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是对自己在某种经历或学习过程中的感悟和思考的总结。在下面的范文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同人在总结自己的经验和教训时的不同角度和思考方法。
今天我们全体教师聚集在一起,听董学恩老师关于图书的培训。时间首先让我们知道图书是通过一定的方法与手段江知识内容以一定的形式和符号,按照一定的体例,系统的记录于一定的形态的材料上,用于表达思想,积累经验,保存知识与传播知识的工具。
在我们里,我们以绘本教学为最主要的教学方法。绘本教学有以下的特性及优点:
1、利用天生的喜好爱听故事。
2、简单的句型,便于初学者阅读。
3、丰富孩子的字词,句型。
4、大量阅读,养成阅读的好习惯。
5、配合cd,磁带,自学反复练习。
绘本是儿童文学的一环,它的主要阅读对像是学龄前后的幼儿。图像是幼儿重要的阅读工具,也是绘本最重要的组成部份。绘本的图像除了要贴近儿童的世界,也必须重视美感呈现。好的绘本,每张图像都会说话,图与图之间呈现独特的叙事关系,儿童得以由直觉进入绘本的世界,自然流畅地听故事。由于幼儿识字不多,不能独立阅读,所以绘本的文字,便须要大人代为关读,再说给小读者听。也就是说,绘本的文字并不是写给小读者看的,而是让他们听的。
绘本的图像和文字必须韵含默契,像呼吸、像音乐、像双打运动员般紧密配合,方能让小读者轻松愉快地阅读。幼儿对外在世界的认识,是从整体来掌握感觉,而非由细部思考分析的。这种特质使小孩在情境中,很少冷眼旁观,而经常的热情,全情投入地参与。在与大人共读绘本时,他们不仅在听一则他人的故事,他们会与故事中的角色合而为一,亲历其境地体验这段故事。
绘本为小孩提供丰富的体验,体验到的感受经过时间沉淀,便会慢慢化为知识和智能。在阅读之后,大人应避免说教,急不及待地说明、询问、考试。我们应把看书、听故事的主权还给孩子,给他们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反刍绘本。大人可以坐看绘本,在孩子的生命中发芽、成长。
一提到调皮的孩子,相信很多幼师都会疼痛。因为我曾经也有这么一段头痛的经历。
有句话说得好:幸福的家庭是相同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我现在想把这句话改一下听话懂事的孩子是相同的,调皮的孩子各有各的不相同。
记得刚毕业来到幼儿园。第一次走进教室就发现我们班调皮的孩子就非常多。一抓一大把。一个调皮的孩子就够让我们头痛了,现在还是一群调皮的孩子。对我这个刚刚走出校门的新手来说真的很难应付。
刚刚接到这个班,我对每一位孩子都充满了爱心。对那些调皮的小朋友我也是非常有耐心的跟他们沟通交流。但是几个星期下来,我发现他们根本不买我的帐。甚至变本加厉起来,这些孩子往往个性强、胆子大、对自己约束能力差,吵吵闹闹的给班级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一个调皮孩子带动了一群本来懂事的孩子开始调皮,这一群调皮的孩子就带动了我们半个班的孩子调皮起来。我最初的耐心也被磨平了。我对他们发脾气拍桌子都不管用了。由于每天对他们施行河东狮吼,加上我的发声不正确,我的声音时常会变成沙式比哑。
对于这些,我真的是苦不堪言。我对他们已经失去了信心。曾经的小天使群部变成了小魔鬼,一看到他们我就头痛。但是,在一次集体教育中我偶然发现,这些孩子特别喜欢受表扬。只要我每次说要表扬谁谁谁,他们的神情就都开始专注起来。就连那些特别好动的小朋友也会安静下来。其实他们都喜欢被老师关注被别人表扬的。
看来,他们也不是对什么都无动于衷的。从这开始,我对他们施行了一套策略。
当我们在平时遇到孩子时,或上课前,我就会鼓励的语言和喜悦的微笑提醒他们这节课不要再捣蛋了。甚至可以摸摸他的头说:你上节课,已经有进步了,这节课要表现更好噢。上节课,你认真听老师讲课,回答问题不错啊。相信这节课你会表现更好,希望你继续努力。我的名言是:鼓励,鼓励,再鼓励。想想看,我们大人都喜欢听好话,何况是一个孩子,何况老师的表扬在孩子的眼中是多么的宝贵。
在上课开始一段的时间里,可能孩子还能记住老师的话语,可是,后来就忍不住插嘴、开小差、走动、做小动作等等。像我以前会制不住说:叫你不要说话!再说,再动我就让你站到前面来可是,我们的老师们,如果你不能忍住心中的怒火,这样大动肝火,你的身体会受得住吗?你的课还怎么上呢?孩子以后还会想努力地去改吗?我想:其实我们可以用一个很小的动作或是一个很严肃的眼神来提醒孩子,如果孩子还在玩心爱的玩具,虽然你三番五次强调不准在上课时候玩,带来会没收。但是,请你现在一定要忍住,你可以悄悄告诉他,快点学习,老师暂时帮你保管一下,放学以后再来拿。否则,你没收他的玩具,他会整节课无心学习,甚至对老师心怀忌恨。如果孩子在你讲得兴致正高的时候,突然有插嘴,你可以说:你的问题回答得不错。要是你举手回答,就是个有礼貌的孩子了。下次记住好吗?可当学生插嘴,是无理取闹时,你可以停住讲课三秒,用眼神告诉他,他犯错了。这就是考验老师的忍耐性的时候了,这就是彰显你教育魅力的时候了。
下课了,老师还可以找孩子谈一谈。跟他说说他这样做得不对,为什么不对;问问他当时是怎么想的,或者为什么改不了坏毛病;知道他犯错的原因后,可以告诉孩子相应的解决办法。并通过谈话,让孩子明白,老师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他好,而不是仅仅为了自己能完成教学任务。这就是与心换心。心理学认为:一个好的习惯形成需要21天。就这样周而复始,三番五次耐心地对孩子进行教育,相信,就是一块顽石也会变灵石的。
何况,调皮是孩子的天性,我们怎么可以把他的天性给抹杀了呢?幼儿心理研究表明:孩子的生长发育和调皮是紧密相连的,孩子的生长发育需要调皮,学龄前儿童身心发育很快,生长需要运动,运动帮助生长,孩子的很多调皮现象都是这种帮助生长的运动外部表现,从这个意义讲,调皮是孩子的天性。由于生长孩子要动,但又缺乏知识经验,这一对矛盾是孩子调皮的本质。例如:幼儿普遍爱玩运动玩具,这就是他们生长过程中必须伴随运动的表现,根据这一要求,社会及幼儿家长就要为幼儿配置适量且符合幼儿特点的运动玩具,以满足他们的生长要求,此外,在孩子玩耍过程中,应加强引导和看护以防磕伤、碰伤。又如,有的孩子骂脏话,就是他需要动口,但又缺乏经验,就在成人那里学来脏话骂人,这就是调皮,对此孩子周围的成人就要讲文明、讲礼貌,身体力行,给孩子做榜样带头作用。如:给孩子讲一些知识性、趣味性的故事,教孩子背诵一些儿歌,朗读一些诗歌,这样不仅能丰富孩子的口语能力,又能满足孩子生长过程中口动的需要,经这样正确引导定能使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以上证明孩子的父母硬是强制孩子不能动,就等于给生长中的孩子心灵上带上了枷锁,这对他们身体的发育、智力和个性的发展都是有害的。
有些调皮其实是孩子求知的反映,有些孩子的好奇性特强,但他们知识经验有不足,这一对矛盾的发展就表现为调皮。例如:有个孩子他妈妈每次洗衣服,他就去玩水,每次都把衣裤弄湿,挨了打骂,但他还是要去玩水,妈妈问他为什么要玩水,孩子回答:我用手一搅,就搅出很多泡泡。原来是孩子对肥皂水泡很感兴趣,所以百玩不厌,打骂不怕,这看来就是调皮,其实却是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孩子的求知欲旺盛的表现。知道了孩子调皮的根源,就要正确对待孩子的调皮。孩子的文明,一方面要顺其自然,另一方面是正确引导,使孩子在生长过程中,即学到知识,又养成良好的品德习惯。
看来,无论什么样的学生都是可以有改变的。好动的孩子都是比较聪明的孩子,我们应该充分调动这些孩子好动的习性,让他们协助我们工作,给予他们鼓励与表扬,而不是一味地要求他们安静,不要动等,这样效果可能要好一些。
原来我也曾经认为,有些孩子真的就怎样怎样了,调皮孩子再怎么付出也是没有用的。但是现在,我改变了这样的想法。在他们玩劣的外表下,我已经看到了希望,跟他们在一起,我已经感受到了一个成功的雕玉者的喜悦,因为璞玉只要精心雕琢是会成为好玉的。现在我也真正的体会到为人师者的真谛付出,也需要用对方法!
为更好地理解幼儿、读懂幼儿,在秋意绵绵的十月,我们来到了美丽__,来到了此次跟岗学习的目的地——__市__幼儿园,与__幼儿园的幼教同仁们相聚一堂,静待花开,聆听花开的声音。
初见·__中的美好。
走进__幼儿园,我便被眼前的景致所吸引、驻足。只见入园处花团锦簇,五颜六色的鲜花和极具特色的花盆、优雅的花架把__幼儿园衬托得如家般美丽、温暖,整个园所环境优雅、自然,活动室舒适而温馨,为孩子们营造了“亲自然·温享体验·共情感”的良好环境。移步户外南草地、小鱼池、小花小园、小树屋、自然角、中庭__、小沙池……这些精致的小场景,融汇了大自然的精华,是孩子们彼此交流、嬉戏的乐园。再看室内多元化的专项活动室带给幼儿自主游戏的空间:孩子们在“麦兜小厨房”中体验生活劳动乐趣,品尝劳动的成果;在“创意彩虹吧”中描绘自己的__,展现属于自己的作品;在“蜗牛故事会”中静心聆听,勇敢表达;在“奇思妙构坊”中动手拼搭,实现小小建筑师的梦想。
追寻·__中的欢乐。
循着__中的小路,我们来到了操场,在欢乐活泼的晨间音乐中,__中处处都有孩子们朝气蓬勃的身影,处处飘荡着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他们用稚嫩的声音礼貌地跟我们打招呼,热情地欢迎我们的到来。敞亮的操场上,孩子们正热火朝天地投入到趣味十足、丰富多彩的晨间活动中,班级所运用的合理材料,让孩子参与性高、兴趣性浓、操作性强,在儿童化、教育化、艺术化、生态化、立体化、多元化一体的环境中,显得格外有趣。
在短暂的休息之后,每一条独具特色的长廊混班互通游戏吸引着我们的眼球,瞧,小班“半亩花田”游戏中孩子们变成了专业的小厨师、有爱的妈妈,中班“花花小镇”游戏中孩子们体验着各种社会职业角色,大班“建构街”里孩子们充满奇思妙想。作为__幼儿园特色互通游戏,三个年段通过全方位的游戏视角,向我们展现了自然与体验、角色与交往、挑战与合作。丰富的游戏材料,融洽的师幼互动,让观摩游戏的我们,情不自禁地走近孩子,融入孩子,一起体验游戏的趣味,在交流与记录中留下美好的瞬间。
探求·__中的管理艺术。
我们还参与了区域动态观摩研讨活动。教研活动通过互动交流、举例建议等环节,让教师们学会在游戏中多视角关注、解读、评价幼儿,思考“提升与改进”的有效实施策略,从而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也让我们更加了解了游戏的概念与观察,学会在游戏中多视角关注、解读、评价幼儿,提高教师观察解读幼儿的能力。随后,我们也通过现场互动交流的方式分享了自己的观点与感想。
后勤管理是幼儿园管理中重要的一部分。在后勤负责人裘姝琴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两所幼儿园的整体环境,从校园安全、食堂工作等方面进行详细了解,他们细致的后勤工作让我们不禁赞叹。另外,我们还参加了园区本学期的膳管会会议“寻爱的味道”,与幼儿园膳食管理团的家委们一同探讨孩子的膳食结构与当前家庭喂养形成的进餐问题,为幼儿提供更健康、更有营养的幼儿膳食一起出谋划策。
人们都说教育是一颗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秋日里的美好遇见,我们碰撞着教育的智慧和火花。我们在深入地了解__学前教育集团课程理念与管理理念的同时,感受了__学前教育集团教师团队的敬业和专业,让我们开拓视野,受益良多。今后我们仍将在探索幼儿教育发展的道路上携手前行,静待花开!
有句话说得好:幸福的家庭是相同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我现在想把这句话改一下听话懂事的孩子是相同的,调皮的孩子各有各的不相同。
记得刚毕业来到幼儿园。第一次走进教室就发现我们班调皮的孩子就非常多。一抓一大把。一个调皮的孩子就够让我们头痛了,现在还是一群调皮的孩子。对我这个刚刚走出校门的新手来说真的很难应付。
刚刚接到这个班,我对每一位孩子都充满了爱心。对那些调皮的小朋友我也是非常有耐心的跟他们沟通交流。但是几个星期下来,我发现他们根本不买我的帐。甚至变本加厉起来,这些孩子往往个性强、胆子大、对自己约束能力差,吵吵闹闹的给班级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一个调皮孩子带动了一群本来懂事的孩子开始调皮,这一群调皮的孩子就带动了我们半个班的孩子调皮起来。我最初的耐心也被磨平了。我对他们发脾气拍桌子都不管用了。由于每天对他们施行河东狮吼,加上我的发声不正确,我的声音时常会变成沙式比哑。
对于这些,我真的是苦不堪言。我对他们已经失去了信心。曾经的小天使群部变成了小魔鬼,一看到他们我就头痛。但是,在一次集体教育中我偶然发现,这些孩子特别喜欢受表扬。只要我每次说要表扬谁谁谁,他们的神情就都开始专注起来。就连那些特别好动的小朋友也会安静下来。其实他们都喜欢被老师关注被别人表扬的。
看来,他们也不是对什么都无动于衷的。从这开始,我对他们施行了一套策略。
当我们在平时遇到孩子时,或上课前,我就会鼓励的语言和喜悦的微笑提醒他们这节课不要再捣蛋了。甚至可以摸摸他的头说:你上节课,已经有进步了,这节课要表现更好噢。上节课,你认真听老师讲课,回答问题不错啊。相信这节课你会表现更好,希望你继续努力。我的名言是:鼓励,鼓励,再鼓励。想想看,我们大人都喜欢听好话,何况是一个孩子,何况老师的表扬在孩子的眼中是多么的宝贵。
在上课开始一段的时间里,可能孩子还能记住老师的话语,可是,后来就忍不住插嘴、开小差、走动、做小动作等等。像我以前会制不住说:叫你不要说话!再说,再动我就让你站到前面来可是,我们的老师们,如果你不能忍住心中的怒火,这样大动肝火,你的身体会受得住吗?你的课还怎么上呢?孩子以后还会想努力地去改吗?我想:其实我们可以用一个很小的动作或是一个很严肃的眼神来提醒孩子,如果孩子还在玩心爱的玩具,虽然你三番五次强调不准在上课时候玩,带来会没收。但是,请你现在一定要忍住,你可以悄悄告诉他,快点学习,老师暂时帮你保管一下,放学以后再来拿。否则,你没收他的玩具,他会整节课无心学习,甚至对老师心怀忌恨。如果孩子在你讲得兴致正高的时候,突然有插嘴,你可以说:你的问题回答得不错。要是你举手回答,就是个有礼貌的孩子了。下次记住好吗?可当学生插嘴,是无理取闹时,你可以停住讲课三秒,用眼神告诉他,他犯错了。这就是考验老师的忍耐性的时候了,这就是彰显你教育魅力的时候了。
下课了,老师还可以找孩子谈一谈。跟他说说他这样做得不对,为什么不对;问问他当时是怎么想的,或者为什么改不了坏毛病;知道他犯错的原因后,可以告诉孩子相应的解决办法。并通过谈话,让孩子明白,老师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他好,而不是仅仅为了自己能完成教学任务。这就是与心换心。心理学认为:一个好的习惯形成需要21天。就这样周而复始,三番五次耐心地对孩子进行教育,相信,就是一块顽石也会变灵石的。
何况,调皮是孩子的天性,我们怎么可以把他的天性给抹杀了呢?幼儿心理研究表明:孩子的生长发育和调皮是紧密相连的,孩子的生长发育需要调皮,学龄前儿童身心发育很快,生长需要运动,运动帮助生长,孩子的很多调皮现象都是这种帮助生长的运动外部表现,从这个意义讲,调皮是孩子的天性。由于生长孩子要动,但又缺乏知识经验,这一对矛盾是孩子调皮的本质。例如:幼儿普遍爱玩运动玩具,这就是他们生长过程中必须伴随运动的表现,根据这一要求,社会及幼儿家长就要为幼儿配置适量且符合幼儿特点的运动玩具,以满足他们的生长要求,此外,在孩子玩耍过程中,应加强引导和看护以防磕伤、碰伤。又如,有的孩子骂脏话,就是他需要动口,但又缺乏经验,就在成人那里学来脏话骂人,这就是调皮,对此孩子周围的成人就要讲文明、讲礼貌,身体力行,给孩子做榜样带头作用。如:给孩子讲一些知识性、趣味性的故事,教孩子背诵一些儿歌,朗读一些诗歌,这样不仅能丰富孩子的口语能力,又能满足孩子生长过程中口动的需要,经这样正确引导定能使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以上证明孩子的父母硬是强制孩子不能动,就等于给生长中的孩子心灵上带上了枷锁,这对他们身体的发育、智力和个性的发展都是有害的。
有些调皮其实是孩子求知的反映,有些孩子的好奇性特强,但他们知识经验有不足,这一对矛盾的发展就表现为调皮。例如:有个孩子他妈妈每次洗衣服,他就去玩水,每次都把衣裤弄湿,挨了打骂,但他还是要去玩水,妈妈问他为什么要玩水,孩子回答:我用手一搅,就搅出很多泡泡。原来是孩子对肥皂水泡很感兴趣,所以百玩不厌,打骂不怕,这看来就是调皮,其实却是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孩子的求知欲旺盛的表现。知道了孩子调皮的根源,就要正确对待孩子的调皮。孩子的文明,一方面要顺其自然,另一方面是正确引导,使孩子在生长过程中,即学到知识,又养成良好的品德习惯。
看来,无论什么样的学生都是可以有改变的。好动的孩子都是比较聪明的孩子,我们应该充分调动这些孩子好动的习性,让他们协助我们工作,给予他们鼓励与表扬,而不是一味地要求他们安静,不要动等,这样效果可能要好一些。
原来我也曾经认为,有些孩子真的就怎样怎样了,调皮孩子再怎么付出也是没有用的。但是现在,我改变了这样的想法。在他们玩劣的外表下,我已经看到了希望,跟他们在一起,我已经感受到了一个成功的雕玉者的喜悦,因为璞玉只要精心雕琢是会成为好玉的。现在我也真正的体会到为人师者的真谛付出,也需要用对方法!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多元化已成为未来教育的趋势,这就要求每位教师把儿童的需要作为教育的切入口,以人为本,遵循教育发展规律,促进幼儿与教师的共同发展。因此,我们的观念不能仅仅停留在传统教育的师道尊严上,我们不仅呼唤着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提倡一种平等交往;更要去体察和探明幼儿的兴趣与需要,并及时提供支持。
一.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用欣赏的目光去注视身边的孩子。在孩子的眼睛里,常常会写满对老师的崇拜,他们对老师是那么的尊敬和信赖,老师说什么,他们就信什么。那么,我们教师应该怎么做呢?我们也不妨时时用欣赏的目光去注视身边的孩子。
1、以公正的态度欣赏孩子孩子们都渴望得到老师的关注与赞赏,教师一次点头、一个微笑、一句表扬就如同一场知时节的好雨,赋予幼苗向上的信心和生长的力量。如果教师把欣赏的目光、成功的机会只投向个别几个孩子的身上,那么,作为陪衬品的其他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必然会受到重创,对老师对班级的情感也会随之淡化。因此,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以公正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孩子,给每个孩子以发展的机会。
2、以发现的目光欣赏孩子这就是《纲要》所提出的发展性原则,要求我们教师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孩子,要看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俗话说:世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同样,孩子间的禀赋品性也是各不相同,要使孩子的潜能在各自的起点上得到充分的发展,教师就应以发现美的目光去捕捉、欣赏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在孩子缺乏自信时,我们教师要鼓励其点滴进步,帮助他树立信心,而且,对于不同的孩子,也需要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去欣赏,去挖掘他们身上微小的闪光点。以宽广的胸襟欣赏孩子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要宽容孩子的过错,允许幼儿尝试错误、允许幼儿宣泄情绪、允许幼儿说出自己的不同意见。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对于自治力十分有限的幼儿而言,有缺点、有过失是在所难免的,作为一名教师,我们不仅要看到孩子的可爱之处,还要接纳孩子的不足,更要宽容孩子的破坏行动。
二、及时提供支持,促进幼儿的发展如果说,欣赏的眼光能够使我们真正从孩子的视角去看待世界,那么,当孩子在活动中遇到困难、出现问题、需要帮助时,作为教师,我们又应该怎样支持他们,以引发其更有价值的学习行为呢?我认为:首先,我们要学会倾听要倾听幼儿心声,及时捕捉教育的契机。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深入地了解他们。在与孩子日常接触和交往中,我们教师要时时做个有心人,注意倾听孩子们说什么;耐心观看孩子们做什么;适时询问孩子们想什么,及时体察和探明他们的兴趣和需要,创造条件满足需要。其次,我们要学会等待就是当孩子在活动中出现问题时,我们不要急于把知识呈现给他们或回答他们的问题,而是给孩子充分提供探索的时间和空间,鼓励他们自己寻找资料,获取信息,去探索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
其三,我们要学会适当的回应在探索性活动中,由于幼儿缺乏知识经验,他们对事物的认识往往只是停留在表面,这时候就需要我们教师借助特定的情景、材料,借助开放式的问题,适时地对幼儿进行点拨,引导他们发现新疑问,产生新主题,从而,有效地促进幼儿的活动向纵深发展。
在幼儿园五大领域教学活动中,健康是在排在首位。幼儿健康教育有很多内容,包括: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更细致的包括生活卫生制度的教育:饮食和营养卫生教育:一般卫生知识教育:预防意外伤害的教育:美育和道德品质的教育等等。在幼儿园日常生活中老师会渗透很多健康教育指导,下面本文将结合一些实例进行讲述。
在晨间接待的环节,教师会和孩子打招呼,在这个环节中,教师通过观察孩子的表情就知道孩子早晨入园的情绪怎样。通过观察我们就可以对情绪不好的孩子及时的进行开导,帮助他们每天入园都有好的情绪。我们班级有一名康康小朋友,每一天早上都会哭着来上幼儿园,有的时候他还没有到班级就能够听到他的哭声,听到哭声班级的孩子都知道是康康来了,一开始的时候我们安慰康康,询问原因,后来发现询问他原因对于安抚她的情绪根本没有。后来康康来园我们就大声的说:“康康,早。”他也会回应一个字“早”。然后他就慢慢回答座位上,等到他自己稳定情绪再和他聊天,他就会很愿意和你说话。久而久之你会发现每天早上那个哭声不见了,康康也逐渐喜欢上幼儿园,更好的适应幼儿园的生活。
在晨间锻炼的时间段内,教师会组织孩子进行户外体育锻炼,其中包括集体游戏、分散锻炼。集体游戏同伴之间要互相合作玩游戏;在分散游戏时,孩子们可以自主选择喜欢的游戏区,自主游戏。充足的游戏时间是为了帮助幼儿强健的体魄。
每天的`喝水环节,教师会根据不同的时间段提醒孩子学会喝水。夏天来了,孩子们晨间锻炼结束回到教室特别的热,班级中有几名孩子回到教室马上会去喝水,这个时候教师提醒孩子刚运动结束休息一会再喝水会更好,并告诉孩子为什么刚运动完不能喝水,帮助他们养成好的喝水习惯。有的孩子就是不喜欢喝水,每一次让他喝水他就说自己不渴,这个时候教师会组织孩子们讨论为什么要喝水,喝水对身体有什么好处;还有创设班级的环境,每一次喝完水就自己在自己照片的那格子记录一次,等到一天结束之后比比看谁喝的水多;或者一组内举行一些喝水的小竞赛,每一组每天选举一名爱喝水的孩子,让个别不爱喝水的孩子爱上喝水。
现在的孩子特别挑食,好的饮食习惯也是健康领域的内容。刚入学的小班幼儿,每一天的进餐也是让老师比较头疼的问题,孩子们吃饭时贪玩、挑食、浪费等现象特别的多。特别是挑食的问题,有的孩子不爱吃菜,有的孩子不爱吃肉。这个时候我们先和家长交流,因为孩子有这样的习惯一方面是家长在家纵容的结果,让家长先摆正教育观念,在家里也能够帮助孩子树立好的饮食习惯;在幼儿园我们老师也会选择一些关于饮食的儿歌、小比赛、日常鼓励的话帮助孩子。
幼儿园日常生活渗透健康教育指导的内容还有很多,我们重视孩子健康方面的教育就会发现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的不足,就会想一切的方法帮助孩子。
案例背景:说到区域游戏的开展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了,从小班的娃娃家、中班的生活角、大班的表演区。区域游戏是教师根据幼儿的发展现状和发展目标,创设多种领域的学习区域。并提供活动材料,让幼儿通过自身的摆弄、操作去感知、思考、寻找问题的答案。而教师的任务是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敏感的察觉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让孩子成为游戏的主人,和孩子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生互动。
案例一:谁来当老爷区域活动开始了,小朋友都到自己喜欢的区域角活动去,只听见表演区里传来了吵闹声,“我要当小姐,是我先来的,我要当公主,我才不要当老爷呢”。我随声望去,原来是大家都为自己扮演的角色所争吵,很多孩子都吵着争当小姐。尤一卿和沈馨宁争着当公主,他们正互相争夺代表公主标志的头饰,谁也不肯让。而胡一桑当了夫人,只有一个老爷就是没有人愿意当。就在他们争执不下时,他们发现我在一旁,就把求助的目光指向了老师,希望老师给他们一点权威的评判。像这样争吵经常发生,真是见了头疼,原先我们是想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多给孩子一些自主权,就让他们自己选择角色,自己分配角色。
迫于无奈,我只好指定谁当小姐,谁当是公主,分到自己喜欢的角色的小朋友很开心,没有分到得嘟着嘴巴,最后见瑶瑶还没有角色,我就问她:“你来当老爷吧?”她说:“我才不要当老爷呢,我喜欢当夫人。”我说:“那到底谁愿意当老爷?”小朋友你看我我看你,谁也不愿意当老爷。反思:在区域活动中,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自由选择活动,这样能更好的按照自己兴趣能力来进行活动,能使幼儿体验成功、愉快的机会,从而激起他们对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例如:我班幼儿他们对于角色扮演有着浓厚的兴趣,他们最关心自己扮演什么角色,自己会选择喜欢的角色,却不善于分配角色。所以当她遇到自己喜欢的角色,往往会争论不休,这与他们的自我为中心状态有关。
作为老师可以不用硬性指派谁谁去当客人,可以采用相互协商分配角色,协商后没有争议了再开始游戏。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自己互相分配角色,以一种协商的态度来选择和分配,当孩子的意愿与角色之间相距太远而无法协商,这时教师应酌情协调,启发幼儿制定轮换角色的规则,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担任主要角色和自己喜欢的角色,当孩子得到自己喜欢的角色,教师应该对其提出一些游戏的要求,让他学会珍惜自己的机会。同时对做出谦让的幼儿进行表扬,这样有助于帮助幼儿逐步学会协商、合作,学会克制自己,去理解和满足同伴的需要,同时有助于培养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
案例二:乱七八糟了在开展主题――有趣的水时,其中有一个活动是〈溶解的秘密〉,教学活动时老师和小朋友一起做了有关溶解的实验,当时小朋友都很感兴趣,对于溶解非常好奇,在活动中对于那些介于溶解与不溶解的材料小朋友更是想探索。于是我们老师在益智区里给孩子提供了操作材料。区域游戏开始了,小朋友先是向上次教学活动一样,一种一种材料做实验,做完了还会在纸上做记录。我在一旁看了心想:他们到是挺乖的,把老师教的都记住了。过了15分钟左右,我又来到了益智区,可这次我看到的却不如人意。
只见桌子上面粉、颜料什么都有,小朋友的手都在用手抓操作材料,看到这情景真的很气愤。可孩子们却玩得很起劲,一边玩,一边还在叽里咕噜的说着写什么。曹杰小朋友还小呵呵地举起一杯黑乎乎的东西给我看:“老师,你看我调的毒药。”其他几个小朋友见了都问:“什么呀,乱七八糟的?”于是我也跟着搭腔:“曹杰,你这是什么呀,乱七八糟,黑乎乎的,就象泥浆水。”其他小朋友见我这么说,都大声笑了起来。没想到那小子头还挺老的,告诉我们说:“这是我用很多东西溶解在一起做的毒药,有洗发露、盐、糖、红色的颜料、黄色的颜料,对了,我还加了绿颜料和咖非的颜料。”其他小朋友听他这么一说也都纷纷往杯子里放各种东西。看他们那么投入,我也就没有再阻止,只是对他们说:“你们好好玩,别忘了把你的实验记录下来,一会玩好了,归你们整理干净。”
反思:我很庆幸自己没有因为一时冲动而阻止小朋友的自主探索活动。我们觉得在科学探索性的区域中,应该多些自主,少些束缚――旧式的教育观、儿童观使教师忍不住要说、要管、要问。觉得班级常规不能不抓,游戏规则不能不讲。于是,“看图书不能说话、不同的玩具不能混着玩……”,这些所谓“规则”框住了孩子的言行,抑制了他们的自由创造和表达。
《纲要》中指出:“教师应耐心倾听、努力理解幼儿的想法与感受,支持、鼓励他们大胆探索与表达。”可见,幼儿才是游戏的主人,教师提供的应是支持、鼓励,而不是管理、束缚。老师应该多些鼓励,少些说教。当孩子面对成人赞许、肯定的目光时,孩子心理会更自信、思维会更活跃。我认为只要是孩子喜欢的、孩子愿意的、孩子主动的,在安全范围之内的,我们老师都应该有目的的鼓励孩子去尝试。我的感想:只有解开束缚,为幼儿提供一个尽可能宽阔的自主空间才能达到“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的教育总目标。在幼儿区域游戏过程中,教师应成为幼儿游戏的支持者。不吝啬赞美的语言,及时表扬他们的点滴进步,鼓励他们大胆创造与表达。同时,要成为幼儿的游戏伙伴,以平等的身份与幼儿共同游戏、共享欢乐。教师的童心、游戏心会使孩子倍感亲切、自然和融洽,从而营造出宽松、和谐的游戏氛围,使幼儿的游戏更自主、更愉快。
幼儿园教师教育心得要怎么写,才更标准规范?根据多年的文秘写作经验,参考优秀的幼儿园教师教育心得样本能让你事半功倍,下面分享【幼儿园教师教育心得通用7篇】,供你选择借鉴。
让孩子成为区域游戏中的主人。
案例背景:说到区域游戏的开展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了,从小班的娃娃家、中班的生活角、大班的表演区。区域游戏是教师根据幼儿的发展现状和发展目标,创设多种领域的学习区域。并提供活动材料,让幼儿通过自身的摆弄、操作去感知、思考、寻找问题的答案。而教师的任务是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敏感的察觉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让孩子成为游戏的主人,和孩子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生互动。
案例一:谁来当老爷区域活动开始了,小朋友都到自己喜欢的区域角活动去,只听见表演区里传来了吵闹声,“我要当小姐,是我先来的,我要当公主,我才不要当老爷呢”。我随声望去,原来是大家都为自己扮演的角色所争吵,很多孩子都吵着争当小姐。尤一卿和沈馨宁争着当公主,他们正互相争夺代表公主标志的头饰,谁也不肯让。而胡一桑当了夫人,只有一个老爷就是没有人愿意当。就在他们争执不下时,他们发现我在一旁,就把求助的目光指向了老师,希望老师给他们一点权威的评判。像这样争吵经常发生,真是见了头疼,原先我们是想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多给孩子一些自主权,就让他们自己选择角色,自己分配角色。
迫于无奈,我只好指定谁当小姐,谁当是公主,分到自己喜欢的角色的小朋友很开心,没有分到得嘟着嘴巴,最后见瑶瑶还没有角色,我就问她:“你来当老爷吧?”她说:“我才不要当老爷呢,我喜欢当夫人。”我说:“那到底谁愿意当老爷?”小朋友你看我我看你,谁也不愿意当老爷。反思:在区域活动中,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自由选择活动,这样能更好的按照自己兴趣能力来进行活动,能使幼儿体验成功、愉快的机会,从而激起他们对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例如:我班幼儿他们对于角色扮演有着浓厚的兴趣,他们最关心自己扮演什么角色,自己会选择喜欢的角色,却不善于分配角色。所以当她遇到自己喜欢的角色,往往会争论不休,这与他们的自我为中心状态有关。
作为老师可以不用硬性指派谁谁去当客人,可以采用相互协商分配角色,协商后没有争议了再开始游戏。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自己互相分配角色,以一种协商的态度来选择和分配,当孩子的意愿与角色之间相距太远而无法协商,这时教师应酌情协调,启发幼儿制定轮换角色的规则,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担任主要角色和自己喜欢的角色,当孩子得到自己喜欢的角色,教师应该对其提出一些游戏的要求,让他学会珍惜自己的机会。同时对做出谦让的幼儿进行表扬,这样有助于帮助幼儿逐步学会协商、合作,学会克制自己,去理解和满足同伴的需要,同时有助于培养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
案例二:乱七八糟了在开展主题――有趣的水时,其中有一个活动是〈溶解的秘密〉,教学活动时老师和小朋友一起做了有关溶解的实验,当时小朋友都很感兴趣,对于溶解非常好奇,在活动中对于那些介于溶解与不溶解的材料小朋友更是想探索。于是我们老师在益智区里给孩子提供了操作材料。区域游戏开始了,小朋友先是向上次教学活动一样,一种一种材料做实验,做完了还会在纸上做记录。我在一旁看了心想:他们到是挺乖的,把老师教的都记住了。过了15分钟左右,我又来到了益智区,可这次我看到的却不如人意。
只见桌子上面粉、颜料什么都有,小朋友的手都在用手抓操作材料,看到这情景真的很气愤。可孩子们却玩得很起劲,一边玩,一边还在叽里咕噜的说着写什么。曹杰小朋友还小呵呵地举起一杯黑乎乎的东西给我看:“老师,你看我调的毒药。”其他几个小朋友见了都问:“什么呀,乱七八糟的?”于是我也跟着搭腔:“曹杰,你这是什么呀,乱七八糟,黑乎乎的,就象泥浆水。”其他小朋友见我这么说,都大声笑了起来。没想到那小子头还挺老的,告诉我们说:“这是我用很多东西溶解在一起做的毒药,有洗发露、盐、糖、红色的颜料、黄色的颜料,对了,我还加了绿颜料和咖非的颜料。”其他小朋友听他这么一说也都纷纷往杯子里放各种东西。看他们那么投入,我也就没有再阻止,只是对他们说:“你们好好玩,别忘了把你的实验记录下来,一会玩好了,归你们整理干净。”
反思:我很庆幸自己没有因为一时冲动而阻止小朋友的自主探索活动。我们觉得在科学探索性的区域中,应该多些自主,少些束缚――旧式的教育观、儿童观使教师忍不住要说、要管、要问。觉得班级常规不能不抓,游戏规则不能不讲。于是,“看图书不能说话、不同的玩具不能混着玩……”,这些所谓“规则”框住了孩子的言行,抑制了他们的自由创造和表达。
《纲要》中指出:“教师应耐心倾听、努力理解幼儿的想法与感受,支持、鼓励他们大胆探索与表达。”可见,幼儿才是游戏的主人,教师提供的应是支持、鼓励,而不是管理、束缚。老师应该多些鼓励,少些说教。当孩子面对成人赞许、肯定的目光时,孩子心理会更自信、思维会更活跃。我认为只要是孩子喜欢的、孩子愿意的、孩子主动的,在安全范围之内的,我们老师都应该有目的的鼓励孩子去尝试。我的感想:只有解开束缚,为幼儿提供一个尽可能宽阔的自主空间才能达到“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的教育总目标。在幼儿区域游戏过程中,教师应成为幼儿游戏的支持者。不吝啬赞美的语言,及时表扬他们的点滴进步,鼓励他们大胆创造与表达。同时,要成为幼儿的游戏伙伴,以平等的身份与幼儿共同游戏、共享欢乐。教师的童心、游戏心会使孩子倍感亲切、自然和融洽,从而营造出宽松、和谐的游戏氛围,使幼儿的游戏更自主、更愉快。
幼儿是否遵守常规与教师所用的方法有很大关系。方法得当,则事半功倍;方法不当,则适得其反。因此,教师要综合而灵活地运用多种方法,使幼儿在积极、快乐的情绪情感中,建立良好的常规。教师可以尝试的方法包括:
1.在环境创设中渗透常规提示教师可以将班级的常规要求用绘画作品、照片、图示、文字符号等形式展现在幼儿的活动环境中,提示幼儿遵守常规。
例如:幼儿进餐后常常忘记需要做的事情,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将摆放餐具、进餐、漱口、擦嘴等几件事情用照片记录下来,张贴在教室的墙面上,从而提示幼儿按顺序做事。
2.强化幼儿的良好常规教师要通过及时的表扬和鼓励,对幼儿良好的行为进行强化,使幼儿感受到自己的优点和进步,使其良好的行为得到巩固和发扬。例如:有的小班幼儿初入园时总是让老师喂饭,不肯自己动手。当教师一发现这类幼儿有自己吃饭的行为时,就及时在集体面前表扬他们,还可以送给他们一些小礼物,以强化其良好行为。
3.和幼儿一起制定常规针对班级常规中存在的问题,教师要和幼儿共同分析、讨论、制定常规。此方法比较适合中、大班幼儿。例如:户外活动上、下楼时,幼儿会大声喧哗、推推挤挤。教师针对这个问题和幼儿一起分析其中存在的危险,共同制定上、下楼的常规要求:一个跟着一个走,靠一边走;手扶着栏杆眼看着地面;不急不挤。
4.通过生动形象的故事、儿歌灵活地规范班级常规比如,在引导幼儿轻轻走路时,教师可以带领他们一起学习小花猫。教师边做动作边说儿歌:“走路要学小花猫,脚步轻轻静悄悄,别人做事不打扰,大家夸我好宝宝。”幼儿爱模仿的特点在愉快的儿歌氛围中被激发出来,这时,教师便可以告诉幼儿:“走路的时候我们也要像小花猫一样轻轻的,不跺脚、不蹦跳,做个好宝宝。”
在这样的引导下,幼儿便知道了应该如何走路。用游戏激发幼儿学习常规根据幼儿喜欢游戏的特点,教师可以用游戏的形式或采用游戏的口吻激发幼儿学习常规,把对幼儿的要求转化为幼儿的内部需求,从“你必须这样”转化为“我要这样”。比如,小班的幼儿非常喜欢游戏情境,在情境中他们会不自觉地融入角色。
因此,在培养幼儿形成收拾玩具的意识时,教师可以用“送玩具宝宝回家”这一游戏完成。比如引导幼儿边收拾玩具边说:“小玩具,要回家(把桌上的玩具放回玩具筐里),黄筐住楼上(玩具柜第一层贴上黄色标志,中间一层贴上红色标志,最下面贴上蓝色标志),红筐住中间,蓝筐住在最下边。”
5.用拟人的语言引导幼儿习得常规这种方法比较适合年龄小的幼儿。教师利用生动形象的拟人化的语言,引导幼儿理解常规,遵守常规。例如:在培养小班幼儿的进餐常规时,教师发现幼儿不爱吃青菜,于是便将吃青菜说成:“小白兔最爱吃青菜,多吃青菜最可爱。”
6.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根据幼儿“爱模仿”的年龄特点,教师可以强化某些幼儿的正确行为,以激励其他幼儿以他们为榜样。例如:教师对认真洗手的幼儿进行表扬和鼓励,希望其他幼儿向他们学习,也要认真洗手。好榜样还可以是父母、教师或者是幼儿喜欢的文艺作品中的某个形象等。
7.家庭与幼儿园同步培养教师可以通过家长会、班级教育博客等家园沟通的渠道,让家长了解幼儿园的一日常规以及幼儿常规、行为习惯培养的正确方法;还可以通过家庭教育讲座、教子经验交流会、专家咨询等活动让家长学习科学育儿的知识和方法,避免家长在家庭中过度保护幼儿和包办代替,鼓励家长让幼儿进行自理、自立行为的尝试。总之,常规教育就是帮助幼儿学会遵守集体生活规则,逐渐地从他律向自律发展,也就是从服从别人管理发展到自我管理。常规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幼儿的社会化发展。教师要结合幼儿的实际情况,运用多种方式持之以恒地、灵活地促进幼儿常规的养成。
一.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用欣赏的目光去注视身边的孩子。在孩子的眼睛里,常常会写满对老师的崇拜,他们对老师是那么的尊敬和信赖,老师说什么,他们就信什么。那么,我们教师应该怎么做呢?我们也不妨时时用欣赏的目光去注视身边的孩子。
1、以公正的态度欣赏孩子孩子们都渴望得到老师的关注与赞赏,教师一次点头、一个微笑、一句表扬就如同一场知时节的好雨,赋予幼苗向上的信心和生长的力量。如果教师把欣赏的目光、成功的机会只投向个别几个孩子的身上,那么,作为陪衬品的其他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必然会受到重创,对老师对班级的情感也会随之淡化。因此,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以公正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孩子,给每个孩子以发展的机会。
2、以发现的目光欣赏孩子这就是《纲要》所提出的发展性原则,要求我们教师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孩子,要看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俗话说:世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同样,孩子间的禀赋品性也是各不相同,要使孩子的潜能在各自的起点上得到充分的发展,教师就应以发现美的目光去捕捉、欣赏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在孩子缺乏自信时,我们教师要鼓励其点滴进步,帮助他树立信心,而且,对于不同的孩子,也需要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去欣赏,去挖掘他们身上微小的闪光点。以宽广的胸襟欣赏孩子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要宽容孩子的过错,允许幼儿尝试错误、允许幼儿宣泄情绪、允许幼儿说出自己的不同意见。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对于自治力十分有限的幼儿而言,有缺点、有过失是在所难免的,作为一名教师,我们不仅要看到孩子的可爱之处,还要接纳孩子的不足,更要宽容孩子的破坏行动。
二、及时提供支持,促进幼儿的发展如果说,欣赏的眼光能够使我们真正从孩子的视角去看待世界,那么,当孩子在活动中遇到困难、出现问题、需要帮助时,作为教师,我们又应该怎样支持他们,以引发其更有价值的学习行为呢?我认为:首先,我们要学会倾听要倾听幼儿心声,及时捕捉教育的契机。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深入地了解他们。在与孩子日常接触和交往中,我们教师要时时做个有心人,注意倾听孩子们说什么;耐心观看孩子们做什么;适时询问孩子们想什么,及时体察和探明他们的兴趣和需要,创造条件满足需要。其次,我们要学会等待就是当孩子在活动中出现问题时,我们不要急于把知识呈现给他们或回答他们的问题,而是给孩子充分提供探索的时间和空间,鼓励他们自己寻找资料,获取信息,去探索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
其三,我们要学会适当的回应在探索性活动中,由于幼儿缺乏知识经验,他们对事物的认识往往只是停留在表面,这时候就需要我们教师借助特定的情景、材料,借助开放式的问题,适时地对幼儿进行点拨,引导他们发现新疑问,产生新主题,从而,有效地促进幼儿的活动向纵深发展。
欢乐还给她。
其实,是本事弱的孩子不欢乐。
奕奕是个本事比较弱的孩子,在班里,小朋友都不愿意和他一齐玩游戏。在一次表演游戏中,奕奕举起了手,于是我请他来表演,没想到奕奕一站起来,别的小朋友就立刻说:“奕奕不会,他肯定不会表演。”看到那里,我批评了其他幼儿,鼓励奕奕大胆的表现自我。可是,他的勇气受到了打击,垂头丧气的在我面前比划了一下,就回位了。并留下了悲痛的眼泪。
幼儿在游戏活动中,常常会根据本事的强弱来选择合作伙伴。本事弱的孩子,会遭到排斥,因为在游戏活动中他们不能到达和同伴相同的水平。可是,如果一个孩子他经常受到排斥,就会影响到幼儿的智力发展的。
“蹲下来”,做孩子的朋友。
我们能够将关系亲密的人称为“朋友”,那我们每一天亲切的称幼儿为“小朋友”时,不是也就应用对待朋友的态度感情去和幼儿交流吗?只有我们将幼儿真正当作我们的“小朋友”,才会用朋友的身份于幼儿交流情感和看法,虚心征求和倾听幼儿的意见,赏识幼儿的优点和进步,从孩子的视角去看待他们眼中的世界,才能用一颗童心去理解他们的发现和行为。
这种以平等融洽的关系带给的支持最易于幼儿沟通,也最容易被幼儿接纳。
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这40多天的幼教生活让我受益匪浅。首先感谢各位园长和老师给我提供的帮助。通过在幼儿园40多天的工作,我了解了如何对学生进行管理,了解了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让我体会到我们教师自身需要不断充实和提高,给孩子一碗水,自己就要准备一桶水这样一个道理。我深切感受到了幼儿园的教育重要性和领导对教育事业的关怀和执着敬业的精神。作为一名新的幼儿园教师,我带着热情来到幼儿园,面对一张张可爱的小脸,我迷茫了,对幼儿教育有了新的认识:
第一、对幼儿园的保教结合教育特点有了很全新的认识与理解。
刚进入幼儿园,我每天都疲于应付孩子们上课纪律,下课安全,上厕所这样的生活琐事,每天两三节课的教学活动、一天到晚的游戏活动和我想象中的站在讲台上侃侃而谈简直是天壤之别。突然间,我茫然、彷徨、无所适从、找不到自己的价值,感觉自己已经完全成了一个高级保姆。当我晚上听了全国优秀幼儿老师的视频讲述,我幡然悔悟:游戏是人的一种本能,玩具是儿童的天使。游戏是幼儿学习的主要方式,有机地整合幼儿园游戏和教学的关系,把游戏作为幼儿园教学的基本途径,让幼儿在游戏中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是“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本质涵义。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通过角色游戏、建构游戏、智力游戏、体育游戏、音乐游戏、表演游戏等,在游戏中玩出智慧,玩出学问、玩出习惯,玩出一个小交往家。把更多的时间还给孩子们,让孩子们在更多的游戏活动中自由嬉戏,快乐成长。
第二、明确了幼儿教师专业化成长的目标与方法。
很多人认为,幼儿教师不过就是哄哄孩子,知识含量要求不高,人人都能干。以前,我也是上述很多人中的一员。可当自己真正成为一名幼儿教师时,才惊讶的发现:我这个专业的师范院校毕业生,竟然不是一个合格的专业幼儿教师。反思与迷茫中,通过与老教师的交流:让我知道了成长为一名专业的幼儿教师首先必须树立敬业、乐业、幼儿的教育观。把幼教当成职业来干,努力追求称职把幼教当成事业来干,努力追求最好。其次,关爱儿童,认可儿童,平等对话,与孩子形成学习的合作共同体,善于接住孩子抛过来的“球”。再次,具备扎实的吹拉弹唱、读写画描等多方面的艺术才能,掌握多元的学习方法、善于适时合理的策划、组织、实施活动。最后,要不断的践行反思,不断的向自己学习,善于总结,勇于创新,做到终身学习。
当我们每天重复同样的工作的时候,当我们面对不讲道理的家长的时候,当我们面对孩子调皮的软硬不吃的时候,当我们付出努力没有回报的时候,职业倦怠感多多少少都会浮现在心头。是啊,谁没有遇到这样的情况?可是,作为幼儿教师的我们,是离天使最近的人,面对那一张纯真幼稚的脸庞,怎么忍心不负责任?怎么忍心伤害他们?所以,我要调整心态正确面对职业倦怠。首先,摆正心态,调整欲望。因为欲望过高当我们达不到的时候总是会烦恼和疲倦,保证一颗平常心,得之我幸,不得我命,随遇而安好了。其次,珍惜拥有。我们之所以痛苦那是因为我们只看到失去的,从来没有认真审视过得到的。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当你的世界大雨倾盆的时候,你怎么知道不会现出美丽的彩虹?作为我们幼儿园的大班班主任,我深知责任重大,所以还得好好努力学习,不断地提高自身。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天底下最崇高的职业,幼儿教师是教育的先导,是孩子的启蒙老师。我们都知道,最初的教育对孩子的将来有深远的影响。我们是明天花朵的培育者。我一定会本着“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为了一切的孩子”的办园宗旨,去做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想教好学生,新教师首先要有一个良好的心态,然后给自己一个合适的定位。
第一,从小事做起,一点一滴的做好教学工作。根据我们幼儿的年龄特征和发展水平去教育,引导他们,使他们不但健康成长,还能健康成人。
第二,要不断学习。学习对于向我们年轻的新教师来说,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但是最重要的是怎么把学习的知识更好的运用到实践中去。我们不仅仅要学习专业知识,还要学习每位幼儿,发现每位幼儿不同。学习每位教师的优秀品质和实践经验。在以后的教学中有好的经验和好的教学方法,要和其他的教师去分享讨论(取经)。
第三,在教学中我们要选择更好更简洁的教育方法,从和其他教师的合作中找到快乐。创新对与我们新教师来说是很困难的,在教育领域里我们一面举着教育基础的旗帜,一面举着创新改革的旗帜。对我们年轻的新教师来说,我们肩上的担子是沉甸甸的。
第四,师德中要求我们教师为人师表,敬业爱岗,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太多的经验我是没有的,只是一点学习后的个人自我体会。我想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我会努力学习的,经验是在实践生活中慢慢增长的,我相信在不久的未来我会成为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这充分的体现了对我们新教师职业道德的具体表现和期望。
总之,经过40多天的任教,我懂得了很多的道理,学到很多知识。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我会不断努力,为农村的孩子守望,为农村的幼儿奉献自己的光和热。
出错的孩子也可爱。
玉章是一个好动的孩子,由于家长的管理不当,构成了孩子自以为是的性格,经常和小朋友找事,之后还要来个“恶人先告状”。小朋友和老师都不喜欢他。但孩子毕竟是孩子,我坚信如果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教育,必须会有起色。
于是在接下来的几次活动中,他过来告状,我就先让他说个够,当时不表态,对他进行冷处理,等他激动的情绪平息了,注意力开始转移了,这时再把他叫过来,明确地指出他的错误所在,并且事后与家长取得联系,要求他们配合老师指出他的过错,这种方式切中要害,慢慢地,玉章变了,变得乖巧多了,也听话了,讲理了。
看到他的这些变化,我很欣慰。是的,孩子本质不坏,只是没有引导好,今后他会从其他小朋友中得到友谊,会比以前更快乐,而我也有了成就感,也很快乐。
一.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用欣赏的目光去注视身边的孩子。在孩子的眼睛里,常常会写满对老师的崇拜,他们对老师是那么的尊敬和信赖,老师说什么,他们就信什么。那么,我们教师应该怎么做呢?我们也不妨时时用欣赏的目光去注视身边的孩子。
1、以公正的态度欣赏孩子孩子们都渴望得到老师的关注与赞赏,教师一次点头、一个微笑、一句表扬就如同一场知时节的好雨,赋予幼苗向上的信心和生长的力量。如果教师把欣赏的目光、成功的机会只投向个别几个孩子的身上,那么,作为陪衬品的其他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必然会受到重创,对老师对班级的情感也会随之淡化。因此,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以公正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孩子,给每个孩子以发展的机会。
2、以发现的目光欣赏孩子这就是《纲要》所提出的发展性原则,要求我们教师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孩子,要看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俗话说:世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同样,孩子间的禀赋品性也是各不相同,要使孩子的潜能在各自的起点上得到充分的发展,教师就应以发现美的目光去捕捉、欣赏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在孩子缺乏自信时,我们教师要鼓励其点滴进步,帮助他树立信心,而且,对于不同的孩子,也需要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去欣赏,去挖掘他们身上微小的闪光点。以宽广的胸襟欣赏孩子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要宽容孩子的过错,允许幼儿尝试错误、允许幼儿宣泄情绪、允许幼儿说出自己的不同意见。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对于自治力十分有限的幼儿而言,有缺点、有过失是在所难免的,作为一名教师,我们不仅要看到孩子的可爱之处,还要接纳孩子的不足,更要宽容孩子的破坏行动。
二、及时提供支持,促进幼儿的发展如果说,欣赏的眼光能够使我们真正从孩子的视角去看待世界,那么,当孩子在活动中遇到困难、出现问题、需要帮助时,作为教师,我们又应该怎样支持他们,以引发其更有价值的学习行为呢?我认为:首先,我们要学会倾听要倾听幼儿心声,及时捕捉教育的契机。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深入地了解他们。在与孩子日常接触和交往中,我们教师要时时做个有心人,注意倾听孩子们说什么;耐心观看孩子们做什么;适时询问孩子们想什么,及时体察和探明他们的兴趣和需要,创造条件满足需要。其次,我们要学会等待就是当孩子在活动中出现问题时,我们不要急于把知识呈现给他们或回答他们的问题,而是给孩子充分提供探索的时间和空间,鼓励他们自己寻找资料,获取信息,去探索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
其三,我们要学会适当的回应在探索性活动中,由于幼儿缺乏知识经验,他们对事物的认识往往只是停留在表面,这时候就需要我们教师借助特定的情景、材料,借助开放式的问题,适时地对幼儿进行点拨,引导他们发现新疑问,产生新主题,从而,有效地促进幼儿的活动向纵深发展。
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四月份是我工作中充实而又忙碌的时期。在这个月份里,我不仅要应对学生们的日常教学和管理工作,还要参与各种活动的组织与执行。通过这些工作与活动,我收获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体会。以下是我在四月份的心得体会。
首先,四月份是个充满活动的季节。为了增加孩子们的互动与沟通能力,我们组织了一系列社交活动,如春游、室内拓展训练等。我发现,孩子们通过这些活动学会了分享、合作和尊重他人。而我作为教师,需要在活动过程中,耐心引导孩子,关注每个孩子的情绪和需求,确保每个孩子都能良好地参与其中。通过这些活动,我不仅加深了与学生们的情感链接,也提高了组织和沟通的能力。
其次,四月份也是个关于家园共育的重要时期。我们幼儿园开展了“家长走进课堂”活动,鼓励家长参与孩子的日常学习与成长中。在这个活动中,我受益匪浅。通过和家长的交流,我深刻了解到每个孩子的家庭背景和养育环境。我通过和家长的密切配合,更好地了解和培养每个孩子的个性和兴趣。这样的合作不仅加强了家园之间的联系,也促进了孩子在学习上的进步。
第三,四月份也是自我提升的重要时机。作为一名教师,我们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学习新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在这个月份里,我参加了教研活动,与其他同事一起分享经验和教学方法。这些活动帮助我发现并改正了我在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同时,我也利用课余时间读了一些与儿童心理学和教育学相关的书籍,来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通过这些努力,我加深了对教育理论的理解,并能更好地运用到实际教学中。
第四,四月份是一个注重身心健康的时期。我特别关注学生的体育锻炼和饮食健康。幼儿期是孩子们发展身体素质和养成良好饮食习惯的重要时期。通过课堂上举行的体育活动和饮食教育,我帮助孩子们树立健康的生活观念,并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同时,我也鼓励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培养他们的自理能力。通过这些活动,每个孩子能更好地掌握自己的身体,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在四月份的工作中,我不断提高认识、勇于创新,并运用所学知识来指导学生的学习。通过这些经历,我愈发坚信教育的重要性和自己在其中的责任。每一个孩子都是值得被呵护和培养的,作为教师,我们需要更加用心对待他们的教育。希望在未来的工作中,我能继续学习和成长,为每个孩子的成长贡献自己的力量。
本月的教育主题是“秋天”,我们通过各种活动帮助孩子们理解和感受秋天的美丽和独特。
首先,我们组织了一次户外活动,带着孩子们去附近的公园,让他们去寻找秋天特有的树叶,比如枫叶、银杏叶等,并鼓励他们观察和描述叶子的颜色、形状等特征。孩子们对这些活动非常感兴趣,他们积极发言,描述他们看到的叶子,我们老师也积极引导他们,让他们学会观察和比较。
其次,我们进行了一次室内活动,让孩子们画画秋天的景色。我们鼓励他们发挥想象力,创作出他们心中的秋天景象。通过这次活动,我们发现孩子们的创作能力和想象力都很强,他们创作的画作非常生动和有趣。
此外,我们还通过播放秋天的音乐,组织秋天相关的游戏,让孩子们在游戏中体验秋天的氛围。我们发现,音乐和游戏都能很好地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和积极性,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成长。
通过本月的教育活动,我们发现孩子们的观察能力、想象力和创作能力都有所提高,他们对秋天的认识也更深刻了。同时,我们也收获了很多教育经验,比如户外活动能提高孩子们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画画能锻炼孩子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音乐和游戏能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和积极性。
总的来说,本月的教育活动非常成功,我们相信,在未来的教育中,我们将继续以孩子们的兴趣和需要为出发点,设计出更多有趣、有意义的教育活动,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和成长。
《漱口歌》这首歌曲能通过歌曲的演唱更好的服务于孩子的生活中的漱口活动,这正如新的教育理念告诉我们“艺术是幼儿的另一种表达认识和情感的语言。幼儿艺术教育应引导幼儿接触生活中的各种美好事物与现象,丰富幼儿的感性经验和情感经验。”经过此活动,我反思如下:
一、目标的制定:本次我的目标是让幼儿学习倾听音乐前奏,用自然的声音有节奏地演唱歌曲和随着音乐学习漱口的方法,知道要做个讲卫生的好孩子。这个目标是很符合中班年龄段幼儿发展的水平的即学习了技能又学到了情感,在整个活动下来,幼儿们大部分也都达到了目标。
二、活动的设计与过程:本次活动通过发声练习、小兔子引入、幼儿欣赏歌曲并学习歌词、幼儿学唱歌曲、幼儿体验漱口活动、小结六个环节来开展这次活动,随着各个环节的层层递进,这个活动很顺利的进行。幼儿们也都能积极地参与。但经过这次活动后,我发现我的发声练习如果以一些小动物的来发声,而不以a的来发这样会更激发幼儿兴趣,以a的发音还让他们唱整首歌曲对于中班幼儿来说比较难。在欣赏歌曲的时候应该让幼儿整首都听完再提问,而且在学歌词时的时间太长了,导致在幼儿学唱歌曲的部分时间都太紧促。我应该把重点放在孩子的学唱部分。在幼儿体验漱口的部分,我应该亲身示范给幼儿看而不是单纯的讲解。而且在幼儿操作前应该把要求提得更清楚些。在幼儿体验漱口的时候可以放一点轻音乐,这样幼儿会更投入于这个活动。
三、幼儿的表现:在本次活动中,幼儿们都能很认真地参与到这个活动中,在老师出示小兔子时,他们表现得很感兴趣,目光都齐聚在小兔子身上很认真地听老师讲故事,在出示挂图理解歌曲时,他们也都能积极地参与在活动中,能大胆地说出挂图上的内容,并能跟念歌词。就是在学唱歌曲时,他们的兴趣就没有那么浓了,会唱的也就只有那几个,应该是在学歌词的时间太久了,小孩子的注意力被磨完了。
昨天,在微信上,一位同行和我探讨她的一节教学活动的设计,教案发给看了一下后,从自己的经验角度给了些调整的建议供她参考。讨论结束的时候,她问了我这样一个问题:老师,一堂课成功的标准是什么?我想了一下回答到:没有什么成功的标准啊,只能说有没有意义或价值。
20__年大学毕业参加工作选择了幼儿园这个学段,20__年参加省第三届幼儿园优秀教学活动展评,至此,各种比赛、公开课、交流等成为我工作中的一部分,也算是经历了很多场次把,但我从来不敢说自己的课是所谓的示范课,更不敢说是所谓一节成功的课,不是不想,而是真的不是。在各种教研或交流场合,我更多的把自己的活动定位是研讨课,是用为作为研讨剖析的课。
20__年,作为园所运动课程的负责人,和大家一起开始了基于园所文化理念架构背景下的课程变革之路的探究。在运动板块第一个调整的领域就是把教研的重心从原来更多的关注教学活动的设计与组织调整到了关注如何提高户外活动质量之上,原因就在于我们认识到每周一节的体育教学活动的价值与意义远不如每天户外两小时的价值和意义更重要。20__年前后,安吉游戏的火爆流行,关于幼儿园要不要上体育课的声音也是此起彼伏,记得在上海考察一所幼儿园的时候,园长满心欢喜的对我说“我们已经不上体育课了,我们全部都是户外自主活动了”,但我们并没有赶这个“时髦”,我们依然坚持体育教学,因为我们觉得还是要有的,因为有它存在的意义,至于是什么,需要我们慢慢的在实践和思考中去寻找和重塑。
不去盲从,这也许下是我近二十年工作的第一信条。专家也好、权威也罢,对于做教育的人来说,可以借鉴,但一定不可以盲从。教育的目标就在那里,但路径可以有千万条。你的孩子和园所只有你最熟悉,只要方向不要弄错了,有思考的去实践,怎么走才是真正的合适只有你最了解。
不走极端,这是我觉得当下需要特别注意的事。当下的教育,各种学术、研究的理念、观点、声音层出不穷,自然也会存在为各种利益而相互批判、抹杀的声音,也会存在为迎合社会、家长、管理的各种“需求”的形式和内容,结果是东风东倒,西风西倒,定力不强的人自然被搞的疲惫不堪。
凡事存在自有存在的意义,改革并不是完全颠覆,而是在原有基础上去优化、修正和调整,让它回归到本质,让人回归到初心。我昨天的回复中谈到“能否激发孩子参与的兴趣,能否引发孩子的思维与学习,能否拓展孩子的方法和经验”。
我们无需去追求所谓成功的课,但要追求好课。那么怎样的才算是好课呢?分享一下叶澜教授认为的好课标准,以此为目标吧,一是有意义的课,即扎实的课。二是有效率的课,即充实的课。三是有生成性的课,即丰实的课。四是常态下的课,即平实的课。五是有待完善的课,即真实的课。
。
当进入十月,幼儿园的教育活动迎来了新的主题——“秋天的大自然”。我和我的团队通过创新的教育方法,让孩子们通过观察、探索和体验,进一步理解秋天大自然的美妙和神秘。
我们首先通过科学实验的方式,让孩子们观察秋天的植物和动物的变异。在教师的引导下,孩子们用放大镜观察了树叶和花朵的细微变化,并亲手种植了一些植物,观察它们的生长过程。这个环节让孩子们了解到,大自然是一个充满奇迹的世界,我们需要用心去发现和探索。
其次,我们通过艺术创作的方式,让孩子们表达他们对秋天的感受。孩子们用画笔描绘了他们眼中的秋天,有的孩子画出了金黄的稻谷,有的孩子画出了红红的枫叶,有的孩子甚至画出了大雁南飞的场景。他们的创作让我们看到了秋天的美丽和力量,也让我们看到了孩子们的无限可能。
最后,我们通过户外游戏的方式,让孩子们感受秋天的气息。我们组织了一场秋游,让孩子们在大自然的怀抱中玩耍,体验秋天的凉爽和舒适。我们还设计了一些户外游戏,比如“寻找宝藏”和“寻找秋天”,让孩子们在游戏中体验秋天的魅力。
通过这个主题的教育活动,我们希望让孩子们从小亲近大自然,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探索精神,同时也让孩子们感受到秋天的美丽和力量。我们相信,通过这样的教育方式,孩子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世界,更好地发现和欣赏生活中的美好。
幼儿期是人生的最初阶段。3岁以后,幼儿近距离用眼的机会越来越多,如看电视、小人书、绘画等,持续用眼时间也越来越长,幼儿晶状体的弹性又比较大,甚至能够看清距离眼睛仅有5厘米处的物体。正因为这样,他们常常把书或纸放在离眼睛非常近的地方。长此下去,睫状肌长期处于收缩状态,晶状体变凸后不易复原,最后失去调节的灵活性,形成近视眼。特别是城市儿童,住处高楼林立,视野极不开阔,看远处的机会极少,更影响了幼儿的视力发展。所以让幼儿掌握保护视力的基本常识和方法,逐步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具有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对保护视力无疑具有积极作用。
如何有效地对幼儿进行保护视力的教育呢?
对幼儿进行保护视力的教育属于健康教育范畴,掌握幼儿健康教育的规律是取得预期效果的重要保证。英国健康教育专家柯斯特的健康教育模式,对幼儿健康教育来说是一种理想的模式,柯斯特曾用健康教育模式说明认识,态度和行为在健康信息与增进健康之间的作用,即教育者想方设法向受教育者传递健康信息,受教育者通过接收信息,掌握健康知识,形成积极的态度和信念,并付诸行动,从而增进健康。
根据这一模式,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我们设计了以下系列教育活动:活动一:认识眼睛。活动二:他为什么看不清。活动三:测视力。活动四:视力的保护。活动五:正确的读写姿势。通过这一系列教育活动,让幼儿了解眼睛的用处,眼球的简单构造,造成近视的原因以及给生活带来的不便,懂得保护视力的常识和方法,学会正确的读写姿势,从而具有初步的自我保护视力的意识和能力。
在设计每一个活动的过程中,我们都力求遵循游戏化、趣味化、儿童化的原则,使保护视力的教育活动成为幼儿喜爱的并乐于接受的活动。如:在让幼儿了解近视眼给生活带来的不便时,我们就讲个“近视眼小猫”的故事。故事内容是这样的:
近视眼小猫抓了一条小鱼,它想把小鱼挂在“钉子”上。“叭嗒”一声,小鱼掉到了地上。原来是挂在了一只苍蝇上,小猫气得就打苍蝇,“妈哎”一声,小猫疼得叫了起来,原来打在了边上的“钉子”上……。这个故事告诉幼儿近视的`苦恼。由于故事生动有趣,幼儿很容易就理解到近视的害处。又如:为了让幼儿掌握正确的读写姿势,眼离书本一尺,手离笔尖一寸,身离桌沿一拳,而幼儿对一尺,一寸的概念还不太了解,我就自编了一首儿歌:“手离笔尖一指尖,胸距桌沿一拳远,眼离书本一肘长,头身端正两肩平。”这样易记易操作,幼儿很容易掌握。
在系列教育活动中,幼儿虽然懂得了怎样保护眼睛,知道怎样做是对的,怎样做不对,有了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但是要进一步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教师还应重视将保护视力的活动延伸渗透到日常教育活动中去。日常教育活动对幼儿进行视力保护教育提供了很多机会。如:当幼儿绘画、看书、写字时,提醒幼儿用正确的读写姿势;当阴天下雨光线不足时,请大家想一想,在这种条件下,我们怎样保护视力;当看电视、看录像时,可要求让幼儿注意时间不要太长,距离不要太近;某一小朋友得了眼病时,小朋友们组织一次小小的讨论;如此等等。
教师善于抓住日常教育活动中的各种机会,对幼儿进行保护视力的教育,常常能收到很好的教育效果。为此,在日常教育活动中,我们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一、采用游戏的方法。通过游戏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使良好用眼习惯的培养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进行。如:近视眼找朋友的游戏,纠正幼儿不良读写姿势。二、及时表扬、鼓励。当某一小朋友能自觉按照要求去做的时候,老师及时的表扬、鼓励,从而萌发向榜样学习的愿望。三、进行评比。让小朋友自己评价自己,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没做到,再在评比栏里作记号,直到养成习惯。
幼儿阶段对孩子进行保护视力的启蒙教育,对孩子的一生将会产生积极的影响。然而,视力的保护,并不是通过一次活动,一阶段的培养,就能够达到最终的目的,还需要长期一贯地坚持。这项任务,需要家长的积极配合。我们通过家长会的形式,向幼儿家长讲述有关视力保护的知识,并印发资料,让家长督促孩子在今后的学习中按要求去做,以形成健康的行为方式。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miekuo.com/fanwendaquan/xindetihui/3266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