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教案与学生的学习活动息息相关,它能够提供具体的学习任务和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一教案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
教学目标:
1、理清故事线索,把握人物性格特点。
2、加深理解赋、比、兴和浪漫主义手法在抒情上的艺术效果。
3、落实实词,侧重于一词多义、偏义复词、古今异义。
教学时间:两课时。
一、导语。
投影:陆游《钗头凤》,师生齐读,简介陆游与唐婉的爱情悲剧。
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悒鲛销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悲剧的魅力,在于它毁灭的美。)。
二、解题。
1.《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也是我国古代最优秀的民间叙事诗。汉乐府叙事诗发展的高峰,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现实主义诗歌发展中的重要标志。它原名《焦仲卿妻》,最早见于徐陵所编的《玉台新咏》,是以真人真事为基础创作的。全诗357句,1785个字,沈归愚称为“古今第一首长诗”,与《木兰辞》并称“乐府双璧”。
2.汉乐府:“乐府”是汉武帝时设立的一个官署。它的职责是采集民间歌谣或文人的诗来配乐,以备朝廷祭祀或宴会时演奏之用。它搜集整理的诗歌,后世就叫“乐府诗”,或简称“乐府”。它是继《诗经》《楚辞》而起的一种新诗体。
三、结合小序简介本文故事情节。
开头小序,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以及成诗的经过。故事发生在汉代末年的建安年间,是以真人真事为基础创作的。
四、结合注释朗诵课文,并归纳故事梗概:
东汉建安年间,才貌双全的刘兰芝和庐江小吏焦仲卿真诚相爱。可婆婆焦母因种种原因对兰芝百般刁难,兰芝毅然请归,仲卿向母求情无效,夫妻只得话别,双双“誓天不相负”。
兰芝回到娘家,慕名求婚者接踵而来,先是县令替子求婚,后是太守谴丞为媒。兰芝因与仲卿有约,断然拒绝。然而其兄恶言相向,兰芝不得已应允太守家婚事。仲卿闻变赶来,夫妻约定“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兰芝出嫁的喜庆之日,刘焦二人双双命赴黄泉,成千古绝唱。
故事结尾与其它中国民间文学几成千篇一律,充满浪漫主义的理想色彩:两人合葬,林中化鸟。(其它如《梁祝》中的“化蝶”、牛郎织女的“七夕相会”)。
五、理清故事结构。
开头两句:托物起兴,引出故事。
第一部分:兰芝被遣(2~5自然段)——故事的开端。
第二部分:夫妻誓别(6~12自然段)——故事的发展。
第三部分:兰芝抗婚(13~21自然段)——故事的发展。
第四部分:双双殉情(22~31自然段)——故事的高潮。
第五部分:告诫后人(32自然段)——故事的尾声。
六、分析人物形象和对话。
本文成功地塑造了刘兰芝、焦仲卿的艺术形象,除了他们的悲剧行为外,对话在表现典型性格方面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1、刘兰芝:坚强、持重,自尊,果断,不为威逼所屈,也不为荣华所动。
“十三能……十六诵诗书”——知书达礼。
“受母钱帛多,不堪母驱使”——不卑不亢。
“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自尊。
“仍更被驱遣,何言复来还?”“举身赴清池”-果断。
“新妇起严妆,”-镇定,庄重。
“处分适兄意,那得任自专”——外柔内刚。
2、焦仲卿:忠于爱情,忍辱负重,但比较懦弱,胆小怕事。
“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坚贞不逾。
“故作不良计,勿复怨鬼神”——叛逆精神。
3、焦母:反面形象,是封建家长制的代言人,是封建礼教摧残青年的典型;极端蛮横无理,一味独断专行。势利。
“何乃太区区”
“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
“小子无所畏,何敢助妇语”
“吾已失恩义,会不想从许”
“汝是大家子,仕宦于台阁。慎勿为妇死,贵贱情何薄”
4、刘兄:反面形象,是封建家长制和封建礼教摧残青年的帮凶。此人性行暴戾,趋炎附势,尖酸刻薄,冷酷无情。
八、文章的表现手法。
1、人物对话的个性化;。
2、铺陈排比的手法。
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谈箜篌,十六诵诗书,十七为君妇。
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
3、起兴和尾声。
九、《孔雀东南飞》反映的民俗。
了解《孔雀东南飞》所反映的汉末的民俗,可以加深同学们对此诗的理解。
1、婚俗中的寡妇再嫁。
刘兰芝被婆婆赶回娘家后,只十多天,县令就派人来给自己的儿子说亲;县令的媒人离去几天后,太守就以主薄为媒来为儿子说婚。被谴回娘家的刘兰芝,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求婚?且求婚者的身份较高,从文章的表现手来看,这主要是衬托刘兰芝的貌美才多德高,另外也是由当时的婚俗决定的。汉时,社会上对妇女的贞节问题不太在意,女人丧偶或离婚后,仍可再嫁,男子也不因娶这样的女人而羞耻。如我们大家所熟知的西汉名士司马相如就娶了守寡的卓文君;蔡文姬就嫁过多次;另据史书记载,汉景帝也把有过婚史的王氏立为皇后,而王皇后即汉武帝的生母。到了汉末,婚姻十分重视门弟,县令、太守都为儿子向刘兰芝求婚,除上述原因外,也有门弟观念。由于人们的种种私利原因,寡妇不嫁反而受到种种欺凌。《潜天论。断论著篇》讲,汉末那些欲守贞节,洁身自好的寡妇,如果遇到不仁不义的大伯小叔,不仁不义的兄长和弟弟,这些人有的是了聘礼(物),有的是为了钱财,有的是为了占有寡妇的儿子,就逼寡妇再嫁。而那些寡妇为了抗争,有的在房中自缢而死,有的在嫁车上饮药而亡。刘兰芝被兄长逼嫁,投入清水池,以死抗争,正是当时许多寡妇命运的集中反映。
2、七夕。
七夕又称女儿节,乞巧节,这个节日大致开始于西汉时期。刘兰芝和小姑话别时说:“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其中“初七”即指七夕,每逢七月初七,人们在白天和夜晚都举行传统的节日活动。按汉时习俗,这一天要晒衣服和书。
乞巧习俗是伴随着有关牛郎织女的美丽传说而形成的。七月七日,为牛郎织聚会之夜。这天夜里,妇女们张灯结彩,拿着各式各样的针,在庭院中摆列好瓜果来乞巧。传说在祭牛郎织女时,能见到天河的白气和五彩颜色的妇女,就可得到吉祥。乞巧主要是妇女的活动,所以又叫女儿节,她们希望借助神的力量使自己心灵手巧。
七夕晚上的另一项活动是守夜,人们对天下拜,并说出心愿,主要是乞富、乞寿,没有孩子的乞子。守夜活动有不少男子参加,目的是为全家乞福。牛郎织女的传说表现了中国封建社会中农民对小农经济下男耕女织生活方式的向往。
3、坐具。
诗中的“床”“榻”都是坐具。床,最初只是卧具,后兼为坐具。要了解“床”“榻”为坐具,需要先了解一下古人坐的形式。先秦时,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普遍采用跪坐形但直接跪坐在地上很不舒服,所以很早就有用席子来铺垫的习惯,就是所谓的席地而坐,即以席为坐具。坐时两膝着席,把臀部放在脚跟上。这样,脚跟承受的压力太大,时间长了,就会酸痛。估计,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感觉臀部坐在较矮的床上或榻上要比坐在脚跟上舒服,所以,大约在秦汉时期,床榻开始成为坐具。汉时的床榻比较低,大约有今天的一市尺。床,一般体积较大,比较笨重,大多是室内固定家具;榻,体积小较轻便,大多是待客的临时用具,使用时移出,过后收藏。因此诗中有“移我玻璃榻,出置前窗下”句。两个人合坐的榻叫合榻。三国时,孙权曾召鲁肃,二人“合榻对饮”,不可理解成二人躺在床上喝酒。到了南北朝,床榻作为坐具在南北方就极为普遍了。今天仍有不少地方把小板凳叫“脚床”,可能就是坐具名称演化的结果。
4、交通工具中的牛车。
诗中有“其日牛马嘶”句,牛车自古就有。由于牛的力气比较大且行动缓慢,所以,人们多用牛车来拉东西。又因牛车车厢宽大,故又叫大车。秦以前的贵族多数乘坐马车,极少有乘牛车的。这种风气到了秦汉仍然存在。西汉初年,由于长期的战乱,经济凋敝。据《汉书》记载:朝中文武官员有很多人乘坐牛车,因此可以说此时乘牛车是出于无奈。整个西汉和东汉前期,人们一直认为乘坐牛车是低贱的行为。但到了东汉后期,风气大变,贵族官僚富户不再把乘坐牛车看成丢脸的事情。《晋书》记载:“其后稍见贵之(牛车)。自(东汉)灵、献以来,天子志士庶以为常乘。”而《孔雀东南飞》所写时期(建安年间)正是东汉献帝时,所以“其日牛马嘶”中的“牛马”不能理解为偏义复词“马”。太守给儿子迎亲,马车牛车因载人物的不同用途都被派上用场。
十、八个同学为一组,互相协作,将《孔雀东南飞》改编成话剧。
1.把握写景抒情散文情景交融的特点。
2.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比喻、通感的巧妙运用,动词、叠词的精心选用。
3.提高对情景交融意境的鉴赏能力。
(一)作者怎样从多角度描摹荷塘美景?
(二)本文的写作线索是什么?
(三)“通感”这种修辞方法的特点及作用是什么?
(四)在特定语境中揣摩语句的含义。
我们对朱自清这个名字并不陌生了,初中语文教材曾选了他的散文名篇《春》和《背影》,这两篇散文都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印象。朱自清先生不愧为散文大家,关于他的生平经历,同学们知道些哪些呢?(教师引导学生口述,最后教师概述。)。
上大学时,朱自清开始创作新诗,1923年发表的长诗《毁灭》,震动了当时的诗坛。1929年出版诗集《踪迹》,1925年任清华大学教授,创作转向散文,同时开始研究古典文学。1928年出版散文集《背影》,成了著名的散文家。
本文是一篇以写景为主的抒情散文。写于1927年7月,当时正值大革命失败,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大地。朱自清也处于苦闷彷徨中。
《荷塘月色》正是作者自己想“超然”而又想“挣扎”的心迹的真实描摹和生动写照。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篇散文。
二、听《荷塘月色》的配乐录音带:思考:作者细致描写荷塘的文字是第几段(第4段)?
请一位同学再朗读一遍这个段落,然后大家闭上眼睛想象一下荷塘的。
美景。
三、作品结构分析:(再请全班同学齐读下这篇优美的散文,然后想想每一段都写了什么内容?全篇又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缘起:第一段:独游荷塘的时间、地点和缘由。(心境:“颇不宁静”)去荷塘:第二段:通往荷塘的小路、树木、月色。
第三段:行在小路时的感受。(追寻清冷、幽僻的环境)。
观荷塘:第四段:荷塘美丽的景色。
第五段:塘中的月色。
第六段:荷塘四周的景物。
离荷塘:第七、八、九段:联想古代江南采莲的旧俗。
第十段:在思乡与遐想中踱回家门。
从写景状物的角度看:
第一部分:(1)写观荷缘起。(情)(引子)。
第二部分:(2-6)写荷塘月色。(景)(主体)。
第三部分:(7-10)写景中人。(情)(尾声)。
(细讲线索:《荷塘月色》的行文线索,很有特色,如同经、纬两条线穿织在一起。它是一篇情景交融的散文,作者欣赏荷塘月色前后心情的变化好似一条经线,对荷塘月色的景物描写犹如一条纬线。写景是为抒情服务的,所以“贯穿全文的是一条前后心情变化的思绪线索”。)。
小结本节课的内容:本节课我们对《荷塘月色》这篇散文有了大致的把握,请同学们课后继续认真朗读这篇散文,看看作者是怎样借景抒情的。
布置作业:1、背诵4-6段;2、阅读课后附文。
1.通读全文,认知过度句、段及文中丰富的联想,从而理清作者的“漫想”思路。
2.结合思路,深入领会文章的写作意图和中心思想。
3.学习我们祖先勇于探索,敢为天下先的首创精神。
把握文章思路,提高文章贯通、语言连贯的能力。
1.理解文章中意义含蓄的句子。
2.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和中心思想。
录音机、投影仪。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高考#导语(同时出示投影《三峡》图)。
如果说滚滚东逝的长江是一条艺术长廊的话,那么三峡就是其中的一朵奇葩。它迭出的奇境变幻的四季,涌动的江河,耸峙的山峦,给了古今诗人画家多少笔意与灵感!郦道元说:“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阴天蔽日”,李白说:“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那么作家刘征过三峡时又有什么新的感想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过万重山漫想》。
二、解题。
提问:从课题来看,本文时一篇散文,谁能解释一下“漫想”呢?
明确:“漫想”从字面上理解时“不受约束地想”“随便地想”之意,但是从课题来看,它不等于“乱想”“瞎想”。它受着“过万重山”的限制,是作者过万重山时,超越时空的遐想。
三、把握课题思路,整体理解内容。
1.放录音。
明确:带着神往之情的作者在穿过三峡时,看到了狂暴的江流,连绵起伏的高山,以及高山缺口处伸出几道光束所营造的神气境界。面对奇景,作者神经受到强烈的触动。心灵受到了强烈的震撼,头脑里一片空白,也就恰在此时,一个古怪的念头跳了出来,开始了对三峡的“漫想”。直到船过三峡,作者才收住“漫想”的野马,回到了现实。
3.学生通览全文,找出文中说明作者产生联想的句子。
明确:(1)头脑里一无所有。就在这原始状态的空白中,一个古怪的念头跳了出来;(2)于是,我的思绪,如同被疾风牵引着,无边无际地延展开去;(3)再想下去;(4)我的思想向着更遥远的空间和时间飞去。
4.学生通读全文,画出“漫想”内容,理清全文思路。
明确:全文思路紧扣课题,以船出夔门为起点,由万重山(三峡)的奇险,先想到“第一个穿过三峡的是谁”;再“延展”到“他穿过三峡是在什么时候”以及“使用什么交通工具”;然后再想到“第一个穿过三峡的人,绝然不是第一个”。甚至他会“想些什么呢?”;接着“思想向着更遥远空间和时间飞去”,想到历的无数第一个;再接着时间再往未来推移,想到千百年后人们也将崇敬我们的精神;最后以穿过三峡为思路起点,落在阅尽险峻之后的喜悦上,结束了“漫想”。
明确:通过“漫想”,作者想要讴歌知难而进心无旁念,敢于冒险的首创精神,期望人们发扬首创精神,在未来事业中创造更加辉煌的业绩。
1、领会文章深厚的主旨,体会文章对于残酷战争的控诉。
2、领会这篇微型小说蓄势和铺垫的重要性以及结尾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这是一篇微型小说,在不足四百字的文章里涉及的是一个沉重的话题:战争的残酷性。作者截取火车上短暂的一幕,以后备役老兵的一段话为小说情节的核心,隐去所有背景、过程的交代,而把惨烈的战争后果直接推到读者的面前。小说的篇幅极短,却包孕着丰富的内涵;情节如此简单,却有着极强的可读性。
1、重点:品味文本中的词句,理解作者蕴涵其中的感情。
2、难点:小说如何运用抖包袱的手法将情节推向极至。
这篇微型小说的高明之处就在于意想不到的结尾,所以优秀的微型小说并不在于要有巨大的字数和曲折离奇的情节。我们在品味这篇文章时就应抓住文章中这种抖转直下的独特效果。
这篇微型小说篇幅很短,不必纠缠于小说的层次,选取适当的句子理解提问让学生在自读自悟中体会它的特点和魅力。
1、喜欢这篇微型小说吗?试就它的写作技法作一探究。
一列火车缓慢地驶出柏林,在车厢里尽是妇女和孩子,几乎看不见一个健壮的男子。在一节车厢里,坐着一位头发灰白的战时后备役老兵,坐在他身旁的是个身体虚弱的老妇人。显然她在独自沉思,旅客们听到她在数着:“一,二,三”,声音盖过了车轮的“喀嚓喀嚓”声。停顿了一会,她又不时重复起来。两个小姑娘看到这种奇特的举动,指手画脚,不假思索地嗤笑起来。一个老头狠狠扫了她们一眼,随即车厢里平静了。
“一,二,三”,这个神志不清的老妇人又重复数着。两个小姑娘再次傻笑起来。这时那位灰白头发的战时后备役老兵挺了挺身板,开口了。
“小姐”,他说,“当我告诉你们这位可怜的夫人就是我的妻子时,你们大概不会再笑了。我们刚刚失去三个儿子,他们是在战争中死去的。现在轮到我自己上前线了。在我走之前,我总得把他们的母亲送往疯人院啊。”
车厢里一片寂静,静得可怕。
(美国作家奥莱尔的微型小说《在柏林》堪称名篇中的精品,很值得大家欣赏与体会。它以二战为背景,以一列从柏林驶出的火车上的小插曲为故事材料,却以极小的篇幅来深刻地反映战争这个人类永恒而又沉重的话题。它那平静不动声色的叙述后面包含了一股强大的悲愤,但始终没有爆发出来,反而更有感染力。)。
这是一篇微型小说,在不足四百字的文章里涉及的是一个沉重的话题:战争的残酷性。作者截取火车上短暂的一幕,以后备役老兵的一段话为小说情节的核心,隐去所有背景、过程的交代,而把惨烈的战争后果直接推到读者的面前。由此,我们尽可以推想到战前这个五口之家平静、祥和的生活,战时三个儿子的先后入伍、三个阵亡通知书的纷至沓来,老妇人由痛心到绝望到疯狂的心路历程,后备役老兵抛家弃妻的无奈和难以言说的巨大痛苦……这是战争中一个家庭的毁灭,更是千万个家庭的缩影。
一列火车缓慢地驶出柏林,车厢里尽是妇女和孩子,几乎看不到一个健壮的男子。在一节车厢里,坐着一位头发灰白的战时后备役老兵,坐在他身旁的是个身体虚弱而多病的老妇人。显然她在独自沉思,旅客们听到她在数着:“一,二,三,”声音盖过了车轮的“卡嚓切嚓”声。停顿了一会儿,她又不时重复数起来。两个小姑娘看到这种奇特的举动,指手划脚,不加思考地嗤笑起来。一个老头狠狠扫了她们一眼,随即车厢里平静了。
“一,二,三,”这个神志不清的老妇人重复数着。两个小姑娘再次傻笑起来。这时,那位灰白头发的后备役老兵挺了挺身板,开口了。
“小姐,”他说,“当我告诉你们这位可怜夫人就是我的妻子时,你们大概不会再笑了。我们刚刚失去了三个儿子,他们是在战争中死去的。现在轮到我自己上前线了。在我走之前,我总得把他们的母亲送进疯人院啊。”
车厢里一片寂静,静得可怕!
1、结合全文看来,第一段中的画线句子有何作用?
2、“老妇人”为什么翻来覆去地数数?
3、作者写小姑娘“笑”的目的是什么?下面分析不当得一项是:
a写出小姑娘的天真幼稚,多老人举动的不理解。
b悲喜对照,指责小姑娘年幼无知,缺乏同情心。
c以喜衬悲,渲染了老妇人一家的悲剧遭遇。
d以小姑娘的笑,反衬出老妇人病态的严重。
4、试分析第三段画线句中“他们”一词的作用。
5、试分析文章段末的作用。
6、从全文看,本文采用了__________的表现手法,通过一个家庭在战争中的遭遇反映了战争的残酷,表达了作者对战争的控诉。(不超过四个字)。
1、暗示读者健壮的男子都上前线当了炮灰,反映战争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2、老妇人在战争中失去了三个儿子,受到巨大刺激而致疯,反复数数是想他的儿子。
3、b。
6、以小见大《在柏林》。
教学目标:
1、学生能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生能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探究本文的深刻寓意,得到丰富的启迪。
3、有效训练学生的想象、表达、表演等能力,唤醒学生的发现意识。
4、渗透必要的情感熏陶。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指导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分析寓意,得到启迪。
2、难点:训练各种能力,引导学生“换一种眼光看世界”。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画蛇添足》等多幅图画,让学生看图猜成语,然后归纳寓言的特点。再结合学生的表现谈话导入,并板书课题。(例如:本来老师上课前还担心……现在看来,完全是杞人忧天了。)。
二、检查预习效果。
1、简介《列子》。
2、正音、释词。
三、师生合作,理解文章内涵。
活动一:读——疏通文意。
(1)教师范读——学生美读——分角色读。
(2)小组合作翻译——学生质疑——师生解惑。
活动二:想——大胆发现。
(1)杞人所忧何事?结果如何?(2)“晓之者”是如何解惑的?对此你想做出怎样的评价?(3)这则寓言的寓意是什么?同学们还获得什么启示?(学生上台板书)。
活动三:辩——换种眼光看世界。
甲方:“杞人忧天”,庸人自扰。
乙方:我愿意给“杞人”点赞。
活动四:演——展示才华。
(1)读文本,看插图,自由想象、创造。(2)学生上台表演。
四、教师巧妙地将板书生成图案,启发学生想象后小结。
五、布置作业:版课本剧;积累有趣的神话故事。
古诗三首(长歌行、七步诗、出塞)。
教案示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读三首古诗,学会三个生字。
2.了解《长歌行》大意,感受诗人的真挚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演示《古诗三首》诵读动画,导入新课。
二、学生初读课文。
1.读通三首古诗,学会三个生字。
2.对照注释,理解古诗的大意,标出不懂的地方。
3.小组内简单交流。
三、学习《长歌行》。
1.导入新课。
“行”是古代的一种诗歌形式,我们曾经学过哪首诗?(背诵《古朗月行》)今天,我们学一篇这样的诗歌叫《长歌行》。这是一首汉乐府民歌。
2.交流自学结果。
(l)你理解了哪些词句,说出来与大家共享。
(2)说说每句诗的意思。
(3)提出不懂的问题,相机点拨,指导学生解决。
(4)你最喜欢哪些句子,读一读,说说为什么喜欢?
3.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四、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朗读课文。背诵《长歌行》。
附板书:
长歌行。
葵露待日。
百川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七步诗》和《出塞》,了解诗歌大意,感受诗人的真挚感情。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并默写《出塞》。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背诵《长歌行》。
2.“三国”以后,魏国的第一个皇帝是曹丕,他有个弟弟叫曹植,十分有才干,曹丕十分妒忌,所以总想加害他。有一次,曹丕叫人把曹植叫到官中,命令他在七步之内作出一首诗,否则的话就杀他的头。曹植又气又恨,轻踱七步,吟出一首千古绝唱,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的一首诗《七步诗》。
3.教师演示诵读动画。
二、交流自学情况,提出不懂的问题。
1.你理解了哪些词句,说出来与大家共享。
2.试着说一说每句诗的意思。
3.你还有那些不懂的问题,提出来。
三、归纳学生问题,集体讨论。
曹植写这首诗的真正意思是什么?
(教师引导:结合当时的情况,想一想、曹植的这首诗是否另有所指,指的又是什么,从而体会这首诗的比喻意义。比如,“同根生”指什么,“相煎何太急”又指什么,联系前边想一想,“豆”和“箕”又指什么……从而体会这首诗的真正含义,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四、反复朗读,体会感情。
1.录音范读。
2.学生练习朗读。
五、练习背诵。
六、学习《出塞》。
1.读课文,解题。
塞:关塞,边塞。你怎么理解题目?
简介作者王昌龄,唐代的诗人。字少伯,很有才华,曾中进士,擅长“七绝”,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称。今天学的是他最的一首诗。
2.范读课文。
3.交流自学体会。
4.提出问题,教师归纳,集体解决。
5.体会诗的意境。
(l)读了这首诗你有什么感受?(古代战乱不断发生,百姓苦不堪言;盼望能有飞将军重出,救百姓于水火;这首诗意境深远,言少意多。)。
(2)你觉得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6.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体会作者渴望出现英勇善战,体恤士卒的将帅,巩固边防的心情。
七、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默写《出塞》。
2.向别人讲述《七步诗》的有关故事。
附:板书设计。
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以景抒情)。
教案点评:
教师从故事入手,激发学生兴趣,同时交代时代背景,便于学生理解。启发学生交流自学成果,鼓励他们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有重点地讨论学生提出的问题,相机点拨学生体会诗的意境。学生自己查找资料,自学古诗,并提出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通过小组讨论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不能解决的全班讨论解决。
探究活动。
【边塞诗派】。
唐朝的诗歌流派之一,代表作家有高适、王之涣、王昌龄等。他们的诗大多描写边塞奇异风光和将士征戍生活,风格豪放,具有浪漫主义色彩。
从军行。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青海:青海湖。
长云:连绵不断的浮云。
穿:磨破。
金甲:金属制的战服。
破:打破。
终:始终。
还:回家。
凉州词。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孤城:这里指玉门关。
何须:何必要。
怨:吹奏哀怨的乐曲。
杨柳:《折杨柳》古代一种歌曲名称。
度:越过。
请你自己再找一些描述边塞军旅生活的古诗,与大家交流一下,背一背。
一、了解人物通讯的写法。
二、快速阅读,筛选信息,归纳内容要点。
三、学习杨利伟执着坚毅的精神,培养英雄的气质和真正的男子汉大英雄。
1、速读训练,概括内容要点。2、了解真英雄背后的艰辛。3培养英雄气概、男子汉精神。
教学难点:同重点1、2。
教学设想:1、速读概括的训练。对时间的快速把握,对内容的准确概括。2媒体的准备。歌曲与视频的激情导入与引伸。3深入讨论,了解英雄的本质,从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远大理想。
两课时。
一、导入,
看神五升空的潇洒画面。英雄潇洒,太空如履地而行,几千年飞天梦一朝实现。
什么叫英雄?怎样的人才算得上是英雄?
---杨利伟,搭乘中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飞船成功飞天,中国成为第三个踏入太空的国家,实现了几千年的飞天梦,整个世界为之惊呼。他以自己的壮举和英姿,赢得了每一位中国人的尊敬,同时也让全世界为之瞩目。也因此被授予“航天英雄”荣誉称号。这是祖国对英雄的最高褒奖。
现在,我们一起学习《中国青年报》记者冯春梅、刘程采写的通讯《英雄潇洒走苍穹》。
二、速读,了解大致内容。
从标题《英雄潇洒走苍穹》你认为文章会写什么?看完后与你想象的一样吗?
1、按照新闻的结构,给文章划分层次。
三、细读,深入了解课文内容。
点拨:
1、按新闻结构,划分文章层次。
正文:(3-13)英雄的奋斗。
结尾:(14、15)英雄的风采。
2、文章写了杨利伟感人的事迹。
克服“空间运动病”地面训练水上训练控制体重与障作?br。
3、从全文内容看与标题的衔接性。作者意在表现什么?
本文实际上并救未详写如何潇洒升空的过程,而是写潇洒的背后付出的艰辛。
通过这些事,全面深入地表现出杨利伟顽强拼搏、刻苦训练、意志坚强而刚毅质朴,正是这些可贵的品质才能使他潇洒地在苍穹行走!
(二)、探究,英雄潇洒的背后是什么?
1、认真阅读通讯的正文部分,思考每一部分的主要意思。
由学生小结:
(1)“一连串的满分记录”:从杨利伟的飞天梦到“十八岁”入招“飞行员”,到被“选定”“执行飞行任务”到“首飞航天员梯队”,经过自己刻苦的努力,杨利伟的成绩都是最优秀的,是一连串的满分。
(2)“突然,他产生了错觉,身体仿佛倒了过来”:在太空中,杨利伟遇到种种困难,凭借平时良好的.训练、自己顽强的意志力,他终于“战胜了艰险,也战胜了自己”。
(3)“师长,让你说中了,现在我就像学生一样坐在教室里”:杨利伟始终像一个学生样努力为飞天做好了充足的准备。完成了关于业务、技术理论与实践的准备,训练思想和顽强的意志力。
三、作业。
1、朗读课文,感受航天英雄对科学真理的执著和刻苦钻研的精神。
2、完成课后习题一、二、四.
3、资料积累:英雄故事及故事的背后,着重了解英雄背后的事迹。
重点:了解人物通讯写法,对英雄本质的深入认识。
一、复习导入:本文具体写了哪些内容?为了表现怎样的主旨?
通过这些事,全面深入地表现出杨利伟顽强拼搏、刻苦训练、意志坚强而刚毅质朴的形象。
二.了解人物通讯的写法。
本文是人物通讯,你从本文看出人物通讯有什么特点?
(1)以典型事例反映人物的精神品质,事实具体、真实。
(2)选材集中表现主题、突出主题、具有典型性。
(3)适当的抒情议论,采用能集中表现主题的细节。
(4)组织加工材料,注意谋篇布局。本文采用小标题的形式,突出每个部分的内容。
三、延伸。
朗读《问天下谁是英雄》。
问天下谁是英雄?叩苍天,烈日当空,
起风云,挟雨电,变幻更无穷。
然混沌世界,还须盘古劈,女娲巧手,炼石补天洞。
问天下谁是英雄?忆往昔,秦王赢政,
毕六王,统四海,营建阿房宫。
然孟姜弱女,哭倒了长城;项羽一火,烧掉了秦庭。
问天下谁是英雄?叹蜀相,诸葛孔明,
炼赤壁,演八阵,尽展卧龙雄。
然五丈原上,遗恨随秋风,中原未统,壮志难畴成。
问天下谁是英雄?留美名,美髯关公,
独刀会,走单骑,驰骋纵又横。
然麦城脚下,赤兔马蹄重,青龙偃月,傲气将蜀轻。
问天下谁是英雄?看今朝,华夏精英,
升神五,缚江龙,经济日图腾。
数风流人物,农工商学兵,敢叫日月,步履随我行。
四、说说你了解的英雄故事及故事背后的可歌可泣的事迹。
民族英雄,爱国故事,见义勇为英雄,“天路”青藏铁路建设者们,他们感人的故事的背后鲜为人知的事迹。
五、教师总结。
杨利伟本人曾经说:在飞天的征程上,不仅充满了艰辛,风险也时刻存在,许多勇士还为此付出了生命,但征服太空,是航天员的神圣使命,作为一名军人,就是要时刻准备奉献和牺牲。他不仅达到了崇高的思想境界,有无坚不摧的毅力,更有脚踏实地干起来的勇气。他不愧是我国的“航天英雄”!
所以羡慕英雄的潇洒,更应当向往英雄的境界,学习英雄的精神,做好充分的准备,实现每个人心中的飞天梦想。
1.以善良体察善良,培养学生的爱心、同情心。
2.理解、积累“惶恐、荒僻、滞笨、愧作”等词语。
3.熟读课文,了解叙述、描写等表达方式。
4.探究贯穿全文的线索和段落的有序安排。整体把握课文,体察人物思想感情。
5.揣摩本文意味深长语句的含义,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匠心。
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对不幸者的同情、关爱的思想感情,激发爱心。揣摩语言,深入领会语句的意味。
1.自读点拨法。本文是写人记事的散文,通过叙写与车夫老王的交往片断;刻画了虽穷苦卑微却纯朴善良的老王形象。学生诵读中以善良体察善良,感悟情感,陶治性情。教师点拨、突出作品提出的关怀不幸者的写作意旨。
2.合作探究法。阅读中关乎作品情感、材料组织等问题,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合作研讨解决。
多媒体cai课件、录音机及磁带、投影仪及胶片、打印好的文字资料。
一、导语设计。
(背景音乐:《让世界充满爱》)。
同学们,正如歌曲中所呼唤的“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以真纯的情感善待、关爱同在一片蓝天下的他人,那么人世间真的会多一份阳光,少一些冷漠,多一份文明,少一些残酷。爱是一种情感,更是一种美德,杨绛女士的《老王》将通过与车夫的交往,为我们诠释这一并不深奥的生活命题。
二、指导自读,把握文意。
1.投影显示生字词,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
(1)注音。
塌败取缔伛翳骷髅绷滞笨愧怍。
(2)释义。
塌败滞笨取缔愧怍。
2.学生所读课文,以善良体察善良,领会作者与人物的思想感情。
听读中发挥想像,头脑中再现鲜活的人物形象。
学生积极回答,教师归结:
从课文写老王的生活片断可以看出,老王穷苦卑微却纯朴善良。他靠一辆破旧的三轮车活命。“’’期间载客的三轮车被取缔,他的生计就更加窘迫,只能凑合着打发日子。他打了一辈子光棍,孤苦伶仃。住在荒僻的小胡同里,小屋破破烂烂的,他的眼睛又不好,一生凄凉艰难,是一个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不幸者。但是老王心好,老实厚道,有良心,关心人。他需要钱,可是做生意从不多收一分钱,而且非常讲感情,讲仁义,常愿意尽义务,或者少收钱,是一个精神上没有受到任何污染的极其纯朴的好人。
作者对老王这样的不幸者不是冷漠、蔑视而是本着平等观念和人道主义精神去关心、爱护他。知道老王有夜盲症,就送给他大瓶鱼肝油。
3.学生分段诵读课文,概括要点,列出提纲。
教师作阅读提示:课文以“我”与老王的交往为线索,写老王的几个生活片断,条理有序,一脉相承。
学生归结:课文开头四段先写老王的职业生活缺陷、居住条件等情况。下面三段则回忆老王的工作与为人,两个片断写他为人好,一个片断写“”时期,他的生计越来越艰险。最后一个片断,是老王离世前一天的事情,最能见出老王心地善良。
4.合作研讨。
学生小组讨论解疑,教师点拨、明确:
(1)作者的善良有许多表现:照顾老王的生意,坐他的车;老王再客气,也付给他应得的报酬;老王送来香油鸡蛋,不能让他白送,也给了钱。作者的善良还表现在关心老王生活,三轮改成平板三轮,生意不好做,作者关切地询问他是否能维持生活。作者的女儿也像她一样善良,知道老王有夜盲症,送给他大瓶鱼肝油。
老王的善良也有许多表现:“愿意给我们带送”冰决,车费减半;送钱先生看病,不要钱,拿了钱还不大放心,担心人家看病钱不够。老王的善良更表现在,受了人家的好处,总也不忘,觉得欠了人情,去世前一天还硬撑着拿了香油、鸡蛋上门感谢。
结尾一句话,应该这样理解:一个社会总有幸运者和不幸者,幸运者有责任关爱不幸者,关注他们的命运,让他们也过上好日子,帮助改善他们的处境。作者回想起来,对老王的关爱还很不够,所以感到“愧作”。
(2)从文章看,最主要的是平等观念。在作者那里,人是生而平等的,各人境遇不同,甚至差别很大,不过是幸运与不幸造成的差别。所谓幸与不幸,包括天赋条件、成长条件、生理条件,幸运者只有关爱不幸者的责任,没有歧视不幸者的理由。有平等意识,才会有平等对话,才会感觉人家上门来“没请他坐坐喝口茶水”是很抱歉的。
再是人道主义精神。这种精神要求社会关心个人、同情个人,尊重个人对社会作出的贡献,尊重人格,维护社会成员的基本权利,并促进全体劳动者的全面发展。作者一家对老王是怀有这种精神的。知道老王有夜盲症,就送了大瓶鱼肝油。他们总是照顾老王生意,坐他的车,让他挣点钱。老王收钱常常客气,他们总是照原价付。平板三轮不敢坐了.还是关心老王是否能维持生活。总之,对不幸者怀有一颗爱心,才能这么关心人,爱护人。
老王在生命最后的日子里,身子僵直,样子非常怕人,作者心里只有同情和悲酸。老王死了好几年了,作者每每想起来还感觉有愧于这个不幸者,总觉得在他生前,对他关爱不够。所有这些,都是人道主义精神,正是公民道德建设所提倡的。
(3)作者对琐碎材料的组织以成有机整体,是兼用逻辑顺序和时间顺序来编排的。开头四段写老王的三点基本情况是按逻辑顺序,正因谋生的困难,收入少,所以生活清贫。下面三段是按时间顺序。
除段落安排有序之外,还设置了贯穿全文的线索,即是以与老王的交往为线索的。坐老王的三轮,一路说说闲话,作者平易近人,老王也肯把身世相告。写老王眼疾,送他鱼肝油,可见一家人对老王很照顾。老王对钱家也好,在服务费上双方总是非常客气。三轮改平板三轮,没法坐了,作者还是很关心老王,对老王有好处,所以老王总觉得欠了一笔人情,在生命最后的日子里也要表示感谢。以彼此交往为线索,全文一脉相承,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5.杨绛女士的文学语言朴素本色,却灵气飞扬,别有韵味,试比较下列三组语句在语意、感情色彩、表达效果上的不同,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匠心。你还能举出文中类似的语句吗?(参见课后练习)。
6.说话训练。
爱是人间的春风,是生命的源泉,缺乏爱心的社会将会是一片沙漠,一片荒原。通过与街头墙角那些摆小摊、扫大街、捡破烂的沟通、交流,对你一定很有触动,请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三、写作指导。
1.教师讲解:写人为主的记叙文,大多是通过一个或几个典型细节,通过对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心理的生动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精神风貌,勾勒人物形象。
怎样写好这类文章呢?
(1)确定写作对象。要选择自己最熟悉,对自己有影响,和自己有交往,又有典型事例能突出他某一方面特征的人。
(2)选好了写作对象后,根据你的了解,想一想哪些事例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然后进一步思考从你们的交往过程中,也就是从你准备选用的事例中,抽出共性的东西。这一共性,恰是要突出表现的中心思想。当确定了中心后,再从多件事例中精选最能体现中心的材料。
比如文中老王离世前一天硬撑着拿了香油、鸡蛋上门感谢,最能见出老王的心地善良。
(3)第三步,为了有效地突出中心,想一想哪个事例应当详写,哪些事例可以略写。
(4)第四步要考虑的是如何安排这些事例,先写哪个,后写哪个。从哪个角度人手,怎样收束全文,这几个事例以什么为线索将其串连起来。考虑基本成熟,可以简要列出提纲。如本文段落的有序安排。
(5)下笔成文。书写时,头脑中浮现出人物的形象和事情的经过,要带着情感去回忆,力求一气呵成。成文后,改换欣赏者的身份默读此文,进行修改、润饰。
2.投影显示以下文题,请学生任选其中一题说出自己的写作构想。
(1)我的——(爸爸、妈妈、老师、好友……)。
(2)他(她)是一个——的人(如:勤奋好学、助人为乐、热爱生活、乐观、充满爱心……”)。
(3)我逐渐了解了他(她)。
(4)其他:童年的伙伴、挚友、手足情深……。
四、课堂练习。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分发打印好的文字资料)。
朋友给我讲了一件真事。
说有一屠户从集市上买来一头牛,这头牛体格健壮,肚大腰圆。屠户满心欢喜地把牛牵回家,提刀近前准备开宰。这时,牛的眼睛里已是满是泪水,屠户知道,牛是通人性的,它已经预,感到自己的命运了。但屠户还是举起了刀子。突然,牛的两条前腿“扑通”跪下,牛的眼睛里泪如雨水。屠户从事宰业已十多年,倒在刀下的牛不计其数,牛在临死前掉泪他见得多了,但牛下跪还是头一次见到。屠户来不及多想就手起刀落,然后,对牛剥皮开膛。当打开牛的腹腔时,屠户一下子惊呆了,手中的刀咣当落地——在牛的子宫里,静静地躺着一头小牛犊。屠户这才知道,牛为什么双腿下跪,它是在为自己的孩子苦苦哀求啊。屠户沉思良久,破例作出了一个决定,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这个故事深深地震撼了我,还有什么语言能够代替那神圣的一跪呢?所有的母爱,其实表达起来都是这样简单,它没有做作,没有张扬,有的只是极普通却又撼人心魄的.细节啊!
1.文中的“犊”读作xxxxx,文中“震撼”一词的近义词是xxxxx。
2.当屠户向牛举起屠刀时,泪如雨下的牛的两条前腿为什么跪下?(请用文中语句回答)。
4.请为本文拟一个小标题xxxxxxxxxxxxx。
5.本文表现的主题是什么?请你用课外积累的一个词语或一个诗句概括回答。
6.本文最感人的地方在哪里?为什么?用简明的语言谈谈你的理解和体会。
师:上课。(生起)来,给各在座的老师敬个礼,同学们好。
生:老师好。(掌声)。
师:请坐。
生1:是一个不幸的人。
师:不幸的人,哪一句话?
生1:最后一句。
师:来,你给大家读一读。
生1:我渐渐地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师:你把“者”这个字的……也给它译成现代文了,不幸的人。来,同学们三个字:不幸者。(对生1:说得很好。)一起来读一读。
生齐读: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师:对,老王是一个不幸的人,他生活在社会的底层,他挣扎在生死的边缘。老王多么显而易见的不幸,我们在初中都已经明了,或者说我们现在瞄一眼也能够看到,但我还想请同学们认真地读一读老王的不幸。来,一起来读一读文章的第二段:“据老王自己讲……”一二开始。
生齐读:据老王自己讲:北京解放后,蹬三轮的都组织起来;那时候他“脑袋慢”,“没绕过来”,“晚了一步”,就“进不去了”。他感叹自己“人老了,没用了”。老王常有失群落伍的惶恐,因为他是单干户。他靠着活命的只是一辆破旧的三轮车;有个哥哥死了,有两个侄儿“没出息”,此外就没什么亲人。
师:来,你来读一读一句话:“他靠着活命……”你给大家读一读。
生2读:他靠着活命的只是一辆破旧的三轮车;有个哥哥死了,有两个侄儿“没出息”,此外就没什么亲人。
《老王》是著名作家、文艺翻译家杨绛写的一篇写人记事的散文,作者笔下的老王是一个命苦心善的不幸者,在荒唐动荡的“”时期,他的精神世界没有受到任何污染,他善良诚实,忠厚老实,知恩图报。
那么,对杨绛的这篇文字浅显,字里行间流淌着爱的清泉,闪动着人性人道光芒的散文,如何引领学生走进作者的精神世界,感悟爱的博大,体察善的魅力?如何避免把课上得枯燥乏味,这是我在上公开课前一直思考的问题。
在反复阅读文本之后,我将这节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全面把握课文,领会作者与人物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的同情心和爱心。教学难点确定为:领会从文章语言及人物刻画中渗透出的爱的博大。教学过程设计为三大板块:
(一)说老王。
先通过播放出示明星图片和弱势群体的图片对比,突出要对弱势群体的关注并吸引学生注意力,然后让学生根据书上插图初步感知老王形象,激发学生的兴趣,形成学生的阅读期待,为解读人物的精神世界做好铺垫。然后,以“可以用哪两个字准确概括老王”明确老王是个苦而善的人。紧接着以“老王的不幸表现在哪些方面?老王的善良表现在哪里”,引导学生搜索、筛选信息,达到初步感知文本的目的。接着,再让学生选择赏析老王临终送香油、鸡蛋这一片段。通过齐读、分角色朗读,学生情景演出,对语言进行赏析评价,达到读文悟道的目的。
(二)说作者。
先用多媒体展示杨绛当时的境况,让学生知道她当时的生活也是不幸的,再设计的问题:面对老王的遭遇,作者一家如何表现的?具体体现在那些方面?当善良的老王去时,作者为什么愧疚?对于最后一个问题让学生角色转换,换位思考,把自己想成老王,想想希望得到什么?以此让学生明确本文主旨,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三)说自己。
设计的问题是:现在,像老王一样善良的人还很多很多,我们该如何对待他们呢?多媒体展示弱势群体的图片,在看的过程中,我对一些图片进行解说。然后让学生写一些感受,可以使一句话、一首诗、一支歌。接着仿照例句说出心愿。以此拓展延伸,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
整个课堂教学的实施很顺利,充分地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尊重了学生在阅读中的主体地位和情感体验,较好地体现了新课标的教学理念。经过课后反思,我认为成功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把握文本特色,重视情感体验。
整个教学过程能够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引导学生在读中理解,在读中品味,在读中感悟,用自己的情感体验映照作者的内心世界,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2、立足语言品味,穿插写作指导。
课堂教学能够紧紧围绕教学目标与重难点,赏析重点片段的时候,让学生选择喜欢的一句,结合自己的感悟说出喜欢的原因,由赏析语言到情感体验逐步提升,并对如何写人给予学生适当指导,既重视了学生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又训练了学生语言运用和表达能力。
3、面向全体学生,小组合作探究。
在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同时,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侧重学生的自我感知、自我体会,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有些不爱发言的学生也举起了手,并说出了他们独特的想法。
但是这节课也存在着不足。因将两课时内容压缩为一课时完成,在时间安排上有些力不从心,如给学生讨论的时间不够充分,有些问题挖掘不深,结论下得过早;最后展示弱势群体组图时,应该由学生读的文字改为自己读;应该在课堂上完成的仿句练习改为课后作业等,整个教学过程有些前松后紧。
学情分析:七年级上学期,学生刚刚过渡到初中,基础较为薄弱,但思维活跃,对新事物充满好奇,充满兴趣。教师应循循善诱,步步引导,让学生学会自己阅读品读文本,交流互动。
教学目标:1.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对牧羊人的情感。
2.通过品读文章词句,了解牧羊人的形象,感受人物精神和人格魅力。
3.结合生活,感悟牧羊人创造奇迹的意义。
教学重点:品读重点词句,了解牧羊人的形象,感受人物精神和人格魅力。
教学难点:结合生活,感悟牧羊人创造奇迹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看图片,对话导入。
二、默读课文,探寻奇迹。
用圈点勾画的方法找出牧羊人生活的这片土地出现了怎样的奇迹。
明确:原先,这里是一个无边无际的荒野。
然后,这里像一块铺在高原上的“地毯”。
后来,这里是一片生机勃勃的沃土。
三、跳读课文,走进奇迹创造者。
1.再次默读课文,说说,奇迹创造者是怎样一步步把荒漠变成绿洲的。
例句:(1)他停了下来,用铁棍在地上戳了一个坑。然后,他轻轻地往坑里放一颗橡子,在仔细盖上泥土。
(2)他已经种下了十万颗橡子。在这十万颗橡子中,有两万棵发了芽。而这两万棵树苗,有将近一半,可能会被动物咬坏,或是因为其他原因死掉。
(3)他说,这块地方缺少树;没有树,就不会有生命。他决定,既然没有重要的事情做,就动手种树吧。
总结:他是有信念、执着坚持、慷慨无私、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的人。
2.圈点勾画出“我”对牧羊人评价的句子,体会“我”对他的情感。
四、寻找身边的“奇迹”创造者。
根据【链接】说说你的看法,并分享给你的小组。
五、小结:愿我们都能做这样的牧羊人,种植希望、播下幸福,成为“奇迹”的创造者。
六、作业布置:写一写,你知道的“奇迹”创造者通过外貌、动作、语言等描写方法,来刻画一个你身边的牧羊人。写一个不少于300字的小片段。
七、板书:荒地绿洲。
(执着、乐观)老人。
七、教学反思:本课是一篇小说,虽然小说以人物为中心,可本文语言较为简单,可不必一个一个句子分析。本课以“奇迹”为线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使整个过程较为连贯。
1、赏析白妞演唱之精妙,掌握描摹音乐的角度和方法。
2、了解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的写法。
提高学生描摹音乐的能力。
音乐,是人类心灵的诗章。美好的音乐能打动所有真诚而丰富的心灵。现在人们一般用高科技手段来保存音像。古人没有录音、摄像等技术设备,那么,他们如何保存飘忽易逝的音乐呢?今天我们就来欣赏和学习一篇文章,它用妙笔生花让我们身临其境、感受到音乐美。
二、简介作者、作品。
《明湖居听书》选自刘鹗的小说《老残游记》第二回。《老残游记》共二十回,署名洪都百炼生。小说中主人公老残是一个不愿做官的名士,他手摇串铃,奔走江湖替人治病。作者借老残之游历,记叙其“言论见闻”,揭露了晚清吏治的黑暗,反映了在这种黑暗统治下,人民被涂炭的社会现实。暴露了当时丑恶的政治现实,特别是比较真实地揭示了一些所谓“清官”实为“酷吏”的狰狞,可鄙。鲁迅先生把这部作品与李伯元的《官场现形记》,吴趼人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和曾朴的《孽海花》并称为晚清四大谴责小说。
刘鹗,字铁云,江苏人。1888年因治理郑州段黄河有功升至知府。庚子(1900)年,他买谷赈济北京饥民,后因私售仓粟罪流放新疆,不久死在那里。
三、赏析“红花”,品读音乐描摹。
(一)请同学们快速阅读全文,思考一下:本文写了几处音乐表演?重点写谁?
明确:本文总共描写了三个人的表演:琴师的弹琴,黑妞的演唱和白妞的精妙绝伦表演。重点是写白妞。
既然重点是白妞说书,那么有关白妞的描写集中在那些段落?
明确:第6、7、8自然段。
(二)白妞出场(第6自然段)。
明确:外貌:“秀而不媚,清而不寒”
眼神——一顾一盼,鸦雀无声。
(三)赏析王小玉说书(第7、8自然段)。
1、学生分段朗读课文。
2、讨论明确:演唱可分为几个阶段?(结合课件)。
(1)初不甚大:演唱开始。
(2)越唱越高:演唱发展。
(3)陡然一落:旋律的跌宕。
(4)忽又扬起:演唱的高潮。
(5)人弦俱静:演唱的结束。
3、作者是如何描写空灵飘忽的.音乐的?
用通感手法,赋声于形,绘声以色。
用感觉设喻:
“五脏六腑,像熨斗熨过”伏贴。
“三万六千个毛孔,像吃了人参果”舒畅。
用视觉设喻:
“像一线钢丝抛入天际”尖细、高亢、有力。
“仿佛由傲来峰西面,攀登泰山的景象”险、奇、不断升高。
黄山飞蛇:轻快、回环、多变。
东洋烟火:形色兼备,多姿多彩。
用日常生活中易体会的声音设喻:“花坞春晓,百鸟乱鸣”
说唱的音乐转瞬即逝,作者却借助于比喻、通感,把白妞说书的或高或低或缓或急,形象地描摹了出来。从发展、跌宕、高潮、结束,其音乐的过程一目了然,不能不让人赞叹其技艺的精湛。
四、简析“绿叶”,把握全篇。
明确:戏园盛况、琴师弹奏、黑妞说书、听众评议。
1、戏园盛况。
时间早:十点至下午一点。
观众多:满满的,人缝里坐下,“顶”着篮子。
职业广:官员、生意人、读书人。
2、琴师的弹奏、黑妞的演唱、观众的评论。
写琴师用先抑后杨的手法,先写相貌,写小调,再写绝妙的轮指,抑扬顿挫,入耳动听,为描写他为白妞伴奏设下伏笔。
写黑妞从外貌与演唱两方面,写黑妞容貌、服装,说明她朴实、纯洁,为后文白妞的容貌、服装描写节省笔墨,目的在于为写白妞设伏笔,把黑妞的演唱写到叹为观止的地步,好像已词尽意穷,无可复加。然后用观众评论使文章绝路逢生,从而烘云托月,从侧面烘托白妞演唱技艺之高、绝妙。
“水涨船高”、“山外青山楼外楼”,这四处无一处写白妞,实则处处写白妞,这就是铺垫,就是侧面描写,从而烘托的妞说书的精湛技艺。整篇课文就是以鲜花样凸现在大家面前,正面的描写和侧面的烘托,浑然一体,鲜明生动。
五、拓展欣赏。
欣赏韩红的《天路》。
六、小结。
这篇课文主要写白妞高超的歌唱艺术。为了突出这一中心,在写演出之前,先写场内热闹场面,先写琴师和黑妞,先写场中的议论,这些都是为突出白妞说书的高超技艺作烘托和铺垫的。然后,作者集中笔力,正面写白妞说书的高超技艺,最后,写听众的反应,高度评价白妞说书的效果。
七、布置作业。
1、熟读白妞说书两段,仔细体会其中的通感句。
2、预习《琵琶行》,赏析其中音乐描写的部分。
一、检查作业情况。找两位学生分别背诵第2、3两段。
二、学习第5段。学生朗读。教师强调:
1、崤函之固:固,形容词活用作名词,险固的地势。
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度”“洯”,对文,都是度量的意思;“比”“量”对文,都是比较的意思。两句话译为:度量一下长短大小,比较一下权势和力量。
序八州而朝同列:“序”名词的使动用法,使……有序;“朝”名词的使动用法,使……朝拜。
百有余年矣:“有”通“又”。
致万乘之势:“致”达到。
2、让学生简述本段大意,分析本段层次。
3、教师提问,学生回答:
(1)作者论述秦王朝的灭亡,原因有哪些?本段内容与全文有什么关系?
强调:“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是秦灭亡的主要原因。作者在本段中从领袖的地位,指挥作战的能力,部队的素质和武器装备四方面同九国之师和陈涉对比,结果是后者远不如前者,却“功业相反”这就很自然地推出了本文的论点“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从全文结构上看,本段的第二层照应了全篇,归纳出了中心论点;“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照应本文第1、2段;“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照应本文第3段;“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照应本文第4段;最后照应上文“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也”水到渠成地点明中心论点:“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2)根据本段层次,背诵。
三、请学生朗读全文,然后讨论:本文是怎样使用对比的论证方法论证中心论点的?讨论后,学生发言。教师强调:
使用两方面的对比:纵向对比和横向对比。
纵向对比为秦国和秦朝的对比:秦国由弱到强,原因是“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这些政策符合社会发展,是“仁义之施”逐渐强大是必然结果。秦王朝由强到弱,原因是“废先王之道”不施行仁义,逐渐衰弱直至灭亡也是必然结果,这就强有力地证明了中心论点。
横向对比:首先拿秦国与六国进行对比,反衬出秦国的强大,含蓄地指出秦国历代君王“因遗策”施行仁政,势力才如此强大,为论点的提出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其次拿秦朝与陈涉对比,突出了双方的尊卑、才能、军队、武器的悬殊,而弱小的陈涉竟能一呼百应,共起灭秦,原因正在于秦朝的“仁义不施”。最后拿陈涉与“六国之师”对比,前者势单力薄却起事之易,一举灭秦;后者势力雄厚却攻秦之难,自取灭亡,突出了陈涉的弱小以及败案的“轻松”,实际上还是为了证明中心论点。由此看来,几种对比,纵横交织,无疑增加了强大的论证力量,最后“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的道理也就不言自明了。
四、教师带领同学总结本文的语言特色。
1、首先让同学找出本文的对偶句和排比句。
如(1)“席卷天下,包举守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2)“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
(3)“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2、教师简析。
以上第(1)句虽然“席卷”、“包举”、“囊括、“并吞”都有“并吞”之意;“宇内”、“四海”、“八荒”。都有“天下”之意。但没有重复感,却突出地表现出了秦的虎狼之心。
以上第(3)句三句话均为一个意思,但句句有力,强调了秦始皇的暴虐之行。
以上句子从结构上起到了强化作用,显得语势强烈,铿锵有力。
另外还有些句子骈散结合,非常灵活,变化多端,句式丰富多彩。
五、朗读全文。
六、作业:
1、总结本文的通假字和古今异义词。
2、完成书后练习三。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教学目的:
一、使学生理解该诗的思想内容,体会诗人痛苦和希望交织的感情。
二、了解该诗中运用的反复手法及梦一般的诗境。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尹德说:文学创作都是艺术家的白日梦。诗人尤其是“醒着做梦的人”。我们今天将要学习的这首诗就有这种特点。
二、简介作者。
穆旦,原名查良铮,浙江海宁人。一九三五年入北京清华大学,抗战爆发以后随清华、北大、南开大学共同迁往云南昆明。一九四二年,毅然随军远征缅甸。他走了很远的路,也看到了很多的苦难,这为他以后的诗歌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引导初读。
作者在诗中写了什么?(他梦到了什么?)亦即诗人在诗中写了哪些意象?
四、阅读第一小节。
2、明确:作者描绘了干燥的风,单调的水,忧郁的森林三种哀景,描绘了说不尽的灾难、沉默的爱情和鹰群、干枯的眼睛期待着泉涌的热泪三种哀事,展示了大地的苦难,又通过“不移的灰色的行列”、到处看见的人民、一个民族已经起来,三个意象,展示了大地的希望。
3、小结:这一小节是作者对大地的宏阔展示,虽荒凉贫瘠,但行列、人民使大地充满亮色,全诗笼罩了“赞美”的基调。
五、阅读第二小节。
第二小节诗人由地到人,写了一个农夫。这个农夫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阅读,思考。提示:这个农夫原来在田野里辛勤地耕耘,但时代的变迁打破了他家乡的宁静,他听从时代的召唤,踏上征途。(引导学生理解:“翻起同样的泥土溶解过他祖先的”,即“翻起溶解过他祖先的的同样的泥土”;“他看着自己融进死亡里”,即走上可能让他死亡的征途。)。
六、阅读第三小节。
这个农夫走了以后怎样呢?阅读第三小节,从诗中找出问题的答案。
提示:他走了以后,他的家庭更加困难,家人无望地等待,忍受着饥饿的煎熬,他的家乡还是像原来一样的贫困荒凉。但是他走了,从不回头诅咒。
这说明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们对这个农夫又有了什么新的认识?)。
提示:舍家保国,义无反顾。
面对这个崇高的人,作者有什么样的感情?
提示:面对的个人,作者激动(要拥抱每一个人)、悲伤(为了他失去了拥抱的安慰)。
小结:这一小节中作者写了农夫走了以后的悲哀。
七、阅读第四小节。
1、阅读第四小节前六行,思考:这几句写的是什么?
提示:注意作者反复强调的东西。这几句写的是人民的痛苦、大地的荒凉依旧。
2、面对这种现象,作者有什么感受?
提示:阅读以下三句,体会作者的感情。作者为了民族仍将有可能面临耻辱的历史而痛苦,徘徊。
3、但最后的两句,一个民族已经起来,表明了作者的希望。
这里,作者既有对未来的忧郁,又有对前途的展示。大地依旧,然而一个民族已经起来,一个希望正在升起。
八、课堂总结。
这首诗运用了反复的手法,构成了诗歌的主旋律,表明了赞美的内容,这首诗像一个梦境,通过一些意象的描绘,表达了痛苦的希望交织的情感。
九、作业。
熟读。找出自己仍不理解的句子。思考其中的道理。
教案点评。
这首诗较为抽象,学生阅读起来比较困难,所以,要求教师作较为认真的指导。而一般的参考书上对此诗又没有较为详尽的分析。在多次的阅读中,对这首诗作了一点比较幼稚的解释,在这里呈现给大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分析和理解本诗的意象和象征意味;能有感情地诵读此诗。
情感目标:感受诗歌的意境美。
教学重难点:
“象与情合”、“情由境生”。
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影音文件)由唐磊的歌《丁香花》导入戴望舒先生的《雨巷》。
师:……唐磊歌中反复提到一个名叫丁香花的女子,实际上,歌曲最初的创作灵感应该来源于现代名诗人——戴望舒的成名作《雨巷》。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感受并欣赏望舒先生80年前《雨巷》中的“丁香情结”(板书课题)。
二、教学步骤。
一、作家介绍(幻灯片)。
师:为什么一首小诗竟引得后人纷纷模仿……大家肯定好奇,想了解作者,戴望舒是何许人呢?请一位同学介绍一下。
二、创作背景(幻灯片)。
有人说,文学是时代的镜子,大凡优秀的作品都或多或少的留下了那个时代的影子,譬如李白《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石壕吏》譬如鲁迅《药》,《雨巷》成诗的时代背景又是怎样呢?再请一位同学介绍一下。
生划分节奏,找韵脚,学生仿读,师范读,感受作品音乐美。(提问:音乐美是如何造成的?)。
生:反复、复沓、叠词、押韵,7段,每段6行,不同文字只有几处。声音和感情的回环往复。
师:既冲破新格律的束缚,又在音乐美上有所体现,难怪叶圣陶说,此诗为中国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纪元”。
四、课文分析。
1、意象理解(意象是构成诗歌艺术的基本部件——余光中)。
何为意象?(生明确:意象是诗歌写作的焦点,意象是诗歌艺术的精灵,是诗。
歌中熔铸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或曰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意象其特征就是主观与客观的相结合。)。
如:粉笔(写教师)/白开水(写生活的平淡无味)。
师:我们再回到课文,画面里的内容?
生:描绘了一个姑娘。
师:请大家讨论一下迎面而来的是一个怎样的姑娘?请大家发挥自己的想象。
(学生的想象各种各样,但都会提到表现“姑娘”迷茫打扮和衣着以及环境的特点:下雨、潮湿等)。
生:丁香。
问:为什么作者用丁香来形容这位姑娘?可不可以用玫瑰、牡丹、梅花、菊花等意象?
生:丁香是愁怨的象征。在我国古典诗歌漫长的历程中,形成了很多传统的意象,它们蕴含的意义基本是固定的。
(幻灯片):丁香花图片。
(幻灯片):古诗中用丁香来描写愁的句子:
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李商隐《代赠》。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李璟《浣溪沙》。
讲解:古诗中诗人也用丁香这一意象,在这两首诗中丁香这一意象都指向了同一个字(学生回答:愁)。
师:可见,选择意象一定要做到“象与情合”,能不能多举几例?
生:回答如下。
(1)梧桐。在中国古典诗歌中,是凄凉悲伤的象征。如宋代李清照《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元人徐再思《双调水仙子夜雨》:“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都以梧桐叶落来写凄苦愁思。
(2)芭蕉。在诗文中常与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宋词有李清照《添字丑奴儿》:“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舍情。”把伤心、愁闷一古脑儿倾吐出来。
(3)流水。水在我国古代诗歌里和绵绵的愁丝连在一起,多传达人生苦短、命运无常的感伤与哀愁。如:唐代李白《宣州谢楼饯别校书叔云》:“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李煜《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师:大家分析得很好,由于时间关系,这里不再展开了……。
2、主旨理解。
师:“诗言志,歌咏声”,本诗到底传递了怎样一种“声音”?
(生讨论在纸上写,等待提问和老师的总结。)。
a、政治诗(姑娘=我)。
执着追求者“我”——有追求的`知识分子的形象。他们在时代黑暗和衰落的背景下,想探寻“我向何处去”,想走一条光明的道路,但他们又感到前途渺茫,无路可走。在文中,我们可以看到失落的渴望、幻灭的追求,如“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但却始终没有遇到这样一位姑娘,因此我们可就1927年大革命失败这一特定背景为凭借,将它理解为一曲表达理想哀歌的政治诗。
(出示幻灯片)。
情绪:苦闷、彷徨。
基调:困惑、幻灭。
b、看成爱情诗未尚不可(幻灯片)(姑娘=姑娘)。
情绪:失恋。
基调:哀怨。
c、看成哲理诗也有道理(幻灯片)(姑娘=理想)。
情绪:可望而不可即。
基调:无奈。
(因此,对于诗歌主旨的把握是可以多向的。)。
3、这首诗的最大特点是什么?(幻灯片)。
答:朦胧、含蓄(音乐美刚说)。
除了丁香外,还采用哪些意想达到朦胧、含蓄?
a、油纸伞。
b、雨巷。
(c、丁香)。
意境:伤感、惆怅、无奈。
五、想象探究。
1、提问:为什么要用“雨巷”为题,而不是“丁香花”或“丁香姑娘”为题?
(生讨论写纸上等待提问)。
例:(1)影片《大红灯笼高高挂》原名《妻妾成群》,改后的名称作用:一株生命的花朵在红墙深院中逐渐枯萎,主题得到突出。
(2)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改成大白天环境如何?)。
(3)苏轼“乱石穿空,惊涛拍岸……”(改成西子湖畔如何?)。
(4)柳永“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对比《回娘家》歌)。
生明确:环境与情感抒发关系密切。“雨巷”是一种基础,提供了一种环境。
回答:雨:迷茫、潮湿、冷;巷:阴暗、狭窄、悠长等。
(《木兰花》中“楼头残梦五更钟,花底离愁三月雨”一句就用得巧妙,以三月下个不停的雨水来比喻绵绵不绝的离愁,两句叠加,形象深切地表现出心中的悲伤之情,以雨写愁,也很巧妙。)。
2、“雨巷”是一种意境,这种意境有利于作者的抒情:“情由境生”。
板书:
象情。
与由。
情境。
合生。
六、归纳小结(幻灯片)。
这节课我们阅读欣赏了戴望舒的《雨巷》,初读课文,了解了它是一首有象征意义的抒情诗;进一步品味精读,理清了作者的思路,品味了诗歌的内容,把握了诗歌的主旨和特色。
七、布置作业(幻灯片)。
“没有想象就没有诗”(艾青)。
如:邮票、船票、坟墓、海峡——乡愁。
同学们发挥想象,学写一首小诗《思念》。
最后:男女生分组背诵《雨巷》,再次感受。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一、指导思想。
本单元鉴赏先秦到汉魏晋诗歌,从中可以发现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源头。本课指导学生了解《诗经》,使学生在熟读背诵的基础上,分析人物形象,领悟课文中的思想感情;了解赋比兴手法及其艺术效果;了解四言诗的节奏。
高中语文教材第三册第一单元从《诗经》中选了三首诗歌:《卫风•氓》、《秦风•无衣》、《邶风•静女》。其中《氓》是一首的弃妇感伤诗,是弃妇离夫返娘家时所作。充分体现了《诗经》的特点。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a、了解《诗经》的基本常识,掌握重章迭句的形式特点。
b、能够掌握四言诗的诵读节拍。
c、学习《氓》,深刻体会比兴的艺术手法。
2、能力目标。
a、培养学生结合注释,能初步读懂诗作的能力。
b、背诵课文。培养和提高学生准确把握作品的思想感情的能力。
3、德育目标。
a、使学生了解我国古代人们对真挚爱情的向往,陶冶高尚的情操。
教学重点。
(1)理清诗歌的叙事情节。(2)分析把握诗歌当中的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
(2)学会比较分析,理解“赋”“比”“兴”写作手法。
三、教法与学法。
说教法。
1、运用诵读法,让学生品味对比教学亦能使诗歌语言的凝炼性。
2、运用讨论法,让学生理解文中主人分的感情及诗歌的艺术特色。如对《氓》中的比兴手法的分析,就可让学生讨论明确。
3、通过比较阅读法,延展课堂内容,发展学生思维。
说学法。
本文是诗歌,重在反复吟咏自我体会。因而,教授时首先让学生诵读课文,理清思路,体会感情,同时也要对诗歌中的人物形象进行分析。通过学习课文引导学生深刻理解《诗经》的“赋、比、兴”的写作手法。
四、教学程序。
1、导入新课。
爱情、战争是人类生存与生活中两个重要的话题。我们的先民为之奋斗而留下了许多优美的诗篇。“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句我们耳熟能详的句子,就是《诗经》的名句。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的是《诗经》中的两首爱情诗。
2、学习《诗经》。
(1)、《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原本称《诗》,编成于公元前6世纪的春秋时期,共305篇,所以也叫《诗三百》。孔子将《诗三百》做为道德教育的教材,自汉以后儒家学派把它当成经典,奉为“六经”之一,才称为《诗经》。《诗经》广泛地反映了古代社会生活,富于写实精神,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
(2)、按体制《诗经》分“风”“雅”“颂”三大类。a、“风”有十五国风,大都是民间歌谣,是当时人民的口头创作,反映了社会的风貌和人民的喜怒哀乐,是《诗经》中的精华。b、“雅”分大雅与小雅,是宫廷乐曲歌词。c、“颂”分周颂、鲁颂、商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3)、《诗经》的表现手法有:赋、比、兴。a、赋者,铺也,铺采螭文,体物写志也。——铺陈b、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比喻c、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联想d、风、雅、颂和赋、比、兴合称为“诗经六义”诗、书、礼、乐、易、春秋合称“六艺”《诗经》中的《国风》和《离骚》并称“风骚”,代表我国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文学传统。
3、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注意正音、句读和节奏。(诵读的节奏:“二、二”节拍)。
(2)、学生自由朗读后齐读课文。
(3)、学生根据注释,试翻译课文,标明疑问。
(4)、学生质疑,教师解答。
(5)、梳理课文叙事线索。
4、具体研习教师提问,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
(1)、从第一、二章可以看出男、女主人公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答:女子:纯真、热烈、专一、痴情、温顺迁就。男子:表面忠厚、殷勤主动、实则性情暴躁易怒。
答:在春秋时期,随着私有财产的不断形成和父系社会的进一步确立,男女不平等现象产生。《氓》反映了男女不平等的社会现实。
(3)、“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桑之落矣,其黄而陨。”似乎和全文无关,能否删去?若分别改为“女之妙龄,其美也甚。”“女之老矣,其色也陨”,好不好?答:不好,这是运用比、兴的艺术手法。
5、课文重点:(1)、第三章“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以桑叶新鲜润泽的自然情状喻女子年轻貌美之情状。这种两个相关事物或相似事物之间比方就是“比”。
(2)、第四章“桑之落矣,其黄而陨”既引起联想,增强意蕴,引发下文女主人公年长色衰,惨遭遗弃内容的叙述,这种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即为“兴”。
(3)、整体看是以桑叶由鲜嫩而枯黄来比喻爱情生活由幸福而至痛苦。化抽象为具体,化无情为有情,产生形象鲜明、诗意盎然的艺术效果。(结合课后练习第2题)。
(4)、诗三、四、五章刻画了女主人公什么样的形象?勤劳、忠贞,同时表现了女主人公对负心丈夫的怨恨情绪。
(6)、结合课后练习二,从全文看,本诗运用了什么样的写作手法?全文直陈其事,运用了“赋”的写作手法。也运用了“比”“兴”的写作手法。
五、板书设计。
在板书的设计方面,主要突出了重点内容,概括诗歌每段的内容,展现人物形象。体现了概括性、简洁性。
把《氓》上完了,这应是上得最慢的一次吧!一篇文章六个段,我用了四节课来上,花的时间多,但比起以前几次上都落实。
方法是很旧的,就是带着学生串译,然后归纳内容,分析下思想,抽译巩固,最后是背!但是效果我认为应是几次中最好的了!以前讲的时候,意思是没有讲得透的,讲了之后,学生便如蜻蜒点水般过了,也不是很透的!但这一次,自认为,不管是重点把握讲解上,还是学生学上,都是过了手的!当然,和公开课是没法比的,但在记忆和思想上,比起以前的几次,那真是大大的超越了!
先说一说亮点:
1、方法落实。虽说是全文串译,但串译时,决不是我一个人在说,我是不断地在问,让学生来答。问的时候,强化了他们一种译文的方法,就是补足词语。我坚信,经过多次这样的训练,学生会掌握译古文的方法的。
2、记得实在。译了一段或是一句之后,马上就让背,背了又译,译了又读重点词,再译,再考,再齐读。如此一来,学生便会在头里反复学过的内容了。所以,记忆的效果是很好的。
3、思想有深度。这一次讲,比以前任何一次讲的时候思想要落实。这四节课,学生非常的喜欢,由其是讲了爱情的相关理念,学生们兴奋,我也就借助了这个兴奋,让他们记牢了字词句。
再思考一下,我为何能在这个课上有提升呢?
1、认真译文。是的,我备课之前,是认真自己译了每一个字的`。每个字力争直译,力争用补的办法来译。这样,经过自己的思考,文中的字,便一个一个地活了起来,熟了起来!译文言译多了,就发现了这样一个规律:照着注释译,即便是译出来了,但很易忘掉;而自己译,译出来了,那个印象,是极为深刻的!所以,上任何的文言课,老师一定要先自己译文!自己不译文,就不要上文言课!
2、记忆意识。是的,文言主要就是让学生们记。如何巧记,少记,便是智慧之所在。在文言教学中,有了这个记忆意识,方向就对了,方向对了,方法自然就源源不断地来了,而结果也就好了!
3、简化意识。记的东西多了,就记不下了。所以,我上文言文,一直是本就化简的意识的!一段话,能记一点就不记两点;一个方法,能用一句话表达就不用两句话;一个意思,能用简洁表述就尽量简洁。正因为有了这种简化的意识,我的课越来越干净,也越来越好记,方法越来越好用!
我知道,这次上《氓》,真的是一个教学上的突破!继续努力吧!
1、掌握司马迁和《史记》的知识,了解相关背景。
2、归纳总结“因、如、举、谢、意”五个多义词的义项;了解和掌握文言实词活用的一些规律和有关特殊句式的知识;积累本文出现的成语。
3、学习本文把人物放在尖锐矛盾冲突中并通过个性化的语言和动作刻画的写作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反复诵读,探讨研究,赏析人物性格特点。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客观评价项羽,探究其悲剧产生的原因,体会人物性格在政治军事生活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2、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分析、理解,对文中人物做出适当评判,允许不同观点存在,鼓励学生多元价值观念。
这个学期我们学xx的第一篇小说是海明威的《桥边的老人》,从这篇小说中我们看到了战争的残酷,也体会到了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和痛苦。无数像“桥边的老人”一样的无辜的人在战争中失去了精神的寄托和生存的信念,甚至失去了宝贵的生命。而那些经历了战争又有幸能活下来的人,特别是那些在战火中九死一生的战士,在战后他们的生存现状如何?他们的精神状态是否有人关注呢?让我们走近伯尔,走进《在桥边》。
二、作者简介。
他早期的作品是以这段经历为主要题材,着重反映战争带给人类的灾难。他的作品充满灰暗、抑郁的基调,弥漫着下层人民同命运抗争的痛苦,也渗透着欢乐的精神。
一、整体感知。
1、根据第一段文字,你能猜出故事发生的背景吗?
明确:他们替我缝补了腿——战争之后(二战之后)。
2、“我”是谁?“我”为什么坐在桥边?
明确:猜测——“我”是负伤的战士或百姓。
他们给我一个“可以坐着的差使”,“要我数在一座新桥上走过的人”。
二、重点研读[ks5u]。
1、对于自己的生活现状,“我”满意吗?为什么?请说出理由。
明确:不满意。
这份工作单调、枯燥、乏味。(找出原文)。
“我”虽然对现状不满,但为了生存,又无力抗争,“我”唯一能做的反抗就是故意数错,“乱数”,使得数字不准确。第三段“我以此暗自高兴……我就用五位数来表示我的慷慨。”充满反讽和揶揄的笔调表露了“我”对这种生活的不满和反抗。
明确:对“他们”的不满。
3、“他们”是谁?“我”为什么对他们感到不满?
明确:这是一群只知道盲目陶醉和满足于“我”送上的数字的官员,这是一个只关心数字而完全忽略人的精神存在的社会,第一段“他们以用数字来表明他们的精明能干为乐事,一些毫无意义的空洞的数目字使他们陶醉”;“他们喜欢这个未来完成式”他们醉心于数字上的增多,即便这些是虚假的数字,他们努力做些面子工程,企图作出些“政绩”,并不真正关心人的生存状况。
4、“我”对自己的生存现状不满意,那么,“我”想要怎样的生活?找出相关语段。
明确:想要爱情。(心爱的姑娘)。
5、当心爱的姑娘在桥上经过的时候,我有怎样的心理感受?
明确:课文第三、四段:
“我那不知疲倦的心跳简直就停止了突突的声音”
“所有在这个时间走过的人,我一个也没数。这两分钟是属于我的,完全属于我一个人的,我不让他们侵占去。”
“我的心又停止了跳动”“所有一切有幸在这几分钟内在我朦胧的眼睛前面一列列走过的人,都不会进入到统计中去而永垂不朽了”
“这很清楚,我爱她。但是她什么也不知道,我也不愿意让她知道”
“我在爱她。这是很清楚的,我在爱她。”
6、师:作者一改前面的反讽语调,写得如散文诗般,调子也比较欢快。
齐读,感受“我”的欢乐。
7、小结:“我”是真的在爱着她了!在姑娘过桥的那个瞬间,如此美好而激动人心的几分钟成了主人公的全部幸福所在了。
三、齐读课文,感受情节的“摇摆”。
1、在小说中,即使故事的开端和结局都很简单,作家也不愿意让人物选择捷径一口气跑到底的,而是要让他千折百回,每一个地方都可能遇到难以逾越的困难,“疙疙瘩瘩”“吞吞吐吐”,最后才抵达胜利的彼岸,越是曲折,越是跌宕,小说越是精彩,这就是小说情节摇摆所产生的魅力。这篇小说也是如此,情节在短短的篇幅中几经摇摆,“我”的内心情绪也随之起起落落。
2、请同学们说说故事的发生、发展部分主人公的情绪有着怎样的起伏?
明确:开端是主人公灰暗而毫无意义的生活现状,随着情节的发展,“我”爱上了过桥的姑娘,因了姑娘的出现,空洞的生活忽然有了亮色而心情愉悦,这是主人公第一次的情绪起伏。
明确:作者安排了主任统计员的出现。主任统计员要来检查了,“我”的内心由之前的“愉悦和欢快”重又跌回了谷底,“我”内心充满了紧张和矛盾。
4、情节迅速过渡到了高潮部分。在高潮部分,“我”做出了怎样的抉择?
明确:表面上看,“我”为了生计,压抑住了自己对姑娘的感情,“因为我必须数,不能目送她过去”,而在内心深处,仍然是真挚的爱情和精神世界的真正寄托压倒了空洞无意义的职业——“我一辈子也不会把这样漂亮的姑娘转换到未来完成式中去”。
5、情节运行到这里,似乎要滑向悲剧的结局了。可偏偏峰回路转,情节再次出现了摇摆。请同学们阅读故事的结局部分,说说情节的第三次摇摆。
明确:“我”居然被主任统计员认为是“好人、很可靠”,幸运地逃过了检查,将被调去数马车,反而获得了与姑娘进一步接触的机会。
6、小结:正是因为有了情节的一次次摇摆,有了主人公内心情绪的起起落落,才使得小说简单又丰厚,摇曳而生姿。以上是我们通过情节这一元素走进了伯尔的《在桥边》,感受了饱受战争创伤的小人物的那一点微不足道的悲欢。
四、主题探究。
接下来请同学们谈谈你的阅读感受:你觉得伯尔通过这个故事到底想告诉我们什么?是爱情么?是表现爱情的巨大力量么?并请谈谈你的判断理由。
明确:小说表面上,是在表现爱情对于一个无力掌握自己命运的小人物具有的强大的精神力量,深层的更在于表达对德国战后,饱受战争创伤的小人物的精神状态的关注,揭示了德国战后重建中,偏重物质而缺乏精神关怀的社会现实。因为主人公的爱情,仅仅只是暗恋,他甚至并不打算告诉那姑娘,“她什么也不知道,我也不愿意让她知道。”(插入问:主人公是把这次爱情作为可以实现的现实追求来看待么?)与其说是爱情,还不如说是主人公的一种精神寄托,是他在这样的社会氛围、这样的个人境遇中,依然坚持的对美好希望、美好事物的一种守望吧。
小结1:这就是伯尔的小说,在极短的篇幅里,在看似平静的叙述里,既有小人物同命运抗争的痛苦,也渗透着理想主义的欢乐精神。通过情节的一次次摇摆,阐释了深刻而复杂的主题,带给人们无尽的思考。
或小结2:不仅在伯尔的小说中会出现这种重物质轻精神的现象,在现实生活中也有很多类似情况的发生。在纷繁复杂、追求利益的现代社会,人们太重视物质上的追求和满足,而忽视了精神的充实和探索。很多人舍得给自己的父母花钱买很多高档物品,却舍不得每天陪父母聊聊天;很多父母整天忙于挣钱,却没时间陪自己的孩子好好谈谈心。在这个社会,很多人认为物质上的满足就是最大的幸福,给人物质上的帮助就是最大的帮助。孰不知,真正的幸福与物质无关,真正的幸福也绝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满足。相反有时失意时的一句鼓励,痛苦时一个拥抱,沮丧时的一个眼神,落魄时及时伸出的一只手,那才是真正的帮助,真正的关爱,那才能让别人感受到真正的幸福!
小说的结局极富戏剧性,多少有点出人意料,但又在情理之中么?为什么?
明确:既出乎意料,但又在情理之中。因为故事的发生部分,已作足了铺垫。
b)要来检查的和认为“我”是一个可靠的人的并给予我数马车这一美差的都是“他们”。那么“我”眼中的“他们”到底是怎样一群人呢?请同学们回顾相关的语句。
c)“他们”看到“我”送上的数字时的神态、心理的细节描写有哪些?
明确:他们看到数字时的“脸上放出光彩、容光焕发、心满意足、眼睛闪闪发亮、喜欢这个未来完成时…….”等细节。
d)从中我们发现“他们”真正关心的是什么?
明确:这些细节的充实,让我们对主人公生存的空间有了深切的了解。这是一个只关心数字而完全忽略人的精神存在的社会,这更是一群只知道盲目陶醉和满足于“我”送上的数字的官员,其实这些数字根本都是“不准确的”,随“我”的心情故意乱数的,“我”也“是一个不可靠的人”,这样的一个社会氛围,这样的一种官僚主义作风,注定会有如此荒谬的结局。所以,这样的结局又完全在情理之中。
e)作者通过这个结局讽刺了怎样的一个社会现实?
1.了解本文的背景及主要内容。
2.体会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的运用。
1.揣摩重点语段和词语强烈的感情色彩。
2.体会本文富有感召力的语言特色。
一:导语。
大家都听过《爱我中华》这首歌吗?那么它反映了一个什么样的主题?(中国是一个各民族亲如兄弟姐妹的大家庭,各民族平等,团结,和睦相处。)然而并不是世界上所有的国家都能作到人人平等,表现最突出的是人权问题,既一个国家内部或国家与国家之间存在的种族压迫和种族歧视现象。所以,我们经常在报纸上或网上看到这样一些消息:某某地群众游行,某某地发生恐怖袭击事件等等。
前不久,就在美国发生了震惊世界的9.11事件,美国一直标榜着自由,民主与平等。但事实果真如此吗?这里有些材料:
1992年4月30日,洛杉机爆发了美国有史以来最大的暴乱,造成59人死亡,2300人受伤,起因在于4名白人警察群殴一名黑人,但法院宣判他们无罪释放。
1996年10月24日,佛罗里达发生冲突事件,起因是一名白人警察杀死一名黑人驾驶员,15人受伤。
最近,美国辛辛那提市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当地一名叫托马斯的黑人被白人警察开枪打死,原因只是托马斯有一些轻微犯罪,包括无证驾驶和开车不系安全带问题,当手无寸铁的托马斯试图逃跑时,警察竟开枪向他射击。
由此看来,美国公民中有一类人受到了很不公正的待遇,这些人是(黑人),可以说,种族歧视问题成为美国“人权记录”中最不光彩的一页。
现在,我们把时间往前推一下,也就是20世纪60,70年代。今天,我们将通过另一个窗口来了解一下那时美国黑人的社会状况,也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这篇重要而有激情的演讲词——《我有一个梦想》。
二:作者简介。
马丁路德金:黑人民族运动的领袖,非暴力主义者。
(1)他1929年出生于亚特兰大市一个黑人家庭,长大后成为一名牧师。他积极参加和领导了美国黑人运动,并成为南方工人运动的领袖。
(2)他曾获诺贝尔和平奖,并将全部奖金54600美元捐给了自由组织,这期间,种族极端分子不断地恐吓和威胁他,并炸毁了他的房子。但他并没有放弃斗争。
(3)1963年,他率25万黑人民众向华盛顿林肯纪念堂进军,在那里,他向成千上万的黑人发表了一篇演说,他把自己对前途的看法用充满激情的语言告诉云集的听众,这就是“我有一个梦想”。
(4)但1968年,马丁路德金死于种族极端分子的暗杀,年仅39岁,然而他的遇刺激起全美一百多座城市暴乱,其中也有无数名白人。
为什么他有如此大的震撼力,让我们一起看一下这篇演讲词,感受一下马丁路德金强大的精神力量。
三:(幻灯片)看一下本文的学习目的和学习重点。
四:研习新课。
整体感知课文,体会富有感召力的语言,并思考这个梦想究竟是什么?
五:下面我们通过看一些图片,更深地了解一下这种种族压迫的历史。(放幻灯片)。
图片(1),16世纪,欧洲殖民者开始掠夺非洲黑人,把他们贩卖到美洲为奴,以弥补美洲劳动力的不足。黑人受到的是非人的'待遇,遭到任意地打骂和侮辱。他们常常像牲口一样被人卖掉,尤其是那些黑人孩子,刚刚懂事,就被迫离开母亲,被带走,被卖掉。例如《汤姆叔叔的小屋》中汤姆叔叔就是被买来的。
18世纪,美国发生了内战,林肯总统宣布了《解放黑奴宣言》,但这只是从法律上条文规定,实际上黑人并没有得到真正的平等。
20世纪60、70年代,黑人仍就是处在受压迫,受歧视的地位,如黑人和白人不能通婚,黑人只有5%的人有选举权,而且必须通过一项阅读测验。黑人儿童在专为黑人设置的学校上学,黑人儿童的教育经费不及白人儿童的四分之一。在一些公共场所都设有黑人隔离区,如在公共汽车上,黑人只能坐在后车厢,中间也可以坐,但有白人上车,黑人必须让座。
一次,一位黑人妇女坐在了白人专座区域内,她拒绝挪动座位,被警察带走。这一事件激起全市黑人的强烈抗议,马丁路德金就领导了这次运动,他组织全市黑人拒绝乘坐公共汽车,一直坚持了一年多时间,最终迫使法院宣布公共汽车公司对黑人的隔离属于非法,这次运动黑人取得了巨大胜利。
1.了解韩愈关于尊师重道的论述和本文的思想意义。
2.学习借鉴本文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3.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实词“传、师、从”,虚词“以、也、则、于、乎、所以”等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区别古今异义词语。
4.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教学重点和难点。
1.了解文章的整体思路。
2.学习本文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并解题]。
1、同学们,你们每节课都要喊“老师好”,用此表示心中对老师的尊重。古人也曾用“天、地、君、亲、师”来表达对老师的尊重。“天”和“地”都是虚的,教师是排在国君和父母一之后的,实际上名列第三位,可见其重要性*。教师是传播人类文明的使者,没有教师,人类的文明之火就无法传递下去。那么,老师的作用是什么?为什么要从师学习?择师的标准又是什么呢?让我们走进韩愈的《师说》来探个究竟吧!
2、关于“说”
“说”,古代议论、说明一类的文章的总称,是古代散文中的一种文体。它与“论”无大异,所以后来统称说理辨析之文为论说文。《文章辨体序说》指出:“说者,释也,解释义理而以己之意述之也。”可见,“说”属于议论文的范畴。可以先叙后议,也可以夹叙夹议,一般为陈述自己对某种事物的见解。“说”与“论”相比要随便些。像《捕蛇者说》《马说》《爱莲说》都属“说”一类文章。“说”,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因而对这类文体都可以按“解说……的道理”来理解。《师说》意思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中学阶段出现的这种体裁的文章有:《爱莲说》、《马说》等。
3、古文运动。
古文运动,实际是以复古为名的文风改革运动,韩愈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主张学习先秦、两汉“言之有物”、“言贵创新”的优秀散文,坚决摒弃只讲形式不重内容华而不实的文风。本文第4段他赞扬李蟠“好古文”,就是指爱好他们倡导的那种古文。韩愈用他杰出的散文影响文坛,还热情地鼓励和指导后进写作古文。经过他和柳宗元等人努力,终于把文体从六朝以来浮艳的骈文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宋实用散文的基础。
二、[走进作者]韩愈(768——824),字退之,河陽(今河南孟县)人。祖籍昌黎,因为昌黎韩氏是望族,所以后人又称他为“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故又称“韩吏部”。死后谥“文”,也称“韩文公”。他幼年贫穷,刻苦自学,25岁中进士,29岁以后任宣武节度使属官、后来任国子监祭酒、吏部侍郎等职,中间曾几度被贬,他的整个中年时代是不得志的。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他反对六朝以来浮华艳丽的文风,竭力主张“文以载道”,提出了“惟陈言之务去”、“辞必己出”的口号,对当时和后世的影响极其深远。
韩愈不仅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而且也是杰出的散文作家。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其中有许多为人们所传诵的优秀散文。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风格刚健,气势雄壮,因此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陽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之首。
三[探寻背景]这是韩愈散文中一篇重要的论说文。文章论述了从师表学习的必要性*和原则,批判了当时社会上“耻学于师”的陋习,表现出非凡的勇气和斗争精神。
中国古代的学校教育十分发达,从中央到地方都有官学。韩愈写这篇文章时35岁,正在国子监任教。那么,韩愈为什么说“古之学者必有师”,“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原来他听说的“师”,有其独特含义。既不是指各级官府的学校老师,也不是指“授之书而习其句读”的启蒙教师,而是指社会上学有所成,能够“传道受业解惑”的人。韩愈既以这样的人自我标榜,也以好为人师而著称。《新唐书》本传说他“成就后进士,往往知名。经愈指授,皆称韩门弟子”。
唐代,魏晋以来的门阀制度仍有沿袭。贵族子弟都入弘文馆、崇文馆和国子学。他们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韩愈写《师说》的社会背景,可以从柳示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的一段话里看出。柳宗元说:“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由此可见,韩愈作《师说》,大张旗鼓地宣扬自己的观点,是难能可贵的。
实际上,可以把《师说》看作韩愈提倡“古文”的一个庄严宣言。六朝以来,骈文盛行,写文章不重视思想内容,讲求对偶声韵和词句华丽,尽管也产生了一些艺术成就很高的作品,却导致了文学创作中浮一靡一之风的泛滥。这种风气,直到中唐仍流行不衰。在唐代,韩愈不是第一个提倡“古文”的人,却是一个集大成者。他无论在文学理论还是在创作实践上,都有力地促成了“古文运动”的兴起、发展,并身体力行,培养了大批有志于古文创作的年轻人。
四.[语篇脉络梳理]语篇品读。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古代求学的人一定有老师。老师,(是)靠(他)来传授真理、讲习学业、解释疑难的。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知识和道理的,谁能没有疑难呢?有了疑难而不向老师求教,那些疑难就始终无法解决了。生在我前头的人,他懂得真理和知识本来就比我早,我应该向他学习;生在我后面的人,如果他懂得真理和知识比我早,我也应该向他学习。我(向他们)学习的是真理和知识,哪管他们的年龄比我大还是比我小呢?因此不管地位贵贱,不管年纪大小,真理和知识在哪里,老师也就在哪里。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miekuo.com/fanwendaquan/wenmizhishi/1265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