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其他范文

广西苗乡旅游宣传方案范文(实用6篇)

广西苗乡旅游宣传方案范文(实用6篇)



广西苗乡旅游宣传方案范文 第1篇

激发乡村旅游潜力,有利于持续助力乡村振兴。但目前,大部分地区仍然没有走出一条“好路子。

存在的问题:一是定位狭隘,旅游模式雷同化。乡村旅游常被大众错误定位为农家乐,而事实上,两者之间并不能简单画上等号。目前,不同地域不同村庄为游客所提供的乡村旅游模式大同小异,多为采摘瓜果蔬菜、垂钓、爬山等一系列体验式活动,各处乡村旅游高度雷同化。且多数人选择乡村旅游的目的在于感受别于城市的乡土气息,过于单一的体验让乡村旅游发展困于瓶颈。二是重视自然资源开发,缺乏文化挖掘。田园风光确实是乡村旅游的中心和卖点,而本土文化却是乡村游的亮点。当前,大多乡村旅游仍然缺乏特有乡村民情、礼仪风俗的传达,影响乡村旅游长远持续发展。除了有别于城市的美景之外,游客更多是体验不同风土人情和农耕文化,如江西婺源的“篁岭”、陕西咸阳的“袁家村”就是乡村旅游的成功典型,每年接待的游客量达数百万之多。三是乡村建设“无差异化”。乡村建设缺乏大胆创新执行力,当某乡村建设模式获得成功,大家便一窝蜂的照搬照抄式的模仿,导致“千村一面”。

对此,建议:一是要“定好位”,全面整合当地资源。立足实际,明确当地发展乡村旅游所要达到的目标。邀请专业人才,制定全镇乡村旅游专项规划。进一步全面摸排、梳理全镇乡村旅游资源,结合道路基础建设、村容村貌整治、地方特色文化挖掘和产业结构调整,合理布局建设各具特色、亮点突出的乡村旅游功能景点,尽可能防止低水平发展,避免同质化开发和无序竞争。二是要“布好局”,打造精品旅游线路。找到当地旅游资源的最优配置,最大程度释放政策、资源红利,做到既引得来游玩的人,又留得住游玩者的心。通过合理定位乡村旅游主题特色,进一步发展一批乡村特色民宿、休闲街区、采摘基地,培育形成乡村旅游新产品新业态。三是要“造好势”,利用好信息化、数字化手段。结合时下最流行的即时社交和短视频平台,把本地乡村的美景更快更好地向外传播。积极运用新媒体、报纸、视频等手段,吸纳 “粉丝群”,利用抖音等宣传平台,上传短视频,加大营销推广力度,提高传播的效率和范围。结合自身特色、吸取优秀经验做法,积极策划对外宣传活动方案,如采摘节、文化节等。增加经费投入,确保乡村旅游对外宣传工作顺利开展。

。激发乡村旅游潜力,有利于持续助力乡村振兴。但目前,大部分地区仍然没有走出一条“好路子。

广西苗乡旅游宣传方案范文 第2篇

*年,是我县旅游工作打牢发展基础、继续巩固提高的一年,以乡村旅游为重点的旅游业保持了强劲的发展态势,在*年的基础上又有新的突破。全县共接待游客76万人次,同比增长96%;旅游综合收入亿元,同比增长135%。

(一)抓住规划编制这个龙头,着力发挥自我优势

打造“特色旅游胜地”是我县“*”规划中的四大目标之一,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旅游工作,在机构、人员、资金等方面提供了可靠的保障,主要领导多次召开会议进行安排部署,亲自牵头解决工作中的重点问题,经常深入到基层督查督办工作进展情况。*年,我县投入资金200万元,完成了《*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修编,编制完成了4个景区总体规划和7个风景点的修建性详细规划,同时完成了12个乡村旅游示范点的规划,通过修改完善和编制各种规划,为全县旅游业发展提供了重要依据。

(二)抓住乡村旅游这个亮点,着力打造特色品牌

*年,我县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建设“四在农家”北线示范带的要求,在崇遵高速公路沿线全面开展以黔北民居建设为重点的“四在农家”创建活动,新建黔北民居1500多户,做到“四在农家”创建与发展乡村旅游相结合,既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环境,又解决了产业富民的问题,取得了极为显著的效果。*年,全县集中打造乡村旅游点12个,其中娄山村被命名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全县乡村旅馆发展到203家,床位数达到6526张,同比增长56%,乡村旅游共接待游客万人次,乡村旅游直接收入万元,解决农民就业3500多人。乡村旅馆年均收入在10万元以上,最高的达到400万元。

(三)抓住资金投入这个瓶颈,着力健全投资机制

为解决好旅游业特别是乡村旅游业的发展资金问题,我县初步建立了“政府引导投入、企业重点投入、农民主体投入”的投资机制。其中政府引导投入部分达到5000万元以上,用于规划编制、民居改造补助以及其他基础设施建设,仅崇遵高速公路沿线的乡村旅游发展,县财政就投入1000多万元。在企业投入方面,*年我县联系落实的意向性投资旅游重点项目有10多个,规划总投资亿元,其中规划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项目有8个,部分项目已开工建设或建成投入营运。在农民投入方面,农民发展乡村旅游的积极性空前高涨,预计投入1亿多元。

(四)抓住宣传推介这个关键,着力扩大对外影响

为进一步提高*旅游的影响力,我县连续两年举办乡村旅游宣传推介活动,安排经费编印宣传画册和书刊,制作视频资料、高速公路大型广告牌,并主动邀请国内近百家媒体进行高密度、全方位的宣传报道,有效提升了*旅游的对外形象,特别是在重庆市有相当高的知名度。

(五)抓住规范管理这个基础,着力提高服务水平

在一手抓发展的同时,坚持一手抓管理,进一步规范乡村旅游收费标准,抓好从业人员培训,提升服务质量。*年全县申报3家二星级酒店,县级评定“乡村旅游接待点”50家,省级评定星级“乡村旅舍”22家,建立了1家旅行社和5个游客服务中心。在全国率先推行了乡村旅游专项保险,产生了良好的效果。

二、2009年工作打算

(一)在规模效益上下功夫,做强乡村旅游品牌

2009年我县旅游工作的目标是:新增乡村旅馆100家以上,新增床位2000张以上,接待游客10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亿元以上,创建申报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1-2个,申报成立旅游社1家,组建县级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创建星级乡村旅舍20家,申报评定2A景区一个。

要继续突出乡村旅游这个重点,开展《乡村旅游专项规划》编制工作,进一步健全完善相关政策,确保乡村旅游在规模、质量、效益等方面均有明显的提升,进一步提高乡村旅游这块品牌的含金量。

(二)在项目建设上下功夫,夯实旅游发展基础

对有投资意向的重点旅游项目,特别是遵义恒通公司旅游开发项目、水银河生态旅游、钓鱼台景区、楠木生态景区、夜郎水寨和古耕农业旅游等项目,要加强联系和争取,全力搞好协调服务,力争尽快开工建设。

(三)在融资机制上下功夫,开辟多元融资渠道

坚持企业重点投入、农民主体投入、财政引导投入的投融资机制,同时进一步解放思想,在政策允许的情况下,鼓励干部职工参与发展乡村旅游。今年中央、省、市扩大内需的涉及“三农”和乡村旅游的项目特别多,加上县级增加了预算投入,旅游业发展迎来了新一轮机遇。

(四)在宣传促销上下功夫,树立良好对外形象

继续围绕乡村旅游这个主题,开展第四届娄山艺术节、第三届乡村旅游节、黄莲方竹采笋节等一系列大型宣传推介活动,在县政府驻重庆办事处成立乡村旅游营销中心,进一步扩大*旅游的影响范围。

(五)在行业管理上下功夫,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广西苗乡旅游宣传方案范文 第3篇

下一步,我局将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积极作为,想办法添措施,创新体制机制,科学规划布局,强化服务扶持,切实推动我县乡村旅游快速健康发展,使之成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强大助力。

(一)强化组织保障。成立全县乡村旅游发展领导小组,负责指导、统筹、协调解决乡村旅游推进过程中的具体困难和问题。强力促进全县乡村旅游持续健康发展。领导小组在县旅游局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同时,将发展乡村旅游工作纳入相关乡镇和部门的绩效考评体系进行考核。

(二)强化政策扶持。按照“政府主导、市场主体、企业运作、社会参与”的原则,全力推进乡村旅游发展。积极兑现全市出台支持旅游产业发展奖励政策,力争各类涉农资金在符合专项资金使用范围的前提下,向乡村旅游项目建设倾斜。

(三)强化信贷支持。协调涉农金融机构逐渐满足乡村旅游业的资金需求,对于合理利用古村古镇、农村和农业景观资源发展观光、特色和休闲旅游的项目和企业,要积极采取多种有效信贷模式和服务方式予以支持。加快推进农户电子信用档案建设,鼓励通过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等形式支持乡村旅游发展。协调涉农担保资金为农家乐等乡村旅游提供担保。

(四)创新发展模式。注重挖掘乡村文化的内涵,展示传统风俗,保持固有特色,形成丰富多样、富含品位的乡村旅游产品体系,形成乡村旅游的各种发展模式,推动不同发展模式的互补。在产品开发、市场定位、突出特色等方面加以分类指导,重点引导发展“一村一品”和“一家一艺”。同时,鼓励集中连片开发,发展乡村旅游综合体;推进专业合作组织建设。支持成立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或专业的旅游公司,通过“专业合作社+农户(旅游点)”、“公司+农户(旅游点)”等形式,整合分散的旅游点,连线成片开发,提高专业化、集约化、规模化发展水平。

广西苗乡旅游宣传方案范文 第4篇

关键词:基层政府;乡村旅游;政府职能

中图分类号: F592;F320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工作生活压力的增加,旅游成为人们放松身心、休闲娱乐的首要选择。而在城市化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厌倦了旅游旺季著名景点景区人满为患的现状,开始向往恬淡悠闲的农村田园生活。再加上乡村旅游对时间和空间距离的要求都不高,利用工作空闲到乡村体验生活成为城市居民的新选择。乡村旅游业的兴起不仅仅是因为时代和大众的需求,也与国家高度重视“三农”问题、亟需通过旅游业等第三产业刺激农业现代化发展密切相关。

新公共管理运动要求政府要改变职能,以市场为导向,公共行政不是去管理民众,而是服务民众,政府职能应该是“掌舵”,而不是“划桨”。这就要求在现代乡村旅游开发中,基层政府要做好乡村旅游开发的引导者和服务提供者而不是执行者和决策者。基层政府作为乡村的管理者、服务者,在乡村旅游开发方面需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如对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的规划指导、农村土地流转的使用、农村公共设施的配套管理、对本地区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的宣传、对民族文化特色的保护、对乡村旅游业的引导等。

1 基层政府发展乡村旅游的意义

有利于向本地及外地游客塑造良好的地区形象,加强对外宣传推广

不同的地区可开发的乡村旅游项目各不相同,有的依靠自然之美、有的重在文化传承、有的提供社会实践场所、有的可以体验生活享受田园乐趣。不管是什么形式的乡村旅游,都可以向大众展现出一个地区的特色,尤其可以体现基层政府管理范围内的地区形象。另外,通过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在游客中塑造良好的口碑,对于基层政府来说是一笔无形的财富,不仅可以带动本地区第三产业的发展,也可以借由第三产业带动第一、第二产业的深化改革,旅游业这种“无烟工业”的开发在对地区的推广宣传方面具有巨大的优势。

有利于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方式,优化农村产业结构

19世纪后期,在一些西方国家很多经济落后的农村地区,乡村旅游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有效地阻止了农业的衰退,被认为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动力[1]。乡村旅游对于农村经济的振兴作用在东西方都是适用的,乡村旅游业的兴起不仅可以带动农村地区交通、餐饮、宾馆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为农村富余劳动力提供大量工作岗位,增加农民收入,也可以对周边地区的旅游起到辐射带动作用,也就是说,基层政府扶持乡村旅游业的发展不仅可以提高本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还可以促进就业、维护社会稳定。

通过对乡村旅游进行规划、扶持和引导,有利于基层政府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水平,改善干群关系

乡村旅游开发与政府的扶持引导是分不开的,通过对本地区乡村旅游项目的开发,对乡村旅游进行项目扶持,做出科学的乡村旅游项目开发规划,基层政府在这个过程中加强了对乡村旅游现状的了解,解决了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升了对农村事务的管理水平,完善了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水平,从而改善了干群关系。

2 基层政府对乡村旅游开发的职能探析

关于在乡村旅游开发中的政府职能,理论界从不同角度给出了看法。一种是从政府经济职能的角度,认为政府经济职能在乡村旅游发展中的具体体现有三个方面:一是通过经济、行政、法律等手段,对乡村旅游市场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实现乡村旅游资源配置;二是政府充分发挥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的经济职能,加强乡村旅游产业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政府公共服务水平;三是对乡村旅游市场进行监管,为乡村旅游提供公平、有序、透明、健康的市场经济环境[2]。另一种是从政府参与阶段的角度:世界经合组织(OECD)旅游委员会将政府参与旅游产业分为三个阶段:启动阶段――“先驱或催化剂”、成长阶段――“规制与服务”、成熟阶段――“协调与中介”[3]。

基层政府明确在乡村旅游开发中的角色定位,当好乡村旅游开发的带领人

政府的带领人角色在乡村旅游开发中具有良好的条件,如资金的使用监管、旅游的宣传推广、较强的号召能力、总览全局的规划能力等。除此之外,政府在对旅游开发用地进行土地流转时也可以汇集本地各个地区的特色,建设乡村旅游集群地,发挥规模效应。因此,在乡村旅游的起步阶段,需要地方政府根据本地区实际,充分发挥好政府的领导带头作用,积极引导本地群众将乡村特色农业转化为强大生产力。

基层政府为乡村旅游开发提供基础设施建设,为乡村旅游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

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背景下,乡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已逐步完善,但对于发展乡村旅游的乡(镇)地区来说还远远不够,如采取措施使到达景区的交通更便利、供水供电更及时方便、住宿饮食更安全实惠、公共服务设施和人员配备更齐全等。对乡村旅游项目进行人性化建设,注重以人为本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拔得头筹,政府对相关旅游项目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扶持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基层政府通过多种途径对本地乡村旅游项目进行宣传,把好项目推广出去

基层政府为本地区乡村旅游业的开发一定会付出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如果不注重对外宣传,外界对基层政府的乡村旅游开发所做的努力知之甚少,便不会产生相应的社会效应和经济效益,“酒香也怕巷子深”,乡村旅游项目便会因为宣传不到位丧失良好的开端和发展机会。注重宣传也是给予乡村旅游从业者的隐形教育和学习机会,使他们能够主动参与到乡村旅游开发中来,最后成为本地区项目开发的主要参与者和推动者。

具体到政府职能的利用措施,一是要对本地区可开发的旅游项目进行梳理,明确旅游项目之间的联系,聘请专业机构对乡村旅游项目开发进行规划设计并论证规划的可行性;二是在设计方案论证完成后,根据开发方案制定具体开发措施与方案,包括土地流转措施方案、旅游项目设施建设方案、基础设施建设内容与方案、财政资金使用扶持方案、公共服务能力提升方案等;三是制定的各种方案要在实践中一步步得到落实,基层政府可以为此成立乡村旅游开发项目小组,由专人对各个方案的落实情况进行跟进、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管、对基础设施建设进行完善、对公共服务能力进行培训,保证乡村旅游开发的专业化;四是通过多种途径对乡村旅游进行宣传,如在政府官方网站上发宣传文,与报社、杂志社、电视台等新闻媒体签约,对乡村旅游项目进行跟踪报道,利用微博、微信、网络等现代化通讯工具进行宣传。基层政府所进行的宣传不仅可以快速传递核心信息,减少信息传播的噪音,还可以扩大信息传播的范围,提高信息的实用性[4]。另外,通过各种途径的宣传,意味着对同类信息进行连续传播和重复,这种行为使宣传信息在受众者心中产生了累积效果,增强了传播的效果和影响力,可以实现政府公关的正面效应[5]。

参考文献

[1]Inskeep Planning-An Integrated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pproach[M].US:Van Nostrand Reinhold,1991.

[2]何艳琳.政府参与下的乡村旅游发展[J].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12,(04).

[3]张洪.我国乡村旅游发展中的政府职能定位[J].经济管理,2008(17):15.

[4]王建军.基于公共关系的广州城市旅游品牌塑造研究[J].价格月刊,2011(03):65-67.

广西苗乡旅游宣传方案范文 第5篇

关键词:国际旅游业;国际旅游服务贸易;问题与对策

本文系安徽国防科技职业学院专业负责人培养基金项目(20121210)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安徽省国际旅游服务贸易发展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收录日期:2013年6月17日

近年来,安徽在发展旅游方面充分利用、有效整合和开发建设农村丰富的旅游资源,逐步把一些基础条件比较好的乡村建设成深受广大市民和外国同胞喜爱的旅游目的地。在国家鼓励居民旅游消费政策的刺激下,随着游览区的整修、旅游景点开发力度的加强和旅游基础设施的改善,安徽国际旅游业取得了超常规的发展,旅游经济是历史上发展最好的时期。

一、安徽省国际旅游服务贸易发展现状

(一)旅游人数快速增长。安徽省国际旅游业近年来发展迅速,市场前景广阔。在国际客源市场,2011年安徽共接待入境旅游者达万人次,是1995年的7倍;安徽省是旅游资源大省,是国际客源重要的旅游目的地,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贸易一体化、旅游的大众化发展,安徽省国际旅游市场的发展空间巨大。2006年安徽接待入境旅游人数万人次,年均递增,比同期接待国内旅游人数的增幅高1个百分点。国际游客占全部游客的比重为,比2000年提高了个百分点。

(二)旅游收入大幅提高。随着旅游人数的增加和游客消费水平的提高,旅游收入大幅增长。安徽省国内旅游收入由2000年的亿元增加到2006年的亿元,年均递增;国际旅游收入由2000年的亿美元增加到2011年的5亿美元,年均递增。2011年全省旅游总收入达亿元,比2000年增长4倍,年均递增。

(三)旅游环境日臻完善。随着对国际旅游业投入的不断加大,旅游接待条件明显改善,接待能力有了较大提高,旅游基础设施得到强化,旅游环境有了较大改善。到2011年安徽有旅游星级宾馆400多家,各类旅行社近千家,旅游部门职工人数7万人。全省旅游涉外和星级宾馆拥有客房万间,床位万张,客房出租率为。

(四)交通基础设施规模持续扩大,综合运输能力显著增强。“十一五”期间,安徽省在国家宏观政策引导和支持下,加大投资力度,加快建设速度,交通基础设施规模总量快速增长,综合交通网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通达深度大幅提高,以干线铁路、高速公路、主要航道和重点机场为骨架的综合交通网加快形成,综合运输能力显著增强。

(五)旅游品牌基本形成。旅游资源开发取得较大进展,黄山、九华山、天柱山、琅琊山、齐云山五大部级风景名胜区得到进一步开发利用,歇县、亳州、寿县3座部级历史文化名城和22处国家森林公园加快了开发建设步伐,一批省级景区景点也不同程度地纳入了开发范围,一些重点旅游景区已先后开通了索道,全省已初步形成皖南、皖北、皖东、皖西、皖西南、皖中旅游区基本格局的雏形。以黄山、九华山为代表的安徽省旅游业的知名度不断扩大,并形成品牌效应,带动省内其他旅游区旅游经济的发展。在安徽经济社会发展中,国际旅游业已经成为一个能够创汇增收、拉动内需、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的“综合性产业”,一个能够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促进城乡经济和区域协调发展的“利民产业”和“富民产业”。

二、安徽省发展国际旅游服务贸易存在的问题

安徽国际旅游服务贸易发展具有政府支持、本地市场大、城镇化进程快的有利条件,虽然安徽国际旅游业发展很快,但整体上仍处于起步阶段,表现为大范围的粗多精少、小区域的雷同单一,亟须统筹协调,完善规划,分类指导,整体提升。

(一)旅游发展中无规划开发现象较严重。安徽发展国际旅游业必须强调先规划后开发,要强调保护环境和永续利用资源,避免造成旅游资源破坏。在满足旅游者需求的同时,注重新建住宿、娱乐、接待等设施与当地环境的协调,切不可忽视了对环境的影响。

(二)旅游产品存在高度趋同化。在旅游发展中,对于各种方式的“农家乐”,要倡导健康向上的旅游文化,营造高尚文明的休闲氛围,突出经营的特色化、服务的规范化;对于高科技、生态、观光、采摘等农业旅游,要按照“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标准,突出地域特色和产品特色,防止产品同质化和雷同化;对于现代新农村、古老村镇、生态村庄、民族村寨等,以开发复合型观光、度假、休闲、体验类旅游产品为目标,深入挖掘文化内涵,重点提升旅游产品档次和旅游附加值;对于近年来新兴的乡村旅游,要瞄准国际同类产品,本着保护生态、延续民俗、传承文化的原则,开发与国际水准接轨的高档优质旅游产品。

(三)旅游发展中缺乏营销和质量意识。目前,安徽省内众多已开发、正开发或即将推向市场的乡村旅游产品,普遍无宣传口号和规范的乡村旅游宣传资料,依托电视、广播、网络等宣传媒体,全方位、多渠道宣传推介不足。没有规范的乡村旅游经营管理模式,乡村休闲旅游中没有明确的吃、住、玩量化规范标准;从事乡村旅游的从业人员缺乏有效的岗前培训。另一个是利用互联网的宣传做得不够,虽然主要旅游风景区都建立了自己的网站,但介绍景点的多,介绍住宿条件、推荐旅游线路的少,起不到应有的宣传效果。

(四)交通区位是制约安徽省国际旅游服务贸易发展的重要因素。交通区位是指区域在交通大格局中的位置、客源地到旅游区的空间距离及可达程度。安徽省位于华东腹地,襟江带淮,地理位置优越,然而安徽主要景区景点缺少便捷的在全国居重要地位的干线交通。安徽主要旅游区大多为资源型旅游地、山岳型景观,地处偏僻山区,交通条件较差,尤其是高等级公路里程较短,严重制约了其国际旅游服务贸易的发展。民航是国际游客出入境的主要交通方式,而目前安徽尚无固定的国际航线,国外游客不能直接到达省内主要旅游城市和旅游目的地,基本上是以国内主要旅游城市和口岸城市中转而来,造成来皖游客转机次数多,周转时间长,逗留时间短,无法产生足够的旅游消费。

(五)旅游资源没有形成整体优势。从安徽省目前的旅游格局看,具有这样的特点:皖南热、皖北偏冷,黄山和九华山热、其他旅游景点偏冷。安徽的旅游景点确实很多,但由于旅游资源的地理分布不均衡,许多高品位的旅游资源交通不便,一些旅游资源所在的市县经济条件较差,开展高水平旅游的难度也较大,从而使旅游资源难以形成整体优势,全省大旅游市场还没有形成。

三、安徽省国际旅游服务贸易发展对策分析

(一)强化政府宏观管理,充分发挥政府宏观调控的职能。在旅游区成立乡村旅游发展领导机构,综合管理乡村旅游工作,加强行业管理,制定出台一系列行业标准,明确乡村休闲旅游中吃、住、玩的量化规范标准;拟定乡村旅游工作管理规章制度,实施乡村旅游许可制度,进一步规范乡村旅游的经营管理。强调了差异化与个性化发展,注重地方性与导向性,引导与鼓励城镇创建突出特色。通过乡村旅游发展的定位、机制、机构、规划、资金、人次、政策、宣传、旅游安全、乡村风貌、社区参与等,创新旅游发展政府主导模式,改善与提高农村生产条件与生活环境。

(二)注重政府政策的扶持。结合安徽实际,在把乡村旅游业的概念和范围界定的前提下,制定发展乡村旅游的综合性政策,对纳入乡村旅游点的村,发展乡村旅游的主体——村、公司、农户,主要从农业税收、道路交通、村庄整治、人员培训、公厕建造、垃圾处理、清洁能源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包括税费减免、政府补助、工作指导等。此外,国土、工商、卫生、旅游、财税、公安等部门在投资主体领取相关营业证件、搭建“乡村旅游”经营用房、税收管理等方面给予支持和优惠。

(三)加强政府部门对国际惯例的学习。政府部门应加深了解国际惯例,做到知己知彼,提高交易谈判能力,也使有关政策更加符合国际规则,同时在维护安徽长远和根本利益的基础上,合理扩大国际旅游业利用外资规模和方式,如尽快解决现行土地使用权期限与外商投资饭店合营期限之间的不协调等问题。此外,还应加快制定和完善与WTO相符合的行业法规和管理条例,打破现在普遍存在的旅游地区保护主义和行业垄断,进一步规范旅游业的市场“游戏”规则,适度发展中低档旅游服务设施,适当降低旅游服务价格,并注意价格竞争与产品竞争,为所有参与竞争的旅游企业营造公开、公平、公正的旅游市场环境。

(四)打造完善的旅游产业体系。旅游活动是一个包括食、住、行、游、购、娱等要素在内的综合性文化经济活动,因此要求旅游业应是一个包括住宿业、餐饮业、景观业、娱乐业、商业、公交业等在内的完整的旅游产业体系,这就要求必须形成以旅游服务为重点的综合服务体系,才能充分发挥出国际旅游城市的功能和作用。

(五)加速旅游企业集团化、网络化经营。在旅游产业组织国际化和旅游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趋势下,为增强旅游企业的竞争力,迎接挑战,安徽省旅游企业组织重组,实行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直至跨国的旅游企业集团化、网络化经营将是一种必然选择。现代竞争的发展趋势主要是大集团、大公司的竞争。安徽省的旅游企业如果不朝大集团、大公司的方向发展,就不可能有强大的竞争力,就不可能参与国际化的竞争。同时,旅游企业集团化的发展,有利于集中发挥区域优势、管理优势、资金优势、品种优势和人才优势,取得规模效益。旅游企业重组,实行集团化经营。

(六)培养高素质的旅游专业人才。长期以来,安徽的旅游企业都在国内发展,真正懂得国际经营的人才很少。为此,我们要放眼世界,培养和吸收人才。首先,借用外国人才。选少量外国著名旅游管理公司的高级人才帮助管理我方企业,在学习和模仿中积累经验,成长壮大。其次,招募留学人才。招聘留学归国人员,充分发挥他们的语言特长和管理经验,参与国内旅游服务贸易的建设。

(七)增强企业竞争力,改善服务质量,增强营销宣传力度。对现有的正在开发的或即将推向市场的旅游项目,要确定口号、编制产品、线路,适当编印乡村旅游宣传资料,注重网络化宣传(辐射广、成本低)。创新宣传模式,加大宣传力度,精心包装,筹划和推介乡村旅游项目,借助各类旅游节庆活动、黄金周等载体,依托电视、广播、网络等宣传媒体,全方位、多渠道宣传推介。政府主流媒体也可适当向乡村旅游宣传倾斜。要运用多种宣传手段,把农民致富的欲望激发出来,把农民创旅游业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引导农民把森林、农田、果园、房舍、庭院等经过必要投资和简单改造,发展成为旅游用地或旅游设施,支持农民创办和经营股份制乡村旅游企业。

主要参考文献:

[1]张燕.WTO背景下完善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立法的思考[J].法制专题,.

广西苗乡旅游宣传方案范文 第6篇

一、正确分析形势,进一步增强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旅游业作为当今世界发展最快、前景最好的朝阳产业,已经引起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近几年来,我县依托丰富的资源优势,以争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为契机,把旅游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来抓,使全县旅游业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新阶段。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对于扩大对外开放,提升临朐的城市品牌,推动旅游产业发展,改善招商引资环境,促进全县经济的快速增长,加快城市现代化、国际化进程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在,各地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积极性很高,全国已有个城市通过了部级验收。其中,我省的济南、青岛、烟台、威海、泰安、淄博、聊城个地级城市和曲阜、青州乳山等个县级市已经获得“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称号。今年,济南、青岛、烟台、威海、泰安等城市,又在积极创建“中国最佳优秀旅游城市”。现在看,我们已经落后了。潍坊市委、市政府对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工作非常重视,专门召开了创城动员大会,市长张新起同志作动员讲话,决心很大,今年一定要实现创城目标。临朐县是潍坊市旅游工作的重点大县,我们更应该从事关潍坊发展大局的高度出发,充分认识创城的重要性,在创城各项工作中走在全市的前列。各有关乡镇、部门和单位要严格按照市县制定的创城实施方案的标准要求和职责分工,利用有限的时间,集中人财物力,采取一切有效措施,认真扎实地做好各项工作不拖全市的后腿,确保创城目标的实现。

第一,县政府对发展旅游业高度重视。近年来,县政府把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来培养重点扶持。县里专门成立了旅游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临朐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旅游管理暂行办法》、《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措施,社会各界和外商投资办旅游的热情逐年提高。其社会效益和直接经济效益逐年提高,促进了全县经济的发展。最近,市政府以潍政发号文件下发了《潍坊市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活动实施方案。县政府专门进行了研究,并制定了我县配合《潍坊市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活动实施方案》。各乡镇、各部门一定要从可持续性发展的战略高度充分认清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牢固树立大旅游、大产业的思想观念,加强组织领导,采取切实措施,全力配合抓好创城工作。

第二,我县旅游资源丰富。我县自然风光秀丽,历史文化悠久,境内现有主要景区点处,其中,部级处,省级风景名胜区处,江北最大的奇石批发市场。连续举办了届红叶旅游观光月和届奇石博览会,举办了中国五大镇山第一届文化旅游节,宣传了临朐,提高了临朐知明度,吸引了众多客人前来临朐旅游观光、洽谈生意,促进了我县旅游产业和经济的发展。××年,全县接待中外游客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亿元,同比增长了。

第三,基础设施逐步配套完善。目前,我县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从规模和档次上都有了较大提高,通往主要景区点的道路都进行了硬化。全县共有标准床位个,其中中档以上的个。全县能够适应不同客源层的需求;旅行社建设日渐成熟,配备了国家旅游局颁证的管理及导游人员,开辟了境外旅游线路条,国内旅游线路条;全县旅游从业人员已达万人。

同时,我县还是全国有名的“书画之乡”、“小戏之乡”,全国文化模范先进县,这些都为创城工作提供了许多宝贵的基础性工作。

必须看到,我县离创城的标准还有不少差距一是对新形势下旅游业的地位和作用认识还不到位;二是旅游产业还没有真正形成;三是城市基础性设施离“创城”标准差距较大。车站等场所还没有为中外游客提供服务的旅游咨询中心市区内缺少晚间游览点和游览项目,民族餐馆、外国餐馆及餐饮一条街、城市及景区的中英文导向牌公共场所的公共信息图形符号、高标准的旅游厕所、一日游专线及景区交通还没有完善配套。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这些问题,采取果断措施,能办则办,能改则改,一定做到边补充边完善,尽快缩短差距。

二、加强组织领导,采取切实措施,全力以赴配合全市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市委最近提出了潍坊要实现超常规跨越式发展,体现在城市品牌上,也要跨越式发展。城市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龙头,今后地区经济发展的竞争,就是城市间的竞争,只有城市的竞争力强了,才能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也是在为我县的经济发展创造环境城市环境好了,就能对人才、技术、资金、信息等经济资源形成了强大的吸引力,进而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城市发展的竞争力自然也就增强了。

第一要加强组织领导。潍坊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艰巨而又光荣的任务,也是一项复杂的社会工程,各乡镇、各有关部门和单位一定要把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领导。当前,创城工作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任务繁重,时间紧迫,县里为加强创城工作的组织领导,专门成立了以县政府主要领导同志为组长的创城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政府办公室,具体负责创城工作的组织、协调、督促、落实工作。各乡镇、各部门也要采取相应措施,强化对创城工作的领导。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分管领导要靠上抓及时研究和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旅游部门要为政府当好参谋,认真的搞好创城工作的日常业务督导。

第二要搞好宣传发动。宣传部门和各新闻单位要积极配合这次创城活动,发挥好宣传和监督作用。电视台、报社、电台等新闻单位要开辟创城专栏、设立专题进行集中宣传报道;要利用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目的、意义和要求。同时,宣传部门要重点落实好重要路口市区主要街道、车站等重要场所的大型旅游公益广告牌的设置。要在全县上下形成浓厚、热烈的氛围,提高广大群众的创城意识。要跟踪报道创优活动的情况,对在创优活动中成效显著的单位和个人,要大张旗鼓地宣传表扬,对落后的单位和个人要公开曝光,形成有利于创城工作的良好氛围和强大的社会声势。

第三要对照标准,落实责任。县政府已经和市政府签定了创城目标责任书。按照县政府的统一部署和创城实施方案的具体标准与要求,把创城工作目标任务分解、细化、量化到各乡镇和各相关部门单位。公路部门要抓好通往各景区点道路上中英文指示牌和大、中型道路两侧废弃物的查处;城市管理部门要加强市容、环境卫生和公共厕所的管理,确保全日清洁,并及时对噪声污染、侵占城区道路的行为进行查处;_门要重点落实好市里通往我县的旅游专线车和从县城发往各景点旅游专线车的开通,出租汽车的规范管理;_门要彻底解决各类车辆和行人乱闯红灯问题,并根据其管辖范围设置中英文对照指示牌;工商部门要配合各景区点设置规范的、固定的经营摊点。财贸部门要重点抓好社会餐馆和县城餐馆的规范经营;各有关乡镇,根据所辖范围,抓好公路两侧沿公路村庄、乡镇驻地的环境卫生,有景点的乡镇,要切实帮助他们解决好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其他部门和单位,要按照实施方案抓落实。以上部门和其他单位所承担的任务都必须在月底前完成。创城工作是项大工程涉及面广、任务重、时间紧,单靠旅游部门是不行的,这是我们各级各部门的责任创城期间,凡属各乡镇的任务,各镇长是第一责任人;凡属各部门的,本部门的主要负责人是第一责任人。各乡镇和各部门一定要根据工作需要在人力、物力和资金等方面优先保证,确保创建的各项工作顺利进行。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