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地处东南沿海,历代地灵人杰、能工巧匠辈出。他们秉承传统工艺精髓而推陈出新,赋予艺术品以浓郁的地方特色。他们的作品:寿山石雕、脱胎漆器、德化瓷塑、木雕陈列于此,展示着千百年来福建工艺美术的天趣巧意和文化内涵。
“意匠天工——福建民间工艺精品陈列”展分为寿山石雕、福建木雕、德化瓷塑、福州漆艺、特色工艺5个部分,展品品凝聚着非凡的创造力,充分展现了中华民族艺术的共性风格和浓郁的福建地方特色。
其中寿山石雕是汉族民间雕刻艺术之一,技法丰富多样,精湛圆熟,又在发展过程中广纳博采,融合了中国画和各种民间工艺的雕刻技艺与艺术精华。其技法主要包括圆雕、印钮雕、薄意雕、镂空雕、浅浮雕、高浮雕、镶嵌雕、链雕、篆刻和微雕等。寿山石雕作品题材广泛,有人物、动物、山水、花鸟等品类。
自东汉至唐、五代,是闽北历史重要的转折时期。福建的郡县制,首先在闽北推行而扩大。中原板荡,士族南迁。随着移民的陆续到来,耕织日滋,旷土渐辟。
流寓居多
西晋时期,我国北方发生了“八王之乱”“永嘉之乱”,人民饱受战争之苦,大批中原地区人民为躲避战乱南迁入闽,先在闽北及晋安(今福州)定居,而后渐向闽中和闽南沿海扩散,史称“衣冠南渡,八姓入闽”。
大率建利在山,不主而不税。木竹、矿铁、笋纸、茶苎、菰蕈榛栗之属,有力者自为之。故流寓者往往不返,安土重建亦利在则然也。(民国《建瓯县志》)
自五代乱离,江北士大夫、豪商巨贾,多避乱于此。(弘治《八闽通志》)
文化昌明
汉人南迁,闽北受到了汉文化南渐的浸润,闽越人后裔与汉人融为一体,逐渐形成了以中原文化为主体,儒释道交融共存的局面。
· 儒学教化
唐末五代,统治者在闽北提倡儒学,善道化民,闽北耕读文化趋盛,名士文人逐渐增多,社会文明逐渐提高。
和平书院,地处今福建省邵武市和平镇,为五代后唐工部侍郎黄峭(872—953)弃官归隐时创建,是闽北历史上创办最早的书院。培养出太常寺丞黄汝济,御史中丞、资政殿大学士黄履等大批人才。
· 释道传播
闽北佛教始于西晋永康年间,至唐代有很大发展。六朝时道教进入闽北,将闽北地方民间信仰纳入自己的神灵系统。儒释道思想互相渗透,对宋明理学的发展产生了一定影响。
唐宋之际闽北各县寺院数量表
数量(所)
建安(今建瓯)
351
257
178
崇安(今武夷山)
关隶(今政和)
964
始建于东晋建武元年的建瓯东岳庙
马祖道一是禅宗最主要宗派洪州宗的祖师(约709—788)。汉州什邡县(今四川什邡马祖镇)人,谥号大寂禅师。公元742—744年在建阳佛迹岭修禅,将禅宗传到闽北,使闽北成为禅宗的主要基地之一。其禅修地、始建于唐咸通年间(860—874)的建阳圣迹寺被尊为福建禅宗发源地。
第三单元 隆盛气象
宋元明清时期,闽北府县建制趋于稳定,经济文化几度鼎盛发展,宋时达到历史高峰,在海内外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闽北优越的自然环境和富饶的资源,为北方移民的到来提供了开发的便利。宋元明清时期,闽北兴水利、造梯田,农田耕地获得大面积扩展,粮食产量大幅提升,闽北成为重要产粮区。
邵武和平村谢氏庄仓
清代。该庄仓俗称“谢家庄”,谢姓,原属和平望族之一,在邵武南区一带有大量“庄田”,年收租谷数额甚巨,故于和平建大型粮仓以贮存租谷。因规模巨大,可贮存稻谷万担,又称“万石仓”。
邵武和平古镇旧市义仓
清代。该义仓为和平的地方性公共义仓,是邵武市遗存的唯一一座义仓建筑。旧市义仓在灾荒之年赈济灾民与平时救助孤寡贫病百姓发挥了很大作用。
匠心手作
宋元明清时期,闽北手工业生产取得显著成就。制茶业、陶瓷业发达,在全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丝麻纺织业辈出精品,金属矿冶产量名列全国前茅,麻沙书坊的建本图书行销四方。闽北名优特产商品,批量投放海上丝绸之路贸易市场,运销海内外。
· 纺织业
宋代,闽北的纺织技术水平进一步提高。民间传统的纺织业,以蕉葛、苎麻、棉布类织品最为普遍。建阳出产的建锦以高超的工艺成就享誉朝野,畅销勃泥(今印尼)、真腊(今柬埔寨)等国。
· 矿冶业
唐代闽北开始金属矿产的开采和冶炼,宋元时期矿冶业达到鼎盛期,为铜、铅、锡、银的主要产区。建州丰国监成为宋朝四大铸钱监之一,也为南方主要银矿产地和重要的铁矿产地。宋代福建漕运司设于建州。明清时期,建州的铁矿成为全国矿冶业重地,出产的钢杂质少,质量高,扬名天下。
· 造纸业与印刷业
随着宋代文化事业的繁荣,闽北造纸业与印刷业蓬勃发展。建阳麻沙镇和书坊镇(旧名崇化里)是宋代全国刻书业的三大中心之一,所刻印书籍称为“建本”或“麻沙本”,数量之多,行销天下。建阳刻书对福建乃至中国科举教育、文化传播、明清小说的的滥觞起了巨大的作用。
崇化书林的宋代积墨池,为天然地下水,以其调墨,字迹清晰均匀,色泽光亮,是书坊刻书业繁荣兴盛的历史证物。
交通贸易
闽北地处八闽喉襟,是福建对外陆上交通的主要通道。自唐宋以来,闽北开辟了多条出省驿道,境内关隘、驿站、铺递完备,溪流密布、奔汇向海,形成四通八达的水陆交通网络,在经济交通、商品贸易、文化传播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宋元明清时期,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交通的改善,闽北对外商业贸易活动趋于旺盛。瓷器、茶叶、建锦、建本、金属器等名优产品,经海上丝绸之路不断运销海内外市场。
闽北驿道是福建与外界相连的主要通道,其中浦城仙霞、崇安分水、光泽杉关都是重要的古道关隘。
福建省位于中国东南沿海,依山面海,历史悠久,地下、水下蕴藏着丰富的文化遗存。数十年来,发现、发掘了数以千计的古遗址、古窑址、古墓群、古沉船,出土、出水了大量反映福建古代历史的文物精品,基本廓清了福建从古至今发展的脉络,填补了福建历史研究的诸多空白。
近年来,考古探索的领域更突破了原有的界限,拓展到广阔的海洋,调查、发掘了一批水下遗存,“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福建基地”挂牌成立,成为全国最重要的水下考古科研基地之一。
展览荟萃建国以来福建考古成就之精华,旨在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展示福建独特的历史风貌。
他们潜心破译“地下天书”,为探索福建人类的起源和早期历史发展脉络,提供了极为丰厚的资料。其中,三明万寿岩、浦城猫耳山、浦城管九土墩墓群、漳平奇和洞遗址分别获得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殊荣,三明万寿岩遗址、武夷山汉城遗址于2013年列入“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单。
第二部分“土火证史”。考古发现表明,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福建就出现了结构完整的窑炉遗迹,商周时期,出现中国最早的龙窑,开始烧造原始青瓷。汉、晋以后,福建窑业充分发挥资源、地理优势,兼收并蓄,逐渐形成自己的产品与技术体系,并向海外传播,奠定了福建作为南方陶瓷大省的地位。
第三部分“水下探秘”。福建地处东南沿海,自古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漫长曲折的海岸线上有众多的优良港湾,成为东西方船只往来驻泊载货的天然场所,水下文物资源异常丰富。
福建是中国水下考古工作开展较早的地区之一,在历年福建沿海水下考古工作中,发现了一批年代序列完整、内涵丰富的水下文化遗存,并先后对平潭碗礁一号清代沉船、平潭大练岛元代沉船、东山县冬古湾明末清初沉船、漳州半洋礁一号宋代沉船遗址进行了抢救性水下考古发掘和重点调查,出水了一批重要文物。福建已成为我国水下考古最重要的基地之一。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miekuo.com/fanwendaquan/qitafanwen/9817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