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生物教学的体会论文
在农村普通高中任教已十几个年头了,虽然去年被选调到城市中学,但仍是一所普通中学,相比之下,虽比农村的学生基础好一些,但毕竟是经重点中学刷下来的,每个学生都有各自的不同方面的薄弱之处,但是,作为教师,我们总是要面对现实,奋斗在自己的岗位上,捧着一颗心来,不带走半根草去,本着“教书育人”,“没有学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的思想,去探索教学之法,践行教育之路。现就教学之中的体会略谈以下几点。
1.学生状况分析
1.1 基础差。
被重点中学选剩下来的学生,有的是学习态度不认真导致成绩不理想,有的是偏科,且“瘸腿”学科往往是出现在理科上,还有的学生是有一些不良习惯,如无节制上网、看小说等,学习不专心,导致基础不牢。这些都是学习生物的不利因素。
1.2 不重视。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连一些班主任在抓教学时,都不重视生物这门课,普通高中学生将来报考文科的学生又比较多,总认为高考不考,学业水平测试题又容易,自然就从思想上放松了生物学科的学习,影响了班级上生物课的气氛。
1.3 缺乏信心。
有的学生认为,无论自己的成绩还是老师的帅资力量都不如重点中学,进入了普通高中,就没有多大的希望去升入大学,再加上一次考试不理想,两次考试不进步,就开始失去信心,越是这样越影响自己的水平发挥。
2.应对的策略
针对以上种种情况,教师不能处于被动,要积极采取措施,在现有的水平上提高生物教学能力和水平,充分挖掘学生的浅能,把这门课教好,让学生尽可能学好,所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应对措施:
2.1 帮助学生树立信心。
我不止一次的听学生说考不上重点高中,在普通高中没什么希望之类的话,所以这引起了我的注意,一定不能让个别学生的这种失去信心的思想进行传播。因此,我每接一届新生,从学习生物的第一节开场白时,就先分析同学们的生物学基础情况及这门课的特点:大家都是在初中学了点皮毛,中考又不考,初中又不学,高中再学,原有的一点皮毛知识也已忘却,它不像数理化,高初中层层递进,紧密联系,基础差很大程度的影响高中新知识的接受,生物这门课特殊,谁也不会因基础好而超出他人很多,大家的基础都一样,连重点中学的学生跟我们的起点都一样,在同一起跑线上,只要努力,我们甚至超过他们。我还夸张地告诉学生;生物课不难,只要识字就能学会。就这样给学生打气,鼓劲。
2.2 帮助学生提高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并非仅仅从责任感开始,而是从人对客观事物的爱与兴趣中产生”。教师通过趣味教学,直观教学及精谌的.教学水平调动差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积极参与教学活动,逐渐形成在学习中的注意力和持久性。
2.2.1 教师讲课要把握好教学难度。
普通高中的学生总体上确实比重点中学生的基础稍差,接受能力也有差距,教师一定要在上课时把握好教学难度,上新课时,注重基础知识,给学生定的目标不能过高,让他们觉得跳一跳就能够得到。不要对课本知识度延伸,过于繁杂的题目放一放,等具备一定的生物学基础知识时,即复习时,适当拔高一些,以达到居高临下的目的。否则,当一次次的学习目标难以达成时,就会对这门课失去兴趣和信心。
2.2.2 编口诀。
把要记住、掌握的知识以不同的形式编成口诀,不仅便于记忆掌握、而且还可以激取。教材中的知识到处都可编口诀,只要老师善于总结思考。如:微量元素的记忆;铁猛(锰)碰(硼)新(锌)木(钼)桶(铜)。必需AA的记忆;苏(苏氨酸)甲(甲硫氨酸)懒(赖氨酸)鞋(缬氨酸)本(苯丙氨酸)色(色氨酸)亮(亮氨酸),且异常亮(异亮氨酸)。又如减分特点的记忆:有丝同源不配对,减II无源难成对,联会形成四分体,同源分离是减I。再如细胞分裂图识别法:一数二看三判断,后期图看一半。
2.2.3 关注社会热点。
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问题:如人口、环境、资源、能源、粮食等,都与生物科技有着直接的关系。还有热点问题,如SARS、禽流感、EV71、猪流感、甲型HI1N1、大头婴儿等。这些重大热点问题涉及到哪些生物学知识,我们从生物学的角度应该如何解决?根据这些背景命题往往是一类源于教材又高教材,源于单科知识又融合各科知识的综合题。这些事实让我们觉得生物学中的知识变得不再那么空洞和毫不关已,而是那样的真实,因为真实,与自身联系密切,于是便学的认真,他们也不会因基础差而不愿听。
2.2.4 理论联系实际。
生物学的理论知识与自然、生产、生活都有密切的关系,在生物学学习中,要注意联系这些实际。联系实际的学习,既有利于扎实掌握生物学知识,也有利于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加学习的兴趣。教材内容的编写就注重了这一环节,我们必须讲好这一联系实际的应用,切不可只注重理论的学习,而省略理论联系实际,有些老师因课堂时间紧,常犯这些错误。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的有关知识,理论知识非常费解,学习中若脱离蔬菜大棚的控温、控光、通风的目的等生产实际的联系,学生就会产生“那么难理解,学他干嘛?”的思想,从而失去兴趣。
3.帮助学生进行方法的指导
为了有效进行教学,让普通高中的学生尽快的提高成绩,就必须进行学习方法的引导,以求事半功倍。这要求教师工作要具体详细。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引导如何听课。
课前预习是不可少的。课前通过预习大体了解本课或本章的内容,并随时记下不懂的问题。带着问题听课,目标明确,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上课时除了十分重要的内容以外,课堂上不必记很详细的笔记。如果课堂上只记忆与笔记,听课效率一定不高,况且你也不能保证课后一定去看笔记。课堂上的主要工作应当是将老师讲的课消化吸收,适当做一些简要的笔记即可。
3.2 引导如何支配自己的时间。
在学习时不妨定一些时间限制。连续长时间的学习很容易使自己产生厌烦情绪,这时可以把功课分成若干部分,把每一个部分限定时间,这样不仅有助于提高效率,还不会产生疲劳感。如果可能的话,逐步缩短所用的时间,不久你就会发现,以前一小时就完不成的作业,现在四十分钟就完成了。不要在歇息的同时干其他事或想其它事。一心不能二用的道理,谁都明白,所以尽量不要一边学习一边听音乐。
3.3 引导如何整理知识。
学习过程中,把各科课本、作业和资料有规律的放在一起。待用时,一看便知在哪。省得东翻西找,浪费时间,我认为,没有条理的学生不会学得很好。在学习过程中,要注意将知识在课下及时加以整理分类,按一定顺序纳入到一定的体系之中。在教材的每章自我检测中都有用图解的形式对本章知识系统归纳,其实他就是引领我们将学习的知识或已学的知识系统的整理。实际上,知识系统整理的过程,就是我们对知识深入理解,灵活掌握、牢固记忆的过程。
教育教学是一项艰难、漫长的工作,实施新的教育理念,实施素质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自发、积极、主动地得到发展,做一个能在课堂中让学生全方位参与,能在课后使学生全面发展的“学有特长”的教师,我还有很大的差距,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慢慢摸索,只有不断提高自己,才能对得起这个职业。
感谢王***老师为我的毕业论文提出的宝贵意见,有了您的帮助才有这篇论文最终的顺利完成。
感谢班主任牛***老师的愤怒、幽默、睿智、煽情和最后的归隐,您为我们打开了窥探世界的另一扇窗。
感谢我的父母一直以来无私的关怀,你们永远是支撑我前行的最大动力。
感谢曾经躲进小楼成一统的**,感谢那里的欢声笑语、嬉笑怒骂陪伴我走过三年难忘的时光。感谢西湖畔天马行空的磊磊猫,感谢金陵城聪明伶俐的王英雄,感谢嘉陵江边沉醉动漫王国的妙妙吕。(排名不分先后)
感谢现在的2404陪伴我走到最后分别的时刻。感谢你们为本论文的完成提供的无私帮助。感谢你们在我为论文消得人憔悴的时候为我带来的“女神营养套餐”。谢谢妙妙、亚男、Lily、。(排名不分先后)
感谢不会放弃梦想的王小呀同学,感谢曾经的天真和现在的患难与共,感谢操场上留下的`脚印和不知去向的啤酒罐。
感谢八爪鱼和卡玛。陈一时无两的得瑟,祝愿你们在异国他乡平安快乐。
感谢所有校园里认识的和不认识的人,来过的和走了的人,愿你们珍惜握在手里的现在。
今年寒假经济学院开展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以“强化社会责任感,落实科学发展观”为主题。共组织学生干部、入党积极分子两支团队近300人分赴全省各地进行寒假社会实践活动。按照中央、xxx《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等文件精神,围绕我校学生的培养目标,突出国情教育和社会责任感教育,广泛动员广大青年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强化社会实践经历,积极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在丰富生动的社会实践中学习并且在实践中提高了自身素质,落实了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增强了青年学生建设祖国、振兴中华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
今年寒假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仍然坚持“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的原则,充分发挥了青年学生的智力和人才优势,深入社会各个层面开展社会调查活动,强化对国情和省情的认识,传播科学技术和文明新风,为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简论普通高等学校学籍管理论文
摘要:随着高校扩招以及现代化管理手段的发展,依据当今高校以人为本、依法治校的办学理念,传统滞后的学籍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高校办学需要。从高校学籍管理的重要性入手,在分析当前高校学籍管理工作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就如何改革高校学籍管理工作,建立科学、现代化的学籍管理制度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对高校改革学籍管理工作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高校;学籍管理;改革;现代化
高校学籍管理工作是高校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籍工作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学校的教学秩序、教学质量和校风、学风的建设。同时,高校的学籍管理工作也是一项政策性、原则性较强的管理工作。它反映了学生在校阶段的各种变化情况,是学校了解、掌握学生基本情况的主要途径,更是对学生管理工作进行研究、决策的重要依据。近年来,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办学层次的增加和专业数量的增多,给学籍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与挑战。
一、高校学籍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学籍管理是高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加强和完善学生的学籍管理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学籍管理是学校依据国家教育行政部门颁发的有关规定和学校制定的实施细则和规章制度,对学生从入学注册到学成毕业的整个过程所进行的阶段和全过程的质量考核及管理。对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科学严格的学籍管理制度和方法也具有重要意义。学籍管理制度规定了学生学习、生活中必须遵守的原则,为学生的成长制定了基本的方向,它具有严肃性、强制性和导向性的特点,学生遵守这些规定,按照要求去做,就会树立自觉学习、奋发向上、树立优良的学风。
二、高校学籍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我国现行的学籍管理体系,是以我国传统的教育体系为依托而延续下来的,它主要强调标准化共性教育,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教育需求。因此,与之相应的学籍管理单一刻板,不利于创新教育和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如果仅对传统学籍管理工作做局部的调整,只能应付诸多学籍管理中的暂时问题,而不能解决学籍管理中的实质性问题。笔者认为,传统学籍管理工作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传统的学年制学籍管理制度显现弊端。
目前,我国高校基本上实行的都是学年制的学籍管理制度。学年制学籍管理即学生必须经过统一规定的学习年限和一定的教学时数,考试合格为毕业标准,课程设置按学年安排。学年制学籍管理制度是按班级授课的,学校根据专业特点安排课程,具有一定的规模性和专业性,但是,这种教学模式所培养出来的人才知识结构相同,缺乏个性,并不利于发挥学生专长和创新能力,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多层次的需求。现今,众多大学生面临着就业的巨大压力,而事实上,专业的高级人才供不应求,导致这种社会现象的出现与传统的学年制学籍管理制度不无关系。
第二,学籍管理手段相对滞后。
在古代论文,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文体,主要是抒发情感,交流思想,阐述理论的一种写法,但是到了现代,论文被赋予了新的含义,论文常指用来进行科学研究和描述科研成果的文章,简称之为论文。它既是探讨问题进行科学研究的一种手段,又是描述科研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它包括学年论文、毕业论文、学位论文、科技论文、成果论文等,总称为论文。而职称论文跟这些论文又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写作的目的不同
职称论文是一种刚性需求,是想评各行各业的中高级职称的从业人员必须发表的一类论文,属于必要性,是我国法律硬性规定从业者需要发表论文在省级或国家级期刊才能取得职称的论文。因为与职称挂钩,所以被称为职称论文。
而一般的毕业论文和科研论文,是因为发现了某项研究成果,有需要将这些研究成果整理成文,与世人共享,让世人知道新的科技研究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二、写作的手法不同
一般的论文需要查阅大量的相关资料和文献,综述前人的研究成果,陈述他人的观点,然后另辟新意,提出一个新的论点和理论,最后还需要做大量的实地研究和调查问卷,以一个翔实的数据职称自己的论点和结论,务必使结果有理有据,形成严密的思维,务必使自己的论点有说服力,令人信服,
职称论文的写作的基本格式和基本套路跟普通论文的形式也差不多,但是其侧重点不同。职称论文首先更多的体现在研究工作是否取得了实质性进展,所得结论是否可靠,结果是否深刻和有启发性,如果是阶段性成果,它对后续的研究有什么指导意义,是否是重要发现的前奏。如果研究工作没有获得阶段性或最终的结果,就不应动手写论文,靠一个平淡的研究工作无论如何是写不出一篇好文章来的,因而也不可能是一篇具有可读性的文章。
转自
他,不普通750字作文
似乎大多数人都希望自己能够出类拔萃,希望因为某种外表的特殊来彰显自己存在的价值,但我却坚信看似平凡的宽容便是不普通。
刺眼的阳光再被玻璃微微减弱后抚摸着靠窗同学的脸庞,刚刚被调到这里的我望着周围一个个陌生的面孔,却不愿与他们交流一句。
“你好。”这时一个柔和的声音传入耳畔,“你好。”出于礼貌我也友好地回应着。抬头便看见了他,他的脸像是月球那样坑坑洼洼,脖子上早早凸起了显示青春的喉结,浑身上下散发出远超常人的亲和力。看着被阳光照耀着的他,我心头不禁微微一颤,好一会才清醒过来。可能是因为他身上的亲和力吧,就这样在新位置我交到了第一个好朋友……
云儿时不时淘气地挡住太阳,片刻之后又缓缓地挪开,一时间天气变化无穷。时间正值下课之时,他却沉沉地趴在课桌上休息,时不时还挠挠头,坐在前面的司家豪调皮的像猴子一样,一把摘去了他的眼镜笑嘻嘻地向班外快速冲去。他像是察觉到了什么睁开眼睛也急忙跟了上去,不时高喊一两声:“别拿我眼镜,那可是我的命啊!”话语中饱含着丝丝怒气,但他的脸上除了几分无奈剩下的就是苦笑了。好不容易追上了“窃贼”,却发现“赃物”已经传给了孙睿泽,孙睿泽得意地摇晃着手中的眼镜,像是在说:你来咬我啊!他见此情景,便不再追逐,而是出人意料平静地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像是一位老先知,静静等候着他们玩够了自动归还。
眼镜重新回到他手中的.时候,已经布满灰尘了,他一手拿着眼镜布擦着一边还喃喃自语:“天呐,我怎么交了这样一群损友。”最后还用他所独有的忧郁的眼神瞪了他们一眼,才算了结。这样的事时常出现,但他却从未生气过。他的一位要好的朋友说过“我跟本没有看到过他生气的模样。”
天空中的云被风推着向前,漫无目的地前进着,我不禁思绪纷飞:他就是这样,时刻以微笑面对一切。看似平凡,但却真的不普通。
浅谈普通师范院校校园文化浅析的论文
论文摘要:所谓师范院校校园文化,是指由师范院校的师生员工在教育、教学、课外活动及生活_同创造的,对外具有个性的精神和特质共同体。本文重点就普通师范院校校园文化的内涵、特点及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性进行剖析,同时就如何建设好师范院校校园文化做了具体的阐述。
论文关键词:师范院校校园文化建设
在当今多元化时代背景的影响下,作为社会文化中最高层次亚文化的校园文化,在学校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显著。普通师范院校承担着培养新世纪各类合格教育师资的重任,其教育质量如何,不仅决定着其所培养的学生的素质,而且关系到整个教育事业的未来。因此,加强普通师范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意义深远。
一、师范院校校园文化的内涵
校园文化,是指学校在长期的办学活动当中、在一定的物质基础上、创造出来的独具特色的精神财富的总和。所谓师范院校校园文化,是指由师范院校的师生员工在教育、教学、课外活动及生活_同创造的,对外具有个性的精神和特质共同体。同时,师范院校具有传道授业、传承文明、引领教育发展、树立教育规范等突出个性功能;具有崇教厚德、教书育人、严谨治学、为人师表的师范文化传统。
二、师范院校校园文化的特点
师范院校是一种特殊的专业教育,承担着区别于一般类型学校的特殊职能,这就决定了师范院校校园文化其自身的独特性,主要表现在师范性、开放性、导向性。
1.师范性
师范性作为教师教育的.最根本的性质,是由教师教育的目的和根本任务决定的。所以师范院校必须对他们进行当教师的职前培训,为加强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学校在学生中广泛开展“五练一熟”活动,即练普通话演讲、练三笔字、练识谱唱歌、练制作教具、练组织管理能力和熟悉中学教材;在学生中举办中小学课件制作大赛、网页设计大赛、flash制作大赛以及开展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系列活动,不断提高师范生运用现代教学手段的能力,使各个专业师范特征更加明显。这就是所谓的师范院校的师范性。
2.开放性
处于开放社会中的师范院校,校园文化开放性不断增强。由于师范教育是一种专业教育,并带有职业教育的性质。因此,师范院校的校园文化还应当向其未来的职业开放,向广大中小学开放。师范院校既可以“送教”到一线,还可以为一线的教师提供进一步的回归教育、继续教育,甚至引入基础教育的优秀师资参与师范院校的课程文化的传授、创建。
3.导向性
师范院校应秉承师范教育的优良传统,坚持“以育人为根本、以教师为主导、以教学为中心,以学科为重点,以改革为动力,以质量为生命”的指导思想,培养学生高尚的思想品德,发展相应的智能,指导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塑造完美的个性品质,从而为地方基础教育更好的服务。
三、师范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
1.培养其高尚的道德品质,利于学生身心健康
师范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应把陶冶其性情、潜移其品性、培养其情操、塑造其灵魂,作为指导思想。如在师范类校园文化活动中,积极引导学生,逐步孕育一种艰苦建学、勤俭育人的氛围,使校园内充溢高尚的文化学术气氛。我们的学生,尽管智力爱好性格情趣有异,但共同的文化活动,往往能产生极大的凝聚力与荣誉感,使校园内生活得更为和谐轻松,更为活跃高雅。
2.深化教师的主导作用,提高学生职业技能
师范教育作为专门培养师资的行业教育,它所培养的师范学生将担负“以人格塑造人格”这一特殊使命,与其他性质高校相比,师范教育理应有正确的价值导向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因此,教师在教学内容中,应注重表述规范、板书规整、条理清晰,一言一行都给学生以示范引导作用,从侧面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教师必须培养学生师范功底,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从而培养学生的从教能力,为日后走向工作岗位奠定基础。
3.发展学生的智力,补充课堂教学的不足
师范院校的校园文化蕴藏着潜移默化的重要的育人功能,是促进师范院校生全面和谐发展的一个重要载体。在校园中开展各种各样的课外活动,例如,各种文学作品展、征文大赛、辩论赛、演讲赛、话剧表演、计算机技能大赛、绘画、书法、雕刻、歌曲、舞蹈等一系列科技文化活动,不仅能补充课堂教学的单调,提高学生的创新力,还能造就高雅的校园文化文化氛围。
四、师范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
1.理念创新
普通师范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应本着为当地基础教育服务的原则,着眼于教育发展的实际,坚持以教师为主体,学生为中心,教师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结合的思想,相鼓励毕业生“热爱家乡,献身农村基础教育”的理念,培养思想作风朴实,专业基础厚实,实践能力扎实,适应能力较强的高素质教育人才。因此,师范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不仅仅归结为素质教育的一种方法,简单开设几门艺术课,组织几场学术讲座,简单组织学生社团开展活动,而是要营造高品位的文化氛围,让学生在这氛围中去思考、感悟、升华人格,完善自己。
2.机制创新
在新的形势下,师范院校校园文化的建设和传播,应当在机制上下功夫,把校园文化建设同师范院校的制度建设、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有机地衔接起来。在认真研究创新现代师范院校制度的前提下,建立比较系统完善的决策、管理、议事、协调、指导、考核制度,对学生课堂、各种讲座、论坛、学生社团、网络活动进行管理和指导。师范院校内部结构主要由管理者、教师及学生三部分组成。管理者群体在提升师范院校校园文化层次、构建优秀校园文化上发挥导向性职责;学生群体是学校的主体和工作对象,校园文化建设归根到底是要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只有充分发动、发挥学生在校园文化活动中的主体能动性,才能达到提高他们素质的目的。
3.内容创新
普通师范院校的毕业生大部分从事基础教育工作,他们在将来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时,不但要掌握所教学科及其他相关学科的丰富知识,使自己具有较高的相应文化水平和较宽的文化知识背景,还必须全面掌握学生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具有科学有效地传授知识的能力和育人的能力和艺术。因此,普通师范院应将实践教学体系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特色。多与基层教学单位合作,建立严格的教育实习监控制度,形成“相互协作,齐抓共管”的教育实习管理体制。通过参与基层教育教学活动,丰富学生学习经验,使实践教学体系也得到不断完善。
建设与时俱进,与世俱进的师范院校校园文化,不是一朝一夕之功,不可能自发形成,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铸就,这既需要历史的积淀、继承,更需要现实的再造与创新。只有在理论积累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校园文化建设的战略思考,培育出符合时代特征的校园精神,学校的发展才有希望,才能保证育人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许磊.新形势下高等师范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探索[j].宿州师范学院学报,,(12):67.
[2]杨伊生,张瑞芳.论师范院校校园文化的特点[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11):35.
[3]郑秋文.论师范学校校园文化及育人功能.
普通排比句
排比句是把三个或三个以上意义相关或相近、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相同的词组或句子并排在一起组成的句子。
1、基本格式:
只要句子意思是并列的,且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分句组成的句式相同的句子。词与词的排比,句与句的排比,段与段的排比,不过词、句或者段要是三个或以上还有排比的东西要并列。
2、例如:
排比句是把三个或以上意义相关或相近、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相同的词组或句子并排在一起组成的句子。有时候两个句子或以上的并列句子也可以称为排比句。用排比来说理,可收到条理分明的效果;用排比来抒情,节奏和谐,显得感情洋溢、气势更为强烈;用排比来叙事写景,能使层次清楚、描写细腻、形象生动之效。
3、例句:
我看见深邃的宇宙,蔚蓝的地球;
我看见神秘的希腊,浪漫的埃及;
我看见雄伟的长城,我美丽的家。
这就是为什么加利福尼亚更透明的阳光,莱因河畔更圆满的月亮,
剑桥小郡更浪漫的流水远远不及家园日暮时亮起的`那一束枯黄的灯光。
天空的云各式各样,有的像山羊,有的像狗,还有的像骆驼。
母亲是疲惫中的一杯龙井,当你软弱无力时,只消几口就是你神清气爽。
母亲是烦恼中的一曲古筝,当你义气消沉时,优雅的旋律一飘荡,眼前立即一片青翠。
母亲是黄集中的一朵鲜花,当你落寞惆怅时,看一眼满目青翠,闻一下香沁心脾,心里得到恬适不会孤单。
那是张骞“凿空”的驼铃阵阵,那是苏武牧羊的忠洁刚烈,那是昭君出塞的黄沙漫漫,是卫青迎向大漠的旌旗猎猎,是岳飞拔剑戟地,仰天长啸,壮怀激烈,是郑和下西洋的浪花飞舞,雄心勃勃。
这些如同音乐般美丽的句子就是排比句。如果排比句使用得当,就会使文章像动听的歌儿一样朗朗上口。
普通学校发展策略研究论文
[摘要]普通学校的发展不同于优质学校和薄弱学校,有其自身的特点。江苏省洪泽县第二中学作为一所普通学校,其不断发展的过程充分说明,普通学校应以特色发展为核心动力,积极培育学生的个性特长,适当避开文化基础的比拼;以智慧管理为内部推力,构建师生共同愿景,以文化为切入点改革管理模式;同时,科学评估是普通学校发展的外部引力。实践证明,三个方面的有机融合,必将促使普通学校迅速提升。
[关键词]江苏省洪泽县第二中学;特色发展;智慧管理;科学评估
在积极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的今天,普通学校的提升是一个必须着力研究的重要话题。普通学校的提升,不仅促使“优质”学校发展,更为薄弱学校的提升开拓了路径、提供了示范。江苏省洪泽县第二中学(以下简称“洪泽二中”)在发展过程中,特色发展是其核心动力,智慧管理是保驾护航的推进力量,而科学评估则是其不可或缺的引导力量。
一、特色发展――走向均衡的核心动力
当今的高中教育面临着学生素质和高考绩效的两难,学校的理想是在不牺牲素质教育的前提下,保证高考的分数。然而,资源配置的差异打破了普通学校(特别是薄弱学校)的这个理想。配置的均衡必须待以时日,自身的崛起只有另辟蹊径。每一个孩子都有“可取”之处,如果创设适合于他们各自的教育,他们都会迅速成长。所以,积极培育学生的个性特长,适当避开文化基础的比拼,努力建构特色发展的道路,这才是普通学校走向优秀的必由之路。
(一)认识自己,坚定信念
真正的教育是认识人们的兴趣和潜力之所在,并引领其最大可能地实现人生的价值。学校可以设计“认识自我,了解自我”系列活动,进行“我的优势,我的特长”问卷调查,开展“计划三年,规划一生”师生研讨。这样,同学们在讨论中摒弃了自我的欠缺,梳理出发展的兴趣;在规划中发现了潜藏的能力,找到了无比的自信。而且,教师也能在关于人生规划的活动中提升认识,转变思想。
(二)自主选择,科学分层
教育的价值在于满足每一个学生的发展,适合的才是最好的。完全同样的教育决不是好的教育,分层教学由此而生。教育不只是获得生存技能的途径,更是提升人的需求层次、丰富精神世界的一种方式,这又决定了它不应以损伤人的自尊、自信为代价,故而,决不能简单粗暴地以考试分数来分层。科学的分层应以尊重每个学生并促使其全都有所得为前提,这里体现着教育的责任和教育者的良知。
那些学业基础优秀的学生可以在学业文化上努力奋斗,获取成功;那些学业基础平平的学生可通过特长培养,在音乐、美术、舞蹈、体育等方面张扬个性,圆梦大学;那些学业基础薄弱的同学则夯实基础,健全人格,为高薪就业提供保障。为此,必须构建丰富、灵活的课程体系,实施自主、弹性的选课机制,完善充满合作和实践的研究性学习,强化丰富有趣而又极富实训性的课余活动。
(三)多元互动、特色见长
科学分层、弹性学习,这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因材施教。每个人的教育细节的具体化才是好的教育的真正体现。这种教育应使每个学生每天都有成功的喜悦,每月都有进步的快乐,每年都有获奖的成果。所以,除了文化学习,学校还必须积极创设学生走向成功的平台和机制。在洪泽二中,“特色运动会”“周末竞技场”“BBS版主”“网校新闻发言人”“校园诗人”“六一歌手”“八项全能”“每周一星”等活动接二连三,成功平台不断搭建。同时,学校的各职能部门都应有促使学生走向成功的“校本培养目标责任状”,各任课教师都应有“你的学生每天有成功的喜悦吗”的心灵自问,每个年级组都应有“你的学生每月都有进步的'快乐吗”的多元测定,从而最大可能地挖掘潜能,让那些文化考试中的“后进生”,最终成为社会生活中的成功者!
二、智慧管理――走向均衡的内部推力
普通学校要实现发展,不是仅靠努力和普通的管理就能奏效,而是需要由许多具体的管理智慧凝结而成的智慧管理。它是以专家为引领、以校长为核心、以全体师生为基础的众多智慧的结晶。这种个性化、智慧化的过程往往需要不断循环、螺旋上升地经历以下三个层面。
(一)靠策划来预设,改善心智模式,建构共同愿景
教育策划是智慧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是管理智慧的集中体现。它通过对区域和学校的深度调研,通过系统整合和整体设计,为学校发展提供战略及构想,提供办学思路和技术路径等,并通过科学高效的动态控制机制,最大限度地发挥专家、领导和教师的智慧,促使学校在竞争中形成独特的优势,获取最佳办学效益。
在专家的引领下,我们从区域历史文化的角度,盘点过去,审视现状;从地方经济人文的角度,考量教育需求,分析周边学校状况;再从学校自身发展的角度,分析优劣,扬长避短,创设了“以教职工发展为前提,以学生发展为根本,以学校发展为核心,以体艺发展为特色的学校各方面最优化发展”的校本发展模式。同时,学校创设了以自我管理为核心、以层块管理为辅助的调控运行机制,确保每个系统功能的正常发挥。简言之,依靠一个理念(走向成功),一个特色(体艺教育),两个机制(自我管理、层块管理),三个平台(领导、教师、学生)来抓前提(教师),保根本(学生),促核心(学校)。
愿景的形成,不只是智慧的整合升华的过程,更是一种心智模式的改善过程。全体师生员工在参与中全面地回顾学校的历史,在诊断中寻求发展方向、目标愿景,在思考中趋利避害,见贤思齐,在策划中趋同存异,凝心聚力。为彰显体艺教育这一传统优势,学校提出了以体育、艺术教育为突破口来整合资源、提升质量的策略,这既成了全校师生的努力方向,又满足了群众高考升学的迫切需求,更推进了素质教育的发展进程。这一学校愿景,在校外是一面旗帜,在校内是一个纲领,对历史是一个总结,对未来是一个目标,有力地促进了学校办学水平的整体提升。
实践证明:好的教育策划,必定是建立在一个科学的教育诊断基础之上的,必定是心智与心智碰撞之下的共享愿景,必定是草根探究与专家引领的高度融合。
(二)用文化去经营,改革管理模式,激发全员内需
特色学校的创建,尤其是基础薄弱或面临困境学校的特色创建,往往要先做好基础。首先要在运用完善的制度与机制来管理上做好文章,它是学校文化生息繁衍的母体,更是用文化去经营的基础。
洪泽二中的特色创建起步于“人情”加“铁规”的管理之中。在尊重人、理解人、服务人的前提下,严格实施以下几项制度:工作纪律坐班制,既有严格的签到制度,又有弹性的签离机制;任期目标责任制,根据教育规律,中层干部三年一聘,校内名师一年一聘,任期一到,对照责任,严格考核,同时自行免职,重新竞聘;精致管理承包制,对具体的工作和项目,建立常规,承包到人,校长与教师共考核、同奖惩;责任事故追究制,明确职责,细化考核,实施链式追究,从直接责任人向上追溯,直至校长,并建立责任追究的经济处罚机制,风险共担,同心同德;综合考核淘汰制,要利用管理诸要素,实施以激励为导向、以淘汰为辅助的常规考评机制,对无法胜任者,坚决予以转岗;细节督察全员制,确保事事有督察,事事有落实。在此基础上,我们奏响了文化管理的新篇章。智慧管理的理念不是校长管教师、教师管学生,而是大家都来管文化!原因很简单,教职员工是学校的主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是学校绩效的创造者,也是智慧管理的主体。管理的客体应当是学校文化。必须实施独特的文化打造策略。经过分析提炼,洪泽二中形成了“走向成功”的主题文化,在“以人为本,厚德载物,依法办学,明理尚志”的办学理念观照下,形成了“创建数字化、学习型、独特性、花园式江苏名校”的办学目标和学生的校本培养目标以及教师发展目标,并以此绘制了具体的学校发展愿景,强调校长必须从教师出发、为教师着想,教师对学生亦然。
探究智慧管理标与本,明确全员都来管细节。细节充分蕴含着学校文化,是智慧管理的具体化。学校的每一面墙壁能说话,每一片绿叶可含情。细节体现文化的品质和追求。如果说学校文化是一条河道,引导着师生员工的“行为之水”流向既定的海洋,则细节是开凿“河道”的最有效工具。不仅如此,“对精细的执著”有着无穷的生成性。积极的生成,迫使你改变现状,调整、加工乃至创新细节。学校的每一项制度都应有激励性。学校发展必须是细节化的过程,只有细致地审视管理过程,抓住主要矛盾,才能使学校管理日趋智慧,办学特色日益彰显。
把握智慧管理的切入点,明确体察、激励是关键。特色学校怎么管?洪泽二中的策略是“用文明唤醒文明,凭智慧催生智慧,拿爱心换取爱心,以能力激活能力,靠热情点燃热情”。具体措施是,靠体察调整细节,用激励触发潜能。首先是体察。全校师生必须时刻自察,校长自省、自警、自励,教师自尊、自爱、自强,学生自主、自理、自立。同时,还要体察环境和他人,校长信箱“体察民情”,问卷调查“了解民意”,专家指导揭示盲点,有奖举报,杜绝隐患。其次是激励。校长应扬人之长,念人之功,谅人之难,帮人之过,学校要关爱每一个个体,温暖每一颗心灵。培养、留住、吸纳名师,最终激发工作热忱是智慧管理的重中之重。为此,必须关注教师感受,调整教师情绪,倾听教师声音,满足教师需要,实现教师的期望。同样,学生的成长更是如此。
三、科学评估――实现发展的外部引力
科学评估是普通学校实现发展不可或缺的引导力量。科学评估既指向学校自身,也指向社会。那种无视学生文化基础,以高考分数来判定教育质量,甚至排定学校位次的做法,只能助长对升学率的狂热追求,只能助推没有理智的择校狂潮,与教育的均衡发展背道而驰,必须立即叫停!必须在素质教育理念的观照下,以人为本,以校为本,积极建构―个适合各类学校公平竞争的社会评估体系。
首先,社会评估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鼓励特色。必须对全体学生的综合素质尤其是文化学业基础有个通盘把握,对各类学校的进校生源状况做到心中有数,在此基础上,再依据出校情况进行切合实际的评估,以进出校的比率来引领学校的竞争。要满腔热情地关注各类学校特长生的培养,不能仅以文化统考成绩的进出校比率来排定保优率、考核贡献率。那样,无疑扼杀了学校培养特长生的热情,也有损于学校特色发展的愿景,更断送了学生特长发展的大好前程!同时,从学校效能理论出发,分层考评,看其综合投入与产出的关系,促使拥有名师、占有大楼的名校不再居高临下,不战而屈人;促使设施简陋、师资一般、早被生存危机警示的学校,因有一席之地而倍加珍惜,因早有对策而能画出更新更美的图画,从而建构良性竞争的生态环境。
其次,高考要适应新课程的需求,除了进一步扩大自主招生、提高艺术特长生的录取权重等一系列改革措施外,必须特别注重试题命制的改革,努力体现多样性与选择性、形成性与探究性。首先,在尊重人的独特体验和感受、保证共同基础的前提下,努力适应学生的不同选择。不拘泥于某一教材,努力设置平行水平的选做题,’尽可能地张扬个性,显示特长。要引导学生在学习、实践过程中,结合自身的个性特长、禀赋潜能,充分扬长避短,形成发展趋向。其次,试题命制要努力体现考生在“化解矛盾”的过程中,创造性地处理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要改变“标准化”“客观题”试题纯知识性的面孔,积极引入“三维目标”因素,努力体现学习的时代性、实用性。例如:以网络等现代媒体中出现的语文新现象为题,一方面促使学生明白汉语的规范化问题;一方面关注这种颇受热捧的、渗透着外来“洋味”“网味”的语文现象,让同学们在思辨中领悟,在感悟中辨析。
再次,校内评价在量化的基础上要关注质性。学校要努力提高自身的评价能力,实现评价内容的全覆盖。无论是对教师还是对学生的评价,都要实施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的有机整合,构成全面反映师生发展过程与发展水平的体系。学校要采取素质评定,实施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过程与终结相结合、学业成绩与成长纪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积极创设各类特长评估机制,不断挖掘师生的潜能。
1、题目:题目应简洁、明确、有概括性,字数不宜超过20个字(不同院校可能要求不同)。本专科毕业论文一般无需单独的题目页,硕博士毕业论文一般需要单独的题目页,展示院校、指导教师、答辩时间等信息。英文部分一般需要使用times newroman字体。
2、版权声明:一般而言,硕士与博士研究生毕业论文内均需在正文前附版权声明,独立成页。个别本科毕业论文也有此项。
3、摘要:要有高度的概括力,语言精练、明确,中文摘要约100—200字(不同院校可能要求不同)。
4、关键词:从论文标题或正文中挑选3~5个(不同院校可能要求不同)最能表达主要内容的词作为关键词。关键词之间需要用分号或逗号分开。
5、目录:写出目录,标明页码。正文各一级二级标题(根据实际情况,也可以标注更低级标题)、参考文献、附录、致谢等。
6、正文:专科毕业论文正文字数一般应在3000字以上,本科文学学士毕业论文通常要求8000字以上,硕士论文可能要求在3万字以上(不同院校可能要求不同)。
毕业论文正文:包括前言、本论、结论三个部分。
前言(引言)是论文的开头部分,主要说明论文写作的目的、现实意义、对所研究问题的认识,并提出论文的中心论点等。前言要写得简明扼要,篇幅不要太长。
本论是毕业论文的主体,包括研究内容与方法、实验材料、实验结果与分析(讨论)等。在本部分要运用各方面的研究方法和实验结果,分析问题,论证观点,尽量反映出自己的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
结论是毕业论文的收尾部分,是围绕本论所作的结束语。其基本的要点就是总结全文,加深题意。
7、致谢:简述自己通过做毕业论文的体会,并应对指导教师和协助完成论文的有关人员表示谢意。
8、参考文献:在毕业论文末尾要列出在论文中参考过的所有专著、论文及其他资料,所列参考文献可以按文中参考或引证的先后顺序排列,也可以按照音序排列(正文中则采用相应的哈佛式参考文献标注而不出现序号)。
9、注释:在论文写作过程中,有些问题需要在正文之外加以阐述和说明。
10、附录:对于一些不宜放在正文中,但有参考价值的内容,可编入附录中。有时也常将个人简介附于文后。
【摘要】本文分析了企业intranet的功能和技术特点,并阐述了构建intranet的实施方案及其关键技术。
【关键词】internet intranet 局域网
internet在全球发展和普及,企业网络技术的发展,以及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促成了企业网的形成。intranet是传统企业网与internet相结合的新型企业网络,是一个采用internet技术建立的机构内联网络。它以tcp/ip协议作为基础,以web为核心应用,构成统一和便利信息交换平台。它通过简单的浏览界面,方便地提供诸如e-mail、文件传输(ftp)、电子公告和新闻、数据查询等服务,并且可与internet连接,实现企业内部网上用户对internet浏览、查询,同时对外提供信息服务,发布本企业信息。
的主要特征
企业建立intranet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满足其在管理、信息获取和发布、资源共享及提高效率等方面的要求,是基于企业内部的需求。因此虽然intranet是在internet技术上发展起来的,但它和internet有着一定的差别。并且intranet也不同于传统的企业内部的局域网。企业网intranet 的主要特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intranet 除了可实现internet的信息查询、信息发布、资源共享等功能外,更主要的是其可作为企业全方位的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企业的生产管理、进销存管理和财务管理等功能。这种基于网络的管理信息系统相比传统的管理信息系统能更加方便有效地进行管理、维护,可方便快捷地发布、更新企业各种信息。
(2)在internet上信息主要以静态页面为主,用户对信息的访问以查询为主,其信息由制作公司制作后放在web服务器上。而intranet 则不同,其信息主要为企业内部使用,并且大部分业务都和数据库有关,因此要求intranet 的页面是动态的,能够实时反应数据库的内容,用户除了查询数据库外,还可以增加、修改和删除数据库的内容。
(3)intranet 的管理侧重于机构内部的管理,其安全防范措施要求非常严格,对网上用户有严格的权限控制,以确定用户是否可访问某部门的数据。并且通过防火墙等安全机制,控制外部用户对企业内部数据的获取。
(4)intranet 与传统的企业网相比,虽然还是企业内部局域网络(或多个局域网相连的广域网),但它在技术上则以internet的tcp/ip协议和web技术规范为基础,可实现任意的点对点的通信,而且通过web服务器和internet的其他服务器,完成以往无法实现的功能。
的构建要点
企业建立intranet 的目的是为满足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因此应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和要求来确立所建立的intranet 所应具有那些具体功能以及如何去实现这样一个intranet 。所以不同的企业构建intranet 可能会有不同的方法。但是intranet 的实现有其共同的、基本的构建要点。这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网络拓扑结构的规划
在规划intranet 的网络拓扑结构时,应根据企业规模的大小、分布、对多媒体的需求等实际情况加以确定。一般可按以下原则来确立:
(1)费用低
一般地在选择网络拓扑结构的同时便大致确立了所要选取的传输介质、专用设备、安装方式等。例如选择总线网络拓扑结构时一般选用同轴电缆作为传输介质,选择星形拓扑结构时需要选用集线器产品,因此每一种网络拓扑结构对应的所需初期投资、以后的安装维护费用都是不等的,在满足其它要求的同时,应尽量选择投资费用较低的网络拓扑结构。
(2)良好的灵活性和可扩充性
在选择网络拓扑结构时应考虑企业将来的发展,并且网络中的设备不是一成不变的,对一些设备的更新换代或设备位置的变动,所选取的网络拓扑结构应该能够方便容易地进行配置以满足新的要求。
(3)稳定性高
稳定性对于一个网络拓扑结构是至关重要的。在网络中会经常发生节点故障或传输介质故障,一个稳定性高的网络拓扑结构应具有良好的故障诊断和故障隔离能力,以使这些故障对整个网络的影响减至最小。
(4)因地制宜
选择网络拓扑结构应根据网络中各节点的分布状况,因地制宜地选择不同的网络拓扑结构。例如对于节点比较集中的场合多选用星形拓扑结构,而节点比较分散时则可以选用总线型拓扑结构。另外,若单一的网络拓扑结构不能满足要求,则可选择混合的拓扑结构。例如,假设一个网络中节点主要分布在两个不同的地方,则可以在该两个节点密集的场所选用星型拓扑结构,然后使用总线拓扑结构将这两个地方连接起来。
目前常用的局域网技术有以太网、快速以太网、fddi、atm等多种。其中交换式快速以太网以其技术成熟、组网灵活方便、设备支持厂家多、工程造价低、性能优良等特点,在局域网中被广泛采用。对于网络传输性能要求特别高的网络可考虑采用atm技术,但其网络造价相当高,技术也较复杂。
为获取internet上的各种资源及internet所提供的各种服务,规划intranet时还应考虑接入internet。目前,接入internet方式主要有:通过公共分组网接入、通过帧中继接入、通过isdn接入或通过数字租用线路接入,及目前较新的远程连接技术asdl。在选择以何种方式接入internet时应根据intranet的规模、对数据传输速率的要求及企业的经济实力来确定。数字租用线路方式可提供较高的带宽和较高的数据传输质量,但是费用昂贵。公共分组网方式数据传输质量较高,费用也较低,但数据传输量较小。isdn可提供较高的带宽,可同时传输数据和声音,并且费用相对较低,是中小规模intranet接入internet的较佳方式。
intranet 的硬件配置
在选择组成intranet 的硬件时,着重应考虑服务器的选择。由于服务器在网络中运行网络操作系统、进行网络管理或是提供网络上可用共享资源,因此对服务器的选择显然不同于一般的普通客户机,同时应该按照服务器的不同类型,如www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打印服务器等而应该有所侧重。一般要求所选用的服务器具有大的存储容量,数吉(g)或数十吉(g),以及具有足够的内存和较高的运行速度,内存128m或以上,cpu主频在500mhz或以上,而且可为多个cpu处理器,并且具有良好和可扩展性,以满足将来更新换代的`需要,保证当前的投资不至于在短时间内便被消耗掉。
其余的硬件设备有路由器、交换机、集线器、网卡和传输介质等。所选择的这些设备应具有良好的性能,能使网络稳定地运行。此外,在此前提下,还应遵循经济性的原则。
intranet 的软件配置
软件是intranet的灵魂,它决定了整个intranet的运行方式、用户对信息的浏览方式、web服务器与数据库服务器之间的通信、网络安全及网络管理方式等,是网络建设中极为重要的一环。
intranet的软件可分为服务器端软件和客户端软件。客户端软件主要为浏览器,目前常用的浏览器软件有netscape navigator、microsoft internet explore等。服务器端软件较为复杂,主要有网络操作系统、web服务器软件、数据库系统软件、安全防火墙软件和网络管理软件等。选择网络操作系统时,应考虑其是否是一个高性能的网络操作系统,是否支持多种网络协议,是否支持多种不同的计算机硬件平台,是否具有容错技术和网络管理功能等多方面因素。目前市场上主流的网络操作系统有unix、novell netware和windows nt等。如果企业网intranet中大多数是于pc机为主体,建议选用novell netware和windows nt。
3.企业网intranet构建的关键技术
防火墙技术
由于intranet一般都与internet互连,因此易受到非法用户的入侵。为确保企业信息和机密的安全,需要在intranet与internet之间设置防火墙。防火墙可看作是一个过滤器,用于监视和检查流动信息的合法性。目前防火墙技术有以下几种,即包过滤技术(packet filter)、电路级网关(circuit gateway)、应用级网关(application)、规则检查防火墙(stalaful inspection)。 在实际应用中,并非单纯采用某一种,而是几种的结合。
数据加密技术
数据加密技术是数据保护的最主要和最基本的手段。通过数据加密技术,把数据变成不可读的格式,防止企业的数据信息在传输过程中被篡改、删除和替换。
目前,数据加密技术大致可分为专用密匙加密(对称密匙加密)和公用密匙加密(不对称密匙加密)两大类。在密码通信中,这两种加密方法都是常用的。专用密匙加密时需用户双方共同享有密匙,如des方法,由于采用对称编码技术,使得专用密匙加密具有加密和解密非常快的最大优点,能有硬件实现,使用于交换大量数据。但其最大问题是把密匙分发到使用该密码的用户手中。这样做是很危险的,很可能在密匙传送过程中发生失密现象(密匙被偷或被修改)。公用密匙加密采用与专用密匙加密不同的数学算法。有一把公用的加密密匙,如rsa方法。其优点是非法用户无法通过公用密匙推导出解密密匙,因此保密性好,但运行效率低,不适于大量数据。所以在实际应用中常将两者结合使用,如通过公用密匙在通信开始时进行授权确认,并确定一个公用的临时专用密匙,然后再用专用密匙数据加密方式进行通信。
系统容错技术
网络中心是整个企业网络和信息的枢纽,为了确保其能不间断地运行,需采取一定的系统容错技术:
(1)网络设备和链路冗余备份。网络设备易发生故障的接口卡都保留适当的冗余,保证网络的关键部分无单点故障。
(2)服务器冷备份。采用双服务器,它们都安装数据库管理系统和web服务器软件,但两台服务器同时运行不同的任务,一台运行数据库系统,一台运行web服务器软件,它们共享外部磁盘陈列,万一一台服务器出现故障,可以通过键入预先编好的命令,把任务切换到另一台服务器上,确保系统在最短时间内恢复正常运行。
(3)数据的实时备份。对数据进行实时备份,以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安全性,确保系统安全而稳定低运行。如通过arc srever对数据提供双镜象冗余备份,或由sna server提供安全快捷的数据热备份。
结束语:
企业网intranet的构建是一个大的系统工程,需要有较大的人力和物力的投入。企业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和发展需要,有的放矢地建立适合自己的intranet,只有这样才能充分有效地利用intranet,真正达到促进企业进一步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张孟顺,向intranet的迁移[j],计算机系统应用,(4):22~24
张金隆,现代管理信息技术[m],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1995
韩建民,基于b/s模式的生产管理图查询系统的实现[j],计算机应用,1995(5):15~28
蔡建,网络安全技术与安全管理机制[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28(1):32~34
我们通过精心组织,认真发动以及同学的自发组织,各系、各年级的高度重视,充分发动,保证了大多数学生投入到活动中去,使活动搞得扎扎实实、丰富多彩。实践活动结束后,各系、各年级写出了活动总结,通过开展“实践归来话成就”主题活动,组织了参加“三下乡”寒假社会实践学生展开交流,选树典型,加强宣传,扩大教育成果。通过这次活动我们积累了经验,获取了各方面比较全面真实的材料,对以后的研究和教学工作提供了素材。
1普通高校开展数学竞赛培训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在高科技产品日新月异的信息时代,笔者认为:“数学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必备技术工具,是各门学科发展的基础和升华”。因此数学教育在现化教育中所占据地位举足轻重。数学竞赛的举办和发展为数学教育增添了新的活力,提供了新的契机,发掘了新的人才。从微观角度来说,为了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发散性思维,在数学竞赛前进行培训显得尤为重要。从宏观角度来说,赛前培训对推进教学改革和提高教学质量,有着多方面的积极意义。应与课堂教学相互配合,相互渗透,但又有着课堂教学所无法代替的重要作用。首先,数学竞赛培训能够巩固学生在课内所学的知识、扩大学生的视野、拓宽解题思路、增强逻辑推理能力以及解题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其次,数学竞赛培训能够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促使大学数学教学更好地进行;再次,数学竞赛培训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促进思维能力发展,增强探索精神和创新才能皆有促进作用;最后,数学竞赛在发现和发挥大学生的特长,选拔和培养具有数学天赋的学生等方面也有着积极的意义。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除了上述的必要条件之外,还需具备四个充分条件:如何稳固参加预赛的人数、制定合理有效的培训内容、师资队伍的建设以及经费来源等。首先,如何有效地组织大学生参加竞赛,可谓是四个条件中最重要的一项,也是下一节笔者所研究的重点;另外,作为数学竞赛的主要内容:《高等数学》是工科类学生必修的基础理论课,《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等课程是数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这些是数学竞赛得以顺利开展的基础。第三,调动部分高校专任的数学教师组成竞赛培训团队也是一项动经费,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获得:第一方面,每所高校都会有专项的创新活经费,可以从此项经费中申请一部分;第二方面,各赛区的主办方会拔给每个学校一些经费;第三方面,适当地向参加培训的学生收取(或变相地收取)一部分。这些经费主要用于:参加竞赛的学生报名费、培训教师的课时费和学生竞赛时的考试相关费用等。基于上述分析,在普通高校开展数学竞赛培训以及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是完全可行的并具有实际意义的。
2普通高校学生现状分析
为了吸引、鼓励更多的学生参与数学竞赛活动,必须先了解现在普通高校本科生的生源现状及其学习状态。不得不承认,全国高校自扩招以来,普通高校大学生的质量普遍下降。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大学的教育已由精英式转为大众式;二是随着扩招的进行,大多数优质生源进入了985或211这样的重点高校,这样就导致普通高校中的优质生源比例相对减少。限于优质生源比例小的问题,再加上数学理论繁杂与深奥,学习起来困难重重,多数学生在学习数学时会产生为难情绪从而心生畏惧。还有小部分的学生在进校时数学基础就比较差,(或由此产生的)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很低。还有一部分学生认为数学无实际用途,从主观上学习数学的兴趣消极。基于以上几点原因加上一些来自普通高校教学条件的限制,很多大学生的实际数学水平较低,所引发的直接结果就是学习成绩下降、考试分数偏低、补考人数增多,更有甚者一些学生因为数学不及格而无法毕业。现阶段普通高校多数强调实践,所以在大学一、二年级基础阶段会大量调减理论课时,特别是有关数学的理论课程。这样就导致了教师在上课时会对课程进行调整,例如内容增加、进度加快等等。数学课中部分核心内容由于难以理解,权衡之下只好放弃。因课时问题,数学习题课早已名存实亡。关于这一点在文[3]中笔者会有详尽的论述。一些普通高校强调少讲精讲,但数学本身就是一门高深抽象的学科,没有理论基础实践就无从说起。一些内容略讲或是不讲,都有可能在学生在今后的实际应用中造成影响。但即使知道删减理论会有诸多的弊病,许多普通高校还是在课程中减少了很多的数学内容。多数普通高校的本科学生所学的数学内容少,而且掌握的不扎实不牢固。这一点与数学竞赛产生了严重的予盾。那么哪些学生适合参加数学竞赛呢?笔者认为有两类学生比较合适一类是自主学习能力强,数学基础扎实,对数学非常感兴趣的学生;另一类就是考研的学生。这两部分学生对数学的求知欲望非常强烈,因此成为是参加数学竞赛的主力军。
3稳固参赛学生群体策略
据调查显示,有的普通高校因为这个问题而放弃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即便参加人数也少的可怜,以我校为例,我校于2011年第一次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当时仅有一个非数学专业的学生参加了竞赛,其余29名数学专业的学生也是被志愿的。为了保障全国性的数学竞赛活动在我校顺利开展,我校实行了以“利益驱动”的办法。使学生有两方面的既得利益:选修学分和考研辅导。为了稳固参赛学生的群体,我校主要从以下三方面开展了工作。
3.1有效宣传
根据经验,通过学生(或辅导员)在学生中进行数学竞赛宣传以及在学生中发放宣传小册子的方法收效甚微。为了能够在学生中得到有效的宣传,我院在大一的第二学期末,由《高等数学》任课教师负责向自己的任课班级做大量宣传,向学生讲清楚参加数学竞赛所能获得的利益,通过自愿报名的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3.2设立选修课
为能够顺利进行数学竞赛辅导培训,我们开设两门40学时的选修课《高等数学选修》与《数学基础研修》(这两门课程的学分均为2学分,他们的本质是数学竞赛辅导课程)。这样我们就解决了培训的时间与教室的安排问题(当然,我们可以给教务部门一些时间安排上的建议)。由于大学生在大学期间要修满一定的选修学分,所以这两门课程的开设对学生是有一定吸引力的。另外,培训内容要尽可能让学生理解。如果内容难度过大,就会造成多数学生在课堂的注意力不集中,甚至来上课仅仅是为了走形式。这样就达不到吸引学生参加竞赛的目的。总的来说,就是用选修课的学分来吸引学生参加数学竞赛培训,在学生能够接受的基础之上对其加以培训,并弱化对选修课的考核。慢慢提高学生对学习数学信心,自主自愿报名参加数学竞赛。考虑到普通高校的教学内容(无论是专业的还是非专业的)无法满足竞赛的要求,而且还有一小部分竞赛内容不在工科教学大纲的范围内。我校选择了开设《高等数学选修》、《基础数学研修》两门选修课。《高等数学选修》是为参加数学竞赛预赛的工科类学生准备的;《基础数学研修》是为专业类的本科学生而开设的。这两门选修课的授课内容严格遵从《中国大学生数学竞赛大纲》的要求。对提高学生数学素养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
3.3考研辅导
数学竞赛的难度大大超过了考研数学的难度,为了吸引更多考研的学生,我们的辅导以考研数学的难度为基础的。让学生在参赛的同时得到专业教师的考研辅导,加大学生对竞赛的兴趣。竞赛辅导的基础目标是考研数学辅导,重要目标是数学竞赛辅导。我们的辅导内容遵从竞赛大纲、以历年考研真题结合历年的竞赛真题的解题技巧制定讲授内容。这样既能得学分,又能得到考研数学的辅导,在帮助考研学生的同时也达到了稳定参加数学竞赛人数的目的。笔者认为上述条件能够吸引很大一批学生选修《高等数学选修》与《基础数学研修》。快速扩大数学竞赛在学生中的影响。一方面学生会因为选修学分易得而在学生群体广泛宣传;另一方面学生会因为能满足自己的求知欲望而踊跃报名,还有一些学生会因能得到免费的考研数学辅导而进行宣传。在参加竞赛培训的人数得以保障的情况想,在参加培训的学生中选择一些较好的参加竞赛,这样就能够提高获奖率,也可以减少一些费用(比如报名费、考务费等)。另外,我校的学生在数学竞赛中获得的奖项,在物质上是没有任何奖励的。不过,按获得的奖项的等级不同会奖励不同的创新学分,创新学分可作为选修学分。比如,在初赛中获得国家一等奖,会得5个创新学分;二等奖,4个创新学分,依次类推。在决赛中获得奖项,在我校还从未有过,但笔者相信通过我校师生的共同努力,在不远的将来一定会实现这个梦想。
4建立一支德能兼备的培训团队
为了能够更好地让学生适应竞赛试题题型,组建一支不计报酬和得失、具有奉献精神和敬业精神的的培训教师团队是关键。组建这样的队伍需要两个条件。首先,培训教师虽然不计报酬但不能没有报酬,否则会使培训的教师缺乏教学兴趣。由于我校的数学竞赛培训是以选修课的形式进行教学的,故大部分的报酬是由学校以课时费的形式来支付的。但是与培训教师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进行试题和教法的研究相比,他们所得的课时费与付出是无法成正比的。其次,大学生的数学竞赛培训可以看作我们日常教学的有益补充。培训教师必须有较好的数学素养,教学方法,在解题能力和表达能力有较高的水平。同时,还要求培训教师广泛地查阅课外参考书、新近的考研参考书和各省市及国家的数学竞赛试卷等。可以说培训团队业务水平及敬业精神的高低直接决定着数学竞赛成绩的好坏。以我校为例———数学专业的培训团队有五人,非数学专业的团队有四人。他们每人分别负责一部分内容。大家的同感是:任何一门课程的全部培训内容由一人完成几乎是不可能的,竞赛培训备课所需的时间与精力不是正常课程备课所能比拟的。甚至,有时我们在一学时的时间里只能讲解一道例题,不是我们的培训教师没有能力,而是我们在将知识教授给学生们的同时还要保证学生能顺利消化,扎实的掌握解题技巧。据笔者调查,各普通高校很少有专门的数学教师来辅导将要考研学生的数学知识。由于数学竞赛的难易程度在考研数学的难度之上,故数学竞赛的培训教师完全胜任考研数学辅导。这样一个专门的考研辅导团队是学校领导和所有将要考研的学生非常期待的。所以将考研团队与数学竞赛培训团队融为一体,从各个角度上看都是可以实现的,也是具有现实意义的。
5结语
笔者认为引导、鼓励学生参加数学竞赛培训的首要目的并不是为了获奖,而是为了能够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更好地奠定学生的数学能力与数学思维,培养数学方面的新生力量。次要目的是建立一个长效机制———既能有效地辅导学生的考研数学,又能对学生进行数学竞赛辅导,同时也能保证参加培训人数的生源。笔者认为我校培训机制的创新点在于,将正常的教学、考研辅导和数学竞赛培训三者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利用三者的相互优势使得数学竞赛培训机制能够长期有效地进行、健康合理地发展。
普通高校教师资源共享的探讨论文
论文摘要:本文针对普通高校在教师队伍建设中出现的师资力量薄弱、自己培养难、引进人才也难的现状,分析了普通高校建立科学人才流动模式,实现教师资源共享的有效途径,进而有利地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
论文关键词:教师资源 人才流动 高等教育
所谓教师资源共享,就是要打破师资管理中的自我封闭状态,改变教师分布不均匀、结构不合理、人员不流动、余缺不互补的现状,充分挖掘重点高校的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的潜力,合理安排他们拿出少量时间和部分精力到普通高校去兼授课程、指导研究生、合作科研、帮助那些层次较低的高校教师提高教学和科研能力。
一、高校教师资源共享的必要性
在经济一体化和未来的知识经济时代,建立高校科学而又合理的师资流动模式,实现教师资源共享已成必然。
1、教师资源共享是打破传统的教师队伍建设模式的需要。目前,我国高校特别是一些普通高校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所采取的做法主要有两个:一是自己培养。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由于办学条件差等多方面原因,分配在高校特别是普通高校任教的青年教师,绝大多数是本科生。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90年代初才有所改观。由于高层次人才引进较难,一些高校一直把师资队伍的自我提高放在重要的位置,并采取一系列积极有效措施。目前,虽有一部分教师取得了硕士、博士学位,但高学位不等于高素质,它需要一定的环境作依托,这样的环境并不是想建立就能建立起来的。另外,由于学校科研、待遇与其他地区、单位存在着差距,有一部分教师获得硕士、博士学位后纷纷跳槽到其他地区或单位,自己培养出来的人才没有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二是对外引进。引进要靠吸引,要努力为优秀人才创造良好的教学科研条件,要努力为他们提供较好的待遇,要想方设法为他们解决生活困难……而目前,许多高校所欠缺的就是这些硬件条件,特别是一些普通院校,不可能为那些高层次人才提供与重点大学相同的待遇,即使他们在待遇问题上做出牺牲,但教学科研条件的欠缺也同样吸引不了他们。因为大部分优秀人才,都有比较强烈的价值意识、竞争意识和自尊意识,他们在选择自己的工作岗位时,当然要看待遇,但更多的是把是否具有一个良好学术科研环境作为首选。而这也正是一些高校所不具备的。这说明自己培养人才难,引进人才也难,但是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的步伐不能在“难”字面前停滞,要勇于创新,大胆实践。笔者认为,结合一些高校具体情况,建立科学的师资流动模式,实现资源共享是目前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的最佳途径。
2、实现教师资源共享,是打破传统的人事分配制度的'需要。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中,人才一经分配到某一高校,即被认为是此单位所独有,并约定俗成地要为本单位贡献终生,此类人才的培养和使用理所当然地被当作该单位的内部事务,“不容干涉”,不管是否“位尽其才”,也不管是否“才尽其用”,形成了人才的单位所有制。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大大限制了人才的合理流动,造成了有的地方不需要许多优秀人才但却又人才济济,其才能得到不充分发挥;而有的地方需要许多优秀人才但却又人才奇缺,严重影响了学校教育的健康发展,甚至阻碍了当地经济的健康、有序地发展;另一方面,还极大地限制了人才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充分发挥。这就要求我们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快人事制度改革,加快人才流动模式的建立,促进高校教师资源共享。
3、实现教师资源共享,是解决目前高校人才不合理流动现象的需要。由于一些院校办学起点低、教学科研条件欠佳、待遇不高、住房紧张……,使一些教师特别是中青年教师背负较重的经济压力和精神负担,感到自己多年的寒窗生活与最终所得很不协调,一些人禁不住诱惑,毅然走下讲台,下海经商;而更多的人则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在社会上兼职、兼课,即“隐性流失”。这种不合理人才流动模式,客观上严重影响了这些院校的正常教学秩序和教学质量的提高,这是一种不可挽回的内耗和浪费。当然由于我国人才市场正处于发育的初始状态,法制不健全,执法力度不够,也是造成这种不合理人才流动的一个原因。这就要求我们研究新情况,建立一种法律机制,以规范教师人才市场,促进教师队伍的合理流动,达到教师资源共享。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使有限的高校师资充分发挥作用,提高其使用效益的主要途径是建立科学而合理的师资流动模式,实现师资共享。
二、实现高校教师资源共享的途径
1、解放思想,变人才单位所有制为社会共享模式。在经济一体化的新形势下,人才正在成为全社会共有的智力资源。传统的人才单位所有制严重束缚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因此,建立科学的人才流动模式,实现教师资源共享的首要任务就是解放思想,转变传统的人才观念和管理观念,破除传统的人才单位所有制,建立人才社会共享模式。高校可以在严把质量关的前提下,提倡和鼓励教师跨校供职,与厂矿、企业联合搞项目开发,加强校际间、学科间的合作,逐步建立高校师资的共享机制。
2、建立校际间的互聘、联聘制度。普通高校可以到名牌高校聘请专家、学者,做兼职教授,帮助学校进行学科建设规划,指导青年教师、研究生,或举办讲座,给学生授课等。实践表明,这种互聘、联聘制度,有利地促进人才的合理开发与利用,聘请的兼职教授,直接参与学校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工作他们带来了新的观念、新的思路、新的方法,在学校的博士点、硕士点建设,学科梯队建设,学科前沿理论研究,新兴学科专业的建设与成长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这是目前建设合理的师资流动模式,实现教师资源共享的最佳途径。当然,对聘请来的兼职教师应当规范运作,不能只是做一次讲座、发一个聘书而走过场就匆匆了事。应当给兼聘教授定期的教学科研任务和适当的报酬,他们定期安排一段时间到受聘学校工作,真正发挥其兼职的作用,真正做到教师资源的共享。
3、采用互联网络技术,建立师资共享网站。2O世纪9O年代以来,国际互联网络已成为我国高等院校日常教学和科研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媒体教室在悄悄地发展,为高校特别是普通高校在信息短缺、师资力量薄弱情况下的日常教学,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更好地利用这些现代化的高科技手段,设法与全国乃至全世界著名学府的教育系统建立某种链接,使师资力量和教学设施与手段都相对落后的学校的学生也能够接受顶级国际学术大师的指点,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本单位师资力量的不足,又能够节约可观的经费开支。另外,通过师资共享中心网站,高校可以发布招聘启事,可以了解可供招聘的教师来源;教师也可以自我推荐或寻觅能发挥作用的学校或专业。
4、在充分发挥外校人才资源的同时,也绝不能忽视本校现有人才的培养,要采取“温暖工程”留住人才与“筑巢引凤”吸引人才并举的人才管理模式。所谓“温暖工程”,就是想方设法为本单位现有人才提供最佳科研和生活环境,使他们切实感受到温暖,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以便他们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和科研之中,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为单位的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贡献最大的力量。同时,这些院校还应在招揽人才方面采取一定措施,如预先为他们安排好一个优越的工作和生活环境,给他们的教学和科研提供强大后勤保障等。
另外,我们还可以通过联合办学形式,形成一批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学科交叉、共同提高的新型的学校群。可以采取在相邻高校开设校际选修课,几校共认的方式;可以采用名牌大学与落后地区、落后学校联合办某一专业或定向进行师资培养等方式。这是促进师资合理流动,实现教师资源共享的又一新途径。此外,近几年国家相关部门还制定了有关对口支援政策,但力度不大,还应进一步加强。师资条件好的重点高校可以选择一所师资条件差的高校作为对口支援的对象,手拉手实现共建。
经济学院今年的寒假社会实践活动在总结以往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了经济学院学科和专业优势,采取点面结合、集中组队与就近就便分散活动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活动形式重点以社会调查、志愿服务为主,由各年级(部)围绕以下主要内容组织青年学生就近就便参加。
(一)社区文化服务与社区需求调研活动。下学期,经济学院即将启动大学生志愿服务社区行动计划。为确保此项工作有效开展并建立长期机制,各个学院要利用学生返乡的机会,深入所属社区开展社区文化服务和社区需求调查活动,重点掌握城市社区的各个类型、现状以及对志愿服务活动的需求情况,总结了以往大学生开展社区服务的经验和教训,对下一步我院开展大规模的社区服务活动提出意见和建议。各学院不仅发动广大同学深入调研,写出调查报告,各年级、班级还专门组织力量开展了专题调研活动,开学后组织了学生召开座谈会,汇总掌握有关情况,向院团总支提交高质量的调研报告,为我院开展好社区服务活动提供政策依据。通过各个年级的汇报情况可以看出,我们的这一次调研显示了青年大学生的社区优势,知识优势以及年龄优势,通过调研同学们知道了一些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所不为所知的东西,获得了许许多多有价值的信息。
(二)基层落实科学发展观学习考察访谈活动。我们组织青年学生进行基层落实科学发展观考察访谈活动,青年学生在学习考察访谈过程中,深刻感受到科学思想的伟大精神力量转化为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巨大物质力量的生动现实和杰出成就,加深了对科学发展观内涵的认识,学习领会了党的十八大的精神实质。我院青年学生进行基层落实科学发展观学习教育考察访谈活动要充分发挥青年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的专业技能优势和优良的政治素质,通过发放张贴宣传品、开展社会调查等形式,积极为农民群众开展支教扫盲、文艺演出、帮扶农村弱势群体等多种服务,把先进文化、先进生产力送到农村基层。通过寻访党的革命历史旧址、走访老党员、考察农村改革开放成就、与地方党政干部座谈等形式,重点了解了基层在落实科学发展观过程中发生的积极变化,使广大青年学生学习、继承了党的优良传统,从中学习和借鉴新鲜经验,接受正面教育,坚定理想信念。
(三)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志愿服务活动
(1)组织留校学生深入学校附近的社区,宣传十八大精神、科学发展观,引导社区群众积极参与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中来,为社区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做好事、做实事;
(2)组织返乡同学依照“就地就便”原则,充分利用所学知识,开展法律咨询、支教扫盲、环境保护等科技、文化、卫生服务等活动,为城市、乡村的发展做贡献。
(四)“繁星计划”基层文化建设专题调研活动。按照中国xxx山东省委宣传部、省委高校工委、共青团山东省委的统一部署,在去年暑期组织大学生开展专题调研活动基础上,继续利用了寒假的时间,深入研究分析社会各方面状况开展文化建设调研活动,形成高质量的调研成果和对策建议。开学后各年级抓紧汇总了有关调查报告,择优上报院团总支参加评奖。
(五)寒假社会调查和大学生就业见习活动。为进一步深化“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竭诚服务大学生成长成才,大力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大学生利用的返乡机会,自主的进入企事业单位进行就业见习和社会调查等活动,增加了大学生职业体验,提高就业创业能力。同时以论文或调查报告形式进行总结与归纳。
(六)“挑战杯”科技创新活动专题调研活动。“挑战杯”山东大学第九届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已全面展开。参赛学生充分利用了寒假时间,做好课外学术科研项目立项准备,并投入项目运作。经济学院的各个系、各个年级重点准备了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论文和社会调查报告类作品,以及一些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和科技发明制作类作品。做好了重点项目的论文撰写、调查实施和实验测试、实物制作等工作。下学期初,学院将选择部分优秀项目予以立项资助,备战第九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miekuo.com/fanwendaquan/qitafanwen/9849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