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范本是指在某个领域内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优秀作品,它可以作为参考和借鉴的样本。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范本,希望能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启发。
机械自动化专业主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获得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受到良好的专业技术训练,具有计算机辅助设计与数控加工技术,能成为制造企业的设计、制造、管理等部门工作的高等技术应用型技术人才。
机械自动化:自动化是指机器或装置在无人干预的情况下按预定的程序或指令自动进行操作或控制的过程,而机械自动化就是机器或者装置通过机械方式来实现自动化控制的过程。
机械自动化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在工业生产第一线(各种机械厂,比如三一重工、徐州重工,还有一些汽车制造厂)从事机械制造领域内的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工作,发动机设计、机械设计、模具设计、设备维护、生产管理、销售等。
发展方向可以是:
1.设计车间-夹具设计-车架设计-车型负责。
2.模具车间实习-塑料模设计/铸造模设计。
3.编程车间加工中心实习-编程。
相应的岗位有:机械工程师、机械设计工程师、储备干部、销售工程师、市场开发工程师、机械设计师、结构工程师、应届毕业生、机械设计、结构设计工程师、刀具销售工程师、工艺工程师等。
由于机械行业的重要性和庞大规模,需要一支庞大的专业人才队伍。今后一段时间内,机械类人才仍会有较大需求。具有开发能力的数控人才将成为各企业争夺的目标,机械设计制造与加工专业人才近年供需比也很高。从机械行业发展来看,印刷机械、数控机床、发电设备、工程机械等重头产品前景仍看好。除了这些传统工业领域,该行业将进一步向机光电一体化发展,向光加工、环保这样的新兴领域拓展。
本专业是培养适应计算机应用学科的发展,特别是软件产业的发展,具备计算机软件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用软件工程的思想、方法和技术来分析、设计和实现计算机软件系统的能力,毕业后能在it行业、科研机构、企事业中从事计算机应用软件系统的开发和研制的高级软件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马克思主义理论、大学外语、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物理实验、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程序设计语言、数据结构、离散数学、操作系统、编译技术、软件工程概论、统一建模语言、软件体系结构、软件需求、软件项目管理等。
本专业除了学习公共基础课外,还将系统学习离散数学、数据结构、算法分析、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现代操作系统、数据库原理与实现技术、编译原理、软件工程、软件项目管理、计算机安全等课程,根据学生的兴趣还可以选修一些其它选修课。
各个行业几乎都有计算机软件的应用,如工业、农业、银行、航空、政府部门等,这些应用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也提高了工作和生活效率。
软件工程专业就业前景:目前我国的软件行业规模不是很大,有些软件企业在软件制作上,也只是采用了一些软件工程的思想,距离大规模的工业化大生产比较还是有一定的差距;原因有管理体制的问题,市场问题,政策问题,也有软件工程理论不全面和不完善的问题。
所以软件工程的研究和应用,以及我国软件行业的进一步发展,都需要一定的既有软件工程的理论基础和研究能力,又有一定的实践经验的软件工程科学技术人员来推动。软件工程的前途是光明的。
毕业生可在酿酒科学与工程领域内从事教学、科学研究与开发、生产管理、检验、产品营销与技术服务等工作,也可以考研或出国深造。
从事行业:
毕业后主要在快速消费品、机械、保险等行业工作,大致如下:
1快速消费品(食品、饮料、化妆品);。
2机械/设备/重工;。
3保险;。
4金融/投资/证券;。
5新能源;。
6互联网/电子商务;。
7制药/生物工程;。
8多元化业务集团公司。
从事岗位:
毕业后主要从事营养师、销售工程师等工作,大致如下:
1营养师;。
2销售工程师。
本专业的主要课程包括物理化学、材料科学基础、材料工程基础、材料研究与测试方法、材料工艺学、材料工程设备、材料物理性能、结构化学、粉体工程、高温反应工程、建筑结构材料、材料检测技术等。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按照“厚基础、宽口径、高素养、强能力”作为学生培养目标,培养的学生深受企事业单位好评,近三年毕业生平均就业率达98.2%,在全校名列前茅;近年来不少的学生保送或考取了211、985重点高校的研究生,取得了优异成绩;学生进入世界或国家重点企业和行业知名民营企业工作,毕业生满意度为89.7%。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是理工结合、多学科交叉的主干专业,要求学生有较好的理科基础,注重专业素养和实验能力培养。选考科目为物理、化学、生物(与大化类招生一致),具有好奇心、探索精神和较强逻辑思维能力的考生适合本专业学习。2018年学生一次就业率高达98.33%。考取研究生和出国深造比例在全校名列前茅,所读高校为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南大学等国内知名院校。就业地域分布来看,主要集中在陕西省、北京市、上海市、江苏省和广东省。
本专业培养人才可细分到三个方向:材料科学方向侧重于材料的研究与开发、科研与教学等领域,以高温结构材料为特色,主要服务于冶金、陶瓷、玻璃、化工等行业;材料工程方向侧重于材料生产、工艺设计和技术改造等领域,以过程工程与装备相关理论及技术为特色,主要服务于水泥的工艺优化设计、设备开发、工业固废资源化利用行业;材料应用方向侧重于材料应用和经营管理等领域,以建筑材料生产行业为背景,主要服务于建筑材料的研发、制备、施工、销售与管理。
毕业后主要在机械、仪器仪表、新能源等行业工作,大致如下:
1、机械/设备/重工;。
2、仪器仪表/工业自动化;。
3、新能源;。
4、电子技术/半导体/集成电路;。
5、汽车及零配件;。
6、其他行业;。
7、计算机软件;。
8、原材料和加工。
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从事电子、电机、品质控制、市场推广、程序编写及教育等行业工作。毕业生亦可进一步在科学或工程学等范畴深造,获取更高的学位。
从事行业:
毕业后主要在电子技术、新能源、计算机软件等行业工作,大致如下:
1电子技术/半导体/集成电路;。
2新能源;。
3计算机软件;。
4互联网/电子商务;。
5其他行业。
从事岗位:
毕业后主要从事光学工程师、研发工程师、工艺工程师等工作,大致如下:
1光学工程师;。
2研发工程师;。
3工艺工程师;。
4销售工程师;。
5算法工程师。
土木工程专业大体可分为道路、桥梁工程与建筑工程两个不同的方向,这两个方向的职位既有大体上的统一性,又有细节上的具体区别。总体来说,土木工程专业的主要就业方向有以下几种:
工程技术方向。
代表职位:施工员、建筑工程师、结构工程师、技术经理、项目经理等。
代表行业:建筑施工企业、房地产开发企业、路桥施工企业等。
设计、规划及预算方向。
代表职位:项目设计师、结构审核、城市规划师、预算员、预算工程师等。
代表行业:工程勘察设计单位、房地产开发企业、交通或市政工程类**机关职能部门、工程造价咨询机构等。
质量监督及工程监理方向。
代表职位:监理工程师。
代表行业:建筑、路桥监理公司、工程质量检测监督部门。
工程检修方向。
代表职位:轨道交通及铁路工务部门工程师,一般是建设单位内部的工程技术人员。
代表行业:轨道交通,铁路工务段(处)。
公务员、教学及科研方向。
代表职位:公务员、教师。
代表行业:交通、市政管理部门、大中专院校、科研及设计单位。
毕业后主要从事机械工程师、高级机械工程师、结构工程师等工作,大致如下:
2、高级机械工程师;。
3、结构工程师;。
4、自动化机械工程师;。
5、电气工程师;。
6、机械设计工程师;。
7、助理机械工程师;。
8、模具工程师。
近年来,创新人才的培养越来越受到重视,而实验教学是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重要环节,是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科研能力的重要手段,有着课堂教学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要改变传统观念,重视实验教学,建立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并重的教学模式。笔者所在学院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经过论证适当减少物理化学理论课的学时,增加实验课的学时,并将物理化学实验从理论课中脱离出来,作为一门独立课程列入专业教学计划,单独计算学分。同时,根据实验课单设的要求,对物理化学实验教学大纲进行了修订,对实验教学提出了更高的目标和要求,注重对学生综合动手能力的培养,保证实验教学质量。
2.2优化实验项目与内容,突出专业特色。
药学专业物理化学实验在实验项目选择与内容设计上除了体现物理化学原理的应用外,还必须突出药学专业特色,以便更好地在有限的实验操作中锻炼、培养学生,提高学生的能力。
我们对原有的物理化学实验教学内容体系重新进行了设计和调整。首先,对实验进行整合,减少一些重复性的实验内容和操作,多出的学时用于开设新的实验项目。如“电解质水溶液电导的测定和应用”和“电导法测定临界胶团浓度”这两个实验使用的仪器都是电导率仪,而且电导测定所需时间较短,于是将两个实验整合在一起同时开展。实验中需要用到超级恒温槽,恒温槽的相关知识也在此实验中一并讲解。这样做虽然需要学生提前了解表面活性剂的相关知识,但避免了仪器重复使用,提高了实验效率,节省了学时。其次,对一些经典物理化学实验项目测定内容进行了调整,尽可能地改用实际的药物,使其更好地体现在药学中的应用。如将凝固点降低法测定萘的摩尔质量改为测定中药注射液的渗透压;将三组分相图绘制中的水-醋酸-氯仿体系改为吐温-薄荷油-水体系制备药物乳剂;将蔗糖水解速率常数的测定改为同样符合一级降解动力学的硫酸链霉素水解速率常数的测定等。再者,新增一些与药学密切相关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如药物有效期的测定,给学生提供的药品有盐酸四环素、维生素c、金霉素、硫酸链霉素等,要求学生查阅相关资料,独立设计实验方案,提交教师审核后,安排实验顺序和时间,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后再做出整体评价。
在新的物理化学实验教学体系下,不仅实验项目数增加了,学生有机会接触更多的实验内容和仪器,锻炼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而且突出了知识点在药学领域中的应用,让学生明白物理化学和自己专业的相关性,提高物理化学及实验的学习兴趣。
2.3更新升级实验仪器设备。
物理化学实验需要较多的仪器设备,这些仪器设备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实验结果。随着技术的发展,仪器推陈出新。笔者所在的学院近年来就投入经费逐步对一些仪器设备进行了更新换代。如更新了电子天平、数字式压力计、数字温度温差仪、数字贝克曼温度计、自动指示旋光仪、数显式恒温槽、数字电导率仪等常规仪器,同时也添置紫外、红外、荧光光谱仪及气相、液相色谱仪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等大型仪器。这些仪器极大地提高了实验室装备水平,满足了各种实验需求。
现代实验仪器价格昂贵,为避免浪费,合理高效利用资源,物理化学实验在项目选择和内容设计上,也充分考虑到药学专业特色,所开设的实验内容尽可能与药学专业融合,充分利用现有药学实验仪器设备。在经费允许的条件下,结合药学专业课程实验教学的需要,共同添置现代实验仪器,供物理化学实验及后续专业课程实验使用。
2.4计算机处理实验数据。
目前计算机应用逐步普及。计算机除了采集实验数据外,还可对大量的、繁琐的物理化学实验数据进行快速而准确的处理。现阶段大学生群体中计算机普及率较高,我们提倡学生使用计算机软件来处理实验数据和绘制图表。
excel、origin等是使用最多的数据分析软件,学生利用这些软件可以方便地进行数据批量处理、作图、线性拟合、非线性曲线拟合等步骤处理,快捷准确。笔者曾在所教授的班级进行试点,先向学生详细讲授软件的使用方法,然后要求他们用软件处理数据和作图,再打印出来。由于避免了繁琐的人工处理过程,这一要求受到学生的一致欢迎,学生的积极性很高,所得表格和图形整洁美观,有的学生甚至用word软件来写实验报告。经过几轮试点,逐步推进,现在计算机软件处理实验数据已成为物理化学实验的.教学要求之一。随着数字化校园的发展,我们更期待有一天能实现“无纸化实验报告”,即学生网上提交报告,教师网上批改并反馈结果给学生。
此外,学生在物理化学实验过程中,获得了一系列的实验数据,通过实验数据一般不能马上得知学生的实验是否成功,往往是在实验结束后的数据处理作图过程中才发现问题,而此时,为时已晚,只能另找时间进实验室补做。为解决此问题,我们利用计算机将相应实验项目数据处理的有关公式和流程编写成一个系统程序,学生做完实验后,把数据输入程序中,可立即得出实验结果并绘出相应的图形,从而判断实验成功与否。若不符合要求,立即查找实验失败的原因并当场改正。
2.5开放实验室。
实验室开放为学生创造了自主学习、自主探索的环境和条件,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实验能力和创新意识。除了正常的实验教学,我们物理化学实验室部分时间定期对学生开放。目前情况下,实验室开放的目的主要有两个:一是给实验课上数据不理想或实验失败的学生提供重新做实验的机会;二是对一部分学有余力且感兴趣的学生,根据所学过的内容及实验操作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在教师的协助下完成实验。比如学生学习过电导率的相关知识,知道电导测定的一个重要应用是水的纯度检验,也做过电导法测定弱酸的电离度及难溶盐的溶解度实验,懂得电导率仪如何使用,有的学生会想到收集学校及周边的自来水、井水、雨水、河水、海水、山泉水等用电导率仪进行水质检测,有的学生会更进一步想到设计电导滴定的实验来测定这些水样本中离子的浓度,如用氯化钡溶液滴定来测定水中硫酸根离子的浓度。学生的这些创新性、发散性思维非常值得鼓励,而实验室开放给他们提供了付诸实践的机会,极大地提升了学习兴趣,也锻炼了他们独立的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
3结语。
通过对物理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初步的研究和改革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不仅实验教学质量提升了,学生的综合实验能力也得到了提高。物理化学实验课程一改往日的沉闷形象,越来越受到学生的欢迎。今后,我们将结合专业的特点,继续深化实验教学改革,着重培养学生的实验素质和能力,以更好地满足高素质药学领域人才培养的需要。
环境地质学是地质科学中的一门新兴的分支学科,也是环境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门应用地质科学、环境科学以及其他相关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地质环境的基本特性、功能和演变规律及其与人类活动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关系的学科。随着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地球环境遭到了不合理的开发和破坏,人类面临着许多的环境问题,尤其是一些全球性的环境问题正在严重地影响和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许多国家的地质机构已把工作重点逐渐转移到环境地质调查、研究方面上来。我国人口多,经济仍相对落后,环境问题更加严峻。许多环境问题的产生是由于人类不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各种地质资源造成的。面对这些问题,我国很多的高等院校的相关学科专业纷纷调整专业方向,不断加大环境地质人才的培养力度,将传统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工作跟环境地质工作相结合。以研究地质环境的基本特性、功能和演变规律及其与人类活动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关系为核心内容的环境地质学已发展成为环境科学研究领域的一大重要方向,《环境地质学》课程亦成为很多学校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等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
贵州民族大学环境科学专业自年开始招生,是从早期的化学专业演变而来,经过近十多年的发展,环境科学专业保持了原有化学背景的优势,在地质、地理、地球化学、生态等学科领域也相应得到了拓展,《环境地质学》课程也成为了学校环境科学专业本科生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笔者在教授《环境地质学》课程的过程中,遇到一些问题:一是大部分学生对本课程提不起兴趣,来上课主要是为了应付考试,没有主动的去学习本门课程及相关的专业知识;二是该专业学生缺少地质学基础背景知识,《环境地质学》的课时又相对偏少,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既考虑到授课对象的特殊性,又保证《环境地质学》学科内容的系统性,笔者一直在思考。基于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与体会,撰写此文,希望与同行进行交流,以促进环境科学专业《环境地质学》教学工作更加完善。
1课程开设的目的和意义。
《环境地质学》是运用地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人-地系统发生与发展过程中涉及的人类活动与地表环境的相互作用与影响,调控与改善环境质量及减少环境灾害损失的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环境地质学》涉及的内容比较广泛,综合性也比较强,内容涉及灾害地质学、环境工程学、地球化学、地质工程学、城市环境地质学、矿山环境地质学、农业环境地质学、海洋环境地质学等多个学科,不仅涉及自然科学的,也涉及到社会科学和应用技术等相关学科的理论与方法。《环境地质学》课程主要是为培养环境科学及相关专业学生具有环境地学基本理论、方法和实践能力而开设的,是一门理论性和实用性都很强的课程[3]。通过《环境地质学》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环境地质学的理论与方法,理解和掌握地质资源的开发利用与地质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了解地质灾害的基本原理、形成原因、分布规律、预防和治理措施,理解和掌握原生地质环境与人体健康的关系等,了解本领域最新的发展动向,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自觉、主动地把本课程与环境科学专业的其他课程联系起来。
2教材的选择。
目前《环境地质学》的教材有不少版本,各有特色,但也存在如下问题:教材版本多,内容宽泛。教材内容侧重点不同,有的侧重于研究岩石、水、土壤、生物和大气圈层的相互作用和影响;有的侧重于工程地质灾害;有的侧重于环境地学调查、环境制图技术与方法。不同的教材适用于不同专业、不同层次、不同类别、不同课时的教学需求。教材内容偏重于地质学专业背景,与环境专业联系不大。环境科学专业学生学习《环境地质学》课程的内容则应侧重于人类对地质资源的不合理开发与利用带来的地质环境问题及如何预防、调控这些地质环境问题,而目前侧重于这方面内容的教材相对较少。理论多、实例少,对环境专业的学生不容易真正掌握,学生也提不起兴趣。因此,通过对教材的对比分析及结合我校环境科学专业的培养要求,笔者选用潘懋等编著的《环境地质学》教材,该教材内容共有十章,分别为绪论、环境地质学的基本理论问题、土地资源与地质环境、水资源与地质环境、矿产资源开发与地质环境、能源与地质环境、人类活动与地质环境、地质灾害、地质环境与人体健康以及环境地质调查评价与制图。讲授时以教材知识点为主线,通过课堂讲授、课堂互动、自主学习、思考讨论和期末考核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手段,使学生真正掌握环境地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当前我国面临的地质环境问题。
3教学内容的优化。
要进行认真的备课,查阅大量相关的文献资料并把握环境地质学学科的最新进展,丰富授课内容,但要注意详略得当、重点突出、深入浅出,理论联系实际。尤其是在讲解一些理论知识时不能照本宣科,而是进行案例教学,结合与当堂课所要讲授的内容有关的社会实事。比如,全球性的环境大事、国家及西南或贵州境内发生的地质环境方面的事件,通过这些案例的教学让学生深刻理解所讲授的理论知识。例如,在讲授“土地资源与地质环境”这一章的内容时,介绍我国和贵州土地资源状况;土地利用对地质环境产生的影响,结合图片重点讲述我国西南及贵州地区石漠化的产生、分布及带来的影响及防治措施,让学生更加关注我国西南尤其是贵州石漠化地区的土地资源问题;讲述贵州“工业强省,城镇化带动”战略,工业园区的建设中大量的土地资源被开发利用后可能带来的地质环境问题。在讲授“水资源与地质环境”这一章时,介绍我国及贵州水资源状况;我国及贵州喀斯特地区地表及地下水污染状况,结合图片举例介绍贵州水资源梯级开发利用对地质环境产生的影响,贵州水资源的合理开发途径。在讲授“矿产资源开发与地质环境”这一章时,结合图片举例讲解露天及地下采矿尤其是贵州矿产资源开发对地质环境产生的影响,让学生了解贵州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存在的地质环境问题,掌握矿山地质环境修复常用的技术与方法。在讲授“人类活动与地质环境”这一章时,结合图片举例说明我国跨流域调水对地质环境产生的影响;垃圾填埋对西南喀斯特地区地下水、土壤、大气造成的影响及贵州土法冶炼活动对地质环境造成的影响;贵州省的“工业强省,城镇化带动”战略可能对地质环境产生的影响。在讲授“地质灾害”这一章时,将年冰岛火山喷发、甘肃舟曲特大泥石流、2010的反常气候—旱灾和洪灾以及日本8.9级大地震引发海啸以及贵州境内的一些滑坡等事件贯穿起来举例讲解;讲授“地质环境与人类健康”这一章时,收集各种地方病尤其是贵州地氟病的图片来重点说明环境地球化学异常给人类带来的健康问题以及如何防治等等,以此来引导学生关心周边环境及社会生活中与自己密切相关的环境问题和事件。
4多种教学方法并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4.1多媒体教学法。
传统的板书教学,无法让学生直观的去认识和思考环境地质学中的一些科学问题,激发不了学生对环境地质学的学习兴趣。由于多媒体具有图、文、声并茂甚至有活动影象的特点[4],在环境地质学中许多的教学内容需要借助多媒体手段才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和教学目的。图片具有直观明了的特性,比如在讲解矿业活动对地质环境产生的影响时,露天开采对地表的破坏及井下开采造成的影响的时候,很多学生对露天和井下开采了解很少,仅仅用文字讲述露天矿开采对占地面积等破坏程度和井下开采带来的地面塌陷、地裂缝等地质灾害的时候不能让学生体会到露天和井下开采带来的巨大破坏性,如果将一些大型的露天和井下采矿活动的图片展示给学生,学生就能真正理解到这些矿业活动对地质环境产生的巨大影响。又如在讲解石漠化这部分内容的时候,仅仅用文字也很难让学生体会到石漠化的严重性,通过图片展示,可以让学生直观的了解到世界及我国不同严重程度石漠化的分布,石漠化带来的地质生态环境问题等,让学生更多的关注和深入思考这些问题。
视频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学手段,能更直观,全面地展示所教的内容,但要注意对教学视频进行挑选。要选择画质清晰、客观全面、贴近生活、震撼心灵、引人思考的.教学视频。视频的画质清晰程度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情绪和兴趣,高清晰的教学视频能够引起学生的观看欲望,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视频的内容必须是客观全面的,否则容易误导学生,因此必须对视频内容进行仔细筛选。比如中央电视台制作的“我国石漠化报告”、“垃圾围城困局”等视频就可以作为关于石漠化、城市垃圾的教学视频。通过这些清晰、客观、震撼心灵的视频的播放,能够让学生深切体会到我国石漠化、城市垃圾等问题的严重性,引发学生对石漠化、城市垃圾等问题的深入思考。
4.2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由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首创的,是一种开放式、互动式的新型教学方法,之后在法学、企业管理、医学等学科的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被认为是代表未来教育方向的一种成功教育方法。《环境地质学》课程也存在很多经典的案例,也可以引入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能够从实际出发,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使学生达到举一反三、理论联系实际,融会贯通、增长知识的目的。但在选择案例的时候,要尽量选择典型的,影响范围广、近期发生、贴近学生生活的,绝大多数学生都能了解的经典案例,这样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案例分析的教学效果。例如,对我国不合理土地利用造成的土地石漠化、矿山开采造成的地质生态环境问题等案例的分析,让学生更深刻的理解土地利用和矿山开采可能带来的地质生态环境问题,并且深入思考如何面对和处理这些问题。但在进行案例教学过程中,也要注意在制作案例课件时,尽可能减少枯燥的文字描述,尽可能多地利用图片、表格乃至动画进行更为生动的描述。通过案例教学法,一些难于理解的问题在具体、清晰、形象、直观的图片和数据面前迎刃而解,不仅活跃了思维,实现了知识间的有效迁移,同时也调动了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起到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4.3探究式教学法。
根据教学内容的进度和要求,凝练出能紧密联系当前实际的一些科学问题。向学生讲解这些科学问题的基本含义,然后让学生课后查阅文献资料,让他们了解这些科学问题的产生背景、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最后让学生以撰写读书报告、小组讨论总结及课堂演讲等成果形式体现来完成所布置的这些学习任务。经过这一过程,学生学会了如何查阅资料,锻炼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也锻炼了学生的洞察问题能力,也让学生了解到了学科的前沿信息,更重要的是学生在接受这些前沿信息的过程不是被动的灌输,而是主动的吸取。通过探究式的教学法能使学生真正变成了课堂的主体,课堂由被动转向主动学习,呆板变活跃,提高了教学质量。
5考核方式改革。
传统的考核方式大多都为闭卷考试,由70%的期末考试成绩和30%的平时成绩构成,《环境地质学》课程也不例外。如果将《环境地质学》课程平时成绩的比例提高到40%~60%,平时成绩包括学生的出勤率、课堂表现、思考题的完成情况、发言和讨论的积极性等。另外,在期未考试试卷采用开卷的形式,学生自带资料,并大比例地提高主观分析题的比例,比如在试题中围绕石漠化、城市垃圾、水资源开发、矿山环境等比较现实的一些问题进行出题,让学生对我国石漠化的治理、城市垃圾的处理与处置、水资源开发与保护、矿山环境的治理与保护等方面动脑思考,归纳总结,各抒己见。通过考核方式的改革,可以基本杜绝学生为了考试而学习,减少学生照搬书本、死记硬背、呆板学习的做法,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学完《环境地质学》课程后,让学生觉得有一定的收获,并且会运用学到的这些知识去分析、解决所面临的一些地质环境问题。
实验教学同理论教学具有同样重要的地位,它是一种知识与能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活动,它与理论教学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分析化学实验》是分析化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专业基础实验,它主要通过实践教学使学生掌握分析方法和基本操作技能,培养学生严谨、认真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其它教学环节和实验不可替代的功能。但传统的《分析化学实验》教学已不适应当今高校人才培养的需要,特别是对非化学类专业人才的培养。教材的选取、教学内容的取舍、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的落后保守已经严重阻碍了学生实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且助长了部分学生在学习中的惰性,不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及能力的培养,更谈不上创新能力的培养。面对这样的现实状况,如何提高《分析化学实验》教学质量是实验教学工作者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1根据不同专业选取教材及对教学内容的取舍。
教材的选取是教学质量提高的前提和关键因素。选取一门合适的教材是对任课老师最基本的要求。一直以来,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大多数专业的分析化学实验教材都采用武汉大学主编的《分析化学实验》,该教材最适合作为综合性大学化学专业、应用化学专业分析化学实验教材,而对于作者所在的环境工程等专业并不是特别合适,没有根据专业的特点对教材进行选取,直接导致所开设的实验缺乏专业特色。教学内容的取舍也是个大学问,它是教学成功的保证,实验内容的取舍要突出专业性和实用性,删除过时理论和实验内容,使教学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凡与后续课程有关或与以后工作关系密切的要多安排课时。如分析天平称量练习实验仍介绍全机械加码电光天平的结构、原理、称量方法,而笔者现在采用的是先进的电子天平的称量方法,因此关于全机械加码电光天平的实验内容应该删除。
2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以提高教学效果。
传统的《分析化学实验》课程是采用以验证性实验为主的教学方法,实验前教师要讲解实验原理、实验步骤、注意事项等,然后学生才可以按照教师讲的和实验教材上写的实验过程,一步步做下去,并且大部分实验教材对于配置一定浓度的溶液所需药品的质量也都会清清楚楚的给出,学生根本不用计算及独立思考,只要记住实验步骤和方法即可,这样的实验课对《分析化学实验》教学固然是必要的,但对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验证性实验主要训练学生的基本操作和基本技能,这一阶段主要是教会学生实验的操作手法并会使用各种仪器,使学生能够准确、熟练地掌握基本操作,为以后的实验打下坚实的基础。所谓“设计性实验”就是由教师提出实验目的,给出实验题目和实验所需的条件并提出对实验的要求,由学生运用所学过的知识,自己确定实验方案,并加以实施。因此必须将验证性实验和设计性验相结合开展。如酸碱滴定实验完成后必须进行设计实验,之后再进行络合滴定及氧化还原滴定实验。设计实验不仅是对所学知识及所做验证性实验的总结,也是学生思维及创新能力的体现,并且由于实验方案是自己设计的,学生做起实验来非常认真,对于实验中出现的问题都不放过,从而达到了实验的目的和效果。
3改进实验教学手段,提高实验效率。
采用演示与理论相结合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认知能力,演示实验同时具有直观性、示范性、启发性和教育性的特点。分析化学实验中使用的仪器较为简单,并且常见的实验就是滴定实验,通过演示可以使学生很快的掌握操作方法,所以第一节滴定分析实验课应该具体的演示滴定分析的基本操作练习,通过演示,可以使学生掌握滴定管、移液管、锥形瓶及滴定的操作规范。在演示的过程中讲解实验原理,把演示与理论紧密联系在一起,可以克服学生上课被动听,老师枯燥讲,加强师生互动。另外,使用多媒体教学也是提高实验效率和效果的教学手段,一些滴定反应的实验可以通过powerpoint软件、flash软件等形象地展现出来。利用合适的时间采用多媒体教学,使学生对各种仪器药品的使用及实验室安全知识等有关问题有一定的了解,同时使学生充分了解该反应的过程,更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可见,多媒体辅助教学大大提高了人们的工作效率,对实验教学有着不可估量的辅助作用。此外,一些较为复杂的分析实验数据的处理可以通过简单明了的实验数据处理软件进行处理,如origin、sigamplot等软件。
4加强对实验课程的重视程度。
目前,中国大多数院校对实验课程的重视程度是不够的,重理论轻实验的教学是摆在各个学校面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尤其地方院校由于经费、场地、实验人员的不足,导致很多实验课程不得不压缩,有些甚至无法开课。如该校是前几年从专科院校升级为本科院校,原有的实验设备已不能满足实验课程的需要,并且很多设备已经严重老化,虽然学校已经加大力度购买了一些新的实验设备,但还是远远不够的。特别对于一些新开的.专业,实验设备的缺乏已经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如笔者专业分析化学实验室中仅有3台电子天平及3台分光光度计,由于设备的缺乏使得学生在课上操作仪器的时间过少导致对实验的理解程度降低。因此学校应加大经费力度的投入;实验场地紧张也是不得不面临的问题,由于近年来学校不断扩招,导致学校教学场地严重不足,用于实验的场地更是少之又少,实验课经常呈现人多地少的现象;此外,专业实验人员配置过少使得一些老师身兼数个课程的实验,这样不仅使老师投入到一门实验课程的精力减少,更由于专业程度的不够而降低了实验教学质量。以上都充分说明了我们必须以实际行动来加强对实验课程的重视程度。实验课程重视程度不够在实验教学课时上也充分体现,在教学时间安排上,由于学时数的限制,无法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学生没有机会在选择-尝试-失败-思考-再选择-再实验一直至成功的科学研究过程中充分发展自己的个性,无法实施真正的因材施教,另外,每周的学时数的增加,而课表的安排一般都是先排理论课,使得能安排实验课的空档很有限,实验课的安排只能见缝插针,而又因为每一个空档的前面或后面大多有理论课,所以在上实验课时,老师和学生都有一种紧迫感,在做实验时只能抓紧时间,匆匆忙忙,这种条件下的分析化学实验教学质量肯定也会受到影响。
5结束语。
实验教学是实施全面教育的一种最有效的教学形式。通过教学内容的优化,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改革以及加强对实验教学的重视程度,可以使这一有效的教学形式充满活力。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是当前地方性院校一项重要任务,实验教学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因此,教师应该把提高实验教学的质量作为关键因素来抓。教师要根据专业特点,不断地保持教学内容和方法的科学性先进性,与时俱进,尽可能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专业人才。作者所在的环境工程专业是一个理论与实践紧密联系的专业,四年的课程中将开设很多实验课程,实验技能是专业水平好坏的一个评定标准。而分析化学实验课是专业实验课的基础,只有打下良好的分析化学实验基础,才能顺利地完成接下来的专业实验课。因此教师必须从分析化学实验课程开始即要重视学生基本素质的培养,还要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给学生创造宽松的实验时问、良好的实验条件。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
工业与系统工程学院。
密歇根大学。
28。
工业与运作工程系。
普渡大学。
62。
工业工程学院。
威斯康星大学。
42。
麦迪逊分校工业工程系。
加州伯克利大学。
21。
工业工程与运筹学系。
宾州州立大学。
45。
工业与制造工程系。
西北大学。
12。
工业工程与管理科学系。
斯坦福大学。
5
管理科学与工程系。
德州农工大学。
58。
工业与系统工程系。
康奈尔大学。
15。
运筹学与工业工程系。
弗吉尼亚理工学院。
25。
工业与系统工程系。
。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涉及到的知识面较宽,在信息产业、航空航天以及军事国防等各个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应用。而微电子学课程是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技术性强、知识前沿性强以及实践性强的特点,这就给微电子学课程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教育改革深化落实的背景下,如何改革、优化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微电子学课程教学至关重要。
1微电子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1.1教训内容陈旧,课程设置失当。
微电子学课程知识有着前沿性的特点,当前微电子学课程教学主要依赖教材,但微电子技术发展迅速,而教材内容更新不及时,存在滞后性问题,使得在教学过程中理论与实践脱节,限制了学生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和提升。
1.2教学模式和方式落后。
许多学校的微电子学教学仍然沿用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以文本教学为主,教学模式落后,方式单一,学生只能被动受教。微电子学课程内容的理论性和实践性较强,这种落后的教学模式和方式制约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内化和吸收[1]。
1.3教学评价不科学。
教学评价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能够为教学提供重要的指导作用,能够促进教师不断完善教学方法和内容[2]。但就目前来看,当前微电子学课程教学评价还存在问题,过于注重对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的评价,注重结果而忽视过程,难以客观、准确地评价学生微电子技术应用能力和相关设备的掌握情况,导致许多学生考前突击课本,并没有对微电子学知识真正地内化吸收。
2.1完善教学内容,创新课程设置。
在微电子技术领域,新技术和新产品层出不穷,教师可以通过各种渠道来搜集微电子领域的前沿性知识,并结合理论知识,不断拓展和完善教学内容,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具体分以下几个方面。
2.1.1课题研究拓展完善知识。
课题研究过程中涉及到众多综合性的知识,单纯凭借课本上的理论知识很难做好课题研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搜集课题相关知识,广泛阅读资料,促进课题研究,以此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例如在“模拟集成电路设计”这一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涉及到mos晶体管模型、电路设计、数字单元设计以及版图设计等计算机领域和电学领域的知识。在研究过程中,学生不仅学习了微电子领域的知识,还掌握了计算机设计和电学领域的知识,从而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深化课题研究。
2.1.2在小组合作中拓展知识。
目前学科知识之间的交叉性不断凸显出来,学生单靠自己的力量往往难以完成一个课题研究,教师可以采取小组合作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合作的过程中实现知识拓展。
2.2教学模式、方式的.更新和拓展。
传统的微电子学课程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采用单一的文本教学方式,学生成为了知识的被动接受者,难以将理论与实践结合,不利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因此,在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微电子课程教学中应当积极进行教学模式的创新和教学方式的拓展[4]。
2.2.1兴趣教学法。
兴趣是学习的基础,兴趣教学法的应用能够提升学生学习微电子学课程知识的兴趣,为课堂增添活力,从而深化教学效果。
第一,在微电子学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实际问题的引入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微电子学领域的研究成果在生活和工作中的各个领域都有重要应用,将实际问题引入教学中,能够促进学生对相关微电子学知识的内化和吸收。
第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能够让学生在课下完成知识掌握,在课堂上进行交流和讨论,教师在课堂为学生答疑解惑,这就提升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教师可以通过微课视频这种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展现知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自主性。
2.2.2實验教学改革。
微电子学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其以实验为基础,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积极对实验教学进行改革。
第一,应当创建虚拟实验仿真设计工作站,半导体器件以及集成电路等都可以在工作站中完成,例如可以采用cadence来进行集成电路模拟房展实验,利用silcaco进行仿真参数提取等,让学生在虚拟的实验仿真中实现微电子学理论知识的掌握和应用技能的培养。
第二,应当增强课程实验内容的内在逻辑性。微电子学课程有着专业跨度大的特点,其涉及科学众多,教学过程十分复杂,这就要求合理地规划实验内容,以人才核心能力培养为中心,以此来提升实验内容的内在逻辑性,提升微电子学课程实验教学的系统性,从而深化实验教学效果。
第三,加强校企合作。校企合作能够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实践平台,促进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结合,为学生的知识应用提供平台,例如三江学院微电子学课程教学就与江苏东光微电子公司、无锡友达电子公司等十六家单位展开了合作,为学生的实习和实践提供了平台,拓展了实验教学的渠道。
2.3对教学评价的改革。
传统的微电子学课程教学评价方式过于注重结果的评价,不利于学生反思能力、思维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需要对微电子学课程教学评价进行改革,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
第一,应当注重评价内容的全面性和系统性,综合评价学生课前预习、课堂学习、实验课等的情况,并与实验报告相结合。
第二,应当对考核方式进行改革,采用实验研究和闭卷考试相结合的方式,这样更加全面也更加客观,不仅注重学生学习的结果,同时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从而为教师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完善提供指导,促进了微电子学课程教学的动态发展,对于提升微电子学课程的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
3结语。
综上所述,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微电子学课程教学改革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改革实践的过程中需要教师不断总结和创新,适应微电子学技术的发展,适应学情。当前微电子学课程教学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该文结合实例,从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方式以及教学评价等3个方面探讨了微电子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措施,旨在为相关微电子学课程教学实践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3]孙肖林.微电子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大学生能力培养[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23):157.
物理化学实验在化学化工类专业中处于非常重要的位置,是本科层次化学化工类专业学生实验技能、实验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提高的重要部分。与其它化学实验课程不同的是,物理化学实验更侧重于定量地解释化学过程的规律,所采用的实验方法更加多种多样,涉及到热、电、光、声、磁等物理方面的内容较多。长期以来我校的物理化学实验教学存在突出的问题有:(1)由于受到传统教学观念、思想的束缚和教与学地位认识不清,实验教学始终摆在一个单纯配合验证理论教学的从属地位上,成了理论课的附庸课。(2)学生对实验课的重要性认识不够,积极性差,课前不预习,课上不思考,缺乏探究意识,认为实验课总归会过关的,有时候老师也没有把知识的学习、能力的培养、综合素质的提高放在实验教学的第一位。(3)实验内容过份侧重学科训练,实验功能单一,主要是验证性实验,缺少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学生学习兴趣低,应付了事。(4)学生实验挫败的心理素质差,在实验中,若出现“异常”情况和实验失败时不能冷静地分析原因,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这些现状导致学生实验能力培养与训练的削弱以及抑制了学生主观能动作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传统的物理化学实验教学模式很难适应社会对高级人才素质的要求,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培养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我们对化工专业物理化学实验教学进行了改革。
1调整实验课程结构,优化实验教学内容。
由于长期以来在物理化学实验教学中,通常较多重视的是实验课程的显性功能,例如验证化学理论、训练化学实验操作、学习有关数据的处理方法等,而对训练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和创造能力重视不够,缺少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因此,必须从物理化学实验课程结构、实验教学内容等方面进行改革与整合。
1.1调整实验课程结构。
打破物理化学实验教学隶属于相应理论课程开设的传统模式,实验独立设课,构建新的物理化学实验课程体系,新的课程体系是以物理化学的基本原理为基础,以学生的实验能力为核心,以训练学生的实验技能与操作为主线而建立。
1.2优化实验教学内容。
物理化学实验内容分成四大部分:(1)实验基本理论与技术讲座;(2)基本试验的训练;(3)综合试验;(4)设计试验。并以先基础,再综合,后设计的实验课程设置模式,这样可以实现对学生循序渐进,灵活多样,因材施教的教学新模式,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验技能,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目前我校物理化学实验可开设的实验数目一共有13个,改革前,必做的实验为10个,改革后必做实验为10个,选做实验3个。选做实验由实验指导教师向学生提供实验题目、与实验内容有关的知识点、实验的目的意义和现有的实验条件、本实验方法和手段在未来科研开发中的一些具体应用等,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然后学生根据实验指导教师提出的要求进行查阅文献,了解目前国内外相关实验的测试方法和手段以及研究进展。学生通过对收集到的文献进行科学分析对比,提出自己的见解。并且每位学生在此基础上制定一个较为完整的方案,虽然学生设计的实验方案不一定合理、科学,也不一定跟现有的实验条件相匹配等,但是教师可以把学生组织在若干小组内,进行讨论,公开收集到的相关信息,并根据现有的实验条件,探讨其方案的可行性,通过多方案的对比分析,选出大家认为较为合理的方案。在整个讨论过程中,教师的作用是给予适当的指导。这样可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
2改进教学方法,采用现代教学手段。
长期以来,大部分物理化学实验教学采用灌输式教学方法,简单落后,教师对实验的各个细节完全交代清楚,因此学生不知不觉就产生了一些依赖老师的思想,很多学生在课前预习只是一种形式,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而将实验内容抄了一遍,葫芦画瓢来模仿,甚至根本就没有通过大脑思考,无法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感到枯燥无味,积极性和创造性得不到发挥,也满足不了实验教学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要求,因此必须对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改革。
2.1部分实验“先做后讲”
在实验课教学过程中,我们根据不同专业的学生特点和实验内容进行调整教学方法。对于那些实验原理、实验所用的仪器及实验内容较为简单时,可采用“先做后讲”的方法。即教师在实验前不先讲解实验内容,实验操作等,学生在做好实验预习的基础上直接进行实验,最后,教师根据实验的情况进行总结和解析。因此,如果学生没有做好预习,是很难按计划完成任务的。预习与否、预习态度和质量决定实验的成功与否。因此,该方法可以促使学生主动预习实验内容。由于实验是学生自己实施进行,且在相互讨论的基础上自己进行推断,从而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2设计实验“开放式”
在传统的化学实验教学中,由于大多数实验以教科书按部就班地进行,学生按教材上所写的实验步骤做完一遍,交上实验结果,教师通过将学生的实验结果与标准结果比较进行实验成绩评定。这种教学方式在化学化工人才的实验知识和实验技能的培养过程中也发挥过重要作用。但这种教学模式很难做到因材施教,不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难以激活创新思维。因此我们通过对设计实验开放式教学来解决这个问题,并在开放式实验教学课中,改变强调一次性获得准确结果的观念,允许出现误差或失败,让学生从失败中学习,通过重复实验达到实验教学的要求。对实验课时长,难以在课内重做,可在课余时间进入实验室训练。开放式实验,有利于对学生因材施教,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几年的实践证明,学生对开放式实验教学方式比较欢迎,普遍反映学习效果较好。
2.3教学手段“现代化”
尽管实验教学本身就是直观教学,但由于物理化学实验仪器水平较低,仪器数量不足;人力投入不够和教学效果不理想等原因,因此还是要重视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特别要重视计算机多媒体在物理化学实验教学的`作用,使学生学习和掌握更多的仪器使用和操作技术,更深刻地理解实验原理和数据处理方法。例如通过多媒体课件,向学生较系统的讲授数据处理和误差传递、真空技术、温标及测温技术、电工电子技术、常用仪器、实用电路及线路分析、常用配套电极的制备方法等,通过物理化学实验技术知识讲座的开设加强了学生对有关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此外,实验数据处理能力也是物理化学实验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加强这一能力的培养,我们既要学生注意实验过程中数据记录与整理,更要注意实验后的数据分析与处理。随着计算机的普遍应用,可以使用计算机处理实验数据。物理化学实验中最常见的数据处理是实验数据作图或对实验数据计算后作图,然后线性拟合或非线性曲线拟合求得需要的参数,用origin软件在计算机上很快完成。如“液体饱和蒸气压的测定”、“一级反应——蔗糖的转化”、“丙酮碘化反应速率常数的测定”、“乙酸乙酯皂化反应速率常数的测定”、“氢超电势的测定”、“粘度法测大分子化合物的分子量”、“固体比表面的测定”等实验用线性拟合的方法。
2.4考试方式“多样化”
改变以往物理化学实验成绩主要根据实验报告成绩和期末笔试成绩来评定的方式,建立“注重平时、能力为主,兼顾理论,口笔结合”的综合考核办法,其中课前预习、实验操作、实验态度、独立工作能力、仪器保护及损坏情况、环境卫生及实验报告等内容,记入学生个人学习档案,作为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40%;期末进行笔试、实际操作、口试三结合的考核办式,分别总成绩的20%。笔试主要注重于实验原理和实验数据处理方面的内容,实验操作和口试是在实验室当场抽签进行,把学生做过的实验事先做了一些改动后,然后制成卡片让学生随机抽取,抽到哪个实验,卡片上设有口试题,在学生实验操作过程中就口试题进行解答。通过严格的成绩考核,不只是为了给学生一个学习成绩,也是该课程最后一次实验技能进一步强化的巩固过程,有助于加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3结语。
几年来,我校的物理化学实验课程经过不断改革探索和实践,通过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及考核办法;通过减少验证性实验、增加综合性实验,开设设计性实验等,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增强,特别是在对待物理化学实验课程的态度上,学生较为重视,通过这一教学环节,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得到了提高,效果是令人满意的。但由于我校是一所普通地方工科院校,基础差,起步晚,仪器水平较低,仪器数量不足,要真正使物理化学实验改革具有开拓性,尚需要更深入的探讨和实践。
瀚海蓝天,乘风破浪,壮景摇曳千古。如果说郑和是世界航海事业的先驱,那么今天的海事类院校就是航海事业的传承者。
轮机工程就是这样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航海专业。
该专业的教学计划是按照国际和国家海船船员的任职标准制定的,学生毕业时需要具备以下的知识和技能:能独立担任机舱值班工作,保证机电设备自动化系统在良好状态下安全地运行,能正确运用测试仪器对于运行工况和经济性进行量测、计算、试验和调整,并能处理故障和进行维修工作,掌握船舶构造及其性能、船舶驾驶营运经济、人员安全、海上救生、国内外有关法律、法规、规范以及防止海上污染等基本知识。
轮机工程的学制为四年,实际在校时间约三年半,另外半年预分配上船进行为期四个月的毕业实习。近几年由于经济贸易以及海外往来的种种需要,轮机工程专业毕业人才在这些方面显得十分“热手”,用人单位也集中在东南、东北等沿海、沿江经济状况比较发达的省市地区。
由于航海类专业毕业生需要长时间在海上工作,对身体、身高、五官以及心理素质等方面有特殊的要求,所以绝大部分院校只招男生。
主要课程。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坚实的数学、力学、地质学和工程学等理论基础及系统的地质工程理论、技能和方法,掌握相关课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获得工程科学和技术的基础训练,能在能源开发、水利水电、城建、交通、市政、环保、国防和地震等领域的勘察、设计、施工管理单位,从事工程地质勘察、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地质工程设计与施工等相关工作的高级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普通地质学、岩石学、构造地质学、地貌学与第四纪地质学、弹性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土力学、岩体力学、水文地质学基础、工程测量、工程岩土学、工程动力地质学、工程物探、基础工程、岩土工程勘察、岩土工程测试与监测技术、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设计、强震观测与数据处理。专业实践教学主要由地质工程认识实习、专业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组成。
地质工程专业即立足于行业发展要求,又注重突出防震减灾特色。注重培养厚基础、宽专业、强能力、重应用、具创新精神、适应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专业相关实验室主要设备价值近3000万元。很好地满足了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需求,同时为专业师生的产学研提供了高水平的实验平台。专业与国内研究所和行业生产单位以合作的形式建立了10余个校外综合实习基地,服务于学生的生产实践学习。
可在城市建设、交通工程、水利水电、机场、港口、码头、国土资源、工矿企业、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环境和市政工程、工程设计研究院从事地质工程专业相关的开发建设、科学研究和生产管理工作。
实验教学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它与理论教学互相促进,互为补充。但传统观念上一直将实验教学视为理论教学的附属品,定位于辅助教学的地位。长期以来,物理化学实验教学发展缓慢,重理论,轻实践,教学内容陈旧,教学程序僵化。一些医药院校甚至只象征性地开设一些最基本的物理化学实验,学生按实验书上的步聚和方法机械地进行实验。这种教学模式,局限于实验技能的训练,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和创造性,学生学习兴趣不大,实验积极性不高。
1.2实验内容与专业联系少。
物理化学实验在药学专业实验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所涉及的基本研究技术和研究方法是后续药学专业课程尤其是药剂学的技术基础。但现行的药学专业物理化学实验内容,更多的是从化学的角度去设计,没有结合药学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对实验进一步选择、扩展和深化。目前很多医药院校开设的物理化学实验项目并不能真正体现物理化学原理和技术在药学中的应用,尤其是缺乏与药学相关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
1.3实验仪器设备更新缓慢。
物理化学实验主要是测定物质的理化性质,因此需要相应的仪器设备。近年来,随着现代实验科学技术的进步,涌现出了大量的智能数显式仪器。这些新仪器的使用,不仅使测量过程更为便捷,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助于他们毕业后更好地适应工作环境。但有些院校由于对基础化学实验不够重视,实验经费投入不足,致使仪器设备老旧,长年无更新换代,从而影响了实验技术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1.4实验数据处理方法落后。
物理化学实验结果得到的是一系列实验数据,目前大多数学生仍采用传统的数据处理方法,即通过计算器计算、用坐标纸手工作图以获取斜率、截距,或在手工绘制的曲线上作切线等。由于物理化学实验数据量大,处理繁杂,这种方法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处理结果易出现人为误差,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教师在批改实验报告时也不得不花费大量时间核查其计算结果。因此,有必要选择适当的计算机应用程序来辅助物理化学实验教学。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miekuo.com/fanwendaquan/wenmizhishi/1344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