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中叶以来,保护良好的生态环境,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各国政府的共识。2005年联合国《教育促进可持续发展十年国际实施计划》正式启动,教育应当承担起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功能和方向。目前的幼儿是未来建设和谐社会的主力军,他们的可持续发展思想、观念、知识、意识和能力培养,关系着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设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国基础教育承载着重大的历史责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背景,对承载培养未来建设者的学校教育提出了时代要求。顺应时代需要,学校要研究和谐教育,创建和谐校园,创建和谐学校文化。
人类可持续生活和消费方式对气候变化造成了极大破坏,严重影响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有必要将资源、能源以及同全球气候变化相关的其他问题列入幼教的教育教学、教育管理与校园建设规划之中。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以可持续发展为方向,以可持续发展价值观为核心,构建集团校园文化,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升全体师生的节约意识和能力,为成为适应时展要求的社会人奠定良好基础。这是本课题研究的目标。
节约型校园建设是我国社会经济长远发展的重要目标,符合我国国情和发展的需要。节约型学校的创建就是倡导学校重视自身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实践,为培养幼儿从小养成崇尚节约、关爱环境的良好品行,改善校园环境管理,培养新一代国民的环境素养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节约型学校的建设是节约型社会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北京明天幼稚集团自1995年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节约型环境教育,对幼儿渗透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内容。从课程建设、学科教学、绿色校园、制定和实施保护环境与节约资源制度、增建节能减排设施等方面全方位开展节约型校园的活动。
根据《北京市节约型中小学建设指导意见》《北京市节约型中小学(绿色学校)建设考核评价办法(试行)》精神,北京明天幼稚集团从创建节约型学校自身实际出发,以“我为节能减排做贡献”倡议为正式标志,师生从节约每一滴水、每一度电、每一粒粮食、每一张纸做起,认真做好节约型幼儿园的各项工作,建设极具生态思想和民族内涵的校园环境,引导幼儿和教师关注社会生态和发展问题,开展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教育,成效显著。
明天幼稚集团一直坚持的理念是:建设节约型校园不仅仅是幼儿园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一种社会责任。
二、本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主要观点,研究内容、阶段和方法
1.基本思路
本课题通过采用调查研究和案例研究,了解当前学前教育领域节约型校园建设和集团化管理模式下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在此基础上实施行动研究,采取多种有效的途径和方法,在所属幼儿园分别开展节能减排和学校管理、教育教学的相关活动,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和集团可利用的课程资源情况,探索节能型校园建设在集团化管理模式下规范化、科学化、标准化的操作模式,提出我们课题实验研究的理性思考。
2.主要观点
幼儿时期是培养节能减排意识和能力的最重要的阶段;培养节能减排意识和能力是学前教育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培养幼儿的节能减排意识和能力对于节约型社会的构建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培养幼儿的节能减排意识和能力有巨大的探索空间,幼教集团能够创造出特色鲜明的操作模式。节约型校园是幼教集团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重要特征和特色。
3.研究内容
(1)发展节能减排的内涵,完善集团化的办学理念
节能减排建设,涉及制度管理建设、教育教学建设、科研建设、信息化建设等,把节约型校园文化建设放在学校培养目标的大背景下,并纳入学校发展的总体规划中,建立健全科学化的、可持续性的和谐校园文化管理机制。我们通过创建节约型校园活动,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和教师的节约意识,保持集团的凝聚力、创造力和生命力。
(2)促进节能减排的内涵、充实学科教学的内容
创设节约型的校园环境,采取多种途径与方式,大力宣传与节约型校园文化建设密切相关的思想观念。着力改善校园育人环境,将节约型校园与教育教学活动相互彰显,营造和谐氛围,促进幼儿自主发展。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有机渗透节约型校园文化建设内容,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的作用。结合幼儿实际,使节约型校园文化建设贯穿在学校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建立适合幼儿身心特点的育人模式。
(3)提升节能减排的内涵,创新集团校园文化
从校园绿化、美化、教育化的角度,合理设计、布局,建立节约有序的校园环境,让校园每一个角落都能体现。环境育人,实现“天人合一”,挖掘环境的育人功能,抓好育人环境的构建。挖掘校园环境建设与校园文化的研究,开展节约型校园的管理与文化建设。
通过研究,挖掘节约型办学条件,优化育人环境,营造和谐的育人氛围。提炼出校园文化的规模化、科学化、标准化建设与管理策略。
4.研究阶段
准备阶段(2009年9月~2010年1月):收集资料,学习节能减排和校园文化建设理论,分析存在问题,确定研究方向。完成子课题设计方案。
实施阶段(2010年2月~2010年8月):按课题设计方案实施研究,撰写若干方面的论文、经验总结、阶段性研究报告,提炼在可持续发展和节能减排理论指导下建设和谐校园文化的策略与方法。
总结阶段(2010年9月~2010年12月):对课题研究进行全面总结,撰写综合研究成果报告。提出有建设性的规划。
5.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通过文献资料的搜集和研究,了解、追踪国内外与本课题有关的研究现状,为本课题研究提供有价值的信息,作为本课题的研究基础和借鉴。在研究过程中,及时收集信息,用以完善、补充本课题的研究。
(2)调查法:通过调查、观察、访谈等多种方式查找集团在节约型校园建设中的问题。
(3)个案研究法:跟踪典型的节能措施,做出个案分析,进一步获取解决问题的方法。
(4)行动研究法(现场研究法):通过教师共同研讨、设计、彼此观摩、共同修改等,研究出一些节能减排教学渗透的典型课例。
(5)经验总结法:及时发现集团节能减排方面的成功经验,并加以总结提炼。
三、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措施
1.加强制度建设,采用标准化、科学化的方案
为了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落实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基本国策,集团成立了以党政一把手为组长,副书记为副组长,各部门、各园负责人为组员的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统一思想,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物排放为核心。强化集团全体明天人的节能环保意识,建立了严格的管理制度,实行有效的激励政策。在实施工程中,对于遇到的问题,集团院务委员会做出集体决策。坚持开发与节能并举,节能优先,坚持把节能作为促进科学发展观的主攻方向,把减排作为保护环境的重要举措。
集团自1995年成立以来,已发展成为一个集0~6岁托幼一体,以3~6岁幼儿为主体,在海淀区拥有21所直属幼儿园,在全国各地拥有百余所联盟园的大型集团化办园机构。集团已经成为全国幼教界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现代化的知名品牌。多年来,集团坚持的“立美育人”“和谐教育”理念,涵盖了节能减排的教育内容,贯穿幼儿教育的全过程,创造和谐的育人氛围。在“立美教育”的引导下,集团推动节约型学校建设,引导广大师生员工牢固树立节约意识,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保证幼儿园各项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强化了全体明天人的节能环保意识。
为了认真落实减排工作,积极营造节约型幼儿园。集团针对自身特点严格执行绿色采购制度,对新购电器和照明产品、用水产品等在严格审核采购经费的同时,提倡采购高效节能、节水、环保标识产品。
集团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优化的、稳定的节能减排特征。一是独特性。就是在幼教领域形成了有创造、有新意的节能减排管理模式,成为区别于其他幼儿园的明显标志。二是先进性。将集团的管理、教改、教学或幼儿发展培养等方面的工作结合节能减排的内容,具有导向性和示范性。三是科学性。集团形成了较完整、系统、科学、创新的节能减排办园思想和经验,具有一套科学、规范和标准化的实施措施。
2.开展多种形式的节能减排教育工作,建设节能减排课程
在教育过程中,集团重视对幼儿进行节能减排价值观教育,帮助幼儿树立尊重包括家长、教师在内的所有人,尊重社会文化与自然形态的多样性、尊重环境资源的价值观与生活方式;通过各种教育载体对幼儿进行环境和资源的专项教育,整合民族文化和外来文化,对幼儿进行文化与社会专题教育。
(1)开展园所课程建设,呈现教育多样性
集团依据各园的区域特点、师资优势等实际情况,帮助各园发展以“立美教育”思想为核心的园所特色,涵盖了艺术教育、礼仪教育、科技教育、语言教育和健康教育等幼儿教育的各个领域,通过各具特色的教育形式来塑造幼儿的完美人格。各园依据自己的特色主题,制定特色发展规划,以促进幼儿全面发展为目标,建立美的合乎规律的教育活动,根据集团提出的培养幼儿五种能力目标组织各项教育教学活动,坚持每月一节主题教育,切实落实立美实践,开展园外自然生态课程教学,开设体现园所特色、适应幼儿发展的特色课程,例如小提琴、鼓乐、体育活动等,其教育形式的选择是生态的,其教育形态的呈现是多样的。尤其是三幼学院路生态式教育共育和七幼沙沟园自然生态的教育特色更是集中体现了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理念。
集团在保教教学中充实丰富节能、环保教育内容,将节能、节水、节粮、节材等教育内容纳入教育活动、游戏中,真正落实节能环保进校园、进班级。在全集团举行了“我爱环保,我爱幼儿园”主题活动,首先创设了良好的节能减排氛围。各园利用升国旗仪式,教育师生树立节约、环保的意识,并加强对教师的节能宣传教育和培训,再由教师在教学中对幼儿进行宣传和教育。
各园加强节能环保知识教育,将节能、节水、节地、节粮、节材等教育内容,以宣传牌悬挂、宣传海报张贴等灵活多样的形式进行宣传,将“节约型社会建设带动节约型学校建设”思想纳入保教活动中,开展一系列的游戏活动,提高对幼儿节约意识的宣传力度。
集团与学前教育杂志社、《现代教育报》、海淀电视台、《海淀城市周刊》等媒体合作,强化媒体在节能减排宣传的影响力。电视宣传开展得有声有色,节能减排内容也丰富多彩,幼儿园自己设计剧本、自己提供拍摄素材供给海淀电视台,同时增加了家长、幼儿、教师齐参与的互动内容。这些都展示了教师的节能减排意识,向社会传递了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理念和方法。
关键词 高等职业学校 营销专业课程 理论和实践 研究报告
研究高等职业学校营销专业课程的理论和实践,我们认为至少应该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从理论与实践两个角度探索营销课程如何能较完整地形成营销专业教育预期的教育成果,这是本课题的理论要求;而设计具体的理论课和实践课教学方法以体现如上的课题的理论要求,是本课题实践的必然结果。
一、研究背景
不管在高等教育领域还是中等教育领域,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完全不同的两种类型的教育在教育界早已达成了共识,但是在教育实践中,准确地说在理论教学实践上,职业教育中的几乎所有课程都完全模仿普通教育的教学方法已经变成了一种通例,把完全区别于普通教育的实践教学课程变成仿照普通教育的实验类课程,也已经成为了共同做法。探索高等职业学校营销专业理论和实践课程教学应该遵循的教育教学规律(即理论基础),并设计出营销理论课和实践课进行教学的具体方法(即实践性),是本课题的主要宗旨。
职校生与普教生相比虽然在理论知识的掌握上略逊一筹,但在实际操作技能上应该有一定优势,特别应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这不仅是职业教育对各类职校生的要求,也是他们以后从事自己职业生涯首先必须具备的“物质”条件;国家就业政策和劳动力市场对高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提出的要求以及他们与普教生相比,由于学历问题带来的更大的就业压力,对他们实施动手能力教育就有了“精神”条件。这就要求高等职业学校把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而不是把理论知识的掌握放在第一位。但现实的做法如上所述,“职业教育中的几乎所有课程都完全模仿普通教育的教学方法已经变成了一种通例,”这种“复制”普通教育的做法自然而然是培养不出具有熟练的动手能力的“蓝领”人才的。
营销学与其说是一门博大精深的理论,还不如说它是一种源于企业商业实践又指导企业商业实践的操作工具和方法,正因为这样,营销理论的研究以营销活动实践作为基础显得更有意义。本课题就是在研究改革营销理论课教学方法的基础上,设计出营销实践课程的教学方案。
二、理论基础
本课题的理论基础就是从高等职业学校营销专业理论和实践课程的特点出发,探索该课程的教育教学规律,并为营销专业课设计理论和实践教学方法提供理论依据。如前所述,如果认为普通教育重在为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输送基础理论、科技研究和知识创新型人才,与之相比,职业教育就主要为企业造就生产、经营和服务的应用型人才,这是我们该项研究的一项理论认同。在这一理论基础上,高等职业学校的教育目标,应该把培养学生的能力放在首位,即以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作为教育教学的主要内容。体现这一教育思想的理论和实践教学,都必须以学生是课堂主体、教学重视过程、培养学生开放式的思维能力、与实践紧密结合的方法等观念作为教学指导思想,以培养学生的动手、社会活动和实践等能力为教学目的。
我们对如上教育思想的具体阐述如下:
1、课堂学生主体思想。关于谁应该是课堂的主体,是教师还是学生,形成了“教师主体”、“学生主体”和“教师学生双主体”等思想,我们赞成学生是课堂主体的思想。课堂学生主体思想是指学生是课堂的主角,教师的教学活动应该围绕学生的现实情况展开。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启迪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而不是教给学生现成的知识。教师要做的,是给学生营造一种能调动其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课堂氛围。当然,课堂学生的主体作用是和教师的主导作用相互结合的。比较形象的说法是,课堂上,师生之间的关系更像导演和演员的关系,而不是传统教学中师生之间的关系更像演员和观众之间的关系。
2、教学过程性原则。这是运用启发式教学方式,变以往的把现成结论直接告诉学生,让学生记忆该结论的传统教学方法为启发和鼓励学生探索结论产生的“过程”的方法。过程教学有利于启迪学生的创造力,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
我们知道,现代营销学理论是以美国学者菲利普?科特勒为代表的一大批学者在综合前人的理论并紧密结合现实的营销实践基础上创立的,营销理论本身就来源于实践。把营销学的每一个理论成果“还原”成它的形成过程,使学生对营销理论的神秘性彻底解除,对于提高学习的兴趣,达成学习效果意义非常巨大。
其实,现代教育不仅要求营销教学,也要求所有教学把过程教学,而不是把结果教学放在首要位置,因为过程教学是送给学生打开知识宝库的一把钥匙,而结果教学只给学生的是知识财富本身。毕竟,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3、开放式的教学思维。思维开放性要求教师通过各种各样的课堂形式,使学生敢于向各种权威、课本、教师、“定律”挑战,而不迷信定向思维中现成的课本中的“结论”,以逐步养成学生发散性思维的习惯和能力。
营销理论的特点是它和现实的紧密结合,这就要求学校在教学的方法、内容和手段等方面采取开放的教学模式;又由于营销实践的不断创新,在教室里的纸上谈兵的教学方法是脱离实际的,也不可能在学校通过一些模拟活动教会学生从事营销工作,必须让学生走向社会,在社会的实践过程中逐步养成他们成熟的营销素质。这就客观上规定了营销教学必须是开放性教学。
营销教学开放性的特点,也要求学校在制订教学计划、实施教学过程和进行教育结果评定时必须以全新的开放性观念进行操作,用传统的封闭式方法进行营销教学过程管理不仅与营销理论的内在要求背道而驰,在效果上将达不到营销教育的目标。
4、与实践紧密结合的方法。如前所述,营销理论是来源于实践又指导现实实践活动的理论,进行营销实践是必不可少的。这个实践活动,要求学生走进社会进行现实的实践活动,因为“真枪实弹”的实际操作比任何形式的模拟活动效果要好得多,后者只能被认为是一种“演练”。其效果自然会大打折扣。
三、教学内容安排和教学方法设计
根据我们对高等职业学校营销课程实施教学方法的理论认同,即把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放在首位,这样就应该加大实践教学的比重,由此,设计全新的教学方法的基本思路就已经变得清楚:这就是只要服务于培养学生能力的任何教学方法都应该有用。具体方法如下:
1、通过学科课程使学生掌握营销基础理论,可以采用讲授、问题探究、知识竞赛、演讲和案例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学科课程主要包括基础理论课和专业文化课程,在这里我们主要是指营销专业理论课。与传统的学科课程中培养学生营销学基础理论的方法不同的是,变教师的课堂“一言堂”为教师和学生的“群言堂”。不同于以往的教师的满堂灌的讲授,这里的“讲授法”既有教师的讲授,也有学生针对某些问题的讲授。“问题探究法”是一种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课堂讨论形式,这种方法对于深入的理解基本理论、发现问题和活跃课堂气氛效果非常理想。营销知识竞赛、营销专题辩论赛和演讲等教学方法,都是理论教学可以采用了的重要方法。案例教学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也会使学生掌握活生生的营销理论。采用这些方法的目的是让学生熟练、灵活和深刻理解并掌握营销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理论。这些理论课程的教学方法虽然在形式上各不相同,但它们没有本质的区别,都是变传统的讲授教学方法中以教师为课堂主体的单向传授为以学生为课堂主体的双向、立体和多维交流,变传统教学法中的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师的授课内容为学生主动学习科学理论知识。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中,教师在课堂上主要带着“嘴”,学生捧着“耳朵”就可以完成整个课堂教学。这种新型互动的教学方法,要求师生都带着嘴、耳朵、眼睛、手等所有“身体器官”去上课,当然更主要的是他们都带着思考问题的大脑进行课堂交流。问题探究、知识竞赛、演讲比赛和案例教学只不过是这种方式的具体形式。
2、在活动课程和隐性课程中培养学生的营销素质,宜采用活动、环境、情景和过程等多种教学方法教学。活动课程主要包括学生会、团委和学校各种学会、兴趣小组举办的文体、科技、劳动、娱乐等活动。隐性课程是通过那些难以预期的、伴随着正规教学内容随机出现的,对学生有潜移默化教育的一种课程。它是学生在正式课程和非正式课程之外的学习经验。学校的隐性课程包括学校的物质文化载体,如校园建筑、文化设施等;学校行为文化载体,如校领导、教职工的风格和品行、校纪校风等;还有制度及墙报、宣传栏、校内报刊和电视等等。
在传统的教育教学中,这两种“课程”学校并没有纳入正常的教学计划,不是真正的课程,但如果在这些活动中有意识的引入营销教育的内容,或者把它们纳入营销教育教学计划中,对形成学生的营销意识将是最直观、最直接和最生动活泼的方式。这里的“营销意识”和前面提到的“营销素质”,是一种沉淀在人意识中的营销自觉行动。当然,在实施活动课程的教学时,要注意一是不要露出活动的目的是为了教学的痕迹。因为活动课程在许多学校如果暂时还不是“课程”,而是课外活动,那么过多地强调其“教育”的功利目的,效果往往会适得其反;二是要使活动的形式生动活泼,并要求活动的内容服务于形式而不是相反。环境、情景和过程教学方法主要是想通过潜移默化的作用,特别是在隐性“课程”中,有意识在校园内营造一种营销教育的氛围或营销教育环境,并把经典的营销案例和现实的销售活动情景化,即让人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对进一步养成学生营销意识也起着关键作用。
3、用实践课程锻炼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采用实地参观、模拟操作和承揽现实业务等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实践教学课程在有些普通教育的名牌大学也常常被忽视,许多高等职业学校的实践课程采取的主要方法也是实地参观法,例如参观商业区经常出现的促销活动,拍摄户外广告和翻录电视广告进行分析,收集有些厂商各种商品的价格情况进行定价策略分析等,这些无疑都是实践教学中长期积累的比较好的实践教学方法,但除此之外还可以采用另外一些方法:比如让学生针对某一产品或品牌制作电视广告、广播广告和灯箱广告,让学生对于某一饮料,随机拦截过路客进行口味测试,在小区或商业区做一具体商品的现场促销,对某一产品制定推广方案并写出策划书等等。如果有些学校有实训基地或者自己的咨询公司,或者和校外的咨询公司有教学或其他的业务联系,让学生能参与一系列现实的营销策划过程或者实习,效果更好。也可以请这些咨询公司的业务人员讲课。现实实践活动对形成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效果更明显,作用更大。
四、教学效果检验
我们对于高等职业学校营销专业课程的理论和实践的设计目前还停留在研究报告上,其效果应该接受实践的检验。除了进行具体的课堂实践以外,可以用如下办法衡量这种教学的教学效果:
1、在校生营销能力的评价。对学生进行任何一种能力的客观公正评价是一项比较困难的工作,它不像衡量学生的理论知识的掌握可以通过考试方式来达到。因为要量化学生的营销能力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况且人的能力还受个体主观因素之外其他的客观因素的制约。但我们还是能找到对学生营销能力进行评价的一些方法。
⑴评价原则。对学生营销能力进行评价的目的和原则虽然很多,但集中起来不外乎两条:即要遵循对学生尊重性原则和对评价结果的反馈性原则。对学生尊重性原则是指对学生营销能力进行评价时,不能有意或无意地把学生分成不同等级;结果反馈性原则是指评价的目的一是为了发现问题,以便学校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二是为了使学生发扬成绩,纠正不足,以利发展。
⑵评价方法:有两种:一种以学生自评、班组互评、教师导评、家长参评、学校总评等方式,用问卷、评语、考核、测验等办法,定时给学生评价。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能较全面评价学生营销能力的各个方面,并能把许多无法量化的因素进行量化,以方便评价。缺点是主观成份所占比重较大。
另外一种方法是把学生的营销能力根据课程的内容分解成学分,用学分制中的必修课、限选课和任选课的办法考核。这种方法优点是能较客观地评价学生,缺点是实际操作难度大,而且不能全面地衡量学生。
⑶反馈和控制。通过评价能及时发现学生营销能力的薄弱点,及时引导学校的教育教学方向,并最终达到提高学生营销能力的目的。
2、毕业生营销能力的评价。毕业生营销能力评价是一种社会评价,较之学校评价能较客观的反映学校实施营销能力教育的质量,但由于这种评价的滞后性,使学校的教学工作不能及时改进。
⑴评价方法:访谈式、函调式和毕业生问卷式。
⑵反馈和控制。如上所述,由于社会评价综合了各种因素,并在综合中淘汰了大量无足轻重成份,所以社会评价能较客观地反映学生营销能力的真实情况。所以,学校如果能和社会建成毕业生营销能力状况的反馈闭合回路,使学校能认清适应社会需求的差距,从而不断地和更好地调整办学思路,以适应社会需求,将会使教学质量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
参考文献
(一)构建教师和学生主动发展的实践模式
(二)教师在其教育教学工作中获得主动发展
(三)学生在其学习活动中获得生动活泼的主动发展
二、研究内容
首先,通过优化人际关系,为师生主动发展创造适宜的人际环境;第二,优化师生抱负水平,让教师和学生真正意识到群体目标的实现依赖于群体内个人目标的实现,使自己在确立工作和学习目标时,主动与群体目标结合起来;第三,改善师生发展的外部环境,并开展超越自我活动,推行合作性的活动化教育教学方式,加强以人(师生)为本的校本课程建设,让师生获得成功的学习体验。
三、研究方法
课题研究过程中主要以行动研究为主。在课题研究准备阶段,对于与课题研究目的和内容相关的理论文献的梳理,以及对于实践调查是必要的。因此,采用了理论概括和文献研究以及调查的方法;在构成研究假设以及研究结果讨论中主要采用了理论抽象的方法;研究过程中各种研究措施与实践结合是研究者的反思和观察是主要方法;研究中对于学校在优化群体中的成功做法有助于课题实施。适当采用经验总结的方法可以免去不必要的重复研究。
四、课题研究主要的实施策略
(一)建立民主宽松的群体氛围
形成群体成员的合理组织与重组,开展集体活动和竞赛,改革学校管理,做到权力下放,责任到人,增进干群之间的相互了解,实行民主管理,接纳群众参与管理。
(二)探索校本教研,打造现代群体学习型校园
为教师制定成长规划,建立个性化成长档案。合作互助,发挥群体智慧,引进外智与以校为本相结合,改善教师心智模式,学以致用,加大教改力度,重“名师”培养,鼓励教师超越自我。
(三)探索“群体优化,主动发展”的德育活动模式
1实施“自主教育”,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全体学生参与学校管理,努力按照校训“参与、明理、求美、创新”充分实现自我价值。
2开展“社会实践”、“中队勤日周”、“自主十分钟”、“班干部轮换制”、“小博士论坛”等活动,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
3探索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参与的教育机制。
(四)建立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
1研究调动学生积极性的策略和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课堂教学策略。
2研究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策略,切实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3初步尝试“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策略研究。
五、研究取得的效果
(一)完善了管理机制
第一,制定了教师在校一日生活规范,学生在校一日规范,用两规范约束人。严格常规管理,按考核方案办事,这为后绩发展打下了基础。
第二,抓科研兴校,科研育师,走可持续性发展的道路,以实施符合校情的教育教学策略。着重抓了课堂教学改革试验,从学生实际出发,建立有效的以学生为主体的德育运行机制和教学模式。
第三,以学校整体环境建设为突破口,通过对学校物质环境、心理环境、人际环境建设形成和谐奋进的育人环境。
第四,积极稳妥地推进学校内部管理改革,聘任制,评聘首席教师。
第五,开发社会上教育资源,树立大教育观,实现教育社会化。开发社会教育资源-请外教-办英才学校。
第六,反思原有经验不断推陈出新,走可持续性发展的道路。
(二)树立了终身学习的理念
教师的专业发展要求教师必须与时展的脉搏共存,要求教师关注教育教学改革动态。如果漠视时代和教育的发展,拒绝学习,接受新东西,墨守陈规,安于现状,最终必将被淘汰出局。
(三)建立了学校民主和谐宽松的人际关系
我们强调建立教师与管理者人格上的平等。引导教师确立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的意识,帮助教师在群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显示自己最大的才能。相信每一位教师都是强者,依靠每一位教师办好学校,在校内构建起尊重、理解、沟通、信任的人文环境,在学校大利益大荣誉的引领下,实小每一位教师的团结、合作的群体关系和实小精神体现得非常充分,也为我校每年的教学质量一直保持领先的水平奠定了基础。
(四)科研引路,促进了教师主动发展
科研引路,课题激活是学校发展的驱动力,促进教师不断完善自我,超越自我,主动发展。我们建立了以校长为首的教科研领导小组,制定了教科研方案,鼓励教师撰写论文,聘请区、市教科研专家到校做专题指导,形成了教科研工作的完整组织系统。
(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我校在2000年开始使用景山教材时,就着手进行了校本课程建设,从内容上,针对我校的校情和学生的年龄特征,我们确定开发了如下板块的校本课程,见表1,并逐渐形成了校本课程体系。
多年的研究与实践表明:在校本课程的建设中,教师的科研能力与教学水平获得很大提高。而且向其它学科进行辐射,并能利用、依靠其它学科的知识,回应教学重、难点问题,培养了教师的综合素质,又使其逐步向复合型教师转变。
(六)形成了有效的德育运行机制
在学生所有素质中,做人是根本,因而德育成为学校工作的首位。学校建立了完善的德育管理机制,在德育过程中体现教育效益。为了做好德育工作,本课题采取分不同年级、不同年龄阶段、分层推进的形式,对学生进行良好行为习惯训练,并逐渐内化为学生人格形成,找到学生自我教育的载体,从而构建学生人格的生成机制。
(七)学生主动发展
在专家们的指导下,学校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轻松、主动的进行学习。转变了以往被动、单一的学习方式,着力营造一种宽松、自由、民主的学习氛围。
六、结论
本课题研究从实践的角度证实了研究假设,主要可以表述为以下结论:
(一)学校教育应该促进教育主体和谐发展
教育主体的和谐发展:一是教育主体件发展的平衡性。教育过程中不能以牺牲教师的发展来换取学生的发展,忽视教师的发展,难以使教师有幸福感。现代学校教育的主体应将教师纳入其中。二是教育主体个体发展的和谐性。从哲学角度看,学生素质发展可以概括为感性和理性两方面,只有二者平衡才能实现其和谐发展,教育只有促进二者的和谐发展,才可能实现他的本体价值和功能。
(二)宽松民主的群体氛围是实现群体优化的关键
“人际沟通一认同目标一参与活动一实现发展”是实施群体优化的基本逻辑。本研究效果在实践中的显现的机理在于建立宽松民主和谐的群体氛围,只有在这种氛围中才能实现人际沟通,只有在和谐的人际关系中,群体成员才能把集体目标作为个体目标,个人与集体的目标的一致性,引导群体成员形成合力,产生巨大的向心力,将大家聚集到集体活动中来,为集体活动目标的实现献计献策,通过活动实现集体目标,同时各得其所的获得发展。
(三)合作性的教育教学方式是群体优化的基本活动方式
在优化的群体中,学生获得了安全感,他们的潜能可以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教育资源更加丰富。师生个人的活动目标与群体目标融合起来,实现个人目标与完成群任务统一起来,群体内的竞争是在合作基础上的竞争,最大限度地降低了师生的挫败感。在和谐的群体氛围中,不仅学生间能够实现彼此优势互补,扬长补短,而且教师间能够形成教育教学工作的共同体,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异质”成员构成的群体。
(四)群体优化有助于校本课程开发
新课程计划的实施,从根本上改变了教师的角色。教师不仅是课程的执行者和实施者,也是重要的课程开发者,尤其是校本课程的开发者。开发校本课程单靠教师个人力量难以完成任务,必须有教师团队和学生配合的共同参与。教师们在校本课程开发中转变了观念,增长了才干,促进了自己专业化发展。
一、课题的提出
(一)现实依据及必要性
1、依据《美术课程标准》及《大纲》要求
《美术课程标准》提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课程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审美能力;(2)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3)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4)形成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5)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
《课标》中指出“美术教育在于激发学生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使之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美术欣赏是学生通过对大自然、美术作品、生活环境的感受、想像、体验、理解和判断等一系列相互联系的心理活动,达到以美促知,以美启智,以美怡情,以美促能的教育效果。从而获得终身的、可持续的审美创造力。如何提高欣赏课的教学质量,值得我们美术教师去研究和探讨。
2、目前小学欣赏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课程(课型)不被重视。我区现使用人美版教材每册美术19课,专题欣赏只有1-2节课。市区级赛课活动中,容易出课堂效果的往往是实作课,许多学校对美术教师的考核机制和评价标准只看学生的绘画作品……于是,美术课程偶被挪作他用,各级赛课的“指挥棒”导向,学校的评价标准,让许多教师放弃上欣赏课。
(2)欣赏课教材与学生认知脱节。我区现用人美版美术教材,每册一般在开始和结尾各安排一节专题欣赏课,但这些课程的内容普遍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脱节。出现知识性、专业性上浮,趣味性偏低的局面,课程一旦游离于学生感知之外,欣赏难以直抵心灵,触动共鸣。长期下去,学生与老师都会丧失教学兴趣。
(3)美术教师专业素养与欣赏课发展的不均衡关系。教师素质直接影响学生的欣赏能力。尽管,我校的美术教师均为专业美术院校毕业的专职教师,但欣赏课教学关乎这个教师的美术专业知识、其他领域知识、理论结构、表达方式等综合人文素养。对于综合性强的欣赏课教学,大家都感到难以驾驭。
(二)课题界定及研究的重要性
1、小学美术欣赏的概念界定
欣赏:欣赏就是从一个作品中发现有意义的地方,慢慢去品味,得到一种很愉快的感觉,是个看似简单却十分深奥的东西。
美术欣赏:美术欣赏是对美术作品进行欣赏,是运用感知、经验和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联想、分析和判断,从而获得审美享受,并理解其作品背后的艺术现象的活动。
2、小学美术欣赏的重要性
美术欣赏教学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重要课业形式,是学生全面发展教育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罗克韦尔・肯特曾说过:“艺术的最高目的,就是使人们更深地懂得生活,进而更加热爱生活。”所以,作为美术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同时,不仅仅是在课堂上欣赏好一张画,一件工艺品,而更重要的是带动学生能独立的去认识美,有选择的接受新的观念。同时应重视思想素质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把他们引向健康、文明、积极向上发展的道路。
因此,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本美术教研组确定了《小学美术欣赏教学的实践研究》这一课题。
二、课题研究概况
(一)研究目标与内容
一、实践目的
现在老龄化越来越严重,老人的数量也在不停的上升中,而且越来越多的老人都是独居的行驶在生活着,就我们村里里就有好十几户的独居老人。为了表达我们对老人的关爱,也是为了去慰问一下他们,能够在我们有空的假期时间里,尽可能的多陪陪他们,让他们的家也能热闹点,看到他们脸上的笑容,那就是对我们好的报答了吧。
二、实践过程
我们一共只有4、5个人,首先收集一下村子里关于独居老人的资料,具体地址是在哪个地方,然后我们由近及远的一个个去拜访,我们去拜访的同时,也想着不能空手去,所以几个人都将自己平常的零花钱拿出去去买点东西,在父母知道我们的'事情后,也是大为支持我们的做法,都纷纷赞助了我们一些,我们就去准备了一些东西要送给那些独居的老人。
我还记得我们去第一家的时候,那位爷爷还没有反应过来,我们就两个人自觉地把东西搬到他的家里,其他的人都留下来陪着爷爷,认真的向他解释我们的来意,因为年纪很大了,爷爷的耳朵不是很能听得见,我们就耐心的将话一个字一个字的告诉爷爷,让他能够明白我们的用意。他知道我们的来意之后,我们都看到他的眼角湿了,我们心里真的也酸酸楚楚的。之后我们陪了他很远,逗得他笑呵呵的。
之后我们也在半个月里,走了十几家独居老人的家里,送上我们的关爱和祝福,看到他们高兴的眼神,我觉得我们做了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我自己都很高兴。
三、实践感想
这次的社会实践的意义是真的很大,我也更加了解了独居老人的孤单和落寞,在他们年轻的时候也是意气风发过的,现在垂垂老矣却身边没有一个陪伴的人,让人觉得很心酸。我之后一有时间我都会去看望他们的,让它们能够在晚年的时间里,感受到我们带给他们的快乐和温暖,虽然只是杯水车薪,但是却是我们的心意。希望更多的人能够注意到这个群体吧。
沙坪坝区教育科学规划“教师成长科研课题”成果评审报告书
课题名称
小学低段经典古诗诵读实践研究
立项文件课题名称
课题批准号
(填写立项文件批号,课题编号)
2020 -1-小133
评审组
课题负责人
孙小玉
课题团队成员
蒋政、张凤、徐文静、朱春燕
结题方式
学校评审组组织会议结题
研究成果呈现形式
结题报告( √) 课题论文() 课题汇报课(√ )
校本教材() 课题研究反思、案例集( √ )
学生成长记录( √ )
课题组自评意见
(不少于500字)
主要填写研究的问题是什么,解决问题的方法、过程,研究的成效(包括:成果和效果)
现阶段,学生的语文素养亟待提高,本课题旨在通过古诗诵读和背诵提高学生的古诗知识储备,侧面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具体分别为:1.通过实践研究,提升学生文化素养,进而侧面提升学习效率。2.通过诵读实践,形成反思、策略、教学设计,进一步探究小学低段学生的诵读学情,归纳古诗文诵读的策略,总结古诗文诵读的实效。3.教师能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诵读内容,同时要做诵读的先行者,实现教学相长。
我们从以下方面实践:1.通过每日诵读,培养学生坚持读诗的习惯,让学生了解更多古诗常识。2.教师根据班级学生的情况设计诵读策略并付诸实践,采用观察、问卷调查等方法适时调整,形成反思、策略、教学设计。3.教师给学生选择诵读内容,先自己诵读并尝试达到背诵,根据学生的诵读效果不断修改,教师的语文素养也能在与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得到增长。
研究成果:课题组有关古诗的教学共四次,开展了“日有所诵”、“课前三分钟背古诗”、“古诗大会”等实践活动,探索了素读、诗配乐、根据古诗讲故事等多种诵读策略。
研究效果:1.学生语文素养得到提高,拥有坚持读诗的良好习惯。2.教师的古诗储备增多,专研能力更强。经过这一学年的不断探索,教师的知识储备增多,专研能力提升了。教师在指导学生诵读前会做诵读的先行者,这就让教师的古诗储备增多,课堂中旁征博引信手拈来,古诗教学更富深意,更有趣味。教师们也不断专研,通过对古诗的深入探寻,形成了一系列自己的经验论文、反思。在教学中,教师通过自主学习和课例学习以及相关实践活动等多种形式,唤醒教师的问题意识和责任意识,促使教师由“要我研究”到“我要研究”,从被动转变为主动,积极参与课题研修,专研能力有所提升,以更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古诗研究中。3.提高了古诗教学效率。课题组集思广益,在教研活动和其他诵读实践活动中总结出一些诵读策略,这也让古诗诵读形式多样化,为以后的古诗教学或古诗诵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让学校的语文教师们在古诗诵读方面更有方向,注重对古诗教学的优化和创新。
课题负责人签字:
年月日
课题承担单位意见
评审组组长签字:
评审组成员签字: 年 月 日
区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评审意见
每天看着父亲辛辛苦苦挣的钱来为我交学费我很心酸,所以使我产生了一个想法:假期去打工。这样能使父亲减轻些负担,更是我知道挣钱的不易。我打工的地点是黄柏寺的一个农家院,那里平时不怎么忙,要求并不是很多,因为我打工的老板就是我父亲的同学,他也没有像饭店似的那样要求我。
二、实践的内容:
每天早晨8:30起床,晚上不确定,因为这里不像是大的饭店有定时定点的工作时间,晚上有客人就接待。每天早晨起来我就用快的速度洗漱,在这里可不像是在家里了,要迅速的洗。然后扫地、擦地、擦桌子。再准备今天一天要用的'东西,比如说餐具、筷子、茶壶、暖壶和餐巾纸。然后就开始吃早饭了,吃完了以后我要洗碗还要蒸米饭。如果有客人了我负责拿餐具和筷子还有给客人沏茶水(通过这段时间我了解到一般的年轻人不喜欢喝茶水)点菜(点菜的时候要了解客人喜欢吃什么口味比如说辣的、口味重的,不爱吃姜、葱香菜的,这都是慢慢学到的)。然后撕下一联给厨房,才做好了以后我还要负责端菜,客人走了以后要马上收拾餐桌的餐具,迎接下一个客人。
三、实践的结果:
因为这是我父亲的额同学开的农家院,所以没有要求我什么,因为天气的原因所以我每天穿拖鞋,下雨天的时候很滑,现在才知道,所以以后要改进。为了漂亮我每天散着头发所以一直与那天端菜的时候掉进去一根头发,幸好我发现的及时,要不然会造成严重的后果。由于那里偏僻所以才的价格有点贵,我建议老板应该减一点钱,以免没有回头客。
四、实践的总结或体会:
通过这22天的打工时间,我觉得我自己体会到了父母挣钱的不容易,我以后要体谅父母。还有在服务行业不能穿拖鞋应该穿适当的衣服,头发应该梳起来免得掉进去头发或者梳起来可以和客人更好地沟通,使客人能看见我们的眼睛,因为眼睛是心灵的窗口。打工已经结束了,但社会打工给我带来的巨大影响却远没有结束。它使我们走出校园,走出课堂,走向社会,走上了与实践的相结合的道路,到社会的大课堂上去见识世面、施展才华、增长才干、磨练意志,在实践的中检验自己。
半个月的社会实践的虽然比较辛苦,但是也充满着欢声和笑语。是庆幸?还是依恋?回想起来,才发觉,原来乏味中充满着希望,苦涩中流露出甘甜。
本次实践的单位是目前以代理低温新鲜食品和饮料为主的xx行商贸有限公司,主要代理的品牌有:xx、xx等低温产品。
二、实践概述:
本次暑期实践分为两个阶段,试工阶段和正式上班阶段。
(一)试工阶段:
试工阶段是三天,地点在xx购物广场,试工阶段主要是学
(二)正式上班阶段:
正式上班时间是xx月14日,地点是在xx广场xx超市。来到上班地点之后才明白公司只安排了我一个促销员在那里,那里的所有事物全权由我负责。公司只安排了我一个促销员,不存在人员的分工,所有的产品都是我一个人负责。除了要促销产品以为还务必收货、上货、退货、申请产品的免费品尝,所有这些流程我都务必在很短的时间内学会。
三、实践总结:
在实践的过程中,不管是自身、公司还是超市本身都存在着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总结有以下几点:
(一)自身:前期学
(二)公司的业务员办事效率有待提高,尤其是质量检验报告的打印和发送,几乎每次都会出现错误,检验报告一旦出错货物就不能收进仓库,冷藏的货物容易变质。一连串的问题都会出现,影响销量。
(三)实践体会:
本次暑期社会实践感慨良多,总结有以下几点:
1、要想做好工作,良好的沟通是关键。无论是与同事还是顾客,沟通都是很关键的,尤其是工作之初,很多事情都需要良好的沟通,掌握良好的沟通技巧是提高工作质量的保证,沟通不好,事情解决不了,影响情绪,销量就会降低。人与人相处是一门很有学问的艺术,人与人的相互适应、相互包容、相互理解促成我们良好的.人际关系,使我们处在一个和谐的工作环境之中,工作质量自然就稳步上升。
2、顾客是上帝,领导也是上帝。相对于服务行业来说顾客就是上帝,只要把顾客伺候好了,一切都好办。这句话真的一点都没错,在工作的过程中有时候难免遇到比较麻烦的比较刁钻的顾客,但是只要我们语气缓和点顾客还是比较满意的。再者,领导也是上帝,这是我从xx酸奶促销员被赶走的事情中领悟出来。领导是就是领导,作为领导工作上就要尊重他,服从管理,与领导绝对不能有正面的冲突。
3、努力、努力、再努力!虽然是短期的实践,但是暴露出了我学总结经验,学好课本知识的同时也掌握谋生的手段。期望下一个暑假实践会有所提高。
4、后,十分感谢xx行商贸有限公司给了我这次实践的机会,也感谢那些在工作中帮忙我的超市员工和促销员。
【关键词】伙伴;模式;报告
一、本课题的理论意义
将新课程倡导的先进理念用通俗亲切的方式表述出来,特别是让教学一线的教师和学生都易于掌握与接收。在襄阳市教研室曹松山老师的领导下,我们英语教研组掌握了大量的理论基础。从感知,到理解,到巩固,最后运用。从输入,到内化,再到输出,我们采用了Preparation(准备),Presentation(呈现),Practice(练习),Production(运用)和Progress(评价)的5P教学模式。除此之外,我们也积累了一定的实践基础。本次课改前的JEFC教材,提出了英语课堂教学的五个教学步骤(复习、呈现、操练、练习、巩固),俗称“五步教学法”,在实践中我们已十分熟练,并得心应手。这是我们研究“伙伴课堂教学模式”重要的实践基础。在实践中,我们进一步丰富了伙伴教育的内涵。我们不仅研究课堂教学的方式与流程,更试图研究参与教育的各主体之间的关系到底如何把握,以及怎样在具体的教学中体现这种关系,并让这种关系产生“正能量”。
二、本课题的应用价值
课题研究必须在理论指导下进行,而研究的过程和结果又反过来验证相应的理论和拓宽新的理论。我校的伙伴教育与实际教育教学工作结合紧密,课题研究必将同步伴随着教育教学方式和内容的显著变革,带来的实际效果必将十分明显,而且前进的每一步都将是理论支撑下的自觉行动;“伙伴课堂”模式需要培养学生的相处、交往、互动、合作能力,使教学的三维目标有落地点,是学生素质教育的一个具有时代气息的重要内容,也是特色德育工作的一个很好的切入点;我们的研究工作具有推广的条件和价值。
三、课题的创新程度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虽然是对课堂流程环节的优化,但非常强调“伙伴校园”文化的影响,强调先进的理念与课堂教学实践的对接,从理念到措施到目标用一个主题贯穿,具有高度的统一性,也易于理解和把握——即建立伙伴人际关系,采取伙伴合作的方式,实现伙伴发展的目标。课改的重心在课堂,但不仅仅拘泥于课堂。我们的课题视角范围广阔,以伙伴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为龙头,向课堂教学、德育工作、队伍建设、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特色创建的方方面面拓展。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内容
进一步挖掘伙伴课堂的核心理念,与实践研究相辅相成;形成伙伴课堂的基本模式:伙伴导航自主探究伙伴互动反思互查;形成“伙伴课堂”特色课型,积累相关经验;伙伴课堂的目标评价体系的建立;伙伴校园文化的培育。
五、课题研究的思路
(一)研究视角
课堂教学是一个整体系统,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受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和影响,所以我们的研究视角既要关注课堂环节设置的有效性研究,还要关注其他方面的影响。除了伙伴课堂教学模式在各学科、各种课型中的推行实践研究外,我们还把以下6个跨学科的子课题做为课题研究的有机组成部分。
(1)《基于伙伴课堂理念的校本培训》研究。
(2)《伙伴文化的打造和伙伴行为意识的养成》研究。
(3)《伙伴课堂的评价》研究。
(二)研究方法
本课题是以对比实验为主,同时在研究中还辅之以调查研究、行动研究、自然实验研究和问卷法、经验研究法、讲座法、专题研究法、总结法等,积极探索有效课堂教学策略及教学模式,确保本课题得以高效的实施。
(三)研究步骤
如今,暑假已经即将结束,我的实践工作也已经停止。在此,我对自己实践期间体会到的社会和个人体会做报告如下:
一、暑假工作
今年暑假,我放弃了轻松惬意的暑假生活,并靠父母的指点和引导,在xx工厂找到了一份临时的暑假工作。
虽然是在工厂工作,但对于我这个缺乏经验的大学生而言,却也能得到不少的体会。在工作上,作为暑假工,我负责的主要是一些不需要技术和经验的简单工作。虽然听起来挺简单,但在实际的工作上对于工厂却有着十分严格的要求规定,即使是暑假的临时员工,在工作质量上也必须严谨细心。
在这段工作中,我经历了一个月的时间。不得不说,虽然每天的生活都听充实繁忙,但一直重复同样的工作却也十分枯燥。但好通过自身的努力,工作方面也有了很多进步,让我在岗位上也渐渐有了一些成就感。
二、个人情况
在实践中,我除了每天的`工作,其实在休息的时候,期待的就是和其他同事一起的交流。在工作上,我认识了许多的朋友,并通过和他们的交流,扩宽了对社会的认识。
并且,通过交流和学习,我大大的提升了自身与人沟通的能力,认识了许多在校园中学不到的经验知识。
三、思想变化
通过这次的工作,我认识到了社会和校园的一些区别,也感觉到自身对于社会而言,还有很多的不足。这些不足并不仅仅是专业和工作的能力,更多的是经验和自身面对事物的态度与责任感。
但经历了这次的锻炼后,我的在一定程度上融入了社会,并掌握了一些经验和能力。这些都让我的意识到作为一名大学生应该怎么去学习、去发展。相信在今后的校园学习上,我也能做的更加出色。
暑假匆匆结束,虽然今年的暑假过的十分辛苦,但我却收获了满满的回报。相信在今后的学习中,我能得到更多的成长,在人生中开辟属于自己的道路!
xx青少儿教育
实践时间:
7月1日——8月28日
实践内容:
辅导小学三年级至五年级语文。为了丰富自己的暑假生活,增加社会实践经验,增加自己的耐心和责任感,更多的将自己的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并通过自己努力和劳动为家庭减轻一定的负担,所以我决定让这个暑假过的充实而又丰富多彩。
来到的第一天见到冯校长,他把教课的'情况给我慎重的说一下,说这即是对我们大学生一次锻炼,也是对我们即将步入社会的一次考验,听后我满怀信心的答应下来了,我相信我一定会善始善终。
1、开学第一天按照事先分好的任务给学生安排就座。
2、与学生相互认识。
3、给学生详细介绍下以后的学习流程,以及对大家的要求。
此学习流程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7月5日至7月17日为作业阶段,这阶段要求学生把暑假作业及老师布置的作业认真完成,之后再有老师一一讲解,更进一步的夯实基础。
第二阶段7月18日至8月8日为复习阶段,这阶段让学生再熟悉下学过的知识,再加上每天一练一总结,然后每周一大考,更进一步巩固旧知识。
第三阶段8月9日至8月26日为预习阶段,这阶段让学生提前熟悉下要学的内容,回到学校再学时就得心应手了。
正式开始此次暑假课程辅导,让学生能够劳逸结合,适当合理的安排课程的种类、顺序、数量,努力做到使学生在快乐中探求真知,能够巩固旧知识又能学到新知识,对一位求知者多好啊!
在辅导接近尾声的阶段,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测试,了解学生在整个暑假辅导过程中的收获所得,并将真实情况适当的反映给学生家长,以帮助孩子以后的学习中更好的取得进步。应该对此暑假培训进行总结,并让学生们自我思考从中学到什么?收获了多少?并鼓励学生们在以后的学习中更加努力。
实践体会:
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自己处世的耐心,对于年龄较小的学生来说,想要让他们学有所得、服从管理,就更加需要耐心和技巧;还有做任何事情,对待任何人都应该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随便的发脾气,尤其对于一些小孩子的问题更应该注重引导和鼓励,而不是采取强硬的态度和措施········
实践结果:
此次暑假辅导班“小小老师”的实践使自己的生活非常充实,丰富多彩,没有虚度光阴。经过这短暂的二个月,学到了不少东西,像市场许多潜规则,经过社会的洗礼以后,慢慢从稚嫩走向成熟,慢慢的蜕变,不会像以前一样那么幼稚,有时候也就是另一种形式的无知。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miekuo.com/fanwendaquan/qitafanwen/9859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