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文秘知识

2024年大学的散文随笔 搬书的大学散文随笔(实用8篇)

2024年大学的散文随笔 搬书的大学散文随笔(实用8篇)



答谢词的语言应简洁明了,能够让听众听得明白,共情产生感动之情。写答谢词时,要注意选择适当的词语和语句结构,以使得感谢之情更加鲜明。如果你正在写一篇答谢词,那么以下这些范文可能会对你有所启发。

搬书的大学散文随笔

今天上午的时候,我正听见同学们议论新书的事情,我过去问z君,他说:“今天上午该发新书了,同学们能不议论么。快回位儿,老师来了。”我赶紧坐好,听老师的吩咐。只听老师说道:“七年级的找五个人去搬书去。”我因为坐在最前排,所以在第一时间就赶到了现场,抱起了一落政治书就走,不过,只坚持了一会儿就休息了起来,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我才把书安全的“护送”到教室里。有了这次经验,我就变的聪明起来了,我只找一个人,我来帮助他运输,这样我也搬运了,也不会把书弄混了。

开始发书了,我们显得异常兴奋,这时却发现,少了两个人的'书,老师说:“书少了两本,哪两个人大公无私一下,书总会有的。”我还没来得及思考,老师就说:“班长,学习委员,你们两个愿不愿意呀!”我听了老师的话。立即说道:“同意。”班长也说:“同意。”我虽然没有得到书,可是我很高兴,因为,我大公无私了一场。

搬书的大学散文随笔

致往事:三年前,也就是二零一零年九月六号我在爸妈千叮咛万嘱咐下,只身一人,手提一个行李箱,背一个书包从民和出发,毕竟长这么大,只身一人第一次跑这么远,还是我姐把我送到海石湾火车站,见我踏上火车,姐才离去。那一去,就是三年。在徐州度过了我期待已久的大学生活,进入大学,一切的一切,使我的梦想便彻底破灭,见别人上课睡觉,我也睡觉,见别人逃课,我也逃课,见别人去网吧,我也泡网吧,就这样,浑浑噩噩,一年下来,书都崭新崭新的,一学期下来,有些书连名字都懒得写上去,度过了一年。有一次回家,和朋友又一次逛格尔木,看到满街奥迪大奔时,身边朋友指着前面的流浪者对我讲:你要过哪一种生活?当时我没有急着回答,只是陷入了思考,难道我赤裸裸的来也要赤裸裸的去,自那以后,我就慢慢滴学会去改变自己,可是不知如何,当那些恶习在你的生活中成为一种习惯时,你再去改变它,真的很难很难。

那年春节那一天,奶奶大寿,很多亲戚朋友都来了,家庭好的,开车来的,稍差一点的,骑摩托车来的,再差一点的,步行来的,还有最前面开车来的寿礼也肯定好,而摩托车还有步行相对,也肯定稍差一点,以及他们的穿着打扮和说话方式都是不一样的,我在门口当迎宾,看着他们一个个表情各异,或笑或讲时,就不禁想起了老爸跟我讲过的那句话,要想在别人面前挺起胸膛,就得自己努力,拿出成绩。当时老爸说的一点也没错,在这个社会,要想有自己的一片天地,被别人看得起,就必须得拿出你的行动,就前面提到的,来的形形色色方方面面的各类人来讲,是什么使得他们乘车方式不同,拿的寿礼不同,衣着的不同,以及表情的各异,说白了就是俩字:金钱。

搬书的大学散文随笔

开学第一天,老师让我和另外几个身强力壮的同学去搬书。

到了搬书的地方老师把一大堆书放到我和另一个同学面前说:“你们俩搬这些书吧!”我们两个一块儿把书抬到一楼楼梯口处,我对那个同学说:“我自己来吧,你就不用抬了,只需要把这些书放到我肩膀上就可以了。”听了我的话,他便把书从地上抬起来放到我的肩膀上,我一只手放到书的上面,然后一口气跑上了三楼。把书放下后,我一摸额头,哇!额头上已经满是汗水,连上衣也被汗水浸透了。

下午,同步和配套测试卷等其它教材也来了,刘老师再次带着我们“重操旧业”―去搬书。这次我搬书的数量比上午还多,并且只有我自己一个人搬。我慢吞吞地走到教学楼跟前,慢吞吞地走上楼梯,慢吞吞地走向教室。沉重的书本扛在肩上,累得我气喘吁吁,我恨不能长出一双翅膀,立刻飞进教室。当我把书放到讲台上的一瞬间,我顿时感到自己如同放下千斤的担子一样轻松。我长长地呼出一口气,坐回自己的座位上。正当我准备拿起笔写名字的时候,我感到自己胳膊上的肌肉都在抖个不停。

真是忙碌充实的一天!

搬书的大学散文随笔

今天上午,我们班同学利用了第三节课帮助赵老师搬书。

火辣辣的太阳烤着大地,这时候谁都不想出去晒太阳吧!但是,却又许多身影穿梭于伟星楼与宿舍楼之间。那精神饱满的是孙靖怡,她正提着一大叠书,飞快地跑向宿舍楼。远处,一个胖胖的'男生扭动着胖胖的身躯向一个同学走过去,一把夺过那个同学手里的书,大摇大摆地走向宿舍楼,他就是金俊昕。这时,瘦弱的陈傲雪抱着一堆书慢吞吞地朝我走来,无助地看了看我,从她的眼神里看出,她在说:帮帮我吧!

而我呢,正抱着书和一位女同学有说有笑地走在楼梯上。正在这时,突然冲出了两个满脸横肉地男同学——何子豪和金宇栋,他们大喝一声:打劫!把书交出来!啊?还没等我反应过来,他们两个强盗已经抱着书屁颠屁颠地跑掉了。唉,两位抢劫犯不知悔改,书搬完时,那二位大概抢了近20次了吧。

今天,我可是跑了约10次宿舍楼,来来回回90多层楼梯,搬了100多本书,可真是累坏我啦!

搬书的大学散文随笔

因我校已拆迁,到别的学校过渡,不巧一年级的同学所在学校也要拆迁,而到了我们过渡的学校。这个星期二下午一点多钟,我们二、三年级的同学都发动起来了。

大家紧紧排着队,争着去领书搬,我一领着书就飞快地跑向伙食团对面的一个仓库。从那个教室到仓库必须要穿过花园,又穿过大操场,再上楼进仓库。大家上气不接下气的忙着,真想多搬几包书。我们觉得这样又累又慢,在老师们的指挥下,同学们都排成了一条长长的队伍,直到仓库。第一个同学把书传给了第二个同学,这个同学又把这包书传给下一个同学……。就这样同学们把书一包一包地传到了仓库。仓库里的书起来越多,而教室里的书起来越少。

在大家的努力下,快到2小时的时候,大家终于把教室里的书都搬到了仓库里了。

搬书的大学散文随笔

今天班干部打一个电话过来,告诉我,今天学校安排领书,可是我们班在学校里的人寥寥无几,需要我过去帮忙。

说实话,听到这个安排的时候,内心是极其地不愿意,极其地反感。

毕竟,谁又愿意做这样的苦差事呢?浪费时间又浪费精力,捞不到一点好处,白白牺牲了自己的寒假时间,凭什么其他同学可以在家好好玩耍,而自己却要在学校为了下学期的学习为他们搬书呢?而且还是作为一个柔弱的.女生去扛这么多书籍。

说到底,心底是极其不愿。

但是,也无可奈何。班级里没有多少人在,能出力的同学都被叫了,就算再不情愿,为了集体,顾及到他人的闲言碎语,自己还是去了。

学校安排到体育馆领书,等我到了那里的时候,班里的另一名男生和女生已经处理了较多的登记核对缴费事宜,现在就剩下了排队等待领取书籍、再把书籍运到宿舍里的任务了。

看到他们这样的任劳任怨,认真地为了班集体做事,又想到以前的书籍,也是这样由班级里其他同学一起帮忙搬到宿舍再分发给每一个同学的时候,心里就没有了刚开始的抵触。

等了不一会儿,就轮到了我们班去里面搬书了,我们几个同学都很积极,互相分配好任务,我负责在外面把搬出来的书籍清点好并摆放整齐,看到他们负责一趟趟地在里面搬着笨重的书籍出来的时候,心下不禁一阵羞愧和暖心。

当我们一起齐心协力把书搬出来、清点好后,怎么样把书籍运到宿舍也是一大问题。毕竟外面下着大雨,宿舍离这里也有挺远的距离,我们班人手也太少,只有一个男生,其他班级人手都比较多,还有自带行李箱来搬运,我们班显然是不能靠这么几个人一趟一趟地来回徒手搬。

于是大家一起找了一辆搬运车,大家一起把书搬到车上之后,随车子将书搬到了宿舍楼下,最后从宿舍楼下搬到宿舍里就是只能靠我们自己了。

宿舍所在楼层在六楼,只有楼梯,说实话搬到宿舍里,来来回回了好几趟,才终于搬完。

最后,终于气喘吁吁地带着满足休息了。

搬书的大学散文随笔

这两个月,各种各样的企业来到学校招聘,我猛然间意识到一个问题:我马上要走出校园了,我一下子被吓到了,整个人都颤抖了,发了好长时间的呆。

我禁不住地问自己:上大学到底是为了什么?在以后的人生路上,大学又会起到怎样的作用?以前总觉得,大学是把一个人打造成才的地方,好像上完了大学,我们就都是人才了。现在想想:与其说成“才”,不如说成“材”。

一般意义上讲,人才是指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的人,需要明确的方向,长期的深入,有一定的成果和造诣才能称之为人才;而人材就不同,只需要一些基础的能力和素养,如缜密的思维,不错的学习能力,良好的表达和沟通等,而且这些都是对大学生基本的要求。

大学时,我们都是钥匙坯,读大学就是为了把我们打磨成能开企业这把锁的钥匙。可是一把已经加工成品的钥匙只能打开一把锁,而没有成型的钥匙坯却具有打开任何一把锁的可能,而且更多的时候,我们都是在被打磨,也不知道自己将被磨成什么样子,也不知道自己要开的是一把怎样的锁。这里还存在一个风险,就是一旦具备了开某一把或某一类锁的能力,想要打开其他的锁,就只能回炉再造。所以,在不清楚自己想成为怎样的钥匙之前我宁愿接着做一把钥匙坯。

其实,在大学里的很多时候,我们似乎都陷入了盲目色疯狂竞赛中;考试的排名,分数的高低,证书的多少,甚至担任的职位和恋人都可以拿来攀比。我们上课好像只是为了不挂科,或者说是为了找工作,再也没有因为获得新的知识而感到愉快和欣喜;证书则几乎沦为了摆设,不知多少人,过了四级之后再也没认真的学过英语。成绩和证书不能堆砌出人才,只能让人蜕变成机器,达到了指标才可以休息,这简直有些悲哀。

当然,应该没有企业会不喜欢人才,可是我们毕竟还在学校,对于一些用人单位的具体要求知之甚少。即便能够耳濡目染道听途说一些,也很难切身的体会到;实际上,即使清楚单位的要求,处在学校这个环境里我们还是很难把自己打造成他们所需要的标准人才的,因为你没有那个环境。

白岩松曾经在一个讲座里这样告诉在场的大学生:社会需要怎样的你们,绝不是拿来就能用的你们,而是能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都能不断学习的你们,一个有潜力可以塑造的你们。不断学习,不断成长,也就是材。其实在我们刚踏进大学的时候,每个人都是一块材料,不幸的是一部分自甘沦落成废材,一部分挤破头想成为人才,可是很少人想让自己成为一个有潜力的可塑之材,也许这就是出众的英雄只是少数的原因吧。

我们在象牙塔里生活,绝大多数时间里还是在按照这里的规则行走,可是在这里对人才的要求和以后企业的标准会一样吗?倘若还在用读高中的思维看待大学里的各种标准,真的不排除被教育“毒害”的可能。既然还有太多的东西需要到工作中学习,那干嘛非要在不清楚要学什么的时候盲目的去“学”呢?踏实的学习一些自己喜欢的东西,去奋斗,多看本书,或学门外语,积累一些实实在在的能力,扎实的文笔,标准的普通话,等等。这些在以后工作中的作用绝不亚于你得过几次奖学金,当过几回第一名。

大学,我们追求的应该是“成材”而非“成才”,而现实是毕业能够成为人才就很不错了。

搬书的大学散文随笔

母亲打扫卫生,从东屋收拾出整整五箱书,几百斤重,从幼儿园插画到大学专业课本,排列整齐,布满了灰尘。纸箱底发了霉,我与母亲托底将一箱箱书抬了出来,疲累的母亲絮叨我执意留下这些无用的书,占用空间、费时费力,又用商量的口吻问我能不能把它们都卖了,我摇摇头直言说:不!

书被一本本摊展在院子里的通风阴凉处,笔画间积攒的岁月味便弥漫开来,年少青葱的记忆也跃然纸上,浓烈泛黄,历历在目。从小到大,我都没有丢书、弃书、毁书的习惯,虽然那些无用的书常常被我遗忘在某个角落不再拾起,但我总舍不得扔掉卖掉,因为许多时候,它们曾编织了我的记忆、承载了我的历程,又像益友良师,始终伴我左右,助我成长。

幼儿园(当时称育红班)时接触最多的书是彩色插画,正方形的书本,画多字少,大都讲述德育体美有关的内容。年纪尚小,内容理解不知多少,只记得各式活泼的小人物、小动物,有趣极了,在那个彩色电视机少见的年代,这样的书本独撑了幼小童年的一片彩色天空。

当时,幼儿园条件极差,唯一的一间教室由村委会老办公场所改建而来,老师由村里识字多的年轻女性担任。幼儿园只提供学习用的桌子,板凳则由每家孩子自带,如此一来,上幼儿园便有了几样标配:旧衣服拼剪改做的书包、高脚的板凳以及彩色的插画书。每天放学,常嫌弃厚实的板凳沉重便不带走,但仅有的两三本插画书是必定要带回家的,将有褶的边角摊平,小心翼翼地放进书包里,再扣上书包上的纽扣,响亮地拍两下,向他人明示这就是我的似的,才放心大胆地回家。到了晚上睡觉前,一定要把书包放在枕边,小小年纪里,总担心这样的好东西隔夜再见就再也见不到了。

小学时代,书多了起来,学校发放的课本多了,自己也懂得去买书亦或者向哥哥姐姐们借书了。那时起,算是我真正对书产生浓厚兴趣的时候。

老家东屋是我读高中以前的卧室,卧室的陈设,除了满足基本休息睡觉的要求外,我一直盼望着能有一张自己的书桌或者橱柜,为此向父母提出过几次请求,但都被拒绝。可总还是要为自己喜欢的书找到一个安置点的,于是我用家里的一个长方体铁笼子、两块石板及一块布搭建了自己的.小书桌,放上了整整两排书,直至今日,搭建的小书桌仍在。

小学时代,除自己搭建小书桌之外,与书的缘分便体现在了护书运动上。

那时,一家三口及个别亲朋好友上脚的鞋都是母亲一针一线纳出来的千层底儿。母亲有一本书,16开本普通黑白的杂志书,是母亲专门用来存放鞋样儿的。所谓鞋样儿,指的是用纸裁剪出来的每个脚掌大小的样片儿,是纳千层底儿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直接关系到鞋合不合脚。每个人有每个人的鞋样儿,每个人年龄阶段不同又有不同的鞋样儿,棉鞋单鞋又是不同的鞋样儿,这样一来,母亲需要的纸张便多了起来,那时农村里报纸不常见,唯一派得上用场的便是我读过的书。母亲常常要求我给她几本书让她裁剪鞋样儿,我从没答应过,偶有几次趁我不在家偷得一本被我识破,我便要大哭大闹上一番,几番之后,母亲也便不再偷书,又吓唬我说不再做鞋给我穿,可最终的事实是:书保住了,我穿的鞋还是母亲一针一线纳出来的千层底儿。

抵住母亲用书做鞋样儿简单,抵住自己的玩心却是难上难的事情。小学时,课间或放学后便要约摔牌,比一比谁的牌多牌好,比一比谁的牌技好运气好。摔牌是80后、90后一代最熟悉的游戏,也叫打宝、打面包、摔四角、摔牌角,用烟盒硬纸盒或者书纸做成宝、面包,一人把宝放在地上,另一人用自己的宝往对方宝旁边用力砸,靠气流把它冲翻,也有直接往宝上砸的,打翻了别人的宝就算赢。赢了固然好,可一旦输了,特别是输光了手中所有的摔牌,就要想方设法制作,纸便是制作的材料。那时,并不在乎书本的同学往往拆了书制作成摔牌,输光了再拆书,循环不止。在这件事情上,那些同学无疑是最快乐的,而我当时内心是纠结的,既想满足自己的玩心又不舍得拆书,仅有一次狠下心拆了一本破旧不堪的书,可每输一个,心疼无比,自此便不再拆解任何一本书。

自中学开始,便不需要再进行护书运动了,少了破坏,又有了自己可支配的零花钱,除课本外可供自己阅读的书便多了起来。在同学们热读校园言情、武侠小说的时日里,我买入手的都是文学类书籍,唐诗宋词元曲、散文随笔、名著小说,诸如此类。同学们谈论谢文东是如何霸气、降龙十八掌如何发招时,我丝毫插不上话,如今有同学说我是当年的一股清流,但至今我都认为当年我是真的不入流。然而,清流为源,无论哪股流,只要让读书流永远流淌下去便是最真。

时至今日,我与书的缘分仍在继续。

一直以来,对电子书并无兴趣,甚至有些厌烦,于是一本又一本地读着纸质书。当它们摊展在我面前,便有书香弥漫,沁人心脾;当我把它们捧在手心,便觉岁月厚重,静谧安神。而这一切,不应是虚拟的,它们需要以实体的形式实实在在地存在。存在着,我并不惧怕它们带给我的不便,租房的日子里,每一次搬家,虽然沉重不堪,但我仍旧欢欣于把它们带到下一个住处,如同自己一生的记忆,纵使有苦难悲痛,谁也不会想全部抹除,因为空白远比承受痛苦更让人难以接受。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意乱心烦,读书可达心旷神怡;迷茫羁绊,当行书中大路捷径;止步不前,更需书中求取进步。不可否认,书是时代的生命,书是巨大的力量,书是思想的宝库,书是进步的阶梯。

既已结缘,便要不离不弃!

(4月28日记于临沂)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