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至2022年1月,我和同门3位伙伴一起来到湖北沙洋城河遗址王家塝墓地实习,实习主要内容为田野考古发掘和后期发掘资料的整理工作。我曾常常幻想穿越与古人跨越千年的会面,此次实习让我感受到了埋头于书本和俯身于墓葬的距离之远,但也感受到了今生现世和与土壤融合为一体的历史的距离之近,远离城市喧嚣,身处旷野静谧,这让我第一次认识到了考古的完整。
初雪皑皑素裹地
南方姑娘们堆的第一个雪人
作为发掘“小白”的我们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但也最终明白考古发掘要的是“胆大心细”。我们在发掘时严格按照《田野考古操作规程》和老师们的指导进行,从上至下,逐层发掘清理。我们将“土质土色包含物、平剖面结合”十二字箴言铭记于心,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只有亲自实践才体会到其中复杂。初来乍到,准确地认土、识土和划线对我们而言的确是一门不易的功课和考验,好在不断学习中,在各位老师的帮助下,我们逐渐对不同土层划分愈加准确,不得不说,这是一件令人成就感满满的进步。
狂风大作雨欲来
迷雾灰白现微光
发掘程序中,对遗迹堆积的观察、日记记录、拍摄、绘图、采样,每一项都必不可少,其中绘图和拍照对于初学者的我们是两项技能挑战,需要我们不断的学习和积累经验。
高贵考古人拥有的独家联名包包
网上最近很流行的一句话,“当然要拍照记录啦,我又不是年年风华正茂”,放在考古工地上也很是贴切,“当然要拍照记录啦,遗迹遗物又不是时时保存完好”(海绵宝宝口吻)!关于拍摄,我们了解及掌握了拍摄遗迹的流程,最基本的流程:拍摄墓葬开口照,出现时拍摄棺痕照、棺痕外清理完毕后拍摄、棺痕内器物及人骨清理完毕后拍摄,其中器物与人骨需要摆放合适的标尺拍摄细部照;以及各个剖面照,包括中间解剖墙剖面、棺内剖面和解剖后剖面;在发现特殊的遗迹或遗物时,及时的对其进行拍摄记录。在拍摄时,需要“三件套”——米标杆、指北针和墓号牌。拍摄平面照时,需要采用单反相机和无人机航拍墓葬三维,以及架梯子拍摄正射影像及侧拍照;拍摄剖面时,也需要摆放合适的比例尺拍摄。拍照并不是一件说起来简单的工作,拍摄时,将拍摄现场收拾得干干净净,找到并维持合适的光线和色调,不同角度、深度都需拍摄;尤其是拍摄三维照时,最好是确保一次成功,因为现场的发掘进度很难与三维建模保持同步,这无疑需要技术与经验。当我头几次拍摄三维时不是标杆模糊,便是照片缺失,但不断熟练建模成功后,瞬间雀跃难抑;当我第一次爬上梯子拍摄正射影像的时候,双腿跟着梯子一起微微颤抖,但当放眼一望无垠的田野时,心生无限欢喜。
遗址的野菜总是更甜一些
关于绘图,我们也是从陌生到逐渐熟练。如墓葬平面图利用三维建模影像导出,使用绘图板将墓圹、棺痕、器物、人骨等一一准确绘出,再将其以1:10的比例打印出来绘制于米格纸上,细节不明确的地方再去现场补充。而墓葬的横剖与纵剖需要现场测绘,从钉钉子打基线、测量到最后成图,是一个需要耐心且细心的工作,此外还有墓葬位置图和探方图等。在绘图结束后,也要将绘制的图纸认真检查,地层、葬具、遗物等重要信息都要以客观、美观的形式表现出来。在后期整理资料时,图纸是绝对重要的一手资料。当第一次现场看到老师画的惟妙惟俏的人骨和器物时,我们在一旁直呼“好家伙”,又是一门手艺活儿!大家对这门手艺活儿简直“又爱又恨”,爱它的直观又美观,恨它确实复杂和不易,特别是当器物满满当当,连成一片时,真是令人欲哭无泪。
云雨过而迎天晴
资料整理是田野考古的后期工作,是对野外工作实物和记录资料的全面整理。在整理文字记录时,我们需要根据发掘日记撰写墓葬发掘记录,根据出土的器物核对小件登记表,采集的土样、碳样等核对采样登记表,根据所有的影像记录和绘图记录分别填写照相登记汇总表和绘图登记汇总表等。其中墓葬发掘记录表是重中之重,它包括整个墓葬所有的信息资料——发掘经过、工作方法、墓葬结构、葬具结构、人骨以及随葬品描述以及墓葬堆积过程等。还有许多标准与要求是值得注意的,也是我们易忽略的,如文字需要将陶片、碳样、红烧土、不同土质土色的层位和分布范围,尤其是棺内外不同的土层的都要全面准确记录;将器物与人骨的关系、葬具与器物和人骨的关系等空间关系客观描述。我们要让我们所发掘的过程尽善尽美的表达出来,语言具有逻辑感,描述具有空间感,图文结合,一一核对,保证客观、全面、相互对照的原则。在加班加点整理资料的那几天,每每觉得时间不够用了,我们总感慨道:整理资料仿佛是一件没有尽头的工作,也确实是一件可以无限仔细的工作啊。
日影西斜风和煦
回顾此次实习,有许多不足是自身需要不断改进的:在发掘时定义土质土色的时候不准确、不精确,以至于最后层数越来越多时产生变动;在测量数据方面不够敏感,以至于在整理资料是出现一些数据缺失;在管理民工时不够“硬气”,欠缺与民工打交道的经验等。这些都让我感到挫败和失落,但定要吃一堑,长一智。
咱考古人正面黢黑但背影潇洒
在发掘过程中,我真切地体会到了“一失足成千古恨”的遗憾,但又有“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的无奈。领队彭老师不止一次告诫我们——要怀有对古人的敬重之心,秉持细心负责的态度工作。当第一次听到这句话的时候,我用笔一笔一画的将这句话写在了笔记本上和心上,一股使命感和责任感油然而生,震撼又心安。他们在这片土地已静静沉睡五千余年,似乎在专门等候着我们的到来。我们渴望感受那个时代的英雄故事,渴望穿过考古搭建的时间隧道,奔向遥远的过去。填土被重新打开,容器被包裹着带到修复室,各种各样的有机物残痕在实验室被检测,……。这种想法真实的在脑海中闪过,或许是初次发掘遗址的感性?但是听到彭老师这句话,我想,我所要做到的,是不负、无愧于古今人。想对古人说——让我们以严谨而科学的方式,以真诚而负责的态度,赋予你们在当代与后世无尽的价值,来证明你们或许本不该在历史中湮没吧!
墓里竟淘出了只小龙虾
抬头——say hi
关于永泰公主之死,《资治通鉴·则天顺圣皇后》中说“太后春秋高,政事多委张易之兄弟,邵王重润与其妹永泰郡主、主婿魏王武延基窃议其事,易之诉于太后,九月壬申,太后皆迫自杀。”这段话意思是永泰公主之死是武则天下的毒手,是张易之兄弟向武则天告密所致。
永泰公主墓于1960年至1962年发掘,是属封土堆墓,其墓穴是用砖砌的,由墓道、过洞、天井、雨道、墓室构成,全长87.5米。墓道是一条宽约2米的斜坡,进入过洞直至狭窄的雨道,两旁洞墙内有6个小龛,里面 放着彩绘陶涌、骑马俑、三彩马及陶瓷器皿等随葬品,造型逼真、工艺精湛。从墓道到墓室还绘有丰富多彩的壁画,有宫廷仪仗队,以及天体图、宫女图等。尤其是墓室中放置的一具石椁,石壁上线刻着15幅画面的仕女 人物画,其造型之美,实为罕见。在这些人物中,有的上着披贴、下穿长裙;有的身着男装;有的身穿长褂,腰束锦带,带上缀有荷包;有的脚穿如意鞋;有的身着短袄长裙,或捧壶,或托盘,或弄花,或拱手,或对话等等,所有这一切均展现了当时宫廷生活的情景。此外,石椁两扇门的顶部,还刻着一对鸳鸯,张开羽翼,相向飞舞,象征着墓内主人夫妻恩爱。
此墓曾被盗过,墓道中有一处留有盗贼进入的痕迹。出了墓道,可从墓的两旁道路直上墓顶,在墓顶上可看到临近的章怀太子、懿德太子墓等。墓前还有陈列室,存放出土的随葬品。
大雁塔始建于公元652年(唐高宗永徽三年)。玄奘法师为供奉从印度带回的佛像、舍利和梵文经典,在慈恩寺的西塔院建起一座五层砖塔。在武则天长安年间重建。后来又经过多次修整。大雁塔在唐代就是著名的游览胜地,因而留有大量文人雅士的题记,仅明、清朝时期的题名碑就有二百余通。
大雁塔是楼阁式砖塔,塔通高米,塔身为七层,塔体呈方形锥体,由仿木结构形成开间,由下而上按比例递减,塔内有木梯可盘登而上。每层的四面各有一个拱券门洞,可以凭栏远眺。整个建筑气魄宏大,造型简洁稳重,比例协调适度,格调庄严古朴,是保存比较完好的楼阁式塔。在塔内可俯视西安古城。
大雁塔是西安市的标志性建筑和著名古迹,是古城西安的象征。因此,西安市徽中央所绘制的便是这座著名古塔。
大雁塔,又名大慈恩寺塔,唐高宗永徽三年(公元652年)玄奘法师为供奉从印度取回的佛像,舍利和梵文经典,在慈 恩寺的西塔院建起一座高180尺的五层砖塔,后在武则天长安年间改建为七层。
大雁塔通高米,塔体为方形锥体,造型简洁,气势雄伟,是我国佛教建筑艺术中不可多得的杰作。
在实习的过程中,既有收获的喜悦,也有一些遗憾。喜悦的是,亲眼见到了很多文物古迹,领略了古城西安的风土魅力,感觉自己的阅历和见识长了不少。遗憾的是,毕竟实习时间短暂,我们对考古工作的认识还不是很深,只是在看别人成果,听人讲如何做,未能够亲身感受、处理一些具体工作,所以未能领会其精髓。但时通过实习,加深了我对历史(考古)知识的基本理解,丰富了我的历史(考古)常识,使我对考古工作有了一定的感性和理性认识。认识到要做好历史(考古)工作,既要注重管理理论知识的学习,更重要的是要把实践与理论两者紧密相结合。
不要以为考古工作是很无聊和乏味的,老祖先留下来的这些东西都是无价之宝,我们以及我们的后人一定要懂得珍惜和爱护,并向身边的人宣传保护文物遗迹的重要性。
历史学与考古学有着密切的联系,作为一名历史学的学生无可厚非要二者兼注意之。众所周知,考古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而在我们的授课中一直都只是理论的学习,没有实践。考古专业的老师为了提高我们的实际操作能力,丰富我们的专业知识,将书本理论与实际考察相结合,我们于20xx年12月7日在考古学专业老师的安排下,来到了盘龙城遗址进行了为期一天的实地考古学习,不亦乐乎!
在去之前我们已经对盘龙城遗址有所了解。位于武汉市北郊约5公里的盘龙城湖畔,距今已有3500多年历史。是长江流域发现的第一座商代古城,面积75400平方米。遗址城内东北部为宫殿建筑群,城外四周分布着手工作坊、民居点和小型墓地,从遗址中发掘出大量精美的商代青铜器、玉器和陶器。 它是中国商代遗址中保存最完好的一座城址,其灿烂的青铜文化、较发达的农业、手工业、商业以及完备的城邑形态和功能,对研究城市文明发展史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现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遗物参观:
在盘龙城遗址的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我们首先对盘龙城博物馆陈列室进行了参观。里面包括石器展厅、铜器展厅,玉器展厅,陶器展厅。展厅里陈列了古代先民进行生活和生产活动所用的遗物及制造这些东西所需的模具。工具和武器有臿、斨、斧、锛、凿、锯、钺、戈、矛、刀、镞;礼器有鼎、鬲、簋、斝、爵、觚、盉、罍、卣、盘等。在这些遗物中,特别最引人注目有一个青铜大圆鼎,高达85厘米,是迄今出土的我国商代前期最大的圆鼎;长达94厘米厚仅1厘米的玉戈,显示了高超的琢玉技术,是目前我国出土的商代前期最大的玉戈; 高达1米的大陶缸,系商代陶器之精品,显示了精湛的制陶工艺水准。 遗址现场学习:
之后工作人员带着我们来到了曾经的考古发掘现场。那里耸立着一块石碑,上面大书“盘龙城遗址”,上面有着盘龙城遗址的简介。然后考古工作人员向我们介绍了遗址的发掘情况, 遗址于1954年发现,1974年和1976年,湖北省博物馆与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合作,进行过两次较大规模的发掘,1979年以来,湖北省博物馆又进行多次发掘。经过多年的工作,基本上搞
清遗址的分布情况。城内仅有宫殿、居民区,手工业区和墓葬则分布在城外。城址坐落在遗址的东南部,平面近方形。每面中间各有一缺口,应为城门。城垣分段版筑,分主城垣和护城坡。城垣南部和北部发现有濠沟遗迹。城内东北部发现大型宫殿建筑夯土台基,西南部为一片洼地,未见遗迹。建筑基址分上下两层,平行排列在南北轴线上,方向同城垣一致。一号、二号基址已发掘。二号基址中间未见隔墙,可复原为一座大空间的厅堂,与一号宫殿基址形成前朝后寝的格局。
介绍完毕。考古工作人员向我们展示了考古工具探铲并阐述了其用法。它为一半圆柱形的铁铲。一段有柄,可以接长的白蜡杆。使用时握住手柄,右手在上左手在下,垂直向下戳击地面,可深逾20米,利用半圆柱形的铲可以将地下的泥土带出,并逐渐挖出一个直径约十几厘米的深井,用来探测地下土层的土质,以了解地下有无古代遗址。然后他向我们演示其用法,并让我们亲自体验了一把。
他还给我们展示了在田野发掘中所见到的两种地层关系并教我们如何识别复杂的地层关系。一种是上下相叠的地层关系,称叠压关系;另一种是挖破的地层,称打破关系。叠压的地层关系,是未经扰动的,由上而下顺序相叠的地层,关系并不复杂。打破的地层关系则较为复杂,它有两个地层之间的相互打破,也有遗迹单位之间的相互打破关系。这种打破关系,有的没有时代区分,只是有时间早晚先后的不同,有的则有时代不同的区分,因此比较复杂。但可以肯定,被打破的地层或遗迹单位,必然比打破它的地层或遗迹单位年代要早,因为,打破的规律一般是晚的挖破早的。识别复杂的地层关系的关键在于区分和识别土色和土质的不同,同时还必须善于识别地层内包含物的同异。把握了这两个关键问题,就容易处理好复杂的地层关系,避免造成混乱。 田野考古发掘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而后,老师介绍了田野发掘的方法和注意事项。首先介绍了进行发掘所需的工具,其一就是确定方位的指南针,主要是用于判定探方边沿的南北方向是否准确,即判定探方的方格是否为标准正方形。其二为野考古最基本的工具手铲,参加田野考古的人员每人至少要有一把手铲。主要用于刮地、壁,以辨认土质土色。手铲的有几种使用方法,在对不同的遗物、遗址进行挖掘时使用的方法也不同。其中一种是刮土,这是在挖掘中用的比较多的方法,用手握住把,大拇指放在把柄上,然后与地面成锐角,慢慢的刮地面。
最常见的田野发掘有遗址发掘和墓葬发掘两大类。遗址的具体发掘方法为“探方”法,即把发掘区划分为若干相等的正方格———“探方”。首先用指南针于要发掘的探方西南角确定一个探方测量的座标基点。在实际工作中根据发掘对象的实际情况,探方亦可适当增大或缩小。然后开始拉线,把发掘区划分为若干相等的正方格(演示过程中是5 × 5的方格),需要对方格进行统一的编号,分工发掘,以便将发掘资料汇集、纳入总体记录中。探方由主体、隔梁、关键柱三部分组成。探方内的土层以土质(松、软、硬),土色(各种颜色)和结构(含沙量等)划分为不同的文化层,按照先上后下的顺序依次发掘,以便发现和控制遗址、遗物现象,做好记录。探方要留剖面,以观察文化堆积的和层次。发现遗址后要事先观察分析其地层关系,按其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操作方法,仔细清理,并探明它们之间所在的位置和相互之间的关系。在全部发掘过程中,都要做好文字、绘图、照相记录,以保证资料的完整性。 考古学与狭义历史学的关系:
对于此次的实地考古学习,让我们意识到考古学与狭义历史学相互作用巨大。首先狭义历史学对考古学的作用主要表在于考古学要以历史文献记载为确定课题与研究途径的重要参考,为考古学提供信息,为考古发掘提供一定的方面。同时,考古发掘遗物在上升到研究层面时也需要历史学做诠释。例如,在盘龙城考古发掘过程中,对盘龙城宫殿分布以及其作为商王朝的统治南方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的中心地位的确定都需要历史文献的记载来作为研究的参考。
考古学对历史学的作用亦是不容忽视。首先考古学的发展纠正了许多错误的历史观点。例如盘龙城考古改写了“商文化不出黄河流域”的史学观点。盘龙城遗址的发现,是对商王盘庚迁都之前历史的有力补充,以铁一般的事实证明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从商代早期起就共享着同样的文明。商文化南渐,加速了南方原始文化的解体和青铜文化的出现,同时大量矿产资源运到中原地区,又促进了商文化的发展。所以,盘龙城成为殷商文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坐标。
帮助补充了文献资料记载之不足,丰富历史记载,开扩人们的历史眼界。例如盘龙城属于商文化早期遗址,距今3500多年了,历史记载较少,距今时空差距甚大,人们对当时的生活、生产、思想观念的认识非常表面,想要在对那段时期的认识取得突破,都需要取得考古发掘的支持,考古资料的发掘就更显得非常重要。考古的发掘以实物的形式加深了人们对商代经济水平、生活状
况的了解,可以说,盘龙城考古帮助弥补了史料记载之不足。同时,它的发现对于研究南方商代文化面貌、城市的布局与性质、宫殿的形制及建筑技术,都具有重要的价值。丰富了历史文献记载。
个人心得:
虽然那天天气很冷,但是对于此次的考古实习,大家都很积极。临别时听着考古工作人员绘声绘色地讲着他的考古经历,令我一片神往。通过此次实地考古学习,让我认识到理论来源于实践,它可以很好的指导实践。但是纸上得来终觉浅,欲知此事需躬行。特别是作为当代大学生,不能每天束缚于教室,而应开眼认识和了解外面的世界。
历史学与考古学有着密切的联系,作为一名历史学的学生无可厚非要二者兼注意之。众所周知,考古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而在我们的授课中一直都只是理论的学习,没有实践。考古专业的老师为了提高我们的实际操作能力,丰富我们的专业知识,将书本理论与实际考察相结合,我们于20xx年12月7日在考古学专业老师的安排下,来到了盘龙城遗址进行了为期一天的实地考古学习,不亦乐乎!
在去之前我们已经对盘龙城遗址有所了解。位于武汉市北郊约5公里的盘龙城湖畔,距今已有3500多年历史。是长江流域发现的清遗址的分布情况。城内仅有宫殿、居民区,手工业区和墓葬则分布在城外。城址坐落在遗址的东南部,平面近方形。每面中间各有一缺口,应为城门。城垣分段版筑,分主城垣和护城坡。城垣南部和北部发现有濠沟遗迹。城内东北部发现大型宫殿建筑夯土台基,西南部为一片洼地,未见遗迹。建筑基址分上下两层,平行排列在南北轴线上,方向同城垣一致。一号、二号基址已发掘。二号基址中间未见隔墙,可复原为一座大空间的.厅堂,与一号宫殿基址形成前朝后寝的格局。
介绍完毕。考古工作人员向我们展示了考古工具探铲并阐述了其用法。它为一半圆柱形的铁铲。一段有柄,可以接长的白蜡杆。使用时握住手柄,右手在上左手在下,垂直向下戳击地面,可深逾20米,利用半圆柱形的铲可以将地下的泥土带出,并逐渐挖出一个直径约十几厘米的深井,用来探测地下土层的土质,以了解地下有无古代遗址。然后他向我们演示其用法,并让我们亲自体验了一把。
他还给我们展示了在田野发掘中所见到的两种地层关系并教我们如何识别复杂的地层关系。一种是上下相叠的地层关系,称叠压关系;另一种是挖破的地层,称打破关系。叠压的地层关系,是未经扰动的,由上而下顺序相叠的地层,关系并不复杂。打破的地层关系则较为复杂,它有两个地层之间的相互打破,也有遗迹单位之间的相互打破关系。这种打破关系,有的没有时代区分,只是有时间早晚先后的不同,有的则有时代不同的区分,因此比较复杂。但可以肯定,被打破的地层或遗迹单位,必然比打破它的地层或遗迹单位年代要早,因为,打破的规律一般是晚的挖破早的。识别复杂的地层关系的关键在于区分和识别土色和土质的不同,同时还必须善于识别地层内包含物的同异。把握了这两个关键问题,就容易处理好复杂的地层关系,避免造成混乱。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miekuo.com/fanwendaquan/qitafanwen/9652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