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条据书信

杨振宁的光荣事迹(优秀21篇)

杨振宁的光荣事迹(优秀21篇)



优秀作文是对学习过程的一次总结和反思,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和提高的空间。小编为大家准备了一些优秀作文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

杨振宁的事迹材料

_年,杨振宁在西南联大念完六年书后,教了一年中学,教学的收获就是认识了班上一个女学生,叫做杜致礼。那一年,杜致礼17岁,后来她成了杨振宁的太太。

杨振宁出国的时候,并没有跟杜致礼谈恋爱。但是对于她的美丽与大家闺秀的风范还是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两年之后,杨振宁与杜致礼在普林斯顿惟一的一家中国餐馆中不期而遇,两人竟然都有了“过电”的感觉。他们后来认为,这恐怕就是前生的姻缘吧。

这场姻缘不仅给了杨杜两人终生的幸福,还意外地让天各一方,似乎永世不得相见的岳父岳母有了晚年14个春秋的团聚。成为国共战争一首黄昏的恋歌。

_年底,时任国民党徐州“剿总”副总司令的杜聿明以赴刑场的心情上战场,兵败被俘,两次以砖头猛击头部,自杀未遂。蒋介石得此消息,也不免心恸垂泪。但不料想,杜将军进了共产党的监狱,几年之间,便彻底“赤化”,于1957年被第一批特赦释放。蒋介石颜面尽失,雷霆震怒,不准许杜的夫人曹秀清和子女出入台湾。曹秀清带着婆母和5个儿女在台北生活十分窘迫。为了兑现当年蒋介石手谕的许诺,曹秀清曾找过宋美龄、张群等人反映自己的处境,然而均未结果。

_年,曹秀清突然接到女儿杜致礼和女婿杨振宁的信。说:“您的‘老朋友’与我通信了,他非常关心您,惦念着你们母子的安全。”曹秀清幡然领悟到“老朋友”就是令她朝思暮想、魂牵梦绕的丈夫杜聿明。

曹秀清清楚,她只有取道美国才可能见到她的“老朋友”。于是她向台湾_提出了要求去美国看望女儿的请求。但蒋介石却“关照”:“杜聿明的妻子儿女不得再离开台湾!”

_年初的一天,宋美龄突然派车接曹秀清到士林官邱。见面时宋美龄握住她的手说:“杜夫人,恭喜你女婿获得了诺贝尔奖,你该去美国看看他呀!”曹秀清喜出望外。宋美龄接着说:“杜夫人,希望你从美国回来时,把杨振宁也带回台湾,让他协助蒋‘总统’反攻内地。”这时,蒋介石也走进屋内问:“孩子们怎样?你的身体可好?”

曹秀清沾了女婿的光,终于获准去美国探亲了,期限为半年,逾期不归,罚以巨款。为防不测,台湾不允许她带子女,还特意找了两个位置相当高的人作保。_年,曹女士来到美国,再也没有返回台湾。

杜聿明获释后的愿望就是妻子能来内地与他团圆。然而曹秀清却一直心存疑虑,丈夫以败将之身,寄人篱下,能有什么好日子?她不相信按丈夫的性格,他会真心留在内地。因此她写信给丈夫,劝他不要强求自己。当她终于明白丈夫铁心扎根内地并非权宜之计时,她于_年10月回到了北京,甘愿与丈夫一起过清贫的日子。临回国前,她听说内地物资比较匮乏,写信问丈夫需要什么?丈夫想知道能贮存食品的冰箱是什么样,于是杜夫人为其从美国带回了当年很奢侈的一件家用电器。血海硝烟中厮杀了大半生的杜聿明无论如何没有想到,他们家因政治原因导致的夫妻隔绝,竟因为物理的原因,因为一项诺贝尔奖而化解消融。

杨振宁事迹的感想

白晓卉同志技术精湛,医德高尚,为人师表,工作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不计个人得失,充分彰显了一名人民医生的良好品质。以下是达达文档网小编整理的致敬“白衣战士”白晓卉事迹感想,希望可以提供给大家进行参考和借鉴。

杨振宁感动中国的事迹

1922年10月1日,杨振宁生于安徽省合肥县(后来他的出生日期在1945年的出国护照上误写成了1922年9月22日)。4岁时,母亲开始教杨振宁认字,一年多的时间杨振宁学了3000个字。

1928年,杨振宁父亲自美国归来。同年随父赴厦门大学,进小学二年级。

1929年,其父应聘清华大学,举家赴北平,居于清华园西院十一号;入读教员子弟学校成志小学三年级。

1933年,小学毕业,入读城内绒线胡同天主教圣公会崇德中学。

1937年,日军发动七七事变,北平不稳,随母携弟妹返回合肥。

1938年,受日本侵华战争影响,全家逃难,经广州、香港、越南河内辗转抵昆明,杨振宁入读昆华中学高中二年级。同年秋天,以高二学历参加统一招生考试,被西南联大录取,先遵父命报化学系,后改物理系。

1942年,杨振宁毕业于昆明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本科论文导师为北京大学吴大猷教授,后考入该校研究院理科研究所物理学部(清华大学物理研究所)读研究生,师从王竹溪教授。

与他同室居住的有凌宁、金启华和顾震潮,黄昆和张守廉也偶尔来住几天。

1944年,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研究生毕业,硕士论文导师是王竹溪教授。

杨振宁的个人事迹材料

杨振宁本科毕业获理学学士学位后,考入研究院理科研究所物理学部读研究生。读研究生期间,杨振宁住在联大昆中北院研究生宿舍。与他同室居住的有凌宁、金启华和顾震潮,黄昆和张守廉也偶尔来住几天。这些中华民族未来的精英们聚于一起,在陋室里交谈切磋,结伴探索着科学的奥秘。

2.杨门长子。

作为杨家长子,杨振宁为鼓励弟妹多念书,还订出了一些颇为吸引人的规则:一天之中,谁念书好、听母亲的话、帮助做家务、不打架、不捣乱就给谁记上一个红点,反之就要记黑点。一周下来,谁有三个红点,谁就可以得到奖励———由他骑自行车带去昆明城里看一次电影。

3.名师高徒。

杨振宁读联大物理学系时,给他上一年级普通物理课的是擅长实验的物理学家赵忠尧教授,上二年级电磁学课的是著名学者吴有训教授,上力学课的是在广义相对论等方面颇有研究的著名学者周培源教授等。

但对杨振宁来说,除了物理系直接教他的这些教授们外,父亲杨武之对他的影响也是相当大的。杨振宁在学校里,遇有不懂的问题、碰上难以处理的事,总是经常跑到数学系办公室向父亲请教。

杨振宁还多次说过:“在联大给我影响最深的两位教授是吴大猷先生和王竹溪先生。”1942年,杨振宁本科毕业时,选了《用群论方法于多原子的振动》作毕业论文,并请吴大猷做论文导师。杨振宁在研究生院读书时,受王竹溪教授的教育和引导,对统计物理发生了兴趣。1944年研究生毕业时,杨振宁请王竹溪教授作硕士论文的指导老师,在其指导下又非常成功地写出了硕士论文,《超晶格》即为其中的一部分。1983年王竹溪教授不幸逝世,杨振宁发来唁电说:“我对统计物理的兴趣即是受了竹溪师的影响。”杨振宁还回忆道:“以后四十年间,吴先生和王先生引导我走的两个方向———对称原理和统计力学———一直是我的主要研究方向。”

杨振宁在研究生院期间听了马仕俊教授的课后,开始注意“场论”,并对变形物体热力学也非常感兴趣。

1957年12月10日,35岁的杨振宁和31岁的李政道因共同在美国《物理评论》上发表《对弱相互作用中宇称守恒的质疑》一文登上了斯德哥尔摩诺贝尔奖领奖台。其前,杨振宁写信给吴大猷,感谢吴先生引导他进入对称原理和群论的领地,并说后来包括宇称守恒在内的许多研究工作,都直接或间接地与吴先生前介绍给他的那个观念有关。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杨振宁光荣事迹

1928年杨振宁6岁的时候,父亲从美国回来,一见面就问他念过书没有?他说念过了。念过什么书?念过《龙文鞭影》。叫他背,他就都背出来了。杨振宁回忆道:“父亲接着问我书上讲的是什么意思,我完全不能解释。不过,我记得他还是奖了我一支钢笔,那是我从来没有见过的东西。”

杨振宁读小学时,数学和语文成绩都很好。中学还没有毕业,就考入了西南联大,那是在1938年,他才16岁。1942年,20岁的杨振宁大学毕业,旋即进入西南联大的研究院。两年后,他以优异成绩获得了硕士学位,并考上了公费留美生,于1945年赴美进芝加哥大学,1948年获博士学位。

杨振宁对物理学的贡献范围很广,包括粒子物理学、统计力学和凝聚态物理学等。除了同李政道一起发现宇称不守恒之外,杨振宁还率先与米尔斯()提出了”杨-米尔斯规范场“,与巴克斯特()创立了”杨-巴克斯方程“。美国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赛格瑞()推崇杨振宁是”全世界几十年来可以算为全才的三个理论物理学家之一“。

杨振宁事迹的感想

没有所谓的岁月静好,只是有人在替我们负重前行。没有鲜花,也没有掌声,这群铁路工作者,默默为人民服务。也许我们不曾听闻他们的姓名,也不曾见过他们的容貌,但每每看到这一身整齐的制服,我们的心中都会浮现出这样一个名字——最美铁路人!下面是本站小编为您推荐的2022年最美铁路人先进事迹心得感想精选范文5篇,希望大家喜欢!

杨振宁的个人事迹材料

统计力学是杨振宁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他在统计力学方面的特色是对扎根于物理现实的普遍模型的严格求解与分析,从而抓住问题的本质和精髓。1952年杨振宁和合作者发表了3篇有关相变的重要论文。第一篇是他在前一年独立完成的关于2维ising模型的自发磁化强度的论文,得到了1/8这一临界指数。这是杨振宁做过的最冗长的计算。ising模型是统计力学里最基本却极重要的模型,但是它在理论物理中的重要性到20世纪60年代才被广泛认识。1952年,杨振宁还和李政道合作完成并发表了两篇关于相变理论的论文。两篇文章同时投稿和发表,发表后引起爱因斯坦的兴趣。论文通过解析延拓的方法研究了巨配分函数的解析性质,发现它的根的分布决定了状态方程和相变性质,消除了人们对于同一相互作用下可存在不同热力学相的疑惑。这两篇论文的高潮是第二篇论文中的单位圆定理,它指出吸引相互作用的格气模型的巨配分函数的零点位于某个复平面上的单位圆上。

玻色子多体问题。

起源于对液氦超流的兴趣,杨振宁在1957年左右与合作者发表或完成了一系列关于稀薄玻色子多体系统的论文。首先,他和黄克孙、luttinger合作发表两篇论文,将赝势法用到该领域。在写好关于弱相互作用中宇称是否守恒的论文之后等待实验结果的那段时间,杨振宁和李政道用双碰撞方法首先得到了正确的基态能量修正,然后又和黄克孙、李政道用赝势法得到同样的结果。他们得到的能量修正中最令人惊讶的是著名的平方根修正项,但当时无法得到实验验证。不过,这个修正项随着冷原子物理学的发展而得到了实验证实。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杨振宁事迹的感想

强烈的忧国意识和深厚的科学素养,让还在英国留学刚刚打开视野的刘永坦,决心彻底改变我国对海探测的落后局面。然而,这一探索在当时面临着巨大挑战:一是高频波段的散射和传播特性与微波波段截然不同,目标探测面临的外部电磁环境远比微波雷达复杂,现有常规雷达理论与技术无法适用。二是我国新体制远距离探测技术完全空白,国际上亦处于探索起步阶段,没有任何理论和技术可供借鉴。1982年初春,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为了迅速形成整体方案,刘永坦带领团队,在几个月的时间内,熬出了一份20多万字的对海探测方案。1986年7月,航天工业部在哈工大举行了新体制雷达关键技术成果鉴定会并给予高度肯定。从此,新体制雷达从预研项目被列为国家科技应用与基础研究项目。

在理论突破的基础上,刘永坦院士带领团队迅速开展艰苦的实验验证,突破了系列关键技术,在威海成功研制出我国第一部新体制远距离雷达实验系统,全面验证了远距离探测理论体系和方法。这对于八十年代的中国、对当时全球对海探测领域,都是一项重大的突破。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刘永坦院士组建了一支以哈工大为总体单位,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等优势单位联合攻关的新体制雷达“国家队”,在国际上提出了一系列首创方法,实现了海空多类型目标高概率、高稳定同时探测,成功研制出我国首部新体制远距离实装雷达,使我国成为极少数掌握远距离实装雷达研制技术的国家之一。

杨振宁事迹的感想

__,男,羌族,生于1963年7月,中共党员,__州第九届人民代表。2005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

时,__村却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由于市场需求的变化,苹果种植技术长期没有得到提升,苹果品质退化,苹果大面积滞销,老百姓收入急聚下降,身为村委会主任的__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要想摆脱此种局面,自己也束手无策,虽然他利用自己多年经商,做工程所建立的关系为老百姓进行推销,但收效甚微,__陷入了沉思。具有军旅生涯的他,在部队里养成的责任心和使命感迫使他要想办法带领群众走出困难,他意识到__村必须下决心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必须调整产品的结构,提升技术水平,满足市场的要求,才能走出困境。。

1998年冬天,上任不到一个月的__,带领村委会部分班子成员,自费踏上了考察之旅,他先后考察了省内产业结构调整较成功的__市、__市龙泉驿区,省外的__,青岛等地。结合__村的气候特点,土壤情况和市场分析,他认为在市场上比较受欢迎的青脆李、布朗李、五星枇杷在__村比较适合。回到家乡,他召开村民大会,把自己的想法告知了村民,但村民不敢冒险,对他的想法不理解,怕品种更新以后,当产品上市时又会重蹈苹果的覆辙。他非常理解村民的想法,村民们还没有真正了解市场,理解市场,没有掌握市场瞬息万变的本领。他认为这是他的责任,他拿出自己的积蓄40余万元,购进青脆李、布朗李等树苗等8余万株,五星枇杷苗2万余株,无偿分发给了有积极性的村民,与此同时,他还积极邀请县农业局的技术人员长期到__村等村民的果树种植技术进行培训,提升村民对果树的管理水平。到2002年产品上市时,收到了非常好的经济效益,自此__村全村老百姓认识到,产品如果不适时更新,走过去的老路是没有出路的,村民们自发进行了产业结构调整,有些村民还种植了甜樱桃、红脆李等新品种,截止2004年年底,__村经过五年的产业结构调整,种植青脆李300亩、布朗李200亩、枇杷200亩,其他品种150亩。现在正逐步显现经济价值,__村成功的产业结构调整还带动和影响了周边村寨产业结构的调整,也为__旅游经济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__村座落于岷__河谷,生态非常脆弱,农业基础设施落后,农业生产基本靠天吃饭,2000年的干旱让__刻骨铭心,庄稼几乎无收,水果生产也受到严重影响,为了改变靠天吃饭的局面,杨树全积极跑县、跑州、四处呼吁,八方求援,2001年6月在县水利局的大力支持下,为__村建设了两座提灌站,两座提灌站均以岷__水为水源,分别解决了对河两岸的斗簇组和羊毛坪组的灌溉问题,因为水利局只有设备的钱,没有安装和人力的资金,__自己又垫支8万余元解决了人员工资。现在两座灌溉站运行非常好,彻底改变了__村靠天吃饭的局面,也彻底解决了过去因缺水和邻村担水的现象。

产业结构成功调整,老百姓的收入逐年增加,但环境卫生是一个大问题。虽然邻近国道213线,但村内的道路全是土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老百姓也对此颇有怨言,__决心彻底改变家乡“脏、乱、差”的现象,并提升村民的生活质量。__又踏上了争取项目之旅,__的执着和努力感动了有关部门,在县扶贫办、农业局、水利局的帮扶下,支持__村水泥200吨用于硬化道路和沟渠,改善环境,虽然有国家的支持、老百姓的投工投劳,但沙石的资金还没有着落,__又垫支30余万元解决了沙石的问题。在__的带领、全村老百姓经过两个月的努力,完成了村内3公里的道路硬化,修筑灌溉沟渠10公里,彻底整治了村内环境,摆脱了“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窘境。现在__村道路宽阔平坦,庄园式的村庄非常整洁,村民的生活质量得到了大幅度提升,__村的建设给__新农村建设树立了典范,得到了上级领导的一致也评。

有80多人,为改善学校办学条件,给学生提供一个温馨、舒适的读书环境,__积极向教育主管部门汇报,寻求帮助,但教育部门财力有限,拨付的资金不能彻底改变学校现有的现状,__又自掏腰包,垫支15万元对学校进行整体的加固、维修和装修,他又购置了许多文体设备和图书以满足学校。

教学。

的需求,现在教室窗明几净,教师宿舍宽敞明亮,校园环境焕然一新,老师和学生的精神面貌也焕然一新,清晨学生的。

读书。

声打破了__村的宁静。。

当__听到这朗朗的读书声,看到这环境优美舒适的村庄,老百姓安居乐业,他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杨振宁的事迹材料2

“中国年轻人的胆子应当大一点。”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最近在清华大学给予渴望成功的年轻学子这样的建议。

了。“中美学生之间最主要的差别,就在于西方的学生从小就不把‘听话’作为一个重要的原则,而中国学生则相反。”杨先生说。他举例,如果对一个美国小孩说,你应当做功课,他会反问你,我为什么要做功课?而让中国的小孩做功课,他就乖乖地听着。美国小孩头脑中没有‘乖乖的’这个观念。”杨先生说。

他认为,美国教育孩子的方式是从小就让孩子做种种决定,这当然有它的坏处,可是也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

杨先生以清华学生为例,现在的清华学生考进来很不容易,念书都念得很好。但是将来要想取得成就,仅靠念书念得好是不够的,他还必须能向新的方向发展。中国让小孩“乖乖的”,所得出来的一个后果就是小孩比较胆怯,不肯向新的方向走。比较相信所有重要的东西书上都写了,这不是有形的,几乎是下意识的,觉得已经有这么多人研究这么多东西了,我怎么能跟这些人比呢?这一点是所有跟中国学生有过接触的西方人都认同的现象。

杨振宁先生认为,清华大学的学生,也包括所有的中国学生,要想登上成功之舟,最好的方法就是用中国的方法去训练,使得他打下良好的根基,同时,能够找到合适的领域去工作,具备了这两点是最容易有成就的。

感动中国杨振宁事迹材料2

一个只念过几年私塾的女人,在儿子6岁以前就教会他认3000个字,这个女子想必应有绝顶的聪明。杨振宁就是靠这样一个妈妈启蒙的。一个78岁的大科学家如此深情地回忆自己没有受过任何新式学堂教育的母亲,那情景让人感动。

“我母亲_年出生在安徽合肥,她小的时候还裹过脚,到了民国的时候,才又把脚放开了,所以她的脚不是三寸金莲,但那是一双变形了的脚,我每一次看见她的脚,都觉得非常难过。她念过几年私塾。我认识的头3000个字是母亲教会的,那时候父亲在芝加哥大学留学,只有我跟母亲住在一起。我认识了许多与我母亲一样的旧式妇女,我很佩服,她们受到了中国传统礼教的影响,而对于这些礼教,有坚定的信念,这个信念今天讲起来,有人会认为是愚忠愚孝,可是假如你抛开这个价值观,这个所谓愚忠愚孝的力量是无穷大的。

“那么,到了比她年轻一辈的男人或者女人,我想这个坚强的意志,渐渐地没有了,这是因为整个世界都在向另一个方向走。所以你如果要问我,说我母亲除了养育我,除了教我3000个字,还给我留下了什么呢?我想,她留下的,是使我了解到有坚强意志的信念,是一种无比的力量。”

12岁的“少年狂”:我将来要拿诺贝尔奖。

杨振宁在7岁的时候来到清华园,在这里一共住了8年。当时的附小叫成志小学,里面有两个“大头”,一个是杨振宁杨大头,一个是俞平伯的儿子俞大头。

杨振宁小时候,至少不是一个最守规矩的孩子。据他自己说,清华的每一棵树他都爬过。

中学是在绒线胡同上的,就是现在的北京市第31中。那个学校当时只有不到300个学生。这时候,当北大数学教授的父亲杨武之已经知道儿子学数学的能力很强。他当时如果教儿子解析几何和微积分,儿子一定学得很快,会使他十分高兴。可是他没有这样做,而是在初一与初二之间的那个暑假,请雷海宗教授介绍一位历史系的学生教杨振宁学《孟子》。所以在中学时代杨振宁就可以背诵《孟子》全文。

杨武之喜欢围棋和京剧,但并不去培养儿子这些方面的兴趣,下棋可以让儿子17颗子,唱也只教他唱一些民国初年的歌曲如“上下数千年,一脉延”,“中国男儿,中国男儿……”等。

对于父亲书架上的许多英文和德文数学书籍,杨振宁常常翻看。因为外文基础不够,所以看不懂细节,每次去问,杨武之总是说:“慢慢来,不要着急。”

上课念书的时候,杨振宁喜欢东翻西看,一次看了艾迪顿写的《神秘的宇宙》,那里面讲的是20世纪到那个时候为止,所发现的一些新的物理学的一些现象与理论。他顿时被激发出了极大的兴趣,所以回家以后就跟父亲、母亲开玩笑,说将来要得诺贝尔奖金。

杨振宁在抗战胜利的_年夏天离家赴美国求学。那天清早的细节至今历历在目:“父亲只身陪我自昆明西北角乘黄包车,到东南郊拓东路等候去巫家坝飞机场的公共汽车。离家的时候,四个弟妹都依依不舍,母亲却很镇定,没有流泪。”

“到了拓东路父亲讲了些勉励的话,两人都还镇定。话别后我坐进很拥挤的公共汽车,起先还能从车窗往外看见父亲向我招手,几分钟后他即被拥挤的人群挤到远处去了。车中同去美国的同学很多,谈起话来,我的注意力即转移到飞行路线与气候变化等问题上去。等了一个多钟头,车始终没有发动。突然我旁边的一位美国人向我做手势,要我向窗外看,骤然间发现父亲原来还在那里等!他瘦削的身材,穿着长袍,额前头发已显斑白。看见他满面焦虑的样子,我忍了一早晨的热泪,一时崩发,不能自已。”

“_年到_年这17年时间,是父亲和我常在一起的年代,是我童年到成人的阶段。古人说父母对子女有‘养育’之恩,现在不讲这些了,但其哲理我认为是有永存的价值的。父亲介绍我接触了近代数学的精神,给了我不可磨灭的印象。”

40年以后杨振宁这样写道“我的物理学界同事们大多对数学采取功利主义的态度。也许因为受我父亲的影响,我较为欣赏数学。我欣赏数学家的价值观,我赞美数字的优美和力量;它有战术上的机巧与灵活,又有战略上的雄才远略。而且,奇迹的奇迹,它的一些美妙概念竟是支配物理世界的基本结构。”

无论如何,父亲与儿子的分别,是人生之中最顺理成章、最令人惆怅,最刻骨铭心的分别。

此一去,三叠阳关,唱到千千遍。23岁的杨振宁也许没有想到,他真的应验了12岁时的戏言,为中国人拿回了第一个诺贝尔奖。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杨振宁事迹

1928年杨振宁6岁的时候,父亲从美国回来,一见面就问他念过书没有?他说念过了。念过什么书?念过《龙文鞭影》。叫他背,他就都背出来了。杨振宁回忆道:“父亲接着问我书上讲的是什么意思,我完全不能解释。不过,我记得他还是奖了我一支钢笔,那是我从来没有见过的东西。”

杨振宁读小学时,数学和语文成绩都很好。中学还没有毕业,就考入了西南联大,那是在1938年,他才16岁。1942年,20岁的杨振宁大学毕业,旋即进入西南联大的研究院。两年后,他以优异成绩获得了硕士学位,并考上了公费留美生,于1945年赴美进芝加哥大学,1948年获博士学位。

杨振宁对物理学的贡献范围很广,包括粒子物理学、统计力学和凝聚态物理学等。除了同李政道一起发现宇称不守恒之外,杨振宁还率先与米尔斯()提出了”杨-米尔斯规范场“,与巴克斯特()创立了”杨-巴克斯方程“。美国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赛格瑞()推崇杨振宁是”全世界几十年来可以算为全才的三个理论物理学家之一“。

杨振宁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20多年来,他频繁穿梭往来于中美之间,做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学术联系工作。他写过这样两句诗:”云水风雷变幻急,物竞天存争朝夕。"。

感动中国杨振宁事迹材料

在中国,杨振宁的名字从知识阶层,到平民百姓,可谓家喻户晓。一位从事自然科学的学者具有这样宽泛的知名度,不仅因为他是_年诺贝尔物理奖得主之一(另一位得主是同为美籍华裔学者的李政道教授),还因为他是_年新中国建国以后第一个回国访问的卓有成就的美籍华裔学者。

合肥小男孩从厦门走进清华园。

_年10月29日下午,杨振宁应上海市海外联谊会邀请,在浦东上海国际会议中心作《21世纪的科技》演讲后,又以“八十自述”为题即席演讲。他用亲切的语调对大家说:“按中国旧历的算法,今天我整整八十岁!”

台下响起一片深情的掌声……。

_,杨振宁出生在安徽合肥一个典型的中国知识分子家庭。当他未满周岁时,父亲杨武之先生考取美国公费留学,去了着名的芝加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整整6年,他一直没有见到过自己的父亲,甚至不认识父亲。

6年过去了,父亲从芝加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回国,受聘于厦门大学数学系。母亲带着全家人从合肥老家出发,风尘仆仆地赶往厦门与父亲团聚。他们一路水陆兼程,途经上海。当杨振宁站在上海这座东方大都市的大马路上,望着生平第一次见到的往来穿梭奔驰的汽车,他的惊愕程度绝对不会逊于《子夜》里那位从乡下初到大上海的吴老太爷!尔后,他在下榻处,又第一次看到了手指一揿便会涌出哗哗流水的抽水马桶。这个富于想象的孩子第一次朦胧地感受到了现代科学技术的无比伟力!

父亲任教的厦门,是一个给杨振宁留下深刻印象的地方。他们家住的那栋小楼就坐落在大海的边上。在那段美妙岁月里,他看到了蓝天大海无穷无尽的变化,看到了伟大宇宙无边无际的奥妙。这片广袤无垠的天地,在杨振宁的心里,种下了对大自然、对祖国河山的深深情种,以及对探索自然奥秘的无穷兴趣。

后来,父亲受聘于清华大学,一家人又去了北平。

杨振宁在清华园生活了8年,这8年恰恰是一个人一生中最重要的青春岁月。杨振宁曾多次谈到,清华园的8年,在他的一生中留下了至为深刻的印象。过了半个世纪,20世纪70年代以后,他欣然应聘出任清华大学名誉教授。近年来,在他从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和香港中文大学退休后,他更把主要的精力放在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的完善和发展上。

当然,在这8年里,杨振宁也跟所有的中国人一样,亲历了日本军国主义入侵祖国东北三省事件,亲历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对于一个中国人来说,这段历史自然是终身难忘的。

卢沟桥事变以后两周,杨振宁与全家人一起回到了合肥。原以为会像上海“一·二八”事变后一样,日本人会撤退。但事与愿违,几个月后,日机开始大规模轰炸,回北平的梦成了泡影。

感动中国杨振宁事迹材料2

杨振宁青年时期喜爱物理,而且想成为一位实验物理学家。_年杨振宁赴美国留学时,就立志要写一篇实验物理论文。_年,杨振宁进入芝加哥大学费米主持的研究生班,希望能在费米的指导下写篇实验论文。当时,费米正忙于在阿贡国家实验室从事军事技术研究。像杨振宁这样初到美国的中国人是不能随便进入阿贡实验室的,于是费米建议杨振宁先跟泰勒做些理论研究,实验则可以到艾里逊的实验室去做。

艾里逊是芝加哥大学物理系的一名教授。在费米的推荐下,杨振宁成为艾里逊的6名研究生之一。然而,在实验室工作的近20个月中,杨振宁的物理实验进行得非常不顺利,做实验时常常发生爆炸,以至于当时实验室里流传着这样一句笑话:哪里有爆炸,哪里就有杨振宁。此时,杨振宁不得不痛苦地承认,自己的动手能力比别人差!

一天,一直在关注着杨振宁、被誉为美国“氢弹之父”的泰勒博士关切地问杨振宁:“你做的实验是不是不大成功?”

“是的。”面对令人尊敬的前辈,杨振宁诚恳地说。

“我认为你不必坚持一定要写一篇实验论文,你已经写了一篇理论论文,我建议你把它充实一下作为博士论文,我可以做你的导师。”泰勒直率地对杨振宁说。

杨振宁听了泰勒的话,心情十分复杂。一方面,他从心底深处感到自己做实验确实力不从心;另一方面,他又不甘服输,非常希望通过写一篇实验论文来弥补自己实验能力的不足。他十分感谢泰勒的关怀,但要他下决心打消自己的念头实实在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我想考虑一下,两天后再告诉您。”杨振宁恳切地说。

杨振宁认真思考了两天。他想起在厦门上小学时的一件事:有一次上手工课,杨振宁兴致勃勃地捏制了一只鸡,拿回家给爸爸妈妈看,爸妈看了笑着说:“很好,很好。是一段藕吧?”往事一件接一件地在他的脑海浮现,他不得不承认,自己的动手能力实在不强。

最终,杨振宁接受了泰勒的建议,放弃写实验论文。从此,他毅然把主攻方向转至理论物理研究,_年10月杨振宁与李政道联手摘取了该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放弃有时候是十分困难的',甚至是十分痛苦的。适时地放弃,不仅需要勇气和胆识,更需要远见和智慧。人生之树,只有舍弃空想与浮华,才能撷取丰硕甜美的果实。

志向坚定固然有助于人生走向成功,但超出自身能力的志向无异于空中楼阁,可望而不可即。所以,正确认识自己,扬长避短,放弃不切实际的追求目标,人生才会转向真正的成功。杨振宁放弃物理实验研究转向理论研究是理性而明智的,他的选择是他的人生与事业的华丽转身。放弃也是一种智慧。

感动中国杨振宁事迹心得

新中国成立后,进入国家大建设时期,人才急缺,先后有大批留学人才回国,为国家建设做贡献。

杨振宁的父亲杨武之坐不住了,他开始频繁来信,试图劝自己的儿子回国为祖国发展出一份力,于是多次赴瑞士,美国等地,探访劝说儿子。

但杨振宁却陷入了两难之中。

无疑,当时新中国的环境对他的研究是极为不利的,且他所学科目对新中国建设意义不大,后国家又经历了大跃进等众多变动,终于是未能归乡。

1964年,因为种种原因,杨振宁加入美国国籍,这引起了父亲的极大不满。

后来邀请父亲赴美团聚也皆被拒绝。一直到杨武之去世,也未能原谅他。

而此时的杨振宁也已经步入老年,这成了他心中永远的痛。直到1999年,他才寻到机会,回到了祖国母亲的怀抱,并于几年后改回了中国国籍。

这位老人伟大且坎坷的一生,四处漂泊,最终归乡,不知他望着故乡的土地,会不会也有万千感慨。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杨振宁事迹

(1926.3.12-)著名船舶专家,核潜艇研究设计专家。1964年研制出我国第一艘核潜艇,各项性能也均超过美国1954年的第一艘核潜艇。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原籍广东省揭阳市揭东县玉湖镇新寮村,出生于广东省汕尾市海丰县。

1949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造船系船舶制造专业,先后从事过民用船舶和军用舰艇的研究设计工作。

1958年开始参与并领导我国核潜艇的研究设计,历任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第七一九所副总工程师、副所长、所长兼代理党委书记,受国防科工委任命为核潜艇副总设计师、总设计师。现为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中国工程院院士。他从事核潜艇研制工作30多年,为我国核潜艇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2、刘盛兰:高龄老人拾荒助学子。

刘盛兰,男,91岁,山东省烟台市蚕庄镇柳杭村村民,“五保”老人。

刘盛兰是位普通村民,年轻时在外打工,后来在一家企业作保管员。73岁的时候,老伴去世,他成了孤寡老人。为了让自己老了无力行动时,身边会有一个照顾他的人,他开始了助学。这是老人的初衷。但后来,他助学的规模远远的超出了自己的想像。1998年,刘盛兰在报纸上看到了一则救助报道,从那时起,73岁的他就将自己微薄的工资捐出去。而受捐助的学生,也逐渐从周边几个地市“扩张”到全国各地。最多的时候,他同时资助着50多名学生。每天清早,刘盛兰起来弄点简单的饭菜,就骑着自行车走村串巷去了,直到捡回一大堆破烂。他17年几乎未尝肉味,没添过一件新衣,“吝啬”的连一个馒头都舍不得买,可捐资助学总计7万多元,资助了100多个学生。刘盛兰一直没进养老院,这样能拿到每年4000元的生活补贴。这些钱他全部捐给了贫困学生。刘盛兰唯一珍藏的是一个深蓝色布袋,里面装满了汇款单和回信。这么多年过去了,老人也不记得汇出去多少钱、收了多少封信。2013年8月,因为肾病,刘盛兰住进了医院,但他仍然惦记着捐资助学,担心汇款中断和没到位会断了孩子们的希望。得知老人住院,很多受资助的孩子回来看望他,照顾他。

3、陈俊贵:守墓老兵。

陈俊贵,男,汉族,55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尼勒克县乔尔玛筑路解放军指战员烈士陵园管理员。

1979年,陈俊贵随所在部队到新疆参加修筑天山深处杜库公路的大会战。1980年4月6日,部队被暴风雪围困在天山深处,面临断炊的危险。四名战士奉命带着最后的干粮出门求援,在风雪弥漫的生死关头,班长把最后一个馒头给了年龄最小的陈俊贵。班长和战友陆续牺牲了,陈俊贵终于找到了人群,部队得救了。接受4年冻伤治疗后,他复员回到辽宁老家,始终没有忘记班长的临终嘱托:希望陈俊贵可以去他的老家看望一下自己的父母。陈俊贵不知道战友的家庭地址和父母姓名,多方打听无果,1985年冬天,陈俊贵作决定,带着妻子和刚刚出生的儿子,来到班长和战友牺牲的新疆天山脚下,为战友守墓。20多年里,他从未停止对班长父母的寻找。终于,他从一名扫墓的老战友口中得到班长在湖北省罗田县白莲乡的地址。2005年10月,陈俊贵赶赴罗田县,得知班长父亲母亲都已去世。陈俊贵跪在班长父母坟前说:“对不起,我来晚了,你们不要牵挂,今生今世我都将守在郑林书坟前,让他永不寂寞!”目前,陈俊贵已将班长和副班长的遗骨,从新源县移到新扩建的尼勒克县乔尔玛筑路解放军烈士陵园安葬,还担任了这里的管理员。陈俊贵说:“我不仅可以和班长在一起,还可以守护为修筑天山独库公路牺牲的战友们了!”

4、段爱平:老百姓的贴心人。

段爱平,女,57岁,山西长治市襄垣县王桥镇返底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

1998年,段爱平嫁进了返底村。为改善生活,她借钱做起了焦炭生意,两年下来赚了几十万元。当时的返底村是个名副其实的穷村,村小学的教室是危房,孩子们没有教师上课。没上过学的段爱平决定出资为村里建一所新小学。1999年,段爱平在没有参加候选的情况下,高票当选为返底村委主任。上任后,段爱平先后给村里盖了学校,建了养老院。为了建养老院,她没时间陪肝癌晚期的老伴,为了使村民发家致富,她带领村民种植药材,改造全村电网,投资园林建设,栽植树木,而这些项目中段爱平自己就贴了十几万。去年,段爱平被诊断为淋巴癌,经过化疗、电烤,她的脖子已经看不到完整的肌肤,每天就靠葡萄糖和止疼药度日,身体已经到严重透支的地步。就是这样,她也没有离开工作岗位,每天想着的是要尽力再为村民做更多的事。

5、沈克泉、沈昌健:“油菜花父子”35年追梦路。

沈克泉,男,享年74岁,湖南省常德市临澧县杨桥村村民。

沈昌健,男,46岁,湖南省常德市临澧县杨桥村村民。

1978年,养蜂人沈克泉在贵州山区发现了3株花期长,生长结构好的野生油菜,将其带回家乡播种,想为养蜂场提供新的蜜源。继而想到改良培育出产量高的油菜品种,为家乡解决吃油难的问题。一开始,乡亲们嘲笑他“泥腿子想当科学家”。直到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沈克泉培育出了优质油菜种,得到了乡亲们的认可。上世纪九十年代,由于沈克泉的油菜品种未经国家审定,当地部门对沈克泉进行了罚款、拘留。但他仍刻苦自学有关油菜遗传育种和生产栽培的知识。在没有专业分析、没有专业仪器的情况下,父子俩用肉眼观察,凭记录总结规律。1996年,家里为搞油菜研究欠债不少。沈昌健卖掉中巴,带着卖车款回家投入油菜研发。2004年,沈克泉父子繁育的“贵野a”不育系获国家发明专利证书。2007年,沈克泉带着自己培育的巨型油菜“独闯”在武汉召开的第12届国际油菜大会,引起了不小的轰动。2009年,沈克泉去世,沈昌健依然是坚持着油菜育种。家人将沈克泉葬在离试验地不远的山坡上。家人知道,这些油菜是老人最后的心愿和牵挂。如今,沈昌健的“沈油杂”202、819已进入区域试验环节,五亩送检试验田里有300个单株样本,每个样本送检一次就是200元;300亩的示范片里还欠着两万多的工钱,马上要施肥又是两万的肥料钱。对于已经35年没有主业收入的沈昌健一家而言,“吃饭靠田,科研靠借”。几十年来,沈克泉、沈昌健父子自筹资金150多万元,这几年政府也常有资助,可沈家里欠下了不少债,“几乎所有亲戚都借遍了。”家里最值钱的是两台用来贮藏油菜种子的冰箱。35年父子相继,只为一株油菜的梦想。沈昌健说等现在的种子通过审定了,会卖给种子公司,拿着资金去滚动开发下一代油菜杂交新组合。自己的油菜育种路也许得“慢慢走”,但怎么也会走下去。

6、方俊明:迟到的荣誉、不悔的信念。

方俊明:男,56岁,湖北省武汉市武昌人。

1985年8月,28岁的方俊明为救一个假装落水的顽童,跃入河中,造成颈椎骨折,高位截瘫。直到2013年11月,方俊明终于获得了迟到28年的见义勇为荣誉称号。虽然荣誉迟到了28年。但方俊明从来没有后悔那次行动。一个家庭的艰辛,一个生命的委屈,这一切都见证了善良在人们心中的恒定不变的价值。

7、格桑德吉:悬崖边上的护梦人。

格桑德吉,女,西藏自治区墨脱县帮辛乡小学的一名教师。

2000年,格桑德吉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毕业之后她并没有像其他同学一样选择留在大城市工作,而是毅然回到西藏。为了让雅鲁藏布江边、喜马拉雅山脚下的门巴族孩子有学上,格桑德吉放弃拉萨的工作,主动申请到山乡小学教学。墨脱县帮辛乡,因常年泥石流、山体滑坡,是墨脱最后一个通公路的乡。为了劝学,格桑德吉天黑走悬崖、在满是泥石流、山体滑坡的道路上频繁往返;为了孩子们不停课,别村缺老师时她不顾六个月身孕、背起糌粑上路;为了把学生平安送到家,每年道路艰险、大雪封山时,格桑德吉过冰河、溜铁索,把四个月才能回一次家的学生们平安送到父母的`身边。这些年,为了教好孩子们,格桑德吉将自己的女儿央珍从两岁时一直寄养在拉萨的爷爷家,当一年之后格桑德吉再到拉萨的时候,女儿已经不认识她了。2013年,时逢格桑德吉荣获“最美乡村教师”,节目组特地邀请了格桑德吉的丈夫和女儿来到北京。同时,这也是格桑德吉与女儿的第五次见面。

十三年来,在格桑德吉的努力下,门巴族孩子从最初失学率30%,变成到今天入学率95%。她教的孩子有6名考上大学、20多名考上大专、中专,而她自己的女儿却留在了拉萨,一年才能见一次。村民们亲切地称她为门巴族的“护梦人”。

8、姚厚芝:绝症母亲为孩子留学费耗时3年绣出清明上河图。

姚厚芝,女,38岁,重庆市巫溪县塘坊镇红土村村民。

1999年,姚厚芝嫁给了王以朝,婚后一起赴山东煤矿打工。随着两个孩子的出生,姚厚芝专心在家带孩子,丈夫在煤矿挖煤。2006年,一场病魔突袭,彻底摧垮了这个家。姚厚芝查出乳腺肿瘤,需立即做切除手术。面对高额的手术费,姚厚芝选择了“药疗”。几年下来,病情没有丝毫好转。2009年2月,姚厚芝从电视上得知,绣十字绣也能卖钱。第二天,她坐车辗转十余小时,咬牙花2800元购回一幅6.5米长的十字绣《清明上河图》十字绣样。这次的“先斩后奏”,让一向疼她的丈夫火冒三丈,觉得她是在瞎折腾,可姚厚芝有自己的想法。从此,姚厚芝过起了“两点一线两头黑”的生活,每天绣十字绣长达17个小时。2012年7月,经过3年零5个月的昼夜追赶,这幅共需127万针才能刺制而成的《清明上河图》终于落针。有收藏家上门出20万收购,姚厚芝拒绝了。姚厚芝想将十字绣保存下来,即便有一天自己不在人世了,再把它卖出去,孩子们上大学的钱就不用愁了。姚厚芝的儿子王锐读初中,女儿王琼读小学。王锐说长大了要当医生,给妈妈治病。不善言辞的丈夫,不知道怎么劝说妻子,本身患有肝病的他只是拼命地下井,希望能早点挣够钱给妻子治病。第一幅十字绣完工后,姚厚芝又买回了一幅长22米、宽0.85米的《清明上河图》十字绣样。这幅刺绣的难度、时间和价钱是第一幅的好几倍。姚厚芝偷偷找以前的工友七拼八凑了一万元,瞒着丈夫说只花了两三千元。她怕丈夫心痛和着急,因为家里实在是负担不起。从2006年到现在,姚厚芝花去的医药费已达10多万元。如今,王以朝仍在山东挖煤,姚厚芝在家照料两个孩子的生活。姚厚芝说,第二幅《清明上河图》已绣了快6米。希望老天能再给她3年时间。她现在就是一个与时间赛跑的人,不知道自己生命何时会终结。她没有其他奢求和心愿,只是想尽自己所能多给孩子留点什么。

9、龚全珍:将军梦,守护情。

龚全珍,女,90岁,现居江西莲花县琴亭镇金城社区。

1957年8月,开国将军甘祖昌主动向组织上辞去新疆军区后勤部长职务,回家乡江西省莲花县坊楼乡沿背村务农,龚全珍相随而归。那一年,她34岁。将军当农民,甘祖昌是新中国第一人。龚全珍完全理解和支持丈夫的决定:“老甘不是一个普通的农民,正像他说的那样,‘活着就要为国家做事情,做不了大事就做小事,干不了复杂重要的工作就做简单的工作,决不能无功受禄,决不能不劳而获’。”从新疆到江西,全家11口人的行装只有3个箱子,却带了8只笼子,里面装着新疆的家禽家畜良种。当时甘祖昌每月工资330元,生活上十分节俭,把2/3的工资用来修水利、建校舍、办企业、扶贫济困。他一共参加建起了3座水库、4座电站、3条公路、12座桥梁、25公里长的渠道。龚全珍全力配合丈夫,也把自己工资的大部分花在支援农村建设上。回到莲花头几年,她没有做一件新衣服。龚全珍在家里呆不住。步行25公里到县文教局联系工作,被分配在九都中学任教。这所学校条件很差,只有3名老师,她却一点不嫌弃,第二天就搬铺盖去了学校,开始把自己赤忱的爱投入到这片红土地。

1961年,县文教局安排龚全珍到同乡的南陂小学当校长,在那里一呆就是13年。后来,她又被调到离家不远的甘家小学当校长,依然还是老作风,吃住在学校,全身心地扑在工作上。1986年3月,甘将军因病逝世,一只铁盒子是他留给妻子和儿女唯一的遗产,里面用红布包着3枚闪亮的勋章。离休后,龚全珍积极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倾力捐资助学、扶贫济困,开办“龚全珍工作室”,服务社区、服务群众,从青春岁月到耄耋之年,为广大群众做了大量的实事好事,受到当地干部群众的尊敬和爱戴。2013年9月26日,龚全珍获得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称号,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同志高度赞扬。

10、胡佩兰:20年来坚持每周出诊6天的百岁仁医。

胡佩兰,女,98岁,解放军3519职工医院和郑州市建中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坐诊医生。

1944年,胡佩兰毕业于河南大学医学部,70岁时才从郑州铁路中心医院的妇产科主任位上退休。退休后,她一直坚持坐诊。胡佩兰生活节俭,舍不得在自己身上多花一分钱。但她经常大方地给病人垫付医药费。她还拿出微薄的坐诊收入和退休金,捐建了50多个“希望书屋”。胡佩兰患有严重的腰椎间盘突出,进出都要坐小推椅。2013年7月,98岁胡佩兰心脏病突发,经抢救后,第二天她依然准时到医院坐诊。胡佩兰根据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平时看病不太依靠高科技仪器。因为慕名找上门的病人多,胡佩兰每天都会坚持看完所有病人才下班,对患者也极有耐心,给病人开药,很少超过一百元。如今,胡佩兰的记忆明显下降,耳朵也不如以前,但病人的情况她却记得清清楚楚,耳朵里放着助听器,听不清的地方,便由旁边的学生解释。胡佩兰对病人的态度有目共睹,她经常说:“医患关系搞不好是因为交流不够,医生只要对病人认真负责了,病人也自然会对医生极力配合,不管面对哪一个病人,都要把患者当成自己的第一个病人来对待。”直至今日,胡佩兰已经在一个工厂职工医院和现在的地方,连续坐诊20年,坚持每周出诊6天,风雨无阻。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杨振宁事迹心得体会

杨振宁,是中国著名的物理学家,也是中国近代科学界的巨擘之一。他在科学研究领域的杰出贡献和无私奉献,使得他的事迹被广大人民津津乐道,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通过学习和研究杨振宁的事迹,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他对科学事业的坚定执着、对人民的深爱以及对追求真理的执着精神。杨振宁的事迹不仅是对我们学习和工作的激励,更是对我们人生道路选择的启示。

首先,杨振宁的坚定执着为我们树立了无坚不摧的信念。杨振宁在科学领域的探索过程中经历了无数的困难和挫折,但他始终没有放弃,坚定地追求着科学的真理。他通过勤奋学习、反复实践,不断突破自己的知识边界,最终发现了重大的物理定律,为人类的科学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不仅是杨振宁成功的保证,也给了我们追求理想的力量和勇气。

其次,杨振宁对人民的深爱让我深受触动。杨振宁在科学界的成就不仅为国家增光添彩,更是对人民健康和安全的负责。他致力于研发核技术,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理论,为核能应用于和平利用奠定了基础。尤其是在福岛核事故后,他积极参与核安全研究,为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而努力。他的科学研究不仅服务于国家和社会,更体现了他为人民痛惜的情感。

最后,杨振宁对追求真理的执着精神给了我很大启示。杨振宁一生都在追求科学的真正含义,他在科学研究中不被传统思维束缚,勇于突破常规、开拓创新。他的科学成就不仅是学科发展的里程碑,更是对人类认知能力的极大拓展。他的身姿令我想到了那句名言:“如果我看得比别人远一点,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杨振宁正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不断超越自我,为人类认知真理的边界提供了新的视角。

通过研究和学习杨振宁的事迹,我进一步理解到科学家应该具备的品质和精神,这也为我指引了未来的学习和发展方向。坚定执着、深爱人民、追求真理,这些都是一个科学家所应具备的品质。只有不断地学习、不断地研究,才能在科学领域中取得开拓和突破。无论是在学术研究还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应该以杨振宁为榜样,立志做一个有担当、有追求、有作为的人。

综上所述,通过研究和学习杨振宁的事迹,我不仅深刻感受到了科学家应具备的品质和精神,更对自己的人生道路有了更明确的认识。科学事业需要坚定的执着、对人民的深爱以及追求真理的决心。无论是在学术研究还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应该以杨振宁为楷模,秉持着这些品质去追求自己的梦想,为人类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感动中国杨振宁事迹心得

1945年11月,一位年轻的男子走下轮船,第一次踏上了异国的土地,他就是公费前往美国留学的杨振宁。天才在学习方面总是快人一步,在导师泰勒的认同下,1948年杨振宁便获得了芝加哥大学的博士学位。

第二年在博士后研究工作中,杨振宁与另一位名叫李政道的天才相遇,开始了他们的共同学习、研究的道路。直到1957年,在一片掌声与赞美声中,李政道和杨振宁共同走向领奖台,领取了当年的诺贝尔物理奖。此时杨振宁已经是名满美国的教授级人物,在物理学领域名气斐然。7年后,他更是更改国籍,成为了一名美国公民。

1971年,随着中美关系逐渐升温,已经离家数十年的杨振宁生起了思乡之情,在国务院的欢迎下,他成为了第一位回国的美籍学者。国家为了表达对科学家的看重,由周总理亲自接见,并说出了那句让他热泪盈眶的话:“欢迎回来!”

而在寻访故友时,杨振宁最先想到的便是两弹一星元勋邓稼先。在即将返回美国时,他向邓老问出了在自己心中埋藏了多年的疑问:“中国的原子弹是不是自己造出来的?有没有外国人的帮助?”

邓老对这个问题也十分看重,他斩钉截铁地给出确定答案:“我们的原子弹基本没有外国人参与,是自己造出来的!”为了印证这个答案,他不惜写了一封长达上千字的长信进行论证。而这个答案让杨振宁对国家的发展有了更深的认识,同时也给美国华侨同胞们带去了更多的信心。

1973年7月,杨振宁第四次踏上祖国的土地,在这里他已经见到了自己的亲人、好友以及尊敬的周总理,最大的遗憾便是没有与毛主席会面,而这次的到访,他终于有了和伟人见面的机会。

7月17日,在周总理的陪同下,杨振宁见到了时代伟人毛主席。此时的毛主席已经80岁高龄,视线模糊,身体状况也并不好。但在与杨振宁交流的过程中,他的思路依旧十分清晰。刚见面毛主席便打招呼道:“请代我向你岳父杜聿明问好。”

简单寒暄后,毛主席更是主动谈及科学领域的问题:“质子是不是也能分割?”这个问题让杨振宁对毛主席的佩服更添三分,别说普通人,就连当时的科学家们也在讨论思考它的答案,始终没有定论。而对于这个科学界的难题,毛主席巧妙运用哲学思维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庄子》里有这样一句话‘一尺之捶,日取其半,万世不竭。’说的就是物质是无限可分的,否则一万年以后你们这些科学家岂不是要失业了?”

随后毛主席和杨振宁又谈到了中美、中苏的关系,毛主席幽默地说道:

“美国有个叫艾尔索普的作家,他说感谢上帝划出一道太平洋,我们现在不用紧张中国。难怪克里姆林宫的人怕中国,因为苏联和中国少了一个太平洋。”

这让杨振宁感受到了中美关系改善的趋势,他甚至已经萌生了回到祖国,为国家科学事业做贡献的想法。只不过当时时机尚不成熟,国家更需要的是加速中美关系进一步交流改善的助力,而杨振宁甘愿当这座架在中国和美国之间的桥梁。

杨振宁感人事迹心得体会

人类历史上,有许多杰出的科学家为人类的进步和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其中,杨振宁作为一位杰出的物理学家,无疑是其中的代表之一。杨振宁的感人事迹不仅令人敬佩,也给人们带来了深刻的思考和启发。通过学习了解他的事迹,我深深地被他坚韧不拔的毅力、科学精神以及奉献精神所打动,从中得到了很多的启发和感悟。

在杨振宁的感人事迹中,我最为敬佩的是他顽强不屈的毅力。回顾他的一生,我们可以看到他在科学研究的道路上经历了无数的艰辛和挫折。无论是在求学生涯中,还是在科研工作中,他都曾面临着巨大的困难和阻碍。但是,他从不放弃,迎难而上,坚持不懈地攻克一个又一个的难题。正是因为他的毅力,他才能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突破,为人类的科学进步做出了杰出贡献。这使我深刻地认识到,“坚持就是胜利”的道理。

同时,杨振宁的科学精神也深深地震撼了我。他对科学的追求和探索,无论是在基础理论研究方面,还是在实践应用领域中,都充分体现了他对科学的热爱和执着。他深知科学精神的重要性,深知科学的力量能够改变世界。正是这种对科学的执着追求,使他能够不断地超越自我,为人类提供了许多创新的思维和方法。正是这种科学精神,激励着我在学习和科研的道路上永不止步,不断追求卓越。

除了毅力和科学精神外,杨振宁的奉献精神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在教育事业中的付出、对年轻学子的悉心指导,以及对社会公益事业的关注,无不展现出他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关怀和责任。在全球化时代的今天,我们往往会追求个人的成功和满足,很少有时间和精力去关注社会和群体的利益。然而,杨振宁的奉献精神为我们树立了榜样,让我们看到了个人努力与社会责任并不矛盾,而是相辅相成的。他的故事告诉我们,只有将自己的成就与社会进步紧密结合起来,才能创造出更多的价值和意义。

最后,杨振宁的感人事迹还给我带来了对科学家的敬意和崇拜之情。作为一位物理学家,他以其卓越的贡献和杰出的成就,不仅为国家争光,也为整个人类作出了表率。他的一生告诉我们,科学家不仅仅是为了追求自己的利益和名誉,更是为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正是这种高尚的追求和奉献精神,使得科学家成为了社会的楷模和榜样。作为年轻人,我们应当学习杨振宁的科学精神和奉献精神,加强学习,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总之,通过学习了解杨振宁的感人事迹,我深深地被他的毅力、科学精神和奉献精神所打动。他的一生让我懂得了坚持和执着的重要性,也让我明白了科学的力量和社会责任。我希望能够通过学习,不断提升自己,走出自己的科学道路,为人类的进步和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杨振宁事迹心得体会

第一段:引言(100字)。

杨振宁,这个名字对于很多人来说或许并不陌生。他是中国科学家中最杰出的一位,也是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第一个华人。杨振宁的成就不仅仅体现在他的科学研究上,更重要的是他坚持不懈追求科学事业的精神和为中国科学事业做出的贡献。通过了解他的事迹,让我深受启发,产生了许多心得体会。

第二段:追求知识的决心与毅力(250字)。

杨振宁在青年时期就展现出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他勤奋读书,广泛涉猎各个领域的知识,从中汲取养分,并不断提升自己的学识水平。在西方留学期间,杨振宁遭遇重重困难,但他却没有退缩。相反,他积极利用有限的资源,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华,发表了一系列引人注目的论文,为中国人争光。他坚持不懈追求科学的决心和毅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后来的成就。

第三段:勇于追求卓越的精神(250字)。

杨振宁一直致力于科学研究,努力在学术领域取得卓越成就。他对物理学的热爱和对科学探索的追求驱使着他不断突破自己的局限,推动了自己的研究。杨振宁在1956年合作发表的《关于冷中子的散射问题》一文中,提出了“波子”概念,并给出了相应的数学表达式,为其后的研究奠定了基础。他从理论上证明了宇宙中的基本物质单位是一个个的波子,这一理论为后来的科学家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对物理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杨振宁所展示出的勇于追求卓越的精神,是每个科学家所应具备的品质。

第四段:为祖国科学进步作贡献的责任心(300字)。

作为中国科学家中的一员,杨振宁胸怀祖国,始终坚持将自己的才华贡献给祖国科学事业的发展。他回国后,迁居中国台湾,担任了教职工作,并推动了物理学教育的发展。他在推动和推广科学教育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培养了大批优秀的科学人才。此外,杨振宁为中国的核武器研发作出了重大贡献。他在核物理领域的研究不仅提高了中国的核科技水平,也为国家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杨振宁的责任心和为祖国科学进步做贡献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第五段:对未来科学发展的启示(300字)。

杨振宁的事迹给予今后科学研究者以重大的启示。首先,要有坚定的信念和追求卓越的心态。只有充满激情和信念,才能在科学研究中克服困难,取得突破。其次,要积极追求知识,并将所学应用于实际。只有不断学习和实践,才能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并为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最后,要有责任心,将自己的才华和学识回报社会。科学家有着重大的使命,要为人类的进步和社会发展负责任。总而言之,杨振宁的事迹为我们树立了学习的榜样,启发了我们迈向科学研究领域的勇气和决心。

结尾(200字)。

杨振宁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他的事迹不仅仅是一个科学家的事迹,更是一种精神的传承和价值的体现。通过了解杨振宁的事迹,我们能够深刻领悟到科学研究的艰辛与乐趣,也能够从中汲取到坚定追求卓越的勇气和毅力。作为中国科学家的一员,我们应该自觉承担起责任,为祖国的科学进步做出自己的贡献。无论是从追求知识的决心与毅力、勇于追求卓越的精神,还是为祖国科学进步作贡献的责任心,杨振宁的事迹都给予我们很多宝贵的启示,激励我们朝着更高的目标努力奋斗。

杨振宁感人事迹心得体会

杨振宁是中国著名的物理学家,也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华人科学家。他的杰出成就不仅源于其卓越的智慧和才华,还有他卓越的勤奋、毅力和奉献精神。近年来,杨振宁的一件感人事迹引起了我的深深关注和思考,对我而言,从他的事迹中我悟到了坚持不懈的重要性、明确目标的必要性以及团结合作的力量。以下是我对杨振宁感人事迹的心得体会。

首先,杨振宁的感人事迹让我深刻认识到坚持不懈的重要性。杨振宁在追求科学的道路上历经了诸多的挫折和困难,但他始终没有放弃。他在研究中遇到了困难和失败,并经历了反复的尝试和实验。然而,他却从不气馁,而是坚定地相信自己的目标,不断地努力和学习。正是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使他能够最终取得卓越的成就。这让我深刻认识到,只有坚持不懈,才能克服困难,实现自己的目标。

其次,杨振宁的感人事迹让我明白了明确目标的必要性。杨振宁在年轻时就立下了成为一名优秀科学家的目标,并为此不断努力。他将自己的所有才智和精力都投入到科学的事业中,对自己要求严格,从不敷衍塞责。他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并为之奋斗。正是这种明确的目标,使他在科学研究中能够保持专注和坚持,激发出自己潜藏的潜力。这让我意识到,明确目标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发展至关重要,只有找准方向,才能不断取得突破和进步。

此外,杨振宁的感人事迹也让我深深领悟到团结合作的力量。在杨振宁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后,他并没有忘记自己的祖国和人民,而是回到中国发展科学事业,并成为关注国家战略科学问题的先行者。他在职务上推动了科学研究的合作和交流,建立了多个国际合作项目。他深知只有团结合作,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就。他的事迹让我明白到,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通过团结合作,共同努力,才能发挥出更大的能量和影响力。

最后,杨振宁的感人事迹给了我无穷的力量和鼓舞。面对日益增长的科学技术和知识,我曾感到懈怠和无力,甚至怀疑自己的能力。然而,通过了解和学习杨振宁的事迹,我深刻认识到,在追求科学事业的路上,只要保持坚持不懈的精神,明确自己的目标,团结合作,就能克服困难,实现自己的梦想。

总而言之,杨振宁的感人事迹让我领悟到了坚持不懈的重要性、明确目标的必要性和团结合作的力量。通过他的榜样和精神,我深深感受到了科学事业的伟大和意义,也坚定了我追求科学梦想的决心和信念。我将铭记杨振宁的事迹,时刻保持对科学的热爱和探索,为推动科学事业的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