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模板是教师在备课过程中用来规范教学内容和教学步骤的一种工具。在下面的教案模板范文中,你可以找到一些优秀教师们的教学设计思路和方法。
在简单谈论了三本书、发表了一通感慨之后,让我们回到古希腊。《奥德赛》是一本很特殊的书,它的文体是诗歌。真的就是诗,格式上是按行计数的,二十四卷中平均每卷能有五百行,每行有二十几个字,刚好就是一本长篇小说的体量。
依我看来,《奥德赛》可以被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很短,包括前四卷,内容是失踪的英雄奥德修斯的儿子特勒马科斯造访异乡寻找父亲的经历;第二部分从第五卷开始,到第十二卷结束,主要通过奥德修斯讲述的故事,展现了他在海上漂泊的传奇经历,我个人认为这是全书最精彩的部分。第三部分从第十三卷开始直到结束,讲述了奥德修斯和特勒马科斯是如何返回家乡并屠戮敌人的。
《奥德赛》是最最古老的西方文学作品之一了。我在阅读它时,前三本书我都已经读完,其中饱含的道德上的考量到这里就可以完全放下了,因为古希腊人的道德是无法指责的。这句话并不是说他们的道德有多高尚,而是说他们的年代太久远了,生活状况和我们差得太多,你不可能以任何现代人的标准去约束他们——更何况《奥》的故事发生在神明真实存在的世界中。
《奥》的第一部分未能给我留下什么深刻的印象,主要是因为这里没有什么太激烈的情节,我就不叙述了。
第三部分讲述了一个完整的返乡复仇记。奥德修斯先是在雅典娜的帮助下查看了家里的情况,验证了某些高尚奴隶的忠心和妻子的忠贞,之后和儿子特勒马科斯一起成功给他的敌人——前来求取他妻子的求婚人——带来死亡的惩罚。这一部分的描述非常适合作为童话。坏人都张牙舞爪,毫无礼数;善良的人都毫无指摘,完全符合当时的道德要求;主人公则勇敢聪慧所向披靡,最终取得了胜利。唯一让我难受的是,《奥》的收尾太突兀了,最后五十行中奥德修斯还在和求婚人的家人战斗,然后雅典娜突然出现让大家签了一个和平协议,然后故事就直接结束了。没错,雅典娜让签和平协议的部分就是全诗的最后一行,刚说出这个事情整首诗就结束了。
第二部分则是全书的精华。在这一部分中,《奥》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极富想象力的冒险故事。奥德修斯和他的伙伴们先后遭遇了吃人的独眼巨人、善战善杀的野蛮人、把男人变成猪的女巫、用歌声迷惑水手的海妖;他们到过冥府,见过各位已死去的伟大英雄,听过他们悲伤的故事;也曾两次穿过怪物把守的海峡,其中一个怪物能够把大海吸干又吐出,另一个则能以闪电般的速度从船上叼走水手。他们曾偷过太阳神的羊,正是这个举动让奥德赛的伙伴们全军覆没,只剩他一个人,最终漂泊到了小女神卡吕普索的海岛上。
这一部分让我读得非常投入有多个原因。其一,我儿时曾读过一些名叫《percyjackson》的青少儿读物,其中第二卷《theseaofmonsters》几乎就是将奥德修斯的冒险经历搬到了其中的男主人公上,因此《奥》中的许多情节能够激起我儿时的回忆。其二,这一部分的故事确实想象力丰富,而且推进节奏在《奥》中算是比较符合现代人阅读习惯的,套话比较少,冲突出现得比较连贯。
第三点原因,则是在这一部分中,奥德修斯的主要斗争对象不再是人了。他在挑战的是自然,是命运,凭借的是自己的坚忍不拔和聪明智慧。终于,人和人的斗争产生的各种哲学思考都归于沉寂,我们终于看到了终极的、最伟大的斗争。
《奥德赛》此书的阅读体验出乎意料的还可以,并没有阅读上古时期故事的憋屈难受,这很可能归功于可敬的翻译老师们。
奥德赛这部史诗第一卷前十行是全诗的引子,点出主题。点题之后,诗人即以神明决定让奥德赛归返为起点,分两条线索展开。一条线索是,在奥德赛家中,向奥德赛妻子佩列洛求婚的人们每天宴饮,消耗他的家财,佩列洛势单力薄,无法摆脱求婚人的纠缠;奥德赛的儿子愤恨求婚人胡作非为,在雅典娜女神的感示下外出探寻父亲的音信。另一条线索是神女卡吕皮索得知神明们决定后,放奥德赛回家;奥德赛在回家途中遇风暴,落难费埃克斯人的国土。以上构成史诗的前部分,史诗的后半部分叙述奥德赛在费埃克斯人的帮助下返回故乡,特勒马科斯探访父亲音讯归来,两条线索汇合,父子见面,一起报复求婚的人。
奥德赛,作为这部史诗的主人公,他是一个英勇、顽战斗不息且又智慧过人的英雄。但他和其他的英雄不同,他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凡人。他作为领袖依靠的不是力量,而是自己的才智。他用木马计攻下了固若金汤的特洛伊城,用美酒和智慧打败了食人兽,用英勇和顽强报复了求婚者。他为了维护个人尊严,个人私有财产,为维护个人权利和荣誉而进行的斗争,而且这些无疑都离不开奥德赛自身的英勇和智慧。
奥德赛从未停止思考,他也从不放弃,相信任何东西都打不到他;他也很聪明,会不惜一切去打败敌人。尽管在归返途中,在海上遇到了许多险阻和挑战,但他不放弃,而且最终靠勇敢、毅力和智慧战胜了它们。当然他的成功固然离不开众神的帮助,但更为重要的还是他的自身原因。我看到了奋斗的可贵,尽管有神的保护,但只有在此基础上尽量地发挥才智,积极进取,才会有机会赢得胜利。
奥德赛归返的过程就是人与自然奋斗的过程,从中歌颂了人在这种奋斗过程中的智慧。虽然人的一生与自然相比是短暂的,但只有把这有限的生命用来抗拒所遇到的苦难和困苦,那么短暂的生命才会最大限度地展现出自身的价值,从而闪出英勇、智慧和进取的光彩!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奥德赛》(节选)是接着《诗经采薇》之后的一篇文章,单元讲解的主题是“月是故乡明”,裂变子题是“古典的乡愁”,学习方式是“文本研习”,因此在讲解中要努力使学生从内容上感知故园之思这一久远的主题,在形式上要着力于来自中西方诗歌源头的双峰对峙的诗歌的不同审美情趣的体悟。
1.课前看《木马屠城记》或《特洛伊》影片(此两片略有不同,但要提醒学生影片拍摄得神话色彩较淡,情节与《荷》诗原文略有冲突),让学生大致了解一下《荷马史诗》的内容。不足处是此两片皆写到《伊利昂记》的结束,而《奥德赛》的内容没有涉及。
2.所以第二堂课可用课件(大学课件)全程讲解《荷马史诗》的内容,此时学生对《伊》较为了解,所以重点讲解一下《奥德赛》的相关内容。
1.导入新课,我非常看重导入,因为这牵涉激趣,或营造问题情境,不能“输在起跑线上”,课同样要“凤头、猪肚、豹尾”。
2.介绍一下课文背景和作者,这也是我最近较为关注的,我认为语文特别缺乏这些“知人论世”的东西。
3.当堂朗读,对这篇文章尤为重要。就我的阅读经验来看,这首诗初读起来会感到极不适应,感觉不到什么美感,所以我要给学生一个要求:读,读,读,直到读出美来!——然后课堂交流!为此,要想方设法组织学生朗读,可以搞比赛,还可以录制下来播放.
4.课堂交流:当堂交流读书体会,可以是疑问,可以是心得,可以是欣赏,总之是自己的体会。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教师注意点拨、引导,重点是从单元主题、课后练习(含本段诗歌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人物形象、语言特点等)两方面着手。
5.比较阅读:将此诗与《采薇》对比阅读。
注:4/5两部分,教师要精心准备,否则课堂引导会无所适从,也不能突出重点。重点:内容方面,应该是乡愁,这种乡愁还跟战争、爱情以及人物复杂的心理活动交织在一起;形式方面,它不像《采薇》那样工整,现实主义,含蓄,比较自由舒展,有一层浪漫色彩,更粗犷直白一些,但都一样地充满着深沉的苍凉。
1.结合比较阅读,成一赏析短文。
2.选读部分中西方神话,了解神话的隐喻结构。
注:神话是对现实的一种虚拟性的解释,如命运女神总是带着一层薄薄的面纱,暗示命运不可捉摸,但又似乎能见到一些。《荷马史诗》中写争吵女神没有被邀请到,用金苹果挑拨天后赫拉、智慧女神雅典娜、爱神阿芙罗狄特,争吵女神真厉害,她的手法非常类似于晏婴的“二桃杀三士”。
教学目标:
1了解《荷马史诗》。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阅读长篇叙事诗的能力,把握课文的独到之处。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奥德赛》是公元前九至八世纪古希腊盲诗人荷马根据口头流传的史诗、短歌编成的长篇叙事诗,它与荷马的另一部作品《伊利亚特》一起被称为“荷马史诗”。关于荷马的生平,古代流行过许多神奇的传说,说他是神所生,他与史诗中的英雄都相熟悉等等,但均无文字记载。荷马生活在希腊氏族社会解体,奴隶制开始形成的时代,经他记载留下了两部长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是欧洲最早的诗歌,因此,荷马被称为欧洲诗歌的鼻祖。
希腊联军在特洛伊战争中,采用将领奥德修斯的“木马计”攻陷了特洛伊城,胜利的将领纷纷带兵回国。《奥德赛》就是叙述奥德修斯乘船回故乡过程中,用智慧战胜各种灾难,最后胜利回家大团圆的故事。
奥德修斯是希腊半岛西南方伊塔刻岛的军事首长,他拥有领地、庄园,还有家奴和牲畜。在他离家九年期间,家里聚集一百多人,向他妻子求婚,在他家吃喝挥霍,但都遭到他妻子的拒绝。
奥德修斯和他的伙伴回家途中,在海上遇到风暴。他们漂流到独眼巨怪的海岛,巨怪把他们关在岩洞,吃了他的几个同伴。聪明的奥德修斯用酒灌醉巨怪,用木棒弄瞎了巨怪的眼睛,逃出了岩洞;他们还曾到吃迷莲人的国土,不少人吃了迷莲,忘记了家乡;他们还到了女巫瑟西居住的海岛,他的同伴被女巫变成了猪;他们又到了冥土,见到了英雄阿契里斯的阴魂;他们在从海卡律希狄斯和六头十二臂的斯库拉中间穿过时,又失去了六个同伴。最后,他的同伴们因为偷杀太阳神的神牛,全部葬身海底,只有他一人漂到女神卡普索的岛国,在这里他被留住了七年。后来他来到了淮阿喀亚岛,岛上国王阿尔基诺斯设宴招待他。席间,盲歌手德莫多克演唱特洛伊战争的故事,深深感动了奥德修斯,奥德修斯向阿尔基诺斯国王讲述了他历险的'经过,国王送给他许多礼物,为他备船,送他回到了家乡。
他在外期间,妻子一直在等待着他,儿子也长大成人。奥德修斯假装一个乞丐回到家里,试探妻子,证明了妻子的忠贞。他跟儿子一起设计杀死了那些求婚的人,处死了帮助求婚者的奴隶,重新作了伊塔刻岛的国王。
可以说,《奥德赛》整个就是一首归家的叙事长诗,而节选部分是奥德修斯归家的转折点,叙述了奥德修斯有家难回的痛苦,以及决定返家的决心,显示了人物“坚定的心灵”。
二、诵读并感知课文。
第1小节写女神卡普索向奥德修斯传达宙斯的旨意。女神虽然不愿奥德修斯离去,无奈难违宙斯的意志,当她来到奥德修斯的身边时,看到的是一个人思念故土、渴望归去而不能,因而备受煎熬的场景。
第2小节写奥德修斯在获许返乡时的疑虑和机智应对。在节选部分之前,作品有许多情节写到奥德修斯与众神的周旋,与女神的冲突,加上离开故土后参战的遭遇,使奥德修斯对一切充满了戒备,为什么他听到女神让他返回故里时没有欣喜若狂,这正是特殊环境之下人物特殊的行为与心理的反应。
第3小节写女神再一次劝说奥德修斯留下。女神还在作最后的努力,她首先为奥德修斯摆下丰盛的筵席,实际上是在显示神的生活的高贵,紧接着又“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陈述归途的艰难以动摇奥德修斯返乡的决心,并把自己与奥德修斯的妻子进行对比,表明自己的心迹,企图用女神的美丽挽留他留下。
最后一节写奥德修斯义无反顾的返乡决心。女神的努力在奥德修斯这儿落空了,他的回答可以说是针锋相对的,他不畏惧归途的千难万险,也不稀罕神界浮华奢侈的生活,他承认凡人的妻子与女神无法相比,但他宁愿与妻子长相守。为什么奥德修斯如此决绝,作品说因为他有一颗“坚定的心灵”,这个坚定的心灵就是他对故土与亲人的忠贞、热爱,是故乡赋予他的精神、智慧,这是理解人物的关键。
三、总结。
节选部分虽然不长,但对奥德修斯思乡的愁苦与返乡的决绝描写得非常充分。
《奥德赛》在艺术上有许多独到之处,对欧洲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就节选部分看,它有这样几个特点:一是通过场景、动作和对话去刻划人物的性格,描写人物的心理,如第一节女神到海边看到奥德修斯的情形,再如奥德修斯与女神的对话,进退有方,都从不同的角度写出了人物的心理,再现了作为英雄机智而又刚烈的性格;二是语言朴素与叙述流畅,具有一种清新质朴的风格。
荷马(约前9~前8世纪),古希腊诗人,专事行吟的盲歌手。实际上有关荷马生平的资料并不确切。上溯到早期的希腊年代,就有一个家喻户晓的古老传说认为荷马是个盲人。但是从他两部著名的诗中鲜明的视觉比喻表明即使荷马确实是个瞎子,他也不是生来就失明。从诗中的语言隐约可见他生在奥尼亚,爱琴海东岸的一个地区。大概是个行吟诗人。
突破思路。
本文是《荷马史诗》中的巨著《奥德赛》的一部分,作为一首外国诗作,因为存在语言障碍,翻译难度大,读译作难度也大。可加强对学生预习的要求,多交代一些背景知识,调动学生思考体验的兴趣,完成本课的学习任务。为了更好地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可确定下列两个教学重点:第一,了解作家生活的时代及他的作品的特色,拉近学生同他的距离。第二,把握诗中人物形象的象征意义及诗人由此抒发的思想感情、阐述的深刻哲理。在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这一教学目标中,难点在于由于民族文化背景不同,如何准确地把握诗人的意念和情绪并深入诗中的意境。教师可采用比较阅读法,将本诗同刚学过的《采薇》进行比较,这样可使学生对内容、情感及艺术有更为深刻的认识。
本课教学时间安排为一课时。
教学步骤安排如下。
(生齐背《采薇》)战争,可以说是人类最痛苦的体验。当我们目送着《采薇》中那回家的战士悲凉而幽怨的背影渐行渐远的时候,让我们再回过头来向西,看看另一位归心似箭的英雄。
1.荷马(约前9~前8世纪),古希腊诗人,专事行吟的盲歌手。实际上有关荷马生平的资料并不确切。上溯到早期的希腊年代,就有一个家喻户晓的古老传说认为荷马是个盲人。但是从他两部著名的诗中鲜明的视觉比喻表明即使荷马确实是个瞎子,他也不是生来就失明。从诗中的语言隐约可见他生在奥尼亚,爱琴海东岸的一个地区。大概是个行吟诗人。
2.荷马史诗:包括《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两部史诗,它们是欧洲文学史中最早的重要作品,相传是荷马根据在小亚细亚口头流传的史诗短歌综合编成的,因而被称为“荷马史诗”。
3.《奥德赛》故事大概:《奥德赛》是描写伊大卡国王奥德修斯(odysseus)历经十年漫游(虽然诗的情节实际上只出现在最后六周)后从特洛伊战争重返家园的故事。到了家他发现只有他的忠实的狗儿和一个仆人能认出他来。在儿子特勒马库斯(telemachus)的帮助下,消灭了对他妻子佩涅洛佩(penlope)纠缠不休求婚的不法之徒,重新确立了自己的国王地位。本文即选自其中的一部分。
诵读指导:全诗抒情气氛浓烈,对比鲜明,节奏和谐,感情强烈而又深沉,诵读时,要注意感情的基调和变化。
教师范读,学生试读。
讨论以下几个问题: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节选部分的内容。
明确:在宙斯的命令下,在奥德修斯回家决心的感召下,女神卡吕普索终于决定给奥德修斯放行。
2.作者是怎样表现奥德修斯回家的坚定信念的?用原诗中的语句回答。
明确:奥德修斯坐在辽阔的海岸边/两眼流泪不断,消磨着美好的生命/怀念归返,神女不能使他心宽舒/夜里他不得不在空旷的洞穴里度过/睡在神女的身边,神女有情他无意/白天里他坐在巨岩顶上海岸滩头/用泪水、叹息和痛苦折磨自己的心灵/眼望苍茫喧嚣的大海,泪流不止。
3.作者是运用哪些描写手法突出人物形象的?请你用自己的话概括主人公的性格。
明确:对话描写。奥德修斯是英雄的代表。他坚毅用强,忍辱负重,百拆不回,抱定回归家园的坚定信念。在选文中也显示了他足智多谋,能言善辩,头脑冷静,坚贞不屈,睿智中稍带几分狡黠的性格特点。
4.该如何理解主人公形象的深层意义?
明确:荷马在《奥德赛》中突出强调了求生的努力,讴歌了为求生拼搏的精神。人会受难,人可以哭泣,但人生的价值在于拼搏。人在拼搏中看到自己的力量,部分地掌握自己的命运,争来比现状美好的前景。人拥有巨大的潜力,并赋有使用这种潜力的本能。人一旦决心,同时也被允许进入准备行动的状态,就会把已有的潜能变作改变状态和布局的动能。埋头悲哭的奥德修斯一旦被允许离岛(卡吕普索的海岛)回家,就能劈波斩浪,所向无敌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聪明才智,竭尽全力,以自主和积极的态度投入斗争或介入进取的势态,百折不回,直到夺取胜利,这是典型意义上的西方人的抗争。奥德修斯是西方文学作品中系统和着重描述的,在孤身一人的境况下仍然坚持这种抗争的第一人。
1.生动、传神的人物对话。
2.语言简洁质朴、感情真挚。
3.客观叙事与诗人的主观抒情相结合。
(在以上学习的基础上,启发学生思考、发言,教师总结)。
学生将自己认为诗中最精彩的地方(诗句、表现手法等)作些分析,然后师生共同评价。
学习目标:
1.与文本对话,努力探索作品中蕴含的民族心理和时代精神,了解人类丰富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
2.通过文本学习,深刻领会作品中人物强烈的思乡情感,特别是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重点难点。
1.重点:认真阅读文本,品味作品中的重要语句,能深入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
2.难点:对家园之思是文学作品中“永恒的主题”的理解。
学习方法:
讨论法;文本研习法。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了解荷马和《荷马史诗》。
荷马生活在希腊氏族社会解体,奴隶制开始形成的时代,经他记载留下了两部长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是欧洲最早的诗歌,因此,荷马被称为欧洲诗歌的鼻祖。
现在西方学者根据史诗的语言和它的内容描写,一般认为荷马可能生在公元前9、8世纪之间。出生于爱琴海东边。古代传说又说荷马是个盲乐师。
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每部都长达万行以上;《伊利亚特》共有15,693行,《奥德赛》共有12,110行,两部都分成24卷。这两部史诗开始时只是根据古代传说编的口头文学,靠着乐师的背诵流传下来的零散篇章,荷马如有其人,大概就是最后把这两部史诗初步定型的职业乐师。
《伊利亚特》和《奥德赛》的故事梗概大致如下:从前,在小亚细亚西部沿海有特洛伊人的一座王都名叫伊利昂,特洛伊人是东方许多部族的霸主。当时在希腊地方的强大部族总称为阿凯亚人,有时在史诗中也称为阿尔戈斯人或达那亚人;阿凯亚人以迈锡尼的王阿伽门农为首。伊利昂城的王子帕里斯乘船到希腊,受到斯巴达王墨涅拉奥斯的款待,但他把墨涅拉奥斯的美貌的妻子海伦骗走,带回伊利昂城。阿凯亚人非常气愤,便由墨涅拉奥斯的哥哥迈锡尼王阿伽门农倡议,召集各部族的首领,共同讨伐特洛伊人。他们调集1,000多艘船只,渡过爱琴海去攻打伊利昂城,历时9年都没有把这座王都攻下来。到了第,阿伽门农和阿凯亚部族中最勇猛的首领阿基琉斯争夺一个在战争中掳获的女子,由于阿伽门农从阿基琉斯手里抢走了那个女俘,阿基琉斯愤而退出战斗。《伊利亚特》的故事就以阿基琉斯的愤怒为开端,集中描写那第10年里的51天的事情。由于阿凯亚人失去最勇猛的将领,他们无法战胜特洛伊人,一直退到海岸边,抵挡不住伊利昂城主将赫克托尔(帕里斯的哥哥)的凌厉攻势。阿伽门农请求同阿基琉斯和解,请他参加战斗,但遭到拒绝。阿基琉斯的密友帕特罗克洛斯看到阿凯亚人将要全军覆灭,便借了阿基琉斯的盔甲去战斗,打退了特洛伊人的进攻,但自己却被赫克托尔所杀。阿基琉斯感到十分悲痛,决心出战,为亡友复仇。他终于杀死赫克托尔,并把赫克托尔的尸首带走。伊利昂的老王(赫克托尔的父亲)普里阿摩斯到阿基琉斯的营帐去赎取赫克托尔的尸首,暂时休战,为他举行盛大的葬礼。《伊利亚特》这部围绕伊利昂城的战斗的史诗,便在这里结束。
《伊利亚特》只写到赫克托尔的死为止,可是据《奥德赛》和古代希腊的其他作品的描写,围绕伊利昂城的战争还继续打了很久。后来阿基琉斯被帕里斯用箭射死,阿凯亚人之中最勇猛的首领埃阿斯和最有智谋的首领奥德修斯争夺阿基琉斯的盔甲,奥德修斯用巧计战胜了勇力超过他的埃阿斯,使得后者气愤自杀。最后奥德修斯献计造了一只大木马,内藏伏兵,特洛伊人把木马拖进城,结果阿凯亚人里应外合,攻下了伊利昂城,结束了这场经历10年的战争。离开本国很久的阿凯亚首领们纷纷回国,奥德修斯也带着他的伙伴,乘船向他的故乡伊塔克出发。从这里就开始了以奥德修斯在海上的历险为中心的另一部史诗《奥德赛》的故事。
奥德修斯回乡的旅程很不顺利,在海上又漂泊了10年。史诗采取中途倒叙的方法,先讲天神们在奥德修斯已经在海上漂游了10年之后,决定让他返回故乡伊塔克。这时奥德修斯在家中的儿子忒勒马科斯已经长大成人,出去打听他的长期失踪的父亲的消息。伊塔克的许多人都认为他10年不归,一定已经死去。当地的许多贵族都在追求他的妻子佩涅洛佩,佩涅洛佩百般设法拒绝他们,同时还在盼望他能生还。奥德修斯在这10年间经历了许多艰难险阻:独目巨人吃掉了他的同伴,神女喀尔刻把他的同伴用巫术变成猪,又要把他留在海岛上;他又到了环绕大地的瀛海边缘,看到许多过去的鬼魂;躲过女妖塞壬的迷惑人的歌声,逃过怪物卡律布狄斯和斯库拉,最后女神卡吕普索在留了奥德修斯好几年之后,同意让他回去。他到了菲埃克斯人的国土,向国王阿尔基诺斯重述了过去9年间的海上历险,阿尔基诺斯派船送他回故乡。那些追求他的妻子的求婚人还占据着他的王宫,大吃大喝。奥德修斯装作乞丐,进入王宫,设法同儿子一起杀死那一伙横暴的贵族,和妻子重新团聚。
古代关于攻打伊利昂的战争和奥德修斯等神话传说还有很多,散见于古代希腊作家的著作里。而这两部史诗只选了伊利昂城战争第10年中的51天,集中叙述了阿基琉斯的愤怒这一段,和奥德修斯在海上飘游了10年之后终于回到故乡这一段,这样处理显然是一位会讲故事的古代诗人精心设计的结果。从这方面来看,古代有一位名叫荷马的天才诗人的说法是比较可信的。
荷马史诗一方面是在民间的口头文学基础上形成的,它的原始材料是许多世纪里积累起来的神话传说和英雄故事,保存了远古文化的真实、自然的特色。同时表明在远古地中海东部早期这个古代文化中心,它的文学曾达到相当高度的繁荣。史诗开始用文字流传下来之后,又经过许多世纪的加工润色,才成为现在的定本。这种特殊优越条件是与古代爱琴海文明以及后日雅典和亚历山大里亚时代几百年间奴隶制文化的繁荣分不开的。它既是古老的民间流传的史诗,又是达到高度艺术水平的文学作品。
荷马史诗采用六音步诗行,不用尾韵,但节奏感很强。由于这种叙事长诗是由艺人说唱,因此常常重复不少惯用的词句,甚至整段重复,一字不改。有时有些形容词的重复使用,只是为了音节上的需要,并不一定对本文意思有多少加强。而许多重复词句的一再出现,象交响乐里一再出现的旋律,又能给人一种更深的美的感受。使用比喻来加强气氛,使得人物形象更加鲜明,也是荷马史诗里一个突出的艺术手法。此外荷马史诗还善于用简洁的手法描写,用寥寥数语,表达出很深的感情。
荷马史诗的内容非常丰富,无论从艺术技巧或者从历史、地理、考古学和民俗学方面都有许多值得探讨的东西。它在西方古典文学中一直享有最高的地位。从公元前8、7世纪起,就已经有许多希腊诗人摹仿它,公认它是文学的楷模。两千多年来,西方人一直认为它是古代最伟大的史诗。
二、阅读文本,了解大意。
可以说,《奥德赛》整个就是一首归家的叙事长诗,而节选部分是奥德修斯归家的转折点,叙述了奥德修斯有家难回的痛苦,以及决定返家的决心,显示了人物“坚定的心灵”。
第1小节写女神卡普索向奥德修斯传达宙斯的旨意。女神虽然不愿奥德修斯离去,无奈难违宙斯的意志,当她来到奥德修斯的身边时,看到的是一个人思念故土、渴望归去而不能,因而备受煎熬的场景。
第2小节写奥德修斯在获许返乡时的疑虑和机智应对。在节选部分之前,作品有许多情节写到奥德修斯与众神的周旋,与女神的冲突,加上离开故土后参战的遭遇,使奥德修斯对一切充满了戒备,为什么他听到女神让他返回故里时没有欣喜若狂,这正是特殊环境之下人物特殊的行为与心理的反应。
第3小节写女神再一次劝说奥德修斯留下。女神还在作最后的努力,她首先为奥德修斯摆下丰盛的筵席,实际上是在显示神的生活的高贵,紧接着又“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陈述归途的艰难以动摇奥德修斯返乡的决心,并把自己与奥德修斯的妻子进行对比,表明自己的心迹,企图用女神的美丽挽留他留下。
最后一节写奥德修斯义无反顾的返乡决心。女神的努力在奥德修斯这儿落空了,他的回答可以说是针锋相对的,他不畏惧归途的千难万险,也不稀罕神界浮华奢侈的生活,他承认凡人的妻子与女神无法相比,但他宁愿与妻子长相守。为什么奥德修斯如此决绝,作品说因为他有一颗“坚定的心灵”,这个坚定的心灵就是他对故土与亲人的忠贞、热爱,是故乡赋予他的精神、智慧,这是理解人物的关键。
三、诵读体会,感受人物心情。
节选部分虽然不长,但对奥德修斯思乡的愁苦与返乡的决绝描写得非常充分。
四、了解本诗的特色。
《奥德赛》在艺术上有许多独到之处,对欧洲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就节选部分看,它有这样几个特点:
二是语言朴素与叙述流畅,具有一种清新质朴的风格。
《奥德赛》是公元前九至八世纪古希腊盲诗人荷马根据口头流传的史诗、短歌,编成的长篇叙事诗,它与荷马的另一部作品《伊利亚特》一起被称为“荷马史诗”。
希腊联军在特洛伊战争中,采用将领奥德修斯的“木马计”攻陷了特洛伊城,胜利的将领纷纷带兵回国。《奥德赛》就是叙述奥德修斯乘船回故乡过程中,用智慧战胜各种灾难,最后胜利回家大团圆的故事。在奥德修斯离家九年期间,家里聚集一百多人,向他妻子求婚,在他家吃喝挥霍,但都遭到他妻子的拒绝。
奥德修斯和他的伙伴回家途中,在海上遇到风暴。他们漂流到独眼巨怪的海岛,巨怪把他们关在岩洞,吃了他的几个同伴。聪明的奥德修斯用酒灌醉巨怪,用木棒弄瞎了巨怪的眼睛,逃出了岩洞;他们还曾到吃迷莲人的国土,不少人吃了迷莲,忘记了家乡;他们还到了女巫瑟西居住的海岛,他的同伴被女巫变成了猪;……最后,他的同伴们因偷杀太阳神的神牛,全部葬身海底,只有他一人漂到女神卡普索的岛国,在这里他被留住了七年。后来他来到了淮阿喀亚岛,岛上国王阿尔基诺斯送给他许多礼物,为他备船,送他回到了家乡。他在外期间,妻子一直在等待着他,儿子也长大成人。奥德修斯假装一个乞丐回到家里,试探妻子,证明了妻子的忠贞。他跟儿子一起设计杀死了那些求婚的人,重新作了伊塔刻岛的国王。
可以说,《奥德赛》整个就是一首归家的叙事长诗,而节选部分是奥德修斯归家的转折点,叙述了奥德修斯有家难回的痛苦,以及决定返家的决心,显示了人物“坚定的心灵”。
第1小节,写女神卡普索向奥德修斯传达宙斯的旨意。女神虽然不愿奥德修斯离去,无奈难违宙斯的意志,当她来到奥德修斯的身边时,看到的是一个人思念故土、渴望归去而不能,因而备受煎熬的场景。
第2小节,写奥德修斯在获许返乡时的疑虑和机智应对。与众神的周旋,与女神的冲突,加上离开故土后参战的遭遇,使奥德修斯对一切充满了戒备,为什么他听到女神让他返回故里时没有欣喜若狂,这正是特殊环境之下人物特殊的行为与心理的反应。
第3小节,写女神再一次劝说奥德修斯留下。女神还在作最后的努力,她首先为奥德修斯摆下丰盛的筵席,实际上是在显示神的生活的高贵,紧接着又“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陈述归途的艰难以动摇奥德修斯返乡的决心,并把自己与奥德修斯的妻子进行对比,表明自己的心迹,企图用女神的美丽挽留他留下。
最后一节,写奥德修斯义无反顾的返乡决心。女神的努力在奥德修斯这儿落空了,他的回答可以说是针锋相对的,他不畏归途的千难万险,也不稀罕神界浮华奢侈的生活,他承认凡人的妻子与女神无法相比,但他宁愿与妻子长相守。为什么奥德修斯如此决绝,作品说因为他有一颗“坚定的心灵”,这个坚定的心灵就是他对故土与亲人的忠贞、热爱,是故乡赋予他的精神、智慧,这是理解人物的关键。
节选部分对奥德修斯思乡的愁苦与返乡的决绝描写得非常充分。其特点:一是通过场景、动作和对话刻画人物的性格,描写人物的心理,如第一节女神到海边看到奥德修斯的情形,再如奥德修斯与女神的对话,进退有方,都从不同的角度写出了人物的心理,再现了作为英雄机智而刚烈的性格;二是语言朴素与叙述流畅,具有一种清新质朴的风格。
1.与文本对话,努力探索作品中蕴含的民族心理和时代精神,了解人类丰富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
2.通过文本学习,深刻领会作品中人物强烈的思乡情感,特别是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1.重点:认真阅读文本,品味作品中的重要语句,能深入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
2.难点:对家园之思是文学作品中“永恒的主题”的理解。
讨论法;文本研习法
一课时
荷马生活在希腊氏族社会解体,奴隶制开始形成的时代,经他记载留下了两部长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是欧洲最早的诗歌,因此,荷马被称为欧洲诗歌的鼻祖。
现在西方学者根据史诗的语言和它的内容描写,一般认为荷马可能生在公元前9、8世纪之间。出生于爱琴海东边。古代传说又说荷马是个盲乐师。
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每部都长达万行以上;《伊利亚特》共有15,693行,《奥德赛》共有12,110行,两部都分成24卷。这两部史诗开始时只是根据古代传说编的口头文学,靠着乐师的背诵流传下来的零散篇章,荷马如有其人,大概就是最后把这两部史诗初步定型的职业乐师。
《伊利亚特》和《奥德赛》的故事梗概大致如下:从前,在小亚细亚西部沿海有特洛伊人的一座王都名叫伊利昂,特洛伊人是东方许多部族的霸主。当时在希腊地方的强大部族总称为阿凯亚人,有时在史诗中也称为阿尔戈斯人或达那亚人;阿凯亚人以迈锡尼的王阿伽门农为首。伊利昂城的王子帕里斯乘船到希腊,受到斯巴达王墨涅拉奥斯的款待,但他把墨涅拉奥斯的美貌的妻子海伦骗走,带回伊利昂城。阿凯亚人非常气愤,便由墨涅拉奥斯的哥哥迈锡尼王阿伽门农倡议,召集各部族的首领,共同讨伐特洛伊人。他们调集1,000多艘船只,渡过爱琴海去攻打伊利昂城,历时9年都没有把这座王都攻下来。到了第10年,阿伽门农和阿凯亚部族中最勇猛的首领阿基琉斯争夺一个在战争中掳获的女子,由于阿伽门农从阿基琉斯手里抢走了那个女俘,阿基琉斯愤而退出战斗。《伊利亚特》的故事就以阿基琉斯的愤怒为开端,集中描写那第10年里的51天的事情。由于阿凯亚人失去最勇猛的将领,他们无法战胜特洛伊人,一直退到海岸边,抵挡不住伊利昂城主将赫克托尔(帕里斯的哥哥)的凌厉攻势。阿伽门农请求同阿基琉斯和解,请他参加战斗,但遭到拒绝。阿基琉斯的密友帕特罗克洛斯看到阿凯亚人将要全军覆灭,便借了阿基琉斯的盔甲去战斗,打退了特洛伊人的进攻,但自己却被赫克托尔所杀。阿基琉斯感到十分悲痛,决心出战,为亡友复仇。他终于杀死赫克托尔,并把赫克托尔的尸首带走。伊利昂的老王(赫克托尔的父亲)普里阿摩斯到阿基琉斯的营帐去赎取赫克托尔的尸首,暂时休战,为他举行盛大的葬礼。《伊利亚特》这部围绕伊利昂城的战斗的史诗,便在这里结束。
《伊利亚特》只写到赫克托尔的死为止,可是据《奥德赛》和古代希腊的其他作品的描写,围绕伊利昂城的战争还继续打了很久。后来阿基琉斯被帕里斯用箭射死,阿凯亚人之中最勇猛的首领埃阿斯和最有智谋的首领奥德修斯争夺阿基琉斯的盔甲,奥德修斯用巧计战胜了勇力超过他的埃阿斯,使得后者气愤自杀。最后奥德修斯献计造了一只大木马,内藏伏兵,特洛伊人把木马拖进城,结果阿凯亚人里应外合,攻下了伊利昂城,结束了这场经历10年的战争。离开本国很久的阿凯亚首领们纷纷回国,奥德修斯也带着他的伙伴,乘船向他的故乡伊塔克出发。从这里就开始了以奥德修斯在海上的历险为中心的另一部史诗《奥德赛》的故事。
奥德修斯回乡的旅程很不顺利,在海上又漂泊了10年。史诗采取中途倒叙的方法,先讲天神们在奥德修斯已经在海上漂游了10年之后,决定让他返回故乡伊塔克。这时奥德修斯在家中的儿子忒勒马科斯已经长大成人,出去打听他的长期失踪的父亲的消息。伊塔克的许多人都认为他10年不归,一定已经死去。当地的许多贵族都在追求他的妻子佩涅洛佩,佩涅洛佩百般设法拒绝他们,同时还在盼望他能生还。奥德修斯在这10年间经历了许多艰难险阻:独目巨人吃掉了他的同伴,神女喀尔刻把他的同伴用巫术变成猪,又要把他留在海岛上;他又到了环绕大地的瀛海边缘,看到许多过去的鬼魂;躲过女妖塞壬的迷惑人的歌声,逃过怪物卡律布狄斯和斯库拉,最后女神卡吕普索在留了奥德修斯好几年之后,同意让他回去。他到了菲埃克斯人的国土,向国王阿尔基诺斯重述了过去9年间的海上历险,阿尔基诺斯派船送他回故乡。那些追求他的妻子的求婚人还占据着他的王宫,大吃大喝。奥德修斯装作乞丐,进入王宫,设法同儿子一起杀死那一伙横暴的贵族,和妻子重新团聚。
古代关于攻打伊利昂的战争和奥德修斯等神话传说还有很多,散见于古代希腊作家的著作里。而这两部史诗只选了伊利昂城战争第10年中的51天,集中叙述了阿基琉斯的愤怒这一段,和奥德修斯在海上飘游了10年之后终于回到故乡这一段,这样处理显然是一位会讲故事的古代诗人精心设计的结果。从这方面来看,古代有一位名叫荷马的天才诗人的说法是比较可信的。
荷马史诗一方面是在民间的口头文学基础上形成的,它的原始材料是许多世纪里积累起来的神话传说和英雄故事,保存了远古文化的真实、自然的特色。同时表明在远古地中海东部早期这个古代文化中心,它的文学曾达到相当高度的繁荣。史诗开始用文字流传下来之后,又经过许多世纪的加工润色,才成为现在的定本。这种特殊优越条件是与古代爱琴海文明以及后日雅典和亚历山大里亚时代几百年间奴隶制文化的繁荣分不开的。它既是古老的民间流传的史诗,又是达到高度艺术水平的文学作品。
荷马史诗采用六音步诗行,不用尾韵,但节奏感很强。由于这种叙事长诗是由艺人说唱,因此常常重复不少惯用的词句,甚至整段重复,一字不改。有时有些形容词的重复使用,只是为了音节上的需要,并不一定对本文意思有多少加强。而许多重复词句的一再出现,象交响乐里一再出现的旋律,又能给人一种更深的美的感受。使用比喻来加强气氛,使得人物形象更加鲜明,也是荷马史诗里一个突出的艺术手法。此外荷马史诗还善于用简洁的手法描写,用寥寥数语,表达出很深的感情。
荷马史诗的内容非常丰富,无论从艺术技巧或者从历史、地理、考古学和民俗学方面都有许多值得探讨的东西。它在西方古典文学中一直享有最高的地位。从公元前8、7世纪起,就已经有许多希腊诗人摹仿它,公认它是文学的楷模。两千多年来,西方人一直认为它是古代最伟大的史诗。
可以说,《奥德赛》整个就是一首归家的叙事长诗,而节选部分是奥德修斯归家的转折点,叙述了奥德修斯有家难回的痛苦,以及决定返家的决心,显示了人物“坚定的心灵”。
第1小节写女神卡普索向奥德修斯传达宙斯的旨意。女神虽然不愿奥德修斯离去,无奈难违宙斯的意志,当她来到奥德修斯的身边时,看到的是一个人思念故土、渴望归去而不能,因而备受煎熬的场景。
第2小节写奥德修斯在获许返乡时的'疑虑和机智应对。在节选部分之前,作品有许多情节写到奥德修斯与众神的周旋,与女神的冲突,加上离开故土后参战的遭遇,使奥德修斯对一切充满了戒备,为什么他听到女神让他返回故里时没有欣喜若狂,这正是特殊环境之下人物特殊的行为与心理的反应。
第3小节写女神再一次劝说奥德修斯留下。女神还在作最后的努力,她首先为奥德修斯摆下丰盛的筵席,实际上是在显示神的生活的高贵,紧接着又“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陈述归途的艰难以动摇奥德修斯返乡的决心,并把自己与奥德修斯的妻子进行对比,表明自己的心迹,企图用女神的美丽挽留他留下。
最后一节写奥德修斯义无反顾的返乡决心。女神的努力在奥德修斯这儿落空了,他的回答可以说是针锋相对的,他不畏惧归途的千难万险,也不稀罕神界浮华奢侈的生活,他承认凡人的妻子与女神无法相比,但他宁愿与妻子长相守。为什么奥德修斯如此决绝,作品说因为他有一颗“坚定的心灵”,这个坚定的心灵就是他对故土与亲人的忠贞、热爱,是故乡赋予他的精神、智慧,这是理解人物的关键。
节选部分虽然不长,但对奥德修斯思乡的愁苦与返乡的决绝描写得非常充分。
《奥德赛》在艺术上有许多独到之处,对欧洲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就节选部分看,它有这样几个特点:
二是语言朴素与叙述流畅,具有一种清新质朴的风格。
荷马(约前9~前8世纪),古希腊诗人,专事行吟的盲歌手。实际上有关荷马生平的资料并不确切。上溯到早期的希腊年代,就有一个家喻户晓的古老传说认为荷马是个盲人。但是从他两部著名的诗中鲜明的视觉比喻表明即使荷马确实是个瞎子,他也不是生来就失明。从诗中的语言隐约可见他生在奥尼亚,爱琴海东岸的一个地区。大概是个行吟诗人。
突破思路。
本文是《荷马史诗》中的巨著《奥德赛》的一部分,作为一首外国诗作,因为存在语言障碍,翻译难度大,读译作难度也大。可加强对学生预习的要求,多交代一些背景知识,调动学生思考体验的兴趣,完成本课的学习任务。为了更好地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可确定下列两个教学重点:第一,了解作家生活的时代及他的作品的特色,拉近学生同他的距离。第二,把握诗中人物形象的象征意义及诗人由此抒发的思想感情、阐述的深刻哲理。在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这一教学目标中,难点在于由于民族文化背景不同,如何准确地把握诗人的意念和情绪并深入诗中的意境。教师可采用比较阅读法,将本诗同刚学过的《采薇》进行比较,这样可使学生对内容、情感及艺术有更为深刻的认识。
本课教学时间安排为一课时。
教学步骤安排如下。
一、导语设计。
(生齐背《采薇》)战争,可以说是人类最痛苦的体验。当我们目送着《采薇》中那回家的战士悲凉而幽怨的背影渐行渐远的时候,让我们再回过头来向西,看看另一位归心似箭的英雄。
二、介绍作者及作品。
1.荷马(约前9~前8世纪),古希腊诗人,专事行吟的盲歌手。实际上有关荷马生平的资料并不确切。上溯到早期的希腊年代,就有一个家喻户晓的古老传说认为荷马是个盲人。但是从他两部著名的诗中鲜明的视觉比喻表明即使荷马确实是个瞎子,他也不是生来就失明。从诗中的语言隐约可见他生在奥尼亚,爱琴海东岸的一个地区。大概是个行吟诗人。
2.荷马史诗:包括《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两部史诗,它们是欧洲文学史中最早的重要作品,相传是荷马根据在小亚细亚口头流传的史诗短歌综合编成的,因而被称为“荷马史诗”。
3.《奥德赛》故事大概:《奥德赛》是描写伊大卡国王奥德修斯(odysseus)历经十年漫游(虽然诗的情节实际上只出现在最后六周)后从特洛伊战争重返家园的故事。到了家他发现只有他的忠实的狗儿和一个仆人能认出他来。在儿子特勒马库斯(telemachus)的帮助下,消灭了对他妻子佩涅洛佩(penlope)纠缠不休求婚的不法之徒,重新确立了自己的国王地位。本文即选自其中的一部分。
三、朗读课文。
诵读指导:全诗抒情气氛浓烈,对比鲜明,节奏和谐,感情强烈而又深沉,诵读时,要注意感情的基调和变化。
教师范读,学生试读。
四、具体研习诗歌。
讨论以下几个问题: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节选部分的内容。
明确:在宙斯的命令下,在奥德修斯回家决心的感召下,女神卡吕普索终于决定给奥德修斯放行。
2.作者是怎样表现奥德修斯回家的坚定信念的?用原诗中的语句回答。
明确:奥德修斯坐在辽阔的海岸边/两眼流泪不断,消磨着美好的生命/怀念归返,神女不能使他心宽舒/夜里他不得不在空旷的洞穴里度过/睡在神女的身边,神女有情他无意/白天里他坐在巨岩顶上海岸滩头/用泪水、叹息和痛苦折磨自己的心灵/眼望苍茫喧嚣的大海,泪流不止。
3.作者是运用哪些描写手法突出人物形象的?请你用自己的话概括主人公的性格。
明确:对话描写。奥德修斯是英雄的代表。他坚毅用强,忍辱负重,百拆不回,抱定回归家园的坚定信念。在选文中也显示了他足智多谋,能言善辩,头脑冷静,坚贞不屈,睿智中稍带几分狡黠的性格特点。
4.该如何理解主人公形象的深层意义?
明确:荷马在《奥德赛》中突出强调了求生的努力,讴歌了为求生拼搏的精神。人会受难,人可以哭泣,但人生的价值在于拼搏。人在拼搏中看到自己的力量,部分地掌握自己的命运,争来比现状美好的前景。人拥有巨大的潜力,并赋有使用这种潜力的本能。人一旦决心,同时也被允许进入准备行动的状态,就会把已有的潜能变作改变状态和布局的动能。埋头悲哭的奥德修斯一旦被允许离岛(卡吕普索的海岛)回家,就能劈波斩浪,所向无敌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聪明才智,竭尽全力,以自主和积极的态度投入斗争或介入进取的势态,百折不回,直到夺取胜利,这是典型意义上的西方人的抗争。奥德修斯是西方文学作品中系统和着重描述的,在孤身一人的境况下仍然坚持这种抗争的第一人。
五、艺术鉴赏。
1.生动、传神的人物对话。
2.语言简洁质朴、感情真挚。
3.客观叙事与诗人的主观抒情相结合。
(在以上学习的基础上,启发学生思考、发言,教师总结)。
六、欣赏评价。
学生将自己认为诗中最精彩的地方(诗句、表现手法等)作些分析,然后师生共同评价。
影片讲述了美女海伦引起了人神混战的特罗伊战争,长达十年的时间里,无数英雄和战士倒在特洛伊的土地上。最终,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以奥德赛想出的木马计而告终,战争胜利后,希腊英雄们纷纷归国。因决定性的'战功而沾沾自喜的奥德赛对着大海夸下海口,却因此惹恼海神波塞冬,对其施下无法回家的诅咒。固执的奥德赛执意启程,途中杀死波塞冬儿子独眼巨人,导致遭遇风暴,船员悉数遇难。此后又先后遇到女神克莉索和孤岛仙女的纠缠,一晃十数年匆匆而过......
本片根据荷马所著的希腊神话《奥德修记》改编,并荣获艾美奖最佳迷你剧集导演和最佳特效两项殊荣。
片中人物的成长也是值得玩味的,奥德修斯经历了一系列的艰难险阻,为他的妄自尊大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同时在这场旅途之中,也获得了智慧,学会了谦卑。盲人先知特伊西亚斯曾告诉他:”你很聪明,但并不明智,你只盼着回家,但却没有看到这个旅途本身也是你生命中的一部分。你只有明白了这一点,你才能参透智慧的含义。”奥德修斯当时不以为然,但到了最后他回顾起这场历险的时候,他便懂了,这就是他的命运。
而另一段成长经历则是他的儿子忒勒马科斯,他出海至斯巴达探寻父亲的下落。这段经历历时仅一年,但对忒勒马科斯来说却意义重大。从成长的角度看,奥德修斯是一位成年英雄,性格已然定型,但忒勒马科斯仍需经历锻炼与考验,由一个面临困境而手足无措的大男孩,成长为一位被社会认可的英雄。换句话说,奥德修斯可以被看成是成熟了的忒勒马科斯,而忒勒马科斯可以被当做成型中的奥德修斯。细读忒勒马科斯在伊萨卡从被嘲讽到被认可、从被排斥到被畏惧的过程,既可以了解成长主题的普遍意义,又能体会经典作品的丰富与细致。
教学要求:
1、要求学生掌握联系上下文正确理解字词意思的方法,并在预习中加以运用。
2、诵读《古今贤文(真理篇)》,帮助学生诵读、感悟并积累传统文化知识。
3、写好钢笔字。处理好笔画繁简相差较大的字排列在一起时的位置和大小。
4、练习口语交际。要求学生对未来作大胆的猜测和想象,并进行口语表达。
5、学写毛笔字。
一、教学第一题(语文与生活)。
1、教学第一部分。
(2)学生读这段文字。思考:究竟该取哪一种?又是根据什么来确定的?
(3)指名回答。
(4)教师简单小结:联系具体的词来确定。
2、教学第二部分。
(1)学生读四个句子,想想句子大致的意思是什么。
(2)学生试着说出加点字的意思。(可以查字典)。
(3)学生再读句子,看看哪种解释更适合句意思。
(4)教师引导学生说出确定词义的方法。
(5)小结:遇到不认识、不理解的字,有时光查字典不行,还要联系上下文细细体会。
3、教学第三部分。
(1)教师提问:预习课文有哪些方法?
(2)学生思考并回答。
(3)师生共同小结:在预习课文时,可以用今天学习的这种方法弄懂不理解的字或词。
二、教学第二题(诵读与积累)。
1、诵读《古今贤文(真理篇)》。
(1)请同学自由认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举句子。
(2)教师范读,指导读准字音。
(3)教师引导学生说出大致意思:都是阐发为人处世的一些道理的。
(4)学生反复诵读。
(5)学生练习背诵。
2、积累与反馈。
(1)指名读,集体练读。
(2)鼓励学生说出贤文蕴含的道理,正确而有感情、有节奏地背诵。
(3)拓展(关于古代修身养性的人和事)。
第二教时。
三、教学第三题(写好钢笔字)。
1、指导。
(1)指读题目,教师进一步明确练习要求。
(2)要求学生朗读这段话,指明这段话选自《学会合作》。
(3)引导学生观察书写的格式,字与字之间、字与标点之间的距离,以及每个字在一行中的位置。
(4)让学生说出哪些相邻的字的繁简相差较大,指出笔画的间架要匀称。
(5)教师重点指点“竞争、需要”等词的间架机构和整体布局。
(1)学生练习描红。(注意对学生写字习惯的养成教育)。
(2)教师根据描红情况及时小结。
(3)学生仿写。要求一气呵成,注意行款布局。
3、反馈。
(1)展示写得好的字,指出好在哪里。
(2)对写得不好的字,加以纠正并讲话训练。
四、教学第四题(口语交际)。
1、审题。
(1)指名读题目。
(2)帮助学生弄清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
2、指导。
(1)创设情境:穿过时空隧道,我们步入未来,出现在我们周围的将会是什么景象?
(2)全体学生大胆猜测和幻想。
(3)同桌互相把自己的奇思妙想说出来。
(4)分组推选同学上台和大家分享自己的奇思妙想。
(5)师生评议。
3、反馈。
五、教学第五题(学写毛笔字)。
1、出示学生优秀书法作品让学生欣赏。
2、学生对照自己的毛笔字谈感受。
3、审题。
明确本次学写的字是“医、匪”。
4、指导。
(1)学生观察“医、匪”的书写方法。
(2)教师讲解两个字的写法,学生练写。
(3)教师查看学生练写情况,发现问题再指导。
(1)学生再次练写,教师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2)学生在米字格中练习,教师指导两个字的位置和大小。
6、反馈。
(1)展示写得好的字,指出好在哪里。
(2)指出不足,进一步纠正。
1、能根据提供的音节写出相应的词语,结构复杂的字能正确书写,能区别形近字并组词,理解词义。
2、能按要求把句子写具体,会用“称赞、能手”各写一句话。
3、能看连续图说几句正确、通顺、连贯的话。
4、能帮助生活上有困难的人。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根据提供的音节写出相应的词语,结构复杂的字能正确书写,能区别形近字并组词,理解词义。
2、能按要求把句子写具体,会用“称赞、能手”各写一句话。
一、教学第一题。
1、让学生自由轻声读拼音。
2、指名读共同评议纠正。
3、独立看拼音写词语。
二、教学第二题。
1、让学生对七个不同结构的字逐个书空说笔顺。
2、把七个字分别写到田字格中,要求写得正确、端正、整洁。
三、教学第三题。
1、对四组形近字近形口头组词。
2、说说各组上下两个字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3、书面组词。
四、教学第四题。
1、先让学生轻声读一、二两个句子,明确括号中提示的要求。
2、按提示的要求,分别给句子加上表示事件和地点的词语。
3、反馈、订正。
4、指名说说加与不加表示时间和地点的句子有什么不同。
五、教学第五题。
1、指名读例句,说说句子的意思。
2、看清句式。
谁称赞谁是什么。什么是干什么的能手。独立造句。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看连续图说几句正确、通顺、连贯的话。
2、帮助生活上有困难的人。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六题
1、按顺序看连续图,说说图上有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2、一幅一幅地练说:
(1)说说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2)玲玲为什么抢座位?老爷爷是怎么想的?
(3)玲玲把椅子擦干净后又是怎么做的?
3、把三幅图意思连起来说一说。
二、教学第七题。
1、指名读题,让学生回忆一下自己帮助生活上有困难的人的一件事。
2、自由练说,要求说清楚:你帮助了谁?是一件什么事?你是怎样帮助的?
3、指名说师生共同评议、补充。
4、小结:表扬和肯定孩子们的言行。要求孩子们能自觉关心帮助有困难的人。
1.认识、了解俗语,懂得具体俗语的意思,并能在生活中发现和搜集俗语。
2.诵读积累十二个和中国传统戏剧有关的词语。
3.用钢笔描红一段话,注意整体布局。
4.学会在遇到被别人误会的时候,冷静、诚恳地解释。
5.学写毛笔字。
教学时间。
根据学生情况和教学时间安排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一题(语文和生活)。
1.教学第一部分。
(1)学生读题,问:这句俗话是什么意思?
(2)学生根据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获得的知识来回答。(教师:有具体的含义)。
(3)教师提问:这句话在日常生活中用得多不多?(使用广泛)。
(4)小结。像这样的句子叫俗语,它是为群众所喜爱并广泛使用的语句,有着具体的含义)。
2.教学第二部分。
(1)学生读五个俗语,看看各自是讲什么的。(有的讲自然风光,有的讲乡土特产,有的是讲民风民俗的)。
(2)师提问:这些俗语分布很广,你们听说过吗?(都是比较有名的,学生大部分应该听说过)。
(3)听说过的同学试着说说他们的意思。(教师可以适当加以补充)。
(4)教师小结。
2.教学第三部分。
(1)教师忧伤一部分的教学导入俗语的地域性。(本地也有这样的俗语)。
(2)要求学生当堂回忆生活中知道的当地俗语。(学生交流、讨论)。
(3)指明说一说。(师生评议,看是不是当地的,是不是俗语)。
(4)教师拓展:在学习和生活中要注意发现和搜集俗语。把语文学习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养成时时学、处处学的好习惯。
二、教学第二题(诵读与积累)。
1.诵读词语。
(1)出示词语,请同学自由认读。
(2)全班交流,教师范读,指导读准字音。
(3)同座的同学讨论每条词语的大概意思。
(4)学生连说这些词语的意思。(让学生知道这些都是和中国传统戏剧有关的词语)。
(5)通过读讲词语故事,引导学生学习分类积累词语。
(6)学生练习背诵。
2.积累反馈。
(1)指明读。
(2)集体练读。
(3)集体齐背。
(4)指明背。
三、教学第三题(写好钢笔字)。
1.指导。
(1)指读题目,教师进一步明确练习要求。
(2)要求学生亮度这段话,指明这段话选自《姥姥的剪纸》。
(3)引导学生观察书写的格式,字与字之间、字与标点之间的距离以及每个字放在一行中的位置。
(4)让学生说出哪些字与相邻的字繁简相差较大,笔画的间架要匀称。
(5)教师重点指导学生掌握整体布局和“清清爽爽、剪枝、梦境”等词的间架结构。
(1)学生练习描红。(教师注意对学生写字习惯的养成教育)。
(2)教师根据描红情况及时小结。
(3)学生仿写。要求一气呵成,注意行款布局。
3.反馈。
(1)展示写得好的字,指出好在哪里。
(2)对写得不好的字,进行纠正,强化训练。
四、教学第四题(口语交际)。
1.审题。
(1)指名读题目。
(2)帮助学生弄清本次的口语交际的要求。
2.指导。
(1)学生读一读题中所列的三种情况。(思考怎样去解释)。
(2)分组分问题练说。(教师引导学生注意解释时态度要诚恳,心平气和地把事情的原委说清楚)。
(4)每组推荐代表表演,师生评议。
3.反馈。
(1)评议后,让同学自由上讲台说说自己被误会时是怎样解释的。
(2)推选一名同学上台谈谈自己本次口语训练的收获。(可以从材料准备、语言组织、表达时的经验等几个方面谈)。
(3)评议小结。(说话的语气和态度要得体,说话要通顺连贯,声音要响亮,速度要适中)。
五、教学第五题(学写毛笔字)。
1.出示学生优秀书法作品让大家欣赏。
2.学生对照自己的毛笔字谈感受。
3.审题。
明确本次学写的字是“即、吹”。
4.指导。
(1)教师边范写边讲解“即、吹”的书写方法。
(2)学生练习、反馈,发现问题再指导。
(3)学生练写。
(1)学生再次练写,教师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2)学生在米字格中练习,教师指导这两个字的位置和大小。
6.反馈。
(1)展示写得好的字,指出好在哪里。
(2)指出不足,进一步纠正。
1、用钢笔描红。
2、读一读,比较各组词中加点字的声调。
3、读一读对韵歌。
4、给下面的文字加上标点符号。
5、熟记12个成语。
6、读背小诗《问到底》。
7、口语交际:给家乡环保提建议8、学写毛笔字。
口语交际:给家乡环保提建议。
[课内]。
习题二~四题。
[课外]练习册。
教学目标:
1、练习用钢笔描红。
2、练习轻声的读法,正确区重音和轻声。
3、读一读对子,培养语感,理解对子的大体意思,并练习对对子。
4、加标点,学习顿号的用法。
一、教学第一题。
1、审题,明确题目要求。
2、指导。读贴,注意这句话中每个字的笔画各布局。
对重点字进行指导。
反馈、评点、强化训练。
二、教学第二题。
1、审题。
2、指导。
(1)分小组读读议议,比较各组词中加点字的声调有什么异同。
(2)讨论完后,请每小组推荐一名同学说说讨论的结果。
(3)请同学读一读,注意把轻声读好。
(4)再让全班同学读一读。
三、教学第三题。
1、审题。
2、指导。
(1)自由读一读,标己读得可能不够准确的字词。
(2)让学生提出这些问题,或请教别人解决,也可以查字典解决。
(3)理解后再请同学有感情地读一读,读出清丽雅致的校园生活情味。
四、教学第四题。
1、审题。
2、指导。
(1)让学生自己读一读这两个句子,做到读正确,读通顺。
(2)用铅笔给这两个句子加上标点符号。
(3)分小组讨论正确答案。
(4)指导,归纳。
(5)读一读。
今天妈妈从超市里买了苹果梨子香蕉等水果。
要开学了我来到商场的文具部买了尺子铅笔橡皮盒等崭新的文具。
4、反馈。
教学目标:
1、熟读成语。
2、读一读《问与底》这首小诗,理解诗意。
一、教学第五题。
1、审题。
2、指导。
(1)请学生读成语,注意听读音是否正确。
(2)纠正读得不正确的成语,尤其注意“白璧微瑕”和“差强人意”这两个成语。
(3)再请学生正确朗读。
(4)让学生说说这些成语中自己已经大体理解的成语的意思,也可提出不理解的成。
语请教别人。
(5)让学生自己再读读,找找这些成语有哪些共同之处。
(6)齐读成语,读出成语歌的韵味。
二、教学第六题。
1、审题。
2、指导。
(1)指名读小诗。要求读正确,读流利。
(2)讨论这首小诗的意思。
(3)理解诗意,再请学生读,听听他是否读得好。
(4)全班学生有感情地齐读。
4、反馈。
教学目标:口语交际:给家乡的环保提建议。
教学口语交际。
一、课前准备。
到生活环境中进行污染源调查,有条件的可延伸到农村和野外。
二、审题。
(1)揭示口语交际话题:给家乡环保提建议。
(2)学生自读课题要求。
3、指导。
(1)引导学生阅读书上的要求。
(2)指导学生说说书上的要求。
(3)指名说说调查到的情况。
(1)根据学生调查的内容,组成讨论小组。
(2)请小主持人来主持讨论交流。
(3)小组进行讨论交流。
(4)各小组推选一名同学说说调查到的环保情况。随机指导。
(5)学生交流发言。
5、强化。
(1)要求学生将调查的结果和建议加以,再当众说一说。
(2)写一份建议书。
教学目标:
1、语文与生活,学会联系剧情领会唱词的弦外之音,了解与戏曲有关的谚语。
2、写好钢笔字,注意整体布局。
3、诵读与感悟,通过朗读与续写增加语言积累。
4、口语交际,学会拒绝。
5、学写毛笔字。
教学重难点:
语文与生活、口语交际。
教学课时:
三课时。
课前准备:
《红灯记》唱段。
学情分析:
同学现在更多地接触的是流行音乐,对于我们的戏曲缺乏了解,再加上对抗日时期的一些特殊的时代背景不太了解,所以我想在教学已教师讲述为主,穿插学生的交流,希望让他们尽可能地多了解和热爱我们的国粹。“幸福”的含义对学生来讲并不陌生,我在这个环节希望学生能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口语交际的环节,我想学生都能拒绝别人,只是方式上可能需要教师给予一些指导。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语文与生活,学会联系剧情,领会李玉和这段唱词的弦外之音。听一听,学一学这个唱段,读一读,抄一抄跟戏曲有关的一些谚语。
2、写好钢笔字,注意整体布局。
教学重点:
学会联系剧情,领会李玉和这段唱词的弦外之音,了解与戏曲有关的谚语。
教学难点:
领会李玉和这段唱词的弦外之音。
一、语文与生活。
1、学习第一部分:联系剧情,领会李玉和这段唱词的弦外之音。
(1)同学们,京剧是中国的国粹,而现代京剧在对传统京剧进行了变革的基础上,更讲究唱词的优美和内涵。
(2)出示〈〈红灯记〉〉中李玉和的一段京剧唱段。
(3)简介〈〈红灯记〉〉的剧情,把这唱词的前因后果讲清楚。
(4)认真看唱词,了解大意,有不懂的地方提出来交流讨论。
(5)联系剧情来想一想这段唱词的弦外之音。
“浑身是胆雄纠纠”、“千杯万盏会应酬”意思是不管敌人如何凶残狡猾、诡计多端,他都会冷静应付。
“时令不好风雪来得骤,比喻形势险恶,敌人越来越疯狂。
“把冷暖时刻记心头”,提醒母亲时刻提高警惕,不可大意。
“出门卖货看气候”,“来往帐目要记熟”,提示铁梅在与地下同志联系时一定要谨慎小心,切记对准暗号,不可稍有疏忽。
“防野狗”指警惕敌人特务爪牙耍花招,面对白色恐怖,要学会斗争。
“喜鹊唱枝头”指革命取得胜利。
(6)小结:这段唱词充分表现了李玉和对革命事业的赤胆忠心和坚定的必胜信念。
(7)在了解弦外之音的基础上,再细细读这段唱词。
2.学习第二部分:听一听,学一学这个唱段。
(1)再次放唱段,让学生对照唱词听。感悟其内在情感。
(2)指导学生学唱。
3.学习第三部分:读一读、抄一抄跟戏曲有关的一些谚语。
(1)指名读谚语。
(2)想一想这些谚语的意思,再交流。
(3)练习诵读这些谚语。
(4)抄写这些谚语。
二、写好钢笔字。
1、审题,明确练习要求。
2、指导学生观察书写的格式,欣赏这段话的行款布局的美观。
3、重点指导:越、轮、嫦娥。
5、反馈。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诵读与感悟,读背《幸福》,练习续写,体会“幸福”的真谛。
2、学写毛笔字。
教学重点:
读背《幸福》,进行续写,体会“幸福”真谛。
教学难点:
体会“幸福”真谛。
一、诵读与感悟。
1、读背〈幸福〉。
(1)、读题,明确要求。
(2)、学生自由读文,不认识的字可以查字典或向别人请教。
(3)师范读。
(4)指名读,齐读。
(5)思考:在柯原的散文中,“幸福”究竟是什么?
(6)交流讨论。
(7)练习背诵。
(8)指名背诵。
2、续写。
(1)指名读题,明确续写要求。
(3)自由续写。
(4)将自己续写的部分与原文连起来一起诵读。
(5)交流诵读后的感受。
(6)小结。
二、学写毛笔字。
1、审题,明确本次练习“虎字头”和“病字头”的写法。例字为“虎”、“病”。
2、指导写“虎”。
3、指导写“病”。
4、自由练写,指导。
5、反馈。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口语交际,学会拒绝,培养学生敢说“不”字。
教学重点:
学会拒绝别人。
教学难点:
拒绝别人的语气要委婉,要明辨是非。
一、审题。
2、对,我们应该学会拒绝。板书:学会拒绝。
3、指名读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
二、学会思考:为什么要拒绝。
1、指名分别读题中所列的三种情况。
2、认真思考,为什么要拒绝?
3、交流,指出三种情况不合理的原因所在。
4、对,我们要是非分明,要会思考,要弄清别人提出的要求什么地方不合理。
三、学会拒绝。
1、面对这三种不合理的情况,我们该如何拒绝呢?这儿并不是简单地说一个“不”字,而是要婉转、诚恳地说出充分的理由,力求使对方心服口服地接受你的“拒绝”。
2、小组讨论怎样去拒绝,并试着分角色表演。
3、小组推荐代表表演,师生共同评议。
4、除了这三种情况,还有什么情况下你也会拒绝别人的要求呢?
自由创设情境,练习拒绝。
四、总结。
板书设计:
练习3。
口语交际:学会拒绝。
教学反思:同学们能很投入地深入到戏曲学习的部分,很有新鲜感,但是在学唱的部分,同学们的纪律就出现了问题,有捣乱的现象。对于幸福的理解同学们各抒己见,有的同学写到“医生的幸福”、“老师的幸福”等,从同学的字里行间,我感受到同学纯洁的心灵世界。在决绝他人的环节,在这堂课上,我没有特别强调拒绝的方式和语气,很多同学会拒绝,但是方式方法不太好,以后上这堂课的时候要注意强调,因为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的多,说话都很霸道,需要引导他们一些说话的技巧。
4、照样子写句;
5、熟记成语;
6、读背古诗《望岳》。
7、说话:漫话奇思妙想。
8、学写毛笔字。
目标中的3、4、5(重点)。
目标中的7(难点)。
奇思妙想。
发现的源泉。
口语交际:说说奇思妙想。
课外:收奇思妙想写在日记里。
用钢笔描红;
认识繁体字;
选词填空;
照样子写句;
熟记成语;:
一、教学第一题。
1、审题,复习描红要求。
2、指导描红。
3、描红。
4、反馈。
二、教学第二题。
1、审题。
2、读对照,认识繁体字。
3、同桌互读。
4、指名朗读。
三、教学第三题。
1、审题明确要求(选词填空)。
2、学生自读。
3、交流反馈。
四、教学第四题。
1、审题明确要求(照样子写句)。
2、例句指导,例句:”几乎不假思索地”(说)写清了说时的神情。
3、学生照例写句子。
4、反馈交流。
五、教学第五题。
1、审题明确要求(熟记成语)。
2、让学生反复读。
3、熟读记忆并说说成语大体意思。
六、作业:
练习3、4做在2号本上。
说话:漫话奇思妙想。
学写毛笔字。
教学过程:
一、学第六题。
1、审题明确要求(口语交际:漫话奇思妙想);
2、说说”奇思妙想”有什么意义;
3、在小组里全合作说说自己的奇思妙想;
4、在班上交流奇思妙想;
5、鼓励收奇思妙想写在日记里。
二、学写毛笔字(略)。
1语文与生活,纠正错别字。
2诵读与积累8个来自寓言故事的成语。
3写好钢笔字。
4口语交际:小小新闻发布会。
5学写毛笔字。
重难点,关键。
诵读与背诵,口语交际。
课时划分。
3课时。
课前准备。
查找来自寓言故事的成语,并阅读读书中提到的8个成语的故事.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1学习改正错别字,能够在了解词义的基础上来辨析。
2读背8个成语,通过查成语词典来了解成语故事。
教学重点。
一语文与生活。
1教学第一部分:纠正错别字,不规范用字。
(1) 观察图画,自由读课文,思考:爸爸说的是否有道理?
(2) 指名读后回答问题。
(3) 介绍“兰.蓝.篮”的来源。
2教学第二部分:改正错别字。
(1) 指名读题。
(2) 自由读句子,找找有无错别字。
(3) 试着改正句子中的错别字。
(4) 集体交流,并说出改正的理由。
(5) 小结:只有了解词义的来源才不会出错,这样才能正确使用汉字。
3教学第三部分。
(1) 指名读题,了解要求。
(2) 这4个成语中都有因不了解词义而写错的字,你能只出错误在哪里吗?再想一想为什么会出错。
(3) 交流:“金壁辉煌”中的“壁”应是“碧”,是形容建筑等异常华丽,光彩夺目。
“卧心尝胆”中的“心”应是“薪”,来自一个历史故事。
“手屈一指”中的“手”应是“首”,表示第一的意思。
“川流不息”中的“穿”应是“川”,指像水流一样连续不断的意思。
(4) 小结:我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要注意词义的来源,把语文学习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养成时时学,处处学的好习惯。
二.诵读与积累。
1出示8个成语,让学生自由认读。
2指名读词,正音,齐读。
4听故事,想一想从每个故事中你能明白什么?
5练习背诵成语。
6指名背诵,集体背诵。
课后札记:
第二课时。
1写好钢笔字,继续提高学生的写字能力,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
2学写毛笔字。
教学重点。
写好钢笔字,注意行款的整齐及间架结构的匀称。
教学难点。
学写毛笔字。
教学过程。
一.写好钢笔字。
1读题,明确要求,
2指名读这段话,点明这段话出自«在大海中永生»。
3细细观察这一段文字的整体布局,体会行款整齐的重要性。
4观察难写字的间架结构,如“撒”、“衷”、“戴”。
5学生了。练习描红,注意写字姿势,每一笔都一笔描成,笔笔到位。
6反馈。
二.学写毛笔字。
1审题,明确本次学写的偏旁为”身字旁、舟字旁”,例字为“射、船”。
2指导观察。这两个偏旁有什么共同特点?
(都有横折钩这一笔画,作为偏旁,外行都略窄,中间一笔撇、横都不穿过右边的竖)。
3逐字指导。
“射”:第一笔短撇不要写的太大,在撇尖处起笔写第二笔竖画,第三笔横折钩,横短,竖要写得挺直有力,中间一长横有点上斜,里面短横之间留白均匀,最后一撇注意起笔的位置,不能写出头。右边结构上紧下松,左右底部可以对齐。
“船”:舟字旁与身字旁写放相似,注意第二笔竖撇,第四笔点画略靠上方,中间的一横有点上斜,为右尖横,收笔不穿越右边的竖,最后在这一横下写一点。右边第一笔也是竖撇,不过不能写长,注意与左边的避让,第二笔为横折弯,下面的“口”与上部差不多大,整个右边略扁一些,从底部看左低右高。
4范写。
5练习。
6反馈。
课后札记:
第三课时。
口语交际:小小新闻发布会,培养学生从小关心国内外大事和周围发生的事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学习关心国内外大事和周围的事,发展口语交际能力.
教学难点。
学习在别人面前流畅地表达和提问.
教学过程。
一. 审问。
1指名读题.
2弄清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
二. 创设情境。
课前,同学们都留心了电视、广播、报刊以及周围发生的事,每人都搜集了一些有价值的新闻.这一节课,我们就来开一个”小小新闻发布会”。
三.组推荐“发言人”上台发布新闻。
四人小组内交流,民主推荐“发言人”,教师提示,要求推荐出的发言人发布的希望要有一定价值,要说得通顺、流畅。
四.新闻发布会。
1发言人发布新闻。
2“听众”现场提问。“发言人”当场给予回答。
五.总结。
板书设计。
练习4。
口语交际:小小新闻发布会。
1、读读背背。
2、学写铅笔字。
(1)指名借助拼音读题目。
(2)让学生说说题目有什么要求。
(3)师:这次读读背背学习分两个部分,借助拼音把每个部分的题目读一读。
(1)学习成语歌。
看图: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师:这个小朋友从小就学写毛笔字,你看他已经能写二年级才学的一些复杂的字了,他可是从练习写基本笔画开始的呀!
(2)出示:循序渐进由浅入深。
借助拼音自由读,要求读正确。
检查读正确情况。
(3)这两个成语是什么意思呢?请同学们想想。
学生说说自己的理解。教师补充。
(4)指导朗读,读出韵味。
师:你怎么看出他很认真?
师:这个小朋友他今天练习一个类型的字,明天再练习一个类型的字,还不忘记复习前几天写过的字。
(1)借助拼音自由读,要求读正确。
(2)检查读正确情况。
(3)这两个成语是什么意思呢?请同学们想想。
学生说说自己的理解,教师补充。
(4)指导朗读,读出韵味。
练习:学生练读,同桌练习背诵。
(5)检查背诵情况。
(1)看图,说说图上画了什么。
(2)生借助拼音试着大声朗读,要求读准字音。
指名朗读,教师范读。
学生自由朗读,回答教师问题:
“花儿”指什么?
“风雨”指什么?
(3)同学们遇到困难应该怎么做?应带着什么样的心情读呢?
(4)师:同学们现在我们就好象小一个下雨的早晨,打着小伞去上学,谁来读一读?
(5)练习朗读、背诵。
(6)检查朗读、背诵。
(1)指名借助拼音读题目。
(2)让学生说说题目有什么要求。
(1)复习以前学过的书写规则从上到下,从左到右。
(2)今天,我们学写“同、问、网”3个字,看看这些有三框儿的且框口朝下的字应按什么顺序书写。
(3)出示:同。
(1)练习描写“同”3个,仿影1个。
(2)教师巡视指导。
(1)表扬写得好的同学,指出问题。
(2)进行纠正性练习。
其余两个字教学方法相同。
1、认真读短文,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补充短文中所缺的内容,理解文中蕴含的道理,并读背有关名言警句,加深理解。
2、熟背八个词语。
3、照样子,练习写好带“广”的字。
4、口语交际:介绍现代兵器。
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学习“处处留心”
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趣。
同学们,你们喜欢读故事吗?读过哪些故事?
二、初读故事,了解大意。
1、自由读,读得正确、流利。
2、指名读,评价。
3、练习用简洁的话说说文章的主要内容。
三、再读故事,完成练习。
1、默读故事,思考书后三个练习。
2、小组交流。
3、代表发言,组织评价。
四、拓展读背,加强积累。
1、读读这些名言警句。
2、交流读后感受。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学习“读读背背”和“写好钢笔字”
教学过程。
一、学习“读读背背”
1、导入激趣。
2、自由练读,读准字音。
3、指名读。
4、齐读,边读边思:读懂了哪个词语的意思?
5、交流。
肝胆相照:比喻以真心相见。
开诚相见:开诚,敞开胸怀,显示诚意。
形容待人诚恳,显示出真心实意。
同舟共济:比喻团结互助,同心协力,战胜困难。
心照不宣:彼此心里明白,而不公开说出来。
唇亡齿寒: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感到寒冷。比喻关系密切,利害相关。
志同道合:志向相同,意见相合。
6、多种形式练读,思考:我有什么新发现?
7、熟读成诵。
8、拓展补充:你还知道相关的词语吗?
二、学习“写好钢笔字”
1、审题。
2、指导。
(1)出示“庞”“磨”“府”三字,认读。
(2)指导观察:这个三个字有什么特点?
(3)交流。
(4)指导广字头的写法:提醒学生注意广字的一横要写得短一些,竖撇则要写得长一点。
(5)教师示范书写。
4、反馈作业情况,教师小结。
第三课时。
课时目标。
学习“做做说说”
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趣。
同学们,在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两军交战已不再是昔日的短兵相接,而是变成了军事武器的交战。(板书:现代兵器)。
二、指导复述。
1、教师简要介绍核潜艇的有关知识,要求学生仔细听,并能抓住要点。
2、学生回顾要点,练习复述。
3、指名学生练说,引导评价。
4、师相机总结复述三要点:
(1)能抓住讲话要点进行复述。
(2)复述要有条理。
(3)复述时神态自然,表情大方。
5、小组内进行复述。
6、再指名复述,评价是否有进步。
三、拓展延伸。
1、你还知道其他现代兵器吗?结合自己课前的学习进行交流。
3、交流、小结。
四、布置课后作业。
继续搜集相关文字或图片资料,准备举办一次“现代兵器图文展”。
1.处处留心,讲故事,记短语。明白“成信”的可贵与重要。
2.读读背背。
3.做做说说,了解一些兵器的有关知识。
重难点:
处处留心与做做说说。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教学“处处留心”
1.阅读短文,完成文后练习。
2.学短语,理解意思,反复诵读短语。
二、读读背背。
1.审题。
2.自由读成语,想想成语意思。
3.交流。
4.齐读成语,说说看这些成语都和什么有关呢?
5.反复诵读。
6.练习背诵。
第二课时。
一、做做说说。
1.审题。
2.教师出示图片,介绍核潜艇的有关知识。
3.学生复述教师所述内容。
现代兵器资料:
1、认识大写的数字,并学习填写汇款单。
2、熟记四条成语并朗读、背诵两句名人名言。
3、观察一幅“买文具”的图画,练习说话。 。
教学重点、难点。
1、填写汇款单。
2、看图说话,训练学生观察、表达、想象能力。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第一题 学习字词句。
1、辨认大写字母。
2、描红。
(1)根据教材所创设的情景学习填写汇款单。
(2)用大写字母填写汇款单。
4、反馈。
二、学写铅笔字。
1、审题。
(1)让学生清楚本题要求。
(2)复习写字要求。
2、指导。
(1)指名认读“热盘想”3个字。
(2)引导学生说说字的结构方式及写字式要注意什么?
(3)指导写出“热”。
出示“想”字,学生观察,注意观察走的起笔和收笔。
(4)指导学生写“想盘”。
让学生按要求认真练习描红,教师个别辅导,注意纠正学生的写字姿势。
4、反馈。
第二课时。
一、读读背背。
1、审题。
2、指导。
(1)教师范读。
(2)学生自由读。
(3)理解四条成语的意思。
4、反馈。
二、读名人名言。
1、审题。
2、指导。
(1)让学生借助拼音自读名人名言。
(2)指名试读。
(3)教师帮助学生理解名人名言。
(4)教师再次范读。
练习背诵,指名试读。
4、反馈。
第三课时口语交际4《买文具》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通过亲历和课堂的训练,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2、使学生在购物中领会交际要说话清楚,注意礼貌。
3、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市场经济意识。
课前准备。
学生:自由结伴帮一位需要文具的同学到超市或文具店购。
买文具,亲历购物过程。
教师:制作课件;为营造文具店的氛围,准备部分文具、人民币。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交流欲望,感受购物的交际要求。
引导学生在谈话中初步感受购物时的交际要点:
(1)把要购的物品式样、用途等介绍清楚。
(2)礼貌地与售货员打招呼,请他(她)做参谋。(你好、请问、麻烦、对不起、谢谢、再见)。
二、情境再现,汇报、评议中落实交际要点。
1、小朋友们,你们昨天结伴到了超市或文具店,你们怎样和售货员对话的?准备一下,再汇报给大家看。
2、学生准备。
3、汇报表演:有哪一组愿意把昨天购物的经过表演给大家看。其他的同学准备表扬他们或为他们提个小建议。
4、师生评议(围绕交际要求进行)进一步落实购物的交际要求。
三、再创情境,现场感受,提高购物的交际能力。
1、同学们,数学老师准备表奖几位口算能力最强的同学,他准备出10元钱,去买10本能适合我们二年级同学用的日记本,可是他晚上还要备课,哪组同学愿意帮老师这个忙。
2、都愿意去买,看来咱们班的同学真热心。可是光有热心还不行,日记本的种类繁多,我听说有的店还可以打折,怎么才能用这有限的钱去办让老师和受奖同学都满意的事呢?你们分组准备,咱们现场评选,哪一组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就让哪一组去购买。
3、小组分头准备。
4、竞选开始。
(1)把讲桌布置成文具柜台。
(2)其他的小朋友你们要做一位文明小顾客,小观众,先说说你们打算怎样做?
(3)表演开始:
教师可参与,亲自或辅助扮演售货员,随机“刁难”顾客,(尺度以学生能接受能应对为宜)提高交际质量。
四、推荐最佳小组。
现在你来推荐一下由哪一组去购买,说说你的推荐理由。
推荐的过程就是购物交际能力提高的过程。
知识目标:
1.认识戏剧中常见的几种脸谱,了解它们所表示的意义,运用各种手段,收集有关人物的故事。
2.读八个成语和一篇贤文,通过查词典等方法去了解它们的意义。
3.练习写好捺变点的字,并知道捺变点的原因。
4.试着介绍某些物品,介绍时抓住该物品的特点,要介绍得使他人喜欢。
能力目标:
在指导学生完成目标的过程中,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交流,教师随时点拨并适当教给一些方法、要点,让学生逐渐学会学习。
情感目标:
1.了解祖国戏剧文化及书法知识,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文化的思想感情。
2.了解战斗英雄的故事及古人刻苦学习的事迹,激励学生向他们学习,培养优良的品质。
3.向别人介绍物品时态度大方,语言亲切、简洁。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读读背背。
难点。
口语交际。
【教具准备】。
教师准备。
戏剧脸谱图象及有关知识。
学生准备。
1.查阅资料或请教别人,收集有关戏剧脸谱的知识及代表人物的故事。
2.带几种图书、玩具,并标出价格,准备参加展销会。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
教学要求:
教学过程:
一、认识脸谱。
2.展示教材128页的四个脸谱,指导学生观察说话。
3.出示人物:关羽、包公、孙悟空、秦桧。
4.指名讲有关的故事,适当补充。
5.指导学生认识红脸、黑脸、白脸及所代表的意义。
6.请学生填空,然后交流。
7.分组讲自己喜欢的人物故事。
第二课时 。
教学要求:
1、读八个成语和一篇贤文,通过查词典等方法去了解它们的意义。
2.练习写好捺变点的字,并知道捺变点的原因。 。
教学过程:
一、读读背背。
1.导入:成语我们积累了不少,今天我们又要学习8个新成语,看看它们都表示什么?展示刘伯承在马背上的画面。
3.讲述“刮骨疗毒”的故事,引出“传为美谈”这一成语。
4.谈话:我们刚刚领略了将士们英勇善战的风采,现在再来体验古人勤奋好学的品质。
5.展示画面,体会“囊萤映雪”的意思。
6.引导自读:我们再来学习这篇。
7.组织全班交流,适时点拨。
8.让学生交流体会,讨论。
9.让学生熟读背诵。
二、写好钢笔字。
1.出示字卡:述、谈、趣。
2.小结提问:这几个字中原来的捺都改成了点,想想主这是为什么?
3.范写。说说这三个字书写时需要注意的笔画。观察比较,形成共识。
第三课时 。
教学要求:
试着介绍某些物品,介绍时抓住该物品的特点,要介绍得使他人喜欢。 。
教学过程:
一、口语交际。
1.组织讨论:大家一定看过广告或去商店买过东西,回忆一睛,哪则广告或者哪次买东西给你的印象最深。
2.说说广告是怎样介绍产品的?营业员给你介绍了什么?
3.提出任务:平时我们经常接受营业员的服务。今天,我们也来当一回小小营业员,推销你的物品。根据板书内容,想想应该怎么介绍。
4.指名“推销”,听了他的介绍,想买这种物品了吗?
5.总结学生的“推销”及“建议”,帮助学生形成共识。
6.巡视指导,发现“优秀推销员”。
板书设计。
练习7。
小小展销会。
名称。
展销产品 外观。
用途。
随堂练习设计。
田字格中书写“淡、述、趣”。背诵8个成语及一段贤文。
1.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戏剧人物,讲讲有关的故事。
2.为“推销”一种物品写一段“推销词”。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miekuo.com/fanwendaquan/tiaojushuxin/2474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