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文秘知识

三年级音乐教学设计(精选24篇)

三年级音乐教学设计(精选24篇)



制定教学计划时,教师需要充分考虑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和连贯性,以及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看一看别人是如何制定教学计划的,对我们的教学设计也会有一定的启示。

三年级上学期音乐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湖南文艺出版社音乐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三课《山野童趣》之《捉泥鳅》。

二、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以轻快、富有弹性的声音,有表情地演唱歌曲《捉泥鳅》,并且在音乐实践活动中体验“捉泥鳅”的快乐。

2、学生能够认识四四拍的拍号并了解其意义。

3、欣赏钢琴独奏《牧童短笛》。

三、教学重点:

学生能够以轻快、富有弹性的声音,有表情的演唱歌曲《捉泥鳅》。

教学难点:附点的演唱、四四拍的强弱规律的掌握。

四、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话题导入。

1.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2.情境创设,实图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看,这是什么呀?”(课件:泥鳅图片)你们玩过捉泥鳅吗?它容易捉吗?(课件:泥鳅的介绍)。

第二环节:歌曲新授。

1、初听师:请同学们说说你们听后感受到的歌曲是什么情绪呢?(欢快地、活泼地、风趣地)。

2、二听师:我们再认真听一听,想想从哪些歌词中你能感觉到小朋友特别想去捉泥鳅呢?(天天我等着你,等着你捉泥鳅)(课件:播放歌曲)。

3、三听师:谁来说说歌曲的最后几句歌词出现了什么情况?(出现了反复,唱唱反复部分,说明了孩子想去捉泥鳅的急迫心情)(课件:播放歌曲歌谱)。

4、学习附点部分的歌唱。

师:请同学们在曲谱中找出附点节奏,并数一数有几处?(8处)师:这些是八分附点音符,这些附点节奏在歌曲中增添了欢快的气氛。

5、跟琴分句学唱歌曲。

师:现在我们来跟琴一句一句的学唱这首歌曲。

6、接口唱练习。

师:你们唱带有附点的一、三、五等单数句,老师接唱双数句。

7、难点解决。师:在歌唱中你觉得还有哪里唱起来比较困难?

8、完整地歌唱歌曲。师:我们一起跟着音乐来完整的唱一遍这首歌曲。

9、理解拍子: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一首几几拍的歌曲吗?(四四拍。它表示的意义: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唱四拍。它的强弱规律为:强、弱、次强、弱)。

10、声势训练:以第一句为例子,第一拍:跺脚第二拍:拍腿第三拍:拍手第四拍:拍肩。

11、师:我们自己打着拍子再来完整的演唱一遍这首歌曲。第三环节:自主创编:

1、师:每首歌曲都有它的情节,这首歌曲里描述了哪几个人?

2、师:你能将这其中的人物表现出来吗?你可以找搭档配合,同学们想一想,动一动,一会请同学们表演唱。

3、请同学们表演并评价。(课件:播放歌曲伴奏)。

第四环节:歌曲欣赏。

1.师:捉完了泥鳅,好累呀!现在我们来休息一下,聆听钢琴独奏《牧童短笛》。(课件:播放歌曲)。

2.课堂小结。

同学们,你们今天高兴吗?美妙的世界,美妙的歌曲给我们带来了欢乐,那么我们也要努力学习本领,让世界变得更精彩。

三年级上学期音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听赏乐曲《森林水车》,感受乐曲主部与插部不同的音乐形象。

2.感受音乐带给的情绪,加强学生的审美。

一、导入部分。

请见过水车的学生,为大家介绍水车的作用。

二、听赏乐曲主部主题。

1.播放乐曲学生感受主题音乐形象。

(1)主题的节奏是舒缓的还是密集的?(比较密集)。

(2)主题是由什么乐器主奏的?(小提琴)。

2.再次播放乐曲,

主题表现了什么样的情景?

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自由回答。

3.再次播放乐曲,要求学生进一步熟悉主题旋律。

三、欣赏乐曲。

1.初次完整聆听乐曲。

2.再次完整听赏乐曲。

播放《森林水车》。乐曲播放结束,教师请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现乐曲的结构(可以用颜色、图式等方式)。

四、课堂小结。

乐曲《森林水车》,是由德国作曲家艾伦贝格创作的。

《对鸟》三年级音乐教学设计

师生问好歌。

1、导入:复习《一只鸟仔》。

2、初听《对鸟》。

设问:歌曲讲述了什么内容?

听后同学自由回答。

3、解题:“对歌”是我国民歌中重要的形式之一。假如对话名往往称“对花”,本歌是对鸟名。所以称“对鸟”

4、复听《对鸟》。

设问:问句与答句在曲调上是完全一样,还是有不同之处?

同学讨论不同之处。

再次复听《对鸟》,感受甲、乙双方对鸟的乐趣,增加爱鸟的情趣。

1、初听全曲。

设问:

a:这首曲子的曲名为《空山鸟语》,你能从音乐声中感受“空山”与“鸟语”吗?

b:这首曲子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

听后同学自由回答。

师生讨论:(可以放音乐录音)。

引子主要表示空山、空谷回声,鸟语(鸟的叫声)交叉与整首乐曲中。

2、复听全曲。

设问:曲中除了“空山”、“鸟语”外,还有什么?是否有“人”在其中。

要求同学仔细听,仔细“品味”二胡的音色。

听后同学说说。

设问:你喜欢选择哪一幅图来表达乐曲的内容?

在括号内打勾。

3、介绍刘天华。

作者刘天华(1895~1932),我国民族器乐作曲家,二胡、琵琶演奏家,音乐教育家。中学时参与学校军乐队学吹军号,曾先后学过铜管乐、小提琴、钢琴等西洋乐器。1914年在失业、丧父、贫病交迫的逆境中自学二胡。1927年创建了国乐改进社,在创作和演奏上均有成绩。还先后在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北京女子高师和北京艺专教授二胡、琵琶、小提琴。刘天华还刻苦学习西洋作曲理论和民间戏曲。他谦虚好学,向各种人(包括演奏家、流浪艺人、和尚、道士、乞丐等)求教,因而在二胡和琵琶上有较深的造诣。他在二胡演奏技巧上吸收了小提琴的优点,把二胡从伴奏乐器提升为独奏乐器,并纳入高等院校的专业教学,为我国近现代二胡演奏学派奠定了基础。他的作品有《病中吟》、《良宵》、《空山鸟语》、《光明行》等10首二胡曲和15首琵琶练习曲。

4、出示二胡让同学观察实物,并且摸一摸,拉一拉,亲身感受的音色。

5、再听《空山鸟语》。

讲清音乐会规则即依照回旋曲式进行。

所有的鸟“齐唱”——鸟的独唱——齐唱——独唱——齐唱……。

让同学自身主持、编排。

可以请个小组推荐一、二个鸟的独唱。

进行评价,对于搜集的鸟叫声好的同学给予褒扬。

三年级音乐《风铃》教学设计

《我是人民小骑兵》是吴光锐、王小平、齐景全作曲的一首木琴独奏曲由手风琴伴奏。结构为三部曲式。全曲由引子――a段(主题及其变化重复);b段(变奏+华彩);a段+尾声三部分组成。乐曲引子曲渐强到减弱的力度变化来模仿马蹄声。乐曲为2/4拍,节奏明快、时而舒展、时而密集,全曲采用乐句重复、音型级进、模进、变奏。旋律在低音、中音、高音区的上行和下行连续进行,速度和力度的变化对比,以及颤音的运用等手法表现了小骑兵在草原上换的腾的场面。音乐所描绘的小骑兵形象鲜明,栩栩如生。

【目标】。

1、欣赏《我是人民小骑兵》感受蒙古族小骑兵的勇敢,了解蒙古族音乐的风格,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喜爱之情。

2、通过静心聆听,学唱主题曲、模仿律动、敲一敲等音乐活动来音乐力度的变化,感知乐曲的音乐形象。

3、引导学生欣赏乐曲《我是人民小骑兵》,听辨主奏乐器――木琴的音色特点,了解乐曲所表达的内容及情绪。

【教学难点】。

尝试听辩出音乐中的风格和乐曲中的力度变化。

【教学重点】。

体会乐曲所描绘的音乐形象,用不同的方式参与音乐的表现。

【教学过程】。

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都来自大草原上,会骑马吗?模仿以下骑马的动作!

学习新课。

师:蒙古小骑兵给我们带来了一段优美的音乐,让我们来听听、看看。(播放《我是人民小骑兵》音乐课件)。

1、你知道是什么乐器在演奏?(出示图片,介绍木琴的形状、演奏方式和音色特点。)。

2、(播放《我是人民小骑兵》动画音乐课件)用动作、声音模仿骑马并听辨音乐力度的变化。

师:看完后你有什么感受呢?(小骑兵在骑马,他很勇敢)。

谁能用声音来学学骑马呢?你是怎么知道小骑兵是由远到近的?

师:小骑兵是从很远的地方来的,那我们的马蹄声该怎样呢?(由远及近,越来越响,渐强)用木鱼、双响筒等乐曲来学一学。

师:那如果离我们越来越远了应该怎么表现呢?(由近及远,越来越轻,渐弱)。

3、创编故事情节。

师:小骑兵从遥远的地方来,一路上会遇到哪些事呢?你能讲给大家听听吗?(结合图片)。

4、学习创编各种骑马舞蹈的动作,表演《我是人民小骑兵》体会小骑兵的勇敢。

师:如果去美丽的大草原上玩,什么作为我们的交通工具呢?

老师可不太会骑马,谁能来教教我呢?(鼓励学生创编多种骑马方式表演)。

师:小朋友们表演的都不错,那你觉得如果我们去大草原的话还要注意什么呢?(学习小骑兵勇敢的精神)。

再次完整的听乐曲,并总结。

《对鸟》三年级音乐教学设计

1、了解作者,积累语言。

2、训练默读课文,品析文中生动语言。

3、感受作者爱鸟,悲鸟情怀。教学重点:品析文中精美语言,教学难点:体会作者情感。

听听,说说,读读,写写。

一、导入写鸟诗歌导入。

二、检查预习作者、字音。

三、进入文本。

(一)读“鸟”

自由朗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1、本文的中心句是什么?(文眼)。

2、作者爱鸟的哪些方面?

请用“梁实秋爱鸟的……,你看(听)……”句式回答。(齐读关于鸟的描写,课下摘录文本)。

(二)品《鸟》。

默读课文三四段,找出你最喜欢的句子或字词,说说理由?(修辞、句式、字)(视频“鸟语”)。

(三)悟“鸟”默读全文,思考:

鸟儿这么可爱,是否也有让人同情悲哀的时候,在哪里体现出来?(联系时代背景由悲鸟到悲人)。

(四)“鸟”说。

假如你是一只鸟,你有什么话想说呢?

四、布置作业。

1、推荐梁实秋《雅舍小品》。

2、仿照《鸟》中描写动物外形、动作、声音等的方法,为你所熟悉的动物写一个“素描”。

《对鸟》三年级音乐教学设计

本课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一章第三节。教材的编排是按照生物圈的环境特点来探究各类动物与各自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特点,没有像原教材那样按进化顺序逐门逐纲地讲述各类群动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从生物这门学科的角度来看,按照进化的历程来进行比较适合一些。我对本章教材进行了简单的处理,经过调整,这节课是在学生学习鱼类之后、哺乳动物之前进行的。

初二年级的学生思维灵活,感情丰富,有较强的合作意识,动手操作能力;初二年级的学生具备一定的生物学习基础,一定的分析综合能力,有一定的自我学习能力,能够将理论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能够对现有的材料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和概括;初二年级的学生虽对空中飞行的动物比较熟悉,但对它们有哪些结构特点是于空中飞行的知识还不甚明确。所以教师要注意多从生活实际出发,加强感性认识,使学生便于理解、掌握。

知识目标:

通过对鸟的形态结构、生理行为的观察与探究,使学生能理解鸟类适于空中飞行的特点。

能力目标:

1、通过对“鸟适于飞行的特点”的探究,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鸟的资料”的阅读和学习,培养学生形成和具有善于搜集和积累课外知识的能力和习惯。

情感目标:

1、通过观看有关鸟类行为的录像资料,引发学生确立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

2、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相互合作的协作精神。

探究和观察“鸟类适于飞行的特点”,使学生能阐明鸟类适于飞行的形态结构特征和生理功能特征。

探究过程及鸟类的双重呼吸。

情境导入法、小组重点讨论法和探究总结法等。

几种鸟的模型,家鸽骨骼的标本,鸡腿骨实物,两张大小相同的纸,教学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图片及短片来导入新课,陶冶情操。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想像鸟一样高飞吗?

欣赏各种鸟的憨态和飞行的英姿,兴奋和向往状态。

较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习欲望。

折纸飞机,引出探究。

教师先完成一个演示,扔出纸和书,体现出鸟适于飞行轻的特点。

指导学生做游戏:

将纸折成飞机与纸张同时扔出,比较两种情况下纸飞出去的距离长短,与飞行时的形状,体现出体重轻及提供动力的特点。

自己动手折纸飞机,鸟的飞行可能与形状、重量、动力有关,体现出能够飞行的物体形状及提供动力的特点。

在第二环节的教学中同样需要用一定的方式继续保持学生的兴奋状态。学生不会觉得学习内容枯燥,很难理解,远离生活。

自主学习,归纳总结。

引导学生详阅教材探究实验的内容,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本组的实验实施计划,并讨论该计划的合理性,再开始探究实验。

提供实物及模型,辅助讲解与说明。

屏幕显示相关内容。

引导学生从家鸽的身体形状和四肢的变异、肌肉、骨骼、消化、循环、呼吸系统等图片及资料,教师巡回参与学生之间的讨论交流,融入到学生中去。出示鸟的引导学生探究。

教师播放录像。

学生分组讨论本组的实验实施计划并讨论该计划的合理性。

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讨论问题,让学生在小组中发表自己的看法,交流碰撞自己的想法,

模拟鸟飞行时的状态,正确地扇动自己的胳膊体会鸟的飞行,总结归纳。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挑战与竞争的欲望,活跃他们的思维,培养表达、交流和综合等能力。由部分带动全体,以点带面,为学生理解生物体形态结构和功能的统一性和整体性提供了有力的帮助。达到学生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共同进步提高。

填空反馈,提升主题。

引导学生全面阐述鸟类适于飞行的特点,出示相关的填空内容,激励学生。

表达交流。

填空练习。

使得所学知识规范化,整体化,让学生能够形成更直观、更生动的印象,再次系统地理解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科学观。

板书设计。

空中飞行的动物——鸟。

体形骨肌肉。

形状体表轻消化动力消化。

骨呼吸循环。

呼吸。

课后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初中二年级的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他们对于鸟的飞行已有许多感性认识,也有不少相关的生活经验做铺垫,具备进行自主学习和归纳的条件,所以对本节课,我的设计是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进行探究实验、分析阅读已有的资料,并进行分析、合作讨论和交流,从而让学生自己归纳总结出鸟类适于飞行的特点。通过探究使学生明确动物对环境的适应,除了有外部形态、内部结构的适应外,还有生理方面和行为方面的适应,引导学生用辩证的观点来看待动物与环境的关系,同时概括鸟类适于飞行的主要特征。

优势:

1、教学内容设计比较合理。我将鸟类适于飞行特点划分三大板块,分别是轻、形状和动力,引导学生通过鸟类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逐个探究之后,再放到一起进行小结,最后进行填空练习巩固。整节课过渡自然流畅,条理清晰明了,避免了因知识多而零乱造成学生的记忆困难,大大提高了知识的系统性及整体性。

2、教学资源的利用比较好。从实物到模型到图片到多媒体,尽可能的多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激发兴趣,激活思维。这些教学资源从一开始就吸引了学生,为学生积极热情的投入到学习探索中去奠定了情感基础,课堂紧张而愉快,对本课重难点的突破起到很大作用。

3、教学方法符合新课标的理念。整个教学过程通过让学生观察、讨论、分析和探究活动去发现知识,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习惯、分析问题的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也较好的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4、教学效果方面:通过一系列的探究,学生能够在感性认知的基础上,分析、概括、深化生物知识并较为系统总结出鸟类适于飞行的特点,并且反馈情况非常好,让学生体会到了学习生物知识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劣势:

1、折飞机时应事先让学生准备好纸张,学生的参与就会更积极一些。

2、在小组分析讨论时,教师再多提供一些材料和指导,让学生的思考分析等能力进一步提高。

3、结尾的部分再贴近生活一些,再多给学生一些鼓励,学生的学习激情会更高。

三年级上学期音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感受歌曲雄壮、神气的进行曲风格。

2.能用饱满的热情、奋发向上的情绪演唱歌曲《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课前播放歌曲伴奏,创设情境。

二、新授:趣学新歌。

1.初听歌曲第一段,感受歌曲的情绪。

2.复听歌曲,感知情绪和音乐节拍特点。

3.教师范唱(或播放音频)。

同学可以选择喜欢的伴奏方式,比如拍手跺脚踏步等等。

4.看课本或者音频读歌词跟录音唱。

5.编排形式表演歌曲。

三、拓展欣赏《闪闪的红星》。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很高兴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了《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让我们向着美好的明天,好好学习,前进前进吧!下课!

三年级音乐教学设计人教版

学习目标:

1.正确朗读课文,认识生字,会写生字。

2.运用诗句积累、资料交流、说话练习等形式感受月亮的神秘,了解月亮是一个怎样的世界。

3.激发爱科学的兴趣和勇于探索大自然奥秘的热情。

学习重点:

了解月亮是一个怎样的世界,感受月亮的神秘。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出示明月图)夜幕降临,一轮明月悬挂在高高的夜空。望着明月,你想到了什么?

2.皎洁的月光引起了小朋友们多少美好的遐想啊!古代的诗人借明月寄相思,借明月抒情怀,写下了不少关于月亮的诗句。来吟诵一下你课前收集的描写月亮的诗句吧!

老师也收集了一些,一起来读一读。

3.多么动人的诗句,多么美丽的月亮!(出示句子)夜幕降临,一轮明月悬挂在高高的夜空,那皎洁的月光曾引起人们多少美好的遐想!

指名读。“遐想”是什么意思?你能给它找个近义词来理解吗?找近义词和查字典、联系上下文一样,都是理解词语的好方法。

你能读好这句话吗?

4.对于月亮,人们充满了好奇。齐读第一段。

5.我们今天学习的课文是《月球之谜》。“之”是什么意思?“谜”是什么意思?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完后在书上标一标:课文写了哪些月球之谜?

2.反馈:说一说有哪些月球之谜。

3.认读生字词,指导书写难写的生字。

三、学习课文,感受“奇异”

1.1969年7月20日,两名美国宇航员踏上月球,终于揭开了月球神秘的面纱。默读第2段,划出写月球景色的句子。

2.读句子,说一说:月球上有____________,没有____________。

3.补充资料,认识环形山。

大家好!我登上月球后,看见这里的天空____________,表面却____________。我的周围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我没看到____________,没发现____________。在我看来,月球是____________。

5.课前老师请大家收集了关于月球的资料,现在请你做一次整理,选择你认为最奇异的一点一会儿再学习小组里和小伙伴交流。

小组内交流关于月球的资料,组长组织好发言顺序,要求认真倾听同伴的发言,听不明白的地方可以提问。

全班交流。听了同伴的发言,你有什么收获,或者有什么疑问?

五、课堂小结,完成作业。

通过刚才的学习,哪个月球之谜已经被解开了?齐读第二段。这堂课我们就学到这里。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对鸟》三年级音乐教学设计

《幸福鸟》是湘教版教材四年级上册第25课。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一个叫旺嘉的孩子,为了让生活在西藏的人过上幸福的生活,不畏艰难险阻,克服重重困难,终于找到幸福鸟实现自己的愿望。课文编写的主要目的,是要让学生明白不畏艰险,克服重重困难,才能得到幸福的道理。四年级的学生,语文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但仍然应重视字、词、句、段、篇的训练,加强读书指导,拓展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为了使学生明白蕴含在课文中的道理,我先用谈话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然后让学生初读课文,大概感知课文内容。接着就让学生反复朗读,在教师的.引导下,理解课文中的重点句段,使学生明白蕴含在文中的道理。

(1)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旺嘉为寻找幸福鸟所经历的困难。

(2)学生能通过集体探究,体会语文学习的快乐,提高语文素养。

(3)懂得要不畏艰险,克服重重困难,才能得到幸福的道理。

重点、难点:

(1)身临其境地了解旺嘉为寻找幸福鸟所经历的困难。

(2)懂得要不畏艰险,克服生活中的重重困难,才能得到幸福的道理。

多媒体课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谈话交流。

2、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听课文录音,感知全文。

2、概括主要内容: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三)细读课文,探究感悟。

1、前后对比,整体感悟。

(1)对比朗读,体会情感。

西藏人原来的生活是什么样的?后来发生了什么变化?(男女生分角色朗读)。

(2)体会并运用排比句:“没有没有也没有”

(3)体会首尾呼应的写作手法。

2、品读三关,指导朗读。

(1)集体探究第一关。

迅速浏览课文,找出旺嘉遇到的难关。

(2)分组讨论第二关、第三关。

小组讨论,旺嘉在第二关、第三关分别遇到了什么困难;他是如何应对的;最终结果怎么样。

(3)汇报交流,学生质疑。

3、总结提高,体会中心。

旺嘉是个怎样的人?你想对旺嘉说什么?

旺嘉我想对你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拓展延伸,情感升华。

同学们,幸福是靠什么得来的呢?幸福路上,如果遇到困难我们要如何面对?

板书设计:

25、幸福鸟。

盼望幸福。

乱石滩。

寻找幸福。

大沙漠。

得到幸福。

雪山。

三年级音乐《风铃》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类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感受体验、自主学习的方式,学会唱歌曲“七个小兄弟”,能对歌曲进行综合性、创造性表演。

2、通过聆听和表演《do―re―mi》,走进音乐的世界,在“听一听、唱一唱、演一演”中丰富学生的音乐体验,享受音乐带来的快乐。

过程与方法:

在教学中采用听赏、分析、比较等方法,让参与、体验音乐的魅力,了解和熟悉“音乐朋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听、唱、动等音乐活动中体验音乐作品带来的乐趣,萌生积极尝试好探索音乐奥秘的愿望。

二、教学重点、难点。

1、学生对歌曲能进行综合性、创造性的表演。

2、用不同的方式感受歌曲的情感。

三、教学准备。

钢琴、vcd。

四、教学过程。

(一)情景定向导学激趣。

目的:通过聆听和表演《docre――mi》,走进音乐的世界,在“听一听、唱一唱、演一演”中丰富学生的音乐体验,享受音乐带来的快乐。

要求: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参与音乐的听、唱、议、演等各项活动,并从中感受到音乐带来的快乐。

方法:赏析、体会、参与、表现。

过程:

1、动一动。

学生随着《do―re―mi》的伴奏音乐,与教师一起律动。

2、猜一猜(初听歌曲,感受歌曲情绪)。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要给大家介绍七个新朋友,他们是谁呢?

听赏歌曲《do―re―mi》。

3、议一议(复听歌曲,深入感受)。

师:有谁知道刚才欣赏的歌曲叫什么?是哪部电影的插曲?

简介美国电影《音乐之声》的故事情节。

复听歌曲,请学生议一议歌曲的情绪以及演唱形式的变化。

4、演一演(参与表演、加深体会)。

用表演的形式加深学生对演唱形式(领唱与合唱)和歌曲中所表达音乐形象的体验。

1)学生分组讨论,选出一位同学扮演老师(或老师担任),表演歌曲的领唱部分,其余同学分成七个小组,分别扮演doremifalasi七个小音符,表演歌曲的合唱部分。

2)相互评价。

全班同学在唱唱、跳跳的同时展开相互评价,提高学生自身的欣赏和表演水平。

(二)感受探索自主学习。

目的:能用活泼欢快的歌声演唱表现歌曲《七个小兄弟》。

要求:引导学生自我感受,在音乐实践活动中探索音乐元素,这是三年级学生音乐学习的发展性要求之一。

方法:赏析、体会、参与、表现、合作。

过程:

1、小音符的本领。

师:这七个小音乐就像是《白雪公主》里七个神秘的小矮人,它们的本领可大了,能变化出成千上万不同的曲调。

师小结:小音符有高有低,有长有短,可以形成千变万化的组合。

2、引入歌曲《七个小兄弟》的学习。

1)播放歌曲《七个小兄弟》的录音,请同学们听辨歌曲旋律在节奏变化后所产生的不同情绪,感悟音的高低、长短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让学生反复听赏、感受、体验中,通过自主学习,学会此歌)。

2)听别歌曲中(1―4小节)与(21―――24小节)进行对比,找出它们的相同与不同。

3)分男生、女生进行演唱。

3、表演与创作。

4、歌曲拓展编创活动。

师:童话故事里的七个小矮人,有一个非常可爱又漂亮的朋友,是谁呀?(白雪公主)。

师:我们也把她请来跳舞、唱歌吧!

(讨论决定由班上一位女生扮演“白雪公主”,男生扮演“七个小矮人)。

分组讨论并进行创编动作,并做汇报表演。引导学生进行相互评价。

(三)首尾呼应深化主题。

目的:挖掘生活中跟音乐有关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创造才能。

要求:通过寻找生边能够发出响声的物品,演奏或为歌曲进行伴奏。

方法:讨论法、比较法、表演。

过程。

1、师:同学们,其实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东西都能发出美妙的`声音,有的甚至还能唱歌呢!

2、教师和学生一起寻找身边能够发出响声的东西,创编简单的节奏,为歌曲《七个小兄弟》进行伴奏。

(四)小结。

三年级上学期音乐教学设计

活动目标:

1.感受台湾民歌歌伴舞的音乐特色及浓厚的生活情趣。并能随音乐用歌声与动作表现音乐的韵律美和节奏美。

2.认真倾听歌曲并观看表演,理解歌词内容,并利用连线游戏和表演动作帮助记忆歌词。

活动准备:

1.音乐《蜗牛与黄鹂鸟》;视频《蜗牛与黄鹂鸟》。

2.课件:“福台”地图一张;台湾景点幻灯片;大张白纸一张。

3.幼儿人手一张迷宫图,勾线笔。

活动过程:

一、引入。

1、认识台湾。

今天我带来了一张图片,你们看看认识吗?(中国地图)。

在这张中国地图上,有我们美丽的福建,你们知道在哪吗?在福建的对面有一个岛屿,叫(台湾岛)。

福建和台湾离的很近,谁去过台湾?听说过台湾?

台湾有哪些好看的景点,有好吃的小吃呢?(乌龙茶、日月潭)。

--播放多媒体课件。

为什么叫日月潭。

二、欣赏歌曲。

1.欣赏《蜗牛和黄鹂鸟》。

有谁听过台湾小朋友唱歌呢?或者听过台湾的民歌?

今天我给你们带来了台湾小朋友唱的歌,台湾小朋友用一首很好听的歌曲给我们讲述了一个故事。

-----歌曲播放第一遍。

这首歌说的是谁和谁的故事呢?

蜗牛和黄鹂鸟在哪呢?

蜗牛和黄鹂鸟直接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呢,我们再来听一听。

-----歌曲播放第二遍。

现在谁听出来了,它们之间发生了哪些有趣的事情?

2.欣赏《蜗牛和黄鹂鸟》,并将歌曲中的故事体现在图画中,了解台湾语言的特点。

现在老师再给你们听一遍,这次在听歌曲的过程中,老师把这个故事用画笔画出来,等歌曲唱歌,故事就画完了。

----歌曲播放第三遍,老师根据歌曲画图。

来我们一起看看老师是怎么讲歌曲带到这幅图画里的。

房子有一扇大大门,门前有一颗葡萄树,歌曲中是怎么唱的呢?

有谁知道为什么门前一个葡萄树要唱成阿门,阿前。

因为台湾人跟我们厦门人说话很像,他们在说话的时候很喜欢说一个阿字,阿公,阿爸,在这首歌里用到了很多阿字,阿这个字在歌中让这首歌听起来很有节奏,很好听。

有阿的地方贴上一个小嘴,看看这个故事中一共有多少阿字。

现在拿出我们的小手,和我一起找找,音乐中的故事藏在这幅图的什么地方,歌词唱到哪小手就指到哪。用小手当鼓槌,前奏的时候敲起来。

-----歌曲播放第四遍。根据歌曲去图画里找对应的事物。

3.欣赏歌曲,并在迷宫图中找出故事中提到的事物。

我还把这个藏在了一个小迷宫图里,先用眼睛看看图上有什么,看看音乐里的故事在这幅迷宫图的什么地方。

根据老师的要求听音乐找图片。

-----歌曲播放第五遍,根据歌词去迷宫图里找对应的事物。

刚才我们是听音乐找图片,现在我们通过听音乐走迷宫。

根据老师的要求听音乐走迷宫,一句歌词走一步。

-----歌曲播放第五遍,听歌曲走迷宫。

三、观看视频,学习歌曲的舞蹈动作。

1.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段视频,请小朋友看着视频对照你的迷宫图,都走对了吗?

-----播放动画视频。

刚才我们听了台湾小朋友唱的歌,也知道了蜗牛和黄鹂鸟故事的顺序,看看你走对了吗?

2.今天我还带来了一段视频,你们想知道台湾的哥哥是怎么表演蜗牛和黄鹂鸟的吗?

-----播放舞蹈视频。

台湾的哥哥用什么乐器来表演这个故事呢?你们最喜欢哥哥们的什么动作呢?

我们再来看一遍视频,看看台湾的哥哥有哪些动作。

-----播放舞蹈视频,学习动作。注意观察舞蹈动作有哪些是重复的。

-----歌曲播放第五遍,听着歌曲表演舞蹈动作。

3.今天我们听了台湾小朋友唱的歌,还看了台湾哥哥的视频,还用找规律的办法学习了哥哥的动作,今天我还请了我的好朋友来给小朋友们表演另一种动作的《蜗牛和黄鹂鸟》,请大家一起欣赏,跟着学习。

三年级音乐《风铃》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在听赏《老师你好》后,能说出歌曲所表现的情绪,能设计形体动作参与歌曲表现。

2、能学会《老师最理解我》,表现歌曲的情绪,能选择合适的节奏型,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3、能尝试把写给老师的祝福语填写到歌曲中演唱出来。

教学重点:

学会唱《老师最理解我》这首歌,并能选择合适的节奏用打击乐器伴奏。

教学难点:

能将写给老师的祝福语填写到歌曲中并唱出来。

教学过程:

一、听赏歌曲《老师你好》。

1、边听《老师你好》的音乐边拍手进教室。

2、歌曲赞美了谁,再用谈话的形式让学生谈谈“自己喜爱的老师”;“老师是怎样关心、爱护我们的”等等。

3、聆听歌曲并回答问题。

(1)歌曲的情绪和速度是怎样的?

(2)能用什么体态动作参与歌曲的表现?

4、听赏歌曲并参与表现。

5、写祝福语献给老师。

第二课时。

二、学习歌曲《老师最理解我》。

1、聆听歌曲。

2、练习伴奏。

(1)出示三角铁、碰铃、响板、沙球、铃鼓等乐器的节奏伴奏谱,让学生任选一条自己喜欢的节奏,先用拍手等动作代替打击乐器,尝试为歌曲伴奏。

(2)分四个大组讨论交流。

(3)全班随乐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3、学唱歌曲。

(1)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2)听录音轻声跟唱一次歌词。

(3)学生随琴声自由划拍视唱歌谱,找出难点。

(4)解决歌曲中的切分节奏难点,重点指导唱谱。

4、随琴演唱歌曲。

三、歌曲表演。

用歌声表现歌曲欢快的情绪。

加入打击乐器伴奏表现歌曲。

四、尝试填词。

五、小结。

三年级音乐教学设计

1、引导学生感受4/4拍歌曲优美的意境,感受家庭的温暖,深情的演唱歌曲。

2、引导学生认识全音符、了解4/4拍的含义和强弱规律。

1、指导学生声断气连的歌唱。

2、用身体动作感受和表现4/4拍的强弱规律。

《小小的`船》歌曲录音。

一、导入。

1、听音乐做律动(播放《小小的船》歌曲录音)。

二、教唱歌曲。

1、分别听歌曲《小小的船》和《小船》第一段歌词,熟悉歌曲旋律。

(1)提问:感受一下两首歌曲有什么异同(从情绪、节拍、速度等方面考虑)?

(2)复习3/4拍号的含义和强弱规律,引导学生学习4/4拍号的含义和强弱规律。

(3)用身体动作感受和表现4/4拍的强弱规律。如第一拍拍手;第二拍手打开;第三拍拍腿;第四拍手打开。

2、完整聆听《小船》的范唱录音,让学生再次感受4/4拍的韵律,进一步熟悉4/4拍的强弱规律。

3、用哼鸣模唱歌曲旋律。

4、学生有感情的朗读歌词,教师音乐伴奏。

5、教师声情并茂地范唱歌曲,学生轻声跟唱。

6、学生随伴奏演唱歌曲。

三、歌曲处理。

1、指导学生演唱好弱起拍,休止符处声断气连,注意倚音的演唱。

2、结束音要唱满四拍,讲解全音符,让学生了解全音符的形状和时值。

三年级音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感受4/4拍歌曲优美的意境,感受家庭的温暖,深情的演唱歌曲。

2、引导学生认识全音符、了解4/4拍的含义和强弱规律。

重点难点:

1、指导学生声断气连的歌唱。

2、用身体动作感受和表现4/4拍的强弱规律。

课前准备:《小小的船》歌曲录音。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听音乐做律动(播放《小小的船》歌曲录音)。

二、教唱歌曲。

1、分别听歌曲《小小的船》和《小船》第一段歌词,熟悉歌曲旋律。

(1)提问:感受一下两首歌曲有什么异同(从情绪、节拍、速度等方面考虑)?

(2)复习3/4拍号的含义和强弱规律,引导学生学习4/4拍号的含义和强弱规律。

(3)用身体动作感受和表现4/4拍的强弱规律。如第一拍拍手;第二拍手打开;第三拍拍腿;第四拍手打开。

2、完整聆听《小船》的范唱录音,让学生再次感受4/4拍的韵律,进一步熟悉4/4拍的强弱规律。

3、用哼鸣模唱歌曲旋律。

4、学生有感情的朗读歌词,教师音乐伴奏。

5、教师声情并茂地范唱歌曲,学生轻声跟唱。

6、学生随伴奏演唱歌曲。

三、歌曲处理。

1、指导学生演唱好弱起拍,休止符处声断气连,注意倚音的演唱。

2、结束音要唱满四拍,讲解全音符,让学生了解全音符的形状和时值。

小学三年级音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音乐活动唱一唱《太阳出来了》,是让学生用歌声表现太阳出来时壮美秀丽的场景。

2、能学会用明亮、圆润而和谐的声音演唱歌曲《太阳出来了》,表现歌曲活泼、热情、生气蓬勃的情绪。教学重点:

用明亮活泼和谐的声音演唱《太阳出来了》教学难点:

歌曲中的合唱部分。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准备:

课件、电子琴。

教学过程:

1、谈话导入,出示课件三声部练习曲。

2、将学生分成三个声部和老师一起完成这个活动《太阳出来了》。二、歌唱太阳。

1、导入揭示课题:《太阳出来了》。

听录音回答问题,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速度是怎样的?师归纳:歌曲情绪:热情活泼;速度:稍快。

2、再听一遍,请同学们一边哼唱旋律,并找出旋律相似或节奏相似的乐句。旋律相似:出示课件,教唱找出难点。节奏相似:出示课件,教唱,重点教唱二声部。3、欣赏图片,了解歌曲内容,熟悉音乐旋律。

(1)引导欣赏图片,请学生说说图片有什么。

(2)帮助学生理解歌曲内容。

师:谁出来了,小鸟在干什么,怎么唱的?我们来唱一唱。师:谁吹来了,树叶在干什么,怎么唱的?我们来唱一唱。师:谁涌来了,大海在干什么,怎么唱的?我们来唱一唱。师:什么响起了,我们在干什么,怎么唱的?我们来唱一唱。学唱歌曲。

(1)师范唱歌曲。

师:老师把你们看到的'图画,配上音乐唱一唱。

(2)跟随教师演唱歌曲。

5、练唱歌曲。

(1)学习演唱歌曲每一句的句末象声词时跳跃地演唱。

(2)学习用接唱这一演唱形式演唱歌曲。

师:老师唱前半句,你们唱后半句。也可以请学生分组演唱。

6、学生边看图,边完整地演唱《太阳出来了》。

7、师伴奏合唱这首歌。

8、听录音哼唱一遍。

9、听伴奏带合唱歌曲。

10、用口风琴试着来吹奏旋律。

第二课时:森林与小鸟。

教学内容:

欣赏《森林与小鸟》。

教学目的:

通过欣赏,让学生认识到热爱地球,热爱动物对我们人类的重要,爱护环境,人人有责,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教学准备:

录象资料、有关地球环境恶化的文字、图片、《森林与小鸟》的录音带、打击乐器(碰铃、响铃、双响筒、沙锤、三角铁、铃鼓)各种头饰。

教学重难点:

通过欣赏《森林与小鸟》,掌握乐曲的情绪,摸唱乐曲的主题并能区分乐曲的段落。

教学过程:

1、师:今天老师带你们去森林做客,小鸟们要开森林大会!我们去参加,好不好?

2.(播放第一部分乐曲):师开始语言引导—————“在去的路上,我们听到(小鸟快乐的叫声),森林的早晨是那么(优美、宁静)。(小鸟)醒来了(它们唧唧喳喳像是迎接即将到来的黎明)”。

播放这一段音乐的时候,老师用柔和的声音,轻轻地朗诵,引导学生们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和宁静。

3。师:小鸟真高兴,我们呼吸了新鲜空气,感染了它们的喜悦,我们和小鸟一起跳舞迎接黎明。(再播放第一部分乐曲)。

这部分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多听感受大自然的美。

1.情景导入:播放课件(一阵狂风,森林被砍伐,河流被污染,垃圾到处都是·······).鸟在哭诉:谁把我们的家毁了,我没家住,没水喝,我的兄弟姐妹死的伤的,呜呜·····我的家变了一个垃圾场。

(出示录象资料,幻灯片:有关地球环境变换的文字,图片。)。

己。

2.师:这是怎么回事?(让学生们说一说)。

3.师:同学说的都是对的,那现在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4.师:(边说边放关于地球的图片)地球是我们的妈妈,也是动物的妈妈,我们应该好好爱护她,对吗?现在我们来帮助小鸟也是帮助我们自己重建没好的家园,好吗?这时候让每个学生动手,布置(已准备好的道具)森林,河流,草地,花园,蓝天,白云,太阳等等。(课前,早已准备好、做好的花、草、树、鸟等各种手工作品,把它一一放在桌上,让学生们从中获得美好的创作灵感),请每一位学生为森林添上一笔,摆上作品—————很快,森林焕然一新。(布置的时候播放乐曲)。

这部分是让学生知道什么是破坏环境,又怎样爱护环境,美化环境。

1。出示课件(开始播放第二部分乐曲):欣赏第二部分乐曲(分四个小舞曲听)让学生听完每一段圆舞曲,分组讨论说一说感受。

第二部分分四个小圆舞曲。

a)第一圆舞曲欢快、活泼,一强一弱的力度对比更增添了。

俏皮的儿童情趣。

b)第二圆舞曲节奏变得紧凑,铜管乐器的加入,把情绪推向了高潮,好像森林里一片热闹的景象。

c)第三圆舞曲是一首舒展、优美的圆舞曲,同前两个圆舞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由玄乐奏出的抒情性旋律,使人联想起小鸟们懂得舞姿。

d)第四圆舞曲稍活泼,带有装饰音的旋律,使音乐显得非常轻快。

三年级音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欣赏唢呐独奏《打枣》,感受乐曲诙谐、幽默的音乐形象。

2.通过欣赏乐曲《打枣》,了解民族乐器唢呐,听辨大小唢呐的音色区别。

一、导入部分。

播放乐曲《打枣》引子部分,请学生听辨乐器音色。

二、欣赏乐曲《打枣》。

1.完整听赏乐曲,初步感受乐曲的情绪。

完整播放《打枣》并提出问题:

(1)乐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2)你能感受唢呐在演奏过程中,音区的变换和对比吗?

听完以后,教师针对以上两个问题,请学生回答。

学生回答完以后,教师介绍乐曲内容。

2.小结《打枣》是一首活泼、风趣的唢呐独奏曲,表现了河北农村,爷爷和孙女在庭院里打枣的欢乐情景。

3.完整听赏乐曲。

完整聆听乐曲《打枣》音频,学生认真聆听并随音乐的进行展开想象。

三、课堂小结。

本节课通过欣赏唢呐独奏曲《打枣》,让同学们感受到了乐曲诙谐、幽默的音乐形象以及歌曲的民族风格。

小学三年级音乐教学设计

由于开课时创造性地将学生引入特定的情境中,学生听新闻,论新闻,使学生有较强的期待心理,学习兴趣陡增。

巧设情境,让学生以“小探长查案”为主线学习探究,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因而使学生的学习潜能充分地激发出来,整个课堂高潮迭起,精彩纷呈。课堂精彩哪里来?学生精彩哪里来?我觉得巧妙的教学设计、对学生的充分尊重、和谐的教学氛围,是学生“出彩”的重要原因。

我们应当从学会只是转向教会方法,重视学生的自学能力与创新精神的培养,扎实加强了语言文字的训练,注意听、说、读、写相结合,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俗话说:“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教学中设计的论坛答记者问,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越大,他们兴趣盎然,各抒己见。在这样的情况下,像“杯弓蛇影、谈虎色变、闻风丧胆、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之类的词语也能随口说出,也就不足为奇了。

最后在学生畅谈学文文的感受后进行小结颁奖,与课的开头相呼应,既评价了学生又总结了全课,还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真是一举三得!

篇二:惊弓之鸟教学反思《惊弓之鸟》这是一则成语故事,讲的是古时候魏国一位有名的射手更羸只拉弓不射箭,,便使天上飞过的.一只大雁掉下来的事。

文章的最后一个自然段是本课的重点段,教学中我是这样设计的:

1、指名朗读这段话,看看这一自然段更羸说了几句话?

2、用“﹏﹏”划出重点的词句。

3、其中哪些是更羸看到的和听到的?

联系前文中“一只大雁从远处慢慢地飞来,边飞边鸣”一句想一想,句中只有一个“鸣”,更羸怎么知道它的声音很悲惨?引导学生结合大雁的生活习性进而体会出更赢善于观察和思考的特点。

4、第二句还是说更羸看到和听到的吗?为什么?(小小组讨论)。

(1)交流,引导学生认识到这是在分析现象产生的原因。结合句子意思理解“愈合”和生孤单失群”的意思。

(2)读了这个句子,你发现了什么?(同桌交流)。

(3)出示练习“大雁飞得慢,因;叫得悲惨,因为()。”让学生用这种句式来说一说强调原话,以加深对这一内容的理解。

说说哪些是观察到的,哪些是经过分析得出的?

(4)再读这句话,现在你又读懂了什么?

引导学生在深入理解这两句的基础上,认识到任何分析、推测都是建立在观察的基础上的,使学生懂得更赢根据看到的、听到现象进行了分析,得出“这是一只受过箭伤的鸟”的判断。

5、小小组重点讨论:更羸又是怎样进一步分析的呢?

出示训练题目:“大雁拼命往高处飞,因()掉了下来,因为()。”学生独立思考、分析,交流。

7、分小小组研究、交流;。

可提示:这只受过箭伤的大雁前一次听到弦响与它受到箭伤什么关系?

8、师小结:大雁前一次听到弦响之后,离弦而出的箭就射中了它,害得它孤单失群、受尽痛苦;而这次它又遇到了相类似的情况(板书:遇到类似情况)――弦又响了,以为又会被箭射中,所以心里会如此的害怕,拼命往上飞,结果伤口裂开掉了下来,成了一只惊弓之鸟。(板书:惊弓之鸟)。

109在我们平时的生活中,有没有像这种“惊弓之鸟”的现象?

《心理学》告诉我们,分析和综合是思维的基本过程。教学中,引导学生了解这两个分析推理的过程,不仅能使学生深刻地理解课文的内容,同时又培养了学生分析、推理的思维能力。这样,把能力的训练落在了实处。整个教学过程,我觉得我教得收放自如,学生学得很有兴趣,课堂气氛活跃题在今后的教学中还要注意给学生创设一个大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课堂实而活。对于学生读书的指导还要多下些功夫,特别是学生良好读书习惯的培养。

三年级音乐教学设计

1.通过集体欣赏和分组视唱、听辨各声部的旋律等方法,感受合唱曲《小乐队》的变换无穷的结构魅力。

2.学生通过配合欣赏《小乐队》进行舞蹈律动的编创,培养创造和参与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学生随着《法国号》音乐,边做律动边唱。

2.导入新课内容。

二、听赏《小乐队》。

1.完整聆听歌曲《小乐队》。

请大家注意听,我们的新朋友就在这首歌里。

2.简介小提琴、单簧管、小号、大鼓四件乐器。

(1)观看四种乐器演奏图片,可以模仿演奏姿势。

(2)小游戏:“找朋友”。

3.完整欣赏《小乐队》的演唱录音,听出演唱的顺序。

三、课堂小结。

师:今天的课给我们带来了四位新朋友,它们是谁啊?(学生回答)。

三年级音乐《七个小兄弟》教学设计

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感受体验、自主学习的方式,学会唱歌曲“七个小兄弟”,能对歌曲进行综合性、创造性表演。

2、通过聆听和表演《do— re— mi》,走进音乐的世界,在“听一听、唱一唱、演一演”中丰富学生的音乐体验,享受音乐带来的快乐。

过程与方法:

在教学中采用听赏、分析、比较等方法,让参与、体验音乐的魅力,了解和熟悉“音乐朋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听、唱、动等音乐活动中体验音乐作品带来的乐趣,萌生积极尝试好探索音乐奥秘的愿望。

1、学生对歌曲能进行综合性、创造性的表演。

2、用不同的方式感受歌曲的情感。

钢琴、vcd

目的:通过聆听和表演《do –re——mi》,走进音乐的世界,在“听一听、唱一唱、演一演”中丰富学生的音乐体验,享受音乐带来的快乐。

要求: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参与音乐的听、唱、议、演等各项活动,并从中感受到音乐带来的快乐。

方法:赏析、体会、参与、表现。

过程:

1、动一动

学生随着《do—re—mi 》的伴奏音乐,与教师一起律动。

2、猜一猜(初听歌曲,感受歌曲情绪)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要给大家介绍七个新朋友,他们是谁呢?

听赏歌曲《 do—re—mi 》。

3、议一议(复听歌曲,深入感受)

师:有谁知道刚才欣赏的歌曲叫什么?是哪部电影的插曲?

简介美国电影《音乐之声》的故事情节。

复听歌曲,请学生议一议歌曲的情绪以及演唱形式的变化。

4、演一演(参与表演、加深体会)

用表演的形式加深学生对演唱形式(领唱与合唱)和歌曲中所表达音乐形象的体验。

1)学生分组讨论,选出一位同学扮演老师(或老师担任),表演歌曲的领唱部分,其余同学分成七个小组,分别扮演do re mi fa la si 七个小音符,表演歌曲的合唱部分。

2)相互评价

全班同学在唱唱、跳跳的同时展开相互评价,提高学生自身的欣赏和表演水平。

目的:能用活泼欢快的歌声演唱表现歌曲《七个小兄弟》。

要求:引导学生自我感受,在音乐实践活动中探索音乐元素,这是三年级学生音乐学习的发展性要求之一。

方法:赏析、体会、参与、表现、合作。

过程:

1、小音符的本领

师:这七个小音乐就像是《白雪公主》里七个神秘的小矮人,它们的本领可大了,能变化出成千上万不同的曲调。

师小结:小音符有高有低,有长有短,可以形成千变万化的组合。

2、引入歌曲《七个小兄弟》的学习

1)播放歌曲《七个小兄弟》的录音,请同学们听辨歌曲旋律在节奏变化后所产生的不同情绪,感悟音的高低、长短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让学生反复听赏、感受、体验中,通过自主学习,学会此歌)

2)听别歌曲中(1—4小节)与(21———24小节)进行对比,找出它们的相同与不同。

3)分男生、女生进行演唱

3、表演与创作

4、歌曲拓展编创活动

师:童话故事里的七个小矮人,有一个非常可爱又漂亮的朋友,是谁呀?(白雪公主)

师:我们也把她请来跳舞、唱歌吧!

(讨论决定由班上一位女生扮演“白雪公主”,男生扮演“七个小矮人)

分组讨论并进行创编动作,并做汇报表演。引导学生进行相互评价。

目的:挖掘生活中跟音乐有关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创造才能。

要求:通过寻找生边能够发出响声的物品,演奏或为歌曲进行伴奏。

方法:讨论法、比较法、表演。

过程

1、师:同学们,其实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东西都能发出美妙的声音,有的甚至还能唱歌呢!

2、教师和学生 一起寻找身边能够发出响声的东西,创编简单的节奏,为歌曲《七个小兄弟》进行伴奏。

三年级音乐教学设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够积极主动的投入到歌曲的感受与表现中,感受歌曲高亢的情绪、淳朴的乡村气息,抒发对生活与自然的热爱之情。

过程与方法:

用聆听、体验、模仿、声势节奏等方法感受歌曲;用模唱、重复、探究、表现等方法学唱歌曲。

知识与技能:

能用高亢、明亮的声音,活泼、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放马山歌》,了解民歌中的山歌题材,并用声势律动表现歌曲。

2、出示课题:放马山歌。

3、出示课件,介绍云南民歌《放马山歌》。

(见教参p28)。

1、复听歌曲,感受歌曲情绪。

师:人们在放马时的心情是怎么样的?

2、再听歌曲,感受歌曲内容。

师:仔细听歌曲,人们在放马时吆喝了什么?你能学一学吗?

3、了解衬词在歌曲中的作用。

师:表达情绪和意境,没有实际的意义。

4、用轻声高位朗读法,按节奏朗读歌词。

5、听歌曲,加入声势节奏表现歌曲。

6、边朗读歌词,边加入声势。

1、跟范唱学唱歌曲。

2、找出两个乐句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3、跟琴学唱歌曲。

4、重难点指导:衬词的演唱与语气、咬字、气息的指导。

5、完整演唱歌曲。

1、设计不同的演唱形式,演唱歌曲。

2、加入声势律动表演歌曲。

3、分组表演唱。

4、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演唱歌曲。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了云南的民歌《放马山歌》,谁能来说说山歌有什么特点?德育。

师:山歌是我国民歌的一种体裁,音色高亢、明亮,表现了劳动人民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的精神面貌。最后让我们也用高亢、,明亮的声音演唱《放马山歌》,结束今天的音乐课。

三年级音乐教学设计

(1)本期背唱4至5首歌曲。

(2)培养学生独立、自信的唱歌能力。

(3)学生用正确的口形唱歌、咬字、吐字。

(4)学习用强弱快慢的手段表现歌曲情感。

(5)学习简易的轮唱。

学习有关识谱知识。较难的音程、节奏,可通过教师范唱、学生模唱的方法来解决。

结合音乐作品的欣赏,了解一些旋律的初步知识,进一步加强情感的能力。加深对音乐形象的感受,能注意倾听或哼唱主旋律,培养学生的音乐的记忆力。

通过学习歌曲、欣赏作品,使学生学会必学歌曲并能有感情的演唱。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修养,并且做到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达到学习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思想感情。

学生全部掌握唱会必学歌曲,并有感情的演唱。学生能否提高欣赏水平?要求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搞好课堂纪律,在抓好特长生培养的同时保证好每个学生的音乐水平。六、具体措施:

1、抓纲靠本,使学生进一步认清音乐过程,理解音乐概念。

2、分不同层次、不同阶段、不同目的去培养、提高学生适应自己的教学思路。

这个阶段是非常重要的,经过两年的音乐学习,学生对学习音乐有了一定的认识并有自己的见解。这时对今后学习有很大的作用,我们必须要抓住这个阶段的学习,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在这个学期的学习中,我要巩固学生上学期学习的知识,并做好本学期的学习,培养学生喜爱音乐的感情。二、教材分析:

本教材的编写以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音乐于相关文化相结合,强调学生参与实践活动,正确理解民族文化于多元文化相结合的`关系。本教材的设计特色是以单元式的教学结构,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传统于现代相结合的教材内容,独特的评价方式,活泼大方的版面设计。三、本学期教学任务:

1、学会连音唱法,逐步做到声音自然而连贯、圆润而流畅。2、运用非连音及断音唱法时,声音要有弹性。3、初步运用气息控制,做力度变化的练习。

4、在韵母变换时,逐步做到声音位置不变,注意咬字、吐字的正确。

5、二声部发声逐渐做到声部和谐。二、视唱、知识、练耳部分:

习附点音符,知道它们的名称和时值。学习各种拍子的指挥图式。学习顿音记号及其唱法。

2、视唱部分:视唱c调号上的自然大、小调音阶及五声徽、商等调式音阶。在教师帮助下视唱c调号上的单声部歌曲(包含所学过的音程及节奏)。练唱有大小二度、大小三度、纯四、纯五度、大小六度、纯八度旋律音程的练习(不出现名称)。划拍视唱各拍子歌曲。

3、练耳部分:练习听记两个音——四个音连续进行的旋律音程,增加大小六度音程。(不说出名称)。练习听记2——4小节的节奏。听辩二拍子、三拍子歌曲,标出小节或节拍。

结合音乐作品的欣赏,了解一些旋律的初步知识(如旋律进行的方式、特点和一般的表现意义),以进一步加强情感体验的能力,加深对音乐形象的感受,进入比较深入的欣赏。

1、认真备课,做好前备、复备工作,为能使学生上好课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备课时注意与新课标结合,并注意备学生。

2、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要注意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法,使学生能够充分发展。

3、设计好每堂课的导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课堂形式设计多样,充满知识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战性以及表演性。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学到知识,掌握技能。并注意在课堂上采取一定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及创新能力。

5、积极和其他学科沟通,积极研究学科整合。响应新课标要求。6、多看多听其他学校的课程,在本校多实施,使学生开阔眼界。

三年级音乐教学设计

培育热爱农村的思想感情,初步学会歌曲。

教学过程。

1、导入。

导入西瓜,西瓜成熟时要有人看瓜,就要搭一个小瓜棚,同学们知道为什么要看瓜吗?

看瓜是很艰苦的劳动,同时也是很快乐的,引导学生分析歌词,体会主人公热爱家乡,执爱劳动的心情和乐观、风趣的性格。

2、听几遍录音范唱。

3、跟着录音轻声学唱歌曲,要求学唱时眼光能同时看到歌谱。

歌曲中有大量的“x.x”节奏。要提示学生注意,波音和后倚音处也应予以解释。

在“哎嗨哟,哎小瓜棚,小瓜棚”处,学生只凭感性是很难准确地掌握“哟”字的时值(三拍半)的,因此需要将这五小节的歌谱认真学唱,唱时需挥拍或击拍,才能使学生从理性上唱准。

最后离开录音跟着教师的琴声演唱歌曲。

4、布置课外作业为歌曲《小瓜棚》收集、录制背景音响。

教学评价。

1、学生学唱歌曲时的学习热情及参与率,学唱歌词的效率。

2、学唱歌曲中部分歌谱时学生的关注程度和学习成效。

三年级音乐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学习歌曲能够简单了解和演唱弱起小节。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模仿乐器的演奏方式,认识小提琴、吉他、法国号三件乐器及了解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当一名小音乐家,激发学生表现音乐的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教学重点:

用活泼地、跳跃性的感觉来演唱本曲目并且进行表演。

三、教学难点:

歌曲中出现的0勃隆|砰砰砰勃隆|砰砰砰的准确演唱。

四、教学准备:

钢琴、课件、视频制作、打击乐。

五、教学过程:

1.情境导入:播放事先制作的弹吉他、拉提琴和吹法国号的视频,并提问“如果你是一名小音乐家,你能和他们一样来演奏这些乐器吗?”,分别模仿弹吉他、拉小提琴、吹法国号的动作,之后出示这些乐器的图片了解乐器的基本信息。师:今天,还有三位外国的小音乐家也在弹奏着几件乐器,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他们吧!播放《我是小音乐家》初步感知歌曲。

2.教授新课:

(1)、模仿演奏、突破难点。

首先:学生通过欣赏歌曲找出这三种乐器在歌曲中的声音是什么样的。

吉他:0勃隆|砰砰砰勃隆|砰砰砰。

提琴:0地隆|砰砰砰地隆|砰砰砰。

圆号:0嘟隆|砰砰砰嘟隆|砰砰砰。

第二: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要求:1.怎样表演这一段音乐。

2.小组内讨论合作演唱。

难点指导(教师):可用弹吉他和拉小提琴的手势,空出去前面的八分休止,这样学生就能按照谱面要求进行正常演唱。

第三:角色扮演,巩固演唱。

具体:1.分为三组,分别扮演弹奏吉他、拉小提琴、吹法国号,边模仿边表演唱歌曲。

2.针对三个组的表演唱教师与学生共同进行评价。(节奏、音准、声音、表演四方面)。

(2)、师生合作、重点解决。

1.听赏歌曲,划出旋律线,对于旋律产生一定认知。

2.教师弹唱,学生跟着一起打节奏。

3.学生进行演唱,针对出现的问题由小组讨论进行解决,由教师进行辅助和推动解决。

(3)、整体升华,情景表演。

分为两个部分进行表演,具体:第一部分化旋律线进行演唱表演,第二部分模仿弹奏乐器进行表演。

(4)、结束。

今天我们作为一名小音乐家感受了一段非常美妙的音乐之旅,我们知道了三种乐器的表演方式,并且学会了这首活泼的歌曲,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与生活中能处处充满欢乐,用音乐点亮我们的生活。

六、教学反思。

导入部分的流畅性欠佳,需要在情境创设的过程中再把音乐的主题和学生的主体结合的更紧密一些,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出现的一些问题估计的不够。做的预见性的解决方案不足。

三年级音乐教学设计

2、能认真聆听《红星歌》,并进行跟唱。

3、能积极参加教学活动,大胆与同学合作,并从中体验到乐趣。

四支木制红樱枪,一定数量的木棍,保证人手一件,队旗一面,多媒体课件。

1、导入。

听《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进教室。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刚才听到的是一首什么歌吗?

生……。

师:对这就是《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

2、聆听、跟唱《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

插放《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的伴奏音乐,学生跟唱,老师走到学生中去听,找出学生演唱中的问题。

3、熟悉歌词。

多媒体出示两段歌词。

师:请同学们神气地把歌词齐读一遍。

比较歌词,再进行记忆。

师:现在请同学们找出两段歌词中有哪些地方想同,哪能些地方不同,说一说。

多媒体播放《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的伴奏音乐,学生跟唱(多媒体随着出现歌词)。

4、唱一唱歌谱。

将学生分为四个部分。

1)学生分四大组,各组选择一部分进行讨论认读。

师:刚才我们熟悉了歌词,现在让我们来开展一个比赛,认读歌谱,各组选择一部分去学习,等一会儿我们看看哪个组学习成果最好。

2)分组跟琴划唱一次歌谱,相互评价,老师及时纠正错误。

3)跟琴小声划拍,将歌谱完整地唱一遍。

5、综合表现。

1)师生讲座歌曲的感情处理。

生……。

2)教师归纳。

3)完整地演唱歌曲,并由个别学生选择队鼓进行伴奏。

师:全体起立,少先队唱队歌,队鼓手伴奏。

1、导入。

生:宣誓。

师:对那现在呀,教师想再现你们入队的情景,看看你们当时的表现,行吗?

2)分组练习。

3)分小队表演。

1、导入。

师:刚才看到同学们的表演,听到你们宣读的誓言,真是个个都很精彩,那你们知道多少有关少先队的历史呢?谁能说一说。

生……。

师:好的,同学们,似乎知道一点点,但又说不太清楚,下面,老师请你们看一部电影的片断。

2、播放电影片断,聆听《红星歌》。

师:刚才电影中那群孩子的身份是什么?你们知道吗?

生……。

师:在我国抗日战争时期,这些小孩被称为共产儿童团。1949年10月解放后,改名为中国少年先锋队,简称少先队。

3、再次聆听。

师:多媒体出示电影片断《红星歌》。

小结:刚才的表演各小队都很有特色、很精彩,那么现在听口令:全体起立!拿好你们手中的武器,随音乐神气地踏步出教室。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