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教案是教师思考教学过程中的关键问题、确定教学策略和方法的重要依据。作为五年级教师,你有必要了解以下小编为大家准备的相关教案范本。
1、正确掌握本课生字。
2、理解重点文言词语的意思,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句描绘的情景。
3、把握将军的形象。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背诵古诗。
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句描绘的情景。
小黑板、录音带。
一、激趣引入。
今天我想给大家引荐一位古代的大将军,他是西汉的军事家,曾做过都尉、郡太守,镇守边郡时匈奴都不敢侵犯,被称为“飞将军”,他就是大名鼎鼎的……李广。
据记载,在李广巡视打猎时就发生过富于戏剧性的故事,流传到唐代,被一位名叫卢纶的诗人即兴改编,创作了一首脍炙人口的古诗,取名为《塞下曲》。(教师随机板书)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古诗的学习。
二、初读古诗,识字正音。
1、板书课题、作者,理解题目。
2、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形式把古诗读几遍,读通顺,注意古诗的停顿。
3、检查学生的读诗情况,指名读。作出评价。
三、理解诗句,体会诗境。
2、学生小组互助,理解诗句。
3、交流。
a、说说“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两句诗的意思。
抓住“引”字总结联系上下文解释的新方法。
从“惊”字体会,感受气氛的紧张。
教师指导朗读。
b、说说“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两句诗的意思。
抓住“没”,并且利用情景表演体会将军力气大,勇武。
读出赞叹之情,指导朗读。
4、指名有感情地朗读全诗。生评价。
两个人对读。
师生对读。
四、全诗整合。
2、老师也想讲一讲这个故事,不过,需要大家的合作,我讲到哪句诗,请大家读出相应的诗句。
五、把握情感,全班朗读。
李广将军真不愧是“飞将军”,最后,就让我们想象着诗歌描绘的情景,带着对飞将军李广的赞叹与敬佩,齐读《塞下曲》!
六、拓展延伸。
同学们,诗人卢纶笔下的《塞下曲》可并不只是这一首,而是共6首。今天我们学习的是第二首。在剩下的5首古诗中,第3首“月黑雁飞高”也十分有名。另外,像的大诗人李白、王昌龄,也都创作过《塞下曲》。那么,课下就让我们互相帮助,搜集这些古诗,把它摘抄在采集本里。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摄”等4个生字新词;正确读写“抵”等9个字和“寸草不生”等9个词语,并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2、默读课文,能梳理课文条理,把握内容要点,说说课文从哪些方面介绍了太阳。
3、能找出太阳对人类作用的有关句段,用自己的话说说太阳对人类的作用。
4、读指定的句子,结合课文内容说说运用哪些方法介绍太阳,以及这样写的好处,初步了解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重点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4。
难点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3、4。
教学准备:
教师:“摄”等4个会认读的字的字卡,教学课件。
学生:每人一套“摄”等4个会认读字字卡。
第一课时。
(一)阅读单元导读,明确单元主要教学目标。
1、出示任务:默读单元导读的两段话,借助背景图,联系课文,想一想,这个单元学习的是关于什么内容的课文?这个单元的主要教学目标有哪些?分别用不同的符号标示出来。
2、反馈指导。(课件出示单元导读)。
预设:
这个单元学习的课文都是说明性的课文。
这个单元的主要学习目标有:一个是阅读的目标,阅读简单的说明性文章,了解基本的说明方法;一个是习作的目标,搜集资料,用恰当的说明方法把某一种事物介绍清楚。
3、小结:对了。这个单元是习作学习的单元,要学习的课文都是说明性的课文,学习这些课文,我们不但要了解基本的说明方法,还要运用这些说明方法介绍说明一种事物。
(二)导入,释题,明确课文主要教学目标。
板书课题:16太阳。
2、齐读课题。
3、释题。
提问:同学们,通过课题,我们可以知道这篇课文向我们介绍什么事物吗?(指名回答。预设:通过题目,我们可以知道这篇课文向我们介绍的事物是太阳)。
4、明确课文主要教学目标。
(一)布置预习。
出示预习任务:
(1)轻声朗读课文,遇到不会读的字,拼读字上的音节,看看自己能不能将课文朗读下来。
(2)读完课文后,把会认读的字词圈画出来,借助拼音,把生字词读准。
(3)朗读课文,注意做到读准、读通顺课文。
(二)反馈指导。
1、课件出示会认读的生字词(注音)。通过个别指名检查等方法,指导读准生字读音。
2、说说哪个生字容易读错,指导读准音难字。预设:“摄”“殖”。
3、课件出示会写字中已经会认读的字词“摄氏、粮食、地区、杀菌”,复习认读。
提示:会认读的字词和会写的字词中红色的字,学习完课文,就要求正确书写。
4、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评议是否读准、读通顺。
(一)梳理课文条理,了解课文内容。
1、出示任务: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从哪些方面介绍了太阳,然后用“‖”把课文分成三个部分,概括各部分主要意思个体操作,同桌交流。
2、反馈指导。(采用读中理解,理解中读的策略进行)。
预设:
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主要意思:太阳离我们很远,它很大,是个大火球,温度很高。(板书:距离远体积大温度高)追问:概括地说,这一部分讲了太阳的什么?(指名回答。预设:这一部分讲了太阳的一些特点。)(板书:特点)。
第二部分:第4—7自然段;主要意思:太阳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
第三部分:第8自然段;主要意思: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追问:这一部分最后的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指名回答。预设:这句话的含义是说:太阳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这是从哪个角度说太阳与我们的关系的?(指名回答。预设:这是从反面的角度说太阳与我们的关系的)。
(二)把握课文内容要点。
出示任务:说说课文是从哪些方面介绍太阳的。
个体操作,同桌交流。
2、反馈指导。
预设:
课文先从太阳与我们关系密切的特点这方面介绍:讲了太阳与地球距离远,它体积大和温度高。然后从太阳与我们的关系十分密切这方面介绍:先从正面讲与我们关系非常密切,再从反面说与我们关系密切。
四、认识了解基本的说明方法。
(一)通过例子认识了解。
1、导语:我们梳理了课文的条理,概括了各部分的主要意思,知道了课文是从与我们关系密切的特点和与我们关系密切两个方面介绍太阳的。那么,课文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介绍太阳的呢?我们先看几个例子。
出示任务:(课件出示两组句子)读读这两组句子,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作者两组中的b句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介绍太阳的,说说用上这样的说明方法的好处是什么。
第一组:
a、太阳离我们很远很远。
b、太阳离我们约有一亿五千万千米远。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差不多要走三千五百年;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
第二组:
a、太阳非常非常大。
b、约一百三十万个地球的体积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
个体操作,四人小组交流。
2、反馈指导。(采用读中理解,理解中读的策略进行)。
预设:
第一组:(课件出示图片)。
说明方法:
列数字和举例子。
好处:
列数字:约有一亿五千万千米的距离长度;三千五百年,用具体的人走路的时间,和二十几年,用飞机飞行的时间,用这样的数字准确具体写出了太阳离我们地球的距离远的特点。
举例子:用人走路和飞机飞行的例子,就把太阳离我们地球的距离远的特点具体形象地写了出来,让读者一读就清楚明白。
第二组:(课件出示图片)。
说明方法:
列数字、作比较。
好处:通过约一百三十万个的球与一个太阳的数字比较,能让读者很直观地感受到太阳的大。
(二)通过其他句子进一步认识了解。
个体操作,同桌交流。
2、反馈指导。
预设:
(1)太阳的温度很高,表面温度有五千多摄氏度,就是钢铁碰到它,也会变成气体。
说明方法:列数字、举例子。
好处:用五千多摄氏度这样的数字,以及钢铁碰到变成气体的例子,把太阳温度高这个特点具体清楚并形象地写了出来,让读者一读就清楚明白。
(2)写太阳和我们关系密切的语句(太多了不一一例出)。
说明方法:举例子。
好处:通过具体的事例把太阳和我们关系密切具体形象写出来,让读者一读就清楚明白。
五、小结。
列数字,就是通过列出数字来介绍说明;作比较,就是通过把要介绍说明的事物与另一个大家比较熟知的事物相比进行介绍说明;举例子:顾名思义,就是通过具体的事例进行介绍说明。
第二课时。
(一)复习会认读的字和会写的字。
课件出示会认读的字和会写的字组成的词语,指名认读,齐读。
(二)复习上一节课学习的有关内容。
提问:上一节课我们给课文《太阳》划分了部分,概括了各部分的主要意思,谁能说说各部分的主要意思?课文在介绍说明太阳与我们关系密切的特点时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在介绍说明太阳与我们关系密切时,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以上问题指名回答并形成板书。预设:见上一课教学过程。)。
1、导语:上一节课我们了解了课文的内容,认识和了解了一些基本的说明方法,这节课我们要进行说话的学习训练。
出示任务:默读课文第二、三部分,想一想:为什么说太阳和我们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给有关句段做上记号,然后用上课文的内容,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注意做到尽量用自己的话说,内容完整符合原意,语句通顺连贯。
个体操作,同桌交流。
2、反馈指导。
预设:
先汇报有关语句,然后才说话。
有关语句:
有了太阳,……埋在地层底下变成的。
追问:这个句段写了什么来说明太阳和我们关系密切的?(指名回答。预设:这个句段写了植物、动物,我们吃的、穿的和用的方面来说明太阳和我们关系密切)(板书:植物动物吃的穿的用的)。
地面上的水被太阳……就变成雨或雪落下来。
太阳晒着地面,……成为风。
追问:这两个句段写了什么来说明太阳和我们关系密切的?(指名回答。预设:这两个句段写了气候方面来说明太阳和我们关系密切)(板书:气候)。
太阳光有杀菌的作用……治疗疾病。
追问:这个句段写了什么来说明太阳和我们关系密切的?(指名回答。预设:这个句段写了预防和治疗疾病方面来说明太阳和我们关系密切)(板书:预防治疗)。
说话:指名两三个学生说,用以上三个标准评议;评议后个体根据评议再练说,再反馈指导。
(一)复习唤醒。
1、提问:通过学习,我们知道课文运用了一些基本的说明方法,把太阳的特点和与我们人类的密切关系、这些抽象复杂的事物说得清楚明白。谁能说说通过课文的学习知道了哪些基本的说明方法?举例说说。
2、反馈指导。
预设:
列数字;例句:太阳离我们约有一亿五千万千米。
作比较;例句:约一百三十万个地球的体积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
举例子:例句:就是钢铁碰到它,也会变成气体。
(二)审题明要求。
1、导语:在阅读单元导读的时候,我们已经知道了这个单元是学习习作的单元,通过课文的学习了解基本的说明方法,并运用这些基本的说明方法介绍说明一种事物。现在,我们学习了单元的第一篇课文,就要准备尝试运用基本的说明方法学习介绍说明事物了。请翻开课文70页。
个体操作,同桌交流。
2、反馈指导。
预设:
(1)题目1:
尝试写的内容:写身边的一个事物;具体要求:试着运用多种方法说明它的特征。
追问:要初试身手写好身边的一个事物,在写之前要做什么呢?(指名回答。预设:要通过观察,了解这个事物的特征。)。
(2)小结:对了,要介绍说明清楚一个事物,首先就要通过观察,从一些方面了解这个事物的特征,这样才有材料写。
(3)题目2:
尝试写的内容:把课文《白鹭》的第2—5自然段改写成一段说明性文字;具体要求:要查找资料来改写,然后体会两种写法的不同。
追问:要根据什么来查找白鹭的资料呢?(指名回答。预设:要根据课文《白鹭》第2—5自然段的内容来查找白鹭的资料。)。
(4)小结:要改写好,关键是要根据第2—5自然段的内容,来查找白鹭相关的资料。无论是第1题的观察,还是第2题的查找资料,都要适当做好笔记,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一)同桌打乱字卡顺序相互检查纠正。
(二)认字评价(注:所出示的字脱音节,关注学习慢的学生)。
(三)课件示词语表词语,自由读记。
(四)反馈读记(注:关注学习慢的学生)。
(一)字形教学。
1、课件示会写的字,读一遍。
2、观察字形,思考容易与学过的哪个字混淆,同桌说一说。
3、反馈指导。
指名说并板书,然后读一读:
例:殖(繁殖)植(植物)粮(粮食)娘(大娘)菌(杀菌)茵(绿茵茵)。
(二)写字指导。
1、观察并说说字的各部件相互位置,笔画的变形、退让、延伸等。
2、各写一个,反馈评议。
3、按评议对照修改,然后每个字再写两个。
作业设计:
1、把自己说的太阳和我们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的话写下来。
2、观察身边的一个事物和查找白鹭的有关资料,准备初试身手。
1、感受黄河象骨骼化石“高大完整”的特点,理解作者的写作方法及目的。
2、评价科学家的假想,渗透科学的态度及思维方式。
3、归纳科学小品文的特点,拓展《我是电》和《尘埃的自述》,使学生在读法和写法上有所提高。
1、重点感受黄河象骨骼化石“高大完整”的特点,理解作者的写作方法及目的。
2、评价科学家的假想,渗透科学的态度及思维方式。
一、在比较中体会黄河象的“完整”
1、在比较中找到两文结构的不同。
(1)回顾第一课时的内容,完成表格的填写。
题目。
《黄河象》。
《奇异的琥珀》。
体裁。
科学小品。
科学小品。
提纲。
1、化石的样子。
2、假想化石的形成。
3、化石的发掘。
1、假想琥珀的形成。
2、琥珀的发现。
3、琥珀的样子。
(2)看看这两篇文章,比较一下,看看有什么不同?
预设:《黄河象》先写了骨骼化石的样子,而《奇异的琥珀》在最后一段才写了琥珀的样子。
(3)为什么《黄河象》在第一自然段就比较具体地写黄河象骨骼化石的样子?
2、要想知道为什么这样写,我们就要先来看看课文是怎样写的?
(1)出示自学提示。
1、默读第一自然段,画出描写黄河象骨骼化石样子的句子。
(2)学生自学画批。
(3)交流中,有重点地引导体会。
出示:
这具大象骨架高4米,长8米,除了尾椎以外,全部是由化石骨骼安装起来的。看,前端是3米多长的大象牙,接着是头骨和下颌,甚至很难发现的舌骨也保存着。在100多块脚趾骨中,连三四厘米长的末端趾骨也没有失掉。
“这句骨架高4米,长8米,除了尾椎以外,全部是由化石骨骼安装起来的”运用数字说明的方法说明黄河象骨骼化石高大,它是我国目前为止发现的的一具黄河象骨骼化石,越大越不容易保存完整,可是除了尾椎骨以外,其它全部是由化石骨骼安装起来的,由此可见其完整程度。
“甚至很难发现的舌骨也保存着”“连三四厘米长的末端趾骨也没有失掉”运用举例的说明方法说明,那么高大的骨架却连这么小的舌骨、末端趾骨也没有失掉,真是完整,真是太不可思议、太罕见了。
(4)看,这具黄河象的骨骼化石(出示图片)就实实在在的陈列在离我们不远的,地处天桥的北京自然博物馆里。
引读——“这架黄河象骨骼化石高4米,长8米……连三四厘米长的末端趾骨也没有失掉。
3、回到刚才的问题,“作者为什么要在文章开始就写黄河象骨骼化石的样子呢?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出示:
古代黄河象的骨架能够这样完整地保存下来,在象化石的发现是很少见的。
补充资料:黄河象的骨骼化石,是目前世界上所发现的剑齿象骨骼化石中最完整的一具。黄河象骨骼化石是人们了解古地理、古气候的珍贵资料,是中国古生物发掘的重要成果之一。
预设:黄河象骨骼化石高大完整,太少见了,很珍贵,非常有价值,作者太想让我们了解它了,所以课文一开始就介绍了黄河象骨骼化石的样子。
引读——“这架黄河象骨骼化石高4米,长8米……连三四厘米长的末端趾骨也没有失掉。
4、刚才我们对两篇文章进行了比较,从中找到了它们的不同,也就是说,即使是同类文章,因表达的需要又会有所不同。这正是共性之中见个性。
二、读故事,体会科学小品的合理、有趣。
1、从比较入手进行阅读。
我们再来看这两篇文章的提纲,有什么相同吗?(都有一个假想的故事)。
题目。
《黄河象》。
《奇异的琥珀》。
体裁。
科学小品。
科学小品。
提纲。
1、化石的样子。
2、假想化石的形成。
3、化石的发掘。
1、假想琥珀的形成。
2、琥珀的发现。
3、琥珀的样子。
2、评价科学家的假想。
(1)读一读科学家假想的故事,请你用一个词来评价一下这个假想的故事?
(2)集体交流。
引导学生从以下几方面体会:天气炎热,疲劳饥渴,脚踩砾石……。
有依据。
科学家的假想很合理,那么科学家假想的依据是什么?
这是科学的思考问题的方法,也是科学的态度。
3、在归纳中明确科学小品的共性特点。
(1)从科学家假想的这个故事中你都知道了哪些你以前不知道的科学知识呢?
预设:
化石的形成经过很漫长的时间——化石形成的必要条件。
只有封闭起来才有形成化石的可能——这是化石形成的必要条件。
化石具有极高的科学研究价值(知道远古时期的地理、地貌,知道远古时期有哪些动物、植物)。
(3)小结:通过生动形象的假想故事,我们收获了这么多的科学知识。这就是科学小品的特点(板书:讲科学知识)。
三、梳理认识,拓展科学小品的表现形式。
2、我们再来读一读《我是电》《尘埃的自述》这两篇科学小品,边读边想这两篇科学小品是用什么形式向我们介绍科学知识的呢?(自述的形式,就是以第一人称向大家介绍自己)。
3、科学小品的表现形式不仅仅有讲故事和自述这两种,还有对话、描述等其他的形式,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会陆续的接触到。
四、作业。
1、自主学习生字新词,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理解“斗兽场、奴隶、残杀、连滚带爬”等词语;进一步把握剧本的特点;对奴隶制社会及斯巴达克起义有所了解。
2、分角色朗读课文,从罗马贵族的残忍与斯巴达克的英雄气概两方面来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学习从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了解人物的内心的方法。
3、感受奴隶们的悲惨命运,感悟斯巴达克勇武、富于反抗精神的英雄形象。
分角色朗读课文,从罗马贵族的残忍与斯巴达克的英雄气概两方面来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学习从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了解人物的内心的方法。
感受奴隶们的悲惨命运,感悟斯巴达克勇武、富于反抗精神的英雄形象。
老师:课件、上网了解故事背景和斯巴达克的有关内容。
学生:预习课文、查找资料并了解斯巴达克。
1、介绍背景。
师:两千多年前,罗马是奴隶制社会。罗马人征服别的国家,就把当地居民变成奴隶。奴隶被称为“会说话的工具”,他们是主人的财产和商品,没有任何权利,连子女也属于主人。奴隶不受法律的保护,奴隶主可以任意杀死自己的奴隶而不犯罪。
在罗马城里有斗兽场,(媒体出示图片)所谓“斗兽场”是一种专供奴隶角斗手或野兽角斗的特种竞技场。奴隶主让奴隶带着脚镣做各种苦役,把壮最骁勇的挑出来做“角斗手”,放在斗兽场里强迫他们相互角斗或是同野兽搏斗,供奴隶主娱乐。这种角斗极其野蛮残酷,角斗结果“角斗手”全部死亡或留下最后一个人。
说明。
由于课文所写的故事发生在两千多年前的古罗马,距离学生非常遥远。因此,在学习课文前有必要将故事的背景向学生作一下介绍。这样既可以让学生对“奴隶”、“斗兽场”有所了解,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思想内容,认识奴隶起义的必然性,又拉近了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为下面的学习做铺垫。
2、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关于他们的故事。(媒体出示课题)。
3、质疑。
1、师:默读课文,一要把课文读正确,二要注意这是一个课本剧,边读边思考它的写作形式有哪些特点。
2、交流指导学生读准“栅栏”、“俘虏”的读音。
3、师小结:一般在开头说明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剧中人物、布景等,然后写人物的对话。括号里是对人物动作、语气、神态的描写,在读时要联系起来阅读与思考,展开想象,揣摩人物的内心活动,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4、师:剧中主要写了哪两类人?(一类是斯巴达克和其他奴隶;还有一类是贵族,包括司令官、贵夫人和许多观看的贵族男女。)。
板书:贵族斯巴达克。
5、师:再轻声读课文,思考:这个课文剧主要写了什么事呢?
(媒体出示)贵族们在斗兽场看(),还看(),结果()。
6、交流。
说明。
学生之前也曾接触过独幕剧,通过初读,一是引导学生复习剧本的特点,从而指导这类课文的学习方法;二是帮助学生梳理剧本的脉络,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为进一步学习做好准备。
1、师:斯巴达克和贵族各给你留下什么印象?在文中找找句子读一读,品一品。
2、交流对斯巴达克的印象。
(1)(媒体出示句子)。
弟兄们,我们都是一样的人,是不是?
奴隶?不!罗马人不是我们的主人,是我们的仇人!
我们要报仇!要把他们杀死!弟兄们!一齐来反抗!
弟兄们!动手!
不愿做奴隶的人们!起来!
(2)师:斯巴达克说“拿我们不当人”,说这话时的神态是怎样的?(“咬着牙,狠狠地说”的)。
(3)师:从他的语言、神态可以看出他的内心充满了对奴隶主的仇恨,对自己所处的奴隶地位的强烈不满。表达了他对奴隶主的刻骨的仇恨。
板书:反抗。
勇武、富于反抗精神。
通过品读体会斯巴达克对贵族的恨和勇于反抗的英雄气概。(指名感情朗读,男生读。)。
3、交流对贵族的印象。
(1)师:斗兽场是什么地方?现在呢?说明什么?
抓住关键词句感受斗兽场是“兽”斗的地方,现在是人与人之间斗,必须有人死,贵族把奴隶当作动物。而且要他们拿武器,自相残杀,体会贵族的残忍。
(2)(媒体出示图片)引导学生看看贵族这些人的表情以及说的话,进一步体会贵族的残忍。
(3)师:奴隶的生命犹如一根草根,他们赤手空拳打狮子,用武器互相残杀,这惨不忍睹的一切在奴隶主贵族眼里,不过是“好看”而已。
板书:残忍。
4、分角色读。(包括括号里的内容)。
5、概括全文。
说明。
这一板块引导学生把多种表达形式联系起来阅读和思考,展开想象,在大脑“屏幕”上演戏、看戏;同时,从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中了解人物的内心活动,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另外,适时地补充图片,能让学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贵族的残忍。
1、再分角色读人物的对话。
2、(媒体出示句子)对于斯巴达克在起义中表现了英勇的斗争精神和卓越的军事才能,马克思称他是“古代无产阶级的真正代表”;列宁说:“斯巴达克是大约20xx年前一次奴隶起义中的一位最杰出的英雄。”
1、抄写词语。
奴隶铁栅栏绊倒锁链俘虏残杀报仇连滚带爬。
2、找好朋友分角色排课本剧。
说明。
通过因特网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斯巴达克的故事,体现了课堂教学的延伸。
奴隶英雄。
贵族斯巴达克。
残忍反抗。
勇武、富于反抗精神。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认识到10个生字,正确书写12个生字。读记本课的一些词语。
3、读懂课文内容,想象清朝末年老北京春风中的景色,感受当时人穷苦人民生存的恶劣环境。
4、在阅读中体会作者细致入微的观察方法,积累、揣摩语言,初步代领悟作者形象生动逼真传神的语言描写方法。
1、在读中想象老北京春风中的景色。体会劳动人民的疾苦。
2、学习作者观察细致入微,描写形象逼真的方法。
1、有关清朝末年老北京的资料。
一、导入新课。
话说风:
请同学们畅所欲言,说说留意过什么季节什么样的风,自己对春风的感受。
揭示课题:风。
二、初读感知。
1、初读课文,读准确,通顺,注意断句。
2、再读课文,圈画词语,自然段。
3、再读课文,交流解疑。
4、再读课文,说说老北京的风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三、精读理解。
1、看风景:
老北京春天的风有什么特点,这样的风带给你什么样的感受?请你读出这种感受。
学生在小组内练读,班内精读。读出自己对春的感受。
想象风中的景物,你认为哪些描写风的语句最细腻,最形象逼真。把这句修辞方法找出来。
2、想风情:
a、老北京的风带给人们的是什么的感受,市民们是怎样在这种春风中度日子的,找出文中关于描写穷苦人民的句子读一读。
b、小组内交流,说说你认为市民对风的感受是什么,读出这种感受,看谁读出了自己体会到的情感。
3、悟风语:
体会作者观察细致入微,描写形象逼真的写作方法。
全班内交流你觉得作者哪些语句让你觉得形象贴切,你学习到了什么?
三、教师总结。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认识到10个生字,正确书写12个生字。读记本课的一些词语。
教学过程:
一、感情诵读。
分段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二、词语积累。
说说在本课中你收获了哪些词语。
用自己最喜欢的两个词语各说一句话。
三、生字解析:
四、积累内化:
在句子中括号里填写恰当的词语,体会词语的妙处。
五、实践活动:
课外延伸:收集介绍自然风光的文章,有机会读《正红旗下》。
一、周学习内容:
二、周学习重难点:
1.生字:认字29个,写字17个,学习多音字,积累两个新部首。
2.积累: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独立阅读《西瓜地里的娃娃》,运用自己掌握的识字方法认读生字。联系找近义字,扩大词汇量。
3.作文:进行口语交际练习,学会清楚的表达自己的愿望,继续学习观察。
三、周学科融合:
根据课文内容,结合生活实际,通过扩句练习“我该怎样做”,帮助学生树立做人要城市的观念。
四、周学情分析。
在倡导“诚实为本”的当今社会,诚实将不仅仅作为一种美德加以讴歌,而是每一个公民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因此安排本单元的学习,对培养小学生诚实守信的品质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手捧花瓶的孩子授课时间:周一。
整体设计个性设计。
教材。
分析这是一个传说故事。国王为了挑选接班人,特意发给每个孩子一粒瓜子一次考验他们。故事告诉我们:在现实复杂的生活中,城市的品质是要经受各种考验的。(独特见解、灵感设计、重点改变、教学点指导过程等)。
学法教师导法趣味识字法;读书指导法。
学生学法1.以朗读、背诵为主。
2.用换部首的方法识字。
学习目标1.理解目标:引导学生读中感悟,体会诚实是一种美德,教育他们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2.积累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
3.生字目标:学会8个生字及新词,认识8个字。指导“低”“诚”的写法。
学习重点1.初读感知点:
自读。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并画出自然小节号。
正音。分自然小节指名读,注意听准字音。
反馈。同桌互读,检查生字读音。
检测。教师出示生字卡片,随机请学生准确读字。
2.细读感悟点:再读课文,理解内容。
1、学习第1、2小节。
(1)指名读第一小节。你读懂了什么内容?
(2)自读第二小节。同桌讨论这一小节主要讲了哪些内容?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第3、4、5小节。
(1)分组读三小节。指名说你读懂了什么内容?
(2)提出不懂的问题。班内讨论。
(3)分角色朗读第4、5小节。
3、学习第6小节。
(1)提读第三小节。你听后有怎样的想法?
(2)国王为什么要让手捧空花瓶的孩子做国王?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力训练点。
1、背诵课。
(1)齐背课文。
(2)指名分小节汇报背。师生评议。
2、自主识字。
(1)、用自己喜欢的识字方法识记字形。
(2)、交流汇报。
3、指导书写。
4.拓展延伸点:
(1)、后来这个孩子成为国王后,他是怎样对待百姓的?
(2)、练习续编课文。
板书设计手捧空花瓶的孩子。
手捧空花瓶手捧花瓶。
低头很美丽。
课后反思。
可爱的娃娃授课时间:周ll。
整体设计个性设计。
教材分析这篇课文记述了一个名叫珍珍的小姑娘悄悄拿走了工艺馆的布娃娃,身心饱受痛苦,再还回了娃娃后,又找到了从前的快乐,说明了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也是诚实的表现,而只有诚实的人,才会生活的快乐。(独特见解、灵感设计、重点改变、教学点指导过程等)。
学法教师导法组织学生自主识字、合作学习;引导感情朗读。
学生学法大胆试读、猜读、借助拼音正音。
学习目标1.理解目标:理解课文内容,知道“珍珍为什么拿到了布娃娃,反而不快乐了”。
体会只有诚实的人,才能生活的快乐。
2.积累目标:继续辨析近义字,能正确书写和组词语。
3.生字目标:认识本课9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并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独立识字。
学习重点1.初读感知点:
(1)、自读。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并画出自然小节号。
(2)、正音。分自然小节指名读,注意听准字音。
(3)、反馈。同桌互读,检查生字读音。
(4)、检测。教师出示生字卡片,随机请学生准确读字。
2.细读感悟点:再读课文,感悟课文的含义。
1、自读。喜欢怎样读就怎样读。像一想:课文主要写的谁?写了她的一件什么事?
2、交流。学生将自己读懂的内容在全班进行交流。教师根据学生情况,随时进行点拨、指导。
4、小组讨论,组长汇报。
5、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力训练点:学习课文中的生字新词。
1、出示词语卡片,进行开火车的游戏。
2、出示自学提示,指导学生学习生字新词。
自学提示:(1)读一读生字。
(2)想一想你用什么方法可以记住它们。
(3)和你的同桌说一说识字的方法。
3、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点。
4、学生汇报。
5、指导学生书写生字。
4.拓展延伸点:发散思维。
1、学了课文,你喜欢珍珍吗?为什么?
2.打算做一个怎样的人?
板书设计可爱的娃娃。
拿到了布娃娃不快乐。
还回布娃娃找回了快乐。
课后反思。
生:(高声)列―宁―。
师:为什么说列宁是个诚实的孩子呢?
生:(高声)列宁打碎了花瓶先不承认,后来自己承认了。
师:诚实的孩子好不好?
生:(高声)好―。
师:同学们做不做诚实的形子?
生:(高声)做―。
师:不诚实的孩子好不好呢?
生:(高声)不―好―。
师:同学们做不做不诚实的孩子呢?
生:(高声)不―做―。
生:(沉默)……。
师:为什么偷看呢?
甲生:(不语)……。
师:说出来不要紧,当时怎么想的,现在就怎么说,只要如实地说,就是诚实的孩子。
师:(沉默)……。
师:(不语)……。
丙生:(低声)我也做过一次不诚实的事……。
丁生:(低声)我也做过一次不诚实的事……。
(下课铃响)。
《三字经》把中华传统美德、道德规范和文明修养熔为一炉,其思想性、教育性、知识性、可读性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一朵奇葩。本课所节选的内容是常识知识,古人用简短精练的语言总结出了“六谷、六畜、七情、五色、五味”分别是什么。教学过程中完成本课的识字教学任务的同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多朗读、背诵,在反复的吟诵中体会《三字经》语言的特点。
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进一步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了解“六畜、五色、六谷、五味”分别是什么。
教学建议。
(一)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或识字教学课件。
(二)教学过程。
1.识字与写字。
“黍”为谷物名,指黍米,性黏,可供食用或酿酒。《管子》:“黍者,谷之美者也。”甲骨文的“黍”字像禾上结着累累果实而下垂的样子,有的禾下加水,表示可用黍米酿酒的意思。黍即黄米。
“菽”豆类的总称。
“稷”古代称一种粮食作物,有的书说是黍一类的作物,有的说是谷子,古代以稷为百谷之长,因此帝王奉祀为谷神。
“豕”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猪。它是人类最早饲养的家畜之一。甲骨文的“豕”字,长嘴短脚,肚腹肥圆,尾下垂,正是猪的形象描绘。不过在古代,“豕”和“猪”是略有区别的:“豕”指大猪,而“猪”指小猪。
古文的“曰”字,像口中加一横或一曲画之形,表示从口里发出声音,即说话的意思。“曰”的本义为说、道,引申为叫、叫做,又引申为“为、是”,含有判断之义。
“咸”字从戌从口。从甲骨文、金文看,戌是一种长柄大斧,口为人口,在这里表示人头。大斧砍人头,所以咸的本义为杀戮。《说文解字》:“咸,皆也,悉也。”把“咸”字释作皆、都、悉、尽之义,这其实也是咸字本义“杀尽”的引申。
“赤”古文的“赤”字,由大、火会意,其本义即指大火。火焰赤红,故又引申指红色。《说文解字》:“赤,南方色也。从大从火。”按照古代五行学说,南方属火,其色为赤,故许慎解释为“南方色”。此外,“赤”字还有空净,赤_等义。
2.朗读指导。
本文节选自《三字经》,顾名思义,每句三字,属儿歌节奏,因此朗朗上口。读课文时,适宜打着节拍来读,可以用手、用脚打着拍子读(称为“手舞足蹈”法);也可以同桌互相拍手读……教师在指导朗读时要以节奏和速度为重点,读得欢快、有力。
3.活动提示。
(1)“读一读,说一说,写一写。”这一活动的安排是对课文的巩固和再现。让学生在熟练朗读课文的基础上,总结出“六畜、五色、六谷、五味”分别是什么。教师可以把学习的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引导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背一背、写一写。
(2)“猜一猜,讲一讲。”这是一次小型的综合学习活动。学生在前几册的学习中,对“字理识字”这种识字的方法并不陌生,看图猜字这一活动受到很多学生的喜欢,同时又要求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根据猜出来的字编写一个小故事。图中的汉字分别是:井、炙、猎、射、涉。
4.课时安排:1课时。
相关资料。
建议让学生背诵《三字经》全文。
1、知识与技能: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中位数在统计学的意义,学会求中位数的方法。了解中位数与平均数的联系与区别,会根据数据的具体情况合理选择统计量。
2、过程与方法:经历中位数的认识计算过程,体验合作探讨,理解认识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全面多角度分析问题的意识和初步的统计观念。
3、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学习活动中,感受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广泛应用,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在生活中的数学意识,培养学生热爱体育运动的良好情感。
理解中位数的意义,掌握中位数的计算方法。
掌握求偶数个数据的中位数的方法。
1、创设情境、质疑引导、引导与讲解相结合。
2、小组合作探究,自主实践体验。
多媒体课件。
一、复习准备。
1、师生谈话导入。
2、课件出示。
王丽同学1分钟跳绳比赛成绩如下表。
次数: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
成绩:124108136132。
她这四次测试的平均成绩是多少?
理解题意,让学生独立解答、汇报。
二、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下面让咱们去看看五(1)班7名同学正在进行的掷沙包比赛,他们的`成绩如何呢?(出示教材第105页例4情景图)。
三、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出示五(1)班7名同学掷沙包成绩统计表。
姓名:李明陈东刘云。
成绩/m:36.834.725.8。
姓名:马刚王朋张炎赵丽。
成绩/m:24.724.624.123.2。
引导学生观察,小组内交流。
师:这组数据中,只有两个数比平均数大,有五个数都比平均数小,用平均数表示他们掷沙包的一般水平合适吗?(不合适)想想办法:从这组数据中挑出一个数代表他们掷沙包的水平,自己找一找,和同桌说一说。
学生这是可能有些困难,教师适时引导学生认识中位数。
设计意图(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估计,计算比较,发现用平均数表示一般水平不合适,从而引入新的内容——中位数,符合学生认知规律,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2、介绍中位数。
平均数与一组数据中的每个数据都有直接关系,任意一个数据大小的变化都会对平均数值都会产生影响,为弥补平均数在描述某数据组的不足,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位新朋友——中位数。顾名思义,中位数就是把一组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后,位置居最中间的数据它的优点是不受偏大偏小数据的影响。
师:那么,五(1)班7名同学掷沙包成绩的这组数据中的中位数是多少呢?
生动手尝试,按大小排列找出中位数24.7。
师小结求中位数的方法。
a、按大小顺序排列b、最中间的数据。
设计意图(让学生认识理解,体验求中位数的过程,掌握求中位数的方法,并理解中位数在统计学中的意义。)。
3、小结:平均数和中位数都是反映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统计量,但当一组数据中某些数据严重偏大或偏小时,最好选用中位数来表示这组数据的一般水平。
4、教学例5。
出示例5:五(2)班7名男同学的跳远成绩表。
姓名:李志强王文贤刘卫华。
成绩/m:3.062.742.89。
姓名:陈文赵军张鹏于国庆。
成绩/m:2.903.522.832.78。
师问:用什么数来表示这一组数的一般水平呢?
(1)让学生分别求出这一组数据的平均数和中位数。
(2)同桌之间议一议,说一说。
2.96比这一组数据中大多数数据都高,用它来表示这组数据的一般水平不合适,应选中位数。
(3)如果再增加一个同学杨东的成绩2.94m,这组数据中的中位数是多少?
小组内讨论,全班交流。
得出结论:一组数据中有偶数个数的时候,中位数是最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
5、知识小结。
设计意图(学生在小这合作中自主探究发现知识规律,并动实践求平均数,中位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中位数的意义。)。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基本练习。
2、教材第107页练习二十三第1题。
生读题,小组讨论,共同解答,汇报交流。
3、教材第107页练习二十三第2题。
学生讨论自由解答。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
中位数。
例4例5。
中位数24.72.89(2.89+2.90)/2=2.895。
按大小顺序排列。
数据个数奇数:最中间的数据数据个数偶数:最中间两数的平均数。
教材中通过结合生活实际来比较平均数,从而产生中位数的教学的必要性。本人循着教材的思路和自身的理解设计了“平均数有时不能正确反映中等水平,有时能——发现概括平均数时候不能正确反映中等水平——该用什么数表示,学习中位数——中位数与平均数的关系,——在练习中分散难点,进一步理解为什么有时候平均数不能正确反映中等水平,而中位数则可以,深入理解中位数的稳定性。
当今世界进入了信息时代,信息和我们息息相关。现代社会信息量越来越大,信息传递的速度越来越快,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越来越广。学会搜集和处理信息,对社会和个人的发展都有着很重要的意义。本组教材通过这次综合性学习,引导学生走进丰富多彩的信息世界,感受信息传递方式的变化,体会信息在人们生活、工作和学的作用,学习搜集和处理信息,初步学会利用信息,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走进信息世界”分成“信息传递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和“利用信息,写简单的研究报告”两大板块。每个板块的主体是“活动建议”,教师可以根据这些建议,引导学生根据学校、家庭和当地的实际情况开展活动。“阅读材料”供学生在开展活动时阅读,学生可以从中获得信息的有关知识。开展活动的材料不止于上述这些,学生还可以自己去搜集,教师也可以提供。这是继五年级上册《遨游汉字王国》之后又一次课内外一体的、规模较大的综合性学习。目前,学生已有了一定的综合性学习的基础,教学中要进一步使学生熟悉综合性学习的学习方式,比如,活动前要制订计划,活动中要发扬合作和主动探究的精神,活动后要展示和交流成果。每个板块后一些要求认读的字,可以让学生结合阅读认读,并在活动结束时盘点巩固。
这次综合性学习建议开展的活动有:
(1)通过多种途径搜集资料,了解信息传递的方式及其变化。
(2)开展调查,了解现在主要是通过哪些途径来获取信息,认识信息与我们生活、工作和学习的密切关系。
(3)通过讨论或辩论,能够正确使用媒体,辨别信息的良莠,自觉抵制不良信息。
(4)选择感兴趣的话题,搜集和处理相关信息,学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二、教学目标。
1.了解信息传递方式的变化及这些变化对人们生活、工作和学习的影响。
2.了解现代信息传播的主要方式,能正确利用媒体,学会选择信息,趋利避害。
3.初步养成留心信息的好习惯,逐步学会搜集信息、运用信息,善于和别人交流信息。
4.初步学会有目的地搜集和处理信息,学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5.认识19个生字。
三、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
2、善于和别人交流信息,能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四、课时安排。
1、信息传递改变着我们的生活。6课时。
2、利用信息,写简单的研究报告。6课时教案。
每个星期我都得被妈妈骂一次。星期六早上都七点多了,我还在床上睡懒觉,妈妈来了,掀开我的被子,说:“起来,小懒虫,七点四十了。”我连忙拿起衣服穿了起来。大约过了十分钟,妈妈又叫了起来:“陈璨,都七点五十二了,还不快去上作文班。
我也顾不上清书了,背起书包就往学校冲去。到了学校,打开书包,却发现没带铅笔盒。好不容易熬到中午放学。回到家,妈妈就催到:“陈璨,快写作业,冯天的作业都做完了!”我慢腾腾地走到书桌前,放下书包写起作业。作业做完了,我正要出去时,爸爸手里拿着一份报纸走来说:“不能玩,作业做完了把语文报上的题目做好!”
还有一次,我语文考了94分,回到家,妈妈笑眯眯的问到:“你语文考了多少分?”“九……九十四。”我吞吞吐吐的回答道。“什么,94,李瑞琦考了多少分?”“98。”“人家李瑞琦考了98分,你才考了94分,长大哪能考上重点中学?”说完,脸上的表情立刻变了。
妈妈,我想对您说:“妈妈,您也要给我一点自由活动时间。也不要把我的成绩和别人比,好吗?”
父母的爱是隐形的,它蕴藏着我们美好的未来。以下是小编带来的五年级。
作文。
父母的爱,希望对你有帮助。
谁都享受过父母对自己的爱,他们用爱来呵护我健康快乐的成长。
记得一次,我跟妈妈一起到公园去玩,我们正玩的开心,突然,电闪雷鸣,雷雨交加,下起了大雨来。妈妈突然脱下自己的外套给我披着,而自己却穿着一件薄薄的衣服。我们一起跑着回家,回到家里妈妈全身都湿了,我只是湿了一点点,妈妈不但没给自己擦身子,却把手巾投向了我这边,妈妈生怕冷着我,怕我生病。
第二天,妈妈说;“我很不舒服你快拿探热针给我,结果一量,38度呀!后来,爸爸背着妈妈上医院,在医院里我看着妈妈那痛苦的脸,我哭了起来,妈妈说;”傻孩子,不要哭,妈妈生病是因为昨天睡觉没有盖好被子,你们看,母爱是多么伟大啊!
父母对我的爱,让我难以回报,我要努力学习,用成绩来回报父母对我的爱。
父母的爱是隐形的,它蕴藏着我们美好的未来。
我出生不久,有一天,在车上,爸爸为了不发生交通事故和更快的回到家里,而一会儿加速,一会儿刹车,让我在车子上摇来摇去。妈妈为了不让我撞疼头,就用安全带把我和妈妈一起系起来,但是由于太挤了,让我哇哇在叫于是妈妈解开了安全带,但我又摇了起来,幸好妈妈搂住了我,于是妈妈给自己系上了安全带,用手抱住我。妈妈的手像一个安全带保护我,解开了这道难题。
爸爸也不例外。有一次,是在上个学期期末考的前一天,我跟爸爸约好;得了优秀三好学生有奖;优秀班干部不奖不罚;达标三好生要罚;没有大奖关加倍罚。结果我得了优秀班干部,但爸爸还训斥了我一顿,我大闹爸爸说话不算术,爸爸不但不改还反驳说:你评了优秀学生干部又有什么了?不就是这个吗?是因为你考试好才有旅游的机会,知道吗!
在今天我才理会到他们伟大的爱。
。
李白,字(),号(),()代诗人,被誉为“()”。
1.()惊风雨,()泣鬼神。是唐代诗人杜甫评价李白的诗歌成就最具代表的句子。
2.(),()。让我们看到了儿时天真烂漫的李白。
3.《望庐山瀑布》中的诗句(),()。和《望天门山》中的诗句(),()。让我们看到了寄情山水的李白。
4.“(),()。”和“(),()”让我们看到了注重友情的.李白。
5.“(),()。”让我们看到了思念故乡的李白。
6.朝辞白帝(),()一日还。两岸(),()。这首诗的题目是《》,我们体会到诗人“(),()。”的意境了。
7.众鸟高飞尽,()。(),只有敬亭山。这首诗的题目是《》,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全诗运用了()的手法,书法了诗人和敬亭山的深厚感情。
8.默写《夜宿山寺》:(),()。(),()。全诗运用了()的手法。
9.犬吠水声中,()。树深时见鹿,()。野竹分青霭,()。无人知所去,()。这首诗的题目是《》。
10.(),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浮云游子意,()。挥手自兹去,()。这首诗的题目是《》。
11.李白听到了王昌龄被贬为龙标县尉,写下了《》一诗遥赠王昌龄,全诗内容为(),()。(),()。全诗以()交代时令,又(),(),而心寄(),想象奇特,表达了诗人的()与()。
12.李白漫游洛阳时,遇见了三十三岁的杜甫,两人共游甚欢,次年秋,两人又会与东鲁(山东),杜甫西去长安,李白东游吴越,此后再未会面,《》一诗,就是李白送走杜甫后,客居沙丘寓所时所作。全诗内容为八句,分别是()?()。(),()。(),()。(),()。杜甫在《春日忆李白》一诗中也赞美李白的诗作:“(),()”,赞美李白(),诗作(),并表达了热切期待与李白在此畅饮论诗的美好愿望:“(),()。”
13.大鹏一日同风起,()。假令风歇时下来,()。诗人见我(),闻余大言皆冷笑,(),()。这首诗的题目是《》,从诗中我们可以看出青年时代李白的()。
14.白发三千丈,()。不知(),()。这首诗的题目是《》,这是李白五十四岁时从宣城去秋浦时所作,他临镜照影,惊见白发垂垂,有感而发。
15.剑在古代被誉为“”,李白少年习剑,青年时代起,祖传的龙泉宝剑就伴随着他“(),()”,写出了他仗剑江湖的侠气。
16.“(),()”,是他希望报国立功、雄心壮志的心声。
17.“(),()”,是他屡遭挫折、报国无门的感叹。
18.“(),()”,是他执著追求理想的表现。
19.李白有着一种率真傲骨的品质,杜甫曾经在《饮中八仙歌》中这样写道:“(),()。(),()”展现了一个胸怀磊落、蔑视权贵的李白。
大人们这样说教学思路:
一、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龙不仅是古代中华民族的图腾,更是我们现代化中国的象征。中国人对龙的喜爱凝聚在无数的神话、建筑、诗歌、地名中,更把中国视为龙的化身。下面,我们就一起听听大人们是怎样评价龙的吧!
二、老师感情朗读,学生放飞自己的想象,你仿佛能看到什么?想到什么?
(老师看到你们刚才听的非常的投入,你们能将听到的、看到的、想到的告诉我们吗?学生可以畅所欲言,教师鼓励学生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你能结合自己课前查找的资料,来谈一谈自己的理解吗?
(学生可以结合自己查阅的资料:关于龙的神话、建筑、民俗,我国在工业、农业、科技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等等。)。
三、感悟语言的美。
这是一篇诗歌,听……(放课文的范读录音)。
同学们一定等不及了,也想读读这优美的诗篇,请你们打开书,利用手中的字典、结合课后的生字表解决生字新词,将课文读通读顺。
1、学生初读课文解决生字新词,教师巡回指导。
2、指名学生朗读课文,纠正错误发音,指导个别字的发音。如“搅”(jiao)的读音。
四、深入学习课文。
(这句话有两层意思:一是说长城蜿蜒于崇山之中,形似聚拢;而更深一层的含义是说,长城是世界上伟大的建筑,它凝聚着古代劳动人民----龙的传人的无穷的智慧和汗水。是对古代劳动人民的歌颂。)。
学生有感情的朗读,画出喜欢的句子,在读中悟。找找其中的比喻句。
五、小组交流感悟。
叶公好龙教材分析。
《叶公好龙》是北师大版五年级语文第二学期第一单元的一篇文言文,这是一则寓言故事。故事主要写了古代的春秋时期,陈国有个叶公,他非常喜欢龙,他家里的梁、柱、门、窗和日用摆设上都雕刻着龙,连衣服被子上也绣着龙,屋里墙壁上也画着龙。天上的真龙知道了,很感动,就来到叶公家拜访他。这条真龙的龙头从窗户探进来,龙尾拖在厅堂里。叶公一见,吓坏了,呼叫着逃走了。现在这也是一个成语,比喻表面爱好某种事物,而实际上并不是真正爱好。
学生分析。
本册书安排文言文的目的是让学生再次感受一下文言文的语言特点,了解祖国悠久灿烂的文化,进一步培育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并为初中学习文言文打下基础。这篇课文短小精悍,文字比较浅显,借小喻大,寓较深的道理于简单的故事之中,具有鲜明的训诫性、讽刺性和哲理性,适合小学生学习。作为五年级的孩子,这是第二次接触文言文寓言故事,已经初步掌握了学习的方法,有了一定的学习兴趣,因此在理解、诵读等方面并不会感到困难。
教学设想与目标。
1、掌握本课生字新词,并能理解其意思。
2、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通过了解故事意思,体会出课文蕴涵的寓意,从而教育学生要表里如一。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并复述故事。
4、搜集与龙有关的寓言、成语或故事等。
教学准备。
课件、录音机等。
教学重点、难点。
虽然学生接触过古文,但是它与白话文相比,在用词造句上还是截然不同的。学生能否正确的断句,流利的朗读,是首先遇到的困难,因此要把指导学生朗读和背诵作为本课的重点。从理解课文来看,难点在于让学生读懂每句话的意思,理解故事中蕴涵的深刻道理。由此可见,两者相辅相成,互相渗透,利用课件辅助教学为学生提供生动形象的画面,创设情境加强对学生朗读的指导是突破本课教学重难点的关键。
教学过程。
一、成语入手,激趣导入。
1、交流课前搜集情况,引出课题。同学们,能说出有关龙的成语或诗词吗?随着学生的回答,教师相机板书:叶公好龙。
二、初读寓言,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整体感知。下面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每个字的音。(让生自由读,这里要给足时间,让学生读文、认字。提示学生遇到不认识的生字或不会读的句子,可以查一查字典,可以问一问老师,也可以联系上下文猜一猜。)。
2、检查生字认读情况。(课件出示本课的生字)谁来把这些生字读给大家听听?字音都读准了吗?同位之间互相读一读,教师巡视,听出不准的字音,及时纠正。全班齐读一遍。
3、读文感知意思。谁能把课文读给大家听听?其他同学认真听,每一句话都读对了吗?再找学生读,评价、纠正;再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想怎么读就怎么读;全班齐读,边读边体会课文的大体意思。
三、回顾学法,合作解疑。
爱是伟大的,但是爱你不是一味的宠着你,一味的随着你,一味的迁就你。爱的表达式有很多种,只要你仔细去发现,去品味,你便了解爱有许多的方式。
唠叨=爱。
每天早上6点30准时起床,当你吃完早饭要去学校时,母亲会拦住你,对你说:“等等,我送你去学校。”在路上,母亲会对你说:“过马路要当心,要先看看右边,再看看左边,没有车了你再过。”说着就拉着你的手过马路。仅管你已经不小了,她还是会这样做。到学校门口后,她还会对你说:“下午放学后过马路要小心。”也许你会觉得很烦,但是当你仔细去品味母亲说的这些话时,你会发现里面充满了无尽的爱。
唠叨中的爱,你发现了吗?
鞭打=爱。
有时你做错了事,或读书不认真,你的母亲会抓住你,拉起你的手臂就往你屁股上打。有时还会抄家伙打,打得你全身通红,眼泪,鼻涕都挂在脸上。这时,你会非常痛恨你的母亲恨不得离家出走,不认这个母亲。但是你发现了吗,当母亲打你时,她的眼角也挂着泪水。她不是因为讨厌你而答你,她只是恨铁不成钢,想让你走正路,不要误入歧途。她打你是希望你将来生活美好。
鞭打中的爱,你发现了吗?
强迫=爱。
有时晚饭后,你的母亲会强迫你洗碗,当时你看到那些充满油的碗盘时,你心里一定会说母亲懒,说她让你洗碗而自己却坐在沙发上看电视,心里一定会很不满,但是你又没有想过母亲让你洗碗是为了培养你的能力呢?其实她是爱你的.。
强迫中的爱,你发现了吗?
寿命:生存的.年限。比喻使用的存在的期限。
乖巧:合人心意,计人喜欢;机灵,灵巧。驯良:和顺善良。
矫健:强壮有力。玲珑:精巧细致。
蛰伏:动物冬眠,潜伏起来不食不动。警觉:对危险或情况变化的敏锐感觉。
企图:图谋,打算。
嫌疑:被怀疑有某种行为的可能性。
庞然大物:指高大笨重的东西。现也用来形容表面上很强大但实际上很虚弱的事物。庞然:高大的样子。
生息:生活;生存。
气象万千:气象:情景。形容景象或事物壮丽而多变化。
宽敞:宽广捕获:捕捉判断:判定锐利:丰利响亮:洪亮。
暖和:温暖陈列:陈设清楚:清晰凉爽:凉快削弱:减弱。
稳定:稳固危害:损害。
宽敞:狭窄退化:进化倾斜:陡直乖巧:蠢笨敏捷:笨拙。
警觉:麻痹锐利:迟钝干净:肮脏坚实:薄弱安全:危险。
清楚:模糊强烈:柔和集中:分散危害:维护削弱:增强。
稳定:波动。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miekuo.com/fanwendaquan/wenmizhishi/685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