪法赋予的使命职责,认真履行促进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根本政治责任,履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监督制度转化为治理效能的重大战略任务,履行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的基本职能职责,切实做到知责守责负责尽责。

会议指出,要把握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要求,加强政治监督,突出“两个维护”,突出责任落实,突出对“一把手”监督和加强同级监督;抓好审查办案,坚持从政治上审视把握,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始终,推动以案促改,发挥查处一案、警示一片、治理一域的综合效应;持续纠治“四风”,扭住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不放,久久为功,健全制度机制;深化政治巡视,深入贯彻中央巡视工作方针,充分发挥综合监督平台作用和联系群众纽带功能,强化巡视巡察联动机制,督促整改落实;推进规范化法治化建设,注重改革与法治相协调,贯通规纪法、衔接纪法罪,一体强化机关、派驻和地方、基层的法治思维程序意识;从严从实加强自身建设,加强对纪检监察权的监督制约,加强政治建设,深化全员培训,真正做到政治过硬、本领高强、忠诚干净担当。

会议强调,要把握推进高质量发展的科学方法,坚持稳中求进、实事求是、依规依纪依法,坚持“三不”一体推进、纪法情理贯通融合,坚持发挥组织优势和系统作用,坚持党的群众路线,边学习、边调研、边工作、边总结,在实践中求真知,在探索中找规律,不断增强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

近日,笔者在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第一章《继续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一文中,对于习近平总书记在文章中向“关键少数”提出的“信念过硬、政治过硬、责任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的要求,作为一名基层年轻干部,深有感悟,感触良多。

基层是政策实施的主阵地、工作落实的最末端,人少事多、权小责大,而基层干部是国家的执政基石,是贯彻党的政策方针的骨干力量,是党和群众联系的重要纽带。作为一名基层干部,应念好“五字箴言”,做到“五个过硬”,扎根基层、服务基层、奉献基层。

秉持一个“信”字,把稳思想之舵,做到信念过硬。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谈及理想信念,有的基层干部理论缺乏、基础不牢,有的基层干部含糊其辞、语焉不详,有的基层干部信仰缺失、精神迷茫。作为一名基层干部,要秉持一个“信”字,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自身思想建设的首要任务,要信马列信理想、信道路信方向,发自内心地学习、热爱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增加对马克思主义的情感认同和理性认同,做到远大理想与近期工作相结合,共同理想和具体任务相统一,始终保持拳拳赤子之心和对人民的殷殷关切之意,真学、真用、真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聚基层干事创业的思想共识,把稳思想之舵,才能让我们在各种风险、挑战、困难、诱惑面前始终保持“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的定力,做到信念过硬。

领会一个“忠”字,铸牢忠诚之魂,做到政治过硬。食人之禄,忠人之事;受人之命,尽我之诚。讲政治就是要忠诚于党、忠诚于人民。位卑未敢忘忧国,忠诚于党,就是要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做到党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党中央决定的坚决照办,党中央禁止的坚决杜绝,落实政策不打折扣,执行决定不做选择,遵守纪律不搞变通。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忠于人民,就是要坚持把人民答应不答应、赞成不赞成、满意不满意、作为制定政策的依据,做到眼睛向下、重心下移、工作下沉,真正融入群众、忠于人民。作为一名基层干部只有领会一个“忠”字,忠于党、忠于人民,才能铸牢为党、为国、为民族的忠诚之魂,做到政治过硬。

守护一个“真”字,常尽担当之责,做到责任过硬。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基层干部的“铁肩”担的是“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责任,基层干部的“妙手”著的是“秉笔直书,真实不虚”的文章。作为一名基层干部,要守护一个“真”字,真抓实干、埋头苦干、扎实肯干、少说多干、敢说敢干,发扬燕子衔泥的韧劲、铁锤钻石的干劲、滚石上山的拼劲、持之以恒的撞劲,敢于挑最重的担子,敢于写最真的文章,多一些真落实、硬措施的真担当,少一些表态多、调门高的假担当,多一些朴实无华的记录、少一些虚无缥缈的描绘,真心为人民所想、真心为人民所谋、真心为人民所写,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用真心换真情,用实干赢民心,常尽担当之责,常思慵懒之害,做到责任过硬。

强化一个“学”字,提升本领之要,做到能力过硬。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基层工作头绪众多、纷繁复杂,有的基层干部读死书、死读书,不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学用相脱节;有的基层干部对学习思想上不重视,重经验轻理论,重实践轻学习,大谈“学习无用论”“工作靠社交”“经验靠积累”;有法样叧収的基层干部把“不想学习”推诿开脱成“背不下来”,以工作忙为借口、以年龄大为挡箭牌,不思进取、安于现状。作为基层干部,要强化一个“学”字,让自己始终保持学以致用、学用相长的能力,始终保持求知求新、积极进取的能力,始终保持干事创业、奋发有为的能力,坐得住冷板凳,下得了苦功夫,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真正做到以学益智、以学修身、以学增才,才能克服、战胜和驾驭前进道路上来自各方面的困难、风险和挑战,做到能力过硬。

突出一个“实”字,永葆为民之心,做到作风过硬。天下事,以实则治,以文则不治。实干是修身之本、为政之要、成事之基。基层工作贴近一线,重在实践,重在落实。作为基层干部要突出一个“实”字,做具体执行的求“实”者,不做作风浮夸的务“虚”者;做扎根一线的“奋斗者”,不做高高在上的“官老爷”;做深入群众的“勤务员”,不做只看文件、听报告的“小文员”;做当仁不让的“中流砥柱”,不做不思进取的“独木难支”。要坚持实事求是、求真务实,永葆为民服务之心,用实际行动去影响群众,面对困难问题、风险挑战不等不靠,主动出击、争先进位,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准确了解群众所需所求、所想所盼,搭准问题的脉搏,适应规律、顺应民意,从具体实在的事情做起,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做到作风过硬。

一、通篇闪烁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光芒。《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是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领导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攻坚克难、砥砺前行,实现脱贫致富全面小康、开启现代化新征程、实现伟大梦想的理论集成,是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推进人类文明进步的最新教材,是我们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理想信念、树牢以人民为中心宗旨意识的实践总结,是为世界谋大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科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我们要系统辩证地认识其中蕴含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特别是用系统思维深入把握和自觉运用,不断汲取真理的力量和智慧。

二、通篇突出了以人民为中心实现“治”与“理”的有机统一。《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以人民为中心”为统领,集治国与理政、目的与路径、任务与方法为一炉,充分彰显了为民治国、为民理政的执政理念,实现了人民是执政的基础与执政为民的高度统一。学深学透《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最重要、最根本的是向习近平总书记看齐,最直接、最管用的是向习近平总书记学习。要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人民公仆的深厚情怀,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提升政治站位,在倾听人民呼声中提高思想觉悟。要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为民理政的根本立场,始终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根本使命,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都要站在群众的立场上。要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为民治国的使命担当,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倾听人民呼声,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

三、努力推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应重点抓好三方面工作。要加快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省建设。全面加强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把各族干部群众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不断增强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要加强网络空间治理。着力提高网络综合治理能力,形成党委领导、政府管理、企业履责、社会监督、网民自律等多主体参与,经济、法律、技术等多种手段相结合的综合治网格局。要加强应急管理能力建设。深化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改革,不断加强我省应急管理投入机制和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完善应急指挥和教育培训体系,加强应急队伍和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奋力推进全省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

党员干部都应该好好读一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以下是本站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党员干部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心得体会,欢迎大家阅读,供您参考。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本站。

市教育工委把《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作为教育系统党员干部学习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着力用全市教育工作追赶超越的成效检验学习成果。

全市教育系统各级领导干部走在前、作表率、带头学。一是抓好中心组学习。制定印发了《2018年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安排意见》,工委班子成员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积极参加中心组集中学习,交流研讨学习体会。二是组织好培训。工委17名县级领导参加了专题研讨班,全系统227名领导干部参加了网络培训班,举办了全市学校党组织书记示范培训班。三是抓好宣讲。工委班子成员带头到党建联系学校宣讲党的十九大精神,教育系统各级党组织书记通过专题党课宣讲了党的十九大精神。

突出党的十九大精神进校园、进课堂、进头脑,着力在全面推进系统学习上下功夫。一是突出抓好教师的学习。要求党员教师通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举办教师培训班集中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二是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宣传教育。向青年学生宣讲习近平对青少年学生的重要讲话,传递总书记对青少年的希望和勉励,突出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宣讲中国好故事,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三是聚焦课堂润心灵。认真挖掘教材中的相关要素,通过课堂教学主渠道,渗透爱国教育,培育青少年学生的爱国主义、民族主义情感。

把《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中《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等与教育工作相关联的篇目作为重点内容,深入学习。一是突出从严治党强化学习。深刻领会全面从严治党的总要求,持续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开展了“不忘初心修师德,牢记使命塑师风”专题教育活动,强化思想认识,提高师德水平。二是突出推进教育工作强化学习。深刻体会党的十九大对教育工作的部署要求,做到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用新时代、新思想、新矛盾、新目标、新征程的要求思考、谋划教育工作。三是突出破解难题强化学习。深刻领会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分析具体表现,聚焦突出问题,奋力推进深化教育改革,着力破解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

深刻理解和把握社会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在广泛凝聚共识上下功夫。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有反作用。我党一直重视思想教育和意识形态工作。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大政治报告中指出:掌握思想教育是团结全党进行伟大政治斗争的中心环节。如果这项任务不解决,党的所有政治任务都不能完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极端重要工作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关系到党的未来命运,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关系到民族的团结力和向心力,强调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处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强调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强调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在全面依法治国中强调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为指导,在全面严格治党中强调重视思想建设党,坚定理想信念等,体现了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原理的把握和运用。

习近平总书记重视人民政协的工作,多次提及思想领导、团结共识,特别强调以加强思想政治领导、广泛团结共识为中心环节发扬民主和增进团结,建立资政和团结共识双向发展。十三届全国政协致力于人心中凝聚共识,落实现实,教育引导许多政协委员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实现两个维护。在全国政协系统集中开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学习研讨活动,举办全国政协系统理论研讨会,在政治、思想、工作上取得积极成果。建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座谈会等制度,开展以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为领导的学习制度体系,开展以自我教育为主题的党外委员专题视察,建立政协党组成员与党外委员会谈话制度,建立委员会讲堂和重大专业工作委员会讲堂我们要牢牢扭转中心环节,发挥人民政协作为统一战线组织的功能作用,坚持一致性和多样性统一,组织和引导众多政协委员担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的大变局,着重于党十九届五中全会确定的目标任务履行责任,切实推进人民政协成为坚持和加强党对各项工作指导的重要阵地,以党的创新理论团结教育引导各族各界代表人的重要平台,在共同思想政治基础上解决矛盾和团结共识的重要渠道。

深刻理解和把握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在履行职责为人民下功夫。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大众是真正的英雄。我党自成立之日起,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将一切为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的价值理念和政治立场贯穿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全过程。毛泽东同志说: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坚持发展马克思主义大众观点,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人民至上是贯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红线。例如,关于人民主体的地位,强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未来命运的基本力量,关于党的初心使命,强调以人民的心为中心,与人民呼吸,共同命运,心相连,是党的初心,也是党的恒心,关于发展协商民主,强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能够实行和发展协商民主的重要前提和基础等。

人民政协作为人民主为人民主的重要形式,始终把履行职务作为人民工作的起点和立足点,十三届全国政治协商会议连续三年将农村贫困人口扶贫作为工作的重点,锚定三区三州等正确扶贫、正确扶贫问题,通过专题议政性常务委员会会会议、双周协商座谈会等,接力建议、跟踪推进。在疫情对策中,全国政协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配置,以防止疫情扩散、帮助困难群众进行疫情对策等议政建议为中心。许多政协委员,特别是医疗卫生委员身先士兵冲到疫情对策的第一线,全力救助患者,诠释了人民政协为人民的宗旨意识。我们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共同富裕方向,以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生活的憧憬、促进民生改善为重点,协助党和政府增进人民福利,让很多人真正感受到政协组织离自己很近,政协委员和自己很亲切,确保人民政协成为人民。

深刻理解和掌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在提高建言资政质量上下功夫。

抓住社会主要矛盾全面工作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内在要求,也是我党的重要思想和工作方法。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与不平衡发展之间的矛盾的重大政治论断,反映了中国新时代的特点,提出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党领导人民共同奋斗所需解决的主要问题。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很多新要求,对人民政协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十三届全国政协适应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着眼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开展协商政策,推进乡村振兴,做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完善基层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农村基本公共文化服务,防治白色污染等建设真言,寻求良策,采取实际措施。新时代要加强和改善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工作,坚持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适应新的发展阶段,贯彻新的发展理念,在推进高质量发展和构建新的发展结构的基础上,以解决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为中心进行规划和展开。要适应人民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要求日益增长的形势,进一步拓展谈判内容,完善谈判结构,规范谈判程序,推进政协谈判向基层延伸,为满足人民群众对民主等更高要求做出贡献。

深入了解和掌握社会基本矛盾原理,在坚持和完善人民政协制度上下功夫。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关系应符合生产力情况,高层建筑应符合经济基础情况,其共同作用构成整个社会的矛盾运动。同时,物质生产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但高层建筑也可以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国家管理体系和管理能力现代化等一系列重要论述。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强调要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调整生产关系,不断适应经济基础发展完善上层建筑党十九届四中全会的说明强调新时代规划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以推进国家管理体系和管理能力现代化为主轴,深入把握我国发展要求和时代潮流,把制度建设和管理能力建设放在更突出的位置,继续深化各个领域的体制,推进各方面的体制改革,推进国家管理能力现代化。

十三届全国政协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政协工作会议部署,制定《全国政协重要工作制度建设任务执行方案》,提出包括加强党领导、发挥专业协商机构作用等10个方面制度,目前制定或修订了加强政协委员责任担当的意见、加强和促进共识工作的意见、专业委员会通则等62个制度,制定了全国政协工作规则、定义协商方法等。我们要进一步系统整理现有制度,统一规划,弱者加强,不足者改善,不足者制定,切实为新时代政协工作提供制度保障。

深刻理解和把握实践第一观点,在创新政协工作上下功夫。

实践既包常规实践和创新实践。创新实践作为更高层次的实践,对社会发展的推进作用更加显着。十三届全国政协坚持继承发展创新,积极探索和实践,取得丰硕成果。例如,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推进政协党的各项建设。

建立网络议政、远程协商会制度建设参政议政人才库开展重大战略性问题研究开展委员读书活动等。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当今中国正经历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进行着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创新。”做好新时代人民政协工作必须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以改革创新精神抓好党中央对政协工作要求的贯彻落实使政协工作更好跟上时代发展。重视理论创新紧扣发挥好专门协商机构作用等重大问题和关键环节加强理论研究发挥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重视制度创新及时总结经验形成机制性安排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进一步上升为制度规范。重视工作创新围绕统一战线内部结构变化、信息化发展等推进工作载体、手段和形式创新使政协工作与时俱进、常做常新进一步开创新时代人民政协工作新局面。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是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领导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攻坚克难、砥砺前行的伟大实践中取得的最新理论成果。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党的历史经验和现实发展都告诉我们,没有全党大学习,就没有事业大发展。要通过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推动工作,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的学习中筑牢信仰之基、坚定人民立场、提高成事本领、走向具体实践,依靠学习走向未来。

要在学习中筑牢信仰之基。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必须具备的优秀品格,也是贯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价值立场和精神底色。必须要对党忠诚,要通过学习,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炼就“金刚不坏之身”,真正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诚实践者。必须坚守党的政治原则,要通过学习,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任何时候都与党同心同德。要主动检视自我,打扫身上的政治灰尘,不断增强政治免疫力。必须贯彻执行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要通过学习自觉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切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自觉行动和社会实践。

要在学习中坚定人民立场。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民心是最大的政治,人民立场是最根本的立场。《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关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和“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等专题,生动诠释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充分展现了以人为本、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深刻践行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要坚持“人民至上”理念,从思想观念上把人民放在最高位置,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尊重人民首创精神,注重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多做便民为民利民惠民的事情,把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尺度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落实在各项具体政策之中。要厚植“一切为了人民”的情怀,从工作落实上始终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想民之所想、急民之所急、忧民之所忧,努力解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在学习中提高成事本领。领导干部不仅要有担当的宽肩膀,还要不断提高成事本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是习近平总书记在领导推进新时代治国理政的实践中提出的具有原创性、时代性、指导性的重大思想观点,对于提高成事本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要提高政治能力,不断加强政治历练,积累政治经验,把旗帜鲜明讲政治作为第一位的要求,自觉把讲政治贯穿党性锻炼全过程,使自己的政治能力与担任的领导职责相匹配,善于从政治上观察问题和谋划工作。要提高理论思维能力,系统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着重领会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善于把握与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和思想方法,注重把思想方法转化为领导方法与工作方法,不断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水平。要提高工作能力,强化问题意识、树立问题导向,不断提高领导艺术,改进工作方法,切实把学习成效转化为精准发力、破解难题的思维模式,转化为开拓创新、攻坚克难的能力本领,转化为履职尽责、做好工作的实际行动。

在学习中走向具体实践。功崇惟志,业广惟勤。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更要有新作为。在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体实践中敢于担当作为,这既是政治品格,也是社会主义取得大发展的根本保证。《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着眼于回答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课题,方方面面都体现出主动负责、积极作为的强烈责任意识和实干精神。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实践中精准发力,树立大局意识,胸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准确把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清醒认识重要战略机遇期与面临的严峻挑战,善于在把握大局中找准努力方向、善于在把握大局中谋划事业发展、善于在把握大局中强化责任担当、善于在把握大局中提高履职效果。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实践中真抓实干,坚持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真正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抓落实的具体行动,始终牢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道理,贯彻好“一分部署、九分落实”的要求,以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的责任担当,在其位、谋其政、干实事、求实效,以新作为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实践中敢于亮剑,牢记党和人民重托,发扬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积极承担急难险重任务。

《谈治国理政》一书提出的治国理论和执政方略,就是要求我们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坚定不移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紧紧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努力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如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出的治国理政就是要求我们要肩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神圣使命的历史担当,坚持运用治国理政方略武装我们的头脑,着力解决作风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切实与日常工作紧密结合起来,用实际成效推动,再上新台阶。

当前,我国正处在各种社会矛盾的多发期和凸显期,国有企业改革也已经进入了深水区和攻坚期;当前,我们党面临各种考验、危险与挑战;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这就要求我们坚持运用治国理政思想来统一我们的思想;坚持运用治国理政思想来凝聚共识,谋求发展,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我们要坚定理想信念,强化精神支柱,凝聚思想意志,形成强大精神力量。必须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治国理政思想和重大决策部署上来,进而使美丽的中国梦蓝图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变为现实。

在治国理政新的伟大实践中,提出了改革发展、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一系列富有创见的新思路、新举措,描绘出了改革发展的新蓝图。《谈治国理政》一书以大量篇幅,全方位展现了从改革总思路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国防等具体改革思路。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就是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实现这一目标,我们要运用治国理政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举措,要以良好的精神风貌,务实的工作作风,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推动企业改革的日常工作。在实践中,我们一定要有谋划工作的新思路,要有推动工作的新举措,要有解决问题的新对策,要有敢于担当的新胆识。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不畏风雨、奋力向前,应对挑战,更要“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情”,切实干出成效来。

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心得体会

历史唯物主义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理论武器和科学方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历史和现实都表明,只有坚持历史唯物主义,我们才能不断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不断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解决当代中国实际问题的典范,具有深厚的历史唯物主义底蕴。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中蕴含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对于做好新时代人民政协工作,团结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凝聚起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磅礴力量,具有重要意义。

深刻理解和把握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在广泛凝聚共识上下功夫。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思想教育和意识形态工作。毛泽东同志早在党的七大所作的政治报告中就指出:“掌握思想教育,是团结全党进行伟大政治斗争的中心环节。如果这个任务不解决,党的一切政治任务是不能完成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强调“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处理好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在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强调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在推进全面深化改革中强调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在推进全面依法治国中强调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为指导,在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中强调注重思想建党、坚定理想信念等,都体现了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原理的把握和运用。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人民政协工作,多次提到思想引领、凝聚共识,特别是强调“把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作为中心环节”“坚持发扬民主和增进团结相互贯通、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十三届全国政协着力把凝聚共识工作做在人心上、落到实际处,教育引导广大政协委员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全国政协系统集中开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学习研讨活动,召开全国政协系统理论研讨会,在政治、思想、工作上取得积极成果。创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座谈会等制度,完善以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为引领的学习制度体系;开展以自我教育为主旨的党外委员专题视察,建立政协党组成员同党外委员谈心谈话制度,创设委员讲堂和重大专项工作委员宣讲团,努力把凝聚共识融入履行职能全过程。我们要牢牢扭住中心环节,发挥人民政协作为统一战线组织功能作用,坚持一致性和多样性统一,组织和引导广大政协委员胸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聚焦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确定的目标任务履职尽责,切实推动人民政协成为坚持和加强党对各项工作领导的重要阵地、用党的创新理论团结教育引导各族各界代表人士的重要平台、在共同思想政治基础上化解矛盾和凝聚共识的重要渠道。

深刻理解和把握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在履职为民上下功夫。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我们党自成立之日起,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将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的价值理念和政治立场贯穿于革命、建设和改革全过程。毛泽东同志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人民至上”是贯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一条红线。比如,关于人民主体地位,强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关于党的初心使命,强调“以百姓心为心,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是党的初心,也是党的恒心”;关于发展协商民主,强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是我们能够实行和发展协商民主的重要前提和基础”;等等。

人民政协作为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始终把履职为民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十三届全国政协连续三年把助力农村贫困人口脱贫作为工作重点,锚定“三区三州”等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问题,通过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会议、双周协商座谈会等,接力建言、跟踪推进。在抗疫斗争中,全国政协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围绕防止疫情扩散、帮助困难群众做好疫情防控等议政建言。广大政协委员特别是医卫界委员身先士卒冲到抗击疫情第一线,全力以赴救助患者,诠释了人民政协为人民的宗旨意识。我们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共同富裕方向,把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促进民生改善作为重要着力点,协助党和政府增进人民福祉,使广大群众真正感受到政协组织离自己很近、政协委员同自己很亲,切实做到人民政协为人民。

深刻理解和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在提高建言资政质量上下功夫。

抓社会主要矛盾带动全面工作,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内在要求,也是我们党重要的思想和工作方法。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重大政治论断,反映了我国新的时代特点,提出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党领导人民共同奋斗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许多新要求,也对做好人民政协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十三届全国政协适应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着眼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开展协商议政,围绕推进乡村振兴、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完善基层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农村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白色污染防治等建真言、谋良策、出实招。新时代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要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适应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和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础上,围绕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来谋划、来展开。要适应人民“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的形势,进一步拓展协商内容、完善协商格局、规范协商程序,推动政协协商向基层延伸,为满足人民群众对民主等的更高要求作出贡献。

深刻理解和把握社会基本矛盾的原理,在坚持和完善人民政协制度上下功夫。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关系要适合生产力状况,上层建筑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它们的共同作用构成整个社会的矛盾运动。同时,物质生产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但上层建筑也可以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等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不断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调整生产关系,不断适应经济基础发展完善上层建筑”;在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上所作的说明中强调:“新时代谋划全面深化改革,必须以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主轴,深刻把握我国发展要求和时代潮流,把制度建设和治理能力建设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继续深化各领域各方面体制机制改革,推动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十三届全国政协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政协工作会议部署,制定《全国政协重要工作制度建设任务落实方案》,提出包括加强党的领导、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等10个方面制度,目前已制定或修订包括强化政协委员责任担当的意见、加强和促进凝聚共识工作的意见、专门委员会通则等62项制度,正在制定全国政协协商工作规则、界别协商的办法等。我们要进一步对现有制度进行系统梳理、统筹规划,薄弱的就加强,不足的就改进,缺失的就制定,切实为做好新时代政协工作提供制度保障。

深刻理解和把握实践第一的观点,在创新政协工作上下功夫。

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区别于其他理论的显著特征。我们党历来重视实践,重视理论与实际统一、认识与实践统一。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就是推动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的结果。通过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人们深切感受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始终坚持实践导向,既讲是什么、为什么,又讲怎么看、怎么办。比如,既阐明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伟大社会革命的基本方略,又对把党的自我革命推向深入提出明确要求;既阐明了新发展理念,又对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重大决策部署;既对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作出阐述,又对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作出政策指导,充分体现知行合一、实践第一的内在品格。

实践既包括常规实践,也包括创新实践。创新实践作为更高层次的实践,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更为显著。十三届全国政协坚持继承发展创新,进行积极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丰硕成果。比如,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推进政协党的各项建设,建立网络议政、远程协商会制度,建设参政议政人才库,开展重大战略性问题研究,开展委员读书活动等。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当今中国正经历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进行着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创新。”做好新时代人民政协工作,必须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以改革创新精神抓好党中央对政协工作要求的贯彻落实,使政协工作更好跟上时代发展。重视理论创新,紧扣发挥好专门协商机构作用等重大问题和关键环节,加强理论研究,发挥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重视制度创新,及时总结经验,形成机制性安排,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进一步上升为制度规范。重视工作创新,围绕统一战线内部结构变化、信息化发展等,推进工作载体、手段和形式创新,使政协工作与时俱进、常做常新,进一步开创新时代人民政协工作新局面。(作者:张庆黎)。

组织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心得体会

历史和实践证明,军颓则国弱,军盛则国强。人民军队是捍卫祖国的钢铁长城,是维护长治久安的坚强堡垒。《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中,总书记言简意赅地道出了“把人民军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的重要思想,也对新时代军人提出了更高要求,值得领悟深思。

擦亮对党忠诚的名片,确保听党指挥“魂不丢”。天下至德,莫大于忠。忠诚是军人最基本、最重要的政治品格,是立身之“魂”。正如总书记在书中强调,要打牢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政治根基。对党忠诚,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从灵魂深处牢固树立的行动自觉。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和洪涝灾害,人民子弟兵闻令而动,舍生忘死,冲锋一线。以舍小家为大家的崇高情怀捍卫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践行对党忠诚的铮铮诺言,可歌可泣。作为新时代军人、强军路上的“追梦者”,要在对党忠诚上焕发新自觉、在举旗铸魂上达到新境界,强化对党的情感认同和信念认同,不断增强对党的归属感,听党话、跟党走,时刻牢记“我是一名共产党军人”,忠诚党的事业、维护党的形象、听从党的指挥。

拧紧廉洁自律的开关,确保清正为民“心不变”。“廉者,政之本也”,廉洁自律是为政的基石。总书记在书中从制度层面深刻阐述了全面从严治军,推进军队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性。廉政建设为何如此重要,因为它关乎到为民初心变没变,群众基础牢不牢,执政根基稳不稳。回顾革命年代,中国共产党始终把廉洁自律作为行为准则,赢得人民拥护,取得许多重大胜利。如红军长征过石壕,不强占民宅,自带炊具造饭,不给群众添麻烦,不拿群众一针线,最终留下“石壕哪年不过兵,过兵百姓不安宁。唯独当年红军过,一来一去很清静”的赞歌。作为党领导下的新时代军人,必须涵养廉洁自律之正气、坚守为民服务之本心,为政不忘公仆之责、用权不谋一己之私。少些私心杂念、多些心无旁骛,自觉抵制歪风邪气侵蚀,正心修身、清廉为民。

锤炼担当使命的铁肩,确保投身改革“志不减”。强军兴军,动力源自改革,出路在于改革。总书记在书中鲜明指出要统一思想、坚定信心,步调一致、狠抓落实,把军事政策制度改革任务完成好。这是对全党全军发出的铿锵号令。作为新时代军人,要顺应改革大势、坚决听党指挥、坚定强军意志、主动担当作为,始终把自己看成改革的主人,保持一股冲天干劲、一股革命激情、一种拼命精神,对本职工作充满感情、对分内之事饱含深情、对各项工作倾注热情,努力锤炼适应改革需求的过硬本领,做改革的坚决支持者和模范践行者。面对改革强军大考,还要有“欲与天公试比高”的奋斗拼搏精神,有敢到中流击水、勇立浪尖潮头的担当有为姿态,勤勉肯干打好主动仗、真抓实干啃下“硬骨头”、埋头苦干积蓄“源动力”,推动改革车轮,彰显军人血性,带头唱好深化改革强军的“协奏曲”。

“党有指示,万死不辞。”以淬火成钢的意志、愚公移山的韧劲、奋发有为的姿态,自觉投身强军兴军的改革洪流,创造辉煌业绩,向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答卷,这是新时代军人应有的本色!

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心得体会

翻开《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习近平总书记在文章、讲话中也多次引用古代诗词,展示了独特的语言风格和人格魅力,意味深长、发人深省。作为新时代组工干部,要学会从中汲取精神力量,探寻和领悟治国理政的方略和智慧。

“青春虚度无所成,白首衔悲亦何及。”出自唐代诗人权德舆的《放歌行》,意思是年轻的时候虚度光阴、无所作为,等到了老年即使再心怀悲戚也于事无补了。组织干部要抓紧时间学习,通过理论学习强化政治素养,坚定理想信念。深入全面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切实掌握其中蕴含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深刻领会其先进治理理念、科学治理方法。同时,准确把握组织工作政策文件,读懂组织工作业务书籍,熟悉岗位必备业务知识,切不可囫囵吞枣、走马观花,要用系统的专业知识储备、足够的知识跨度打牢理论根基,力求业务知识融会贯通、日常工作得心应手。

“一语不能践,万卷徒空虚。”出自明代诗人林鸿的《饮酒》,意思是如果连一句话都不能付诸实践,纵然读万卷诗书也只是枉然。实践是培养锻炼组工干部的大学校,也是检验干部是否优秀的试金石。组织工作任务繁重,时间紧、要求高,要求组工干部真务实,脚踏实地,杜绝形象工程,不做表面文章,在实践中不断磨砺品质、积累经验、增长才干。多到基层一线,与基层党员干部群众沟通交流,通过调研掌握基层的第一手资料,及时了解基层组织工作的新情况、新问题,总结基层组织工作的新经验、新成果。注重在实际工作中考察干部的综合素质、综合能力,把评价干部的标准和尺子交给群众,让群众给干部“画像”,真正把德才兼备的干部选拔上来。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出自战国诗人屈原的《离骚》,意思是这是我心中追求的理想,就是多次死亡也不后悔。组工干部要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干事创业的毕生追求,在思想上与党中央始终保持—致,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站稳人民立场、厚植人民情怀。无怨无悔为理想而奋斗,发扬“安、专、迷”精神、“工匠精神”,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在本职岗位上积极探索钻研、吃苦耐劳,使自己成为岗位能手。甘当人梯、胸怀宽广,保持平静平和心态,不抱怨不攀比,甘于当衬托红花的绿叶,甘于为干部群众服务。强化自律意识,带头守纪律讲规矩,严格遵守组织人事机密,增强防腐拒变的能力,堂堂正正做人,公公正正用权,踏踏实实干事。

经典诗词是古人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是传统文化的瑰宝,有着凝练而丰厚的文化底蕴。翻开《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习近平总书记在文章、讲话中也多次引用古代诗词,展示了独特的语言风格和人格魅力,意味深长、发人深省。组工干部们也要学会从中汲取精神力量,探寻和领悟治国理政的方略和智慧。

“青春虚度无所成,白首衔悲亦何及。”出自唐代诗人权德舆的《放歌行》,意思是年轻的时候虚度光阴、无所作为,等到了老年即使再心怀悲戚也于事无补了。组织干部要抓紧时间学习,通过理论学习强化政治素养,坚定理想信念。深入全面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切实掌握其中蕴含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深刻领会其先进治理理念、科学治理方法。同时,准确把握组织工作政策文件,读懂组织工作业务书籍,熟悉岗位必备业务知识,切不可囫囵吞枣、走马观花,要用系统的专业知识储备、足够的知识跨度打牢理论根基,力求业务知识融会贯通、日常工作得心应手。

“一语不能践,万卷徒空虚。”出自明代诗人林鸿的《饮酒》,意思是如果连一句话都不能付诸实践,纵然读万卷诗书也只是枉然。实践是培养锻炼干部的大学校,也是检验干部是否优秀的试金石。组织工作任务繁重,时间紧、要求高,组工干部要求真务实,脚踏实地,杜绝形象工程,不做表面文章,在实践中不断磨砺品质、积累经验、增长才干。多到基层一线,与基层党员干部群众沟通交流,通过调研掌握基层的第一手资料,及时了解基层组织工作的新情况、新问题,总结基层组织工作的新经验、新成果。注重在实际工作中考察干部的综合素质、综合能力,把评价干部的标准和尺子交给群众,让群众给干部“画像”,真正把德才兼备的干部选拔上来。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出自战国诗人屈原的《离骚》,意思是这是我心中追求的理想,就是多次死亡也不后悔。组工干部要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干事创业的毕生追求,在思想上与党中央始终保持一致,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站稳人民立场、厚植人民情怀。无怨无悔为理想而奋斗,发扬“安、专、迷”精神、“工匠精神”,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在本职岗位上积极探索钻研、吃苦耐劳,使自己成为岗位能手。甘当人梯、胸怀宽广,保持平静平和心态,不抱怨不攀比,甘于当衬托红花的绿叶,甘于为干部群众服务。强化自律意识,带头守纪律讲规矩,严格遵守组织人事机密,增强防腐拒变的能力,堂堂正正做人,公公正正用权,踏踏实实干事。

一、通篇闪烁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光芒。《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是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领导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攻坚克难、砥砺前行,实现脱贫致富全面小康、开启现代化新征程、实现伟大梦想的理论集成,是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推进人类文明进步的最新教材,是我们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理想信念、树牢以人民为中心宗旨意识的实践总结,是为世界谋大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科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我们要系统辩证地认识其中蕴含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特别是用系统思维深入把握和自觉运用,不断汲取真理的力量和智慧。

二、通篇突出了以人民为中心实现“治”与“理”的有机统一。《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以人民为中心”为统领,集治国与理政、目的与路径、任务与方法为一炉,充分彰显了为民治国、为民理政的执政理念,实现了人民是执政的基础与执政为民的高度统一。学深学透《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最重要、最根本的是向习近平总书记看齐,最直接、最管用的是向习近平总书记学习。要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人民公仆的深厚情怀,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提升政治站位,在倾听人民呼声中提高思想觉悟。要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为民理政的根本立场,始终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根本使命,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都要站在群众的立场上。要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为民治国的使命担当,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倾听人民呼声,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

三、努力推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应重点抓好三方面工作。要加快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省建设。全面加强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把各族干部群众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不断增强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要加强网络空间治理。着力提高网络综合治理能力,形成党委领导、政府管理、企业履责、社会监督、网民自律等多主体参与,经济、法律、技术等多种手段相结合的综合治网格局。要加强应急管理能力建设。深化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改革,不断加强我省应急管理投入机制和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完善应急指挥和教育培训体系,加强应急队伍和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奋力推进全省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

近日,我阅读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习近平总书记在书中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举措,集中展示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治国理念和治国方略,全面系统回答了新的时代条件下中国发展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并形成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新重大思想理论成果。我认为,这本书可以说是一部开辟当代中国治国理政崭新局面,全面了解中国“新常态”的重要著作,是中国社会主义新时期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科学指南,为我们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提供了比较系统的重要文献。我一边读一边思考,《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视野开阔,言简意赅,意境深远,读后难忘,受益颇深。品读此书,体会有三: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提出的治国理论和执政方略,就是要求我们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坚定不移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紧紧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努力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如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治国理政就是要求我们要肩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神圣使命的历史担当。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中的治国理政方略,有助于形成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的风尚,有助于培养我们的科学理论思维,有助于提高我们的科学理论水平。在开展“适应新常态,重在敢担当”的主题活动中,我们就是要坚持运用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方略武装我们的头脑,就是要着力解决作风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切实把主题教育活动与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紧密结合起来,用主题教育活动的实际成效推动教育教学工作再上新台阶。

当前,我国正处在各种社会矛盾的多发期和凸显期,改革已经进入了深水区和攻坚期;当前,我们党面临各种考验、危险与挑战;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这就要求我们坚持运用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来统一我们的思想,这就要求我们坚持运用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来凝聚共识,谋求发展,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这就要求我们要坚定理想信念,强化精神支柱,凝聚思想意志,形成强大精神力量。这就必须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和重大决策部署上来,进而使美丽的中国梦蓝图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变为现实。

在治国理政新的伟大实践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改革发展、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一系列富有创见的新思路、新举措,描绘出了改革发展的新蓝图。《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以大量篇幅,全方位展现了从改革总思路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国防等具体改革思路。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就是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实现这一目标,我们要运用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举措,要以良好的精神风貌,务实的工作作风,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推动教育教学工作。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们一定要有谋划工作的新思路,要有推动工作的新举措,要有解决问题的新对策,要有敢于担当的新胆识。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切实干出成效来。

总之,《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蕴含了科学思维方式和求真务实精神,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坚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地位,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智慧在实践中的灵活运用。这种科学思维方式和求真务实精神,自始至终贯穿体现在习近平总书记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战略谋划之中。在实践中,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治国理政方略武装我们的头脑,坚持用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统一我们的思想,坚持用习近平治国理政举措推动我们的工作,立足实际,敢于担当,努力工作,进一步为党的教育事业做出新的贡献。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和前两卷一脉相承,全面、系统、深入地阐释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大意义、科学体系、丰富内涵、精神实质、实践要求,为党员干部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供了“理论宝典”“鲜活教材”“营养套餐”。下面,我结合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谈谈自己在机关党建工作方面的心得体会。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深刻阐明了机关党的建设的重大意、使命任务和重点工作举措,科学回答了机关党的建设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机关党的建设指明了努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央和国家机关必须牢固树立政治机关的意识。”

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机关掌握着“印把子”“笔杆子”“刀把子”“钱袋子”“官帽子”,都有着鲜明的政治属性。无论是党委工作部门,还是政府工作部门,或是群团组织,虽然职责分工不同,但都不是单纯的业务机关,任何时候讲政治都是第一位的要求。特别是县直机关作为全县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排头兵”,必须始终牢记,没有脱离政治的业务,也没有脱离业务的政治,只顾低头拉车、不抬头看路是不行的。

我们要结合自身工作实际,认真对照检查在践行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上的差距和不足,始终把政治标准、政治要求贯穿机关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以及制度建设全过程,深入思考研究贯彻落实的具体措施,创造性开展工作,始终让党的旗帜在机关高高飘扬。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政治意识淡化;二是党的领导弱化;三是党建工作虚化;四是责任落实软化,并深刻指出这些问题的实质就是“灯下黑”。总书记的讲话振聋发聩、令人警醒。

总书记指出的这些问题在我县也不同程度存在,比如,有的对机关政治属性认识不到位,专注业务、忽视党建,党建和业务“两张皮”;有的对机关党建抓什么、怎么抓搞不清楚,找不到结合点;有的组织生活庸俗化、随意化、平淡化,“三会一课”形式化;有的党委(党组)履行主体责任不到位,对党建工作多是号召式、要求式的安排部署,把党建责任推给机关党委,自己当“甩手掌柜”,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制约着我县机关党的建设的高质量发展,必须高度重视,并认真解决。下一步,既要坚持和完善好的做法,也要瞄准问题去、奔着问题改,敢于攻难克艰,积极探索创新,在补短板、强弱项上持续发力,推动我县机关党建工作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和改进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必须牵住责任制这个“牛鼻子”。作为县委书记,虽然一直高度重视机关党建工作,但是离总书记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在这里,我也做深刻检讨。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一定树立“抓机关党建是本职、不抓机关党建是失职、抓不好机关党建是渎职”的理念,坚持“书记抓、抓书记”,切实履行好党建的第一责任人责任。

全县各部门党组(党委)要加强对本单位党的建设的领导,把责任扛在肩上,健全定期研究机关党建的工作机制,每年在本部门一定范围内通报抓机关党建工作情况并接受评议,做到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一起谋划、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检查,切实履行好全面从严治党的主体责任。机关主要负责同志要严格落实第一责任人责任,其他班子成员要认真履行“一岗双责”,抓好分管领域的党建工作。各级党建工作领导小组要加强指导、及时研究解决相关问题,统筹推进机关党建工作,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

总之,加强和改进机关党建工作责任重大、使命光荣。需要举全县之力,不断开拓进取、真抓实干,奋力开创机关党建工作新局面。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第二章《带头做到“两个维护”,着力推进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政治建设》一文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到,“中央和国家机关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一把手做工作要首先自觉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对标对表,同党中央决策部署对标对表,提高政治站位,把准政治方向,坚定政治立场,明确政治态度,严守政治纪律,经常校正偏差,做到党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党中央决定的坚决照办、党中央禁止的坚决杜绝”。

党的十九大报告把“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十四条基本方略的第一条,并将其作为最高政治原则写入党章,这一举措具有重大历史意义。集中力量办大事是我党带领人民长期实践探索的智慧结晶,是我党长期以来的一贯主张和优良传统,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党兴则国强,党衰则国弱。没有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中国就会出现一盘散沙、一片混乱的局面;没有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我们就会缺少干事创业的“主心骨”,缺少扬帆起航的“掌舵人”,缺少冲云破雾的“指南针”。回溯过去,党带领着全国人民实现了民族的解放和国家的统一;放眼现在,党带领着全国人民实现了脱贫致富奔小康;展望未来,党正带领着全国人民走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康庄大道上,坚持党领导一切的政治原则是历史的选择,是人民的选择。

要提高政治站位,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身处逆境之时,要选择迎难而上;身处顺境之时,要懂得居安思危,对于党和国家的决策部署要坚定不移、不折不扣地执行。无论何时何地何事,都要以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为主,坚决做到不搞小动作、不拉小圈子、不藏私欲心,要扛得住压力、受得住磨炼、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始终做到“心里装群众、脑中有宏图、手中有方法、脚下接地气”。开展工作之时应该拥有“一竿子插到底”的决心、“不到黄河心不死”的毅力、“不见成效不收兵”的韧劲,相信只要剑锋所指定能所向披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将指日可待。

要坚定政治立场,矢志不渝,真正做到一朝入党、终生为党,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铭记于心、付诸行动。要坚持不懈走好群众路线,把群众当成自己的亲人,与群众以心换心说家常话、上传下达说土情话、实事求是说真心话、对症下药说内行话、出谋划策说鼓劲话,坚决不说“空话、套话、气话、废话”。要善做“走读”生,坚持“走”出去,真正“走”进基层、“走”进民心、“走”出实效、“走”出感情;对群众一定要以诚相待,要时常同群众走在一起、坐在一排、站在一堆、打成一片,从而与群众越“走”越亲、越“走”越近。要学会躬下身子、弯下腰,去到群众中倾听群众的呼声,了解群众的需求,真正做到不打官腔、不摆谱,尽职尽责当好政策的宣传员,做好政策的实施者。

要严守政治纪律,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在党爱党,时刻保持共产党人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讲政治、守规矩是职责,也是本分。要时刻以党章党规为“镜”,绷紧规矩之“绳”;要时刻以党纪国法为“锣”,敲响纪律之“钟”,做政治上的明白人、纪律上的清醒人、作风上的实在人。要坚持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契机“洗洗澡、治治病”,防止“浊气”入侵而导致身心患病;要充分借助“纠四风”专项整治的东风“刮刮骨、祛祛毒”,防止“邪气”侵入而导致思想中毒。要始终铭记自己的身份,永葆共产党人忠诚干净担当的工作作风,始终牢记自己的使命,真正做到增勇气、强底气、讲和气、聚人气、扬正气,从而汇聚“五气”之力奋力谱写复兴路上的赞歌。

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正如疫情暴发之时,因为有了党的坚强领导,举国上下万众一心、共同抗疫,才使得我国疫情防控形势向大好趋势发展;又如汛情来临之时,因为有了党的正确带领,干群同心闻“汛”而动、共抗“洪魔”,才使得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得到了充分保障。这一切力量都来源于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这一切成绩都归功于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事实再一次证明,历史的选择是正确的,人民的选择是正确的,我们必须坚决做到一心一意听党“话”,坚定不移跟党“走”。

9月11日,省人大常委会党组召开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党组书记娄勤俭委托,省人大常委会常务副主任、党组副书记李小敏主持会议并讲话,副主任、党组副书记王燕文、陈震宁,副主任许仲梓、邢春宁、刘捍东、魏国强、曲福田和秘书长陈蒙蒙参加会议。

学习会上,省人大常委会党组负责同志领学,部分专工委主要负责同志结合工作实际作交流发言。大家一致认为,《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集中反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最新发展成果,蕴含着丰富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为做好新时代地方人大工作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通过研读原著和交流体会,大家对蕴含其中的新观点新论断新理念有了更加全面、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把握,思想认识有了新提升,思路举措有了新拓展,一致表示要自觉做新思想的坚定信仰者、忠实践行者,把学习成果真正转化为务实举措,奋力开创新时代地方人大工作新局面。

李小敏在交流结束时指出,认真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是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的重大政治任务。要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充分认识到《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同第一卷、第二卷既有一脉相承的贯通与坚守,又有与时俱进的深化与拓展,在全面系统学习中一体把握、一体贯彻,真正推动学习贯彻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要进一步提高运用新思想推动工作、指导实践的自觉性,进一步激发以新思想为指引、创造性做好人大工作的能动性,进一步增强把新思想落细落地、更好服务全省大局的实效性,为加快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作出更多人大贡献。

会议还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座谈会上重要讲话和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学习贯彻省委常委会相关部署要求。会议指出,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上来,统一到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上来,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和伟大抗疫精神,立足本职、勇于担当,锐意进取、埋头苦干,把新时代地方人大事业不断向前推进。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转发了《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关于认真组织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的通知》,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学好读懂第三卷,是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前提与后继,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翻开了新的篇章。

不忘过去,一点一滴悟初心。没有牢固的基础,不能成就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古巴比伦空中花园。《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也并非空中楼阁,其是第一卷、第二卷的延伸,也印证着无数共产党人的时代脚步。卷中第一段,“大会的主题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将人们拉回到3年前的时光,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上作报告,宣告着中国共产党不变的初心和伟大的使命,并在新征程中永不懈怠、永不停滞,也为广大党员鼓足干劲,为打好以后的三大攻坚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添注不竭动力。

正视当前,一分为二看今夕。卷中对过去五年工作和历史性变革作出了点评,从经济建设、全面深化改革、思想文化建设、人民生活等不同方面作出的成绩,肯定了我们的道路是充满希望的,我们的理论是毋庸置疑的,我们的制度是无与伦比的,我们的文化是独一无二的。但我们的挑战仍然是艰巨的,卷中有客观的表扬和批评,也是理想与现实的交织。事物发展本就是前进与曲折性的统一,我们要知道我们做得好的地方,戒骄戒躁,继续保持,谋求更大突破;反省做得不尽如人意的地方,瞄准困难源头,破除发展掣肘。如此一分为二地看待我们发展中的成绩和不足,才能更好地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融汇贯通,举一反三有创新。马列主义理论体系注重实践,毛泽东同志以“实践出真知”来让马列主义在中国落地生根,发展壮大。《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以长远、全面的眼光成为我党的指导性读物,是各级党组织开展工作的蓝本。而《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极具时代特色,为广大党员干部在新时代谋事创业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依据,让我们的语言文字有的放矢。要以观一叶而知秋至、窥一斑而知全豹的敏锐性和创新性,丰富我们的思维和手段。要从书本折射到生活,不仅要在看懂、读懂、学懂的基础上,用卷中理论明确道路,用卷中精神瞄定方向,最重要的是用卷中智慧让工作锦上添花,让我们的事业百花齐放,让我们的梦想受群众拥戴,为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今天,在总支安排下,我与各位同志分享一下自己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的体会。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1、学习的意义;2、怎么来学;3、怎么去做。不妥之处,欢迎同志们提出批评。

中共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在领导推进新时代治国理政的实践中,又发表一系列重要论述,提出许多具有原创性、时代性、指导性的重大思想观点,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党的理论创新成果。为了推动广大干部群众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为了帮助国际社会更好了解这一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增进对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认识和理解,举国上下乃至全世界都掀起了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思潮。

作为教育工作者,更加关注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2018年9月10日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以“国之大计、党之大计”高度概括了教育在新时代的重要地位,教育系统要想解决“培养什么、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就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把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贯彻好、落实好。加强学习,我们的教育工作指向明、方向准。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收入的是习近平在2017年10月18日至2020年1月13日期间的重要著作,共有报告、讲话、谈话、演讲、指示、批示、贺信等92篇,全书分19个专题。中心学校同志采取自学和集中学习的方式开展学习,在本学期内准备学完所有19个专题,在每周例会上第一件事就是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学前有安排,学习时每人带学一节,并安排2至3人对指定的章节谈学习体会,不走形式,不走过场。

学思结合,学以致用。“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进行思考就会有收获,学习并能应用那就有了成效。教育系统要解决的是“培养什么、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对于我们来说,我认为应该这样去做:

1.在“立德树人、五香并育”工作中,把我们的学生培养好,让每一位学生健康快乐成长。立德树人就是解决为谁培养人的问题,五香并育就是解决培养什么、怎样培养的问题。培养人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较长的过程,学生的进步是潜移默化的,我们把这项工作拎在手上,记在心中,做在实处,相信一定会花香满园。

书记项目是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主要举措。在2020年《书香最致远,经典砺初心》书记项目中,不仅要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还要学习其他的红色经典、优秀经典传统文化、理论专著,通过学习丰富自己的内涵,更好的提高自己的服务水平。

2.善待每一位家长。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家长的年龄层次,文化差异都不同,对同一事物的看法不一,当他们提出了质疑时,我们应该理解,我们作为一位教育工作者,不论你是不是班主任,是不是班子成员,都应该耐心暖心的解释,不能拒人千里,漠然冷视甚至一推了之,这样的例子在我们身边有,我们要做到习总书记要求的“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

3.我是怎么做的。学习是加强理论建设,统一思想,是为了更好地工作。在我分管的工作中,始终把搞好服务放在第一位,这几年财务、劳资政策变化让人应接不暇,我都加强学习,积极宣传相关政策,细心测算调资、一次性奖励、绩效工资、乡镇补贴标准,按时报批按时发放,该享有的政策应享尽享。退休同志工资现在归养老中心发放,但我仍然积极宣传解释调资政策及工资发放变化政策,让老同志老有所乐,让他们感受到曾经工作过单位的温暖。

最后,借用保尔·柯察金的话作为本次结束语: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它给予我们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不应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学理论强实践立创新,做最好的自己。

一、通篇闪烁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光芒。《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是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领导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攻坚克难、砥砺前行,实现脱贫致富全面小康、开启现代化新征程、实现伟大梦想的理论集成,是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推进人类文明进步的最新教材,是我们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理想信念、树牢以人民为中心宗旨意识的实践总结,是为世界谋大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科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我们要系统辩证地认识其中蕴含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特别是用系统思维深入把握和自觉运用,不断汲取真理的力量和智慧。

二、通篇突出了以人民为中心实现“治”与“理”的有机统一。《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以人民为中心”为统领,集治国与理政、目的与路径、任务与方法为一炉,充分彰显了为民治国、为民理政的执政理念,实现了人民是执政的基础与执政为民的高度统一。学深学透《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最重要、最根本的是向习近平总书记看齐,最直接、最管用的是向习近平总书记学习。要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人民公仆的深厚情怀,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提升政治站位,在倾听人民呼声中提高思想觉悟。要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为民理政的根本立场,始终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根本使命,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都要站在群众的立场上。要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为民治国的使命担当,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倾听人民呼声,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

三、努力推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应重点抓好三方面工作。要加快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省建设。全面加强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把各族干部群众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不断增强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要加强网络空间治理。着力提高网络综合治理能力,形成党委领导、政府管理、企业履责、社会监督、网民自律等多主体参与,经济、法律、技术等多种手段相结合的综合治网格局。要加强应急管理能力建设。深化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改革,不断加强我省应急管理投入机制和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完善应急指挥和教育培训体系,加强应急队伍和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奋力推进全省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

定期开展警示教育,制定针对性防范措施。《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生动记录了党的十九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取得新的重大进展的伟大实践,集中展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全面系统反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权威著作。通过认真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并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从严治党一系列重要论述贯通起来学习,我觉得越学越有信心,越学越有压力,越学越有干劲。下面,我从“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为推进xx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作风保证”这个角度,谈三点学习体会。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同我们党的性质宗旨和优良作风格格不入,是我们党的大敌、大民的大敌”,“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是目前党内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是阻碍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大敌”,“这些思想和行为,都会使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难以贯彻,使群众热切期待落空,使党的执政基础受到侵蚀”,“这些问题必须从讲政治的高度来x视,从思想和利益根源上来破解”,要“聚焦突出问题,充分认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多样性和变异性,摸清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不同部门的不同表现,紧密联系具体实际,既解决老问题,也察觉新问题;既解决显性问题,也解决隐性问题;既解决表层次问题,也解决深层次问题,抓出习惯,抓出长效。”这一系列重要指示,为我们进一步认清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重要意义,从讲政治的高度、抓落实的维度,自觉与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坚决斗争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要反复学习领会,悟透精神实质,在推进xx高质量发展、发挥xx监督职能的具体工作实践中,以打铁还要自身硬的态度和力度,改进作风、履职尽责,为xx经济社会发展保好驾护好航。

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1月11日在中共十九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的讲话中强调指出,“现实生活中,有的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不用心、不务实、不尽力,口号喊得震天响、行动起来轻飘飘,把说的当做了,把做了当做成了。有的地方要求整整留痕,把‘痕迹’当‘政绩’,把精准扶贫搞成了精准填表,用纸面数字来展现所谓扶贫成效。有的工作拖沓敷衍,遇事推诿扯皮、回避矛盾和问题,一点点小事都要层层上报请示,看似讲规矩,实则不担当。有的拍脑袋决策,搞家长制、‘一言堂’,把个人凌驾于组织之上,容不下他人,听不得不同意见。有的地方问责泛化滥用,动动就签‘责任状’、搞‘一票否决’,甚至把问责作为推卸责任的‘挡箭牌’”、“形式主义背后是功利主义、实用主义作祟,政绩观错位、责任心缺失,只想当官不想干事,只想出彩不想担责,满足于做表面文章,重显绩不重潜绩,重包装不重实效。官僚主义背后是官本位思想,价值观走偏、权力观扭曲,盲目依赖个人经验和主观判断,严重脱离实际、脱离群众”,这些重要指示深刻分析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各种表现、实质和严重危害性,可谓入木三分、振聋发聩。作为一级xx机关、一名xx干部,必须以自我解剖的勇气,进行对照反思,剖析在xx工作中存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表现,我感到有以下几个方面问题,一是在贯彻中央和省市委决策部署方面,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xx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还不够系统全面深入,学用结合、学以致用不够;xx监督过程中贯彻落实市委鼓励激励、容错纠错、能上能下“三项机制”的建设性作用发挥还不够。二是在履职尽责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方面,按照xx全覆盖要求推进xx监督的广度和深度还不够,存有盲区;xx成果运用还不够充分,xx查出问题整改力度有待加强;深化xx改革力度不够大,创新xx组织方式和方法手段还不够多。三是推进作风建设方面,对区级xx部门业务指导还不够有力,解决问题、推动区局xx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措施针对性不强。四是落实管党治党责任方面,.对履行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与xx业务相融合的研究不够,措施不够有力。对于这些问题,我们要把学习领会《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与解决xx具体工作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以新思想定向领航,向新思想寻策问道,切实在xx工作中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以过硬的xx作风形象,赢得xx实效和社会赞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纠正‘四风’不能止步,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各地区各部门党委(党组)要履行主体责任,紧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新动向新表现,拿出有效管用的整治措施”、“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转变作风,身体力行,以上率下,形成“头雁效应”。具体到我们xx局和xx工作来讲,我认为需要从四个方面,以燕子垒窝的恒劲、蚂蚁啃骨的韧劲、老牛爬坡的拼劲,驰而不息地把作风建设推向深入。一要抓好固本培元。作风的根本问题是党性问题,是党员干部理想信念中的“钙”。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xx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强化学以致用,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见实效。二要担起社会责任。围绕提升xx省会城市功能和首位度聚焦建设创新名城、打好“三大攻坚战”、乡村振兴战略等重大政策,在落实“三个加大”“四个促进”要求中找准xx的切入点和发力点,加大xx监督力度,发挥xx建设性作用。正确处理依法xx和实事求是的关系,充分发挥好xx把好关、守好门的作用,x出宽容失败的创新氛围、敢试敢闯的首创精神、担当负责的干事激情,努力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开好路,为干部干事创业撑好腰。三要坚持以上率下。领导干部是抓作风建设的关键少数,必须以身作则,树好标杆,做好榜样。认真落实“市xx局领导班子成员和机关党支部结对联系区xx局制度”,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强化对区xx局的业务指导和质量提升,帮助解决基层难题。进一步精简会议和文件,改进文风和会风,把良好党风政风展现在干部职工面前。带头落实党的政治纪律要求,严格党内政治生活、坚决落实八项规定精神,以榜样力量带动党风进一步纯洁。四要强化常态约束。切实履行“一岗双责”,强化分管领域干部职工的日常教育和管理,扎紧制度的笼子,推动责任落实。加强廉政风险防控,对发现的苗头性问题及时运用“第一种形态”,预防腐败问题发生。认真落实xxx“四严禁”工作要求和“八不准”工作纪律,加强对关键岗位监督检查,加强对重要时间节点的提醒教育。

高温假期间,我认真学习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书中字字句句都闪耀着马克思主义思想光辉的理论创新成果。

其中《走得再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一文写道:“只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才能让中国共产党永远年轻”。令我回想起不久前参加的公司党支部组织前往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开展的革命传统教育、重温入党誓词活动。通过参观学习,我深刻感受到老一辈革命家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和深厚宽广的爱国主义情怀。

在重温入党誓词时,我的眼前浮现出当年在大学时入党的一幕,那时的我未经世事,并不能完全理解誓词的涵义。正如文中写道:“入党誓词字数不多,记住并不难,难的是终身坚守。每个党员要牢记入党誓词,经常加以对照,坚定不移,终生不渝”。经过了参加工作的这些年,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入党誓词的意义。工作上,总会遭遇“拦路虎”,总会遇到诱惑、困惑,入党誓词正是要提醒我们要不忘入党初心、牢记使命担当,只要坚定信念理想,只要坚持努力奋斗,只要行得正、坐得直,光明磊落的言行的坦荡真诚的内心就是实现强大自我的最有力的武器。

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该书句句在理、字字入心,让我时刻牢记,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要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永葆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结合钟绕东书记在7月主题党日活动上提出的坚持思想武装,筑牢精神支柱;坚持群众路线,牢记初心使命;坚持居安思危,勇于担当作为;坚持艰苦奋斗,廉洁干事创业的要求,我要努力做到学以致用、以学促行。在工作岗位上恪尽职守,在接人待物上坚守底线,认真做好公司企业文化运营,积极开展企业策划相关工作,团结大家共同建设凝心聚力、共筑未来的企业氛围,提供健康、绿色、环保的工作环境,保障公司生产运营,更好地为公司实现事业目标和早日量产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按照市委理论中心组学习安排,我在会前系统性的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以及自治区十届十二次全会精神,进一步提高了对“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认识,在打赢打好“三大攻坚战”、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持续深化全面从严治党、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等方面,有了一些创新思路。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牢牢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置于经济社会发展中心环节、贯穿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践行于治国理政全过程和各方面。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人民”也是使用频率最高的关键词之一。“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当家作主”“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等思想贯穿报告始终,成为我们党最重要的发展理念,成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

一是要充分认识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践行宗旨使命的根本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为人民谋幸福,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我们要时刻不忘这个初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思想之本。回顾近代史,无数仁人志士试图以各种改革、改良的方式救国救民,最终都以失败告终。而唯有我们党被历史、被人民选择,正因为党的人民性,才有了土地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改造的伟大胜利。正因为党的人民性,一切来自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由人民来监督政府,才跳出了政权兴衰的历史周期,使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推进“四个伟大”的力量之源。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的工作理念,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服务群众同教育引导群众结合起来,始终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面对体制机制的重大变革,始终加强党的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和制度创新,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始终是我们党立于不败之地的根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增强“四自能力”的内在之魂。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纵观我们党99年的发展历程,具有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这“四自能力”,是我们党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奥秘所在,也是我们党的生存发展之道。必须始终坚守人民立场,自觉站在人民立场上想问题、作决策,做事情、干事业,不断厚植党的执政基础。

二是要充分认识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坚实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了党的理想信念、性质宗旨、初心使命,也是对党的奋斗历程和实践经验的深刻总结。必须坚持人民至上、紧紧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牢牢植根人民,并落实到各项决策部署和实际工作之中,落实到做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中去”。一要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党中央始终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统筹全局、沉着应对,果断采取一系列防控和救治举措,用3个月左右的时间取得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的决定性成果。坚持人民至上,才能真正做到生命至上。不惜代价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动摇。要坚持以最严格的管控措施,持续巩固防控成果,广泛发动居民群众,切实发挥“联防联控、群防群控”的重要作用,筑牢疫情防控人民防线。二要坚定不移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导向,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把祖国北疆这道万里绿色长城构筑得更加牢固”。要常态化抓好上级历次巡视、督查、检查反馈问题整改工作,始终紧盯农业面源污染防止、工业固废规范化处置、黄旗海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加快经济发展模式转变,调整优化产业布局。要严厉打击环境违法犯罪活动,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相衔接,提升违法犯罪成本。三要聚焦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以人民为中心,最终要落实到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确保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不能有缓一缓、等一等的思想和心态。要严格落实“四不摘”工作要求,始终把巩固脱贫成果放在首位,保持现有帮扶政策稳定,突出抓好产业就业发展,建立长效利益联结机制,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要以消除绝对贫困为新起点,统筹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借鉴脱贫攻坚经验,建立健全支持乡村振兴的政策体系,推动贫困村全面振兴、全面过硬。四要千方百计兜住民生底线。4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时强调:“稳是大局,必须确保疫情不反弹,稳住经济基本盘,兜住民生底线。民生稳,人心就稳,社会就稳。必须把保障和改善民生紧紧抓在手上,切实托住这个底,扎实办好民生实事。兜住民生底线必须有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对可能出现的困难与挑战估计得更充分一些”。要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以对群众高度负责的态度,充分做好兜住民生底线各项工作,加强对失能老人、低保户、残疾人等生活困难群众的基本保障,特别是妥善做好稳岗就业各项工作,落实各项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政策措施,有针对性地解除群众后顾之忧,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消费升级需要,着力提高消费品有效供给能力和水平。五要多措并举保障实体经济。受疫情影响,xx县经济发展特别是重大项目、产业的恢复遇到严重困难和挑战,虽然上半年全旗各项经济指标同比均有所下降,但总体运行情况基本平稳。长期以来,xx县始终聚焦破解发展瓶颈,全面探索体制机制改革,以最有力的举措解决“短板”问题,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持续落实减税降费政策,进一步畅通企业困难问题反映渠道,解决制约企业发展中的痛点、难点和堵点问题,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六要提升基层治理水平。要加强党委领导,发挥政府主导作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社会矛盾,深入推进诉访分离和依法分类处理信访诉求工作,破解社会治理难题。进一步加强基层网格化管理能力,推动资源力量下沉,确保网格设置、人员配备、待遇保障、责任落实全面到位。充分发挥党群服务中心作用,及时反映和协调人民群众各方面各层次的利益诉求,强化源头治理、标本兼治。

三是要充分认识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站稳人民立场,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坚决反对“四风”特别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一要旗帜鲜明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坚决把维护习近平总书记的核心地位作为最根本的政治要求和政治原则,真正把“两个维护”铸入党性观念、化为纪律要求;始终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二要集中整治民生领域侵害群众利益问题。聚焦群众最关心的教育、食品、药品监管等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加大监督执纪力度。深入开展教育系统专项治理,重点整治择校、课外补课乱象、校园欺凌等问题;深入开展医药领域专项治理,重点查处医疗机构内外勾结欺诈骗保、药价虚高、虚报冒领医疗费用以及乱收费、诱导消费和过度诊疗等问题;深入开展食品监管领域专项治理,重点查处“黑作坊”、假冒伪劣食品生产销售监管责任落实不到位等问题,建立专项整治工作台账和重点整治问题清单,逐项研究制定整改措施,逐条推进整改。三要坚定不移正风肃纪,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各级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要时刻把纪律规矩意识挺在前面,带头深入一线开展工作,弘扬密切联系群众的工作作风。坚决把纠治发生在基层和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作为巩固党心民心的重要途径,紧盯老问题新表现,加强源头治理和制度建设,严查群众身边腐败问题,严查扶贫救济、惠农补贴、低保医保、农危改等重要民生领域发生的腐败问题,打通全面从严治党“最后一公里”,切实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坚强的战斗堡垒,成为维护民利的最坚实后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但必须看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走向富强,终究要靠人民群众的辛勤劳动和智慧创造。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了决战决胜阶段,要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这就要求我们力戒空谈,进一步增强使命意识和责任感,迎难而上、真抓实干,确保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色足、质量高。

近日,笔者在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第一章《继续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一文中,对于习近平总书记在文章中向“关键少数”提出的“信念过硬、政治过硬、责任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的要求,作为一名基层年轻干部,深有感悟,感触良多。

基层是政策实施的主阵地、工作落实的最末端,人少事多、权小责大,而基层干部是国家的执政基石,是贯彻党的政策方针的骨干力量,是党和群众联系的重要纽带。作为一名基层干部,应念好“五字箴言”,做到“五个过硬”,扎根基层、服务基层、奉献基层。

秉持一个“信”字,把稳思想之舵,做到信念过硬。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谈及理想信念,有的基层干部理论缺乏、基础不牢,有的基层干部含糊其辞、语焉不详,有的基层干部信仰缺失、精神迷茫。作为一名基层干部,要秉持一个“信”字,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自身思想建设的首要任务,要信马列信理想、信道路信方向,发自内心地学习、热爱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增加对马克思主义的情感认同和理性认同,做到远大理想与近期工作相结合,共同理想和具体任务相统一,始终保持拳拳赤子之心和对人民的殷殷关切之意,真学、真用、真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聚基层干事创业的思想共识,把稳思想之舵,才能让我们在各种风险、挑战、困难、诱惑面前始终保持“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的定力,做到信念过硬。

领会一个“忠”字,铸牢忠诚之魂,做到政治过硬。食人之禄,忠人之事;受人之命,尽我之诚。讲政治就是要忠诚于党、忠诚于人民。位卑未敢忘忧国,忠诚于党,就是要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做到党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党中央决定的坚决照办,党中央禁止的坚决杜绝,落实政策不打折扣,执行决定不做选择,遵守纪律不搞变通。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忠于人民,就是要坚持把人民答应不答应、赞成不赞成、满意不满意、作为制定政策的依据,做到眼睛向下、重心下移、工作下沉,真正融入群众、忠于人民。作为一名基层干部只有领会一个“忠”字,忠于党、忠于人民,才能铸牢为党、为国、为民族的忠诚之魂,做到政治过硬。

守护一个“真”字,常尽担当之责,做到责任过硬。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基层干部的“铁肩”担的是“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责任,基层干部的“妙手”著的是“秉笔直书,真实不虚”的文章。作为一名基层干部,要守护一个“真”字,真抓实干、埋头苦干、扎实肯干、少说多干、敢说敢干,发扬燕子衔泥的韧劲、铁锤钻石的干劲、滚石上山的拼劲、持之以恒的撞劲,敢于挑最重的担子,敢于写最真的文章,多一些真落实、硬措施的真担当,少一些表态多、调门高的假担当,多一些朴实无华的记录、少一些虚无缥缈的描绘,真心为人民所想、真心为人民所谋、真心为人民所写,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用真心换真情,用实干赢民心,常尽担当之责,常思慵懒之害,做到责任过硬。

强化一个“学”字,提升本领之要,做到能力过硬。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基层工作头绪众多、纷繁复杂,有的基层干部读死书、死读书,不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学用相脱节;有的基层干部对学习思想上不重视,重经验轻理论,重实践轻学习,大谈“学习无用论”“工作靠社交”“经验靠积累”;有法样叧収的基层干部把“不想学习”推诿开脱成“背不下来”,以工作忙为借口、以年龄大为挡箭牌,不思进取、安于现状。作为基层干部,要强化一个“学”字,让自己始终保持学以致用、学用相长的能力,始终保持求知求新、积极进取的能力,始终保持干事创业、奋发有为的能力,坐得住冷板凳,下得了苦功夫,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真正做到以学益智、以学修身、以学增才,才能克服、战胜和驾驭前进道路上来自各方面的困难、风险和挑战,做到能力过硬。

突出一个“实”字,永葆为民之心,做到作风过硬。天下事,以实则治,以文则不治。实干是修身之本、为政之要、成事之基。基层工作贴近一线,重在实践,重在落实。作为基层干部要突出一个“实”字,做具体执行的求“实”者,不做作风浮夸的务“虚”者;做扎根一线的“奋斗者”,不做高高在上的“官老爷”;做深入群众的“勤务员”,不做只看文件、听报告的“小文员”;做当仁不让的“中流砥柱”,不做不思进取的“独木难支”。要坚持实事求是、求真务实,永葆为民服务之心,用实际行动去影响群众,面对困难问题、风险挑战不等不靠,主动出击、争先进位,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准确了解群众所需所求、所想所盼,搭准问题的脉搏,适应规律、顺应民意,从具体实在的事情做起,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做到作风过硬。

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心得体会

一、通篇闪烁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光芒。《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是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领导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攻坚克难、砥砺前行,实现脱贫致富全面小康、开启现代化新征程、实现伟大梦想的理论集成,是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推进人类文明进步的最新教材,是我们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理想信念、树牢以人民为中心宗旨意识的实践总结,是为世界谋大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科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我们要系统辩证地认识其中蕴含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特别是用系统思维深入把握和自觉运用,不断汲取真理的力量和智慧。

二、通篇突出了以人民为中心实现“治”与“理”的有机统一。《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以人民为中心”为统领,集治国与理政、目的与路径、任务与方法为一炉,充分彰显了为民治国、为民理政的执政理念,实现了人民是执政的基础与执政为民的高度统一。学深学透《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最重要、最根本的是向习近平总书记看齐,最直接、最管用的是向习近平总书记学习。要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人民公仆的深厚情怀,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提升政治站位,在倾听人民呼声中提高思想觉悟。要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为民理政的根本立场,始终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根本使命,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都要站在群众的立场上。要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为民治国的使命担当,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倾听人民呼声,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

三、努力推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应重点抓好三方面工作。要加快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省建设。全面加强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把各族干部群众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不断增强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要加强网络空间治理。着力提高网络综合治理能力,形成党委领导、政府管理、企业履责、社会监督、网民自律等多主体参与,经济、法律、技术等多种手段相结合的综合治网格局。要加强应急管理能力建设。深化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改革,不断加强我省应急管理投入机制和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完善应急指挥和教育培训体系,加强应急队伍和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奋力推进全省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

近日,我阅读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习近平总书记在书中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举措,集中展示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治国理念和治国方略,全面系统回答了新的时代条件下中国发展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并形成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新重大思想理论成果。我认为,这本书可以说是一部开辟当代中国治国理政崭新局面,全面了解中国“新常态”的重要著作,是中国社会主义新时期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科学指南,为我们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提供了比较系统的重要文献。我一边读一边思考,《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视野开阔,言简意赅,意境深远,读后难忘,受益颇深。品读此书,体会有三: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提出的治国理论和执政方略,就是要求我们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坚定不移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紧紧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努力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如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治国理政就是要求我们要肩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神圣使命的历史担当。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中的治国理政方略,有助于形成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的风尚,有助于培养我们的科学理论思维,有助于提高我们的科学理论水平。在开展“适应新常态,重在敢担当”的主题活动中,我们就是要坚持运用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方略武装我们的头脑,就是要着力解决作风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切实把主题教育活动与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紧密结合起来,用主题教育活动的实际成效推动教育教学工作再上新台阶。

当前,我国正处在各种社会矛盾的多发期和凸显期,改革已经进入了深水区和攻坚期;当前,我们党面临各种考验、危险与挑战;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这就要求我们坚持运用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来统一我们的思想,这就要求我们坚持运用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来凝聚共识,谋求发展,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这就要求我们要坚定理想信念,强化精神支柱,凝聚思想意志,形成强大精神力量。这就必须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和重大决策部署上来,进而使美丽的中国梦蓝图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变为现实。

在治国理政新的伟大实践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改革发展、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一系列富有创见的新思路、新举措,描绘出了改革发展的新蓝图。《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以大量篇幅,全方位展现了从改革总思路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国防等具体改革思路。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就是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实现这一目标,我们要运用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举措,要以良好的精神风貌,务实的工作作风,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推动教育教学工作。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们一定要有谋划工作的新思路,要有推动工作的新举措,要有解决问题的新对策,要有敢于担当的新胆识。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切实干出成效来。

总之,《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蕴含了科学思维方式和求真务实精神,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坚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地位,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智慧在实践中的灵活运用。这种科学思维方式和求真务实精神,自始至终贯穿体现在习近平总书记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战略谋划之中。在实践中,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治国理政方略武装我们的头脑,坚持用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统一我们的思想,坚持用习近平治国理政举措推动我们的工作,立足实际,敢于担当,努力工作,进一步为党的教育事业做出新的贡献。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是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领导推进新时代治国理政的实践中发表的一系列重要论述,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是新时代共产党人的理论之源、思想之源、信仰之源,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要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学深悟透、融会贯通,做新时代新思想的先行者、传承者、弘扬者。

坚持学深悟透,突出信仰忠诚。《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涉及报告、讲话、演讲、指示等92篇文章,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各个领域,内容丰富、哲理深刻,是指导新时代党员干部的理论基础。广大党员干部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用心学好《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各级党组织要将学习内容融入主题党日、“三会一课”、座谈交流等活动当中,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各章节纳入党员教育培训重要内容,通过读书班、宣讲团等形式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带着感情学、带着使命学、带着问题学,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以理论的坚定夯实信仰的坚定。

坚持秉刚执本,筑牢为民之基。《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书中引用的内容,从诸子百家、唐诗宋词到文学名著、马列主义经典名篇,无不给人以思想的启迪。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到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从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到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从推动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到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涵盖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作为党员干部应该坚持通读原文,悟透其中原理,准确把握精神实质、领会核心要义,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通过学习坚定前进方向、提升履职能力,筑牢为民情怀。坚持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为指导,研究新问题、迎接新挑战,切实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坚持以学促干,强化使命担当。我们的事业不可能一帆风顺,困难和挑战将接踵而至,面临的挑战只有不断提升自身素质练就过硬本领,才能迎难而上乘风破浪,学好《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就是要用党的最新理论武装头脑,在学习中汲取力量强化担当,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要把《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与基层具体工作相结合,在落实工作过程中要常学常新、反复研读、反复印证,时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实践,学以致用、身体力行,增强“干”的定力、“会”的本领、“实”的作风,以担当务实的作风应对“四大考验”化解“四大危机”,真正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干好本职工作、破解工作难题和推动工作进步的强大动力。

一、通篇闪烁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光芒。《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是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领导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攻坚克难、砥砺前行,实现脱贫致富全面小康、开启现代化新征程、实现伟大梦想的理论集成,是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推进人类文明进步的最新教材,是我们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理想信念、树牢以人民为中心宗旨意识的实践总结,是为世界谋大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科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我们要系统辩证地认识其中蕴含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特别是用系统思维深入把握和自觉运用,不断汲取真理的力量和智慧。

二、通篇突出了以人民为中心实现“治”与“理”的有机统一。《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以人民为中心”为统领,集治国与理政、目的与路径、任务与方法为一炉,充分彰显了为民治国、为民理政的执政理念,实现了人民是执政的基础与执政为民的高度统一。学深学透《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最重要、最根本的是向习近平总书记看齐,最直接、最管用的是向习近平总书记学习。要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人民公仆的深厚情怀,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提升政治站位,在倾听人民呼声中提高思想觉悟。要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为民理政的根本立场,始终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根本使命,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都要站在群众的立场上。要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为民治国的使命担当,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倾听人民呼声,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

三、努力推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应重点抓好三方面工作。要加快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省建设。全面加强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把各族干部群众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不断增强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要加强网络空间治理。着力提高网络综合治理能力,形成党委领导、政府管理、企业履责、社会监督、网民自律等多主体参与,经济、法律、技术等多种手段相结合的综合治网格局。要加强应急管理能力建设。深化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改革,不断加强我省应急管理投入机制和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完善应急指挥和教育培训体系,加强应急队伍和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奋力推进全省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发行以后,按照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统一安排,我认真、深入地学习了第三卷中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纪检监察工作的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以下简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纪检监察工作重要讲话精神),并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从严治党一系列重要论述贯通起来学习,越学越有信心,越学越有压力,越学越有干劲。

下面我结合纪检监察工作实际,谈三点学习体会。

党的十八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全会、中央政治局集中学习会议、中纪委全会等重要会议上多次对纪检监察工作发表重要讲话和作出重要指示,为纪检监察工作如何发展指明了方向、作出了部署。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党的建设更加坚强有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党的执政之基更加牢固,其中纪检监察工作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习近平总书记立足全面从严治党和反腐败斗争实际,对新时代的纪检监察工作进行了系统性、创造性、根本性的发展,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纪检监察工作重要讲话精神是纪检监察工作的根本遵循,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纪检监察工作推进与发展的行动指南,我们纪检监察干部应当从政治高度充分认识其极端重要性,充分感受和认知自己肩上的光荣使命,不断增强做好纪检监察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铭记初心,出色完成党、国家和人民赋予我们的重大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纪检监察工作重要讲话高屋建瓴,内涵深刻,必须认真学习领会。我的体会是要把握好以下五点:

一是站位高。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党的总书记和国家最高领导人,对纪检监察工作高度重视,将纪检监察工作始终放在重要位置谋划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纪检监察公号文秘稿子整理工作重要讲话精神立足于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实际,围绕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握民族复兴的历史脉搏,前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高屋建瓴,统揽全局。

二是要求严。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纪检监察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同时对纪检监察机关和纪检监察干部寄予厚望,期望越高,要求越严,标准越高。如,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纪检监察机关和纪检监察干部任何时候都要克己慎行、守住底线,扎紧制度笼子,强化自我约束。又如,十九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广大纪检监察干部要做到忠诚坚定、担当尽责、遵纪守法、清正廉洁。可以说,习近平总书记对纪检监察机关和干部的要求比其他国家机关和公职人员的要求更高、更严,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纪检监察机关和纪检监察干部的信任、信心。

三是内容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纪检监察工作重要讲话精神内容丰富,全面具体,涉及纪检监察工作的方方面面。既有深厚的理论阐述,又有具体的制度设计;既有成功经验的总结,又有对未来发展的明确目标;既有宏观的战略部署和要求,也有具体的落实措施,等等。我们必须强化学习,深刻领悟,全面掌握,指导实践。

四是路径明。习近平总书记对如何推动新时代纪检监察工作发展作出了明确部署,方向明、任务清、措施实,是纪检监察工作发展的行动指南。如,在十九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不仅是反腐败斗争的基本方针,也是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公号文秘稿子整理的重要方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纪检监察工作重要讲话精神切合实际,思路清晰,措施明确。

五是思路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纪检监察工作重要讲话精神深深地根植于不断发展变化的纪检监察工作实际,立足于全面从严治党的多变态势,不是一成不变、停滞不前,而是不断丰富发展、与时俱进。立足于十八大以来的反腐经验及改革成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提出,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将试点工作在全国推开,并制定国家监察法。这就是总书记根据形势发展做出的战略安排。形势在发展,目标在变化,措施在调整,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纪检监察工作重要讲话精神与时俱进,富有创新精神。

推动我市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必须要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纪检监察工作重要讲话精神上来,以永远在路上的坚韧和执着忠诚履职,敢于担当,奋发作为。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纪检监察工作重要讲话精神,要做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坚持党的领导,突出政治统领。纪检监察机关是实现党和国家自我监督的政治机关,纪检监察工作是政治性工作,必须在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下开展工作,必须加强党委对同级纪检监察工作的领导。必须突出政治性,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切实履行政治监督职责,永葆政治本色,对党绝对忠诚,确保纪检监察工作的正确政治方向。这是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根本。

第二,坚持稳中求进,推动持续发展。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和科学方法论,中纪委三次全会确定纪检监察工作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做到“稳”和“进”有机结合、辩证统一,统筹协调、协调推进。牢固树立政治机关定位,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决扛起“两个维护”的根本政治责任,坚定不移保障党中央路线方针政策和重大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围绕重点精准惩治腐败,紧盯重点人、重点领域,依法查处严重职务违法犯罪案件。以人民为中心,坚决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紧紧围绕“三大攻坚战”,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以及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x腐败“保护伞”专项工作,服务保障中心工作。

第三,严格依纪依法,提升工作质效。纪检监察工作要让党放心、让人满意,必须不断提升工作质效。确保工作质效,必须严格规范行使权力,让纪检监察权在制度的笼子里,谨慎用权,严格用权,规范用权。强化党纪、法治意识和思维,严格依照党纪党规和法律法规开展工作,做到用权必须有据,用权必须合规,不得突破底线、逾越红线,革除特权思想、霸道作风,做到谦抑用权。强化程序意识,严格按照有关程序开展工作,严格履行审批手续,充分发挥程序对权力的约束力,以程序促公正、保正义。强化安全意识,牢固树立安全理念,充分认识到安全工作是政治,是大局,是纪检监察工作的生命线,始终把安全放在第一位,严格执行安全制度,坚决防止发生安全事故。

第四,加强协调沟通,整合各方力量。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实现对公权力的全面、有效监督,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是一项系统的伟大工程,不是纪检监察机关一家的事情。纪检监察机关要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调,争取支持、接受监督,这既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必然要求,也是纪检监察工作的内在要求。积极争取党委领导,坚持和强化党的领导;积极加强与行政执法部门等沟通联系,实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提升工作效率;加强与司法机关协调衔接,实现纪法贯通、法法衔接顺畅,提高工作质量。

第五,强化队伍建设,打造过硬“铁军”。打铁必须自身硬。过硬的纪检监察队伍是做好新时代纪检监察工作的基石。当前,我市纪检监察干部素质与新时代纪检监察工作的形势、任务和要求不相适应的问题一定程度存在,必须多管齐下,通过教育培训挖掘内在潜力,通过加强监督防止“灯下黑”,通过组织关心关爱促进干事创业积极性,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铁军队伍,担负起新时代纪检监察人的重大使命。

三年前,我作为党的十九大代表,现场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报告。结合这三年来走过的路,系统深入地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实践历程和心路历程相互交织,由衷地感到,正是由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掌舵、正是由与时俱进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路,我们才能战胜各种艰难险阻,不断开辟事业发展的新局面、新境界。

结合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区域城乡协调发展等方面重要论述的学习,聚焦县乡村在“十四五”期间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可归纳为四条:

一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进以促进人的城镇化为核心、提高质量为导向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二是推动人才、土地、资本等要素在城乡间双向流动。三是注重分类施策,“要处理好顶层设计和基层探索的关系”。四是发扬钉钉子精神,一步一个脚印向前迈进,坚决防范各种风险特别是系统性风险。

改革开放以来,江苏县乡村在建设发展中创造了“苏南模式”等先进经验,在开启现代化新征程中也应当积极探索、走在前列。

对县城来说,关键要做好“融、转、补、防”四篇文章。“融”,就是深度融入都市圈和城市群,努力与中心城市形成“同城效应”。“转”,就是深入推进县域经济的转型升级,努力在产业链集群发展中“精准卡位”。“补”,就是加快补齐县城公共服务等功能短板,努力满足群众对高品质生活的需求,有的还要满足吸引国际人才的需要。“防”,就是切实防范化解各领域风险,努力增强发展的韧劲和抗风险能力。

现代化的江苏乡村应当是面向未来百年的乡村,是与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融为一体的乡村,既有传统的自然生态之美、又有现代文明之美,既是农民群众生产生活的美好家园,也是人才集聚的创新创业乐园。

实现这样的目标,要推进乡村和城市群的融合发展,实现城乡要素循环流动;要分类精准施策,推动乡村各展所长、特色发展;要增强内生动力,加强农村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加强载体平台的建设,大力促进创新创业,把乡村的美好颜值转化为经济价值。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是充分反映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领导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攻坚克难、砥砺前行伟大实践的最新教材,是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推动工作的最新教材,是我们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团结带领人民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生活的最新教材,是为世界谋大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最新教材。

这一重要著作出版以来,在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中引起强烈反响,迅速掀起学习热潮。

今天,笔记君与您一起学习该书第一专题《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全部理论和实践的鲜明主题,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和灵魂。

《中共中央关于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决定》鲜明强调: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和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发展动力、战略步骤、外部条件、政治保证等基本问题,并且根据新的实践对经济、政治、法治、科技、文化、教育、民生、民族、宗教、社会、生态文明、国家安全、国防和军队、“一国两制”和祖国统一、统一战线、外交、党的建设等各方面作出理论分析和政策指导。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个新时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而不是别的什么新时代。

习近平总书记鲜明强调:“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成果,也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继续,必须一以贯之进行下去。”

“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这一专题,之所以排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十九个专题的第一位,其深刻道理和重大意义就在这里。

《全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新要求》(2017年10月25日),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十九届一中全会上讲话的一部分。

《全面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2017年10月25日),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十九届一中全会上讲话的一部分。

《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更要有新作为》(2017年10月25日),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十九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讲话的一部分。

《继续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2018年1月5日),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和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要点。

《不断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新境界》(2018年5月4日),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讲话的一部分。

《胸怀两个大局,做好自己的事情》(2019年5月21日),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工作座谈会上讲话的一部分。

《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19年10月1日)。

在《全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新要求》一文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对全党同志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要求,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奋力谱写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篇章,提出了提高“五大思维能力”、增强“四性”、做到“四个更好”的新要求:

提高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能力;。

增强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

更好把握国内外形势发展变化,更好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更好贯彻党的十九大确定的大政方针、发展战略、政策措施,更好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在《全面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一文中,习近平总书记重点阐述了两个方面的重大问题:

第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是怎么来的。习近平总书记鲜明指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不是主观臆想出来的,而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推进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基础上,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进行艰辛理论探索的成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创新创造的智慧结晶”。

第二,如何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新时代的征程上,全党同志一定要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紧密联系党和国家事业发生的历史性变革,紧密联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新实际,紧密联系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重大变化,紧密联系‘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各项任务,自觉运用理论指导实践,使各方面工作更符合客观规律、科学规律的要求,不断提高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能力,把党的科学理论转化为万众一心推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力量”。

在《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更要有新作为》一文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共十九大到二十大的5年,正处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第一个百年目标要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要开篇。这其中有一些重要的时间节点,是我们工作的坐标。”

一是2018年迎来改革开放40周年,强调“我们将总结经验、乘势而上,继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定不移深化各方面改革,坚定不移扩大开放,使改革和开放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二是2019年迎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强调“我们将继续落实好‘十三五’规划确定的各项任务,并对未来发展作出新的规划,推动各项事业全面发展,把我们的人民共和国建设得更加繁荣富强”。

三是2020年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也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也不能掉队”。

四是2021年将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强调“中国共产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百年恰是风华正茂!”;“实践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能够带领人民进行伟大的社会革命,也能够进行伟大的自我革命”。

在《继续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一文中,习近平总书记着眼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局,深刻提出“三个一以贯之”的要求,即: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一以贯之。

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要一以贯之。

增强忧患意识、防范风险挑战要一以贯之。

关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书记强调,“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成果,也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继续,必须一以贯之进行下去”。

关于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总书记强调,“要把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场伟大社会革命进行好,我们党必须勇于进行自我革命,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

关于增强忧患意识、防范风险挑战,总书记强调,“面对波谲云诡的国际形势、复杂敏感的周边环境、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我们既要有防范风险的先手,也要有应对和化解风险挑战的高招;既要打好防范和抵御风险的有准备之战,也要打好化险为夷、转危为机的战略主动战”。

总之,“我们要继续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准备战胜一切艰难险阻,朝着我们党确立的伟大目标奋勇前进”。

在《不断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新境界》一文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历经艰难困苦而不断发展壮大,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我们党始终重视思想建党、理论强党,使全党始终保持统一的思想、坚定的意志、协调的行动、强大的战斗力。”

“我们要赢得优势、赢得主动、赢得未来,必须不断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运用科学理论指导我们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化解重大矛盾、解决重大问题的能力,以更宽广的视野、更长远的眼光来思考把握未来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不断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和共产主义理想。”

总书记指出,“从《共产党宣言》发表到今天,170年过去了,人类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马克思主义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整个来说仍然是完全正确的”,全党同志必须“真正把马克思主义这个看家本领学精悟透用好”。

理论的生命力在于不断创新。总书记强调,推动马克思主义不断发展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神圣职责,要“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不断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新境界!”

在《胸怀两个大局,做好自己的事情》一文中,习近平总书记对“两个大局”作出了深刻阐述,强调:

“领导干部要胸怀两个大局,一个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一个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是我们谋划工作的基本出发点。”

从这两个大局出发,总书记强调,当前我国仍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但面临的国际形势日趋错综复杂。“我们要清醒认识国际国内各种不利因素的长期性、复杂性,妥善做好应对各种困难局面的准备。最重要的还是做好我们自己的事情”。

在《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一文中,习近平总书记深情回顾、深刻总结了新中国70年的辉煌历程和伟大成就,向全世界庄严宣告:

今天,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没有任何力量能够撼动我们伟大祖国的地位,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进步伐。

总书记强调,前进征程上:

我们要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全面贯彻执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创造新的历史伟业。

我们要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推动海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团结全体中华儿女,继续为实现祖国完全统一而奋斗。

我们要坚持和平发展道路,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继续同世界各国人民一道推动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人民武装警察部队要永葆人民军队性质、宗旨、本色,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坚决维护世界和平。

总书记指出:“中国的昨天已经写在人类的史册上,中国的今天正在亿万人民手中创造,中国的明天必将更加美好。”

号召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

“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把我们的人民共和国巩固好、发展好,继续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这一专题,集中反映了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论述。

学习这一专题,对我们学好《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从整体上把握这一权威著作的核心要义、精神实质、实践要求,具有重要意义。

要通过学习这一专题,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进一步深入学习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真正学深悟透、融会贯通;进一步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把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特别是这一专题的思想认识成果转化为应对风险挑战、推动事业发展的能力水平,把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和前两卷一脉相承,全面、系统、深入地阐释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大意义、科学体系、丰富内涵、精神实质、实践要求,为党员干部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供了“理论宝典”“鲜活教材”“营养套餐”。下面,我结合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谈谈自己在机关党建工作方面的心得体会。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深刻阐明了机关党的建设的重大意、使命任务和重点工作举措,科学回答了机关党的建设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机关党的建设指明了努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央和国家机关必须牢固树立政治机关的意识。”

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机关掌握着“印把子”“笔杆子”“刀把子”“钱袋子”“官帽子”,都有着鲜明的政治属性。无论是党委工作部门,还是政府工作部门,或是群团组织,虽然职责分工不同,但都不是单纯的业务机关,任何时候讲政治都是第一位的要求。特别是县直机关作为全县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排头兵”,必须始终牢记,没有脱离政治的业务,也没有脱离业务的政治,只顾低头拉车、不抬头看路是不行的。

我们要结合自身工作实际,认真对照检查在践行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上的差距和不足,始终把政治标准、政治要求贯穿机关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以及制度建设全过程,深入思考研究贯彻落实的具体措施,创造性开展工作,始终让党的旗帜在机关高高飘扬。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政治意识淡化;二是党的领导弱化;三是党建工作虚化;四是责任落实软化,并深刻指出这些问题的实质就是“灯下黑”。总书记的讲话振聋发聩、令人警醒。

总书记指出的这些问题在我县也不同程度存在,比如,有的对机关政治属性认识不到位,专注业务、忽视党建,党建和业务“两张皮”;有的对机关党建抓什么、怎么抓搞不清楚,找不到结合点;有的组织生活庸俗化、随意化、平淡化,“三会一课”形式化;有的党委(党组)履行主体责任不到位,对党建工作多是号召式、要求式的安排部署,把党建责任推给机关党委,自己当“甩手掌柜”,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制约着我县机关党的建设的高质量发展,必须高度重视,并认真解决。下一步,既要坚持和完善好的做法,也要瞄准问题去、奔着问题改,敢于攻难克艰,积极探索创新,在补短板、强弱项上持续发力,推动我县机关党建工作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和改进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必须牵住责任制这个“牛鼻子”。作为县委书记,虽然一直高度重视机关党建工作,但是离总书记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在这里,我也做深刻检讨。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一定树立“抓机关党建是本职、不抓机关党建是失职、抓不好机关党建是渎职”的理念,坚持“书记抓、抓书记”,切实履行好党建的第一责任人责任。

全县各部门党组(党委)要加强对本单位党的建设的领导,把责任扛在肩上,健全定期研究机关党建的工作机制,每年在本部门一定范围内通报抓机关党建工作情况并接受评议,做到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一起谋划、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检查,切实履行好全面从严治党的主体责任。机关主要负责同志要严格落实第一责任人责任,其他班子成员要认真履行“一岗双责”,抓好分管领域的党建工作。各级党建工作领导小组要加强指导、及时研究解决相关问题,统筹推进机关党建工作,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

总之,加强和改进机关党建工作责任重大、使命光荣。需要举全县之力,不断开拓进取、真抓实干,奋力开创机关党建工作新局面。

最近出版的《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以一系列具有原创性、时代性、指导性的重观点,进一步丰富发展了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是闪耀马克思主义真理光芒的纲领文献。该作贯穿弘扬马克思主义政党自我革命精神,创造性地回答了新时代自我革命是什么,如何自我革命的重大课题,全面深入阐述了持续推进和深化党自我革命的重要意义、指导原则、时代内涵、基本方略、主要问题、重要途径和科学方法,进一步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理论,广大党员、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持不懈推进党自我革命的根本遵循。

不断深化自我革命,不忘初心,记住使命。

记住初心使命,推进自我革命,两者密切相关,相互作用,相辅相成。崇高理想,光荣使命是推进党自我革命的前进方向和不懈动力的勇敢和善于自我革命,是我们党不断成熟的重要标志,也是共产党员不忘初心,记住使命的内在力量和自觉行动。习近平总书记说:我们党作为百年大党,要经常得到人民的支持和支持,写中华民族千秋伟业,必须经常记住初心和使命。面对新的世情国情党情,面对前所未有的考验和挑战,不忘初心,记住使命,不容易,要有强烈的自我革命精神。

记住和实践初心使命,必须不断推进自我革命,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这是我党近百年来加强自己建设的基本经验。毛泽东同志在革命时代曾经说过,以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最大利益为出发点的中国共产党人,随时准备出自己的生命殉职我们的事业。有什么不适合人民需要的思想、意见、意见、方法吗?我们欢迎任何政治的灰尘、政治的微生物污染我们的清洁面貌,侵蚀我们的健全肌肉吗?近百年来,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兴业路到复兴路,党的初心使命一直保护着,党的自我革命不断推进。强大的党是在自我革命中锻造的。习近平总书记说:回顾党的历史,我们党总是在推进社会革命的同时,勇于推进自我革命,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正视问题,克服缺点,勇于刮骨疗毒,去除腐烂的肌肉。正因为我们党总是坚持这样做,才能在危难之际遇到绝对的生活,错误之后混乱,成为永远打不倒、打不倒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记住和实践初心使命,必须以正视问题的勇气和刀刃向内的自觉推进自我革命。由其阶级性、人民性决定,马克思主义政党与无产阶级整体整体利益不同的利益,领导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为绝大多数人寻求利益的独立运动。中国共产党不仅没有国家、民族、人民的利益,也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只有这样的党才能克服其他政党无法克服的阶级限制和利益限制,面对无与伦比的先进性,面对自己的缺点错误,无情地批评自己,不容忍内部的腐败者,有无与伦比的纯洁性。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国共产党的伟大不是不犯错误,而是不禁忌医生,敢于面对问题,勇于自我革命,具有很强的自我修复能力。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任重而道远,必须以刀刃向内、刮骨疗毒的自觉和勇气加强四个自我,施药动刀,固本培元,坚决保证党的肌肉健康。

越长期执政,越不能失去自我革命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说:越长期执政,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色越不能丢失,党的初心使命越不能忘记,自我革命精神越不能丧失。这是着眼于百年大党面临的最直接、最突出、最迫切的问题,提出的恳切警告和明确的要求。党的执政地位不是天生的,而是历史的选择,是人民的选择。党的执政地位也不是一劳永逸,不变。我们党作为百年大党,如何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保持青春活力,如何得到人民的支持和支持,如何实现长期执政,是我们必须回答、解决的根本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总结了我党建设的历史经验,指出我党始终保持自我革命精神,保持承认错误的勇气,一次拿起手术刀消除自己的病症,一次自己解决了自己的问题。这种能力是我们党区分世界其他政党的显着标志,也是我们党长繁荣的重要原因。

实现长期执政,通过自我革命成功跳出历史周期率是很重要的。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同志回答如何跳出历史周期率,提出民主新路,思考革命胜利后在全国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如何不变质,如何依靠人民监督实现长期执政的问题。这条民主新路,贯穿了以后革命、建设、改革的全过程,随着党所处历史方位的转变,其内容和形式不断丰富。从实现全国执政到巩固执政地位,再到确保长期执政,如何跳出历史周期率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和迫切。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自我革命精神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不断提高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创新、自我提高能力,探索长期执政条件下解决自己问题、跳出历史周期率的成功之路。从延安时期的民主新路到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时期持续加强党的先进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再到新时期全面严格管理党的伟大自我革命,这一历史凝聚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不懈奋斗和努力。我们党要跳出历史周期率,不能失去自我革命精神,不断深入推进党的自我革命,不断解决问题实现自我超越,保持我们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实现长期执政,不断推进自我革命,对百年大党来说越来越严峻、困难、迫切。新时代,形势环境变化快,改革发展稳定任务重,矛盾风险挑战多,对我党治理国政的考验前所未有。在这种情况下,是否有强烈的自我革命精神,是否有自我净化的严格特质,能否坚持与自己存在的问题和错误作斗争,成为决定党兴衰成败的重要因素。民族复兴梦想越接近实现,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越重,越要加强党的建设,在新时代不断深化党的自我革命。

坚持以伟大的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的社会革命。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与中外记者见面时说:实践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可以带领人民进行伟大的社会革命,也可以进行伟大的自我革命。习近平总书记说:我们党总是在推进社会革命的同时,勇敢地推进自我革命。在党的十九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总结了新时代全面严格治理党的历史成果,高度概括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伟大的自我革命领导伟大的社会革命的重要经验。新时代两大革命相互促进、相辅相成,有机统一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我党在伟大的社会革命中开始新局,在伟大的自我革命中坚持以伟大的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的社会革命。

坚持以伟大的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的社会革命,重要的是我们党自身始终坚强。新时代,我党要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社会革命,勇于自我革命。我党作为世界第一大党,处于执政地位,管理执政资源,在执政业绩光环的照耀下,容易陷入容易革命他人,难以革命自己的境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没有外力能打倒我们,能打倒我们的只有我们自己。未来的命运都掌握在自己手里。要以自我革命的决心和意志创造和锻炼自己,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保持不满、不懈怠的品格,不断实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创新、自我提高,在革故鼎新、守正新中实现自我跨越。

坚持以伟大的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的社会革命,必须发扬斗争精神和革命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于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来说,如何始终保持革命精神是一个非常重要和必须解决的课题。在新时代,我党领导人民进行了伟大的社会革命,涵盖了领域的广泛性、利益结构调整的深刻性、矛盾和问题的锐利性、突破体制机制障碍的艰巨性、进行伟大斗争的复杂性,都是前所未有的。越接近民族复兴,越不顺利,越充满挑战和恐怖。不忘危险,不忘死亡,不忘乐趣,总是保持警惕,不断振作起来,勇敢地进行具有很多新历史特征的伟大斗争。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要求必须提高忧患意识、责任意识,把党的伟大自我革命进行到最后。

致力于解决党本身存在的突出问题,不断深入推进自我革命。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

动全面从严治党取得显著成效,自我革命不断深化,党的建设更加坚强有力。与此同时,党面临的“四大考验”“四种危险”是长期的、尖锐的,影响党的先进性、弱化党的纯洁性的因素也是复杂的,党内存在的思想不纯、政治不纯、组织不纯、作风不纯等突出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一些老问题反弹回潮的因素依然存在,实践中还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严重的问题不是存在问题,而是不愿不敢直面问题、不想不去解决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要求:“全党要以自我革命的政治勇气,着力解决党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

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加强思想建党和理论强党。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首先体现为思想理论上的先进性。从延安整风运动以来,我们党开展历次集中教育活动,都是以思想教育打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新时代推进党的自我革命的强大思想武器。只有学深悟透、融会贯通、自觉践行,才能真正把握推进党的自我革命的根本性质、深刻内涵、现实意义和实践要求,才能增强贯彻落实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要着力解决学习不深入、思想不统一、行动跟不上的问题,通过学习,坚定理想信念,掌握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用党的创新理论成果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

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旗帜鲜明讲政治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显著特征。党内存在的各种问题,从根本上讲,都与政治建设软弱乏力、政治建设不严肃不健康有关。加强政治建设,必须把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作为首要任务,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严肃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用严明的党纪管全党治全党,不断净化党内政治生态,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大力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紧扣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这个关键。坚持不懈整治“四风”,抓紧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干部不担当不作为、侵害群众利益等突出问题,既注重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又切实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保持定力、寸步不让,防止老问题复燃、新问题萌发、小问题坐大。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坚守人民立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增进同人民群众的感情,自觉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着力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以为民谋利、为民尽责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

持续巩固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驰而不息抓好正风肃纪反腐。清醒认识腐蚀和反腐蚀斗争的严峻性、复杂性,认识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艰巨性,切实增强防范风险意识,提高治理腐败效能。严肃查处和严加整治那些党的十八大以来不收敛不收手,严重阻碍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贯彻执行、严重损害党的执政根基的腐败问题。深刻把握党风廉政建设规律,持续贯彻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这个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方略。以严格的执纪执法增强制度刚性,充分运用“四种形态”,通过有效处置化解存量、强化监督遏制增量,实现政治效果、纪法效果、社会效果有机统一。

完善和发展党内制度,形成全面从严治党的长效机制。坚持制度治党、依规治党,完善全面从严治党制度。健全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使广大党员、干部始终做到初心如磐、使命在肩。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健全党的组织体系,不断增强各级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构建一套行之有效的权力监督制度和执纪执法体系。继续健全制度、完善体系,使监督体系契合党的领导体制,融入国家治理体系。用严明的纪律维护制度,增强纪律约束力和制度执行力,维护制度权威,保障制度运行。总之,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把全面从严治党提升到一个新水平。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出版发行以来,中国海油党组迅速行动、精心组织,从“高、深、实”三方面入手,以有力有效的工作举措推动学习贯彻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最新成果指引下,公司建设迈出高质量发展新步伐,广大干部员工展现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和有效应对低油价挑战攻坚战、矢志建设中国特色国际一流能源公司的昂扬风貌。

站上高位筹划推进,加强学习组织领导。中国海油党组把学好用好《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应当履行的政治责任和最管用、最有效的政治训练,及时下发通知,对学习贯彻作出部署安排;建立落实“第一议题”常态化学习机制,在开展中心组学习、研究重要问题和重点工作时,雷打不动地首先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有关重要论述,在对标对表中找准方向、明确思路、提出措施,在深学细悟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党组主要领导对抓好学习贯彻高度重视,多次深入一线现场调研、授课宣讲,释放出紧抓不放、久久为功的鲜明信号。党组宣传部作为理论宣传主管部门,认真筹划组织了以“召开一次工作推进会、开展一轮专题调研、组织一次学习交流”为主要内容的“三个一”活动,推动学习扎实开展。各所属单位普遍结合自身实际作出学习安排,把学习纳入各级党组织学习、纳入支部“三会一课”、纳入干部教育培训,实现学习经常化制度化。

自上而下同频共振,推动学习步步深入。在学习贯彻中,中国海油党组既做组织者和推动者,又做带领者和示范者,重点用好中心组学习这个“指挥棒”,扎扎实实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持续推进大学习、大普及、大实践,每月至少组织一次集体学习和研讨。各级党组织把《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作为中心组学习、“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的重要内容,采取自主学习、辅导报告、集中研讨、体会交流等多种方式,开展多形式、分层次、全覆盖的学习贯彻工作,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紧密结合生产作业实际,采取“见缝插针”“化整为零”的办法,对学习内容和学习时间进行切块分割,使广大党员干部充分利用倒班小时段和船舶、车间、海上平台等小场地随时随地学、扎扎实实用。积极适应信息化时代学习方式的新变化,利用微信公众号推送、小视频制作、楼宇屏幕巡回播放等新载体新手段扩大学习覆盖面,提高学习吸收率。开展“每日一学”“掌上学习”等活动,增强学习灵活度。定期组织学习经验交流、心得体会展评,依托学习强国平台组织答题比赛,激发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把学习宣传贯彻情况作为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的重要内容,强化检查指导、跟踪问效,推动学习贯彻扎实落地。

结合实际学以致用,着力增强学习实效。做到“四个结合”。与奋力实现年度生产经营目标结合起来,面对疫情和低油价双重挑战,深入开展形势任务教育,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和关于大力提升国内油气勘探开发力度的重要指示精神作为战胜困难的强大动力和制胜法宝,盯紧年度生产经营目标,更加坚定地破解难题、寻找出路、创新发展;广泛开展“我为降本提质增效做什么”大讨论,采取全员销售、评选表彰“明星员工”等办法,凝聚攻坚克难的合力。与弘扬钉钉子精神抓工作落实结合起来,大力发扬习近平总书记一贯提倡的钉钉子精神,推广运用钉钉子工作法,及时挖掘和宣传典型事例,通过典型带动,营造盯紧目标抓落实的浓厚氛围。与解决基层单位和基层员工现实问题结合起来,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群众路线的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新理念,督导开展“下基层、送服务、解难题”活动,深入基层一线作业单元送服务、讲政策、听建议、解难题。与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结合起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不懈抓好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专题召开总部部门作风建设推进会,全面整治作风顽疾,以总部部门“严、实、快、新”的好作风,示范带动全体干部员工形成干事创业的好风气。

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心得体会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与先期出版的第一卷、第二卷,构成一脉相承、有机统一的整体,是全面系统反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权威著作。《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生动记录了党的十九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取得新的重大进展的伟大实践,集中展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充分体现了我们党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的智慧方案。

作为一名长期在金融系统工作的党员干部,要全面系统的学,要深入思考的学,要联系实际的学,要深学深悟、把握要义、把握精髓,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才能学好用好这部重要著作,以理论学习的新提升,不断开创实际工作的新局面。学习此书,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第一,勤思笃学修身律己。修业先修身,人的素质品德决定了他的眼界与作为。优良的作风是干事创业的重要保障,财政干部要不断加强自身建设,通过勤于思考和认真学习来锤炼优秀品德,树立良好形象。要努力做到脑中有学问,心中有信仰,行中有戒律。脑中有学问就是要视学习为己任,通过勤于学习不断提升自我,使自己具备适应新常态解决新问题的知识与能力,使自己永远保持与时俱进的状态与激情。心中有信仰就是要求自己对党忠诚,时刻以一名党员干部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坚守政治理想与政治品格,践行党的宗旨,努力做一名坚定的共产主义者。行中有戒律就是要加强党性修养,懂得自省自警自律,要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挡得住诱惑,做到有敬畏,守规矩,正作风。

第二,加强学习提升能力。持续学习是每个党员干部一生的课题,唯有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实践,才能保持旺盛的激情与工作的活力。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党既要政治过硬,也要本领高强”,党员干部必须以学习为基石,推动各项本领的锻炼提升,必须把学习作为自身的内在需求,增强学习的紧迫感和使命感,积极主动、自觉自愿地投入学习。学习的目的是运用,所以不仅要向书本学习,更要向实践学习,做好学习实践的融会贯通。我们必须在学习中实现能力的转化,在学习中培养实践能力,在实践中提升学习能力。把学习能力转化提升为实践能力,要注重三个方面:一是精准的分析理解能力。善于分析,能把握核心要义,准确地厘清事物主次,抓住关键。二是深刻的问题研究能力。学习必须结合实际进行深入思考和研究,发现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或不足。三是举一反三的。

总结。

提升能力。要善于总结和提升,把成功的做法归纳为经验推广复制,更好地巩固学习实践成效,更好地推动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第三,干事创业勇于担当。干事创业勇于担当,是每一个党员干部都应有的优良作风和政治品格,干事创业勇于担当就是要坚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精神,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抓好各项工作,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并持之以恒推动。联系到自身工作实际,就是要以钉钉子精神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撸起袖子加油干。要强化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把对上负责和对下负责结合起来,把对同志负责和对自己负责结合起来,把对党和人民的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认清肩上的责任,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用知重负重、攻艰克难的实际行动,时刻履职尽责,勇于担当,迎难而上,切实发挥好自身作用,带领同志们切实落实各项工作任务,提高工作效率、提升工作质量、做出工作成绩。

第四,务实创新谋求发展。从实际出发,深刻分析金融系统改革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厘清发展思路,明确发展方向。受经济下行、产业结构调整等因素影响,面对严峻形势,在拓宽融资渠道、统筹资金力度、资金使用效益等方面,新的要求比较多,新的标准也比较多,还需创新思维、拓宽思路,探索出适应新形势的问题解决思路。党员干部需要努力做到学以致用,不断提高自身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高自身解决工作中遇到新问题的能力。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一书,充分表明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党的根本任务和前进方向,前路漫漫,任重道远,初心不改,砥砺前行。我们必须牢牢抓住机遇,勤思笃学修身律己,以“实干”和“为民”为基础,加强学习,不断创新,认真部署规划,探索最佳方式解决实际问题,做好本职工作。同时,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时刻履职尽责,勇于担当,敢于创新,切实发挥好自身作用。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学习读书心得体会

经党中央批准,中央宣传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会同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中国外文局,编辑出版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该书收入了习近平总书记在10月18日至1月13日期间的报告、讲话、谈话、演讲、批示、指示、贺信等92篇,分为19个专题。在国内外产生了强烈反响。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领导推进新时代治国理政的实践中,又发表一系列重要论述,提出许多具有原创性、时代性、指导性的重大思想观点,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党的理论创新成果。

通过细读习总书记的这些既贴心又意味深长的讲话,真是句句在理,字字入心!也不由得地让我再次回顾起自己在工作与生活的点点滴滴。

我永远不会忘记,为了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和习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严格按照“一宣六帮”工作职责,真蹲实驻、真抓实干、真帮实促的工作总要求,带领驻村工作组的队员们,走村串户、深入农户家中、田间地头,了解民情,掌握民意,谋划民事,全心全意抓好驻村工作,并与驻村地的同志、群众们建立起了较为深厚的友情,也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

我不会忘记,为了让党的好政策、好声音能够深入人心,我们带头通过上门走访、召开群众会、开展集中学习宣讲等方式,紧紧围绕打赢脱贫攻坚战,大力宣传党和国家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宣传党中央、贵州省委、贵阳市委以及息烽县委的重大决策部署,通过为农村群众算好账、细算账,有理有据有节地向群众们解读和说明贵州省委根据我们省的基层实情,要求做好供给侧结构改革、调整产业结构特别是减少籽粒玉米种植同时大力发展特色产业种植的初衷和目的等,使党的方针政策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为推动各项工作打牢基础。我还记得,在第31个国际禁毒日到来之时,能够以驻村第一书记的身份,在所党委的大力支持下,成功邀请我所禁毒宣传小分队与青山的各级部门和当地群众以及中小学师生们一起上演了一场精彩纷呈的禁毒文艺汇演,将“老本行”(司法行政戒毒)与驻村工作职责完美结合,既是自豪满满,又是荣幸之至。

我同样不会忘记组织交给驻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组的又一重要任务:帮助村支部建强基层党组织。强化村级阵地建设、班子建设和队伍建设,推进整顿“后进”(软弱涣散)村党组织,强化基层组织的政治功能、服务功能和发展功能,帮助壮大发展村集体经济。息烽县青山苗族乡大林村,一直以来都是当地(青山苗族乡)出了名的先进村党组织,但由于近两年来,其村党员平均年龄偏大、服务群众能力下降、组织阵地建设与维护不力等原因,被息烽县列为“后进村党组织”。为此,在当地县委的统一安排部署下,在乡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我驻村工作组进驻该村帮助其开展“后进整顿转化”。通过协助和指导大林村党支部书记及班子成员,并与同志们共同努力,以存在的问题为出发点和突破口,从坚持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以及组织生活会等基本制度入手,切实完善和强化该村党支部党员发展和管理教育,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宣传与摸排以及大林村阵地建设等基础性工作,最终通过了县委组织部开展的后进村整顿验收,使其重新回到“优秀”与“先进”的行列。

我也不会忘记与大林村的同志们一同推动精准扶贫,帮助推动大林的经济发展。驻村工作组与村支两委结合大林村村情和2018“春风行动令“以及“夏秋攻势”发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等工作部署要求,着重考虑利用致富带头人牵头发展香猪养殖、加工、餐饮以及附加青贮饲料和蔬菜种植以及其他特色农业产业。如,20流转土地种植刺梨种植1950亩、脆红李350亩、另外还种植猕猴桃300亩以及烤烟200亩。其中,刺梨产业主要是以公司+经营主体+农户模式进行,引进的两家经营主体为贵州省金锐化肥有限公司和息烽伟实业有限公司全面负责刺梨的种植和技术服务,大部分进行土地流转的农户从每亩300元的保底分红,二次分红封顶达到780元,同时可以最低80元每天的标准参与就近务工;核桃产业,由贵州青花苗乡生态农业旅游有限公司与青山苗族乡核桃种植协会合作实施核桃产业种植和管护。实现了大林村所有贫困户均参与每年的核桃收益分配。即,按照省委的要求,积极推进农村“三变“改革,充分体现产业扶贫的指导理念和思想。

如今,我已回到原来的工作岗位一个多月,但生命不止,学习不止、工作不歇!通过一年多的在农村基层工作环境的锻炼与洗礼,脑子更加清醒、思想也更加成熟,同时也更加明白:不论是在什么岗位,作为一名共产党员,都必须坚定理想信念,牢牢守住“四个意识”阵地,把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以及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等重要论述作为重要政治任务,摆在突出位置,开展广泛深入地学习宣传,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十九大精神上来,统一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努力做到学以致用、以学促行,努力培养和牢固树立“底线思维”和“战略思维”,协助大队党支部书记推动大队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以及落实全国统一司法行政戒毒基本模式,为我省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凝心聚力、贡献力量。

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心得体会

要在学习中筑牢信仰之基。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必须具备的优秀品格,也是贯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价值立场和精神底色。必须要对党忠诚,要通过学习,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炼就“金刚不坏之身”,真正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诚实践者。必须坚守党的政治原则,要通过学习,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任何时候都与党同心同德。要主动检视自我,打扫身上的政治灰尘,不断增强政治免疫力。必须贯彻执行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要通过学习自觉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切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自觉行动和社会实践。

要在学习中坚定人民立场。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民心是最大的政治,人民立场是最根本的立场。《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关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和“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等专题,生动诠释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充分展现了以人为本、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深刻践行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要坚持“人民至上”理念,从思想观念上把人民放在最高位置,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尊重人民首创精神,注重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多做便民为民利民惠民的事情,把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尺度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落实在各项具体政策之中。要厚植“一切为了人民”的情怀,从工作落实上始终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想民之所想、急民之所急、忧民之所忧,努力解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在学习中提高成事本领。领导干部不仅要有担当的宽肩膀,还要不断提高成事本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是习近平总书记在领导推进新时代治国理政的实践中提出的具有原创性、时代性、指导性的重大思想观点,对于提高成事本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要提高政治能力,不断加强政治历练,积累政治经验,把旗帜鲜明讲政治作为第一位的要求,自觉把讲政治贯穿党性锻炼全过程,使自己的政治能力与担任的领导职责相匹配,善于从政治上观察问题和谋划工作。要提高理论思维能力,系统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着重领会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善于把握与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和思想方法,注重把思想方法转化为领导方法与工作方法,不断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水平。要提高工作能力,强化问题意识、树立问题导向,不断提高领导艺术,改进工作方法,切实把学习成效转化为精准发力、破解难题的思维模式,转化为开拓创新、攻坚克难的能力本领,转化为履职尽责、做好工作的实际行动。

在学习中走向具体实践。功崇惟志,业广惟勤。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更要有新作为。在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体实践中敢于担当作为,这既是政治品格,也是社会主义取得大发展的根本保证。《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着眼于回答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课题,方方面面都体现出主动负责、积极作为的强烈责任意识和实干精神。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实践中精准发力,树立大局意识,胸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准确把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清醒认识重要战略机遇期与面临的严峻挑战,善于在把握大局中找准努力方向、善于在把握大局中谋划事业发展、善于在把握大局中强化责任担当、善于在把握大局中提高履职效果。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实践中真抓实干,坚持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真正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抓落实的具体行动,始终牢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道理,贯彻好“一分部署、九分落实”的要求,以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的责任担当,在其位、谋其政、干实事、求实效,以新作为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实践中敢于亮剑,牢记党和人民重托,发扬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积极承担急难险重任务。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是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领导推进新时代治国理政的实践中发表的一系列重要论述,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是新时代共产党人的理论之源、思想之源、信仰之源,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要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学深悟透、融会贯通,做新时代新思想的先行者、传承者、弘扬者。

坚持学深悟透,突出信仰忠诚。《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涉及报告、讲话、演讲、指示等92篇文章,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各个领域,内容丰富、哲理深刻,是指导新时代党员干部的理论基础。广大党员干部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用心学好《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各级党组织要将学习内容融入主题党日、“三会一课”、座谈交流等活动当中,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各章节纳入党员教育培训重要内容,通过读书班、宣讲团等形式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带着感情学、带着使命学、带着问题学,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以理论的坚定夯实信仰的坚定。

坚持秉刚执本,筑牢为民之基。《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书中引用的内容,从诸子百家、唐诗宋词到文学名著、马列主义经典名篇,无不给人以思想的启迪。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到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从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到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从推动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到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涵盖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作为党员干部应该坚持通读原文,悟透其中原理,准确把握精神实质、领会核心要义,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通过学习坚定前进方向、提升履职能力,筑牢为民情怀。坚持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为指导,研究新问题、迎接新挑战,切实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坚持以学促干,强化使命担当。我们的事业不可能一帆风顺,困难和挑战将接踵而至,面临的挑战只有不断提升自身素质练就过硬本领,才能迎难而上乘风破浪,学好《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就是要用党的最新理论武装头脑,在学习中汲取力量强化担当,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要把《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与基层具体工作相结合,在落实工作过程中要常学常新、反复研读、反复印证,时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实践,学以致用、身体力行,增强“干”的定力、“会”的本领、“实”的作风,以担当务实的作风应对“四大考验”化解“四大危机”,真正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干好本职工作、破解工作难题和推动工作进步的强大动力。

前一阶段,学习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与第一卷、第二卷一脉相承有机统一,第三卷收入了习近平总书记在2017年10月18日至2020年1月13日期间的报告、讲话、谈话、演讲、批示、指示、贺信等92篇,分为19个专题,全面系统回答了新的时代条件下中国发展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是国际社会了解当代中国的重要窗口、寻找中国问题答案的一把钥匙。通过学习,我对新时期管党治党、治国理政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为指导自己做好今后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总体上有三点感受:

一定要“深学”。此书思想高远,理论深厚。关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法治中国”等系列讲话,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我们做好新时期工作提供了基本遵循。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推动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等重要论述,充分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担当和大国的担当,既让中华民族的理想更加丰满,又让梦想之光照进现实。通过全书学习,让我们不得不审视自己责任担当和创新动力的不足,以及本领恐慌问题。此书恰如一轮明镜,照彻心扉,透彻灵魂,唯有深入学习,反复研读,才能准确把握各文之要义。

一定要“致用”。此书内涵丰富,外延广阔。书中旁征博引,用典卓绝,学若不透,难以致用。在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系列之“要将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都要用好”一文中,深刻感受到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下,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发挥市场关键作用,以及政府解放思想、改进工作方法,正确履行工作职能的紧迫感。在学习“加强与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系列讲话中,深深折服于习近平同志在世界面前展现的大国智慧,通过凝聚来自于世界的推动力量,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些论述,让我们更加坚定通过区域合作、市场运作,加快龙苍沟、牛背山等旅游资源开发,助推荥经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绿色崛起的信心和决心。

一定要“笃行”。学习要做到真学、真懂、真用,知行合一。在改进作风系列文章中提出“三严三实”要求,既传承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政治智慧和精神品格,凝练了我们党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历程中形成的优良作风和光荣传统,又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更是勾勒出党员干部躬行实干的底线。“发扬钉钉子精神,一张好的蓝图一干到底”一文,对持之以恒抓工作落实提出新要求。实干兴邦、空谈误国,一分部署、九分落实。我们必须抓好落实的点滴,从打基础、利长远的事着手,从打好重建“硬仗”、补上发展“欠账”做起,终将荥经的发展蓝图变为现实。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医愚。”《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一书,就是一剂良药,更是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和领导干部治政百宝箱,唯有善学善用,方能善做善成。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共570页。全书以党的十九大报告开篇,其下分为19个专题,共收入习近平总书记在2017年10月18日至2020年1月13日期间的报告、讲话、谈话、演讲、批示、指示、贺信等92篇,记录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以来发表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和许多具有原创性、时代性、指导性的重大思想观点。

伟大实践需要伟大思想引领。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更需要有这样的引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实现这一梦想提供了行动指南。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对推动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重要意义。广大党员干部要带头学好第三卷,在学中悟,尤其要深学深悟“能”“行”“好”。

要深学深悟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在“能”中聚能。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不仅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更是亿万中国人民之盼。因为中国共产党天然与人民相连,始终为民幸福而战。中国共产党从成立时仅有50多名党员发展到今天党员人数超过9191万,成为闪耀于世界的第一大执政党。这不仅是历史的选择,更是中国人民的选择。充分体现了十四亿中国人民对中国共产党的充分信任和坚定支持。“大就要有大的样子”,更要有大的担当。要想肩负好中国这样的“大国”,就要有大的能力。要通过继续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等党的理论知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进一步经受住“四大考验”,应对好“四大危险”。与时俱进,砥砺奋进,继续练就一身“强国富民”之能。

要深学深悟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在“行”中践行。“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按规律办事方能办好事,按规律发展才能有更好地发展。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党员,要恪守入党誓词,始终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奋斗终身。既要原原本本地学好《共产党宣言》等马克思主义理论著作,更要学好新时代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学中深悟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任何理论,只有创新才有生命力,只有实践才出生产力。广大党员干部要学中思、学中行,善用众智,发挥众力,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深入发展和实践贡献应有的智慧和力量。

要深学深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在“好”中向好。“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关键要水土相服,与实际结合。历史实践证明:面对机遇与挑战,唯坚持实事求是,才能抓住机遇,战胜挑战。办好中国的事情,要按中国的实际去办,要用中国的办法去办。已有的获得感、幸福感让我们更能切身体会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和巨大成果,前行中已走过的艰难困苦让我们更加坚定这一制度,更加与这一制度相依与共。发展不是一成不变的,制度也要随发展不断完善。如何完善?既要结合国家发展目标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要加强新时代的理论学习,特别是要继续学习汲取《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中关于制度建设的思想,不断推进制度建设,不断提升以制度抗风险的能力,持续巩固好制度已取得的成就,为未来收获更大更多的成就奠定制度基础。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以中国梦凝聚力量,以抓改革激发活力,以改作风振奋人心,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

在党的十八大以来治国理政新的实践中,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讲话内容涉及道路方向、理想信仰、深化改革、科学发展、依法治国、文化建设、民生改善、生态文明建设、国防和军队建设、外交工作、党的建设以及工作思路和方法等十二个重要方面。深刻回答了新形势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在这些讲话中,总书记提出了一批通俗易懂但又思想深邃的语言,如“为民担当”“打铁还需自身硬”“实践出真知”等,内涵丰富、博大精深,无不体现着为民、务实、担当的思想,反映了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治国理政理念。深入学习领会总书记的这些执政理念,对我们做好本职工作,把市委、市政府的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习总书记强调:一代人要有一代人的担当;做人一世,为官一任,要有肝胆,有担当精神。担当大小,体现着干部。

的胸怀、勇气、格调,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

在我们有身边,现在确实有一些党员干部,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庸懒散贪”的现象。有的好人主义盛行,怕得罪人,怕丢选票,搞无原则的一团和气;有的只摆谱不弹琴,只吹哨不上场,以会议贯彻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一心只想当太平官、省心官;有的在其位不谋其政,遇到矛盾绕道走,遇到群众诉求躲着行,推诿扯皮、敷衍塞责;有的为人圆滑世故,处事精明透顶,遇事明哲保身,有功劳抢得快,出了问题上推下卸。

“心底无私天地宽。”党的干部敢于担当,就是坚持原则、认真负责,面对大是大非敢于亮剑,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敢于挺身而出,面对失误敢于承担责任,面对歪风邪气敢于坚决斗争。敢于担当本身也是一种责任。好干部必须有责任重于泰山的意识,坚持党的原则第一、党的事业第一、人民利益第一,敢于旗帜鲜明,敢于较真碰硬,对工作任劳任怨、尽心竭力、善始善终、善作善成。为了党和人民事业,党员干部要敢想、敢做、敢当。

第一、涵养一心为公的正气。敢于担当,首先要出于公心,自觉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上看待得失。一事当前,首先要以党的事业为重,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重,而不能计较个人的名利、前途。有时为了党和人民的利益,还必须牺牲个人利益,这更能体现共产党人应有的政治情怀。面对困难迎难而上,冲在改革发展的一线是勇于担当。

第二、永葆干事创业的锐气。习总书记强调,良好的精神状态,是做好一切工作的重要前提。精神面貌好、思路方法新、干事劲头足,发展就快、变化就显著;作风因循守旧、遇事得过且过,满足于混日子、守摊子,事业就会停滞不前甚至倒退。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事不避难,义不逃责。党员领导干部要有舍我其谁的气概,有敢为敢当的精神,有善做善成的本领,把全部心思和精力用在干事创业上,真正做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习总书记十分强调要求真务实、真抓实干,一要有“钉钉子”精神。抓落实就好比在墙上钉钉子,得钉到点上,连敲七八下才能牢固。对大事、难事、要事,要拿出拼劲和韧劲,一抓到底、抓出成效。二要“事不过夜,马上就办”。对民众承诺了的事就要赶紧办,拟定了的计划目标就得马上干,存在的缺点和问题就应立即改,干就要干出样子,干出成效。三要“一张蓝图绘到底”。要有定力和胸襟,认定的事要矢志不渝、持之以恒地抓下去,不因成就而张扬,不因挫折而气馁,不因见效慢而心浮气躁、迷失方向,善始善终、善作善成。

第三、增强攻坚克难的勇气。担当精神在革命战争年代是冲锋陷阵、英勇献身,现在就是要勇于改革、善于改革。一个干部的担当、责任,最重要的是敢于承担难事、棘手的事、得罪人的事,善于处理各种复杂的矛盾。在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伟大实践中,还有许多难题需要破解、许多未知领域需要探索,这都需要在党内大兴敢于担当之风,锤炼各级领导干部敢于探索、敢于实践、敢于负责的品格。

第四、夯实善打硬仗的底气。能力水平是担当的底气和根基。习总书记强调,领导干部既要有激情、有韧劲,更要办事管用。办事管用讲的就是要有能力、有水平。要下大气力苦练内功,提升履职尽责能力;注重实践培养,把完成好每一项任务作为提升能力、锤炼意志的阶梯。只有练就了金刚不坏之身,才能在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急关头豁得出来。

这段时间以来,在这所由总书记15年前在浙江工作时亲自奠基的红色学府新校区里,到处洋溢着浓厚的学习氛围。无论是教职工还是广大学员,大家都在比学赶超、以学促做,以“三个地”的政治担当,持续在学懂弄通融会贯通《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上下功夫,争当“重要窗口”建设的排头兵。

全面系统学。

“总书记管党治党的政治定力、我将无我的为民情怀、敢于亮剑的斗争精神和自我革新的改革意识,无不深深感染了我。我们要切实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7月24日下午,在校委理论中心组召开的集体学习(扩大)会议上,常务副校长陆发桃饱含深情地谈起自己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的感受。

在他看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生动记录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的四个伟大实践,生动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一系列重要思想,必须认真学习、深刻领会。

截至目前,党校已先后通过专家辅导、集中自学、个人自学、小组研讨等多种形式,引导广大教职工和学员把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与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结合起来,与学习省委十四届七次全会精神结合起来,把《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作为案头卷、必读书、座右铭。如在中青年干部集中培训班的学员论坛上,学员们围绕“用心感悟人民领袖的思想伟力和人格魅力,在建设‘重要窗口’的生动实践中体现新担当”“践行两山理念,推进两高发展”“发扬斗争精神,勇于担当作为”等主题,交流发言。在青年读书分享会上,青年教职工代表纷纷结合本职工作,谈了在教学、科研、咨政和数字校园建设等方面的学习体会。

大家纷纷表示,要坚持“学、思、讲、研”并重,努力做到原原本本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切实推动学习贯彻新思想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

聚焦问题学。

总书记在《改革越到深处越要担当作为》中提到:“继续推进改革,要把更多精力聚焦到重点难点问题上来,集中力量打攻坚战。”

大家明白,要真正学懂弄通习近平总书记的治国理政思想,就决不能仅仅停留在书本中,而要把目光聚焦在实实在在的问题上。

“我校高层次领军人才、学科人才少;学科队伍、学术团队参差不齐……”在一份科研处的《对标先进查找差距情况表》上,这样直白的剖析赫然在列。结合深入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红色学府上下深入开展主题为“争先创优”、在建设“重要窗口”中展现党校作为的专项行动,努力找标杆、查不足、做整改。

公共管理教研部的教授陶建钟说:“《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既是对前两卷的进一步深化,又涌现出新的理论成果。作为教研部门来讲,我们要准确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深入学习总书记讲话实质,扎根于自己专业,扎根于浙江大地改革的生动实践,发挥党校特色,力争在党的理论体系创新和党的话语体系建设上有新作为。”

学员斯科说:“总书记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第十三章开宗明义地指出,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如何让丽水与全省同步实现高质量全面小康,则是摆在我们每一个丽水干部面前的一道现实考题。”

学员王晓雨从事市场监管工作,在读到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时,她的脑海里不禁浮现出一幕幕为企业办事的情景,她提醒自己,一定要把总书记的理论与深入开展“最多跑一次”实际工作相结合,不断破难题、解民忧。

一条条查摆的问题、一个个详实的数据、一道道难解的考题……大家对标对表、深刻反思,争取把重心放到解决实际问题中来。

奔着成效学。

2020年是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之年,恰又遭遇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当大家读到总书记“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真挚话语时,不觉感慨系之。

学员凌峰来自浙江省疾控中心。早在2015年,他就作为队长,带领中国政府援马里公共卫生医疗队赴非洲马里开展埃博拉防控指导,这次疫情,他又自愿跟随中国政府援意抗疫医疗专家组赴意大利协助抗疫。回顾一路风雨,他坚定的表示,将牢记总书记嘱托,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学员周勇说,要把担当体现在实际行动上。他谈到这样一件小事,疫情期间,100多人需要分批送往隔离点,无法临时安排车辆,于是驻村干部就做好防护自己送。

如果说疫情就是命令,那么扶贫就是良心。有这样一组数据为人所津津乐道:在浙江省委党校连续12年帮扶的天台县街头镇金满坑村,89亩雷竹已在专家指导下顺利完成种植,100亩黄茶到目前为止也长势喜人。而这些项目的资金,都来自该校的专项扶贫资金,截止目前累计已划拨60万元。“双百亩”项目预计每年能产生近百万收入,将成为今后村集体和低收入农户的重要收入来源。

与此同时,陆续组织青年博士服务团赴苍南等地送教,深入开展全省加快发展县干部教育培训帮扶项目。2018年至2019年,该校共计完成7个加快发展县24个班1400余人的培训任务。今年在疫情影响办学规模的情况下,重点保障全省加快发展县干部教育培训帮扶项目,计划完成6个加快发展县800余人次的培训任务,确保不负总书记的殷殷嘱托,确保奋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如今,在这所古朴而又庄重的红色学府内,《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的学习早已掀起热潮。大家纷纷表示,将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实践成效,让之江大地涌现出勃勃生机和活力。

9月11日,省人大常委会党组召开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党组书记娄勤俭委托,省人大常委会常务副主任、党组副书记李小敏主持会议并讲话,副主任、党组副书记王燕文、陈震宁,副主任许仲梓、邢春宁、刘捍东、魏国强、曲福田和秘书长陈蒙蒙参加会议。

学习会上,省人大常委会党组负责同志领学,部分专工委主要负责同志结合工作实际作交流发言。大家一致认为,《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集中反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最新发展成果,蕴含着丰富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为做好新时代地方人大工作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通过研读原著和交流体会,大家对蕴含其中的新观点新论断新理念有了更加全面、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把握,思想认识有了新提升,思路举措有了新拓展,一致表示要自觉做新思想的坚定信仰者、忠实践行者,把学习成果真正转化为务实举措,奋力开创新时代地方人大工作新局面。

李小敏在交流结束时指出,认真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是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的重大政治任务。要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充分认识到《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同第一卷、第二卷既有一脉相承的贯通与坚守,又有与时俱进的深化与拓展,在全面系统学习中一体把握、一体贯彻,真正推动学习贯彻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要进一步提高运用新思想推动工作、指导实践的自觉性,进一步激发以新思想为指引、创造性做好人大工作的能动性,进一步增强把新思想落细落地、更好服务全省大局的实效性,为加快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作出更多人大贡献。

会议还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座谈会上重要讲话和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学习贯彻省委常委会相关部署要求。会议指出,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上来,统一到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上来,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和伟大抗疫精神,立足本职、勇于担当,锐意进取、埋头苦干,把新时代地方人大事业不断向前推进。

按照市委理论中心组学习安排,我在会前系统性的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以及自治区十届十二次全会精神,进一步提高了对“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认识,在打赢打好“三大攻坚战”、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持续深化全面从严治党、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等方面,有了一些创新思路。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牢牢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置于经济社会发展中心环节、贯穿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践行于治国理政全过程和各方面。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人民”也是使用频率最高的关键词之一。“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当家作主”“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等思想贯穿报告始终,成为我们党最重要的发展理念,成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

一是要充分认识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践行宗旨使命的根本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为人民谋幸福,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我们要时刻不忘这个初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思想之本。回顾近代史,无数仁人志士试图以各种改革、改良的方式救国救民,最终都以失败告终。而唯有我们党被历史、被人民选择,正因为党的人民性,才有了土地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改造的伟大胜利。正因为党的人民性,一切来自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由人民来监督政府,才跳出了政权兴衰的历史周期,使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推进“四个伟大”的力量之源。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的工作理念,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服务群众同教育引导群众结合起来,始终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面对体制机制的重大变革,始终加强党的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和制度创新,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始终是我们党立于不败之地的根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增强“四自能力”的内在之魂。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纵观我们党99年的发展历程,具有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这“四自能力”,是我们党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奥秘所在,也是我们党的生存发展之道。必须始终坚守人民立场,自觉站在人民立场上想问题、作决策,做事情、干事业,不断厚植党的执政基础。

二是要充分认识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坚实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了党的理想信念、性质宗旨、初心使命,也是对党的奋斗历程和实践经验的深刻总结。必须坚持人民至上、紧紧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牢牢植根人民,并落实到各项决策部署和实际工作之中,落实到做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中去”。一要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党中央始终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统筹全局、沉着应对,果断采取一系列防控和救治举措,用3个月左右的时间取得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的决定性成果。坚持人民至上,才能真正做到生命至上。不惜代价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动摇。要坚持以最严格的管控措施,持续巩固防控成果,广泛发动居民群众,切实发挥“联防联控、群防群控”的重要作用,筑牢疫情防控人民防线。二要坚定不移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导向,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把祖国北疆这道万里绿色长城构筑得更加牢固”。要常态化抓好上级历次巡视、督查、检查反馈问题整改工作,始终紧盯农业面源污染防止、工业固废规范化处置、黄旗海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加快经济发展模式转变,调整优化产业布局。要严厉打击环境违法犯罪活动,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相衔接,提升违法犯罪成本。三要聚焦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以人民为中心,最终要落实到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确保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不能有缓一缓、等一等的思想和心态。要严格落实“四不摘”工作要求,始终把巩固脱贫成果放在首位,保持现有帮扶政策稳定,突出抓好产业就业发展,建立长效利益联结机制,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要以消除绝对贫困为新起点,统筹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借鉴脱贫攻坚经验,建立健全支持乡村振兴的政策体系,推动贫困村全面振兴、全面过硬。四要千方百计兜住民生底线。4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时强调:“稳是大局,必须确保疫情不反弹,稳住经济基本盘,兜住民生底线。民生稳,人心就稳,社会就稳。必须把保障和改善民生紧紧抓在手上,切实托住这个底,扎实办好民生实事。兜住民生底线必须有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对可能出现的困难与挑战估计得更充分一些”。要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以对群众高度负责的态度,充分做好兜住民生底线各项工作,加强对失能老人、低保户、残疾人等生活困难群众的基本保障,特别是妥善做好稳岗就业各项工作,落实各项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政策措施,有针对性地解除群众后顾之忧,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消费升级需要,着力提高消费品有效供给能力和水平。五要多措并举保障实体经济。受疫情影响,xx县经济发展特别是重大项目、产业的恢复遇到严重困难和挑战,虽然上半年全旗各项经济指标同比均有所下降,但总体运行情况基本平稳。长期以来,xx县始终聚焦破解发展瓶颈,全面探索体制机制改革,以最有力的举措解决“短板”问题,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持续落实减税降费政策,进一步畅通企业困难问题反映渠道,解决制约企业发展中的痛点、难点和堵点问题,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六要提升基层治理水平。要加强党委领导,发挥政府主导作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社会矛盾,深入推进诉访分离和依法分类处理信访诉求工作,破解社会治理难题。进一步加强基层网格化管理能力,推动资源力量下沉,确保网格设置、人员配备、待遇保障、责任落实全面到位。充分发挥党群服务中心作用,及时反映和协调人民群众各方面各层次的利益诉求,强化源头治理、标本兼治。

三是要充分认识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站稳人民立场,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坚决反对“四风”特别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一要旗帜鲜明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坚决把维护习近平总书记的核心地位作为最根本的政治要求和政治原则,真正把“两个维护”铸入党性观念、化为纪律要求;始终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二要集中整治民生领域侵害群众利益问题。聚焦群众最关心的教育、食品、药品监管等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加大监督执纪力度。深入开展教育系统专项治理,重点整治择校、课外补课乱象、校园欺凌等问题;深入开展医药领域专项治理,重点查处医疗机构内外勾结欺诈骗保、药价虚高、虚报冒领医疗费用以及乱收费、诱导消费和过度诊疗等问题;深入开展食品监管领域专项治理,重点查处“黑作坊”、假冒伪劣食品生产销售监管责任落实不到位等问题,建立专项整治工作台账和重点整治问题清单,逐项研究制定整改措施,逐条推进整改。三要坚定不移正风肃纪,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各级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要时刻把纪律规矩意识挺在前面,带头深入一线开展工作,弘扬密切联系群众的工作作风。坚决把纠治发生在基层和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作为巩固党心民心的重要途径,紧盯老问题新表现,加强源头治理和制度建设,严查群众身边腐败问题,严查扶贫救济、惠农补贴、低保医保、农危改等重要民生领域发生的腐败问题,打通全面从严治党“最后一公里”,切实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坚强的战斗堡垒,成为维护民利的最坚实后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但必须看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走向富强,终究要靠人民群众的辛勤劳动和智慧创造。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了决战决胜阶段,要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这就要求我们力戒空谈,进一步增强使命意识和责任感,迎难而上、真抓实干,确保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色足、质量高。

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心得体会

坚持学深悟透,突出信仰忠诚。《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涉及报告、讲话、演讲、指示等92篇文章,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各个领域,内容丰富、哲理深刻,是指导新时代党员干部的理论基础。广大党员干部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用心学好《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各级党组织要将学习内容融入主题党日、“三会一课”、座谈交流等活动当中,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各章节纳入党员教育培训重要内容,通过读书班、宣讲团等形式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带着感情学、带着使命学、带着问题学,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以理论的坚定夯实信仰的坚定。

坚持秉刚执本,筑牢为民之基。《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书中引用的内容,从诸子百家、唐诗宋词到文学名著、马列主义经典名篇,无不给人以思想的启迪。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到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从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到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从推动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到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涵盖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作为党员干部应该坚持通读原文,悟透其中原理,准确把握精神实质、领会核心要义,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通过学习坚定前进方向、提升履职能力,筑牢为民情怀。坚持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为指导,研究新问题、迎接新挑战,切实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坚持以学促干,强化使命担当。我们的事业不可能一帆风顺,困难和挑战将接踵而至,面临的挑战只有不断提升自身素质练就过硬本领,才能迎难而上乘风破浪,学好《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就是要用党的最新理论武装头脑,在学习中汲取力量强化担当,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要把《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与基层具体工作相结合,在落实工作过程中要常学常新、反复研读、反复印证,时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实践,学以致用、身体力行,增强“干”的定力、“会”的本领、“实”的作风,以担当务实的作风应对“四大考验”化解“四大危机”,真正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干好本职工作、破解工作难题和推动工作进步的强大动力。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第十三个专题,学后感悟颇多,只有坚持不懈抓好生态文明建设,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我们的生活环境才会变得更加美好,绿水青山也必将会带来更多“金山银山”。作为党员干部,要深入领悟专题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中所蕴含的生态“密码”,努力同人民群众一同共建生态宜居美丽家园。

“密码”之一: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

在过去一段时间里,工业化进程让人类文明得到了空前发展,同时也带来了难以恢复的生态环境重创,随之而来的极端天气、自然灾害更是给人们敲响了保护生态环境的警钟。绿水青山、蓝天白云、芳草依依、繁花似锦……相比污水横流、臭气熏天,任何一个人都会更喜欢在这样美丽的环境中生活,必须要坚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党员带头、全民参与,持续发力保护生态环境。广大党员干部要首先从自我做起,当好生态环境保护的“宣讲员”和“实干家”,带动形成共抓大保护的良好氛围;普通群众在看到有破坏环境行为之时,要像保护自己“家人”一样站出来进行坚决制止或举报。生态文明建设不是一朝一夕之事,只有人人树牢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人人参与其中,才能真正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更上新台阶。

“密码”之二:“取之有度,用之有节”,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真谛。

《寡人之于国也》一文中有言:“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凡事要“取之有度”才能“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的道理,对今日生态文明建设也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我们地球上的资源是有限的,只有走绿色发展这条路才行得通,必须坚决制止对自然资源的无度开发行为,大力提倡简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用可循环利用的商品逐渐取代一次性用品,从而节约更多自然资源消耗。同时,要坚决反对各行各业的铺张浪费行为,做到“用之有节”,才能更大限度减少资源流失,对生态环境保护也将起到巨大作用。

“密码”之三:齐心协力,在党的领导下坚决打好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当前,人们对生态环境保护越来越关注,舒适的人居环境成为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共同向往,坚决打好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势在必行。在这过程中,各地务必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坚决担负起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积极探索和建立健全党建引领生态文明建设模式,充分发挥党组织在环境治理中的领导核心地位,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冲在污染防治攻坚战前线,同人民群众一同积极开展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消除重污染天气、消灭城市黑臭水体、强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还老百姓一份天清气朗、碧水清波、美丽舒适的生活环境。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广大党员干部必须要当好环境保护“急先锋”,久久为功抓好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助推经济社会持续向好向快发展。

通过对《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一书的学习,我在折服于习总书记的领导风范与治国智慧的同时,结合本单位工作实际,我也开启了一段关于如何更好的做好自己本职工作、有力推进妇联工作的思考之旅。下面是我一些粗浅的学习心得,不足之处,敬请领导、同事们批评指正。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阐述了中国深化改革、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发展大势,介绍了总书记主持制定的宏伟改革蓝图,介绍了他有关治国的许多观点,包括关于改革开放、创新驱动、外交方针、国防建设、群众路线、反腐倡廉等许多问题,对了解中国道路和中国理念都极具参考价值。读此书,三点感受尤其深刻。

妇联工作是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联系妇女群众的桥梁和纽带,肩负着团结带领广大妇女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的庄严使命。作为一名妇联干部,做好新时期的妇联工作,必须牢记妇联组织神圣的使命和职责,必须清醒地、准确地把握和了解妇女群众最迫切、最现实、最直接的问题,为她们办实事,办好事,引导广大妇女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贡献巾帼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方略,是我们凝聚力量、攻坚克难的强大思想武器,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行动指南。坚决维护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权威。“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我们坚信,伟大的理论一经被广大干部群众掌握,必将变成推动伟大事业的巨大力量。只要我们真正学好、用好习近平总书记的治国理政思想理论,创新工作方法,把群众的满意作为第一标准,更好的发挥妇联系统的优势,为新时期社会和谐稳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我们今人期盼的壮丽中国梦,一定会在党领导人民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变为现实。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收录了一篇文章《广大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要做到信念坚、政治强、本领高、作风硬》。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是一件大事,关乎党的命运、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命运、人民的福祉,是百年大计。要兴党强党,保证党永葆生机活力,就必须实事求是认识和把握自己,以勇于自我革命精神打造和锤炼自己,保持对党的忠诚心、对人民的感恩心、对事业的进取心、对法纪的敬畏心。党员干部要铭记“四颗心”,做好实心人。

铭记“保持对党的忠诚心”的教导,做永远红心向党的“向日葵”,不忘初心使命。在党的坚强领导和指导下,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以党和国家方针政策为指针,以践行规划目标为方向,以服务时代发展为担当,在火热的实践、不懈的拼搏、顽强的奋斗中增强责任感、使命感、时代感和自豪感,这就是“向日葵”式的好干部。

铭记“保持对人民的感恩心”的教导,做懂得惜时感恩的“勤务员”,增强服务意识。像雷锋那样做人民的“勤务员”,热爱人民,懂得感恩,惜时奋进,爱憎分明,公而忘私,舍己为人,助人为乐,奋不顾身,不怕困难,言行一致,服务群众、服务发展、服务稳定、服务改革,这就是志愿服务精神、敬业精神、拼搏精神、创新精神、攻坚精神和工匠精神的体现和传承,值得我们学习和发扬。感党的恩,感人民恩,感师长恩,感组织恩,感社会恩,是我们服务的不竭动力和源泉。

铭记“保持对事业的进取心”的教导,做坚定理想信念的“千里马”,奉献青春智慧。无论攻克哪座高山,山高人为峰;无论横渡哪个海洋,理想信念是前进的风帆;无论从事何种行业、何种事业,付出青春智慧是成功的前提。党员干部过硬的作风、高强的本领、顽强的意志和坚定的信念从哪里来?从学习中来,从淬炼中来,从进取中来,从积累中来,从团结中来,从奉献中来。“院子里跑不出千里马,温室里育不出栋梁材。”“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有比人更高的山。”要做奔腾于草原的骏马日行千里不停蹄,要做翱翔于天空的雄鹰搏击云端不歇翅,要做冲击于江河的船只配合纤夫不松桨。

铭记“保持对法纪的敬畏心”的教导,做始终遵纪守法的“排头兵”,永葆清正廉洁。党员干部的政治思想好、处事作风好、道德觉悟高、文明素质高、工作能力强、自觉意识强,对纪律规矩和法律制度的敬畏、尊重、参悟和遵守是必要的保障。必须保持对法纪的敬畏心,做始终遵纪守法的“排头兵”,这是我们干部永葆清正廉洁的最好态度、最佳方法和最美风景。

年轻干部也好,年长干部也好,都要铭记“四心”教导,做到信念坚、政治强、本领高、作风硬,做实干家、实心人、实在人,始终在细照笃行中不断修炼自我,在知行合一中主动担当作为!

在时代的挑战和考验中谱写忠诚、感恩、进取、奋斗、奉献和廉洁的壮美篇章!

前一阶段,学习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与第一卷、第二卷一脉相承有机统一,第三卷收入了习近平总书记在2017年10月18日至2020年1月13日期间的报告、讲话、谈话、演讲、批示、指示、贺信等92篇,分为19个专题,全面系统回答了新的时代条件下中国发展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是国际社会了解当代中国的重要窗口、寻找中国问题答案的一把钥匙。通过学习,我对新时期管党治党、治国理政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为指导自己做好今后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总体上有三点感受:

一定要“深学”。此书思想高远,理论深厚。关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法治中国”等系列讲话,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我们做好新时期工作提供了基本遵循。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推动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等重要论述,充分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担当和大国的担当,既让中华民族的理想更加丰满,又让梦想之光照进现实。通过全书学习,让我们不得不审视自己责任担当和创新动力的不足,以及本领恐慌问题。此书恰如一轮明镜,照彻心扉,透彻灵魂,唯有深入学习,反复研读,才能准确把握各文之要义。

一定要“致用”。此书内涵丰富,外延广阔。书中旁征博引,用典卓绝,学若不透,难以致用。在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系列之“要将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都要用好”一文中,深刻感受到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下,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发挥市场关键作用,以及政府解放思想、改进工作方法,正确履行工作职能的紧迫感。在学习“加强与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系列讲话中,深深折服于习近平同志在世界面前展现的大国智慧,通过凝聚来自于世界的推动力量,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些论述,让我们更加坚定通过区域合作、市场运作,加快龙苍沟、牛背山等旅游资源开发,助推荥经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绿色崛起的信心和决心。

一定要“笃行”。学习要做到真学、真懂、真用,知行合一。在改进作风系列文章中提出“三严三实”要求,既传承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政治智慧和精神品格,凝练了我们党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历程中形成的优良作风和光荣传统,又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更是勾勒出党员干部躬行实干的底线。“发扬钉钉子精神,一张好的蓝图一干到底”一文,对持之以恒抓工作落实提出新要求。实干兴邦、空谈误国,一分部署、九分落实。我们必须抓好落实的点滴,从打基础、利长远的事着手,从打好重建“硬仗”、补上发展“欠账”做起,终将荥经的发展蓝图变为现实。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医愚。”《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一书,就是一剂良药,更是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和领导干部治政百宝箱,唯有善学善用,方能善做善成。

一、通篇闪烁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光芒。《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是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领导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攻坚克难、砥砺前行,实现脱贫致富全面小康、开启现代化新征程、实现伟大梦想的理论集成,是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推进人类文明进步的最新教材,是我们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理想信念、树牢以人民为中心宗旨意识的实践总结,是为世界谋大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科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我们要系统辩证地认识其中蕴含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特别是用系统思维深入把握和自觉运用,不断汲取真理的力量和智慧。

二、通篇突出了以人民为中心实现“治”与“理”的有机统一。《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以人民为中心”为统领,集治国与理政、目的与路径、任务与方法为一炉,充分彰显了为民治国、为民理政的执政理念,实现了人民是执政的基础与执政为民的高度统一。学深学透《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最重要、最根本的是向习近平总书记看齐,最直接、最管用的是向习近平总书记学习。要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人民公仆的深厚情怀,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提升政治站位,在倾听人民呼声中提高思想觉悟。要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为民理政的根本立场,始终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根本使命,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都要站在群众的立场上。要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为民治国的使命担当,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倾听人民呼声,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

三、努力推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应重点抓好三方面工作。要加快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省建设。全面加强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把各族干部群众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不断增强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要加强网络空间治理。着力提高网络综合治理能力,形成党委领导、政府管理、企业履责、社会监督、网民自律等多主体参与,经济、法律、技术等多种手段相结合的综合治网格局。要加强应急管理能力建设。深化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改革,不断加强我省应急管理投入机制和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完善应急指挥和教育培训体系,加强应急队伍和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奋力推进全省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

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心得体会感想

青年者,国家未来之希望。国家者,安民固邦之根本。

欲强国先强民,而真正之强国,行事当有准则,真正之强民,民众当有觉悟。

现在虽不过二十出头,普通学生,不比他人聪慧,不过他人机敏,没有特殊才能,没有家庭背景。这样的学生,是你是我,也是绝大多数的同龄人。

然而,对于新时代的理解,对于未来的看法,却并不是某一些人或者某几个人应该去了解,应该去学习的。我们都知道,所谓的青年对国之重要。但是,知道并不意味着每个人都真正将这些理解当做一回事,真正将时代与社会与自身结合了起来。相反,以普通人自居,以逃避为方法,以多种理由浑噩度日,行为无度之人,并不少见。

青年如我们,虽然可能无法影响到国家,做出什么惊世之举动,但是青年如我们,也应该要关注国家关注时事,各方学习,增强自身多方面的知识,从而为未来在此刻打下坚实的基础。就我个人对于近期的理解与学习,切实得理解到了现在中国处于世界的地位,现在国家面临的问题,以及在问题中,实际存在于背后的一些东西,以及契机。

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心得体会感想

习近平总书记对于青年一代的殷殷嘱托和深刻关怀让我这名正处于青年时期的大学生深受感动、深感振奋。同时,我也充分认识到青年关系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关系党的未来。所以我们应倍加珍惜今天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深切地认识到肩负的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会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青年篇章贡献青春力量,不忘初心跟党走,做一名合格的新青年。我们要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地勇做时代的弄潮儿,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

从“年轻人不要老熬夜”的贴心关怀到“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的希望寄语;从“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要扣好”的语重心长到“青年大有可为、大有作为”的信心砥砺;从“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的谆谆教诲到“同人民一起奋斗,青春才能亮丽”的梦想号召。习近平对青年的关怀浸润了每一位中国青年的心田,并在每一位中国青年的奋斗征程上深深地留下了烙印。历史的足迹因砥砺奋进而更加坚实,发展的丰碑因团结奋斗而愈加巍峨。作为一名大学生的我,深受触动,因为国家的发展与我个人的发展的关系是紧密相连的。如果没有今天中国制度稳定、经济稳定和优越的国际地位,就不会有我们今天舒适的大学学习环境,也不会有我们今天的幸福安定的生活。

如果我们当代青年的综合素质足够强大,国家就会愈来愈富强,那么离中国梦实现的脚步越来越近。我们当代青年不仅要作为时代的建设者,还要作历史的推动者。作为一名学生干部,我要时刻铭记为同学服务的理念,把为同学服务作为自己一切工作的宗旨,并要发挥自己的带有模范作为,为同学们树立一个好的榜样。同时,我们还是一名在校的大学生,在专注于学生工作的同时也不要忽视学习,只有我们拥有足够的理论知识,才能推动国家的各项事业的发展。历史担当绝不是空话,每个人的努力恰似一股子涓涓细流,凝聚在一起就会成为汪洋大海。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面对新时代新使命的千斤重担,我们要百尺竿头,更近一步,用新时代的标尺审视自己,在新征程的熔炉中锻炼自己,努力练就跟敏锐的眼光,更广阔的思维,更坚毅的品格,主动适应创新、绿色、开放、协调、共享的时代新要求,提高自己的学习本领,磨练本领,肩负起时代的重担!

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心得体会,谈治国理政心得体会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在治国理政新的实践中,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集中展示了中央领导集体的治国理念和执政方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收录了习近平总书记在2012年11月15日至2014年6月13日这段时间的讲话、谈话、演讲、答问、批示、贺信等79篇,分为18个专题。全面系统回答了新的时代条件下中国发展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是国际社会了解当代中国的重要窗口、寻找中国问题答案的一把钥匙。

一、用“中国梦”凝聚民族共识,激发正能量。

中共十八大后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并阐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国梦的本质就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梦。中国有56个民族,人口众多,国家尚未完全统一。加之当前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不同地区、不同阶层、不同领域、不同方面,想法都差异甚大。因此当务之急是要凝聚共识,一心一意求发展,推动民族复兴。中国梦提出后,民族凝聚有了一个坚实内核。中国梦的提出,可谓意蕴深远,他把国家民族和个人利益紧紧联系在了一起,使得当今中国社会充满激情,充满创业、创造的活力。每个人为实现梦想的努力,汇聚成了推动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的强大正能量。

二、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阐明当代中国的发展道路和发展走向。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艰辛探索,中国成功开辟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履职伊始,就郑重宣示,“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不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植根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我们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我们这一代共产党人的任务,就是继续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篇大文章写下去。书中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行反复强调和理论阐述,彰显自信,也传达和传导了自信,大大增强了全民族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感情认同。鲜明的旗帜、坚定的步伐,展示了中央领导集体对理想信念的执着追求,对世情国情的清醒认识,对中国未来发展走向的深沉思考,让世界感受到中国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觉和自信。

三、提出改革发展的一系列新思路新举措,描绘出发展新蓝图。

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创见的思路和举措,书中以大量篇幅,全方位展现了从改革总思路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国防等各领域具体改革思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改革再难也要向前推,敢于担当,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胆子要大、步子要稳,不能犯颠覆性错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确定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制定了总体方案,提出了路线图和时间表,涉及15个领域、330多项重大改革举措。可以说,新一届党中央描绘的改革发展新蓝图,给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更大的前进动力和成功的自信。

四、坚持以民为本、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彰显了真挚深厚的为民情怀。

习近平总书记体验过农村的艰苦生活,经历过不同工作岗位的磨练,对中国的国情了然于心,对人民的所思所想所盼感同身受。从本书的字里行间,能深切感受到中央领导集体执政为民的情怀和理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他要求领导干部树立正确政绩观,不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真正做到对历史和人民负责。他强调,“要把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制定了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这些重大举措在本书中都有充分体现。透过这些内容,可以感受到中国领导人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感受到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的根本宗旨和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体会到中国共产党执政具有坚实的群众基础。

五、抓作风建设、反对腐败,顺民意、赢民心。

习近平总书记履职伊始就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专题研究改进工作作风问题,出台了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以落实八项规定作为改进工作作风的突破口,中央领导人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自觉接受全党全社会监督,推动党风政风改进。在此基础上进行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使党内存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问题得到了一次大整治。同时,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铁腕反腐,腐败分子纷纷落马,一批重大案件得到查处,这些行动顺应了民意、赢取了民心。在反腐败的同时,加强制约和监督权力运行的制度建设,已逐步形成使领导干部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使领导干部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使领导干部不想腐不易腐的保障机制。这样一种反腐倡廉的明晰思路,使人们对于未来在中国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充满信心。

六、重担当,尚实干,增强党和政府公信力。

习近平总书记认为,担当就是责任,坚持原则、敢于担当是党的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敢于担当,就是要坚持原则、认真负责,面对大是大非敢于亮剑,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敢于挺身而出,面对失误敢于承担责任,面对歪风邪气敢于坚决斗争。这种担当精神,责任感,使命感,顺人心,得民望。这种精神也开始浸透到全社会,成为一种风尚,一种价值尺度。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思想境界,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事,求真务实,真抓实干。要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切实干出成效来。正是本着这样的精神和作风,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不喊空口号,招招指要害,件件有着落。全党全社会崇尚实干,埋头苦干抓落实蔚然成风,党和政府公信力大大增强。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内容结构层次清晰,涵盖全面,其中的重要思想,既有目标上的引领,又有原则上的要求;既彰显执政方略,又体现实践路径,具有鲜明的目标引领性、价值导向性和具体操作性,是新时期统一思想和推进工作的科学指南。认真学好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讲话精神,准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蕴含的丰富内涵、精神实质和基本要求,对于我们正确认识我党、我国建设过程中出现的成就与挫折,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就是要把贯穿在其中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转变为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思维能力,转化为实际工作的方法和本领,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心得体会感想

我会努力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此时代潮流之中,我们更应该思考如何以自身行动跟随时代,以实现新时代思想。作为新时代中国社会的新青年,我们要牢记使命,坚定不移地跟随党的步伐,紧跟党的思想,不断学习进取、开拓创新,坚持以实践完善自身不足,以实践创造美好未来。在当今世界格局下,我们拥有一个强有力的祖国,更应该坚定本民族的国家尊严与国人信心,以自身一点点的进取组成国家一步步的飞跃,完成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任务,不仅仅是学习思想,更要体会内涵,并付之于社会实践。这样才能真正完成思想对于生活的意义。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新时代不同往日,我国社会整体已迈过以前的坎,自温饱到小康,一步步地努力成就了当今时代的辉煌。我国经济已从高速发展阶段逐渐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在此阶段中,民之饱食不再是我们侧重的重点。换言之,我们应跟随时代潮流,重视经济生活质量。在日常消费中重视精神食粮,在学习中完善自我,在实践中体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涵,努力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时代青年。我们要用自身行动切实投入新时代中国的建设中去,不畏艰难困苦,与时代、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圆家之小梦,国之大梦。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心得体会

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对实现我国未来更高奋斗目标的政治动员和大众化表达,号召大家要“形成共识、凝聚力量、攻坚克难”。首先,中国梦的提出和实现具有历史必然性和历时合理性。当前,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一定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一定能实现。其次,中国梦体现了宏观、中观、微观层面内涵的辩证统一。宏观层面,中国梦体现了中国利益与世界利益的辩证统一,中观层面体现了国家利益、人民利益的辩证统一,基本内涵是国富民强,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微观层面,体现了个人利益与民族利益的辩证统一。最后,中国梦的实现必须形成共识、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团结的力量。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心得体会

历史思维:尊重历史过程、历史逻辑、历史必然性和历时合理性,把事物置于历史发展过程中进行思考,注重揭示事物发展的必然进程及内在逻辑;既注重实事求是,又注重历史地看问题。辩证思维:注重矛盾分析,抓住主要矛盾;注重矛盾双方的相互作用,在注重矛盾双方对立的时候不忽视二者的统一,统一的时候不忽视二者的对立;注重全面、联系和发展地看问题。战略思维:对根本新、全局性、长远性问题进行科学谋划的思维方式,强调时间维度上的长远考虑,跳出局部从全局看局部,跳出部分从整体看部分。创新思维:对事物做全新思考,对结构做全新调整,对活动做全新谋划,努力寻求新思路、打开新局面、开创新境界、提升新水平。系统思维:整体看问题的思维。

通过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让我在宏观理论方面有了更高的认识,同时也更加坚定了个人信念。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应进一步探索将宏观理论应用到微观的生产实际中,比如,如何能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想这不是光靠几个人或是一群人就能实现的,而是需要依靠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共同努力,实际上,坚守好自己的岗位,踏实的干好本职工作就是为这一最终目标在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也要应用好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让理论服务于人,指导行动,比如,处理问题要带着辩证思维和战略思维,不能只着眼于一个问题的改善(例如为了改善覆盖就简单的提高功率),而是要通盘考虑,通过辩证的思维,全面、联系和发展的看待问题。

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心得体会,谈治国理政心得体会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站在时代发展和战略全局高度,着眼国际国内新形势新特点,围绕治党治国治军、内政外交国防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提出许多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集中展示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治国理念和执政方略,形成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新理论成果。《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将习近平同志2012年11月15日至2014年6月13日这段时间内的79篇讲话、谈话、批示等归纳为18个专题精辑成书,为我们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提供了比较系统的重要文献。细读此书,三点感受尤其深刻。

大手笔、大担当、大情怀。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习近平同志担任总书记以来,带领我们党和全国人民脚踏实地谋划长远发展,一往无前全面深化改革,锲而不舍狠抓作风建设,不畏风险掀起反腐风暴,各项事业开新局、展新貌。这样的大手笔,让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倍感振奋,也让世界看到一个负责任的社会主义大国实现民族复兴的蓬勃气象。

大手笔源于大担当。“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我国建设和改革走的是独具特色的道路,所面临的艰难险阻和严峻挑战不亚于革命战争年代。然而,惟其艰难,更显勇毅。习近平同志执政理念首要的一条,就是肩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神圣使命的历史担当。当前,我国正值各种社会矛盾多发期和凸显期,改革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唯有具有“舍我其谁”的使命意识和担当精神,方能涉险扬帆。品读总书记的“治国理政”,篇篇都传承着革命先辈勇于抛头颅、洒热血、救中国的红色基因,折射出老一辈革命家胸怀天下、救世图强的担当精神。习近平同志强调:一代人要有一代人的担当;历史的接力棒交到了我们手里,必须要有勇气、有胆识、有担当。他还特别把“敢于担当”作为新时期好干部的标准之一。“大事难事看担当”“为官避事平生耻”。在党、国家和军队建设发展处于重大历史关头,民族复兴进入形势路径最复杂、各种压力空前加大的重要历史时期,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及时果断出台一系列重要举措,充分彰显了习近平同志作为中国这样一个大国的领袖和统帅所具有的恢弘气度和坚强意志。

大担当定有大情怀。这种大情怀,就是对国家、对人民和对党的大忠大爱。《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开篇是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八大闭幕后会见记者时的讲话,即是他郑重的“施政宣言”,其中充满了对民族、对人民和对党的热爱。这篇题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的讲话,以朴实的语言、亲切的态度、坚定的立场,宣示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执政为民的决心。此后,习近平同志多次深入浅出地阐述和描绘了能使亿万中国人民凝心聚力的中国梦。他说:“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他强调:“一定要坚持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高度,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他深知,我们党要成就民族复兴伟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必须时刻把人民的利益高高举过头顶。这种爱民为民的大情怀,充分体现了我们党把人民根本利益作为治国理政出发点和落脚点的价值追求。

大目标、大运筹、大哲学。

大手笔、大担当与大情怀必由大目标、大运筹来体现,而这一切又必以大哲学来支撑。《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所蕴含的科学思维方式和务实精神,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智慧在实践中的灵活运用和生动展开。这种科学思维方式和务实精神,融汇交织和贯穿体现在习近平同志对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战略谋划之中。

视野宏阔,谋划深远。习近平同志说,治国理政“要放眼世界,放眼未来”。他强调,只有眼界非常宽阔,正确认识和积极顺应中国和世界发展大势,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党和国家面临的大事,才能把握工作主动权,跟上时代前进步伐,促进事业顺利发展。在治国理政实践中,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面临的内外环境更趋复杂、每前进一步都会遇到新问题的严峻挑战,习近平同志总揽全局、谋篇布局,明确提出事关党、国家和军队发展的一系列战略目标和战略部署:提出中国梦强军梦,凝聚和引领人民共同奋斗;外交纵横捭阖,构建新型大国关系,以“亲诚惠容”经略周边,提出“一带一路”战略构想;整肃党风,重拳反腐;深化改革,普惠民生;依法治国,民主协商;强军精武,加强战备;等等。这一切都充分体现了习近平同志深谙老一辈革命家治党治国治军精要又有鲜明个性风格的雄韬伟略。

总揽全局,系统运筹。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治理国家和社会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统筹兼顾,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把握问题的关联性、整体性、系统性。习近平同志既胸怀全局、总揽各方、运筹帷幄,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勾勒出一幅治国理政方略图;又注重抓龙头、抓大事、抓枢纽、抓关键,有重点、有步骤地推进各项工作。他特别强调,要提高把握事物发展总体趋势和方向的战略思维能力;提高知古鉴今,运用历史眼光认识发展规律的历史思维能力;提高分析矛盾、解决问题、促进全面协调发展的辩证思维能力;提高破除迷信、打破陈规、因时制宜、开拓前进的创新思维能力;提高凡事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结果的底线思维能力。人们由衷赞叹:十个指头弹钢琴不错音符、不乱节奏,错综纷繁中有条不紊,非有系统运筹的高超能力不能为之。

定力如山,坚若磐石。不因“泰山崩于前”失神改色,不以“麋鹿兴于左”乱意分心,才可谓有定力。面对内外压力,面对众声喧哗,习近平同志反复告诫我们:党的领导干部一定要有战略定力。在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异常激烈的时候,习近平同志强调坚持“三个自信”,坚守“两个不能否定”;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阶段,强调对看准了的改革要下决心推进,而不能改的什么时候也不改。习近平同志居安思危、举重若轻,“纷繁世事多元应,击鼓催征稳驭舟”的风范,让我们领略到他治国理政的远见卓识和高超艺术。

务实朴素,知行合一。实事求是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也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但有一段时间,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严重削弱了这一传统。《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汇集了习近平同志关于领导干部必须务实的一系列要求: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要接地气、察实情、出实招、求实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抓工作要踏石留印、抓铁有痕;功成不必在我,一张蓝图绘到底;不兴伪事,不采华名;等等。习近平同志率先垂范、知行合一,带头厉行作风建设各项规定,带头发扬清新朴实的话风、文风、会风,为全党树立了真理力量与人格力量统一的标杆。

大时代、大实践、大作为。

我们正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党和国家事业开启了新征程。充分发挥习近平同志治国理政方略引领实践的巨大威力,将其作为行动指南和基本遵循,我们的事业就会走得好、行得远,我们就能如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切实用习近平同志治国理政方略武装头脑。习近平同志治国理政方略,是我们凝聚力量、攻坚克难的强大思想武器,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行动指南。当前,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地位,就是要确立习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指导地位,坚持用讲话精神指导各项工作;搞好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就是要用习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讲话精神铸魂固本,坚定理想信念,强化精神支柱;统一广大干部群众思想行动,就是要用习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凝聚意志,形成推动事业发展、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力量。

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权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全面落实从严治党,特别是坚持标本兼治,全面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纯洁党的队伍,一系列重大举措深得党心军心民心,使党的执政基础更加巩固,党中央的领导核心地位进一步加强。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越是伟大而艰巨的事业越需要有坚强的领导核心。正如习近平同志指出的:“改革开放任务越繁重,越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越要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我们必须高度自觉地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同志治国理政方略和重大决策部署上来,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

发扬“钉钉子精神”,坚持“一分部署、九分落实”。一个行动胜过一打纲领。治国理政忧无策,更忧有良策而不落实。习近平同志指出:“我们要牢记一个道理,政贵有恒”,“要抓实、再抓实”。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言必信、行必果,招招指要害,件件有落实,为我们树立了榜样。对照之下,一些地方还存在“干打雷不下雨”的假把式;有的单位和部门表态的调门越喊越高,只重形式的活动一个接着一个,实际都是在走过场;还有的领导干部等待观望,为官不为,无所作为。这种状况亟须彻底改变。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习近平同志为我们确立了宏伟目标,提供了行动指南。我们坚信,伟大的理论一经被广大干部群众掌握,必将变成推动伟大事业的巨大力量。只要我们真正学好用好习近平同志的治国理政思想理论,融汇先贤追求和今人期盼的壮丽中国梦一定会在党领导人民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变为现实。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心得体会全文完整

几天来,通过专家解读、集中领读、个人研读,我对《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精髓要义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把握。特别是《把人民军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专题,是习近平强军思想的集中体现,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我们党建军、治军的指导思想、方针原则,必将引领人民军队走上强军的新征程。下面,结合学习思考,谈几点收获和体会。

一、牢牢守住维护核心、听党指挥这个“根本点”
。

二、紧紧扭住职能任务这个“突破点”
。

三、时时关注风气建设这个“关键点”
。

反之就会关系不好处、工作难开展、心里有疙瘩,甚至出现政治“雾霾”,搞得“乌烟瘴气”“鸡犬不宁”,最后的结果只能是谁也得不到好处。工作中,要以宽阔的胸怀和气量容人容事,学会欣赏别人,善于吸纳意见,多做成人之美的事,营造一种很纯洁、很朴素、很真挚的战友情谊,从一开始就把团结的旗帜举起来、把风气正起来,让每名同志都神情气爽、舒心工作。三是大兴研究的风气。每个岗位都是一门学问,不下功夫学习钻研难以胜任本职。新的使命任务赋予我们新的课题,需要研究的问题很多,需要我们紧跟时代步伐,强化能力提档、素质转型的本领恐慌意识,盯着问题学理论,深入一线搞调研,聚焦发展解难题,切实把新体制下工作运行的内在机理搞清楚,促进各项工作向精准抓建转变、向精简高效转变,用创新、体系、集约、融合的理念引领单位全面建设发展。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