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其他范文

城市公共空间设计论文范文(3篇)

城市公共空间设计论文范文(3篇)



城市公共空间设计论文范文 第1篇

一、公共艺术整体性设计概述

整体性设计(holistic design)概念的提出最早是针对城市建设中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的割裂,为强调空间形态的完整与功能的统一而提出的。这种观念认为城市是由不同的局部相互联系构成的整体。美国城市规划师芒福德研究城市的第一个特色是整体论,他曾在他的著作《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与前景》中说:“通过局部去了解一个事物,那是科学;而从整体上去把握它,则是艺术。”①从设计艺术的角度而论,城市中的公共艺术与其周围环境之间存在着潜在的联系,这一联系必须将公共艺术以及公共艺术所处的外部环境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用整体性设计来体现。整体性设计具有以下特点:一是用整体的方式对构成城市生态环境系统的主要事物进行观察与研究,如不仅对公共艺术和公共艺术所处的环境,还从城市生态系统的角度,从地理、气候等角度研究城市自然系统。二是整体性设计的目的是在城市中营造宜人的居住环境,使公共艺术以及公共艺术所处的背景环境具有整体性与相互关联性。三是整体性设计注重的是设计过程的整体思维,并将这种整体思维用到公共艺术的规划与设计中去。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城市建设事业蓬勃发展。目前,全球超过50万人口的城市中,有1/4在中国。但是,在巨大的城市化浪潮下,随着全球经济的一体化,作为人类文明精华之所在的城市,原本城市文化、城市空间特色各异的城市,逐渐变得相似,越来越多的城市失去了原本的地域空间特色,这种现象在中国尤其显得突出。我国的城市建设如何从规模走向质量,如何将城市空间特色纳入城市建设的多元目标中,已成为我国城市化进程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公共艺术作为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可以结合城市设计导入城市整体形象的营造,利用公共艺术整体性设计介入城市环境与空间,并传承城市历史与文化,塑造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城市空间。城市开放空间中的公共艺术作为一种文化概念与现象,它代表了艺术与城市、艺术与大众、艺术与社会关系的一种新的取向。

二、公共艺术整体性设计的理论框架

公共艺术整体性设计作为一种观念与方法,是指对公共艺术及公共艺术所处的复杂的环境问题进行跨学科的综合研究,以公共艺术与城市文化、公共艺术与城市规划、公共艺术与城市建筑、公共艺术与人等综合背景环境的整体性为目标,从系统思维的角度,以整体性设计为核心,把公共艺术以及公共艺术所处的复杂背景环境作为一个整体设计体系进行设计与研究。公共艺术整体性设计的理论框架(如图1)。

(一)系统环境观

系统思维产生于20世纪40年代,它是把自然界作为系统考察的系统理论。它是一种逻辑抽象能力,也可以称为整体观、全局观。是在考虑解决某一问题时,不是将其作为一个孤立、分割的问题来处理,而是当做一个有机关联的系统来处理。系统环境观的产生是由于70年代世界工业的大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使得城市环境问题成为全球的焦点与中心,并促使人们以系统生态学的观点去衡量城市的功能、结构和动态发展等因素,以生态学的方法来研究作为生态系统的城市系统各部分之间,以及该系统和其他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及规律,其目的是从根本上解决城市中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问题。

(二)可持续发展理论

可持续发展理论始于60年代末,当时人们意识到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对人类生存的威胁,于是开始提出并关注环境问题。可持续发展的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其核心思想是解决环境与经济的矛盾问题,这种思想是建立在全球整体环境上的,并从生态的角度寻求其合理性。在现实生活中,可持续发展的概念被广泛使用,而实际操作起来概念却依然模糊。这有利于重新确立可持续发展的操作目标,对现有发展模式做出理解与扬弃,以保持社会、经济、文化的有效发展。并且,其中文化的作用不可忽视,城市文化和区域文化的长期稳定,将会很好地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总体来讲,可持续发展是社会经济、文化和环境资源共同发展与合理利用,任何环节的脱节与变化都将导致整个系统目标的偏离,这也正是公共艺术必须注重整体性设计的原因。

(三)人居环境科学观

人居环境科学是一门以人类聚居(包括乡村、集镇、城市)为研究对象,着重探讨人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它强调把人类聚居作为一个整体,而不是只涉及人类聚居的某一部分或是一个侧面去研究、处理人类聚居问题。特别是在人类全球一体化的背景下,全面地研究、处理人类聚居问题,是目前城市发展的需要。吴良镛在其著作《人居环境科学导论》中明确指出:人居环境科学的学科目的是了解、掌握人类聚居发生、发展的客观规律,以更好地建设符合人类理想的居住环境②。吴良镛在著作中不仅构筑了一个学科的大系统,而且吸收了我国近阶段城市化高速发展的许多经验,并在一些重要的规划设计实践中进行理性分析,运用综合融贯、协同集成的思路与交叉学科密切结合,以建筑学、经济学、社会学、地理学等有关学科为基础,探索人与居住环境相关的诸多问题。作为城市设计中的重要部分——城市公共艺术设计,它不仅仅单纯是某一城市的某一局部景观中的设计,而应把它纳入整个城市的环境,乃至整个城市所依存的大背景、大环境去进行研究和设计。

此外,公共艺术整体性设计还包括技术策略、设计方法、设计运作实施的保障制度、评价体系等共同构成了整体性设计的框架体系。

三、公共艺术整体性设计的主要层面

公共艺术是以社会公共空间和景观环境场所为背景的文化现象,设置在建筑室内外公共空间环境、街道、广场和社区中的公共艺术作品往往是构成某一特定景观环境的主体和视觉中心,在城市历史与文化呈现、空间形态、尺寸比例、色彩设计等方面均和周围环境形成协调的关系,构成与建筑及整个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协调与完整。

(一)城市文化层面

城市文化是由人类长期聚居而得以形成和发展的,不同的城市由于其自然环境、经济与政治等背景的不同,其城市文化和空间特色也有所不同。一座城市的传统文化能够延续,在很大的程度上与地域文化的延续密切相关,特别是在城市物质环境发生巨大转变时,城市的文化能表现出稳定性和生命力尤其显得重要。那么,城市的文化传统会积淀并保存下来,并渗透到城市生活的各个方面,反过来会进一步强化城市地域文化的特性。

近30年我国城市正在以极快的速度发展着,当我们沉浸在科学和城市化进程所取得的一系列成果并引以自豪时,却猛然发现我们所赖以生存的世界存在诸多严重的问题。我国大部分城市建设所沿用的是西方二战后因急需快速重建而产生的城市发展模式,城市建设大多围绕经济展开,建筑风格也开始国际化,大拆大建使城市的问题变得日益突出与严重,我们的城市结构、空间形态、生态环境以及历史文化的保护与发展等诸多方面的问题亟待我们去解决。空前高速的城市建设扼杀了城市的独立品格,而这种独立品格恰恰是与城市特有的文化息息相关的。因此,一座城市的空间特色发展,首先从其文化的内部结构和深层次中寻找根脉,发现规律,创造具有个性特色的城市空间。

(二)城市环境层面

城市开放空间中公共艺术的发展取决于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精神世界的需求、政治体制的进步和文化艺术领域的开放,以及社会分工的进一步协作。公共艺术的设计只有与城市整体环境包括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相协调一致时,才能营造具有人性化和审美情趣的、城市环境多样又可供公众参入与互动的共享空间。

公共艺术设计是介于纯艺术与城市设计之间的艺术形式,它置于城市自然与人文的环境中有着自己独特的表现形式与特征,它关系到城市的个性、魅力以及可持续发展,正是由于公共艺术设计要考虑诸多的因素与层面,所以使得公共艺术的设计工作有一定的难度。一个城市花上千万元对一个小区进行开发建设,可能不会引起市民的关注,可在公共空间安置一件公共艺术作品可能会引起市民的广泛关注与争议,这是由于公共艺术不仅仅是城市空间中某一景观的一个部分,它还是城市文化与城市精神的体现,代表着城市的个性与魅力。所以,从城市大环境和城市系统的角度建立公共艺术设计的整体意识是非常关键的。

公共艺术设计的目的不在于创造和再现一件具体的实物,也不在于强调纪念或庆贺一个人及一个历史事件,而重在建立当下人与环境的一种新的关系,以及由此激发出人们不同的情感回应,以促成可供民众自由、轻松交流的公共空间,从多重性的意义上说,当代公共艺术在愉悦大众生活,激发和释放大众的才智与情感方面,的确可以担负起积极的社会职能

(三)建筑环境层面

公共艺术整体性设计在很大的层面上要考虑艺术作品与建筑的关系,这种关系包括在相互间的比例尺寸、风格样式、文化传承和色彩等关系上。在城市的广场及各种现代综合建筑物围合的城市空间,公共艺术担负着在空间上的组织与连接的作用,并形成以公共艺术为中心的社会与文化意义的城市空间。由于新兴城市在建筑样式上和传统建筑相比发生了较大转变,在使用功能上,建筑的公共空间越来越多,高大建筑、摩天大楼成为现代城市的标志。这些建筑在材料上过多地使用混凝土和玻璃材料而使建筑缺乏生气,过于高大的外部造型和外部色彩在使用上的限制,使人在人为的环境中感受不到在自然环境中的轻松与自在。公共艺术以它独特的造型、色彩以及和建筑间的相互关系,有效地化解了现代建筑的冰冷。人们把这些艺术作品视作新城市中的一个部分,人们已经不仅仅满足于建筑设施的实用价值,而更多注重审美和各种设施在空间使用上的整体需求。

我国的城市设计,从概念的提出到发展历程也就30年多年的时间,而公共艺术的设计与理论研究在我国还处在探索阶段。虽然,在我国许多城市公共空间中公共艺术这一文化现象并不鲜见,但从整体性设计的角度把它纳入到城市大的环境、纳入到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的项目中去进行整体的设计与研究还很欠缺。对于公共艺术的理论与设计研究,仅仅从公共艺术的角度,仅仅从公共艺术的起源、发展、功能等单一视角远远不能解决公共艺术在城市公共空间的规划与设计问题。公共艺术的规划与设计必须有宏观的视角,必须从整体性设计的角度,利用系统环境观,从城市可持续发展、人居环境等大的角度出发,设计与营造富有人文气息的宜人公共活动空间,以缝合被高速城市建设所斩断的城市历史文脉,凝聚散乱的本土文化,真正从人和自然的角度出发,满足城市居民物质与精神上的户外游息与审美诉求的需要,构建人文活动空间体系,建立城市公共空间所独有的艺术品格和魅力。

城市公共空间设计论文范文 第2篇

关键词:文化中心;公共空间;交流

城市文化中心是改善居民生活品质,创造舒适生活环境的关键,可以说是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文化中心是市民休闲、游憩的集会场所,是大量人群在这里获得生活信息的聚合地。在现代生活当中城市公共空间越来越发挥了其重要作用的趋势,其重要性正在受到市民、设计师、政府、开发商更多的关注。空间是与功能有着直接联系的形式要素。所谓功能决定形式,表现在公共空间里就是要求与之相适应的空间形态。

1 文化中心公共空间设计分析

文化中心的公共空间设计,最重要的在于空间的营造。城市文化中心是一个被引入文化符号的大型城市公共空间。空间设计是提供一种以交通为主导的对现存城市空间的规划、设计,和提供新的且强调与周边文化符号相联系的景观化的功能设计。公共空间中缺乏各种低强度接触形式的形式,从反面证明了他们的重要性。[1]在设计条件和渐进式的城市策略下,一般在设计中几个不同的功能区域通过组团空间和渐变的地形组织起来,在一个移动性原则的基础上对文化中心各个区域进行组织,通过几个区域联系起文化中心,从而达到一个从局部到整体、从平面到立体的效果。

局部与整体

在公共空间规划中,对可持续的文化中心建设是至关重要的第一步,是寻找并确认可以使场地发挥“结构高效性”的机会。即针对文化中心的不同区域分别选择相适宜的用途,以期将项目打造成城市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将文化、教育、都市和休闲活动完美的连接成为一个整体。

公共空间设计中针对文化中心的空间隔离问题应该做些规划,如在公共空间各个入口区加强文化中心与城市的联系,并实施统称为“城市交点”的设计创意。使整个文化中心被划分了几个大的区域:城市散步道、滨水区、入口区、生态停车场区等。文化中心通过道路系统、地块、建筑、空间等组成要素表现出复杂的动态性。在平面和竖向上都有变化。总体空间通过疏与密的对比,形成整体结构的变化与统一。

平面与立体

文化中心通过绿化、水景、墙体、铺装、竖向设立、地形及标高变化等来营造空间。所有的元素都是落实在一个空间构成的问题。如果想让公众获得良好的体验,空间的不断变化将是设计中要考虑的。设置有可提供人们进行向上或向下运动的阶梯和坡道,人们借助阶梯和坡道可以使自己发生空间位置的变化。[2]通过明显的高差与竖向变化,形成自然的地形起伏与空间错落。想要成为一个出色地文化中心,需要很漂亮的建筑,但单纯追求建筑的壮观是不对的。很多优秀的CBD,其伟大之处就在于地上,因此,步行系统是文化中心要努力关注的重点。

在公共空间的设计中,应该创造出许多对比强烈的功能区域,如行人散步、慢跑和骑自行车的“空中长廊”,而另一侧则作为自由的休闲活动区域。一个整体的坡道连接两块活动平台,进一步增强了文化中心的空间感和通达性,同时还可以遮挡来自市区方向的视线干扰。同时也将两个不同的空间整合在一起。在不同标高基面还应该设置立体化的绿地系统,与人行系统立体空间相互交织、重叠、迂回,形成了复杂的多维空间体系,将多种复杂的空间、功能和活动整合为一体。

2 文化中心的发展与变化

城市的发展从来就是动态,而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经济、科技、文化的发展。现代城市建设的规模极大, 大多数情况下需要分期建设,城市发展的变化还需要不断调整。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设计的文化中心需要在现在和将来建立一种弹性的关系。如果过于饱满和对称的对这一地区进行设计,那么这样的设计无疑会缺少对发展和变化的城市的适应能力。

而在时间对所设计的空间本身的影响方面,自然景观经过时间的洗练,叠加了无法计算的信息,所以也就有了无法计算的丰富资源。这其中包含了阳光,风力,湿度,等等要素,而且其中的每一个要素都不停留在一个稳定的状态,每一个要素本身都在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然后再作用在空间上. 在本次论文阐述中,文化中心不应该局限于一个静态的效果,而是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各单体建筑的风格不断变化,整体形象逐步清晰,不断成长,从而使文化中心得以延续和发展。

3 空间与公众的交流

公共空间需要人和人需要公共空间一样,两者是不可分离的。城市文化中心的结构性基础不仅仅是它所包含的建筑和街道,还包括在这些硬件网络下所生长起来的人际关系网。需要有视觉、场所和包括色彩、质感、比例、风格、性质、个性与特色等在公共空间中与公众之间发生感性的联系,[3]只有它在满足文化、交流以及其他休闲空间体系的时候,它的核心性才会被公众更好的体会。

假设一种在空间与人之间探寻新的互动,文化中心与周边城市建筑的接线处是很模糊的,尽最大可能的与周边城市街区保持连续性和一致性。格局布置以透彻的环境研究为动力。不同的功能区域通过渐变的地形组织起来,带来了流动和多样化的空间。区域为文化中心街区和周边相邻街区提供了设施。只有这样,文化中心在能够为公众提供一个运动、文化、交流以及其他休闲空间的时候,它才在居民生活中建立其本身的特性,承载起与公众的互动作用。

将基础设施与围绕文化中心的休闲区域联系在一起,加强空间中心性的新设施,这样文化中心就可以吸引到大量的使用者。通过将文化中心内的各个元素连接起来,在这些元素交接或重合的地方,高密度和复杂性的区域将出现。如果同时把公共空间的道路与文化中心外的城市步行道联系起来,优化重构公众空间与文化中心交互关系,创造一种人们能够享受参与文化中心活动的休闲空间。

4 空间的文化地域性

文化中心公共空间的设计不应是孤立存在的,设置不同的人文景点,营造城市文化中心的文化气息。使得各个不同功能分区既统一又各有特色。[4]设计要让公众能在公共空间中发现当地的历史和对城市文脉的延续。这样才能体现出场地的价值取向和特征符号。想要设计出最有特色、最重要的地域文化,具体地说相互依存的生态系统的相互影响、相互融合同时又不失地域特色。以此来感悟城市文化中心的历史和城市的文脉。

5 结语

在这次的城市文化中心公共空间解读设计中,我整合了以往设计的经验,在论文的形成过程中,设计基于景观学角度的理解,与建筑、生态和经济等各自的语汇相结合,就构成了文化中心的整体框架。并考虑环境可持续性、城市连通性和社会活力及公众参与等众多目标,希望在某些方面会有一些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扬.盖尔(丹麦).交往与空间[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2]日本建筑学会(日).《空间要素》[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3]庄宇.城市设计的运作[M].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

城市公共空间设计论文范文 第3篇

发展至今,风景园林中成荫空间设计手法已较为成熟,即在各类绿地空间中应用植物造景,即乔、灌、藤本以及草本植物配置来创造景观,充分发挥植物本身形体、线条、色彩等的自然美及植物群体美,同时配合园林建筑营造形成荫影地,满足园林游赏的舒适性。

2成荫性空间类型

林荫道

林荫道:成荫的林下道路空间,这是城市中最为普遍的一种成荫空间类型。指两侧树木茂密、浓荫夹道,供居民步行通过、散步和短暂休息之用的道路或带状绿地,如法国巴黎的爱丽舍田园大街、北京的正义路。林荫道的设计形式主要有3种:(1)林荫道设置在城市道路车道中轴线上,如上海肇嘉浜路。此种设计形式的优点是双侧居民有同等的入内休闲机会,同时可以高效地组织过往车流;缺点在于市民进入林荫道时必然横越车行道,既不安全又影响交通。因而,此种设计一般适用于以步行为主或车流量较少的街道。(2)设置在道路一侧,一般为光照条件较好的一侧,以利于植物生长;或沿山坡地、沿江可观赏优美景色的地带。(3)林荫道设置在车行道的两侧,与人行道结合,这样市民无需穿越马路,安全方便且不影响交通。树种选择应以乡土树种为主,耐冷耐旱的树种择优选用,如梧桐、银杏、松柏等。其中以长势快、树冠枝叶大、绿化和遮阳效果好的树种为主,但不排斥经过长期驯化考验的外来树种。同时,还需考虑道路宽度、沿街建筑物高度及周围景观环境。华南可考虑香樟、榕树、桉树、红锦树、黄槿、木麻黄、梧桐树、白桦树、松树、蒲葵等。东部、中部地区可以选择香樟、广玉兰、枫杨、重阳木、梧桐、银杏、女贞、枇杷、鹅掌楸等。华北、西北和东北地区可用当地现有的杨、柳、榆、槐、臭椿、元宝枫、松树、落叶松、刺槐、银杏、合欢等。根据适地适树原则,应选择适合当地立地条件的本土树种。同时,结合城市特点,优选骨干树种、市树或市花,如北京市市树国槐和侧柏。林荫道旁各类绿地可植复层混交植物群落,可以选择一些耐阴的小乔木和灌木,如大叶冬青、木槿、虎刺、九里香、大叶黄杨、海桐等。公路绿带一般位于郊野地区,可考虑选用少许具有经济价值的树种。

疏林草坪

疏林草坪:树木成片栽植的土地,是森林的一种,即稀疏的森林。和森林的不同之处在于两者的树冠。在森林中,大部分树冠相连。因此,阳光不易到达地面,形成大面积阴影;疏林会让阳光穿透到地面,但仍然提供一些阴影。在疏林中,也能找到一些灌木和草本植物。疏林在空间设计中多与草地结合,成为“疏林草地”,夏天可以遮阳,冬天同样能有阳光照射,草坪开敞空间提供游憩、活动场地,而林下的半开敞空间,景色多姿,变化丰富,深受游人喜爱。疏林草坪应选择有较高观赏价值、生长健壮、树冠疏朗开展、四季有景可观的树种。这种林下的草坪空间较为私密,是公园绿地中极受欢迎的一类区域。

城市广场绿地

在这些公共空间中,城市广场绿地是需要考究的成荫性绿地类型之一,因为广场绿地本身的条件决定无法大面积林植树种,因而怎样在有限的空间中达到成荫性景观效果并提高游人使用率是重中之重。尤其在游客较为集中的集散广场,如出入口广场,要有草坪,更要有树荫,对于“城市广场中是否应该多种树、少种草”,这个问题不能一概而论。像城市中的广场、花坛等,如果把草地都改造成树林,虽然绿化覆盖率大幅度提高,但空间却大大浪费,降低了公共绿地的利用率,尤其是在土层较浅、行道宽度不够的地方,种树就更不合适。因而,广场绿地要尽量利用少株、单株的种植来塑造成荫性景观空间。

园林小品

园林小品中的成荫设施,如座椅、体育活动设施、儿童活动场、休息平台等,只有搭配成荫空间,利用率才会高,不然就成为摆设。许多城市在建设过程中大量学习国外景观,广场建成后空无一人。这样的广场大多暴露在夏季烈日炎炎之下,植物配置惨不忍睹,基础设施严重不足,没有适宜的休息空间与舒适的体验场所。现如今绿地中休息座椅形式已经日趋多样化,从最初的条形座椅到如今的环形、方形等,座椅再如何变化,唯一不变的就是座椅周围的绿化环境。一般选择在林地边缘,阳光直射下可以形成阴影区域的位置安放休息设施。乔木冠幅要较大,分支点要高,夏季无落果、飞毛现象等。考虑心理安全因素,在乔木下应栽植低矮灌木及草本花卉,形成竖向丰富的层次结构,作为人们休息时的安全庇护。广场规则种植林中,围绕每个乔木种植池形成一圈休息场所也是不错的设计。

其他类型成荫空间

倒影设计:水边植物树种,选择冠幅较大、形态优美的树种进行栽植,并且与水中倒影相映生辉。自然驳岸的水边常栽植柳树,南方地区树种选择性较多,如水杉、落羽衫、竹类、水松、木芙等。这些树种体态柔和,与自然水岸相融。规则式驳岸则不需要大量树种,密植成水边林地的效果,可以选择单株观形树种栽植于水中平台上,冠幅一般在2…m左右,不要太大,甚至观干植物也是不错的选择。还有许多利用阴影形成景观效果的空间类型,如园林建筑、景墙与植物的结合,居住区庭院景观的设计,园林入口处的标志植物,以及通过爬藤植物做成的景观长廊等。

3成荫景观的弊端

成荫景观环境会因自然现象的不足而造成一些不利条件。树荫东照西斜,一天之中随太阳位置的改变而变化,因此,阴影区域在一天之中不断变化,无法固定;同时,由于季节变化,植物形体变化较大,林下阴影空间完整性较差。游人跟随树荫的步子移动,暴露在太阳之下的区域就会被人们舍弃。另外,由于大乔木分支点较高,西晒现象较为严重,难以弥补。

4以北京市各类城市公共绿地为例分析植物成荫性景观空间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