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考试中始终离不开文言虚词的考查,同学们经常也被它们搞得云里雾里。笔者针对近几年在中考中出现的重点文言虚词进行归类,特别是“之、其、以、于、而”的几种用法进行了归纳,以供大家参考。
一.“之”的常见用法。“之”是文言文中最常见的字词,但就其用法不外乎以下几种:1.用作代词。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如《马说》中“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义,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2.用作助词。(一)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如《曹刿论战》中“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二)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如《陋室铭》中“何陋之有!”(三)结构助词。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译时可省去。如《爱莲说》中“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又如《幼时记趣》中“心之所向……”(四)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如《狼》中“久之,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3.用作动词,可译为“去、往、到”。如《陈涉世家》中“辍耕之垄上”。
二.“其”的常见用法。“其”作为文言词有以下几种用法:1.第三人称代词,相当于“他”(们)、“她(们)”、“它(们)”。如《幼时记趣》“使其冲烟飞鸣”。2.活用为第一人称。相当于“我(的)”、“自己(的)”。例如《幼时记趣》“常蹲其身”。3.在句中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马说》“其真无马邪?”。4.指示代词,相当于“那” “这”之类的词。如《核舟记》中:“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岳阳楼记》“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5.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例:其一犬坐于前。
三.“以”的常见用法。“以”作为文言词用法非常复杂,具体总结归纳如下:1.用作介词,表示凭借,译为“凭、靠”。例:乃入见。问:“何以战?”(《曹刿论战》)表示工具、方式、方法,译为“用、拿、把、按照”。例:策之不以其道。(《马说》)再如《赵普》中“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2.用作连词,表示并列、承接、修饰;“以”相当于“而”。如《赵普》中“普跪而拾之以归”,《黔之驴》“船载以入”,这种用法在苏教版语文教材中极为罕见。表示目的,译为“来、用来”。例: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因为”,“由于”。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再如《论语》中“是以谓之文也”。3.用作副词,译为“已”,“已经”。例: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这种用法是属于通假字的用法。当然苏教版语文书上还有一些关于“以”的特殊用法,这里列举一二,希望有用。“以”理解为“如”的意思,在《三峡》中“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以”也可以理解为“如果”的意思,在《捕蛇者说》中“以啮(niè)人,无御之者”。
四.“于”的常见用法。1.表示对象,译为“对,对于,向”。如《愚公移山》中“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2.表示处所,译为“在,从”。例: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出师表》)3.表示处所,译为“到”。如《愚公移山》中“指通豫南,达于汉阴。箕畚运于渤海之尾”。4.放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一般可译为“比”。例: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鱼我所欲也》)
五.“而”的常见用法。1.表示并列,相当于“而且”、“又”、“和”,有时可不译。如《论语》“敏而好学,不耻下问”。2.表示承接关系,相当于“并且”、“就”,有时可不译。如《论语》“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3.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然而”、“可是”、“却”。如《论语》“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4.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动词和状语,相当于“着”、“地”等,或不译。如《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中“围而攻之而不胜”。
知识点总结
虚词没有实在意义,一般不能充当句子成分,不能单独回答问题(少数副词如“不”“也许”“没有”等可以单独回答问题),只能配合实词一起使用,才能表示种种语法关系。虚词包括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兼词七类。文言虚词在整个文言词语中虽然只占一小部分,但是它的语法作用却很大。文言文中的许多句式是以虚词为标志的,如判断句“……者……也”、被动句“为……所……”等虚词在文言文中用得很频繁,而且它们的解释也相当灵活。
一、词性界定法
有些文言词兼有实词和虚词的双重性质,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只要能推断出其词性不一样,那么,其用法肯定也不同。如2002年高考全国卷第12题的A项:今如此以百骑走,匈奴追射我立尽/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以”既可作实词,又可作虚词,考生要能分清虚实。第一句是李广根据敌我双方形势,认为此时如果带领百骑仓皇而逃的话,必致匈奴大军追杀而全体覆没,故第一句中的“以”为实词,作“率领、带领”讲,而第二句中的“以”为介词“把”。显然,两者词性有别,一虚一实,题目要求选择用法不同的一项,那么该项即为正确答案无疑。
二、数学代入法
有时候,考生如能巧妙地“拿来”数学中的解题方法,在语文答题中加以灵活应用,往往会收到奇效。数学代入法即是一例。请看例子: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过于荆,至江上。
苛政猛于虎也。
B、曰:“吾知所之矣。”因如吴。
秦伏兵绝其后,因留怀王,以求割地。
C、此有道者之所以异乎俗也。
宋何罪之有?
D、知不以利为利矣。
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答案:B
A、项中第二句考生熟知,“苛政”与“虎”之间存在比较关系,“于”相当于“比”,以此代入第一句中显然讲不通,事实上第一句中的“于”作“从”讲,由此排除该项。D项中,第二句“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出自苏洵《六国论》,“以”作“因而、以致”解,以此代入第一句“知不以利为利矣”中显然也讲不通,可知该项也非正确答案。再看正确项B所涉及的两句,第二句“秦伏兵绝其后,因留怀王,以求割地”,出自课文《屈原列传》,“因”作“乘机”解,以其代入第一句中刚好符合上下文语境,由此答案不言自明。
转贴于 三、语法切入法
从语法结构角度切入是解答文言实词题常用的方法,其实该法对解答文言虚词题也同样适用。在解题过程中,当你“苦思冥想无法选”时,不妨从语法角度切入,也许能尝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喜悦。如:五千人因衔枚击之/相如因持璧却立。考察这两句语法结构,第一句主语是“五千人”,第二句主语是“相如”,进一步考察“衔枚击之”和“持璧却立”,两者都是连动结构,且都作谓语,由此可见,两者基本语法结构相同,故句中“因”的用法也应相同,此处都可作“于是、就”解。再看:遣使约降于燕/故内惑于郑袖。首先补出两句的主语,一为田单,一为怀王。田单是施动者,“降”的对象是燕军,故第一句中“于”译为“向”;而第二句中施动者是郑袖,受动者是怀王,怀王放在前面作主语,从语法结构来看这是一个被动句,所以句中“于”作“被”讲。进行这样的语法分析后,可以看出,两个“于”显然不同。
四、语境推断法
一般而言,需要判定的虚词上下文语境完整,语句的整体意义实际上限制了某个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因此考生也可根据具体的上下文来进行判断。如2006年高考辽宁卷第11题C项:此则京邑之人也/无以,则王乎。第一句上文的语境是“令贤兄子葬父于洛阳”,洛阳即当时的京邑,意思是说“现在你的侄子把他父亲葬在洛阳,这说明他是属于京都人呀”。由此推断该句中的“则”应为副词,判断句子,起强调、确认作用,意为“是、就是”。再看第二句,出自人教课文《齐桓晋文之事》。齐宣王一见孟子就迫不及待地问齐桓公、晋文公称霸的事情,说明他有称霸的企图。而齐桓公、晋文公是靠武力而非仁爱称霸天下的,与儒家所倡导的“王道”相对立。所以崇尚王道的孟子轻轻将话题岔开:“无以,则王乎”,“如果不得不说,那么还是说说王道的事吧”。此处,“则”为连词,表假设关系,可译为“那么”。综上,两个“则”字用法各异,不符合题干要求,可迅速排除。
五、标志识别法
有些虚词是构成特殊文言句式的标志词,如能记住教材中出现的一些有代表性的特殊文言句式,可帮助你快速答题。如表被动的“见”“于”“为”“为所”等,表示宾语前置的“之”(如“何陋之有”)、“是”(如“唯利是图”)等。同时识记一些含有虚词的固定格式,如“是以”为“以是”的倒装,译为“因为这”:“无以”意为“用来……的”:“其……,之谓也(乎)”也是一个固定格式,根据情况可译为“大概(恐怕、难道)说的是……吧(吗)”,如2002年高考全国卷第16题要求将“其李将军之谓也”译成现代汉语,如果能记住这个固定格式的翻译模式,解答本题就会易如反掌,可译为“大概是说李将军的吧”或“大概说的是李将军吧”。再如:此有道者之所以异于俗也/宋何罪之有。两句中的“之”都是固定格式的标志,一是古汉语中表原因的固定格式,一是宾语前置的标志,两者显然不同。
[关键词]虚词;文言句式;词类活用
高中以来,很多学生对文言文都是如临大敌,原因很简单:初中阶段的文言文考核基本上都是课内的必修内容,可是高中的文言文考核却是以课外的文言文形式进行考察文言文的知识重、难点。
一、虚词是链接三大文言句式的标志
文言文是靠句子堆砌而成的,所以首先要读懂每个句子的大意。文言文的三大经典句式分别是判断句、倒装句、被动句(这里省略了省略句式)。而能否读懂一个句子,关键就在于能否分清这三大句式。
1.乃、为、则、者、也都是判断句的标志
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荆轲刺秦王》)“乃”在此处的意思表示为“是”。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鸿门宴》)“为”在此处的意思表示为“是”。
此则岳阳楼大观也。(《岳阳楼记》)“则”在此处的意思也是“是”。
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者”放在主语后面,和“也”连用,表判断。
2.为、于都是被动句的标志
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为”在此处的意思表示为“被”。
而君幸于赵王。(《廉颇蔺相如列传》)“于”在此处的意思表示为“被”。
3.倒装句里面细分为定语后置、宾语前置、介宾结构后置三部分,其中“者”是定语后置的标志;“之”是定语后置和宾语前置的标志;“于”是介宾结构后置的标志
蚓无爪牙之利。(《劝学》)“之”在此处表示为定语后置的标志。
句读之不知。(《师说》)“之”在此处表示为宾语前置的标志。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鸿门宴》)“者”在此处表示为定语后置的标志。
燕王拜送于庭。(《蔺颇蔺相如列传》)“于”在此处的意思是“在”,和“庭”构成介宾结构,因此,“于”也可看作是介宾结构后置的标志。
二、虚词是判别词类活用的催化剂
文言文的第二个难点就是词类活用。词类活用大致分为三大类――活用为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名词活用为状语。当然,活用为动词又可以细分为――动词、形容词、名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名词的意动用法,名词用作一般动词。但是判别一个词的活用情况主要是根据这个词所在的语言环境。
三大词类活用围绕的中心是“动宾短语”,当形容词或名词需要扮演动词的角色时,就产生了活用为动词的情况;当形容词需要扮演宾语的角色时,就会产生活用为名词的情况;当然,当动宾短语没有任何残缺时,动宾短语前面的名词就需要活用为状语。幸运的是虚词往往是判断动宾短语的依据。
1.虚词和动词、形容词、名词的使动用法
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廉颇蔺相如列传》)这里的“之”在文中的代表蔺相如,而语言环境告诉我们蔺相如不可能自己轻易离开秦国,所以此处的“归”是动词的使动用法,完整的意思是秦王使蔺相如回到赵国。
2.虚词和形容词、名词的意动用法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孟子・尽心上》)此句中的“而”是连词表并列关系。“登东山”和“小鲁”都是动宾短语,呈并列关系。由此可知,“小”的意思应该是“认为……小”,此处的用法为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3.虚词和名词用作一般动词
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游褒禅山记》)此处的“之”的意思是代词。由此判断“名”的意思应该为“命名”,这里的用法为名词活用为动词。
三、虚词和名词活用为状语
(一)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1.第三人称代词。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
①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十则》)
③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狼》)
2.第三人称代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应译为“他”“它”(包括复数)。
①秦王恐其破壁。(《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
3.活用为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译为“我的”“我(自己)”或者“你的'”“你”。
①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赤壁之战》)
②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③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触龙说赵太后》)
4.指示代词,表示远指。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
①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核舟记》)
②复前行,欲穷其林(《桃花源记》)
5.指示代词,表示近指,相当于“这”“这个”“这些”。
①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捕蛇者说》)
②今存其本不忍废。(其:这)
6.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
①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口技》)
②其一犬坐于前(《狼》)
③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为学》)
(二)用作副词。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疑问、猜度、反诘、愿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词配合,可译为“大概”“或许”“恐怕”“可要”“怎么”“难道”等,或省去。如:
1.加强祈使语气,相当于“可”、“还是”。
①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其:可要)
②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烛之武退秦师》)
③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
2.加强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或许”、“大概”、“可能”。
①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前一个“其”可译作“难道”,后一个“其”可译为“恐怕”。
3.加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 。
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②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 ,可以无悔矣 ,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
③且行千里,其谁不知?
(三)用作连词。
1.表示选择关系,相当于“是……还是……” 。
①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
②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祭十二郎文》)
2.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如果”。
①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
②沛然下雨,则苗浡然兴之矣。其若是,孰能御之?(《孟子见梁襄王》)
(四)助词,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可不译。
①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
②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离骚》)
【何其】译为“多么”。
①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一、回顾2006
1. 频率统计。从上表可以看出,2006年高考试题一共考查了15个虚词的用法,其中“以”字出现了8次,“而”字6次,“乃”“其”各出现了5次,还有两个超纲的虚词(“见、已”),不过对考生而言,这两个字的意义和用法并不陌生。
2. 命题特点。从题型来看,2006年考查文言虚词的方式基本与往年一致,即没有要求考生指明其意义和用法,而是要求考生对同一个加点文言虚词在不同句子中的用法和意义是否相同进行比较判断。从所给的句子来看,多数是采用给出4组8个例句(其中4个例句出自高考文言阅读材料,有4个例句出自中学语文课本),每组内部两两比较,考查异同的方式。
3. “遗忘”角落。在2006年的高考试题中有“所、何、焉”三个虚词没有出现,还有一些虚词出现的频度相对较低, 2007年出现的概率较大。
二、备考2007
1. 抓住教材是根本。近两年文言文虚词的拟题,虽然文言阅读材料是课外的,但所考的知识点却都在课内,即题目在课外,答案却在课内。所以,夯实课本文言基础知识是解答好虚词题目的基本前提。
2. 识记用法是关键。对文言虚词学习的主要途径是课本,所以要注意整理课文里比较重要的含文言虚词的句子,要做好文言虚词常见意义和用法的归纳和整理,集中比较,系统掌握。
一、统计说明
(一)统计目的
1978年以来高考语文试题(大陆地区)都会对文言词语进行考查,其中专门考查过哪些单音节虚词?哪些又是被侧重考查的?单音节虚词考查的意义和用法又是什么?许多教研成果对此语焉不详,本文力图对上述问题给以实证性的回答。
(二)统计对象和内容
1978-2003年全国高考统一命题的语文试题共计有26套,2004-2011年夏季全国各地高考语文试题共计有137套,本文以163套高考语文试题中所有专门考查文言词语的试题作为调查对象,对其中被考查的单音节虚词进行全面筛选统计。
本文统计的是文言虚词,虚词是和实词相对而言的,实词具有实在意义,例如:之(动词,到)。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和数量词,虚词不具有实在意义,但有语法意义,例如:之(助词,的)。虚词包括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等。类似“之”这样的一些词语,虽然语音相同,字形也相同,但表示的词类意义不同,我们就把它看作两类不同的词。
二、分类统计
考纲明确规定了18个虚词,据此我们把所考查过的虚词分为“考纲之内”和“考纲之外”两种类型,并分两个阶段(1978-2003年和2004-2011年)对其作出统计。每个单音节虚词后的数字为被考查的频次,而括号内标注的是该词被考查过的意义或用法;其中“数”、“重”两个词后括号内标注了读音,说明同时也考查了辨音;一个词后标注多个意义或用法,表明是在一个题中同时考查的。
-2003年考查的虚词
(1)考纲之内
以8(介词:用、把、凭借;连词:结果、目的、原因、修饰),之8(助词:的、宾语前置标志;代词:他、她、它、我、这),因5(介词:通过;副词:就),且2(将要),而2(连词:转折;代词:你的),为2(被),其2(命令语气;代词:自己、它、他),于2(介词:到、向、被),所2(大约、与其后动词构成名词短语),若2(如果、你),乃2(就),者(句中语气词),焉(语气词、代词),也(语气词),则(副词:已经;连词:转折、顺承、并列)。
(2)考纲之外
或2(有的人),是2(这),彼2(那、他们),会2(一定、恰好),无2(不、无论)见2(被、放在动词前面表示对自己怎么样),每2(每次),女2(你),子(你),犹(还),夫(那),尝(曾经),直(只是),我(第一人称),业(已经),诸(兼词:之于),弗(不),不(否定词),复(又),曩(从前),岂(难道),非(不),吾(我),斯(这),适(刚好),数(shuò,多次),自(自然),如(假如),抑(只是),重(zhòng,更加),相(互相、动作偏指一方),然(但是、这样),仅(仅仅),只(仅仅),但(只管),遂(就),故(因此、故意),既(已经),私(暗中)。
需要说明的是,有三个题(要求是从所给词语中选取恰当的),涉及到五组虚词:则,及(等到…时候),乃(竟然),与,然(表转折),以(把);邪(语气词),也(语气词),矣(语气词),焉,耳;以,岂,虽(即使),亦,必,故;以,岂,虽(即使),亦,今,既;乃,而,亦,故(所以),则,且。这五组虚词中加标注的是答案,其他虚词无法确定其意义和用法,我们这里暂不对这五组虚词统计,只是在最后综合统计频次时将它们计入。
年考查的虚词
(1)考纲之内
以59(介词:用、凭借、由于、把、按照等用在方位词前;连词:目的、修饰、顺接、递进、结果、原因、并列),之40(代词:他、他们、它、这;助词:的、得、凑音节、取消句子独立性、宾语前置标志、定语后置标志),而40(连词:修饰、递进、转折、顺承、并列、结果;代词:你的),其29(代词:他、它、她、自己、他们、他的、那、那个、那些、其中;语气词:反问、推测、命令、祈使;助词无义;用在选择句中:其……其……,译为是……还是……),于26(介词:在、到、对、向、比、被、从、跟),为22(介词:被、替、对、因为、为了;语气词:呢),且15(连词:递进、让步、转折;副词:将要、暂且、几乎;助词:用在句首),因14(副词:就、趁机;介词:用、经由),所14(介词:和“为”配合使用,译为“被”;代词:与其后动词组成名词词组),乃14(副词:竟然、这样、就、才;连词:于是),与12(介词:同;连词:和),则10(副词:立即、就、就是;连词:顺承、转折、结果、与后文“则”表对举),者7(代词:……的人、……的、用在时间词后表示“……的时候”;语气词:用在主语后引出判断、引出原因),焉6(代词:他、它;兼词:于此;语气词、形容词词尾),乎5(介词:在、比、从;语气词:啊、疑问、推测、句中停顿),也4(语气词:陈述、判断、句中停顿),何3(代词:为什么、什么、哪里),若3(连词:假设;代词:你)。
(2)考纲之外
数4(多次),会3(恰好),素3(平素),遂3(就),自3(自己),诚2(确实、果真),至2(太),遽2(立即、急忙),暴2(突然),躬2(亲自),寻2(不久),卒2(最终、通“猝”),及2(等到……时候),益2(更加、渐渐),相2(互相、动作偏指一方指向“你”),更(又),见(被),已(过分),咸(都),微(假如没有),使(假设),窃(暗中),两(双方),固(原来),是(这),第(暂且),间(间或),悉(都),少(稍微),徒(只是),雅(一向),但(只是),特(只是),稍(逐渐),潜(暗中),累(屡次),恶(怎么),动(常常),立(马上),率(大致),复(再),身(自己),甫(刚刚),浸(逐渐),顾(反而),顷(大约),斯(这些),适(刚好),然(……的样子)。
三、统计结果及分析
(一)频次统计
综合统计1978-2011年间单音节虚词,按考查频次从大到小罗列如下:
以70,之48,而43,其31,于28,为24,因19,且18,乃17,所16,与13,则13,者8,焉8,也6,乎5,会5,数5,若5,遂4,自4,何3,素3,是3,岂3,故3,见3,相3,及3,亦3,然3,至2,遽2,暴2,躬2,寻2,适2,卒2,或2,益2,女2,彼2,无2,每2,诚2,既2,复2,虽2、但2,斯2,更,已,咸,窃,两,第,间,微,悉,少,诸,非,率,恶,徒,固,顾,如,私,使,雅,特,稍,潜,累,动,立,身,甫,浸,顷,邪,矣,耳,必,今,子,犹,夫,直,尝,我,业,弗,不,曩,吾,抑,重,仅,只。
(二)相关分析
由综合统计可知,1978-2011年间高考语文考查的单音节虚词共有101个,考查的总次数是509次,而这些虚词都是教材中常见的。从比重看,18个考纲虚词考查的总次数占虚词考查总次数的74%;从过程看,1978-2003年和2004-2011年这两个阶段,18个考纲虚词考查的频率也都是最高的,可见18个考纲虚词始终是考查的重点。除了这18个考纲虚词,还有83个虚词也被考查到了。另外考查的虚词中有29个(加点或加下划线的)出现在大纲规定的120个常见实词中。据统计,其中15个加点词既考查了其实词义也考查了其虚词义,而加下划线的14个词只是考查了其虚词义,可见文言词语兼类现象的普遍性。综观每个词所考查到的意义或用法,我们发现,这些意义或用法都是最基本和常见的,生僻的几乎没有。
(三)学习建议
依据以上分析,我们在平时的文言虚词学习和复习中应着重把握如下几方面:
(1)重点关注18个考纲虚词的意义及用法。
(2)120个常见文言实词中要关注某些实词兼有虚词意义及用法的词。
(3)注意文言词语的兼类现象,文言虚词中着重把握代词、副词、介词。
(4)文言课文中常见的非考纲虚词,尤其是那些高频词,不容忽视。
本文系山西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语文科视野中的校本课程开发”(课题编号:QZ-09015)以及山西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高中语文新课程有效性教学内容建构研究”(课题编号:GH-09094)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北京天利考试信息网.中国高考真题全编(语文)[M].拉萨:人民出版社,2010.
[2]商务印书馆.辞源(修订本)(1-4合订本)[Z].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
[3]《古代汉语词典》编写组.古代汉语词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
(一)介词
1.介绍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如:
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②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前一个“以”表原因,后一个“以”表目的。)(《出师表》)
③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
④而吾以捕蛇独存。(《捕蛇者说》)
2.介绍动作行为所凭借的条件,可译为“凭借”“按照”“依靠”等。如:
①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马说》)
②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愚公移山》)
③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孟子〉二章》)
④以我酌油知之。(《卖油翁》)
3.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可译作“把”、“拿”、“用”等。如:
①屠惧,投以骨(《狼》)
②遂许先帝以驱驰(《出师表》)
③以人之逸,待水之劳(《峡江寺飞泉亭记》)
4、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可译为“在”“从”等。
①介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至于泰安。(《登泰山记》)
(二)连词
1.表示目的,相当于现代汉语里的“来”如:
①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狼》)
②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
③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④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出师表》)
⑤故为之说,以俟夫人观人风者得焉。(《捕蛇者说》)
⑥诚直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出师表》)
2.表示结果,可译作“以至”‘“因而”。如:
①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
②以伤先帝之明(《出师表》)
3.有时相当于连词“而”。如:
①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黔之驴》
(三)“以”还可作动词(属于实词)用,可译为“认为”。如:
①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出师表》)
②魏武将见匈奴使,自以形陋。(《〈世说新语〉三则》)
对于含有“今”的文言语句,如果不仔细加以辨析,就很容易把“今”看作名词,造成误解。像《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大王必欲急臣,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和“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这两句中的“今”,就需要结合句意仔细辨析。
第一句很容易简单地理解为“大王您如果要逼迫我的话,我的头现在就和玉璧一起在柱子上碰碎”,而第二句则容易理解为“现在两虎共斗,势必不能都活下来”。其实这两句中的“今”均理解不当。
第一句的前半句说“大王您如果要逼迫我的话”,是一种假设的情况,那么后半句就应该是假设的结果,意思应该是“头与璧将俱碎于柱”,而不能理解为“头与璧现在一起在柱子上碰碎”。如果要想表达这个意思应该说“大王必欲急臣,今臣头且与璧俱碎于柱矣”。在《孔雀东南飞》中就有一个很好的例子:“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我现在将要到官府去报到)。”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miekuo.com/fanwendaquan/qitafanwen/9794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