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文秘知识

以内数的组成大班教案(优秀20篇)

以内数的组成大班教案(优秀20篇)



教师在编写大班教案时需要合理安排教学时间,确保学习任务的完成。大班教案范文中的教学思路和方法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解决教学中的难题。

大班数学课教案及教学反思《学习10以内数的组成》

数的组成是幼儿掌握10以内数的一个重要而困难的内容,它涉及到整体与部分、分与合、两数之间互补、互换等数学内部的本质规律,这些规律需通过幼儿的反复感知、思考来获得。目前幼儿园从2、3开始学习数的.组成,因为2、3的分合法比较简单,幼儿在自己操作的过程中就可以熟练掌握。因此我将重点放在学习5的组成上,因为5的分合中既有等量关系又可进行互补和互换规律的探索,有利于幼儿掌握数的组成的实质意义和基本方法,能够为进一步学习加、减法积累有益的学习经验。新《纲要》提出“数学教育必须要让幼儿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而且本节课属于数概念教学,对幼儿园的小朋友来说比较难理解,因此为了帮助幼儿掌握教学重点,突破重难点,依据新的数学课程标准,特利用接近幼儿生活游戏的画面来帮助幼儿轻松学习。

活动目标:

1、在观察及操作活动中感知探索分合现象,感知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2、能用图画、符号、数字等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活动情况。

教学重难点。

大班思维中出现抽象逻辑思维的萌芽,在认识事物方面,不仅能够感知事物的特点,而且能够进行初步的归纳和推理。因此将活动重难点定为:

活动重点:学习10以内的分解和组成,明确并总数与部分数之间的关系。

活动流程。

教学反思。

因为有了以前的基础,幼儿在本次活动中基本到达目标,幼儿积极的和老师互动,认真的完成每一项活动。

大班数学认识10以内数字的组成教案

2.发展幼儿的逻辑能力,提高思维的敏锐性。

3.引导幼儿对数字产生兴趣。

4.了解多与少的相对性。

数字组成卡片,标有0-10的卡片多套(幼儿人数的1.5倍)。

1.数字游戏《找朋友》----每个幼儿都分得一张0-10的数字卡片,贴于胸前。教师出示数字卡片如7,请幼儿找胸前数字相加或者相减得数是7的另一幼儿做朋友。

(1)首先两两找朋友,即两个幼儿的数字之和为7.

(2)再让找两个幼儿的数字之差为7的做朋友.

(3)请找对朋友的幼儿手拉手站着,并能说出如4+3=7的等式。

适时提醒:如果教师手中的数字为8,而有些幼儿胸前的数字为2,那么这些幼儿即可以和数字为6的幼儿做朋友,也可以和数字为10的幼儿做朋友,但只能选择其中一个做好朋友哦。

2.游戏《翻得数》。

(1)两位教师示范游戏规则:把30张卡片打乱,游戏者轮流摸10张,剩余10张反扣在桌子中间。

其中一游戏者先翻开桌面的任意一张卡片,此卡片上的数即表示得数。再从自己的手中找两个数字,这两个数字相加或者相减其得数与翻的牌一致,确认找对后就把着三张卡片整齐地放在自己的.一旁。接着就轮到另一游戏者翻开桌面的一张卡片,依次类推。如果翻的卡片是5,而自己手中没有相加或者相减其得数等于5的,那么就把这张卡片拿到自己手中。桌子中间的卡片翻完后,手中牌少着为胜。

(2)小组内幼儿两两轮流继续游戏。

幼儿园的数学活动相对于其他活动枯燥、单调,容易使幼儿失去学习兴趣。因为这个时期的幼儿年龄小,逻辑思维尚未发展,所以本次活动中我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可操作的丰富材料的环境,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可选择性、可操作性的空间。使幼儿能独立的操作材料,并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幼儿的自主性,选择性,独立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通过一系列的游戏活动,达到了主题总目标预设的要求。

《6以内数的组成》大班教案

1、掌握6的组成,初步了解其分合规律。

3、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4、喜欢数学活动,乐意参与各种操作游戏,培养思维的逆反性。

贴绒图片、花片各若干。

1、游戏“碰球”

2、出示贴绒图片,引导幼儿进行分合。

“图上6组图片,请你分一分,有几种分法?”

3、师生共同验证6的分合、初步了解分合规律。

4、师幼共同朗读6的五种分法。

5、游戏“摘苹果”巩固6的组成。

6、提供花片、记录纸、笔,引导幼儿继续探索7的组成。

幼儿数概念形成是一个比较系统完整的体系,因此针对大一班的数学教学,我设计了6个教学活动——6以内数的组成、6以内数的加减、口编6的加减应用题、10以内数的组成、10以内数的加减、口编10的加减应用题,意在连续的教学中帮助幼儿形成一个数概念体系。同时针对数学逻辑性强、枯燥,我尽可能多设计游戏法、操作法帮助幼儿理解巩固,如在本次教学中,我设计游戏“碰球”、“摘苹果”,前一游戏是帮助幼儿了解6以内数的组成,同时也帮助教师摸底,孩子们到底掌握了多少,而后一游戏则是孩子有了一定的基础上帮助幼复习儿巩固,也意在帮助教师了解本次教学中孩子能否真正掌握,而操作法则分为集体操作、与个人操作,在集体操作中(分合贴绒图片)让幼儿初步了解6的组成分合,而后一操作(探索7的组成)则激发幼儿自我探索欲,鼓励幼儿幼儿运用经验迁移进行学习,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授渔而授鱼。

大班数学课教案及教学反思《学习10以内数的组成》

活动名称:

10以内数的比较。

活动目标:

1、正确感知10以内物体的数量,探索、发现自然数列的等差关系。

2、学习用语言表述“x比x多1,x比x少1”。

3、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4、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活动准备:

1、可以挂在幼儿胸前的卡片若干,卡片正面分别画有1—10个实物,反面标有相应的数字,每种数字的卡片数量相等。

2、多媒体音乐3、教学ppt。

活动过程:

1、小朋友好(老师好),我想问一下小朋友,谁能告诉我他是谁?(出示爸爸去哪儿中村长的扮演者李锐)。

2、原来是村长呀,他来干什么呢?我来问问。哦,原来他想邀请我们班小朋友去参加《爸爸去哪儿》的节目啊,你们高兴吗?(高兴)。那我们一起出发吧,闭上眼睛。

3、出示ppt,进行讲解。

小朋友玩的开心吗?我们休息吧。

活动反思:

1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学生在幼儿园已有初步的接触,接受起来不是很困难。但学生大多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为此,教学的重点就要落在“为什么是这样的”,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动手操作,弄清比较大小的方法,真正会比较数的大小。另外,大于号、小于号的运用也是个难点,学生容易混淆,所以要采用学生乐于接受的儿歌形式教学,便于学生记忆,从而降低难度,正确应用。另外,在练习中,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题目:

(1)按大小排队。(学生可以用数字卡片自己摆摆看,再交流)。

(2)谁最大?谁最小?你能选出其中两个数比大小吗?

大班数学学习10以内数的组成教案

使幼儿懂得运用互换和互补规律对9进行有顺序的分合。

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1.物质准备:人手铅笔一支、雪花片若干、一张记录本;2.知识经验准备:复习8以内数的组成;指导要点:

2.学习9的组成;3.幼儿人手一份人手一支笔放中间、雪花片若干、一张记录本,把雪花片撒在桌上,看看笔左右分别有几片、并记录。

4.请小朋友说说自己操作的结果。

5.引导幼儿发现两组数一样和不一样的地方,让幼儿知道两个数的位置互换而总数不变。

6.整理记录结果7.用同样的'方法学习10的组成。

8.幼儿分组操作。

9.把圆形和三角形分成数量不同的两份,并在空格内真上相应的数学。

10.提供带有圆点的半圆形纸,让幼儿寻找两张合起来总数是7或8的半圆形,拼命在一起。

本节课我从幼儿已有知识出发,结合幼儿的生活实际和年龄特点,创设生动有趣的故事情境,让幼儿通过摆一摆、记一记、说一说等生动有趣的活动,自主尝试探索,学习并掌握了10的9种分法,幼儿能用较为清楚的语言表达分与合的过程,在此基础上,还发现和总结出10以内数的分解和组成规律。活动中,幼儿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又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不足的是在最后的游戏环节里,忙乱中忘了让幼儿自己去找“好朋友”;个别幼儿动手能力和参与意识较差,不愿与同伴交流,还需加强训练。

大班数学5以内数的组成教案

1.能用表象进行5以内数的加减运算,并能用语言表达运算过程。

2.发展表象思维。

3.发展观察、辨别、归案的能力。

4.让幼儿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1.重点:理解加减法的意义。

2.难点:用语言表达运算过程。

1.材料:塑料小动物,雪花片等物品。1-5的数字卡。加减法图意的图片卡。印章。

2.环境创设:在数学区放置以上材料,让幼儿操作摆弄,进行探索和复习巩固活动。

口头加减法是幼儿学习加减运算的开始,活动的重点让幼儿认识加减法的意义。教学中要避免使幼儿形成错误的思维定势,即题目中有"一共"就是加法,有"还剩"就是减法。设计时可以通过图示或直接演示让幼儿接触不同的表述方法,如加法,一种是把两个部分数"合并起来",另一种是在一个部分数的基础上"增加几个"。又如减法,一种是从总数中去掉一部分,求剩余部分,另一种是已知总数和剩余的`部分,求减少的部分。用具体形象的方法帮助幼儿把合或分的心理运算活动与加减运算相结合,使幼儿真正理解加减法的意义。

本活动的另一个目标是发展幼儿的表象思维。因为,表象是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中介,幼儿掌握加减法要经过操作摆弄、运用表象进行计算。最后才能达到对抽象数字的计算。所以,设计时首先要让幼儿积累丰富的表象,然后通过解答口头应用题促使幼儿运用表象进行运算。此外,要求幼儿将计算过程用语言表达出来,也是提高幼儿表象思维水平的一种有效方法。但开始时幼儿会有一定的困难,教学中可以适当出示直观教具,帮助幼儿理清思路。

操作体验-讨论理解-复习巩固。

1.操作。

(2)看图计算。让幼儿根据图意进行加减运算。要求幼儿先讲述图意,然后再计算结果。

注意:提供的图意要有不同的加减法的表述方法。如加法,有的是计算两个盘子里的水果合起来是几个。有的是几个小孩在玩,又走来了几个,……。

2.讨论。

(1)出示直观教具帮助幼儿理解加减法的含义。

(2)教师口编应用题,幼儿用表象计算,并说出计算过程。

(3)幼儿口头编应用题。

3.复习。

幼儿用动物、水果等印章制作加减法的图片卡,并解答同伴制作的卡片上的加减题。

活动反思。

口头加减法是幼儿学习加减运算的开始,活动的重点让幼儿认识加减法的意义。教学中要避免使幼儿形成错误的思维定势,即题目中有“一共”就是加法,有“还剩”就是减法。设计时可以通过图示或直接演示让幼儿接触不同的表述方法,如加法,一种是把两个部分数“合并起来”,另一种是在一个部分数的基础上“增加几个”。又如减法,一种是从总数中去掉一部分,求剩余部分,另一种是已知总数和剩余的部分,求减少的部分。用具体形象的方法帮助幼儿把合或分的心理运算活动与加减运算相结合,使幼儿真正理解加减法的意义。

本活动的另一个目标是发展幼儿的表象思维。因为,表象是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中介,幼儿掌握加减法要经过操作摆弄、运用表象进行计算。最后才能达到对抽象数字的计算。所以,设计时首先要让幼儿积累丰富的表象,然后通过解答口头应用题促使幼儿运用表象进行运算。此外,要求幼儿将计算过程用语言表达出来,也是提高幼儿表象思维水平的一种有效方法。但开始时幼儿有一定的困难,教学中可以适当出示直观教具,帮助幼儿理清思路。

大班数学课教案及教学反思《学习10以内数的组成》

(一)活动目标:

认识加号“+”和等号“=”,学习列加法算式。

提高数数的兴趣和积极思维的能力。

(二)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

(1)教师演示材料:实物玩具娃娃3个,梨子图片5张,“+”“=”的图卡、1-5数字卡。

(2)幼儿每人每人一份写有分合式的灯笼、2-10的数字挂钩。

(3)分组活动材料:

情景图若干、集合图若干、分合图若干、写有2-5数字的刺猬、写有5以内加法算式的果子卡片若干。

材料配套:教育挂图、幼儿活动操作材料。

(三)活动过程:

师:小朋友们先看自己手中灯笼上的分合式,算出答案,然后挂在相应的数字持钩上,比比谁挂得又对又快。

2.教师用实物口述应用题,引导幼儿理解5以内数的加法含义。

(1)师:老师先买了2个玩具娃娃,又买了1个玩具娃娃,老师一共买了几个玩具娃娃?

(2)小结:2个玩具娃娃加上1个玩具娃娃,一共有3个玩具娃娃。教师边说边列出算式。

告诉幼儿:“+”叫“加号”,表示把东西合并起来,东西变多了。“=”叫等于,表示左边的两个数加起来是右边的这个数。

(3)引导幼儿正确地读算式“2+1=3”。

3.引导幼儿根据教师的口述应用题列算式计算。

(1)教师边演示图片边口述应用题。

(2)幼儿根据教师口述的应用题列出式子并运算,教师观察幼儿列式情况。

(3)交流分享:说一说你列的式子。

4.出示教育挂图《学习5以内数的加法》,引导幼儿根据图片内容列式计算。

(1)师:图上有什么?先请一个小朋友编一道加法应用题,再请另一个小朋友到黑板上列出加法算式并计算。

(2)每个幼儿根据图中特点,用数字卡列出加法式子并运算,教师观察幼儿列式情况。

5.幼儿分组活动,巩固5以内数的加法知识。

情境图:根据情景图的图意列加法式子并计算。

集合图:根据集合图的图意列加法式子并计算。

分合式:根据分合式列加法式子并计算。

送果子:根据果子卡片上的算式计算出得数后把果子贴在相应号码的刺猬身上。

幼儿操作后分享交流。

(四)活动延伸:

区域活动:在数学区投放分组活动的材料,供幼儿练习。

家园共育:请幼儿在家里根据家里的物品编加法应用题并列式计算。

活动反思:

对于一年级新入学的孩子来说第一次正式接触加法,而在数学中,加法是一种常用的计算方法,也是基础的基础,因此学好这一课,对以后的数学学习至关重要。虽然,在学生以往的生活经历中,一些日常问题的解决使得他们对加法产生了或多或少的朦胧印象,但是,让学生真正地了解加法并运用加法解决问题,这还是第一次。因此,本节课教学的重难点是:让学生真正理解加法的含义并能运用加法去解决实际问题,用数的组成知识去做加法。

一、导入凸显分与合的思想。

加法的含义来自于分与合的思想。在教学开始时,以几组变式的分与合作为基础,铺垫。让学生初步感受今天我们要用分与合来解决新问题。

二、从算理中教学。

在例题教学时,我通过图意变化,引导学生看变化的过程,说清图的意思。(小丑左手拿着3个气球,右手拿着1个气球)。同时以提问的方式出现第三句话:一共有几个气球?给学生初步建立条件与问题的概念,了解看图是要解决问题。大部分学生已经能够看图列出加法算式:31=4。这部分是学生的已有经验,我把重点放在了算式含义的讲解,计算教学重在算理。我采用了接受式学习方式,“”学生已经认识,而是通过口头语言和肢体语言让学生感受“”的意义是合起来,将形象上的“合”和意义上的“合”结合起来。算式“31=4”中“3”、“1”、“4”的意义解释,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境来解释,说明学生能够理解数的意义了,学生能够通过分与合的.经验说出算式的意义,让学生经历形象——数——符号——语言——初步将意义整合,最后将“31=4”意义精简为“3和1合起来是4”。

三、用今天学习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不同层次的练习符合能力的需要,重在拓展学生的能力。

看图说一说算式表示的意思。学生能够自己看着图说出算式的意思。

摆一摆、填一填。学生看着梨图,用自己的学具摆一摆,然后填空。将摆、写结合,将动作和语言相连接,同时,又是对数形的结合。

直接写出得数,比较“2+1=3”和“1+2=3”之间的规律:加号前后交换位置的得数不变,再通过找到的规律让学生自己找算式,充分给学生空间拓展能力。

用自己的方式表示出下面算式的意思。

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图来表示算式的意思,学生很感兴趣,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发展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认识到不同的图可以用同一个算式来解答。

送信连一连。将连线题和有序的排一排结合在一起,将得数是5的算式全部找到。这部分环节让学生自己动手,上黑板排序、说一说,体现了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这一数学思想。

四、总结突出算理。

本节课的总结关键就突出“”的含义——合起来。在课的最后再回到导入的铺垫,用分与合的知识解决加法计算。

这节课还存在许多不足的地方。我可以通过语音语调来吸引学生的注意,而不是一味高调;在送信环节,学生一开始出现从大到小、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在这里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再去排一排,学生能够根据分与合的联系出现两组算式,让学生认识事物的对比过程,自主的找到算式之间的联系,而不是教师自主将这一环节延后出现;在教学中还要充分注重教师的引导作用。

大班数学5以内数的组成教案

1、掌握6的组成,初步了解其分合规律。

2、尝试探索数的组成。

3、促进幼儿的创新思维与动作协调发展。

4、能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体验成功的快乐。

贴绒图片、花片各若干。

1、游戏“碰球”

2、出示贴绒图片,引导幼儿进行分合。

“图上6组图片,请你分一分,有几种分法?”

3、师生共同验证6的分合、初步了解分合规律。

4、师幼共同朗读6的五种分法。

5、游戏“摘苹果”巩固6的`组成。

6、提供花片、记录纸、笔,引导幼儿继续探索7的组成。

幼儿数概念形成是一个比较系统完整的体系,因此针对大一班的数学教学,我设计了6个教学活动——6以内数的组成、6以内数的加减、口编6的加减应用题、10以内数的组成、10以内数的加减、口编10的加减应用题,意在连续的教学中帮助幼儿形成一个数概念体系。同时针对数学逻辑性强、枯燥,我尽可能多设计游戏法、操作法帮助幼儿理解巩固,如在本次教学中,我设计游戏“碰球”、“摘苹果”,前一游戏是帮助幼儿了解6以内数的组成,同时也帮助教师摸底,孩子们到底掌握了多少,而后一游戏则是孩子有了一定的基础上帮助幼复习儿巩固,也意在帮助教师了解本次教学中孩子能否真正掌握,而操作法则分为集体操作、与个人操作,在集体操作中(分合贴绒图片)让幼儿初步了解6的组成分合,而后一操作(探索7的组成)则激发幼儿自我探索欲,鼓励幼儿幼儿运用经验迁移进行学习,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授渔而授鱼。

大班数学课教案及教学反思《学习10以内数的组成》

活动目标:

1.能够对物品颜色、功能、形状等进行不同的分类和计数。

活动准备:

挂图,盘子,西瓜磁贴,糖果磁贴,练习题1、2。

活动过程:

一、情境引入。

1.“小朋友们还记得上次小动物幼儿园举行的是一项什么活动吗?”“没错,因为上次运动会的`顺利组成,老师们决定请小动物们吃大餐。大家想不想去看看?”通过上次活动进行情景延续,引出本次活动。

二、布题。

1.出示挂图,请幼儿对图中事物进行分类计数。

“图中都有什么?”“都有什么食物?”“蛋糕有几种,分别是什么?”

“看到这些,谁能讲一讲是什么意思?”

3.鼓励幼儿尝试出题、做题。并能够说明题意“红色盘中有几个西瓜,黄色盘中有几个西瓜,一共有几个西瓜。”

三、练习题。

1.“小动物们要出绝招了,它们在小朋友们的桌子上放了许多的练习题,分为练习题1和练习题2,小朋友们可自己选择。”

2.“小动物们也发现了大家真聪明,决定将自己的大餐中分出一部分给大家,现在,请小朋友们将小椅子轻轻地转回去,咱们一起等待,看看送给我们的是什么好不好?!”活动结束。

大班数学认识10以内数字的组成教案

1、认识数字8、9、10并了解其意义。

2、认识数字8、9、10,能够将数字与相应数量的物体匹配。

3、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1.大数字卡片1-10(2套)

2.果树3棵

3.苹果8个4、梨9个5、桃子10个

1、“拍手应数字”复习数字1-7

2、参观果园导入活动,认识数字8、9、10

(1)认识数字8、9、10,,初步感知数量8、9、10。

(2)请幼儿说说水果可以用几表示?例:出示数字8,说出8可以表示什么?

3、幼儿操作练习

(1)请幼儿给相应的水果送上数字。

(2)请幼儿听声音匹配相应数字。

4、游戏:“1234567”

(1)介绍游戏规则:“我们围成圆圈边走边唱歌曲《1234567》,当老师说3个小朋友是一家时,大家就要找三个小朋友,抱在一起组成一个家。”

(2)幼儿游戏3-4遍,教师引导能力较弱的幼儿找朋友。

5、游戏:“数字蹲蹲”

介绍游戏玩法:老师选4个小朋友分别拿上7-10的数字卡,教师手拿数字卡7,为游戏开头,如“数字7蹲,数字7蹲,数字7蹲完数字9蹲”“数字9蹲,数字9蹲,数字9蹲完数字8蹲”以此类推,直至4位小朋友全蹲完。

6、教师总结,结束活动

虽说每堂课都会有瑕疵,但只要善于反思修正就是在进步,所以在后面的复习中,我会尽量填补一下之前课堂中有些没讲到的内容和单独指导学习进度稍慢的幼儿。增强巩固幼儿所学的知识,是每天都要进行的事,教师的持之以恒才能让幼儿的知识开出花,结上丰硕的果实。

大班数学5以内数的组成教案

根据物体的某种特征分类计数,并运用特征标记的数字进行记录。

教具若干。

集体活动。

游戏:看谁说的快。

这节课上下来,大部分孩子都能掌握5以内的组成、加减。他们积极开动脑筋,并且注意保持正确的握笔姿势及坐姿。

《5以内数的组成》教案

1.使幼儿进一步掌握5以内数的组成及加减法的含义。

2.能分别列出算式,并迅速、准确地算出得数。

准备得分牌6块,幼儿每人一张练习纸。

1.引导幼儿在练习纸的空格内填数,复习5的组成。

2.请幼儿讨论两种分法有什么不同。启发幼儿将练习纸左图分法讲出来;再观察右图的分法,比较分出来的两部分数有什么关系。

3.教师小结:一个数分成的两个数,其中一个数逐次增加1,则另一个数逐次减少1,但每次分成的两个数合起来都等于原来的数。用这种方法对一个数进行分合,既快又不会遗漏。

4.教师口述加减法应用题,引导幼儿口头列算式。

5.游戏:抢答比赛。

(1)教师出示5以内加减法式题卡片,让全体幼儿很快地说出得数。

(2)分组进行比赛,哪一组抢得快又答得对,就给哪一组记1分。

6.指导幼儿完成第35页练习。

5以内的组成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掌握5以内数的组成。

2,使学生能熟练地说出5以内数的组成,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初步的自学能力和迁移类推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做练习的良好习惯,积极动脑思考的学习品质,以及合作互助,创新意识和评价意识。

教具学具:卡纸,数字卡片,小方块,磁铁。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小朋友们,今天有很多老师来听我们上课,大家欢迎吗?生:欢迎!

师:那我们就用最热烈的掌声来欢迎这些老师的到来。

师:小朋友们,刚才鼓掌的时候,你们的小手是先分开再合起来,再分开再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拍响,对不对?生:对!

师:其实呀,在我们数学王国里也有很多关于分与合的知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数的分与合。

二,教授新知。

(1)师:小朋友们,秋天到了,瞧,这棵苹果树上的苹果都熟啦,数一数,树上总共结了几个苹果呀?生:4个。

师:把这4个苹果摘下来,分到两个盘子里怎么分呢?(请同学a上黑板分)。

师:小朋友们看一看,同学a把这4个苹果是怎么分的呢?(请学生说一说)。

师引导学生说出4可以分成几和几,师板书,师带读一遍,并告诉学生这个式子还可以读成“几和几可以组成4”,带读一遍。

(2)师:小朋友们,还可以怎么分呢?(再请学生b上黑板分,分完以后,请一位学生说说学生b是怎么分的,并且请这位学生带读4的另一种分组)。

师:小朋友们,这个式子还可以怎样读?(叫一名学生读,并带着全班齐读)。

(3)师:哪位小朋友还有别的分法吗?(请学生c上黑板分,分完以后,请学生c跟大家讲讲他是怎么分的,并分别带男生,女生读一读)。

师:还可以读成什么?(请一位学生读,并带全班齐读一遍)。

(1)师:摘完了苹果,我们再去摘摘梨子吧!瞧!这棵梨树上总共结了几个梨子呀?

生:5个。

师:老师想找一位小朋友来当合作伙伴,谁愿意来试一试?

(请一名学生上台与老师一起演示分工合作,一个摆梨,一个说5可以分成几和几)。

(2)师:小朋友们,你们和自己的同桌试着用学具摆一摆,说一说,照着老师和刚才那位同学那样做,练习5的分组(老师巡看学生的合作情况并指导,练习完以后,请两位小朋友上台演示,边演示,老师边板书5的分组)。

师:小朋友们,我们来比比赛,每一大组派一个代表带着本组的学生读一读5的分组,看哪一大组读的最好。(分组读5的分组)。

(2)课中休(放音乐)。

3,巩固练习。

(1)送数字宝宝回家(游戏)。

师:瞧!这些苹果和梨子后面原来还藏着数字宝宝,谁来把数字宝宝送回家呢?(将之前板书的4与5的分组擦去一个数字,让学生把数字宝宝送到相应的位置,每叫一名学生就送一个数字宝宝,送完后,由这位学生带读一遍这个分组式)。

(2)找朋友(游戏)。

师:小朋友们真棒,把数字宝宝很快就送回家了,那么我们再来玩一玩找朋友的游戏好不好?(师解释游戏规则)。

(3)猜拳(游戏)。

师:小朋友们真聪明,都能找到自己的朋友,那老师现在想跟大家一起猜拳,看看我们班谁的反应最快。(师解释游戏规则)。

师:刚才大家表现都很棒,现在,同桌之间来玩一玩猜拳游戏。

三,小结。

师:小朋友们,今天,你们学会了什么呢?(请学生说一说)。

《5以内数的组成》教案

复习5以内数的组成、加减。

根据物体的某种特征分类计数,并运用特征标记的数字进行记录。

注意保持正确的握笔姿势及坐姿。

教具若干

集体活动。

复习5以内数的加减。

游戏:看谁说的快。

这节课上下来,大部分孩子都能掌握5以内的组成、加减。他们积极开动脑筋,并且注意保持正确的握笔姿势及坐姿。

《5以内数的组成》教案

【】。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19~20页的内容。

【】。

新授课。

【】。

1.使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掌握5以内数的组成,并能熟练地说出5以内数的组成。

2.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初步的自学能力,初步的迁移类推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做练习的良好学习习惯,积极动脑思考的学习品质以及合作互助的精神。

【】。

【】。

操作发现法。

【】。

1~5的数字卡片,5个正方形(其他学具均可),5颗豆豆。

【】。

1.数数练习:顺数1~5,再倒数。

2.手指表数:教师任意说一个数,学生用手指表示。

1.动手操作,激发学习兴趣。

师:同学们,老师请你们拿出4个正方形,然后把它们分成两份,分分看,有多少种分法,看谁的方法多。如果自己有困难,可以同位互相帮助。分好后,可以同位交流。

2.交流展示。

师:刚才,同学们都把4个正方形分成两份,现在谁愿意告诉老师你自己的分法。(让学生回答)刚才,大家都想出了那么多方法,可是看起来有点乱,现在老师请你们动脑筋想个好办法,怎样才能清楚地看出而一个也不漏呢?(教师巡视,如果发现有按顺序分的,马上让他上台展示)现在,老师发现这位同学有一种好办法,请他来教教大家。(让这位同学上台展示)展示如下:

3.全班同学再自己边说边按顺序分一分。

4.引导写出4的组成:把刚才用学具摆的用数字表示,该怎样写呢?板书:

5.指导读4的组成,读后问:“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告诉学生4分成1和3与4分成3和1是一样的。

6.小结:刚才同学们用分正方形的`方法来发现4的组成,那5的组成你们会吗?

7.小组探究5的组成,教师巡视指导。

8.检查学习情况,让学生汇报后,指名板书出5的组成,最后整理如下:

10.小结:刚才我们一起探究了5以内数的组成,现在老师检查一下你们掌握得怎么样。

1.玩猜一猜的游戏。

(1)教师示范:告诉学生老师有5颗豆豆,现在老师分两只手拿着,右手有1颗,那请你们猜猜老师的左手有多少颗豆豆。为什么?(要引导学生说出:因为5可以分成1和4,所以左手有4颗)再变着数猜。

(2)师:老师请你们拿着豆豆,同位互相猜。

(3)师:老师再请你们和书上19页的这位小朋友玩猜一猜的游戏,请你把猜的结果写在书上。

2.举数字卡片练习:教师任意出示一个数,学生举出相应的组成。如:教师出示4,学生可以举出1和3或者2和2的数字卡片。

3.连线练习(先连组成5的,再连组成4的)。

4.在方框里填数。

先让学生说说这节课学会了什么,然后教师指出学生的优点和不足,最后要求学生发扬优点,克服不足。

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发现了5以内数的组成,又通过各种练习,学生掌握了5以内数的组成。

5以内的组成教案

1。学习5以内数的组成,初步体验发现"数越大,组合的方法越多"。

2。在活动中发展幼儿迁移整理已有经验的能力,逐步促进幼儿思维深刻性的发展。

认识表示数的分合的符号,初步理解组成的意义。

:概括5以内各数组成情况,初步体验发现数越大,组合的方法越多。

1。重点讨论a。目标:在上次操作经验的基础上,认识表示数的分合的符号"",理解组成的意义。b。指导:a。出示房子图,引导幼儿将相应数字布置上去,如屋顶上是2,下面2个房间里分别是1和1;b。将房子拿掉,请幼儿讲讲2、1、1是什么关系,该怎么念,引出"":分开、合起来的意思。c。同法学习"3"的组成。重点是体会3有2种分法。

2。幼儿迁移运用目标:在前一次操作经验的基础上,迁移整理5以内各数的组成的经验,并用数字表示。

:a。教师介绍玩法b。幼儿在上次操作经验的基础上,在房子图里有数字表示3。集体交流:

整理有关5以内各数的组成经验指导

(1)幼儿介绍,教师有序排放5以内各数的组成卡片。重点指导幼儿体会把一个数分成2份,这2份合起来还是原来的数。

(2)在结果出来后,引导幼儿观察,列出每一个数字分的方法记录情况,问:记录每个数字分的方法从2-5有些什么变化?(体验:记录越来越多——分的方法越来越多)

4。结束活动(1)小结有关数的组成的一些经验,激发幼儿下次活动的兴趣;(2)肯定活动中有进步的幼儿。

《5以内数的组成》教案

1.学习5以内数的组成,初步体验发现"数越大,组合的方法越多"。

2.在活动中发展幼儿迁移整理已有经验的能力,逐步促进幼儿思维深刻性的发展。

3.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4.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征进行排序会有不同的结果,初步了解排序的可逆性。

认识表示数的分合的符号,初步理解组成的意义。

概括5以内各数组成情况,初步体验发现数越大,组合的方法越多。

教具(大房子图一间2层、数卡"1"3张,"2"2张、"3"一张,表示分合意思的符号四个)学具(操作分合学具出现不同结果的记录纸、房子图10张,人手2套1-5的数字卡、宝贴)过程:重点讨论--幼儿迁移运用--集体交流--结束活动1.重点讨论a.目标:在上次操作经验的基础上,认识表示数的分合的符号"",理解组成的意义。

b.指导:

a.出示房子图,引导幼儿将相应数字布置上去,如屋顶上是2,下面2个房间里分别是1和1;b.将房子拿掉,请幼儿讲讲2、1、1是什么关系,该怎么念,引出"":分开、合起来的意思。

c.同法学习"3"的组成。重点是体会3有2种分法。

2.幼儿迁移运用目标:在前一次操作经验的基础上,迁移整理5以内各数的组成的经验,并用数字表示。

指导:a.教师介绍玩法b.幼儿在上次操作经验的基础上,在房子图里有数字表示3.集体交流:

目标:整理有关5以内各数的组成经验指导:(1)幼儿介绍,教师有序排放5以内各数的组成卡片。

重点指导幼儿体会把一个数分成2份,这2份合起来还是原来的数。

(体验:记录越来越多--分的方法越来越多)4.结束活动(1)小结有关数的组成的一些经验,激发幼儿下次活动的兴趣;(2)肯定活动中有进步的幼儿。

本课的新知教学部分分为三部分:教学5的组成,教学4、3、2、1的组成,巩固练习。其中以教学5的组成为重点环节,主要以启发引导教学为主,有效地落实本节课的重点,而2、3、4的教学在学习5的基础上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

这一点也体现了“授人以渔”的思想,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现知识的正迁移。而教学5的组成,也是按照学生操作---提出困惑---再次操作---介绍分析式、读法---找规律等逐步展开的,体现了建构知识的一般过程,从现象到本质展开的,渗透数学知识结构间的有序严谨的思想。

《5以内数的组成》教案

1、使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掌握5以内数的组成,1.3.4 5以内数的组成|人教课标版。

2、使学生能熟练说出5以内数的组成。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初步的自学能力,初步的迁移类推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做练习的良好学习习惯,积极动脑思考的学习品质,及合作互助、创新意识和评价意识。

书p19—p20页内容:学习5以内数的组成方法,理解数的组成表达方式。

数字卡片、5根小棒、每生每根小棒

(一)、复习旧知:

1、前面我们学了哪些数?谁能数给大家听?

2、复习比较大小。

(二)、新知:

1、创设游戏情景,小组学习5的组成

(1)、创设游戏情景,激发兴趣:

把5根小棒分成两份,看谁方法多。(师巡视指导)

(2)、交流展示:

让分法不同的学生汇报,得出5的组成,写出分合式,领读。

(3)、归纳小结:

按顺序提出5的组成,小学数学教案《1.3.4 5以内数的组成|人教课标版》。

(4)、引导观察,发现规律:

2、做一做:

同桌玩手指游戏:如我说3,我说2,3和2组成5。

3、课间活动:

手指操。

4、自学4、3、2的组成

(1)、分别把4根小棒、3根小棒、2根小棒分成两份,有几种方法?边分边说4、3、2的组成。

(2)、学生依次汇报,师分别板书4、3、2的组成,领读。

(3)、玩猜数游戏。(同桌间玩)

5、做一做:

书第20页:用5的组成连线。

学生做,互相检查、汇报、订正。

(三)、小结:

这节课你学了什么?

(四)、巩固练习:

1、玩找朋友游戏:如两个数字合起来是5的小朋友可以当好朋友。

2、拍手游戏:如师拍2下,生拍1下,合起来3下。

我觉得本节课的教学最大的优点是:创设情境,以动促思。教师向学生多方面创设实践活动机会,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主要缺点是游戏过多、教具不够丰富。

《5以内数的组成》教案

2、使学生能熟练说出5以内数的组成。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初步的自学能力,初步的迁移类推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做练习的良好学习习惯,积极动脑思考的学习品质,及合作互助、创新意识和评价意识。

书p19—p20页内容:学习5以内数的组成方法,理解数的组成表达方式。

数字卡片、5根小棒、每生每根小棒。

(一)、复习旧知:

1、前面我们学了哪些数?谁能数给大家听?

2、复习比较大小。

(二)、新知:

(1)、创设游戏情景,激发兴趣:

把5根小棒分成两份,看谁方法多。(师巡视指导)。

(2)、交流展示:

让分法不同的学生汇报,得出5的组成,写出分合式,领读。

(3)、归纳小结:

(4)、引导观察,发现规律:

2、做一做:

同桌玩手指游戏:如我说3,我说2,3和2组成5。

3、课间活动:

手指操。

(1)、分别把4根小棒、3根小棒、2根小棒分成两份,有几种方法?边分边说4、3、2的组成。

(2)、学生依次汇报,师分别板书4、3、2的'组成,领读。

(3)、玩猜数游戏。(同桌间玩)。

5、做一做:

书第20页:用5的组成连线。

学生做,互相检查、汇报、订正。

(三)、小结:

这节课你学了什么?

(四)、巩固练习:

1、玩找朋友游戏:如两个数字合起来是5的小朋友可以当好朋友。

2、拍手游戏:如师拍2下,生拍1下,合起来3下。

我觉得本节课的教学最大的优点是:创设情境,以动促思。教师向学生多方面创设实践活动机会,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主要缺点是游戏过多、教具不够丰富。

5以内的组成教案

根据物体的某种特征分类计数,并运用特征标记的'数字进行记录。

注意保持正确的握笔姿势及坐姿。

教具若干。

集体活动。

复习5以内数的加减。

游戏:看谁说的快。

这节课上下来,大部分孩子都能掌握5以内的组成、加减。他们积极开动脑筋,并且注意保持正确的握笔姿势及坐姿。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