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具有指导性、灵活性和持续性的特点,它能够引导教师合理安排教学活动并提高教学效果。接下来是一些关于四年级教案的例子,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教学思路和灵感。
自学本课生字新词,准确理解词句的意思。认识本课生字新词,读准生字,积累词汇。
2.能力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情感目标
抓住课文重点,读懂课文,懂得“爱好勤奋,勤奋出人才”的道理。
启发学生要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自由成长,使自己的个性得到发展。
一、启发谈话。
同学们喜欢看足球吗?了解足坛名将吗?知道世界上有“球王”之自负盈亏的足球运动员是谁吗?他是怎样步入足坛的呢?我们来学习课文《球王贝利》。
(板书课题)
二、自读课文,自学生字。
1.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借助注音认识生字,记住本课要求会认的字。
三、默读课文,整体感知。
思考:课文写了贝利的什么事?
四、自学讨论:
1.结合课文内容,谈谈自己的理解。
2.读了贝利成长为“一代球王”过程中的这个故事,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3.全文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写贝利从小喜欢踢足球,一位教练送给他一个足球。
第二部分:教练被小男孩的真诚感动,让他到训练场参加训练。
第三部分:三年后小男孩与巴西队球员一起捧回了世界杯足球赛金杯,他就是“一代球王”贝利。
五、配乐读课文。
1.个人自由读。
2.小组读
3.班内读。
六、板书设计
球王贝利
贝利从小喜欢踢足球,一位教练送给他一个足球。
教练被小男孩的真诚感动,让他到训练场参加训练。
三年后小男孩与巴西队球员一起捧回了世界杯足球赛金杯,他就是“一代球王”贝利。
(无私 爱 奉献)
我什么也看不见无动于衷什么也没有得到
第二课时
花之咏
教学目的
1、综合运用多种方法独立识字,学会本课8个生字。
2、引导学生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学习第一人称和拟人化的写作手法,并能运用这种写法仿写一段。
4、通过诵读课文体会作者对美对光明的渴望与追求。
教学重难点 对“我永远仰目朝天,不为看到我的幻想,而是为了看到光明”这句话的理解。
教学方法 朗读法 讲解法 练习仿写
教学环境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喜欢花儿吗?谁来用最美的语言赞美自己所喜欢的花儿呀。
2、板书课题:花之咏
查字典,说说“咏”是什么意思?
结合预习,想一想“花之咏”是什么意思?(花之咏就是花的歌唱)
花到底对我们唱了些什么呢,你们想不想知道?那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吧!
二、自读自悟
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
2、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什么?把自己在课文中遇到的难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
3、同学之间互读,检查字句读得是否正确。
4、互相交流读完课文的感受。
三、全班交流
1、谁愿意代替花儿“唱”出自己的心声?(指名读)
2、你觉得他们读得怎么样?(生生互评)
3、说说花儿表达了自己什么心声?(生答)
4、提出不理解的问题,为进一步学习课文做准备。
四、词句摘抄摘抄课文中的好词佳句,互相交流。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从整体上感知了课文,这节课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聆听花儿的心声。
二、品读课文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对喜欢的段落可多读几遍。
2、同桌互读自己喜欢的段落,说说喜欢的理由。
3、选自己喜欢的段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读后的感受。可以用语言交流,也可以画一幅画,唱一首歌,吟诵一首诗词。
(1)谈到第4段时教师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谈谈感受,体会花儿的美好寓意。
(2)第7段是的重点段,谈到第7段时教师可以相机向学生介绍作者的资料,使学生明白“追求光明”是花的崇高理想,也是作者的追求,让学生感悟课文借花喻人的特点。
三、感情朗读
1、配乐朗读课文。
2、朗读比赛。
3、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四、小练笔
1、根据前四自然段的结构特点,试着仿写一段。
2、互相交流。
五、总结全文
学习了纪伯伦的《花之咏》,我们从花儿的自我歌唱中,不但感受到花儿的美丽,而且体会到作者的崇高理想与追求。
板书设计
花之咏
我是(一句话、星星、女儿、) 感受美好
我是(礼品、彩冠、赠物) 奉献美好
草原上、空气里、黑夜 追求美好
宣报、告别、招徕、 拥抱光明。
教学反思
中理解,读中积累,读中感悟。
语文天地三
教学目的
掌握读一读,我的摘抄笔记等部分内容。
教学重难点 摘抄的技巧
教学方法 练习法 阅读法
第一课时
一、我的摘抄笔记
1经久不衰 偃旗息鼓 短促……
2 湛蓝 孕育 啜饮 ……
3 我是一颗星星,从湛蓝的天幕坠落到碧绿的地毯……
二、读一读
锦上添花 花好月圆 花团锦簇 花枝招展 朝花夕拾
铁树开花 奇花异草 流水落花
吴兴杂诗
交流四水抱城斜,
散作千溪遍万家。
深处种菱浅种稻,
不深不浅种荷花。
学生多读成诵,此四句诗选自清朝阮元《吴兴杂诗》。本诗作于阮元贬官到江州的第二年,全诗共分四句。
第二课时
一、开卷有益
1、以自读为主学习《朱德与兰花》:
2、查找生字、词;
3、提出不懂的问题;
4有感情朗读……
二、笔下生花
1、我最喜欢的花
2、想像作文:我是——花
3、鲜花送给——
三、初显身手
观赏鲜花,用花打扮我们的教室。收集鲜花的图片
教学要求:
1.会认“缩、茎”等7个生字。正确朗读理解“舒服、舒展、努力”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树克服困难努力成长的快乐和为人们服务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树克服困难努力成长的快乐和为人们服务的快乐。
课前准备:
1.学生搜集有关种子成长,树木用途的图片、文字资料。
2.教师准备ppt。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ppt图片:种子破土而出,枝繁叶茂的大树,手推车,椅子,说说想到了什么?
2.从一粒小小的种子到阳台上的木地板,一棵树经历了怎样的历程?这其中能让我们体会到什么呢?让我们到课文中寻找答案吧。
3.板书课题:“那一定会很好”。
4.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1.初读课文,不认识的生字根据注音拼读一下,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
2.出示ppt,检查生字新词的学习情况,多种形式读,正音、巩固。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随时纠正出现的问题。
三、精读课文,体会感悟课文内容。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想一想:从一粒种子到阳台上的木地板,大树走过了一段怎样的历程?在文中画出来。
2.小组学生各自读课文,然后讨论交流。
3.交流大树经历的历程。
(板书:种子被泥土包裹——钻出地面——长成高大的树——砍倒做成手推车——拆了做成椅子——成为美丽的木地板)。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思考在大树的变化过程中,大树的心情怎样?(板书:舒服)。
5.默读课文,把课文中含有“舒服”这个词语的句子划出来。边交流边出示ppt句子,各种形式读,体会感悟大树变化中的快乐。
6.课堂小结:这是一棵怎样的树?(板书:成长快乐,服务他人也快乐)。
四、对比学习,感悟体会。
出示《去年的树》,学生自由朗读。小组讨论这篇课文和《去年的树》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2.全班交流,师引导体会。
出示相同点和不同点。
五、有感情地朗读两篇课文。
文章写了一封被邮递员投错的信,哥哥和妹妹不同的态度,表现了妹妹娃丽为别人着想的美好心灵。
1、通过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简洁地复述文章内容。
2、感受娃丽关爱他人的美好心灵,做一个有优良品质的小公民。
3、仔细朗读课文,理清思路,培养自己读与复述的能力。
4、掌握新生字的音、形,最后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体会娃丽有责任心、能为他人着想的高尚品质。
1课时。
一、导入新课。
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信箱》,看看这个信箱又引出了怎样的一个故事?
2、板书:、信箱。
二、通读全文,概括大意。
1、出示问题:问读课文,然后说出课文主要写了哪些人物?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
2、在阅读中,遇到不懂的字或句子,先作记号,然后小组讨论,说出结果。
3、检查阅读结果(回答得好的及时给予表扬)。
三、再仔细朗读,解决问题。
1、朗读阅读提示,之后解决提示中的`三个问题:
a、哥哥、娃丽各是怎样对待这封信的?
b、娃丽为什么拿到了和哥哥一模一样的钥匙?
c、你想对哥什提亚说些什么?
2、请同学一一回答,找出相关段落,分角色朗读(师做适合的指导朗读)。
从中分析并体会人物的性格特征及思想品格。
四、总结全文,谈感受。
1、根据板书复述课文。
2、学习了本课你有什么感受?
3、结合实际:假如是你遇到了类似的事,你会怎么做?
五、课后作业。
把这个故事讲给你的爷爷、奶奶听。
教材分析:
这首诗是电视系列片《话说长江》主题歌歌词。作者没有实写长江的景象,而是用第二人称,将长江作为一个抒情对象,赞美她的“风采”“气概”“情怀”。其中既涉及她的发源和流向,又关注她的历史和未来,概括了长江的丰富内涵,表达了中华儿女对长江的热爱、依恋之情。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5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理解诗歌的语言和吟诵诗句,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培养审美情趣。
教学重难点:
通过理解诗歌的语言和吟诵诗句,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培养审美情趣。
教法学法:
1、运用多媒体ppt课件与音乐、自读与品读等方法,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帮助学生领会文本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通过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学习,使学生运用并掌握“读一读、划一划、问一问、说一说”的学习方法。
3、运用抓住关键词句的方法,理解文本并有感情地读好课文。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一首赞美长江的诗歌。(板书:长江之歌)。
《长江之歌》是电视系列片《话说长江》的主题歌歌词。
2、出示地图,指出长江的位置和所流经的地方。
3、你们对长江有什么了解呢?请同学们自由说说看。
4、播放歌曲:《长江之歌》歌词豪放,歌声雄浑,我们一起来欣赏。
二、自探。
1、教师预设的自探提纲。
(1)自由读课文,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
(2)描红田字格中的生字。
(3)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丰采依恋荡涤尘埃磅礴灌溉。
2、请同学们根据自探提纲进行自探学习,自主解决自探提纲中的问题。
3、展示自探成果(通过班级交流及时反馈与矫正自探中存在的问题):
(1)出示词语:
乳汁哺育挽起荡涤尘埃灌溉奔去各奔东西........。
(2)指名逐词读,指点学生从平翘舌音、前后鼻音、一字多音等方面区分加点字读音的异同。
(3)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丰采:美好的仪表举止。
依恋:留恋,舍不得离开。
荡涤:洗涤。
尘埃:尘土。
磅礴:气势盛大。
灌溉:把水输送到田里。
4、各自轻声试读课文。
5、分节指名朗读课文。教师相机指点。
6、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2)你还发现作者赞美了几次?因此我们可以把课文分成几大部分?
(3)根据以上问题给课文分段。
(4)鼓励大家正确、流利、有感情的仿读。(女生读第一部分,男生读第二部分)。
刚才大家读了课文,读得不错,我们读书就是应该这样,仔仔细细地读,认。
认真真地读,带着感情来读。那么刚才在读的过程中碰到了哪些词和句是你不懂的,先在书上作个记号,然后同桌讨论讨论。
7、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
乳汁哺挽涤埃灌溉。
(2)、指导写字:
乳:左右基本等宽。
汁、哺、挽、涤、埃:左窄右宽。
灌、溉:左窄右宽,因笔画较多,写时要紧凑一些。
(3)、学生练习写字,教师巡视指导。
8、熟读课文:自由读课文,读出感情;指名学生逐节朗读,学生评价;再作新的朗读体验。欣赏、评点、引导有机结合在其间。
9、师生归纳小结。
三、运用拓展。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诗歌。
四、作业设计。
抄写生字、词语。
第二课时。
一、提出问题。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揭示课题并板书。
2、出示:我们赞美长江,
你是无穷的源泉;
我们依恋长江,
你有母亲的情怀。
3、自由读,读了这句诗你有什么疑问?(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评价、规范、整理后说明:老师根据同学们提出的问题,结合学习内容归纳、整理、补充成自探提示,认真探究,就能弄明白大家提出的问题。)。
预设:(1)为什么说长江是无穷的源泉?
(2)“情怀”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长江有母亲的情怀?
二、探究学习。
1、出示自探提示。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
默读课文: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有母亲的情怀?用横线画出有关句子。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是无穷的源泉?用波浪线画出有关句子。
3、出示第1节:
(1)自由读,要求: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是无穷的源泉?
(2)交流。
出示:你从雪山走来,
春潮是你的丰采;
你向东海奔去,
惊涛是你的气概。
(“雪山”在祖国的最西部,“东海”在祖国的最东部,长江能从祖国的最西部走来,向祖国的最东部奔去,说明她源泉是无穷的。)。
指导朗读:这两个分句我们该怎样读?哪些词提示了你?
(第一个分句要读得柔和一些,因为长江是“走来”,第二个分句读时要让人感觉有气概,因为长江是“奔去”。)。
(3)默读第1节,思考: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有母亲的情怀?
(4)交流:
出示:你用甘甜的乳汁,
哺育各族儿女;
你用健美的臂膀,
挽起高山大海。
(“哺育各族儿女”:只有母亲才会哺育儿女,在这里把长江看作了母亲,而且长江哺育的是各族儿女,可见这位母亲的胸怀是多么的宽阔。
“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这里又把长江拟人化了,长江很长,它就像母亲伸长那健美的臂膀,从西至东,把祖国的高山大海拉在手里,让它们紧密联系在一起,永不分离。)。
指导学生看地图,并联系实际想象体会“哺育、挽起”的意义。
指导朗读:这一句我们要读得很深情。
(5)指导朗读最后一句,要读出“赞美”“依恋”的感情。
(6)齐读第1节。指导背诵第1节。
4、出示第2节。
(1)听录音,思考: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是无穷的源泉,它有母亲的情怀?
(2)交流:
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是无穷的源泉?(“远古”是指很遥远的古代,长江从远古走来,向未来奔去,时间跨度很大,长江永远不会停息,所以说它是无穷的源泉。)。
指导朗读第一句:“走”、“奔”句与第一部分的“走”、“奔”句对比读,体会长江的宏伟气势和永葆青春的活力。(“灌溉花的国土”:祖国的领土那么大,长江能将它们一起灌溉,所以说它是“无穷的源泉”。
“推动新的时代”:长江能推动时代的发展,力量是无穷的。)。
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具有母亲的情怀?(“你用纯洁的清流,灌溉花的国土”:母爱是纯洁的、神圣的,长江像母亲一样滋润着祖国的每寸土地。
“你用磅礴的力量,推动新的时代”:母亲的力量是巨大的,长江就像母亲一样,对新时代的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3)师引读:所以,“我们――赞美长江??”
(4)指导朗读第2节。
5、学生谈收获。
6、教师小结。
三、运用拓展。
1、朗诵比赛。
2、学唱歌曲。
四、作业设计。
1、组词。
潮推()薄()。
朝()堆()r()。
2、填空。
走出()推动()。
乳汁()回荡()。
力量()清流()。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认识本课“遭、侵、鲁、寂、悬、莫、赢”7个生字,会正确书写“欧、侵、顽、凶、隐、绵、丧、蜘、蛛、功、稍”11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能初步把握课文内容,体会布鲁斯心理变化的过程。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继续进行自主识字,提高学生随文理解词意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2、指导学生用多种方法读书,通过反复朗读,体会含义,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3、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语句,想象人物心理活动,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懂得正视生活中的失败和挫折,不向逆境屈服。
策略与方法:以自由朗读为主,理清故事条理,把握文章主要内容。抓重点语句,想象人物心理活动。以学生的自主合作学习为主,在勾画、朗读、感悟、交流的过程中,加深对文章的理解。结合生活经验,谈自身感受。
学生准备:搜集有关科学家人物故事,英雄人物故事,搜集有关挫折与失败的格言警句。
教师准备:搜集有关科学家人物故事,英雄人物故事,搜集有关挫折与失败的格言警句。
教学时间:一课时。
设计意图。
一、谈话导入。
1、教师先板书“尝试”,指名学生读。引导学生交流自己对尝试的理解。
2、师:同学们,看到这个题目,你最想知道什么?
学生的问题可能有:谁尝试,为什么尝试,尝试什么,成功了没有。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师:那么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学习这篇课文。首先我们要把文章读通顺。
学生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问老师、问同学、查字典等。
2、出示文中的生词,指明读,开火车读。
“鲁”字的声调为三声,不要误读为二声。
“侵”字为一声,不要误读为三读。
3、理解文中词语。
如:“欧洲”、“苏格兰”、“布鲁塞”、“蜘蛛”等词语可以由老师做一下介绍。
如:“顽强”、“寡不敌众”、“寂静”、“灰心丧气”、“疲倦”、“悲观”、“不甘心”、“鼓舞”等词语可以结合文中的具体语境来理解。因为这些词语都与文章重点紧密相关。
4、检查读文情况:
教师指名学生按自然段读课文,听者可以习惯性的进行评价。
三、深入探究。
1、教师引导学生再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根据课题提出的问题。
(1)学生读文逐项汇报。这个过程也就是引导学生理清文章顺序,概括主要内容的过程。
(2)注意学生汇报布鲁塞为什么要尝试时,当学生答到因为看到蜘蛛织网受到了启发时,要进一步让学生想象布鲁塞看到蜘蛛织网时会想些什么?可以引导学生在自由的读课文的过程中,勾画出文中描写人物心理变化的语句,反复朗读,用心体会人物当时的所感所想,并和伙伴们交流自己的感受。
2、结合生活经验,谈自身感受。
师:大部分人在一生中都不会一帆风顺,难免会遭受挫折和不幸。但是成功者和失败者非常重要的一个区别就是,失败者总是把挫折当成失败,成功者则是从不言败,从来不会丧失战斗的勇气!在你的生活中曾经遇到过挫折和失败吗?自己是如何面对失败的,你的身边有成功的例子吗?向大家说一说。
3、师:是呀,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不经历失败哪会有成功,老师相信大家学完文章一定有很大的收获。跟你的好朋友说一说吧!
四、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小组讨论如何记忆字型,如何把字写好看。
2、指导重点字的书写。
“凶”,注意笔顺,先写中间。
“侵”,注意不要多写一竖。
“丧”,注意不要多写一撇。
“稍”,要注意和“梢”的区别。
3、学生独立书写。
五、拓展延伸,积累实践。
准备一个喜欢的名人故事,讲讲他的成功与失败。在自己的小本本上写一件曾失败过的记忆犹新的事情,把事情的过程写具体,并写出自己当时内心真实感受。然后就那件事谈谈你今天的所感所想。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理解琥珀形成的过程及必备条件
一、导入新课
揭题,板题。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二、简介琥珀
1、ppt:琥珀之谜一:琥珀是什么?
琥珀的简介以及图片欣赏。
2、过渡:那么课文是怎么描述琥珀的呢?
三、学习课文首尾段
1、ppt展示:琥珀之谜二:这一块琥珀是什么样子的?它的科学价值是什么?
2、快速浏览课文,找一找课文中描写琥珀样子和价值的句子在哪一个段落。生答:20自然段。
3、师读20自然段,学生边听,边用横线和波浪线画出琥珀样子和价值的句子。指名读所画的句子。
4、ppt展示20自然段的段意。
5、要求学生找出本段中的“一万年”还在哪里出现过。生答:第一自然段。
6、指名读第一自然段,问:“约摸算来”能不能删除?为什么?
生答,明确答案。
7、师引导学生说出第一自然段段意: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
四、学习课文,了解琥珀形成的过程
1、快速默读2—19自然段,思考,填空:写了哪两层意思?生答。
ppt展示:
(1)琥珀形成的过程;(2—13)
(2)琥珀发现的过程。(14---19)
教学要求:
1.认识本课9个生字,认读“诱人”、“恼火”、“犹豫”等词语,掌握“处”“稍”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在阅读、理解内容的基础上,体会蚂蚁队长严于律己,爱护幼小的品质,蚂蚁群体团结合作的精神,学习蚂蚁们的优秀品质。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吃过奶酪吗?好吃吗?
面对一块美味诱人的奶酪,搬运奶酪的蚂蚁队长是怎么做的呢?让我们走进课文了解一下。
板书课题:“一块奶酪”。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不认识的生字根据注音拼读一下,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
2.出示ppt,检查生字新词的学习情况,多种形式读,正音、巩固。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随时纠正出现的问题。
三、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内容。
1.出示ppt朗读课文的指导方法,按要求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什么内容?教师相机指导。
2.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课文主要写了____________事。
四、精读课文,读出感受,读出感情。
(一)默读课文,思考:
1.蚂蚁队长的禁令是什么?在文中画出。
2.蚂蚁队长想吃奶酪吗?结合文中句子说一说。
3.你喜欢这位蚂蚁队长吗?说说理由。
(二)小组交流讨论,把自己想象成是其中一只蚂蚁。
(三)全班交流,根据交流,出示ppt句子,边交流边读句子体会,师随交流板书:
蚂蚁们多么自律,多么有毅力!他们的心真齐啊!
蚂蚁队长严格遵守纪律,不违反禁令,严于律己,爱护幼小。
(四)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感悟体会。
五、课外拓展,说一说。
六、小组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蚂蚁队长的品质。
七、小组内演一演这个故事。
注意指导学生表演时的动作、神态,把蚂蚁们的心理活动演出来。
1.读准字音,丰富词汇。
2. 感受打比方的写法的好处。
3. 阅读短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4. 读、背古诗,想象诗句描绘的画面。
5. 通过言语训练提高表达能力。重点难点:重点:能说会道难点:学习仿写句子,了解打比方的句子的特点。
课件及图片
3课时
一. 语海畅游汉字真有趣
1.读一读,看谁读得最正确。
2.读一读,想一想:每组的字为什么读音不相同?
3.学生讨论
4.教师点拨:汉字就这么有趣,同一个汉字,在不同的词语里,读音不同,意思也不同。
5.让学生多读几遍,读准多音字的读音,并理解每个字在词语里应该读特定的读音。
6.拓展:你还能说出其它的多音字吗?
二. 语海畅游词语搭配
1.出示童年开花图,以童年这中心词,让学生在四周填上合适的词语
2.如:童年趣事,童年生活,快乐的童年
3.合作交流:四人小组互读、互听、互相纠正。
5.老师小结。
三. 语海畅游照样子写句子
1.自由读例句,体会句子的特点。
3.学生照样子写几句打比方的句子。
4. 合作交流:四人小组互读、互听、互相纠正。
5.老师小结。
四. 背诵古诗,积少成多
1.轻声读古诗,不认识的字,看拼音多读几遍。
2.将古诗大声读给同桌听,同桌专心听,欣赏,指点。
3.再读诗句,想象画面,比谁读得最有味道。
4.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诗句。
5.拓展:课外收集描写田园风光的诗句。
五. 阅读平台《一只小鸟》
1.轻声自由读短文,想想短文主要讲了什么?从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2.细读短文,把自己最感兴趣的地方多读几遍,并说说为什么?
3.再读短文,讨论:
(1)你想对那只小鸟说些什么?
(2)你还想对用子弹打鸟的孩子说些什么?
1、本节的作用和地位:让学生了解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的相关知识,破除学生对机器人的神秘感,为他们进一步学习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的有关知识奠定基础。
2、本节课主要内容介绍。
本节课的内容结构是:教师先播放一些视频、录像等(不同时期的),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了解机器人的有关信息;然后请两个学生说说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所看到的机器人的样子及其功能等;再请两学生说说不同时期的机器人的差别(外观和功能上的);最后再逐步的引导出机器人的定义、发展及分类等。在老师与学生的互动中,让学生破除机器人的神秘感,归纳总结出机器人的相关知识,并启发其创新能力。
3、重点难点分析。
一、资料展示,引入新课:
(课前布置学生找原始森林的图片,文字资料)学生展示自己收集的资料,让学生充分了解感受原始木森林的美丽神秘。
你们喜欢原始森林吗?(喜欢)我们的祖先就生活在这儿美丽的地方,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原始森林,感受一下祖先生活的环境吧。板书课题:祖先的摇篮。齐读课题。理解“祖先”和“摇篮”
二、初读课文,随文识字。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在读文的过程中完成下面几个任务。
1、自读课文,用你认为的方法认识本课生字。
2、把诗歌读熟。
3、小组合作,组长读字,成员找卡片。
4、认读词语卡片(做找朋友的游戏)。
5、老师检查认字情况(开火车读生字)。
6、指名朗读课文。
1、播放机器人小品片段视频后,学生想说些什么的时候,我没有去引导学生,以致于学生的回答与我设计此环节所想象的有些出入。
2、在课堂开始之前,没有设置好的教学引入。
3、学生达到了一个热烈的情绪。没能及时引导他们,课堂有点过于热烈。
一、填词写句。
1.春潮带雨晚来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出没风波里。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明月何时照我还?
4.微微风簇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请写出你能想到的“舟”或“船”。
如:扁舟轮船
三、成语填空并选择其中一个说说它的意思。
亦能_________
_________求剑_________同舟_________船高
1.文章所蕴涵的深意,感受作者情怀。
2.领悟文章运用拟人及层层衬托塑造百合形象的写作手法。
3.品味并积累作品中清新质朴、意味深长的语言。
教学重点。
把握作品形象,品味文章语言。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
(设计一)。
在我国浩瀚灿烂的古诗词园地里,有许多描写花的诗句。请你从记忆的宝库里,找寻写花的诗句交流一下(丰富文学积累)。
参考: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乱花渐欲迷人眼,小草才能没马蹄。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一篇写百合花的散文。(板书课题)。
同学们读了这个题目,有什么感受或疑惑呢?(预计困惑:百合花为什么会开在心田上?)请同学们到书中找答案吧!
(设计二)从题目入手,激发阅读兴趣:花儿大多开在园地里,田野里,有一株花儿却绽放在人的心田上,这是为什么呢?我们一起来品读林清玄的美文《心田上的百合花》。
二、走马观花悟形象。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2.交流:你在文中看到一个什么样的百合?用一个词来概括,并说明我在_____段中看到了一个__________的百合花。
学生交流:
我在第一段看到了一个执著的百合形象;我在第三段里看到了一个自信的百合形象;我在第六段里看到一个幸福的百合形象;我在第八段里看到了一个淡泊的百合形象。
三、花团锦簇品语言。
1.自由勾画,评析喜欢的语句或段落。
2.小组合作学习。
3.交流。
预期交流成果:
百合努力地吸收水分和阳光,深深地扎根,直立地挺着胸膛。
(方法指导:抓住关键词语品味,分析百合形象。如,努力地、深深地写出了百合与自然环境所做的顽强地抗争;从直立地、挺着能读出百合自信的神采。)。
百合说:我要开花,是因为我知道自己有美丽的花;我要开花,是为了完成作为一株花的庄严生命;我要开花,是由于自己喜欢以花来证明自己的存在。不管有没有人欣赏,不管你们怎么看我,我都要开花!
(方法指导:可从排比修辞的角度,品读百合的自信与执着;还可引导学生从看似平淡的字里行间品读语言的深层内涵,如从不管有没有人欣赏里,读出百合的淡泊、沉静。)。
只有百合自己知道,那是极深沉的欢喜所结的.泪滴。
(方法指导:运用联系语境的方法。联系上文,面对风言风语的打击,面对孤独与寂寞,百合努力地释放内心的能量,可以知道百合花的绽放,凭的是坚韧与执着的毅力,沉静的心态,艰辛的付出获得的。)。
许多孩童跪下来,闻嗅百合花的芬芳;许多情侣互相拥抱,许下了百年好合的誓言;无数的人看到这从未见过的美,感动得落泪,触动内心那纯净温柔的一角。
(方法指导:抓住写作角度进行品味,了解文章层层衬托的写作手法。)。
不管别人怎么欣赏,满山的百合花都谨记着第一株百合的教导:我们要全心全意默默地开花,以花来证明自己的存在。
(方法指导:抓住关键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全心全意,紧扣上文百合努力开花时专心执着的特点;默默暗示百合不张扬、不炫耀的品质。)。
在野草和蜂蝶的鄙夷下,野百合努力地释放内心的能量。有一天,它终于开花了。
(方法指导:分析对比手法的作用;用野草的讥讽和蜂蝶的嘲笑,更能衬托出百合坚忍和自信的形象。在此结合林清玄的成长经历进行点拨林清玄人生有很多转变,对于那些恶意攻击他转变的人,林清玄总是淡然一笑:他们给我一面镜子,他们也显露了他们自己。任何的成功都来之不易,从年轻到现在,我每天写作从不间断,这是我成功的原因,那些攻击我的人的努力程度都比不上我。林清玄就是靠自己的执着从一名非常优秀的年轻记者,成功转型为个性鲜明的作家。有人说,其文如莲花开落,荡漾一瓣幽香,滋润读者情怀。)。
5.交流。
可从书上找到答案:无数的人看到这从未见过的美,感动得落泪,触动内心那纯净温柔的一角。
深入探讨:百合花带给作者的是心灵的震撼和人生的感悟。百合花的成功让作者意识到,在人生的道路上,只要不放弃,相信自己也会开出世界上最靓丽的花朵。
四、百花齐放说感受。
你从______。
人(或物)中领悟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哲理。
学生交流。(在此教师可穿插自己见过或亲身感受过的情感故事,或者从自己读的林清玄的作品里找到沟通的契合点)。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我们每个人心灵的土地都是湿润而肥沃的,只要你肯付出勤勉与努力,生命的百合花就会对你绽放。许多的努力不是一下子就能看到结果,需要你耐心对待,辛勤付出,并坚持下去,相信你也会品尝成功的甜蜜。
只要你能坚忍面对,相信你就能看到成功。
师生一起朗读集中体现百合精神的句子。我要开花。
六、作业。
1.写自己心田上的百合花开的故事。
2.比较阅读《丑小鸭》。
3.选读林清玄的散文。
在上课之前,我先从网络收集并准备好的“素材”,在网络播放机器人小品片段视频,让学生互相说一说机器人的趣事,学生就显得相当感兴趣,这种方式比较贴近生活的实际,所以学生说起来也相当热烈,争先恐后地向全班学生讲述,内容自然而然地也围绕着机器人展开。之后出示课文中的插图,让他们来说一说机器人根据不同的应用需要,有不同的形状结构,有程序控制,能自动工作,有行为功能,能自动执行一定的动作,并请大家给它们进行分类(小组竞赛的形式)。所以说起课文的插图也就事半功倍了。最后给同学们五分钟时间,自学课件中机器人的发展历程在这篇文章,并进行小结发言。这节课教学效果较好。
1、轻声朗读课文,文中介绍了哪些机器人,分别神奇在什么地方?
交流。
指名5人分别读2、3、4、5、6节,其他同学齐读1、7节。
3、结合课文来进一步体会机器人的神奇。
1)学生从太空组、海洋组、工矿组、农村组、社会组中任选一组,自由读文2—6中任一节。
2)说一说或填一填(根据课文内容)。
a机器人是人类航天活动的先驱:
b在浩瀚的海洋,机器人()宝藏、()油龙、()黑匣,成为人类开发海洋的生力军。(说说所填的词用得好不好,为什么)。
c机器人在工矿有着极为广阔的用武之地:
d在农村,机器人()树木、()田地、()水果、()庄稼……成为第一代“铁农民”。(说说所填的词用得好不好,为什么)。
e机器人走向社会,加入人群:
四、知识能力的迁移。
机器人的功能可真多,假如机器人走进我们的校园,它会做什么事呢?请你想象一下。
(山西)()()()()()
说说你所在的省或市有名的景区,并写下来(三个以上)。
1、我们排着()的队伍站在校门口,()地欢迎新老师到来。
2、()的教室里同学们正在()地做作业。
3、()的天安门广场变成了()的海洋。
4、()树苗正在()成长。
知识与技能目标:
1、认识本课“茵、砰、芽、吟”4个生字,会正确书写12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文本的内容,体会小豌豆为人们做好事的美好心灵。从而使孩子们懂得生活中不能没有爱,爱是最伟大的,也是最幸福的。
过程与方法目标:
1、继续进行自主识字,提高学生随文理解词意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2、通过朗读诗歌,指导学生边读边想象,增强对文本的理解,培养学生要有爱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感受安徒生童话世界中的真、善、美,激发学生人人都要献出一份爱心,生活会更幸福,世界会更美丽。
策略与方法:合作交流,读中感悟。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自学生字遇到不懂的记下来。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学生们畅所欲言)。
同学们想不想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故事?
请同学们打开书122页,读一读吧!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学生自由读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问老师、问同学、查字典等。
2、用课件出示文中的生词,指明读,开火车读。
3、用各种形式理解文中词语。
如:“豆荚”、“青苔”、“绿茵茵”等词语可以利用图片进行理解。
如:“笑吟吟”、“懒洋洋”、“骨碌”、“滴溜溜”、“”等词语可以让学生用身体的语言表演出来,或结合文中的具体语境来理解。
对于其他词语可以师生共同解决。
4、检查读文情况:
教师指名学生按自然段读课文,听者可以习惯性的进行评价。
三、听读课文、理清脉络。
1、教师引导学生再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围绕着什么写得?你有什么样的印象或看法。
2、引导学生交流读后的感受、印象或看法。
3、引导学生抓住自己观点的支撑点,即文中语言文字的品位与理解。
四、品读理解、质疑感悟。
1、小房子没打开前读懂了什么?(教师引导,它们都有怎样的愿望和理想?你最赞同谁的观点?为什么?)抓住第五颗小豌豆的观点,让学生着重体会5自然段。特别是最后一句,让学生充分理解小豌豆的品质。(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朗读指导,抓住“神气”“懒洋洋的说”“想了想说”等语气助词,让学生边体会边充满感情的朗读)。
(1)引导学生体会文本中那些地方反映了小姑娘对小豌豆的爱?
(通过关键的词句如:啊!是一颗小豌豆,长出小叶来了。笑吟吟的说,乐得叫起来等启发学生想象当时小姑娘的心情,如:“惊喜”“自己有了生活的希望”“自己的病会好起来了”“快乐”等。朗读时出“啊”“呀”的惊喜,笑吟吟的喜悦,引导学生,从内心读出对小豌豆的深爱之情。
(2)引导学生体会文本中那些地方反映了小豌豆对小姑娘的爱?
(抓关键的词如:长出小叶—长出豆藤——-猛进的长————-开出粉红的花儿)。
(3)你怎样理解她扶着出台,慢慢地,慢慢地,竟站了起来……这一段?此时小姑娘的心情是怎样的?(小组内交流)(让学生体会到:小豌豆的长大满足了小姑娘的愿望,使她鼓励起了战胜病魔的信心,朗读指导学生读出惊喜的感情)。
(4)整体回顾全文,美读中品位始终所蕴涵的情感。
五、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认读本课生字卡片,组词,并说句子。
2、小组讨论如何记忆字形,如何把字写好看。
3、指导重点字的书写。
六、拓展延伸、积累实践。
我们通过本课的学习,感受到了爱的幸福,爱的神奇,同时更感受到奉献爱是最崇高的、最伟大的。只要我们都献出一份爱心。世界将处处充满爱!
小姑娘对小豌豆很感激,假如你是小豌豆,你会对小姑娘说些什么?
(写在小本子上)。
另外四个小豌豆又有些什么经历呢?也写一写吧!
2、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相机指导朗读。
比如:学生说喜欢第一句:“爷爷说,那原始森林。
是我们祖先的摇篮。真有意思,这该是多大的摇篮哪!”学生可能说,我也觉得很有意思,摇篮本来应该是很小的,婴儿睡的地方,我们祖先的摇篮居然是一个大森林。就指导读出有意思的情趣来。
4、配乐读课文。
1.萧乾,蒙古族,北京人,著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35年毕业于燕京大学后,先后主编天津、上海、香港等地的`________兼旅行记者。萧乾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我国在欧洲惟一的战地记者。1995年中国作家协会授予他“________________”。本文选自________。
2.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招徕()囿()钹()铁铉()
饽饽()荸荠()佐料()
3.下列词语中有的是正确的,有的是错误的。请你找出错误的字,在下面画横线。
合辙压韵油嘴滑舌隔合荸荠佐料
随机应变招徕吹虚口齿伶厉铁铉
4.解释下列词语。
(1)吹嘘:
(2)口齿伶俐:
(3)油嘴滑舌:
(4)隔阂:
3、出示课题:神奇的机器人(出示机器人图片)。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初步了解机器人的功能。
1、出示自学建议:
1)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思考:课文是从哪几方面介绍机器人的功能的?请你用简练的话来概括一下。
2、交流、反馈。
1)出示词语:
先驱游弋大显身手迹象灌溉披星戴月。
广阔浩瀚能歌善舞翱翔驰骋才华横溢。
2)指名读。
3)初步了解词义,可查字典,可找近义词等多种方法。
4)齐读词语。
5)那课文是从哪几方面介绍机器人的功能的?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miekuo.com/fanwendaquan/wenmizhishi/1467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