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心得体会

学习沈因洛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热门20篇)

学习沈因洛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热门20篇)



写心得体会可以培养我们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使我们能更好地认识和理解所学知识。接下来,小编为大家推荐了一些篇幅适中、内容充实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写作起到一些启发和指导作用。

学习沈因洛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沈因洛同志是共产党员的模范代表,是广大党员学习的标杆和楷模。他几十年如一日信念坚定、对党忠诚,一辈子亲民爱民、全心服务,始终如一地清正廉洁。他做的一切,源于始终坚守着社会主义理想与信念,时刻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在当今信仰缺失、物欲横流、风气浮躁的社会中,这样的人多么值得人民敬仰,这样的精神多么值得学习。就像媒体评价的,他就像一棵树、一棵草、一杆秤。虽然这位党的老同志、群众的老朋友走了,但是他太阳般的光辉形象永远铭记群众心中,他不懈奋斗的精神永远激励着广大中共党员,他为国为民鞠躬尽瘁的事迹在祖国建设潮流中将永远流传。

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我认为,作为年轻党员干部,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一名合格党员:

一是加强学习,注重提高政治素养和业务素质。具备良好的政治和业务素质是做好本职工作的前提和基本要求。认真学习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在把握实质、提高认识上苦下功夫。虚心向身边的同事请教,通过多看多听多想多问多做,有针对性的加强各类工作的学习,储备知识,提高能力素质。

二是恪尽职守,切实做好本职工作。为做好本职工作,我要努力提高自己的办事能力,做到严谨细致,干净利落,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坚持谋划在前、请示在先,记录在案、办细办实,及时报告、事后总结。

三是注重修养,时刻保持良好作风。有德无才办不成事,有才无德坏大事。作为年轻干部,我们要努力摒弃一些华而不实的东西,求真务实,少说空话,多做实事,切实为群众服务。同时,积极参与各种集体活动,主动融入工作环境,始终保持谦逊的心态,与同事交心交友、关系融洽。坚持自重、自省、自励,时刻严格要求自己,争做一名思想上过硬、作风扎实的合格共产党员。

没有一种根基比扎根人民更坚实,没有一种力量比从群众中汲取的更强大,没有一种事业比让群众幸福更高尚。身边同志说起沈老赞不绝口,都说他是热心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的人。看到沈老的光荣事迹,我想到这样一句话“政绩扎根民生,为政不图虚名,不求权有多大,只图实干为民”,沈因洛同志就是这样优秀的领导干部。他用行动告诉人们:共产党员不是广告,不是商标,不只是一个光荣的名词,而是带领群众前进的火车头,是标杆。

学习沈因洛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不写回忆录、不接受个人专访,是沈因洛给自己定下的两条“铁律”,也是他坚持不易的原则。原则之“铁”,使得媒体上没有他的专访,但是,人们却永远把他记在了心上。

共产党人要把成绩写在人民心上,道理很多人都懂,却未必能完全做到。沈因洛的不凡之处,就在于他一心为公、大公无私。哪怕是在重要岗位上,做出显眼政绩,他也不居功、不自傲、不图名。“应该写高炉、平炉、焦炉旁高温作业的工人……”,这不仅仅是一种尊重群众、崇尚创造的历史唯物主义,也是一种破除私心的政治觉悟。

反观当下,有多少党员干部,摆不正自己的政绩观?有多少人,在鲜花和掌声中失掉了自我?“计利当计天下利,求名应求万世名。”对每一名党员干部而言,都应当这样摆正位置、端正心态,如此,方能正确对待进退荣辱,用笃定的实干,把成绩写在人民心坎上。

学习沈因洛先进事迹心得体会范例

沈因洛,从踏上抗日救亡战场,到带领武钢创造辉煌,再到走上领导岗位,角色转变,岗位更替,他初心不改,风雨一生、奉献一生,用生命诠释了共产党人的优秀政治品质,为党员干部树立了模范标杆。

当前,部分党员干部在纷繁复杂的环境下,不主动加强思想政治理论和先进楷模学习,而是随波逐流、听之任之,思想信念有所松动,党性修养有所淡薄,甚至触碰红线底线,这不仅不利于党员干部的整体素质,不利于党的事业的切实推动,更不利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宗旨的有力落实。

坚定信念、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争做新时期“五好干部”。

争做新时期“五好干部”,是适应日新月异的客观形势的需要,更是实现伟大中国梦的需要。党员干部必须做到严以用权,用权要为公为民,以群众满不满意、高不高兴为基准,同时将权力放进制度的笼子中,按规则、按制度行使权力,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权、不以权谋私;严于修身,自觉抵御歪风邪气,防止因为律己不够患上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的病;严以律己,以焦裕禄、沈因洛等同志为榜样,时常反省自身,查找和整改问题,最终升华自己的道德情操;谋事创业要实,要学习沈因洛同志脚踏实地、艰苦创业的精神,做到紧密联系实际,根据客观规律办事,把工作落到实处,不做庸官,实实在在为发展助力。

沈因洛同志几十年如一日把党和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忠于党的事业,全心全意为群众谋利益,艰苦创业、廉洁奉公,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是鼓舞我们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的宝贵精神财富,每位党员干部都应该主动学习他坚定信念、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鞠躬尽瘁、不懈奋斗的崇高境界,牢记宗旨、一心为民的公仆情怀,至善至正、严于律己的高尚风范。

沈因洛同志是共产党员的模范代表,是广大党员学习的标杆和楷模。他几十年如一日信念坚定、对党忠诚,一辈子亲民爱民、全心服务,始终如一地清正廉洁。他做的一切,源于始终坚守着社会主义理想与信念,时刻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在当今信仰缺失、物欲横流、风气浮躁的社会中,这样的人多么值得人民敬仰,这样的精神多么值得学习。就像媒体评价的,他就像一棵树、一棵草、一杆秤。虽然这位党的老同志、群众的老朋友走了,但是他太阳般的光辉形象永远铭记群众心中,他不懈奋斗的精神永远激励着广大中共党员,他为国为民鞠躬尽瘁的事迹在祖国建设潮流中将永远流传。

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我认为,作为年轻党员干部,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一名合格党员:

一是加强学习,注重提高政治素养和业务素质。具备良好的政治和业务素质是做好本职工作的前提和基本要求。认真学习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在把握实质、提高认识上苦下功夫。虚心向身边的同事请教,通过多看多听多想多问多做,有针对性的加强各类工作的学习,储备知识,提高能力素质。

二是恪尽职守,切实做好本职工作。为做好本职工作,我要努力提高自己的办事能力,做到严谨细致,干净利落,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坚持谋划在前、请示在先,记录在案、办细办实,及时报告、事后总结。

三是注重修养,时刻保持良好作风。有德无才办不成事,有才无德坏大事。作为年轻干部,我们要努力摒弃一些华而不实的东西,求真务实,少说空话,多做实事,切实为群众服务。同时,积极参与各种集体活动,主动融入工作环境,始终保持谦逊的心态,与同事交心交友、关系融洽。坚持自重、自省、自励,时刻严格要求自己,争做一名思想上过硬、作风扎实的合格共产党员。

没有一种根基比扎根人民更坚实,没有一种力量比从群众中汲取的更强大,没有一种事业比让群众幸福更高尚。身边同志说起沈老赞不绝口,都说他是热心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的人。看到沈老的光荣事迹,我想到这样一句话“政绩扎根民生,为政不图虚名,不求权有多大,只图实干为民”,沈因洛同志就是这样优秀的领导干部。他用行动告诉人们:共产党员不是广告,不是商标,不只是一个光荣的名词,而是带领群众前进的火车头,是标杆。

沈因洛,从踏上抗日救亡战场,到带领武钢创造辉煌,再到走上领导岗位,角色转变,岗位更替,他初心不改,风雨一生、奉献一生,用生命诠释了共产党人的优秀政治品质,为党员干部树立了模范标杆。

当前,部分党员干部在纷繁复杂的环境下,不主动加强思想政治理论和先进楷模学习,而是随波逐流、听之任之,思想信念有所松动,党性修养有所淡薄,甚至触碰红线底线,这不仅不利于党员干部的整体素质,不利于党的事业的切实推动,更不利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宗旨的有力落实。

坚定信念、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争做新时期“五好干部”。

争做新时期“五好干部”,是适应日新月异的客观形势的需要,更是实现伟大中国梦的需要。党员干部必须做到严以用权,用权要为公为民,以群众满不满意、高不高兴为基准,同时将权力放进制度的笼子中,按规则、按制度行使权力,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权、不以权谋私;严于修身,自觉抵御歪风邪气,防止因为律己不够患上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的病;严以律己,以焦裕禄、沈因洛等同志为榜样,时常反省自身,查找和整改问题,最终升华自己的道德情操;谋事创业要实,要学习沈因洛同志脚踏实地、艰苦创业的精神,做到紧密联系实际,根据客观规律办事,把工作落到实处,不做庸官,实实在在为发展助力。

沈因洛同志几十年如一日把党和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忠于党的事业,全心全意为群众谋利益,艰苦创业、廉洁奉公,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是鼓舞我们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的宝贵精神财富,每位党员干部都应该主动学习他坚定信念、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鞠躬尽瘁、不懈奋斗的崇高境界,牢记宗旨、一心为民的公仆情怀,至善至正、严于律己的高尚风范。

学习沈因洛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今年2月20日,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第六届湖北省政协主席沈因洛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与世长辞,享年96岁。“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正如沈因洛同志在多本日记扉页上摘录的诗句一样,他用一生践行了对党和人民的庄严承诺。斯人已逝,但他的光辉事迹和崇高精神永远留存在人民心间,是一面旗帜,更是一面镜子、一把标尺,值得所有党员干部深学、细照、笃行。

要学习他坚定的理想信念。弃医从戎,和十几个进步青年跋涉数月抵达延安,并最终加入中国共产党——父亲因此惨遭日军杀害;抗战时期参加著名的“百团大战”,解放战争参加中原突围,在枪林弹雨中出生入死;临危受命,调赴武钢,带领干部职工两次创业,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困难,让武钢走上正轨、走向辉煌;担任湖北省委重要领导职务、湖北省政协主要领导职务期间,兢兢业业,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懈奋斗;离休后,依然心系国家和湖北的发展,深入调研、建言献策,直至去世的前一天,视力严重衰退的他,还让秘书给他念最新的中央一号文件学习……无论是在残酷的革命环境,还是在和平建设年代、改革开放时期,沈因洛都坚守着共产党人的信仰追求,无限忠诚、无比坚定,无惧限难、无私奉献,树立了共产党人的伟岸形象。新时期,面对种种诱惑、挑战,我们更需要向沈因洛学习,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主义信仰追求,自觉抵制各种歪风邪气的侵蚀,让信仰之光照亮我们的人生。

要学习他务实的工作作风。初到武钢,他天不亮就到办公室处理公务,事情一忙完,就骑着自行车,一个本子一支笔,一个一个车间地跑,为的就是尽快摸清底细、吃透厂情、成为内行;一连几个月他和一线工人同吃同住同劳动,一起跳渣坑、搬矿石、吃冷饭,苦活累活脏活抢着干,为完成中央下达的炼钢任务,更是两次累倒在平炉旁;调到省委组织部工作后,他一一走访了所有处长的家,深入了解各位处长的家庭情况、性格特点、优点缺点等,以便更好的开展工作;80多岁的他为了解决农场管理权上收引发的问题,花了120多天跑遍了全省所有省属国营农场,深入调研后给省委省政府提出了把农场管理权重新下放的正确建议;他给湖北省委、省政府提建议,如果吃不准,一定会先找有关专家、干部咨询,把情况摸透;,93岁的他,为了核实报纸上沼气利用的一个数据,专程去省农业厅调查……“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共产党就最讲认真”,沈因洛同志的认真细致是出了名的。党员干部要学习沈因洛,把党和人民的事业放在第一位,察实情、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不说大话、不讲空话,脚踏实地、兢兢业业、精益求精,扎实推进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应有的力量。

要学习他的清正廉洁。调任省委第一书记兼组织部长后,他不仅不同意家属调任省直单位,反而动员妻子提前退休,“老沈的理由是,他当了组织部长,单位肯定会有意无意照顾、优待我,退了,就没这种可能了”;他与每任秘书都“约法三章”:善于学习,严格守时,最重要的是不能搞歪门邪道,绝不允许以任何方式插手工程建设和人事安排;上任省政协主席前,他的亲戚正托人准备调入省政协工作,他得知后不仅没有“顺水推舟”,还批评帮忙者,并“搅黄”了这桩“好事”;年终,常有单位领导请吃年饭,他总是委婉拒绝,“实在要请我吃也可以,我自己付钱,司机、秘书加上我一共要交多少”;离休后,有企业请他前往调研指导工作,老人高兴去了,事后对方想表达感谢,得知他家电视坏了,就送来了一台4000多元的电视机,他得知原委后大发脾气,斩钉截铁的让对方搬了回去……沈因洛同志始终以党性原则要求自己,秉公用权、廉洁自律,一身正气、一尘不染。党员干部要学习沈因洛,自觉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管好自己、家人及身边的人,廉洁从政、廉洁用权、廉洁修身、廉洁齐家,永葆共产党人的清正廉洁。

要学习他高尚的道德情操。离休后,每年他都会拿出一个月的工资,分别捐给省慈善总会、残联、老促会、“希望工程”和“春蕾行动”,一旦发生地震、洪涝等灾害,他也总要另外捐钱捐物,在他的遗物中,发现了106张捐款收据,其中不少是以妻子曹俊敏的名义捐出去的,总额达14万多;获得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和5000元慰问金,他当即委托湖北省老干局把慰问金转赠给革命老区的困难群众;没有墓碑,没有花圈,没有哀乐,没开追悼会,去世后3小时,他的遗体被移交红十字会,几天后,武汉市遗体捐献者纪念碑上,刻上了第1304个名字:沈因洛……“心底无私天地宽”,沈因洛在20底书写的、至今还悬挂在湖北省政协离退休干部处书画室的这七个字,正是他人生最真实的写照。在他的影响下,最疼爱的外孙女远赴江苏打拼,为的就是“不沾他的光”;女儿女婿工作上没沾老人的光,给住院的老人送饭,也是自己乘坐公交车、耗时1个多小时赶去;妻子在他去世后,主动把组织配给丈夫的车上交,并拒绝了湖北省委省政府提出的组织关照、帮助。党员干部要学习沈因洛,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生活情趣,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学习沈因洛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沈因洛,一个一辈子不愿意宣传自己的“老革命”“老干部”,去世后却在荆楚大地引发强烈反响。从踏上抗日救亡战场,到带领武钢创造辉煌,再到走上湖北省领导工作岗位,他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奋斗终生,受到广大干部群众深切地缅怀和纪念,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沈老风雨一生、奉献一生,用生命诠释了共产党人的优秀政治品质,为党员干部树立了模范标杆。对待工作,“他用一生诠释了什么是爱岗敬业!”对待群众,“他心心念念没有二心!”对待身边人及自己,“他总是要求那么严苛”。沈老对党的赤子情怀,如同向日葵之于太阳,一息尚存,不改初心;毕生追随,矢志不渝。斯人已去,唯有精神永志。对沈因洛精神的传承,才是我们对他最好的纪念。

“人生如屋,信仰如柱”纵观沈因洛的一生,无论在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时期,无论是在职工作还是离休在家,他始终信念坚定,对党的事业无限忠诚。他就像一棵树,咬定共产党人崇高的理想信念不放松。做新时期的合格党员,我们一定要传承沈老这种对信仰的坚定,对党无限忠诚的政治品质。不断坚定理想信念,守住精神家园,不断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传承党员干部的忠诚之魂,谱写新时期工作的辉煌新篇。

“政绩扎根民生,为政不图虚名,不求权有多大,只图实干为民”。把群众冷暖摆在突出位置,沈因洛一以贯之。他就像一株草,扎根于人民群众的土壤中。去年,沈因洛作为抗战老兵,获得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和5000元慰问金。他当即委托湖北省委老干部局把慰问金转赠给革命老区的困难群众。最终,这笔慰问金被分为两份,分别送到了湖北省黄冈市红安县红军烈属闵新洲、赵治良的手中。毛主席说过:“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一贯地有益于广大群众,一贯地有益于青年,一贯地有益于革命,艰苦奋斗几十年如一日,这才是最难最难的啊!”这个最难最难的事,沈老却完全做到了,而且做得很好。做新时期的合格党员,党员干部一定要以沈老为光辉榜样,把‘鱼水深情’熔铸脑海,把‘公仆情怀’融入血脉,把亲民爱民和求真务实落实在行动中。以沈老为尺子、为镜子、为标杆,经常想一想与沈老的差距,把最难的事做好,一辈子当好人民的儿子。

“传承红色基因,保持清正廉洁。”沈因洛作为党的高级领导干部,坚持原则,严以修身,严以律己,严管家人,对自己及家人要求近乎苛刻,以实际行动展现了共产党人的高尚情操,真正做到了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做新时期的合格党员,必须向沈因洛同志学习,始终严明纪律规矩,严守禁区底线。正所谓正人先正己,执纪先守纪。我们要以公生明,以廉生威,把人格力量与法纪威力结合起来,不辜负党和人民的信任,为重建海晏河清的政治生态尽职尽责。

斯人已去,唯有精神永志。对其精神的传承,才是对沈洛因同志最好的纪念。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征程中砥砺前行,推进民建事业不断创新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是我们无上光荣的责任与使命,也是对沈洛因同志最真挚的怀念与告慰。

学习沈因洛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今年2月20日,湖北省政协原主席沈因洛因病在武汉去世,享年96岁。从踏上抗日救亡战场,到带领武钢创造辉煌,再到走上湖北省领导工作岗位,一辈子不愿意宣传自己的沈因洛,去世后却在荆楚大地引发强烈反响。

“他不顾家,只晓得工作。”沈因洛的遗孀曹俊敏说。在沈家客厅里,沈因洛的遗像下放着两瓶土,它们是沈因洛的外甥女专程从陕西延安、江苏吴县取回来的,一瓶为“圣土”,一瓶为“故土”。

红色基因,绿色遗产。沈因洛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奋斗终生,受到广大干部群众深切地缅怀和纪念,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湖北省委正在全省党员干部中开展向沈因洛学习活动。

他像一棵树,“咬定青山不放松”

1937年,17岁的沈因洛弃医从戎,离开家乡,踏上抗日救亡战场。他1938年到达延安,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期间,他参加了“百团大战”;解放战争期间,他参加了“中原突围”。

新中国成立后,沈因洛先后在解放军41军和武汉钢铁公司担任领导职务,后担任湖北省委重要领导职务和湖北省政协主要领导职务。

沈因洛虽然屡屡遭受打击,却从来不在家人面前叫苦。那时候,他提出了一个口号:“武钢不能乱,炉子不熄火,生产不能停”。

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引进一米七轧机,是沈因洛对武钢最大的贡献。此前,我国生产的钢铁品质不高,被称为“面条”“裤带”。带钢、薄板、硅钢等高端产品完全依赖进口,既花掉大量外汇,又受发达国家封锁。

他像一株草,扎根于人民群众的土壤中。

到厂矿检查生产,他总是要转到食堂去看看,叮嘱后勤人员把伙食安排好,说“饭菜里面有钢铁,工人们只有吃饱了肚子才能一门心思多炼钢铁。”

离休后,他深入基层调研,其中2002年在乡下跑了102天,最远到达湖北与陕西交界处。

把群众冷暖摆在突出位置,沈因洛一以贯之。去年,沈因洛作为抗战老兵,获得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和5000元慰问金。他当即委托湖北省委老干部局把慰问金转赠给革命老区的困难群众。最终,这笔慰问金被分为两份,分别送到了湖北省黄冈市红安县红军烈属闵新洲、赵治良的手中。

“沈老心中始终装着群众。”曾经分管全省农业工作的湖北省政协原主席王生铁说,在报刊上看到好的经验,涉及广大农民的利益,沈老总是用笔划出来,通过信件寄给他,“我在省政府、省委、省政协工作11年,至少平均一个月收到一份沈老寄来的刊物。”

他像一杆秤,称出求真务实好作风。

“9月5日,早上6时40分,到蔬菜批发、零售市场参观,发现批零差价在50%到100%。白菜批发0.20元/斤,零售为0.40元/斤;辣子批发0.80元/斤,零售经分类后1.6元/斤;茄子零售价1.50元/斤。外来蔬菜从河南来。”这是沈因洛1996年写的一段民情笔记,那时候他已离休。

摸实情、说实话、出实招、求实效,沈因洛反对形式主义,强调求真务实。他的最后一任秘书陈明说,沈老最反感那些说官话、不见实际行动的干部。

20世纪末,湖北省一度将农场管理权上收,引发了农民上访等一系列问题,农场的场长、属地的领导和普通群众都非常着急。当时已经80多岁的沈因洛,就此展开调研,花了120多天,跑遍了全省所有省属国营农场。

调研结束后,他给湖北省委、省政府写了报告。湖北省委、省政府经过深入研究后,重新下放了农场管理权,调动了地方的积极性。

“沈老对基层的一些大的建设、省里的规划、国家的战略布局、各个市州的资源特点都了如指掌,甚至几十年前去过的地方,他都一清二楚。”陈明说。

沈因洛给湖北省委、省政府提建议,如果吃不准,一定会先找有关专家、干部咨询,把情况摸透。每次外出调研,他都很认真地做笔记。

“他就是这么一个人,处处用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学习沈因洛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2016年2月20日,湖北省政协原主席沈因洛因病在武汉去世,享年96岁。从踏上抗日救亡战场,到带领武钢创造辉煌,再到走上湖北省领导工作岗位,他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奋斗终生,受到广大干部群众深切地缅怀和纪念,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湖北省委正在全省党员干部中开展向沈因洛学习活动。

沈因洛反对形式主义,强调求真务实,他摸实情、说实话、出实招、求实效,他的最后一任秘书陈明说,沈老最反感那些说官话、不见实际行动的干部。他用求真务实好作风感染着别人,为群众做着实事。

求真务实,即正确把握规律,真抓实干,务求实效。求真务实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一以贯之的科学精神,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也是党的优良传统和共产党人应该具备的政治品格。是党的各项事业不断取得新胜利的根本保证。胡锦涛指出,在全党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关键是要引导全党同志不断求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之真,务坚持长期艰苦奋斗之实;求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之真,务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之实;求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和作用之真,务发展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之实;求共产党执政规律之真,务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之实。

习近平总书记说,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广大党员干部要学习沈因洛同志求真务实的精神,求发展实际之实,坚持艰苦奋斗的作风,理论结合实际才能干好事创好业,才能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学习沈因洛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近期,多家媒体报道了湖北省政协原主席沈因洛的感人事迹。他曾参加百团大战抗日救国,曾到十里钢城攻坚克难,曾在湖北省领导岗位拼搏奋斗。他坚持活不争利,死不占地,按其生前遗愿,在逝世后将遗体捐献……沈因洛用自身事迹树立了合格党员的典范,赢得了人民群众的深情爱戴。

笔者在学习沈老事迹之后,脑中念念不忘的便是他那“铁帅”这一响当当的称号!纵观沈老一生,“铁”的含义十分丰富,“铁帅”不仅仅是为了完成炼钢任务的沈经理,更多的是指他“铁”一般的意志、担当和作风,“铁”一般的政治品格和光辉品质。古龙说过:一个人的名字也许会起错,但外号绝对不会起错。广大党员干部向沈因洛同志学习,关键就是要学习他的“铁帅”精神。

——学习沈老“铁胆树忠魂”的理想和信仰。沈老铁心忠于国家,在战场上,他勇往直前、砥砺奋进;在领导岗位,他兢兢业业,严于律己;在退休之后,他荐言献策,发挥余热。沈老铁心忠于人民,虽清贫简朴,却有14万元的慈善捐款;虽年过八旬,却下基层连续调研4个月;虽功成名就,却甘愿将自己的名字刻在遗体捐献纪念碑。党员干部学习沈因洛,就是要恪守“铁”一般的信仰,把绝对忠诚作为首要政治原则,坚持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一切以人民利益为重,始终视党和人民的事业为己任。

——学习沈老“铁杵磨成针”的意志和担当。初到武钢,武钢内忧外困,可沈老依然能够带领职工排除万难,使武钢步入正轨;他屡受迫害和摧残,他仍坚持“炉子不熄火,生产不能停”。多年来,沈老的足迹踏遍了武钢十里钢城、百里矿山,始终不断忙碌。在党的事业蓬勃发展时期,前进的路上少不了艰难险阻,党员干部要像沈老一样,拿出“铁”一般的意志,敢闯敢试、攻坚克难,努力创造出经得起实践、经得起历史检验的工作业绩。

——学习沈老“铁肩担道义”的作风和纪律。沈老克己奉公,初到武钢,主动到财务处降低工资;对家人铁面无私,在调任省委书记后,主动劝妻子离休,在孙女回武汉时,不因为接孙女而公车私用;作风光明磊落,面对老朋友的一点“心意”,他主动将钱捐献到省老促会。党员干部学习沈因洛,尤其要遵守“铁”一般的纪律,保持“铁”一般的作风,严以用权、公私分明,自觉抵制各种诱惑,永葆清廉本色。

人当如铁,百炼成钢。我们坚信,沈老留下的“铁帅”精神,会随着岁月的流逝历久弥新,薪火相传。期望党员干部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能够学习和贯彻“铁帅”精神,打造出一支钢铁般的党员队伍。

学习沈因洛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4月26日,《湖北日报》头版刊发《中共湖北省委关于深入开展向沈因洛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讲述了沈因洛始终坚定共产主义信仰,离休不离党,坚持带头发挥党员的模范作用,积极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增添正能量的故事。

沈因洛是每名党员干部的镜子,他不论身兼何职,都是把党和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忠于党的事业。在担任武钢主要领导近20年来,他爱厂如家、为工人解难帮困,始终平易近人,带领武钢人两次创业,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困难,让武钢一步一步走向辉煌。在担任省委领导期间,他顾全大局,开拓进取,经常深入基层调研和检查指导工作,为我省改革开放事业呕心沥血、日夜操劳。离休后还关心老区、国家、省的建设,也是唯一一名捐献遗体的省委书记。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在他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

沈因洛同志的一生与党和人民紧密联系在一起,在他心里,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彰显了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高尚品质。每名党员干部要以沈因洛同志先进事迹为榜样为标杆,把学习沈因洛同志事迹与正开展的“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相结合,与当前工作相结合,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自觉践行“三严三实”,用务实的工作作风,扎实的工作态度,提升为民服务的水平。

初看沈因洛同志的事迹,显得很普通,其实却不容易,很了不起。当前,部分党员干部在复杂的环境中,没有坚定理想信念,不主动加强思想政治理论,学习《党章》、《准则》和《条例》,也没有像先进楷模学习,党性修养有所淡薄,而是放任自己,不正当用权,甚至触碰红线底线,离“合格党员”相差甚远。在这个时间推出沈老的事迹,很合适。结合“两学一做”活动,要做一个什么样的党员才是合格的党员?就做沈因洛这样的党员。要学习他要忠于党的事业,不论岗位在哪儿,都兢兢业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学习他要联系群众、关心群众、依靠群众,始终将群众放在第一位;学习他严格要求自己及其家人,廉洁自律,死后还捐献遗体贡献国家医学事业的无私奉献精神,做新时期的“合格党员”。

学习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每个人都有自身的存在价值,只是因人而异,表现形式也不一样。人生道路上我们会面对许多艰难险阻,拥有一颗坚强不息的心和乐观的心态,就会造就自己美好的未来。有这样一个人,她充分将自己的价值达到一个世人的顶端,用自己顽强的生命与命运作斗争,点燃自己,照亮别人,她就是我们“最美”教师--刘芳。

刘芳是我们白云区第三中学的一名普通语文教师。在1997年被医生确诊为视网膜色素变性患者,至20xx年完全失明,整整十年,她从光明走向黑暗。但她不仅没有被黑暗吞没,反而活出了前所未有的光彩。凭着超人的毅力,她教书、写书、救助贫困儿童,工作比很多正常人更出色,用一颗热诚的心照亮了身边无数人。在视力逐渐下降期间,她用残存的视力阅读了大量的书籍,这让她在精神世界里找到了生活的信心和勇气,也让她在今后的教学中有了更大的知识储备。她以健康的心态、爱岗敬业的精神和美丽的微笑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成为白云区师德师风建设中的一个典型。

同时,从刘芳老师身上,我重新领悟了“人民教师”四个字的真正含义。“人民教师”就是一种责任,一种乐于奉献、勇于承担的精神,如同一支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我将在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向他学习,以热心对待事业,以爱心对待学生,以真心对待家长,以诚心对待同事,做让学生喜欢、家长满意、社会放心的教师。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也同样,要有像刘芳老师一样良好的心态,保持乐观积极,关心孩子,爱护孩子,有无私奉献的精神,在今后的日子里,不断强化师德,不断深化教育改革,扎实推进素质教育,坚持不懈努力进取,不断攀登教师道德修养的新高度、新水平,这是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

有一种爱它叫无私,然而却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做到的。就如我们的母亲对待子女就是无私的,她从来不奢望什么,也不祈求什么,她是不需要任何回报的。而我们的刘芳老师却做到了这样一类无私奉献的人。在她眼中,学生就是她的孩子,她悉心的呵护每一棵幼苗,让他们在爱的环境中健康成长,她的人生价值足矣体现在她整个生命的教学中,她是我们每一位教师学习的榜样。对待工作做到尽职尽责,对待孩子做到关心、爱护,做一名称职的教师。

在人生的道路上难免有些磕磕绊绊,甚至更为艰难;但是我们只要正确的选择方法,有着乐观积极的心态,相信我们就能向刘芳老师一样拥有更美好的生活。

学习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几场秋雨,洗去了夏日炎炎的烦躁,空气里弥漫着丰收季节清新的芬芳。在这个充满喜悦的收获季节里,我和蓝建春老师有幸参加了在顺德一中举行的第三场“佛山优秀教师报告团报告会”。

报告团成员由以下人员组成:南海区大沥镇盐步中心小学彭戈菲校长,高明一中李敏华副校长,顺德振华小学李斌主任,佛山市实验中学英语教师柴茂珍,禅城区石湾第一中学信息技术教师保安璞,南海区石门中学梁冠建老师。他们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介绍了自己在教书育人、钻研业务等方面取得的骄人业绩,将自己学习和工作中好的经验,好的做法悉数传授给全体与会老师。

他们崇高的人生追求,强烈的爱岗敬业意识、无私的奉献精神,深深地感染了我。下面从两个方面谈一下本人学习优秀教师先进事迹报告的心得体会:

一、立足本职,对学生献出一片爱心。

通过学习,我深刻体会到,作为一名教师,对于任何学生就是一个“爱”字。

我们不仅要懂得去爱,更要让孩子感受到这份爱。实验中学的柴茂珍老师用平实的语言为我们讲述了她的教育故事。20__年柴老师收到要担任西藏班班主任的消息,由于之前没有接触过西藏学生,在开学前的暑假她通过上网了解西藏的文化背景,风俗习惯,风土人情,通过朋友同事打听学生的性格特点,拿到学生档案后立即想办法找规律记忆背诵每一位学生的名字。由于柴老师提前对学生做好了充分的了解,所以去车站接他们的时候,学生都觉得特别亲切。有一位西藏班的学生做了几天火车脚都肿了,柴老师亲自去医院带回草药帮他敷脚。平时柴老师特别关心学生的生活,经常给生病的学生煲汤,重大节日和孩子们一起过。她还经常邀请孩子们分批到家里做客,平时和他们一起去购物。在孩子们最需要的时候,她总能给予他们最有效的帮助。因此,她又有了另一个名字,那就是“佛山妈妈”。爱总是能创造奇迹的。20__年,她所带的西藏班44名学生全部考入重点大学。

盐步中心小学的彭戈菲校长也说:“要把孩子放在学校的正中央,学校会因为爱而焕发光彩。”

二、教师要追求专业化成长。

高明一中的李校长说,要想在职业里找到幸福感,就要走专业化成长的道路,让自己不断完善,不断突破。

石湾中学的信息技术老师为我们讲述了她的专业化成长历程。一个偶然的机会,她走上了讲台成为了一名信息技术老师。多年来,她不断钻研,在专业化领域探寻适合学生发展的特色课程。积累了大量的经验,数篇论文在各类报刊杂志发表。让孩子爱上键盘,爱上课堂。保老师在成就孩子的同时,也成就了自己。

顺德区振华小学的李主任,美术老师。是理想信念的坚守者,被誉为“背着照相机的天使”。他饱含热泪地为我们讲述了他对梦想的执着追求。从98年起,李老师就开始了摄影教学的探索,让摄影进课堂,自编教材。他用光和影为孩子呈现了一个最美的世界。他的学生多次登上了国际摄影大赛的舞台,他所在的学校也被评为“摄影特色学校”。20__年9月,他响应广东省“三区”人才支持计划教师专项计划的号召,受顺德区教育局派遣,前往河源市龙川县赤光镇浮下小学支教。在条件极其艰苦的情况下,他先后筹集了15台数码照相机,在浮下小学首先成立了美术、摄影兴趣小组,开创山区摄影教学探索。15名摄影组成员坚持每天早晚进行训练,用照相机观察身边的生活,记录山村的美景。理想要用理想去唤醒,李老师用执着的信念为山区孩子插上了理想的翅膀。

在追求专业化成长的路上并非一帆风顺,在他们的身上,都有着一个共同的地方,那就是坚持。是坚持成就了他们的梦想,是坚持让他们在自己的教育教学之路上,顺畅地前行。

学习沈因洛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在荆楚大地,一位96岁高龄老人的事迹广为传颂。他一生大爱无私,直至生命最后一刻还想着把遗体捐献给医学事业。他就是原中央委员、湖北省政协主席——沈因洛。

在“武汉市遗体捐献者纪念碑”上,新刻上了一个名字:沈因洛。没有照片、没有生平简介,邮票见方的三个小字,是这位老党员、老八路、正省级领导干部留下的最后痕迹。

1983年8月16日,《人民日报》发表《把遗体交给医学界利用的倡议》,倡议人中就有沈因洛。

家人拗不过他,都同意了沈老捐献遗体的决定。尽管如此,去年年底,沈老在病危之际还是把家人支开,再次叮嘱秘书一定要把这件事完成。

202月20号,沈老安详离去。家人按照他生前遗愿,丧事从简,不发讣告,不向遗体告别,不开追悼会,遗体捐献给红十字会。

最近,家人和工作人员在整理沈老的遗物时,意外发现了106张捐款单。

原来,离休后沈老定下规矩,每年至少拿出一个月工资,捐给残联、希望工程、慈善总会等,前前后后捐了14万多元。去年,沈老作为参加过抗战的老八路,获得5000元慰问金,他当场决定把这钱捐出去。

沈因洛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沈因洛生前是湖北省政协主席,因病去世后,受到广大干部群众深切地缅怀和纪念,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向沈因洛同志学习,就要学习他“像一棵树、一株草、一杆秤”的“三个一”品质,在汲取先进典型的精神力量中锻造合格党员品质,自觉争做合格党员。

涵养“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坚定信仰。沈因洛在临危受命担任武汉钢铁公司领导职务时,他把军队好传统、好作风带进武钢,带领武钢走上了正轨;在担任湖北省委、湖北省政协领导职务期间,他严于律己,兢兢业业,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懈奋斗;离休后,他时刻关心关注湖北的发展,积极发挥余热,建言献策。直到去世的前一天,视力严重衰退的他还让秘书给他念新的中央一号文件。坚定理想信念,是共产党员的政治灵魂。作为党员干部,学习他,就要始终保持“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坚定信仰,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经受得住艰苦环境和困难的考验,时时处处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践行“扎根于人民群众中”的为民情怀。沈因洛在武钢工作期间,靠一辆自行车,挎一个黄布军用挎包,揣一个本子、一支笔,他把足迹遍布武钢十里钢城、百里矿山。他一连几个月跟工人同吃同住同劳动,一起跳渣坑、搬矿石、吃冷饭,苦活累活脏活抢着干。他在报刊上看到好的经验,涉及广大农民的利益的报刊文章时,总是用笔划出来,通过信件寄给分管该项工作的同志。作为党员干部,就应做到牢记为民服务宗旨,时刻把群众的利益挂在心上,身往基层扑,心往基层放,利为民所谋,真心实意为群众干实事谋福利,做出群众满意的实绩。

保持求真务实的良好作风。沈因洛同志在1996年写的一段民情笔记中,记满了蔬菜批发、零售的差价,搞清楚了蔬菜的来源,那时候他已离休;20世纪末,由于农场管理权上收引发了农民上访等一系列问题,当时已经80多岁的沈因洛,就此展开调研,花了120多天,跑遍了全省所有省属国营农场;他给在建议时,如果吃不准,一定会先找有关专家、干部咨询,把情况摸透。他的身上,体现了一个共产党人实事求是、严谨务实的作风,体现了处处用共产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的严于律己品质。党员干部就要学习沈因洛严于律己、求真务实的精神,用模范行动和人格力量彰显共产党员的先进本色。

榜样是看得见的哲理。当前,“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正在开展。广大党员干部就要以沈因洛同志为镜,筑牢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保持一心为民的群众情怀,弘扬求真务实的优良作风,不断汲取先进典型的精神力量,用实际行动争做合格党员。

今天,学习了谭元斌《一棵树、一株草、一杆秤——追记湖北省政协原主席沈因洛(上)》一文,感触颇深。湖北省政协原主席沈因洛,从踏上抗日救亡战场,到带领武刚创造辉煌,再到走上湖北省领导工作岗位,96年的人生旅程,是奋斗的一生、光辉的一生。他流传的红色基因,成为今天党员干部的绿色遗言。

沈老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奋斗终生,受到广大干部群众深切地缅怀和纪念,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財富。沈老值得学习的地方正是其合格共产党员的高贵品质。当前全党上下正在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如何做一名合格共产党员?从沈老身上,值得广大党员干部学习的:

一是坚定的理想信念。沈老从弃医从戎,离开家乡,踏上抗日救亡战场。到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百团大战”、解放战争时期,再到新中国成立后,担任国企领导职务,后担任湖北省委重要领导职务和湖北省政协主要领导职务。无论在什么年代、什么环境、什么岗位,沈老始终艰苦朴素,严于律己,兢兢业业,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懈奋斗,支撑沈老的,正是共产党人崇高的理想信念。这种对党无限忠诚的政治品质深深值得每一名共产党员学习。今天,时代变了,环境不同了,生活条件大大改善了,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不断地变化。但是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我们都应该要有对共产主义的信仰和坚定的理想信念,否则就会迷失方向,吴入歧途。

二是深厚的群众感情。不管是在广场、车间还是在工地、食堂,沈老心中裝着的总是群众,无论是在领导岗位还是退休后,他的思想中心从未离开过群众。紧密联系群众,沈老坚持了一辈子。把群众冷暖放在突出位置,沈老一以惯之。这种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坚持走群众路线的作凤,是我党的优良作风。古人云:“水可以载舟,亦可以覆舟”,群众才是我们真正的最深的根基。每一名党员干部,如果脱离了群众,就会失去坚实的基础,党的事业将从何谈起。无论身居何处,心中想着的总是群众,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都围绕群众转,只有这样,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才能长远发展。

三是求真务实的工作作凤。沈老反对形式主义,强调求真务实。他身体力行,坚持摸实情、说实话、出实招、求实效。他的最後一任秘书陈明说,沈老最反感那些说官话、不见实际行动的干部。近年来,我党开展了“群众路线”、“三严三实”、“两学一做”教育活动,目的就是要大兴求真务实的作凤。今天无论是城市建设、还是发展经济,都离不开实事求是的工作作凤。

学习《一棵树、一株草、一杆秤——追记湖北省政协原主席沈因洛(上)》一文后,心灵受到了洗礼,思想得到了净化。我想,在以后的人生道路和工作中,应该努力学习沈老这种品质。甘做一棵树,咬定青山不放松;愿为一株草,扎根于群众之中,争做一杆秤,勤奋务实。

2月20日,湖北省政协原主席沈因洛因病在武汉去世,享年96岁。从踏上抗日救亡战场,到带领武钢创造辉煌,再到走上湖北省领导工作岗位,沈因洛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奋斗终生。没有照片、没有生平、没有墓地——石门峰武汉市遗体捐献者纪念碑上的第1304个名字,是沈因洛留给后人最后的“痕迹”;没有花圈、没有哀乐、没有追悼会——捐献遗体,丧事从简,是老人一直念念于心的最后承诺。(人民日报)。

没有照片、没有生平、没有墓地。他是纪念碑上第1304个名字,他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他是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他是不忘初心的优秀共产党人--沈因洛。

他是优秀共产党员,他信守诺言,始终如一。沈因洛同志,于2016年2月20日15时09分在武汉因病医治无效逝世,享年96岁。逝世后,按其生前遗愿,丧事从简,不发讣告,不向遗体告别,不举行追悼会,遗体捐献给红十字会。“为信守这一诺言,父亲始终如一,整整坚持了33年。”沈老大女儿沈百舸含泪讲述。沈百舸回忆,多年来,父亲反复教育家人,“遗体捐献,就是以无用之躯,尽最后有用之力,让更多的生者找到希望,让更多的医学难题得到破解,让生命散发出人生最后一道光芒!”他是一辈子忠于党和国家的优秀党员代表,用生命之力激起在岗在职时的一切热情和激情,用生命之光点燃共产党人为党奉献的心灯,全心全意地铭记党员身份在心,把信念和承诺铭刻心底,生前不求利不争名,死后不求功不争地,这是来自一味老党员的执着和坚定。

他是优秀共产党员,他爱岗敬业,不留余力。无论是他的钢铁生涯,还是他的仕途之路,永远都是军人雷厉风行的作风,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党行。爱岗敬业在他身上诠释得淋漓尽致,不留余力被他表达得活生生、赤裸裸。“沈经理当时在办公室里铺了个床,一连几个月和一线工人同吃同劳动,作风就像秤砣一样扎实。”当年武钢办公室文员王国连还清楚地记得。“他就是责任心重,当起官来比别人都累”。在他的妻子曹俊敏老人看来,“他太会做共产党的官,凡事都考虑党的事业,考虑老百姓”。“那时候下乡路况很差,到十堰、恩施等地,要在吉普车上颠簸一整天。”曾当过他秘书的杜兴福说。

他是优秀共产党员,他不忘本来,不忘原点。党和国家的历史哺育着全国各族人民的发展和成长,学习党性修养便成为共产党员的必修课。“沈因洛90多岁还能大段背诵党章,这些内容早就烙在他心里了。”曾跟沈因洛搭班子的曾重郎描述,“自1995年8月离休以后,他每月的支部活动都按时参加,每月的党费都按时交纳。在他的书房里,翻开《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论述摘编》等书本,红色水墨笔勾画的波浪形、三角形、椭圆形等标记符号随处可见。”在沈因洛的党员之路中,学习是无止境的,为党修身养性,更因党而忠于学习,强化学习,增强党员心底的科学性、预见性和主动性,不断补精神之钙、固思想之元、培为政之基,哪怕是老了,走不动了,只要还能学,就要为自己学,为党和国家学,牢记党的历史本来,牢记党和国家不断发展的原点。

他是优秀共产党员,他一辈子兢兢业业,克己奉公,强烈地坚定理想信念,不忘初心,继续前行在为党和国家奉献的道路中,直至96岁离去,他的最后心愿依然牵系着他是共产党员。他是沈因洛,更是优秀共产党人,他散发出共产党人独有的标杆和气质,他留下难能可贵的精神粮食和财富,他是广大党员干部值得铭记和学习的榜样,他是一个标准,一个优秀共产党人的标准。

学习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20xx年的九月份,秋招刚拉开帷幕,我到处搜集着招聘信息,线上线下投递着简历。此时的我忙碌而又茫然,漫长的求学阶段即将告一段落,究竟该找一份怎样的工作,我思考着。直到九月中旬的一天,我在学校大学生活动中心参加了黄文秀师姐的先进事迹报告会。

在报告会上,黄文秀生前的同事、同学、亲友等代表分别从不同角度回忆黄文秀的先进事迹。作为北京师范大学的研究生,文秀师姐有很多就业选择,但师姐认为“一个人要活得有意义,生存得有价值,就不能光为自己而活,要用自己的力量去为他、为社会、为国家、为民族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于是,她义无反顾地回到家乡,主动投身脱贫攻坚事业:奔赴偏远贫困山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带动88户418名贫困群众脱贫,全村贫困发生率下降20%以上。

这场报告会让我了解到了“时代楷模”黄文秀师姐的优秀品质,同时也让我对选调生这一身份产生了好奇与向往。会后,我通过网络进一步了解国家及各省份招录选调生的政策、选调生招录考试的特点。各地优秀选调生的风采深深感染了我:他们充满活力、工作积极、甘于奉献,愿意在基层岗位上奉献自己。他们在基层这个大课堂上了解国情、增长本领、磨练意志、汲取力量;在基层这篇广阔天地中施展才华、开拓创业。于是,我在找工作之余,抽出了更多时间来准备选调生考试。北京市定向选调招考简章出来后,我随即报了名,并幸运的通过笔试、面试层层选拔被录取为一名选调生,入职后我将下基层锻炼两年时间。

被录取为一名选调生后,我在兴奋、激动的同时,也感到了今后自己肩上的责任更重了。今后,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不断提升自己。

一是加快角色转变,进入工作节奏。多年的校园生涯已经结束,我将努力转变角色,适应新环境,勤向领导、同事请教学习,明确岗位职责,尽快融入集体,完成从学生向社会人的转变。

二是加强知识学习,提升自身素质。我将持之以恒地学好理论知识,锻炼专业技能,学思践悟、学以致用,不断丰富和提高自身素质。

三是坚定理想信念,磨砺坚韧心性。基层是成长锻炼的大舞台,基层工作纷繁复杂,如果缺乏远大的理想,很容易意志消沉,缺失工作积极性,因此,我会坚定理想信念,为祖国发展和民族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四是发扬奉献精神,服务人民群众。我将时刻发扬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优良作风,树立敢吃苦、能吃苦、吃大苦的意识,在实践中克服困难、成长成才、增加阅历。

青春由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作为一名选调生,我将胸怀理想、锤炼品格,脚踏实地、艰苦奋斗,在担当中历练,在尽责中成长,用行动践行初心使命,让青春之花,在群众最需要的地方绽放。

学习沈因洛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一位优秀的共产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第六届湖北省政协主席沈因洛同志,从踏上抗日救亡战场,到带领武钢创造辉煌,再到走上湖北省领导工作岗位,用他光辉的一生证明着重于泰山的赤胆忠魂,践行着共产党员的铮铮誓言,书写着为民服务的高尚情怀。他的精神就像一棵常青树永存世间。

作为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看完老前辈的先进事迹,深受感动和启发。特别是看到按照他的生前遗愿,将他的遗体捐献给了红十字会的事迹。他说:“遗体捐献,是以无用之躯,尽最后有用之力,让更多的生者找到希望,让更多的医学难题得到破解,让生命散发出最后一道光芒!”“我是一个共产党员,要信守诺言,说到做到!”这是一种怎样的力量促使他做了这样的决定?我想,一定是共产主义的信仰、共产党员的忠诚和为民服务的真心。此时,我感到无比的崇拜和敬仰!

忠诚。古人云:“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党员干部的“本”在于一个“忠”字,对党忠诚、立场坚定是第一位的。沈老的一生,很好的诠释了“忠诚”二字。沈老参加过“百团大战”、中原突围等重大战役,是在战火中锻炼出来的共产主义战士,理想信念无比坚定。基于此,使他对党忠诚的信念从不曾动摇,坚决服从党的决定和安排。在三年自然灾害时期,沈老按照组织安排,临危受命,在武钢一干就是。所谓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沈老率领十万建设大军参加钢铁会战,排除万险、攻坚克难;担任省委领导期间,解放思想,谋划全局,深入基层了解情况,为全省的改革开放事业全力以赴、鞠躬尽瘁;离休后,继续发挥余热,积极建言献策。秘书在整理他的遗物时除了发现106张捐款收据、22本学习工作笔记,还有10多份老人家在不同时期,寄送给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湖北省好几届主要领导人的意见与建议复印件。临终前一天,还嘱咐秘书把中央1号文件念给他听。我们应该向他学习,这种忠诚无私、敢于担当的政治品行。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局面,能够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站稳政治立场,坚持对党忠诚。

服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党的宗旨,沈老一直以他的实际行动深刻践行着。他始终牢记自己是共产党员的身份,一辆自行车、一个黄布军用挎包、一本工作笔记、一支笔陪着他走遍了十里钢城,访遍了百里矿山,与工人同吃同住同劳动,一起跳渣坑、搬矿石、吃冷饭,苦活累活脏活抢着干;他没有高高在上,始终贴近老百姓,为他们排忧解难;离休后经两任秘书的手捐赠的款项就有14万多元。我们应该向他学习,这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尚情操。密切联系服务群众,把群众的冷暖、急苦放在心上,真正做人民的贴心人。

务实。沈老的一生是求真务实的一生。无论是在武钢,还是在省里任重要领导期间,坚持实事求是、真抓实干,一直是沈老一以贯之的工作作风。在离休期间,沈因洛仍坚持参加离退休党支部活动,每月的党费都按时交、多交。后,他走不动了,就让秘书推着轮椅参加学习。为了调查清楚湖北农场管理权上收问题,他竭尽全力,将全省所有省属国营农场情况摸实,为后续的工作提供真实可靠的'参考。我们应该向他学习,这种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追求“实”的精神,诚实守信,脚踏实地。

清廉。“走进沈老的家里,客厅空空荡荡,最值钱的是一台旧电视机,茶几上整齐叠放着几张近期的湖北日报;房间里,用的是一台老式的”大块头“台式电脑……”;在武钢,沈老的办公室是单身宿舍改造的,只有10多平方米,一张木桌、一个电话、几把椅子。随着职务不断提升,工作人员多次要给他换办公室,换家具电器,都被他拒绝了。武汉的夏天很热,他却连个吊扇都不让安装。说是“办公室比炉台上凉快多了!”;给沈老开车的司机说,沈老的家人没有因为私事坐过他开的车,即便是沈老生病住院期间,女儿女婿到医院陪护送饭,也是坐公交车。一桩桩、一件件……沈老清廉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我们要向他学习,这种清正廉洁、无私奉献的优秀品格。要经的住诱惑,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

“他是一个好人!他时刻都想着要帮助别人!”“他是真正的共产党员!党章对党员所要求的他都做到了!”……这是人们对沈老的评价。古人云“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沈因洛老前辈的先进事迹值得我们所有人学习、继承和发扬。让沈老的精神永远激励着我们共产党人在前进的道路上恪守初心,不负使命。

学习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8月中旬,渤海某海域,云翻浪卷,辽宁舰逆风疾驰。“起落架襟翼尾钩放好,安全带锁紧!”飞行员艾群向塔台报告,“嘭!”随着最后一架战机呼啸而落,尾钩牢牢挂住阻拦索,轰鸣巨响中一道新的着舰痕迹“刻”在了飞行甲板上——我军新一批舰载战斗机飞行员驾驶着歼—15飞机在辽宁舰上成功完成了阻拦着舰和滑跃起飞考核,并通过航母飞行资质认证。

现场指挥的海军领导介绍,这批舰载战斗机飞行员成功着舰,实现了由军地协作向部队自主培训的重大转变,标志着我海军舰载战斗机飞行员自主培养体系日趋完善,是海军航母建设的又一重要里程碑。几年来,面对风险挑战多、安全压力大等情况,海军各相关单位始终把航母事业举过头顶,把该批次飞行员上舰作为飞行训练的重中之重,精心筹划、稳扎稳打,严把飞行员选拔关、改装质量关、风险管控关,科学优化训练流程,确保了各项训练任务有序推进。

据了解,这批飞行员和在陆基模拟着舰训练时英勇牺牲的张超烈士同一批次选调到舰载航空兵部队,他们主动投身到航母舰载战斗机飞行事业,在训练中,面对困难锐意进取,遇到挫折勇于攀登,地面苦练,空中精飞,在较短时间内掌握了过硬的飞行技术和本领,实现了从一名普通飞行员向舰载战斗机飞行员的蜕变。

飞行员艾群在爬下飞机时向战友们展示张超生前所用手电筒,并说:“这是张超的。”

面对训练任务重、安全风险高等困难,航母部队官兵自觉叫响“学英雄张超、做英雄传人、建标杆部队”口号,严格训练秩序,严把技术规范,严控安全风险,结合这批飞行员昼间上舰资格认证,同时组织已获得资质的舰载战斗机飞行员进行了舰基起降技术保持和提高训练,母舰同步开展了长时连续航行,舰载直升机夜间着母舰训练、飞行甲板损管及医学救援和夜间航空保障流程验证等训练演练。

海军副司令丁毅中将为取得航母资质认证的舰载机飞行员颁发证书。

辽宁舰此次海上训练,在飞行员队伍规模、舰载机驻舰数量、舰载战斗机训练架次和强度均创历史新高,组织舰载机多批次、多课目、多机种同场组训,多项任务统筹并行,航母官兵岗位能力有了明显提高,实际检验了航母飞行组织指挥流程,航母部队的战斗力又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4月27日,29岁的解放军一级飞行员张超在完成两架次的海上超低空训练后,执行陆基模拟着舰训练,但电传飞行控制系统在滑行时突发故障,导致歼—15机头超过80度角上仰,张超因事故牺牲。

随后,海军将舰载机飞行员训练暂停了近两个月,直到6月中旬。新华社报道,“6月16日,渤海湾畔,一架架歼—15飞机再次展翅海天间”,并称此次事故没有影响解放军航母舰载机事业的前进步伐。

学习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学习先进事迹心得体会要怎么写,才更标准规范?根据多年的文秘写作经验,参考优秀的学习先进事迹心得体会样本能让你事半功倍,下面分享【学习先进事迹心得体会通用3篇】,供你选择借鉴。

爱国是一个人对自己祖国的一种诚挚的热爱和深厚的情感,是一个人最原始的感情之一。26岁的王继才接受了守岛任务,从此与妻子以海岛为家,与孤独相伴,在一个没有淡水、没有电、面积不足20亩的弹丸小岛上坚守32年,只为五星红旗每天冉冉升起。

今年7月27日,王继才在执勤时突发疾病,经抢救无效去世,年仅58岁。王继才在平凡的岗位上,尽心尽力做好本职工作,默默无私的奉献,把青春年华全部献给了祖国的海防事业。

有一种信仰叫坚守,有一种精神叫质朴。王继才夫妇俩在艰苦卓绝的困难面前不低头,在邪恶势力面前更表现出了一位守岛卫士的凛然正气。他们用无怨无悔的坚守和付出,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了不平凡的人生华章。

通过学习,我们深受震撼,我们新时代的国家公职人员就要有这种爱国奉献精神,我们要学习王继才夫妇,热爱祖国、忠于职守,无私奉献,不图名利的精神,以他们为榜样,脚踏实地、不畏艰辛,立足本职、扎实工作,用实际行动践行爱国、敬业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新时代的建设贡献自己力量!

正因为有这么多的先进典型,正因为有很多像王继才一样爱国奉献的人,我们的事业才蒸蒸日上,国家的前景才无限光明。王继才走了,更多的人应该接好他的接力棒,从王继才身上汲取爱国奉献精神的正能量,让弘扬爱国奉献精神成为全体国人的自觉行动。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作为青年一代都应该向王继才看齐、学习,给自己补充道德之钙,为自己补钙壮骨、强筋健骨,将爱国奉献精神融入到每个人的实际生活中,让爱国奉献精神筑牢新时代的价值地基!

作为青年党员的我们应该学习他勇于担当、吃苦耐劳的精神。1986年,江苏省军区成立开山岛民兵哨所,当地人武部找到了灌云县民兵王继才,让他担起守岛重任,王继才一口答应,瞒着家人登上开山岛,一守就是32年这样的当担只因他是一名党员、一名军人。其实王继才是开山岛的第五任“岛主”。此前几任呆的时间都不长,最长的13天,最短的3天。岛上条件的艰苦程度令人难以想象。淡水、粮食、蔬菜、蜡烛等生活用品都要花钱从岸上购买托人捎带过来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必须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才能胜任下来。

作为青年党员的我们应该学习他的清廉作风。王继才一家过得很清贫,但面对巨额的诱惑,他始终没有放弃自己的原则。开山岛独特的位置,成了犯罪分子眼中走私、偷渡的“天堂”。1999年3月,孙某找上了王继才:“王叔,你下岛吧,小岛让我来经营,赚钱和你对半分。但不能向上级部队领导汇报这件事。”“不干净的钱坚决不要!”王继才迅速报告上级。1997年8月,县里有个单位的领导,以在开山岛搞投资开发为名,暗中却搞偷渡,有个“蛇头”私下找到王继才,掏出10万块现金,求行个方便被他拒绝。多年来,夫妻俩先后报告过9次涉及走私、偷渡等违法事件线索,其中6次被成功告破。这样清廉的作风正是我们做为一个青年党员的榜样,王继才前辈在那样艰苦条件下都能抵制诱惑,做到“一身正气敢硬碰,两袖清风不染尘。”比起他那样的环境我们是多么的幸运,更应守好自己廉洁自律红线。

总之,通过学习王继才同志先进事迹,我们深受震撼,我们新时代的国家公职人员就要有王继才这种爱国奉献精神,我们要学习王继才,热爱祖国、忠于职守,无私奉献,不图名利的精神,以他们为榜样,脚踏实地、不畏艰辛,立足本职、扎实工作,用实际行动践行爱国、敬业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新时代的建设贡献自己力量!

我们看到这样一个人,平凡而又伟大,用实际诠释了什么是一代人的坚守,是一代人的长征。王继才同志守岛卫国32年,用无怨无悔的坚守和付出,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了不平凡的人生华章,在他心里认为,这就是他的坚守长征路,我们从中汲取精神力量,走好我们这一代的长征路。

弹丸小岛是一个面积不足20亩的咫尺之地,这里有常人无法忍受的艰苦生活,而这位58岁的老人竟然在这里守了32年并长眠于此。王继才事迹背后所蕴含的爱国情怀、朴素信念和无私奉献的精神让我们感动,相比如今的党员干部而言,很多党员干部在工作中稍有困境就怨天尤人,遇到一点点挫折就着急退缩而不去寻求解决办法,总想找一个环境舒适、待遇优厚的工作岗位混日子,比起这位敬业的老人这些举止真是让人汗颜。因此我们要沉淀浮躁的心情,脚踏实地的干工作,汲取王继才甘于平淡、勇于奉献的精神,我们要立足岗位做贡献,在新时代砥砺奋进、做我们这一代人的引路人。

王继老人这样说过:开山岛虽然小,但它是祖国的东门,我必须插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只有看着国旗在海风中飘展,才觉着这个岛是有颜色的。正是这种爱国的情怀,对国旗的赤诚,爱国如家的思想、初心和使命,才使得王继才长征般的奉献出自己珍贵的青春年华乃至生命。我们要向王继才同志学习这种“坚守”的信念,要牢记自己的初心和使命,尤其是我们基层干部要立足各自工作岗位,清楚明白自己的使命看上去尽管平凡但也不平凡。

平凡岗位上的尽职尽责,看似平凡无奇,但正如一滴水也可以映射太阳的光辉一样,平凡中也可以展现不平凡。我们要继承王继才甘于“平凡”,勇于奉献、爱国爱家的宝贵精神,用无私的精神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用爱国信仰激励我们不断前进。

学习沈因洛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近期,多家媒体报道了湖北省政协原主席沈因洛的感人事迹。他曾参加百团大战抗日救国,曾到十里钢城攻坚克难,曾在湖北省领导岗位拼搏奋斗。他坚持活不争利,死不占地,按其生前遗愿,在逝世后将遗体捐献……沈因洛用自身事迹树立了合格党员的典范,赢得了人民群众的深情爱戴。

笔者在学习沈老事迹之后,脑中念念不忘的便是他那“铁帅”这一响当当的称号!纵观沈老一生,“铁”的含义十分丰富,“铁帅”不仅仅是为了完成炼钢任务的沈经理,更多的是指他“铁”一般的意志、担当和作风,“铁”一般的政治品格和光辉品质。古龙说过:一个人的名字也许会起错,但外号绝对不会起错。广大党员干部向沈因洛同志学习,关键就是要学习他的“铁帅”精神。

——学习沈老“铁胆树忠魂”的理想和信仰。沈老铁心忠于国家,在战场上,他勇往直前、砥砺奋进;在领导岗位,他兢兢业业,严于律己;在退休之后,他荐言献策,发挥余热。沈老铁心忠于人民,虽清贫简朴,却有14万元的慈善捐款;虽年过八旬,却下基层连续调研4个月;虽功成名就,却甘愿将自己的名字刻在遗体捐献纪念碑。党员干部学习沈因洛,就是要恪守“铁”一般的信仰,把绝对忠诚作为首要政治原则,坚持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一切以人民利益为重,始终视党和人民的事业为己任。

——学习沈老“铁杵磨成针”的意志和担当。初到武钢,武钢内忧外困,可沈老依然能够带领职工排除万难,使武钢步入正轨;他屡受迫害和摧残,他仍坚持“炉子不熄火,生产不能停”。多年来,沈老的足迹踏遍了武钢十里钢城、百里矿山,始终不断忙碌。在党的事业蓬勃发展时期,前进的路上少不了艰难险阻,党员干部要像沈老一样,拿出“铁”一般的意志,敢闯敢试、攻坚克难,努力创造出经得起实践、经得起历史检验的工作业绩。

——学习沈老“铁肩担道义”的作风和纪律。沈老克己奉公,初到武钢,主动到财务处降低工资;对家人铁面无私,在调任省委书记后,主动劝妻子离休,在孙女回武汉时,不因为接孙女而公车私用;作风光明磊落,面对老朋友的一点“心意”,他主动将钱捐献到省老促会。党员干部学习沈因洛,尤其要遵守“铁”一般的纪律,保持“铁”一般的作风,严以用权、公私分明,自觉抵制各种诱惑,永葆清廉本色。

人当如铁,百炼成钢。我们坚信,沈老留下的“铁帅”精神,会随着岁月的流逝历久弥新,薪火相传。期望党员干部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能够学习和贯彻“铁帅”精神,打造出一支钢铁般的党员队伍。

2016年2月20日,湖北省政协原主席沈因洛因病在武汉去世,享年96岁。从踏上抗日救亡战场,到带领武钢创造辉煌,再到走上湖北省领导工作岗位,他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奋斗终生,受到广大干部群众深切地缅怀和纪念,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湖北省委正在全省党员干部中开展向沈因洛学习活动。

沈因洛反对形式主义,强调求真务实,他摸实情、说实话、出实招、求实效,他的最后一任秘书陈明说,沈老最反感那些说官话、不见实际行动的干部。他用求真务实好作风感染着别人,为群众做着实事。

求真务实,即正确把握规律,真抓实干,务求实效。求真务实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一以贯之的科学精神,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也是党的优良传统和共产党人应该具备的政治品格。是党的各项事业不断取得新胜利的根本保证。胡锦涛指出,在全党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关键是要引导全党同志不断求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之真,务坚持长期艰苦奋斗之实;求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之真,务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之实;求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和作用之真,务发展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之实;求共产党执政规律之真,务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之实。

习总书记说,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广大党员干部要学习沈因洛同志求真务实的精神,求发展实际之实,坚持艰苦奋斗的作风,理论结合实际才能干好事创好业,才能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今年2月20日,湖北省政协原主席沈因洛因病在武汉去世,享年96岁。从踏上抗日救亡战场,到带领武钢创造辉煌,再到走上湖北省领导工作岗位,一辈子不愿意宣传自己的沈因洛,去世后却在荆楚大地引发强烈反响。

“他不顾家,只晓得工作。”沈因洛的遗孀曹俊敏说。在沈家客厅里,沈因洛的遗像下放着两瓶土,它们是沈因洛的外甥女专程从陕西延安、江苏吴县取回来的,一瓶为“圣土”,一瓶为“故土”。

红色基因,绿色遗产。沈因洛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奋斗终生,受到广大干部群众深切地缅怀和纪念,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湖北省委正在全省党员干部中开展向沈因洛学习活动。

他像一棵树,“咬定青山不放松”

1937年,17岁的沈因洛弃医从戎,离开家乡,踏上抗日救亡战场。他1938年到达延安,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期间,他参加了“百团大战”;解放战争期间,他参加了“中原突围”。

新中国成立后,沈因洛先后在解放军41军和武汉钢铁公司担任领导职务,后担任湖北省委重要领导职务和湖北省政协主要领导职务。

沈因洛虽然屡屡遭受打击,却从来不在家人面前叫苦。那时候,他提出了一个口号:“武钢不能乱,炉子不熄火,生产不能停”。

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引进一米七轧机,是沈因洛对武钢最大的贡献。此前,我国生产的钢铁品质不高,被称为“面条”“裤带”。带钢、薄板、硅钢等高端产品完全依赖进口,既花掉大量外汇,又受发达国家封锁。

他像一株草,扎根于人民群众的土壤中。

到厂矿检查生产,他总是要转到食堂去看看,叮嘱后勤人员把伙食安排好,说“饭菜里面有钢铁,工人们只有吃饱了肚子才能一门心思多炼钢铁。”

离休后,他深入基层调研,其中2002年在乡下跑了102天,最远到达湖北与陕西交界处。

把群众冷暖摆在突出位置,沈因洛一以贯之。去年,沈因洛作为抗战老兵,获得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和5000元慰问金。他当即委托湖北省委老干部局把慰问金转赠给革命老区的困难群众。最终,这笔慰问金被分为两份,分别送到了湖北省黄冈市红安县红军烈属闵新洲、赵治良的手中。

“沈老心中始终装着群众。”曾经分管全省农业工作的湖北省政协原主席王生铁说,在报刊上看到好的经验,涉及广大农民的利益,沈老总是用笔划出来,通过信件寄给他,“我在省政府、省委、省政协工作11年,至少平均一个月收到一份沈老寄来的刊物。”

他像一杆秤,称出求真务实好作风。

“9月5日,早上6时40分,到蔬菜批发、零售市场参观,发现批零差价在50%到100%。白菜批发0.20元/斤,零售为0.40元/斤;辣子批发0.80元/斤,零售经分类后1.6元/斤;茄子零售价1.50元/斤。外来蔬菜从河南来。”这是沈因洛1996年写的一段民情笔记,那时候他已离休。

摸实情、说实话、出实招、求实效,沈因洛反对形式主义,强调求真务实。他的最后一任秘书陈明说,沈老最反感那些说官话、不见实际行动的干部。

20世纪末,湖北省一度将农场管理权上收,引发了农民上访等一系列问题,农场的场长、属地的领导和普通群众都非常着急。当时已经80多岁的沈因洛,就此展开调研,花了120多天,跑遍了全省所有省属国营农场。

调研结束后,他给湖北省委、省政府写了报告。湖北省委、省政府经过深入研究后,重新下放了农场管理权,调动了地方的积极性。

“沈老对基层的一些大的建设、省里的规划、国家的战略布局、各个市州的资源特点都了如指掌,甚至几十年前去过的地方,他都一清二楚。”陈明说。

沈因洛给湖北省委、省政府提建议,如果吃不准,一定会先找有关专家、干部咨询,把情况摸透。每次外出调研,他都很认真地做笔记。

“他就是这么一个人,处处用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学习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20xx年2月24日下午,在我校的开学工作会议上,刀坝小学校长杨万章组织全体教师学习了贵阳市南明小学王玉老师先进事迹,我深受鼓舞,心得如下。

做为教师一言一行都会被学生看在眼里,应该把自己的满腔热血投入到自己所热爱、做从事的教育事业,对自己的事业充满激情永无止境积极追求。俗话说“热爱是最好的老师”。热爱自己的教育事业会觉得其乐无穷,热爱自己的事业,就会多了更多的激情,少了许多牢骚和抱怨,热爱自己的教育事业再苦再累也无怨无悔,热爱自己的教育事业,就不会去计较个人得失。

王玉老师的先进事迹,向大家讲述了一个个真实生动、感人肺腑的故事,教师这一平凡的岗位,辛勤的工作,丰硕的成果,在她身上集中体现了广大教师“学高为师、身正为范”,默默耕耘、无私奉献的高尚品格,体现了她对事业、对学生的挚爱,折射出她崇高的师德。作为教书育人的先进代表,她把自己全部的心血与热情献给了她钟爱的事业,献给了求知若渴的学生,用爱心与责任全面展示了人民教师的光辉形象,她坚定的理想信念、高尚的师德情操、无私的奉献精神,感人至深,催人奋进。

教师这一岗位是默默耕耘,一份付出,也是一份收获,一份享受。教师的工作艰辛又繁琐,平凡又伟大,教师的工作是良心活,它需要我们艰辛的付出,不屑的努力,持之以恒,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甘为人梯,热爱学生,热爱教育,在普通的教学岗位上,恪尽职守,呕心沥血,淡泊名利,执着追求,把所有的光和热倾注到教书育人的事业中,做学生学习的先行者。

通过对王玉老师先进事迹的学习,我坚信我们教师要有终身学习的思想,要向身边优秀的老师学习,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多关爱学生,并正确引导,做学生的朋友,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实现以生为本的教育目的。在做人方面我更要发挥榜样的作用,为人师表,表里如一,身体力行,以身作则,以德施教,以德育人。要坚定信念,志存高远,以人民教师的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做人民满意的教师。

做为教师,应该有一颗博大的责任心,爱教育事业,最终落脚点在爱学生爱孩子。高尔基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的人,才能教育好孩子,师爱是每一个教师的精神财富,也是人类的精神财富。教师要有无私的爱,以高尚的人格,渊博的知识,博大无私的爱去感染学生,成为学生心中的楷模。

作为一名教师,我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用“四有”“三者”好老师的标准规范自己,用满腔的热忱把教育教学工作做好,更好的为社会服务,从而不负于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个光荣称号。

学习沈因洛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得知我们尊敬的老领导沈因洛去世的消息,我非常悲痛。从我的亲身经历中,深切体会到沈因洛是一位党的好干部,职工的好领导,是一位真正的共产党人,他的一些感人之事让我终身难忘,终身受益。这里,我只讲三件感受最深的事。

小闹钟不见了。

上世纪70年代初期一个寒冷的夜晚,沈因洛独自一人走进动力部高炉鼓风机站检查工作,那里是动力部也是武钢的甲级要害部位,离开时他顺手将桌上的一个小闹钟带走了。第二天早上,他给动力部保卫科打电话,我当时是保卫科干事,正好我值班。沈因洛在电话中讲:请你查一查你们鼓风机站昨晚丢没丢东西,请你们部领导上班后来我办公室一趟。我放下电话,当即到鼓风机站了解情况,他们说昨晚沈因洛来站检查过工作,他们站没丢什么东西。部领导上班后我立即汇报了沈因洛来电话的情况,部领导和我一起急忙到沈因洛办公室去。沈因洛笑着对我们说:你们要害部门管理不严格,外人随便出入,连丢了东西都没人发现。一边说着一边就把那个小闹钟交给了部领导。他接着说,这是我昨晚从鼓风机站带回的,你们回去后一定要加强要害部位的管理,否则出了事就担当不起责任了。部领导回来后马上召开加强要害部位管理工作的会议,并会同公安处制订了严格的管理制度,从而保证了动力部各要害部位的生产安全。

“一天等于二十年”

1975年春天的一个上午,我经过动力部党委办公室门口,听到里面的电话铃声响了没人接,我就进去接电话。原来是沈因洛要找动力部的余德财书记,我告诉他,余书记下现场去了。沈因洛说:请你转告一下余书记,我想请他帮忙查一下“一天等于二十年”是马克思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讲的(余书记是原钢院马列主义研究室的老师)。等余书记回来后我就把沈因洛的话转告给他了。余书记当时也不知道,说要回家认真查查。第二天上班后余书记高兴地告诉我说,他回家查了一晚上终于找到了,“一天等于二十年”是马克思1863年4月9日致恩格斯的信里讲到的,他随即电话原原本本地告诉了沈因洛,沈因洛非常满意。从这件事可以看出,沈因洛学习马列主义一丝不苟,力求精通,他自己认真学习,也带动了下面的同志学习,他这种虚心好学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把大门关上!”

公司在工人剧院召开干部大会,我也参加了那次会议。由于当时刚恢复正常秩序,干部纪律还很松弛,通知是上午八点半开会,但到开会时间了,还有不少人三三两两进会场。这时,沈因洛在主席台上宣布:“把大门关上!”这样一来,迟到的同志就被关在了门外。接着,他在主席台上很严肃地讲:抓作风要从干部抓起,像今天这种现象今后再也不准出现!否则,你们松松垮垮怎么能带好职工队伍呢?大会散后,他又为迟到的同志专门重新开了一场会。这次会后,武钢再开大会,迟到的现象就很少见了。

沈因洛同志虽然离开我们了,但他的精神将长久留在我们心中。在当前“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我们要以沈因洛同志为榜样,以实际行动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为武钢尽快走出困境创新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