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其他范文

学校科学教育论文范文(共27篇)

学校科学教育论文范文(共27篇)



学校科学教育论文范文 第1篇

摘要: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学校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关键,社会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决定因素。“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推动世界的是摇摇篮的手。”自古以来,人们就深知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从一个人接受教育的过程来看,家庭教育是一个人接受最早、时间最长、影响最深的教育。一个人从出生到成人,都离不开家庭的教育和影响。

关键词:家庭教育;成长;影响

如今的父母认为,生养一个孩子,让他好好学习都是为他好,能够找一份好的工作。人的成长是一辈子的事情,绝对不是你在小学、大学所得的分数决定的。分数对于孩子来说很重要,但是不能因为孩子分数低就认为孩子没出息。真正觉悟的父母的爱,应该是我们对自己的小孩没有期待,不管他怎样我们都爱他,我们尽己所能,但不要求他。下面我就孩子的教育问题谈谈我自己的想法:

1.不要以孩子为中心

家庭教育是不可以完全以孩子为中心的,应该以一种平等的身份地位去陪伴孩子成长。如果以孩子为中心,他就会在溺爱中成长,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发育。我们这一代,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集万千宠爱于一生,读书是唯一的出路,有的孩子在读书阶段,什么都不做,只要你在学习,家里的电视开静音,一家人只看图片,或者戴耳机。本来读书是一件重要的事,但是试问,毕业后还会遇到工作,成家、生孩子等重要的事情,每个人都要去考虑你的感受吗?我们只能适应社会,越早适应,今后受的苦越少。

2.不要一手包办

孩子从有行为能力的那一刻开始,就必须鼓励和引导孩子学习独立性,让孩子从小就养成自理自立的好习惯。父母认为孩子还小,不懂事,所以自己成了孩子的CEO,有的孩子,从幼儿园开始就在补课,奥数,画画,大点了加上语文,后来又是英语,等等,一个周末,1天半补课,1个假期,1个半月补课,成天只学习,不用做家务,不和同龄孩子耍,孩子小,没有反抗,一旦到了青春期,有自己的意识加上荷尔蒙作祟,突然变得很暴躁,父母的任何话都可能成为激怒他的理由。

3.不要有求必应

孩子要求得到的东西,家长要有原则性地衡量是否可以买,是否有必要买,买了有什么作用。盲目地满足孩子的需求,这无疑是害了孩子。有的父母觉得只要孩子考得好,几百上千的条件都能够满足,殊不知,父母的钱也是风里来雨里去,用汗水换回来的。

4.培养孩子守时和诚信

在我上课的过程中,很多学生总是迟到,也不是非要迟到很久,就是那么两三分钟。其实这个和父母的教育有关,比如有的父母给孩子在课外报培训班,马上上课了,心情一不好,不去了,家长马上给老师打电话说孩子不舒服,说把课程换到明天。孩子觉得原来所有事情可以靠父母一句话就够了,于是动不动就不去上课。久而久之,他就没有了纪律观念,学校的课也就不重视了。他认为父母会帮自己的,迟到,甚至逃课、旷课也就成了家常便饭了。

5.正确使用手机,远离网瘾

有手机的学生,根本不会去听老师讲的知识,很容易成绩下降或成绩较差。迷恋网络玄幻小说、打网络游戏……极易上瘾,根本无法控制,甚至肆无忌惮,完全陶醉在虚幻的世界里。上课昏昏沉沉,对枯燥的学习更是失去兴趣,学习成绩一落千丈。凡是出现成绩突然下滑、厌学、逃学、辍学的,家长一定要引起重视。几乎每节课,我都可以发现边听课边玩手机的人,讲的重点也被忽略。一定要帮助孩子树立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孩子学习才会有动力。情商、逆商比智商重要,要会化解自己的情绪,照顾别人的情绪,培养孩子的精、气、神,父母一定要成为孩子的人生导师,能够为孩子解读孩子犯的错。

6.降低对孩子的期望

小时候是一个很聪明很听话的孩子,之后变得叛逆、厌学,主要原因就是家长有恐惧心理,总害怕孩子以后不成才,把自己没有实现的理想寄托在他身上,因此对他期望值高,要求高,管得太多太死。这样的教育违背了人成长的规律,使孩子头脑知识多了,空间少了,智慧少了。同时由于压力过大,使孩子产生了逆反心理和厌学情绪。应从这样的教育误区中走出来,使孩子走上正常轨道。

7.结语

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子女都有着言传身教、陶冶习染和潜移默化的作用。父母要努力使自己成为高素质的父母。

参考文献:

[1]张秀平.浅谈家庭教育对小学生人文素养形成的影响[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21).

[2]李阿盈.家庭教育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D].江南大学,2008.

[3]高天明,王塞景,贺玉峰.加强对未成年人家庭教育的几点思考[A].陕西省体制改革研究会2006-2007优秀论文集[C].2007.

[4]安丽琴.如何开展家庭教育[A].基础教育理论研究成果荟萃下卷(一)[C].2006.

学校科学教育论文范文 第2篇

一、绘本阅读在家庭教育中的价值

1.增强亲子互动,增进家长对幼儿的了解。不同家庭教育会对幼儿教育产生不同的作用。在良好的家庭氛围中,幼儿可以自由快乐地成长,从而使得幼儿性格变得更加活泼开朗,而较差的家庭氛围则会降低幼儿的思想道德水平,对幼儿的智力开发也有较大的影响;在家庭教育上,家长应该根据幼儿的性格特征选择适合幼儿的教育方式,通过让幼儿形成独立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为幼儿今后的学习打下深厚的基础;而家长的文化素养会对幼儿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如果家长拥有较高的文化素养,那么就会对幼儿产生很大的希望,无论是在学习上还是为人处世方面都对幼儿有相应的要求。针对这种情况,在家庭教育中良好的绘本阅读帮助家长更好地向幼儿们传递知识,让幼儿了解故事中的道理。同时,对于一些工作相对较忙没有时间陪同幼儿进行家庭教育的家长,绘本阅读能够拉近幼儿与家长之间的距离,在短短的时间内可以快速了解幼儿是否在和睦的环境中健康成长,加强子女之间的交流,帮助幼儿解决在幼儿园中的问题,引导幼儿良好的发展。

2.为幼儿提供丰富的空间。在绘本阅读需要文字和图画的双重作用,文字需与图画互动后才能完成传递知识的任务。目前市场上的绘本中所配备的文字比较简单明了,不采用大篇幅对故事情节进行渲染和铺垫,所讲述的仅仅是故事的大概和中心思想。这就使得幼儿们在阅读绘本的过程在阅读文字的基础上还应该依靠图片来展开想象,深入理解故事的情节和人物性格。因此,可以说绘本阅读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幼儿们的想象力和思维,让幼儿通过短短的文字就能够展开丰富多彩的想象,不断地通过阅读和学习,体会到文字的`乐趣。

3.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兴趣是幼儿最好的老师,幼儿从小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对日后的学习生活将产生积极的影响。多数优秀的绘本图书中包含了丰富的故事情节,通过对情节的阅读和理解,从而可以有效地开发对幼儿情感世界和阅读能力。幼儿不仅可以从中学习到语言知识点,在阅读的过程中也可以锻炼到他们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绘本中多样的图画对幼儿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开发也有重要的作用,部分未识字的幼儿在阅读过程中根据图画进行联想,积极锻炼到大脑,不断地根据图画满足自己的好奇心,投入到阅读的快乐旅程之中。

二、家庭绘本阅读存在的误区

1.过于重视教育的功能,忽视绘本阅读的情感体验。我国教学提倡的素质教育课程,创新化教育模式的同时也在逐渐深入到幼儿的培养教育中。但从目前来看,教师的教学模式还是由应试教育占据了主导的地位,忽视了绘本阅读的情感教学作用。这就使得在绘本阅读的过程中家长关注的是故事是否给幼儿进行了知识点的讲解和文字的教学,对于一些充满情感的文章往往置之不理,长期以往,这样的绘本阅读教育就无法体现出它的价值。不仅使得绘本阅读的故事没有为幼儿们相关的情感体验,故事变得毫无生气的同时,也无法对幼儿们的情感世界进行开发,无法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

2.选择绘本阅读的内容不合理。随着绘本阅。但是由于我国的绘本阅读发展还不成熟,对于书籍的内容还缺乏明确的规定,市场上的书籍良莠不齐。有些出版商的书籍中没有按照幼儿的年龄对故事进行分类,使得一些低年龄的幼儿在阅读时不能顺利了解故事的内容,造成阅读障碍,降低了幼儿的阅读兴趣。也存在一部分书中的故事情节过于社会化,从成人的角度出发,没有选取适宜的内容印制到书籍上,就会传导了一些不良的概念,给幼儿产生不好的影响。这样的书籍严重影响了幼儿的身心健康,对幼儿今后的成长也有较大的影响。而有一些家长在购买阅读绘本的过程中也没有关注绘本书籍的内容,往往认为针对幼儿的书籍都一样,没有花精力和时间对内容进行筛选、并从自己家中的幼儿的年龄和特征进行针对性的选择,对绘本读书进行随机性的选择购买,这就使得在家庭教育中一些幼儿没有学到同年龄应该掌握的知识、无法跟上同龄年人的思维脚步等。

3.家庭绘本阅读的环境不适宜。有些家庭虽然为幼儿提供了绘本阅读的环境,但是由于家长对绘本阅读缺乏相应的认识,往往认为让幼儿自己阅读而不需要家长帮助就能够感受到故事的中心思想。在幼儿进行绘本阅读的过程中,有些家长还在一旁看电视做一些其他的娱乐活动分散幼儿的注意力,幼儿们无法集中注意力,就会降低了幼儿对于绘本阅读的兴趣,没有达到绘本阅读真正的效果。

三、加强家庭绘本阅读的对策

1.增强家长对幼儿绘本阅读作用的认识。我国引入绘本阅读进行幼儿教育时间较晚,而且绘本阅读发展水平较低,没有获得一些家长的认可,对于绘本阅读没有深刻的了解。为了加强家庭绘本阅读,首先就应该增强家长们对绘本阅读的重视,深入了解绘本阅读给幼儿带来的教育意义,提高对幼儿教育的水平。针对这种情况,家长们也可以在空闲的时间多与幼儿教师进行交流,了解幼儿目前喜欢什么样的绘本阅读资料,通过对自家幼儿的特征分析,自己先了解该本书会给幼儿带来哪些好处;也可以参加有关的绘本阅读研讨会,与儿童专家进行交流,了解绘本阅读的重要性;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将精力投身于对绘本阅读的了解中,为幼儿选择适合的绘本读物,提高幼儿的阅读兴趣,从而潜移默化地增长关于绘本阅读的知识,了解绘本阅读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性。

2.为幼儿选择优秀、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绘本阅读。绘本作为一种叙事的艺术形式,主要由图像、文字组成,它发挥了引导幼儿进入故事世界的引导作用,在家庭教育中,为了给幼儿深化故事中的教育意义或者是为幼儿拓展阅读故事中的空间,这就需要更多的绘本阅读来给家长提供素材。在绘本阅读的选择上,家长应该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优秀的绘本阅读读物,重点要将绘本的读物落实到能够帮助幼儿进行社会认知、品格教育等功能上,而且在绘本选择上家长们也不应该急于投入功能化过强的活动,这样的做法很可能会使原本完整的故事变成很零散的片段,让故事缺乏教育意义,从而掩盖了故事的本质,让幼儿忘记了绘本阅读故事中的美感。所以在绘本阅读的书籍选择中,家长们应该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绘本阅读书籍的选择中,在内容上要尽量地贴合幼儿的喜好,让幼儿聆听到完整的故事,对故事有相应的尊重,才能够激发幼儿对绘本阅读的热情,实现绘本阅读对幼儿教育的真正意义。

3.创设适宜的家庭绘本阅读环境。如果想要增强家庭教育的有效性,那么就必须要让绘本阅读变得更有意义,坚持绘本阅读环境生活化和真实性原则,让绘本阅读的环境更贴近生活,使幼儿们对绘本阅读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从而激发幼儿对家庭绘本阅读教育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只有让幼儿亲身经历和体验绘本阅读的情景,才能让幼儿收获到真实的绘本阅读感受,也才能真正有效地实现绘本阅读的教育目的。因此,要在家庭教育中创设适宜的家庭阅读绘本环境,比如家长在给幼儿讲“节日快乐”的内容时,就可以专门选择一个节日,让家长抓住这一机会,创设了一个真实的绘本阅读情境。家长给幼儿讲关于节日的由来,让幼儿了解节日的风俗,或者跟着电脑学唱节日庆祝歌曲之后,让幼儿向家里的人道一声节日问候。这样创设的家庭绘本情境不仅富有真实感,还对幼儿产生了极大的趣味性和教育意义,让幼儿今后可以既活学活用家庭绘本阅读中的对话,又增进了家人之间的感情。综上所述,绘本阅读在家庭教育中对幼儿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有利于绘本阅读的开展,让幼儿从绘本故事中感受到生活之美,促进幼儿的未来发展。

学校科学教育论文范文 第3篇

1.科学史与科学的动态性和发展性

科学是一种动态、不断进步和持续变化的过程,而并非是一成不变的,即科学是一种动态过程,而不仅仅是一种产品.有了这些科学史内容,学生就容易理解教科书中所呈现出的科学不是静态的,而是随着社会发展不断变化的,现在所学习的科学知识只是科学发展历程中的特定阶段的成果,在将来还有可能发生变化和得到进一步发展.因此,科学史的主要作用是为学生展示一种关于科学本质的完全不同的观点,而不仅仅是让学生通过学习当前的科学理论、进行实验操作和分析实验数据来理解科学的本质.例如,学生在学习“光合作用”时,如果没有相关科学史的介绍,学生所获得的知识只是该领域当前的研究成果,至于这些成果是如何获得的,以及还有哪些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学生很难获取这方面的信息,这将导致学生对“光合作用”的认识只是停留在静态的层面,无法认识到科学的发展过程,进而限制其思维发展.经由科学史的学习,如果学生将来从事相关领域的研究,他们的研究视野在某种程度上会得到拓宽,而这反过来又会影响该学科的发展.因此,从这一点上讲,科学史对学生理解科学的动态和发展性本质,以及科学的长远发展都将是有益的.

2.科学史与科学研究方法

科学的发展过程总是依赖于研究方法的不断更新,根据其发展的不同阶段所依赖的技术及其相应的成果,可以将其视作是基于实证研究的发展过程.在科学教育中,学生不仅应该学习已知的科学知识,还应该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这种探究过程既包括科学家曾经实施的实验或教师设计的类似实验,也包括教师引导学生对科学史资料的分析.不管采用何种形式的探究,其根本宗旨是训练学生的探究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当前的科学课程虽然强调科学过程技能的训练,学生可能有机会体验实验设计过程并学习实验操作能力,但是对于这些科学过程技能在科学知识的构建过程中扮演何种角色并未进行深入思考.因此,这种课程只是以脱离情境的方式教给学生科学过程技能,未能向他们提供认识和探讨科学本质的机会.而强调依托特定情境的教学正说明了科学史在这方面所特有的教育价值.通过展示科学史中不同研究方法的研究成果,可以使学生感受到科学方法对于科学发展的重要性.同时,学生还可以比较各种不同的研究方法,理解各自的优点及其局限性,从而为其科学思维的发展搭建平台.例如,在教授高中生物学中“DNA是主要遗传物质”时,教师可以先向学生展示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实验,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充分理解该实验的设计原理和目的,然后得出初步结论“R型和S型肺炎双球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基于这一结论,再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这种转化因子是什么呢?”教师可以直接呈现格里菲斯的实验设计和赫尔希的噬菌体侵染实验,通过讨论和引导,确定遗传物质主要是DNA.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分析相关的科学史材料,使他们逐渐理解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这对他们更加深刻地理解科学的本质是必不可少的.在教学中,教师还可以根据科学史设计特定的教学活动,并非将科学史内容像讲述历史故事那样直接呈现给学生.例如,在上面的教学内容中,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完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后,进一步思考“这种转化因子是什么呢?”接下来,教师不要急于展示格里菲斯和赫尔希的实验设计,而是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尝试设计实验回答这一问题,教师为他们提供必要的教学支持,例如,通过问题串引导逐步思考解决方案.通过这种基于科学史特定设计的教学活动,既可以使学生理解科学研究的设计原则,还可以训练他们设计实验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科学史与科学事业

科学的发展过程是不同时代诸多科学家、社会学家等多个研究群体共同努力的过程,是一项人类事业.科学史正是反映这一科学本质的重要教学媒介之一.科学史材料一方面可以呈现众多科学家在同一研究领域的不同研究成果,例如,在细胞膜结构模型的研究过程中,至少涉及欧文顿()、戈特()和格伦德尔()、弗雷()和埃迪登()、桑格()和尼克森()等科学家的重要研究贡献.这可以使学生意识到当前的科学成果是现代科学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的修正和完善,这将影响他们对科学的认识.作为社会中的个体,任何科学家都需要与同行及其研究成果有直接或间接的交流,只有在这种交互作用下,才有可能取得新的科学研究成果.另一方面,科学史还能使学生意识到某些科学家对于新发现的抵制,这也是科学社会学家和科学史学家所研究的重要主题.此外,将科学史恰当地整合到科学课程中还能展示在科学发展过程中所经历的困境和曾经受到的批评.科学研究、科学家的研究动机等相关内容,不仅可以用来解释科学的本质和优势,同时还应呈现其不足之处.这也是科学得以持续不断发展的原动力所在.因此,对于科学是一项人类事业这一观点的理解,将有助于学生更加充分地理解科学的本质,这是科学史无可替代的教育价值.

二、科学史能促进学生的概念转变和知识建构

人们每时每刻都在通过观察构建和重构他们对于自然界的看法,即意义建构.学生的学习也是一种类似和持续的意义建构过程.通常认为这种心理过程从本质上讲与专业人员构建新知识的认知过程是相似的.知识的建构过程是人类形成共同意义的复杂过程.如果能够很好地理解一个人是如何获取和组织知识的,那么就能够理解该学科领域的学者所构建的知识结构.在科学教育领域,许多研究者开始尝试运用各种教学材料或教学策略来帮助学生认识科学知识的建构过程.例如,皮亚杰(Piaget)提出的临床访谈研究法(clinicalinterview)、凯利(Kelly)的方格分析法(repertorygrid)和诺瓦克(Novak)的概念图法等.后来,人们又提出运用科学史教学的方法来帮助学生构建知识.

1.科学史有利于学生基于真实情境建构知识

当前的科学教育强调科学是“辩护知识”的过程,并且验证已知的内容,而对于科学知识是如何产生的则关注不够.科学知识的本质包含了两个方面,“辩护知识”是其中之一,强调我们已经知道了哪些知识;另外一个方面是“发现知识”的过程,主要突出已知的知识是如何知道的.在科学课程中融入科学史内容,能够帮助学生认识到科学发展过程中不同事件之间的相互联系,而学生往往容易忽视或意识不到这一点.例如,在化学课程中,在讲到阿尔弗雷德•维尔纳(AlfredWerner)的配位理论(co-ordinationtheory)时可以为学生提供如下科学史材料:19世纪上半叶,确定分子重量的唯一方法是测量蒸汽密度.直到后来法国化学家Raoult和荷兰化学家Van’sHoff对溶液依数性的研究,人们才发现没有一种可靠的方法可以用来测定非挥发性化合物的分子质量.因此,人们通过分析挥发性物质Fe2Cl6认为CoCl3含有Co2Cl6组分,瑞典化学家Blomstrand从而推测钴氨络合物是二聚体.直到1890年丹麦化学家和1892年美国化学家通过冰点和测量金属氨合物(Blomstrand最初将其分子式二等分)溶液的电导率,推演出单体分子量.既然根据配位数6提出的八面体构型是Werner理论的基本假定,那么如果没有Jorgensen对Blomstrand分子式的二等分(例如,将Co2Cl6•12NH3二分为Co2Cl6•6NH3),也就不会产生配位理论了.通过阅读和分析这些材料,学生可以认识到配位理论的提出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不同时代的众多科学家不断地修改和完善.融入科学史的科学课程能以更加真实的情境呈现科学的重要发现,学生不再将科学视作伟人创造的完全独立的事件,而是能够将这些事件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从科学发展的逻辑视角认识科学发展过程,有利于其理解科学知识的构建,并将其整合到自己的认知框架中.此外,在科学课程中引入科学史不仅是介绍科学家个人或他们的研究成果,而更重要的是展示科学知识的不断积累过程.这种真实的知识产生背景对于学生构建科学知识是一种有效的情境支持.

2.科学史有助于揭示学生的前科学概念,并促进概念转变

科学知识可以分为果性知识(ready-)和过程知识(science-in-the-makingknowledge).其中,果性知识是指科学事实或对客观现实的陈述,是无可争议的,也与产生这种知识的特定情境无关.而过程知识则是具有争议性和不稳定性的知识.学生学习过程知识的过程是一个主动构建的过程,需要提供具有吸引力的情境,以使他们有机会参与小组讨论和实验活动,进行口头和书面交流,解决问题,并进行持续的个人反思.学生在学习科学的过程中,他们的某些观点与前范式时期科学家的观点(pre-)有可能是相似的.而学生持有的某些前科学概念或错误概念与历史发展过程中某个时期的认识是类似的,这就使得科学史成为预测学生在构建概念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的一个有用的工具.例如,在光合作用的研究历程中,科学家曾一度认为构成植物体的主要物质来源于土壤中的营养物质,这种观点在现在看来是错误的.而低年级学生在接受正式教学之前也存在类似的观点,这就是学生所持有的前科学概念.如果教师能够充分理解科学概念是如何演变和发展的,那么他们就能够预测学生在学习这些概念时可能遇到的困难,这可以帮助教师在备课时将这些因素考虑在内,设计有效的教学活动和创建有效的学习环境,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在这种情况下,这种困难不能视为学生学习真正的障碍,而应将其转化为有意义学习的有效工具.科学史可以提供恰当的素材,以展示科学知识的修正与完善、排斥与重述,及其相对性并依赖于当时的社会等研究背景.与自我评判个人所持有的前科学概念相比,学生更容易先评判科学发展史上的科学知识或模型.这也为学生继续意识到自己认知结构中存在的前科学概念,进而创造认知冲突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例如,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说出自己对“构成植物体的主要物质来自于哪里?”这一问题的观点,暴露其前科学概念.然后,再通过讨论和分析科学史材料,让他们分析历史上科学家所持有的观点,通过讨论,逐渐理解自己原有认识是不科学的,而且还与科学家认识事物的过程是相似的,从而帮助其建立科学概念,实现概念转变.同时,还能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这种错误认识具有普遍性,通过材料分析,可以形成科学概念.由此看来,学生概念的发展过程与科学史中科学概念的演变过程是平行的,科学史教学可以帮助学生转变观念和构建科学概念.

三、科学史能改进学生对科学的学习兴趣和态度

科学史材料涉及科学发展和有关科学家的“故事”,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为学生建构知识和思考问题提供了线索.同时,学生还能从中体会到科学与个人健康和生活的紧密联系,从而进一步认识到科学作为学校教育课程的重要意义.科学史不仅可以将抽象的科学知识通过案例的形式予以具体化,并呈现给学生;同时,融入科学史素材的教科书能以叙事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从而创造有意义的学习情境,建立起所学内容与其前科学概念之间的联系,这将最终有利于学生构建科学知识和概念的意义,即形成科学知识.此外,这还能帮助学生形成对待科学的积极态度,并进一步激发他们的科学学习,在以科学史为背景所进行的科学家角色扮演活动中这一优势更加突出.例如,生物进化是一个抽象的生物学概念,可以通过科学史材料将其具体化.在生物进化理论的发展过程中,不同时期的不同科学家分别提出了不同的学说,按照时间顺序可以分为三个主要阶段:神创论、拉马克“用进废退”“获得性状遗传”和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通过展示不同观点提出的背景和不同观点互相“博弈”的过程,可以使学生认识到科学发展的过程会受到社会因素、文化因素、意识形态、科学证据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在这种科学史材料的辅助下,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受到背景材料的刺激,同时,他们还能够逐渐形成对科学发展的正确认识,即形成良好的科学态度.澄清和展示科学史的影响可将科学带到生活中去,使学生建立起二者之间的联系,这在传统的去情境化教学中是无法实现的.这种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学会欣赏科学是植根于特定价值观的过程,例如,客观性、好奇心、对真理的追求、诚实、谦逊和为人类福祉献身等.此外,学生还能意识到科学知识并非像教科书上所呈现的那样客观,而是人类共同努力的成果,既有成功,也充满了失败和挫折.那么,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考虑学生的前科学概念,而且还应考虑学生的情感因素,例如,恐惧、焦虑、希望和期望等.

四、科学史能拓宽学生视野,促进科学与人文的交流

学校科学教育论文范文 第4篇

摘要: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有效提问以其高效性,在教学策略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课堂上的有效提问不仅能够实现即时的教学反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能够让学生从小养成勤思考、多动脑的好习惯。

关键词: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论文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有效提问以其高效性,在教学策略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课堂上的有效提问不仅能够实现即时的教学反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能够让学生从小养成勤思考、多动脑的好习惯。

一、有效提问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1、促进师生沟通,实现及时反馈

小学课堂上可以观察到,小学生大多是年幼的孩子,不会主动和老师交流自己的课堂感受,因此,老师很难了解到学生明白了什么、明白了多少、还有什么疑惑等问题。上课期间,教师向学生进行各方面知识的提问,以此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根据得到的反馈信息再实施下一步教学计划,能够使学习更加高效。

2、吸引学生注意,保持课堂活跃

作为7~12岁的儿童,让学生认真连续听课是困难的。学生往往很快就会对课堂失去兴趣,尤其是在抽象而枯燥的数学课上,更会使学生产生厌倦的情绪。在具体的数学教学中,合理利用提问这一有效手段,能够将学生涣散的精神集中起来,开动脑筋、思考问题,强化学生对知识的印象,让课堂时时刻刻处于一种老师认真讲课、学生积极思考的良好氛围中。

3、开发学生智力,培养思考习惯

孩子的天性就是爱玩,特别是处于小学阶段的儿童,因此,让他们愉快地进行小学数学的学习是十分重要的。以此为基础,能够使孩子初步形成学习意识,同时也有利于后续教育的进行。难度适宜的课堂提问,可以使学生开动脑筋,这也是他们产生思考意识的第一步,有利于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和智力的开发。

二、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实施有效提问的策略

1、把握提问时机,最大限度地保障提问效率

在课堂进行过程中,教师应把握好课堂节奏,确定提问的时机。要在知识点结束后及时提问,趁热打铁,强化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强度。同时,提问不应过于频繁,使学生感到过于疲惫。例如,在进行“认识立体图形”这一课的教学时,教师首先进行立体图形的介绍之后,可立即提问:“生活中有哪些物体是长方体、球体的?”学生思考观察后即可轻松得出答案。有些学生可能会误答出其他立体图形的物体,此时,可继续下一个立体图形的介绍,并讲解它们之间的区别。利用对比的手段,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提问需要具有灵活性,抓住课堂情况,有效进行。

2、增强参与感,尽量给每个学生回答问题的机会

面对不同基础水平的学生,教师应注意提问的难度,应适合大部分学生,给所有学生“努力思考就能得到答案”的感觉。教师要最大限度地照顾每个学生的感受,不是说要为了基础较差的学生放慢讲课进度,而是要吸引学生加入目前的课堂,让他们接受新的知识,让每个孩子都有参与课堂的感觉。例如,在进行三年级的“年、月、日”教学时,由于本课的内容与之前的学习内容关联不大,是一个吸引落后学生跟上课程进度的好机会。课堂上,教师可对日常生活中的计时单位进行提问,如“二月有多少天?”此类问题属于常识类问题,任何学生都可以作答,并且丰富了学生的知识,今后学生可能会更加仔细地观察生活中的细节,达到一举两得的效果。

3、提供思考时间,让学生进行充分思考

教学过程中,往往存在一些值得学生深入思考的问题。此时,教师应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让他们发散思维,拓展自己的思考深度和宽度,形成更加有效的思考方式。例如,在“统计”一课的学习中,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和横向复式统计图的理解,是本节课的重点问题。教师在介绍完基础概念之后,不妨向学生提问“条形统计图有什么含义?为什么要采用这种形式?”提问后空余3~5分钟让学生用于思考,空余期间,可进行一些简单的提示,如“从横轴上的数字进行思考”“它的面积代表什么意思呢?”等,帮助学生找到切入角度,让他们学会自主思考。

4、增加课堂末提问,给学生一个课下学习的契机

无论是课堂内容的延伸,还是新内容的学习,都可以通过一个提问来引起学生的兴趣,让他们愿意去思考、去读书,以此满足自己的求知欲。课堂末的提问是对课堂的延续,可以帮助学生形成随时随地思考的好习惯。例如,在进行完“加法的交换律”和“加法的结合率”的学习后,可以顺势提出问题“那么乘法是不是也会有相似的特性呢?请同学们课下思考。”以此来为下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铺垫。

小学数学的课堂教育需要灵活利用提问这一有效手段,提问不仅仅是一种教学策略,还是一门值得深入研究的学问。合理有效的提问,可以提升小学阶段数学学习的效率,与此同时,它对成长中的小学生还具有深远影响。利用提问的手段,将使学生成长为逻辑完整、思路清晰的栋梁之材。

学校科学教育论文范文 第5篇

数学教师应明确的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目的是通过数学思维训练达到培养学生的良好素质、陶冶个性品质的作用,而数学思维的个性品质即智力品质和非智力品质都有明显的后天性,是在学生的思维发展进程中逐步形成和稳定化的,在其形成和发展时期具有可培养性和可变性。那么,在数学思维教育中要注意学生心理的哪些内容呢?数学思维活动的心理关系包含的主要内容是:动机与意志,情感、情境与兴趣,性格与态度,精神与作风等。

1、产生端正的思想动机,形成学习的坚强意志

作为教师,我们面对的学生产生的学习数学的动机有纯的和不纯的,高尚的和“现实”的。很多数学家在小时候就已确立了高尚的学习动机,但由于社会和家庭的复杂化,也有少数学生的学习动机不纯或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动机,笔者认为教师应当走进学生心灵,以尊重为前提,可以恰当地利用学生主体的“不纯动机”,然后加以正确引导,也会是一种成功的教育。学生学习数学,不仅需要集中注意,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积极开展思维活动,而且还要克服各种困难,能主动地调节自己的学习行动,去实现预定的学习目的。这种能自觉确定学习目的,及时调节学习行动,努力克服种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就是学习意志。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就需要提高数学思维的志向水平,即不能把数学教学看成是纯粹知识的教学,而应与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思维训练结合起来。我们的数学教育应实现“从以知识为目标到以活生生的学生自己成才为目标”的转化。

意志品质的培养有两个方面:

(1)自觉性 :数学教育也要经常性地进行学习目的和理想的教育,培养学生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的情感,激发学习的责任心,从而使学生能自觉地进行刻苦学习,这是学习意志培养的基础。

(2)坚韧性 :这是数学思维教育和学生的数学思维训练尤其重要的意志品质。首先教师要有敬业精神,数学教育中要表现出对知识的执着和热爱,从而教育、指导和感染学生满怀信心地迎接学习中的各种困难,奋力拼搏,坚持不懈去战胜困难,如遇到不易理解的内容或难题,数学思维受阻时,要有百折不挠的精神,直到成功,从而磨练自己坚韧的意志,形成学习的坚强意志。

2、调动良好的学习情感,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

学习情感对学生的数学学习和数学思维能力的提高,有直接的影响,起着动力的作用。在数学思维教育中,教师除了要有较高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水平外,还要会调动和感染学生的学习情感。教师还要通过各种恰当的方式和形式,融洽师生关系,使教学在课内和课外都能愉快地进行。一旦学生在情感上受教师所感染,那么就会转化为他们对教师的热爱和对数学学习的热爱,成为一种推动数学学习的强大动力,促进他们努力学习,提高学习效果,增强数学思维能力。那么,教师应从哪些方面培养学生的兴趣呢?

(1)正确认识数学对祖国的建设及繁荣富强的重要作用。对学生自己来说,数学思维能力的高低,也影响着今后工作的水平和能力。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能让学生正确认识数学的作用和意义,真正激发起学习数学的兴趣,才能在教学中培养和提高数学思维能力。

(2)充分利用学生对成功的关注,激励和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学生刚学数学时,不一定有稳定的动机与兴趣,往往是在学习过程中的步步获得成功,尝到了甜头,亲自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才形成与增强学习动机与兴趣。因为对学生的努力和思维过程中的合理部分给予肯定和表扬,会让他感受成功,会增强他的自信和良好的自我表象,增强他对数学和思考数学问题的兴趣。

(3)积极感受“数学美” 数学的美可分为“形态美”和“神秘美”,“数学的形态美,视觉的因素相当强,而神秘美是由内心深处来体验的,即心理因素非常强。”数学中的定理、公式、图形等所呈现出来的简单、整齐、对称及和谐的美是形态美的体现。因此就需要教师和教材利用数学美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那么,在教学时,尽量有意识地:揭露提出的数学问题的新颖、奇异或形态的优美,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在分析和解决问题时,使他们感受到思维方式、方法的巧妙、新奇、别致,促使他们自觉地去掌握它。 教师应善于寓兴趣于知识内容之中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展开积极的思维活动。而培养兴趣要从多方面加以注意,如还可采取能刺激学生认识的各种手段,包括恰当地设计问题情景;引起认知冲突,造成对问题解决的渴望;以及选用新颖的教具,变幻叙述的方式,改变教学的形式,采取新鲜生动的实例,使用鲜明的对比和形象的语言,进行一题多变等,以利于保持刺激的新颖和变化。

3、养成勤奋的性格特征 , 培养求实的学习态度

而勤奋则是指在数学学习中坚持不懈地努力学习,刻苦钻研,肯付出艰苦劳动的性格特征,它是数学学习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勤奋,对数学学习而言,就是勤于动脑筋,善于组织自己的思维活动,对所学内容不断深化,决不满足于只记住公式定理的结论或表面上的了解。教师的教学就要善于引导学生养成这种勤奋好学,能积极主动且善于动脑筋的习惯。

数学思维训练的主要目的之一是能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而由于数学知识及其体系的逻辑的严密和结论的精确,通过数学思维教育可以逐步培养学生言必有据、一丝不苟,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求实态度。

4、关于精神与作风

数学思维教育能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独立思考和勇于创新的精神。在分析解决数学问题时由于有不同的角度和多种多样的途径,即教师力求“一题多解”等方法,那么通过数学思维训练就能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培养学生不墨守成规,敢于标新立异的钻研精神。

学校科学教育论文范文 第6篇

随着人类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现代文明病,也诱发产生了。同时,工业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导致环境污染加剧。这些由于社会发展所带来的不良结果,已在某种程度上对人类的健康与正常的生活构成潜在危害。为此,时代赋予体育教育以新的历史使命,并提出许多新的课题,客观上要求我们必须突破传统体育教育价值观,从更加丰富的层面看待体育教育与人的发展以及社会发展之间关系,理应把“促进学生身体健康”的传统体育价值观同“学会生存的必要知识和技能”这一新的教育价值观有机地结合起来,建立一种符合时代要求和现代社会发展形势的全新体育教育价值观。

体育教育应配合学校教育,致力于解决人类更好地生存这一新课题,使体育教育更好地为满足人类生存的多重需要和改善人类生存状态服务。

1体育教育与人类生存需要的关系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需要层次论,深刻地揭示出人类自身需要的本质。人类五个层次的需要与人对体育教育的需要本身就有着内在的联系。这是体育教育本质功能的表现,无论是自我价值实现,自我尊重的需要,还是自我安全、社交的需要,都与体育教育有着广泛的联系。

人类的生存需要除了人能动地改造物质世界以满足自身外,还有人类生存需要所反映出的客观性,人不得不受到由人们的生存条件、生存能力、生存方式所决定的生存状态的影响和制约。人类如何生存发展,这就需要解决人类怎样掌握生存和发展所必备的知识、技能和形成各种本领,养成良好习惯等。体育教育应在解决人类所需的这些实质性问题上发挥出自身应有的独特作用。从目的来看,体育教育应是为人类身心健康与人的发展服务的;从过程来看,应是一种有效地掌握体育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体育以及卫生保健常识、技能的学习过程,是一种教与学的过程;从内容来看,应包含有人类生存与发展所需要的各种生存能力的形成与提高的内容。

人们知道,当婴儿开始伸展四肢,幼儿开始学习走路时,表明每个人都具备基本活动的能力,它仅仅是运动的原始状态,包涵了体育运动要素中的一些而不是全部,这还与婴儿自发的本能需要有关,并未构成内涵深刻而丰富的科学性体育运动。它的本质理应是让人们通过一般教与学的活动过程,去掌握知识、技能以及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去学会人类生存与发展所必备的某些生活能力和本领。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体育为人类生存发展服务的终极目的。

体育教育过程应是一种理论、实践、再理论、实践的过程。需要把握的体育知识、技术和方法以及体育卫生保健常识和技能运用于体育运动实践和人类生活实践中去的,这是体育教育的根本特征。

人的需要与人对体育教育的需要有着多方面的联系。随着社会的进步,体育(广义)功能也在不断拓展,这种拓展又意味着体育教育与人们社会生活方面的联系日益加强,意味体育教育在满足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需要上,无论在广度上还是深度上都在不断地延伸。这就要求我们在体育教育发展中,充分考虑到社会需要与个人需要的融通、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的平衡、短期与长远需要的兼容等问题。从现阶段社会发展的趋势看,我们学校体育的着眼点应放在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自我指导锻炼能力、体育运动能力等方面上来。其中,使学生学会和掌握各种基本的生活技能,养成各种良好的生活习惯,无疑对于学生适应生活,更好地生活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体育教育在人类生存能力发展中的重要意义

体育教育过程包含着两个重点,一是人的内发性自尊、自强、自爱、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二是人的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而体育教育则可通过促进学生能力发展的学习过程,使他们多方面的需要得到满足和实现。

传统体育教育注意力仅仅局限在发展学生在校期间的身体上,忽视学生各种能力的发展。要学会生存,在体育教育中就不能仅以发展学生的身体为满足,还必须从广泛的领域,培养他们适应未来新生存环境的各种能力,成为能够适应未来生活需要的现代人。

事实上,正确的走、站、坐、卧的姿态,良好的作息和饮食卫生,用眼和脑的卫生常识;游水能力;各种自我防卫技巧;防火常识;基本的运动创伤救护常识和方法;交通安全常识等体育卫生保健的内容,都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需要紧密相关。

由此可见,体育教育的目标应是长远和近期目标的统一,今后大、中、小学校体育教材内容应是丰富多样的、有效实用的。

3未来体育教育对人们生存方式的影响

当代体育教育同样面临着社会生产和社会各方面变革所带来的一系列挑战,工业化程度的提高,脑力劳动量的增加;环境污染的增加;工时缩短出现闲暇时间增多;居住条件的改善,人际交流机会减少,这些现实问题都给体育教育提出了许多新的课题。要适应未来变迁和发展的客观要求,必须对传统教材内容进行修改、筛选和必要的补充,对教学素材进行全面改革,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体育教育在生存与发展服务中的重要作用。

因此,健全和发展体育教育,加强体育教育与社会的联系,使它的发展和科学社会主义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密切结合起来,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

学校科学教育论文范文 第7篇

(一)教育目标:从“精英”到“大众”

出于政治和科技竞争的原因,“做个科学家”成为20世纪60年代科学教育的目标,尤其是在美国。为了达成这一科学教育的目标,美国科技界与教育界共同研制了一批反映当时科学发展最新水平、呈现学科知识基本结构的小学科学教材;与教材内容改革同步,引进“发现教学法”和“过程”观念,试图以此两者为核心,为社会发展培养科技精英奠定基础。然而,只适合20%的学生的精英教材,对80%的学生来说是一种资源浪费。现代科学技术在人类生存和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人们更加明晰地认识到,科学课程应体现对所有学生的价值;对一个国家来说,普通民众高水平的科学文化素养,决定着一个国家的国际竞争力和现代化程度。因此,科学教育的目标逐渐由培养“精英”转移到提高“大众”的科学文化素养上。科学教育目标的转换,对小学科学教师的教育教学方式和能力构成了挑战。在“精英”模式下,教师需要传授体系完整、逻辑严谨的科学知识,教学所需的是充裕的知识储备,教师知识和教学是“一桶水和一碗水”的关系;而在“大众”模式下,教师不但要让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同时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理解以及科学精神、科学价值观的形成。如果教师缺乏科学素养,缺乏探究的实践和能力,仅靠书面化的知识系统,显然难以胜任教学要求。

(二)教学方法:从“过程”到“探究”

20世纪60年代的科学课程改革,强调科学的“过程”性。与“知识”取向所秉承的静态知识观不同,基于“过程”取向的科学课程反对科学教学中静态、僵化的知识灌输,希望中小学生通过经历科学研究的过程、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形成科学知识结构。然而,这一时期的科学观仍然以“静态知识”为主流,“探究”的最终目的仍然是为了掌握体系化的“知识”,体验“过程”与“探究”只是学习人类已经取得的科学成果的手段而不是目的,科学课程依然难以跳出唯“知识”的窠臼。伴随着对科学性质的重新认识和建构主义理论的兴起,“探究”将“过程”取而代之。建构主义珍视儿童对自然世界的天生的探索欲望,希望通过儿童与他人共同的学习和研究建构知识,让儿童形成对科学本质的更现实的观念。同时,建构主义强调科学、技术发展史对儿童科学知识建构的价值,把科学史、科学哲学作为中小学科学教学的重要资源,“认为研究科学知识的创造和协商问题,可以帮助学生知道科学中人性的一面”。建构主义理论和实践为中小学科学教育贯注了极大的活力与创造力,但也因过度强调儿童在知识建构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否认客观世界的可知性,导致科学教育的形式繁荣和实际教学质量的下降。于是自20世纪90年代始,“科学的探究”成为提高小学科学教育质量的新举措。“科学的探究”与“探究”的本质区别,在于前者强调探究不仅仅是儿童自我建构的过程,这个建构的过程应该有一个基本的规范,这个基本的规范即是科学家从事科学研究的基本规范。小学科学教师如何成为儿童科学探究过程中的“科学界的代表”,如何在学生的自由活动和教师的引导、讲授与活动、动手与动脑之间形成平衡,让儿童通过探究学习知识、提高能力、培养情感、提高科学素养,是当今世界教师教育中的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

二应对与建构:关于小学科学教师素养的思考

没有高素质的小学科学教师队伍,就谈不上小学科学教育改革目标的实现,这已被反复证明。在当代科学教育改革背景下,小学科学教师的专业素养,应该实现由“静态”到“动态”的转换,这也是小学科学教师教育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动态的教师素养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学科知识。小学科学教师对科学学科内在的概念、原理、原则、方法等系统知识以及知识之间关系的掌握情况,决定了小学科学教师的素养层次。在学科知识方面,小学科学教师需要关注小学科学课程所涵盖的相关学科的结论性知识,更要关注对科学学科性质的理解,以及科学知识和技术与个人发展、社会生活之间的关系。为了实现对科学性质的理解,教师需要通过学习体验知识的生产过程,经历科学探究实践;通过“科学探究的学习过程,增强对科学探究的理解,掌握科学探究式教学的实质,形成一定的提出问题、观察实验、收集信息、形成猜想、技术设计、交流合作和科学思维的能力”。唯有如此,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才有可能将系统的学科知识内容贯穿于具体的科学探究任务之中。第二,引导儿童进行科学探究的能力。“探究”作为小学科学教学的核心,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强调他们经历过程、体验过程、在思考与探索过程中主动建构知识的思想方法;除此之外,探究式科学教学还旨在使学生利用原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像科学家那样进行思考和探究,在智慧的积极参与中,理解现象、探究本质、交流观点、建构知识。毫无疑问,把科学探究简化成课程上的科学教学,起关键作用的是教师。正如美国著名科学教育专家阿瑟•A•卡琳所说:“虽然探究教学是模仿科学家进行研究所经历的一般过程,但由于儿童受到发展水平的限制,不可能完全像职业科学家那样进行探究,中小学的科学探究活动应该是比较简单的形式,学生在探究中能够理解自己在做什么,使科学探究适合儿童发展水平的关键是教师,教师制订教学计划、准备材料、设置情境、进行引导、提出问题、提供信息、讲解、解释———教师要为儿童在真实世界里动手做科学探究进行各项准备。这些是教师引导儿童进行科学探究所负的责任。”

在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具备的不仅仅是丰富的知识和对一般科学探究方法的理解与掌握,更重要的是能够将科学探究的内容、方法和过程与特定年龄段和不同能力层次孩子的现实以及特定的教学情境联系起来。引导小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是小学科学教师应该加以强化的能力。对于小学科学教师来说,要想形成这种基本的探究教学能力,一方面,需要教师在职前与职后专业学习过程中形成探究习惯,把知识的系统学习融入科学研究的过程;另一方面,小学科学教师还要充分了解小学生的心理与生理发展规律、小学生的生活经验以及他们将前科学概念转化成科学概念的机制和特点。一旦具有扎实的学科基本功,同时对学科课程中不同分支学科间关系、学科知识与社会生活之间的关系、学科内容与学生发展之间关系形成了深度理解和把握,并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反思,生成和积累教学经验和教学智慧,高水平的小学科学教学素养的形成也就指日可待了。第三,教育、心理学知识。丰富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是形成教师专业知识的基础。新的小学科学教育课程标准倡导一种课程共建的文化,需要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师中心观念,形成一定的科学文化积淀,包括新的科学世界观、科学探索观、科学教育观,同时关注有关儿童发展的最新研究进展,关心自己所处地域文化的独特性,并把自己的观察、思考和学习融入专业实践之中。小学科学教师在教育学、心理学方面所需要的,并非仅仅是纯粹的系统知识。教育学、心理学学科知识,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很难直接运用到日常的课堂教学与学校生活中。因此,如何把系统的教育学、心理学理论知识与小学科学教学的特点和性质结合起来,与小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经验结合起来,并转化成教师对学生、学科教学的态度和能力,对于小学科学教师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教师职前和职后教育的核心任务,即是培养小学科学教师基于教育理论建构自己对小学科学及其性质的理解,形成恰当地处理知识的确定性与教学现实的情境性之矛盾的能力。第四,对科学哲学与科学史的学习与把握。把科学哲学和科学史纳入小学科学教师培养的必修课程体系之中,是当今国际小学科学教师培养的基本趋势。20世纪80年代之后,“如何通过科学教学使学生能够获得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从而不仅学到科学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具有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一直是国际科学教育界的核心话题。科学史、科学哲学和科学社会学等课程,是有助于教师形成对科学性质理解的基础学科。正如论者所言,科学史和科学哲学,“给我们提供了科学发展的历史、科学研究范式转换的轨迹,以及科学发展过程中的经验和失误,有助于我们理解科学的本质、科学与技术发展之间的关系、科学与技术在人类发展过程中的功过得失,以及科学技术对于社会发展而言所存在的局限性和破坏性”。对科学哲学、科学史的了解和理解,有助于提升小学科学教师对科学性质的洞察力。

学校科学教育论文范文 第8篇

一、教育哲学是关乎教育价值的学問

古代的一些思想家根据各自的哲学思想阐述了教育是什么,从何而来,有什么作用,形成了极具特色的教育哲学,拓宽了教育本身所局限的视野。在国外,“教育哲学”一词的使用最早来源于1832年美国纽约市立大学,该学校为培养公立学校教师专门开设了教育哲学讲座。80年代之前。美国教育哲学的任务是寻求教育的普遍性真理。中国教育界真正开始研究和讲授教育哲学是在20世纪20年代之后,是在借鉴美国教育哲学研究的基础上,以教育课程建设为出发点开展教育哲学研究。80年代之后,教育哲学的责任趋向教育的微观领域,致力于具体教育情境下教育問题的个别化阐释,通常被认为是正确理解和评判教育的有效工具。在学科功用上,教育哲学以一定的哲学观点和方法研究教育本身难以解决的基本問题,通过对教育整体性的把握给予教育事业一个正当的价值尺度。进入90年代,中国的教育哲学的研究思路从建立教育哲学学科知识体系转向中国传统教育哲学的研究,“要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哲学学科体系,就不能不研究中国传统的教育哲学思想。”因为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深厚完备的哲学原理,有着丰富的教育精神和教育智慧。教育哲学研究的角度一类是从哲学的体系出发来论述教育問题和教育实践,突出哲学基本原理视野当中宏观教育的本质:另一类是从教育的基本問题出发来做哲学分析,澄清教育当中相关概念的含义,突显微观教育领域的本色。整个前进的道路上,教育哲学与时代同步,但始终没有脱离对教育价值的深情关怀。

共同体以具有卓越品质的好公民来要求个体,个体不断获得关于生活的经验和知识,使灵魂得到无暇的教化。说教育单单是教化会给生活带来无法消解的隐痛。人极想从教育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上升到某种教育立场,在那里看到至善的灯塔,转化为拥有它的渴望,这才是教育的宝贵之处。教育的問题出在教育实践的价值虚无,以至于整个教育没有鲜明的方向,因此教育的根本問题归根结底是教育价值的問题,美好灵魂的生成需要经过价值的熏陶和感染。教育哲学审慎的赋予教育可能的价值,这种价值成为“自然好人”的必需,进而唤醒人类内在沉睡的潜力,促使一种寻求共同体永恒价值力量的爆发以确保共同体稳固的根基。诚然教育哲学根植于共同体的教育思想,思考整体的教育秩序。描绘出灵魂耕耘、德性自然培育的公民品质提升的图景。如果没有教育价值的教育是无意义的教育,显然教育哲学帮助教育搭建教育价值技巧的体系。

二、实践哲学本然诉求价值关怀

实践意指着人类理性生活的全部的现实以及进入现实之中,它是一种实在的生活范式,并且是由一种价值导引的生活。实践哲学的意蕴指向人类全部的现实性实践生活,人们在实践中认识自己并改造着客观现实。一方面,人的生活是避恶向善的实践,更是追求价值应然的个性解放事业。实践哲学从价值的角度思考行为的正当、善和一些原则性問题,人们应该做什么?怎么去做?追求的价值又是怎样的?另一方面。人类文明的进步离不开实践的催化和付诸行动。实践哲学规定了人们善的实践活动的奋斗历程和获取有关善的实践性知识,并以此参与到实践当中,在实践中感悟实践本身的智慧,主动积极地尝试一切可能的生活实践。从一定意义上说,实践哲学是人意识观念中的生活走向可能性实践的哲学阐释,它统合有关生活实践的普遍性知识:实践哲学更是人们走向有意义生活的哲学努力,它赋予人们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和追求美好生活的热情。

实践哲学具有求真求善的实践品质,在具体的、变动的生活实践过程中实现自己,人们只能在探索生活价值的道路上把握它。实践哲学的实践品质表现为理性力量的导引,从而审思价值判断的合理性并以此走向真实的生活。如果孤立视实践哲学为确定、统一的规则,自然会破坏价值的本性,实践者也会因此走上机械的实践。外在的实践哲学表现为一种自由、开放、创造的实践境界,在人的实践活动中发挥着价值干预的张力,使实践主体和社会主体的图景融入一体。在此意义上,实践首先是有目的的价值选择,给行动以明确的方向和原则,继而采取自由意志的行动。实践哲学把人置于一个以价值为内核的实践链中,统一人特有的存在价值与实践价值。实践哲学承载着人们实践行为趋向生活至善的活动模式,对人们的实践行为的价值作出考察,以此关乎人类的生活。

三、教育价值:教育哲学与实践哲学共通的桥梁

哲学意义上的价值指主客体之间需要与满足的一种关系。从这个角度来看,教育价值就是教育实践中主体人的需要与作为客体的教育活动之间的一种特定的关系。对这种关系范畴观念的认识就是人们的教育价值观,足以解释教育的正当性和人们为什么追求良好的教育。教育价值观同样是可变的,不存在没有教育价值的教育,也不存在永恒教育价值的教育。从另一层面出发,我们可以找到教育的终极价值,那就是使人过上良善的公共生活。教育价值强烈地诉求个体在幸福的教育场域中不断获得长足的完善和发展。康德说过,教育隐含着人性完善的重大秘密,正是通过教育带来了人类全部的善。追求善也是个体成为一个有智慧的人,并使个体能够体验到生活的快乐。

(一)教育哲学开启人们对自然好的教育实践的共识

1 教育哲学统合教育认识与教育价值

人们在教育过程中加强自我认识、自我塑造、自我完善,主体性得到高度发挥。精神世界得到充分洗礼。教育当下的生活是事实,可以由经验来验证对于人们的必要和必须,而教育实践中关于善与恶、好与坏、正义与非正义的价值知识,不能用经验来取得证明。教育价值反映的是教育对人的有用性,是教育对人的主体效益。教育哲学的言说和阐释其实是对教育这种事物的意义评价,也就是说。教育与人的需要产生必然的联系。评价这种关系生成的效益的标准是人们所从事的教育实践。教育实践的深层問题是教育实践的根本性問题。蕴含着教育价值追求的动机。因而教育哲学一方面统全教育认识,另一方面致力于教育价值的筹划,教育认识与教育价值在教育实践的基础上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提高人们的教育自觉性和主体地位,赢得人们对灵魂教育的共识和激情。

用SWOT法分析在高校实行“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摘 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教育现代化、教育国际化的必由之路。人是高等学校发展的主体,是高校的核心资源和竞争力源泉,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是学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发展要靠人,发展的目的也是为了人,高校管理应该最大限度地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各类信息从多种渠道不断作用于大学生,对大学生的思想产生着巨大的震撼和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正经历着艰难转型的时期。要使思想政治工作走出困境,发挥出应有的效力,就必须树立和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本文将以s].复旦大学出版社,20xx年版.

[2]江金权.《论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体系》[m].人民出版社,20xx年版.

[3]雷丽珍. 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与学校管理工作[j]. 教育探索,20xx(7).

[4]田建国.《以人为本与道德教育》[m].山东人民出版社,20xx年版.

[5]车文博.《人本主义心理学》[m].浙江教育出版社,20xx年版.

[6]李丹青.《当代高等教育应以人为本》[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xx,(1).

[7]贾海红.《教育以人为本—访费孝通先生》[j].《人民教育》,20xx,(9).

中职教育“校企结合”模式探究

摘要:校企合作模式是我国职业教育的一种“双赢”合作模式。职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企业迫切需要的专业技能人才。企业的成长离不开学校的大力支持,企业的壮大亦会反哺学校的发展。校企合作,不仅提高了教育培养人才的力度,也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壮大。本文从目前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现状出发,分析影响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因素和“校企合作”的模式,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校企结合模式对策

一、中等职业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中等职业教育担负着培养高素质劳动者的重要任务,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当前中等职业院校的招生规模逐年增加,但是相应的校园建设、图书馆储量、实践教学基地等软硬件设施建设却不能满足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要求。政府的投入少或不投入,中职院校教师待遇极低,留不住高水平的教师,也无法从企业引进高级技师或工程师来充实“双师型”教师队伍。实习实训所需教育资源极为短缺[1]。中职院校的招生对象决定了生源的复杂性。很多中职学校在招生时往往更多地考虑学生的“量”, 而非“质”。从根本上说增加了学校教育工作的难度。部分中职学生的思想状况令人堪忧,其主要表现在为缺乏有信心, 自卑感强。认为自己能力低, 前途渺茫,具有较强的自卑感和个人保护意识。文化基础差,中职的招生对象决定了学生基础的整体水平较低,同时又非常的不均衡。同时新生代中职学生往往缺乏吃苦创业精神,行为规范和自律能力差, 法制观念淡薄[2]。但是当前大部分中职院校,尤其是西部院校师资力量薄弱,特别是“双师型”师资力量远远不能满足实践教学的需要。这些都是制约中职院校发展的因素。

二、校企结合模式的定义

“校企合作”是学校与企业建立的一种合作模式。当前社会竞争激烈,包括教育行业,大中专院校等职业教育院校为谋求自身发展,抓好教育质量,采取与企业合作的方式,有针对性的为企业培养人才,注重人才的实用性与实效性。校企合作可根据不同区域及对象以及合作的深度情况进行适度的合作。所谓深层次合作就是指企业与学校相互渗透,学校针对企业的发展需要设定科研攻关和经济研究方向,并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工艺技能、物化产品和经营决策,提高整体效益[3]。校企合作是一种注重培养质量,注重在校学习与企业实践,注重学校与企业资源、信息共享的“双赢”模式。校企合作做到了应社会所需,与市场接轨,与企业合作,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全新理念。

三、校企结合模式在中职教育的必要性

中等职业教育是面向人人的教育,是提高人的素质、教会人的技能,培养学生成为有一技之长的实用型人才,并以一技之长找到工作的教育。中等职业院校通过教育培养具有较强实际动手能力的实用型人才,学生经过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培训后参加工作,促进了员工整体素质得以提高,在增加了盈利的同时节约了培训成本。“校企结合”中“订单式”培养模式同时为学校节约了教育成本费用。现代社会才的培养提出了多层次的要求。课本上的文化知识面很狭窄,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因此,要注重校企合作,工学交替,同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变通,在基础课程中进行实践技能讲座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目的的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目标要根据用人单位的自身业务特点及工作需要,调整培养方式,以“出口”决定“进口”,实行典型的“订单式”培养模式培养人才。在成功提升学生的一技之长和就业能力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学校和企业的“双赢”。

四、校企结合模式的具体实施

“校企合作”在一般情况下缺乏政府机构的协调,长期处于自发合作阶段,导致现有的校企合作模式大多是短期的、不规范的低层次合作。学校的合作一般仅限于一城一地甚至是固有的一个企业,严重限制了学生的实践机会[4]。“校企合作”缺少“双师型”师资,造成学校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分离,学生的理论很难运用到实践中。因此在实施“校企合作”时要保证校企之间的充分沟通交流,必须得到政府与企业的高度重视,尤其是来自政府的强力支持,保证政府在合作期间的引导和干预,以保证教育质量。按照“校企合作”的主体来分,目前的“校企合作”模式一般有以下四种。

(1)学校引进企业模式

企业引进学校即“校企合作”建立校办工厂。这种模式可以在解决企业场地不足 同时解决了学校实习设备不足的问题,真正做到企业与学校资源共享。

(2)劳教结合、工学交替模式

工学交替是实现职业教育“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的必然要求。具体主要是指在非毕业学年,组织在校学生到企业生产服务第一线参加的实践教学活动,其主要形式包括专业技能实习、专业技能培训、校外教学实习、校内教学实习等。德国有的职业技术院校就是这种模式,我国一些院校也需要探索这种模式。

(3)企办学校模式

企业办学是当前很多技术院校的形式。其最终目的是让被培训者能够成功地完成其作为企业人士的责任,招生即招工,所培养的学生参加工作也更加能胜任专业岗位。

(4)“订单”式合作模式。

“订单式”培养也叫“人才定做”。它是培训机构针对用人单位的实际,自行开发并经_门同意后组织明确就业岗位去向的技能培训,经考核鉴定后, 学生入学就有工作,毕业就是就业。实现招生与招工同步、教学与生产同步、实习与就业联体。“订单式”培养模式解决了用人单位的用工缺口,同时用人单位负责学生在校期间的培训费用和部分生活费用,有效的解决了学校的经费和学生的消费。“订单式”培养针对性强,突出了职业技能培训的灵活性和开放性,培养出来学生适应性强,就业稳定。但是该培养模式的满意度容易让人诟病:“双师型”队伍的匮乏和传统办学理念的影响,如何建立校企之间的长期战略伙伴关系等都是亟待解决的难点。

结语:

“校企合作”模式是在培养学生技能,促进就业基础上中职教育发展和企业提升的“双赢”途径,校企双方要在政府宏观调控下进行充分的沟通合作,保障校企合作的顺利进行,实现中职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参考文献:

学校科学教育论文范文 第9篇

集成化在医学科技发展的背景下,现代医学充分融合了环境科学、化学、物理学和生物学等方面的新理念与新技术,对现代医学的发展与进步具有重要的激励作用。比如纳米材料、分子生物学技术及药质体等与药剂学的融合,就有效地提升了药物的研发水平,大大提升了其实际使用价值;再比如核磁共振技术与临床诊断的结合,加快了医疗手段的进步与现代化,以及分子药理学、分子病理学等学科都是借助于医疗科技的进步,在原有医学学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所以,随着医疗科技的进步,单一的学科实际上已经集成了物理学、分子生物学、信息学等方面的理论与技术,是多种技术的综合体。而随着未来物理学、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还将进一步推进医学科技集成化,能更有效地提高医学科研效率。快速化随着现代网络技术的进步与发展,网络对各种新技术、新知识的传播速度也在逐渐加快,对医学科技及医学知识的更新已经基本实现了实时传播,全球医学知识共享已成为可能,而新的医学科学技术的出现与应用也将进一步推动未来医学教育及医学事业的进步,医学知识及医学专利、专著等成果更新速度也将加快,大大减少医学知识的更新周期。更多的医学专业人士及医学爱好者都能够更加及时地获得医学知识的更新。此外,在无线网络逐渐壮大以及信息技术进一步更新的情况下,医学科技的普及速度变得更快,普及范围更加全面。网络化互联网的发展推动了现代医疗远程系统的开发与应用,实现了世界不同领域、不同地区及不同水平的医院专家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为现代医学科技的发展条件下,医疗人员之间的合作与科研创新提供了重要平台,为疑难杂症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帮助。

2医疗科技发展对医学教育的影响

充分开发与利用医学教育资源现代医疗科技的发展对医学教育的影响首先表现在对医学教育资源的充分开发与利用,现代医学教育活动逐渐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方式,而是更多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将先进的医学科技知识与技术第一时间传授给学生。这样一方面丰富了学生的医学科技知识,改变了学生接受医学科技知识的方式,另一方面也转变了教师的教育方式。具体来讲,涉及以下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医学教育教材的更新,改变了传统教材只有教科书的现状,增加了配套光盘及学科网站资源,让学生可以借助于生动形象的音频、视频等进行先进医学科技知识的学习。二是应用CAI软件库,为教师提供适用于不同年级及学科的课堂教学资料,包括一些优秀教师的教学案例等,实现了教学内容的丰富性与教学形式的多样化。三是借助于电子图书馆向学生传递各种先进的医学科技知识,利用电子图书馆与互联网的强大功能,为学生提供一种新的图书资料检索渠道。实现医学教学模式创新与教育理念的更新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逐渐深入及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医学教育模式也在不断转变。但是在转变过程中,由于教师受到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颇深,并不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完全改变其落后的思想,学生在大多数情况下依然属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对于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提升并不明显。因此,医疗科技的发展应进一步加强对医学教育模式的创新,改变传统医学教育中的教育理念,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将先进的医疗科技知识及技术传授给学生,为学生提供图文并茂、丰富多彩的交互式人机界面,真正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激发学生进行医学学习的兴趣,为我国医疗事业培养更多更优秀的人才。此外,现代科技革命尤其是医学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新知识和新技术手段的涌现一方面更加依赖于创新思维,另一方面也激励着医学教育更加注重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创新思维的形成与医学科技发展情况存在密切的关系,医学生是未来医学事业进步及医学技术、医学新知识发现的重要力量,加强其创新思维的培养对于我国医学新知识及新技术更新周期的缩短具有重要作用。所以,在医疗科技逐渐进步背景下的医学教育中,应当更加重视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建立以创新思维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也就是说,不仅要向学生传授一定的医学理论知识,还应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引导。比如通过数学建模的方法预测疾病的研究,就是在原有医学知识积累的基础上实现的创新:通过建立疾病和指标之间的数学模型,再借助于计算机的计算与处理能力来进行医学现象的预测,从而发现医学中的一些发展规律。这就要求研究者具备一定的发散思维能力,能够很好地将数学计算与应用技巧应用于医疗当中。培养医学专业人才的团队合作与创新精神首先,医学科技创新思维的提出往往来自团队的智慧。在当今快速发展的医疗科技背景下,医学知识的更新速度十分快,若医学研究失去群体意识,或者是医疗人员之间不具备一定的社会联系,每一个独立的医疗人员个体是无法完成重大科研成果的,紧紧依靠某个人个人的能力是几乎不能处理好当前复杂的医疗问题的,还是需要团队的支持、帮助与合作,由团队共同进行协调,发挥开发团队应变能力和持续的创新能力,依靠团队合作的力量创造出更多的医学奇迹。因此,在医疗科技发展条件下要加快培养医学专业人才的团队合作与创新精神。其次,医疗科技的进步促使不同区域、国家之间的医疗专业人才合作,现代科技革命尤其是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使合作更加突出,联系更加紧密。因此,要进一步加强医学教育中对学生的团队合作创新能力培养。最后,在现代医疗科技影响下出现的医疗知识大爆炸时代已经到来,未来更多的专业性研究成果、专著、产品等都不能完全由某个个体单独掌握,而是需要在团队合作的基础上共同开发,才可能更好地解决各项疑难医疗问题。

3结论

学校科学教育论文范文 第10篇

孔丘(公元前551~前479),中国春秋末期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字仲尼,世人尊称孔子。春秋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先世为宋国贵族,后没落。春秋时期是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历史时期,官学衰废,鲁国成为文化的中心和私学的发祥地。

孔子少时“贫且贱”,年 15岁立志求学,通过私人传授,博习诗书礼乐。年轻时曾在鲁国执政大夫季氏门下任管牛羊、仓库的小吏。约30岁,在曲阜城北设学舍,开始私人讲学。颜渊、曾点、子路等是最早的弟子。50岁任鲁国中都宰,继升司寇,不久去职,率弟子历游宋、卫、陈、蔡、齐、楚等国。志欲改良时政,复兴周礼,尝说:“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论语阳货》),然终不见用。在外14年,68岁重返鲁国,政治上仍不得志,乃专力从事讲学和著述,直到逝世,弟子达3000人,身通六艺者70余人。孔子是中国第一个创办大规模私学的教育家。死后葬曲阜城外,弟子们在墓旁守丧 3年,分别时痛哭失声。子贡不忍离去,又独自留居 3年,称颂:“夫子之不可及也,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子张》)。

艺术孔子在当时已有“圣人”之称,自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经过孔子整理传授的儒家经典——五经,被定为必读的教科书,儒家学说由此成为中国封建文化的核心,对整个封建时代的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起着指导的作用,从积极方面和消极方面都给中国文化教育的发展以极其深刻的影响。 记载孔子生平事迹的《论语》一书,共二十篇,四百九十章。该书是孔子的弟子在其死后根据他平时的讲话记录整理而成的。孔子大约从二十岁就开始从事“循循善诱”和“诲人不倦”的教育工作,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整套教育理论和教育方法都包含在《论语》里。所以《论语》是研究孔子教育思想最好的、最原始的、最权威的材料。孔子的教育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教育思想体系中的宝贵遗产。所以对孔子的教育思想进行解读对我们的教育实践的指导和教育理论水平的提升都将大有裨益。因此本文主要是以《论语》中孔子的言论为原材料,以他对学生和教师的要求,以及如何处理师生关系这三方面作为切入点,浅析孔子的教育思想。

一、对学生的要求

具体可分为几个部分:

首先孔子强调学生要端正学习态度和明白学习的意义。这在其对宰予,冉求,颜回三名弟子的评价中可得到充分的验证。冉求曰:“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雍也篇》)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朽也,于予与何诛?”(《公冶长篇》)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为政篇》)这三则材料很明显地告诉我们,孔子对学生的学习态度是非常重视的。冉求在学习上遇到“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困惑时,孔子告诉他,所谓“心有余而力不足”,是走到中途而力尽而止,现在你不是因“力不足”,而是固步自封自动停止前进。这就是勉励冉求端正学习态度,宰予虽伶牙利齿,天赋较好,但却无疾而昼寝,不好好学习,不注意自己的学习态度。这令孔子极为反感斥其为“朽木”;颜回虽反应不快,老师讲的道理要经过长时间的琢磨才能明白,但孔子却很欣赏他对学习一丝不苟,持之以恒的态度。孔子认为只有端正学习态度才能积累知识,才能在成就上超越前人。他说:“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子罕篇》)端正学习态度与明白学习的意义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因此孔子说:“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阳货篇》)学生子夏亦认识到:一个人只要“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子张篇》)就可以成为有仁德的人。总的来说,孔子认为只有端正学习态度和明白学习的意义才能使人获得知识,提高能力,和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孔子这种从学生的主观意识出发使学生自己认识到学习的妙处的教育思想,对我们今天进行教学有重要借鉴作用。

其次,要求学生做到全面发展,从各方面提高自身的素质。在当时就是要学生在诗、书、礼、御、乐、射等方面都加强学习。在孔子的熏陶下,许多弟子都是全面发展的,如颜渊、子夏等。孔子主张学生要通过《诗》,“乐”来培养他们自身的道德情感,从而达到全面发展的目的。他认为:“《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所谓“兴”,就是使人感奋起来,警醒起来;所谓“观”,就是使人交融情思,有利团结;所谓“怨”,是可以讽刺或批评在上者的不良倾向,这些就是以诗教为手段提高学生的全面发展。孔子强调一个人的成长要“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泰伯篇》)他听《武》,说它“尽美而未尽善”;而听《韶》则称其“尽美尽善”。他相信音乐既可以激发学生的感情,提高学生的精神境界;又能使之从中得到美的享受和对善的陶冶。因此,学生想全面发展,“诗”与“乐”的学习是必不可少的。孔子要求学生重视道德教育达到促进真善美的合一。这就要做到“刚,毅,木,讷,近仁”(《子路篇》),“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里仁篇》)此外还要求学生 “非礼勿视、非礼勿所、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篇》)从而使到自己达到全面发展成为当时的“君子”。今天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学科之间的互相联系,互相渗透已成为一种自然趋势。知识结构单一化的人才已不适应社会的要求,只有全面发展的人才才能承担建设社会的重任。孔子要求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对我们今天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教育体系,有丰富的借鉴意义,值得我们去研究和探讨。但我们必须看到,孔子要求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存在不少错误和缺点。如孔子只重视人的道德修养方面而不重视生产实践。弟子樊迟请教园艺,他却骂他“小人哉”,这就抑制学生真正做到全面发展,对此我们要加以辨别。

再次,要求学生好学。孔子认为人们的知识来源于学习。虽然,他也说过“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阳货篇》)“唯上智与下愚不移”。(《阳货篇》)但这些只是一个学习者拥有的先天条件。孔子强调知识的获取靠的是后天的不断努力,学生要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孔子说“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述而篇》)这就证明其先天条件并不是“上智”,但他好学, “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公冶长篇》)。他对学生的要求就是要自主学习。因此他赞赏的学生颜回:“有颜回者好学,不幸短命死矣,今则亡也”。(《先进篇》)子贡问:“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孔子极坦诚地说:“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公冶长篇》)可见,孔子非常注重自主学习。他认为如果有好学的精神就会“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飞焉。”孔子曾赞扬弟子颜回以学为乐,说:“贤哉曰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篇》)孔子也认为“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孔子及其弟子“弹琴”、“鼓瑟”、“弦歌”的记载比比皆是。因此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篇》)这形象地说明好学是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的动力。

但怎样才能做到好学呢?

《论语》中有明确的答复。首先是要做到反复学习,“温故而知新”,在温习旧知识时,得到新的体会,再“学而时习之”。学生子夏对此有较深的体会,他说:“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子张篇》就是每天要增长新的知识,每月又不要忘记所学到的技能,便称得上是好学了。其次要将学习与思考有机的结合起来。在孔子看来“学”是学习别人的经验和从现实生活中学到的东西通过思考加以消化使之成为自己的知识。但这种关系是互动的,并不是以某一方面为重的,所以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只是学习前人,即一味读书,却不思考,就会受骗;一味思考,却不读书就危险了。孔子亦说:“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好学也”。这不是把吸收作为思考的前提,而是吸收中就应包含思考,即在学习中思考,在思考中学习。他又说“不日好之何之何者吾未知之何也已矣。”(《卫灵公篇》)孔子的学生子夏对学思的关系深有体会,说:“博学而笃志,却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篇》)完美地实践孔子的要求。孔子在认识和处理学与思的辩证统一关系时,强调学思一致。他意识到学生的认识活动是以接受前人的知识为主,以间接经验为主。这是难得可贵的,他是运用辩证法来解决教学中各种矛盾并应用于实际教学的第一人。我们也要看到他在学习前人的思想结晶时,明确要“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述而篇》)过分强调在旧基础上发展,表明孔子的教育思想中还存在缺乏创新的一面。这也是我们在研究孔子的教育思想时要加以注意。

二、对老师的要求

《论语》中有关教学的言论极多,表明了孔子对于教师的要求甚高,而其中的许多要求对今天的教师依然有指导作用。本文把孔子对老师的要求大致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以学生为本,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孔子要求教师承认教育对象有差别的事实,进而要求教师悉心研究自己的'教育对象,逐个了解学生的品格、智力、才干等。在孔子看来所谓学生并不只是受教育者,而是一个能与传道者结合在一起的实体。他提倡“当仁不让于师”(《卫灵公篇》),即在真理面前,老师不应让学生屈服于自己。以学生为主体,就要做到不完全凭借人为的规定来判断师生的名分。他更加鼓励学生在老师面前不要谦让甚至有时候学生也可以做老师,“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也”(《为政篇》)。孔子对学生主体地位如此重视,如此平等地对待学生,在当时等级深严的社会是难得可贵的。孔子这种以学生为主的教学理念,使他能够获得学生的尊敬。由于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以学生为主体,他对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非常慎重。孔子说“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患,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思义。”(《季氏篇》)孔子认为这“九思”对教师非常重要,只有遵守了才能慎言、慎行,做到充分重视学生。

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就要做到因材施教。孔子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雍也篇》),即具有中等以上才智的人,可以给他讲授高深的学问,在中等水平以下的人,不可以给他讲高深的学问。这是孔子在智力上认识到不同的学生是有差异的。他对自己的学生进行授教时就充分注意到这一点,这在孔子与子贡的谈话中可得知。子曰:“女与回也熟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公冶长篇》)颜渊能“闻一知十”,端木赐只能“闻一知二”,此外“闵子待侧,喑喑如也;子路,行行如也;冉有、子贡,侃侃如也”。(《先进篇》)这些都是孔子在教学时发现的。孔子认为只有注意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师才能对症下药找到培养学生的最佳方法。孔子这种以学生为本,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的教育思想,是今天我们在教育上所提倡的,只要我们克服其教育思想中的弊端,就能达到古为今用的目地。

其次,教师要以身作则,不断学习。孔子认为每一个教师都应该不断学习,才可以做到“诲人不倦”。他刻苦看书以至“韦编三绝”,为学“乐”而“三月不知肉味”。(《史记 孔子世家》)教师要以身作则首先要对自身的学识有充分的认识。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篇》)即是承认自己所不知道的,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不断学习。孔子对自己的知识就有一个充分的认识。他说:“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述而篇》)孔子对教师学识的认识是“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在《论语》中,对教师的要求集中在如何提升教师的素质上。“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有何于我哉?”(《述而篇》)就是说把所见默默地记在心里,努力学习而不厌倦,教导别人而不知疲倦,这是孔子对教师最根本的要求。孔子要求学生好学乐学,自己就“好古敏求”,“学而不厌”;他要求学生“不耻下问”,自己就“每事问”,虚求教;他要求学生确立志向,自己就“十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身为教师,孔子始终保持“学如不及,犹恐失之”(《泰伯篇》)的忧患意识。这种以身作则的学习精神,使他发出了“朝闻道,夕死矣”(《里仁篇》)的感叹,这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早晨知道真理,即使晚上死了也值得”。孔子这种学习精神给他的学生带来极强的震撼力,颜渊经常感叹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赡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未由也已”。(《子罕篇》)就充分说明了孔子这种以身作则,不断追求进步的学习精神使学生不敢丝毫放松,也使到孔子的学识能够不断随社会的发展而更新,成为一个优秀的传业授道者。这种教育思想正是一名教师所必需拥有的,在他所处的时代有这样的思想是非常不简单的。

再次,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运用各种教学方法。作为一名教师就必须要有良好的教学方法,这样才能在最短的时间里让学生接受最大限度的知识。孔子创造的教学方法至今仍然散发着无穷的魅力。在《论语》中就有很多教学方法方面的言论。例如及时启发,孔子认为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前提下,应该根据学生思维的开展及时进行启发。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述而篇》)即不到学生想求明白而不能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学生想说而说不出的时候,不去启发他;就不要再教他了。此外孔子亦说到:“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卫灵公篇》)又说:“言之未及而言,谓之躁,言及之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季氏篇》)孔子这些言论就是要求教师抓住学生思考的适当时机对学生进行启发。如因材施教,孔子在进行授教时充分注意到这一点,他说:“力不同科,古之道也”,就是阐述因材施教的最好理念。如循环渐进法,子贡问孔子:“何为斯可谓之士矣?”孔子并没有直接告诉他,而是在启发子贡的基础上,逐步开启他,孔子告诉他,首先是“行已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 ”,其次应该“宗族称孝 ,乡党称弟 ”,再次应该“言必信,行必果”。(《子路篇》)孔子认为培养学生接受知识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就需要有一个循环渐进的过程。此外还有善于适时评价、学思一致等教学方法也是具有独到之处的。相传孔子的弟子有三千,在《论语》的记载中,可证明为孔子学生的有三十多人,后来许多学生都成为政治、文化上有影响的人物,这个客观事实说明了孔子在教育上的巨大成就。因此,本文认为孔子在长期从事教育工作,在教学实践,教学方法上总结出的一些可贵的经验,是值得我们去学习和借鉴的。

三、如何处理师生关系

孔子认为教学就应该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只有做到师生和谐相处才能达到教学交融,要达到这种境界就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师生之间做到共同学习,相互促进。孔子认为知识是学无止境的,他提出“当仁不让于师”(《卫灵公篇》)即在真理面前,对老师也不必让步。作为教师不要高高在上,他说到:“三人行,必有我师 ”(《述而篇》)就是要教师放下架子,正是有这样的认识才使他们的师生关系非常融洽,也就达到了共同促进。例如孔子说:“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逐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不愚” (《为政篇》)这就是他从弟子颜回身上学到勤思的妙处。再如子夏想知道《诗经 卫风 硕人》中诗句的含义,他问得很有深度,对孔子有很大的启发,孔子没有隐瞒自己在这方面的薄弱,而是对子夏说:“你能举一反三,我可以和你讨论诗了”。即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绘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等言《诗》已矣。”(《八佾篇》)这就是互教带来的共同促进。孔子能承认比他小四十四岁的子夏在学问上对自己有帮助,说明他确实做到与学生共同学习,相互促进,实践了其教育思想。孔子这种行动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他以实际行动说明,如果教师对学生抱着共同学习,相互促进的思想就能提高教学效果,同时也能提高教师的修养从而达到促进师生关系发展的。孔子这种可贵的教育思想,我们应予以肯定并加以吸收。

其次,提倡坦诚相待,真诚相交。子曰:“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近也。”(《述而篇》)又例如他对子颜曰:“存用我的,则将行道于世,不用我则将藏道于身,这只有我和你能够做到”即“用之则行,言之则藏,惟我寸尔有是夫。”(《述而篇》)这已不像师生间的谈话,而完全是平等的朋友之间的谈心了。学生“伯牛有病,子问之,自犏执其手,”感叹说:“之之,命夫矣!斯人也而有斯疫也。”(《雍也篇》)又如颜曰死,孔子哭之恸,从者曰:“子恸矣?”曰:“有恸乎?非夫人为恸而谁为?”(《先进篇》)

“敬人者,人恒敬之;爱人者,人恒爱之。”孔子对学生坦诚相对,真诚交往。所以学生对孔子更是倍加尊敬。有人毁谤孔,子贡就说:“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逾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人虽欲自绝,其何伤于日月乎?多见其不知量也。”(《子张篇》)而这就是师生坦诚相对的表现。对孔子在言行上出现的错误,学生也能指出,这使到孔子在弟子中间的形象是“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述而篇》)正是孔子对学生的深厚感情使弟子对孔子真诚交往,不离不弃,师生之间能够融洽相处教学相长,同时也成就了孔子在中国教育史上“至圣先师”的地位。

综上所述,《论语》中孔子的教育言论虽分布在各章里,但将它们归纳出来,能清晰地看到孔子的教育理念。孔子作为一位终生奋斗不息的教育家,不仅培养了大批人才,而且创立了完整的教育思想体系。其教育思想,在古代漫长的年代里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然而孔子只重视人的道德修养方面而不重视生产实践,缺乏创新,只侧重个人道德层面的提高,其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所谓的“君子”,但这种“君子”是当时剥削阶级的维护者。所以任何夸大或美化孔子的贡献是不对的,但无视他的成绩也是错误的。因为孔子教育思想中有许多精华,如何更好地研究他,吸收它,并将它进一步发扬光大,是当前教育界的一大任务,也是孔子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必须继承自己的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继承孔子教育思想的积极方面,让其在新世纪再放异彩。

参考文献

〔1〕.中华孔子研究所编.孔子研究论文集〔C〕.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7.

〔2〕.匡亚明.孔子评传〔M〕.山东:齐鲁书社出版.,1985.

〔3〕.王兴.论语.仁者的教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4〕.蔡尚思.孔子思想体系〔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

学校科学教育论文范文 第11篇

一、树立生命教育理念

理念是行为的先导。教师是否具有生命教育理念决定着生命教育的成败,换言之,如果教师没有生命教育理念,是不会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实施生命教育的。所以,教师要首先树立生命教育理念,重视生命教育,这样才能自觉承担好生命教育的重任。我就是这样做的。例如,备每一节课时,我都要认真找出书本知识与生命教育的契合点,然后结合学情确定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为课堂教学中更好地实施生命教育奠定基础。在教学中,我总是努力创设富有生趣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画中、在做中、在玩中,体会学习的快乐和生命的真谛。例如:进入期末复习的第一节课,我没有像其他教师那样,先带领学生回顾教材中的知识要点,再让学生做相关的习题。而是让学生拿出我让他们课前准备的学具:一张空白A4纸、一把小剪刀、一支铅笔、一块橡皮、各色彩笔、各色彩纸。当学生按要求摆好学具时,我请同学们做好,认真听我布置学习要求。要求是这样的:用铅笔在空白A4纸上画出“地球表面五带划分示意图”,示意图上有五带分界线,在图左侧分界线对应处标注相应的纬度;在图右侧五个温度带所对应的区间表明温度带名称,并写出对应的气候类型及气候特征;在五带区间内,用彩笔画上植被(典型代表植物);将各温度带中典型的代表动物用彩纸剪出,可贴着对应的温度带内,也可放在一旁备用。写、画、做时,可以看书、可以同学交流,也可以问老师。完成以上任务后要写出做后感,包含所学到的知识、学习体会、生命感悟三个方面。时间是二十分钟,二十分钟后淘宝,即到各同学处欣赏他们的杰作,时间是五分钟,五分钟后回到自己的坐位,完善自己的作品,时间是三分钟,最后,轮流到台前描述自己作品中的知识信息,朗读做后感。这本是我对复习课创新的一种大胆尝试,令我高兴的是效果出奇的好,同学们全情投入,热情交流,争抢着到前面展示自己的作品,不仅对所涉及的知识解说的清楚明白,体会感悟更是深刻。有的说:生命本身就是奇迹,无论什么样的条件都有生命的存在,如南极企鹅、北极熊;有的说:生命是美好的,世界因生命而精彩;有的说:生命是顽强的,狂风暴雨阻挡不住生命生生不息;有的说:生命是有价值的,树木防风固沙、鲜花装点大地……就这样,一节课,同学们复习巩固了三节课的知识,还深刻领悟了生命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二、尊重学生生命情感

教学中,我关注学生差异,针对不同基础的学生,设计不同的问题,并给每名学生展示的机会,使每一名同学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快乐及自身的长处,从而悦纳自己,自信、阳光。我多采用情境法、探讨法、趣味法教学,使学生自主参与学习过程,让学生在研究发现中掌握知识,提升技能;在体验感悟中升华情感,彰显生命情怀。

三、融合生命教育于地理知识之中

地理学科包含地球表面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及其相互关联、相互作用产生的信息要素。可见地理学科蕴含丰富的生命要素,在地理教学中实施生命教育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地理教师要充分挖掘地理教学中的生命素材,积极有效的实施生命教育。在学习《海陆变迁》一课时,我请同学们结合实际谈谈地球与人类、地球与生命、地球与自身的关系,同学们各抒己见,争先恐后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他们的共同观点是地球是人类的家园,地球上的一草一木,我们都应爱护;地球开启了生命之门,然而沧海桑田,物是人非,所以生命是不可逆的,我们应该珍视生命;地球是我的栖身之所,我是地球的建设者,我是有价值的……在学《自然灾害》相关内容时,我让同学们自由交流自然灾害———地震、台风、泥石流等给我们带来的灾难及启示。同学们在交流中进一步认识到自然灾害的破坏力之大,对此人们应该积极防御,学会自我保护,学会遇险逃生……这种将地理知识与生命教育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在获取地理知识的同时懂得了生命之真谛。教育是生命主体———“人”的教育,所以教育必须直面生命,只有将学科知识与生命教育融为一体,才能使知识富有生命,使生命富有内涵。

学校科学教育论文范文 第12篇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现代化建设水平的不断发展与我国国民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在国民生活中对于精神层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中,精神文明的建设也十分重要。而民族音乐是我国建设精神文明方面的重要内容,对于满足我国广大人民群众日益提高的精神文明需求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但是我国目前在民族声乐教育方面还存在着较多的不足,需要我们不断创新与发展我国的民族声乐教育体系,促进我国民族音乐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民族声乐教育;发展和创新;策略

一我国民族声乐教育发展现状

为了适应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国教育体制也经历了多次的改革。近些年来我国音乐教育取得了显著的进展,相应的民族声乐教学的质量也大大提高,高校民族声乐专业学生的数量也明显增多。在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之下,我国社会对于民族文化的重视程度也不断提高,除了传统的声乐专业院校之外,一些综合性的艺术高校,以及相关高职高专院校在音乐系中也设立了民族声乐专业。在现代高等教育体系中加入民族声乐专业,有利于推动我国教育改革的进程,也有利于声乐教育规范化和专业化程度的提升。我国教育相关部门对于民族声乐演唱音响制品,以及教学教材的管理日渐规范化,这也为我国民族声乐教育质量的提高创造了坚实的基础。

我国的音乐专业院校中正式有民族声乐教学活动,开始于二十世纪中期,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我国民族声乐教学系统越来越完善,民族声乐教学也取得了值得为之骄傲的成果。经济全球化之下的文化交融碰撞,使得多元化的社会文化,已经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这在一定程度上为我国民族声乐影响范围的扩大提供了巨大的机遇,与此同时,也带来了一些全新的问题,西洋唱法和中国传统的民族唱法如何进行取舍和交融,自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就争论不断。要在继续和传扬民族唱法的基础之上,借鉴其它音乐文化对我国的民族音乐体系进行完善。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之下,学生对于国外音乐的了解要多于民族声乐,长此以往将造成中国传统民族声乐后继无人的尴尬局面。此外,我国民族众多,让学生学习民族声乐也有利于完善传统声乐教学基础,提高对声乐唱法的辨别能力,促进学生声乐综合素质的提升。针对传统声乐教学忽视民族声乐本土性特点的情况,必须要对此进行改革和完善,促进我国音乐教育的规范化发展。

二促进我国民族声乐教育持续发展的对策分析

(一)切实转变民族声乐教育观念

对于我国民族声乐教育事业的发展来说,首先需要相关教学人员在实践教学中,不断根据实际需要来转变教育理念,要树立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民族声乐教育价值观,对过去民族声乐教育过程中的错误观念要积极改正。根据实际的发展需要,应当从以下方面来进行相关教育理念的转变。

(1)在民族声乐教育中,要与我国传统民族声乐理念相结合我国的民族声乐经历了一个十分漫长的发展历程,从原始社会至今,我国的传统民族音乐,在我国的民族文化与社会氛围中深深的扎根,在广大劳动人民的实践中,我国传统民族声乐理论,已经建立起了相对成熟完整的理论体系。但是,在近现代的民族声乐教学中,我国音乐领域中存在着比较严重的民族声乐唱法“洋土之争”,在这一情况下,我国传统民族声乐的相关理念与理论,在民族声乐教学中逐渐被忽视。但是实践证明,我国民族声乐教育事业想要实现健康持续发展,想要与我国的实际情况相适应,就需要立足于我国社会的实际情况,要扎根于我国的传统文化当中,从我国广大劳动人民历史数代人不断探索而成的传统民族声乐教学体系中吸取营养。这是保证我国现代化民族声乐教学与我国实际情况相适应的重要保证。

(2)在民族声乐教育的过程中要坚持多元化发展的理念随着世界各地区经济联系的不断紧密,在精神文明领域,我国与其他国家或地区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在民族声乐方面也同样如此。立足于多元化的理念,坚持各文化民族声乐的平等是在新时期下发展我国民族声乐的重要途径,通过吸取其它民族文化中的优秀部分一方面能够促进我国民族声乐教育与经济全球化的社会状况相适应,另一方面也能促进我国民族声乐教育事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因此,在实际情况中,一方面需要教师能够在教学内容中体现多元化的理念,不断引进各种各样的民族文化,另一方面学生也需要坚持平等对待每一种文化的原则,积极从其他文化中汲取长处。

(二)加强课程设置的改革

在民族声乐教育发展中,还需要对相关课程进行合理的设计工作,保证教学内容结构组成的科学性,需要从以下方面进行。(1)改革课程设置应该遵循的原则在民族声乐教育的课程设计中,首先需要坚持实践第一的原则。民族声乐的教学活动与其他理论性课程有着比较大的差别,它要求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过程当中,教学的根本目的不是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理论知识,而是帮助学生在声乐唱法、技巧方面很好的表现储量。因此,就需要在民族声乐教育中注重对实践性教学内容的安排,通过理论结合实践来促进学生相关知识技能的掌握。其次,在课程设计中要坚持综合性的原则。就是指在民族声乐的教学中,不仅仅需要对学生的相关实践能力进行培养,还需要对学生的相关乐理知识、舞台表演技巧等内容进行全方位的培养,这是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基本条件。最后,在民族声乐教育的课程中还需要重视系统性的原则,民族声乐的相关知识方面涵盖着比较多的内容,想要在教学过程中提高效率就需要保证教学活动的系统性,保证课程设置的合理连贯。(2)建立完善的民族声乐课程体系在完善的民族声乐教育课程体系中,应当从民族声乐的理论体系与民族声乐的表演课程进行课程体系的安排。从理论教学方面,需要对民族声乐发展历程、民族声乐表演理论等方面入手来进行课程理论的教授,需要注意的是在理论教学方面,不仅仅需要对我国传统的民族声乐理论进行教学,还需要对其他国家或地区中,具有代表性的民族声乐理论知识进行扩展,通过中国传统民族声乐理论知识,与其他民族传统声乐理论知识的结合来开拓学生的视野,从而,为学生完整的民族声乐理论体系建立提供必要的帮助。在民族声乐的演唱课程方面,需要相关管理人员正确认识到民族声乐教育过程中实践演唱课程的重要性,在教学基础设施与教学内容的安排上要体现出对实践表演课程的重视。其次,在实践教学的安排中,要保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因材施教。

(三)加强民族声乐教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

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声乐素质,在教学过程中除了传统的声乐知识之外,也要注重学生其它相关知识的学习。教师要注重民族声乐教学与其他学科之间联系的建立,提高声乐教学成效,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经济全球化推动了世界文化的交流,各国之间文化的融合对于传统的教育体制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与此同时也为人才的培养创造了机遇,在此背景之下我国需要加快民族声乐教学的改革进程,转变传统的声乐教学理念,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以及丰富多彩的声乐教学形式,帮助学生构建起完善的民族声乐知识体系,为其专业素质和专业能力的提高提供必要的基础。民族声乐与历史、文学、哲学等学科紧密相关,没有人文知识的铺垫,民族声乐只是个空壳,学生也无法理解民族声乐表达的情感以及体现出来的历史沧桑感,因此,相关教师在声乐教学中要注重与其他学科的融合,不断对民族声乐专业学生文化视野进行拓宽,培养学生的审美品位,提高学生的文化内涵,使学生在民族声乐的学习中,可以了解到作品深层次的内涵,促进其声乐创造力和表演能力的提高,这也是现代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

三总结

民族音乐是我国精神文明体系中的重要内容,民族声乐教育对于国民精神生活需求的满足,国民综合素质的提高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必须立足于实际情况,做好民族声乐教育的发扬,通过在民族声乐教学活动过程中不断更新教学观念,完善相关民族声乐教学课程的设置,立足于我国传统民族声乐的理论体系与实践经验,结合其他国家或地区的优秀民族声乐理念,来丰富我国民族声乐的教学内容,在实践中不断加强民族声乐教育与其他学科的紧密联系,从而更好为我国民族音乐的普及与发展培养更多的高素质音乐人才。

参考文献

[1]陈丽艳.探索高等音乐院校音乐教育专业声乐教学的改革与实践——民族声乐教学今日的改革与创新[J].音乐生活,20xx(1):82-83.

[2]李抒丹.新时期文化视域下高等民族声乐教育教学的多元化[J].艺术研究,20xx(1):144-147.

学校科学教育论文范文 第13篇

中学化学教学应以提高和发展学生的科学素质为中心,这是时代的要求。本文试就中学化学教学中的科学素质教育的内容作一初步探讨。

1.让学生牢固地掌握化学学科的基本知识

科学知识在构成科学素质五要素中起着基础作用,它是人类世世代代积累和传递下来的宝贵遗产,它是今后学生从事科学工作和其他工作的基矗因此,在中学阶段通过化学课程的教与学的活动,要让学生牢固地掌握化学的基本知识。

化学知识是发展学生科学素质的基础,但化学知识总量大,应该选择那些对学生认识世界、面向社会以及自身发展来说是必不可少的、最基本的、最典型的关键性知识让学生学习。这些知识主要有:①最基本的化学现象和事实、最普遍的化学常识及科学史知识。②化学计量系统,化学用语,命名法。③最重要的化学概念和最根本的化学原理,包括溶液理论、气体定律、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化学反应热力学、化学反应动力学。④典型金属、典型非金属、过渡元素、稀有气体以及有关的化合物知识。⑤无机化学、有机化学、核化学、生物化学、环境化学、地球化学、化学分析、化学合成。⑥化学与社会、化学科学新进展、化学的未来发展方向。包括化学在日常生活与生产中的重大应用以及与当前社会发展与生活密切关联的问题。

2.培养、发展学生的科学能力

在化学教学过程中,科学素质教育的第二个方面应该强调培养、发展学生的科学能力。科学能力应是科学素质教育的核心。因为,从社会的生存和进步来看,这种能力的重要性远远超过对具体科学概念的掌握,不论这些概念有多么重要。笔者认为,科学能力应是获取科学知识和探索科学新知识的能力,自然科学方法论是培养学生科学能力的依据,科学能力的形成过程是在科学知识的教与学的过程中形成的,教师采用各种不同的教学方式和手段组织学生学习各种科学知识,训练学生的科学能力。

科学能力是一个属于能力范畴的概念,其包括的内容比较广泛,如有观察、思维、想象、实际操作和创造能力等,但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应着重注意以下五个方面的能力培养。

(1)实验能力(包括观察能力)

观察与实验能力是科学能力的基本要素,是一种全面的综合能力,包含相当高的独立探索能力和创造性。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把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具体化为以下几个方面:①按一定的认知目的安排观察或实验的活动。②让学生独立地完成观察与实验。③使学生学会如何记录、分析、观察和实验所得的资料及数据,导出正确合理的结论并进行报告。

(2)思维能力

思维是智力的核心。思维能力包含的范围很广,化学学科知识的特点非常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能力,也非常有利于培养他们对事物进行对比、类比、逻辑推理的能力。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利用有关化学知识的特点,进行相关的思维能力的培养。例如,进行碱金属族元素教学时,利用该族元素具有相同核外电子数的特点,在已知钠元素的性质后,可以演绎推理出其他元素的性质,培养学生演绎思维能力。同时,利用它们具有不同的电子层数,又可以进行各元素性质的对比,找出它们性质的异同点,培养学生的对比能力和分析能力等。

(3)自学能力

自学能力是一种较高要求的科学能力,是建立在观察、理解、思维、记忆等能力基础上的一种比较综合的独立学习的能力,它是多方面能力的综合。使学生具有自学能力,能独立地获得和探求新知识,这是教育的最终目标之一。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可以具体化为以下两个方面:①重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教给学生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②着重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训练。

(4)理解能力

理解能力能反映学生科学能力好坏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学生学习、消化知识,不断扩大知识范围和增大知识深度,以及提高自学能力所必不可少的能力。在中学化学的教学实际中,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应帮助学生和要求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时能做到:①掌握所学化学概念和规律产生的背景或实验条件和现象。②掌握所学化学概念和规律的确切含义,会分析物质发生变化时的原因。③掌握所学的化学知识和其他化学知识的联系、区别。④掌握所学的化学概念和规律的成立条件和应用范围,且会依据对基本概念和规律的解释作出正确的推断。

(5)创造能力

培养学生创造力也是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未来社会需要更多的创造型人才。人人都具有创造能力,只是程度高低不同而已,创造能力能通过教育和训练予以提高。创造性的思维能力是创造能力的核心,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在教学实践中,应该有意识地使用创造教育的教学模式,组织学生进行学习活动,从而培养创造性的思维能力。②注意创造性思维的发散性特点,培养学生善于对已知事物进行怀疑和再思考,能够打破习惯性思路,提出几种另外的解决问题的办法。③注意联想能力的培养。由于化学学科知识的特点,有利于培养学生类似联想、对比联想、因果联想等能力。④注意利用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在丰富多彩的兴趣小组活动中,让他们有机会充分施展才能和创造性。

3.教给学生科学方法

科学方法是人们在科学研究中所遵循的途径和所运用的各种方式及手段的总称。掌握科学方法无论从学习知识的角度或者从发展能力的角度来看都是非常重要的。在中学阶段,要求学生掌握科学方法是有一定难度,但教给学生普通的自然科学方法是很有必要的。在化学教学过程中,通过采用下列程序来训练学生的科学方法:

(1)搜集有关资料、文献和数据

观察,实验,条件控制,测定,记录。

(2)分析、研究和处理有关资料、文献和数据

资料和数据的处理(表格化、方程化和图线化),分类。

(3)得出规律性结论

科学抽象,发现规律,模型化,提出假设,验证假说(得出结论、形成概念)。

4.促使学生逐渐形成科学意识

笔者认为,科学意识包括两重意义,一是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自然科学观。二是在日常生活中,遇到实际问题,要有科学意识的进行对待、处理或解决。

辩证唯物主义的内涵丰富,在化学教学过程中,不要求学生系统掌握辩证唯物主义的原理,但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时,可以促使学生形成很多唯物主义的观点,这是化学科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具有的特点。例如,可以促使学生逐渐树立起物质第一性的观点,树立起尊重事实的观点,树立相信科学、反对迷信的观点,树立为科学而不断探索、不断奋斗的观点等。

促使学生形成化学科学意识,这也是化学素质教学的一个应重点加强的方面。我们的教育最起码应做到:一个受过中学化学教育的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遇到化学问题时,不要求他们能说出问题的原因,但应具有知道这是化学现象的化学科学意识。就好比说,一个公民走在大街上,看到汽车后面排出尾气,他应该意识到这些气体会污染空气。

要促进学生形成化学科学意识,最主要的手段应该是让学生参与实践,理论联系实际。可以采取活动课的形式,让学生亲身经历周围环境中存在的化学问题,让学生形成化学能给人类带来利益的观点。同时也应告诉学生,如果不合理地利用科技成果也会给人类的生存环境及社会生活带来消极影响。

学校科学教育论文范文 第14篇

摘 要:

英语已从一种工具变为一种思想、一种知识库。针对中国学生学习外语效率低下的现状,文章剖析其深层原因并提出以人为本的新思路,调动学生对外语的积极性。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对英语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英语教师亟需更新观念,学会使用现代化手段进行教学。

关键词:

现代英语教学;素质教育;以人为本;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现代化手段

1. 英语已从一种工具变为一种思想、一种知识库

现在世界上说英语的人越来越多。作为国际交往的语言,英语的作用很大。在联合国,英语是几种通用语言之一,且被使用得最多。在国际航空、航海和体育界,英语是不可缺少的交际工具。在国际贸易中,英语也是最重要的媒介,连西德和日本的出口工业都要用到它。在科技界,英语也是国际性语言。

人类彼此间的交往随着国联互联网的普及而越来越方便,越来越频繁。各个国家、各个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科技交流和信息交流已成为人类生活的一个须臾不可缺少的重要方面。外语学习、外语教学特别是英语教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

诚然,语言的本质是工具,但人类在进步,时代在发展,社会在前进,外语已从一种工具变为一种思想,一种知识库。没有掌握外语犹如缺乏一种思想,缺少了一个重要的知识源泉一样。多学一种外国语,等于在本来没有窗的墙上开了一排窗,你可以领略到前所未有的另外一面风光。从这个意义上说,学会一门外语不但是多了一双眼睛、一对耳朵和一条舌头,甚至还多了一个头脑。

从学习者的认知角度来看,因为语言是人类思维的工具、认识世界的工具,掌握一种语言也即掌握了一种观察和认识世界的方法和习惯,而学习另外一种语言就意味着学习另外一种观察和认识世界的方法和习惯。在当前人们津津乐道于素质教育的话题时,更应当看到外语教学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必然产生重大影响。

现代英语教学不仅仅局限于教学生课本上的东西,而是要通过教课本上的知识让学生了解这个世界发生过什么,正在发生什么学生不仅仅是学几个单词、会几篇课文、考试过关就意味着在学英语,而是通过对英语的学习,让他们拥有掌握更多知识的神兵利器,犹如给盲人带来了光明,给残疾人送去了轮椅。人们可以通过学习英语了解更多外国的风土人情、风俗习惯、人文地理等。英语已经从一种单纯的工具变成了一种思想、一种资源库。

2. 新课程下的英语教育

实施课程改革后,新的高中英语教材词汇量大,题材涉及面广,不仅涉及艺术、科技、音乐、天文地理的知识,还涉及到许多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话题,例如急救、健康饮食、肢体语言、文化遗产和未来生活等。而这些课程的设置就正好反映了课程和教学这个问题。

(一) 课程的本质是教学认识的客体人类认识的成果知识

为什么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要设置课程呢课程到底是什么教育是谋求学生发展的;人的发展是通过实践和认识活动,主体客体化和体主体化的统一过程实现的;学生作为主体,如果没有客体,不作用于客体,就不会发生认识,就无从发展。

教育者之所以要设置课程,实质上就是为学生主体提供认识的客体,以便学生作用于课程这个客体,发生教学认识过程,实现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促进学生的发展。所以说,课程的本质就是教学认识的客体。课程的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其中介性。它是认识的对象,又是认识的中介和工具。它主要不是自然客体和社会客体,而是精神客体,学生不是直接跟自然界,社会现象打交道,而是通过课程这个中介客体去认识世界。所以说,课程本质上就是教学认识的客体,也就是人类认识成果,也就是知识。

由于主体的发展,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主体掌握客体的结果,所以客体就有促进主体发展的功能,并且客体的性质决定着主体发展的性质。知识作为学生认识的客体,就有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决定着学生的发展。《英语课程标准》指出:采用活动途径,倡导体验参与, 进而解释道:本课程倡导任务型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转引自张献臣,2007:23)。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于社会的主体人才的要求不同,这就必然要对我们的教材实施改革,使之适应社会的要求,经济的发展,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

而这对英语教师的要求就提高了很多,在教学之前要先把这些内容了解地透彻。[论文网 LunWenDataCom]

(二)教学的主要工作就是将知识打开,内化,外化(刘硕,2003:1)

教学工作就是将人类历史经验的精华即科学知识转化为学生头脑里的精神财富,近几十年的研究,特别是苏联维列鲁学派和皮亚杰的活动学说,更揭示了知识与发展之间联系的具体机制,这些研究提供了新的论证,进一步说明:课程主要是知识,学生的发展就是对知识展开教学工作的结果。教学工作不是别的,主要就是对知识进行种种加工的工作。

客观知识究竟要怎样转化为学生的精神财富呢把定理,公式等等简单地呈现给学生,肯定是不行的。必须由教师领导着学生进行一系列的工作,也就是建构主体的学习活动。

首先,将知识打开。知识好比一个百宝箱,里面藏了大量珍宝:不仅内含有关于客观事物的特性和规律,而且内含有人类主观能力、思想、情感、价值观等精神力量、品质和态度。知识不会自动地呈现出来,也不能简单而直接的拿来,因此要想办法让学生经历一下,并且不只是简单经历,而是积极主动地参与,亲身去体验。所谓将知识打开,就是把知识原始获得的实践认识活动方式和过程,加以还原,展开,重演,再现。

例如,应尽量在日常教学中设法给学生创造交际情景,便于学生在口头上和笔头上运用所学的语言。交际情景的创设在对话课教学中是最重要的一环。教育心理学理论告诉我们,学生的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 J. S. Bruner )认为,人的认识过程是对进入感官进行选择,转化,储存和应用的过程。在教学中,教师应全方位地对学生的感官进行刺激,才有可能达到良好的效果。

1. 利用视听效果增强情景的真实性和趣味性

课文中的许多情景(如地震等)大多数学生没有亲身的经历或体验,而文字的抽象描述也难以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如果让学生观看地震资料片段,学生便有了身临其境的感觉,就能够比较容易地理解和体验quake和shake等词的意义,也能够比较容易地掌握cut off和fall down等词组用法。

2. 利用声像效果拓宽学生的交际领域

教师可以利用录像机等设备给学生放录像,让学生仔细观看,并有机会相互交流。例如在SEFC BOOK 1A UNIT 6 GOOD MANNERS课时,就可以给学生观看有关西方国家的餐桌礼仪及其他礼仪和我们国家相关的录像,让学生能够深入全面地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其次,将还原,展开,重演,再现的活动方式和过程,加以简化。

这也是很重要的。因为原原本本地照搬或复制知识原始获得的实践认识活动方式和过程,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必要的。展开和简化,特别是简化有两种水平和形式,即物质的水平和形式,言语的水平和形式,以及多种过渡的形式。情境教学告诉我们,创设情境的手段和途径包括:生活展现,实物演示,图画再现,音乐渲染,表演体会和言语描绘。通常理科教学中采用的探究学习或发现学习方法,则是提出课题,提供一定的结构性材料,引导学生自己操作,或表演,或实验、报告、评价。其中,物质水平和形式占主导,也包括语言及多种过渡形式。按照加里培林的研究,内化的一般规律先是通过对实物的操作进行具体动作思维,同时用言语来表述,进而脱离直观,借助表象进行思维,最后,在此基础上进行符号操作,从而实现知识的内化。

再次,知识内化的真正完成,真正转化为学生的精神财富,还需进行外化过程,即把此前领会的知识通过操作和言语展开,呈现出来,在教学实际过程中,就是练习、实习、实验、操作、问答、考试等过程。

3 . 外语教学必须以人为本

树立主体意识、造就独立人格已成为现代国际教育思想变革的一个重要标志。在各个教育领域,人们越来越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方法。人们意识到对学习的最终结果起决定作用的是学习者本人。任何成功的教育必须充分考虑到学习主体的个性特征。

在外语教学中,在理论上无懈可击的教学方法层出不穷,但在真正广泛运用时却常常不能达到预期目的。要想搞清楚其中的原因,必须研究学习主体,研究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在素质教育上寻根求源。

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学习者之间存在着差异。学习者并非可塑的泥土,可由老师任意捏成其它的东西。他们各自有独特的性格、动机和学习风格,这些特征都会影响学习者在课堂上的表现。教师的职责一是教给学生知识;二是教给学生如何获取知识的知识,即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一是鱼,二是渔,授之于鱼,不如教之于渔。外语教学的过程中,渔就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外语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习者的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这远比简单地授之于鱼要重要得多,对学生也有用得多。

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看,学习过程中影响学习效果的最大因素之一是学习者的情感控制。近几十年来,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在外语学习过程中,学习者的情感因素,包括动机和态度等对外语学习的效果起到相当大的作用。如何将素质教育理论引入外语教学是当前外语教学的一大课题。外语学习成功的因素中,除了智力因素外,更重要的是那些非智力因素。

外语教师的教学重点应该放在教学内容、教学大纲和考试形式上,还是应该将教学重点转移到学生的性格、兴趣、情绪等方面的培养和控制上这就涉及到教育思想要如何转变的问题了。事实证明,认为自己民主、开放、平静、友好、体贴、乐于助人、聪明、富于逻辑性和快乐的人,一般来说,其学习外语成功的可能性要大于其他性格的学习者。

4. 新课程改革对英语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需要培养一专多能的跨学科、复合型中小学教师。

新课程改革对于教师的要求更高,教师的工作不仅是简单的传授知识,什么样的知识、怎样去教,这些问题都要求教师去推敲,去思考。要注重研究,注重分析,注重不断地兴利去弊,推陈出新,注重不断地改革,改善它。

那英语教师应该怎样去做呢

首先,确立目标。《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英语课程标准》)规定: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_教育部,2001:2)其次,可以根据英语新课标的理念,将3P模式发展为5P模式:Preparation(准备)、Presentat ion(呈现)、Prac t i ce(练习)、Product ion(运用)和Progress(评价)。

● Preparation的功能是承前启后,导入新话题或新内容,激活学生的背景知识和经验,启发想象或预测等。新编英语教材中基本上都有Warming up环节,让学生通过不同的教学活动逐步导入新内容的学习,比如复习、预测、讨论、头脑风暴(brainstorming)等。

● Presentation的功能是呈现新的语言知识。教师可以运用不同的形式或创设不同的语境来介绍新的语言知识,比如用实物、动作、图画、简笔画、英语解释、汉语解释等。

● Practice的功能是对新语言知识的操练(drills)和练习。这种练习通常是控制性的(controlled),它包括从非交际性语言活动到有意义的(meaningful)各种练习,再到各种具有一定交际性(communicative)的语言活动。

● Production的功能是真实运用语言。这一步的功能是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要求比Practice更高。语言活动通常是真实的或模拟真实的,具有真实的情景和真实的目的,要求学生运用真实而自然的语言,达到一个真实的结果。主要活动形式通常是让学生完成真实的交际任务(real tasks)或项目(projects)等。

● Progress的功能是检测和巩固。通过小结和检查等评价方式来检测和巩固学生所获得的语言知识和经验,让学生在评价中反思,在反思中进步(刘道义,2006:123-125)。

新教材要求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全体学生是量,全面发展是质。质和量要一起抓,一个不能少。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关键是让学生学会学习,这个过程要经过要我学我要学我能学的阶段。让学生从对教师的依赖逐渐变成独立学习,更关注学习的情感,为学生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和学生进行平等的交流。多用鼓励性话语,多给他们语言实践的机会,少用命令式的语言,多用建议性语言。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教师要与新课程同步发展,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和业务专业水平。这就要求教师具有一种超强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要通过不断的理论学习转变教育教学观念,转变在教学中的角色,适应新课程提出的新要求。要自觉地在情感、意志上不断调适,而且要具备能够分析、讨论、评估和改变其教育思想与教育实践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刘道义等. 新高中英语教与学[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123-125.

[2]刘硕. 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几点思考[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3(1):1.

[3]张献臣. 新课程理念下中小学英语教学需要处理的几个辩证关系[J]. 人教期刊,2007(4):23.

学校科学教育论文范文 第15篇

我们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其实反映了一个最基本却又是最核心的理论:思想决定我们的一切。教育也一样,有什么样的教育思想便会教育出什么样的学生。说白了,学校的发展、管理,其实都是教育思想的最直观反映。这绝非个人的主观判断,而是由学校教育实际及管理规律所决定的。

二、教育思想对教育过程和行为的影响

学校教育发展过程,是一个不断纠正其偏差,不断克服自身缺陷而追求完美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必然会存在许多不规范,甚至有违背教育规律的现象和问题。例如:重智育,轻德育;重知识,轻技能;重理论,轻实践等,这些都属于不端正的教育思想在教育过程中的反映。教育思想对于我们学校的发展、管理等起到了巨大的引导作用。我们坚持“素质全面、个性鲜明”的办学宗旨,把这一元素介入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不仅促进了教学方式的转变和教学过程的优化,也促使学校办学行为更加规范、科学。基于对人才规格的认识和未来人才培养的需要,我们以“薄膜覆盖理论”为指导,尊重小学生学习艺术的兴趣,有计划地开展“民乐”艺术教育,在优化课程结构的同时,也解决了小学开展艺术教育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并在实施特色教育的过程中促进了教育特色的形成。

三、教育思想对学校管理的影响

学校管理对于教育推进具有重要作用,要想有一个舒适、温馨的学习环境,就需要通过各种规章制度来保障。学校管理其实就是教育思想的直接表现。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党和国家一直都将教育放在首要位置,所以学校都应当以党的教育方针为依据,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在坚持方针不变的情况下,又要寻找教育的突破口,实现教育的特色化、多样化。教育思想的管理,不能仅停留在认识上,满足于学习、了解和记忆,而要与学校的教育实践相结合,使之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需要建立健全制度,使正确的教育思想制度化,确保其落实。要持之以恒,深入指导。事实证明,学校教育思想的管理只有结合教育教学实际,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落实于教育的各个方面,不断地克服教育的弊端,不断地总结经验,才能真正地通过抓教育思想管理这个“纲”,推动学校教育的全面发展。

四、教育思想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影响

学校科学教育论文范文 第16篇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修订)》提出我国中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应培养好六大核心素养,数学建模就是其中的六大数学核心素养之一,它是运用数学思想、方法和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把现实世界的原型问题进行数学抽象与提炼,用数字、符号或图形表格等建立数学模型,继而应用数学工具、方法求出数学模型的解,进而还原为实际问题的解,并与原型问题进行对照修改、深化、扩展,再寻求更优化的解答.近几年高考相当重视数学建模思想的考查,下面以高考数学题为载体进行探究.

一、函数模型

挖掘数学应用问题的隐含条件,建立目标函数,把问题转化为函数模型求解.

例1(20xx年四川卷)某公司为激励创新,计划逐年加大研发资金投入.若该公司20xx年全年投入研发资金130万元,在此基础上,每年投入的研发资金比上一年增长12%,则该公司全年投入的研发资金开始超过200万元的年份是().

(参考数据:≈,≈,lg2≈)

解析设20xx年后的第n年,该公司全年投入的研发资金为y,由题意有y=130(1+12%)n,又y>200,得;20xx,两边取对数,得n>≈195,所以n≥4,选B.

点评:本题是指数函数模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考查了在实际问题中提取数量关系、建立数学模型,在不等式的求解过程中,考查了数据处理和运算求解能力.

二、线性规划模型

线性规划是辅助人们进行科学管理的一种数学方法,在经济管理、交通运输、工农业生产等经济活动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在高考数学试题中,有关线性规划的应用与求解是热点与难点,主要有迁移线性规划思想求函数的最值问题、通过二元一次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来确定实际问题的最优解等数学模型.

例2(20xx年全国Ⅰ卷)某高科技企业生产产品A和产品B需要甲、乙两种新型材料.生产一件产品A需要甲材料 kg,乙材料1 kg,用5个工时;生产一件产品B需要甲材料 kg,乙材料 kg,用3个工时,生产一件产品A的利润为2 100元,生產一件产品B的利润为900元.该企业现有甲材料150 kg,乙材料90 kg,则在不超过600个工时的条件下,生产产品A、产品B的利润之和的最大值为多少元?

解析设生产产品A,产品B分别为x,y件,利润之和为z元,那么,

≤150,x+≤90,5x+3y≤600,x≥0,x∈N+,y≥0,y∈N+.

目标函数为z=2 100x+900y.作出二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平面区域(如图所示),即可行域为图中的阴影部分,包括边界内的整数点,图中阴影四边形的顶点坐标分别为(60,100),(0,200),(0,0),(90,0),当直线z=2 100x+900y经过点(60,100)时,z取得最大值216 000元.

点评:试题以工业生产中的现实问题为载体,考查线性规划最优解的模型,侧重数学建模、分析解决问题和运算求解能力的考查,对数形结合思想和方法要求较高.

三、排列组合模型

排列组合应用问题蕴含着许多丰富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其因内容的抽象、思维的独特、解题方法的特殊性而成为高考数学科命题的一个热点和考点,若能认真理解题意,抽象出其中的数量关系,构建“排位置”“投球入盒”“抓球”“填格子”等几种数学模型来求解,则可简捷、巧妙地解决.

例3(20xx年全国卷)6个人排成一行,其中甲、乙两人不相邻的不同排法共有种.(用数字作答)

解析本题属有条件的“排位置”模型,可用直接法或间接法求解.

思路1:先排甲、乙共有10A22=20(种)排法,再排其余的4个人,有A44=24(种)排法,据分步法原理,可知所求共有20×24=480(种).

思路2:用间接法.6个人排成一行的排法总数为A66=720(种),其中甲、乙两人相邻的排法数为2A55=240(种),所以6个人排成一行,其中甲、乙两人不相邻的不同排法共有720-240=480(种).

点评:试题以生活中的真实情境为素材,考查考生运用分类加法计数原理和分步乘法计数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运算过程中应合理应用排列组合公式优化运算,引导考生关心身边的数学问题、发展数学应用意识.

四、立体几何模型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可借助几何模型,在直观认识和理解空间点、线、面的位置关系基础上,抽象出空间线、面的位置关系的定义,并了解可以作为推理依据的公理和定理.在高考中常考的模型有柱体、锥体和台体,因此,教师应灵活运用模型化,处理立体几何知识及生活中与几何图形有关的应用问题,帮助学生找到解题突破口,把问题化难为易.

例4(20xx年全国Ⅱ卷)《九章算术》是我国古代内容极为丰富的数学名著,书中有如下问题:“今有委米依垣内角,下周八尺,高五尺.问:积及为米几何?”其意思为:“在屋内墙角处堆放米(如图,米堆为一个圆锥的四分之一),米堆底部的弧度为8尺,米堆的高为5尺,问米堆的体积和堆放的米各为多少?”已知1斛米的体积约为立方尺,圆周率约为3,估算出堆放的米约有().

斛斛斛斛

解析因为米堆为一个圆锥的四分之一,由米堆底部的弧长为8尺,可知圆锥底面圆的四分之一圆周长为8尺,从而可得米堆的底面半径R=16π尺.又圆锥的高为5尺,可算得米堆的体积为V=3203π立方尺,所以可估算出米堆约有22斛,选择B.

点评:试题以《九章算术》中的问题为背景,传承了中国文化,考查了考生的应用意识和数学建模思想.根据米堆形状和所给条件,建立立体几何模型,计算出堆放米的体积,着重考查考生空间想象、逻辑推理、运算、应用和估算能力,体现了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的要求.

五、概率统计模型

在近几年的全国和各省市高考试题中,“概率与统计”应用问题是考查的重点内容,试题非常注重理论联系生活实际,常考的数学模型有古典概率、互斥事件、条件概率、分布列、二项分布、正态分布、直方图、茎叶图、线性回归模型等等.

例5(20xx年全国新课标Ⅰ卷)4名同学各自在周六、周日两天中任选一天参加公益活动,则周六、周日都有同学参加公益活动的概率为().

解析由题意知4名同学各自在周六、周日两天中任选一天参加公益活动有24种情况,而4名同学都选周六有1种情况,4名都选周日有1种情况,故周六、日都有同学参加公益活动的概率为p=24-1-124=78,故选D.

点评:试题选取考生熟悉的情境,属于简单的古典概率模型问题,考查了概率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引导考生关注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例6(20xx全国新课标Ⅰ卷)某险种的基本保费为a(单位:元),继续购买该险种的投保人称为续保人,续保人本年度的保费与其上年度出险次数的关联如下:

上年度出险次数01234≥5

设该险种一续保人一年内出险次数与相应概率如下:

一年内出险次数01234≥5

(1)求一续保人本年度的保费高于基本保费的概率;

(2)若一续保人本年度的保费高于基本保费,求其保费比基本保费高出60%的概率;

(3)求续保人本年度的平均保费与基本保费的比值

解析(1)设A表示事件:“一续保人本年度的保费高于基本保费”,则事件A发生当且仅当一年内出险次数大于1,故P(A)=.

(2)设B表示事件:“一续保人本年度的保费比基本保费高出60%”,则事件B发生当且仅当一年内出险次数大于3,故P(B)=.

又P(AB)=P(B),

故P(B|A)=P(AB)P(A)=P(B)P(A)=,

因此,所求概率为311.

(3)记续保人本年度的保费为X,则X的分布列为:

EX=××××××,

所以續保人本年度的平均保费与基本保费的比值为.

点评:试题考查互斥事件、条件概率、分布列等模型,通过概率、数学期望的计算考查运算求解能力,通过随机变量的分布列考查数据处理能力,利用贴近生活的实际问题考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应用意识和数学建模思想方法.

纵观多年的高考数学应用题,取材贴近生产、生活熟悉的情境和当前社会的热点问题,数学建模灵活多样,试题注重数学文化的承传和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有利于考生进一步理解数学的价值和数学知识在生活实际中的应用,侧重数学建模这一数学核心素养的考查,在常规教学中,要重视多用案例融入数学建模思想的新的教学方法,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加强学生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探索创新能力.

学校科学教育论文范文 第17篇

【摘要】如何在不断加强学校的硬件建设,即改善办学条件,整顿校容校貌的同时,更好地提高软件水平,使学校工作更上一个新台阶。本文阐述了一些教育管理的理念。

【关键词】管理;教育管理;理念

管理是“这样一种活动,即它发挥某些职能,以便有效地获取、分配和利用人的努力及物质资源,来实现某些个目标”;管理是“为在集体中工作的人员谋划和保持一个能使他们完成预定目标和任务的工作环境”;管理是“以最少的时间、金钱、原材料或最少的劳累为代价”来达到目标。理念是看法、思想、思维活动的结果,行动的先导。没有理念创新,改革就不能向前推进,事业就不能向前发展。然而理念的创新,既是教学改革的总结与需要,也是各时代教学理念的继承与发展。管理理念是组织在运行过程中指导管理活动的信念及秉承原则。是管理者对管理所持的信念和态度,是对管理的理性认识和理想追求。科学的管理理念是科学治校的先导。教育管理本身不是目的,而只是一种手段,其目的归根结底是保障全体公民的受教育权利,并为实现国家的教育理念,促进社会教育事业的发展创造条件。这些管理者为学校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务做着积极的工作。那么如何在不断加强学校的硬件建设,即改善办学条件,整顿校容校貌的同时,更好地提高软件水平,使学校工作更上一个新台阶,我认为教育管理者应树立以下四个基本理念。

一、学生是学校发展的基础

根据顾客是上帝的理念。没有学生的学校是不存在的,所以学生是学校发展的基础,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这是教育管理者必须树立的根本宗旨。应当把千方百计管住学生的观念转变为想方设法为学生服务,其中包括提高教学质量和改善教学管理等各个环节。如今有许多学校因为招不到学生而关闭,而有的学校却挤破了门,问题就在于学校是不是为学生负责,真正培育出合格的人才来。

后现代教育理念认为教师和学生是对话的交互主体,倡导教师和学生发展平等的对话关系,通过对话,“学生的老师”和“老师的学生”之类的概念不存在了。在对话过程中,教师时而作为一个教育者,时而作为一个与学生一样聆听教诲的求知者;学生也可以作为教育者;他们共同对求知过程负责。“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是由英国职业教育的宗旨决定的。反映在教育观念上,提倡个性充分自由地表现和发展,鼓励学生表现出与众不同的个性,在学术上标新立异,他们认为教育的真正价值在于使学生通过思考已有的各种知识,发展理解力、判断力和独创精神;重视心智的发展在于知识的获取;发展学生的理性精神,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质疑;反对学生把知识看作是无需证明就理所当然地加以接受的教条。以学生为中心,更强调学生团队活动与群体组合。合作是最有效的互动方式,合作型交往,学生在认知、情感、个性诸方面将得到全面发展。

二、学校发展的关键是教师

教师是向受教育者传递人类积累的文化科学知识和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专业人员,是人类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发展的桥梁和纽带,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学校教育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政府和学校的要求以及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创造性地贯彻执行教育教学计划,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培养,从而为社会培育合格的公民。

学校的主要任务就是教学,而教学的主力和功臣是教师。教师是知识分子,享受国家公务员的待遇和教学津贴,教育岗位上的教师在领取工资和奖金的同时,也有丰厚的教学津贴,所以,教师的收入高于管理者,这是十分正常的。激励和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提倡有教学资历的管理者抽时间担任兼职教师,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优质地完成教学工作,这是教育管理者的重要责任,也应是教育管理者需要树立的基本观念。教师有知识分子和干部的双重身份,教师和管理者在同样享受工资及奖金的同时,应当额外享受超课时的讲课津贴,这是正常的,因为尊师重教就是尊教重师。

三、教与学应融为一体

教学有两个含义,一个是教,一个是学,“教”是对教师提出的,“学”是对学生提出的,所以教学永远是教育工作的第一线,教育管理者必须明确教与学是相辅相成的,它们之间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学生管理是教务管理工作的中心任务之一,不能有任何脱节,这是教育管理者的基本常识。如学籍管理、学生成绩和档案的管理等。

教育系统的一切管理活动,都是为教育教学第一线服务的,学生管理也不例外。科学有效的学生管理,有助于维护正常的学校教育教学秩序和学生生活秩序,保证教育教学活动的有序开展。科学有效的学生管理,能够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更自觉地投入到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去,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就会大幅度滑坡,国家的教育目标就难以实现。从某种意义上讲,科学有效的学生管理,是教育教学活动正常进行的支撑,是实现教育目标的基石。

四、后勤是教育管理的保证

后勤工作是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教学工作得以顺利进行的基础,是保证学校安全与稳定的重要环节,是学校实施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重要阵地。当前,学校后勤工作也面临着新的形势和任务。学校教育教学和后勤保障管理工作相辅相成。良好的教育资源不仅体现在学校的办学水平与教学质量上,还应体现在学校教学设施的完善、育人环境的优化和全面、科学、高效的后勤保障服务上。食宿问题历来是教育管理者的大难题。后勤工作要保证学生的人身安全是头等大事,防止食物中毒,避免各种伤害和各种事故等是重中之重。

总而言之,抓好学校后勤保障与管理是具体的科学发展实践。学校后勤工作是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这项工作又赋予了新的内涵、新的使命。

【参考文献】

1、吴志宏,新编教育管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xx,1,401

2、成凤春,学校管理的50个典型案例[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xx,211

学校科学教育论文范文 第18篇

摘 要:初中思想品德课是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学习的主阵地,也是新课改的重要环节,新课改倡导以人为本,思想品德课教学必须把以人为本作为核心理念,改变传统的思想品德课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本文主要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就初中思想品德课如何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论谈谈自己的看法与体会。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课 以人为本

初中生正处在价值观、思想品德形成的关键时期,所以思想品德课对他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够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以往的思想品德课具有说教性、强制性倾向,对学生实际思想品德形成的帮助很有限,实效性不高,缺乏吸引力,很难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新课改倡导的以人为本教育理论,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要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紧跟时代发展步伐,打破原有的教学方式,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实效性、针对性,切实发挥思想品德课应有的作用。那么,作为一名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论呢?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教育的出发点与归宿点都是人,应着眼于人的可持续发展。思想品德课在培养学生思想品德,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方面起着积极作用,课堂教学中应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以造就学生、培养学生、发展学生作为教学的归宿。随着新课改的推进,教师越来越认识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起指引作用。这就需要教师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改变传统教学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1.教师要树立现代德育观

素质教育下,教师要树立现代德育观,由原来的道德教育转向道德学习,也即是说从“培养论”走向“学习论”,注重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学习,引导学生自己体验、自己实践,学生是道德学习的主体,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是靠自己学习的,虽然离不开教师的引导、促进,但不能越俎代庖。w

2.教师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

应试教育背景下,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机械的学习,谈不上人文精神的培养,更不用说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了。思想品德课要发挥应有的作用,教师必须走出应试教育的误区,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如教学“我们共同的家园”时,教师可以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身边环境污染的现状,让学生认识到保护大自然的重要性,让学生亲近大自然,爱护大自然,树立正确的自然观,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并引导学生保护自然、美化自然从自我做起,让学生受教师社会责任感的熏陶,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二、明确以人为本的教学目标

如果学校只注重学生的学业成绩,很容易找到短时间内让学生获得知识的方式,但忽视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体验,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易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以提高学业成绩为目标,成功的学习者只有少数,所以教育目标不能局限于对少数人的培养,也不能将分数作为教育的最终目标,而应该面向全体学生,以每个学生的充分发展和自我实现为目标,让学生适应不断变革的世界。

初中思想品德新课标规定了初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任务,帮助学生提高道德素养,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在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思想品德课不仅要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发展学生能力,也就是说思想品德课教学要将书本知识转化为学生的知识,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其中知识转化为能力是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出发点与归宿,没有这种转化,就不能实现教学目标,更不用说提高教学效果了。如教学“创建新集体”时,如果进行说教,让学生灌输每个人都应该各尽其能,为集体奉献自己的力量,学生也能记住知识,但课堂必会索然无味。教师如果采用游戏如“折筷子”等来达到教学目标,会让学会意识到团结协作的力量,这样课堂教学改变了单纯的知识灌输与说教,通过趣味性的游戏引导学生接受知识,树立集体意识。

三、创设以人为本的教学氛围

以人为本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教师的教要围绕学生的学展开,强调融洽的师生关系。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这种新型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1.尊重学生

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 ,把学生看成活生生的、有感情的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如教学“主动沟通 健康成长”时,可以借助多媒体给学生展示最美女教师张丽莉的事迹,学生很受感动。然后让学生回忆自己成长过程中印象最深刻的老师是谁?自由宽松的氛围激发学生的情感,唤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积极的情感。

2.理解学生

新课标倡导师生交流、互动,其实课堂教学就是师生互动的过程,教师要树立师生平等的观念,平等的与学生交流,如果教师居高临下,当着其他教师的面训斥学生,效果会不佳,不可能得到学生真正的心理沟通。教师选择用平等的、朋友的身份共同讨论问题,沟通的效果会更好,也能得到学生的真实想法,这样才能深入了解学生。

3.信任学生

教师教学中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充分信任学生,鼓励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意见,而教师要做的只是实时、客观的给予评价,消除学生的心理压力,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主体地位,从而放松心情,积极地参与课堂,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从而提高自己的能力。

四、贯彻以人为本的教学过程

教师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引导者,在适当的环节给学生以引导和启发,也就是说要给学生发问的时间和空间。思想品德教学中教师要以人为本,变知识讲授为情感交流,切实注重学生的情感,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紧密结合学生生活实际,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变知识传授为情感交流

传统教学注重知识传授,忽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知识,压抑情感,教学出现枯燥无味、效率低的局面,造成学生知情分离。初中思想品德课目标是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因此课堂教学要注重情感交流。情感教学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情感的积极作用,提高教学效果。只有这样的教育,认知与情感才能达到和谐统一,才能实现对人的教育。情感教学使学生适应社会变化,挖掘学生自身潜力与价值,这与新课改倡导的理念相一致。思想品德课的任务是让学生掌握知识、开发潜力,培养完美个性,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如教学“发掘自己的潜能”时,可以结合“一个成功的日本企业家”的案例来进行,让学生思考:日本企业家成功的秘诀是什么?你得到了什么启示?积极的暗示有什么作用?学生经过思考、讨论,基本上都能得出企业家成功的秘诀在于自己积极地暗示,以提高自己的勇气和信心。然后教师再设计“我能行”活动,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我能行”,从而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 2.理论与现实生活相结合

学生有兴趣时会学得最好,教学过程中把枯燥的理论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相结合,学生更愿意学。如学习“换位思考与人为善”时,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换位思考与人为善的实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给学生介绍一些宽容待人的故事,让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理解宽容。然后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换位思考与人为善,比如生活中鸡毛蒜皮的小事、清官难断的家务事等,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在探讨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以自己的行动平等待人、宽容待人,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

五、采用以人为本的教学方法

新课改中,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采用有效地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动起来,活跃课堂气氛。设疑法、实践法、情境法等都是非常有效地方法,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开启学生思维,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体现以人为本的含义。所以新课改要求教师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诱导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1.自主探究法

自主探究是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只要是学生能自己完成的,教师绝不能代替学生完成,从而让学生养成自己学习的习惯。如教学中只要是学生能自学完成的知识,坚决放手让学生自己完成,只有难以理解的知识才讲解。如教学“学会合作”时,教师可以讲述现代人应该具备的基本品质,讲解合作对成长的重要性。这样余下的课堂时间节省下来让学生结合课后题自己思考、探索,层层深入的学习,既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能提高教学效果。

2.实践法

思想品德教学中教师要把知识教活,让学生学活,给学生留出大量的时间去思考。如教学“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时,教师精讲教材内容后,余下的时间用于课后实践活动上。课堂教学中 教师让学生完成合作探究题:我的班级,我做主——为自己所在的班级设计一套班规。学生分组合作,每个小组都是推荐出一名发言人,上台演讲制定的班规。小组经过讨论,最后都完成了班规设计,演讲很精彩,最后从几个小组中评选出最佳的一套作为班规。这样学生自己讨论制定班规,由学生自己挖掘知识,既能体现课堂教学的民主,又能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整个学习过程充满着趣味。

六、构建以人为本的教学评价

传统教学评价以考试成绩作为主要指标,导致违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填鸭式、灌输式的训练,不利于发展学生的潜力。新课改对思想品德的教学评价提出了进一步要求,使评价倾向于学生的学习过程,这与以人为本的评价相一致。以人为本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强调学习过程,使注重结果的评价转移到注重过程的发展性评价。

1.评价内容由认知评价发展到全面综合评价

传统评价以考试为检测的重要手段,对学生能力的发展重视不足。思想品德课要采用多元评价的方法如成长档案等。成长档案注重学生学业成绩的同时,还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学习能力及其他潜能的发展。思想品德课要充分利用课前五分钟演讲,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综合实践能力。日常评价中用积极的眼光,采用观察、记录、访谈等方式,多角度评价学生,发现学生的优势,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如探究活动“我们的班徽、我们的座右铭”等,对这些探究活动评价时,教师要观察学生的投入情况、与人交流的能力、对学习的态度等,将学生的平时表现记录下来。

2.评价从注重结果转向注重过程

传统评价注重总结性评价,让人力不从心,教师可以放宽评价方式,课堂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将课堂表现如发言、学习行为等纳入学生成长档案,将评价贯穿到学生学习的全过程,从而产生积极地教育意义,促使学生不断地发展。

3.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评价

传统教学评价中,学生没有任何评价自主权,只能被动的接受评价。成长档案改变了这种状况,将学生吸收到评价体系中来,学生既是评价者,又是被评价者 ,这种评价方式有助于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对话,尤其是评价者与被评价者之间的合作,从而促使被评价者主动参与到评价过程,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总之,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观念,不断提高自身素养,积极改革教学策略,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探索、思考,从而推动素质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邹杏贤.以学生为主体,让课堂充满阳光[j].广东教育,20xx(6)

[2]李崇富.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坚持以人为本的体会[j].淮阴师范学院教育科学论坛,20xx(4)

学校科学教育论文范文 第19篇

歌唱教学要注意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指导:

一)、歌曲的修养

1.歌曲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引导学生用歌声来表现歌曲的内容与情感。

2.启发学生的音乐想象力,创造性的理解和表现歌曲。

3.激发和提高学生对唱歌的兴趣和爱好。

4.采用适合大学生的歌唱教材和教学方法。

二)、基本技能的训练,加强歌唱的表现力

歌唱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层次进行因材施教,这是达到歌唱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歌唱技巧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正确的歌唱姿势。

2.恰当的运用呼吸。

3.科学的发声。

4.清晰的咬字、吐字。

5.多声部合唱的技能。

6.正确的歌唱姿势应该是立如松坐如钟。

二、课堂歌唱教学的方法

(一)听唱法和视唱法

听唱法是很重要的,就是由教师带唱,对于学生来说就是进行模唱的歌唱方法。也可以让学生以听录音的形式对歌曲有一个整体的艺术形象感染。但是,也不能让学生长时间地进行模唱,这样学生会觉得很乏味和枯燥,造成“鹦鹉学舌”,歌曲虽然很快学会了,但学生根本没有理解其歌曲的内容和情感,反而阻滞了他们对唱歌的兴趣。而这种单一的教学方法也不利于学生进行较复杂曲目的学习,特别是合唱曲目的学习。视唱法是有一定歌唱基础的学生在钢琴或是其他乐器的辅助下能独立看谱学习歌曲的方法。但要掌握一定的歌唱基础,必须要通过长时间的练习和努力。

(二)进行课堂教学

学习新歌没有简便方法。学生首先要在钢琴上弹奏所要学习的曲目,然后随着钢琴进行模唱学习,直至熟练。在音乐教学中,首先从发声练习开始,使学生的声音能够打开。这样可以更好地完成所学的作品。其次,演唱作品,使学生尽量做到声情并茂的演唱歌曲。最后,对所演唱作品进行讨论。

三、歌唱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提高歌唱的艺术素养、艺术判断力和语言能力

要充分了解歌曲的内容和情感,是歌唱教学的目的。音乐的素养不仅表现在表达歌曲的思想感情,更是对理论知识的了解,像音准、节奏等方面的准确,就是最基础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在速度、强弱、乐句等方面进行的艺术处理,使歌曲的艺术效果得到充分的发挥。否则,就不会完全达到歌唱教学的目的。艺术的判断力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对作品的判断力不够,就会导致所演唱曲目内容的变化。本来是一首慷慨激昂的歌曲就有可能演唱成节奏欢快的歌曲。学生的艺术素养和艺术的判断能力都能达到一定程度时,歌唱的语言能力也要提高。

(二)重视多声部合唱教学

现在学生的歌唱学习,大多处在自己演唱歌曲的阶段,无法与其他同学进行配合,相互之间的协作能力很差。我们学习歌唱不仅要有立演唱歌曲的能力,还要注重二声部重唱和多声部合唱的能力。演唱重唱与合唱曲目不仅能加强学生之间的团队意识,更难加强学生的听辨能力。

(三)注意对歌唱弱势学生的教学

学校科学教育论文范文 第20篇

摘要:提高大学生的素质及实施素质教育是当今高等教育(包括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核心问题。本文阐述了与大学生素质相关的思想道德素质、业务(专业)素质、人文素质、身体素质及心理素质等五个方面的基本内涵,指出了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和具体措施,对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较高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素质 知识 能力 素质教育

一、引言

二、素质的内涵与内容

1.素质的内涵。素是表示本来的意思或本色。而素质是指事物本来的性质。在心理学上,素质是指人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上的先天的特点。素质用在一个人的内在品格上是指父母先天给予的基因状态,通过后天的社会影响和教育后所形成的内在品格。是人的知识和能力的综合表述。素质是一个人的内在品格,并通过知识和能力表现出来。

2.素质的内容。素质是一个人的内在品格,是知识和能力的综合表述。因此,对于不同的人群,素质的内容也有所不同。这里我们以大学生为对象,其总体素质要求笔者认为应包括以下五个方面内容:思想道德素质、专业(业务)素质、人文素质、心理素质及身体素质。

三、素质教育

针对大学生五个方面的素质内容进行教育和影响,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综合素质全面得到提高的过程就是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整体的、全方位的、不是单一的。

(一)思想道德素质教育

对于大学生来讲,树立坚定的政治观,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良好的道德观,勤奋的劳动观是十分必要的。笔者认为,在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五个基本部分中,思想道德素质和业务(专业)素质的培养和提高是比较关键的,而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尤其重要。

在实施思想道德素质教育中,应明确:

1.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基础内容。对于大学生来讲主要是学习如何做人,做怎样人的问题。即行为准则——如何破除自私自利、明辨善恶是非、开朗大方、热爱集体、吃苦耐劳、尊师重友、遵守纪律、爱护公物、注重公德、保护自然、行为文明等。

2.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主体内容。即思想准则——破除迷信、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热爱祖国、有理想、有远大抱负等。

3.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主导内容。即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爱祖国、爱人民、爱科学、爱劳动、爱护公共财物的五爱教育及为社会、为人民贡献过程中实现个人价值的观念。做一名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大学生。

4.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构成系统。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系统是多渠道、多方面综合因素构成的,主要包括:一是主导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系统。即“两课”、各总支、辅导员、班主任等专门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系统。二是学科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系统。即学科知识内容中的德育因素、学科施教活动中的德育因素、学科学习过程中的德育因素等。三是养成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系统。即学科之外的美育、体育、劳动技术、校园文化等。

5.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对策。笔者认为,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对策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研究探索。一是贯彻实施思想道德素质教育重在建设的方针;二是建立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工作体系;三是通过创建示范工程建设等办法促进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四是运用现代传播手段,推进思想道德素质教育;五是自主式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

(二)业务(专业)素质教育

大学生的业务(专业)素质教育是教育的重点。业务(专业)素质主要表现在科学文化知识、能力和职业岗位技能等方面。针对不同的专业其内容有所不同。

1.专业知识的教育。知识是人们在改造世界的社会实践中获得的科学认知和经验总结。也就是说知识是从社会实践中得来的对事物的认知,是人们对社会实践成果的积累和存贮。对大学生知识的传授主要是依据专业教学计划(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大纲及选用合适的教材,通过课堂、实践教学环节和业余时间的各种活动,达到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通过师生双向活动,来传授并使学生掌握相应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践应用知识。也就是学科理论及实践知识。

学校科学教育论文范文 第21篇

一、统计学的基本发展趋势

纵观统计学的发展状况,与整个科学的发展趋势相似,统计学也在走与其他科学结合交融的发展道路。归纳起来,有两个基本结合趋势。

(一)统计学与实质性学科结合的趋势

统计学是一门通用方法论的科学,是一种定量认识问题的工具。但作为一种工具,它必须有其用武之地。否则,统计方法就成为无源之水,无用之器。统计方法只有与具体的实质性学科相结合,才能够发挥出其强大的数量分析功效。并且,从统计方法的形成历史看,现代统计方法基本上来自于一些实质性学科的研究活动,例如,最小平方法与正态分布理论源于天文观察误差分析,相关与回归源于生物学研究,主成分分析与因子分析源于教育学与心理学的研究。抽样调查方法源于政府统计调查资料的搜集。历史上一些著名的统计学家同时也是生物学家或经济学家等。同时,有不少生物学家、天文学家、经济学家、社会学家、人口学家、教育学家等都在从事统计理论与方法的研究。他们在应用过程中对统计方法进行创新与改进。另外,从学科体系看,统计学与实质性学科之间的关系绝对不是并列的,而是相交的,如果将实质性学科看作是纵向的学科,那么统计学就是一门横向的学科,统计方法与相应的实质性学科相结合,才产生了相应的统计学分支,如统计学与经济学相结合产生了经济统计,与教育学相结合产生了教育统计,与生物学相结合产生了生物统计等,而这些分支学科都具有“双重”属性:一方面是统计学的分支,另一方面也是相应实质性学科的分支,所以经济统计学、经济计量学不仅属于统计学,同时属于经济学,生物统计学不仅是统计学的分支,也是生物学的分支等。这些分支学科的存在主要不是为了发展统计方法,而是为了解决实质性学科研究中的有关定量分析问题,统计方法是在这一应用过程中得以完善与发展的。因此,统计学与各门实质性学科的紧密结合,不仅是历史的传统更是统计学发展的必然模式。实质性学科为统计学的应用提供了基地,为统计学的发展提供了契机。21世纪的统计学依然会采取这种发展模式,且更加注重应用研究。

这个趋势说明:统计方法的学习必须与具体的实质性学科知识学习相结合。必须以实质性学科为依据,因此,财经类统计专业的学生必须学好有关经济类与管理类的课程,只有这样,所学的统计方法才有用武之地。统计的工具属性才能够得以充分体现。

(二)统计学与计算机科学结合的趋势

因此,统计学越来越离不开计算机技术,而计算机技术应用的深入,也同样离不开统计方法的发展与完善。这个趋势说明:充分利用现代计算技术,通过计算机软件将统计方法中复杂难懂的计算过程屏障起来,让用户直接看到统计输出结果与有关解释,从而使统计方法的普及变得非常容易。所以,对于财经类统计专业的学生来说,一方面要学好统计方法,但另一方面更加要学会利用商品化统计软件包解决实践中的统计数量分析问题,学好计算机信息系统开发的基本思想与基本程序设计,能够将具体单位的统计模型通过编程来实现,以建立起统计决策支持系统。

所以统计与实质性学科相结合,与计算机、与信息相结合,这是发展的趋势。了解这一点,再来看我们目前教育中的问题就更加明显了,所以一些课程要改革,教学方式也要改革。以下谈一谈统计教育需要改革的几个方面。

二、统计教育的改革

(一)统计专业课程建设问题

专业建设考虑的是应当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和怎样培养这样的人才。专业建设的核心问题是课程设置和规范课程内容。课程设置主导学生的知识结构,培养统计理论人才应当设置较多的数学课程,目的是让学生能对各种统计方法有较深刻的理性认识;培养应用统计人才应当设置较多的相关应用领域的专业课程,目的是让学生如何能将统计方法正确地运用到相关领域。例如培养从事经济管理的统计人才,在课程设置上至少应当包括四方面的知识:(1)经济理论课程,让学生了解经济活动的主要进程和基本规律;(2)研究社会经济问题主要统计方法,包括常用的统计数据搜集方法,统计数据处理方法和分析方法;(3)适用电脑技术,让学生初步掌握运用电脑进行统计数据处理和分析的基本理论和技能;(4)有关统计理论和统计实践中的前沿性问题,目的不在于要学生真正掌握这些问题,而是让学生了解统计理论和统计实践的前沿发展动态,启迪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二)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

统计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中,有两个焦点问题:一是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统计学的兴趣;二是应用什么教学手段来达到较好的统计教学效果等。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教学手段,更新教学方法,促使教育技术、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有机结合。

1.改灌输式教学为启发式教学,特别注重教育多样化和多层次性,不仅让学生掌握如何搜集、整理数据的技术,还要教学生读懂数字背后的事实。学会按照具体与抽象、动态与静态、个体与总体、绝对与相对、一般与特殊、演绎与归纳等不同的思维方式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注重利用一题多解与一题多变,开拓学生的发散思维。

2.改单向接受式的教学为双向互动式教学,以案例分析与情景教学开启学生的思维闸门,使学生更形象、快捷的接受知识,发挥其独立思考与创造才能,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3.构建以课堂、实验室和社会实践多元化的立体教育教学体系。在传授和学习已经形成的知识的同时,加强实践能力锻炼,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只有将统计学的方法结合实际进行应用,找到应用的结合点,才能使统计学获得最大的生命力。

(三)统计学与计算机教学相结合

教材要与统计软件的应用相结合。现在许多教材都是内容与软件分家,现在计算机已非常普及,无论是高校、高职和中专,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会用统计软件分析数据,不管哪一个层次,都已说不过去。统计学是一门应用的方法型学科,统计学应从数据技巧教学转向数据分析的训练。统计学与计算机教学有机地合为一体,让学生掌握一些常用统计软件的使用。除了要培养学生搜集数据、分析数据的能力外,还要培养学生处理大量数据的能力,即数据挖掘的能力。

(四)教学与实际的数据分析相结合

统计的教学不能只停留在课本上,案例教学与情景教学应成为统计课程的重要内容。统计教学和教材增加统计实际案例,通过计算机对大量实际数据进行处理,可以在试验室进行,亦可在课堂上进行讨论,这样学生不仅理解了统计思想和方法,而且锻炼和培养了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要有一批能用电脑、网络来教学的新型教师

电脑、网络的出现,不仅改变了教学的手段,还深深地影响着教学的内容,因为它影响着经济、生活的发展和需求。语文(中文、外文)、数学、计算机、专业知识是一个统计人才必备的素质,它们之间不是分离的,而是要尽可能结合在一起来进行教学,各管各教一套的办法已不适应现代化教育教学的需要,现代教育特别注重教育信息技术中的多媒体、网络化、社会化和国际化、多样化和多层次,有了电脑、网络,必需要更新,要培养出一批能用电脑、网络来教学的新型教师,以便培养出新型的21世纪的人才。

[参考文献]

[1]贺铿.关于统计学的性质与发展问题.中国统计,.

[2]袁卫.国外统计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及对我国统计教育改革的思考.中国统计,.

[3]习勤.关于统计教育创新的思考.中国统计,.

摘要:要培养出新型的21世纪的人才,统计教育必须高瞻远瞩。本文从统计学的发展趋势谈了统计教育急需改革的几个方面。

学校科学教育论文范文 第22篇

摘 要:教育管理中人性观的问题,是教育管理理论与实践中的核心问题。笔者认为求生存求发展是人的本性。这是一种重“智性”而强调“智慧人格”的人性观,这种人性观要求教育管理要重视“智慧”在人生存发展中的作用从而使人获得自由发展。为此,在观念上要树立教育管理就是为人的自由发展服务的观念;在制度上要建立有利于人自由发展的规范并保障这些规范的有效实施;在人与自然、社会和他人的关系上,要做到人自身的自由发展与自然、社会发展的和谐统一,避免发生只顾自己不顾他人的现象。

一、教育管理的人性观内容

(1)尊重是人性的基本需求。公平、公正、公开、平等是每个人都想追求得到的。每个公民都有追求公平、公正、平等的义务,都有维护自身利益的权利。但是真正的公平、公正是做不到的,它并不是绝对的平均,只可能在金钱上,权力上,地位上平等。

(2)尊重是人性的本质需求。人们是生活在尊重与被尊重之中,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尊重,得到理解。所以说,人性最本质的需求就是理解与尊重。无论在哪方面都需要相互尊重,尤其在教育管理方面,只有我们懂得尊重别人、理解别人,保持尊重他人的理念去实施教育管理,才能在教育管理中取得好的成绩。

(3)关心产生动力。当今社会,人际关系是至关重要的,它与自身的发展密不可分。正确的利用好人际关系,将是向好的方向发展的潜在生产力,也是我们的软资本,人际关系所释放的能量是不可估量的。如何处理好人际关系。那就要看你的心诚不诚了,真诚是处理好人际关系最有效的手段之一。所以,真心实意的关心是最有效果的“管理”。

(4)归属感和认同感促进主动性和创新性。每个人希望得到他人的认可,一句赞美胜过百句责备。通过对教学目标的统一,具体规划教职员工的人生目标,可以促进广大教职员工之间的亲近感,有助于产生心理认同。只有教职员工建立了认同感和归属感,才可能尽情的发挥他们工作的敬业性和创新性,使教育管理日益提升。

(5)民主是管理的核心。无论是一个家庭,还是一个国家,甚至全世界,民主管理都是实施教育管理的核心。民主的基本内容包括:参与权、知情权、监督权、决策权。在各个领域,我们都享有以上民主权利。广大教职员工可以通过上述各种民主权力,制定相关的民主管理制度,使得拥有参与、管理、行使民主的权利。

二、教育管理人性观的意义

(1)有助于教学目标的完成。教育管理的人性观的优势在于:能够调动起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积极性、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教师本着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主体,积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好的向着好的方向发展。通过教育管理的人性观,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并且还提升了教育教学水平。

(2)有利于构建和谐校园。教育管理人性观的实行,构建了科学的管理体系、友好的的师生关系、和谐的的党政关系、和谐的管理体系,使得学生在一个充满友爱、和谐、融洽的环境里学习。为学生营造了一个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三、教育管理人性观的实施

(1)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提供开放互动式教学空间。以往的教育教学当中,都是以学校为中心地位,一切教育活动围绕学校来开展。学校安排什么课程,学生就上什么课程、学什么课程,学生根本无法参与教材的难易程度、教学方式方法、教学进度计划等问题。学生只有无条件的服从。但是现代教育管理就与以往的教育方式不同了,它以学生为主体,学校所开设的课程、课程的难易程度、课程进度都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灵活的改动,实行人性观教育管理。学校要从以自身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开展开放互动式教学活动。在教学内容上能够最大限度的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

(2)转变观念。若想开展教育管理的人性观活动,就要从思想上发生改变,学校领导以及全体教职工必须转变观念,提高对人性观的认识。在教育教学管理中,要树立以学生为本位的理念,一切教育活动都要以学生为中心,以实现教育教学目标和培养目标为一切教育教学活动的根本。

(3)建立系统化的人性化管理机制。开展教育管理的人性观活动,一定要构建一套完美的人性观管理机制。从教育管理机构的设置、教育管理体系的建立、教育管理的实施都以人性观为根本,充分发挥人性观的优势,体现教育管理的文化属性。

教育管理的人性观,归根结底就是要更新观念,将以往的旧思想抛开,让观念彻底发生改变。只要坚定不移的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教育管理的的人性观就一定能实现,教育的目的也就一定能更好的完成。

学校科学教育论文范文 第23篇

教育论文

教育有很多类型,教育论文如何写,以下的教育论文,一起来看看吧。

浅谈个体教育与整体教育【1】

【摘 要】技工学校的教育,不仅仅是智商的培养教育,也应该重视情商的培养教育。

特别是在对学生整体教育的同时,也要加强对学生个体的教育,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在三年的学习和生活过程中,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快乐地成长,顺利地完成学业,成为合格的技工学校毕业生。

【关键词】个体教育 整体教育

整体是由每个个体组建而成的,一个整体好与不好,由每一个个体的好坏来决定,一个班级好不好就要看教师对每一个个体的教育而花的时间和心血了。

通过对学生每个个体的教育,良好的学生整体就会逐渐形成,从而达到预期的目的。

那么,怎样对个体、整体进行教育和管理呢?

一 调查摸底,建立档案

现在技工学校的学生都是1990年以后出生的,比起“70后”、“80后”的学生,他们更前卫、时尚、自我、叛逆,思想活跃,反应敏捷,对新问题、新事物兴趣浓厚,敢想、敢说、敢做。

要充分认识到技校生的这些特点来进行有效的教育,还得通过看档案、与学生谈话及个别聊天,摸清班内每个学生的思想状况。

1.建立学生整体档案

新生入学的第一周,教师就要尽快地建立学生档案,了解每位学生在初中时,谁做过班干部、获过什么奖励、家庭基本情况、爱好特长、喜欢什么样的班级和喜欢什么样的老师、性格是外向还是内向等,这对今后对学生进行个体、整体教育管理尤为重要。

2.建立班委档案

学生入学第一个月,教师要尽快地建好骨干队伍,有了这个核心,才能带动整体,实现集体目标。

班级的核心班委,是班上优秀或较优秀的个体学生组成的,这一部分个体,班主任如运用得当,教育培养好,工作布置起来就会如鱼得水,开展得有声有色。

同时也为学校学生会、校团委提供人才。

此外,建立好班委档案才能人尽其才。

3.建立重点学生的个体档案

教师一般工作量较大,学生存在的问题也较多,如果不对学生进行分层的科学管理,工作起来就会事倍功半,抓不到重点。

因此,在开学一个月后,教师要对班级重点个体学生建立档案,根据学生个体问题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问题严重的、屡教不改的,可升级提交给学生科长,按违反校纪校规处理,对学生整个管理起到“杀一儆百”的作用。

二 制订计划,运用方法

根据调查摸底情况和学校学生学科的计划,制订班级的工作计划,采取各种方法,使每位同学都能得到学校的良好教育,顺利完成三年的学业。

1.完善班规,制度育人

要以学校的规章制度为依据对学生整体进行全面教育,使大部分个体形成一个良好的整体。

新生刚入学时,就进行一周的入学教育,然后进行军训,抓好这两个重要环节,大部分个体基本上都适应了学校的管理。

对于难以适应学校管理的少部分个体,教师可根据班级上个体出现的不同情况,用完善班规的办法对学生进行教育,制定班级奖励和惩罚制度。

如个别学生不愿意打扫宿舍卫生、不去打扫清洁区、扣个人操行分也无所谓的,在执行班规时,对不扫地的学生加扣操行分,由班主任带着他们一起被罚扫,在教师的带动下,他们就会听从安排,逐渐养成每日打扫卫生的习惯,去完成每天的值日生工作了。

当然,教师还要做大量的思想工作,做到及时表扬、支持班委工作,使校纪、班规能顺利执行。

2.利用外援,家校育人

要搞好个体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提高他们的组织纪律性,使之成为合格的人才,就要充分发挥学校、家庭、社会的力量。

学校科学教育论文范文 第24篇

1.教育对象的复杂多变性决定教师工作具有较高的研究含量。

的确,小学教师所面对的教育是基础教育中的正处于人生中发展最快、变化最大时段的学生。在这一时段内,不但学生的生理发生巨大变化,其心理也随之变化。因此,对于不同群体学生特点的研究就成为小学教师做工作的前提。其次,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对自己的教学方法进行研究。教师的教学方法没有固定的标准,教学本身及教学环境的复杂性要求教师进行深入的思考,怎样启发引导学生,怎样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怎样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怎样组织教学,等等,都需要教师进行创造性的思考,在领会教学理论精髓的基础上作出决定与判断。为保证作出正确的判断,并尽量减少负面影响,教师有责任审慎自己的教学实践,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从这个意义上说,小学教师应该提高自己的研究能力。

2.社会文明的进步,对小学教师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

时代在发展、在变化,环境系统已从超稳定的一端移到了剧变的一端,在现实条件中取得成功的条件已完全不同,信息时代需要新的素质品格。曾经,小学教师在学生的心目中是知识、信息来源的重要途径,甚至可以说是唯一途径,但是如今已是信息时代,有了网络媒体,学生完全可以从网络上学到许多知识,而且小学生的可塑性很强,如何把小学生从外面多彩的世界拉回到课堂上来,如何在小学生的心目中再塑光辉形象,这对小学教师将会是一个挑战。面对这一挑战,传统的经验或教育是招架不住的,当传统教育慌乱地企图还以经验方式应付信息社会的时候,很快就会发现陷入了拼时间和拼经历的境地,因此,小学教师需要提高自身的素质。

二、小学教师进行教育科研的误区

1.科研至上。

综观目前我国一些中小学的教育科研,我们不难发现,其中相当数量不是在默默无闻地为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作贡献,而是在大张旗鼓地为树立学校的社会形象,扩大学校的“知名度”做广告,在素质教育轰轰烈烈开展的背景下,教育科研成为某些学校之间相互攀比的筹码,成为花瓶或摆设。在有些小学,教育科研甚至成为教师评优的敲门砖。随着国家对教师专业素质要求的不断提高,教育科研成为教师晋升评优的附加条件,有些教师热衷于搞科研,就在于教育科研的光环效应,而是否对自身素质有所提高,对教育问题能否解决则不重要了。

2.重虚而不重实。

许多小学或小学教师在搞科研时忽视了科研与教学的结合,重理论不重实践,科研形态有了,却没有直指教学的痼疾。有了科研的行为,却没有真正解决教学的实际问题,往往是轰轰烈烈地“科研”一番,但教师的行为依然如故,学生的状态仍同往常,其结果是为了研究而研究,为了课题而课题。这样,虽然学校也忙于申请种种课题,但课题研究的成果并不能为学校所用。虽然各小学也倡导教师投入研究阵营,但这样的研究并不能切实地改变教师的课堂行为,应该说,这是小学教育科研中最值得关注的一个问题。

3.跟着潮流走。

小学教师在从事教育科研时往往缺乏主题意识,缺乏对自我面临问题的捕捉能力和洞察力,一旦出现了一些新的动向或“潮流”,有些教师就闻风而动,作相应的各式各样的研究。例如:创新教育一出现,不少小学教师就以创新为题申报课题,好像课题名称没有创新就无法实现创新人才的培养一样,使得小学教师的教育科研没有针对性,也无法解决实际的教学问题。

三、小学教师教育科研的对策

1.培养小学教师的科研意识,改变其陈旧的思想观念。

在小学开展教育科研对许多小学教师是一种新要求,因而必然会存在一些思想障碍,长期以来,只重视“教”,轻视“研”,只重视“考分”,轻视“素质”的提高,把学校看作是单纯传授书本知识的场所,把教学的功能片面归结为教师传授书本知识。在这种思想观念的支配下,教学工作形成了一套僵化的模式,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抄,教师考、学生答。其结果使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缺乏独立思考和创造性思维,只会死啃书本,习惯于重复他人思想,大大限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只有改变传统的陈旧的观念,才能找到教育科研的突破口,才能在教学指导思想上,从升学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在教学质量的评比上,由单纯依赖分数、升学率向学生全面发展转变;在课堂教学结构上,从教师为中心向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相统一的方向转变。也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广大小学教师从事教育科研的欲望,才能提高教师的科研兴趣,才能提高教师的教育理论和教育科研水平。

2.让小学教师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教育科研的优势,使他们由被迫到自觉地进行教育科研。

通过教育科研,教师可以了解国际国内教育发展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接受现代教育思想,树立新的教育理念,找出其自身存在的不足,及时加以改进;教师通过教育科研可以不断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创造性地选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个性和特长,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效果不断提高;教师参与教育科研可以提高教师的素质,使教师在实践中锻炼,在改革中成长。

3.选择合适的方法。

教育科研需要以科研的方法为支撑,科研方法是完成科研课题所采用的程序、途径、手段或规则,在课题研究实践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运用恰当的方法,能使课题运行步骤清晰,成果有推广价值,这与常规教学中的经验总结不同,它是在科学方法指导下开展的教育教学研究活动,是以客观事实为依据。而常规经验总结轮廓模糊,又易受主观因素的干扰,科学性较差,所以小学教师学习运用科研的基本方法是非常必要的。

参考文献:

[1]金春兰.教师,你是一个研究者.黑龙江教育,2001,(11).

[2]陈平.引导新教师走上教学研究这条幸福之路.人民教育,2001,(1).

[3]耿文侠.中小学教师科研能力及相关因素的研究.教育探索,2002,(9).

学校科学教育论文范文 第25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1.1.1美国麻醉护理教育内容的描述

美国弗吉尼亚联邦大学的麻醉护理教育项目分为三类:硕士项目、临床型博士学位项目和联合项目。联合项目以硕士层次为主,但学生可选修博士课程。所有培训项目均为职后教育,即申请项目的学生必须为弗吉尼亚认证的注册护士,并具备一定的临床工作经验。教育课程以麻醉护理专业课程为主,辅以麻醉基础课程和科学研究,临床实践贯穿了整个培训周期。

1.1.2中国麻醉护理教育内容的描述

中国徐州医学院现有的麻醉护理相关教育以“护理学———麻醉护士专科方向”的形式出现,历经中专、大专和本科三个层次,为职前教育,即学生尚未获得中国法律认证的注册护士资格,也没有临床工作经验。教学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历时2.5年的普通护理学教育,第二阶段为历时1.5年的麻醉专业课程教学阶段,最后一年为临床实习阶段。

1.2方法

采用教育家贝雷迪提出的教育比较四步法对中美课程进行描述、解释、并置和比较。描述:包括中美两国麻醉护理教育的教育类型、教育层次、学生准入要求和培训课程;解释:归纳中美两国麻醉护理教育在以上4个方面的内容和特点;并置:对两国麻醉护理教育内容进行分析,形成比较概念,提取比较要素并以表格形式呈现;比较:对上述三步形成的所有内容进行全面比较,得出结论。

2结果

2.1中美两国麻醉护理教育的比较

以麻醉护理的教育类型、教育层次、学生准入要求和培训课程内容4个维度作为框架,对中美两国现有麻醉护理教育形式进行比较。

2.2教育类型和教育层次比较

美国的麻醉护理培训在1933年前由当地医疗机构承担,为非学位教育。随后,经国家出台相关学位文件,麻醉护理开始向学位教育变革,培训机构也由当地医疗机构向大学转移,直到1998年美国麻醉护理教育最终确定硕士学位教育是其最低教育标准。在美国发展麻醉护理教育的过程中,其教育类型一直都为职后教育,教育层次自1998年开始提升为硕士及以上层次。中国的相关教育主要以“护理学———麻醉护士专科方向”的形式出现在极少数医学院校,在1993年徐州医学院率先与南京六合卫校联合开办三年制中专层次的麻醉与急救护理专业;此后又与福建闽北卫校合作开办大专层次教育;直到2004年徐州医学院开设本科教育层次的“护理学———麻醉护士专科方向”,除了学院派的麻醉护理教育形式外,各地医院也开始自发组织小规模的麻醉科护士的岗位培训,但形式各异,缺乏统一的系统,在此不做详细比较。由此可见,中国的麻醉护理教育发展史并不长,具有一定规模的麻醉护理教育均属于职前教育,教育层次经历了中专-大专-本科的提升过程。

2.3学生准入要求比较

美国弗吉尼亚联邦大学的硕士学位麻醉护理教育项目每年仅招收24~36位学生,解读项目的培养目标发现,其以培养能在临床为患者提供专业麻醉护理服务、制订完善的麻醉护理计划的实践型护理专家为目标,因此,对学生的准入要求比较严格,从教育背景、工作经验、学习能力、知识基础等多方面对申请参加培训项目的学生做了相关规定。可见,美国的麻醉护理教育属于精英教育,要求学生具备高水平的综合能力。中国的麻醉护理教育以学院派的职前教育为主,是在通科护理教育的基础上加入麻醉护理特色,对于学生的准入没有设定特殊要求。申请参加麻醉护理教育的学生只需要具备相应教育学历,并通过国家组织的适用于所有专业学生的统一招生考试即可。

2.4培训课程内容比较

美国弗吉尼亚联邦大学的硕士学位麻醉护理教育项目的课程可分为三类:麻醉护理的高级医学课程、麻醉护理的专业课程和麻醉护理的研究课程。其中,麻醉护理专业课程占据了重要地位。从麻醉护理教育的课程设置可以看出,美国采用的是模块式教学模式,即根据学生的能力及水平,将一门课程分为多个层次分段教学,如麻醉护理的原则和实践分为了五个层次,即Ⅰ~Ⅵ。这是一种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模式,能够充分培养个体,使其具备优秀的职业素质。其次,弗吉尼亚联邦大学的麻醉护理教育为硕士以上层次的学位教育,因此,对于学生的科研能力具有一定要求,在课程中专门开设了研究方法的课程,以此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思维方式。此外,由于麻醉护理教育的专业实践性强,临床实习也为麻醉护理专业教育的重中之重,划分了6个阶段进行(即临床实习Ⅰ~Ⅵ),时间占据整个培训周期的50%,约12~18个月。中国的麻醉护理教育以通科护理教育课程为主要部分,即基础医学课程和护理专业课程,麻醉护理专业课程仅占据全部课程比重的15%左右。研究方法类课程没有在专业课程设置中另行开设。徐州医学院的“护理学———麻醉专科护士方向”分为三个阶段,第三阶段为历时1年的临床实习,其中半年为内外科实习,半年为麻醉科实习,临床实习时间在整个教学周期中仅占据10%。

3讨论

3.1形成系统的课程是培养麻醉护理人才的前提

美国麻醉护理学会已有全国统一的指南对麻醉护理教育应该涉及的课程领域、培训周期、理论/实践课时的比例等做出了明确规定,保证了麻醉护理教育的统一化和系统化。我国职后麻醉护理培训仅在各地医院内部小规模开展,缺乏统一标准,在培训周期、课程领域等方面存在百家争鸣的现象。因此,我国的护理界学者应尽快开展麻醉护理职后教育的相关研究,运用科学方法形成系统的麻醉护理课程,推动我国麻醉护理职后教育规范化,以促进我国麻醉护理教育的发展,同时为我国出台相关政策文件提供依据。

3.2职后教育是中国麻醉护理教育的发展趋势

首先,麻醉护理工作本身的复杂性和技术性,以及麻醉患者围麻期意识状态的特殊性(非清醒或半清醒状态),都对麻醉护士的素质、能力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因此,接受没有任何临床工作经验的学生参加麻醉护理教育并不合适,可能导致他们进入麻醉科工作上手慢,无法快速胜任高强度和高难度的麻醉护理工作,这将对围麻期患者护理安全存在一定隐患。其次,中国目前的麻醉护理教育形式,即“护理学———麻醉专科护士方向”是在普通护理教育的基础上增加部分麻醉护理相关课程,使得学生早期、初步地接触麻醉护理的概念。在课程设置中,应该处于核心地位的麻醉护理专业课程仅占据课程比重的小部分,培养的学生在实际进入临床麻醉科后,还需要进一步接受岗位的继续教育,才能完全胜任麻醉护理工作,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教育资源的利用率,导致教育成本效率不高。最后,麻醉护理教育走职后教育路线是国际发展大趋势,在经济全球化、科技大发展的当今社会,中国应紧跟国际麻醉护理发展潮流,向职后教育转型。职后教育的发展将从两方面进行。

3.2.1以核心能力模型为指导培养麻醉护理人才

“以能力为本位”是近些年国内外职业教育所提倡的方式,这种以职业能力为培训立足点的教育能够针对性的培养具有专业工作能力的护理人员。麻醉护理作为一门临床专科性强、能力要求高的专业,采用以能力为本位的培养模式,能够更好地适应临床对于麻醉护理专业人才的需求。蒋莉莉、_乐等对麻醉护士的工作范畴和核心能力做了系统研究,这对开设以能力为本位的麻醉护理课程奠定了扎实的基础。未来接受此类职后专业教育的学生将被授予相关证书,并能从事临床麻醉护理工作。

3.2.2麻醉护理教育走专业学位道路是未来展望

美国的麻醉护理教育经由非学位职后教育向学位教育发展,截至1998年全部转型为学位教育,并以硕士学位为最低教育标准。它的发展轨迹可为我国所借鉴,我们应以能力为本位的职后教育为起点培养麻醉护理人才,首先发展非学位教育,随着麻醉护理教育发展逐渐成熟,可在能力为本位的教育课程基础上增加科研类课程,使之逐渐达到研究生教育水平,发展麻醉护理的学位教育。这一方面可为临床优秀护理人才提供深造机会,开拓护理人才发展道路,在中国特色社会背景下稳中求速,既保证了临床麻醉护理质量,又加快了麻醉护理专业发展;另一方面,可推动护理学科下属二级学科的发展,为护理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提供发展借鉴和依据。

4小结

中美两所学校麻醉护理教育在教育类型、教育层次、学生准入标准和培训课程内容等方面存在差异。美国麻醉护理为职后教育,硕士学位教育是其最低教育标准,参加培训项目的准入学生均具备一定的教育背景,并且是在临床相关科室工作过一定年限的注册护士,教育内容以麻醉护理专业课程为主。我国以“护理学———麻醉专科护士方向”的形式开展职前教育,教育层次历经中专-大专-本科的过程,学校对于接受麻醉护理教育的学生没有特殊的准入标准;教育内容以普通护理教育课程为主。经过中美比较,我们对中国麻醉护理教育提出以下建议:

(1)形成系统的麻醉护理教育课程;

(2)职后教育是未来发展趋势:

(3)以能力为本位的职后教育为起点,以护理学位教育为未来目标。通过以上努力,以保障患者临床麻醉护理安全,推动麻醉护理学科发展。

学校科学教育论文范文 第26篇

MOOC(大规模网络课程)的出现,使得多人相信,未来所有的大学教育都面临彻底的变革,现代科技真正解放了教师与学生,一个全新的时代已经来临。然而,若是冷静地思考这一新的教学技术,我们会发现,它在教育方面所能做到的事情,其实非常有限。两年前,网络公开课堂曾盛行一时。由于公开课堂的高质量、全免费、易获取的特点,很多人争先恐后地体验那来自国际顶尖大学里的神秘讲座,可是,许多人在网络课程中学习了一两个星期之后,从此再也没去拜访过。究其原因,一是资源来得太容易,人们根本不会珍惜;二是网络课堂与实际课堂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方式,一个是虚拟的,另一个是真实的,即使是用现代技术将真实的课堂完全逼真地呈现出来,它终究是一种技术效果,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完全是另一种心态;三是时间与场景发生了改变,在新的时空里再现过去的信息,信息本身已经有了本质不同,它被加入了各种与原始信息无关的东西,如录制角度、拍摄效果、声音处理、播放情境、现场环境等,其中任何一个因素都影响人们对信息的感知结果。西方的教育评论家看到:“有人认为,教育必须是由教师与学生一起互动,这是整个高等教育活动的基础,但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这一基础不再稳定。在丹尼尔看来,它代表了一种非常狭隘的、建立在信息‘传递’基础上的学习观,它不重视学习者的思考和自我实现。”MOOC的应用原理和网络公开课堂一样,只是加入了互动环节和一些更便捷的功能,使上课方式与真实课堂更接近而已。无论是公开课堂的支持者,还是MOOC的支持者,只要他们以此为依据而预测未来的学校即将消亡,那么,他们所理解的教育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所以教育可以被浓缩成一堂课。这种逻辑将一项复杂的、综合的教育活动过度简单化了,可以被认为是解构主义思想的一个误用,它将人与知识和环境之间割裂开来。知识的传授以及与教师同学的互动仅仅是教育活动的一部分,在此以外,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物质环境与人文环境的互动、不经意而偶然接触的事情、多种多样的季节里所出现迥异的心情以及由这种心情所带来不同的体验、这种体验对个人思维和情感的影响等等,其中没有哪一种情况不对个人人格及认知产生影响,这些影响所综合起来的结果,才是教育的结果,而现代科技在这些方面是无能力的。因而,“直到今天,英国牛津、剑桥以及另外许多英国大学的教学过程的核心,依旧是与学生个人与导师面对面地进行,依旧注重陶冶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而不是罗列事实”。

二、教育科技的两难困境

“技术的进步已经在某些地方获得了丰硕的成果,而且将来还可能产生过剩。所有这一切都为实现公平创造了条件。但是这种技术进步也是产生不公平、彼此疏远和暴政的根源。”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如是说。我们已然看到,教育技术的进步,给高等教育带来诸多两难困境。例如实力雄厚的学校可以充分利用新技术提高教学效率,而一般学校与他们的差距就会更大,造成更大的不公平,国家投资教育的压力在总体上也会更大;教育技术实现了远程教学,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变得疏远,教育本来是一个系统的复杂过程,是教师、学生、情境等在各种条件下的互动而导致的结果,现在越来越趋向简单化,成为简单的知识呈现;世界范围内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距也会更大,一些地方连基本的教室都难以建立,而在另一些富裕的国家里已经可以舒适地坐在家里享受远程教育所带来的便利了;信息技术的发展解放了人们获取知识的途径,但对信息技术的依赖也影响到人们判断力的形成、自我探索精神的发展和民主政治的进步,因为大量的虚拟信息要么是经过筛选的,要么是非常随意的,信息质量的低劣和来源方式无形中对个人价值观产生了巨大影响。科技的进步使儿童对世界的好奇心越来越少,他们所了解的信息有时会超过一个成年人。普通教育方式很难再激起青少年的学习兴趣,即使为他们提供最完善的技术环境,他们也可能会由于缺乏自我学习动力而置之不理。不仅青少年如此,在当代大学生群体中更加普遍。方便快捷的网络资源本可以成为极好的学习工具,然而,绝大部分人都将它当成了一个娱乐工具。为尽量减少现代网络在大学中的危害,很多高校还采取了按时熄灯、断网的强制手段来督促大学生,但是,这种方式最多只能让学生节制上网娱乐,却不能使他们主动学习。尤其是在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出现之后,这种强制性管理方法对于限制学生上网娱乐的行为根本无能为力。教育技术除了会对教学过程产生深刻影响之外,在课堂之外———学校这一大环境中同样产生影响,一个最容易引起争论的问题就是,科技革命迫使教育伦理与价值标准持续改变。比如运用现代科技来管理教师和学生,可能会有助于使师生更加遵守规定,但也会由于限制了师生自由而招致不满;师生关系也发生了变化,主要是距离疏远并导致人情味淡薄,好教师的标准莫衷一是;教育科技使教育本身的内涵变得不同,传统的教师教和学生学不再适用于描述今天的教育,很多教育观甚至开始颠倒这种思维,教育者要成为受教育者的受教育者,而受教育者也将变为教育者的教育者。

三、教育技术不能代替教育

在现代大学中,教育技术在很多方面被教师所误用,由此产生一种“唯技术”倾向,即一旦离开了教育技术,就无法进行教学。这种现象似乎说明,在课堂上,教师反而成了教育技术的辅助。唯技术倾向已然将教育技术看成了一种目标,而不是一种手段。这种倾向的深远影响在于,科技占据教育活动的核心逐渐改变了教育者的教育思维———用技术可以代替人来教育。事实上,这种影响已经在某些教育活动中发生了。一个很常见的现象是在很多大学的课堂里,一些教师为了应付公共课程,将自己的讲话录制成视频,然后每次上课时就让一个学生按时点名,按时播放,借助现代教育科技一劳永逸地完成了教学任务。任何形式的教育,只要是属于正常的教育,无论是在过去,还是在将来,都有其不变的一个本质。这个本质是将人类与动物区别开来的标志。教育是使人成长为文明人并与动物区别开来的关键活动,其能做到的就是动物所做不到的。人类由于有了可以使所有活动统一起来的条件,才有了文明的出现,这种条件便是人与动物在行为能力方面出现分离的标志。毫无疑问,教育活动是创设这种条件的原因。根据文化教育学的观点,教育过程是一种历史文化过程,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促使社会历史的客观文化向个体的主观文化的转变,并将个体的主观世界引导向博大的客观文化世界,培养完整的人格。正是由于人类的教育过程是一种历史文化过程,它在帮助个人自然性生长的同时,也在引导个人成为社会历史中的一部分。所以,教育不是简单的知识转移,而是个体人格以及思维情感的全面完善,这个特征也是自古以来一切教育的共性,它是通过人与社会之间的互动来实现的。普利瓦迪尔(Privateer)评论高等教育迄今为止一直由“各种再生产技术”主宰并“以传播重复性知识”为特征。这种观点其实就指出了教育技术的根本问题。

四、教育技术无关教育本质

“大学在教学上引进现代化教学手段,曾引起很大反感,以致难以说服一些人进行客观冷静的思考。老实说,当教师进行教育而不只是授课时,现代化的千奇百怪的教学手段并不能代替教师的作用,因为大学水平的教学必然引起学生对教师的反馈,教师要随时对这种反馈作出反应。人们更应该知道教育手段的目标是为了让教师从讲授中解放出来。”教育科技作为现代教育活动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所能做的,除了极大地改善信息呈现方式,并解放了教师教和学生学这一功能以外,它无法触及教育的本质部分。一旦将教育科技视为教育的核心,并天真地以为可以取代人为的活动,那么,这种想法实际上就将教育与社会割裂开来,而单纯地视教育为一种简单的信息传递(即使是比动物高一些的技能信息的传递),即等于认为,人类教育行为的结果与动物自发行为的结果趋向一致———皆是追求简单的生活技能。陶布特(Tolbott)在提及以计算机为中介的教学不需花多少钱就能轻而易举地提供“堆积事实的教育模型”时。认为这会削弱传统的教育提供者的作用,并接着推测,或许学生最终也会成为多余的人,因为“将信息从一个数据库转入另一个数据库远比从一个数据库转入人脑效率高得多”。学术界有一个大家默认的假设,即教育技术将引发重大的机构改革并“使教———学过程产生革命性剧变”。这种假设在很大程度上容易给人误导。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实验告诉人们,技能的培训可以帮助条件反射的形成,但那不是真正的理解,动物也无法理解它所学会的一切。在教育中,尽管各式各样的教学媒介可以取代教师而在短时期内教会学生很多技能,但无益于学生真正理解,就如我们可以教会鹦鹉唱歌,却无法让它理解音乐一样。“技术已经产生了严重的有害后果。它已经危害着,并且仍然在破坏着人与他的环境之间、自然与社会结构之间、人的生理组织与他的个性之间的平衡状 态。 无 可 挽 回 的 分 裂 状 况 正 在 威 胁 着 人类。”从依赖自我到依赖物体,知识存在的主体在这一过程中发生了转移,人们的学习也渐渐依赖人以外的物体。

也许这为知识的传播和保存带来极大方便,但与此同时,这种对外界的依赖将人类置于被动之地,使知识存在的潜在危险也同步增大。在历史上,尤其是在政治灾难发生之时,一个时代的文化就会面临浩劫,而这种浩劫所采用的主要方式,便是破坏储存知识的物质载体,其中包括有意的和无意的。从知识传授方面来讲,口耳相传的教育方式依然有其无可替代的价值,它不会随着教育科技的变革而失去地位。六、教育科技的未来———令人兴奋却恐惧的不确定教育正在越出历史悠久的传统教育所规定的界限,它正逐渐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扩展到它的真正领域———整个人的各个方面。与此同时,教育科技所发挥作用的范围也大大超越地域的概念。学校不再是教育科技所发挥作用的主要场所,地域与时间也不再是制约教育活动的关键。全球各地高等教育教学中的信息技术的运用已经降低了国家边界的重要性,高等教育也成为一种社会建制,而不仅仅是社会中的一种建制。教育科技会因教育理念的改变而面临未知的挑战。“未来的学校必须把教育的对象变为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受教育的人必须成为教育他自己的人;别人的教育必须成为这个人自己的教育,这种个人同他自己的关系所面临的根本改变,是今后科学与技术革命中教育所面临的最困难的一个问题。”这种受教育者与教育者之间、受教育者与自我之间关系的根本改变,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教育技术的革新,如果没有有效的教育技术作为支撑,知识的创新、转换与传承方式就不可能出现根本性的变革。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那样,未来的学校正将教育的对象变为自己,与此同时,自己成为教育自己的主体,这不仅是对传统教育观的彻底颠覆,也对未来的教育技术提出了挑战。教育科技使个性化教育成为可能,但过度的个性化教育与自由学习有可能导致历史传统断裂,并使以往的一切教育知识变得不适应,就如人类在纸张出现之后,书写代替了记诵而使传统的教育方法和理念遭到极大否认。这种否认的代价就是,人类再也无法像文明诞生之初那样,对已有的知识烂熟于心并透彻领会了。

学校科学教育论文范文 第27篇

人是瑶族民歌的发明者、传播者,人在瑶族民歌创新中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瑶族人民以歌言志、以歌传情,以前瑶歌就是大家交流、抒发情感的重要纽带。瑶族民歌通过“自然习得”和“口传心授”的形式得以发展,承载着瑶族文化的传承。其一,保护常宁瑶族民歌的文化生态,为民歌传承人进行民歌文化传承培育好根基。文化生态包括文化生成、发展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历史根基。生态环境与民族文化是鱼儿与水的关系,没有合适的生态背景,当地的民族文化将不再成为特有文化。其二,提高民歌歌手的社会地位。历史以来的民歌歌手都处以一种民间的、自生自灭的自然状态,在发展封闭的原始经济和相对封闭的封建经济时期,这种自生自灭的状态对民歌的影响不太大,祖祖辈辈,父传儿、儿传子,仍会被延续下来。但在社会主义经济下,强调对外开放,这种民歌手的“自然状态”就存在很大的危机,现在很多年轻人认为唱瑶歌很土,跟不上时代,他们紧密的跟随着流行音乐的步伐,认为这是潮流。其三,建立民歌文化传承人补贴制度,让他们衣食无忧地从事传承活动,解决绝大多数民歌手处于经济贫困、生活困顿、年事已高的艰难境地。制度极大地促动歌手们的积极性,利于民歌的传承。

二、学校教育中瑶族民歌的传承

瑶族音乐的传承要把以前“自然习得”和“口传心授”的传承模式向现代教育模式转变,学校教育在文化传承和传播上有其它单位、组织所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可在瑶族地区中小学、大专院校开设瑶族音乐、瑶族文化课程。音乐具有巨大的教化功能,瑶族音乐进课堂可以让学生们接触、了解到瑶族文化,感受到瑶族音乐的形式,培养对瑶歌的兴趣爱好。瑶歌风格古朴、曲调悠扬、节奏明快,有很强的感染力,更有其他音乐所不能替代的文化深层内涵,对提升学生对真、善、美的正确理解,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凝聚民族精神具有重要作用。

(一)编写瑶族文化教材

《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堂标准(实验稿)》的“课程开发与利用”中规定,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除国家课程外,地方和学校自主幵发的课程应占有一定的比例。地方和学校应结合当地人文地理环境和民族文化传统,开发具有地区、民族和学校特色的音乐课程资源。瑶族祖先在不断繁衍生息、发展壮大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灿烂文化,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教师在瑶歌进课堂的教学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音乐教师在音乐素养和声音技法上都有一定的基础,在瑶歌的学习上有一定的优势,但在瑶歌的演唱特征和瑶族语言的表达上有很大困难。为此,要多向民间有经验有成就的民间艺人学习,培养热爱瑶族音乐、会唱瑶族民歌的青年教师;也可以定时请民间艺人进课堂给同学们带来最纯正的瑶族民歌,让同学们现场感受瑶歌,提高学生对瑶族民歌的学习积极性。音乐教师与民间艺人以及瑶族歌舞团专业演员相结合的教师队伍对瑶歌的传承和传播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二)开设少数民族班

瑶族人民世代生活在依山傍水的大山深处,风光秀丽、人文历史悠久,但交通不便,缺少与外界的联系。经济发展缓慢,多处于贫困山区,与经济相对应的文化发展也长期处于贫瘠的土壤中。可以说常宁塔山民族地区的教育水平和外界相比还是有较大的差距,瑶族少年上高中、上大学都有一定的难度。现有的地方政策是对少数民族学生实行在考生毕业升学考试分数的基础上,加少数民族优待分,总分录取。可因为基础薄弱进学校后的学习还是有诸多的差强人意,如果学校在招生对象的选择上,可以针对少数民族地区生源开设少数民族班,可以解决瑶族学生基础薄弱和同学差距大的难题,在少数民族班增设瑶语课程对瑶族语言的传播和瑶歌传承人的培养都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使他们获得更多的知识和生活技能,提高生活水平,对瑶歌的传承和发扬光大更好的做贡献。

(三)课堂教学凸显民族个性

在瑶族民歌的课堂教学中要凸显瑶族音乐的民族个性。在声音训练方法上要与“学院派”的唱法区别开来,充分保留瑶族语言的咬字、行腔特点,保留瑶族音乐最本质的感情基调,根据学生完成情况灵活的进行教学互动。可分组进行二声部的演唱训练,也可分男生、女生的对唱,在模拟和示范中穿插讲述发声方法和文化背景。形式多样的音乐课堂能更好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快乐的学习氛围中更好的学习瑶族民歌。

(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