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其他范文

易迁安置区调研报告范文(共22篇)

易迁安置区调研报告范文(共22篇)



易迁安置区调研报告范文 第1篇

各乡镇按照本方案组织制定乡镇《“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规划》《易地扶贫搬迁实施计划》《安置点详细规划》《搬迁户安置脱贫计划》。

县易地扶贫搬迁工作领导小组根据各乡镇的相关资料编制完成《巴东县“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规划》《巴东县易地扶贫搬迁20实施计划》。

5.明确实施主体。

按照市场运作原则,明确巴东县城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县城投公司)作为项目资本金和贷款承接主体,做好相关承接准备工作。

(二)第二阶段(年5月)。

1.完善前期。

按照分期分批、统筹推进的原则,做好全县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前期工作,确保计划下达即可开工。

2.筹措资金。

县城投公司加强与省级投融资主体的联系,及时接受资金转贷(支付)。

(三)第三阶段(2016年6月—11月)。

项目实施。

根据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省扶贫开发办公室下达的年度实施计划,完善建设条件,推进搬迁项目建设,圆满完成搬迁任务。

(四)第四阶段(月—1月)。

检查考核并验收销号。

建立督促检查和绩效考核制度,组织开展监督检查考核和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销号工作。

七、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由县长任组长,常务副县长任常务副组长,分管副县长任副组长,县发改局等相关单位负责人和各乡镇长为成员的县易地扶贫搬迁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县发改局办公,县发改局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发改局分管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副局长和县扶贫办分管副主任兼任办公室副主任,抽调专人组建工作专班。

要层层签订责任状,落实责任人,确保每个安置点、每个迁出村、每个农户都有县级领导、乡镇领导、村干部对应负责,既要搬得出,又要稳得住、能脱贫,全程负责,不脱贫、不脱钩。

(二)明确责任分工。

按照“县政府负总责、办公室统筹、乡镇抓落实”的管理体制,整合资源、各负其责、齐抓共管、合力攻坚,共同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各项工作。

各有关部门按照“服务、监管、督导”的要求,主动作为、善于作为,将易地扶贫搬迁任务纳入年度重要工作计划、资金安排计划、年度项目计划,同时按照“要件齐全、简化程序”的要求,开辟绿色通道,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工程顺利实施。

县人民政府对全县易地扶贫搬迁工作负总责,加强工作统筹领导,组织制定重大政策,协调解决重大事项。

县易地扶贫搬迁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县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统筹协调、督导检查及政策宣讲等,负责协调解决好实施过程中具体问题,重大事项及时报领导小组。

发改部门负责编制易地扶贫搬迁规划,负责争取中央预算内易地扶贫搬迁投资计划和专项建设基金,下达中央预算内易地扶贫搬迁投资计划。

会同扶贫部门拟订年度实施计划、开展监督、考核、评估等工作。

会同财政部门监管中央预算内投资和专项建设基金的使用。

扶贫部门负责提出建档立卡的贫困人口搬迁规模及分布、精准确认年度搬迁对象,负责搬迁人口脱贫相关工作,并对脱贫的贫困人口进行销号管理。

财政部门负责制定易地扶贫搬迁资金筹措方案,筹措、拨付、监管地方政府债务资金和贷款贴息资金,加强与上级财政部门的对接,落实地方债务额度,研究提出政府购买易地扶贫搬迁服务方案,负责制定并落实《巴东县易地扶贫搬迁资金管理办法》,加强经常性监管。

_门负责研究制定支持易地扶贫搬迁的土地政策,保障易地扶贫搬迁工程项目建设用地,安排好易地扶贫搬迁用地指标,组织落实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指标交易等政策措施,负责督促指导搬迁群众旧宅基地、旧村庄复垦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交易。

住建、规划部门负责指导各乡镇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的选址、规划审批、房型设计、垃圾污水设施的配套等,负责抓好工程质量安全监管。

教育部门负责调整优化中小学布局规划,优先安排安置点中小学、幼儿园项目,保障搬迁户子女就近方便入学。

民政部门负责社会救助及社区建设管理有关工作,将符合条件的搬迁群众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

人社部门负责搬迁群众职业技能培训、创业培训和就业指导工作。

交通运输部门负责指导安置点外道路配套建设,负责做好相关项目质量、安全监管工作。

水利部门负责搬迁群众饮水安全及相关水利设施建设,负责相关项目的质量、安全监管工作。

农业部门负责积极帮助和指导迁出区及安置区农林牧产业项目实施,扶持搬迁群众后续产业发展。

林业部门对易地扶贫搬迁建设中确需占用林地的负责优先办理林地手续,支持迁出区退耕还林等生态建设项目,支持迁出区生态修复和林业产业发展。

卫计部门负责搬迁户基本公共服务、计生政策的转移接续工作,优先安排安置点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人行巴东支行负责衔接落实国家金融支持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指导农发行巴东支行制订支持易地扶贫搬迁资金筹措方案、信贷资金管理的相关办法,并组织落实。

农发行巴东支行负责落实易地扶贫搬迁专项建设基金和政策性贷款相关工作。

县城投公司负责承接易地扶贫搬迁资金,确保易地扶贫搬迁相关资金物理隔离、封闭运行、专款专用、台账管理、精细核算。

同时,根据年度实施计划及时拨付到位,负责集中偿还银行贷款。

_门负责搬迁群众户籍迁移相关工作。

审计部门负责易地扶贫搬迁资金的审计监督。

税务部门负责研究落实县级权限范围内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建设和创业就业税收优惠政策。

旅游部门负责易地扶贫搬迁工程资源开发和旅游设施建设,扶持旅游资源丰富、适宜发展旅游业的安置区发展旅游经济。

供电部门负责安置区供配电设施建设,根据易地扶贫搬迁推进实施情况及时做好供电服务。

县移民局、经信局、环保局、文新广局、民宗局、金融办、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县政府_等相关部门根据各自职责积极配合开展易地扶贫搬迁工作。

各驻村帮扶单位在乡镇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开展易地扶贫搬迁工作。

乡镇人民政府是易地扶贫搬迁组织实施的责任主体,负责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具体实施。

乡镇长要亲自挂帅,分管领导具体抓,并抽调3人以上组成工作专班。

要组织开展搬迁对象宣传动员与审查确定、安置区选址、安置用地落实、实施方案编制等前期工作,组织编制乡镇《“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规划》《易地扶贫搬迁年度实施计划》及每一个安置点的详细规划、每一个搬迁户的安置脱贫计划。

要切实抓好项目实施,强化工程质量安全管理和资金监管,确保工程安全合规推进,确保易地扶贫搬迁资金物理隔离、封闭运行、专款专用、台账管理、精细核算。

要抓好住房分配、迁出区生态修复和土地复垦、户籍迁移、子女入学、社会保障、社会管理等相关工作。

(三)严格监督考核。

1.主管部门考核。

县易地扶贫搬迁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建立健全监督考核机制,采取重点抽查、扶贫开发建档立卡信息系统监测评估等方式,对搬迁对象确认、年度计划实施、信贷资金及项目资本金运作、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运用、搬迁对象脱贫销号等情况进行检查,并将检查和监测结果作为精准脱贫责任制考核依据。

各乡镇和相关单位要建立月统计报告制度。

2.充分运用检查考核评估结果,将工作推进情况纳入乡镇人民政府年度目标绩效考核,对落实不力的地方,由县易地扶贫搬迁工作领导小组提出责任追究建议;对工作进度滞后的地方实行预警通知、约谈提醒和诫勉谈话;对推进不力、未按期完成工作任务的乡镇政府主要负责人进行约谈,并启动问责程序;县监察、审计、财政等部门对专项资金的使用、管理加强监督检查,对易地扶贫搬迁项目进行跟踪审计。

(四)严肃工作纪律。

1.各乡镇、各部门要站在讲政治的高度,服从服务于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严格遵守精准扶贫相关工作纪律。

对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的单位和个人,依法依规追究单位领导和相关人员的责任。

2.切实维护正常搬迁秩序,严防出现搬富扰迁、搬而不迁、搬后回迁现象。

搬迁户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乡镇人民政府依据职责,责令限期整改,获得不当得利的严格收回;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责任。

(1)通过分户、析产、交易等方式变更房产产权等现状,制造无房户、空挂户、少房户、危房户,在易地搬迁中得到不当得利的;

(2)通过买卖易地扶贫搬迁指标等行为弄虚作假,骗取易地扶贫搬迁补偿等政策扶持得到不当得利的;

(3)按照规定标准已搬迁安置,搬迁以后擅自返迁的;

(4)其他影响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公平享受的行为。

八、附则

本方案自印发之日起实施,遇上级重大政策调整及时修订完善。

易迁安置区调研报告范文 第2篇

近年来,xx市经济加速发展和城市快速扩张,衍生出大量的征地拆迁,遗留了众多征拆矛盾,给城市发展、社会稳定和民生改善带来了新的更大的挑战。为全面了解中心城区征地拆迁工作,我局深入中心城区专题调研征地拆迁补偿安置工作。现将调研情况简要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20xx年以来,蒸湘区、雁峰区、石鼓区、珠晖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白沙洲工业园、松木工业园(以下简称“四城区及一区两园”)共完成征地x亩,其中农村集体土地x亩,占x%;国有土地x亩,为x%。完成各类房屋拆迁x万平方米。至目前,全市竣工并分配安置房x平方米,安置率为x%。从征地用途来看,产业发展项目占46%,基础设施项目占x%,土地储备项目占13%;社会发展项目占8%?从征地价格看,目前,中心城区集体土地划分为一、二、三类区域,分别补偿x元/亩、x元/亩、x元/亩。在实际操作中,均有根据实际情况自行调整提高地类区片进行补偿的情况。此外,开发征地的补偿标准是开发商直接与当地村组协商确定,一般高于行政征地补偿标准。在征用国有土地时,划拨土地无偿收回、出让土地“成本+利息”等政策执行较为严格。从拆迁补偿看,由于补偿价格与市场房价相差悬殊,集体土地上的房屋拆迁补偿上均为安置房补偿,基本参照人平建筑面积不得超过55平方米,每户最低不少于65平方米,最高不超过165平方米的补偿规定,但实际操作中均高于这个标准,有的地方基本达到面积上的“拆一赔一”。具体标准各不相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补偿标准为人平30㎡,剩余拆迁面积按59%折扣为安置面积,村组干部每户增加60㎡;雁峰区人均55㎡,每户最高不超过240㎡;珠晖区和蒸湘区人均55㎡;石鼓区人均55㎡,每户最高不超过165㎡;白沙洲工业园按政策支付房屋补偿款,拆迁户每户按照人均55㎡标准以500元/㎡的价格从园区回购安置房,超过安置标准10㎡内的面积按800元/㎡的价格购买;超过安置标准10㎡以上面积的按1200元/㎡的价格购买。国有土地上城镇居民房屋征收也多以产权置换的形式补偿安置房,但存在无地安置的情况,部分项目将城镇居民与村民合并安置,补偿其集体土地上的安置房。从安置房建设看,全市安置工作严重滞后。到目前为止,全市范围内执行“先安置、后拆迁”政策的没有一处、没有一例,绝大部分从拆迁到分到安置房的时间跨度均在两年以上,有的甚至长达七八年之久。安置率整体偏低,一区两园安置工作相对开展较好,实际安置率基本上达到40%以上,城区整体安置率相对较低,普遍在30%左右。安置房的建设方式基本实行统规统建,也存在少数统规联建、自建的现象。城区对安置房的建设资金缺口一般采取“开发式安置”予以弥补,即增加安置房的容积率,在安置房的规划外建设小产权房出售;“一区两园”一般由本园区直接兜底投资建设安置房。从社会保障看,四个城区和“一区两园”采取就业扶助、失地农民社会保险、失地农民生活保障、发放生活补贴、最低生活保障等多种方式或多种方式相结合,努力保障失地农民生产生活发展,但总体覆盖率不高、保障水平不高。截止20xx年底,全市失地农民中参加养老保险和生活保障的20223人,参保率约为20%。

二、主要问题

近几年来,城区征地拆迁工作有力地推进了新型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进程,但至目前,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和矛盾。通过调查发现,社会各个层面对城区的征拆工作中保持不同的心理和看法。

(一)拆迁户“爱恨交织”。在调查走访中发现,对于征地拆迁,所有的拆迁户或即将被征拆的农民都是既盼望,又忧虑,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拆迁前期望值高。从调查问卷看,x%的拆迁户盼望土地被征用,获得较高的资金补偿,明显改善居住条件;少数搬迁户甚至幻想通过征地拆迁一夜暴富、衣食无忧。二是拆迁中顾虑面多。怕综合补偿与心理预期差距大而存在失利顾虑,怕失地后没有生活来源而存在失业恐慌,怕补偿不公平而存在失衡心理,怕离开故地和亲邻而存在失落心态。三是拆迁后满意度低。大部分失地农民的对征拆工作满意度低,对拆迁后的生产生活幸福感不强。从抽样问卷调查的情况来看,拆迁户认为拆迁后自己的生活水平有很大提高的仅占x%,有一定提高的x%,认为没有提高的占x%,认为反倒落后的`占x%。

(二)基层政府“身心俱疲”。基层工作人员一致反映,现在的征地拆迁工作是“要求越来越高、氛围越来越差,推进越来越难”,基层政府已由“信心十足盼拆迁”逐步转变为“身心俱疲怕拆迁”。一是压力大。每个项目都有明确的征地拆迁完成时间要求,逾期未完成就要逐级问责,基层政府作为执行主体,感觉巨大压力。通过问卷调查反映,所有的基层干部、一线工作人员都认为“征地拆迁工作比其他工作的难度更大”,是“天下第一难事”。二是手段弱。基层政府在具体操作中对部分漫天要价、无理要求的“钉子户”缺乏相应的强制性措施及制约办法,通过司法途径程序繁、耗时长,面对紧迫的时间要求,基层政府和干部深感“无奈和无力”。三是矛盾多。征地拆迁十多个环节,环环有矛盾,处处有难点,都可产生冲突、引发事件。据统计,全市因征地拆迁引起的上访占信访总量的三分之一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老百姓反映的所有问题都是由征地拆迁安置引发的,征地拆迁矛盾已成为影响当前社会稳定和发展的主要问题。

(三)相关部门“有心无力”。尽管征地拆迁工作是_门的职责,但是由于没有成立统一的征地拆迁管理机构,近几年来都是由市政府委托城区政府实施包干征地拆迁,国土部门不能及时掌握全市征地拆迁进展及落实情况。土地储备中心探索实施土地连片储备、连片开发,但是由于前期资金不足,加上每年有土地出让收入任务,只能以各区招商引资为重点,对地段好、征拆难度少的地区进行选择性储备。规划部门对中心城区村民建房实行了严格控制,但是对于违法违规建房问题鞭长莫及,缺乏有效的措施。国有土地房屋征收办公室机构组建缓慢,人员配置少,工作量大,力不从心,工作进展滞后。社会保障部门有关失地农民社会保险方面的工作走在全省前列,但针对农民日益高涨的以土地换社保的呼声,经过测算,仅按照目前参保规模,财政每年要增加近5亿元的投入,xx市现在的财力根本无力承担。

(四)社会舆论“有失偏颇”。目前征地拆迁被新闻媒体高度关注,且媒体报道多以宣传政府负面消息为主流,使一部分群众错误地认为,拆迁都是非法的和违法的,唯有满足被拆迁人的要求,才是合法合理的。同样,一些严格执行拆迁安置政策,支持城乡建设的正面舆论少之又少,这给拆迁安置工作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压力。问卷调查中,40%的拆迁户主要从新闻媒体上了解征地拆迁政策;对钉子户的看法,51%的拆迁户认为“他们维护自己的权力,情有可原”。

通过这些心理,从xx城市发展趋势、宏观背景和社会环境入手,以更宽的视角、更远的目光,深刻认识我市征地拆迁工作的发展态势和主要症结,主要在以下6个方面:

1、集体土地征拆是主要矛盾。由于城市国有土地房屋拆迁具有专业的监管机构、严格的基本程序和规范的运行制度,尽管也有需进一步完善提高的地方,但相比较而言,市区农村集体土地房屋拆迁管理薄弱,政策滞后,监督乏力,各种矛盾日益凸显,并呈现扩大频发的趋势。其主要问题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工作机制不完善。全市缺乏单独、有效的集体土地征地拆迁监管机构,征地拆迁的过程管理难以及时、有效。各职能部门责任不落实,配合不力。城区政府普遍反映,许多市相关部门均是会议上表态“配合”“减免”,实际工作中配合意识不强,规费减免落实不到位。如在雁峰区的隆桥村,农民因拆迁中未事先报告电力部门而私拆电表,电力部门要求村民按2000元/支的价格购买新电表(一般普通村民平时购买一支新电表只需100多元),村镇协调10余次,最终定价为1500元/支。二是片区划分不合理。城区现行的片区已修改为三类,但是还是不符合实际操作,且片区差价过大。如蒸湘区长湖乡松林村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金星村毗邻,环境设施相同,同时征用为同一宗地,却分属二类地和一类地,征地补偿价格每亩相差1万多元。三是控违力度不到位。中心城区村民建房审批市级管理后,村民建房报批困难,迫使部分确需建房的村民实行未批先建。雁峰国土分局统计,近两年来辖区内村民建房报批后,市相关部门至今没有审批一户。现行的管理体制不顺,区、乡镇(街道)、村(社区)查处违法建筑的责任不明,动力不足,职能部门的执法刚性和力度不够,控违拆违工作推进艰难。老百姓普遍认为违法违章建房是“零风险”、“一本万利”,大多数村民在得知进行即将面临征地时,都会不择手段地进行违法违规抢搭抢建、抢栽抢种,大幅增加了征地拆迁成本。

2、补偿标准偏低是焦点问题。调查中,从拆迁户到市相关职能部门,各级一致反映的焦点问题是目前我市执行的征地拆迁安置补偿标准明显偏低,未与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物价上涨联动或同步,不利于征地拆迁工作。一是新标准部分低于老标准。

易迁安置区调研报告范文 第3篇

随着城市的规划发展,拆迁安置工作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拆迁安置社区文化建设和发展,既是落实以人为本、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举措,也是推动社会健康发展的具体体现。然而,当前拆迁安置社区文化活动建设中仍存在诸多问题需要解决。

一、在工作中出现在问题

(一)领导重视不够,活动开展不经常。当前领导干部大多把工作重心放在经济建设上,利用社区文化推动精神文明建设、丰富居民文化生活投入精力比较少。甚至有的社区领导片面认为:上面没有具体的要求,社区文化活动搞不搞无所谓,即使上级有要求了,也只是凑几个文艺节目应付了事;有的社区领导缺乏组织文化活动的能力,乱抓文化活动的现象普遍存在,认为社区文化活动就是找几个会吹、拉、弹、唱的人登台表演一下,把开展文化活动,丰富居民精神生活当成一种负担来看待。

(三)缺少活动资金,制约文化活动开展。由于社区的一切财政开支全靠政府的财政拨款,有的拆迁安置社区辖区内没有企业,也就不存在有外来收入,加之社区经费本身就匮乏,专门用于开展文化活动的经费更是少而又少。拆迁安置社区大多成立晚,基础弱,家底薄,没有专项经费,这也是制约社区文化活动开展的主要“瓶颈”,是拆迁安置社区文化活动质量不高、不经常的症结所在。

(四)居民素质偏低,文化团队组建困难拆迁安置社区的居民前身大多是农民,成为新市民后,虽然环境变了,生活节奏快了,对生活质量抱有较高的期望值,但因自身能力素质偏低,自卑感强,观念和思维模式还没有真正与城里的居民同步,再加上新市民来自不同的村落,受以往散居文化影响,对参与集体文化活动积极性不高,有的即便有文艺特长也不愿主动献计献策,使文化骨干选拔、文化团队组建十分困难。

二、解决措施

(一)深抓宣传教育,把转变观念放在首位。针对拆迁安置社区里的新市民、新环境,要在社区大张旗鼓地开展宣传教育,及时引导新市民自觉追求先进的文化需求和高品味的文化生活。一是通过会议,做好宣传发动,提高居民对开展社区文化活动重要性的认识,端正对开展文化活动的看法,变被动开展为主动开展,变个人参与为人人参与。二是通过文化骨干,营造典型引路,对已发展起来的社区文化骨干,要高度重视,重点培养,在抓好他们培训帮带的同时,积极为他们搭建发挥特长的舞台。三是通过请进来的方式,引导居民转变观念。新的拆迁安置社区,各项基础十分薄弱,文化活动在短期内很难形成气候。从基础厚实的.城市社区请来文化团队,为新市民“示范表演”,现身说法,多管齐下,引导新市民改掉畏难情绪,要像城市老居民那样活出兴趣、活出自信、活出自豪感、活出新形象来。

(二)整合文化资源,充分发挥优势互补。整合文化资源就是针对拆迁安置社区特殊的群体、特殊的地理环境,把社区内部和周边的一切可以利用的人才、场所适时利用起来,化零为整、化分为合,形成抓文化建设“一盘棋”。一是多结共建对子,充分利用资源优势。二是积极筹措资金,联合打造文化“餐饮”。针对拆迁安置社区资金少这个“短板”,在社区举办文化活动时,主动向驻地有经济实力的共建单位寻求资金和物质上援助与支持,妥善解决资金短缺等问题,既让共建单位饱享文化大餐带来的快乐,又使自身的活动得到有效开展。三是搭建文化平台,合理使用文化人才。拆迁安置社区居民多、成分杂、集中难,社区作为政府的基层职能部门,更要努力搭建平台,发挥和调动每个文化骨干的能动性。可利用节假日、重大纪念日开展专项主题文化活动,多方面搭建平台,让文艺骨干有施展才华的“舞台”。

易迁安置区调研报告范文 第4篇

拆迁安置工作是转型增速的基础、是赶超发展的依托、也是提升锡山城市形象和发展能力的大局所系。今年9月下旬以来,区_会成立了由主要领导及分工领导带队,相关工作机构负责人参加的调研组,到基层各板块分别走访了解情况,并组织建设、房管、国土、规划、民政等相关职能部门召开座谈会听取意见。现将调研及思考的有关情况综述如下:

一、拆迁安置工作成绩显著

近年来,尤其是今年以来,全区各级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的工作部署,围绕项目抓拆迁,关注民生抓安置,在任务重、压力大的情况下,表现出在困难面前不回避、在压力面前不退缩的精神状态,以前所未有的强度、速度、力度推进拆迁工作,同时也较好地确保了社会和谐稳定。至10月底,全区累计完成拆迁量444万平方米,安置房建设项目开工45个,总面积达万平方米,为全区转型提升、赶超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1.目标明确,认识统一。大拆迁、大发展,不拆迁、难发展。拆迁与安置相辅相成,解决好安置可以促进和推动拆迁。各板块思想高度统一,认识高度一致,都把拆迁安置摆上了突出位置,作为当前促进转型升级、加快赶超发展的首选环节。特别是今年以来,全区统一确立了以项目定拆迁的基本思路,明确了安置房腾地、重点工程、经营性地块、产业园区项目、社会事业项目等五大类拆迁项目。以建促拆、安置先行的理念得到进一步强化,安置工作被放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

2.程序规范,举措有力。拆迁工作措施有力,各板块突出依法操作,按照依法拆迁、规范拆迁的要求,加大征地拆迁前期各项手续的办理力度,做到依法依规拆迁。动迁工作思路严密,发扬了钉劲、韧劲、磨劲,不厌其烦、不遗余力做动员拆迁工作。同时,严格执行拆迁政策,通过建立工作制度,规范各项操作程序,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如安镇街道明确要求对住宅拆迁建筑面积、合法面积、安置面积等信息进行统一上墙公示,主动接受群众监督;东亭、东北塘街道对非住宅拆迁建立严格的会审制度,通过层层把关,确保非住宅拆迁补偿的公平、公正。安置工作措施有力,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各板块按照商品房的要求建设安置房,部分板块规划设计建设了一批品质上乘、环境优美、设施齐全的小高层和高层精品安置房小区。

3、千方百计,帮助安置。为妥善处理和解决被拆迁群众的过渡安置问题,各板块动足了脑筋,想尽了办法,通过挖掘整合各方面资源,尽最大努力帮助他们解决过渡安置的问题。如东亭街道大力创新安置工作方式,出台安置房承租办法,努力缓解安置工作的压力,并根据实际情况,落实一批临时安置房,酌情提高了过渡费标准。锡北镇、安镇街道等对在外过渡拆迁户办理婚丧事,给予特别的经济补贴,开展暑期走访慰问,向在外过渡的每户家庭发放一定数额的高温慰问金。鹅湖、羊尖、东港、东北塘、云林、厚桥等地分别通过建设临时过渡房、租赁轻纺城、印刷包装城等部分闲置用房和改建老医院、老中学、厂房等办法帮助解决老弱病残等困难家庭的临时过渡安置。政府的这一系列为民举措,也得到了群众的广泛认可和拥护。

二、拆迁安置工作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调研中,各板块及有关部门针对当前拆迁安置工作,也集中反映了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安置房建设有待加快。当前,安置房短缺是直接导致拆迁工作进展缓慢的最大阻碍。调研中反映,安置优先的理念尚未牢固确立,加之用地指标收紧、前期手续办理不及时、建设单位施工力量不足以及小高层和高层安置房建设周期长、质量要求高等因素,是导致当前安置房建设迟缓的主要原因。目前我区累计有过渡户12680户(其中全过渡8865户,半过渡3815户),全区安置房缺口较大,多数过渡户需要2年左右时间才能全部安置到位。从调研中也了解到,安置过渡费支出数额较大,已成为各板块的重要负担。无论是从加快安置拆迁群众,还是减轻财政压力方面考虑,都要求各板块高度重视,加快安置房的建设。

2.清点工作有待突破。尽管目前全区拆迁的总体进度较快,但部分项目,由于少数居民没有完成拆迁,未能实现项目的整体拆平,也导致了一些优质的大项目不能快速引进落地,对后续发展造成了影响。一些即将交地的重点出让地块,由于拆迁工作不能按时到位,也将面临违约风险。今年已启动的121个拆迁项目仅有52个完成清点可交地,占拆迁项目总量的47%。有15个项目因为存在十户以下居民没有完成拆迁而没有最终拆平,已经严重影响并制约了我区项目拆迁工作的整体成效。

3.拆迁工作氛围有待改善。媒体和社会舆论过度报道时有发生的拆迁事件,引发了部分群众对拆迁工作的片面理解。拆迁宏观政策趋紧,国家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即将出台,在此大环境下,不可否认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我区拆迁工作人员的“瞻前顾后”、“缩手缩脚”。部分群众对拆迁补偿的期望值过高,也增添了拆迁工作的难度。为此,改善好、营造好区内的拆迁环境很有必要。

4.腾地利用率有待提高。绝大多数群众顾全大局,拆迁易家,为地方建设发展腾出了空间,作出了贡献和牺牲。当前,他们对政府拆迁土地的利用建设充满了期待。通过近年来对拆迁工作的大力推进,全区为加快转型赶超提供了土地资源储备。从目前掌握的情况看,由于招商选资、项目引进工作成效还不够显著,对这部分已拆出土地的总体利用率还不是很高,符合产业发展的优质项目入驻不多,拆迁带来的发展优势还未能完全凸显。

三、做好拆迁安置工作的几点建议

城市建设发展的最终目的是让人民群众共享城市建设成果,实现城市发展与人民群众改善居住条件的双赢。当前,全区各级各部门需要把合理安置拆迁群众、提升居民居住质量贯穿于城市拆迁建设的全过程,做到将改善城市面貌与提高群众生活质量有机结合,让拆迁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使拆迁工作顺民意、达民情、暖民心。

1.立足当前,着眼超前,加快高品质安置房建设。随着城市建设的深入推进,安置房建设将成为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最大的民生工程。各级各部门应高度重视,努力把这项民生工程办实、办好。一是加快建设。以实现“零过渡”为目标,根据过渡规模和拆迁计划,在做好需求分析和计划预测的基础上,科学放量安置房规模,优先安排计划,优先保障资金,优先配备人员,加快安置房启动实施,确保安置房建设逐步还清旧账,不欠新账,适度超前。二是提升品质。大力推广东亭、东北塘、安镇街道把最好的地段用于建设高品质安置房的好做法,优先选择地段好、配套齐、环境优的地块,高标准规划建设拆迁安置房,积极引入实力强、品牌优、社会责任感强的优秀房地产企业参与建设。通过强化设计,完善社区环境、生活服务、景观绿化等居住与配套服务功能,实现安置房建设品质的新提升。三是完善手续。各板块应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超前谋划,主动衔接,加快办理安置房建设有关手续,务必做到手续齐全后方能动工建设。

2.突出重点,依法操作,确保拆迁安置工作的顺利推进。做好拆迁安置工作,要突出实施清点、“净地”出让、政策完善、安置房办证、拆迁企业职工和被征地农民就业这些重点,坚持依法操作,有序推进。一是抓好实施清点。继续发扬“5+2”、“白加黑”的工作干劲,勇于攻坚克难,突破工作难点,组织实施好清点工作,力求实现整体拆平,确保一批重大项目的入驻。认真分析研究“钉子户”形成的原因,依法合理利用行政裁决和行政强拆手段,采取一些有效的对策,特别要注重防止一些“钉子户”抱团的情况。二是坚持“净地”出让。“毛地”出让一方面不利于拆迁的进行,易引发社会矛盾;另一方面逾期不能完成拆平交地,政府还将面临地块出让违约的风险。从加快项目建设和保障社会稳定的角度考虑,倡导国有土地挂牌要坚持“净地”出让。三是完善拆迁政策。在深入调研,充分了解基层实际和群众意愿的基础上,对当前我区现有的拆迁政策进行梳理和完善,从有利于民生的角度出发,尽可能的做到统一,逐步提高补偿标准,使制定的政策更趋于科学、合理,易于被广大群众所接受。同时,保持政策的平衡性、稳定性和连续性,加强对拆迁政策实施操作的统一管理,把拆迁工作的各个环节都置于广大群众的监督之下,提高拆迁工作的公信力,避免因拆迁不公而引发矛盾。对于老、弱、病、残等特殊困难家庭,应充分体现政府关怀,做到依法拆迁、友情操作,全力帮助解决他们的合理要求和困难。四是加快安置房办证。办理安置房“两证”,既是维护被拆迁人合法权益的现实需要,也是政府关注民生、服务民生的重要举措。当前,要努力通过各项工作的完善,为申请安置房“两证”办理创造条件。继续以深入开展安置房建设清理规范工作为契机,及时完善建设项目土地、规划、建设、安置等手续,做到在竣工验收前完成所有手续,确保能够尽快进入办证程序。针对安置房大修理基金的归集问题,应尽快列出明确计划逐步加以推进。五是高度关注拆迁企业职工和被征地农民就业问题。近年来,东亭、东北塘、安镇街道等地非住宅拆迁超过了拆迁总量的一半以上。由于不少本地搬迁企业达不到入园标准,选择关闭停产或迁至异地发展,不少职工不愿随企业搬迁,面临失业或者再就业。据区人保局近期在东亭、安镇街道开展的一项调查数据反映,xx年1月份以来,因拆迁企业关闭停产和不愿随企业搬迁而解除劳动关系的本地职工有266人。这些职工的就业问题需要引起广泛关注。同时,拆迁项目的快速推进,导致不少农民放弃土地承包经营权,需要高度关注被征地农民就业工作。区各有关部门应通过加大转岗培训、组织专场招聘、扶持创业和开发公益性岗位等途径,不断拓宽就业渠道,努力实现拆迁企业失业职工和被征地农民的就业工作。

3.强化宣传,注重引导,营造锡山拆迁的良好氛围。良好的宣传氛围是拆迁工作有效推进的重要保证。当前,要高度重视和营造好我区的拆迁环境,继续通过各种宣传方式和途径,突出深化正面宣传,多宣传锡山建设的宏伟蓝图、拆迁安置的重大意义,以及实施城市现代化发展战略给城市面貌和群众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让“拆迁是为了改善百姓生活、拆迁是为了加快锡山发展”的观念深入人心,调动全区上下广泛支持、主动参与、齐心协力做好这项工作。

4.高端合作,强化招商,努力实现腾地发展的最大效益。坚持“三高”原则,加强高端合作和重大项目的招商引进工作,积极引进符合地区产业发展的“高、大、新”项目,努力实现赶超发展的新突破。通过前期的努力,各板块的专业园区建设已经初现雏形。改变当前项目落地少,尤其是高端集聚效应的产业项目仍较少的局面,需要长远规划、合力推动,重点是加强同京、沪、深城市和高校、科研院所、央企等之间的高端合作,使得每个产业园区尽快完成具有技术含量、产业特色、品牌特征的1-2家龙头企业落地,通过这些龙头企业进一步带动产业链的延伸发展,实现腾地发展的最大效益。继续发挥好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建设发展联席会议等制度的作用,扎实做好项目的各项服务工作,确保项目早建设、早投产、早收益。

5.及早谋划,加强调研,加速安置小区管理的保障跟进。随着拆迁工作的快速推进,我区的安置小区呈现出逐年增多的趋势。从调研中了解到,当前拆迁安置过程中,原一个村的村民被分别安置于多个小区、一个小区安置多个村村民的现象十分普遍,甚至还存在着跨镇、跨街道安置的情况。安置小区普遍存在着房屋出租率高,人户分离现象严重的实际问题,由于居管分离和社区管理机构缺失,导致了安置小区管不了、原村(社区)管不着的局面,形成了社会管理的盲点和死角,也给群众办事造成极大不便。目前,全区各级的工作重心相对都集中在拆迁和安置阶段,但对安置以后的管理问题重视程度不够。各有关部门和地区要坚持属地管理的原则,对于一些符合建居条件的安置小区,通过整合,理顺各类关系,合理制订安置小区的建居计划并加紧实施,尽快建立管理机构,打破目前管理真空的局面。同时,兼顾考虑好安置小区的党建、群团等工作。此外,因大面积拆迁,部分行政村已“名存实亡”,被形象的称为“空壳村”。如何处置这部分村的股份制资产、村民变居民、撤村建居、行政村转化为城市社区等问题,有关部门应尽快列入议事日程,抓紧研究,妥善处理。

易迁安置区调研报告范文 第5篇

为深入推进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扎实开展调研实践,全面推进全区水电移民工作。按区委的安排部署,近日,区移民局组织党员干部对我区当前水电移民搬迁安置、基础设施建设、移民资金及档案管理、移民工程项目实施管理和移民后期扶持政策落实情况进行调研。调研组先后深入箐门口水库、**水电站、糯扎渡水电站等移民点和南屏镇、龙潭乡、云仙乡、**港镇进行调研,就蹲点调研,并就调研过程中发现的影响和制约我区移民工作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及对策建议形成如下调研报告。

一、移民安置总体任务和年度计划完成情况

我区当前水利水电移民安置工作涉及**、糯扎渡两个大中型水电站和区内大中河、箐门口以及区外炉房、蒿枝坝(昭通迁入)等大中型水库。

(一)**水电站。根据《**水电站建设征地及移民安置规划实施报告实物指标及移民安置规划》(审定本),我区**水电站建设征地规划水平年移民搬迁安置人口1754人。现已完成了库区、失稳区移民搬迁安置219人。xx年度需完成大营盘383人、七星岩325人的搬迁安置任务。

(二)糯扎渡电水站。根据《糯扎渡水电站建设征地及移民安置规划实施报告实物指标及移民安置规划》(审定本),我区糯扎渡水电站建设征地规划水平年移民搬迁安置人口6280人。现已完成了施工区、提前征用区、围堰截流区等移民搬迁安置1220人。xx年度需完成多渠道安置库区移民方案编制工作。

(三)其它水库。从xx年始逐年落实大中河、箐门口以及炉房、蒿枝坝等大中型水库移民2315人后期扶持政策,包括移民后期扶持资金兑付及库区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了大中河等水库xx年第三季度至xx年第二季度后期扶持资金的兑付工作。

二、移民安置点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根据**、糯扎渡水电站移民安置实施规划报告,**水电站共规划建设大营盘、七星岩、蚌塘、南夺、冬谷田三期5个安置点;糯扎渡水电站共规划建设冬谷田、南岛河、整碗、龙潭、大沙坝、三棵桩6个安置点。

(一)**水电站移民安置点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1.大营盘移民安置点规划实施项目:实施土地流转(含宅基地)、场平、文化室、厕所、广播电视、人畜饮水、对外交通等项目,计划投资万元。现已完成土地流转(含宅基地)、场平工程项目建设,共投资967万元。

2.七星岩移民安置点规划实施项目:实施土地流转(含宅基地)、场平、文化室、厕所、广播电视、人畜饮水、水利设施、对外交通等项目,计划投资万元。现已完成土地流转(含宅基地)、场平、老普地箐水库工程建设,投资357万元。

3.冬谷田三期移民安置点规划实施项目:实施土地流转(宅基地)、场平、文化室、厕所、广播电视、人畜饮水、对外交通等项目,计划投资万元。现已完成土地流转(宅基地)、场平、文化室、人畜饮水、对外交通工程项目建设,共投资万元。

4.蚌塘移民安置点规划实施项目:规划生产安置107人(蚌塘村民小组30人、中队77人),实施人畜饮水、农田水利设施建设项目,计划投资万元。现已完成人畜饮水工程项目建设,共投资14万元。生产用水工程因大中河干渠建设未启动未实施。

5.南夺移民安置点规划实施项目:原规划对六队的33人进行生产恢复,现针对移民意愿,已取消了该安置点。

(二)糯扎渡水电站移民安置点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1.冬谷田移民安置点规划实施项目:土地流转(含宅基地)、场平、文化室、厕所、广播电视、人畜饮水、对外交通等项目,计划投资万元。现已完成土地流转(宅基地)、场平、文化室、厕所、广播电视、人畜饮水、对外交通等项目建设,共投资万元。

2.南岛河移民安置点规划实施项目:土地流转(含宅基地)、场平、河道改造、文化室、厕所、广播电视、人畜饮水、对外交通等项目,计划投资万元。现已完成土地流转(宅基地)、场平、河道改造、厕所、村内供电供水等项目建设,共投资753万元。

3.整碗移民安置点规划实施项目:土地流转(含宅基地)、场平、文化室、卫生室、厕所、供电、广播电视、人畜饮水、农田水利、对外交通等项目,计划投资万元。现已完成土地流转(含宅基地)、场平整、文化室、厕所、人畜饮水、对外交通、供电工程等项目建设,共投资万元。

4.龙潭移民安置点规划实施项目:土地流转(含宅基地)、场平、文化室、卫生室、厕所、供电、广播电视、人畜饮水、农田水利、对外交通等项目。现已实施土地流转(含宅基地)、场平、厕所、人畜饮水、农田水利等工程项目建设,共投资万元。

5.大沙坝移民安置点规划实施项目:土地流转(含宅基地)、场平、文化室、卫生室、厕所、供电、广播电视、人畜饮水、农田水利、对外交通等项目,计划投资197

.35万元。现已完成土地流转(宅基地)、场平、厕所、供电、人畜饮水等项目建设,共投资万元。

三、移民安置点生产资料配置情况

(一)**水电站移民安置点生产资料配置情况。移民生产资料原规划共需配置水田402亩、产业地2127亩、旱地亩、林地1625亩,具体实施情况如下:

1.大营盘移民安置点:人均配置水田亩、产业地5亩,规划安置383人共需流转水田亩、产业地1915亩。根据移民恢复生产需要和**港镇橄榄坝村实际情况,采取移民自行流转和政府统一流转相结合的办法恢复群众生产,现已流转产业地(橡胶)400亩,支付土地流转费用800万元。水田因移民不同意用土地补偿费进行改造,无法进行配置。

2.七星岩移民安置点:人均配置水田亩、旱地亩、林地5亩,规划安置325人共需流转水田195亩、旱地亩、林地1625亩,现已流转园地350亩(用于改造为水田),投资170万元,计划开垦为水田195 亩。

3.冬谷田三期移民安置点:规划安置移民属生活安置,不配置生产资料。

4. 蚌塘移民安置点:人均配置水田亩、产业地亩,规划安置107人共需流转水田亩、产业地212亩,采取群众自行流转的方式恢复生产。

5.南夺移民安置点。人均配置水田亩,已采取群众自行流转的方式恢复生产。

(二)糯扎渡水电站移民安置点生产资料配置情况。移民生产资料原规划共需配置水田2542亩、旱地5509亩、菜地290亩、林地13375亩,具体实施情况如下:

1.冬谷田移民安置点:冬谷田一、二期移民安置点规划安置糯扎渡水电站施工区南帕河村民小组移民248人,属生活安置,不配置生产资料,移民仍回老寨子耕种田地。

2.南岛河移民安置点:人均配置水田亩、旱地亩、林地 4亩、菜地亩,规划安置556人,共需流转水田389亩、旱地834亩、林地2224 亩、菜地亩。已流转水田亩、菜地亩。

3.整碗移民安置点:人均配置水田亩、旱地亩、林地5亩、菜地亩,规划安置568人,共需流转水田亩、旱地852亩、林地2840亩、菜地亩,已流转水田亩、旱地亩、置换林地 5000 亩。

4.龙潭移民安置点:人均配置水田亩、旱地亩、林地4亩、菜地亩,规划安置2065人,共需流转水田1652亩、旱地3510亩、林地8260亩、菜地亩。已流转水田亩、旱地亩、其它土地502亩,支付土地流转费用万元。

5.大沙坝移民安置点:人均配置水田 亩、旱地 亩,规划安置209人,共需流转水田亩、旱地 亩、林地亩。已流转水田105亩、其它土地180亩,支付土地流转费用181万元。

四、移民资金管理及使用情况

移民专项资金共分为农村移民补偿费、基本预备费和其它费用等。其中农村移民补偿费为主要资金,包括移民搬迁补偿补助和移民安置点基础设施建设两大部分。我区移民资金使用管理严格执行《云南省大中型水利水电移民资金管理办法》,落实制度,强化监督,专款专用,保证了移民资金的规范管理和高效使用。

(一)移民补偿补助费支付程序。实物指标认证两榜公示无异议,移民局汇总材料逐级上报确认、核准后,个人和集体财产补偿补助费由区移民开发局拨付到相关乡(镇),由乡(镇)支付给移民个人(专户储存);土地补偿费统一用于安置区土地流转,土地流转后剩余土地补偿费由区移民局兑付给村民小组用于生产发展。移民搬迁安置工作结束后,全部补偿、补助费由区移民开发局核实结算。

(二)移民工程款项支付程序。移民工程款项严格按照项目预算、财务决算和审计后支付的程序进行。所有项目须验收合格并经移民综合监理部审核和审计部门审计通过后进行结算,每个项目款项必须按工程建设管理规定经监理部门、管理技术人员、区移民开发局分管领导等审核签字后,由局长审批支付。

(三)移民专项资金收支情况。截至xx年2月,我区移民专项资金共拨入44202万元,共支付37782万元。

1.**水电站移民专项资金共拨入21061万元、支出17007万元。其中,农村移民补偿费(移民搬迁和基础设施建设费)拨入12774万元、支出10779万元;国有土地补偿费拨入1011万元、支出674万元(xx年12月拨入区财政);**港防护工程建设费拨入6514万元、支出4814万元;专业项目费拨入454万元、支出348万元;基本预备费拨入141万元,支出140万元;其它费用(实施管理费)拨入167万元、支出252万元。

2.糯扎渡水电站移民专项资金共拨入2

3141万元,共支出20775万元。其中,农村移民补偿费(移民搬迁和基础设施建设费)拨入22332万元、支出19698万元;基本预备费拨入336万元,支出210万元。其它费用(实施管理费)拨入473万元、支出867万元。

五、移民工程项目实施管理情况

(一)工程项目规划设计。根据移民安置实施规划和结合移民安置区实际情况,由区移民开发局委托设计单位,对所拟实施项目进行设计,并将初步设计成果提交专家会议评审。

(二)工程项目上报核准。根据项目规划设计成果及专家评审结果,严格按照《云南省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移民安置实施项目核准办法》和《云南省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移民管理费使用审批办法》规定,认真做好项目的上报核准工作。

(三)工程项目组织实施。项目核准后,严格按照招投标法组织项目招投标。工程项目建设委托具有相应监理资质的监理公司负责监理,并请质检部门进行质量监督,完工后按要求进行初验和终验。根据项目归口管理规定,专业项目一律委托相关部门具体组织实施,如水、电、路、学校、卫生等。如在建的龙潭泡猫河水库工程委托区水务局建设,整碗小学扩容工程委托区教育局建设等。

(四)工程项目移交使用。工程项目建设竣工并通过验收后,由区移民开发局现场移交相关部门、移民村组管理使用,并履行移交手续。

六、档案管理情况

易迁安置区调研报告范文 第6篇

为切实抓好精准扶贫工作,按照云扶贫搬迁办发〔20XX〕13号文件精神,我街道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开展精准扶贫调研。现将调研结果报告如下。

基本情况

青龙街道位于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一个城乡结合的街道,属城市建设规划区域。幅员面积3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0万人(其中农村人口占万人,建卡贫困户195户604人)。

截止20XX年,街道农村村级公路里程公里,其中硬化公路里程公里。耕地面积亩,其中撂荒土地787亩。农村产业主要以种植玉米、水稻、蔬菜、柑橘,养殖牛羊兔鱼等第一产业为主。

贫困户贫困成因

通过开展贫困户相关信息调查。我们发现贫困户之所以难脱贫、易返贫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地理位置偏远,地形复杂交通不便,生存条件差。

受教育程度低,脱贫意识低,缺乏发展技能。

农村贫困人口多数为初中以下文化。相当一部分贫困人口思想观念陈旧,传统小农意识根深蒂固,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落后。生活上往往靠帮靠救济,脱贫意识极其薄弱。几乎没有懂现代农业专业技术的人员,缺乏自我发展的能力和动力。

产业附加值不高,缺乏劳动力,收入水平低。

多数贫困户是从事第一产业的农户,家庭经济收入主要依靠责任田,缺技术、缺资金、缺门路,日常生活比较艰难。加之第一产业要有产出,主要依靠人工劳力,且产业附加值不高、收入低,费力不讨好,两相对比之下青壮劳力大多选择外出务工。在家的多为老弱病残,即便想要发展产业也是有心无力 。

教育负担重,抗风险能力低,因学因灾因病返贫现象严重。

再穷不能穷教育。文化知识的培养是贫困户最终改变贫困命运的关键。目前国家已免去了义务教育阶段的主要费用。但就读高中、大学阶段的贫困学生家庭负担仍然相当重。一个高中生每年需支出一万元左右,有些贫困户家庭往往为了孩子上学负债累累。二是在贫困户收入来源中农业收入所占比重过大,缺乏抗风险能力。一旦遇到干旱洪涝等自然灾害,收入便大幅下降,迅速返贫。三是家庭收入主要靠劳力。一遇到家庭中有住院或慢性病的,既要支出高额医疗费用,又减少了家庭收入,这一增一减,对于贫困户家庭无异于雪上加霜。因学因灾因病返贫现象严重。

思路和建议

加大基础设施投入,灵活运用搬迁政策。

一是针对贫困户地理位置偏远,地形复杂交通不便,生存条件差的问题。加强道路交通、人畜饮水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户生产生活条件。二是对于确实过于偏远的农户,要灵活运用扶贫搬迁、生态移民等扶贫政策。将农户调整集中安置到自然条件较好,交通便利的地区居住。三是迁入地要积极为搬迁户协调解决宅基地,土地以及上学、卫生等必须的生产生活配套设施,并积极为搬迁户规划产业发展,确保搬迁户搬得出、安得稳、能致富。

加强教育培训,提高产业技能。

一是认真组织各种短期技能培训,培训坚持就近就地原则,分散办班,分类指导。为使学习劳动两不误,尽量安排农闲时间组织招生,要针对不同地区农村的特点,实行随到随学,只要达到要求和学习目的就行,在课程安排上以当地主要产业的管理为主,增强学习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二是同时对当地懂技术、有经验、能力强的致富带头人,要鼓励他们积极帮扶贫困农户并给以适当的奖励。

优化产业模式,提高收入水平,吸引劳动力回巢。

一是引进产业附加值高,有市场竞争力的龙头企业。鼓励企业安排扶贫对象劳动力就业和辐射带动周边扶贫对象发展生产,吸引劳动力回乡就业。二是通过土地流转,统一规划。以本地区特色优势产业为依托,扩规模,提档次,集中力量整合产业项目,打造地区产业品牌。改变农户个人自产自销、粗放经营的低竞争力模式,提升产业竞争力。从而提高农户收入。

加强各项保障政策,减轻农户负担,提高抗风险能力。

易迁安置区调研报告范文 第7篇

扶贫开发工作是促进农业增产,加快农村改革,实现农民致富的有效途径,为进一步掌握扶贫开发工作进展情况,了解扶贫开发工作中的难点和问题,紧紧瞄准贫困人口,以减少贫困、缩小差距、增加收入、构建和谐为目标,以改善贫困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为中心,以增加贫困群众收入为重点,积极拓宽扶贫资金筹集渠道,不断加大扶贫开发工作力度和投入力度,创新扶贫开发机制,提高扶贫开发水平,增强贫困对象的自我发展能力,探索与xxxx县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扶贫工作新模式,扎实推进创新创业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不足,现就对全镇扶贫开发进行的调研情况形成报告如下。

一、xxxx镇基本情况

xxxx镇位于xxxx县东南部黄河沿岸,离县城25公里,总面积为164平方公里,平均海拔xxxx00米,年平均气温为℃,气候适宜,属xxxx县三大川水乡镇之一,也是xxxx县的主要农业生产基地。全镇共有25个行政村,86个社6871户,总人口万人,有回族、撒拉族、汉族、藏族、东乡族五种民族,少数民族占。全镇总耕地面积为xxxx01亩,人均耕地面积为亩,农作物以冬小麦为主,兼温棚蔬菜、瓜果等经济作物。以拉面经济为主的劳务经济第三产业收入占,以农牧业为主的第一产业收入占收入占,以拉面经济为主的劳务收入已经成为全镇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

历年扶贫工作进展情况:随着国家对扶贫工作的`大力支持,xxxx9年我镇积极争取在唐寺岗、牙目、桥头、东五、下四合生、朱乎隆六个村的实施了整村推进项目,涉及农户744户,发放扶贫资金372万元;xxxx3年在xxxx街、阿化、西滩三个村种植薄皮核桃1300亩;xxxx4年根据《青海省农村牧区扶贫对象建档立卡工作方案》要求,我镇通过行政村申请、政党政班子会议研究,上级扶贫部门审核确定了上四合生、牙路乎、关巴、东六、东七、xxxx街、阿化、西滩8个行政村为贫困村,xxxx3年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均在2736以下,贫困率均在以上。通过农(牧)户申请、村(牧)民代表大会民主评议、村(牧)委会核实、镇政府审核,确定了贫困户1355户(5257人)。对所有贫困户进行了建档立卡工作;xxxx5年年初对贫困户数据进行了更新,初步确定了帮扶单位和帮扶责任人。

二、取得的工作成效及经验

近年来,我镇按照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原则,扎实开展我镇解困脱贫工作。主要做法:

1、加大宣传力度,是搞好扶贫工作的前提。按方案宣传,镇、村分级召开贫困户认定动员大会,宣传扶贫政策和扶贫方案。对外出打工及未能到会的群众,通过入户走访、电话通知等方式做好宣传,努力做到政策方案家喻户晓,营造全村上下共同支持、共同参与、共同监督的工作氛围。

2、正确决策、科学决策是扶贫开发成功的关键。深入调研,方案制订科学化。坚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从国家扶贫政策和村情、户情出发,帮助贫困户理清发展思路,制定符合实际的扶贫规划。填好扶贫对象基本信息表,重点弄清家庭人口、收入来源、支出负担、存款或负债额度、致贫原因、脱贫依靠等问题;建立专门数据库,对所有认定的对象,将搜集到的情况进行信息录入。通过深度分析贫困对象的基本信息,根据其家庭实际,综合考虑所在村社相关情况,明确了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游则游的脱贫思路。

3、严格按程序认定是搞好扶贫工作的准则。按照户主申请、村民小组提名、村民代表评议和票决、村委会审查、镇政府审核、县扶贫局审批的程序,坚持做到条条到位、环环尽责。特别在代表评议环节上,我镇注重突出民主性、广泛性,要求评议小组至少30人以上,且每个村民小组不得少于5人;在镇政府审核环节上,组织干部到各个村民小组开展入户调查,进一步了解申请户主的基本情况,确保对象认定不出现偏差。

4、强化保障,资金筹措多元化。坚持创新扶贫参与机制,构建各界广泛参与的大扶贫格局。一是我镇积极向上级部门争取扶贫资金、项目。二是通过项目整合,积极整合国土、发改、水利、林业、卫生、交通等方面的项目资金,将钱用到通村公路硬化、安全饮水工程、卫生室建设、电力改造等刀刃上。三是群众凑。发挥困难群众主体作用,引导他们在扶贫过程中力所能及地投入资金。

5、跟踪问效,信息管理动态化,建立长效机制。坚持动态识别、动态管理,保持扶贫对象的精确性和政策投放的精准性。建立定期回访机制。按季度对贫困户进行回访,及时了解困难情况、增收状况,对于脱贫效果不理想的,及时调整扶贫方案,纠正扶贫措施。

6、群众自觉行动,苦干实干是根本。使群众改变观念,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自力更生,苦干实干是扶贫开发工作成功的动因。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不足之处

从根本上改变贫困地区社会经济的落后状况,缩小与发达地区之间的差距,是一个长期的历史任务。新阶段的扶贫开发工作我镇仍然面临严峻的形式。

(一)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亟待加强。我镇有些贫困村多在深山、库区一线,群众居住分散,自然条件差,交通不便,基本公共服务不够到位,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较弱,饮水难、上学难、就医难、居住条件差等问题比较突出。一些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仍然比较落后,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差。比如我镇26村人饮工程一直未能完成;北片各村浇水渠道还没有实施防渗工程,渠道渗漏、决口等现象严重,造成群众灌水困难;我镇境内的巴燕沟和6条大排洪沟治理不彻底,每年发生洪灾冲毁和淹没耕地现象,给广大群众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影响了农民脱贫致富的步伐。

(二)扶贫资金投入严重不足,持续发展能力弱。一是资金投入难以满足群众需求。现有的贫困村基础条件和资源条件都较差,基础设施建设点多线长面广,任务重成本高,资金投入远远不能满足实际需求,缺口大。二是部门资金整合难。扶贫资金整合度不高,部门大多各自为阵,撒胡椒面,难以发挥整体效益;互助资金量少且使用面小,发挥的作用有限。

(三)贫困群众参与的积极性不够高,参与程度比较低。现阶段扶贫实际工作中仍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单向度的政府行为,贫困人口的参与比较被动,群众自我发展能力弱。我镇贫困村经济结构单一,土地抛荒严重,致富企业、专业合作社或能人大户带动和辐射作用发挥有限,持续增收能力不强。农村留守人员老人居多,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占贫困总户数比例高。思想观念陈旧,科技意识不强,生产经营能力较低,缺乏致富能力和发展门路,抵御风险和自我发展能力脆弱。

(四)转移就业培训重点不够突出。当前扶贫系统开展的转移就业培训是短期非学历培训,这种培训方式的优点是培训范围广、成本低、见效快,但缺点是对最需要转移就业的贫困人口帮助不大,短期培训并不能有效地帮助他们提高自身技能参与市场竞争。因此,必须突出转移就业培训的重点,探索出新的培训方式,帮助贫困群众转移就业,扩大转移就业培训的成效。

(五)扶贫工作长效机制有待健全,返贫现象较为突出。扶贫开发工作与农村其它建设项目缺乏有效衔接,工作联系、项目对接、资金整合相互之间协调不够,社会帮扶体系还未完全形成。部门之间合力不够,不少是各自为阵,统筹协调能力弱。部分行业、部门和单位对扶贫开发的思想认识、重视程度和工作力度不同,实际效果差异性也较大,存在不平衡状况。因病因教致贫返贫现象较为突出,贫困人口脱贫与返贫相互交织,因重度残疾、重大疾病、年老体弱致贫占40%以上,还有相当一部分贫困户是病残、精神障碍和无劳动力户,基本难以脱贫。

四、对做好扶贫工作的意见建议

目前贫困地区发展滞后问题没有根本改变,贫困人口生产生活仍然十分困难。贫困地区基础设施、社会事业仍然严重滞后,扶贫开发任务仍然非常艰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扶贫开发工作,要啃硬骨头、蹚深水区、打攻坚战,靠单项措施、常规手段很难奏效,必须在体制机制上取得新突破。要用新机制保障扶贫工作落到实处,用新机制保障扶贫资源有效利用,用新机制保障社会各界参与扶贫,形成强大合力,提高扶贫成效。

(一)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在已有贫困村、贫困户建档立卡工作的基础上,按分级负责、精准识别、动态管理的原则,深入分析致贫原因,逐村逐户制定帮扶措施,集中力量予以扶持,切实做到扶真贫、真扶贫,确保在规定时间内达到稳定脱贫目标。

(二)建立到户到人长效机制。集中帮扶,着力解决整家整户整体脱贫的问题。按照规划到户、责任到人,精准帮扶、逐户验收的工作要求,因户制宜,实施扶贫到户到人工程。一是干部帮扶到户。建立干部驻村帮扶机制,开展万名党员干部帮万家活动,可分期分批安排,确保每个贫困村都有驻村工作组,每个贫困户都有帮扶责任人。驻村工作组要协助基层组织贯彻落实党和政府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积极参与扶贫开发各项工作,帮助贫困村、贫困户脱贫致富。落实保障措施,建立激励机制,实现驻村帮扶长期化、制度化。并建立帮扶台帐;二是转移就业到户。实施农村零转移就业贫困家庭就业工程,鼓励和支持自主创业,稳定实现该类家庭中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意愿的农户至少1人转移就业;三是技能培训到户。整合雨露计划、农业实用技术和新型农民培训等教育资源,确保贫困农户掌握1-2项实用技术和就业技能;四是产业扶持到户。帮扶贫困户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增加收入。

(三)建立健全扶贫资金投入和管理机制。一是进一步加大对贫困地区扶贫资金的投入力度,尽量按实际投资安排项目资金,减少甚至取消到户项目要求农户特别是特困农户自筹的资金,减轻贫困群众负担;二是提高一些扶贫项目的扶助标准。当前贫困区域的生产生活条件都比较恶劣,在这些地方修建基础设施如道路、饮水工程等项目建设难度非常大,而且当前项目建设所需物资、劳务价格也不断上涨,项目单位投资越来越高,因此,要进一步提高项目建设资金标准;三是统一规范扶贫项目税费收取。扶贫资金扶持的都是贫困区域和弱势群体,因此除国家硬性规定不能免除的税费外,所有扶贫项目尤其是直接扶持贫困农户的项目,都应考虑免税。四是完善金融服务机制。完善扶贫贴息贷款政策,增加财政贴息资金,扩大扶贫贴息贷款规模。进一步推广小额信用贷款,推进农村青年创业小额贷款和妇女小额担保贷款工作。

(四)完善基础提升长效机制。改善民生,着力解决贫困区域生产生活基础薄弱的问题。以贫困村为重点,实施五大工程建设,完善基础设施条件。一是村级道路畅通工程。完善村级公路网络的基本要求,加强村出口公路和连村一般出口公路硬化、安全防护设施和中小危桥改造等建设,二是完成农村安全饮水工程;三是加强完善生活保障。将符合条件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实行动态管理。四是就医保障到户。筹集新农合资金,实现贫困人口新型合作医疗参保率达到100%。

易迁安置区调研报告范文 第8篇

为尽快启动**乡**村**村民小组地质灾害点整体搬迁安置项目,充分考虑搬迁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我乡于xx年5月初对搬迁点和安置条件等进一步进行了实地祥细地调查分析,现就相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村民小组基本情况:**村民小组于1955年移民下坝进驻,隶属**乡**村,该村民小组座落于**盆地北段东部边山坝结合部位的缓坡地带,地势东高西低,主体结构松散,稳定*差。距乡**10公里,有农户85户353人,有耕地890亩,其中水田266亩,旱地624亩,人均耕地面积亩。xx年末,人均占有粮食300kg,农民人均纯收入1200元,距村委会、村完小及卫生室5公里,群众赶集、子女入学就医等条件不好。主灌渠上东沟以南北走向从寨子上边通过。xx年以来,由于受崩龙田煤矿跨河采煤的影响,上东沟以下地表出现渗水,**村民小组85户农户房屋不同程度受损,地表滑坡造成62户住房墙体拉裂变形,至今为止,已有5户人家8栋房屋倒塌拆除,基础设施受到不同程度影响,给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较大威胁。

(二)煤矿的基本情况

崩龙田煤矿原属**农场(现保山_)的自办煤矿,1958年始建小煤窑供农场自用,开采区在**河的西岸。1988年扩建到2万吨。1993年扩至3—4万吨/年。1995年扩建至6万吨。后来昌宁红星煤矿与崩龙田煤矿同时就大河东侧**村民小组下面的储煤开采作了规划设计,但因技术投资等原因,两家业主都未开工,后经昌宁县**出面与**农场协商,经云南省保山管理局批准,于xx年两家共同联合开发,当时地质灾害点下面储煤的采矿权属昌宁红星煤矿。联合时,农场以河西储煤和资产入股,控股65%,昌宁红星煤矿以河东储煤和200万元入股,控股35%。于xx年3月正式联合运营,xx年底红星煤矿的管理人员和工人撤回,由_单方进行管理经营。每生产一吨煤支付给红星煤矿10元。xx年改为9元/吨。现开采规模已达9万吨/年。开采区于xx年跨河延伸到**河东岸**村民小组驻地下边,现为主矿区。到目前为止,矿区河东岸地下储煤仍有900多万吨,可采储煤400多万吨,按现有开采能力可供近50年开采。

二、受灾情况

(一)居住区受灾情况:该村民小组座落于**盆地北段东部边山坝结合部位的缓坡地带,地势东高西低,主体结构松散,稳定*差。加之主灌渠上东沟以南北走向从寨子上边通过。xx年以来,由于受崩龙田煤矿跨河采煤的影响,上东沟以下地表出现渗水,**村民小组85户农户房屋不同程度受损,地表滑坡造成62户住房墙体拉裂变形,至今为止,已有5户人家8栋房屋倒塌拆除。目前旱季仍有6户人家的面房畜圈里出水,且出水量在增加。房屋基础被软化,造成垮塌的可能*很大,给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较大威胁。

(二)生产区受灾情况:

在居住地受灾的同时,下边近300亩的耕地地表出现凹陷和变形,田间道路和灌溉沟渠受到严重破坏长达近1公里,造成耕种困难,现已由水田改为旱地,农户收益明显受到影响。此变形的地表下面是煤矿的主采煤区,通风口就在农户居住地的下边。

(三)群众意愿:由于自然灾害频繁,生存条件差,基础设施薄弱,产业结构单一,经济发展缓慢,特别是村民住房墙体拉裂、房屋倒塌等问题,多数群众普遍认为是崩龙田煤矿采煤所致,反应强烈,并引起多次群体*事件。群众要求搬迁到地质稳定条件较好的地方,彻底解决**小组的生存和发展问题。

三、灾情处置方案

(一)总体处置方案

1、搬迁规模:鉴于灾情明显,危害较大,**村民小组应实行一次*整体搬迁,转移安置85户353人,宅基地按户均220?划拨给搬迁农户。房屋建设的结构和投资由农户根据自己的经济状况自行决定。

2、安置点选择:迁入区选择在**乡**村**村民小组黄家大地,土地权属为**村民小组集体所有,土地不需作调整。地势相对平缓,地质稳定*好,土壤以红壤土为主,且远离矿区,地质条件能满足搬迁安置需要。光、热、水资源条件较好。

3、建设内容及规划:安置点的建设规划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标准,超前合理规划。建设内容根据易地搬迁和新农村建设相关标准结合自身情况,围绕安居建房85户;村庄道路及*石路8公里;人畜饮水管道公里;活动场地、电力设施、灌溉沟渠等来组织设计。

易迁安置区调研报告范文 第9篇

为了深入落实坝心村扶贫攻坚工作,按照要求做好坝心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情况,坝心驻村工作队通过走访、入户座谈等形式对坝心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开展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坝心易地搬迁安置点工程推进情况

阿舍乡坝心易地搬迁安置点,总投资1218万,占地面积亩,计划安置坝心村黑西村小组、豆渣坪村小组搬迁56户284人,目前主体工程建设已经竣工。

二、20xx年坝心易地扶贫搬迁工程推进情况

(一)搬迁入住情况。坝心安置点截止6月30日,已实际入住18户86人,其中黑西7户38人,豆渣坪11户46人。

(二)资金结算及科目验收情况。按照人畜分离的要求,安置点将要建设牛舍、猪舍等,除人居房屋建好并做好初步验收并确保质量达标外,其余的待项目实施单位完善后再行验收。

三、存在的问题

(一)搬迁入住率低,部分搬迁人员存在两头居住现象。由于农户在原居住地种了庄稼,要回去管理,加上未拆除旧房。

(二)是旧房拆除、复垦复绿工作还未落实,有工作实施方案,旧房拆除复垦复绿还未实质*启动。无工作开展印证材料,盘活率较低。

(三)外出就业务工的人数较少,因为很大部分青年思想懒散,对外出物攻的认识不高。

四、几点建议

(一)建议乡党委*明确专人,按要求及时做好旧房拆除复垦复绿工作;

(二)建议县、乡两级*加大外出就业宣传力度,提高农户外出务工就业思想意识,确保搬得出,能致富。

易迁安置区调研报告范文 第10篇

近几年来,我区的省、市重点工程项目众多,拆迁安置过程出现了不少问题,由此引起的民间纠纷和群体上访呈上升趋势,严重影响我区社会稳定,成为当前我区经济发展不容忽视的障碍。因此认真研究我区拆迁安置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规范政府行为,使之在以后的拆迁安置工作中真正做到依法行政,执政为民,切实维护拆迁群众在城市化进程中的实际利益,成为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研究课题。我们通过下发调查问卷、召开座谈会、下村入户实地调查等方式,对这一课题进行了研究和探讨,现将我们一些肤浅的意见汇报如下,供领导们参考。

一、 基本情况

_____区总面积_____平方公里,其中农村面积_____平方公里,农业人口约占总人口的*%,是城乡并存区。近年来,我区牢牢抓住市治西迁、_____建设全面启动等机遇,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的奋斗目标,确立了“举全区之力抓城市建设,合万众之心建经济强区”的发展战略,在全区抛起了新一轮大规模城市建设热潮。从2001年至今,全区共有省、市、区重点工程建设项目_____个,共投入资金_____亿元。全区_____个街道、乡、镇均有城建开发任务,共开发征用土地_____多亩,累计拆除房屋约_____万平方米,拆迁群众_____户,其中农民_____户_____人,农村拆迁安置量大任务重。我区拆迁安置工作在各级各部门的高度重视下,在广大拆迁户的理解支持下,总的来说进展顺利,并创造了、“_____模式”和“_____模式”这样的好典型。

二、 我区开展拆迁安置工作中主要经验

拆迁安置工作情况复杂、矛盾突出、任务繁重。在工作中,我区克服种种困难,冲破重重阻挠,取得了一些成绩,积累了一些经验。

1、领导重视是搞好拆迁安置工作的保证。拆迁安置工作牵涉面广,情况错综复杂,没有强有力的领导组织作保障,工作很难开展,为加强领导力量,强化保障措施,一是建立了领导联系项目制。按照“一个项目、一位领导、一套班子、一种模式”的工作思路,由一位区级领导联系一个具体项目、一在严格执行政策的前提下,对该项目的拆迁安置全权负责,形成了对拆迁安置工作齐抓共管的领导格局。二是建立了领导联系街道制。由于街道的拆迁安置任务较重,压力较大,矛盾较多,为减轻街道的压力,区委向每个街道派出了2至3名区级领导协调指导拆迁安置工作,及时化解矛盾,解决问题,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三是成立了处理拆迁安置遗留问题领导小组。区委、区政府成立了拆迁安置遗留问题领导小组,负责对全区拆迁安置遗留问题进行全面处理,并明确了责任领导、责任人,提出了处理意见,确定了交办时间。我区大部分拆迁安置遗留问题的处理都有了较大的进展,为以后的开发建设和拆迁安置工作扫清了障碍,夯实了基础。

3、宣传到位是搞好拆迁安置工作的基础。拆迁安置工作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加大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宣传力度,引导群众正确认识和掌握拆迁安置工作有关政策,正确对待拆迁安置中的矛盾和问题十分必要。在工作中,我区注重多途径、多形式、多方位做好有关政策法律和宣传工作和拆迁户的思想工作。

4、依法办事是搞好拆迁安置工作的关键。拆迁安置工作事关每一位拆迁群众的切身利益,稍有不慎,就会引起矛盾,造成不稳定因素,只有严格依法律办事,才能将矛盾消除在萌萌芽状态。一是严格按政策补偿,二是严格坚持“三公开”原则三是严格坚持“三带三包”政策,即带感情、带政策、带拆迁方案,包协议签订、包过渡、包稳定。

5、妥善安置是搞好拆迁安置工作的重点。我区积极主动与相关部门衔接,全力促进农民安置用地的落实和农民安置房的落实。全区共核定“两安”用地总指标_____亩,已办理红线的安置用地_____亩,另有_____亩正在办理之中,目前,已搬进拆迁户的农民安置小区达*个,正在建设的农民安置小区的_____个。在几年的拆迁安置工作中,我区创造了地“_____”和“_____”等成功的安置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在我区实际拆迁过程中存在几个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少数干部群众对拆迁安置的政策了解不够、理解不透,或者误解了拆迁安置政策。由于缺乏拆迁主体和被拆迁人之间的对话交流的渠道,作为拆迁主体一方的干部对群众的疑问不能正确解答,甚至有的干部对群众反映的问题敷衍塞责,上推下压,引起群众的不满。

2、在拆迁调查工作中,对补偿标准的尺度掌握出现偏差。尽管政府部门按照拆迁政策,制定了统一补偿标准,但由于对同类房屋的结构、装修、价格等问题的认同上存在差异;对居民建在集体土地上与国有土地上的房屋估价混同;甚至存在个别讲人情、论亲疏,对拆迁地面积的丈量、拆迁标的物的估价不统一,出现个别超面积丈量、超值估价等现象,致使被拆迁人之间相互攀比,引发矛盾。

3、由于现行的有关拆迁安置法律规定的原则性强,实际可操作性较差,有些村组制定的村规民约,有部分违反现行法律政策的规定,且在发放拆迁安置补偿过程中缺乏透明度,侵犯了被拆迁群众的合法权益。

易迁安置区调研报告范文 第11篇

为了解掌握各地脱贫攻坚工作开展情况,近期我室(办)组织人员赴5个县(区)、7个乡镇、13个“十三五”贫困村进行了调研。调研以问题为导向,采取个别访谈的方式,共访谈乡镇党委书记、村书记(主任)、驻村工作队长、第一书记60余人次,获得了可供参考的第一手资料。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当前扶贫领域不可忽视的问题

(一)村级扶贫项目实施存在多重隐患

一是审批时限偏长。村级扶贫项目审批大体按照“村民小组→村‘两委’→乡镇人民政府→县级审批单位→批复”的流程进行。各地扶贫项目基本在年初3-4月申报,批复一般在6-7月,部分交通、水利项目时间更后。调研发现,近90%的村反映今年项目还没全部批下来或刚批下来不久。

二是赶工期现象普遍。扶贫项目大多是集中上报、集中审批、集中实施、集中验收,特别是“十三五”贫困村,扶贫项目多、工期短,下半年赶工期现象比较普遍。另外,在审批、验收过程中由第三方预审复核,由于复核验收的项目多、时间紧,有的第三方公司存在应付了事、把关不严不细等问题。比如,有的村反映,第三方公司在项目预审复核报告上出现与其他村张冠李戴的现象,而且一些项目6月批复10月就要验收,为了赶工期容易出现质量问题。

三是监管力量薄弱。访谈对象普遍反映,扶贫项目监管力量略显薄弱,村“两委”干部、第一书记、村民理事会缺乏资质、不懂技术,即便乡镇也是专业人员短缺,很难进行有效监管。市级层面要求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全程监督项目建设,紧盯整村推进项目建设质量,推动工程按时按质量完成”,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有的村却把第一书记甩在一边,仅象征性参与监管,或只在验收时签个字,存在权责失衡现象。

四是资金配套不足。有的县反映,通组公路硬化标准为28万元/公里,加上路基垫层、征地拆迁等费用,资金缺口较大,特别是一些山区村,项目实施成本更高。多数村反映,扶贫项目资金“同城同价”,加上年初报预算,年中项目集中实施,沙石、水泥等相继涨价,特别是边远乡村运输等成本普遍高于中心村,通组路项目经常出现流标现象。

(二)换届后村干部能力素质仍需加强

一是不善于做新时期群众工作。有的村干部面对“空心房”拆除、“三沿六区”整治等工作束手无策、不知所措。比如,于都县梓山镇龙口村在“三沿六区”整治工作中,多名村干部畏难退缩不敢担当,相继选择辞职,目前仅剩一名村支书在岗在位,工作全靠镇干部助阵。

二是工作衔接不够顺畅。有的村换届后干部换动较大,一些新进干部对扶贫政策不熟悉,工作开展不扎实。有的乡镇反映,换届后村书记、主任换动超过57%(不含转岗),一般村干部换动超过67%(不含转岗),有的新任干部还未进入角色。

三是不适应信息化办公需要。调研发现,大部分村换届后村干部年龄结构仍偏大,缺少年轻血液,业务性工作主要依赖驻村工作队、乡镇驻村干部或扶贫信息录入员,现有村干部习惯于“吃老本”,对提高信息化办公能力兴趣不大。

四是能力培训范围窄、力度小。村干部普遍反映参加培训机会不多。当前,市委组织部正在对全市村书记进行轮训,但各地对村干部的培训范围、力度不一,一般村干部只是象征性参加乡镇组织的培训,有的县只对新任村书记、主任进行培训,时间仅为1天,效果有限。

(三)资料台账仍然偏多

一是占用大量时间、精力。为减少基层负担,目前国家省市评估检查淡化了资料台账要求,督查频率也相对降低,但普遍反映台账资料超出国检规定、超过往年数量,甚至还提出更多“精美化”要求,县级督查大量增加却变相成为“资料督查”,使扶贫的绣花功夫被“误导”成了“纸上功夫”,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花在了应付检查、填写表格等内业资料上,较大程度增加了驻村工作队负担。有访谈对象反映,扶贫工作“50%时间填表+20%时间开会+15%时间赶路+15%时间抓落实”。

二是内容设计不够合理。调研发现,有的表格资料县与县之间标准不统一,增加了市级层面工作量。访谈对象反映,很多要求填报的金融、光伏、健康扶贫等数据,行业部门数据更加精准,应当由行业部门提供;有的表格设计不合理,逻辑关系复杂,格式不统一,随意性大,基础信息反复填报,重复性工作太多。

三是存在层层加码现象。一些资料台账国检、省检没有要求,市级层面也未部署,有的县仍要基层填报。有访谈对象反映,帮扶干部入户与贫困户的合影照片等佐证资料已经打印归档,但乡镇要求照片彩色打印,工作队只好重新购买设备进行彩打,既浪费资金也耗费精力。

(四)驻村工作队超职责工作

一是把驻村工作队等帮扶力量当乡村干部使用。调研了解到,不少乡镇、村要求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参与村里其他日常工作,比如森林防火、交通整治、“空心房”拆除、“三沿六区”整治等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分散了精准扶贫的精力,导致少数村的扶贫工作相对滞后,欠账较大。

二是“包办”扶贫工作。调研发现,第一书记往往“越权”成了村级扶贫第一责任人,各项工作言必第一书记负责、事必第一书记签字,而村书记(主任)却工作失位。驻村工作队除了参与大量日常工作外,有的甚至“包办”了村里的扶贫资料台账工作,有的村干部认为驻村工作队理应负责村里扶贫工作,存在工作队员埋头苦干、村干部背手边上看甚至“围观”指挥现象。

(五)干部结对帮扶方式有待改进

一是要求“凡事留痕”。有的县要求帮扶干部一个月上户走访2次,每次要贫困户在4处签字,并与帮扶干部拍照合影。农忙时节频繁上户容易引起群众反感,有的群众抱怨“没什么事就不要来,耽误干活”;不少帮扶干部上户走访,只是找贫困户签字、照相、传日志证明“到此一访”。有的创新第一书记签到表、工作日志、扶贫记事本、指纹签到等监管手段,形式到是多样了,扶贫干部手脚也被绑死了。大家认为,现在已经有了精准扶贫APP,其实签字与合影这两个环节完全可以省略。

二是标准不够统一。有的县要求县乡帮扶干部每月上户帮扶不少于2次,最多的要求4次;有的县要求市直单位每月不少于1次,而《赣州市市派单位精准扶贫驻村工作队管理办法(试行)》(赣市精扶字〔〕8号)文件要求每年不少于4次。另外,帮扶方式方面,总体上采用送钱送物的方式,实际效果欠佳,还容易引起攀比、滋生矛盾。

三是存在“一刀切”。许多行业部门隔三差五下文要求帮扶干部上户(许多工作可由镇村干部、工作队承担),甚至一个月七八个行业部门陆续来文,帮扶干部苦不堪言,无奈逼出了不少“形式主义”。一些已经脱贫的村,也要求市直、县直帮扶干部一个月至少去1次,导致去后没多少扶贫方面的工作,所聊话题也不多,仅停留在产业发展、生活收入开支等方面,有时双方都感到尴尬。甚至贫困户也认为帮扶干部没必要经常过来,有事可以打电话,过年过节来走访就以,以免影响其务工。

二、意见建议

(一)在项目申报、审批、实施上要提速提效保质

一是适当提前项目申报时间。建议在每年10月份启动申报下一年度扶贫项目,力争在次年3-4月份完成项目审批。

二是探索分期分批分时段申报、审批、验收项目。为确保项目预算精准度和验收的工程质量,对具备实施条件的扶贫项目,成熟一批、批复一批,实施一批、验收一批,防止审批、验收时间集中、程序扎堆。

三是提升项目监管实效。强化项目实施事前、事中、事后监管,市县级层面统一聘请第三方监理公司,定期不定期抽查项目施工情况,加大对第三方监理公司监管力度,实行项目监管责任“终身制”,确保监管有力有效。同时加强对乡村干部业务能力培训,解决扶贫项目现有监管力量不够专业问题。

四是源头发力确保扶贫项目质量过关。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不宜盲目铺摊子,做到规划先行、有序实施。科学安排项目资金,进一步加大资金统筹整合力度,对偏远山区扶贫项目适当上浮基数,缓解原材料和运输成本过高,配套资金不足引发流标问题。加强对水泥、砂石等企业的管理,严厉打击随意涨价、恶意涨价等行为。

(二)在村干部能力素质提升上要突出精准性、实用性

一是进一步扩大参训面。建议实施村干部能力提升“三年行动计划”,由各县(市、区)牵头,用2-3年时间对辖区内所有村干部轮训一遍,培训时间不少于5天,全面提升村干部能力素质,打造一支永远不走的工作队。

二是课程设置突出需求导向。调研发现,多数村干部认为要加强扶贫政策、产业发展、项目建设、办公自动化等方面的培训,在今后培训课程设置上应予以重点考虑。

三是注重抓好村主任培训。可以考虑参照市委组织部轮训村书记模式,由民政部门牵头,通过举办市级示范培训班的方式,加强对村主任的能力素质培训。

(三)在资料台账上要继续瘦身减负

一是坚持从简从实。建议市级层面予以明确,在“一证两册”等基础上,原则上不再新增与国检、省检无关的“表册卡账”。确需建立完善的,要做足前期论证设计工作,尽可能统一标准。现有台账资料要注重延续性,只要形式统一、逻辑正确,原则上只作完善,不再大面积调整,甚至推倒重来。与此同时,市县督查也应淡化资料台账要求,更加聚焦考核扶贫实效。

二是加大扶贫信息共享力度。探索建立信息共享交换平台,明确各部门数据共享范围和使用方式,推进扶贫领域信息跨系统、跨区域共享,对可以直接调取的信息数据,避免要求乡村重复上报,提高工作效率。

(四)在干部结对帮扶上要坚持实事求是

APP,允许帮扶干部采用电话、短信、微信等方式联系,适当精简签字、照相等形式。

一是细化工作要求。针对“十三五”贫困村,建议市级层面明确市、县、乡帮扶干部每月上户走访联络不少于1次,同时应当避免农忙时节频繁、扎堆上户;针对已脱贫村,按照赣市精扶字〔2016〕8号规定,帮扶干部每年上户联系走访不少于4次即可。加强工作统筹,明确各时间节点帮扶工作重点和任务,让帮扶干部上户有事可干、有话题可聊。充分利用好精准扶贫

二是避免频繁送钱送物的帮扶方式。结对帮扶应以解决实际问题、帮助贫困户发展产业为重点,避免单纯地送钱送物,防止因市县之间、单位之间标准不统一,而引起群众攀比心理、制造不和谐因素。

三是进一步厘清驻村工作队工作职责。建立健全扶贫责任主体责任机制和长效机制,严格按照职责清单抓落实,让驻村工作队长、第一书记集中精力协助村“两委”抓精准扶贫工作,避免因职责不清影响驻村帮扶效果。

易迁安置区调研报告范文 第12篇

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情况汇报

全市“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任务为:建设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x个,安置xxx户xxxx人。整个“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建设任务已在20xx年一年时间内完成。20xx-20xx年我市无易地扶贫搬迁建设任务,重点做好易地扶贫搬迁户的后续扶持工作。

一、20xx年主要工作落实情况

(一)及时出台后续扶持工作方案

切实加强我市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我市组织各相关县区深入开展后续产业扶持前期调研,认真研究安置区及周边后续发展可利用资源情况,坚持因地制宜、精准施策,根据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特点落实相应的后续产业扶持措施,及时制定《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方案》。我市后续扶持实施方案、年度实施计划具体明确到搬迁安置点、到搬迁户,经各县(区)组级审定后,切实将实施任务具体落实到部门及有关负责人。各县(区)列出搬迁户后续扶持项目清单,倒排工朝,为下一步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二)加强安置点扶贫车间建设,让搬迁群众在家门口实现就业

我市各县区确实加强安置点扶贫车间建设,xxxx年,钦南区建成x奥佳华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钦南区移民安置就业扶贫车间并投产,主要生产碱性无汞环保纽扣电池以及x号、x号民用电池。钦北区建成富贵金桔合作社柑桔茶系列产品加工扶贫车间,预计明年x月份投产。灵山县陆屋镇x泰晴玩具有限公司加工玩具扶贫车间于今年x月份开工,目前正在加快推进中。这些安置点扶贫车间的建成投产,将解决相当一部分搬迁群众的就业问题,让搬迁群众在家门口实现就业。

(三)加强培训及就业帮扶

钦南区xxxx年开展创业培训、就业技能培训x期,搬迁群众参加就业创业培训共xx人;举办专项招聘会x场,进场企业xxx家,提供岗位xxxx个,达成就业意向人数xxx人,帮助实现就业xx人。钦北区扶贫办、人社局牵头,汇集xx家企业到安置小区举办“现场就业专项招聘会”,介绍部分搬迁户到企业就业务工,实现了xxx人转移就业(包括外出岗位务工)。灵山县人社局、陆屋镇政府、文利镇政府联合分别在陆屋镇和文利镇组织了x期中式面点师培训班,共培训xx人,其中易地扶贫搬迁贫困劳动力xx人;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举办了x次招聘会,送岗位到家门,参加招聘会的求职者有xxx多人,初步达成就业意向xx人。

(四)加强产业扶持

钦南区、灵山县部分贫困户有特色种养产业,对符合奖补标准的,及时给予奖补。钦北区利用自身优势,还发展了以下产业:一是肉猪养殖产业示范小区项目。投入专项扶贫资金xx万元,合作社带头,搬迁群众参与,预计每年能为每户易地扶贫搬迁户实现分红约xxxx元。目前项目正在建设中,预计明年x月产生效益。二是微田园项目。项目位于易地扶贫安置小区东北面xx米,投入资金xx万元。项目主要为每户搬迁户提供xx亩坡地,供各户自行发展特色瓜果蔬菜,实现瓜果蔬菜自供自给。该项目于20xx年x月底开始实施,已完成土地分配确权任务,目前安置户已种上果蔬。三是开发综合市场项目(规划)。项目位于安置小区西南面,与小区相邻,项目用地面积x亩,计划投入资金xxx万元。项目建成投产每年能为村级集体经济增收x至xx万元的资产收益,并优先为易地扶贫搬迁户创业提供场所及服务。

(五)逐步推进旧房拆除及复垦工作

我市易地扶贫搬迁移民大部分是原租地安置的`二次搬迁移民户,其旧房是支付xx年的租金,由上级投资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的安置房,到目前还有十多年的租期,移民没有产权。根据《xx区移民搬迁专责小组关于脱贫攻坚问题答复的意见》,同意不界定为移民搬迁户的旧房,不需要签订旧房拆除协议。其他人员正通过试点,逐步推进旧房拆除工作,全市共拆除旧房xxx户,其中x区xx户,x区xx户,x县xx户。

(六)加强安置点管理工作

钦南区根据安置点的实际情况,成立了社区村民委员会,行政上归沙埠镇桥坪村委会管理,设置了管理办公室,帮助群众办理户口迁移,之女上学等手续,做到事事有人管。钦北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小区以新成立的安置小区村民小组形式迁入行政村大直镇大直村委会,所有搬迁户户籍迁到大直村民委员会米连自然村后,行政隶属于大直镇大直村民委员会。安置小区村民小组现有_党员x人,设立党支部x个。小区实行支部、楼长工作机制,以自愿参与为原则,民主推选楼长x名,保洁员x名。小区日常在镇党委、村支部两级党组织领导下有效管理,充分发挥党建惠民服务,努力营造“守望相助”的邻里氛围,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能力不断提高。xx县xx镇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管理机构初步xx镇xx村委会,学龄儿童就近新光农场幼儿园、小学就读、就医依托陆屋中心卫生院、新光农场卫生院;文利镇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管理机构为文利镇升安村委会,学龄儿童就近升安小学幼儿园、小学就读、就医依托文利镇卫生院、文利镇升安村委卫生室。

二、存在问题

由于20xx年底刚搬迁入住,各县(区)后续扶持工作进度相对滞后。

三、下一步工作措施

继续抓好后续帮扶脱贫产业和就业工作,让易地搬迁户在家门口就业。组织企业在安置点创建就业“扶贫车间”、加工点,组织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劳动力从事农产品加工、手工工艺、种养殖等生产活动或来料加工业务;在小区旁边建设农家果蔬示范园、综合农贸市场,开办“微田园”等农耕场所,发展蔬菜、特色水果;抓好就业创业技能培训,落实相关帮扶政策,积极开展劳务输出,力争有劳动力的家庭实现x人以上稳定就业;充分利用靠近工业园的优势,优先安置搬迁贫困户就业。

易迁安置区调研报告范文 第13篇

整体搬迁安置状况调研报告

为尽快启动**乡**村**村民小组地质灾害点整体搬迁安置项目,充分考虑搬迁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我乡于XX年5月初对搬迁点和安置条件等进一步进行了实地祥细地调查分析,现就相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村民小组基本情况:**村民小组于1955年移民下坝进驻,隶属**乡**村,该村民小组座落于**盆地北段东部边山坝结合部位的缓坡地带,地势东高西低,主体结构松散,稳定性差。距乡人民政府10公里,有农户85户353人,有耕地890亩,其中水田266亩,旱地624亩,人均耕地面积亩。XX年末,人均占有粮食300kg,农民人均纯收入1200元,距村委会、村完小及卫生室5公里,群众赶集、子女入学就医等条件不好。主灌渠上东沟以南北走向从寨子上边通过。XX年以来,由于受崩龙田煤矿跨河采煤的影响,上东沟以下地表出现渗水,**村民小组85户农户房屋不同程度受损,地表滑坡造成62户住房墙体拉裂变形,至今为止,已有5户人家8栋房屋倒塌拆除,基础设施受到不同程度影响,给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较大威胁。

(二)煤矿的基本情况

崩龙田煤矿原属**农场(现保山_)的自办煤矿,1958年始建小煤窑供农场自用,开采区在**河的西岸。1988年扩建到2万吨。1993年扩至3—4万吨/年。1995年扩建至6万吨。后来昌宁红星煤矿与崩龙田煤矿同时就大河东侧**村民小组下面的储煤开采作了规划设计,但因技术投资等原因,两家业主都未开工,后经昌宁县人民政府出面与**农场协商,经云南省保山_的管理局批准,于XX年两家共同联合开发,当时地质灾害点下面储煤的采矿权属昌宁红星煤矿。联合时,农场以河西储煤和资产入股,控股65%,昌宁红星煤矿以河东储煤和200万元入股,控股35%。于XX年3月正式联合运营,XX年底红星煤矿的`管理人员和工人撤回,由_单方进行管理经营。每生产一吨煤支付给红星煤矿10元。XX年改为9元/吨。现开采规模已达9万吨/年。开采区于XX年跨河延伸到**河东岸**村民小组驻地下边,现为主矿区。到目前为止,矿区河东岸地下储煤仍有900多万吨,可采储煤400多万吨,按现有开采能力可供近50年开采。

二、受灾情况

(一)居住区受灾情况:该村民小组座落于**盆地北段东部边山坝结合部位的缓坡地带,地势东高西低,主体结构松散,稳定性差。加之主灌渠上东沟以南北走向从寨子上边通过。XX年以来,由于受崩龙田煤矿跨河采煤的影响,上东沟以下地表出现渗水,**村民小组85户农户房屋不同程度受损,地表滑坡造成62户住房墙体拉裂变形,至今为止,已有5户人家8栋房屋倒塌拆除。目前旱季仍有6户人家的面房畜圈里出水,且出水量在增加。房屋基础被软化,造成垮塌的可能性很大,给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较大威胁。

(二)生产区受灾情况:

在居住地受灾的同时,下边近300亩的耕地地表出现凹陷和变形,田间道路和灌溉沟渠受到严重破坏长达近1公里,造成耕种困难,现已由水田改为旱地,农户收益明显受到影响。此变形的地表下面是煤矿的主采煤区,通风口就在农户居住地的下边。

(三)群众意愿:由于自然灾害频繁,生存条件差,基础设施薄弱,产业结构单一,经济发展缓慢,特别是村民住房墙体拉裂、房屋倒塌等问题,多数群众普遍认为是崩龙田煤矿采煤所致,反应强烈,并引起多次群体上访事件。群众要求搬迁到地质稳定条件较好的地方,彻底解决**小组的生存和发展问题。

三、灾情处置方案

(一)总体处置方案

1、搬迁规模:鉴于灾情明显,危害较大,**村民小组应实行一次性整体搬迁,转移安置85户353人,宅基地按户均220㎡划拨给搬迁农户。房屋建设的结构和投资由农户根据自己的经济状况自行决定。

2、安置点选择:迁入区选择在**乡**村**村民小组黄家大地,土地权属为**村民小组集体所有,土地不需作调整。地势相对平缓,地质稳定性好,土壤以红壤土为主,且远离矿区,地质条件能满足搬迁安置需要。光、热、水资源条件较好。

3、建设内容及规划:安置点的建设规划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标准,超前合理规划。建设内容根据易地搬迁和新农村建设相关标准结合自身情况,围绕安居建房85户;村庄道路及弹石路8公里;人畜饮水管道公里;活动场地、电力设施、灌溉沟渠等来组织设计。

易迁安置区调研报告范文 第14篇

城市拆迁安置工作成为城市建设中的难题,已经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拆迁安置而引发的社会矛盾层出不穷,被拆迁人家庭矛盾激化为社会矛盾,已成为社会不安定因素的重要隐患,尽管化解这些矛盾纠纷占据了政府部门大量的精力,仍然需要各有关方面继续努力,共同钝化和调解因此而产生的各类纠纷矛盾,维护社会政治稳定。现就化解被拆迁人家庭内部矛盾,钝化与拆迁人的矛盾纠纷,谈谈个人看法。

一、城市拆迁安置工作中的主要矛盾纠纷。

当前,城市拆迁安置工作中引发的社会矛盾纠纷主要有:拆迁人和被拆迁人之间、被拆迁人家庭内部、家族内部等主体之间的矛盾;执法部门和被拆迁人、拆迁人内部矛盾、拆迁人和上级管理部门之间等矛盾纠纷。在这些矛盾纠纷中,拆迁人内部矛盾、拆迁人和执法部门以及和上级管理部门之间等矛盾,属于行政管理部门的内部矛盾,在此不作赘说。化解被拆迁人家庭、家族内部矛盾,处理好拆迁人与被拆迁人的矛盾纠纷,是当前做好拆迁安置工作的重要工作,关系到维护社会稳定的大局。

二、被拆迁人家庭内部以及和拆迁人之间矛盾纠纷的分类。被拆迁人家庭内部以及和拆迁人之间的矛盾纠纷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被拆迁房屋为祖产,需要进行遗产继承;

(2)被拆迁房屋为共同产权的,需要分割析产;

(3)产权人的产权和居住人的居住权矛盾纠纷;

(4)被拆迁房屋补偿款多少的评估计算;

(5)被拆迁附属物补偿和计算;

(6)留念现有居住区的人文环境,需要放弃现居住条件,变更和转变现有的邻里关系和生活习惯;

(7)未来购置房屋的迫切需求和现有经济条件的差距,以及期望有所改善面临的经济困难;等等。

三、城市拆迁安置工作中主要矛盾纠纷产生的原因。

综合分析来看,有被拆迁人思想认识上的差距;有对政策不了解、不理解、有误解的;有工作人员认识不到位,操作有误、工作不当造成的;有被拆迁人家庭内部矛盾引起的;有被拆迁人为增多房屋补偿进行谈判而采取的双簧策略;也有新闻媒体报道引起的误解等等。四、钝化和调解这类纠纷的思路和方法。在城市拆迁安置工作中,各种矛盾纠纷的产生有不同的原因,拆迁人在这些矛盾纠纷的产生、发展、钝化和调解中,都处在一个相对主动的地位,在被拆迁人家庭、家族内部矛盾方面,又处在一个比较超脱的地位,因此,在钝化和调解这些矛盾纠纷中,代表拆迁人工作的人员应站在一个较高的层面,联合当地的社区居民委员会调解人员共同做好钝化和调解工作。

1、树立强烈的依法拆迁的指导思想。一是建立比较完善的法律法规;二是加强依法拆迁的法律宣传咨询;三是严格按照法定程序操作拆迁工作;四是依法调解各类家庭内部矛盾;五是严格要求工作人员遵守工作纪律,坚持公正、公平、服务的拆迁指导思想。

2、强化拆迁工作的宣传鼓动工作,宣传拆迁有关政策法规、拆迁程序,大力宣扬支持旧城改造工作光荣,弘扬为旧城改造作贡献的精神,鼓励、提倡奖励期间搬迁。

3、拆迁工作人员要积极主动地调解各种因拆迁而引起的纠纷。有限度地介入被拆迁人家庭内部矛盾纠纷,积极引导其依法处理和化解纠纷,引导其成员互谅互让,妥善地运用亲情伦理关系化解纠纷。

4、拆迁工作人员要深入被拆迁人家庭,进行较为广泛的调查研究,在深入交谈中建立信任、感情,设身处地为被拆迁人着想,帮助他们了解政策、理解政策、执行政策,在政策允许范围内帮助他们联系家庭实际,设法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化解因拆迁引起的矛盾纠纷。

5、对拆迁安置中的家庭矛盾纠纷要分门别类,采取不同方式方法给予解决。

(1)属于祖产继承的矛盾,一般不宜对其实施产权置换。拆迁人员应尽早动员其先公证,由于产权人去世,可以借拆迁这个机会,通过公证进行遗产处分,达到了结过去的纠纷。同时,又要注意到现居住人的实际情况,依法保障居住人的权利,化解遗产处分可能产生的新矛盾。在动员小桃园周某某处分遗产继承过程中,拆迁工作人员一方面宣传《继承法》有关遗产权规定,另一方面宣传《拆迁法》有关保障居住人权利的规定,劝说其12个继承人依法分割、以情处理,达到依法继承处分和依德亲情处分相结合,妥善处理了拆迁与继承之间的矛盾;

(2)共产房屋要动员其共产人尽早协商。原小桃园葛某某家九人共产,拆迁人员动员其长子从上海多次来宁处理共产拆迁矛盾,宣传有关政策,劝说其充分考虑产权所有和保障现居住人的居住权利的关系,运用法与情的融洽,终于化解了纠纷,顺利实施了搬迁,拆迁人员的有限度介入是处理好这类矛盾纠纷顺利搬迁的重要因素;

(3)、要把动员寻找过渡房和奖励政策宣传工作结合起来。要把奖励政策宣传到位,要劝说其尽早联系确定过渡房,必要时可帮助联系承租过渡房,协助办理租赁手续,特别是对特困拆迁户来说,奖励费是一笔不小的数目,可以抵算好几个的租房费用,帮助他们解决不小的困难;

(4)、要宣传政府的经济实用房政策,要对照条件尽早申报,以便尽可能拿定主意,做好搬家的准备;

(5)、对有购买商品房倾向的住户,也可帮助联系购买商品房,但一般劝其先过渡再买房,以便有充足的时间去选购商品房;

(6)、对拆迁政策法规要不厌其烦的反复宣传,努力使被拆迁人在思想上深深地扎下依法拆迁的根;

(7)、补偿计算要认真计算、细致核对、不得有误,工作人员的工作失误将会在被拆迁人心目中产生不信任感,这种负面效应影响很大。

6、关于搬家时间的矛盾。在这个问题上拆迁人和被拆迁人在利益上是一致的,但是表现在言行上是不一定相同的,有时候表现出明显的“要求早搬”和“不急不忙”之间的冲突矛盾。在搬家时间上,拆迁工作人员要尊重民俗,巧妙地利用民间风俗习惯,客观上达到搬家造势的效果。一般xx人有吉利日子逢八(8日、18日、28日)搬家的风俗,因此,要在每旬的8日前要着重做好造势工作,掀起相对集中搬家的高潮。

7、妥善处理好违法建筑问题。作为一种特殊的历史现象,在坚持城市管理依法治理,违法建筑将退出历史舞台的过程中,应采取历史地对待的办法予以妥善处理。特别是一部分违法建筑已成为贫困家庭的部分生活来源,拆迁将使这部分家庭生活更加困难。

分析其难有四:

一是,种种历史原因使之而建。待改造的老城区,是贫困人群相对集中的地区,尤其是下关区的部分棚户区更是违法建筑的重灾区。由于种种历史原因,有一些居民因为家中人口多、住房紧张而搭建了临时建筑,以解当时居住困难的燃眉之急,有的是长期居住至今。

二是,不得已出租收取租金。也有部分挤居在很小的房屋里,将这些违法建筑出租收取租金,以补贴家庭生活开支。

三是,拆迁失去重要的生活来源。在相当一部分下岗、失业人员家庭中,出租违法建筑的收入已经成为家庭生活的重要来源。拆迁将必然直接减少这部分家庭的生活来源。有的因此失去原先已有的生活保障。

四是,拆除补偿少,买房困难。这部分居民的合法房屋相对较少,拆迁后所得补偿款少,搭建的违法建筑在拆迁中的补偿数额有限,拆迁了买不起住房,直接降低居住条件和生活保障。他们对拆迁的抵触情绪最为激烈,聚众闹事,带头上访,影响很坏。拆迁工作人员要认真严肃的做好对违法建筑情况的认定工作。建立健全市民房屋居住信息网络,有效利用住房状况网络资源,剔除另有住房户套用政府优惠政策的现象,确保政府保障居住困难户的政策落实到实处。

8、要采取积极的措施,做好居住、经济困难家庭的拆迁动员工作。一是在调查、动员阶段,要把特困家庭的情况调查清楚,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做好。

二是在动迁过程中,工作人员要为他们多想办法、多出主意、多多帮忙,运用各种可用政策,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那怕是解决一点点困难,他们都会千感万谢的,将会换来对拆迁工作的支持;他们的带头搬家,还会在不那么困难的被拆迁人中产生无形的督促积极影响;他们的先行搬家,更不会成为一些闹事者利用工具,作为要挟政府部门的筹码。重视做好这部份群众的工作,将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9、做好拆迁政策的宣传解释工作。当前,居民们对拆迁部门依据《xx市城市房屋拆迁管理办法》(市政府第203号令)不理解,强烈要求部门按照江苏省第九届_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通过的《江苏省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执行。该条例与市政府203号令相比,一是在被拆迁房屋区位基准价、被拆迁房屋的用途、房屋建筑补偿面积等认定上都有新的规定;二是省《条例》1月1日开始执行已近半年,而《xx市城市房屋拆迁管理办法》未能及时修改。三是在事关被拆迁人利益的区位基准价、房屋建筑面积等补偿标准的认定上,省《条例》明显优于xx市拆迁管理办法,如省《条例》规定“房屋建筑面积应当按照土地使用面积计算”,土地使用面积大于房屋建筑面积的部分每平方米按区位价补偿。而《xx市城市房屋拆迁管理办法》规定“被拆迁房屋的建筑面积以所有权证或其他合法房产凭证的记载为准”,对土地面积大于建筑面积的没有任何补偿,这对于以平房为主的老城区有院落的住户,这一问题的尖锐性更为突出。

尤其是贫困家庭来说,更是难以接受的,无疑使他们损失相当可观的补偿款。去年小桃园地区南段拆迁工作刚开始,因媒体误导地级调整的传言,影响被拆迁人的情绪,后来经及时工作,比较顺利的实施了拆迁。今年,小桃园地区北段拆迁以后,被拆迁人多次聚众到市政府上访,要求按照省《条例》执行,给拆迁工作带来很大影响。上访的主要理由是住宅日益市场化,商品房和二手房价日涨月升的情况下,被拆迁人因拆迁补偿明显受损,强烈要求尽快变更《xx市城市房屋拆迁管理办法》,或者说调整下位法。按上位法规定补偿被拆迁人,维护被拆迁人的上位法赋予的合法权利。对这一问题要做出妥当的解释:一是宣传目前实行的《xx市城市房屋拆迁管理办法》是根据_拆迁法制定的,市政府新《管理办法》没有出台以前,仍然执行现行的203号令。二是宣传好困难家庭享受政府关于“经济实用房”政策,这是化解当前拆迁安置中住房困难户的纠纷矛盾的重要而有效的方法;三是建议有关部门尽快按照上位法规定的要求,评估现行实际房价,作为滞后《管理办法》的实际操作政策,先行操作,保障上位法明确赋予的被拆迁人利益。

易迁安置区调研报告范文 第15篇

一、老百姓对精准扶贫政策的看法

(一)扶贫攻坚战,是_在找准了我们社会发展的短板后,为补齐短板消灭贫穷促使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成和全面小康社会建成的有效手段,是全民拍手叫好的大好事。

(二)基层群众反映精准扶贫政策好但在识别过程中,没有明确界限,家庭人均纯收入的测算上没有框定标准,导致在人均纯收入的核算上主观性多于客观性,虽然也经过村民代表大会评议,但由村社干部凭主观论断可能性很大。比如外出务工人员工资性收入未通过核实工资条等方式进行准确核算。很多一般农户与建卡贫困户家庭人均年收入并没有多大差距,甚至会出现一般农户比建卡贫困户更加贫穷的情况。导致一般农户觉得被不公平对待,从而导致基层矛盾凸显。

(三)基层群众还反映,在贫困户精准识别过程中只计算家庭收入,对部分家庭的大笔非生活保障性的支出未进行剔除。比如一5口人家庭年人均收入为5000元,即一家人一年除开正常的生活开支有25000元收入,但其中一人因患病要花去万甚至更多的钱,这种严重影响一家人的经济状况的情况在识别过程中未考虑。这就导致扶贫政策未覆盖类似家庭,从而该部分群众不满。

(四)政策覆盖面过广,让那些家庭有壮劳力而自身发展动力不足导致家庭贫困的人进入了贫困户序列,让一句流传坊间的笑谈“要懒懒到底,政府来帮你”几乎成为现实,这不仅让扶贫工作扶错了对象,也让一般农户觉得很委屈,更造成了不好的社会导向。

(五)不同帮扶部门、帮扶责任人对贫困户的帮扶力度相差甚远,引起贫困户之间的相互嫉妒和对帮扶部门的不解。

二、基层扶贫工作现状

(一)基层扶贫工作人员长期在电脑上制作报表,多次调整、核实系统数据,制作各类展板、宣传资料等,绝大多数时间只能在办公室做“资料扶贫”“数据扶贫”,很少有时间实地走访贫困户,不能有针对性地为贫困户当前面临的困难出谋划策导致贫困户帮扶方案被锁死在扶贫信息系统里,不能随贫困户家庭情况改变而更新从而导致贫困户不能按照帮扶方案实现脱贫。

(二)扶贫资金量不断增大,对贫困户的帮扶力度不断加大,部分贫困户以政府为自身发展生产的主体。比如我乡扶贫办就曾为了帮助一户因懒惰致贫的贫困户购买2头生猪仔,并为他购买喂猪用的玉米。又比如部分乡村社干部到户动员贫困户发展生产时,不乏听到“喊我喂猪,跟我买到家来的话,我还是可以喂。”再比如村干部也反映在制定某些项目实施方案前必须召集贫困户开会以确保方案的可行性,部分贫困户则抱怨到“只晓得喊开会,又没看到实质性的东西(意指人民币)”更有甚者言“我们去开会签字,村干部倒是把钱整起去了”。

以上例子足以见得随着精准扶贫力度的加大,扶贫专项资金的大量增加,群众对帮扶的期望值不断上升,部分原本就发展动力不足的贫困户“等、靠、要”观念更加深化,主动作为、自主脱贫意识弱化,出现“赖贫”现象,基层工作难度大。

(三)基层专职扶贫工作人员不足、工作力量不强。“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加之扶贫工作得到了全社会空前的关注,工作量之大可想而知,而专职人员的缺乏、工作力量薄弱,导致工作人员心有余力不足,工作质量无法尽如人意。

三、存在的问题

(一)、脱贫要求固化,贫困户脱贫难。“五个一批”的第一批便是“产业就业发展一批”,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除“低保兜底一批”的贫困户外,均要发展足够数量的种、养殖产业才能通过验收从而获得国家的扶贫资金扶持。然而笔者所在乡,贫困人口1408人,其中外出务工的有763人,占贫困人口的。这种情况在纯农业乡镇非常普遍。然而壮劳力外出务工,在家的只剩老弱病残,要按照要求发展足够数量的种、养殖项目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导致“脱贫”越来越难。

(二)、插花贫困户脱贫和巩固扶贫成果压力大。经过精准识别、“回头看”和动态管理后,最终锁定贫困户404户,贫困人口1408人(其中未上户的特殊群体贫困人口12人),贫困村分别为:农群村38户,130人;上洛村65户,242人;黄柏村47户,191人。贫困村贫困人口563人,约占全乡贫困人口40%,上级资金和项目大量向贫困村倾斜,而占全乡贫困人口60%的非贫困村贫困人口得到的支持力度明显没那么大。如何破解“脱贫容易,巩固难”这一难题带来压力。

(三)、资金和项目投入力度加大,为资金和项目的监管增加了难度,资金安全和项目效益存在一定的风险。

(四)、产业培育难度大,自身造血功能的培育压力大。产业的选取和培育有其客观规律和成长规律,同时产业的培育有时间要求,如何做到产业选取长短结合难度大。

(五)、金融扶贫差异化突显,总体覆盖面较窄。受限额贷款、信誉不足等原因,金融的杠杆作用未充分发挥出来,贷款资金不足和有余问题同时存在,贷款难的问题尚未根本解决。

(六)、整个扶贫攻坚工作缺乏从上而下地统筹,存在各干各,各管各的情况。部门与部门之间没能及时协调,甚至同一部门之间在安排任务时也存在缺乏统筹的情况,导致基层工作人员无所适从。政策制定与基层操作之间上下衔接不精准。政策制定以基层上报的数据为依据,而基层上报的数据中部分不具有可操作性。例如:在已脱贫人口中无安全住房人数统计中,基层工作员据实统计,但这当中不乏因懒惰、因嫌补助少无论乡、村、社干部如何做思想工作就是不愿意实施危房改造的。但住建部门危房改造任务的分配是依照基层所报的数据,这样就直接导致任务无法完成。

(七)、扶贫项目先在拟摘帽贫困村实施,扶贫资金未能兼顾暂不摘帽的贫困村,引起群众不满。未实施项目的贫困村,脱贫计划写在纸上、订在墙上,群众反映强烈。在基层走访中经常被问诸如“我们这计划栽板栗,说了那么久怎么还不干哦?”“同样是贫困村,为啥XX村已经搞得那么好了,我们这里动都不动哦?”的问题,这着实让基层工作人员有苦难言。增收、脱贫本应是循序渐进的缓慢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项目工程,虽没有打算摘帽,却也该激发这些贫困村的贫困户发展生产的动力,促使他们通过不断发展生产实现逐步脱贫。而不是为了保证贫困发生率而没有实施项目前的贫困村贫困户不能脱贫。

(八)、政策宣传不到位,群众知晓有盲区。扶贫政策宣传未持续开展,部分外出归来人员对情况不明,政策不清,造成对扶贫攻坚部分工作群众不理解,进一步激化为群众矛盾和上访事件。

四、几点建议

(一)增加专职扶贫工作人员,增强扶贫工作力量。既要保证办公室日常工作的正常开展,又要确保贫困户的实地走访、到户帮扶工作卓有成效。让扶贫人员有足够的时间走到贫困户家中为他们解决实实在在的困难。

(二)细化、简化扶贫政策,并通过地方电视台、乡村广播、报纸、知识读本的方式加强扶贫政策的宣传。让老百姓理解扶贫工作是如何开展的,一些帮扶政策是如何实施的,提高老百姓对扶贫相关政策的知晓率。

(三)将扶贫工作系统所有成员进行网格链接,不能让任何领导或者工作人员脱离网格。从上到下至少有一个人对所有扶贫工作,扶贫政策有清晰地认识、对各项工作之间的相互影响有动态、准确地掌握,防止在政策施行过程中本是“牵一发、动全身”的要求只动了“发”,而其他都没有动。

(四)将脱贫措施变活,让贫困户有更多的脱贫渠道。对属于“产业就业发展一批”的贫困人口,如果外出务工不愿回乡发展产业的,凭外出务工有关证明材料给予一定的资金补助。并由就业部门对这部分人建立台账,实行跟踪服务,实时了解他们对技能培训的需求,并提供相应培训。

(五)分年度重点扶持拟摘帽贫困村的同时,为其他贫困村安排小额产业帮扶资金,以奖励的方式分等次给贫困户以项目发展扶持资金,调动非拟摘帽贫困村的贫困户发展产业的积极性,引导他们逐步实现脱贫,消除他们“被遗忘”的疑惑。

(六)建立健全项目进度、扶贫资金使用情况公示制度,增加扶贫工作的透明度。既要让项目、资金使用通过审计部门的审计,更要让老百姓掌握扶贫资金使用情况,让举国瞩目的扶贫工作能充分沐浴阳光,在让老百姓增收脱贫的同时,打消老百姓对资金被占用、挪用的顾虑,有效提高政府公信力。

易迁安置区调研报告范文 第16篇

工作构成了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共同发展的互动关系。随着开发建设的推进及城中村改造步伐的加快,辖区内越来越多的农村集体土地被征收,农民房屋被拆迁,农民安置小区拔地而起,而安置小区情况特殊,与城市商品房相比显得有些先天不足,在物业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较为突出,将会是街道下一阶段社区管理及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工作的重点、难点和盲点,也是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的一大社会问题。

一、农安小区基本情况

90年代末,随着浏阳河大堤拆迁,马王堆街道拉开了城中村改造的序幕,历经十多年的拆迁安置,由原来的马王堆乡改为马王堆街道,现街道下辖2个行政村、1个社区筹备组、3个社区.各村、社区共有农安小区36个,总建筑面积约为1790000平方米,共5000多套,入住约15000人,人口构成均以洗脚上岸的农民和省、市、区重点工程拆迁户为主,居民收入相对较低。安置房早期多为多层住宅为主,去年新桥村高层安置房的竣工,引领着我区村民安置进入高层时代。

二、农安小区物业管理的现状及问题

以前,农安小区一直没有配套的物管机构为他们提供服务,近年来,随着农安小区的物理工作越来越受到政府的重视,现街道以马王堆社区为例的农安小区基本采取以街道领导、社区实施、居民参与,单位赞助、政府奖励、街道补贴的大物管工作模式。在拆迁安置小区建设过程中,政府职能部门虽然对小区管理工作做了大量工作,使新建的农安小区基本达到布局合理、格调一致的要求,逐步完善水电管网、路网等基础设施,但是目前小区的大物管的管理费用大部分靠政府买单,没有居民业主自制管理机构,没有长效的管理体制,导致农安小区物业管理成为我街城市管理的低洼地带,出现了四难等问题。

1、物业费筹集难。目前全区没有一个农安小区物业管理费缴纳统一的标准,也没有相应的农安小区物业管理条例及办法,收费的标准等而是各个街道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定夺;另一方面拆迁农民对有偿物业管理意识淡薄,总认为是政府拆了他们的房子,应该像以前未拆一样不用交物业费而享受政府的照顾,因此对缴纳物业费的抵触情绪很大,然而由街道承担物业管理费将成为街道一笔沉重的负担。且安置小区公用设备设施逐年老化,有些安置小区规划上先天不足,绿化、环卫、电力等基础设施普遍不完善。如新桥小区和新桥家园的水表改造问题,近几年因水管陈旧锈蚀、开裂渗漏,加之拆迁户私自接装,水塔又遭污染,居民不能正常用水,为保证居民生活用水,对小区进行水表改造,需要安装水表1760个,共需费用400多万,但居民又不愿出资,由街道投入费用显然不现实。

2、小区管理难。农安小区作为失地农民安置的一个主要载体,他们虽然从农村向城市转变,但思想观念滞后,且一时难以转变,文明程度尚未达到一定的高度,所以小区内垃圾乱扔、牛皮癣、私搭违章养鸡鸭、损害公共绿地种菜、占道堆物、占道经营、流动摊贩多、车辆乱停等不文明的事件鲜有发生。加之农安小区社区管理体制不到位,有的社区居委会是由拆迁村村委会转型,村干部部分成为社区干部,虽然便于与拆迁群众打交道,但毕竟没有专业的物业管理知识,且对物业管理体制的健全意识不强,不能代替物业公司的管理职能,导致管理上的漏洞。这些给文明创建工作带来巨大阻力,也给小区的物业管理带来难度。

3、维护治安难。拆迁安置小区基本上实行50120平方米的标准户型配售,被拆的农村房屋平均面积较大,一般三口之家可按优惠政策及价格分得多套安置房,除一套自己住以外,大多都出租,这也是所有农安小区的一个特点,因此农安小区流动人口多,人员复杂,加之小区安保、技术监控不到位、居民治安防范意识淡薄等,使许多陌生的闲杂人等、车辆可以随意进入小区,给辖区治安工作带来隐患,如古汉城、火炬村安置小区,便是三类可防范性高发案高发地。

4、水平提高难。由于物业管理费筹资难,管理工作没有取得实际的成效,工作推动难,

社区和物业公司对农安小区的管理投入人力和物力相对较少,加之居民群众意识淡薄,主动配合意识薄,物业管理水平与预期有差距,导致物业管理水平提高难,且影响了街区形象的提升。

三、加强农安小区物业管理的对策与建议

农安小区的管理既是城市管理的基本单元,加强农安小区物业管理对提升区街形象和城市品位有着积极推动的作用,及时健全农安小区的物业管理体制和综合协调管理体制,既是为农安小区居民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也是给予他们广泛社会认同和更多人文关怀的重要体现。随着目前街道项目建设及拆迁安置规模不断扩大,将农安小区逐步纳入城市住宅小区规范物业管理已迫在眉睫,街道应秉着便民、利民、为民、安民的宗旨,加强农安小区物业管理。

1、健全制度、统一政策。建议上级部门尽早出台拆迁

农安小区的物业管理扶持政策及管理办法,统一政策有助于构建公平的社会局面,同时政策要明确资金的保障、部门的协调、管理的跟进、人员的配备、组织的完善等内容及措施。如可从土地出让金中按一定比例预留,设立物业专项管理资金。或在拆迁安置小区合理规划物业管理用房,把部分物业管理用房的出租收益作为物业管理经费的重要收入来源。或通过优化拆迁村集体股份经济结构从市场化角度去拓展农安小区的物业管理资金。同时,各街道可根据上级部门制定的制度、政策和管理办法结合自身实际,在政策框架下进行适当的调整制定出适合自己街道农安小区的物业管理办法。

2、思想引导、增强意识。政府部门在投入大量资金改善安置小区的硬环境,更要完善管理服务软环境,在安置小区要加大对物业管理法律法规的宣传,研究对策强化措施,增强居民群众对物业管理的必要性认识,引导他们支持物业管理,积极参与小区自治管理,主动缴纳物业管理费,努力培养和增强居民群众的公德意识、法律意识、契约意识、环境意识和文明素养,自觉形成严格履行物业合同,共同维护公共设施的良好局面,共同促进提高小区物业管理水平。

3、规范模式、提高水平。逐渐引导在建安置小区物业管理市场化运转,引导安置小区依法、依规、依程序成立业主委员会,并发挥业主委员会的'自治作用,积极参与安置小区管理服务工作的监督、指导和日常协调等工作。在安置小区全面推行物业管理招投标,实行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引进和培育一批高水平的物业服务企业。对一些暂不具备市场化物业管理条件的安置小区,由街道和社区物业服务中心按照大物管的服务标准,提供基本的准物业管理服务,并循序渐进的向市场化管理过渡。或者在不具备市场化运作实施管理服务的安置小区,街道和社区吸纳失地农民及原村工作人员,通过培训,组建物业服务企业,实施统一管理,不断提高安置小区物业管理水平。

易迁安置区调研报告范文 第17篇

整体搬迁安置状况调研报告

为尽快启动**乡**村**村民小组地质灾害点整体搬迁安置项目,充分考虑搬迁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我乡于5月初对搬迁点和安置条件等进一步进行了实地祥细地调查分析,现就相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二)煤矿的基本情况

二、受灾情况

(一)居住区受灾情况:该村民小组座落于**盆地北段东部边山坝结合部位的缓坡地带,地势东高西低,主体结构松散,稳定性差。加之主灌渠上东沟以南北走向从寨子上边通过。以来,由于受崩龙田煤矿跨河采煤的影响,上东沟以下地表出现渗水,**村民小组85户农户房屋不同程度受损,地表滑坡造成62户住房墙体拉裂变形,至今为止,已有5户人家8栋房屋倒塌拆除。目前旱季仍有6户人家的面房畜圈里出水,且出水量在增加。房屋基础被软化,造成垮塌的'可能性很大,给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较大威胁。

(二)生产区受灾情况:在居住地受灾的同时,下边近300亩的耕地地表出现凹陷和变形,田间道路和灌溉沟渠受到严重破坏长达近1公里,造成耕种困难,现已由水田改为旱地,农户收益明显受到影响。此变形的地表下面是煤矿的主采煤区,通风口就在农户居住地的下边。

(三)群众意愿:由于自然灾害频繁,生存条件差,基础设施薄弱,产业结构单一,经济发展缓慢,特别是村民住房墙体拉裂、房屋倒塌等问题,多数群众普遍认为是崩龙田煤矿采煤所致,反应强烈,并引起多次群体上访事件。群众要求搬迁到地质稳定条件较好的地方,彻底解决**小组的生存和发展问题。

三、灾情处置方案

(一)总体处置方案

2、安置点选择:迁入区选择在**乡**村**村民小组黄家大地,土地权属为**村民小组集体所有,土地不需作调整。地势相对平缓,地质稳定性好,土壤以红壤土为主,且远离矿区,地质条件能满足搬迁安置需要。光、热、水资源条件较好。

(二)乡级前期工作情况

在灾情发生后,**乡在考虑到需要搬迁时,一是积极协调各方,请昌宁水利局勘测设计队帮助完成了皇家大地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工程

易迁安置区调研报告范文 第18篇

一、调查目的

当今境污染时人类面临的一大严重问题。据统计,全世界每年排放的固体废弃物超过30亿吨,废水6000-7000亿吨,排放废气中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近4亿吨。因环境污染造成上亿美元的经济损失和成千上万的疾病和死亡。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环境污染相当严重。每年废水排放量360亿吨,导致地表水和地下水严重污染。据调查523条河流中有436条受到污染;在47个有地下水的城市中受到不同层次污染的有43个;在2亿城市居民中仅有1/2能获得安全的饮水,而农村中仅有1/7人口能得到安全饮水。我国每年排入大气的粉尘约20__万吨,二氧化碳1500万吨,氮氧化物400多万吨,大气中有害物质含量远远高于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标准。此外我国每年固体废弃物排放量高达7亿吨,占用了大片土地,造成污染。此次调查,通过分析环境污染的现状,找出造成环境污染的原因,提出了关于环境保护的几点对策,撰写此篇调查报告。

二、调查途径

(一)公众方面的调查

公众对于环境保护态度总体上是积极负责的。如;90%的公众对于“迅速增加的汽车所排放出的烟尘与其所带来的迅速、快捷相比微不足道”持反对意见,62%的公众认为“农业烧荒”会引起大气污染。当时当环境保护与公众的切身利益相冲突的时候,公众的分歧就显示的比较明显了。如塑料会产生白色污染的问题,人们在认识上是十分深刻的。82%的公众认为:塑料袋对环境造成污染,应该回收,但在使用上却只有的人选择“坚决不用”,应为这样污染的是环境,方便的是自己。此外据观察和调查,我们发现:公众对于环境保护个人的参与行为还比较积极,但对于制止他人的环境污染问题上,表现出的积极却并不多。如看到他人浪费水时不到5%的公众会加以制止,而对于乱扔垃圾一事加以制止的人就更加的少还只有。在环境保护问题上,公众”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思想又一次体现出来了。

(二)企业方面的调查

说起污染,我国的环境污染主要来自工业性污染,即企业。因此我们认为企业方面的调查时十分必要的,他不仅对于环保政策的制定是必不可少的,也是决定环境和经济发展能不能齐头并进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一份面向211个企业发放的20__份,回收率高达的问卷中我们也许能对此有一个比较初步的了解。在样本中,囊括了轻纺、冶金、橡胶石化、能源、建材、机电及其它汗液分别占25。1%、、、、、和。按区域划分,商业、住宅区占。工业区占,农业区占。重点体现在老厂较多,污染大户多;城区企业多,国营企业多。此外据了解大多数企业都存在污染,其中冶金、能源、轻纺、建材是污染大户。

此外据了解自20__年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为,比20__年提高了个百分点;工业二氧化硫排放达标率,提高了个百分点;工业粉尘排放达标率为,提高了个百分点;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为,提高了个百分点;“三废”综合利用也取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三废”综合利用产品产值达到亿元,提高近3倍。这应该算得上是一个飞跃吧。

企业的环保状况还体现在各企业环保人员的状况,据我们调查表明211个企业中,有121个企业拥有专职环保人员131人,平均每个企业一人。此外我们还对环保装置的运行进行了调查表明:“基本正常,无障碍”的占(全国平均数为50%);“有时出故障”为;“经常出故障”的为,而环保装置主要出现的问题为费用不足,专业人员少,故障率高以及其他问题。

(三)政府方面的调查

1979年9月,五届人大会第十一次会议批准和颁布了建国以来第一部综合性的环境保护基本法–《_环境保护法(试行)》,把我国的环境保护方面的基本方针、任务和政策,用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标志着我国环境保护事业逐步走上法制轨道,也标志着我国的环境法制体系开始建立。之后,国家陆续颁布了许多重要的环境保护法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_有关部门结合本地区、本部门的情况制定和颁布了一批环境保护条例。把环境保护建立在法制的基础上,不断完善环境法律体系,严格执法程序,加大执法力度,保证环境法律法规的有效实施。

二十世纪80-90年代,我国的环境立法发展十分迅速,特别是90年代,_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的.成立,加快了资源环境立法的进度。到目前为止,制定了8部环境保护法律、15部自然资源法律,制定颁布了环境保护行政法规50余项,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近200件,军队环保法规和规章10余件,国家环境标准800多项,批准和签署多边国际环境条约51项,各地方人大和政府制定的地方性环境法规和地方政府规章共1600余项。国家颁布了《放射性污染防治法》、《医疗废物管理条例》,为消除放射性废物、医疗废物环境安全隐患奠定了法律基础。初步形成了适应市场经济体系的环境法律和标准体系,这些法律法规,对我国环境保护法规体系的逐步完善,限制破坏资源环境的活动,加快治理污染的进程,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此外我国政府环保执法力度不断加强,国家积极开展环境执法大检查,执法力度进一步加大。目前,我国的环境执法工作正在逐步形成以集中式执法检查活动为推动,以日常监督执法为基础,以环境监察执法稽查为保证,以公众和舆论监督为支持的现场监督执法工作体系。国家对环境保护、大气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等法律实施情况进行检查,推动重点地区的污染治理。实施关停“十五小”企业,检查重点流域、区域污染防治工作,实施流域限批,提高执法效果。总体来说,随着环境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环境执法工作不断得到加强。截止到目前,我国已建立起国家、省、地、县四级环境执法体系,拥有环境监察机构2954个,环境监察人员万人。通过标准化建设,环境执法能力和水平正在不断提高。

三、造成环境污染的原因

(一)规划不当,矛盾较多

规划不合理导致区域功能混乱,是许多环境污染纠纷产生的根本原因。在我县的武溪、浦市两镇较为突出,白沙镇部分区域也有存在。常见规划不当的现象有:城镇小型加工厂与居住区之间没有缓冲区,小型的加工厂安插在居民楼,居住区中开办有污染的饮食娱乐服务企业,这样往往易造成企业虽经规划部门批准且达标排放,但周边群众环境质量却无法得到保障

(二)老污染治理欠帐多

近几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环境污染整治得到了很大改善,但离我们经济社会日益发展,老百姓对环境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还相差很远,老污染纠纷的处理还存在较多的遗留问题,并且深层原因涉及到移民、国企改制等问题,情况较为复杂,这也是污染纠纷的一个特点。

(三)以邻为壑,地方保护

一些地方在规划中,仅仅考虑了如何避免功能布局对本地居民的污染影响,而无视对相邻区域可能造成的危害。受害地政府对排污单位鞭长莫及,排污地政府受利益驱动对污染问题是能拖则拖或仅做出象征性的处理,而上一级环保部门在协调处理时往往难以决断,导致不少跨界污染纠纷的出现。比如我县的饮用水源保护区受到辰溪钒厂直排废水的严重威胁问题,峒河水质污染问题等等。

(四)环保法律法规不完备,界定困难

首先,污染纠纷的内容呈现复杂化的趋势,而法律规定不全面,如在居住区内禁止建设饮食娱乐服务项目的规定,在商住楼是否适用?建筑噪声和夜间施工管理在乡镇和农村无法可依等;其次,标准空白现象较多,如光污染等;再次,环境法律、法规可操作性不强,如对环境污染损害缺乏经济赔偿的处理程序和计算标准等。同时,环保部门还缺乏必要的强制执行手段。

四、环境保护的发展对策

(一)是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

用科学的发展观来指导我县的经济发展,努力构建和谐社会。实施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战略;改进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制度,建立科学的考核体系,把社会稳定、环境质量等纳入考核内容;要逐步树立环境质量也是政绩的观念,不单纯以gdp论发展。

(二)全面规划,合理布局

以满足居民不断提高的对生活环境的需要为出发点,科学制订城市总体规划,逐步推进城市建设和环境综合整治。做到新区开发统筹兼顾、合理布局;功能布局统筹兼顾;开展城市总体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保障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推进。

(三)建设集中工业区,集中污染,综合治理,并适度对区内群众进行迁移可以有效地整合污染治理、生活后勤服务等资源,以较底的成本化解矛盾纠纷,我县大力兴建的武溪工业园区则是解决矛盾的最好实践。

最后,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也无论是家庭,国家,还是世界,环境永远是我们的朋友,善待朋友,就是善待我们自己。通过这次调查我们了解了很多环境问题,也希望我们的调查能给环保局敲一个警钟。也希望更多的朋友能够保护我们的环境,善待我们的家园

易迁安置区调研报告范文 第19篇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这是党向全国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十三五”以来,全县上下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牢牢锁定低收入人口、经济薄弱村和两大片区“三个重点”,大力实施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行动。,6326户、27774人脱贫,14个省定经济薄弱村增收达标,集体经济收入超过18万元,两大片区整体帮扶效果显著。虽然脱贫攻坚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但面临的形势仍然复杂艰巨,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仍不容忽视,还需要在扶贫精度、广度和深度上再下功夫。为全面加快全县脱贫致富奔小康进程,根据县_会工作安排,3月20日下午,我们组织部分市、县人大代表和县人大农业农村委委员深入乡村、深入基层进行调研。现将相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主要做法

(一)注重施策精准,不断提高帮扶实效。一是识别精准。经过审计整改、阳光低保和阳光扶贫系统建设,对存疑数据进行逐条逐户核实,全县移除不符合条件建档立卡农户2675户8131人;同时对建档立卡外的困难群众和已脱贫的低收入农户进行仔细排查,通过“两公告四公示两比对”程序,将1147户农户新增纳入建档立卡范围,确定27户农户因困返贫,实现应进必进、应扶尽扶。目前全县建档立卡低收入农户共计34692户115076人。二是结对精准。结合“三进三帮”大走访,每个月定期组织“扶贫走访”,全县11013名县乡干部、371名扶贫志愿者与低收入农户结对,常态开展“送项目、送岗位、送政策、送温暖”的“四送”活动,所有结对帮扶工作均留有台账,并做到联系人、对象户、调查员三方签字确认,保证了帮扶效果。三是“菜单”精准。优化扶贫“菜单”,投入资金万元,实施特色种养、光伏扶贫、“股份+”等七大类项目万个,不断提升帮扶项目到户比重,实现一般低收入农户全覆盖。同时,整合各类帮扶资源,推动“三来一加”项目建设,全年新增“家门口”就业项目59个,带动2450余名低收入农户就业。

(二)注重整合路径,不断拓宽增收渠道。大力实施“特色农业+扶贫”。大力发展“一乡一特”、“一村一品”高效农业,建成19个连片亩特色农业产业基地;加大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力度,在经济薄弱村新建一批300-500亩左右的示范基地,吸纳低收入农户务工,带动他们增收致富。大力实施“旅游+扶贫”。引导低收入农户通过发展农家餐饮、果蔬采摘、休闲垂钓等“农家乐”、“渔家乐”项目,参与到旅游经营或接待服务中。加快推进省级成子湖旅游度假区核心区建设,聚焦成子湖旅游扶贫项目实施,完善“旅游扶贫、助力小康”的扶贫机制。大力实施“电商+扶贫”。借力农村淘宝、京东泗阳特色馆等线上平台,推进本地农产品上线,带动电商从业人员增收致富。58个经济薄弱村已建成38个“一村一品一店”示范村,达标率达65%;涌现出里仁乡颜浩、新袁镇丁正等一批月销量数十万元的电商带头人。大力实施“政策+扶贫”。出台《泗阳县创业引导扶持资金申报指南》,扶持385名低收入农户创业资金万元。全年免费培训4832人次,其中专项技能培训1086人次,兑现专项定额培训补贴万元。出台《泗阳县贫困家庭子女扶贫助学实施方案》,全年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44882人次,发放补助资金3747万元。开展群众助学活动,发放助学金万元,帮助1508名贫困学子圆梦大学。出台《泗阳县健康扶贫工程实施方案》,发放健康扶贫卡万张,签约服务万人,设立扶贫床位350张,落实“四免两减”政策,11267人次低收入病患享受“先诊疗后付费”政策,累计减免费用万元。

(三)注重模式创新,不断探索扶贫新路。一是开展“阳光扶贫”系统建设。206月以来,多次召开动员推进会部署落实“阳光扶贫”系统建设。全部建档立卡人口和帮扶人员信息,扶贫、教育、民政等9部门25条资金线,115个扶贫项目,1208个就业岗位全部录入系统,先后组织的三个季度帮扶走访工作全部实现走访率、分析准确率4个100%。积极探索“阳光扶贫”监管系统运行规范,围绕硬件配备、数据录入、政策执行等内容,创新建立“阳光扶贫”监管系统建设六个“三到位”工作机制;对系统内各模块功能与操作流程,各类数据的来源和政策依据等进行了归纳提炼,创新编制了《泗阳县“阳光扶贫”监管系统操作指南》,并拟定了“阳光扶贫”监管系统应知应会题库,切实提高乡镇部门“阳光扶贫”系统应用能力。制订出台《泗阳县精准脱贫监督执纪问责重点问题清单》,累计开展了20余次专项监督检查,下发通报5期,对50余个单位进行了公开曝光,给予28名党员干部警示谈话、通报批评处理,有效督促乡村依法履行低收入人口精准识别和退出法定程序,督促乡村承担到村到户扶贫资金监管责任。二是健全精准扶贫体制机制。在58个县直部门“一把手”任58个经济薄弱村“第一书记”的基础上,再从挂钩部门中选派58名“扶贫书记”,出台《“扶贫书记”职责清单》,组织出征宣誓仪式,形成了“第一书记”、“扶贫书记”和支部书记同向发力抓扶贫的强大合力。19个乡镇(街道)都设立了扶贫办,组织专人从事服务工作。全县11013名县乡干部、371名扶贫志愿者与一般低收入农户结对,开展“一对一”帮扶活动。三是推进农村金融和土地创新。开展扶贫小额贷款“提标扩面”试点,加快推动各类产权入市交易,特别是对村集体资产和扶贫资产等农村产权进行登记备案,发放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8398万元。同时开展土地增减挂钩结余指标省域内流转收益扶贫试点工作,通过省市交易平台成功交易土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405亩,收益资金重点投向两大片区和经济薄弱村,用于扶贫项目建设。

(四)注重项目带动,不断增强造血功能。实施财政奖补资金项目。引导村集体利用省财政扶持项目资金,采取资源开发利用、提供统一服务、物业管理、混合经营等形式,探索集体经济组织自主经营、自我管理新模式。围绕村级土地股份合作社建设,对26个经济薄弱村进行扶持,投入资金2512万元,实施扶持项目26个。其中省扶持资金1472万元,县配套资金1040万元。实施“联村共建”项目。58家县直机关在挂钩县领导的带领下,联系共建企业,与58个经济薄弱村结对,进行“联村共建”,累计实施帮扶项目154个,其中产业类增收项目77个,增加经济薄弱村收入190余万元。实施“五方挂钩”项目。积极策应省“五方挂钩”帮扶和“南北共建”帮扶,不断争取省后方单位和苏南对口帮扶镇村加大扶持投入力度,在省委帮扶工作队大力协助下,-年累计争取帮扶资金万元,实施项目104个;其中2017年到账2313万元,带动经济薄弱村增收120余万元。

二、存在问题

(一)基层重视程度不够。少数乡镇和部分村居对待脱贫致富奔小康工程,仅限于开会“讲两句”,象征性提要求,具体情况不掌握或掌握不深不透,存在数字脱贫情况。少数县直单位对帮扶责任人要求不到位,结对走访满足于串串门、定定位、填填表,收入分析错漏,帮扶计划和措施“假、空”,在“阳光扶贫”系统督查中表现较为明显。

(二)扶贫人员力量不足。调研中我们发现,大多数乡镇(街道)负责扶贫的仅有一名分管领导和一名扶贫专干,甚至有的扶贫专干不能专干扶贫,还要身兼其他业务,无法完全满足艰巨的扶贫任务;此外,村扶贫力量也相对薄弱,大量的统计汇总、项目实施、资金发放等工作落在年龄普遍偏大、缺乏基本电算能力的村会计身上,导致出现收入计算不实、项目进度偏慢等问题。

(三)农户缺乏脱贫意愿与能力。部分低收入农户脱贫内生动力不足,“等、靠、要”思想仍然很重,他们安于现状,得过且过;加之缺乏有效宣传引导,文明乡风尚未形成,赌博现象层出不穷,存在刚放下饭碗,就坐上牌场现象,对政府介绍的培训和工作岗位,以各种理由推脱。还有一定比例的伤残体弱低收入农户,无法适应工厂流水线生产操作要求,自我发展又缺资金、缺技术、缺经验、缺门路,自主脱贫难度很大。

(四)村居自我发展能力不足。部分村居特别是经济薄弱村,受制于区位、交通等条件,长期以来缺乏资产、资金、资源,基础非常薄弱。县乡两级投入有限,村支两委对村集体经济发展,即使是有规划有想法,也缺乏启动资金,目前仅能依靠上级给政策、给资金、给项目,进行“输血”。

三、几点建议

是打赢攻坚战、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攻坚年”,在今后工作中,要继续围绕重点,下足功夫,实施精准扶贫,确保年内万一般低收入人口脱贫,13个省定经济薄弱村增收达标,两大片区社会事业和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

(一)提高重视程度,凝聚脱贫攻坚合力。一是提高认识,强化责任担当。各乡镇(街道)要切实承担脱贫攻坚的主体责任;县直各单位要充分发挥部门职能,加大各类要素争取和投入,切实提高帮扶成效;扶贫办要统筹协调,压实责任,扎实推动各项精准扶贫举措有效落实。二是建章立制,完善体制机制。健全用人机制,特别是在基层扶贫力量配备上,调整吸收年轻的村干、退伍军人和返乡大学生加入扶贫队伍,提升工作效率。进一步加强调度,全面调动乡镇(街道)卫生、教育、民政、劳动、农经、农技、农机等部门力量,深度摸排低收入农户致贫原因,提高精准扶贫政策覆盖面。三是强化督查,杜绝形式主义。加大对扶贫开发工作的督查力度,结合“阳光扶贫”监管系统建设,由纪检_门牵头,督查办、扶贫办、阳光办等部门配合,采取督查通报、现场观摩等方式,形成立体交叉常态化督查制度,坚决杜绝形式主义。

(二)激发内生动力,提高农户自主脱贫能力。一是强化社会风尚引领。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加强舆论宣传,通过选树勤劳致富典型,讲述先进故事,奏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的方式,营造劳动光荣、脱贫光荣的良好氛围,引导广大低收入农户主动参与扶贫开发。二是加强技能培训。进一步落实免费技能培训政策,结合实际情况,针对性的开展技能培训和实训,将培训班办到项目、办到村组、办到地头,并实现务工就业的有效转化。三是整治不良风气。乡镇(街道)要加大对赌博行为管控力度。加强镇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组织群众参与读书、观影、跳舞等形式多样、内容健康、积极向上的文娱活动,满足广大农民的精神需求。

(三)加强产业发展,激发薄弱村脱贫活力。一是加强农业招商。加大桃果、蔬菜、水产等特色高效农业产业的招商力度,大力招引集团型农业种植和加工龙头企业,创建特色优势品牌,提高精深加工能力,延长农业产业链条,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完善农业补贴机制,将特色种植项目纳入直补范围,做到针对性帮扶,助推产业发展实现增收。二是加大扶持力度。进一步撬动各方社会资源投入,形成全方位、立体化、无死角的大扶贫格局。一方面是策应24家省级“五方挂钩”单位帮扶,另一方面是强化社会化“联村共建”帮扶,帮助经济薄弱村新建厂房、高炮、棚舍等物业资产,增加村集体稳定收益。三是加强土地股份合作。扩大村级土地股份合作社试点范围,出台政策鼓励财务、管理、技术等方面人才到村任职,重点充实到村级土地股份合作社,增强村集体自主经营、自我管理能力。

(四)加大保障力度,提升困难群体幸福指数。一是加大财政投入力度。继续完善财政支持扶贫开发增长机制,重点用于解决因病、因学、因灾、因残“一卡四名录”特殊困难群体的帮扶投入,切实减少支出性贫困发生率。二是落实精准扶贫政策。县各牵头单位要强化政策宣传,编印精准扶贫政策汇编,确保每个低收入农户一册,相关部门重点推进大病补充保险、“群”众扶贫助学和残疾人照护体系建设等“三项制度”,确保省脱贫致富奔小康成效考核八个重点指标全部100%。三是重点攻坚三类人群。对因病致贫人群,特别针对重病和慢性病群体,进行分类救治,采取免费签约医生服务,通过补充保险提高大病报销比例,将慢性病长期服药纳入补贴范围,确保给予实实在在帮扶;对因灾和市场行情变化返贫人员,加大产业和就业帮扶力度,增加就近就业岗位,提高脱贫的稳定性;对贫困老人,统筹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通过政府投入和购买社会服务的方式,实现托底性的制度安排,用政策兜底实现“一户不少、一个不落”。

扶贫工作调研报告2

近日市质监局组织调研专班,深入精准扶贫联系点_县_镇_村进行调研,深入分析_的现状、问题及下一步帮扶措施。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_村发展的现状

1、基本村情现状。_村位于_县_镇北部,距镇政府约30公里,距县政府约88公里,是典型的偏远高山村。版图面积约70平方公里,由过去的4个村和1个林场合并而成,全村旱地4426亩,水田325亩,共有5个村民小组。_村村内主要资源有闪长岩、石煤、黑板石、魔芋、猕猴桃、蜂蜜和烟叶等。

2、贫困人口现状。_全村共340户,1339人,其中户口在本村但早已在外地安家约300人,实有劳动力825人,贫困人口177户673人,贫困人口超过50%。在贫困人口中五保户20人,低保户86人。可以说,留在村里的大多是贫困户。根据走访了解到的情况,除了35户烟农收入较为稳定外,其他贫困家庭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

3、基础设施现状。_村交通不便,全村水泥路9公里,通组公路60余公里,路面较差,遇到雨天,大多数道路无法通车。村民居住分散,除2家房屋是新建的两层小楼外,其他农户房屋均是土坯房,居住条件极差。村内无学校,孩子均在外村和镇上上学,目前有8名在读大学生和6名高中生。村内无卫生室,村民看病去30公里外的_镇,因交通不便,很多村民小病都是能忍则忍。村党员活动中心是4间建于上世纪70年代的土墙房,办公环境差。因环境限制,该村电力资源短缺,经常晚上供电,停电的情况时有发生。当前没有网络,很多地方没有手机信号,通讯极其不便。

4、产业发展现状。村民主要经济来源以种烟、种粮、发展林特产业和打工为主,人均收入4242元。烟叶种植是该村主导产业,在烟叶公司支持下,种植面积达到850亩,有烤房22座。由于条件所限,招商引资相对困难。引进一家石材加工厂,因交通不便,运输成本高,目前处于停产状态。

5、基层组织现状。_村现有党员22人,村两委班子5人,年龄结构较为合理,但村支书、村主任、村会计3人长期不在本村居住,村妇联主任是一名20多岁年轻女性,很少参与到村集体事物中来,村两委作用的发挥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响。

二、市质监局帮扶的情况

1.加强领导,组建帮扶工作机构。市委政府精准扶贫活动专题工作会议召开后,市质监局迅速成立了以局长曾勤为组长,局班子成员,各分局局长及直属事业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精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迅速召开专题会议,制定结穷亲、帮穷户、拔穷根精准扶贫工程实施方案,同时成立了以党组成员、副局长欧阳华同志为队长,抽调6名同志为成员的精准扶贫工作队,为精准扶贫活动的开展提供了组织保障。

2、走访调研,摸清村内基本情况。我局扶贫工作队迅速深入联系村逐户走访,全面调研。工作队员共驻村180人次,走访入户80%以上的村民及所有贫困户家庭,先后4次与_镇党委政府领导座谈商讨_村扶贫计划,5次召开村民大会,详细了解_村的基本情况,并将走访了解的详细情况归类建档。通过调查,在177户贫困户中,有烟农35户,全家在外打工6户,仅留老人在家23户,伤残户3户,老年户3户。经统计,需要重点帮扶的困难户共96户354人,致贫的主要原因是劳动力不足,同时村民思想保守、缺乏技术和资金。通过走访调查,确定了扶贫的重点对象,真正做到底数清、问题清。在走访过程中,工作队员积极宣传党的惠民政策,争取村民对精准扶贫工作的理解和支持,为下一步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3、明确职责,全员参与结对帮扶。按照市委政府干部包户(人)的要求,结合贫困村的实际,建立了县级领导干部包户和一般干部包人责任制。我局县级干部13人,帮扶13户共计48人,一般干部206人,共计帮扶81户306人,剩余贫困群众由工作队兜底帮扶。任务确定后,通过春节慰问、组织活动等方式,组织干部职工分批前往_村,走访、慰问、帮扶困难户,为各户脱贫致富出谋划策。其中在春节前夕,局党组成员以及二级单位负责人走访慰问了该村老党员和一批困难群众,共计为该村177户结对帮扶户提供了价值万元的慰问品,同时为14名在校高中生和大学生每人提供500元的助学金,支持他们克服困难完成学业。

4、结合实际,帮助制定脱贫计划。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产业扶贫是村民彻底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经实地走访,该村蜜蜂养殖、猕猴桃和中药材种植有一定的产业基础。目前有30余户村民散养蜂蜜200多箱,但缺乏技术和龙头企业带动,蜜蜂养殖未能形成规模,产量也较低,多数蜂蜜养殖户年收入只有100多元。该村地处高山,很适合猕猴桃生长,已有几户村民正在发展猕猴桃,其中村主任朱磊建有60亩猕猴桃基地,其中20亩已挂果,年收入超过10万元。通过调查,后与村两委沟通,决定以产业扶贫为主导,将蜂蜜养殖、猕猴桃和中药材种植作为该村新的经济增长点,予以重点扶持,做到户户有产业,人人能脱贫,同时联系龙头企业,帮助建立产业合作社,推行龙头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以产业扶贫彻底实现脱贫致富。为加快发展壮大猕猴桃产业,局主要领导专程赴全国的猕猴桃基地陕西省眉县考察猕猴桃标准化示范县建设,了解猕猴桃的种植、加工、储藏、销售、发展前景等情况,帮助_村制定了科学、详细的猕猴桃产业发展计划。每亩猕猴桃年产3000-5000斤,每斤2-3元,每户种植3-5亩,可收入1-2万元。力争通过5年努力,该村猕猴桃发展至500亩,收入达到200万元。为发展蜂蜜产业,我们先后5次到湖北神农蜂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调研,得知当前新的养蜂技术每箱年产50公斤左右蜂蜜约800-1000元,且在第二年1箱蜜蜂可分箱为3-4箱,第三年可分箱到十几箱。1箱蜜蜂在第二年经分箱后年产值可达到3000-4000元,第三年分箱后的收入可达一、两万元。同时,该产业对劳动力要求不高,属于懒人产业,老弱病残均可发展。我们将了解到的信息及时该村两委沟通,帮助该村成立了蜜蜂养殖合作社,与湖北神农蜂语公司签订合作协议,争取在2-3年将该村蜜蜂发展至1000箱,年收入达到80万元。

5、筹措资金,启动扶持产业发展。为加快_村脱贫步伐,市质监局通过多种渠道筹措资金。年初,局党组号召全局干部职工每人集资捐款400元,共募集到9万多元启动蜜蜂养殖产业,计划为110户困难村民每户免费提供1箱蜜蜂。我局已与湖北神农蜂语公司签订合作协议,由神农蜂语公司提供蜜蜂种群和技术指导,近期已有6箱蜜蜂送到村民手中。为改善该村医疗卫生条件和产业合作社的发展,局党组计划每年想办法筹措一定的资金,支持该村一中心三室建设(党员活动中心、产业合作社办公室、卫生室、文化室)。目前已筹措10万元资金,计划为该村村民每户提供1亩猕猴桃苗木,并聘请陕西眉县的技术人员,定期为该村猕猴桃种植户提供技术指导。

6.广泛动员,邀请企业参与扶贫共建。扶贫是一项社会责任,我局积极动员企业参与共建,借助企业的资金、市场,帮助联系村脱贫致富。经沟通,目前已有湖北世纪中远集团、十堰福堰钢铁公司、葛洲坝公司十堰办事处、湖北帕菲特工程机械公司、湖北神农蜂语公司、十堰海亿魔芋食品公司以及市液化气公司等8家企业愿意参与到_村的扶贫工作中来。其中,湖北神农蜂语公司已先后2次派技术员前往_村讲解传授蜜蜂养殖技术,葛洲坝公司十堰办事处愿意为_村移民搬迁工程免费提供水泥100吨。

三、扶贫工作存在的问题

1、村民素质不高。在扶贫开发之中,劳动力资源是最关键、最活跃的因素。但_村村民文化素质低,思想保守,给精准扶贫增加了难度。目前有一定能力的已经迁出村外,年轻人常年在外打工,留守的多是老、弱、病、残、小,劳动能力有限,无法有效参与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导致贫困村缺乏造血功能。

2、资金投入不足。_是极度贫困的村庄,需要建设的项目多,需要扶持的资金多。该村一直致力打造的猕猴桃产业,200多亩土地流转已经到位,但前期每亩近3000元基地建设费用成了门槛,村民缺乏资金投入,只能望地兴叹。目前政策扶贫资金有限,村民自筹资金无来源,帮建部门零基预算,也无资金投入。加之农业产业投入大、周期长,市场风险也很大,村民无法承担投入成本,资金制约成为扶贫的障碍。

3、技术服务不够。_镇党委政府及_村两委十分重视产业发展,先后发展了烟叶、魔芋、猕猴桃、蜜蜂养殖、玄生种植等产业,只有烟叶公司技术服务到位,发展较好。可烟叶种植面积900亩已基本饱和,无发展空间。其他产业发展水平仍然较低,村里曾大力发展中药材玄参,因村民缺乏种植技术,辛苦一年,收入不及成本,加之缺乏龙头企业兜底,结果村民都放弃了玄参种植。村里还发展过莲藕、核桃、魔芋等产业,但都是原始的粗放经营,广种薄收,陷入停滞状态,根本问题是缺乏技术指导。

4、联动帮扶不力。_村贫困面大,返贫率高,每年因灾、因病、因学等原因当年返贫的人口居高不下。加上缺项目、缺资金、缺技术、缺人才,扶贫攻坚任务非常艰巨。目前市委政府安排我局和浙江海天建设集团共同帮扶_村,我局也积极争取其他8家企业从不同层面参与到_村扶贫中来。但总体感觉是企业积极性不高,特别是市里统一安排的浙江海天建设集团至今还没有实质性行动,社会联动帮扶的效果也不是太好,单靠一个部门的力量难以完成艰巨的脱贫任务。

四、今后扶贫的主要措施

1、结对帮扶增强干部责任。今后认真贯彻落实市委政府结穷亲、帮穷户、拔穷根精准扶贫精神,扎实开展双包双建双带双促活动,细化干部一对一帮扶的任务,强化干部责任。加强督导检查,督促帮扶干部与包联户沟通联系,有针对性地制定贫困户脱贫计划。建立考核机制和责任追究制度,确保减贫项目精准,帮扶措施精准,帮扶效果明显。

2、资金帮扶增添基础设施。市质监局将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通过多种渠道筹措资金,帮助_村启动一中心三室建设,改善村两委办公条件,解决群众看病难问题。积极争取政策扶贫资金,协调相关单位,逐步解决_道路交通、供水、供电、通信等设施问题,从根本上改善村民生产生活条件。

3、产业帮扶增加农民收入。帮助贫困户因地制宜地选择产业,重点发展蜜蜂养殖和猕猴桃产业,帮助群众连片规划建设,着力优化品种,努力提升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生产经营水平,尽快形成一定的产业规模。在此基础上引进企业拉升产业链,提升产品的附加值,提高质量和效益,增加村民收入。帮助_村建立蜂蜜合作社,通过合作社与龙头企业合作,发展壮大蜜蜂养殖产业。帮助发展猕猴桃产业,免费提供猕猴桃树苗,力争在明年春季推广种植200亩。事先做好与十堰市新合作超市沟通合作,开辟猕猴桃销售渠道。

4、联动帮扶增进村企共建。结合_村实际,引进符合产业发展的龙头企业,通过村企合作,互助互动,借助企业的技术、资金,壮大产业规模,拉长产业链,降低农民发展产业遇到的市场风险,实现互利共赢。计划引进猕猴桃、魔芋、蜂蜜产业龙头企业各一家,通过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合作社发挥作用。同时争取市文明办等有关部门,大力开展结对共建美丽乡村和两创(创文明新村、创十文明户)活动,加快建设文明新村。

5、迁移帮扶增快脱贫进程。积极争取政策支持,以居住在高山、边远以及水电路不通、资源匮乏、灾害频繁、生存环境恶劣的贫困户为重点,实行生态搬迁工程,解决一方水土难养一方人的问题。目前该村已规划两个搬迁安置点,有18户村民有搬迁意愿。通过搬迁让村民集中居住,同时配套基础设施,从根本上改善生产生活条件。

6、教育帮扶谨防代际传递。积极开展雨露计划金蓝领助学培训,以贫困家庭两后生职业技能培训和农村劳动力短期就业创业技能培训为重点,鼓励村民参加职业技能培训,提高贫困劳动力技能水平和新生劳动力的能力素质,为扶贫攻坚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为防止出现因学返贫的情况出现,市质监局继续对该村在校高中生和大学生进行助学帮扶,帮助学生完成学业,增强致富能力,巩固扶贫成果。

五、扶贫工作的几点建议

1、加大规划统揽力度,提升精准扶贫效率。农业产业化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农业发展的客观要求,一县一业,一乡一品的规模化种植、养殖和经营是农民抵御市场风险的有效手段。虽然秦巴山区地形复杂、气候各异,动植物品种多样,难以形成大规模的经营,但结合实际分片进行规划,以几个乡镇或几个村为单元,明确产业方向,形成适度规模的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还是切实可行的。如_镇周边乡镇,或_村及周边几个村,都发展弥猴桃,形成规模,集约化经营,这样就可以降低生产、销售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和经济价值。因此,建议市级统筹指导,县乡科学规划,分片区对产业发展、道路交通、村级公益设施进行规划,以提高扶贫效率。

2、加大资金捆绑力度,提升整体发展能力。扶持资金数额决定扶贫计划任务的落实,没有资金投入,任何规划、计划都是空中楼阁。如果仅靠帮扶单位支持,难以完成艰巨的脱贫目标。现在_村到底能投入多少扶贫资金、项目资金,村集体和帮建单位都不清楚,计划干多少事,心中没底。建议根据市、县扶贫规划,将政策扶贫资金、有关项目资金等计划下达到乡、下达到村,加上帮建单位扶持资金、社会捐献资金、村级组织自筹资金等,将所有资金捆绑使用,有计划的谋划、规划,每年干几件大事、实事。

3、加大科技培训力度,提升自我造血功能。当产业扶贫项目确定之后,农民急需的是科学种植、养殖技术,可这些技术大多数帮建单位是无法提供的。当前_村蜜蜂养殖、弥猴桃种植,需要培养几户技术带头人。建议市、县牵头,安排农业、林业、畜牧、科技等部门技术机构或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分门别类地组织在相应片区开展相关实用技术培训,村级组织组织产业对口的农户参加,以提高其创业能力和技术素质。

4、加强村级组织建设,提升模范带动作用。贫困村的脱贫致富,村级组织,特别是村党支部书记及两委班子成员发挥着关键作用。_村党支部书记明平涛坚决执行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带领村民自力更生,新修公路,发展产业,收到一定的效果。但要想彻底抓好精准扶贫工作,必须进一步加强村党员干部和致富能人的培养、挖掘工作,力争培养一批年青有为、敢想敢干、勇于开拓的党员干部和致富能手,形成有凝聚力、有战斗力的致富创业团队,带动贫困村脱贫致富。

5、建立综合协调机制,形成扶贫帮建合力。精准扶贫涉及多个单位,如乡镇党委政府、村级组织、帮建单位、帮建企业、产业合作社等,结构较为复杂,甚至各有各的想法和计划。如果职责不清,任务不明,各自为阵,就会大大影响扶贫效率。建议建立和完善协调机制,明确主导单位和责任主体,分解具体任务,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就会加速脱贫进程,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易迁安置区调研报告范文 第20篇

搬迁安置状况调研报告

为尽快启动**乡**村**村民小组地质灾害点整体搬迁安置项目,充分考虑搬迁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我乡于XX年5月初对搬迁点和安置条件等进一步进行了实地祥细地调查分析,现就相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村民小组基本情况:**村民小组于1955年移民下坝进驻,隶属**乡**村,该村民小组座落于**盆地北段东部边山坝结合部位的缓坡地带,地势东高西低,主体结构松散,稳定性差。距乡政府10公里,有农户85户353人,有耕地890亩,其中水田266亩,旱地624亩,人均耕地面积亩。XX年末,人均占有粮食300kg,农民人均纯收入1200元,距村委会、村完小及卫生室5公里,群众赶集、子女入学就医等条件不好。主灌渠上东沟以南北走向从寨子上边通过。XX年以来,由于受崩龙田煤矿跨河采煤的影响,上东沟以下地表出现渗水,**村民小组85户农户房屋不同程度受损,地表滑坡造成62户住房墙体拉裂变形,至今为止,已有5户人家8栋房屋倒塌拆除,基础设施受到不同程度影响,给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较大威胁。

(二)煤矿的基本情况

崩龙田煤矿原属**农场(现保山_)的自办煤矿,1958年始建小煤窑供农场自用,开采区在**河的西岸。1988年扩建到2万吨。1993年扩至3—4万吨/年。1995年扩建至6万吨。后来昌宁红星煤矿与崩龙田煤矿同时就大河东侧**村民小组下面的储煤开采作了规划设计,但因技术投资等原因,两家业主都未开工,后经昌宁县政府出面与**农场协商,经云南省保山牢狱管理局批准,于XX年两家共同联合开发,当时地质灾害点下面储煤的采矿权属昌宁红星煤矿。联合时,农场以河西储煤和资产入股,控股65%,昌宁红星煤矿以河东储煤和200万元入股,控股35%。于XX年3月正式联合运营,XX年底红星煤矿的管理人员和工人撤回,由_单方进行管理经营。每生产一吨煤支付给红星煤矿10元。XX年改为9元/吨。现开采规模已达9万吨/年。开采区于XX年跨河延伸到**河东岸**村民小组驻地下边,现为主矿区。到目前为止,矿区河东岸地下储煤仍有900多万吨,可采储煤400多万吨,按现有开采能力可供近50年开采。

二、受灾情况

(一)居住区受灾情况:该村民小组座落于**盆地北段东部边山坝结合部位的缓坡地带,地势东高西低,主体结构松散,稳定性差。加之主灌渠上东沟以南北走向从寨子上边通过。XX年以来,由于受崩龙田煤矿跨河采煤的影响,上东沟以下地表出现渗水,**村民小组85户农户房屋不同程度受损,地表滑坡造成62户住房墙体拉裂变形,至今为止,已有5户人家8栋房屋倒塌拆除。目前旱季仍有6户人家的面房畜圈里出水,且出水量在增加。房屋基础被软化,造成垮塌的可能性很大,给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较大威胁。

(二)生产区受灾情况:

在居住地受灾的同时,下边近300亩的耕地地表出现凹陷和变形,田间道路和灌溉沟渠受到严重破坏长达近1公里,造成耕种困难,现已由水田改为旱地,农户收益明显受到影响。此变形的'地表下面是煤矿的主采煤区,通风口就在农户居住地的下边。

(三)群众意愿:由于自然灾害频繁,生存条件差,基础设施薄弱,产业结构单一,经济发展缓慢,特别是村民住房墙体拉裂、房屋倒塌等问题,多数群众普遍认为是崩龙田煤矿采煤所致,反应强烈,并引起多次群体上访事件。群众要求搬迁到地质稳定条件较好的地方,彻底解决**小组的生存和发展问题。

三、灾情处置方案

(一)总体处置方案

1、搬迁规模:鉴于灾情明显,危害较大,**村民小组应实行一次性整体搬迁,转移安置85户353人,宅基地按户均220㎡划拨给搬迁农户。房屋建设的结构和投资由农户根据自己的经济状况自行决定。

2、安置点选择:迁入区选择在**乡**村**村民小组黄家大地,土地权属为**村民小组集体所有,土地不需作调整。地势相对平缓,地质稳定性好,土壤以红壤土为主,且远离矿区,地质条件能满足搬迁安置需要。光、热、水资源条件较好。

3、建设内容及规划:安置点的建设规划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标准,超前合理规划。建设内容根据易地搬迁和新农村建设相关标准结合自身情况,围绕安居建房85户;村庄道路及弹石路8公里;人畜饮水管道公里;活动场地、电力设施、灌溉沟渠等来组织设计。

易迁安置区调研报告范文 第21篇

安置帮教信息核实工作调研报告

司法部刑释解教人员信息管理系统,是通过网络对刑释解教人员进行信息录入、信息核实、帮教安置、统计查询等工作进行信息化管理的平台。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信息核实工作,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当前安置帮教工作中面临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切实做好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信息核实工作不仅有利于上报、汇总、对比、分析、查询、统计刑释解教人员信息和数据,而且有利于更好地甄别、查找“三无人员”、“三假人员”,从而全面掌握刑释解教人员的流动去向,有效解决衔接难等问题,提升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水平,从而实现刑释解教人员信息的无缝流转,促进安置帮教工作的`规范化和科学化。

一、当前工作实践中遇到的几个问题

(一)“三假人员”问题。部分待核实人员姓名、身份证号码、住址和电话均不真实,无法对其信息进行核实。这与中办5号文件精神不符,也为下一步的安置帮教工作带来了困难。

(二)“口袋户”问题。因房屋买卖等原因户籍迁出,又没有落户新址,俗称“口袋户”,此类人员信息也无法核实。

(三)“外省籍人员”问题。存在户籍与住址不符的情况,甚至户籍在外省,依据安置帮教实行户籍地管理的原则,此类人员信息也难以核实。

(四)“空挂户”问题。随着拆迁工作的不断推进,产生了许多人户分离的现象,此类人员信息难以准确核实。

(五)预释信息滞后问题。安置帮教系统平台中预释放人员信息滞后,有时存在人员已到家,而预释信息还没到达的现象,造成无法及时通知其家人或社区接回,不利于安置帮教工作的衔接。

二、做好信息核实工作的几点思考

(一)加强领导,思想高度重视。要加强安置帮教工作的组织领导,对信息核实工作进行具体部署,明确责任,责任到人。同时,定期召开司法所长和安置帮教干事会议,每月对各司法所上月的信息核实回执工作情况进行通报。

(二)认真排查,积极做好沟通。数据准确真实是做好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的重要基础,要认真做好人员信息排查工作,初步筛选出地址有明显错误的人员,排除非本辖区人员,并对其中的错误[:请记住我站域名/]信息进行修改。同时,在此过程中要积极与公安机关做好沟通协调,寻求核实办法。出现疑似“三假人员”的情况,一方面利用平台上有限的信息,借助公安信息平台核查信息;另一方面及时与监所方沟通,通过监所方进一步补充、更正信息。

(三)定期清理,降低核实失败率。按照姓名、身份证号码等内容逐一将核实失败人员列举出来;定期通过公安机关协助,或到社区及本人家中进行走访,核查相关资料信息,并及时更正错误信息,降低核实失败率,确保刑释解教人员的准确衔接。

(四)及时处理,把握时间节点。以前省厅、市局信息为月底核实统计回执情况,这样给平时工作不及时,月底搞突击提供了可乘之机,现省厅规定信息随机抽查的考核办法,因此,要把握好时间节点及时处理,才能确保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信息核实和回执工作,实现“出监(所)接茬无缝对接、安置帮教无一遗漏”的目标任务。

(五)全面落实,严格考核奖惩。将责任落实到科室、落实到司法所、落实到具体人,做到“工作不留死角,信息核实准确,发送回执及时”,同时将信息核实工作列入相关科室及司法所年度工作目标考核重点,作为评选先进的重要依据。对不按时核实信息的单位,要及时组织检查,定期予以通报,并督促限期整改,严格落实考核奖惩制度,从而确保信息平台的畅通、准确、及时。

易迁安置区调研报告范文 第22篇

有关乡镇安置帮教工作的调研报告

刑释解教人员的安排帮教工作是社会治安综合办理工作的紧张构成部分,是保护社会巩固,保卫刑释解教人员的合法权柄,对刑释解教人员回归社会掉队行救助和连续教诲的紧张办法。是在各级党委`当局的联合教导下,各有关本能机能部分和谐互助,齐抓共管,法律行政构造详细构造履行,策动社会各界办理落实刑释解教人员回归社会后各项帮教办法的一项紧张工作。对付防备和裁减从头犯罪,保护社会巩固,具有非常紧张的意义。

1、*镇安排帮教工作的'近况 比年来,跟着*镇经济的连续成长,政治系统体例改革的连续深切,*镇安排帮教工作获得急剧成长。为了更好地展开安排帮教工作,*镇建立了安排帮教工作带领小组,建立了安排帮教工作站。各社区、居委会以及*牧场都建立了帮教小组。中断本年上半年,*镇共有安排帮教东西*人,*人接纳帮教,*人脱管,*人从头犯罪。已清除帮教的刑释解教人员和现帮教东西共有*人糊口生涯坚苦。

2、*镇安排帮教工作存在的题目及构成因为 总起来看,跟着*镇经济的连续成长,政治系统体例改革的连续深切,安排帮教工作方法的连续改革和美满。安排帮教工作获得长足成长进步。

可是,也存在着很多题目,紧张表如今以下几个方面:

(一)跟尾工作有摆脱,紧张表如今法律所和派出所之间彼此和谐不敷,在安排帮教工作上不能很好地联合和谐起来。各居委会与本地派出所跟尾不好,居委会的帮教工作很被动,不能及时自动地把握新刑释解教人员的根本环境。

(二)安排工作存在较大的难度,刑释解教人员回归社会后,根本上自谋职业。对符合最低糊口生涯保险前提的,最低糊口生涯保险金的发放另有待落实。

(三)在帮教方面,尽管各社区、居委会的帮教小构成员已经尽了很大竭力,但对其帮教东西做到“三包”“五明白”仍然有很多不敷的地方。

(四)在办理方面还存在着档案资料不敷、档案办理不典范。对刑释解教人员中滚动人口的办理还存在死角,刑释解教人员脱管*人中,有*人去处不明,此中*人是滚动人口。 造成这些题目的因为很多,概括起来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相干工作人员对安排帮教工作的紧张性认识不敷。历史上,我们的行政构造严惩理轻办事,对刑释解教人员重点针对其从头犯罪后的惩罚力度,而在工作上每每忽略对其思维糊口生涯上的帮教,防备和裁减其从头犯罪的动因。 第二,*镇的基层法律所方才建立,很多工作还需进一步展开进步。过去法律助理员都是兼职人员,对法律工作存在着交易上不是很熟悉,其本身工作又很忙碌,每每对安排帮教工作做得不是很细,历史上欠帐较多。 第三,*镇经济成长还相对滞后,现阶段就业压力很大,刑释解教人员的安排就更加坚苦。因为经费有限,法律所办公前提和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的报酬另有待进一步进步。

3、对*镇安排帮教工作的几点发起 安排帮教工作是一个社会系统工程,必要有明了的教导思维,必要各有关部分密切互助、通力协作。针对如今存在的题目,发起以下发起:

(一)加强带领,明了分工,联合和谐好安排帮教工作。只有在党委、当局的联合带领下加强安排帮教工作,才华联合和谐好综治办、法律所、派出所、各社区居委会的相干工作。与民政部分和谐好,落实符合最低糊口生涯保险前提的刑释解教人员的最低糊口生涯保险金发下班作。

(二)当真抓好基层法律所构筑。法律所是安排帮教工作的详细履行构造,把法律所构筑抓好,才华经过议定法律所详细履行好安排帮教工作。

(三)对相干工作人员加大安排帮教工作的培训力度。相干工作人员对安排帮教工作从思维认识上珍视起来,才华包管展开好工作。

(四)采纳有力办法,进步安排率和帮教率。现阶段,我镇经济环境,很难做好,由当局直接安排安排工作。可思虑赐与必定优惠前提,鼓励私营企业,农牧场主雇佣一部分刑释解教人员。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