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范本是一种启发性的资料,通过学习和模仿范文,我们可以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的范文范本,供大家参考和学习。
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解读。
一、完成“三通工程”建设,实现公共服务平台协同发展。
具体任务:
2.各地要根据信息化教学的实际需求,做好资源平台建设规划论证,充分利用现有通信基础设施,加快推进区域平台建设和与国家教育资源平台的协同服务。鼓励企业根据国家规定与学校需求建设资源平台,逐步实现资源平台、管理平台的互通、衔接与开放。
二、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
具体任务:深入推进三个课堂建设-------“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名校网络课堂”。
三、加快探索数字教育资源服务供给模式。
具体任务:
1.继续开展“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
2.以先建后补方式继续开展“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
4.加大数字教育资源的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加强相关法治培训;。
5.进一步确立通过市场竞争产生优质资源、提供优质资源服务的机制;。
7.鼓励企业积极提供云端支持、动态更新的适应混合学习、泛在学习等学习方式的新型数字教育资源及服务。
四、创新“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建设与应用模式。
具体任务:
1.积极利用成熟技术和平台,统筹推进实名制网络学习空间的建设与应用;。
6.要实现学生学习过程、实践经历记录的网络学习空间呈现,依托网络学习空间逐步实现对学生日常学习情况的大数据采集和分析,优化教学模式。
五、深化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发展,从服务教育教学拓展为服务育人全过程。
具体任务:
2.建立健全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
4.将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纳入教师培训必修学时(学分),将能力提升与学科教学培训紧密结合,有针对性地开展以深度融合信息技术为特点的课例和教学法的培训,培养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学情分析与个性化教学的能力。
六、深入推进管理信息化,从服务教育管理拓展为全面提升教育治理能力。
具体任务:
2.推动管理信息化与教育教学创新的深度融合;。
3.系统发挥信息化在政府职能转变、教育管理方式重构、教育管理流程再造中的作用;。
4.要利用信息化实现政府部门、学校、家长和社会广泛连接与信息快速互通。
七、紧密结合国家战略需求,从服务教育自身拓展为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
具体任务:
3.要贯彻落实国家网络安全战略部署和法律法规,加强网络安全相关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
八、健全规范教育信息化管理体制和服务支撑机制。
具体任务:
3.在各级各类学校逐步建立由校领导担任首席信息官(cio)的制度;。
4.全面统筹本单位信息化的规划与发展,加强信息化专业队伍建设。
九、分类指导,统筹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
具体任务:
3.各级各类教育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促进改革发展重大目标的实现;。
10.各级各类学校要主动把教育信息化纳入本校总体规划,深入开展信息化教学与管理应用。
十、开展督导,形成制度化的评估机制。
具体任务:
3.全面开展面向区域教育信息化的督导评估和第三方评测,将督导评估结果作为核查工作进展、推动工作落实的依据。
十一、完善保障,形成多元化投入支持机制。
具体任务:
5.各地要切实落实国家关于生均公用经费可用于购买信息化资源和服务的政策;。
6.要明确教育信息化经费在当地生均公用经费、教育附加费中的支出比例。
十二、明确责任,确保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协调发展。
具体任务: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运维谁负责、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建立健全网络安全责任制和问责机制。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和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课堂教学所呈现出来的前所未有的艰巨性、复杂性,以及教学活动自身的特异性、多变性和不确定性,都对教师洞悉复杂局面、应对复杂挑战的智慧品质和智慧水平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课堂教学改革就是要超越知识教育,从知识走向智慧,从培养“知识人”转为培养“智慧者”;教育改革主要目标就是要引领教师和学生爱智慧、追求智慧。由此可见,让智慧唤醒课堂,让智慧引领教师专业成长,是时代的呼唤,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需要,是课堂教学焕发生机与活力的契机,也是新时期教育教学改革的重大使命。
我校是一所文化底蕴浓厚的老校,办学特色凸显,育人环境优雅。学校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了学校的办学理念“智慧育人,创新育人”和办学思路“科研兴教,科研兴校,智慧引领科学育人”,并围绕办学理念和办学思路,提出办学目标“构建和谐校园,造就有思想、有智慧、有创新的科研型教师队伍,培育智慧型创新型学生”。我校在实施智慧化教育教学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我们由教师的智慧研究,走向课堂的智慧研究。前几年,我们围绕智慧课堂在多学科之间的整合课、双师型课堂、校本课程开发以及综合实践课开设等方面做了一些积极而有效地探索,也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果。据此,我们提出了研究课题,力图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上做出一些有益的探索。改变过去以教师为中心、以知识为本位的课堂教学形态,搭起现代教学理论与课堂教学实践之间的桥梁,致力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实现学生的全员、全面与主动的发展,并使这种发展趋于最优化与可持续,这也是素质教育发展的迫切需要。
二、概念界定。
“智慧”是一个质点系统组织结构合理、运行程序优良以及产生的功耗比较大的描述。无智慧的质点组合搭构成某种空间结构,在外力场作用下按一定的时间顺序和方向运动,同样质点数的情况下,系统结构的合理性,内耗与功效的大小决定了系统智慧的高低。结构越合理,内耗越小,功效越大,系统的智慧越高,反之越低。人的智慧的高低,其本质也是取决于其脑神经细胞的组织结构合理与否、思维方式(精神场的波动属性)优良与否和由精神场引导的行为结果功耗比大小。人的智慧是内精神场与外精神场相互作用内精神场优良性波浪式上升的结果。
“智慧课堂”,我们的界定是,教师充分发挥教育智慧,创造一切有利因素,遵循学生各学科认知发展规律,准确判断学生认知的实际起点,动态真实地展现学生综合知识的发生和形成过程,并顺着学生的思路进行有针对性的灵活施教,摒弃教师僵硬死板的灌输和学生机械被动的接受,从而促使各学科建构学习主动发生。让每个学生得到充分地发展;不仅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同时也促进学生的情感和社会性的发展;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学生的内在需求,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生动活泼地发展。相对于普通的课堂,智慧型课堂教学更关注师生的角色定位,更关注课堂教学目标的准确定位、课堂教学策略与操作方式的合理设计,以及其它课堂教学因素的有机融合、和谐统一。通过生动、和谐、高效的课堂教学,促进学生、教师、课堂的可持续发展。
三、理论依据。
(1)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该学说认为:人的发展是人全面发展与人的自由发展的统一,是全面发展的基础上的个体独创的自由的发展。
(2)“最近发展区”的理论。维果斯基认为:“只有当教学走在发展前面的时候,这才是好的教学。”他提出了现在已广为人知的“最近发展区”的概念,指出教学促进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教学把那些正在或将要成熟的能力的形成推向前进。
(3)多元智能理论。多元智能理论对正确地、全面地认识学生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价值。根据多元智能理论,每个人都有其独特的智力结构和学习方式,所以,对所有学生都采用同样的教材和教法是不合理的。真正有效的教学是能够将学生的智力特点与教师的教学方法相配合。每个学生都有挖掘发展的潜力,只是表现的领域不同,这就需要教师在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终极关怀的参照下,从不同的视角、不同的层面去看待每一个学生,而且要促进其优势智力领域的优秀品质向其他智力领域迁移。(4)建构主义理论。在怎样看待知识方面,建构主义一般强调,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它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它并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个体学习者对知识的理解,是基于学习者自己的经验而建构起来的;在怎样理解学习活动方面,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的传递,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相反,他要主动地建构信息的意义,这种建构不可能由其他人代替;在怎样看待学习者方面,建构主义者把学习者看成是有特定经验背景的个体,学习者对问题的解释是基于自己已有的经验。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致力提高小学课堂教学的效率和效益,打造科学、和谐、高效的优质课堂,使每个学生的潜能都得到有效的开发,每个学生都获得最充分的发展。
2、通过研究,探索有效促进学生发展的小学教学方式方法、教学策略以及课堂评价体系,寻求符合新课程标准的,具有个性特色的课堂教学改革之路。
3、通过专家引领和行动研究,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现状,改善教学行为,丰富行动策略,并将理论层面与操作层面有机结合,加快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升教师生命质量。
五、研究内容。
(一)、研究的学科内容。
1、小学语文智慧型课堂教师教学方式优化的研究。有效的教学需要切实可行的教学方式将教学理念与策略操作化,即研究用具体的“课例”来鲜活地呈现什么是“智慧型课堂教学”。
2、小学数学智慧型课堂中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研究。、遵循“生活问题——数学问题——数学模型——数学问题——生活问题”这样一种数学知识的呈现过程,探讨将数学智慧课堂与生活融合起来培养学生数学素养的可操作性较强的智慧课堂教学模式。
3、探求如何利用英语进行智慧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和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学生的英语智慧的应用意识,发展学生的英语智慧应用能力,进而形成良好的学英语、用英语的基本素养。
(二)、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通过对一些经典智慧理论的再学习,特别是同类学校智慧课堂、智慧校园等建设案例材料的学习,包括渗透对一些企业中的管理智慧的了解,提高对“智慧课堂实践研究”内涵的认识。
2、行动研究法。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边学习、边探究、边反思。定期开展研究沙龙,不断总结经验,不断修正和调控研究进程。结合本校过去传统,要求教师继续写好《校本系列培训心得体会》、《课堂教学反思随笔》等。定期通过校园网络、橱窗、校报等形式展示智慧课堂成功案例、研究动态和发展水平。每学年召开科研交流会,展示教师智慧课堂的录像以及评比相关的专题研究论文等。
3、调查研究法。通过案例剖析、问卷访谈、课堂教学实录等形式的调查分析,归纳出“智慧课堂”的基本特征、评价标准,以及构建杏花村小学“智慧课堂”的基本教学形态定势等。
(三)研究步骤;第一阶段:制定方案,专家论证。
健全本校的课题研究组织,组织教师学习经典智慧理论,加强对课题内涵的学习和研讨,以更好地把握课题思想、完善实施步骤。组织全体教师学习课题方案,提高对课题理念的认同,落实研究的前期准备工作。
第二阶段:分块落实、重点实施。
资料积累,成果整理,中期评估。学校将采用行政推进和科研骨干重点突破相结合的方式开展研究。分条块结合课题思想、指导开展好各项常规工作。以语文学科为龙头,动员各学科骨干教师围绕学校主课题制定教师个人专项课题,其中将“以课堂为切入点,通过教学实践,展示教的智慧,学的智慧,教学互动的智慧。”为核心研究内容,来推动课题研究的全面开展和重点问题的突破。
第三阶段:总结经验,整理成果。
在实践研究的基础上,通过专家引领,特别是通过开展研究工作情况的反思评估,初步总结提炼学校公认的“智慧课堂”的个案,初步行成“智慧课堂”的基本特征、评价标准,初步构建新安中学“智慧课堂”的基本教学形态,并形成相关的较为系统的有较高水准的理论性文章。汇总材料,整理成果,撰写总结报告,组织专家鉴定,举办课题结题活动。
五、研究的实施保障。
1、学校有一支新富有经验和智慧的领导班子,有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我们在一线的课堂教学专任教师中,中级职称的教师占62.3%,高级职称的教师占17.8%,有市、县级教学能手各四人。
2、学校有一流的现代化教育设施。我们每个教室都具备了多媒体功能,学校每位老师配上了电脑,校园内基本实现了无纸化办公,我校还被列为山东省教育教学示范学校。
3、学校将健全并执行各项科研制度,加大科研培训经费的投入。每学期组织2-3次专家讲座,每学期选派课题研究骨干教师外出参加培训学习不少于2位。每月组织一次课题学习活动,各学科组每学期组织3--5次校内的智慧课堂研究展示观摩,并逐步向校外推开。在期末教师考核中还将加大科研成果的奖励力度。
六、课题成果显示。
1、智慧理论材料结集。
2、实验成员实验报告材料(含智慧课堂教学随笔)结集。
4、过程管理资料。如:各类调查表;初步形成的“智慧课堂”的基本特征、各学科智慧课堂评价标准材料;“智慧课堂”的听课调研、专题研讨,专家报告等辑录以及“智慧课堂”的基本教学形态等材料。
5、教师个人专项课题成果集。
2015年11月。
这次公开课,自己最大的收获有两点:一是心理方面成长迅速。从接到上课通知到正式上课,再也没有以前紧张不安的情绪,心脏也不会怦怦直跳。完全做到了“目中无老师”的状态。值得赞扬!二是周老师的精确点评,让我意识到自己的课堂还只是有效的课堂。提升空间很大。如何走向高效,需要及时总结,认真反思。
决定课堂是否高效,权力一直掌握在学生手里。换而言之,就是要观察学生听完课的状态。很显然,自己这堂课上的知识,学生没有完全消化。如何拟题、写一句话新闻及下定义,还只是留下了些许印象。实际来做题,还是有很大难度。
这样的学情,难道事先没有预想吗?当然是有的。所以一直在纠结,是否需要减少题型,单练一种。但又想到如果每种题型都上一节,岂不是压缩语段这个专题就要花上整整一周的课?因此最终还是选择了一节课上三种题型。至于练习嘛,事后慢慢练就好了。这样的想法,根本没从学生的层面考虑。就好比主持让和尚去打水,好不容易下趟山却只给半桶水,自然而然回到山上就什么都没有了。
高效的课堂除了考虑学情,还得考虑细节。周老师说的没错。有两个方面自己做得不够好。一是选标题。为什么是七个?一开始的考虑,是想让学生多了解标题的形式。毕竟后面的练习有对偶标题。但自己忽视了最重要的一个问题。这个环节只是铺垫,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去发现标题的规律。如果太多,一是时间也多,二是总结也困难。还不如就像周老师说的,去掉不典型的标题,只留下三四个即可。并把“人物+事件”的概括变成“陈述对象+陈述内容”的概括。最好在以前面四个标题为例,进行简单分析。二是读原文,再点评。我自己也感觉,第二个环节的指导比第一个环节要好。但并没有想过原因,原来出在没有分析原文,就点评的问题上。如果周老师不提出,自己肯定就忽略了这个问题。
高效的课堂还需要老师扎实的内功。选的这些练习,自己也有做。但是不够自信,唯答案论的思想限制了自己思维。周老师自己的概括让我眼前一亮。名家就是名家。虽不能至,但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凡事自己多想一想,然后做一做。内功就是一点一点这样积累而成的。
不是每堂公开课都那么幸运,会得到这样可操作性且又能切实提高课堂成效的建议。我想,这就是大家喜欢听周老师评课的原因吧。
学习无止境,努力加餐饭。
作者:芒果happy。
公众号:罗老师用文字记录生活。
之前下发到每个办公室一张的教师使用说明要仔细阅读,其中的一些小的细节和具体的工作安排在这里再补充一下。(结合教师使用说明看)。
云教学空间。
一、1、如何下载收藏的资源?
在我的云盘中,找到自己要下载的课件,点击图中红色框中标出的云朵,点击后出来对话框,选择好自己要下载的位置,点击下载。(下载文件的前提是在“大家的分享”中自己收藏了文件)。
2、如何上传文件?
点击上图中右上角蓝色的“上传文件”即可,根据出来的对话框,一步一步操作。
二、教学设计(必做)。
1、如何撰写教案?
(1)下图左侧为教材目录,要撰写哪一课的教案就先点击左侧目录要撰写的课题的题目。
(2)再点击标题栏“云教学”,找到下图红色框中文字,点击“撰写教案”
(3)点击后会出现如下图示,如果本课有2个课时,则需要在点击下图右上角“添加子课时教案”再添加一个课时。
点击右下角“撰写教案”,进入课时1的教案撰写。
(3)进入图示画面。
图示左边一栏为教案的各个模块,右边为具体模块填写内容的地方,除了”教学反思”和“黑板板书照片”为选填项,其他为必填项。如果有写好的电子教案,可把写好的电子教案分模块复制在相应的位置。如下图(教学目标位置只填教学目标)填完一项后点击右下角“保存”。
若必填项都完成,则返回后,教案首页会显示绿色的已完成(图示部分),在目录中,也会有蓝色的对勾显示,如下图。这样才是完成一课时的教案。
2、标题栏其他项目如何填写?
跟撰写教案一样(添加课件除外),点进去按照步骤输入要填的内容即可。
3、自己如何制作课件?
(1)标题栏中找到“添加课件”,点击进入,再点击蓝色的“新建课件”,会进入图示画面。图中左下角红色部分圈出的为幻灯片的张数,点击“+”号可以增加幻灯片的张数。
图中下侧红色部分圈出来的为工具栏,从左往右依次是“橡皮擦、画笔工具、选择颜色、文本输入、、、”
右端四个图标为资源工具栏,依次为“课本资源、云盘资源、发布的作业和预习资源、保存文件。”
下面就来说说资源工具栏怎样使用?
云盘资源:点击“云盘资源”后,你收藏在云盘的教案、图片、声音、视频等就会出现在屏幕下对方,如下图,需要哪个,就把哪个拖动到屏幕中。
课件做好后点击资源工具栏最右端的“保存”就可以了。
工作安排。
1、根据上级工作安排,要求各科教师使用率达到80%,教案和课件的数量能够覆盖本学期的所有课程,(收藏和自己上传的不在其中,必须是撰写保存,显示已完成的)。
2、本项工作必须在督导之前完成,各位教师要经常登录使用平台,习题和作业也要按时发布。
3、平台首页右上角有“消息”图标,若“消息”右上方显示红点,则意为收到新消息,请注意点击查看。如校方另有有通知,则发布在“消息”里。
20年前,国际知名的教育效能研究者,荷兰的克里莫斯教授(bertcreemers)在他的著作《有效的班级教学》中,这样描绘20世纪50年代他所经历的学校教育:
这是荷兰南部乡村的一所学校。我所带的班约有50个学生,人人都弯着腰忙着学习。窗户是如此之高,你只能看到天空的蓝色。我们整天只干一件事:等着放学的铃声,因为那意味着自由。老师站在教室的前面,她永远是对的。即使老师不公平地惩罚了你,也没有任何有关他们行为、决定和教学的讨论。
60年过去了,再看看今天我们的学校和我们的班级,却与老教授当年的体验是如此类似。与之稍有差异的是,我们的老师不仅是权威,还永远是课堂的主角。我们的老师对于自身“教”的质量的关注,远远超过了对学生“学”的质量的关注。无独有偶,我们的一项课题调查结果显示,平均有近一半的学生至少在一些课堂中感觉到“我很少有机会得到老师的注意”“我跟不上老师上课的节奏”或者“老师只关注少数学生”。显然,我们的学生在课堂上仍然是被动的配角,是知识的接受者。
这种课堂需要改变吗?我们的答案是肯定的。且不说新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也不用提一般性的建构主义理论,即“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的,而是学生在一定的情景下,借助于教师或同学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材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单单从当前课堂教学的效率来看,这种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也到了非改不可的程度了。
老师真累、学生真苦、教学真低效。在全球近200个国家和地区中,中国的中小学老师可以说是最累的。每周那么多固定的课时就已经是不轻的任务;每堂课上大部分时间都要用来讲授,更是沉重的负担;回到办公室中,还有堆到一尺多高的作业本要批改。面对几十个学生的大班,老师对每个学生都不敢懈怠。教师最常见的职业病,如腰颈疼痛和咽喉炎,都是他们劳累的写照。用燃烧的蜡烛来比喻我们的老师绝对不是夸张,而是对教师职业的真实描绘。同时,我们的学生也是世界上学得最苦的.。他们每天的课都排得满满的,有些学校甚至连音乐、体育课都被占,用来学习语数外,平日里晚上基本上是作业时间,节假日还要外出补习,戴近视眼镜的孩子越来越多。另外,我们的教学很难说得上是高效的。在过去无数次的听课评课中,我们最多的感受是教师讲得天花乱坠,与学生要么没有互动,有互动也大多是老师提问学生回答。课堂上只有小部分学生很积极主动,而大部分学生都无动于衷。在这样的课堂里,你很难体验到学生本应有的求知欲望和自主探究学习能力,也很难感受到学生主体的活跃气氛,更难以提升教师的教学效能。总的来说,这种劳动密集型的教学提升效能的空间已经不大了。
老师难有成就、学生难有自信、课堂难有效果。教师的成就感来自于所培养学生所取得的成绩。然而,许多研究表明,学生成绩与学生个人特质以及家庭背景的关联程度要远大于其与学校特征或教师特征的关联程度。一些老师也总是说:聪明的孩子不用你教,笨的孩子你怎么教也教不会。大规模班级中的学生起始水平与学习能力差异很大,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最近发展区”。教师投入大量时间精力的传统式教学,很难让学生成绩有实质性的提高,这让教师很难有成就感。在劳动密集型的课堂中,学生努力跟随教师的讲授来掌握教科书上的各个知识点,这在某种程度上似乎是很有效率的办法。然而,由于学生习得的知识是从老师那里直接获取的,而不是自己动手、体验、发现、合作、交流和综合出来的,因此学生很难从学习中发展出能力、培养出自信。一个简单的例子就是如果学生之间或师生之间能就某一个问题开放地讨论甚至辩论,那么学生对相关的知识也就记得特别牢固。而以教师为主的传统课堂,除了少数天资较好的,多数学生不仅很难发展出自信,反倒可能会发展出自卑。有国际比较研究发现,虽然中国(以及东亚其他地区)的学生成绩很高,但其自信心和对自我的认知程度却较低,而这两点对于学生成人后的发展却极为重要。
教师累却难有成就、学生苦却难有自信、教学事倍功半的传统课堂是该变革的时候了。问题是怎么去变革?笔者的回答是:课堂教学要高效,就要实现从劳动密集型向智慧密集型转变。在这个转变过程中,首要的就是教师自身观念的转变。
教学教学,到底是教为学服务,还是学为教服务?这个问题的答案似乎是不言自明的。欧洲最大的教学研究学会(earli),其名称可是把“学”(learning)放在“教”(instruction)前面的。显然,教要为学服务。很多老师虽然也大体同意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但对这一理念却缺乏深层次的理解和接受。教师们都不同程度对以下两个问题存在困惑:
第一,学生会不会学?有的老师始终认为,因为学生不会自主学习,或者说学生自主学习的效能赶不上老师直接讲授的效能,这才需要老师来教。在实践中,这就更加强化了教师“教”的地位和“讲授”的时间,忽视了学生“学”的能力和“学习”的规律。加上有升学考试的压力,在我们的课堂中,满堂灌的填鸭教学始终没有大的改观。而一些课改先进校的实践却告诉我们,在老师的适当引导下,学生是完全可以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并且其效果还要好于教师满堂灌式的填鸭教学。
第二,老师要不要教?有的老师一直认为,缺少老师的讲授就不是真正的课堂。教师必然要教。然而,课改先进典型的教学实践却让他们大跌眼镜。在这些学校里,语文老师可以指导数学课,数学老师可以指导物理课,并且效果还不错。这说明,教师讲授既不是学生学习的必要条件,更不是充分条件。学生只是在自主学习达不到预设目标的情况下,向老师求助时,才需要老师的指导。某种程度上说,教师是可以“不教”的。
在教师观念转变的基础上,智慧密集型课堂中的教师要实现角色的几大转变。具体而言,首先,教师要从知识传授者转变为问题激发者。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只有能够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只有激发,开拓碰撞学生的思维,才能让教育(education)这个词的本意得以体现,即“引发出来”。其次,教师要从教书匠转变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师要用明确的语言告诉学生应达到的目标,要关注学生是否游离于学习之外,要观察倾听学生的交流互动,要保证学生训练的时间等等,而不是做一个照本宣科的工匠。教师不能被学生牵着鼻子走,而是要做好课堂预设。最后,教师要从灌输内容者转变为精讲点拨者。教师要讲学生解决不了的问题;讲学生想不到、想不深、想不透的问题;讲易错易混的难点问题。而这些讲解要发生于学生自主学习之后。
教师观念的转变和角色的转变,是需要智慧的。高效的目标需要智慧密集型的课堂。在这种课堂中,高明的教师不是拽着学生走,也不是背着学生走,而是在下一个路口,召唤着学生,耐心地等待着学生的到来。智慧密集型的课堂需要教师运用其智慧、利用其经验、发挥其激情。这比传统课堂对于教师的要求要高很多。
笔者所经历的洪山区区域课改实践,或许能为实现课堂求变的老师和学校提供一些借鉴。洪山区以“人人享受教育”为理想,以“校校发展提升、个个乐教成功、堂堂学好学会”为目标,以持续打造洪山“享受学堂一三五”高效课堂模式为载体,落实享受教育的体验、感悟、快乐三个基本要义,全力实施区域课堂教学整体改革,以学为中心,不断重构课堂中教与学、师与生的关系,使课堂教学从低效到高效,从低水平向高水平发展。
在课改推进过程中,老师们的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最开始老师们有五怕:一怕学生学不会;二怕课上不完;三怕学生出错;四怕中后进生退步;五怕考试通过率低。经过区教育局的统一部署,洪山区中小学的全体骨干教师在去年的炎炎酷暑参加了高效课堂的系列专业培训。为深化高效课堂建设,9月洪山区区内所有课改学校全部按新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打造3所课改名校、10所课改样本校,引领全区学校同步协调发展,形成示范一方、影响深远的“洪山课堂教学模式”,呈现具有“洪山特色”的高位均衡发展态势。全区教育百分之七十的精力都放在课堂教学上,教育行政、教育科研人员、各个学校的领导全面为课改服务。原来在徘徊、质疑、对抗的老师们也主动加入其中,教师的观念实现了巨大转变。整个洪山区的中小学课堂正在实现从劳动密集型的低效课堂向智慧密集型的高效课堂发展的深层次变革。
而今,洪山区课堂的整体面貌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位参加完卓刀泉小学教学研讨活动的老师写出了这样的心得:“课堂氛围浓厚,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想法看法,体现了本校的表现教育特色,即培养学生善于表现,娱乐表现,勇于表现的教学特色。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四年级的数学,这节课是估算课,学生把做题的过程结果写在小黑板上展示出来,每个小组的计算方法各不相同,教师首先让一组的代表发言,讲解他们做题的思路,讲得不够具体的地方,组内的其他成员作补充,其他小组质疑、对抗,教师从中适时点拨,教师善于激励和引导,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甚至我没有见过、听过的方法学生都能想到,并归纳为他们自己发现的方法,让我感到吃惊,看似偏离了教育本质,但实际上比我们想象的要做得好。这样的课堂合作有效度,探究有深度,互动有温度。教师相信学生,放手给学生时间,充分发挥了他们的主体性。”
洪山区在推进高效课堂建设过程中,教师们的智慧浸润了每个课堂;学生们的智慧充满了每个课堂。教师们虽感到累,但他们普遍反映,这种累与以前日复一日的机械式教学带来的职业倦怠完全不同,这种累是要不停地在教学中动脑筋带来的,现在是累并快乐着。老师们看到学生经过自主学习和教师点拨激发而获取知识后,感到由衷的快乐和幸福。同时,教育主管部门不给学校进行唯分数评价,也让教师们更加心无旁骛地发挥出自己在教学中的智慧和潜力。笔者认为,这就是智慧密集型课堂的真谛。
我校以“办人民满意教育、创市级一流学校”为宗旨、以“敦品、励学、弘毅、求是”为校训,秉承“依法治校、以人为本、效益优先、特色育人”的办学理念,创建体验式自主德育的大德育理念,推行“三四二”的教学模式,并通过精细化的教学管理打造高效课堂的教学策略,学生实行封闭式、半军事化的生活管理。实施绩效考核机制,形成了学年管理的扁平式格局,达到管理的及时高效。
要想打造品牌学校,必须抓住、抓实、抓靠常规教学管理。为了使常规工作尽快取得实效,我们重点抓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学习借鉴、转变理念,增强实施课改的源动力。
建立教师培训制度,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培训、校本培训、区域联合培训及国培、省培等多层次、多渠道业务培训,更新理念,提高素养,增强教师实施教学改革的能力。
(一)学习培训,强化师能。
三、三”教学管理体系,在安达四中观摩“昌乐二中”的课堂教学改革的“271”教学模式,在大庆一中又参观了“昌乐二中”的课改现场会,在肇东一中、肇东十一中、肇东实验学校等进行现场学习。通过学习这些课改名校的先进做法,使我们深刻的意识到,要想更新教师的教学理念,必须加强教师的学习培训。让教师先知其然后再知其所以然。因此,第一件事组织教师学习培训。我们先后组织全体教师学习新课程标准,学习导学案的制作方法,教学设计环节、教学反思扑捉、说课评课的基本功等,学习了“昌乐二中”、“杜朗口中学”的教学模式,以及绥棱、昌盛的教学经验,2013年寒假全体教师提前5天上班,集中进行了信息技术培训,学习了word文档、电子表格以及课件的使用与制作。同时还观看了金正昆教授的《有效沟通》、信金焕老师的《行走在成为教育家的道路上》、王金战校长的《衡水中学揭密——欣赏教育》等教育专家的视频讲座。这些极大地提高了我校教师的课改理念,为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奠定基础。
(二)分层展示,强化研培。
模式,使一部分骨干教师脱颖而出。推动了教师教学改革理念转化为教育教学实践行为。
(三)区域联研,活动推进。
自建校一年来,有9人参加省级新课标培训。派出教师去青冈二中、青冈三中、青冈五中参加区域联合体听课活动的达60多人次,去年10月份,教师进修校中教部的各位领导和教研员在我校蹲点教研近一个月,听评了每位教师的课,以研代训,快速提高。,2012年11月8日进修校在我校举行名师送教下乡活动,这些活动对教师的教学理念的施展起到了积极作用,让大多数教师的课堂已有浓浓的课改味道了。教师的课改理念更加深刻了。
二、转变方式、优化载体,增强教学改革的研究力。
为了进一步落实“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我们致力于抓好集体备课、设计好导学案、抓实教学反思、落靠教学模式,提高了学校课改的研究能力。
(一)坚持单元集体备课。
单元集体备课是新课程背景下在个人认真准备的基础上进行集体研讨的一种有效的教研活动,其价值取向就在于教育教学效益的最大化。在每个学年,每个学科都设有备课组组长,在教研组长的统一领导下,备课组长根据《集体备课日行事表》,具体负责本学年本学科的单元集体备课,充分发挥集体智慧,让学年教学展现群策群力的火花。单元集体备课确保常规化、常态化,不走形式,只注重效果。
(二)坚持使用导学案。
我校导学案是在借鉴山西新绛、友好三中、昌乐二中的导学案基础上结合我校实际统一设计的,主要分为“学习目标、自主学习、探究展示、过关训练(链接中考)”四个环节,学年备课组长按开学初制定的《导学案日行事表》执行,提前一周设计好导学案,由教务处审核通过后,及时印发。教师在设计和学生使用时普遍感觉很好。导学案的使用优化了课堂教学流程,突出重点,目标明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习主体的作用,对提高课堂效率起到了助推作用。
(三)坚持写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是教师课堂教学的行动研究,教师只有针对自己的课堂上发现的教学行为、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以及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效果等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反思,把自己的教学实践从感知提高到认知的理论飞跃,然后结合反思进行教育教学的研究。教师分阶段、分环节、分流程等有计划对自己每节课写教学反思,而且每天坚持,初见成效。
(四)坚持“三四二”教学模式。
钟,教师课堂评价和学生小结10分钟,就是把45分钟课堂分成9份,每份占5分钟,自主学习占3,探究学习占4,评价小结占2。从知识达成度上:灵活应用占学生数3/9,深刻理解占学生数4/9,简单识记占学生数2/9.既形成“三四二”教学模式。为了进一步优化教学模式,我校积极实践研究。2012年11月2日,全县农村初中高效课堂研讨会在我校举行,我校物理、化学、历史、政治四个学科8位教师代表农村初中出示展示课。2013年4月9日,作为镇内片区域联研牵头单位在我校设了联研现场,进行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七中五校初三数学教师的“同课异构”活动。我校刘微微老师的展示课得到了进修校业务领导和教育同仁的赞赏,达到预期效果。包括这次现场会,李洪光老师的展示课也是我校课改的一个缩影。
三、整合资源、建章立制,增强教学改革的驱动力。
(一)调整评价机制,完善制度建设。
木受绳则直,管理要靠制度,我校不断调整评价机制,完善制度建设。依托我县绩效改革,学校成立之初,就制定了绩效考核细则,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对教学人员在备课、上课、教研、作业与导学案的批改及课下辅导、考试、教学成绩、业务考试、工作量、教学安全等九个方面进行跟踪评价,明确目标、规划具体,“日行事”是指南,常规评价是手段,量化打分是效果,科学、高效、阳光、透明的机制化学校管理和引入学生评价机制和业务考试制度,有效驱动了课改实效性。
教师对学生评价采取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尤其在学生作业中鼓励性评语,时时体现对学生的激励作用。同时以学年和班级为单位,每学期都要用放大镜找优点,评选一些优秀学生进行表彰。2013年新学期开学式就表彰不同方面的亮点学生270多人。对学生评价方式的改变也是抓实课改的重要体现。
(二)整合人力资源,完善软硬建设。
我校自成立以来,受到政府和社会各界人士大力支持。在学校建设上政府投入资金近3300万元。台湾威盛集团捐资40多万元建设了教师的电子备课室,台湾鼎鑫集团捐助50多万元帮助修建近160多万元包括塑胶篮球场2块、水泥篮球场2块和三合土操场。亮化绿化硬化达到标准化学校要求。在政府和社会投资硬件建设的同时,学校加强学校文化建设,成立“代理家长”、“学习小组长”、“今日班长”、“走廊执勤”、“爱心传递阳光工程”、“助贫资金管理小组”等学校文化建设,为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一定的物质和精神保障。
为加快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统一认识,强化落实。12月20日教体局设备科在明德学校举行了“人人通”课堂观摩活动,来自相关学校的分管教学的副校长20多人参加了本次活动。
首先,参会的领导和老师进行了课堂观摩,明德学校的王李桔老师和马晓俊老师使用12xue教学平台分别执讲了数学课和生物课。在课堂上两位老师首先运用12xue教学平台总结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有的放矢地进行讲解。又运用手机熟练操作12xue平台,发布习题,随机抽取学生回答、抢答、全员答题,通过智能答题卡即时了解学生听课掌握的情况,然后进行有效的补讲,快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并通过智能答题卡的实时分析,掌握了学生的易错点,及时调整了授课方法和课堂进度,使课堂教学具有针对性,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参与课堂观摩的老师赞口不绝,深感在线教育走进了课堂,走近了师生。
随后,参会的领导和老师齐聚厚德楼326参加了市局设备科史科长主持的会议。明德学校的姜莹莹老师分享了明德学校运用12xue教学平台助力课堂教学的做法。在12xue教学平台走进明德学校课堂一年半的时间中,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教师积极参与,学校被评为“烟台市首批数字化校园示范校”,并完成了微课创作室的建设,老师们录制了高标准微视频并依托12xue平台为课堂教学和学生学习提供了丰富的数字资源,现在学校已经从初一级部开始全面启动了12xue教育平台的教学应用工作,并逐渐达到常态化使用。来自诸由观镇羊岚完全小学年过50的孙允义老师,制作了近2万道习题上传到人人通平台供教学使。他分享了如何巧用12xue云教学,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并改变和助力课堂教学的教学经历。最后,教体局设备科赵书祥科长总结了前阶段10所试点学校使用12xue的情况。并对他们提出了下一阶段的使用建议。他指出:要紧紧依托“人人通”12xue教学平台,以试点学校中的试点班级为突破口,以点带面,充分运用好智能答题卡和12xue教学平台,推动基础教育学段智慧课堂的建设与探索,全面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专业自主化发展能力,实现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
相信通过此次“人人通”课堂观摩会,一定能使广大教师扩大认识,逐步引导“人人通”教学平台常态化使用,不断探索新的教育途径,使信息化教学平台服务教育,优化教育。
王李桔老师的数学课堂展示。
马晓俊老师的生物课堂展示。
教师运用12xue教学平台总结作业。
教师运用手机熟练操作12xue平台。
运用智能答题卡全员答题。
我来抢答。
参会老师认真观摩。
姜莹莹老师的经验分享。
孙允义老师的经验分享。
会议现场。
具体的说,就是判断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不是很浓厚,学习热情是不是很高涨,学习情绪是不是很饱满,学生是否具有很好的精神状态,是否非常认真的投入学习。如果整个学习过程是非常愉快,非常开心,甚至感到非常甜蜜和幸福,那一定是高效的课堂教学。
在高效课堂的教学中,每个学生都是全程参与,每个学生都参与,每个学生都全身心的参与,还有学生不仅参与了学,而且参与教。整个教学是互动的,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谈自己的看法,这对老师也是一种启发。这种参与状态,特别是小组合作学习当中要互教互学,学生不仅在学,而且在教,这是最高层面的参与。
一是倾听。大家都知道,我们的学生可能最缺乏倾听的`品质和习惯。合作学习的前提就是要学会倾听。如果不培养,合作学习就很难行得通,很难有成效。二是发表。你听完以后有自己的想法、意见要发表出来,你就能不说,如果大家都不说,就不是交往了。三是互助。同学之间包括师生之间的互相帮助、互相欣赏。
一节课是不是好课,关键还是要看学生的思维状态怎样。学生思维是否有深度,如问题提得是否中要害;是否有广度,有很多不同的见解;当然最重要的是,是否有创造性思考和个性化的见解等等。
总之,通过学习高效课堂之后,本人受益匪浅,相信在以后的教学中借助于这些好的经验,本人能更轻松地驾驭课堂,让课堂变得活跃,让学生轻轻松松学到知识。
我们知道,没有预设的课堂是放任的,也是杂乱无章的,必然也是低效的。要创造高效的课堂,充分用好这四十五分钟的每一秒,充分的课前准备就显得非常重要了。我们不能因为自己预设得不充分、目标掌握得不明确,对于课堂即时生成调控不力而浪费时间。新《标准》)针对学生不同年龄段的身心特点,对不同学段的教学目标作出了科学而具体的规定。这就要求我们要认真研读《标准》,在制定教学目标的时候,要严格按照《标准》的要求对照执行。首先,教学目标的定位要难易适中。就跟打篮球一样,篮筐太高了学生再怎么努力也投不进,自然就丧失了信心;而篮筐太低了,学生就会轻而易举地灌进篮筐,当然也就没有战胜困难的喜悦。其次,教者在制定教学目标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三维目标的统一。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这三个方面同等重要,缺一不可。再次,教学目标的制定也要兼顾好、中、差三个层次。根据因材施教原则,教学目标的制定也要因人而异,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求达到的目标也各不相同,要避免一概而论。要保证课堂上80%以上的学生掌握80%以上的课堂教学内容。对于优等生我们可以在课外延伸一些略带挑战性的练习;而对于那些后进生,我们也可以为他们制定一些浅层次的要求,让他们循序渐进。
此外还要明确每节课教学的重点与难点,而不在面面俱到,不要胡子眉毛一把抓;体会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困难之处,重点加以突破;合理地讲练,每节课都要有比较深入的信息反馈与调整,确保每节课中目标的达成度。
2、活跃的课堂状态。
只要能让学生的思维总处于活跃状态,积极地探索知识并试图将刚刚获得的知识转化为能力,我认为,这就是一节高效的课,成功的课。
教师要善于根据具体教育情景,灵活运用各种教育方法,发现和培养创新人才,成为学生创造潜能的开发者,在组织课堂教学的各环节中,教师要时刻牢记学生才是课堂教学的中心,要精心设计能调动学生课堂学习主动性的方法。课堂教学的效果,最终要体现在学生身上。只有通过学生的亲身实践和领悟去获得知识,才是最佳学习途径。因此,教学过程中,要彻底改变“注入式,满堂灌,教师讲,学生听”,把知识强行“塞入”学生大脑的传统教学模式和观念。教师要由“演讲者”转变为“编剧”和“导演”,要像导演给演员说戏那样,创造一种使学生能真正处在做中学的情景,促其自觉、积极地学习知识和思考问题。当然,我们不仅仅要关注学生双基的掌握,更要在课堂中以幽默风趣、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及事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学习的信心,促进三维目标的全面达成。
3、科学的学法指导。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所以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应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认知方法。科学的学习方法为创造高效课堂提供了重要保障。
我们要鼓励学生敢于提出疑问,引导学生产生疑问,进而发现问题,要给学生质疑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可以随时质疑,会质疑本身就是思维的发展、能力的提高。通过质疑使学生获得有益的思维训练,变“学会”为“会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再发现问题”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
在教学过程中,要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这就要求我们老师的教学方法要有根本的改变。我们要让学生先学,让学生按照老师揭示的教学目标,在导学提纲的指导下进行看书、自学。然后老师再根据学生自学的情况进行下一步的“教”.在这个“教”的'过程中,教者要做的事情就是“授之以渔”.让学生在自学中自己发现问题,并且自己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此过程中教者要针对学生暴露出来的问题进行引导,引导学生参与合作探究。让老师的“教”与学生的自主学习完全融入到一起。
4、适当的激励机制。
课堂要面向全体学生。培优补差工作不是课后的工作,而是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有事实表明,利用课余补课的学生的成绩并不比不补课的学生成绩好。因此,加强课堂教学中的培优补差工作,尤其是补差工作尤其值得我们重视。补差,首先是“治懒”,差生之所以成为差生的原因首先是“懒”,包括思维上的懒和练习中的懒。思维上的懒常常表现为学习过程中的心不在焉、注意不集中;练习中懒的表现为练习速度慢,作业完成不及时,家庭作业拖拉等。针对以上情况,分别要施之有效的措施,在课堂中加强“快速提问”,增加提问的密度,把一些略简单的问题请差生回答,让他们形成一定的自信心;二是给他们板演的机会,让他们养成良好的练习习惯;三是课堂作业堂堂清,教师要严格监督,不给他们抄袭的机会;四是不能让他们有拖拉家庭作业的机会,一经发现及时进行批评,并严格处理。
我们不仅要鼓励学生成绩的进步,更要鼓励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对学生能积极地发言、认真地练习,及时完成作业等都要及时地鼓励。我们适当的激励,正是为实现全体学生高效学习,实现课堂更大面积高效作准备。
二、学生方面。
1.课前预习习惯。
预习不止是把书本看看,还要思考一些基本的问题:是什么?为什么?这样行吗?跟以前的知识有什么联系?等等。这样,听课就有的放矢,会抓重点,攻难点,课堂自然就有效了。
2、课堂学习习惯:
上课要做到“声声入耳、字字入目、动手动脑、用心学习”.要端座在凳子上,起立时要站直;听课时目视老师,重点内容课本上有的要勾画,没有的要记在课本的空白处或笔记本上;老师板书时要目视黑板;老师提出问题时积极思考,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不明白的问题要及时问老师;回答课本上的问题时将书捧在胸前,声音要宏亮;书写时执笔要正确,要认真,书写解答过程要规范,写在规定的位置,不写错字、别字,要独立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讨论问题时要主动参与,积极发言。要集中精力紧紧围绕老师的讲课思路用心学习。
3、课后巩固习惯:
坚持先复习后做题。复习是巩固和消化学习内容的重要环节,把所学知识认真复习一遍,该记忆的记住了,该理解的理解了,然后再做作业。假如每次作业都能够做到先复习,然后像对待考试一样对待作业的话,那就等于一天几次考试,就不会出现平时作业100分,正式考试不及格的情况了。
三、师生结合。
一个班级的师生就像一支运动队,教师就是那教练。“每一节课就象一次训练,没有科学的方法就不能产生刘翔、王军霞这样的世界冠军;同时,没有足够的训练强度,也不会出现中国女排。光教师”一头热“是很难产生高效课堂的。
(1)学生参与状态良好(积极性高,主动性强);
(2)学生参与率高;
(3)学生参与方式多样;
(4)师生参与有深度(提问有价值);
(5)满足学生认知前提;
(6)导学设计及反馈设计实用高效;
(7)教学层次分明,教学节奏紧凑有序;
(8)教师调控适度(三讲三不讲,讲课少于10分钟);
(9)教学目标明确具体,达成度高(当堂检测,反馈矫正)。
1、抓“两头”,促中间:一头指导学案的编制与预习;一头指当堂的达标测评;“中间”指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和结论生成的过程;导学案的编制即“备课”。
3、学科、年级、班组组织自己的听评课;。
4、立足课堂,狠抓落实:一谈二警三停;。
5、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既抓教师的观念转变,同时更要抓学生学习观念的转变,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学习是自己的事。
一、问题的提出。
1、时代潮流的召唤。
新的课程理念认为,课堂教学不是简单的知识学习的过程,它是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是不可重复的激情与智慧综合生成的过程。国家督学成尚荣教授指出:“课堂教学改革就是要超越知识教育,从知识走向智慧,从培养“知识人”转为培养“智慧者”;用教育哲学指导和提升教育改革,就是要引领教师和学生爱智慧、追求智慧。因此“智慧教育”是近几年来教育界热议的一个话题。智慧教育是教育的一种过程,一种境界。在智慧教育中,教师应该是充满教育智慧的,课堂应该是智慧的课堂,管理应该是智慧的管理,智慧教育的真谛是给予学生以智慧,以教师的智慧激发学生的智慧潜能,不是只关注学生的知识、技能、分数,而是更关注学生的未知世界,学生生命的智慧。
由此可见,让智慧唤醒课堂,让智慧引领教师专业成长,是时代的呼唤,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需要,是课堂教学焕发生机与活力的契机,也是新时期教育教学改革的重大使命,我校进行“构建智慧课堂的实践研究”有着鲜明的时代意义。
2、地域文化的熏陶。
新安中学地处“中国慧谷、智者天堂”的太科园,鉴于时代机遇的召唤和地域文化的熏陶,新安中学定位在打造“智慧校园”这一发展特色上。“智慧课堂”作为“智慧校园”的一部分与“中国慧谷、智者天堂”可谓一脉相承,相得益彰。我们可以在智者的天堂了尽享智慧、沐浴智慧、孕育智慧、提升智慧。同时,我们可以依托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人才优势培育更多的智者人才,为太科园的繁荣发展作出贡献,并因此来回报地方政府、家乡人民对学校一如既往的关怀和厚爱。我们的口号是“以人为本以师生发展推进学校跨越,以德立校以德育创新培养智慧人才。”打造“智慧校园”,既体现了学校教育之要义,也彰显了新安中学现代化、国际化的视野。智慧校园必须有智慧的课堂。实施智慧教育的主阵地——课堂,就应该成为学生的智慧之旅。新安中学要求每一位老师在课堂教学中注重让学生“感受过程,习得规律,发展智慧”,在组织学生学习时,要努力处理好自己的角色地位,重视引导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并最终达到“在乐学中启智,在成功中开慧。”的教育理念。
3、校本教研的传承。
2009年5月期间,我校承担了全国中语会“课堂教学研究”总课题和省重点课题“课堂教学效益研究”两个课题的一个子课题《合作探究与生成的和谐关系研究》,学校语文教研组从语文学科这一层面探讨了课堂教学。在课题即将结题的今天,我们欣喜地发现,有效教学的课堂必定是一个充满智慧的课堂,必定洋溢着师生间浓浓的真情,洋溢着好学乐思、勇于创造的和谐愉悦的氛围,也必定会在有智慧的教师有智慧地引领下,彼此在多角度有层次的智慧交融、碰撞中,师生共同不断提升着的智慧。经过近三年的探索实践,我们承担的语文子课题收获了课题预期的目标。本课题我们提出智慧课堂实践的研究,是为了进一步延续拓宽学校以往的研究主题,为了进一步深化全校教师对智慧课堂的认知,同时也是为了进一步有效落实我校“质量立校,特色兴校”的办学目标。
二、课题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1、智慧。
孔子在论述关于完美生活的两个标准——“智”和“仁”时说:“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他用极具韵律的文字,形象地告诉我们:智者喜水,是活泼的、快乐的。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认为,智慧是“就那些对人类有益或有害的事情采取行动的真实的、伴随着理性的能力状态”。1912年,美国一些研究者认为,智慧是一种能力,主要是:抽象思考能力,适应环境能力,适应生命新情境的能力,获得知识的能力,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中获取教训的能力。亚里士多德和美国研究者对“智慧”解释的核心都是“能力”。把智慧定义为能力,是提示我们智慧并不虚空,而是实实在在的,既可意会又可把握,可从培养能力开始。《辞海》中对智慧的解释是,“智慧是指对事物认识、辩解、判断、处理和发明创造的能力”。国家督学成尚荣先生初步概括了智慧的要点:智慧是一种整体品质,它在情境中诞生和表现,以美德和创造为方向,以能力为核心,以敏感和顿悟为特征,以机智为主要表现形式,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的结合赋予它底蕴和张力。
我们对学生智慧通俗地理解为:是以知识为基础、以能力为核心,以心理品质和价值观为保障、以机智为重要表现形式的人的整体素养。知识不等于智慧,智慧不能像知识一样直接传授,但它需要在获取知识、经验的过程中经由教育的悉心呵护而不断得到开启、丰富和发展。因此,智慧的发展只能在富有智慧的教育条件下才能实现。
智慧课堂是在一定的教学时空范围内,以相关的学科学习材料为主要载体,以教师、学生以及学习载体三者之间的对话为主要方式,整合各种教育资源,创设富有智慧的教育条件下,促进孩子智慧发展的课堂。
3、“打造智慧课堂的实践研究”其涵义就是,在现代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借鉴其他相关的研究成果,以课堂为切入点,通过教学实践,研究如何创设富有智慧的教育条件,发展教的智慧、学的智慧、教学互动的智慧。
三、课题研究目标、内容与重点。
(一)研究目标。
1、通过“智慧课堂”这一平台的实践研究,提高对学生智慧发展的一些基础性或关键素养的认识,并进一步提高对学生观、发展观、课程观等的正确认识,进一步丰富我校的教育理念尤其是课堂教学理念。(基础性层面)。
2、通过实践研究,致力于教师智慧和学生智慧的同步发展。结合课程改革的实施和教师专业发展的推进,全力打造具有本校特色的国际化、专业化的教师队伍。同时也使本校学生在课题理念的指导下,在学校课程的影响下,能得到主动活泼的发展,并形成有利于今后可持续智慧发展的个性特点。(个体性层面)。
3、通过课题研究,促进一线教师对智慧课堂教学的反思和智慧课堂课型的构建,发掘案例,培育典型,总结经验。并初步构建校本智慧课堂教学模式。从一个层面,推进落实新安中学“质量立校,特色兴校”的办学目标。(学校层面)。
(二)研究内容。
本课题的主题词是“智慧课堂”和“实践研究”。据此本课题的研究内容为:
1、从理论层面上,研究智慧课堂的共性特征和个性范型。什么样的课堂可以称得上有“智慧课堂”?我们要从课堂教学的几个要素入手,在教学目标的预设、在教学程序的设计和运行、学习环境管理、对学生的评价等方面研究、归纳“智慧课堂”的共性特征,并研究智慧课堂的个性范型。
2、从实践层面上,探索建构智慧课堂策略。智慧课堂是以完善学生的人格成长,促进学生的智慧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的理想课堂。从这一目标出发,我们要从师生关系、教学行为方式、教学评价等多角度来探索建构智慧课堂策略。
(三)研究重点。
在“智慧课堂”理念的引领下,在大量的课堂实践的基础上,重点探索“智慧课堂”的基本特征、评价标准,并通过对“智慧课堂”的听课调研、专题研讨,初步构建新安中学“智慧课堂”的基本教学形态。同时,用心探索总结“智慧课堂”的理论层面。并拟设三个子课题:
1、“智慧课堂”的基本特征探索。
2、“智慧课堂”的基本评价标准。
四、题研究步骤和方法。
(一)研究步骤。
第一阶段:(2009-5---2009-12)文献调研、资料整理;制定方案,专家论证。健全本校的课题研究组织,组织教师学习经典智慧理论,加强对课题内涵的学习和研讨,以更好地把握课题思想、完善实施步骤。组织全体教师学习课题方案,提高对课题理念的认同,落实研究的前期准备工作。第二阶段:(2010-1---2011-5)分块落实、重点实施;资料积累,成果整理,中期评估。学校将采用行政推进和科研骨干重点突破相结合的方式开展研究。分条块结合课题思想、指导开展好各项常规工作。以语文学科为龙头,动员各学科骨干教师围绕学校主课题制定教师个人专项课题,其中将“以课堂为切入点,通过教学实践,展示教的智慧,学的智慧,教学互动的智慧。”为核心研究内容,来推动课题研究的全面开展和重点问题的突破。
第三阶段:(2011-6----2012-5)总结经验,整理成果。在实践研究的基础上,通过专家引领,特别是通过开展研究工作情况的反思评估,初步总结提炼学校公认的“智慧课堂”的个案,初步行成“智慧课堂”的基本特征、评价标准,初步构建新安中学“智慧课堂”的基本教学形态,并形成相关的较为系统的有较高水准的理论性文章。汇总材料,整理成果,撰写总结报告,组织专家鉴定,举办课题结题活动。
(二)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通过对一些经典智慧理论的再学习,特别是同类学校智慧课堂、智慧校园等建设案例材料的学习,包括渗透对一些企业中的管理智慧的了解,提高对“智慧课堂实践研究”内涵的认识。
2、行动研究法。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边学习、边探究、边反思。定期开展研究沙龙,不断总结经验,不断修正和调控研究进程。结合本校过去传统,要求教师继续写好《校本系列培训心得体会》、《课堂教学反思随笔》等。定期通过校园网络、橱窗、校报等形式展示智慧课堂成功案例、研究动态和发展水平。每学年召开科研交流会,展示教师智慧课堂的录像以及评比相关的专题研究论文等。
3、调查研究法。通过案例剖析、问卷访谈、课堂教学实录等形式的调查分析,归纳出“智慧课堂”的基本特征、评价标准,以及构建新安中学“智慧课堂”的基本教学形态等。
五、研究的实施保障。
1、学校有一支新组建的富有朝气和智慧的年轻领导班子,我们内有梅村高级中学太科园分校的依托支撑,外有新组合的友好学校——无锡市名校江南中学的协作支持。我们在一线的课堂教学专任教师中,中级职称的教师占43.8%,高级职称的教师占18.8%,有区、市级教学能手各一人,还有省特级教师一人。(组织保证)。
2、学校有一流的现代化教育设施。我们每个教室都具备了多媒体功能,学校每位老师配上了电脑,校园内基本实现了无纸化办公,我校还被列为首批无锡市“家校通--同步课堂”实验基地。(物资保证)。
3、学校将健全并执行各项科研制度,加大科研培训经费的投入。每学期组织2—3次专家讲座,每学期选派课题研究骨干教师外出参加培训学习不少于5位。每月组织一次课题学习活动,各学科组每学期组织3--5次校内的智慧课堂研究展示观摩,并逐步向校外推开。在期末教师考核中还将加大科研成果的奖励力度。(经费保证)。
六、课题成果显示。
1、智慧理论材料结集。
2、实验成员实验报告材料(含智慧课堂教学随笔)结集。
3、智慧课堂实录影像资料。
4、过程管理资料。如:各类调查表;初步形成的“智慧课堂”的基本特征、各学科智慧课堂评价标准材料;“智慧课堂”的听课调研、专题研讨,专家报告等辑录以及“智慧课堂”的基本教学形态等材料。
5、教师个人专项课题成果集。
7、其他。
七、题课题组成员:
课题领题人:夏春生副校长(领衔主持,全面掌控)课题常务主持人:王重奋主任(负责开展日常课题研究)吴英亮(协助处理常规课题事务)课题组成员:教务主任、各学科组组长、各备课组组长(名单略)。
2009年4月18日。
。
管建刚老师的讲座《习课堂——高效的秘密》我看了两遍,他站在一线老师的角度,用幽默诙谐的语言带领我们去寻找课堂中存在的问题,仔细分析了“为什么后进生总是那么后进?为什么总有那么多学生开小差?为什么作业不少成绩却不好?”这几个问题,听完后让人有醍醐灌顶茅塞顿开之感。比如在谈到后进生的表现时,管老师列举了后进生的三种表现:1。课文读不熟,2。背不出3。默不对。对照自己的课堂还真是这样。再比如谈到“为什么总有那么多学生开小差”时,管老师告诉我们,老师习惯用的开火车读、指名读、一问一答及小组讨论恰恰是造成学生开小差的根本原因。而要解决这些问题,根本上就是要提高课堂效率。
最近,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不可否认,国家的出发点是好的,在家长一段时间的焦虑过后,必然会意识到,“双减”政策的出台,要求家长角色回归,社会及家长对学校老师的期望值也会更高。作为一名教育者,怎样去配合国家的“双减”政策,进一步提高课堂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呢?结合管老师的讲座及自己的教学,我觉得要从以下方面做起。
我曾经和以前的学生聊天时谈到“上学时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学生很少谈到学到了哪些知识,记住了哪篇课文,相反,他们说自己记住更多的是老师尤其是班主任对自己的教导,各科老师教给的学习方法。“双减”政策真正落实后,如果每个学生都不上课外辅导班,那什么样的孩子才能脱颖而出,步入理想中学甚至大学呢?一定是那些学习自觉性强,有良好学习能力及习惯的孩子。作为老师,除了教给学生知识,我认为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并引导学生将这些能力逐步内化为习惯:听课习惯、阅读习惯、预习及复习习惯、订正习惯、积累习惯……当学生拥有了这些良好习惯,那么不管是上到初中高中还是大学,相信他们都会轻松获得知识的。
当然,最重要的是在这样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及自律性,提高配合度,低年级可能更多的是要依靠老师及家长的“扶”,到了中年级就可以“半扶半放”,而到了高年级大部分学生基本上就可以放手了。
“双减”政策的出台,意味着学生的课业负担要减,培训负担要减,而我们老师不但不能减,我们对工作的态度要“加”,业务水平也要“加”,让我们一起努力吧!
根据镇中心校《教育教育管理年》的活动安排和《“打造高效课堂”活动的指导意见》精神,结合我校教学工作实际,特制定本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教学管理为重点,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以理论培训为基点,大力提高教师理论素养;以主题教研活动为载体,全面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水平;以质量检测为手段,强化目标教学;以校本教参编写为创新点,强化教师深入研读教材。
二、工作目标。
1、明确教学管理的任务,做到教学管理系统化。
2、从教师理论薄弱点出发安排理论培训,使教师能够学到急需的理论知识。
3、从课堂教学中的盲点出发开展教学研讨活动,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效果。
4、通过当堂检测、单项能力验收、期中期末测试等形式,强化教师的目标意识,提高学生学习成绩。
5、通过编写数学、语文校本教参,提高教师解读教材的能力,同时也为同学科教师提供更切实际的参考文本。
三、具体工作。
(一)明确教学管理任务,做到常规工作细而实。
1、根据镇中心校教学教研计划,修改我校的教学常规制度。
2、业务检查每月一次,有记录、有评分、有总结。
3、经常听课、评课,监督、检查、指导课堂教学。
(二)发挥校本培训的作用,从教师的实际需要出发,进行理论培训。
1、由业务领导组织教师进一步解读“面向全体”“目标达成”“精讲精练”“师生关系融洽”的具体要求。
2、由负责语、数学科的业务领导分别解读课标,进一步提高教师对课标的理解。
3、由各级骨干教师对数学、语文的新教材进行解读。数学以板块解读为主,使教师把握同一知识点在不同年级中是如何安排的,增强教师教材的整体意识;语文学科解读人教版教材的特点,加强教师对人教版教材的认识。
4、与创建“书香校园”活动相结合,教师自觉读书,提高理论素养。
(三)扎实开展主题教研活动,研究探讨学科教学中的盲点问题。
1、开展语文学科的“第一课时明标、达标”课活动。
2、开展数学科“用数学解决问题”研讨课活动。
3、开展专科教师“说课——讲课——反思”技能课活动。
4、召开“如何提高预习的效果”研讨会。
5、开展骨干教师示范课活动。
6、开展青年教师创新课活动。
(四)分期检测教学效果,提高教师的质量意识,增强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
1、在教师汇报课活动中,教师在备课时根据教学目标设计相关试题,在讲课结束后进行测试,并进行成绩统计和分析,做为教学反思中的一项进行说明。
2、分阶段对语、数学科进行单项能力测试。
3、严密组织期中期末考试,认真分析成绩,查找不足,制定改进措施。
(五)组织语、数教师编写校本教参,提高教师的备课能力和处理教材的能力,为其他教师提供现成的备课资源,节省备课时间,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
1、数学教师为每个例题设计相应的练习题,要求题型多样、数量适中、层次分明,可以用书中的练习题,也可添加课外的相关类型题,同时要对自己的设计进行说明。
2、语文教师对每课的内容进行积累、阅读、习作等方面的拓展,把拓展的内容写清,要求写细,并对此拓展进行相关的说明。
四、保证措施。
1、领导重视,把打造高效课堂活动作为学校的中心工作来抓,自上而下,形成合力。
入学习相关的学科理论知识,提高自己的自身水平,更好地完成本职工作。
3、深入调研,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坚持深入教师中间,经常与教师交流,了解教师在工作中的困难与困惑,并在工作给予帮助和解决。
4、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使他们既能协助业务领导进行培训,又能带动其他教师进行课程改革。
社会在飞速发展,经济在不断增长,社会将会需要更多更优秀的人才,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给我们的教育事业也增加了很大的压力。我们教师的素质和教学水平,直接决定了未来人才的质量,作为数学教师,我深感责任重大。那么应该怎样上好一节数学课呢?怎样打造高效课堂,使我们的学生学得轻松,掌握的牢固,思维活跃,将来会更有所作为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起。
一、高效数学课堂应注重培养学生兴趣,不断渗透数学思想。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是教师经常思考的问题。一个手势,一句话,一句恰如其分的表扬,甚至一个微笑,都能给学生一个奇迹。学生的心理世界是丰富的,是可以开发的,我们教师要有足够的信心和耐心,帮助学生渡过难关是必要的,但要让学生体会到成功,要不断传递渗透数学思想,要让学生自己体验和感受数学思想的微妙,不断开发思维潜能。这中间老师是支持者,是引导者,是伙伴,是数学思维火花的点燃者。教师也可以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创设数学场景,尤其是一些实际问题的解决,数学思想怎样渗透,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体会到数学思想的重要性。比如制作一个无盖铁皮桶,需要多少面积的铁皮,首先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铁桶的侧面展开为长方形,长为上圆的周长,宽为铁桶的高,这样再加上桶底的面积,一个桶就大功告成。数学思维把实际问题和数学问题联系了起来,从而实际问题得以解决。所以教师在讲数学课时,想方设法、千方百计去渗透数学思想,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和数学思维,不断挖掘和开发各种资源,为学生学好数学打下一剂强心针。
二、数学课堂中多媒体的使用必不可少。
由于地处偏远山区,缺少先进的教学设施,但近一年来,我校电子白板和一体机的配置后,突然间课堂教学变得有滋有味了,大量的有关图片插入、动画、声音和数学知识结合起来,不仅使同学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了,而且有些数学知识更加容易掌握了。课堂既能展示大量的数学信息,又能进行大量课堂反馈练习,还能展示一些不易理解的问题。比如在讲中心对称、轴对称图形时,设计动画直观地展示两个图形通过旋转而得,同时找出对应顶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再比如在讲三角形全等时,设计动画将两个三角形完全重叠一起,这两个三角形全等,然后找出全等的条件,给学生留下一个深刻直观的印象;又比如在讲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时,通过动画设计使直线与圆相离、相交、相切,并且归纳总结它们的条件,效果直观形象易于理解。新课程的设置使数学课堂自主探究活动增加,很多数学概念在自主探究的活动中自然完成,多媒体为高效课堂提供了平台,学习、探索、归纳、总结、结果展示一气呵成,再加上图文并茂的效果,使学生多方位、立体型感知,教学效果很好,课堂效率得到提高。
三、自制教具可弥补高效课堂的不足。
众所周知,数学课的很多内容是枯燥无味的,学生不易理解,尤其表现在数学立体空间概念这一方面。教师自制一些教具,更利于学生直观形象地理解一些内容。比如学生认识正方体、长方体时,教师自制的教具,能给学生形象地展示这些图形的特点,即正方体有六个面,并且六个面都是正方形,六个面的面积相等;而长方体也有六个面,各个面的特征就不相同了,也就是说,相对的两个面的面积相等。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差别也能用自制教具来演示,一个木制长方形,如果四个顶点能活动,可变成什么图形,同学们很快能回答上来,两组对边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很显然他们的移动在一个平面,而正方体或长方体他们的各个顶点移动的话,就不会在一个平面,这样一个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差别就显而易见了。自制教具经济实用又能起到很好的效果,如果动脑去开发的话,定能解决一些疑惑,可见自制教具在数学教学中有重要的作用。
四、教师的情绪会时刻影响高效的数学课堂。
教师在课堂上,应该是精神饱满,情绪控制适当,既不缺乏激情,又能娓娓道来,眼睛、微笑,一个手势有时能给学生以无穷的力量,帮他们树立信心。正如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所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因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不影响学生的情绪、情感的产生。一次偶然的失误回答,如遭到大声呵斥,可能会给刚刚起步的人生,画上句号。面带微笑的教师在站上讲台的那一瞬间,这种和蔼可亲的教态便可将部分精力尚未完全集中同学拉回到课堂中。整个课堂学生能看到,能被无形地感染。学生的回答、积极思索在课堂上充分体现出来,能得到教师和同学们的肯定,学生的自信心在不断增强,并且思维更加积极,学习成为一个自发主动的过程,从而引导大部分学生也积极参与进来,学习效率自然也就上去了。
五、创新能力的培养应是数学高效课堂的一部分。
数学课堂要注意设置一些有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的题目,说白了就是一题能不能多解,考虑问题能不能多项化。发散性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一个重要部分,创造性思维的实质就是求新、求异、求变,创新是教与学的灵魂,是实施素质教育核心。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思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从而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善于从多角度、多渠道、多方位思考,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同一问题。在反馈中多问几个能不能这样想,或者那样做,有没有更好的解法等等,让学生不仅仅只把题目做完,而且去考虑这个题之外更多的东西,培养学生全方位立体性思维。一堂课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能运用本课内容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让数学课堂真正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达到高效课堂。
六、高效课堂应注重学生独立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
我在数学教学中时常发现一些学生,教师布置什么,他们就做什么,没有自主去看书学习的习惯,依赖性很强。一遇到难题,不专心思考,总想问别人。结果时间一长,养成不能独立思考的习惯,学习质量自然上不去。这种学生平常学习可能给老师的感觉还可以,可是到了考试的时候,很多题不能独立完成。因为平时不善于独立做一些生题,数学思维在平时没有得到训练,思维品质没有提高。一个学生不善于独立处理生题,就意味着他的大脑就没有足够的训练,没有足够的训练,就没有很好的思维效果。教师应该在课堂上多注意这方面问题设置,多表扬能自主学习的学生,想办法让学生摆脱依赖性。比如一些章节,先让学生自己学习,教师不讲,然后布置练习题,遇到不会的让他们自己多思考,然后讨论,讨论以后再让他们做。这个过程虽然花费了一些时间,但是同学们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他们会意识到自己的能力,会更自信,从而有勇气去面对更多的生题。如果数学课堂经常会出现独立自主学习机会,再加上一些场景,会不断刺激学生思维神经,独立自主学习能力会不断提高。我们的目标是打造高效课堂,我们的课,应是教会学生学会独立自主学习,不断开拓自己的思维,创新的解决很多数学问题和实际问题。
七、教师应了解一些学生的认知规律。
上好一节数学课不容易,让学生学会思考问题,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但要竭尽全力,而且要坚持不懈,要有耐心,不要操之过急,我们是教会学生去学会学习,我们的想法和学生的想法有时不能一下子进行沟通,这是正常的。我们要沉住气,给学生一个宽松的时间,我们的方法和做法应该是合理的,不要动不动说学生真笨,这么容易就不会做等之类的话,这样做不但不能起到好的效果,反而打击学生的积极性。一句话,不要把我们的思维强加到学生的身上,而时刻为学生着想,使我们的课堂达到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我们所从事的事业,本身就是一个不断重复,不断改进的事业。我们的目标就是培养能不断学习、不断提高的社会有用之才。让我们的课堂视野更开阔,方法更灵活,学生更活跃,我们的学生在数学课堂上能展翅高飞,去翱翔在无限的数学太空,为这个美好的世界发展提供更多的发展空间,真正为人类生存造福。
。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miekuo.com/fanwendaquan/wenmizhishi/1812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