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其他范文

企业群众增收方案范文(实用6篇)

企业群众增收方案范文(实用6篇)



企业群众增收方案范文 第1篇

(一)农村产权改革稳步推进。一是农业特色产权开劈融资新渠道。全县40个乡镇107万亩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登记工作顺利通过省级验收,验收等次为优秀。全县49个乡镇分别建成了产权流转交易平台,累计流转土地万亩,新增万亩,新发展土地股份制专业合作社11个,新增农业特色产权证书11本,农业标准化基地用益物权证6本。通过特色产业所有权和农业标准化基地用益物权证在金融部门融资总额亿元,从而激活了专业合作社静态资产,解决了资金难题。四川农村日报头版头条以“一个绿本本,快颁快盘活”为标题进行了专题报道。二是集体资产股份制改革拓展助农增收新门路。完成了22个乡镇278个村1493个社的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制改革工作,清查资金214万元、资产亿元、资源万亩、财政资金形成资产亿元。通过量化股权,颁发股权证书,实现了资产变股权,农民成股东,有效促进集体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火炬镇石门子村通过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全村流转土地520亩,发展苗木、果树种植200亩,发展中药材种植220亩,建商品蔬菜基地100亩,户均增收1300元。流转集体和私人山林面积50亩,建石材厂一家,实现农民就地就业16人,人均创收万元。三溪乡张家山村经过股权改革,成立了xx县三溪乡张家村集体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发展青花椒1300多亩,产值达21万多元,实现利润7万余元。

(二)新型主体带动能力不断增强。计划5年投资10亿元对xx银耳进行全产业链开发的招商引资企业古林公司已投资2000万元在陈河老鹰嘴村建成了500亩银耳产业园,建成了xx银耳菌种研发中心和产品研发中心;四川宏森农林科技有限公司投资1000余万元在两河口龙头寨村建成了3200亩李子园;万峰科技投资500余万元在民胜方山村新建的中药材烘干房开工建设,千方药业在春在工业园建成了集生产加工、产品研发、仓储物流于一体产业园,并通过以商招商的方式引进了四川锐嘉医药食品设备有限公司入驻工业园;山霸王公司新增深加工流水线一条;罗村茶业新建加工厂1000平方米,引进茶叶精制加工机械15台;龙虎山茶业、绵阳生化林地、巴蜀白茶等茶叶公司分别新建了加工厂房,购置了初、精加工机械,金山茶业新建了茶文化展示中心、扩建了茶叶加工生产线,全县涉农龙头企业达82家。新培育专业合作社189个,累计达496个(其中:国家级示范社5个、省级示范社18个、市级示范社25个,土地股份合作社11 个);新增家庭农(林、牧)场86个,累计达158家;新增专业大户337户。

(三)适度规模经营效益凸显。为缓解农业经营规模小、效率低而面临的成本和价格“双重挤压”,我局立足县情、农情,坚持把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作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火炬唐村坝、大兴曲水坝通过集约土地,以100亩为标准,发展粮油种植大户14户,户均增收万元。成功承办了全市粮油适度规模经营及小春生产现场会,xx在会上作了经验交流。陈河陈家坝村、老鹰嘴村、诺水河梓橦村等通过林地流转,发展种植规模1000袋段木银耳大户3000户,户均增收万元;兴隆、烟溪、泥溪等通过流转林地、荒山、荒坡,发展50亩以上茶叶专业户35户,户均增收万元;发展小家禽养殖规模1000只以上的大户33户,500头以上生猪养殖大户25户,20头以上肉牛养殖大户66户。

(四)社会化服务能力大幅提升。在火炬塘村坝建成了全市首家集全程机械化作业、生产加工、技术培训于一体的“一府三乡”现代农业社会化服务中心,中心建成了全市首个智能化育秧工厂和日烘干能力150吨的烘干设施,购置各类大中型作业机械30台套,在有条件的核心示范区开展从种到收的全程托管有偿服务。培育农机专业合作社11个,植保专业合作社49个,新增各类农业机械5000余台套,农机总动力万千瓦,农机化综合水平达38%。依托政府购买植保病虫害防治公共服务项目,陈河、东山、祝源等植保专业合作社在陈河、新场、广纳等10个乡镇实施了10000亩植保病虫害社会化服务;依托全省农业机械化全程社会化服务试点项目,金秋农机专业合作社在涪阳、广纳、民胜、铁佛等乡镇实施10000亩水稻机收服务。金秋农机专业合作社在火炬等乡镇开展水稻机播全承包服务,各乡镇植保专业合作社通过与农户签订服务合同,开展统防统治,有效解决了适度规模经营劳动力不足和专业化程度低的问题,极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

(六)品牌推介更加有力。新增“三品一标”12个,xx柞蚕蛹正在申报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山霸王、裕德源、巴山牧业等11家农特企业获权使用“巴食巴适”商标。组织食用菌、茶叶、畜牧、中药材企业、专业合作社多次参加农博会、渝洽会、西交会等农产品展示展销活动,提高产品知名度,金山茶业成功举办了首届金山茶文化乡村旅游节,巴山牧业举办第二届巴山年猪文化节。13家省内外知名企业与县内33家农业企业以光彩事业老区行活动为载体,达成多项商贸协议。xx银耳品牌在浙江大学card中国农业品牌研究中心开展 “中国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价值评估”活动中,品牌价值为亿元,“xx银耳”获中国驰名商标。

“长风过隘口,奋斗正当时。”__曾在多个场合强调“奋斗精神”的深刻内涵,指出“幸福是奋斗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有着14亿人口的大国来说,好日子等不来、要不来,而是靠奋斗得来。党员干部要有不懈奋斗、甘于奉献的责任担当,锤炼“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坚韧品质,涵养不怕吃亏、不图名利的优良品德。要发扬“钉钉子”精神,俯下身、静下心,真抓实干。要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奋斗姿态,拉满弓、铆足劲,当先锋、当主力,在朝着理想和目标的不懈奋斗中书写担当答卷。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坚持“人民至上”是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根本遵循,各级各地要积极担当、勇于作为,用敬业精神、担当精神、首创精神、奉献精神把握好新发展理念的“根”和“魂”,解决好人民群众的忧心事、烦心事和揪心事,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筑牢新发展理念的“根”和“魂”要有“恪尽职守,夙夜在公”的敬业精神。“凡百事之成也,必在敬之;其败也,必在慢之。”敬业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劳动者应有的工作态度和职业素养。以“一人脏换来万人净”的时传祥、几十年深藏“功与名”的无言英雄张富清、身患渐冻症却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张定宇……他们每个人都在自己的岗位上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敬业精神的真正内涵。站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起点上,党员干部要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服务,就必须要拿出恪尽职守、夙夜在公的敬业精神,从小处着眼,从小事入手,一丝不苟地把每件事情做细做实,真正将敬业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筑牢新发展理念的“根”和“魂”要有“苟利社稷,不顾其身”的担当精神。“致力非凡之事业,定有非凡之精神、非凡之担当。”敢于担当是中国_人的优良传统和精神特质,是党领导人民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的重要法宝。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广大党员干部奋战在抗疫一线,用生命守护生命,用行动践行_员“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的誓言。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疫情防控、经济发展……每项工作的背后都关乎着亿万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党员干部要坚定人民立场,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主动投身到为民服务的斗争实践中,抵御风险、克服阻力、应对挑战、解决矛盾,以苟利社稷、不顾其身的担当精神书写出无愧于初心和使命的为民篇章。

筑牢新发展理念的“根”和“魂”要有“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是融在中国_人血液里的精神气质,是_人干事创业、改革创新的成功密码。从站起来到强起来、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从生产落后到科技发展,中华民族每一次发展和进步都离不开_人敢闯敢试、勇往直前的首创精神。当前国内外环境深刻变化带来的一系列新机遇新挑战,人民对生产生活水平的要求发生了重大变化,党员干部要通过锐意进取、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推动全面深化改革、促进社会公平,增进民生福祉,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筑牢新发展理念的“根”和“魂”要有“牺牲小我,成就大我”的奉献精神。“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无私奉献是_人一贯秉持的优良政治品质,是_员的不懈追求。带领群众拔穷根的好干部焦裕禄,投身基层、为民服务的第一书记黄文秀,心系群众、忘我工作的“樵夫”书记廖俊波……许许多多的党员干部在为人民的幸福默默付出、无私奉献,在用生命和热血谱写一曲曲新时代的奉献之歌。奉献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面对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党员干部要时刻把时代要求、人民诉求和自己的奋斗实践结合起来,听民声、护民利、解民忧,自觉主动解决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差距等问题,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执着奉献中谱写为民服务的时代华章。

xxxx年来,我乡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县“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总体思路和《天全县XX乡xxxx年农民增收工作目标责任书》要求,强化工作责任,落实农民增收目标任务,促进现代特色农业产业提质增效,助推我乡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为全力推进我乡“竹海渔乡”发展打下坚实基础。现将我乡xxxx农民增收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企业群众增收方案范文 第2篇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积极与县级各部门主动联系,争取资金,进一步推动我乡的基础设施建设。探索更好的增收途径与方式,乡村两级干部加强互动,切实为农民增收的途径出谋划策。

二是抓好茶叶、笋用竹、冷水鱼、中药材、李子等特色产业的种植培训,积极培育全乡各村“一村一品”的特色产业发展,同时鼓励农民加快土地流转,积极参与到专业合作社的经营发展。

三是充分利用宣传栏、微信公众号、政务短信平台、宣传画册及“院坝会”等渠道,宣传助农增收政策,促进群众思想转变,自主创新发展产业,强化助农增收。

XX乡是传统农业乡,20xx年紧紧围绕市县“绿色发展、特色发展、转型发展”总要求,围绕天芦宝三县交汇的天芦路农旅融合产线环线建设,不断解放思想、创新机制、狠抓落实,坚持“一村一品”、多村连片发展,大力发展特色产业,狠抓农业项目招商引资,强力推进生态农业、林下养殖、新农村建设和民生工程等工作,努力培育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扩大基地、培育主导产业、打造品牌、开拓市场,全面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不断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在乡村振兴上迈出了新步伐。按照《天全县XX乡20xx年农民增收工作目标责任书》要求,20xx年全乡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达到12800元,比20xx年增长1195元,增长率,实现农业持续增效、农民持续增收。现将20xx农民增收工作情况作如下总结:

企业群众增收方案范文 第3篇

1、集中打造一线产业。

根据农旅融合产业环线建设要求,将天芦路沿线产业结构调整作为XX乡特色产业环线建设的主战场,把资金、项目、精力集中投放到公路沿线田间地块的产业结构调整中,着力在禾林建设万亩山药产业观光园,上坝建设万亩优质水稻农业公园,在红岩建设千亩玫瑰产业园,在香林共和建设千亩土耳苕示范区,在大庙、六城、红岩建设千亩中药材种植区,在大坪山建设千亩高山有机茶博园,通过一线产业带动辐射全乡产业蓬勃发展,为农旅融合发展提供坚实的农业产业载体。

2、强化沿线节点布局。

狠抓沿线节点打造,完成国道351线天全禾林道口、大坪山农业公园道口、上坝万亩优质稻公园道口的景观节点建设;完成沿线旅游标识标牌协调安装;启动禾林村乡村振兴示范点建设;规范山药基地标识牌,建成万亩山药产业园观景平台,山药谷、农业公园、高山有机茶道口山门,农旅融合态势初显。

3、全力提升基础设施。

以农旅融合产业环线打造为主线,以大坪山农业公园、禾林乡村振兴示范点建设为中心,积极争取各部门的项目资金支持,进一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到20xx年前力争完成大坪山道路加宽改造,全乡通村道路全面实现双向通行,56个村民小组全面完成通组路硬化。同时,围绕重点产业狠抓产业路、生产便道延伸,不断提升农产品的运载条件和旅客的承载能力。

4、助推产业提档升级。

转变农产品传统销售模式,积极探索产业深加工,提升产品附加值,引进旭日玫瑰、西蜀雅禾等生态农业企业在XX安家落户,生产山药片、山药面、玫瑰精油、玫瑰花饼等精加工产品,争取引进林竹产品、药材加工企业进驻XX投资办厂,不断丰富各产业的利益联接机制;同时,加强绿色品牌创建和特色产品包装,在保障产品质量的同时提升产品外在形象和产品知名度。

5、补齐旅游发展短板。

围绕乡村旅游“吃、住、行、游、购、娱”六大元素,重点在禾林建设山药美食区;在红岩、XX建设玫瑰特色旅游观光体验区;在共和、香林、小落建设水库垂钓、果蔬采摘区;在上坝六城建设鱼虾垂钓烧烤区;在大庙建设生态康养区,以农家乐、民宿等经营形式让游客吃农家菜、品有机茶、尝特色美食,通过以特色产品销售刺激产业发展,以旅游接待增加群众收入,在全乡逐步形成“以农带旅、以旅促农”的发展格局。

6、深挖文旅特色亮点。

深掘民俗文化和农耕文化的底蕴和潜力,对稻香贡米、杨家祠堂、红军总医院,指挥所旧址等特色旅游节点进行提升打造,不断完善相关配套设施,着力把XX打造成为农耕文化、爱国主义教育和家风家教教育基地;同时,依托六城村聚居点资源和XX河水资源优势,开发河道漂流旅游项目,配套建成蓝莓、无花果采摘园,标准化游泳池和儿童水上乐园;积极动员都江堰老易养健康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继续扩大在XX的康养产业投入,努力打造集生活体验、思想教育、“果—药—蔬”采摘、河道漂流、游泳戏水、骑游观光、康养度假为一体的休闲娱乐环线。

7、狠抓特色会节活动。

依托XX产业优势和文化底蕴,筹备举行一批会节活动,如:杨家祠堂祭祖会、金银花采摘节、玫瑰采摘康养体验和二郎山山药节等特色会节,在展现XX产业发展成果和弘扬家风家教传统文化的同时,进一步提升XX的旅游品位和农特产品知名度,打造XX特有的农旅、文旅品牌。同时,指导各村开展乡风文明、廉政文化、脱贫感恩等文艺演出活动,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既向群众普及相关知识,又培育乡风文明,进一步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8、拓宽渠道助农增收。

依托产业发展,着力实现“寸土生多金”目标,主要有土地流转获租金、务工创收挣薪金、参与发展赚现金、土地入股分红利,不仅把群众从传统农业中解放出来,可以根据产业发展前景好、市场优的项目,利用未流转的土地参与项目当中,直接产生效益,还可以让群众在如玫瑰园、荷田养鱼等种植、管护、采挖的各个环节均可获得劳务收入;同时,鼓励和扶持贫困群众发展产业、民宿接待等,不断拓宽群众增收渠道,不仅增加贫困群众收入,同时也形成全乡共同参与的发展格局。

我局坚持以“”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重要思想,以“”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不懈学习,不断改造自身,完善自身,努力适应新形势、新任务对、领导提出的新要求,以提高思想认识、提高领导水平和业务能力,增强贯彻落实“”重要思想的能力为基础,进一步加强了组织建设及党风廉政建设,现将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总结如下:

一、党风廉政建设和反工作方针

按照“”重要思想的要求,我局始终将党风廉政建设放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认识到位,责任到人,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工作同建设局的各项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同和业务工作同安排、同部署,与全局的中心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工作的实际出发,坚持做到“三个结合”,即与“”重要思想的要求相结合,与的理论学习、业务学习有机结合,与反腐倡廉工作相结合,与党风政风工作的方针政策紧密结合,使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与业务工作紧密结合,从而形成和业务工作同安排部署、同检查考评、同检查落实、同考核的工作体系,使反腐倡廉工作取得新成绩。

二、反腐倡廉工作目标

一是进一步加强反腐倡廉制度建设,不断加强学习,不断充实完善反腐倡廉制度体系。二是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责任制,切实履行好“一岗双责”,不断强化党风廉政建设责任意识,加强与基层织的沟通协调,增强党风廉政建设责任的感、责任的感、紧迫感。

三是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了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各项管理制度,形成了从上到下、从内到外、从上墙、从小事抓起的工作格局,确保了党风廉政建设和惩治工作的有效开展。

四是严格执行“一岗双责”。要求各主要负责人要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带头抓好落实。

五是建立健全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监督机制,认真落实各项党风廉政责任制,建立健全党风廉政建设责任目标考核和工作责任目标考核办法。对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目标考核进行了明确分工,做到党风廉政建设与业务工作同安排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形成了党政齐抓共管、纪严惩分的工作格局。

六是认真抓好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工作,不断强化拒腐防变意识,增强拒腐防变能力。

七是加强制度建设和监督,进一步加强反工作的督查与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反工作中的突出问题,促使各项工作走在了全局前列。

八是进一步抓好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斗争的各项任务落实。

三、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一是加强领导,健全和完善了反腐倡廉建设责任制度。二是强化责任,落实了领导责任。三是加强督促检查,确保了反腐倡廉工作落到实处。

四、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教育

一是组织学习党风廉政建设有关法律法规,增强了全体的廉政意识,促进了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二是组织学习了《党政领导廉洁从政若干准则》,并认真学习了《关于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追究的规定》,增强了的自觉意识,提高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层层传导,使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各项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部门具体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格局。

二是组织集中参观了《建国xx年》、四中全会精神等先烈,并观看了电影、警示教育片,使广大受到了深刻的教育和启迪。

三是组织观看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斗争论述摘编》,使进一步增强了反腐倡廉工作责任意识,增强了拒腐防变能力,提高了拒腐防变能力。

五、加强党的作风建设

一是加强了领导班子自身建设,增强了领导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二是加强了职工的理论、法律法规的学习,增强了的宗旨意识和廉洁意识。三是加强了职工的

20XX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乡对农民增收工作高度重视,切实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加强协调,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全乡农民收入得到较快提高。现将工作自查总结如下:

企业群众增收方案范文 第4篇

(一)切实加强领导。进一步落实好农民增收的工作领导工作机制,加强部门之间的联动协作,完善农民增收措施,加强督促检查,确保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

(二)合理布局,做好规划。在强力推进旅游建设的同时,预留发展优势特色旅游产业的空间,对接做好发展特色旅游产业的区域布局规划,以项目实施来推动特色旅游产业建设。

(三)完善机制,加大资金投入。建立和完善发展机制,采取政府推动、市场引导、金融支持、科技支撑、企业和农民投入的方式,逐步形成多元化的投入新机制,为产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对从事养蜂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政策、资金等方面予以倾斜扶持投入。

(四)调整结构,培植发展优势主导产业。重点打造林下中药材种植示范;加快林业体制改革,调整林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建设;抓好旅游业,多种途径增加农民收入。

(五)加强农民培训及转移就业。要不断地对农民进行技术培训,加大劳务输出力度,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进一步量化分解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目标任务,多途径地有组织的引导农民外出务工,切实维护其合法权益,不断扩大农民的就业和增收空间,积极为农民增收创造有利条件。尤其是安山企业在XX关脚基坪,我乡要加强与企业协调,就近务工,增加农民收入。

乡村振兴战略是发展范式的转换。即由过去单一重视农业现代化范式向农业农村现代化范式转换,由注重生产效率的一元发展范式向更加注重乡村居民的福利、生活和生态的多元发展范式转换, 由过去城市偏向的范式向农村优先、城乡融合发展的范式转换,由农村单一发展向农村综合发展转换。乡村振兴战略是一个多层次、多主体、多方面协同发展的过程。在实施过程中,要从全球化层次、城市层次、农村和农业部门层次、乡村层次、农户层次等相关层次, 从政府、农业企业、农户、非政府组织、城镇居民等多元主体,从政治、经济、文化、自然资源、自然景观等多方面内容协同发展。乡村振兴不是封闭的, 而是开放性的。乡村振兴必须既有农村内部资源也有外部资源的双重资源集合,关键路径是城乡融合。城乡融合不是原有意义上的城乡统筹的资源分配过程, 不是乡对城的被动式的接受,更不是强势的城市对弱势的乡村新一轮的剥夺。城乡融合是城乡资源平等的交换, 是城乡产业融合性的一体化发展,是城乡空间差异化条件下的互利性共赢。城乡融合要有更多元的目标, 不是以城市元素替代乡村风格, 也不是以城市文明代替农村文明,是二者的融合、协调发展。乡村振兴战略是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的遵循。乡村振兴战略蕴含着党对当前我国“三农”形势的重大判断和对“三农”工作方略的重大创新,是今后“三农”工作的总揽和“牛鼻子”, 是新时代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

通过学习我认识到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首先要强化乡村社会和环境治理。一是强化乡村社会治理。要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 健全以村党组织为核心,村民委员会、村务监督委员会、集体经济组织、社会组织广泛参与的“一核多元”村级治理架构,健全村党组织领导下的组织健全、自治有效、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村民自治制度, 深化乡村法治, 创新乡村德治,形成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二是强化乡村环境治理。通过大力推行农村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全面开展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加快乡村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建立健全生态保护体制机制等路径,让乡村成为城乡群众向往的美丽乡村。

其次要打造乡村振兴人才队伍。振兴乡村关键是缺乏懂经营、能干又会干的人才, 新型农民才是实施乡村振兴的主力军。因此,要着力打造好几支队伍:一是打造好农业科技研发与推广队伍。坚持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机制改革, 打造一支新时代的有特色的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农业科研队伍,充分发挥基层科技农业服务队伍作为农业新技术、新成果的传播者和农业生产一线指导者的作用。二是打造好乡村基层管理队伍。创新乡村工作队伍管理机制,让更多年轻干部到农村一线锻炼, 担任乡村领导职务, 引导鼓励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工作,通过多种方式鼓励优秀人才担任村支“两委”干部。三是打造好农业生产经营队伍。培育农业创业创新的优秀骨干人才,坚持把培育壮大龙头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现代青年农场主、返乡创业人员作为打造“三农”工作队伍、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环节。进一步完善农村实用人才的培育政策和扶持政策,想方设法留住年轻人, 吸引年轻人务农。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进一步拓宽视野、转变思维,更好地抓党建引领促乡村振兴,通过参观多个美丽乡村建设点、园林基地、采摘基地以及党群服务中心,听取了相关负责人对该村党建引领、美丽乡村、文明创建、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等工作的详细介绍。对“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有以下几点建议:

一、夯实基层党建,巩固振兴基础

整合优势资源,让党支部成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先行者和命运共同体。选派街道优秀年轻干部担任党建指导员,常驻基层支部指导各项工作开展。发挥党小组长基石作用,选优配强中坚力量,构建更为稳固的组织框架和后备梯队,培养一批懂基层、爱农村、爱农民的干部队伍。

二、着力把脉定向,带头振兴示范

在乡村振兴建设中,党员干部“早九晚九”的工作模式成为一种心照不宣的行为准则,每个干部在埋首案头、山间挖土、走访宣讲之间自然交替,让党员干部带头成为“乡村振兴”一道最靓丽的风景线,成为服务群众最有力的回应。

三、做好融合文章,激发振兴活力

打造服务型基层党组织作为党建工作的总抓手,坚持加快乡村振兴推进城乡融合发展。

始终将加强党建工作摆在首位,以农村党组织为龙头,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的,以发展现代农业为依托,不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大力推进党建引领乡村振兴。

建强组织作保障,抓好领导班子和党员队伍建设,提升新时代党领导农村工作的水平。

一、进一步增强了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信心。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十四五”规划纲要对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做出全面部署,去年6月《_乡村振兴促进法》正式施行,这次省市全委会通过的关于“双碳”目标的决定,进一步坚定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信心。我国的国土97%以上是乡村,从这个角度去讲,承担起“双碳”目标职能的主体是乡村。因此,作为一名乡村振兴人,必须充分认识到乡村承担着生态屏障和生态产品的功能,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肩负落实“双碳”目标的使命和担当,乡村生态振兴也必定是落实“双碳”目标的新阵地,我们在在落实“双碳”目标时,必须注重与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机衔接、协同推进,让“双碳”目标助力乡村的生态振兴和绿色发展。

二、指明了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方向。乡村是落实“双碳”目标的主阵地。我们必须要聚焦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使农业农村充分发挥减碳和碳汇潜力。一方面要加快推进绿色低碳兴农,提升农业绿色化、优质化、标准化水平,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绿色农业、低碳农业,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统一起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另一方面要以能源绿色低碳发展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和动力,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支持乡村新能源开发利用,发展农村新能源产业,并因地制宜、就近利用,推动构建清洁低碳、多能融合的现代农村能源体系,全面提升农村用能质量。

三、需激发广大农民积极参与的热情。农民作为乡村振兴的主人,农村的低碳发展离不开他们的广泛参与,应该充分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激发农民的创造和参与热情。一方面要建立“政府主导、企业主体、村民参与”的“双碳“目标实现机制和目标,如引导充电业务运营商、新能源汽车企业在大型村镇、旅游景区、公共停车场等区域建设充换电站,引导农村居民绿色出行,还可研究开发基于碳中和的碳金融产品,建立乡村居民碳信用账户体系,让农民从减排固碳中真正得到实惠。另一方面,要开展“接地气”的低碳生活宣讲和环保知识培训,让村民对低碳理念的理解更加深入,自觉加入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等重点工作中,促进村民自觉养成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习惯。

20xx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镇对农民增收工作高度重视,切实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加强协调,采取农林牧渔业并举,全方位拓展农民增收渠道,大力发展优势特色农业,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全镇农民收入得到较快提高。现将工作自查总结如下:

企业群众增收方案范文 第5篇

xx年,我镇的农民增收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仍存在一定的制约因素,主要表现有如下六个方面:

一是随着我镇城市化的迅速发展,农业耕作土地存量将会减少,传统种植的发展空间将变缩小;

二是农业生产受干旱、洪涝及病虫害等自然因素制约,影响农业生产效益;

三是农业生产投入还不足,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新成果转换慢,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难度较大;

四是农民科技文化素质较低,粗放型经营现象严重,土地生产率、劳动生产率低下,农民增收速度缓慢;

五是我镇农业产业化水平还不高,农民组织化程度较低,农业标准化生产的工作相对滞后,龙头企业少,农产品质量不高,市场竞争力不强,农民增收渠道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农业生产和农民增收致富的步伐。

六是农资价格上升不降,农民对农业投入成本高,农业经费投入还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各类试验、示范工作的开展和新成果、新技术的推广等。

企业群众增收方案范文 第6篇

xx年,我镇重点围绕农民外出务工工资性收入、林业、渔牧业、种植业及第三产业发展等方面,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农民收入较快提高。

(一)抓好种植业结构调整促增收。立足我镇实际,因地制宜改种市场需求旺、效益较好的特色农作物。通过抓示范、调结构,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一是稳定粮食生产。通过推广测土配方施肥、超级稻等为主的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改造低产田、提高栽培技术和复种指数,狠抓农业结构调整,提高单产,增加总产。至20xx年底,全年粮食播种面积25440亩,与20xx年同比增885亩,增长;总产量7362吨,与20xx年同比增263吨,增长。按当年价计算,20xx年粮食产值2129万元,同比增,实现农民人均年增收100元。

二是抓好银杏种植基地示范建设。自去年县委、县政府_211_工程实施以来,镇党委、政府紧扣城乡统筹发展这一主题,充分发挥区位和资源优势以银杏产业种植为主导产业,培育发展生态农家乐和特色生态养殖,促进农民增收。全镇按照_三园一基地_(精品采叶园、精品采果园、精品观光园、优质育苗基地)和_公司+业主_、_公司+基地_、_公司+农户_的模式发展银杏产业。目前,全镇共种植银杏15000亩,基本建成林桐山村至圆井眼村、省道片、县道片、明月片四个银杏产业带,实现农民年人均纯增收500元。

(二)抓好养殖业促增收。20xx年全镇水禽产业完成麻鸭出栏万只,白鹅出栏万只,麻鸭保种2万余只(其中保护500只以上的大户5户,共保种5800只);全年生猪出栏万只,存栏万头;肉牛出栏万头,存栏万头.在大区大力发展林下生态养殖,全年肉羊出栏万只,存栏万只;兔出栏万只,存栏万只,同时在老鹰岩村、黄泥沟村、五里桥村、林桐山村新建成现代畜牧生猪养殖小区各1个,实现农民人均年增收800元。

(三)抓好生态林业建设促增收。重点抓好退耕还林等生态造林工程建设。20xx年以来,全镇共完成退耕还林造林 1万亩,发放现金补助万元,农民从中增加收入万元,实现农民年人均纯增收130元;

四)抓好劳务收入促增收。加强农民转产转业技术培训,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重点工程和城镇转移,拓宽农民就业门路。20xx年,多次为农民群众提供技术咨询和现场指导,举办各类农业技术专题培训班5期,受训人数1200多人次;全镇累计转移农村劳动力万多人,劳务收入年增加1000万元以上,农民年人均增加收入250元以上。

(五)落实惠农减负政策促增收。20xx年,我镇全面落实粮食综合直补、良种补贴、农资综合直补、退耕还林补贴、农机购置等各类补贴支农政策,通过减负促增收。

(六)抓好秋冬种开发促增收。20xx年,我镇积极引导群众因地制宜调整秋冬季农业结构,改种市场需求大、生育期短、见效快的蔬菜等农作物及农副产业生产,广开增收门路,千方百计促农增收。全镇秋冬菜生产年均种植面积1万亩以上,秋冬菜总产值年达1700万元以上,实现农民人均增收300元以上。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