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其他范文

校园足球研究典型案例范文(汇总9篇)

校园足球研究典型案例范文(汇总9篇)



校园足球研究典型案例范文 第1篇

关键词: 高中地理案例教学 《地球公转地理意义》 教学有效性

一、问题提出

地理案例教学是通过对一个具体的地理教学情境的描述,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讨论的一种地理教学方法。它通过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剖析、研究、归纳、总结,使教学内容更加具体化和典型化,使学生从“个”推知“类”,由特殊归纳一般,通过典型的案例理解普通的规律性原理。案例教学是新课程的一大特色,它使教学更加贴近生活,从基础知识的传授,转移到运用基础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上来,打破了教学的封闭性,使地理教学愈趋开放,并很好地贯彻了学以致用的原则。

《地理课程标准》对案例特别重视,课标能力要求《必修》中用案例的占四分之一。“原理+案例”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方向,同时也是近年高考发展的趋势。地理新高考重视案例学习的思维与方法在试题上的落实,以某一专题为载体,从不同层面、多个角度考查学生的学科思想方法的掌握程度与学科素养的养成情况。试题着重考查某地理专题的原因分析与问题解决,要求学生透过对某地理专题的复杂影响因素分析,建立地理事象与本质规律的联系,用准确简洁的语言、明确严谨的逻辑、正确和谐的观念来展示自己论证和解决地理问题的思维过程和学习成果。对于高一新生而言,在接触新事物,学习新知识的背景下,地理教师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尤为重要。通过教学实践,我认为:运用案例教学,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其能力,是提教学有效性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二、教学案例分析

1.《地球公转地理意义》教学实例

(1)内容标准

了解地球公转运动的基础知识、基本特征,黄赤交角的产生及其引起的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2)学习要求

①通过运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公转现象,学生能够准确地画出二分二至日太阳照射地球的示意图。

②能够根据“二分二至日太阳照射地球示意图”分析全球各地的昼夜长短状况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分析同纬度地区不同季节和不同纬度地区相同季节的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培养辩证地看问题的思想方法和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③借鉴与运用知识,进行案例迁移。

(3)教学程序

分析:虽然学生们对地球运动所产生的地理现象已经司空见惯,但很少能真正了解、掌握其变化规律。地球的运动很复杂,学生的空间感要很强。本节教材在已阐述地球公转特点的基础上,重点阐述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该部分内容较为抽象,学生的学习难度较大。在教学中教师如何帮助学生先建立感性认识呢?首先,从日常生活中的熟悉方法入手,从中发现地理问题,再从中找出规律,理解规律,上升至理性认识。怎么让学生们更好地掌握地球公转的地理规律呢?在思考如何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掌握这部分内容的过程中,我先后想到了三个教学方法。

第一,图表讲解法。教材中的图像统和文字系统都是学生要掌握的内容,在学习过程中,可运用空间想象的思维方法,通过读图(二分二至日照图)加深对文字系统知识的认识和理解。这有助于他们建立起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把握地理事物的空间位置、空间结构和空间联系。但是,本课的内容比较抽象。由于学生们在初中时地理知识比较薄弱,而且空间想象思维特别是女同学的空间想象思维比较差,如果只通过图表结合的方法,让学生凭借空间想象思维将其储存在大脑中,再经过加工、分析、比较,形成新事物的形象,来获取新知识,对于他们来说那是非常困难的。因此,我觉得用这种方法教学效果不会好。

第二,利用多媒体来演示太阳直射点的变化。经过整理,我合成了一个可以较好地演示地球公转的地理课件。利用多媒体教学的确比较形象、直观,问题是:在实际教学中,我发现上课时学生似乎都理解了,但在实际的运用中又问题百出。看来,仅凭多媒体的演示很难让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所以,我放弃了这种方法。

第三,选择合适的球体当地球。经过反复思考,我想到了用一个体积比较大的球体――篮球来代替地球,在课堂上演示地球公转与太阳直射点位置变化的关系。

案例描述:

本节课需要解决的问题:

①地球绕日公转,能根据教材中的知识和教材插图所给信息,演示地球的公转。

②你能总结出地球公转的方向?公转中地轴的姿态吗?公转中二至二分位置的判断?

③你能总结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及原因吗?

在上课之前,我找到了一个篮球,将篮球的中间一圈用白粉笔涂成白色,代表赤道,用透明胶在篮球上下侧各固定上一根粉笔分别表示南、北两极,并按比例画出北极圈和南极圈。

“咦,老师,你缴的是谁的篮球啊?”当我带着篮球进教室时,一个学生好奇地问我。我说:“不是,是上课要用的。”于是,学生们就先议论开了,并且猜测篮球可能是用来当地球仪的。我故意卖关子,没有跟他们解释篮球的用途,继续吊他们的胃口,以激起他们的好奇心。

上课开始,我说:“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地球的运动包括自转和公转。由于地球的自转轨道面(赤道平面)与公转轨道面(黄道平面)不重合,随着地球的公转,太阳的直射点在地球表面是移动的。现在我们就来演示一下。”说完这段话后,我拿出了篮球。学生终于知道了篮球的用途。当我说需要两个助手来演示地球公转时,学生的反应是不同的:有些活泼的学生积极要求参加演示,有些学生比较安静,也不够积极。最后,我在班上选了两名学生来在教室里演示。我先分配好两人的工作,一个人代表站在太阳上的观测者,另一个学生“拿着地球”与站在太阳上的观测者的视线保持同一水平面。在我的指挥下,太阳上的观测者站在教室的正中央,“地球”以同样的姿势绕着太阳不断地移动。我把整个教室四个方位作为地球移动的位置(即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四个位置)。首先,我让“地球”站在春分日的位置,(观测者要随着地球的移动在原地转身,改变观测方向)让观测者说出他所看到的赤道的形状和南、北两极地区范围的大小。我的工作就是根据他所说的形状,在黑板上画出图形并确定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学生发现,每换一个角度,观测者观察到的地球形状与教材中的示意图(或示意图的变化图)总是大致相同的。当这两位同学在演示时,我特别留意了一下其他同学,发现他们也在很认真地观察,并不时对照课本和地图册上的示意图。地球公转这部分的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教学反思

这节课的设计也有不足之处,首先是在“地球”移动的方向上,我不应该告诉学生应该如何移动,而应该由学生用所学的知识自己完成。其次,“地球”在移动的过程中姿势容易改变,换用地球仪误差会更小些。在后面的几个班上课时,我及时作了调整。

这个案例来源于实际,使教材贴近生活,激发学生研究自然现象的兴趣。

(1)通过地理案例分析,突出基础知识和主干知识。

案例分析的过程使学生调用已有的知识和运用新学的知识来理解地球的公转,使知识变得生动、有趣。

(2)转变教学方法与学习方法,提高复习课的有效性。

在案例分析的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3)增强地理学习能力,提升学科素养。

案例分析采用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促进了学生的思维,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了培养,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三、结语

自然地理中有许多现象和规律需要我们用通俗易懂方法去诠释,如何用更有效、更直观的方法去让学生们理解这些知识,我们需要精益求精的。

教师要着眼于全面提升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与学科素养,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法的点拨与总结,考法的归纳与提炼,进行解题思路的整理,建构答题的模式和基本“公式”。强化案例教学,遵循学科的知识规律与学习的认知规律,引导学生自主构建地理逻辑思维体系,学会知识迁移运用。通过这个典型案例的学习,学生对案例中的信息进行提取、分析、评价,学会从纷繁复杂的地理要素中抓住核心内容、探索本质特征,分析、综合、抽象、概括案例所隐含的知识要素和基本原理,提高了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掌握了分析问题的原理和方法。

就像叶圣陶先生所说:“教材无非是例子,通过例子来使学生达到举一反三的本领。”我们应使案例教学由“个”到“类”,进而形成知识结构和规律性认识的目标,使学生“学以致用”。同时,减少不必要的讲解和重复,为学生提供较为充分的参与活动的空间与时间,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校园足球研究典型案例范文 第2篇

一、从直接经验到主动探索

陈鹤琴先生说:“最宝贵的是孩子们自动研究的精神可以获得直接的经验,这是学习的有效途径。”他提倡教师要培养孩子乐于学习、好奇探索的态度。

案例:操场上,靠边一向摆放着很多个轮胎。孩子们做完足球操,来到了这片活动场地。在自由活动过程中,欣×一个人玩了足球,突然把自己的足球放入了轮胎开始滚动,其他孩子见了,也纷纷去拿了一个轮胎。山×对欣×说:“我们来比赛,看谁滚得快!”另一边,文×对小雨说:“我和你一起来踢球吧,看谁踢得准。”原来,她们把轮胎竖起来当了球门。孩子们有的把轮胎滚起来,有的把轮胎竖起来,有的把轮胎横着放,还有的把轮胎垒起来。活动结束后,大家一起动手收拾好场地,老师请大家来介绍自己的玩法并请孩子们说一说怎样会更好玩。

儿童天性活泼好动,自发的兴趣便是儿童认识社会、认识自然的基础。教师要善于激发孩子对事物的兴趣并保持其好奇心,培养他们通过观察、实践来发现问题、仔细思考并找出答案的能力。

二、活动前充分准备,活动时随机应变

陈鹤琴先生认为:“幼稚园课程,教师需有相当的准备,倘使临时发生很有趣的事情,那不妨就改变拟定的功课,以作适时的工作满足儿童的需要。”教师预设的课程如果没有满足幼儿的需要,要灵活调整教育计划,根据幼儿所处的实际环境和兴趣自然地生成新课程。

案例:小朋友们正在认真地跟着老师练习跳踩球,从一个角落里传来窃窃的笑声,原来山×把轩×正在跳踩的球踢入了不远处的小球门,其他小朋友看到了,都哈哈大笑。于是,老师停止了跳踩球的练习,和孩子们一起讨论球是怎么进球门的,还有什么东西是可以滚的,这些东西有什么共同点。接下来组织小朋友开始进行射门游戏,请孩子们讨论怎样才能把球准确地踢进球门。最后我们进行了一场欢乐的射门比赛。

教师主动停下来和孩子们一起进行孩子们感兴趣的游戏,更加贴近幼儿的心理。孩子爱搞“破坏”是其创造萌芽的一种体现,合理利用孩子的天性,从小激发与培养孩子的求知欲望,让孩子们在好奇中去勇敢探索,必会有所收获。

三、自己的世界,自己发现

陈鹤琴先生认为:“凡是儿童能做的,就让他自己做。凡是儿童能想的,就让他自己想,鼓励幼儿去发现他自己的世界。”在日常生活中,老师要善于观察,善于捕捉教育契机,从孩子感兴趣的事情着手,凭借已有的知识去理解和重构新的经验。

案例:整理足球时,教师发现有几个足球上面被画了乱七八糟的线条。教师拿着这些足球到孩子中问:“是谁把球画成这个样子的?”有孩子“报告”:“是涵×干的!”涵×坐在角落里偷偷地看老师,脸红红的。教师问:“你是故意的,还是无意的?”他一句话也不敢说。教师放下球后把涵×拉到身边来,并把他抱在怀里,轻声地问:“你为什么要把足球画成这样呢?”他抬头看了看老师的表情,发现是关切的、温和的,就怯生生地说:“我是想让足球穿上新衣服。”多浪漫的想法啊!教师被他充满爱心的想法所感动。教师心里想:以后可以举行一个足球的形象设计大赛,让我们的足球也都能穿上新衣服。

教师不能只注重孩子的外在表现,而忽视了孩子的内在感受,忘记孩子是有思想的、活生生的人,不给他们参与的机会,使孩子的情感得不到应有的共鸣和宣泄。

四、在做中教、在做中学,在做中进步

陈鹤琴先生根据儿童心理学及教育实践,将杜威的“做中学”发展为“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强调“儿童要求的真实的知识一定要‘做中学’,而教师也应在‘做中教’,共同在‘做中求进步’”。

案例:户外活动时,小夕的足球跑老远,于是小夕问老师:“老师,足球为什么会滚这么快呢?”幼儿最关心的问题是最基本的科学问题,他们爱提问,却很少思考和分析这些问题。老师觉得这个问题可以抛回去给孩子,引导孩子围绕这个问题,进行自主观察、探索周围现象和事物,得出自己的结论。

这样一个户外活动时引发的探索活动是随机的,教师抓住了孩子的疑问引导他们独立思考,将主动权交给了孩子,然后引导幼儿对大家的意见和自己的观点抱着怀疑的态度进行再思考,得到正确的结论。在这个探索活动中,教师及时进行角色调整,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

我们活学和活用陈鹤琴的“活教育”,完善和创新足球特色教育,把教师的智慧与幼儿的兴趣交织在一起,和孩子们一起在教育的沃土上发现、探索,描绘更精彩的童年!

校园足球研究典型案例范文 第3篇

一、以制度建设为保证,确保体教结合可持续发展

体教结合的最高境界是形成全体师生自然而然的习惯和贯穿全部学校教育的文化自觉。因此,体教结合要落到实处,首先必须通过制度的规范和引领,约束教学行为,落实目标要求。为此,我们制定了较为完善的规章制度,包括《闵行三中体教结合规划》、《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实施办法》等顶层设计和落实规程。我校还根据自身特点,确定“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理念,制定了《班主任、体育教师加强学生身体素质,提高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质量规定》、《闵行三中体育工作职责及奖惩实施方案》、《闵行=三中运动员管理条例》、《女子足球队、女子曲棍子球队奖励办法》、《足球、曲棍球五年规划》、《竞技体育输送奖、成果奖实施办法》、《体育特长招生管理条例》等一系列规章制度。

我们还努力把体教结合的要求细化,落实到具体的体育项目中。如女子足球和女子曲棍球,要做到“三结合”:体育项目的普及和提高相结合,夺标与培养人才相结合,足球、曲棍球队伍建设和发挥足球、曲棍球效应相结合,努力实现体育育人效益的最大化。

我们非常重视总结经验。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了体育教学和体教结合的三化、四抓、五有、六定制度:

三化:课余训练经常化,打球普及化,体育竞赛传统化。

四抓:德、智、体、美一起抓,班级、年级、校级一起抓,全面普及与提高一起抓。

五有:有体育工作计划,有传统项目工作档案,有训练教案和手册,有各类竞赛记册,有运动员学习和训练跟踪表。

六定:为完备足球、曲棍球训练、教学档案,课余训练,做到定教练、定时间、定目标、定场地、定运动员、定奖励制度。

为保证这些规章制度和各项规定切实落到实处,我校成立了由校长挂帅的“闵行三中推进体教结合监控”小组和由师生代表组成的“闵行三中落实体教结合评价”小组,把两个小组的工作纳入学校日常管理体系和学生自主管理工作机制中。

二、以品牌创建为抓手,彰显体育运动的无穷魅力

我校一直把体育活动的开展放在重要位置上,在多年努力的基础上,女子足球、女子曲棍球渐成规模,展示了巨大魅力,形成了我校的优势品牌。

首先,我们花大力气抓好宣传工作,鼓励更多同学了解足球、曲棍球,热爱足球、曲棍球,积极投入到绿茵场中,营造人人会踢球、人人爱看球、人人会评球的良好氛围。其次,经过长期探索,我们建立了“横向抓普及,纵向抓提高”的策略,建立了班级、年级、校级代表队的多层次的运动队,最大限度地抓好普及。同时也培养了具有较高竞赛实力、可以代表学校形象的代表队。

近年来,我校先后被上海市体育局、上海市教委命名为上海市女子足球传统项目学校。2009年11月被上海市教委、体育局命名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上海市布点学校,同年12月被上海市体育局命名为上海市女子曲棍球二线优秀运动队。学校女子曲棍球队一直包揽上海市运动会、上海市青少年曲棍球锦标赛、联赛、二线运动队测试赛初、高中组冠军,2009年、2010年获得全国青少年曲棍球锦标赛u-15组亚军,女子足球队2010年、2011年连续两年夺得上海市校园足球联赛第三名,2011年全国“木兰杯”青少年足球比赛第四名。我校还先后向国家女子曲棍球队、国家少年女子曲棍球队、上海市女子曲棍球队、江苏省女子足球队、上海市女子足球二队、浙江西湖青年女子足球队、闵行区少体校、高等院校输送了36名运动员。

三、以体育科研为动力,促进体教结合科学化

体教结合是促进青少年成长的重要举措,在实施过程中必须尊重科学,努力找出其中的规律。因此我们坚持以科研促训练、促比赛、促成果,促进体教结合科学化。

在深刻挖掘体育项目中的文化内涵方面,我校早在20世纪末就进行了扎扎实实的探索。市级课题“开展女子足球运动对女中学生整体素质影响的探索”,紧密追踪我校女子足球发展足迹,并积极汲取兄弟学校的实践经验和理论成果,较全面地总结了女子足球对女中学生生理、心理的影响。探讨了足球运动对她们品质、意志、作风的综合作用,并以此为依据,提出了女子足球科学的训练方法、发展策略和文化渗透的方略。该课题已被收入上海市教委“绿叶计划”丛书,受到广大体育教师和教育领导部门的充分肯定。

在历届初、高中毕业生中,体育生升学比率较高,显示了我校在培养运动员上的一贯优势,多年来,学校为社会培养出许多高文化、高水平、高素质的体育人才。

四、以举办赛事为载体,凝聚体教结合的精神力量

本世纪以来,我校已举办全国、市级以上体育赛事二十多项,其中全国级的3次,华东地区5次。市级的每年至少3次,校际比赛更是不计其数。这些赛事的举办已远远超出了体育本身,因为每项赛事的举办都要进行全校总动员,从赛事的策划、组织到服务,这不仅是对学校凝聚力、组织能力、服务水平的考验,也是对全校师生精神风貌和综合素质的检验。

2010年暑假,我校承办了由国家体育总局手曲棒垒球运动管理中心主办的全国青少年女子曲棍球锦标赛。时值盛夏,骄阳似火。来自全国各地的三十六支球队来沪参赛。由于当时上海正举办世博会,宾馆床位非常紧张。小队员们只能住学生宿舍,而我校学生宿舍只有100多张床位,时间紧,任务重,怎么办?学校一面组织师生做好接待的准备T作,一面联系兄弟学校的学生宿舍。比赛开始了,场内小队员们斗志昂扬,投入了激烈的厮杀。场外志愿者队伍不仅要及时准备降温用品如毛巾、饮料等,还要及时引导队员们进入场地、及时就餐、及时休息。整个赛事持续10天,从赛事的组织、食宿的安排到安全的保障、医卫的服务,还有不同赛队之间的交流。我校都安排得周到缜密。服务非常热情。赛事结束后,小队员们都恋恋不舍,不少人流下了泪水。通过赛事的锻炼,我校师生在尽情欣赏了体育运动之美的同时。也显著增强了合作意识、奉献意识和凝聚力。

五、以校企合作为平台,开拓体教结合的广阔空间

校园足球研究典型案例范文 第4篇

(马德里理工大学身体锻炼与体育科学学院,西班牙马德里28040)

摘 要:足球运动队标准化比赛表现档案(Normative Performance Profiles)的建立可以为运动队、运动员、教练员提供即时的比赛表现信息反馈,有利于运动员(队)认识和改进自身表现,可以为教练员评估运动员(队)状态、获取对手状态与信息、制定训练和比赛计划提供有效而科学的指导。以西班牙皇家马德里足球队在2010/2011、201112012、2012/2013赛季参加的178场官方赛事的比赛技战术表现为对象,尝试建立了该队在不同性质的比赛、面对不同水平对手的比赛、主客场比赛以及失利、平局和获胜的比赛中的技战术行为标准化档案,并论述了其意义与实践价值。

关键词:足球运动队;技战术;标准化档案;比赛表现

基金项目:教育部国家公派留学基金项目(留金发[2012]3013)。

标准化比赛表现档案(Normative PerformanceProfiles)是指“一套可以直接用来评定和比较球员或球队在比赛中的各项(或某几项)体能指标(如心率、跑动距离等)、比赛技战术指标(如传球、射门等)特征的图表或文档,这些指标应该是该运动项目中典型的比赛统计指标,且应该具有相应的信度和效度。”

标准化档案曾被运用在网球运动员表现评价分析、足球运动员体能特征分析和技战术分析‘幻上。以上标准化档案可以反映运动员表现的一般特征,但并不能将比赛情境因素( Situational Variables)对运动员表现的影响体现出来。这些情境因素包括天气、主客场、比赛性质(如杯赛或联赛)、对手实力、比赛进展(如比分领先、落后或战平)以及比赛结果(胜、平、负),它们会从行为学方面对足球运动员和运动队的表现产生影响。因而,标准化比赛表现档案的建立需将比赛情境因素考虑在内。

本研究以皇家马德里足球俱乐部在2010/2011、2011/2012、2012/2013赛季西班牙足球甲级联赛、西班牙国内杯赛、欧洲足球冠军联赛中的比赛技战术表现为对象,尝试建立该队在不同性质的比赛、面对不同水平对手的比赛、主客场比赛以及失利、平局和获胜的比赛中的技战术行为标准化档案。

1研究对象与方法

研究对象

皇家马德里足球队在2010/2011,2011/2012、2012/2013赛季西班牙足球甲级联赛(114场)、西班牙超级杯(4场)、西班牙国王杯(24场)和欧洲足球冠军联赛中(36场)的比赛共178场,被选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

研究方法

将所有技战术统计指标数据导人spss软件(版本)中。对所有指标的原始值进行频数分析,得出均值与大小四分位数;利用W检验( Shapiro-Wilk Test)对所有指标进行正态分布检验,检验标准为:若P>O. 05,则样本符合正态分布;若P≤,则样本不符合正态分布;之后,将所有原始指标转换为标准分数(Standard Score,即Z-score),利用计算公式“( Z-score* 20) +50”,将所有标准分数转换为同一范围内,并对其进行频数分析,得到所有标准指标的标准化均值、小四分位数和大四分位数。将频数分析结果导人Excel,选取需要的数据做出雷达图。

2研究结果与分析

总体表现特征

如表1所示,足球比赛中的技战术统计指标大多数都不符合正态分布,仅射正率、传球与抢断三项指标符合正态分布。O´Donoghue强调了均值与标准差在分析体育表现指标中的重要性,他认为均值代表了该表现指标的典型特征,而标准差则代表了其扩散性。同时,对于符合正态分布的数据,68%的数值都落在均值加/减一个标准差的范围内,而对于非正态分布的数据,大小四分位数则能代表其50%的分布范围。表1列出了皇家马德里足球队在所有178场比赛中的各项技战术指标的均值、标准差和大、小四分位数,体现了其总体典型表现特征及其表现浮动性。

将所有比赛指标转换成标准值之后,可以生成如下雷达图,即总体标准化比赛表现档案。

该类档案可以运用于评价球队状态。当球队的技战术发挥优于均值甚至优于大/小四分位数时,证明球队处于良好的竞技状态,运动员和教练员应该设法保持状态;而相反,当球队的技战术发挥劣于均值甚至大/小四分位数时,则证明球队的竞技状态欠佳,运动员和教练员应该及时找出原因,调整状态。例如,当球队近几场比赛黄牌、红牌、失球等数据都小于均值甚至小四分位数,而进球、射门、射正率、传球、传中、控球率等指标都大于均值甚至大四分位数时,则证明球队状态良好。

各种情境条件下的标准化比赛表现档案

不同性质比赛中的标准化比赛表现档案

在欧洲,豪门俱乐部往往要面临着多线作战的境况,国内联赛、国内杯赛和欧洲冠军联赛或欧罗巴联赛不仅对运动员的体能带来了严峻的考验,同时也考验着教练员和运动员的自我调整能力。图2展示了皇家马德里足球队在西班牙足球甲级联赛、西班牙国内杯赛和欧洲冠军联赛中的标准化表现档案。由图可见,皇家马德里足球队在国内杯赛中的各项指标均劣于联赛和欧冠联赛,其原因可能是该队对国内杯赛的不重视,常常派替补队员出战而导致的。

面对不同实力对手的比赛中的标准化比赛表现档案

Lago-Penas和Lago-Ballesteros认为,球队在对阵不同实力的对手时,自身技战术表现会有显著差异。图3显示皇家马德里足球队在对阵上游球队的比赛中,各项技战术指标皆劣于对阵中游和下游球队。

主客场比赛中的标准化比赛表现档案

主场优势历来都是团体球类项目(尤其是足球)的重要研究对象。Pollard认为,现场球迷助威、对场地的熟悉度、免于远征差旅之累、球员心理优势以及裁判判罚偏向,都是造成主场球队表现优于客场球队的原因。由图4可见,皇家马德里足球队在主场的表现全面优于客场,主场比赛中黄牌、红牌和失球都低于客场,而进球、射门、传球、传中、角球和控球率等指标都高于客场。

本方获胜、平局和失利的比赛中的标准化比赛表现档案

Lago-Penas等人利用判别分析的方法,分析了西班牙足球甲级联赛中获胜、平局和失利的球队在比赛中的各项技战术指标的差异,其结果显示射门、射正率、传中、越位和红牌等指标都出现显著差异,图5的结果认同这一结论。皇家马德里队在获胜的比赛中射门、射正率、传球、越位、控球率都高于其战平或失利的比赛。

以上4类标准比赛表现档案对比赛的各种不同情境进行了划分,可以对球队的表现进行更加直观的评价与反馈,对运动员和教练员认识球队表现提供更加客观与科学的认识,对教练员的排兵布阵提供指导。

3结论

校园足球研究典型案例范文 第5篇

[关键词]大学数学 案例 案例教学

一、引言

大学数学是高校理工农类、经管类等专业必修的公共基础课程,其主要包括高等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和线性代数三门课程。大学数学的理论和方法是高校许多学科各专业后续专业课程学习的基础,有助于学生数学素养的养成及提高运用数学思想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然而,由于大学数学内容丰富、抽象,逻辑推理性较强,一直被许多学生认为是枯燥乏味、比较困难的课程,学生上课兴趣普遍不高、考试通过率低。因此,如何结合课程和专业特点,科学合理地设计教学方式、方法,有效开展教与学的双边活动,提高课堂效率,是广大从事大学数学教学的教师应该关注和研究的问题。

本文结合大学数学理论和方法具有较强应用性的特点,结合教学实践,研究案例教学在大学数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问题,以期通过科学设计教学环节、合理运用案例教学,把大学数学抽象的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联系起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不仅乐于学,而且感觉学有所用,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二、案例教学的定义

案例教学法是由美国哈佛法学院前院长克里斯托弗・各伦斯布斯・兰德尔在1870 年提出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由于该教学模式能很好地把理论学习与实践应用相结合,故自其出现之后,案例教学方法便迅速在世界各地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和应用。与此同时,对案例教学的定义也由于各种不同的认知观点和理论基础而存在不同的表述。一般认为,案例教学是围绕教学目标,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对呈现的典型案例进行讨论分析、归纳总结,从而培养其思维能力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1]由于案例教学以案例为基本教学材料,将学生引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情境中,使学生在对话、交流和讨论中加深对课程基本理论、概念和方法的理解和掌握,因此,案例教学对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创新精神、团队协作精神及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等多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大学数学课程应用案例教学的可行性

案例是案例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的要素,[2]而来源于现实生活中出现的实际情况与具体问题的真实案例更能引起学生的关注和参与,也有助于案例教学活动实现最佳的教学效果。大学数学的三门公共基础课的理论和方法在实际中都具有广泛应用。首先,在高等数学中,对函数各种性态的研究方法和结果可用于解决实际生活、生产活动中诸如求最优值、平面图形面积、变力做功及相对或绝对变化率等相关的问题。其次,由于现实世界中普遍存在着各种不确定性和随机性,故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理论与方法在生物、医学、金融以及管理决策等多个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法国数学家拉普拉斯就曾说过:生活中最重要的问题,其中绝大多数在实质上只是概率的问题。另外,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普及,线性代数作为一种解决离散变量的线性关系问题的重要的计算和分析工具也已在控制与决策、经济管理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因而,大学数学在实际中的广泛应用实例为开展案例教学提供了必要的可行性。

四、实施案例教学中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合理选择案例

校园足球研究典型案例范文 第6篇

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实验对比等方法,从学生体育需求的视角,以网球教学为案例对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进行分析与研究,研究表明:切合学生体育需求,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并设计能真正反映教学目标的考试方案;教学以考试为目的展开,并立足于各体育项目的运动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分析来挖掘体育运动规律等有利于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体质的改善。

关键词:

体育需求;教学质量;网球教学;考试方案;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3)02013103

学校体育以培养学生终身健康与终身体育的意识、能力和行为作为主要目标。然而根据2010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结果表明,大学生身体素质还在继续下降,正成为制约我国成为人力资源强国的重要因素。显然与学校体育教育不足有关,当前体育教学无法满足学生掌握终身健身技能的需求,学生缺少有价值的健身手段,参与体育锻炼的时间自然就少,无法实现“健康第一”指导思想,体育教学价值难以实现,自然无法引起学生群体的重视。因此如何满足学生获得健身技能的需求将是普通高校体育教学质量提高的关键。本文所指的体育需求是指大学生对自己获得喜欢的体育技能,并把它作常用健身手段的一种渴望。大学期间,学生们都希望掌握一到两项喜欢的健身技能,丰富文化生活,促进体质健康。现实并不乐观,近年来尽管许多高校也增开了一些学生喜欢的有价值的体育课程,如网球、羽毛球等,但教学效果差强人意,难以满足学生掌握健身技能的需求。体育教学如果不以满足学生体育需求为出发点,课堂上即便老师讲的再好,恐怕其意义只体现在课堂上,从终身体育和终身健康的角度讲学生并不能真正从中受益多少,意义不大。教学质量是学校发展的生命线,是学校在未来高等教育发展中取得独立地位和获得优质生源的根本。依据至此本文以网球教学为案例从满足学生体育需求出发,就体育教学展开分析与讨论,旨在找到适合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学质量提高的对策,这对促进我国大学生群体身体素质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

1高校体育教学质量提高的构建设想

以普通高校网球教学例,大家都想通过在网球课的学习达到掌握网球技能的目标,不过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想实现这样的目标还是很难的,因为网球是一项看起来容易,打起来难的一项运动。在常规的教学中,由于教师处于主导地位,课堂教学活动自始至终都是在教师的主导下进行的,学生的进步与发展是在教师教学影响下的学习结果。因此,教师的教学体系设计要以学生为主体。

以满足学生体育需求为基本目标,考试为手段,教学过程立足于各体育项目特点为关键来对体育教学体系进行设想构建如图1。首先要了解学生的体育需求,并对学生的体育需求进行评估与分析,就网球课而言,学生想通过一阶段的学习实现以正确规范的动作在网球场上对打几个回合,而不仅仅是拿个学分;老师想通过一阶段的教学,使学生能够掌握一项自己喜欢的健身手段。从某种意义上讲两者基本上是一致的,当学生能以规范的动作在网球场地上对打几个回合的时候,也就实现了对网球技能的掌握,完成了教学目标。一切教学都以此为目标展开,按图1所示,接下就是制定能够准确反映教学目标的考试方案,网球考试方案的制定要以对打为基础进行考试设计,而非原地喂球。这样只要学生通过考试即实现在网球场上对打的目标,等同于掌握了这项技能。如何让学生达到考试标准是老师首要的任务,教学就以此目标展开。教学过程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是体现老师能力的过程,同时它也是一个整体有个体、个体中有整体两者不断互动的过程。而作为一个体系,其各环节紧密结合,环环相扣,又要相互促进,这是教学质量提高的关键。

2制定切合实际的考试方案

根据学生需求情况、课时情况及场地情况制定切合实际的能够准确反映教学目标的考试方案。学生通过一个学期的网球课的学习究竟能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标准,这个标准能不能反映学生们的体育需求是考试方案制定的主要依据。以36学时网球课为例,能以规范的动作能够在网球场地上对打几个回合,有基本像样的发球动作并能发几个好球。体育教学如果达到这样的标准,也就满足了学生掌握体育技能的需求,学生当然满意,教学效果自然不差,但要想做到这些还是有些难度的。

对网球而言,最重要的是能够对打,它是学习目标的关键点,所以考试方案的制定一定以对打为主,而不能以原地喂球给学生打为主,否则即使学生考试满分,在场地上还是不能对打,也就缺少了网球运动的乐趣和继续打球的动力和信心,更谈不上终身体育了。因此考试方案的制定很重要,以对打为主,可较好的避免上述情况发生,这也是网球教学中经常被忽略的。如表1所示的网球课考试标准,学生要通过考试,至少要在场地对打6个回合了,这也就实现老师和学生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学生们能以规范的动作在网球场地上多回合地对打,实现身心愉悦,强身健体的目的,从这个角度讲才算真正意义上掌握了网球运动这项健身技能。表1是36学时网球课的考试标准,接下来应该做的是如何达到这个标准。

3教学步骤的设计以考试为目的展开

在学习的开始阶段,讲解示范以简单为主,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击球练习中以原地喂球和原地击球为主;随着学习的深入,学生对原地击球技术有了一定的认识,应在原地击球技术基础上,逐步拉大喂球的距离,一般开始阶段为2-3米,然后5-6米,距离逐步拉大,让学生自己去体会击打不同距离来球的差别,尤其是击打原地球与远距离来球的区别,当学生们能够感觉到差别时候并能说出来,也就是他们进步的时候,因为他们已经初具球感,这对打网球来说是很重要的。

在实际的对打中,来球落点不可能恰到好处,要想准确的击到球,必须学会移动击球。接下来学习一步移动击球、两步移动击球和三步移动击球那是自然的事,开始阶段以近距离喂球为主,然后逐步拉大喂球距离直至底线喂球,也让他们感觉喂球距离不同的差别,只有体会到了差别,动作才会相应的改变,这就离实际的对打不远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的网球技能逐渐增强,顺利通过考试就容易多了,不知不觉中学生们就已经掌握了网球运动技能。

4网球教学的开展要立足于网球运动的专项特点

要达到好的教学效果,首先应对网球运动的特点有个全面的了解,网球运动中,来球不可能总那么准确地落在击球区,因此需要移动,通过合理的步法,准确的移动;还要保持合适的身体姿势,而不是东倒西歪,这就是所谓平衡;另外要注意的是,来球是对手打过来的而不是喂过来的,更不是原地喂球,两者是有区别的,这些在网球教学中是必需考虑到的。图2是网球运动的击球流程图,网球教学中只有立足于网球运动的特点,并在此为基础展开教学,循序渐进,网球技能的掌握就容易多了。

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原地击球与拉开距离的喂球的区别,并让学生们分析其中的缘由,通过教学实验,学生们能够得出:随着喂球距离的增加,球的飞行方向会逐步向着击球手侧的外方转移,通过分析讨论不难发现原因,由于喂球距离远,来球速度快,造成击球点会靠后,所以向外飞行,找到了原因自然也就找到了解决的答案。通过加快节奏解决这一问题,原地及来球慢的击球节拍为1―1―1;来球较快时把最后一拍提前半拍即1―1―1/2;另外也通过提前准备、 移动可以改变这一现象,这些都是通过引导学生们积极讨论分析得出的方法。击近距离来球与远距离来球同样让学生进行实验,让学生去体会两者的差别,并分析原因及如何调整。立足于网球运动的专项特点展开网球教学能充分地调动学生们的创造性和学习兴趣,教学效果明显提高,这也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体现。5讲解中要有一个展开讨论切入点或参照点

大学生时代是独立活动能力和创造性相对活跃的时期,陈旧而单一的体育教对于喜欢接受新鲜事物的大学生群体来讲无疑是一种压抑和束缚。因此在教学中要选择一些重要的切入点,来展开分析与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还有利于掌握体育运动的本质规律。

网球技术中击球点是击球环节中最重要的一个点,也叫最佳击球区,它是球拍与球碰撞的最佳位置,在这个位置击球,击球效果好,力量大,震动小,这个点在击球手臂的外前方。讲解或讨论时可以此点展开。如在练习击球时,通过实验,学生体会到原地喂球与远距离喂球的的差别,即远距离来球易造成实际的击球点在最佳击球点的后方,来球距离愈远实际击球点愈靠后。那接下来的问题是讨论当远距离来球时如何实现在最佳击球区击到球,而不是在最佳击球区后方击到球。那么学生们第一反应应该是加快挥拍,把实际击球点向前赶到最佳击球区位置,恐怕大多数人都会这样,这个没错;但这个快速的动作很容易导致引拍快,引拍快自然导致手臂使用过多,造成身体侧身不充分,造成击球动作错误,此时即便在击球区击到球也没有太大意义,因为击球动作缺少侧身,动作不完整,这应该很好理解。通过分析讨论不难发现解决问题办法,只要击球过程中,做到侧身充分,加快挥拍速度就可实现在最佳击球区击到球,这里边侧身充分是关键,在快速的击球中如何做到侧身充分呢;再分析讨论后不难发现:早侧身可实现快速击球中侧身充分。因此在击打远距离来球时,只需做到早侧身,快速挥拍就可实现在最佳击球区内击到球。如果在教学中老师只按部就班地教学生规范的动作,不展开讨论分析,学生很难掌握体育运动的内在规律,因此在体育教学中要选择一个好的切入点,深入展开讨论,挖掘其内在运动规律,才能有效地促进体育教育,大幅提高教学质量。

6通过实验分析全面促进学生技能水平的提高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设疑有利于抓住事物的本质,体育教学中的实验分析就是不错的设疑。为了全面促进学生技能水平的提高,设计一些重要的击球实验是必不可少的,如击球落点的深浅实验,即采用不同的击球动作来比较球飞行距离的远近。采用平行向前击球与采用从下向上的方向击球,试比较两种击球方式下球飞行的远近;在挥拍击球方向不变情况下,采用不同的握拍方式试比较球飞行的远近。这些试验让学生参与,亲身体会,并通过大家的讨论得出相应的结论,球拍自下而上挥拍飞行距离远于平行挥拍,采用东方式挥拍击球时飞行距离远于西方式。还可通过力学分析球飞行距离远近,在出球角度、出球速度都不变的情况下,如果给球体制造较多上旋,则网球的飞行距离就近即浅球技术;相反球体自转较少则网球的飞行距离就近远。通过对教学实验与分析,学生对事物运动本质和技术原理的理解进一步加深,学生技能水平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有效提高。

另外,大学生有着一定的文化基础,各种教学实验与分析对他们来讲,理解起来有着独特的优势,理论指导实践,知识就是力量,知识就是效率,更突显了知识的重要性,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知识的热情。借助其它学科促进体育教学,体育教学又促进学生学习文化知识的积极性,这也是体育的又一个价值体现。

7结语

高校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各体育项目教学的开展一定要切合实际,教学目标的设计始终要以满足学生体育需求为出发点,教师要评估分析学生对每个体育项目的体育需求,制定能够满足学生体育需求的教学方案及详细的考试方案,并在教学中结合体育项目特点施以科学的教学方法才是教学质量提高的关键。

校园足球研究典型案例范文 第7篇

普通高校体育教师工作满意度的调查研究

体育与培养师范生应急处理能力关系研究

篮球锻炼对普通大学生身体机能的影响

大学生网球运动员比赛中的心理调控

跆拳道运动员赛前心理素质对成绩的影响分析

浅析运动训练对骨骼肌纤维类型转变的影响

中学生常见运动损伤的调查与分析

秩和比法对26届亚洲男子篮球锦标赛各球队进攻能力的分析

2010-2011年度CBA联赛国内前锋与外援前锋技术比较分析

对足球训练相关问题的研究与探讨

高校学生在篮球比赛中防守技战术的特点分析及问题研究

2011年全国女子垒球锦标赛技术统计与分析

竞技健美操操化动作与技巧啦啦操操化动作的异同点分析

我国竞走运动员基础业余身体素质训练研究——以王浩为例

浅谈少年业余短跑运动员的力量训练

对黄石市U-13少年足球运动员训练理论与方法的研究

普通高校足球选修课学生的足球意识存在问题分析及培养途径

高校阳光体育运动考评办法初步研究

西北五省高校体育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研究

龙舟项目专项特点和制胜规律初探

“癸卯学制”中的体育教学内容研究

脏腑经络检测仪在健身气功社区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优秀排球运动员损伤的调查与分析

影响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因素探析

试析高考体育立定三级跳远项目的第一跳

对竞技网球运动中体能训练的再认

浅议乒乓球直拍横打技术的研究以及运用

乌鲁木齐市初中学生体育与健康态度的调查分析

再论体育课堂教学中的“讲、练”设计——兼论实施“精讲多练”到“精讲、诱思、活练”的教学模型转变

体育统计学课程教学案例资源库的设计与实现

陕西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教学能力培养现状与对策

普通高校网球运动发展的“催化剂”效应研究

行动研究:对我校高中体育动态分层教学的尝试——基于“体前换手变向运球·耐力跑”的教学案例

北京体育大学民族传统体育套路专业的课程设置状况研究

论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对学生终身体育的影响

北京市高校校内体育竞赛发展现状的调查研究

高校体育舞蹈课程健身价值的实验研究

跆拳道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浅析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开展定向运动的意义与制约因素

新科世乒赛女单冠军丁宁的技战术分析

关于世乒赛报道内容对比分析——以《中国体育报》三届世乒赛报道内容为例

浅谈太极拳对老年人的养生作用

新疆高校教师亚健康状况的成因透视与对策研究

竞技健美操运动员心理素质培养策略

对赛前紧张和焦虑的认识与分析

体育教学在构建大学生健康心理方面的优势研究

跆拳道实战中的防守反击

论身体“重心”在田径运动项目中的作用

高校运动训练中非智力因素的有效运用

对我国排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的再认识

2010—2011赛季CBA季后赛各球队攻防能力的研究

建立田径运动员训练监控系统

吉首市城区中小学乒乓球课余训练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第26届亚洲男子篮球锦标赛各球队防守技战术指标的分析

2012奥运会我国女子铁饼选手李艳凤成绩、名次预测分析

分层教学模式在初中篮球教学中的运用

从理念出发,提高体育教学设计的有效性

校园足球研究典型案例范文 第8篇

贵州省平塘县大塘镇西关小学558300

【摘要】数学教师普遍都重视课堂动态生成的开发与利用,重视十大核心概念的体现,重视以生为本成了课堂关注的一个焦点。当我们真正能够倾听孩子的回答时,有些声音和问题是老师自己都想不到的。

http://

关键词 小学数学 教学 交流

新课标再次修订以来,数学教师普遍都重视课堂动态生成的开发与利用,重视十大核心概念的体现,重视以生为本成了课堂关注的一个焦点。当我们真正能够倾听孩子的回答时,有些声音和问题是老师自己都想不到的。于是,“下课以后再交流“成了某些教师的“口头禅”。以下都是笔者在听课过程中亲身经历的案例,据笔者课后的调查统计,“下课以后“能真正与学生“再交流”的教师为数很少,更多的老师是把它当作一个幌子或挡箭牌,为自己找一个台阶下。为什么“下课以后再交流“会成为部分老师的“最爱“呢?我们又该如何理性认识并在实践中有效运用呢?

1.当老师自己没有把握时——“下课以后再交流“

案例片段:一位教师教学四年级倍数和因数时,当学习了倍数和因数的概念之后,让学生试着找出36、15和20的因数。学生在汇报完这些数的因数各是哪些之后,教师板书:

2的因数有:1,2。

9的因数有:1,3,9。

15的因数有:1,3,5,15。

36的因数有:1,2,3,4,6,9,12,18,36。

老师要求学生观察板书,并问你发现了什么?

生1:没有一个数的因数比倍数大;生2:一个数的因数最大就是它自己,最小的是1。

生3:我是一组一组找的;生4:一个数的因数有多有少,

生5:一个数的因数中肯定有它自己和1。

生6:我感觉数越大,它的因数就越多。

生7:我感觉到双数(偶数)的因数总归要比单数(奇数)的因数要多一些,我验证过了。

师:这个问题很有价值,我们下课以后可以组成小队再交流。

诊断与思考:课后,执教者坦言自己备课时没想过学生会有这样的问题,对于这种“岔“出的问题他心里没底,一下子也不能判断这句话的对与错,因为没有深入思考,怕慌了手脚,于是就以“下课以后再交流“作为挡箭牌把这个问题暂时搁浅了。

对策:在我们的课堂上,由于课堂教学中师生、生生之间的对话与互动,学生在学习的整个过程中有一些想法和问题会让老师措手不及,甚至没有十足的把握。多数教师只注意自己教学的进度,并没去想准确地“接住“每个学生的发言,未能与那些倾心“投球”的学生的想法产生共振。作为教师应该学会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的提问,用敏锐的教学智慧捕捉即时生成的教学资源,并根据问题本身所蕴含的思维价值及时有效组织学生展开深层次的思考。具体对策可以有:一是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欣赏学生的大胆求异;二是启迪学生思考讨论,生成教学的思维材料。例如,上述案例,我们可以结合生6、生7的问题组织学生进一步质疑:你还想到了什么数学问题?同时教师还要学习做一名成功的投球手,并及时将这些问题“投“给学生,组织启迪学生思考:他们的想法有道理吗?你同意他们的观点吗?你能用什么例子来支持自己的想法?这样的课堂,教师才能更深入地感受到学生思维脉搏的跳动。

2.当老师自己课前没有预设到时——“下课以后再交流“

案例片段:教学三年级的“统计与可能性“时,一教师设计了摸球实验(每组一个布袋,布袋里有3个黄球和1个红球,每人1次摸一个球,每组轮流共摸10次),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活动体验可能性的大小。学生先根据袋里的球进行了猜测:生1:4红6黄,生2:8黄2红;生3:5红5黄,生4:9红1黄;生5:8红2黄,生6:10红0黄。

教师根据学生的猜测指出生3、4、5、6的猜测都是错误的估计,应该以各种球的数进行猜测:袋里黄球比红球多,黄球被摸到的次数要比红球多一些。

生3:(质疑)那么如果是摸100次,甚至更多,不是摸整十数次、整百数次,又该怎样猜测呢?

师:你只要知道谁的可能性大就行了,实际摸球的时候,不会让你摸几百次的。至于怎么估计次数,到底是多少次,我们到高年级以后还要再交流。

诊断与思考:好一个“到高年级以后再交流”。其实,生3的想法是三年级学生普遍的学习需求。当他们在重复做了多次实验以后,面对这样的数据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有一部分学生对于数据随机性的感悟比较深,迫切想知道“摸到黄球和红球的比例”。该教师以教材编排到高年级才教学概率为由,将学生的问题火花灭掉了,这阻隔了学生求知的欲望,阻隔了学生思维的提升。

对策:数学教育,只有充分尊重并读懂学生的学习需求,真正了解学生的智力发展,了解学生的思维、兴趣、禀赋、倾向时,才是根植于学生心灵深处的教育。当我们老师把课堂向学生开放时,我们开放的不仅仅是形式,更是一种内在的思维状态。

案例中教师可针对学生3的质疑,组织学生讨论以下问题:如果袋里有3个黄球和1个红球,要求每组摸的次数是4次,摸到黄球和红球的个数该怎样猜测与估计?如果抛一枚1元的硬币,正面图案向上的可能性有几次?如果有一个正方体的骰子,每个面上依次写有1、2、3、4、5、6,掷一次骰子,有可能会是什么数字?通过这样的重组教材,把高年级的教学内容通过适当的改组,以适当的问题情境方式呈现给中年级的学生,同样可以满足学生的认知需求,让学生在原先的问题质疑中引向深度思考,达成“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教学境界。

3.当与本节课教材设定的目标不一致时——“下课以后再交流“

案例片段:一教师教学平均数时出示了下面一组信息:我班学生参加数学笔算能力测试。女生组12人共得1144分,男生组16人共得1453分。根据以上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生1:可以求出女生组的平均成绩,男生组的平均成绩。

生2:还可以根据以上信息求出全班学生每个人的平均成绩。

师:那么怎样分别求出男生组和女生组的平均成绩呢?

生3:女生组的平均成绩是1144?2≈(分)。(板书算式)

生4:男生组的平均成绩是1453?6≈(分)。(板书算式)

师:怎样求全班学生的平均成绩呢?

生5:(1144+1453)?/SPAN>(12+16)=分。

生6:(+)?也可以计算全班同学平均每人的成绩。

师:我们在求全班每人的平均分时应该要用班级总分除以班级总人数,所以生6的方法是错的。你们记住这样的题目就应该用“全班总分?/SPAN>总人数=平均分“来求。大家把这个公式齐读两遍。

生6:(向老师询问)为什么我的方法是错误的?

师:这个问题我们今天课堂上就不研究了,下课以后再和你讨论。

诊断与思考:教师为什么视学生的错误而不顾呢?在与执教老师的交流中老师道出了原委:“因为教材给定的例子就是用“全班总分?/SPAN>总人数=平均分”的方法来解决这一类问题,这也是学生这一节课应该掌握的知识与技能目标,至于类似于生6的解决策略不要求全班同学理解,况且还会引起不必要的思维干扰,反而会影响了最普遍解法的掌握程度。”

对策:上述案例,教师可以先请生6谈一谈他的想法是怎么产生的,学生在交流中生长了新的思维视角,教师在倾听中捕捉了学生思维的原点与教学的资源,再通过教师的追问--“这样做有没有道理呢?错误的原因是什么?”“什么情况下可以用这种方法解决?”打破学生的思维定式,并通过教师的有效介入解决问题。

? http://

校园足球研究典型案例范文 第9篇

关键词:体育教学;初中生;意外伤害;事故防范

一、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伤害事故的诱因

1、中学生的安全意识淡薄

作为现代中学生,他们个性十分鲜明,喜欢争强好胜,乐于在同伴或者老师面前表现自己,意识不到潜在的危险性,时常做出十分危险的举动。比如,在跑步练习中,有的学生对后面的学生故意阻挡,导致后面的学生重重摔倒。又如,在抛实心球练习中,故意投向对方,让对方受到伤害。这些看似儿戏的举动蕴藏着巨大的危机,经常造成学生伤害事故。

2、体育教学设施不达标

近年,由于学校体育设施不符合规范导致的学生体育伤害事故的案例数不胜数。很多学校,尤其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村中学,学校对体育教学的重视不够、投入不足,导致运动场地紧缺、器材陈旧。以足球运动为例,常规的足球教学要在铺设有草皮的球场上进行教学,但是很多的初中学校没有标准的足球场,很多就在水泥篮球场进行,学生摔倒后容易擦伤、磕伤,给教学埋下了重大安全隐患。

3、教学组织不严谨、欠科学

很多体育教师忽视了体育理论知识的传授,淡化了安全教育。初中体育教学以户外的体育锻炼为主,教师很少向学生传授人体机能的相关知识,对安全体育运动没有清晰的概念。很多体育教师没重视锻炼之前的热身训练。不少教师对学生的热身操不重视,只是走一下过场,热身操并没达到应有的热身效果,学生在热身操过后,肌肉没得到放松,关节没得到舒展。很多教师对课堂纪律没有严格的要求,采取“放羊式”的教学方式,在课堂上出现打闹、追赶等现象,容易发生意外伤害。教师在具体的运动项目指导中,没有遵循科学的教学方法,没有尊重学生的生理发展水平,在难度要求上设置得过高也容易导致学生受伤事件的发生。

二、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伤害事故的有效防范

1、强化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教师要将“生命”教育和安全教育摆在十分突出的位置,要通过生动、鲜明的案例给予学生深刻的启发,让学生认识到体育安全的重要性和严肃性。为了强化学生的安全意识,特意选取了一个雨天室内上课的机会,给学生上了一堂生命安全教育专题课。为了给学生以最直观、最真切的体验,搜集了近年发生的重大中小学生体育运动意外事故的案例,如某学校足球课上,一男生跳起来挂足球门栏,但因该门栏年久失修,不够牢固,导致门栏翻倒下来,学生内脏被严重压伤。当活生生的案例展示在学生面前之时,学生的表情也变得凝重起来,表示以后在体育活动中要听老师安排,不做危险的事情。

2、加大投入力度,完善体育设施

没有投入就没有回报,没有标准的篮球场、足球场、羽毛球场,如何能培养出优秀的篮球、足球、羽毛球后备人才?在崎岖不平、破败不堪的运动场上,如何能培养出优秀的田径选手?面对缺三少四、陈旧不堪的体育器材,学生的运动兴趣何以激发?要让学校的体育教学出成绩,要让学生保持运动的热情,就必须在硬件上面加大投入,让学生用上安全、舒适、好用的体育场地以及器材。学校为给学生提供舒适、安全的体育教学环境,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努力:一是投资购买新器材,新建运动场地。二是对旧器材进行维护与保养,比如定期对学校的跳远沙滩进行平复与休整,对田径栏架进行固定等。三是进行常态化的巡视与维护,及时发现器械存在的隐患,做到防患于未然。

3、科学安排教学任务,规范动作要领

在日常体育教学中,对学生提出了三个“务必”:一是热身练习务必认真。课前三分钟的热身练习中,亲自给学生喊口号,同时自己也认真地进行动作示范,让学生进行参考,尽可能地做到规范。二是动作要领务必牢记。在运动之前,会将练习动作的要领清晰、明确地教授给学生,并通过亲自示范、学生协作示范等手段进行动作的规范化教学,使得每一位学生都清楚运动过程中哪些动作存在危险性,哪些动作必须做到位。三是纪律务必严明。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中学生的养成教育不可忽视。在课堂中,课堂气氛可以是轻松的,但是并不意味着学生可以肆意妄为。对于那些不按照老师的指令进行运动、在场地上追s、大吵大闹的学生予以批评和教育,让学生严肃对待,认真学习。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