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文秘知识

春尽江南读后感(模板18篇)

春尽江南读后感(模板18篇)



读后感可以培养我们的综合分析和评价能力,使我们在面对文学作品时更有自己的见解和观点。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读后感实例,希望能够给大家在写作过程中提供一些参考和指导。

《春尽江南》读后感

格非江南三部曲的最后一部,翻开书就已经有点眷恋,希望能够慢点看——但事实上还是忍不住一口气翻到了最后一页。谭端午继承了一些谭功达的理想主义,却只剩下了躯壳,内心的细腻与懦弱相对他老子而言有增无减。作为八十年代的诗人,理想破灭只是一瞬,自此之后就是一辈子的流放。他遇到了李秀蓉,诗人的放荡只持续了半夜,后半夜就变成拿了对方的钱坐火车离开了——诗人在那个年代就是到处白吃白喝白拿的,而且还有一堆妹子等着奉献。但现实情况是,李秀蓉的高烧退却,命运让她蜕化成了庞家玉,再次和谭端午重逢像是另外一场梦的开始。转入21世纪之后,强悍的庞家玉把谭端午死死地踩在脚下,而后者也一直是行尸走肉般地生存——当然,他遇到了绿珠,一个现代的理想主义女孩,令他的人生稍微有点生气。而庞家玉在事业上的张扬也伴随着情欲的压抑——结果也导致了一场纯情欲的出轨。事实上,这部小说并不是在描写一个人,谭端午的母亲张金芳那些令人压抑的碎碎念控制欲,绿珠真诚而又带点矫情的流放,海归自我膨胀的宋蕙莲,庞家玉那带点邪气又老成稳重的前未婚夫,和谭端午调同事情的小史,甚至连冲击合理霸占房屋事件中的几个配角——小钢炮和几个帮腔的小伙子,都描写得栩栩如生。

《春尽江南》读后感

《春尽江南》是江南三部曲的最后一部,写的是当代的事,不自觉的就觉得亲近很多,读当代的小说,就感觉是和小说里的人不期而遇,一起经历命运的摆布,一起死一回。

八十年代末我高中毕业,也喜欢读诗,不过那时我喜欢舒婷、北岛,海子的诗就只读过那首春暖花开,这么多年,我觉得我自己就像家玉说端午的那句话:在办公室里一点一点的腐去。也曾经有过激情,通过了cpa资格考试,几次想去北上广,闯出自己的一片天地,却不舍得离开舒适的工作环境,始终没有勇气迈出那一步,到头来,每天也是忙里忙外却稀里糊涂一事无成。

家玉,原来叫秀容,认识端午时是一名纯洁的、喜欢诗歌的大学生,第一次和端午相遇就献出了自己,还天真的以为端午也是同样欣赏他,而端午半夜拿着她的钱偷偷跑了。这诗人是怎么搞的!怎么好意思把一个弱弱的女生丢在荒山野岭。秀容为了忘却这段耻辱,改名家玉,但后来和端午偶尔的一次邂逅,竟使家玉离开马上要和她结婚的燕升,和端午结了婚。真不知道家玉怎么想的,也许诗人本身魅力无穷。和端午不同,家玉后来非常成功,在她身上你根本找不到曾经的秀容的一点影子,她把握住了时代的脉搏,放弃了原来分配的铁饭碗,学了法律,成了一个出名的律师。

书的前半部分比较平淡,但是看着看着就觉得哪里不对,开始暗暗担心家玉的命运,总是觉得她可能会遭到暗害,然而,她是得了癌症。当她得知病情,她选择了离开,离开前她变了一个人,变得温柔善良,对每个人都那么的体贴。如果是我也许会变得坏一点,不给他们留想头?然而人到这种时候,估计也不可能狠心对家人不好。

端午,一个落寞的诗人,工作无趣,与世无争,每天回家会听德彪西、鲍罗丁等等,每天看欧阳修的《五代史》,他的世界与家玉完全不同,他也想改变自己,试图写小说,可是他又不能避免被这个喧嚣的世界扰乱,直到最后家玉的死触动了他,他的那首悼念家玉的诗《睡莲》深深打动了我。

这本书里还有一个人比较喜欢,就是唐燕生。那天晚上端午拿走秀容所有的钱,秀容只好徒步下上回城,而当时她还发烧,恰巧遇到唐,唐送她去医院,后来俩人在一起就要谈婚论嫁了,却突然遇到了端午,于是秀容离开了唐,可是我怎么都觉得唐更好一些,大概秀容心里有诗人情结吧。多年以后,家玉去找唐,此时唐已成家,唐对待家玉像真正的兄长一样,他对家玉说的一句话让我非常感动:世上路有千千万万条,可是没有一条是回头路!找这样的老公温暖安全!

江南的冬景读后感

秋收过后的农人们“三五人家”“会聚在一个小村子里”,写出了农人生活的幽静、悠闲。而门对长桥,窗含远阜,又让我们联想到“小桥流水人家”的江南标志性的生活场景,更是平添了几分联想和想象。而最让人著迷的是那“一层细得同粉也似的”温柔而缠绵的“白雨”竟也迷上了这“一层淡得几不成墨的背景”,恨不得把整个村庄都拥抱在自己的舒怀。使人不由自主的联想到江南水墨画的神韵,真是美的很呀!从手法上来看,以上文字属实写,采用了素描和工笔的手法。作者写到此,还觉得不够尽兴,于是来了一段同样富有神韵的虚写。“泊一只乌篷小船”,一个“泊”字再次点染出悠闲、宁谧的意境。我们可以想象,这只乌篷小船可能是忙完了一天的营生,终于回家了。可它似乎有没有沉寂,还在等待明天的启程。换成“系”则显得沉闷,毫无生气,换成“靠”则显得太过匆忙,便破坏了场景的意境。真是一字传神啊!而“屋里可以添几个喧哗的酒客”,什么样的人在什么样的时候欢迎酒客呢?正是忙完了秋收的农人。酒客饮下的不仅是“好客”之意,更有主人秋收过后的喜悦和闲适,想必酒桌上谈论的也无非是些家常话吧,不然怎么一直可以喝到天垂暮呢?作者的想象简直是太丰富、太妥帖了。

《春尽江南》读后感

读《春尽江南》,情绪一波三折。最初觉得不知所云,虽然每一段都明白易懂,叠加起来却不不知道什么意思。再看下去居然拍案叫绝,觉得精彩绝伦,越看越喜欢。因为有事搁浅了,再拿起来又是,再找不回那份知己欣赏,直至读完,几乎没有轻松愉悦的阅读体验,读到最后我的心情沉重,内心充满烦躁、郁闷和绝望,小说多角度展现了当今社会的现状,探讨了人在各种处境下的真实表现。读后感悟多多,我只能从中截取其中一二。

一、直面当代现实生活。

如作者自己所说:《春尽江南》有一种直面现实的决绝味。小说描写了诗人谭端午和律师庞家玉(原名李秀蓉)儿子若若及周围各色人群近二十年的人生经历。

格非赞同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德国作家托马斯·曼的观点:作家首先必须精通现实,洞察社会,描述你所处时代的真实,如果写作脱离了现实是非常可怕的;其次,作家要精通“魔法”,你要有形式、有方法把你看到的现实表达出来,让作品有可读性。

作者的笔好像一把手术刀,冷静剖析当今市场经济急速发展,所带来社会各种矛盾、冲突和问题,把当今社会种种弊病赤裸裸直接呈现到读者面前:物欲横流道德沦丧,世风日下人心不古,社会不公良民受欺,规章有令难行,惩罚措施不力。一部现实真实人生的范本,浓缩现了社会万象,鸡毛蒜皮,纤毫毕现,不嫌其俗,不掩其恶,一一展示无遗,深度切中了我们时代精神疼痛的症结。

一直觉得这个社会许多人观念出了问题,做人虚伪浮躁,急功近利,做事缺乏信誉,没有底线,笑贫不笑娼,为了名利不择手段不惜代价,读了《春尽江南》,各种太多事件纷至沓来接踵而至,觉得这本书过于集中罗列负面事件、过于夸大当下社会生活中各种矛盾问题,但是想到每天阅读报刊杂志和新闻报道,有许多生活真实比之更加有过之而无不及,也只有无语。

《春尽江南》作者是用心在写当今社会,写现实生活,在写真实人生。写出了作者深沉思考,写出作者的忧患意识,这一切源于作者对生活的敏锐观察,细致体验和深沉思考。否则面对着复杂多元、万花筒一样瞬息多变的社会现实生活,很难抓住社会万象的焦点,更无法写出这样杰出的超越生活的文学作品。

二、独特鲜明人物形象。

作者曾经说《春尽江南》是写了一个失败者的故事,我读了以后觉得岂止一个失败者呢?小说中几乎所有人都承受不同压力,个个都有不同程度的失败。只以主人公全家为例。

以当今现实社会世俗眼光来看,端午显然不是一个成功者,虽然他是诗人,虽然他才华横溢,但是他的才华多表现在精神层面上,对此这个现实的社会不需要,与当今社会格格不入,他既无能也无用,遇事软弱无力,所谓百无一用是书生。于是他在生活中处处碰壁,几乎一事无成。妻子骂他“正在一点点烂掉”但是他并不在意。

格非很欣赏端午:想表现端午实际上是在反抗现实,有勇气抛弃掉那些世俗的东西,然后在一个正在腐烂的办公室,拿20xx元钱的工资坚持写诗,但他其实有丰富的内心世界,只是他不说。

端午有很高的音乐造诣,有很深的文学功底,但是实际上他从来没能“有勇气抛掉那些世俗的东西”。或者说在精神上,他不认同当今价值观,不屑为五斗米折腰,在现实中他安然接受名利带来的种种生活享受。他有比较高消费需求,他拿20xx多元工资,每月只够自己抽烟,出门打的,在高档餐厅会友等等。那么他们家生活压力全落在家玉头上。

“在这个恶性竞争搞的每个人都灵魂出窍的时代里,端午生活的很放松很滋润,实际上他很享受这种置之度外的生活。妻子离开他的不适,觉得不是共同记忆在漫长岁月中积累起来的召唤力量,而是长期依赖成为习惯。

与他相对应的,家玉无疑是“成功者”,家玉凡事力求完美,她像一个上满了发条的机器,她几乎都踩准飞速发展时代节拍一步不落,尽管学的船舶制造,摆地摊、倒卖廉价服装,开过小店,拒绝去摇摇欲坠杂志当编辑,她不屑和那些早已被宣布出局的酸腐文人为伍,经过高人指点和刻苦自学,考取律师执照,与人合伙开办一家律师事务所,很快家里经济显著改善,需要两台冰箱、请了保姆、儿子以年级倒数第二的成绩转入全市最好的小学、买了一栋带花园的住房,开回一辆红色本田,家里家外事无巨细,事事都要她亲力亲为。白天忙于工作,晚上疯狂折腾儿子,教儿子读奥数,她几乎失去母性。

家玉在追赶成功人士的道路上跑的太快了,压力太大,身体吃不消,灵魂追不上。就这样追逐、忙碌、奔波,却突然发现,越是步履匆匆,却是贴近成功,却离初衷越远,她自以为在追求成功,追求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却不知道心灵的迷失让她最终一无所有,所谓的成功最终像吹大的气球破灭了。就如她在购房是忽然意识到那样,一个人漫长的一生:迎合、顺从、犹豫、挣扎抗争、忧心忡忡、未雨绸缪、凡是力求完美,不管你怎么折腾,到了最后,太平间或殡仪馆的化妆师,用不了几分钟,就会把你轻易打发掉……或许她并不适合做律师,或许她一生做的每一件事都是与她本意格格不入,她总是竭尽全力做自己感到厌恶的事,做多了也就信以为真了。她性格中存在不为人知的悖谬。在她的身上,现代社会的种种矛盾聚焦得更为彻底,她的的精神困境和内心矛盾,也能够更多的映照出现代人的痛苦和精神矛盾。

她曾经是一个喜爱诗歌的纯真青涩女生,曾经疯狂喜欢海子,最终身患绝症,被时代车轮甩下,又人性回归最初。本质上觉得他们一样敏感,所以一样纠结。只是家玉更努力、更勤奋,更热情,更纯真,更能干,为追求成功不惜一切代价,像飞蛾扑火一样,所以最后她输的更惨。

他们的儿子若若,我没有觉得如作者所说有自闭症倾向,反而有了新人的特质,为了当代理班长,表现对同学的自私和无情。

三、语言生动准确细节真实。

语言叙事趋向于快节奏和简单直白,与现在的快节奏生活非常合拍,同时穿插作者对社会生活深刻思考,语言充满哲理,意味深长,发人深省,读后令人回味无穷。因为事情很多,阅读时间周期比较长,有时候在旅游途中,有时候在医院病房,有时候不知道读到哪里,奇妙发现这本书无论哪一页翻开就可以津津有味读下去,有时候读过再读一遍居然会有不同先前的感悟。

语言及环境有鲜明时代特征:如孙俪、周杰伦、7—11,以及不时插入的热点事件,如动车、强拆,环保、食品安全、法制事件等社会问题包括一些时髦的词汇和不加修饰的国骂,都在不断地提醒我们这是一部关于当下的现实主义小说。

作者很善于抓人物特征,往往寥寥几笔人物栩栩如生。比如端午母亲保姆小魏:她伺候母亲还不到两年,孩子气的口吻,眼中亮晶晶的光芒,身上掩藏不住的活力,都一并消失不见了。

忆江南读后感

《忆江南》是一首意境十分优美的词,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绝唱之笔。作者以如画之笔描绘出一幅江南春景图,在人们记忆中留下难忘的印象。

古诗词教学有个“诗中有画、诗中有情、诗中有诗”的共性规律――这是我执教这堂课的努力方向。我的整个设计思路是:了解词的知识,从“江南好”入手,充分感受描绘江南美景的“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指导学生读出江南风光的柔美、热情,读出这两个短短的句子所蕴含的对江南风光的深刻理解与感触,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江南好”。然后,让学生通过对作者在江南时的作为以及之后回洛阳后的生活的简单了解,将“忆江南景”过渡到“忆江南人”,提升诗歌情感,厚重“忆”的意义!

当然不足之处有很多,我觉得在板书部分处理得不够巧妙,我在画简笔画时占用了一定的时间,如果我画时同时也让学生在本上画,比比看谁画得好,给学生充分的展示机会,一定会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另外学生对诗词的朗读技巧掌握还不够好,今后应加强指导。

《春尽江南》读后感

《春尽江南》看完时,去了一趟湖南。在喝过湘江的水,看过张家界的奇峰险山后,再回头看江南的家乡,正是白光闪闪的盛夏。春已走远,心的灼热也如盛夏骄阳般灼热。

格非是位大气深沉的作家,《春尽江南》是其耗10年心血的长篇小说系列的收官之作,也是我读他的第一本小说。与其说他的小说在讲故事,不如说是他对社会巨变带来精神上巨变的思考更为合适。

就像用镜头记录了我或者你、他、她身边几十年的变化,一切都那么熟悉,又有无言的悲凉。我已经找不回曾经如根一样深深扎在记忆中的故乡了。房子造起又拆了,路刚填上又挖了,象古董一样的老树不知怎么就找不到了。每一年都有很多全新的名词挤进耳朵来,又有很多象一阵风一样离开。不是只有我,生活在这个年代,很多人都有这种找不回根的哀伤。

格非正是通过小说中的男主人公谭端午的眼睛来记录这一切变化的。

说得不过是谭端午和庞家玉这一对夫妇寻常的生活,没有惊天动地的故事,从认识到结婚以及婚后枯燥平淡的生活,一切显得琐碎、焦躁而又神经质。买房子、丢房子、找回房子;读书、工作、赋闲;学生、知识分子、头子、底层警察、暴发户、游离在社会边缘的无业者,以民间众生相来解读一个时代。

个人认为格非写这篇小说有非常巧妙的编排。就像夏天的竹林,本是清幽雅致的地方,因为一声声蝉鸣的干扰,竹林也世俗起来。世俗无人可逃。小说的前半部分看得人眼花缭乱,充斥了太多的事件。妻子庞家玉在时代的大浪中随风逐浪,不停步的追逐使她拥有了世俗的成功。因为“她已经摸到了时代跳动的神秘脉搏,认定和那些早已被宣布出局的酸腐文人搞在一起,不会有什么好结果”。丈夫谭端午在这个躁动的时代前,是位受人仰慕的诗人。虽然他知道莫奈,听德彪西的《贝加莫斯卡》,真心爱着池塘的莲花,又能写出莲花一样的诗,但在时代的声声噪鸣下,消沉得只是每日叠高了枕头赖在床上看欧阳修的《新五代史》。如果不是因为能干的妻子改善的生存环境,作为传统文化人的谭端午世俗生活的将会落魄而无尊严。

看看因为时代与生存产生的各种化学反应吧!谭端午的同学徐吉士在名利的路上越走越宽,在恪守内心价值的路上却越走越窄;谭的上司冯延鹤以庄子似的哲学保持内心的高洁,却在现实中无比艰辛地抚育着孙子,给了儿媳与孙子生存的环境,还要在世俗面前饱受流言蜚语的攻击,尊严贬低;谭的哥哥曾有聪慧的头脑,却抵不住权势的胁迫,最终以在壮年的精神失常来了却一生;谭的妻子庞家玉,人生的信条是“一步都不能落下”,轰轰烈烈地将自己席卷在红尘滚滚的人潮中,却在内心难掩无比的孤独与寂寞。曾经是乌托邦似美好存在的理想沦为了不合时宜的酸腐,曾经寄托了情感的纯净的诗之泪变异成了盛夏里多余排泄的臭汗,曾经是情操高尚的隐士居住的小岛,当下则变成“销魂蚀骨”的淫窝,就是时代转变最好的讽刺。

小说最后以庞家玉癌症离世收尾,在时代的洪流前,生命终归渺小而无力,有用或者无用,都难掩人生的荒凉。

忆江南读后感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碧如蓝。能不忆江南?”这是诗人白居易的不朽之作。

我非常喜欢这首诗。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意思是:江南的风景多么美好,如画的风景久已熟悉。“日出江花红似红,春来江水碧如蓝。”意思是:

太阳从江面升起时江边的鲜花比火红,春天到来时碧绿的江水象湛的蓝草。“能不忆江南?”我想,这句话我不用解释,大家也都知道。

我才刚刚去过江南一带。对江南的印像好上加好。正如白居易说的第一句:江南好。在我看来江南真是好,绿树成荫、古镇、小桥流水人家、碧绿的湖水真有一种古代的韵味。还有白居易说的最后一句:“能不忆江南?”我非常忆江南,因为江南的美景把我深深的吸引住了。

我最渴望再去一趟。

《春尽江南》读后感

故事的开始,是以谭端午和庞家玉的相遇开始的。那时候的庞家玉还是一个羞涩的学生,遇到诗人谭端午就像遇到偶像一样开心,并且憧憬着与偶像的浪漫爱情。然而,这个一向清高的诗人却在一个雨夜,深爱着他的女孩还发着高烧的时候,把她身上的所有钱拿走给自己买了早餐和车票离开了。

当读到这个片段,我是非常不理解谭端午为什么要这样做?直至现在我也没有理解。而对于庞家玉,我是深表同情的,看到一个孤苦无助的女孩遭遇身体和精神的双层打击,她是如何从这个深渊中走出来的,这大概是涅槃重生吧。在小说中,她后面改名换姓了,重新开启了她的人生。对比前后的变化,以前是柔弱无助的学生女孩,后面是坚强韧劲的职场精英。果真,生活就是来历练人的。

庞家玉在小说中的结局:她在拼搏的一生中,她心里清楚在成功的道路上走得越远,犯下的错误也就越多,学法知法的她,一次次试探道德的底线,在法律边缘打擦边球,她的.内心纠结、迷茫、痛苦,备受煎熬,四次西藏之行,只是想为自己的灵魂寻找救赎的栖息地。压倒她最后一根稻草的是:发现自己身患癌症,她选择了独自离开,以自杀的方式离开了这个世界。

这是一个感伤的故事,能够看到家玉为着自己努力的生活,而生活逼迫着她做了很多违背内心的事,最后无法安放自己的灵魂,在纠结迷茫痛苦中度过一生。回到我们的生活,贫困会让我们很煎熬,但能够坚守住自己的灵魂,活得坦荡才是我们向往的生活。

《春尽江南》读后感

第一次读人面桃花已经是15年前了,那会儿印象里的格非还只是以写精巧中篇为名的80年代崛起的作家群中的一员。

第一次读山河入梦是在08年,格非的细微雕琢风格和宏大主题的结合,让我惊叹不已。

而春尽江南,八年前自己尚未结婚生子,所以并不能读懂。山河入梦之后,那年我曾经说过中国可能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只有莫言和格非。然而,格非的创作高峰却戛然而止,现在看已是不可能。

对文学的关注这几年已经淡了,一方面是时代把文学挤走了,另一方面,文学的小圈子自己并不争气。收获上的作品水平下限越来越低,文学已被商业污染。老作家们停滞不前,新作家们浅尝辄止。

最近机缘巧合,得以重读。离得远,可能反而看的清。

1、只有山河入梦背景宏大,其余两部,还是格非最擅长拿手的个人日常生存。

2、人面桃花的语言像是格非早期中篇的拉长版,空灵的缺点被放大了,幽净减弱。不是最成熟的作品。

3、山河入梦语言上的调整非常出色。前半部的明风格的白话文口语化,用词效果惊艳,配合唐传奇风的情节桥段,和左时代的荒诞社会背景,有独特的虚幻文字氛围。后半部的语言,古风渐退,情热渐浓,现代语言的直接力量显现出来,张力倾泻。

4、春尽江南最难写,野心大,时代重合难以挑选有趣味的对象。本来就是一个无话可说的时代。所以最终的呈现难免不完美。5格非不是一个善于写史诗的作家,三部曲是一个史诗构思的作品,然而印象里一百年内世界范围内都很少有写史诗的作家了。索尔仁尼琴,只有这一个,整个文学已经转向个人生活,就像从索尔仁尼琴转向阿列克谢耶维奇(在此吐槽这个人的作品,什么玩意儿)。

忆江南读后感

此词写江南春色,首句“江南好”,以一个既浅切又圆活的“好”字,摄尽江南春色的种种佳处,而作者的赞颂之意与向往之情也尽寓其中。

同时,唯因“好”之已甚,方能“忆”之不休,(.)因此,此句又已暗逗结句“能不忆江南”,并与之相关阖。次句“风景旧曾谙”,点明江南风景之“好”,并非得之传闻,而是作者出牧杭州时的亲身体验与亲身感受。

篇末,以“能不忆江南”收束全词,既托出身在洛阳的作者对江南春色的无限赞叹与怀念,又造成一种悠远而又深长的韵味,把读者带入余情摇漾的境界中。

《春尽江南》读后感

翻这本书前,我只是很想知道,先锋小说是什么样,翻完,也并不很清楚这本书和之前看的严歌苓的两本有什么表现手法上的不同。有待继续研究。

它是这样一本书,翻了一百多页,似乎还没什么高潮,随时弃读也不可惜。到快二百页时,有一种诡异的气氛,你总感到有什么事将要发生,不免猜测,整本书的氛围弥漫着一种诗人和精神病的气质,人们常常在打谜语,似乎如元庆感觉,全世界唯有他这个住进精神病院的人是正常人。

很遗憾,我实在没忍住,在读到中后部分时,翻了结局,得知女主最终是死了,少了一点悬疑,就跟着探索她是怎么死的。我一直在想,最坏的结局,恐怕是她到了西藏,雪崩而死,最精彩的结局,是她的死有某种隐喻,没准死于一场精心策划、早已预知的局;不过,虽然她最终的死法并没新意,但还是挺感人的,尤其她说,把我埋在小区的树林,这样每天都能看着若若背着书包上学,眼泪就下来了。

看到家玉训斥孩子,逼迫他解题,立时想起小时候自己被爸爸逼着认钟表的恐惧,那个夜晚,妈妈去上夜班,爸爸就一边喝着酒、看着朱时茂陈佩斯的小品,一边训斥着我认时针分针。我现在明白了,孩子是被家长们的暴躁教笨的。

看到家玉教育孩子的方式,我明白了,在这样一个因你成绩的好坏而时喜时怒的妈妈的影响下,你不可能不要强,你曾经恨她,可日后你爱她,因为你身上已经深深打下了这种教育方式留下的痕迹——要强、进取,谁也说不清,这是好,还是坏。

昨晚十一点,一个两周前接受我采访的尘肺病士给我打了四个电话,手机静音,没看到,那时,我正读到家玉叫来一帮挥舞着麻袋和大棒解决了房产纠纷。今早得知,这位尘肺病士昨晚被三个提着大棒的彪形大汉破门而入,伤了腿和腰,他的维权,必然是触及了某些团体的利益,得罪了企业和政府,我的猜测尚且是,恐怕那家企业想到五月的开庭,要给他颜色看,而他则怀疑是政府。

事实上,他的手机号早在一个月前已打不进110、我是亲眼见到,权力部门对庶民的控制是多么轻而易举。采访那天,市长同志到他们村视察,他自然成为维稳办要按住的对象,他说我不闹事,我进城,不在村里待着还不行。采访约在北京服装学院旁边的一个公园,后来,我庆幸约在这么公开敞亮的地方,而不是咖啡馆之类的。刚聊几句,维稳办电话问他具体位置,他说我不说,公安局早把我手机定位了,让他们自己查去。结果没过二十分钟,我们采访的地方,就有了两个人来回走动盯梢,直到我们离开,一个是保安,另一个穿着环卫工人的衣服,显然,他们造不成任何威胁,也只是盯着他不要闹事罢了。我仅仅对“相关部门”的联动和效率表示惊叹。也许我太嫩了,少见多怪吧。

总之,生活的剧比小说精彩。

我看到家玉选择的这个死的方式,不禁想想自己,如果事先得知自己得了绝症,会选择怎样的死法?我觉得,瞒着家人对他们一反常态地好,简直是最最残忍的,因为你死后他们要长长久久地怀念和痛苦,还不如临死前对他们差一点,也了断他们一点念想。可死前这种对亲人格外的好,又是最最人之常情的。

过去看的小说,多是文革或民国时期,这么当代的比较少,上一次可能还是大四时六六的'《蜗居》了。看当代小说,是和主人公一起相遇一起错过一起纠纷一起接受命运的摆布,然后一起死一回。

《春尽江南》读后感

花了三天的时间读完了格非的这部小说。

很久没有读到这样贴近现实的作品了,近一时期以来,有评论家发现,许多善写现实题材的作家改写历史题材了,有些让人忧心,确实也有点儿,特别是都市题材的,更是难有佳作。这个混乱纷繁的当下,让人有点无法下笔的感觉,格非似乎并不以为意,故意贴得紧紧的,时不时地就把时下的热点事件、社会新闻穿插进去,几乎涵盖了这个社会的各个层面,教育腐败、医疗特权、食品安全、房地产黑幕、强拆,还有律师事务所里那些形形色色的案件,矛盾无时无刻不在酝酿、产生、发展、恶化着,不过作者又偏偏不去用力,也不去追究其始终,这样的手法,值得借鉴一下——我只陈述事实,不表达意见,你能奈我何?敢于写,且能写到要害上,是要一定功夫的,也是要一定社会担当的。许多作家觉得不好写,干脆避而不写,知难而退了,多少有些怯懦吧?毕竟每个时代都需要有它的书写者。

通篇故事并不曲折离奇,所以,能牵着人读完的,并不是浅层次上的故事,而是别的深一些的东西。一是作者的语言功力,许多闪着睿智光芒的语句被作者点缀在合适的地方,令人把玩再三,心下默然;二是作者对当下现实的反思与追问,文中的人们无不拼命在寻找世外桃源,甚至在苦心营建自己心目中的世外桃源,但是他找到或建起的是真正的世外桃源吗?三是对人的本性的思考,作者借他人之口,将这个时代里的人进行了不同层次不同角度的分类,也颇值得玩味。

下面来说说文中的人物。首要人物就是男主人公谭端午,全文的视角大多是以他的日常生活展开的。他是名校的中文专业硕士研究生,而且差一点就读了博士。还是早年叱咤文坛的知名诗人,到了当下却成了时代的边缘人,他妻子评价他是个正在“烂掉”的人,他成天钻在家里玩音响,读《五代史》,过着几乎与世隔绝的日子,或者说是他在故意回避,一种深深的无力感始终缠绕着他。家里的大小事情都由妻子做主,教育孩子他不得插嘴,买房装修他帮不上忙,而且还帮倒忙,车不会开,钱也挣不来。多亏有两个铁哥们,才让他不至于混得太不像样。这样的男人真应了那句话,百无一用是书生。他由早年的放浪形骸、热血不羁,急速转变到后来事业上的苟且偷安,婚姻上的俯首听命,让人深感造化弄人,或许作者还想表达一种个体在时代巨变面前的无力感,所以为我们塑造了这样一个让人爱不起来又恨不下去的角色。

围绕在男主角身边的女性主要有三个人:他的妻子、知己以及母亲。

庞家玉(李秀蓉),谭端午的妻子,这是个顺应时代的女强人,她受高人点化通过一些手段取得了律师资格证,并开始了社会主流人士的主流人生。她家里家外一把手,与精明的婆婆周旋,为儿子的学业操劳,她有温情的一面,多次在处理案件时面对卷宗流下悲悯同情的眼泪。不过她也有缺点,有令人可恨的一面,她对儿子学业的严苛到了不近人情的地步,她对丈夫不忠,有偶尔的出轨行为。但所有一切都在一纸诊断书面前化为了乌有。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在她生命的最后几个月里,她彻底忏悔了,并且最终对丈夫说出了“我爱你”三个字。

这是个多么矛盾的女性啊,特别是在管教孩子方面,简直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但是转眼过后她又会在儿子的睡床前后悔自己的狂暴。社会残酷的竞争通过这种近乎变态的高压的家教方式传递给了下一代,给孩子造成了无法弥补的伤害,作者对其有着显而易见的批判。单凭这一点,也值得许多为人父母的来读读这本书。

不过,文中儿子若若的成绩忽高忽低的变化又太过于戏剧性了一些,小学时以年级倒数第二的成绩转入重点小学,初中又是走后门进的重点中学,居然还在期中考时考到全年级第八十三名,尽管后来跌到三百名,仍然有点不真实的感觉。

绿珠简直就是为中年谭端午量身订做的。那是个能将艾略特的《荒原》的几个不同版本都一字不落背下来的文艺女青年,略带忧郁,略带天真,有时喜怒无常。有时善解人意,带着些不食人间烟火的感觉。对人无害,又轻易地能被人骗,这样的人真的存在吗?值得怀疑,我们身边不缺女文青,缺的是这种不食人间烟火的女子。因为女文青们也大都是很实际的,她们大多待价而沽,期待某日钓到个把高富帅,真正能把谭端午这样的落拓文人看在眼里的实在是稀有动物了吧。

谭端午母亲张金芳是个颇不简单的老太太,她能将律师女强人的儿媳妇治得服服帖帖,她足不出户,但能通过一台25吋的彩电获取大量的外界信息,儿子儿媳请她去唐宁湾刚装修一新的房子里居住,她劈口就说不去,因为她知道装修有害物质的“半衰期”会长达七年。“半衰期”这词儿也太专业了些吧。不过有这样一个极品老妈,谭端午的个性或许反倒又有了些理论上的依据。

陈守仁与凌吉士是直接影响着谭端午生活的两个人,前者死得很是惨烈,之所以安排给他这样宿命般的结局,可能包含着作者的一种批判意识,走在时代前端的这类人们,可能是走得太快了些,所以注定会摔跤,甚至是吃大亏。凌吉士始终是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人,他串起了许多人和事,缺了他还真是不行。

文中穿插了许多次要人物,但是也很出彩,甚至让人怀疑这些人都是有原型。扒灰的老冯,玩世不恭的小史,黑白两道都混得来的国舅,欺软怕硬的小钢炮,开破奥拓到处混饭吃的文联老田及几个画家们,海外归来大发牢骚的宋蕙莲,光头饭店的老板,诗歌研讨会上的那些人,无一不生动传神,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对小顾的描写笔墨不少,但人物形象有些扁平,不真实感强烈,保姆小魏也有点类似的感觉,她们没有强烈的爱恨,像任人摆布的玩偶。

文中最另类的人物应该是谭端午的同母异父哥哥王元庆了,那个不知是真疯还是假疯的人。诗人和疯子最让人搞不懂,而他偏是二者兼占。经历很传奇,但是又太传奇,你无法想像一个书呆子型裁缝会去倒卖钢材并发家,不过后来去搞乌托邦实验倒是还有可能,可惜壮志未酬身先伤。他一手建成的那座现代化的精神病院有些隐喻的味道,同时这医院也充当了一回新闻背景——上访人员被关精神病院似乎成了一时的风气,作者对这一桥断的轻描淡写更强化了这一论断。

最后来谈谈不足。

作者像个医生,只诊病,并不负责开药方。文中的环境描写,少有风清气爽的时候,要么是雾霾烟尘,要么是阴风呼啸,要么是各种臭味混杂,要么就是大雨也洗不清的污浊河流。一边是林立的高楼,一边是残破的村落。几代人精神的后花园“花家舍”到了当下这个金钱至上的时代被一个四川来的精明人打造成了“销金窟”……这类似于大夫把脉后陈述病症,但只一味摇头,并不下笔开药,似乎病人无药可医?不得而知。男主人公的无力感太强,胆小怯懦,连在心里或口头上要点强都难。这种病态的知识分子形象,让人很失望,真担心现实中的知识分子们也如此。

总之,作为一部反映当下时代病症的小说,尽管并无药方,仍可作为一个病理标本留与后人一览。

江南的冬景读后感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观察能力和感受能力。

2、过程与方法:交流探究,品味文本意境美。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加强自然美的审美教育,在寄情山水的同时陶冶情操,提升精神境界。

二、教学重点:交流探究,品味文本意境美。

三、教学难点:体会郁达夫散文的特点。

四、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法、问答法相结合,并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五、课时安排: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学生课前预习:

1.阅读课文,注意读音和生词的意思。

2.查阅郁达夫的背景材料,都文章及作者有一个大概的了解。

(二)导入。

同学们,一年四季中,你们最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喜欢?(众说纷纭)。

其实,冬天也是很可爱的'。让我们来看看郁达夫笔下的江南的美丽可爱的冬景。

(三)浏览课文,整体感知。

课前我们已经对课文进行了预习,现在再给大家3分钟时间快速浏览课文,讨论预习题。

2、文本共写了几幅画面?

3、尝试给每幅画面命名。

总结:作者从五个角度,刻画了不同时间、不同场合、不同天气下的江南冬景,午后的温暖,蕴蓄生机的大地,雨中的迷蒙,雪中的情趣,等等,表现了作者对江南的热爱。

(四)选点突破,局部赏析。

1、写了哪些景物。

2、景物有何特点。

江南的冬景读后感

文章并非用辞藻堆砌的方式,而是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自己对江南冬景的留恋。

江南的春是柔美的,江南的冬却也毫不逊色。都说北方冬天千里冰封,万里飘雪;南方的雪在郁达夫的笔下却是柔柔弱弱,对雪的描写经历了欲雪、微雪、风雪、深雪的不断变化的过程,在巧妙引用前人的诗句下将读者带入“诗中有画,话中有诗”的深层意境。江南冬天的雨是悠闲的,作者烘托出“小桥流水人家”的画中景,作者仅用朴素清淡的笔调来轻描色彩,朦胧的寒冬细雨如轻纱般飘现在眼前。在其中,还运用了虚实相生的写法,“门对长桥窗临远阜”“树枝槎桠的杂木树林”等构成了冬日农村图景,属于实景。而“洒上一层细得同粉也似的白雨……月晕”却运用了虚幻缥缈的虚景,如果一个作品中仅仅只有过于真实的描写将会略显苍白,但是若是和时隐时现的虚景加以结合,那么一幅美丽的图景将会展现于读者眼前。

老舍笔下的《济南的冬天》“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带有些白色,越发像日本看护妇。他笔下的雪似乎还有些娇羞,露出些粉粉的颜色,那些山也略显羞涩,经受不了济南的大雪;郁达夫笔下的冬天却主要着笔于其乐融融的屋外谈天,太阳照,小鸟叫,这哪像冬天呢?冬天,在我眼里是寒冷的,但在作者的笔下冬日却是情暖温和。那屋外空地的那老叟、小孩,虽然作者没提及他们是祖孙俩,但是他们在一起玩耍的是如此的开心,给人一种温馨的感觉。老舍给我们带来了不一样的冬天,改变了我们眼中冬天寒冷寂寥的寒冷印象。

画家刘海粟曾经评论郁达夫的散文:“青年画家不精读郁达夫的游记,画不了浙皖的山水;不看钱塘、富阳、新安,也读不通达夫的妙文。”郁达夫冬景,不同于江南水墨画的神韵,不同于西北沙漠的干旱,而是江南温暖晴朗的冬日之景。

《蓝调江南》读后感

捧读了《蓝调江南》以后,我却深刻地认识了这一片我本该最熟悉的魅力之土。

这是一本记录苏南常熟小城镇的散文集。那是作者儿时亲历的江南,一个比我脑海里的故乡更具水乡特色的江南,一个饱含风土人情、充满文化气息、干净而朴实、自然又别具味道的江南。也许她曾在我的梦中出现,告诉我其实早已是她的一部分,和她一起创造、延续这种独特的美。这种感觉使我突然迫不及待地想更了解她,于是我跨过目录上那扇古朴木门下栖着小猫的门槛,拨开门帘,走进一句句秀丽的文字和一幅幅精彩的插图中。

仅仅一句“馋死人”、“鲜得人掉眉毛”,我就似亲眼见到了一个贪吃可爱的男孩子扒着灶头流口水的样子;对敲装了蚕子信封邮戳姑娘的愤恨之情叫人看了和他同惋惜,又禁不住为这种傻气笑出声来;动物的描写更是活灵活现,真挚感人,我依旧清晰地记得读到船上的狗“四条腿忙着,看上去却是静止的”时愉悦的心情,也记得读到失去白雪后那句“人就是这么慢慢长大的”时一种说不出的压抑和。没有亲身经历过,没有细腻的观察,怎么能用最普通最朴实最干净最生活的词句叫人一起笑一起哭呢?这些事琐碎、平常、微小,可不知怎么的,就瞬间变得只能用生动、亲切、有趣来形容了。

让我感兴趣的,还有出自严效州先生画笔下的那些插图。

插图、装帧和文字应该是融合一体,相映成趣的。

《江南小镇》读后感

翻开《文化苦旅》的扉页,目录中那一行字——江南小镇,便灵敏地跃入自己的眼里。

对于水乡,我一向是敏感的。江南小镇水乡的柔美,如周庄、乌镇,更是我所钟情的。而余秋雨的《江南小镇》恰好引领我走入这个我梦中的天堂。

我认为没有人是不喜欢旅游的。旅游能带给人的是心灵的放逐。若到了一处你有冲动想要在这里觅房安居,那也只有旅游能带给为你这种享受。而江南。则刚刚好是属于这一类的地方。

“穿镇而过的狭窄河道,一座座雕刻精美的石桥,傍河而筑的居民,居民楼板底下就是水,石阶的埠头从楼板下一级级伸出来,女人正在埠头上浣洗,而离她们只有几尺远的乌篷船上正升起一缕白白的炊烟,炊烟穿过桥洞飘到对岸,对岸河边有又低又宽的石栏,可坐可躺,几位老人满脸宁静地坐在那里看着过往船只。”

像是一幅缓缓摊开的唯美的画卷,刻画着生活的每一处细节,散发着一股浓郁的惬意的气息。这都是都市喧嚣所寻觅不到的安逸——小桥流水人家。江南小镇从容的生活节奏——“大隐隐于市”,就像余秋雨所说那样,透露一种人生哲学。

“在庸常的忙碌中很容易把这种人生哲学淡忘,但在某种特殊情况下,他就会产生一种莫名的诱-惑而让人渴念。”

我觉得这句话是很符合我的心境的。懂事以来,我就梦寐着以后自己一个人到处走走,而我的第一站是一座美丽的古城——云南丽江,再来便是江南水乡了。这两处都是水孕育出来的土地,依水而生。

我的个性慵懒漫无边际,仿佛水乡就是为我这种人而存在的。灯红酒绿的城市不适合我,也许我会在城市中拼搏我的未来,但纸醉金迷绝不是我的归宿。

水,滋生了江南小镇的灵性。因为这种灵性,小镇千百年的内涵并无多大变化,它们还是安分地在历史中流淌,生了根。这里没有废墟和遗迹,也听不出多少历史的浩叹,却能安抚每个游人的落寞的心灵。余先生也感叹,连文-化-大-革-命在这里也闹不出多大的事,“折腾了一两下也就烟消云散,恢复成寻常状态!”

“像多数江南小镇一样,周庄得坐船去才有味道。”

如果说水是孕育水乡的源泉,那么船便是支撑着水乡的脉络:小镇的人家几乎都靠水船生活,船是他们的家。

“一条船一家人家,悠悠走着,不慢不紧,丈夫在摇船,妻子在做饭,女儿在看书。大家对周围一切都很熟悉,已不愿东张西望,只听任清亮亮的河水把他们浮载到要去的地方。”

这便是生活的另一种姿态,悠闲自在,不为外界所动。像是在深圳这种连散步也充满紧凑感的城市,你何时会悠闲到抬头望望天,看看星星。没有。即使是这样,那也可能只是短暂的奢侈,这样喧腾快节奏的城市,你必须跟紧它的脚步,才可能有时间观望大自然。

余秋雨介绍的周庄、同里镇则明显与紧张搭不上边“浅渚波光云影,小桥流水江村。”

它所呈现的,是这样怡然自得的世界,一股与世无争的魅力,连富-可-敌-国的沈万山,内阁学士任兰生都选择定居于此,更别说。我们这些匆匆的过客。既然我们带不走生活,就跟着生活走。

《大江南北》读后感

革命英雄,英勇无畏、机智果敢、坚强不屈、视死如归、无私奉献;中华儿女,一路曲折、披荆斩棘、风雨兼程、蒸蒸日上、豪情满怀——这就是我读了《大江南北》后的真切感受。

《大江南北》是一本红色期刊,我原本对它并不感冒,认为里面的内容必定充满了枯燥无味的理论知识。但我翻看阅读后,却一下子沉浸于其中,深深地被里面的故事吸引、感动并震撼着,一次次地从这些故事中受到心灵的洗礼。

这里记载了很多鲜为人知的事迹,这些事迹有很多都是先烈们的后人记录下来的,所以非常真实。

每次阅读,我都仿佛穿越到那个热血沸腾的年代,那个灰暗却充满希望、充满激情的年代;每一次阅读,我都非常感慨,感慨革命先烈们的大无畏精神,感慨他们的满腔爱国热情,感慨他们一心为民的无私奉献。但是为什么他们能做到这样呢?后来,我想明白了,那是因为,他们心中充满了信念,是信念的力量,鼓励着他们舍身忘己,投身革命;是信念的力量,支撑他们克服无数困难,甚至不惜抛头颅、洒热血,只为赶走侵略者,只为人民解放,只为国家真正富强,国泰民安。信念的力量如此强大,它可以支撑一个民族站起来,反抗侵略者,获得民族解放;信念的力量如此强大,它可以鼓励一个民族,勤奋努力,奋发图强,使得中华民族屹立世界之巅。

而我呢,却连一点小小的磨难都经受不起,遇到一点鸡毛蒜皮的事就大呼小叫。那一次,我在改正考试发下来的试卷,这是一份提高卷,我做错了好几题,马马虎虎地应付修改,然后拿给爸爸看。爸爸耐心地讲解,我听得不耐烦,生气地说:“你还没完没了,真烦。”爸爸严厉批评我,说:“遇到难题就绕道走,你这是逃避困难。和革命先烈相比,你还差得远呢!”是啊,生活在幸福时代的我,喜欢日本动漫,喜欢欧美电影,喜欢网络小说,甚至沉迷于电脑游戏而不能自拔,我们接受的信息比以往多得多,可我们却觉得迷茫,不知道我们的目标在哪里,我们生活的方向在哪里......

现在,虽然谈不上战争时代浴血奋战,但连起码的学习困难都不敢去战胜,我是多么渺小啊!从今往后我要学习革命前辈们这种持之以恒,不畏险阻的精神,认真学习,报答父母、老师、社会!

《江南三部曲》读后感

近期读过的书,特别说说格非的《江南三部曲》,按顺序把三本书看完了,它是关于祖母、父亲、儿子的故事。

第一部《人面桃花》开头带点奇幻色彩的陆侃,让我想起茫茫大士和渺渺真人。都说第一印象很重要,开始我对这部书留下了凄凄惨惨戚戚的印象。后来也证明,果然一直到所有阅读结束,这种感觉一直围绕着我。段落后的小字明确了年份的事情让我感觉书中发生的一切都是真实的,可离了书又是假,所谓“假作真时真亦假”吗?浓浓的红楼气息,像新版电视剧诡异凄凉的配乐。里面各种意象典故诗词(很多字不认识,觉得像个文盲需要查字典),读者人人心中有一个桃花源。

他做着和母亲一样恍恍惚惚的盛世梦。最喜欢后面佩佩写信的部分,跳戏想到了《北京遇上西雅图2》,只是有来无往,心疼。佩佩漂亮有自己的思想,敢于追求所欣赏的,对肮脏的人事勇于反抗,爱憎分明。

最后的结局,好吧又悲剧了!从普济医院回到普济小村庄,又是一家的轮回。此外,对当代社会现状的描写,比方说雾霾的景物描写,还是很生动的。或许没有当初的相遇,庞家玉本可以过上安稳平静的生活,未尝不是一种幸福。

在我看来,《人面桃花》和《春尽江南》是最精彩的两部,信息量超大,艺术结构高超,广泛透视了个体在剧变时代下面临的各种问题,深度切中了时代精神的症结。

最后一部《春尽江南》给我的印象尤为深刻,你会惊讶于作者博大精深的知识储备和娴熟老炼的写作功底——时不时冒出一处诗句,恰到好处地运用了韩愈、欧阳修、钱穆、陈寅恪、鲁迅、易中天、于丹、白岩松、火影忍者等人的事迹,频频用典,却又毫无掉书袋之嫌,其拿捏开笔的手法真是游刃有余、灵活妥善。

《江南三部曲》是三代人的命运,历史的变迁,时代的发展。围绕着陆秀米、谭功达、谭端午三个人的三部曲,故事终于在百般挫折和千丝万缕的乌托邦事件中,落下了帷幕。在“江南”这个舞台上,曾经上演了国民革命早期、五六十年代、当下这三个时间段的中国剪影。又像没有结尾,它们一幕幕缠绕在我的眼前。从第一部《人面桃花》到《山河入梦》再到第三部《春尽江南》,这三部曲陪我度过了很长一段时间,格非给我描述了三代人对梦想的追求与挣扎,现实与无奈交织,但从中折射出的高贵人格却是怎么也淹没不了的。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