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是对个人经历、感悟和思考的一种总结和反思,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下面是一些关于写心得体会的建议和指导,希望能帮助大家写出更好的总结。
科学是一门探索自然规律的学科,通过科学学习,我们能够更深入地了解自然界的万物。而初中科学课标解读则是我们学习科学的基石,本文将从“规范性、有效性、可操作性、全面性、岗位定位”这五个方面来探讨初中科学课标解读的心得体会。
首先,规范性。初中科学课标解读在指导教师教学活动时提供了规范性指导。课标中明确了每个学段的核心素养与科学素养要求,以及教学目标和过程中应注重的方面,使教师能够更好地组织教学,提高课堂效果。同时,课标还规定了知识内容的深度与广度,使得学生能够更有针对性地学习科学知识,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知识。
其次,有效性。初中科学课标解读在保证知识体系的基础上,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课标要求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培养观察、提问、实验、归纳、推理和创新等科学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的课标设计使得学生不仅能够记住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够运用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再次,可操作性。初中科学课标解读中的教材内容具有可操作性,有利于学生的集体学习和个体学习。课标设计了大量的实验、练习和探究活动,这些活动既能够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又能够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提高学习的效果。同时,教材中的案例分析和思考题也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
然后,全面性。初中科学课标解读要求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有机结合,注重知识的相互渗透。在课标设计中,对于科学知识的组织和对科学知识之间的联系进行了合理安排,有利于培养学生系统掌握科学知识的能力。此外,课标还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环境保护意识,使学生能够在科学学习中不仅获取知识,更注重培养品德和价值观的塑造。
最后,岗位定位。初中科学课标解读不仅是教师教学的指南,也是学生学习的导航。课标对于教师的指导、学生的学习、考试的命题等方面都起到重要的作用。教师应根据课标设计,引导学生有目的地进行学习和实践,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达到课标要求。而对于学生来说,只有深入了解课标要求,才能更好地学习和备考。
综上所述,初中科学课标解读体现了规范性、有效性、可操作性、全面性和岗位定位等特点,对于学生科学学习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深入解读课标,教师能够更好地组织教学,学生能够更加精确地学习科学知识,从而提高科学学习的效果。而对于学生来说,了解课标要求也能够更好地规划学习,成为一名合格的科学学习者。
这次的培训让我们有了努力的目标和方向,会后我们也及时进行了研讨,总结如下:
数学课首先要让学生听懂,学会,让学生在数学课上能享受到数学思维带来的乐趣,让学生在数学课上感受到数学文化,可以每节课3-5分钟渗透一些的数学史,讲一些数学故事,讲一些数学背后的有趣的人和事,丰富数学知识,贴近学生,拉进数学和学生的距离。久而久之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数学活动经验不仅仅是解题经验,更重要的是思维的经验,是在数学活动中思考的经验,而数学思想是数学发生、发展的根本,也是数学课程教学的精髓。现阶段我们常用的数学思想有:数形结合;函数与方程;分类讨论;数形结合、转化化归、分类讨论、特殊与一般、待定系数法等数学思想和方法,注意注意数学思想方法在解决典型问题中的运用,用数学思想指导知识、方法的灵活运用,进行一题多解的练习,培养思维的发散性,灵活性,抽象性;在教学中教师要入题海,精选试题;一题多用,一题多变,一题多解,一题多思,要有意识有计划的渗透数学思想,数学方法,设法促使学生不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提升。数学的学习多总结反思,我们要慢下来给学生自己悟的时间。
“记住结果,会用就行”已经考不出满意的成绩了。重视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概念的生成过程,结论的推导过程,方法的获得过程,思路的形成过程,课堂上要进行有效的数学活动,通过直观地操作活动和多层次地思维活动,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知识形成、发展和应用的过程,把握实质,凝练思想,举一反三,才能有效的进行问题探究。
中考重在考查对知识理解的准确性、深刻性,重在考查知识的灵活运用。它着眼于知识点新颖巧妙的组合,试题新而不偏,活而不过难;命题者也采用反题海战术,着力规避试题的模式化,有利于纠正“教学题型化、套路化”的片面教育方法。数学题不是不会做,而是读不懂题,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多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获取更深层次的数学思考,引导学生将数学中的思,译,练,说相结合,进而培养学生会读题,读懂题,相信孩子们的能力一定会有所提高。
总之,此次研讨会,进一步探索高效中考复习模式,复习备考策略,并准确把握2022年中考命题趋势,传达最新中考信息。为老师们开启新一轮的初中三年数学教学提供了明确方向,我们收获满满。
新课标在课程理念、目标、内容等方面都有明显变化,明确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体现了数学学科育人价值的课程理念,确定了核心素养导向的课程目标。
最新出版的新课标的指导思想中的基本理念和结构特征,与20xx年版的有一些理念和内容上的变化。在基本理念中体现了“逐步形成适应终身发展需求的核心素养”,要设计体现结构化特征的课程内容,重点对内容进行结构化的整合。在探索激励学习和改进教学的评价中,新课标要求通过学业质量的标准的构建,融合“四基”“四能”和核心素养的具体表现,形成阶段性评价的主要依据,采用多元的评价主体和多样的评价方式,鼓励学生自我监控学习的过程和结果。
新课标让我们更进一步认识到“教”是学校和老师的基本职责,最终目的是让学生“会”。课程内容结构化就是对学习内容的整体理解,对学生学习的整体把握,从基于单元的整体分析,对关键内容的深度探究,然后再通过核心概念的感悟,和知识与方法的迁移,促进学生整体发展,逐步形成核心素养。我们整体把握了教材,我们就把握了如何去“教”,我们把握了如何去“教”,学生才能更好的去“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摒弃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学会主动思考与提问,学会利用观察、猜测、推理、验证等方法发现一般规律与数学模型,加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自我监控与自我评价。
提到“数学核心素养”其实我们并不陌生,近几年“核心素养”一直是各类教研培训的热门话题。数学课程要培养的学生核心素养,主要是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现实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数学核心素养是在学生本人参与的数学活动中,逐步形成发展的。核心素养的形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这要求老师渗透在每一节课,每一节课的每一个环节,都要围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而展开。这次新课标的修订就是要让核心素养在课堂教学中真正落实。
本次课标修订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和实现学科融合的教育要求。这说明未来数学课程将会聚焦于学科育人和跨学科教学,也是我们一线数学教师应当致力于研究的大方向。新课标可以助力新课堂,但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完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要体现核心素养,注重建立具体教学内容与核心素养的关联;教学目标要处理好核心素养与“四基”“四能”的关系,强调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目标是“四基”“四能”,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载体;教学目标的设定要体现整体性和阶段性,强调根据主题、单元整体设计教学目标,围绕单元的教学目标细化课时的教学目标。
2、把握教学内容。
注重教学内容的结构化,强调通过对教学内容的整体分析,帮助学生建立结构化的数学知识体系,通过合适的主题整合教学内容,帮助学生学会用整体的、联系的、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形成科学的思维习惯;注重教学内容与核心素养的关联,强调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具体内容与核心素养之间的关联,还要注重内容主线与核心素养发展之间的关联。
3、选择教学方式。
注重启发式、探究式、参与式、互动式的教学方式,探索大单元教学;重视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体现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以及学习内容与核心素养表现的关联,积极开展跨学科的主题式学习和项目式学习;强化情境设计与问题提出,强调发挥情境设计与问题提出对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促进作用,使学生在活动中逐步发展核心素养。
4、重视综合与实践。
以解决实际问题为重点;以跨学科主题式学习为主线;以真实问题为载体,适当采取主题活动或项目学习的方式呈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社会担当等综合品质。
5、融合信息技术。
作为一名教师,我深知只有不断学习才会有收获和进步,《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xx年版)》的问世给予我了很好的学习素材,我相信在它的指引下,一定会给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更多启发和创新,让我们在这平凡的岗位上争创出新的业绩!
做到重点问题重点讲解,且要举一反三,追本求源,瞄准知识的生长点。把基础知识放在首位。上课过程中要注意让学生进行解题方法及解题过程的总结及整理,并注意知识点的提炼与总结。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都是以学生的积极参与为前提,这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
教师要充分信任学生,把机会交给学生,平等参与学生的研究。把课堂放手给学生,给学生充足的时间与空间个体尝试并合作探究,让学生表现自己,可树立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精深与魅力,培养学生对数学钻研的精神,提高合作能力,同时激发他们学习的乐趣与积极性,丰富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使学习能力及合作能力均得到提高。
结合实际重新编写应用题只是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的一部分,而绝非全部;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主要是指在教与学观念转变的前提下,突出主动学习,主动探究。教师需要拓宽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指导学生撷取现实生活中有助于数学学习的例子,启迪学生的应用意识,而学生则能自己主动探索,自己提问题,自己想,自己做,从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以及数学的思想方法去解决实际问题。
初中数学课程应建立合理的科学的评价体系,既要关注学生的数学学习的结果,也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也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的变化,在数学教育中,评价应建立多元化的目标,关注学生个性与潜能的发展。
作为初中学科之一,科学课程的课标一直是教师备课教学的重要指导依据。我近期对初中科学课标进行了深入研读,从中收获颇丰。下面我将就初中科学课标的主要内容进行解读,并分享我在解读过程中的体会与心得。
首先,初中科学课标着重强调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在科学素养的理解上,课标细化了知识技能、思维能力和情感态度三方面的要求。在学习中,学生需要通过学习科学知识,培养自己的科学思维,如观察分析、实验探究等。这种培养有助于学生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课标提到要培养学生积极探究的科学态度,例如发展对科学的好奇心、探究精神和合作意识等。这些要求都对学生的日常学习和长期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其次,初中科学课标注重探究性学习。课标中明确提到要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自主学习的能力。针对这个要求,课标中提供了一系列的学习任务,以帮助学生主动参与到探究中来。例如,在观察分析实践方面,课标要求学生通过亲自观察、实验和模拟,深入感知和理解科学现象。这使得学生的学习不再是被动接受,而是积极参与探究,发展自己的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再次,初中科学课标注重跨学科知识的融合。课标中要求学生学习不仅仅是科学知识本身,还要将其与其他学科结合起来。例如,物理学的力学知识可以与数学知识相结合,化学中的元素周期表可以与地理中的资源分布相结合。这种跨学科的知识融合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科学现象,并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和其他学科中去。
另外,初中科学课标注重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现代科学发展的核心是实践操作。为此,科学课标中强调要将实践操作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不仅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科学知识,还能培养自己的观察分析、实验设计和数据处理等技能。这种能力的培养不仅有助于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还能够为将来的科学研究和职业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最后,初中科学课标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科学研究中,创新是推动科学进步的重要因素。为此,课标中提倡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开展一些创新性的探究和实践活动。通过这些活动,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还能够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索的热情和兴趣。
综上所述,初中科学课标的解读体会,可以归纳为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重视探究性学习、强调跨学科知识的融合、注重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以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些要求都对学生的综合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课标的解读也对我教学工作产生了一定的指导作用,带给我新的启示和思考。我会将这些体会融入到自己的教学中,不断探索创新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力,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我国的教育改革也在不断推进。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教育部推出了初中新课标。在这个新的教育背景下,我认真研究、解读这一新课标,并从中获得了一些心得体会。
初中新课标的出现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在新课标中,注重了对学生素质的培养,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主动参与。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实际的探究和体验式学习,通过实践来提高自己的学习效果。这其中,学生不再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去。这种学习方式让学生更加地自主,能够在实践中培养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新意识。
新课标不仅仅是对学生进行改革,对老师的变革也提出了挑战。在新课标的背景下,老师需要从传授知识者转变为学生的引导者和促进者。他们要善于通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思维能力。在教学实践中,老师应该发挥自己的示范作用,给予学生足够的启发和指导。与此同时,老师也应该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不同的需求和能力,提供个性化的辅导和指导。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消化所学知识,形成自己的思维模式和学习方法。
初中新课标的推出不仅对学生和老师产生了影响,对家长的作用也发生了改变。新课标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强调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这就要求家长不再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而更加关注孩子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交流与合作能力等方面。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家长需要给予孩子充分的关注和支持,鼓励孩子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和实践活动。通过与孩子的沟通和交流,家长可以更好地了解孩子的优势和不足,并为孩子的学习提供合适的指导和帮助。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庭中的教育方式和观念对孩子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初中新课标的实施中,也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新课标注重学生的主动性和实践能力,这就要求学生要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和创新思维的能力。然而,目前的教育体制和教学方式还存在一些问题,学生依然存在较大的学习压力,很难在学校之外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进行自主学习和实践。这就要求学校和教师在实施新课标的过程中要注重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减轻学生的压力,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培养的平台。
综上所述,初中新课标的推出是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是教育改革的一次重要探索。通过对新课标的解读,我们可以看到新课标对学生、老师和家长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在实施新课标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克服一些困难和问题,积极探索适合的教育方式,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20xx年新课标提出:数学课程目标的确定,立足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集中体现数学课程育人价值。数学课程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三会”、“四基”和“四能”,表现为:抽象能力、运算能力、几何直观、空间观念、推理能力、数据观念、应用意识、创新意识。它们既相对独立、又相互交融,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同时,增加了以下内容:
(1)理解负数的意义。
(2)知道实数山有理数和无理数组成。
(3)能用数轴_上的点表示实数,能比较实数的大小。
(4)能借助数轴理解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意义。
(5)能利用乘法公式进行简单的推理。
(6)了解代数推埋。
(7)理解函数值的意义。
(8)知道二次函数系数与图象形状和对称轴的关系。
(9)会求二次函数的最大值或最小倩,并能确定相应白变量的值,能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
(10)知道二次函数和一-元二次方程之间的关系。
(11)能用尺规作图:过百线外一点作这条百线的平行线。
(12)理解角平分线的慨念。
(13)不能用尺规作图:过圆外一点作圆的切线。
(14)知道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
(15)理解中位数、众数的意义。
(16)会计算组数据的离差平方和。
(17)经历数据分类的活动,知道按照组内离差平方和最小的原则对数据进行分类的方法。
(18)会计算四分位数,了解四分位数与箱线图的关系,感悟白分位数的意义。
根据新课标总目标和实施教学建议,我们应该在今后的教学改革中做到以下几点:
二、设定教学目标,改革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把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落实到具体教育教学活动中。注重学生“在做中学习”,引导学生参与学科探究活动,经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建构知识、运用知识的过程,体会学科思想方法。
三、注重课堂真实情境的创设,增强学生认识真实世界、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
四、推进数学综合学习。探索大单元教学,积极开展主题化、项目式学习等综合性教学活动,促进学生对知识的举一反三、一题多解和多题一解、融会贯通的能力,加强知识间的内在关联,促进知识结构化。
五、落实因材施教。创设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环境,凸显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开展个体化差异教学,加强学生个别化指导,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引导学生明确每节课、每个单元的学习目标,进行自主规划和自我监控,提高他们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
六、更新教育评价观念,改进评价方式。全面落实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要求,改进只看结果的评价,强化学习过程评价,健全综合评价,着力推进评价观念、方式方法改革,提升考试评价的质量。不断强化素养导向,开展综合素质评价。倡导评价促进学习的理念,注重提高学生自我评价、自我反思的能力,引导学生合理运用评价结果改进学习。完善创新评价方式方法,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观察、记录与分析,关注学生真实发生的进步,倡导针对学生的真实的评价。加强师生对话交流,增强评价双方自我总结、反思、改进的意识和能力,倡导协商式评价。注重动手操作、作品展示、口头报告、典型行为表现等多种方式表现性评价。推动考试评价,提升考试评价质量,强化考试评价与课程标准教学的一致性,促进“教-学-评”有机衔接。
七、结合“双减”政策,提高作业设计质量,实行大单元作业设计,增强针对性,丰富类型,合理安排难度,有效减轻学生过重学业负担。
作为一名新课改的实施者,我们应积极投身于新课改的发展之中,成为新课标实施的引领者,与全体教师共同致力于新课标的研究与探索中,共同寻求适应现代教学改革的心路,切实以新观念、新思路、新方法投入教学,适应现代教学改革需要,切实发挥新课标在新时期教学改革中的科学性、引领性,使学生在新课改中获得能力的提高。
近期在学习《2022版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的过程中,我的收获很大,感触颇多,下面我从几个方面谈谈我对新课标的认识。
2022年课标立足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集中体现数学课程的育人价值,新数学课程标准将核心素养进行了明确:“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让孩子知道数学可以解决身边的问题,增强孩子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教育教学中,我们要践行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帮助学生培养其核心素养。
2022年的新课标分为了三个学段,每个学段有每个学段的学业目标和评价标准。新课标分级更细更容易操作,阶段衔接也更加合理。学业目标和评价标准给了我们一线老师指明了方向,知道教学时要教什么,怎么教,教学的目标不仅要体现教学的'知识,更要体现教学的育人价值。
以上是我对2022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初步解读,与2011版数学课程标准相比,更加体现了先进的教育理念。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网络新媒体迅速普及,人们生活、学习、工作方式不断改变,儿童青少年成长环境深刻变化,人才培养面临新的挑战。作为新时代的老师,我要让学生每节课有战胜问题的胜利感,和解决问题的成功感。工作上勤勉认真,行而不辍,不断创新实践,培育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学习了《小学数学新课程标》,使我对新课标的要求有了新的认识,让我体会到了数学的生命过程。通过对新课程标准的学习,本人有以下的认识:
教师要转变观念,把学生的发展放在第一位,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但是,我们的教师却很少顾及学生的感受,教育的功能似乎已经完全被异化,许多学生往往被教师牵着鼻子走,完全没有了自我,再也无暇顾及自己的感受,更不能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内省和反思。教师转变观念就是要减少教育的功利目的,不要把学生看成是教师自己显示教育业绩的工具,不要把学生变成接受知识的容器,学生是有思想的,活生生的人,教育是为了促进人的全面、和谐、持续地发展,教师要重视研究学生学习的需求,让学生把学习变成自己的内在需要。
在数学教学中要从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引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无处不在,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激发他们到生活中寻找数学知识。《数学课程标准解读》还指出:“提倡让学生在做中学”。因此在的教学中,我们要领悟教材的编写意图,把握教材的知识要求充分利用学具,让学生多动手操作,手脑并用,培养技能、技巧和创新能力。数学源于生活。因此教学时必须紧密联系实际,注重对数学事实的体验,让学生在生活中,实践中学习数学,从而体验学习数学的价值。
让学生通过数学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数学教育的又一重要功能,数学学科有其自身特有的特点,这些特点是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重要载体。我们要培养学生静静地思考,静静地阅读的良好习惯,在数学课堂上来不得半点的浮躁之气,要做到全神贯注,聚精会神,专心致志,在数学阅读过程中要专注,只有做到这样才能学好数学。我们还要让学生认真倾听别人发言,赞同时要点头示意,有不同意见要等别人说完再发表自己的意见,要学会评点别人发言内容中的优缺点。我们要通过让学生完成数学作业这一过程,培养学生的责任心,不要把完成作业当作一种任务,要让学生做作业前先准备好要用的物品,认真做好每一题后要再仔细检查和验算,要让自己会做的题都做对,如果遇到不会做的题要通过看书和向别人请教想办法克服困难做出来,完成作业后要及时整理和收拾好学习用品,做到有始有终。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形成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我们要坚持不懈地去培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不能急功近利,时紧时松,不要因为要教学质量而对学生的坏习惯迁就,其实如果课堂教学秩序混乱,课堂如同一盘散沙,教师难以调控教学局面,教学面向全体就得不到真正落实,要提高教学质量也是一句空话。因此,对学生的坏习惯决不能因为课改的理念而一味地迁就,还是要严格要求学生,一切按规矩、制度办事。好习惯会伴随一个人的一生,好习惯也一定能提高数学学习成绩,培养学生的好习惯也是提高教学质量重要途径。
面对新课程改革,我们必须多加快学习的步伐,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用数学、理解数学和发展数学,让学生享受学习数学的快乐。
趁着假期,静下心来研读了4月22日发布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xx年版)》,使我对新课标的要求有了新的认识、体会和收获。
《20xx版义务教学数学课程标准》是在20xx版课程标准和20xx版课程标准的基础上进行修订和完善的,新课标的修订原则:坚持目标导向,坚持问题导向,坚持育人导向。最终是要引导学生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关于变化:
不仅明确了“为什么教”、“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而且强化了“怎么做”的具体指导。
二、界定了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
指向了三个维度: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表述为“三会”: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描述现实世界。新课标还提出了评价建议:发挥评价的育人导向作用,评价方式要丰富、维度多元、主体多样。并强调在实际教学活动中要着重应用。
通读《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xx年版)》,新课程标准的目标,从知识、能力到核心素养,以核心素养为导向,将核心素养的培养贯穿于整个课程实施过程中,核心素养目标的“三维叙写”——通过……理解……形成……,为更好落实核心素养目标提供指导。具体表现在:
数学学科的“三会”核心素养——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将11个小学阶段和初中阶段的9个关键词贯穿于课标中的字里行间,形成清晰、有序、可评的课程目标。
数学课程的四个领域有了部分内容的调整和整合,教学内容更注意结构化,尤其是在“综合与实践”领域。更加关注知识转化为素养的教学内容的选择。在“综合与实践”部分新课标最后还提供了对应学段可参考的一些综合实践活动,更具有指导性。
20xx版新课标的教学内容说明这一部分中,除了有“内容要求”说明以外,还出现了“学业要求”的说明,并且对于学习内容的评价,直接给出了教学评价建议和学业考试水平建议。特别是学业考试水平建议直接指出,要遵循课标要求,严格以标命题,规范命题管理,加强质量监测,明确考试不能超过课标这个纲,这一改编明确的提出了核心素养的`教学一定是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新课标要求学什么你就考什么,大家有了方向,有了目标,依据新课标循序渐进就好。
新课标,新理念,为我们教师提供了更为宽广的舞台,也对我们每位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反思自己平日的教学活动,确实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学习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在接下来的时间我要继续加强新课程标准的学习,联系教学实际积极思考,沿着新课标指明的方向和路径前行,将数学学科独特的育人价值落地于学科实践中,还原数学本色,让课堂教学更加充满活力!
。
新课标在课程理念、目标、内容等方面都有明显变化,明确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体现了数学学科育人价值的课程理念,确定了核心素养导向的课程目标。
课标新旧交替,巩固认知。
最新出版的新课标的指导思想中的基本理念和结构特征,与20__年版的有一些理念和内容上的变化。在基本理念中体现了“逐步形成适应终身发展需求的核心素养”,要设计体现结构化特征的课程内容,重点对内容进行结构化的整合。在探索激励学习和改进教学的评价中,新课标要求通过学业质量的标准的构建,融合“四基”“四能”和核心素养的具体表现,形成阶段性评价的主要依据,采用多元的评价主体和多样的评价方式,鼓励学生自我监控学习的过程和结果。
教和学相互促进,会教才会去学。
新课标让我们更进一步认识到“教”是学校和老师的基本职责,最终目的是让学生“会”。课程内容结构化就是对学习内容的整体理解,对学生学习的整体把握,从基于单元的整体分析,对关键内容的深度探究,然后再通过核心概念的感悟,和知识与方法的迁移,促进学生整体发展,逐步形成核心素养。我们整体把握了教材,我们就把握了如何去“教”,我们把握了如何去“教”,学生才能更好的去“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摒弃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学会主动思考与提问,学会利用观察、猜测、推理、验证等方法发现一般规律与数学模型,加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自我监控与自我评价。
立足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提到“数学核心素养”其实我们并不陌生,近几年“核心素养”一直是各类教研培训的热门话题。数学课程要培养的学生核心素养,主要是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现实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数学核心素养是在学生本人参与的数学活动中,逐步形成发展的。核心素养的形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这要求老师渗透在每一节课,每一节课的每一个环节,都要围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而展开。这次新课标的修订就是要让核心素养在课堂教学中真正落实。
本次课标修订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和实现学科融合的教育要求。这说明未来数学课程将会聚焦于学科育人和跨学科教学,也是我们一线数学教师应当致力于研究的大方向。新课标可以助力新课堂,但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完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要体现核心素养,注重建立具体教学内容与核心素养的关联;教学目标要处理好核心素养与“四基”“四能”的关系,强调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目标是“四基”“四能”,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载体;教学目标的设定要体现整体性和阶段性,强调根据主题、单元整体设计教学目标,围绕单元的教学目标细化课时的教学目标。
2、把握教学内容。
注重教学内容的结构化,强调通过对教学内容的整体分析,帮助学生建立结构化的数学知识体系,通过合适的主题整合教学内容,帮助学生学会用整体的、联系的、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形成科学的思维习惯;注重教学内容与核心素养的关联,强调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具体内容与核心素养之间的关联,还要注重内容主线与核心素养发展之间的关联。
3、选择教学方式。
注重启发式、探究式、参与式、互动式的教学方式,探索大单元教学;重视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体现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以及学习内容与核心素养表现的关联,积极开展跨学科的主题式学习和项目式学习;强化情境设计与问题提出,强调发挥情境设计与问题提出对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促进作用,使学生在活动中逐步发展核心素养。
4、重视综合与实践。
以解决实际问题为重点;以跨学科主题式学习为主线;以真实问题为载体,适当采取主题活动或项目学习的方式呈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社会担当等综合品质。
5、融合信息技术。
作为一名教师,我深知只有不断学习才会有收获和进步,《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__年版)》的问世给予我了很好的学习素材,我相信在它的指引下,一定会给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更多启发和创新,让我们在这平凡的岗位上争创出新的业绩!
近年来,随着英语教育的普及和发展,初中英语课标的修订和解读成为广大英语教师和学生关注的焦点。通过参加解读课标的培训和研讨,我深刻体会到了初中英语解读课标的重要性,并获得了一些宝贵的经验和体会。
首先,初中英语解读课标是教育改革的产物,体现了新的教育理念和目标。课标的解读是对新课程标准体系思想的深入贯彻和理解。课标从宏观到微观,面面俱到地规定了初中英语的教学要求和学习内容,旨在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语言学习策略和跨文化交际能力。解读课标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课标的内涵与要求,有利于我们在教学中贯彻落实。
其次,初中英语解读课标是我们进行教学设计和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据。课标的解读能够帮助我们把握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设计出合理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步骤,有助于我们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案。通过解读课标,我明确了每个知识点的学习重点和难点,更加清楚了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和训练,从而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第三,初中英语解读课标是教师规范教学行为的重要支撑。只有准确理解和把握了课标要求,教师才能更好地开展教学活动。课标的解读有助于我们梳理教学内容,找出每个知识点和能力要求的关系,明确学习重点和难点,使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能力进行合理的教学调整和安排,确保教学的系统性和连贯性。
第四,初中英语解读课标需要与学生家长和学生进行良好的沟通和互动。课标的解读是对学习者的要求和期望,教师需要通过与家长和学生的沟通来使之达到一致认同,形成学校、家庭、学生三方的合力。通过解读课标,我明确了学生的学习要求和目标,与家长和学生进行了详细的交流和沟通,让他们明确了课程的学习重点和难点,提高了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和参与度。
最后,初中英语解读课标需要不断学习并与同行进行交流和研讨。课标是随着教育改革不断修订和完善的,解读课标是一个不断学习和探索的过程。通过和其他老师的交流研讨,我了解了不同教师对课标的理解和实践,受益匪浅。我发现,只有不断学习和研讨,才能真正理解课标,贯彻课标。
总之,初中英语解读课标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说都非常重要。通过解读课标,我们能够更好地提高课程和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和学习策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我们应该认真对待解读课标这项工作,不断提高自己的解读能力,使之成为指导教学的有力工具。同时,需要注意将解读课标转化为实际教学行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英语能力和学习兴趣。
作为教育教学的风向标,“双减”背景下《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公布,意义重大而深远。如何深入领会课标精神并不折不扣地落实到教育教学实践中去,是每位教师必须思考并践行的课题。
课程教材要发挥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作用,在“上好学”的教育需求上,明确“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和2011年版的课标相比,新课标强化了课程育人目标,以核心素养为导向,强调学生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的获得与发展,注重学生数学知识与方法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运用,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数学课程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主要表现在引导学生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在学中思,在思中行。只有充分研读理解并运用到教学实践中,与具体的教学内容相融合,新课标才能真正落地生根。学段现已由三个学段更新细分为四个学段,从教以来,我始终耕耘于第四学段,数学源于生活、源于对现实世界的抽象,如在讲授《菱形的性质与判定》时,注重运用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元素,可通过出示学校电动闸门、教师办公室菱形地板、年画福字等图片,引导学生在温故(八年级所学的“平行四边形”)中探索新知,进而掌握菱形的定义,探索其性质定理,让抽象的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绽放无限魅力。
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在形成人的理性思维、科学精神和促进个人智力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教无止境,二十一世纪是信息化时代,且疫情反复让防控形势严峻复杂,生命价值高于一切,这都给教育教学的纵深发展带来巨大挑战。
新课标强调要促进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融合,在实际问题解决中,创设合理的信息化学习环境,提升学生的探究热情,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信息技术将具体、形象、直观、声画并茂的视听材料融合后能发生形、声、色、动、静等综合变化,让枯燥而又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具体、趣味横生,增强教学内容的生活化、真实感和表现力。这就要求每位教师将信息技术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来,利用信息技术对文本、图像、声音、动画进行多方综合处理,丰富教学场景,引导学生在灵活高效、便捷有趣的教学情境下,愉悦并主动地获取知识,潜移默化地理解和掌握、运用相关知识,从而凸显学生主体地位,增强课程适宜性,体现课程时代性。
华罗庚曾经说过:“数缺形时少直观,形缺数时难入微。”传统几何教学是三角板+圆规+黑板+粉笔,受现实条件限制,常存在知识讲解不透、学生理解不清的问题。几何画板的应用架起了教学与信息技术完美融合的桥梁,它不仅作图精准规范,功能多样,而且实现了数与形的有效结合,使用起来直观、动态、形象,可操作性强。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可借几何画板精心设计、有效实施。如在“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像”一节中,如何向学生说明y=ax2、y=ax2+k、y=a(x-h)2、y=a(x-h)2+k等函数图像的相互关系一直是传统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学生难以理解,教师也难以用文字语言说明。通过几何画板只需用鼠标上下移动点a、h、k,y=ax2、y=ax2+k、y=a(x-h)2、y=a(x-h)2+k等函数图像便可一目了然,难题也就迎刃而解,学生也在a、h、k的变化过程中加深对二次函数的理解。
教育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数学教学,是师生之间互动交往、共同发展的过程。新课标指出:“制订指向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要整体把握教学内容,选择能引发学生思考的教学方式,进一步加强综合与实践,发挥评价的育人导向作用,坚持以评促学、以评促教。”
有人说,一个教师,不在于他读了多少书和教了多少年书,而在于他用心读了多少书和教了多少书。用心教、创新教和重复教的效果有天渊之别。新课标是一线教师的指挥棒,需要细细揣摩、用心感悟、反复实践。知识在于积累,多学习才能多进步。教师要明确自身组织者、参与者和合作者的角色,承认学生在知识与技能、志趣与基础方面存在客观差异,兼顾学习有困难和学有余力的学生,因材施教,因势利导,坚持个别辅导与分层设计作业,丰富评价方式,实现评价维度多元化,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促进学生素养生成,实现全面发展。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新课程标准为我们数学人指明了新的方向,作为初登讲台不久的一线教师,我将继续深入学习,躬耕于三尺讲台,以新课标为导向,坚守育人初心,紧跟时代步伐,不断使自己的数学教学更加具有温度和深度。
近期在学习《20xx版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的过程中,我的收获很大,感触颇多,下面我从几个方面谈谈我对新课标的认识。
20xx年课标立足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集中体现数学课程的育人价值,新数学课程标准将核心素养进行了明确:“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让孩子知道数学可以解决身边的问题,增强孩子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教育教学中,我们要践行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帮助学生培养其核心素养。
20xx年的新课标分为了三个学段,每个学段有每个学段的学业目标和评价标准。新课标分级更细更容易操作,阶段衔接也更加合理。学业目标和评价标准给了我们一线老师指明了方向,知道教学时要教什么,怎么教,教学的目标不仅要体现教学的知识,更要体现教学的育人价值。
以上是我对20xx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初步解读,与20xx版数学课程标准相比,更加体现了先进的`教育理念。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网络新媒体迅速普及,人们生活、学习、工作方式不断改变,儿童青少年成长环境深刻变化,人才培养面临新的挑战。作为新时代的老师,我要让学生每节课有战胜问题的胜利感,和解决问题的成功感。工作上勤勉认真,行而不辍,不断创新实践,培育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今天继续学习20xx年新《课程方案》前言部分——主要变化——关于课程标准的第三点。
三是研制了学业质量标准。各课程标准根据核心素养发展水平,结合课程内容,整体刻画不同学段学生学业成就的具体表现特征,形成学业质量标准,引导和帮助教师把握教学深度与广度,为教材编写、教学实施和考试评价等提供依据。
学业质量标准也是这一次课程标准变化的一个亮点。这个亮点就是在画一条线将我们的学业质量进行均衡发展。我们的均衡发展不只是硬件上的,也有软件上的,还有学业质量标准。所以均衡发展不是几个多媒体、陶瓷、毛笔能够涵盖的,而实实在在的。这也是我们社会主义教育的一大特点。我们的教育就像我们的经济一样,准许优先发展,准许一部分人先富裕,那么也就准许一部分地区的教育走在前面,也准许一部分人在教育上获得红利;但是我们还有共同富裕,还有小康社会,所以我们的教育就要有均衡发展。那么怎样均衡起来呢,除了硬件之外,我们还有软件,我们还要在学业发展上制定标准线。
学业质量标准是什么呢?20xx年,教育部颁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研究制定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和学业质量标准”。核心素养和学业质量标准都是对学生所要达到的能力和品格的要求。核心素养是党的教育方针的具体体现,反映教育目标,用以指导课程和教学改革。学业质量标准是核心素养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后制定的,可以直接指导教师课堂教学和教育评价。它是促进核心素养进入学科和课程标准、用以指导教育评价的桥梁。学业质量是学生在完成课程阶段性学习后的学业成就表现,反映核心素养要求。所以我们可以简单的或者盲目的理解,学业质量标准就是我们的考试范围和命题导向。
而在现实教学中有很多老师将课本抛弃了,完全在研究题,变成了“研题高手”,却不知道,我们的“母题”就在课本内,我们的答案就在课本内,我们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就在课本内。课本是我们教学的根,没有根的教学都是歧途。我在一次教师交流中和老师们探讨语文,我做了一个比喻:语文课本是一个点,教师是点射出的一道线,我们的教学就是要给学生画出一个面,而点与面之间的线就是老师,或者就是教师的思维。我的这个比喻并不是引导教师舍弃课本,而是引导教师用我们形成的这个面去关照我们的课本,因为我们的课本是微言大义,是“春秋笔法”。我们的解释有时候很苍白。所以怎样还原文本,怎样认识文本之内没有字的载体却有意义的外延,是需要我们用一个大的面观照文本得到的。
什么是研制呢?这个词语需要我们理解一下。因为研制不是随意的,也不是凭借经验,也不是一刀切,而是需要我们认认真真的思考,认认真真的观察时间后得到的。研制的含义有两种:一是中药研磨制成,二是通过一系列有计划,有目的地探索,试验,论证,制作,测试工作,得到具有某种功能要求的产品或某些产品的组合系统。我们都知道中药的使用需要一位医生仔细揣摩患者的整个身体环境,在搭配中君臣佐使相互配合。所以中药的使用是具有一定“神秘性”的,这种神秘性就是研制。另一种是通过一系列的有目的有计划地实践活动,才得到的一些真知识和真理念。并且我们也可以发现,“研制”不是一个人的事,而是一群人相互协作得到的.。
所以我想说的是通过研制而得到的学业质量标准在目前看是正确的。
各课程标准根据核心素养发展水平,结合课程内容,整体刻画不同学段学生学业成就的具体表现特征,形成学业质量标准。这就是答案。我们这样制作的根本原因是培养学生,让学生能够终身发展,成为我们国家的有用之才,所以才会根据核心素养的实际发展水平,结合我们的课程内容,以及孩子们的具体表现去制定。
为什么有课程内容呢?因为各学科的课程内容是不同的,所以因为学科内容的不同导致了我们的学科素养也不同。所有的学科素养是学生核心素养的内涵。我们必须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过程中将学科素养也纳入到其中才可以做好这样的大事。
我们可以举个例子进行说明。
历史的课程内容: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为指导,按照历史时序,展示中外历史发展的基本过程。根据通史叙事的结构和7-9年级的学段要求,历史课程内容包括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以及跨学科主题学习,共七个板块。那么历史课程要培养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五个方面。这些学科素养其他学科也可以培养,但是却没有历史学科那么明显。所以学科内容一定是学科核心素养的载体,而学科核心素养的集合会形成学生的核心素养。
还有语文学科在初中阶段,会将“结合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等学科学习,或者自己参与的科技活动,学习撰写并分享观察、实验研究报告”,点作为跨学科内容,但是实验研究报告更多的是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等学科学习中形成的。语文学科应该关注到,但是却不能完全代替其它学科。
那为什么还要将“不同学段学生学业成就的具体表现特征”,这一点作为考量呢?因为不同学段的学习内容和学习的标准也是不同的。
以语文学科为例。
第一学段(1~2年级)中的[梳理与探究]的第一点是观察字形,体会汉字部件之间的关系。梳理学过的字,感知汉字与生活的联系;而第二学段(3~4年级)中的[梳理与探究]的第一点是尝试分类整理学过的字词。尝试发现所学汉字形、音、义和书写的特点,帮助自己识字、写字;第三学段(56年级)中的[梳理与探究]的第一点是分类整理学过的字词,发现所学汉字形、音、义和书写的特点,发展独立识字能力和写字能力;第四学段(79年级)中的[梳理与探究]的第一点是按照一定的标准分类整理学过的字词句篇等语言材料,梳理、反思自己语文学习的经验,努力提高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增强表达效果。每一个学段的每一个标准都是不同的,这些不同是根据孩子们的生理、心理特点制定的,而不是随意制定的。这些不同也反映了孩子们的接受能力、理解能力和认知能力。
那么我们为什么要研制学业质量标准呢?
答案是引导和帮助教师把握教学深度与广度,为教材编写、教学实施和考试评价等提供依据。
是的,这就是最正确的答案,而且长时间之内不会有太多变化,或者只是会增加一些内容。
研制学业质量标,会帮助教师把握教学的深度与广度。我们的教学到底应该讲多少,怎么讲呢?我们发现义教阶段的诗词解释在一定程度上很肤浅,为什么呢?感觉肤浅的是我们,因我们有一定的文化素养。那一次再讲《明月几时有》的时候,讲着讲着就将课本放到了一遍,我就把我对苏轼的了解和这首词的背景完全放入课程之内,便将“明月”的含义解释为“英明圣主”,但是在最后的时候我仍然将我们传统对这首词的解释传递给孩子们。为什么呢?第一他们的这个年龄认识这么多有意义,但是这种意义没有多少实用性,并且孩子们的价值观还未完全形成,有可能影响孩子们的认知。第二孩子们对“明月”的理解能力需要大量的诗词作为积淀,没有积累,在好看的楼房也没有地基,空中楼阁是华而不实的。所以一些作家的小故事可以在义教阶段作为故事讲出来,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帮助孩子们学习,但是到了高中阶段,这些小故事就是我们思考问题的“药引子”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帮助我们了解作者和知识。
我们的学业质量标准还会为我们的教材编写、教学实施和考试评价等提供依据。
我上小学时,我的老师教给我试卷上写得是区域单位不同,那么这张试卷的难度就不同,到现在为止,我们发现一些市区和一些县区的试卷分数和开始范围,以及命题的难度是不相同的。这样的现象不能说好,也不能说坏。因为他们有他们的小环境。但是我们还应该有一个标准,一个衡量的线。让我们的教学有一个基本值。不足者继续努力,超越者引以为戒。这也是前面强调的教育的均衡。
我们的教材也是需要的。人教版和部编版、冀教版、苏教版是明显不同的。我们都知道苏教版会更难一点。
我们再举一个例子。《金色的鱼钩》在人教版是六年级下册语文的学习内容,但是在部编版却是六年级上的学习内容。这个差别小。《济南的冬天》在冀教版是小学六年级,在人教版却是七年级,这个差别就大了。还有《鱼我所欲也》在部编版是九年级下册,在人教版却是高中的课文,这个差别也很大。那么对于这样的不同,学业质量标准是充当了标杆的作用,我们的同一篇文章应该在什么时候出现,如果出现在不同阶段,我们的侧重点应该怎么设置等等。学业质量标准会给出答案。
以《鱼我所欲也》为例,它在高中是以议论文的形式出现的,而在九年级是以古文的形式出现的,而且出现在“选择与坚守”的主题单元。所以我们在讲解这一篇课文的时候,还当做议论文去讲,那就有一点不合适了。
还有一篇课文是八年级的《富贵不能淫》在讲授中也应该注意到这一点,不能在没有议论文知识积累的时间用以论文的方式去讲解。所以我们对于那些有过变化的课文一定要注意,最基本的价值观和单元主题要合适。
考试到底好不好,在一定程度上是好的,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好的。好的是帮助教师和家长了解孩子们的学习情况。但是对于学生而言弊大于利。
我们应该在我们的考试中对学生进行评价,这种评价不能只是分数,因为这样的评价会让前面的学生高兴,后面的学生则是不高兴的。
你考了90分,家长会问谁考了一百分。只有当你彻彻底底变成后进生的时候,你的父母才会用分数的变化鼓励你。所以分数对大多数学生而言是有弊端的。我们就应该利用考试评价的多样化和鼓励性去启发学生认真学习。
考试评价的多样化,会给孩子们一种新的认识,让孩子们对自己有新的了解,这就是评价。评价是翅膀,一定会给予孩子更多的成长。
。
今天继续学习20__年新《课程方案》前言部分——主要变化——关于课程标准的第三点。
三是研制了学业质量标准。各课程标准根据核心素养发展水平,结合课程内容,整体刻画不同学段学生学业成就的具体表现特征,形成学业质量标准,引导和帮助教师把握教学深度与广度,为教材编写、教学实施和考试评价等提供依据。
学业质量标准也是这一次课程标准变化的一个亮点。这个亮点就是在画一条线将我们的学业质量进行均衡发展。我们的均衡发展不只是硬件上的,也有软件上的,还有学业质量标准。所以均衡发展不是几个多媒体、陶瓷、毛笔能够涵盖的,而实实在在的。这也是我们社会主义教育的一大特点。我们的教育就像我们的经济一样,准许优先发展,准许一部分人先富裕,那么也就准许一部分地区的教育走在前面,也准许一部分人在教育上获得红利;但是我们还有共同富裕,还有小康社会,所以我们的教育就要有均衡发展。那么怎样均衡起来呢,除了硬件之外,我们还有软件,我们还要在学业发展上制定标准线。
学业质量标准是什么呢?20__年,教育部颁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研究制定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和学业质量标准”。核心素养和学业质量标准都是对学生所要达到的能力和品格的要求。核心素养是党的教育方针的具体体现,反映教育目标,用以指导课程和教学改革。学业质量标准是核心素养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后制定的,可以直接指导教师课堂教学和教育评价。它是促进核心素养进入学科和课程标准、用以指导教育评价的桥梁。学业质量是学生在完成课程阶段性学习后的学业成就表现,反映核心素养要求。所以我们可以简单的或者盲目的理解,学业质量标准就是我们的考试范围和命题导向。
而在现实教学中有很多老师将课本抛弃了,完全在研究题,变成了“研题高手”,却不知道,我们的“母题”就在课本内,我们的答案就在课本内,我们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就在课本内。课本是我们教学的根,没有根的教学都是歧途。我在一次教师交流中和老师们探讨语文,我做了一个比喻:语文课本是一个点,教师是点射出的一道线,我们的教学就是要给学生画出一个面,而点与面之间的线就是老师,或者就是教师的思维。我的这个比喻并不是引导教师舍弃课本,而是引导教师用我们形成的这个面去关照我们的课本,因为我们的课本是微言大义,是“春秋笔法”。我们的解释有时候很苍白。所以怎样还原文本,怎样认识文本之内没有字的载体却有意义的外延,是需要我们用一个大的面观照文本得到的。
什么是研制呢?这个词语需要我们理解一下。因为研制不是随意的,也不是凭借经验,也不是一刀切,而是需要我们认认真真的思考,认认真真的观察时间后得到的。研制的含义有两种:一是中药研磨制成,二是通过一系列有计划,有目的地探索,试验,论证,制作,测试工作,得到具有某种功能要求的产品或某些产品的组合系统。我们都知道中药的使用需要一位医生仔细揣摩患者的整个身体环境,在搭配中君臣佐使相互配合。所以中药的使用是具有一定“神秘性”的,这种神秘性就是研制。另一种是通过一系列的有目的有计划地实践活动,才得到的一些真知识和真理念。并且我们也可以发现,“研制”不是一个人的事,而是一群人相互协作得到的.。
所以我想说的是通过研制而得到的学业质量标准在目前看是正确的。
各课程标准根据核心素养发展水平,结合课程内容,整体刻画不同学段学生学业成就的具体表现特征,形成学业质量标准。这就是答案。我们这样制作的根本原因是培养学生,让学生能够终身发展,成为我们国家的有用之才,所以才会根据核心素养的实际发展水平,结合我们的课程内容,以及孩子们的具体表现去制定。
为什么有课程内容呢?因为各学科的课程内容是不同的,所以因为学科内容的不同导致了我们的学科素养也不同。所有的学科素养是学生核心素养的内涵。我们必须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过程中将学科素养也纳入到其中才可以做好这样的大事。
我们可以举个例子进行说明。
历史的课程内容: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为指导,按照历史时序,展示中外历史发展的基本过程。根据通史叙事的结构和7-9年级的学段要求,历史课程内容包括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以及跨学科主题学习,共七个板块。那么历史课程要培养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五个方面。这些学科素养其他学科也可以培养,但是却没有历史学科那么明显。所以学科内容一定是学科核心素养的载体,而学科核心素养的集合会形成学生的核心素养。
还有语文学科在初中阶段,会将“结合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等学科学习,或者自己参与的科技活动,学习撰写并分享观察、实验研究报告”,点作为跨学科内容,但是实验研究报告更多的是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等学科学习中形成的。语文学科应该关注到,但是却不能完全代替其它学科。
那为什么还要将“不同学段学生学业成就的具体表现特征”,这一点作为考量呢?因为不同学段的学习内容和学习的标准也是不同的。
以语文学科为例。
第一学段(1~2年级)中的[梳理与探究]的第一点是观察字形,体会汉字部件之间的关系。梳理学过的字,感知汉字与生活的联系;而第二学段(3~4年级)中的[梳理与探究]的第一点是尝试分类整理学过的字词。尝试发现所学汉字形、音、义和书写的特点,帮助自己识字、写字;第三学段(56年级)中的[梳理与探究]的第一点是分类整理学过的字词,发现所学汉字形、音、义和书写的特点,发展独立识字能力和写字能力;第四学段(79年级)中的[梳理与探究]的第一点是按照一定的标准分类整理学过的字词句篇等语言材料,梳理、反思自己语文学习的经验,努力提高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增强表达效果。每一个学段的每一个标准都是不同的,这些不同是根据孩子们的生理、心理特点制定的,而不是随意制定的。这些不同也反映了孩子们的接受能力、理解能力和认知能力。
那么我们为什么要研制学业质量标准呢?
答案是引导和帮助教师把握教学深度与广度,为教材编写、教学实施和考试评价等提供依据。
是的,这就是最正确的答案,而且长时间之内不会有太多变化,或者只是会增加一些内容。
研制学业质量标,会帮助教师把握教学的深度与广度。我们的教学到底应该讲多少,怎么讲呢?我们发现义教阶段的诗词解释在一定程度上很肤浅,为什么呢?感觉肤浅的是我们,因我们有一定的文化素养。那一次再讲《明月几时有》的时候,讲着讲着就将课本放到了一遍,我就把我对苏轼的了解和这首词的背景完全放入课程之内,便将“明月”的含义解释为“英明圣主”,但是在最后的时候我仍然将我们传统对这首词的解释传递给孩子们。为什么呢?第一他们的这个年龄认识这么多有意义,但是这种意义没有多少实用性,并且孩子们的价值观还未完全形成,有可能影响孩子们的认知。第二孩子们对“明月”的理解能力需要大量的诗词作为积淀,没有积累,在好看的楼房也没有地基,空中楼阁是华而不实的。所以一些作家的小故事可以在义教阶段作为故事讲出来,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帮助孩子们学习,但是到了高中阶段,这些小故事就是我们思考问题的“药引子”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帮助我们了解作者和知识。
我们的学业质量标准还会为我们的教材编写、教学实施和考试评价等提供依据。
我上小学时,我的老师教给我试卷上写得是区域单位不同,那么这张试卷的难度就不同,到现在为止,我们发现一些市区和一些县区的试卷分数和开始范围,以及命题的难度是不相同的。这样的现象不能说好,也不能说坏。因为他们有他们的小环境。但是我们还应该有一个标准,一个衡量的线。让我们的教学有一个基本值。不足者继续努力,超越者引以为戒。这也是前面强调的教育的均衡。
我们的教材也是需要的。人教版和部编版、冀教版、苏教版是明显不同的。我们都知道苏教版会更难一点。
我们再举一个例子。《金色的鱼钩》在人教版是六年级下册语文的学习内容,但是在部编版却是六年级上的学习内容。这个差别小。《济南的冬天》在冀教版是小学六年级,在人教版却是七年级,这个差别就大了。还有《鱼我所欲也》在部编版是九年级下册,在人教版却是高中的课文,这个差别也很大。那么对于这样的不同,学业质量标准是充当了标杆的作用,我们的同一篇文章应该在什么时候出现,如果出现在不同阶段,我们的侧重点应该怎么设置等等。学业质量标准会给出答案。
以《鱼我所欲也》为例,它在高中是以议论文的形式出现的,而在九年级是以古文的形式出现的,而且出现在“选择与坚守”的主题单元。所以我们在讲解这一篇课文的时候,还当做议论文去讲,那就有一点不合适了。
还有一篇课文是八年级的《富贵不能淫》在讲授中也应该注意到这一点,不能在没有议论文知识积累的时间用以论文的方式去讲解。所以我们对于那些有过变化的课文一定要注意,最基本的价值观和单元主题要合适。
考试到底好不好,在一定程度上是好的,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好的。好的是帮助教师和家长了解孩子们的学习情况。但是对于学生而言弊大于利。
我们应该在我们的考试中对学生进行评价,这种评价不能只是分数,因为这样的评价会让前面的学生高兴,后面的学生则是不高兴的。
你考了90分,家长会问谁考了一百分。只有当你彻彻底底变成后进生的时候,你的父母才会用分数的变化鼓励你。所以分数对大多数学生而言是有弊端的。我们就应该利用考试评价的多样化和鼓励性去启发学生认真学习。
考试评价的多样化,会给孩子们一种新的认识,让孩子们对自己有新的了解,这就是评价。评价是翅膀,一定会给予孩子更多的成长。
近期,通过在线学习,聆听了义教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组组长史宁中教授题为《义务教育数学新课标修订总体情况介绍》的线上培训讲座。史教授从课标修订背景与要点、核心素养的理解与表达、内容变化与教学建议三个方面做了详细而深刻的解读。通过学习,让我对新课标有了全新的认识,感悟颇多。
本次学习,清晰的感受到课程标准在修订方面不论是学段的变化、体例变化、还是表述形式,都在进一步指向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史教授从“双基”到“四基”,再讲到核心素养,强调过程,学生亲身经历,获得经验。核心素养是在学生本人参与数学活动中逐步形成发展的。这对我们日常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使学生的学习经历从“学会”到“会学”的过程。
核心素养的基本的内涵也可表述为“三会”,即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认识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数学的眼光体现了数学的一般性,数学的思维体现了数学的严谨性,数学的语言体现了应用的广泛性。因此,新课标给我们的学生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不仅仅是学会知识,更重要的是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将能力转化为一种自身的潜意识,让学生把数学真正活学活用。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努力引导学生把生活与数学紧密联系,在生活中发现数学,体会数学,应用数学。
本次课标修订的两大要点:
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和实现学科融合的教育要求。提倡把跨学科内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融入数学课程。数学学科是一门基础学科,是学习其他理化课程的工具,所以新版《课标》注重各个学科之间的联系,通过多学科的横向联合,增强学习的探究性、开放性和综合性。跨学科的教学,提升了对一线教师的教学能力的要求,这也将是我们一线教师今后致力研究的大方向。只有自己勇于“跨界”学习,才能践行学科融合的教育要求,才能更全面的培养学生。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
通过本次学习,让我对新课标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双减”背景下新课程标准的颁布,让我们课程改革的内容、形式、方法等向着纵深延伸。作为一线教师,更应该加强学习,进一步研究新课标的变化,紧跟课标步伐,提高自我修养,改变课堂教学模式,注重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miekuo.com/fanwendaquan/xindetihui/1792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