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的政治教育需要在课堂中加入生态文明的教育理念,这是目前我国高校思想教育的必然发展趋势。本文根据笔者多年的经验以及我国高校思想教育现状,基于生态文明教育的高校思政教育研究问题展开讨论,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必要性出发,深入讨论我国目前的高校思想教育现状和问题,不足之处还望大家批评纠正。
关键词:
生态文明教育;高校;思政教育;研究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飞速发展,这一阶段我们的环境问题逐渐凸现出来,成为制约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通过生态文明教育的开展加强学生的生态道德素质与环境保护意识,是目前高校需要重视的问题。高校作为向社会推送人才的重要机构,有必要加强其对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培养,通过对大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进一步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以改善生态环境。
一、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意义
根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我们不难发现,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离不开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首先“三观”教育中包括如何建立正确的生态文明理念,我们要进一步促进大学生增强爱国主义精神,进一步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就必须引入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建设的提高。由此可见,通过生态文明教育的开展加强学生的生态道德素质与环境保护意识,是目前高校需要重视的问题。同时,一些高校忽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一些大学生没有具备适应社会以及处理好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能力,没有形成生态文明观念。为此,高校应该起到提高大学生生态文明建设的能力的责任。首先,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是现阶段我国生态环境的需求。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提高以及政治文化的迅猛发展,资源环境所隐藏的问题显现了出来。人类对资源的无节制的开发利用,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直接造成了气候变化、土地退化、生物多样性锐减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对人民的身体健康以及国家的发展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大学生是国家未来发展的重要主力军,加强他们的生态文明教育对我国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及改善有着重要的积极意义。但是,就目前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而言,部分高校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单薄,生态道德素质比较低,针对目前的生态环境现状不加重视,所以加强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尤为迫切。其次,在高校中引入生态文明教育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随着建立平等、互助、协调的和谐社会的需求提出,我们发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现离不开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负责人的思想意识、道德素质、处理问题的方式将直接影响和谐社会的构建程度。对国家与社会来说,人与自然的和谐直接促进了国家的稳定与社会的发展。高校必须起到引导学生构建生态文明理念的责任,引导学生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依据自然的法则学会进一步地尊重自然发展规律,提高大学生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与生态道德素质。最后,开展生态文明建设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全面发展。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依赖于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的全面提高。这要求大学生除了掌握必要的专业知识和科学文化知识外,还要努力提高自己的道德素质与思想觉悟。通过道德素质的提高,大学生进一步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提高综合素质。一些高校太过重视学生的科学文化知识,对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道德素质有所忽视,这些恰好成为制约大学生日后发展的重要因素。一些大学生在就业后虽然有较强的专业知识,但是在具体的工作中因为缺乏必要的道德素质而无法适应自己的工作,所以说通过政治教育加强学生的生态文明建设显得尤为重要。生态文明建设不仅包括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包括人与人的关系。高校加强对学生的生态文明建设教育,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大学生对待自然、对待社会、对待个人的能力,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小结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是现阶段我国生态环境的需求,在高校中引入生态文明教育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现,开展生态文明建设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大学生全面发展。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加强对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是目前我国高校进行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途径。高校通过生态文明教育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进一步加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以此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王康.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加强生态文明教育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0
[2]高晓钟,陈朝阳.论生态道德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实现[J].生态经济:学术版,2008
关键词:生态文明;马克思主义生态观;高校生态文明教育
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__提出的战略目标,也是新时期高校加强文化素质教育的重心与方向所在。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此,高校开展生态文明教育需要借鉴马克思主义的生态立场、观点和方法,同时在实践中还需要坚持正确的原则与方式。
一、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三个主题
马克思、_以实践为中介,在批判旧哲学抽象自然观的基础上,通过强调自然、人、社会的相互交织及其互动,深刻揭示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我之间的辩证关系。结合马克思主义文本著作以及目前有关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的研究,可以把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所包含的三个主题概括如下。
第一,人与自然的和谐与一。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是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首要主题。马克思指出:“自然界是人无机的身体”。 [1]一方面,自然界对于人具有演化先在性。另一方面,自然界对人的实践活动具有前提性和制约性。因此,人与自然必须和谐一。人与自然的共同存在、共同发展,是生态过程及其关系存在的前提。
第二,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与一。人与人、人与社会的辩证关系是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附属主题。马克思指出:“人不仅仅是自然存在物,而且是人的自然存在物,也就是说,是为自身而存在的存在物……正是在改造对象世界中,人才真正证明自己是类存在物。”[1]在马克思主义看来,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就在于劳动,通过劳动,在人与自然的关系基础上建立的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亦即在一定生产方式下的物质变换关系,即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社会经济过程与关系。这两方面彼此联系,相互作用于人类的劳动实践过程和社会活动中,形成了生态关系与经济关系有机结合的生态经济关系。因此,实现真正的人与自然的和谐,还必须积极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断追求和创建先进的社会制度,使社会发展同自然生态系协调进行。
第三,人与自我的和谐与一。人与自我的辩证关系是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延伸主题。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是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的一,其中自然属性是实现人发展的基本方面,人要得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还需要使人的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相互协调、相互强化。一定意义上,人类所面临的生态危机主要是与人的思想、人的价值观念的偏差有关。“重经济轻环境、重速度轻效益、重局部轻整体、重当前轻长远、重利益轻民生”[2]等非理性的发展观、政绩观、价值观还拥有较大的市场。因此,建设生态文明不只是技术问题、项目问题,甚至也不只是惩罚污染奖励环保的有关经济政策问题,而是核心价值观问题、人的灵魂问题。为此,需要通过消除异化消费,实现人的正当需求来创建人的新的生活方式,进而创建与生态文明相适应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使个人生活方式与道德价值观变革有机结合起来。
以上是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三个重要主题,透过这三个重要主题,可以看出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所具有的重要价值和现实意义。
其一,有助于我们辩证地认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从而提高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自觉性。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强调人与自然不可分离及其相互作用,蕴含着实践的辩证法。实践的辩证法既不像非人类中心主义那样只强调自然的客观辩证法,也不像人类中心主义那样只强调人的主观辩证法,它是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的有机一,是马克思主义考察人与自然关系的整体性和系性辩证思维的体现。因此,它有助于我们走出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的褊狭,从而在人与自然和谐一的基础上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其二,有助于我们深刻认识生态问题的本质,为我们进一步探寻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提供了指南。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强调人与自然冲突的根源在于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冲突,认为自然生态与社会发展、个人素质是密不可分的,生态问题的背后是人的价值观或社会发展观问题。因此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生态和谐,必须实现人的价值观和社会制度的变革,把制度、道德价值观变革与生态文明建设的需求有机结合起来。
二、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应以马克思主义生态价值观为指导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和现实的生态环境问题启示我们,生态问题虽然表现为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但实质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关系问题,换言之,是人的认识与价值观问题。一定意义上,确立马克思主义的生态价值观是目前人类摆脱生态危机的关键所在,也是新时期高校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宗旨所在。具体可侧重以下几方面。
第一,坚持自然界的系整体性,确立马克思主义的自然价值观。生态学意义上的自然界是一个有机联系的系整体,在这个系内,一切事物都处于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存在状态中。其中,任何一个事物的局部变化都可能引起系整体的一系列相应的变化。因此,人类必须牢固树立所属自然环境的系整体性,以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性合作为基础,在维护其他物种生命、维护系存在、促进生物圈稳定的前提下来实现自己的生存进化。基于此,高校应引导大学生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问题上,顺从生态发展的必然趋势,学会尊重自然,爱护自然,进而用互补关系取代索取关系,以实现人与自然的真正和谐互补。
第二,坚持人的能动性和主导地位,确立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价值观。人作为社会的主体,不是消极的自然存在物,而是能动的社会存在物。人并不满足自然界的表面恩赐,而是基于人的需要不断改造自然。因此,人类实践是社会进步的基础,也是实现生态系良性运行的物质前提。但是,人发挥能动性是有条件的,人的能动性要受到自然规律的制约。这就要求人们更加深刻地认识自然规律,不能违反自然界的生态规律。同时,还需要通过制度设计实现人与自然的一,“只有在这些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的范围内,才会有他们对自然界的关系”。[3]因此,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应在积极鼓励大学生认识自然,探索自然奥秘的同时,学会立足于社会制度形式去认识和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主动承担促进人类、自然、社会发展进步的责任。
第三,坚持人的自觉性,确立马克思主义的精神价值观。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人始终处于主体地位,人是文明的主体,人的素质决定着文明的高度。基于此,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应引导大学生讲和谐、重素质,追求节能、环保等“低碳高绿”文明高尚的生活方式,并以此确立马克思主义的精神价值观,最终实现人与自我的和谐,从而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自觉担当者。
总之,高校开展生态文明教育,首先应加强马克思主义生态价值观教育,这对大学生自身成长乃至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三、高校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方式与原则
目前许多高校都在积极探索生态文明教育的方式与途径。其中应遵循以下方式和原则。
第一,科学性原则。科学性原则是指在生态文明价值观教育过程中,教育方案必须符合教育的本质和规律。为此,应以科学的教育理论为基础,向大学生系传授经过严格科学验证的生态文明知识和生态文明原理,确保过程和结果的科学性。同时还需要遵循人的文化素质的养成和实现规律,即引导大学生将生态文明知识内化为生态文明素质,再将生态文明素质外化为生态文明行为,从而使大学生在生态文明知识-素质-行为的内外转化过程中逐步确立正确的生态文明价值观。
第二,综合性原则。综合性原则是指在生态文明价值观教育过程中,应注意学科的综合性和价值观教育内容的综合性。生态文明教育是一个涉及生态学、哲学、伦理学等多学科的系教育,单独依靠某一门学科不可能囊括全部的生态内容,也不可能实现价值观教育的根本目标。为此,需要全校教职员工齐心协力,依据自己所从事的学科和专业渗透式地进行生态文明教育,从而形成对生态文明教育的整体化认识和一致性行动;同时还应围绕生态文明的知、情、信、意、行,建构以生态文明价值观为核心内容的生态文明教育体系,使大学生的生态文明价值观形成得到充分而全面的充实与保障。
第三,实践性原则。实践性原则是指在大学生生态文明价值观教育过程中,应强化大学生的实践意识和实践能力。大学生只有积极参与实践,才能深刻领悟生态现象,反思生态问题,增强生态保护意识,形成生态道德责任感,提高生态文明价值观念。同时实践也是检验大学生生态价值观教育成效的重要标志。因此,实践性原则是生态价值观教育的一项根本原则。为此,学校可根据教育环境实际,运用多种教育方式与途径引导大学生积极投身实践,通过实践不断强化生态文明价值观念。
第四,发展性原则。所谓发展性原则是指生态文明价值观教育要根据实践和环境的变化不断改革和创新。为此,高校要密切注意当今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环境保护的新动向,适时调整生态文明价值观教育的目标、方式和途径,不断地与时俱进,以保持生态文明价值观教育的强大生命力。
总之,马克思主义的生态观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不仅对于人们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解决人类面临的生态危机、坚持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而且也使得目前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具有了方向感和意义感。
[参考文献]
[1]马克思_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2]春雨.跨入生态文明新时代[N]._,2008-7-17(10).
[3]马克思_全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1.
The Marxist Ecological View and the Eco-Civilization Education in Institutions of Higher Learning
PENG Xiu-lan
(Faculty of social administration, Huanghuai University, Zhumadian, 463000, Henan, China)
一、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寓意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改造大自然的过程中,为实现人与自然永续和谐发展的努力过程,以及在这个过程中所取得的全部成果。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是在学校和教师的引导下,使大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通过学习、教育和实践指导,树立生态文明意识、形成生态文明观念、养成生态文明习惯的教育过程。
二、加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时代需求
(一)和谐校园建设离不开生态文明教育
大学校园是当代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基本场所,也是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基地。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要积极开展校园生态文化建设活动。要让大学生清楚的了解我国生态环境的基本状况,才能激发大学生的生态环境危机感,提高大学生的生态安全意识,激发他们解决问题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另外高校的生态文明教育要注重实践育人,尽可能多的让在校生参与环保公益活动,在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实践活动中提升生态文明素质。同时,要通过高校校园文化影响、辐射社会文化,影响和带动更多人加入绿色行动者的行列,使“环境保护”、“节约资源”、“生态文明”和“科学发展”等一系列理念深入人心,提升整个社会的生态文明意识。
(二)和谐社会建设呼吁生态文明教育
和谐社会的基本标志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人与人的发展离不开自然和谐的生态根基,没有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之间不可能实现真正的、持久的和谐。从社会发展的角度分析,人类关注生态环境、加强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关注是人类文明、人类进步的重要标志,是人类社会道德发展到一定过程的必然趋势。生态文明作为新的文明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内容,是要求人类在科学合理改造和利用自然的同时,还要对自然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
三、高校加强生态文明教育的创新性路径
(一)加快课程体系建设
1. 将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在校期间素质拓展实践的必修课程
高校在陆陆续续开设有关生态文明教育方面的选修课后,实践活动学分制中应增加生态文明教育的实践比重,在我国,“政府之外的力量参与生态决策的历史很短,公民的参与意识不足,因此,与发达国家的生态文明是从物质层面到制度层面再到理论形态用较长的时间慢慢演进不同,中国建设生态文明特别需要从思想层面到制度层面再带实践层面的自上而下的强力推进”。[1]所以在校期间应鼓励大学生至少参加一次环境公益活动,书写活动心得,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创新做法,以班级为单位互动交流,跨年级跨专业,文理搭配,还可以高校与高校之间交流,让大学生学以致用,让每个人感受到做文明建设的主人。
2.将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
大学生作为与互联网等新媒体联系密切的群体,对生态文明的相关科学知识有一定涉猎,但其所了解的多集中于大家都耳熟能详的生态环境问题上,尚处于感性认识阶段,还缺乏系统、全面、深入的理解。高校应通过思政课程体系建设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就目前情况来看,要实现在全国所有高校均开设生态文明教育的公共必修课程,其条件还不成熟,缺乏相关专业背景的教师。然而,目前所有高校都开设了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政治教育课。所以,将生态文明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是当前在高校推广普及生态文明教育的理想选择。思想政治理论课涉及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历来就包含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融入生态文明的教学内容,将能使本门课程更好地结合现实。同时,生态文明等社会热点问题的引入,也更能吸引广大学生的关注,使他们能更好地接受、理解该门课程的教学。因此,“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自然也应成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载体。
3.将有关生态文明课程开展形式多元化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miekuo.com/fanwendaquan/qitafanwen/9765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