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计划可以保证教学活动的有序进行,避免教学过程中的混乱和无序,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在这里,我们为大家收集了一些成功的教学计划案例,供大家学习和借鉴。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新词,联系上下文理解大致意思。
2、初读课文,理解课文主要意思。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问:你想知道打碗碗花哪些事情?
二、学生初读课文。
要求:边读边找出以上四个问题的答案。
交流1时落实生字“荒”;
交流2时让学生在找到句子后反复朗读并把打碗碗花的样子画下来。
交流3明确因为传说要打破碗,所以叫打碗碗花;
三、再读课文,要求:
1、读一句你以为最难读的句子。
2、读一句你以为读得最棒的句子。
3、读出2—4个你认为最难理解的词语,写在白纸上。
学生充分朗读后,逐个进行交流。
四、三读课文。
要求:快速找出描写“我”心理变化的词语,在规定的时间内看谁找得最快。
1、交流,并把这些表示心理变化的词语写在卡片上。(新奇、将信将疑、紧张、如释重负、自信不疑)。
2、能为能通过表演来说明你已理解了这些词语。
说起背篼,大家会认为是用来装东西的一种农具,可在我的家乡指的却是一些进城专给人们背东西的农民。他们的勤劳朴实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记得暑假的一天晚上,我和妈妈在幺姨家玩到深夜才回家。在路上,我看见一些背篼露宿街头,他们将自己的背篼平放在地上,背篼的出口朝着自己,把头伸进去睡觉,我见了,心里头很不是滋味,妈妈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便说:“现在民政部门给他们提供了廉价的住宿房,只要2元钱就可以住一个晚上的。”我听了,问:“那为什么还有这么多的人舍不得2元钱呢?”妈妈又说:“他们为了节约钱才这么做的,除了种点庄稼,这就是他们唯一的经济来源了。”“哦。”我点点头。我想:他们真能吃苦啊!心里不禁生起一股敬佩之情。
通过我与背篼的几次接触,我不再像以往那样看到他们就躲得远远的,他们外表的肮脏不再令我恶心,更多的是尊重与理解,还有几分亲切。
又到农忙季节,很多背篼都回家插秧了,街上很难看到他们的身影,生活真有些不便,人们也常常想起他们。
一、教学目标:
1、学习古诗《早发白帝城》,认识诗中生字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理解诗意,体会诗人归心似箭、轻松愉快的心情。
4、默写古诗。
二、教学时数:
1课时。
一、激趣揭题。
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更是脍炙人口。故白帝城又有“诗城”之美誉。(板书课题)。
二、交流资料,知诗人、解诗题。
三、读诗认字,抓字眼、明诗意。
1.诗人李白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写下了一首怎样的诗呢?
2.解决生字。
3.谁愿意把诗读给大家听呢?
4.引导他们用查字典或和同学交流的方式搞清楚重点字、词的意思。
5、,引导学生读诗,体会诗中的重点字词。
6、.这首诗到底讲什么呢?同桌互相说说诗意。
7、.谁愿意说给大家听呢?
8、指名学生带着自己的理解朗读这首诗。
四、创设情境,想意境、悟诗情。
1.诗人写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意境?表达了自己什么感情呢?
2.引导学生把自己的独特感受,有感情地朗读出来。
3.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诗,内化情感。
五、拓展背诵,指导写字。
1.同桌有感情地朗读诗,背诵诗。全班交流背诵情况。
2.谁还读过李白的其他诗呢?引导学生交流课外内容。
3.复习本课6个生字。引导学生说说自己怎样记住这些字的?
4.指导“诗”“帝”“岸”的书写。
六、结束课堂,布置作业。
1、默写《早发白帝城》。
2、收集李白创作的其他古诗。
七、课后反思。
绝句。
一、教学目标:
1、学习古诗《绝句》,认识诗中的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理解读意,体会诗中描绘的美丽景象,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赞叹与热爱。
一、复习导入。
1、背诵古诗《早发白帝城》。
2、指名复述古诗大意。
3、教师小结导入:李白归心似箭,两岸风景如画,他却无心欣赏,真是可惜。今天,老师要好好地与大家一起来欣赏一个地方的春天美景。
4、板书课题:《绝句》。
二、揭题后讨论:你知道“绝句”的意思吗?
简介杜甫:唐代诗人,自幼好学,7岁就会吟诗,他的诗流传下来的就有1400多首,被誉为“诗圣”。
四、练习填空,理解诗句的意思。
(1)在内填入描写景物的词语。
(2)在______上填入表示数量的词语。
(3)在____上填入表示动作的词语。
五、分组读一读填入的词语,体会这些词语在诗中的作用。
(l)“黄鹤”“翠柳”“白鹰”“青天”这些词语有什么特点?
(3)读一读诗句,想一想,4个动词中,哪些真动,哪些“不动”。再次读诗句,读准“泊”的字音,感受诗的意境。诗的前两句描写的是动态,后两句描写的则是静态。
六、用自己的话说说诗的意思,注意加上描写色彩和形态的词语。
七、有感情地背诵诗歌,感受诗中所描绘的优美景色感受诗人用词的精妙之处。
八、识记生字,布置作业。
(1)书写生字词。
(2)背诵、默写《绝句》。
(3)收集描写春、夏、秋、冬的古诗各一首。
板书设计:
早发白帝城。
千里江陵一日还。
轻舟已过万重山。
(轻松、愉悦)。
绝句。
黄鹂翠柳白鹭青天。
千秋雪万里船。
(迷人、壮观)。
美国教育家杜威说过:“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在课程改革如火如荼的今天,这句话显得更富有现实意义。是啊,孩子的童年生活大部分都是在学校中度过的,学校教育对学生的影响是广泛,深远的,特别是语文教学,因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广泛的”,可以直至孩子生命成长的整个过程,而这一影响的主阵地就是课堂教学。我们给了孩子什么样的语文课堂,就是给孩子什么样的生活。引导孩子学习《背篼》这一课时,我力求于这一理念开展教学,教学中感触较多。
一、给孩子一份情感养料。
1、展现给学生一个充满激情的我。
在语文课中,如何体现语文学科丰富的“人文内涵”,其基点就在于“情感”。试想:一个没有激情的教师,如何能调动学生的情感,如何能让学生充满热情地学习?课堂教学需要老师把自己的情感传递给学生。
教师的激情来源于自身良好的心理素养,以及坚定的职业道德观念的驱动,来源于课前深挖教材、教学环节、教学过程当中的每一个情感因素,把自身对于课文内容、对于生活、对于人生的每一份感悟、每一种情感,用合适的语言、恰当的眼神、动作……传递给学生,展现给学生一个充满激情的我,用以燃起孩子的激情。《背篼》一课,虽然情节简单,但情感真挚丰富,这正好是老师展示激情的最佳平台,教学前我就准备抓住读、演、悟等几个板块让学生体味文中情感。
2、尊重需要,注重激趣。
学生a、是生活在大山里的孩子,因为图上有许多的大山。
b、可能是生活在城里的,去山上玩。
c、不对,只有生活的山里的孩子才会背着这么重的东西脸上还露出笑容。
同学们纷纷表示赞同。
经过一番讨论,我知道孩子们被山里的孩子那意气风发、精神抖擞的形象感染了,学生已经有想了解主人公的需要了,于是我趁机问:“你愿意和他交朋友吗?你想了解有关他的那些情况?”孩子们个个兴趣盎然,跃跃欲试。以朋友的身份来研究山里孩子的'品质,使学生一下子走进了课文,缩短了与孩子的时空差距。阅读课文的情感基础也就有了。
3、要注重溶情。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教学当中的情犹如教与学双边活动的“催化剂”,有了它,学生才会在教师的点拨下进入课文佳境。《背篼》这篇课文通过对山里孩子回家经过的叙述表现了山里孩子勤劳朴实以及关心邻居、热爱学习、体贴**的美好可贵品质。教学中,为了能让同学们更好地体会山里的孩子体贴**的这一品质,我深情地说:“妈妈撩起围裙一角,想揩去的是儿子小脸上的汗水和泥渍,更想揩去的是儿子劳动后的疲劳,妈妈多么想表达对自己孩子的喜欢呀!小小的一个“揩”字却显示出真挚的母子之情。山里的孩子多么想安慰妈妈,他会对妈妈说些什么呢?”。
学生a.迫不急待地说:“妈,我打的柴够烧一阵子了吧!”
b.“妈,你看我多能干!”c.妈,我不累。d.不说话,什么话也没说,就是“抿着小嘴微笑”。
经过讨论,大家认为应该选d生说的有理,因为上山打柴禾对于山里的的孩子来说是经常做的事,无须都要说些什么,而且这样更体现了山里孩子特有的朴实性格。此时此刻,学生对“妈妈”的爱、对山里孩子的敬佩,对母子之情的感怀难于言表,感情得到升华,思想受到教育,“文”与“道”并行,相得益彰。
可见,教学中情感的体验,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作者、教师、学生的“三情”互溶共振,最终要达到开启学生感情闸门的作用。
二、给孩子一处开放的空间。
1、让孩子去展示自己。
“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多的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探究和感悟。”课堂上,千万别让你的“告诉”扼杀了属于孩子的一切!让他们去体验,去探索,去感悟,去尽情地展示自己吧!在课堂上,有许许多多与课文内容有关的感悟都是学生自己通过读、论、演等多种途径获得的。他们往往期待着能将自己的成果展现给大家,这样,无论是在教学的哪个环节,他们都表现得十分积极,而且极大的丰富了知识的储备量。
教《背篼》一课时,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感受文中的“朋友之情、爷孙之情、母子之情”,我设计了让学生根据课文这三段内容开展表演,扩写。把文中未写出的语句用自己的动作、语言表示出来。同学们三个一群五个一组纷纷显示出了独特的编导、表演、语言才能。在学生能力得到展示的同时,对课文的了解也更深入。
2、在生活中学语文。
“让语文走进生活,在生活中学习语文。”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使孩子们深切地感受到:语文离他们很近很近。这样,孩子们便会更加自信、更加主动地去学习。抓住生活的点点滴滴,眼里有资源,心里有教育,课程资源就无处不在。《背篼》一课中,引导学生说说平时与朋友、家人相处的场景,让学生从自身的生活感受说起,进而感受自身与主人公的差距,从而起到指导学生生活的作用。
三、给孩子一个感悟的天堂。
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老师曾说过:学生的感悟能力就如同杠杆上的支点,对人的发展来说,学生的感悟能力的高低正决定今后能否撬起这个“地球”。感悟既是一种心理活动,又是一种感情经历,还是一种审美的体验。
1、把人家的情感变成自己的情感。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其中大部分是情感的对话而这种对话的作用就在于,加深体验,有所感悟,使学生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积淀自身良好的情感素养。教学这一课时,我总觉得这篇课文描写的是“山里孩子”,如何让我们平原学生去体验山里孩子的情感呢?教学中我问:平时同学们在家会做什么家务活?引导学生把自己平时的劳动介绍给大家。孩子们在同山里孩子比较时,饱含着对自己无比的喜爱之情赞美着山里的孩子……这样,孩子们自然就感悟到了作者的情感,同时也将自己深深地感动。
2、把人家的语言变成自己的语言。
3、文本是例子,人生才是正文。
每一篇文章都有值得我们和学生共同去感悟的地方,而每一个人的所得是不尽相同的。在教学《背篼》一时,分析教材时我想:能否让一个文本真正成为孩子学习、生活的范本,真正起到指导学生生活的作用,唯有教师创造性的利用文本,引导学生在学习、感悟他人的美妙篇章时,不忘时时联系自己,感悟自己,感悟人生。
为了达到这一点,教学中我先引导学生充分感悟,体验文中不同的情感,文中的“朋友之情、爷孙之情、母子之情”纷纷浮出文面,接着借助表演、联系生活等方法,让学生走出文本,升华感悟,形成认知,从而达到指导生活的目地。
1、初步学会抓住重点词句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的阅读方法。
2、学会13生字;理解19个新词语。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感受山村孩子勤劳朴实的美好品德。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习“抓住重点词句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的阅读方法,感情朗读。
教学难点:找出课文的重点词句,全面理解课文重点句所包含的思想感情和语言特点。
教具:
投影片、课文录音。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猜谜导入。
1、小小一个兜,宝物全入口,常常背在肩,既非衣兜也非裤兜,你猜它是什么兜?
2、揭题,学习“篼”字。
3、《背篼》这篇课文主要写什么呢?让学生带着问题听课文录音,边听边思考。
二、整体感知。
1、指导学生用课题扩充法来归纳课文主要内容。
(什么时候)、(谁)、(用“背篼”干什么)。
2、按三项要求自学课文。
3、检查自学效果。
(1)指名读字词。(基础较差)。
(2)提出难读、难写、不理解的字词。
字音重点:梢、攒、渍、背、盛。
字形重点:篼、撩、揩。
检查词义:蜿蜒依依送别积攒田埂。
(3)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说说读后的感受。(这是一个怎样的孩子?)板书:勤劳。
4、学习“学习提示”。
(1)投影出示:我们在学习课文时要抓住重点词句,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找出课文重点句。
三、作业;抄写生字词语。
第二课时。
一、围绕重点句,学习课文第1――4自然段。
1、读课文重点句,导入:这个勤劳的孩子回来了。自由读,你看到了怎样的情景?同桌互说。
2、句子比较,体会感情。(投影出示)。
(1)山风吹着他蓬乱的头发。
山风梳理着他蓬乱的头发。
(2)小溪发出轻轻的流淌声。
小溪对他说着悄悄话。
(3)鸟儿在树枝上叫着。
鸟儿依依送别,约他明天再来。
比一比,体会表达的方法和情感有什么不同。
3、指导朗读第2、3自然段。理解“炊烟袅袅”。
4、如果你是孩子的妈妈,看到这样的情景,你会怎么想?
5、听到妈妈的呼唤,孩子怎么做了?默读第4自然段,你发现了什么?(动词很多:.拐、绕、走、跨、走、走)。
6、感情朗读,小结。
二、围绕重点句,学习课文5――7自然段。
1、导入:山里的孩子已回到了家,我们看到的是怎样的情景?
2、朗读5――7自然段,谈谈读后的感受。
3、山里的孩子多么勤劳,多么懂事。他不但帮助家里打柴,还采集药材,积攒学费,同时不忘爱护邻家小弟弟。你有什么话对他说?有感情地朗读重点句。
4、理解重点句:背篼里装的是什么?
比较句子:
背篼里盛着满满的柴火。
背篼里盛着一个勤劳的童年。
这两句话有什么关联?作者用第2句话来赞扬这个孩子,好在哪里?(前一句写了作者看到的事实,是“一次”,是平实的记叙;后一句写了作者的联想,是“许多次”,是“习以为常”的,是指整个童年辛勤地背柴火,点出背篼里柴火的象征意义。)。
5、小结:山里的孩子,利用课余的时间,去打柴、采药材,他是多么勤劳啊!
三、朗读全文。
1、自由读。
2、四人小组交流。
3、个别交流(评议)。
4、集体读。
五、回顾学习过程与方法,小结写作顺序。(课文按山里的孩子归来的顺序,先写大山的孩子,背着柴火回来;再写大山的孩子回到自家的小院里;最后作者赞扬了大山孩子的勤劳童年。)。
六、作业。
完成《作业本》第2、5、6题。
第三课时。
一、边听课文录音边轻读课文,回顾:你喜欢这个山里的孩子吗?他有哪些优秀的品质?
1、交流:勤劳、孝顺、爱学习、爱他人。
2、你还有哪些不懂的问题,集体交流疑难点。
3、听写词语。
二、自读课文,欣赏语句。划下优美词句,试背。指名背诵部分语句。
三、背诵全文。
1、自由背诵。
2、同桌互背。
3、指名背。
4、课本剧表演。
5、集体背诵。
四、城市里的孩子与这些山村里的孩子有什么不同?
1、仿写练习:
哦,山里的孩子,背篼里盛着一个勤劳的童年。
哦,城里的孩子,
2、学了这篇课文后,你希望自己有一个怎样的童年?围绕上面的重点句,写一段话。
五、作业。
1、有感情地背诵全文。
2、完成《作业本》第3、4、7题。
3、补充练习:辨字组词。
延民()责()。
蜓()抿()渍()。
梢()赞()。
哨()攒()。
教学后记。
为了深入理解课文,启发学生想象课文第5-8节所描写的情景,然后用动作、语言表演出来,学生兴趣较浓,效果较好。
1、读通课文。
2、读准攒、撩、揩、抿等生字,理解炊烟袅袅、田埂等词语,认清蜿蜒的字形。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4自然段,尝试背诵有关段落。
4、初步感受山村孩子勤劳朴实的美好品德。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4自然段。
教学难点:感受文章的美和山里孩子的勤劳朴实美,抓住美来理解课文。
1、猜谜导入。
(2)揭题。
(板书:背篼)后理解。从字形上看,你认为背篼是什么做的?
(竹、藤、柳条等做成,可以背在背上运送东西的'篼。)见过背篼吗?请同学板画。
(3)齐读课题。
(4)课题质疑。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2、整体感知。
(1)大声读课文,想办法把文章读通顺、读正确。能干的尝试读流利。
(2)反馈。
(选择性朗读,特别是课文第7自然段。)。
重点读准炊烟袅袅、揩去、积攒。
机动板书:揩、攒、撩、蜿蜒等。
大家都很会读书。你愿意更深入地了解课文吗?我这里有配音乐的朗读,还有图,请你边听边看,想象一下描绘的画面。
(3)教师配音乐范读,学生边听边想象。
(4)谈谈听后的感想。
3、围绕美,学习课文第14自然段。
(1)导入:
美丽的夕阳下,这个勤劳的孩子回来了。
自由读课文14自然段,说一说、找一找,你从哪里感受到了美?
随机点拨(板书):晚霞美山风、小溪、鸟炊烟。
(2)句子比较,体会感情。
这里有这么一段话(出示小黑板):山风吹着他蓬乱的头发,小溪发出轻轻的流淌声,鸟儿在树枝上叫着。
谁来读一读?再请你自己读读第2自然段,两者相比,你更喜欢哪一种?好好读读,体会一下或同桌交流一下,说说你喜欢的原因。(拟人手法表现欢快、喜爱之情。)。
反馈。个别说。你能用实践来证明吗?很会思考,一起来试试。齐读。
(3)理解炊烟袅袅。
(4)感情朗读。
a、大家都很善于发现美,这么美的画面,你能用朗读来表现吗?自由读选择自己读得最好的交流随机指导。
b、一个人就这么有感情,四人小组的力量就更大了。四人小组为单位进行感情朗读,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朗读方式,如:分角色读、表演读鼓励创新。
c、交流。
d、有感情地齐读。取长补短,结合想象,配乐朗读。
4、小结。用你明亮的双眼发现更多的美。
5、作业。
(1)、尝试背诵。
(2)划下你喜欢的句子,尝试背诵。
(3)反馈。
(4)《作业本》第4、6题。
板书:
生字晚霞美山风、小溪、鸟炊烟。
1.培养孩子善良的情感,善于探究的品质。
2.理解并掌握本课“将信将疑、郑重其事、一声不吭、安然无恙、如释重负、自信不疑”等词汇。
3.理解课文,能表情朗读课文。
重点:体会作者的心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尤其是几个感叹句。
难点:有关词句的理解。
投影、插图等。
一、谈话导入:
1.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学习一篇新的课文(出示课题),谁来读读课题?(指多名学生读题)。
2.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二、学生自学课文。
三、交流:
1.通过刚才的读,你知道了什么?
2.讨论句子:
走到近处,我才看清那花长得十分异样,粉中透红的花瓣连在一起,形成一个浅浅的小碗。那“碗”底还滚动着夜里的露珠。多么新奇,多么有趣的花啊!
什么叫异样?你从哪儿感受到打碗碗花长得十分异样?
(色:好看,粉中透红;形:像碗,连在一起;趣:碗底露珠)。
指导朗读句子。
四、研究“将信将疑”和“自信不疑”部分。
什么叫将信将疑?什么叫自信不疑?小作者的态度为什么前后会有那么大的变化?
1.研究“将信将疑”部分。
自由读课文,找找: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小作者是信的?从哪些地方看出小作者是疑的?可以圈圈划划,也可小声讨论。
2.研读以下句子:
(1)外婆急忙拉住我,连声说:“不能摘,不能摘,那是打碗碗花!”
(抓住“急忙、连声、拉和感叹号理解并朗读。)。
(2)“谁摘它,它就叫谁打破饭碗。”
(3)外婆的神色是严肃的,郑重其事的。
什么叫“郑重其事”?你能郑重其事地读读外婆说的话吗?
(4)花里头有好看和不怎么好看的,有鲜艳和不怎么鲜艳的,可我从来没听说有专门让人打破饭碗的。
(反复指导朗读,体会作者将信将疑的'心理。)。
3.还有说明小作者“信”或“疑”的地方吗?
五、“自信不疑”部分。
研究“自信不疑”部分。(即实验部分)。
(抓住一声不吭、骤然、紧张等词理解)。
什么叫一声不吭?原因是——?
什么叫安然无恙?什么叫如释重负?你怎么知道的?
现在,让我们替小作者一起告诉大家:“打碗碗花,不打碗!”
(朗读指导)。
学到这儿,我们还留下什么问题没解决?
既然“打碗碗花,不打碗!”为什么给它起这个名?我们能不能给它改个名,证明它“不打碗”,或者为“打碗碗花”写个正名启示。
打碗?不打碗!
将信将疑自信不疑。
教学目标:
1、能通过抓重点句的方法来理解课文;
2、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3、深刻理解山里孩子的淳朴和勤劳;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课前谈话:
同学们,你们和山里的孩子交过朋友吗?他们都喜欢干些什么?
一、导入。
1、这节课,老师也和同学们一起来认识一位山里的孩子,你瞧,这他就向我们走来了----(多媒体出示、配乐朗诵第一小节)。
2、找重点句。
这是一位怎样的孩子呢?你从哪句话看出来的?(出示重点句)。
3、读重点句,你会发现什么?
为什么说背篼里盛着一个勤劳的童年?
4、出示学习提示。
二、讲读课文。
1、小组学习。
(1)轻声读课文。
(2)找一找文中哪些具体事例体现写了山里孩子的勤劳。
(3)边读边按顺序用(1)(2)(3)......标出。
2、反馈。
(一)学习5、6、7小节。
1、学生说具体的体会到勤劳的事例,
2、找出课文内容读出来,并说出从哪个词中体会到勤劳。
如“沉甸甸、捧出山柿子”
3、在读这一段,你还体会到了什么?
山里的孩子不仅勤劳还很淳朴。
是啊,这是一个多么勤劳淳朴的山娃!
4、学生说从采药材中体会到。
理解“积攒”的意思便体会到了勤劳。
5、学生说7小节能体会,从汗水和泥渍中体会到。
(1)女生读第7小节。
(2)说说“撩、揩”的意思。
(3)自读这一节,你读出了什么?(抿着小嘴微笑,劳动不怕累)。
那么请你也抿着小嘴对老师笑一个,是啊,你们可真是勤奋的孩子。
(二)、学习第4小节。
1、学生说从这段体会到勤劳,读出相关句子。
2、出示动词填空。
3、请学生自己换着读一读,体会动词的准确性。
4、请学生小组研究读,从中你能读出什么(对路熟悉,路很远)。
5、指名读,看谁能读出轻快,读出熟悉的感觉。
6、齐读。
山里的孩子就连这蜿蜒的山道都是如此的熟悉,真不愧为勤劳的孩子。
(三)、学习2、3小节。
1、学生说事例。
2、反问:为什么这里也能体会,我们怎么也看不出?
3、引导学生再读课文,说出理由。
4、自读这段,想想写法上有什么特点?(体会拟人的写法)。
5、出示句子比较。
读句子--说不同----读出不同。
山风梳理着他蓬乱的头发。
山风吹着他蓬乱的头发。
6、小组合作学习。
小溪对他说着悄悄话。
小溪发出轻轻的流淌声。
鸟儿在树枝上叫着。
鸟儿依依送别,约他明天再来。
7、品读句子。
自读--个别读--齐读。
8、学习第3小节。
(1)学生说事例和理由。
(2)同桌一起读句子发现疑问。
为什么说袅袅升起的炊烟是妈妈高高扬起的手臂?
(3)你能用动作把他表示出来吗?(动作表演理解)。
(4)男生读句,女生表演。
(三)学习第8小节。
是的,这是一个多么勤劳的山娃,使我们情不自禁的说道。
1、齐读:哦,山里的孩子背篼里盛着一个勤劳的童年。
2、去掉“哦”字自读最后一句,体会有何不同。
3、说说“哦”的含义。
4、在齐读这一句。
三、总结全文。
1、认识了眼前这位山里的孩子,那自己跟他比一比,想对山里的孩子说些什么呢?
2、学生说体会。
3、朗读诗。
老师也有很多话要对这位山里的孩子说。千言万语汇成一首诗。
《山娃子》。
归来了,山娃子。
带着一身的汗水、泥渍,
带着一路的雨露、晚霞,
归来了。
大山是您童年的田地,
山风、小溪、鸟儿,是您亲密的伙伴。
蜿蜒的山道,是您梦的小径。
沉甸甸的背篼,
是您理想的翅膀。
哦,山娃子,
背篼里盛着一座大山。背篼里盛着一个勤劳的童年。
四、课堂小练笔。
写下要对山娃说的话。
作者邮箱:lqfmaomao@。
文本解读:
《早》是一篇文质优美的游记课文。通过对三味书屋的陈设、腊梅花以及鲁迅课桌上的“早”的来历的描述,教育人们要珍惜时间,学习鲁迅“时时早,事事早”的精神。课文有两个部分写的很有特色。第一是对腊梅花的刻画。由闻到的花香到看到的花的颜色、形状,把腊梅的特点栩栩如生地描写出来。字里行间充满喜爱、赞美之情。第二是借物喻人手法的运用,由腊梅花的清香纯净,开的最早,引出鲁迅桌上“早”的来历,进而讲到“时时早,事事早”的人格品格。腊梅清纯的特点与鲁迅高洁的人格品质,多有相似之处。所以选好切入点,紧抓主线,通过朗诵、对比,体悟鲁迅的高洁品质,是教学的重点。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理解梅花的“早”与鲁迅“早”的相似之处。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
3、通过对文本的解读能够理解并学习鲁迅对自己严格要求的品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直奔主题。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生齐读课题)《早》,板书课题。
2、上一节课,同学们通过自学、交流,解决了哪些问题?交流。
3、你知道文章写了谁的“早”?
(板书:梅花鲁迅)。
4、对,这篇课文主要写了梅花的早和鲁迅的早。课文是怎样写梅花的早的呢?
【设计意图】在第一课时初读课文的基础上,学生已经对课文内容有了初步了解,上课伊始,引导学生复习第一课时内容,让学生在回忆、梳理中看到自己的学习收获,从而增强继续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这样的安排达到三个目的:回顾了课文内容;理清了文章的脉络;为下面的教学提供切入点,从而直接抓住主线,直奔主题展开研究。
二、精读课文,体悟“早”的含义。
1、学习第五自然段,研读梅花的“早”
(1)出示梅花图,学生欣赏。
(2)你觉得梅花有什么地方吸引你?交流发言。
(3)课文中又是怎样描述梅花的呢?出示课文第五自然段,学生自由朗读,找出自己认为特别好的句子,多读几遍感悟。(提示由“正盛”“满树”体会梅花的多;由“白里透黄”“黄里透绿”“润泽透明”“冰清玉洁”等体会梅花的美;由“飘香而送暖”再联系前文“清香纯净疏淡”体会梅花的香;由“二十四番花信风”等体会梅花的早。)。
(4)联系上下文,作者是什么时候去三味书屋的?(深冬酿雪的天气)。
在这样的季节,百花凋零,然而梅花却开得这么盛、这么美、这么香、这么早,
难怪成为诗人赞颂的对象。
出示:《梅》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足雪,为有暗香来。
《梅花绝句》陆游。
雪虐风号愈凛然,花中气节最高坚。过时自会飘零去,耻向东君更乞怜。
学生朗诵,交流,体会梅花品格。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重点是引导学生理解梅花的品质。在教学中首先出示梅花图片,让学生初步感受到梅花的美。然后放手让学生诵读,感悟,选择自己觉得特别好的交流,读得多了,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便能发现潜藏在文本中的细节,从而体悟出文章的深意。最后,在学生对梅花有了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出示诗歌让学生反复诵读,拓宽了文本,增加了学生的知识积累,也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梅花品质的了解,丰富了主题。
2、学习课文第六、七自然段,研读鲁迅的“早”
(1)出示:早哇!鲁迅的书桌上就刻着一个“早”字。(提示:过渡句,由梅花的早过渡到写鲁迅的早)。
(2)出示第七自然段,学生自由朗读,思考:鲁迅为什么要刻这个“早”?
(3)鲁迅为什么会迟到?你能替他找到迟到的理由吗?这个理由能打动人吗?
(4)理解课文,相机出示填空。
因为,所以。(鲁迅迟到的原因)。
虽然,但是。(替鲁迅辩解)。
即使,鲁迅也。(鲁迅没有解释的原因)。
(提示:通过“一面……一面……”“天天奔走”等体会鲁迅因为父亲生病的忙碌。通过“默默”“再也”“轻轻”等看出鲁迅对自己要求严格。思考:如果你是鲁迅的老师,听了这样的解释会原谅鲁迅吗?鲁迅为什么没有向老师解释呢?进一步理解鲁迅对自己要求严格。)。
【设计意图】鲁迅因为照顾父亲而迟到应该能够得到老师的理解,然而鲁迅没有辩解。这里的细节描写值得我们注意,只有充分挖掘这些细节,才能够洞悉人物的内心世界,把握人物形象。在充分诵读的基础上,我设计了三组关联词语,一面寻找鲁迅可以说服老师的理由,一面思索鲁迅沉默的原因,在矛盾冲突中逐步深入人物内心,让学生形成共鸣,从而领悟到鲁迅对自己严格要求的品质。
(6)是啊,这个“早”难道仅仅刻在鲁迅的书桌上吗?
【设计意图】一个反问句将学生由文本引入更深的思考中,由表及里,从而更深地挖掘文本内涵。
(7)刻下了这个“早”之后,鲁迅迟到过吗?齐读“从那以后,鲁迅上学就再也没有迟到过,而且时时早,事事早,奋斗了一生。”
出示填空:
从那以后,鲁迅依然在当铺和药铺之间奔波,然而他。因为他知道,所以他只有。
再读这段话,体会鲁迅时时早事事早的品质。
简介鲁迅成就。
【设计意图】发挥学生的想象,通过填空,引导学生理解鲁迅再也没有迟到背后所付出的艰辛,从而让学生明白,目标的实现是需要有毅力的支撑,是需要有恒心的。对鲁迅的简介让学生明白正是有着这种恒心毅力,正是鲁迅要求“时时早事事早”才能取得那些辉煌的成就。
3、思考:作者写鲁迅的“早”为什么又要写梅花呢?梅花和鲁迅之间有什么相似之处?文章为什么以“早”为题目?(抓住“清晨”“春天”“东风第一枝”等理解梅花的“早”,抓住鲁迅刻在书桌上的“早”“时时早,事事早”理解鲁迅的“早”的含义,从而找到他们的相似之处。)。
学生自由朗读,寻找依据。
因为梅花,鲁迅。所以。
【设计意图】借助关联词语填空将课文主题揭示出来,锻炼学生的概括能力。
三、小结。
鲁迅与梅花都具有“早”的品质,写梅花的“早”就是为了衬托鲁迅的“早”,这样的`写作方法叫借物喻人。鲁迅就是这样时时早事事早,奋斗了一生,最后终于成为了世界上有名的大文豪,一生写作了许多优秀的作品,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青年人,课后请大家搜集有关鲁迅的故事和他的作品,阅读感悟。
《背篼》是一篇优美的散文,文章语言很优美恬静,简练而富于情趣。文章选取一个农家小孩黄昏打柴归来时的情景,小孩与晚霞,小鸟,小溪,山风等为朋友,这样写使文章更加清新活泼,描绘出了一副和谐,耐人寻味的美丽画面。
在教学这篇文章时,因为是第一课时,所以我只强调在朗读中感悟。所以在教学时整体进行了两个轮回的朗读。一是教学生字新词时朗读,完成朗读目标的第一阶段:读通字词。二是找出表达“勤劳”的段落读一读,完成朗读目标的情感阶段。应该说整个教学思路比较清晰,重点解决字词的读法,写法和词义并加以拓展。重点指导朗读,读中感悟。通过优美语言的朗读欣赏,引导学生体会文字的温度,感受到小孩的勤劳。
上完课后,我发现课中出现了很有问题。加上领导、老师们的指导评议,我认识更认识到了很多不足:
1、蜻蜓点水,落实不到位。
(1)字词的认识不到位。如:“篼”,没有强调它的写法。
(2)找形近字,,一两个即可。
(3)学生朗读不够,朗读的形式不够多样,全体朗读一般不能放在初学课文时,一般在朗读到位时再进行。
(4)点到的'课文内容没有直接全部讲解,这样就造成了蜻蜓点水的情况。对于课文内容,不要全抓,重点部位要讲深点透,这样情感就容易通过朗读流露出来了。在指导朗读时,引导学生读出具体语境中词语的意思,语气。
(5)学生读书时要带着要求去读书。
2、口号式的表扬。
(1)有一个学生在造句时说:“小红积攒零花钱,交下学期的学费。”
我就说要向小红学习。这样的“向某某学习”不必要,这样的表扬太苍白了。
(2)有一学生在本节课中表现特别积极,平时的时候不发言的。因此我情不自禁地表扬他说:“周萌力同学今天表现特别好,以前从不发言积极的。”这样的表扬语表面上看起来在表扬他,其实是先在否定他。应该说:“周萌力同学今天表现特别棒,老师相信今后会更棒的。”
3、没有给与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
在找课文的重点句时,应该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可以先让他们默读,然后再说说重点句是哪句,并说说理由。
4、一个精彩的结尾也是很重要的。
“他背着满满一背篼柴火,他背着五彩的彩霞归来了。”这便是《背篼》中的主人公――山里的孩子。作者曹雷将他刻画得如此普通,而我学完这篇文章后却再也不敢说他普通了。他小小年纪就为妈妈打柴,每天早出晚归。而我呢?虽然常常帮妈妈拖地,总是叫苦连天。这不,今天早上妈妈临走时让我把地拖干净,我全当作没听见,结果被批评了一顿。
他小小年纪已听见或看见妈妈在呼唤,他就会立马回来。而我呢?有时在楼下玩,妈妈叫我回家,交了三四遍都不会上来,必须她轻自下楼叫我,我才勉强回家。他小小年纪就会和邻家小弟弟们和睦相处。而我却为了一点小事儿吵翻了天。最严重的是小时候那一次,邻居把我的小火车给弄坏了,我怒气冲天,便和他打了起来,结果呢,还不是两败俱伤,我真恨那时候的我。
有人用“小皇帝”“小公主”来比喻我们这些独生子女也不过分。人生的道路,恐怕永远不会是笔直平坦的,我们应该从小培养自己坚强的意志和生活能力,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3、师:现在,让我们一起迈进后院,去欣赏那带来阵阵清香的蜡梅花吧!
二、赏花。
预设:2数量多(迈进后院,蜡梅开得正盛,几乎满树都是花。)。
a、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b、哪里最能看出多呢?
c、谁能让这满满的一树梅花开在我们所有人的心中!(出示图片)。
3颜色漂亮(那花白里透黄,黄里透绿,花瓣润泽透明,像琥珀或玉石雕成的)。
a、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b、那里最能体现出梅花的美?
c、找找这段话中描写颜色的词语,品一品,到底美在哪里?
d、谁能向我们描述一下这琥珀和玉石有什么特点啊?
e、课文中用到了哪个词语?(润泽透明)。
f、再读读这句话,你还能发现梅花的什么特点吗?(冰清玉洁)。
g、板书:冰清玉洁。
冰清玉洁就是像冰那样透明同,比喻人的品德高尚、纯洁。看来,作者把梅花当成了人一样看待。
听了你们的介绍,教师忍不住想去看看那梅花究竟有多美,你们的心情是不是和老师一样呢,那就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让我们用朗读来赞一赞它。
5特点早(梅飘香而送暖,梅花开的时候,正着春天的到来。二十番花信风,一候是梅花,开得最早。)。
板书:开得最早。
a、从哪里能看出梅花的这个特点呢?
b、对于这句话,你们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吗?
花信风:花开时吹来的风。自然界的花草树木、飞禽走兽,都是按照一定的季节时令活动的,其活动与气候变化息息相关。因而,它们的各种活动便成了季节的标志。
c、一候:一年有二十四候。一候梅花、二候山茶、三候水仙;。
2、让我们捧起书本,让这最早开放的梅花盛开在我们五(1)班的教室里。
三、悟早。
1、过渡:通过刚才同学们的交流,你们最喜欢的是梅花的哪一个特点呢?
2、我们伟大的作家鲁迅先生也有着梅花这令人敬佩的品质,让我们读读他小时候的一个故事。
板书:鲁迅。
师:读读鲁迅的故事,画出令你感受最深的句子。在旁边写写你的感受,一会可以把你的体会和同学们一分享。
2、学生交流。
出示:从那以后,鲁迅上学以后就再也没有迟到过,而且时时早,事事早,奋斗了一生。
“从那以后”中“那”指什么?(上学迟到,被老师批评。)。
鲁迅为什么迟到?
(父亲生病,奔走于当铺和药铺之间。)。
鲁迅有没有解释迟到的原因?
抓住“一面……一面……”“天天奔走于”等关键词体会鲁迅迟到是迫不得已的。
鲁迅为什么不为自己解释呢?
扣住“没有说什么,默默地回到座位上”“轻轻地刻”“从那以后”等词语体会:鲁迅从小严格要求自己,虽然是不得已才迟到,但他不为自己找任何借口,牢记老师的教导,树立了时时早,事事早的信念,为此奋斗了一生,我们也要像他一样。
相机板书:时时早,事事早,奋斗一生。
3、课件出示:要珍惜清晨、珍惜春天,要学梅花,作“东风第一枝”。
这里的“清晨”、“春天”指的是什么?(生命中最美好的光阴)。
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要学梅花,学鲁迅,珍惜时间,时时早,事事早。)。
课件出示我们要学,要。
4、再次讨论作者为什么要写梅花?
学生自由发言,(梅花开得最早,而鲁迅时时早,事事早。)。
相机板书:鲁迅时时早,事事早,奋斗一生。
以花喻人。
(以花喻人,用腊梅花开得早、冰清玉洁来比喻鲁迅一生的品格就像腊梅花一样。)。
三、总结拓展。
1、说说课文为什么以“早”为题目?
(“早”字不仅写出了梅花的品质,也写出了鲁迅“时时早,事事虽,奋斗一生”的坚定信念。突出了这篇文章的主题。)。
鲁迅珍惜时间,时时早,事事早,奋斗了一生,对敌人,他横眉冷对,对朋友,他满腔热情,一生创作了大量的小说、杂文、散文作品。老师推荐你们读读《朝花夕拾》这本文集。
四、作业设计。
2、推荐阅读《朝花夕拾》。
1、学习生字新词,联系上下文理解大致意思。
2、初读课文,理解课文主要意思。
一、揭示课题:
问:你想知道打碗碗花哪些事情?
二、学生初读课文。
要求:边读边找出以上四个问题的答案。
交流1时落实生字“荒”;
交流2时让学生在找到句子后反复朗读并把打碗碗花的样子画下来。
交流3明确因为传说要打破碗,所以叫打碗碗花;
三、再读课文,要求:
1、读一句你以为最难读的句子。
2、读一句你以为读得最棒的句子。
3、读出2—4个你认为最难理解的词语,写在白纸上。
4、读懂文章围绕打碗碗花写了一件什么事?
学生充分朗读后,逐个进行交流。
四、三读课文。
要求:快速找出描写“我”心理变化的词语,在规定的时间内看谁找得最快。
1、交流,并把这些表示心理变化的词语写在卡片上。(新奇、将信将疑、紧张、如释重负、自信不疑)。
2、能为能通过表演来说明你已理解了这些词语。
文本解读:
《早》是一篇文质优美的游记课文。通过对三味书屋的陈设、腊梅花以及鲁迅课桌上的“早”的来历的描述,教育人们要珍惜时间,学习鲁迅“时时早,事事早”的精神。课文有两个部分写的很有特色。第一是对腊梅花的刻画。由闻到的花香到看到的花的颜色、形状,把腊梅的特点栩栩如生地描写出来。字里行间充满喜爱、赞美之情。第二是借物喻人手法的运用,由腊梅花的清香纯净,开的最早,引出鲁迅桌上“早”的来历,进而讲到“时时早,事事早”的人格品格。腊梅清纯的特点与鲁迅高洁的人格品质,多有相似之处。所以选好切入点,紧抓主线,通过朗诵、对比,体悟鲁迅的高洁品质,是教学的重点。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理解梅花的“早”与鲁迅“早”的相似之处。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
3、通过对文本的解读能够理解并学习鲁迅对自己严格要求的品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直奔主题。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生齐读课题)《早》,板书课题。
2、上一节课,同学们通过自学、交流,解决了哪些问题?交流。
3、你知道文章写了谁的“早”?
(板书:梅花鲁迅)。
4、对,这篇课文主要写了梅花的早和鲁迅的早。课文是怎样写梅花的早的呢?
【设计意图】在第一课时初读课文的基础上,学生已经对课文内容有了初步了解,上课伊始,引导学生复习第一课时内容,让学生在回忆、梳理中看到自己的学习收获,从而增强继续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这样的安排达到三个目的:回顾了课文内容;理清了文章的脉络;为下面的教学提供切入点,从而直接抓住主线,直奔主题展开研究。
二、精读课文,体悟“早”的含义。
1、学习第五自然段,研读梅花的“早”
(1)出示梅花图,学生欣赏。
(2)你觉得梅花有什么地方吸引你?交流发言。
(3)课文中又是怎样描述梅花的呢?出示课文第五自然段,学生自由朗读,找出自己认为特别好的句子,多读几遍感悟。(提示由“正盛”“满树”体会梅花的多;由“白里透黄”“黄里透绿”“润泽透明”“冰清玉洁”等体会梅花的美;由“飘香而送暖”再联系前文“清香纯净疏淡”体会梅花的香;由“二十四番花信风”等体会梅花的早。)。
(4)联系上下文,作者是什么时候去三味书屋的?(深冬酿雪的天气)。
在这样的季节,百花凋零,然而梅花却开得这么盛、这么美、这么香、这么早,
难怪成为诗人赞颂的对象。
出示:《梅》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足雪,为有暗香来。
《梅花绝句》陆游。
雪虐风号愈凛然,花中气节最高坚。过时自会飘零去,耻向东君更乞怜。
学生朗诵,交流,体会梅花品格。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重点是引导学生理解梅花的品质。在教学中首先出示梅花图片,让学生初步感受到梅花的美。然后放手让学生诵读,感悟,选择自己觉得特别好的交流,读得多了,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便能发现潜藏在文本中的细节,从而体悟出文章的深意。最后,在学生对梅花有了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出示诗歌让学生反复诵读,拓宽了文本,增加了学生的知识积累,也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梅花品质的了解,丰富了主题。
2、学习课文第六、七自然段,研读鲁迅的“早”
(1)出示:早哇!鲁迅的书桌上就刻着一个“早”字。(提示:过渡句,由梅花的早过渡到写鲁迅的早)。
(2)出示第七自然段,学生自由朗读,思考:鲁迅为什么要刻这个“早”?
(3)鲁迅为什么会迟到?你能替他找到迟到的理由吗?这个理由能打动人吗?
(4)理解课文,相机出示填空。
因为,所以。(鲁迅迟到的原因)。
虽然,但是。(替鲁迅辩解)。
即使,鲁迅也。(鲁迅没有解释的原因)。
(提示:通过“一面……一面……”“天天奔走”等体会鲁迅因为父亲生病的忙碌。通过“默默”“再也”“轻轻”等看出鲁迅对自己要求严格。思考:如果你是鲁迅的老师,听了这样的解释会原谅鲁迅吗?鲁迅为什么没有向老师解释呢?进一步理解鲁迅对自己要求严格。)。
【设计意图】鲁迅因为照顾父亲而迟到应该能够得到老师的理解,然而鲁迅没有辩解。这里的细节描写值得我们注意,只有充分挖掘这些细节,才能够洞悉人物的内心世界,把握人物形象。在充分诵读的基础上,我设计了三组关联词语,一面寻找鲁迅可以说服老师的理由,一面思索鲁迅沉默的原因,在矛盾冲突中逐步深入人物内心,让学生形成共鸣,从而领悟到鲁迅对自己严格要求的品质。
(6)是啊,这个“早”难道仅仅刻在鲁迅的书桌上吗?
【设计意图】一个反问句将学生由文本引入更深的思考中,由表及里,从而更深地挖掘文本内涵。
(7)刻下了这个“早”之后,鲁迅迟到过吗?齐读“从那以后,鲁迅上学就再也没有迟到过,而且时时早,事事早,奋斗了一生。”
出示填空:
从那以后,鲁迅依然在当铺和药铺之间奔波,然而他。因为他知道,所以他只有。
再读这段话,体会鲁迅时时早事事早的品质。
简介鲁迅成就。
【设计意图】发挥学生的想象,通过填空,引导学生理解鲁迅再也没有迟到背后所付出的艰辛,从而让学生明白,目标的实现是需要有毅力的支撑,是需要有恒心的。对鲁迅的简介让学生明白正是有着这种恒心毅力,正是鲁迅要求“时时早事事早”才能取得那些辉煌的成就。
3、思考:作者写鲁迅的“早”为什么又要写梅花呢?梅花和鲁迅之间有什么相似之处?文章为什么以“早”为题目?(抓住“清晨”“春天”“东风第一枝”等理解梅花的“早”,抓住鲁迅刻在书桌上的“早”“时时早,事事早”理解鲁迅的“早”的含义,从而找到他们的相似之处。)。
学生自由朗读,寻找依据。
因为梅花,鲁迅。所以。
【设计意图】借助关联词语填空将课文主题揭示出来,锻炼学生的概括能力。
三、小结。
鲁迅与梅花都具有“早”的品质,写梅花的“早”就是为了衬托鲁迅的“早”,这样的写作方法叫借物喻人。鲁迅就是这样时时早事事早,奋斗了一生,最后终于成为了世界上有名的大文豪,一生写作了许多优秀的作品,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青年人,课后请大家搜集有关鲁迅的故事和他的作品,阅读感悟。
教学反思:
整个课堂设计围绕重点,紧抓主线,循序渐进。诵读环节,既注意整体效果又能兼顾个体的个性朗读;在学习课文的同时注重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既有关联词语对课文的概括训练,又有鲁迅刻下“早”之后的想象训练,在教学中遵循先扶后放的指导思想,概括起来有如下特点:
一、一线串珠,直奔主题。
在执教伊始我紧抓课题“早”直奔主题,引导学生找到课文叙述的重点梅花的“早”和鲁迅的“早”,然后直奔重点段落深入朗读课文,在朗读中发现问题、解析问题,这样贯穿全课,一珠串线,思路清晰,层次分明。
二、由表及里,逐步深入。
学生对事物的认识是有个过程的,在引导学生。在研读梅花的“早”时我先出示梅花图片,让学生初步感知梅花形态,再出示文章内容,通过反复诵读,对照图片,结合课文文字让学生理解梅花的品质。在充分了解的基础上补充梅花的诗句,加深认识,逐步深入。
三、语言训练,挖掘文本深意。
在本课教学中我十分注意学生的语言训练,在梅花环节,通过图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描述梅花的过程就是学生积极创作的过程,通过自己眼中的梅花与文章中的梅花相对应,拉近了与文本的距离。在研读鲁迅“早”的故事时,我在学生充分诵读的基础上,相机出示三组关联词语要求学生按要求填空,让学生在辩与不辨中寻找思想碰撞的火花,深挖鲁迅辩与不辨背后的深意,从而理解鲁迅严格要求自己的品格。接着出示鲁迅的成就介绍,让学生明白任何的成功都离不开对自己的严格要求,教育学生从小要树立远大理想,要有恒心毅力,要学习鲁迅“时时早事事早”的品格。
在学习了梅花的“早”与鲁迅的“早”之后,我抛出文章为什么要写他们的“早”,引导学生寻找相似之处,从而理解作者用意,升华文章主题,水到渠成。
当然,当然这节课的设计上还存在一些不足,在过渡与教师语言的精炼上还要继续努力。
设计理念:
叶圣陶先生说,课文就是一个个例子,教会我们写作。我从上学期开始也尝试着进行“跟着课文学写作”的研究,文本在写作上的重点是课文第三小节的方位描写,这个实用的技术值得我们好好的教给学生,但我不建议在亲近文本的时候做这件事情,最好是作为课后的练笔。
设计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认真学习课文第3自然段,掌握介绍房间的陈设。
3.凭借具体的语文材料,理解课文写梅花的用意,教育学生学习鲁迅先生“时时早,事事早”的精神。
设计重难点:
认真学习课文第3自然段,掌握介绍房间的陈设。
教具准备:
课件。
设计流程:
一、复习导入。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4课,齐读课题《早》。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同学们知道了课文写的是什么?指名说。(课文通过作者一行人访问三味书屋向我们介绍了三味书屋的陈设,并由梅花想到了鲁迅在书桌上刻了一个“早”字,赞扬了鲁迅时时早、事事早的精神。)。
课件出示主要内容,分开显示两个问题。问题1:介绍三味书屋的陈设;2:借梅花赞扬了鲁迅时时早、事事早的精神。
这就是本篇课文在写作上的两个最大特色。那,文章是怎样把三味书屋的陈设向我们介绍得清清楚楚的呢?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二、学文。
1.学习“陈设”
出示学习要求:
找出本段中表示方位的词。
2、对照文中插图,边读边想书屋中的陈设分别在哪里,图上有的陈设就做上记号。(教师口述引导:如鲁迅的书桌在哪里呢?你找到了就在上面写一个“鲁”字。)。
3、连起来读一读,在脑中想一想,你脑中是否对三味书屋的布局有了清晰的印象,能不看图说出来就更好了。
要求都明确了吧?同学自己去读去思考吧!
出示第3自然段。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教师巡视时相机指导标出东南西北的方位,指导鲁迅书桌的具体位置。
全班交流:
巡视到一个标出鲁迅书桌的学生那,举起他的书,说:他在这个方位标了一个“西”字,我一看他的.书就知道他读懂了。对不对啊?你们怎么知道的?生:因为书屋朝西。师:你非常会读书。我们来看。师画简笔画。
看着这幅图,你们的西在这儿,那,这儿指——东边,这儿是——北边,这儿是——南边。师相机标出“西东北南”。
(1)解决问题1、2。
刚才我们划了哪些表示方位的词呢?交流。
生:南墙。师:南墙在哪儿?师在板书上写“南墙”。师:那东面正中在哪儿呢?写“东面正中”。这里对不对?画前面也是一个方位。那东北角在哪儿呢?板书“东北角”。
那三味书屋的南墙上有什么呢?(圆洞门)师画:圆洞门。正东面有什么呢?师画一幅画。画前面有什么?师画书桌,这是寿镜吾老先生的座位。学生的书桌——分列在——四面,师用手指简笔画。那东北角上——就是鲁迅用过的一张。师画书桌,写“鲁”字。
(2)解决问题3。
你发现作者按方位顺序这样介绍了三味书屋,让我们一下子对三味书屋有了清晰的印象。试着看着这幅图,回想回想三味书屋的布局。同学们,你们轻声地说一说吧!也可以说给你的同桌听。指说。教师提醒:三味书屋朝……,教师帮助拎出方位词。
评:多么清晰啊,你想学学这样的写作方法吗?我们来试试。
(3)仿写练习。
出示仿写片段。
五(2)班教室东墙南边和北边各开了一扇窗。北墙正中(黑板),的前面(讲台),下。我的座位。
4.学习“早”
作者按方位顺序有条理地介绍了三味书屋的布局,这个特点我们已经学会了。我们来看这篇课文的第二个写作特点。借助梅花赞扬了鲁迅时时早事事早的精神。
再度出示两个特点。隐藏第一个特点,突出第二个特点。
学生自读——指读:你画的是哪里?坐下,很美。
生读到“二十四番花信风”一句时问:你知道这句是什么意思吗?指说。师:你们可能没听懂,让老师来解释给你们听吧。古人认为花是按节气来开的,开得最早的是梅花。难怪有这么一句: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所谓红梅报春嘛!
那你喜欢梅花吗?喜欢它什么?交流。
预设:(1)一阵一阵的清香,师:你喜欢它的香味。板书:香味。
(2)像琥珀、玉石,师:你喜欢它的外形。板书:外形。
(3)白里透黄,黄里透绿,师:你喜欢它的颜色,这也算是梅花的外形。
(4)冰清玉洁的韵致,师:你喜欢它冰清玉洁是因为梅花在所有的花中是开得最早的吧!板书:早。
预设:
a:鲁迅严格要求自己。
师:他严格要求自己什么?(时时早、事事早)。
b:对这件事,同学们还有不同的体会吗?(鲁迅迟到原本是有理由的,奔走于当铺和药铺之间,可是他却没有说,没有以此为借口,而是仍然严格要求自己时时早、事事早。)。
c:如果在交流时学生提到在桌上刻了一个“早“字,教师就相机改板书,擦去“香味、外形”。将黑板上的“早”字改成艺术字体“早”(梅花骨朵形状)。师:这就是鲁迅刻在书桌上的“早”字,这也是鲁迅刻在他心里头的“早”字。
5.学习第8自然段。
引读第8自然段,出示第8自然段:是啊,的确要早。我们也要学习鲁迅——珍惜清晨,珍惜春天,要学梅花——做“东风第一枝”。做最早的那一个。
三、升华主题。
同学们,这是一篇游记,写的是作者一行人访问三味书屋,可是作者却用了这么多的笔墨来写梅花,你现在知道这是为什么了吗?打开小册至13页完成第4题吧!(写梅花是为了借梅花赞扬鲁迅时时早、事事早的精神,这叫——借物喻人。板书:借物喻人。)写小册这一块面机动。
四、拓展。
这篇课文与其说介绍的是三味书屋,不如说是向我们介绍的鲁迅。关于鲁迅我们知道多少呢?出示作家卡片,指读。
作家卡片内容:
鲁迅,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原名周树人。他毕生追求真理,英勇战斗。对敌人,他横眉冷对;对人民,他满腔热忱。他曾经说过: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一生创作了大量的小说、杂文、散文作品。他笔下的阿q、孔乙己、祥林嫂、闰土等,已成为家喻户晓的艺术形象。建议大家去读一读他的作品:《朝花夕拾》、《野草集》。这两本书是合订本。
读作家卡片本块面处理机动,如时间来不及了,这样说:同学们课后去读读作家卡片,建议同学们读鲁迅的作品《朝花夕拾》、《野草集》。
五、完成作业。
读读写写。
附近——灿烂——怪模怪样——。
急忙——竞赛——将信将疑——。
坚信不疑——郑重其事——。
如释重负——安然无恙——。
给加粗字选择正确读音。
区别组词。
四、根据意思写出本课词语。
1.有点相信,又有点怀疑。()。
2.没有受到损伤或没有发生意外,一切安好。()。
3.就像放下重担子一样。形容心情紧张后的轻松愉快。()。
4.严肃认真地对待这件事。形容对事情的态度严肃认真。
五、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正确地朗读课文,学会生字新词,并能理解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并能试背描写梅花的句子。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阅读、思考,能联系上下文说说作者为什么要写梅花,能按顺序对照插图介绍三味书屋的陈设。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阅读中感受鲁迅先生那种“为革命时时早、事事早,奋斗一生”的伟大精神,树立起珍惜时间的观念。
学习过程:
一、激发兴趣,谈论“早”
1、教师板书:早。
2、设问:想到什么?
3、揭示课题,齐读。
4、设问:最想了解什么?
5、教师归纳小结:为什么要用“早”做课题?“早”有什么来历?含义是什么?
二、初读课文,了解“早”
1、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读准生字词的读音,并能联系上下文想想词语的意思,有不懂的做上记号,可以问问同桌,还不能解决的准备提问。
2、指名读文,相机正音。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3、汇报自己读懂的地方,并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
4、汇报自己在读文过程不懂的地方。
5、师生通过读文、讨论等方式共同解决。
三、选读课文,感悟“早”
1、在这篇课文中,你最喜欢哪节?有感情地读一读,说说你为什么喜欢这一节?
2、指名读学生自己选定的小节,感情朗读汇报,并说说喜欢的原因。
四、精读课文,品悟“早”
1、课文哪几节与“早”有关?(5~8小节)。
2、精读5~8小节,课文一共写了哪几种“早”?
3、品评两种“早”的异同。请同学们任选一种“早”进行批注式阅读,如“你读懂了什么?”或者“这一节主要写了什么?”等。可在文章的旁边写下自己的感想、发现等,准备汇报。
4、根据学生汇报的顺序,引导学生深入体会:
a、学生汇报第五节的内容:
a、这一节主要写了梅花的冰清玉洁的韵致和梅花开花的早。
b、课文写的梅花美吗?理解“冰清玉洁”,能通过你的读使我们感受到吗?
c、自由练读,指名读,范读、齐读。
d、这么美的文字,你愿意记在自己的心里吗?
e、课文为什么要写梅花的“冰清玉洁”和开花时的早?
b、学生汇报第六节:
a、这一节主要写了鲁迅书桌上“早”的来历。
b、说说自己读完后有什么样的感受?
c、指导朗读最后一句话。
d、你觉得这个“早”字与写梅花有联系吗?
五、联系实际,深化“早”
1、师小结过渡,并引读最后一节。
2、“东风第一枝”指的是什么?
3、学到这儿,你最想说什么?
六、图文对照,联系“早”
1、再读课文,了解写作的顺序。
2、图文对照,了解三味书屋的方位。
3、自由练说,指名说。
4、试对教室练说。
七、总结课文,升华“早”
作者由蜡梅的清香纯净引出鲁迅书桌上“早”的来历,进而彰显鲁迅“时时早,事事早,奋斗一生”的人格品质,希望同学们也能像鲁迅先生那样,勇做“东风第一枝”!
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不迷信传说,敢于试验探索的精神。
2.通过重点段的学习,练习弄懂自然段的意思,体会怎样把一段话写清楚。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理解“我”怎样通过试验发现了打碗碗花不会打破碗的,并从中受到启发,产生联想。
教学难点。
通过课文的内容,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准备。
出好引路题的小黑板、投影仪、胶片。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朗读课文,消化吸收文章中的丰富语汇,学生自学课文,理解课文思想内容。
一、教师引导讲话。
同学们见过打碗碗花吗?它又叫小旋花,常春藤、打碗花。一年生草本植物,茎很柔软,靠缠绕在其它植物上生长。有地下茎,叶互生,叶柄较长。花粉红色,呈喇叭形。地下的根状茎含有很多淀粉,提取出来的淀粉可直接食用,也可用于工业生产,花和根状茎可入药。打碗碗花,分布很广,我国东北、西北、华中、华东等地都能见到。听老人说:谁摘了它,它就叫谁打破饭碗,文章究竟写什么内容,表达什么思想,我们通过自学努力去理解。
二、请一位同学朗读课文。
要求:
(一)朗读的同学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
(二)听的同学要认真:检查一下有无错误。
画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并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
读后学生评议,讨论不理解的词语。
灿烂――色彩鲜艳、明亮耀眼。
异样――样子特别,与普通的不一样。
一茬接一茬――一种野花衰落了,另一种野花又盛开。
安然无恙――平安,没有毛病。本文指碗还是好好的并没有破。
郑重其事――对事情严肃认真。
将信将疑――又有点相信,又有点怀疑。
如释重负――好像放下了一副重担子,形容心情紧张后的轻松愉快。
三、再请一位同学朗读课文。
要求:
(一)朗读同学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
(三)听的同学:
1.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2.你认为哪些地方应该读出感情?读出什么感情?朗读的`同学读得怎样?
读后学生评议、讨论。
这篇课文讲的是“我”通过亲自试验破除了“摘打碗碗花会打破碗的”迷信说法。描写野花灿烂色彩应读出喜爱之情。表示我活泼动作及害怕心理状态的词句都应该读出相应的感情。
四、学生自由地小声朗读。
要求:
(一)读出作者所表达的各种思想感情。
(二)理清文章的条理:
1.共几个自然段?哪自然段至哪自然段是写完整的一件事?
2.开头段落与结尾段落与中间部分之间的关系怎样?
读后讨论:
1.共7个自然段。第2~6自然段写了一件完整的事。
2.开头段落为了引起下文,因为荒地便成了小草和野花的世界,其中一定有打碗碗花。结尾段落提出疑问,不知为什么这种美丽的花起这么个丑恶的名字。总结全文,写出作者对打碗碗花的情感。
五、学生默读课文,预习以下几个问题。
(一)理解每一个自然段讲的意思。
(二)打碗碗花是什么样的?(找出相应的自然段细读。)。
六、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体会丰富语汇的意思以及运用方法。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
细读课文,理解“我”怎样通过试验发现了打碗碗花不会打破碗的,并从中受到启发产生联想。练习弄懂自然段的意思,体会怎样把一段话写清楚。
一、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说一说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学生讨论回答:
第1自然段:我家门前不远的水渠旁有一块荒地,荒地里野花灿烂,一茬接一茬。
第2自然段:写打碗碗花的形状和颜色。
第3自然段:盛开的野花中有一种新奇、有趣的花,外婆叫它打碗碗花。
第4自然段:外婆说谁摘打碗碗花就会打破饭碗,“我”对外婆的话将信将疑。
---------------------------。
第5自然段:好奇心鼓动“我”,想要看看打碗碗花究竟是怎样让人打破碗的。
第6自然段:我做了个试验,发现摘了打碗碗花不会打破碗。
第7自然段:提出疑问,不知道为什么给这种美丽的花起这么个丑恶的名字。
二、指名朗读第二自然段。
讨论:打碗碗花是什么样的?
学生回答:
一片粉白色的野花,走近看那花开得十分异样,粉中透红的花瓣连在一起,形成一个浅浅的小碗,碗底还滚动着露珠。这个浅浅的小碗不漏,可以盛东西多么新奇、有趣。
三、指名朗读第六自然段。
讨论回答:
“我”是怎样发现打碗碗花不打碗的?
(一)这自然段共几句话?
回答:共五句。
(二)每句话讲的是什么意思?
第一句:“我”摘了一朵打碗碗花藏在衣兜里。
第二句:讲“我”吃饭的时候,心里很紧张,担心手里的碗会骤然破裂。
第三句:一顿饭吃完,碗安然无恙。
第四句:“我”发现外婆“关于打碗碗花的话不可信”。
第五句:可以坚信不疑地说:“打碗碗花――不打碗。”
(四)体会怎样把一段话写清楚。
讨论回答:
1.注意按事情的发展变化一层一层、一句一句写清楚。
2.注意句与句之间的先后顺序以及它们之间的连锁关系。
四、读了这篇课文,你想到了什么。
要求学生畅所欲言。
主要可能涉及三个方面:
(一)猜测为什么把这种花叫做打碗碗花?
(二)提出自己听到老年人讲过的一些缺乏科学根据的话。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
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学习“几分之一”的分数,了解它的产生和应用,会读会写,知道各部分名称。本课的知识看似简单,但对学生来说是数的认识的突破(从整数向非整数的突破),是认知结构上的新建,是思维上的一次飞跃。本课的学习将对认识“几分之几”的分数产生直接影响,对日后建立完整的“分数意义”有着特别重要的启始作用。
设计理念。
我以“动态生成”和“活动学习”的教学理念为指导思想设计本课教学的。从学生的原有认知基础出发,运用“数形结合”的数学方法,从“形”中来,到“数”中去,从图形中找到分数,看到分数想到不同的事物,让学生运用平日积累的生活经验和认知体验,动手“创造”分数,在讨论交流活动中学习新知,目的在于想充分展示新知的趣味性和奥妙无穷,让学生一接触到就能喜欢上,从而萌发进一步探究的*。
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教材特点,本节课我确定了以下三个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在实际情境中理解平均分的含义,初步认识分数,会读写几分之一,能用分数表示图中一份占整体的几分之一。
能力目标。
经历联系实际生活解决简单问题的过程,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交流、合作探究能力,并有效地促进个性思维的发展。
情感目标。
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积极、愉悦的数学情感,使之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体会分数的实际意义;(2)会读写简单的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难点。
理解分数的实际意义。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长方形、正方形、圆、等边三角形等图形。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认识1/2。
(1).分一分。
生:四个苹果平均分成两份,每人分2个。
生:两瓶矿泉水平均分成两分,每人分1瓶。
师:一个蛋糕平均分成两份,每人分多少?一人分得蛋糕的一半,那一半该用什么数来表示?(请会写的同学上黑板来写,引出分数),为了准确在表示出这半个苹果,在数学上我们就是用“二分之一”来表示的。
师:习惯的写法是:(让学生用手指书空)先写——,表示平均分的意思;再写下面的2,表示把这个蛋糕平均分成了2份;最后写上面的1,表示这样的1份。读作:二分之一。生跟读。
师:谁来说说这个二分之一表示什么意思呢?
(学生边说边用手进行比划,之前教师先作示范动作)。
师:对了,每份就是这个蛋糕的二分之一。它可以用哪个分数来表示?
师:谁再来说说这个蛋糕。
所表示的意思?
师:刚才我们是用半个蛋糕来表示的。
二分之一,想一想,能用你们准备的纸片折出一个二分之一吗?
(设计意图:“分数的初步认识”必须在“平均分”的概念上建立。所以教学第一个环节是通过多媒体课件出示分食品的情境,把生硬的数学知识用生动形象的动画效果演示出来,把4个苹果、2瓶矿泉水和1个蛋糕都平均分成2份。当分到一个蛋糕时,学生发现不能用以前学过的整数来表示,这时,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现实问题发生了认知冲突,使学生产生了求知的*。)。
(2)折一折。
师:那就请同学们按这样的步骤来做:想、折、涂、写。(师把这4个步骤板书于黑板)。
师:(皱眉,故做疑惑)为什么这些纸的形状大小各不相同,但它们的一半都可以用。
来表示呢?
师:(指着第一张纸片)这是谁的作品,请你自己来说说你是怎样表示的?
(3)练一练。
师:这涂色的部分能用二分之一表示吗?请判断(课件展示图形)。
(课件出示:把一个圆分成2份,每份一定是这个圆的二分之一。)。
师:有的同学认为是对的,有的认为是错的,请双方代表上台辩论.
(设计意图:这个活动进一步丰富了学生对几分之一的认识,让学生在经历操作、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等思维活动后自主探索出结论,同时渗透了猜想——验证——得出结论的学法指导。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促进了不同思维的碰撞和交流,扩充了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培养了学生赏识他人的良好心态,促进了学生合作意识的发展。)。
二动手操作深入学习。
1、学习1/4。
师:刚才我们同学用不同形状的纸片折出了二分之一。
来,你能不能用一张正方形的纸片折出四分之一呢?请大家自己创作出一个四分之一来。
(生操作,师选择学生的作品3份以上用正方形折的四分之一,并贴在黑板上。)。
师:大家帮忙来看看,他们都做得对吗?都可以用。
四分之一来表示吗?再选择其中的一张纸片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么做出来的。
2、认识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师:我们刚才认识二分之一,创造了四分之一。
你知道这些分数中各部分的名称吗?请大家打开书本自学分数中各部分的名称。
师:分数中间这根线叫做——分数线,表示——平均分;下面的2叫做——分母,表示——平均分成了2份;上面的1叫做——分子,表示——其中的1份。
3、试一试。
师:通过刚才的活动我们明确了二分之一、四分之一的意义。你还能说出几个像二分之一这样的分数吗?并动手折出它们吗?(学生活动,任意折几分之一。)。
师:哪位同学能把自己的作品介绍给大家?
小结: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知道了一个几分之一的分数所表示的意义。
三、面向全体。
分层练习。
1、做一做。
利用课本“做一做”第一题的四幅图,组织学生讨论“每个图形是怎样分的,涂色部分是它的几分之一”,引导学生完整地叙述几分之一,并学会写分数。
2、找一找。
师:刚才同学们从生活中找出了那么多的分数。现在有一个学校的同学们正在郊游,他们的活动中有没有我们今天学习的分数呢?请同学们帮他们找一找。(课件出示课本情景图)。
(设计意图:新课标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在教学中,注意面向全体学生,使所有学生在数学知识、数学能力、情感态度等方面都能有所发展,但同时也要注重学生的差异,分层练习,使不同的人得到不同的发展。)。
三、全课总结。
在这节课的结尾,我利用多媒体送给全班学生一句名言:“天才是1/100的灵感加上99/100的汗水”,既表达了我对孩子们的深深祝福,又体验了分数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理解梅花的“早”与鲁迅“早”的相似之处。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
3、通过对文本的解读能够理解并学习鲁迅对自己严格要求的品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直奔主题。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生齐读课题)《早》,板书课题。
2、上一节课,同学们通过自学、交流,解决了哪些问题?交流。
3、你知道文章写了谁的“早”?
(板书:梅花鲁迅)。
4、对,这篇课文主要写了梅花的早和鲁迅的早。课文是怎样写梅花的早的呢?
【设计意图】在第一课时初读课文的基础上,学生已经对课文内容有了初步了解,上课伊始,引导学生复习第一课时内容,让学生在回忆、梳理中看到自己的学习收获,从而增强继续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这样的安排达到三个目的:回顾了课文内容;理清了文章的脉络;为下面的教学提供切入点,从而直接抓住主线,直奔主题展开研究。
二、精读课文,体悟“早”的含义。
1、学习第五自然段,研读梅花的“早”
(1)出示梅花图,学生欣赏。
(2)你觉得梅花有什么地方吸引你?交流发言。
(3)课文中又是怎样描述梅花的呢?出示课文第五自然段,学生自由朗读,找出自己认为特别好的句子,多读几遍感悟。(提示由“正盛”“满树”体会梅花的多;由“白里透黄”“黄里透绿”“润泽透明”“冰清玉洁”等体会梅花的美;由“飘香而送暖”再联系前文“清香纯净疏淡”体会梅花的香;由“二十四番花信风”等体会梅花的早。)。
(4)联系上下文,作者是什么时候去三味书屋的?(深冬酿雪的天气)。
在这样的季节,百花凋零,然而梅花却开得这么盛、这么美、这么香、这么早,
难怪成为诗人赞颂的对象。
出示:《梅》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足雪,为有暗香来。
《梅花绝句》陆游。
雪虐风号愈凛然,花中气节最高坚。过时自会飘零去,耻向东君更乞怜。
学生朗诵,交流,体会梅花品格。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重点是引导学生理解梅花的品质。在教学中首先出示梅花图片,让学生初步感受到梅花的美。然后放手让学生诵读,感悟,选择自己觉得特别好的交流,读得多了,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便能发现潜藏在文本中的细节,从而体悟出文章的深意。最后,在学生对梅花有了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出示诗歌让学生反复诵读,拓宽了文本,增加了学生的知识积累,也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梅花品质的了解,丰富了主题。
2、学习课文第六、七自然段,研读鲁迅的“早”
(1)出示:早哇!鲁迅的书桌上就刻着一个“早”字。(提示:过渡句,由梅花的早过渡到写鲁迅的早)。
(2)出示第七自然段,学生自由朗读,思考:鲁迅为什么要刻这个“早”?
(3)鲁迅为什么会迟到?你能替他找到迟到的理由吗?这个理由能打动人吗?
(4)理解课文,相机出示填空。
因为,所以。(鲁迅迟到的原因)。
虽然,但是。(替鲁迅辩解)。
即使,鲁迅也。(鲁迅没有解释的原因)。
(提示:通过“一面……一面……”“天天奔走”等体会鲁迅因为父亲生病的忙碌。通过“默默”“再也”“轻轻”等看出鲁迅对自己要求严格。思考:如果你是鲁迅的老师,听了这样的解释会原谅鲁迅吗?鲁迅为什么没有向老师解释呢?进一步理解鲁迅对自己要求严格。)。
【设计意图】鲁迅因为照顾父亲而迟到应该能够得到老师的理解,然而鲁迅没有辩解。这里的细节描写值得我们注意,只有充分挖掘这些细节,才能够洞悉人物的内心世界,把握人物形象。在充分诵读的基础上,我设计了三组关联词语,一面寻找鲁迅可以说服老师的理由,一面思索鲁迅沉默的原因,在矛盾冲突中逐步深入人物内心,让学生形成共鸣,从而领悟到鲁迅对自己严格要求的品质。
(6)是啊,这个“早”难道仅仅刻在鲁迅的书桌上吗?
【设计意图】一个反问句将学生由文本引入更深的思考中,由表及里,从而更深地挖掘文本内涵。
(7)刻下了这个“早”之后,鲁迅迟到过吗?齐读“从那以后,鲁迅上学就再也没有迟到过,而且时时早,事事早,奋斗了一生。”
出示填空:
从那以后,鲁迅依然在当铺和药铺之间奔波,然而他。因为他知道,所以他只有。
再读这段话,体会鲁迅时时早事事早的品质。
简介鲁迅成就。
【设计意图】发挥学生的想象,通过填空,引导学生理解鲁迅再也没有迟到背后所付出的艰辛,从而让学生明白,目标的实现是需要有毅力的支撑,是需要有恒心的。对鲁迅的简介让学生明白正是有着这种恒心毅力,正是鲁迅要求“时时早事事早”才能取得那些辉煌的成就。
3、思考:作者写鲁迅的“早”为什么又要写梅花呢?梅花和鲁迅之间有什么相似之处?文章为什么以“早”为题目?(抓住“清晨”“春天”“东风第一枝”等理解梅花的“早”,抓住鲁迅刻在书桌上的“早”“时时早,事事早”理解鲁迅的“早”的含义,从而找到他们的相似之处。)。
学生自由朗读,寻找依据。
因为梅花,鲁迅。所以。
【设计意图】借助关联词语填空将课文主题揭示出来,锻炼学生的概括能力。
三、小结。
鲁迅与梅花都具有“早”的品质,写梅花的“早”就是为了衬托鲁迅的“早”,这样的写作方法叫借物喻人。鲁迅就是这样时时早事事早,奋斗了一生,最后终于成为了世界上有名的'大文豪,一生写作了许多优秀的作品,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青年人,课后请大家搜集有关鲁迅的故事和他的作品,阅读感悟。
教学反思:
整个课堂设计围绕重点,紧抓主线,循序渐进。诵读环节,既注意整体效果又能兼顾个体的个性朗读;在学习课文的同时注重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既有关联词语对课文的概括训练,又有鲁迅刻下“早”之后的想象训练,在教学中遵循先扶后放的指导思想,概括起来有如下特点:
一、一线串珠,直奔主题。
在执教伊始我紧抓课题“早”直奔主题,引导学生找到课文叙述的重点梅花的“早”和鲁迅的“早”,然后直奔重点段落深入朗读课文,在朗读中发现问题、解析问题,这样贯穿全课,一珠串线,思路清晰,层次分明。
二、由表及里,逐步深入。
学生对事物的认识是有个过程的,在引导学生。在研读梅花的“早”时我先出示梅花图片,让学生初步感知梅花形态,再出示文章内容,通过反复诵读,对照图片,结合课文文字让学生理解梅花的品质。在充分了解的基础上补充梅花的诗句,加深认识,逐步深入。
三、语言训练,挖掘文本深意。
在本课教学中我十分注意学生的语言训练,在梅花环节,通过图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描述梅花的过程就是学生积极创作的过程,通过自己眼中的梅花与文章中的梅花相对应,拉近了与文本的距离。在研读鲁迅“早”的故事时,我在学生充分诵读的基础上,相机出示三组关联词语要求学生按要求填空,让学生在辩与不辨中寻找思想碰撞的火花,深挖鲁迅辩与不辨背后的深意,从而理解鲁迅严格要求自己的品格。接着出示鲁迅的成就介绍,让学生明白任何的成功都离不开对自己的严格要求,教育学生从小要树立远大理想,要有恒心毅力,要学习鲁迅“时时早事事早”的品格。
在学习了梅花的“早”与鲁迅的“早”之后,我抛出文章为什么要写他们的“早”,引导学生寻找相似之处,从而理解作者用意,升华文章主题,水到渠成。
当然,当然这节课的设计上还存在一些不足,在过渡与教师语言的精炼上还要继续努力。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miekuo.com/fanwendaquan/tiaojushuxin/2202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