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作为一门古老的传统医学,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和独特的治疗方法,生生不息,薪火相传,一直延续到现代。进入20世纪下半叶以来,伴随着西方医学对人体生理、病理机制认识理念的逐渐转变和医学模式逐渐融入心理、社会因素等整体观念的变化,针灸这种不干预人体正常机能、却又能防治疾病的自然疗法越来越吸引国际主流医学界的关注,这促使我们有必要深入思考针灸医学的特色与优势,以使其更好、更快地发展。中国针灸学会“针灸学优势特色研究”项目组经过2年的研究,在认真梳理近10年针灸学术研究进展的基础上,根据针灸学理论体系和临床发展状况,提出了传统的针灸医学所具有的四个特色和五大优势。四个特色是:①以经络腧穴、气血运行理论为核心的理论特色;②通过刺激于外、调整于内达到防治疾病的效应机制特色;③以综合运用经络辨证、脏腑辨证、八纲辨证和腧穴诊断为主要内容的临床诊断特色;④由独特的治疗工具和特殊的操作手法构成的技术特色。五大优势是:①诊断优势:简单、快速、准确;②技术优势:容易掌握、操作简便;③疗效优势:见效快,疗效明显,适宜病症广泛;④安全优势:无毒,极少不良反应;⑤经济优势:治疗成本相对低廉。
1针灸医学的特色
所谓特色,是指事物所表现的独特的色彩、风格等,是一事物区别于它事物的特征,是由事物本身性质决定的。针灸医学特色就是指针灸不同于其他医学的理论体系,它集中体现在针灸医生在医疗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思维活动和治疗方式上,概括起来可以从理论、效应机制、临床诊疗原则以及治疗手段4个方面阐述。
1•1以经络、腧穴、气血运行理论为核心的理论特色经络理论作为传统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际上是古代先人在以砭针治病的实践中观察总结出来的。它最初是某些具有相同特征现象的总结,后来在“天人相应”等自然观的指导下,糅合了古代朴素哲学思想,掺入了古人理学思辨的概念,逐渐发展成为我国传统中医学理论中描述生命活动现象的一种模式。在经络理论中,十二正经和奇经八脉是贯穿人体的主要干线,经络孙络浮络细络是从主干线向全身延伸、覆盖全体、不断逐层细化的网。有这样一张网作基础,保证了生命机体的正常活动。因此,用现代生命科学的语言来表述,经络就是人体内外联系、信号传输和机体功能调整的系统,是机体在生理和病理情况下脏腑组织相互联系沟通的途径,在这个途径的联系下,完成生命活动的各种组织器官达成协调与统一,这种途径可依据机体状态的不同而有所差异。腧穴是位于人体上的、用以治疗或诊断疾病的特殊的点,它之所以具有这样的作用,是因为它是人体经络脏腑之气输注、聚集的部位。腧穴联缀着经络,各种不同的刺激作用于腧穴,刺激信息通过经络的传导,激发人体潜在的功能,到达发生作用的部位而防病治病。通过刺激腧穴治病是针灸疗法区别于其他疗法的关键,而腧穴所具有的特殊的组织结构和功能是针灸疗法取效的基础。气血既是中医人体中的精微物质(如精气、水谷精微之气、宗气),又是各种生理功能的代名词(如胃气、脾气、肾气),气血运行是构成中医生命观的基础:有气血运行则生,无气血运行则死,气血运行乖逆则病。气血运行主要是循着经络的网络,因此,“疏经通络、调和气血”就成为针灸治病原理的高度概括。经络、腧穴、气血运行理论构成了针灸医学理论体系的核心,针灸的一切治疗活动都是围绕着这个核心进行的。这个核心所体现出的对于人体生命现象是活体的、整体的、互相联系的、动态的认识,就是针灸医学的理论特色,它与西方医学对生命的认识有着本质的不同。
1•2刺激于外、调整于内的效应机制特色针灸起源于远古,早于人们对药物治病的认识。尽管它不像药物疗法一样直接针对病原体,也不是完全直接作用于罹病的器官与组织,但是这种调动机体本身固有的调节功能来达到治病目的的方式却体现了古人“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大智慧。就治病而言,无论是直接入口的草药,还是现代工业生产的化学药物,都或多或少地对机体正常功能产生一定的影响。而针灸,并不导入人体任何物质,只是采用一定的方法刺激体表的特定部位,使机体对自身偏盛偏衰之气进行调节,进而产生两种结果:①虽然没有精准的靶目标,但是却通过调整使有病或无病的器官组织的功能达到协调和统一,这就是针灸疗法所具有的双相性调整作用,也是它能够有病治病、无病保健的原因;②避免了药物的不良反应。现代大量研究证实,针灸之所以能做到刺激于外、调整于内,就在于其整体调节的多环节、多靶点。针灸作用的整体性表现在刺灸腧穴可在不同水平上同时对机体多个器官、系统正常或异常的功能产生影响。例如针刺麻醉下手术过程,针刺在产生镇痛效应的同时,还对有关系统的功能实施多方面的调节,因而术中生理干扰减少,血压、脉搏等可维持稳定,使手术顺利施行,同时术后切口疼痛程度减轻,感染等合并症减少,术后恢复加快。针灸作用的多靶点表现在针灸对脏腑器官功能的调节,包括了人体各个系统如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以及呼吸、循环、血液、消化、泌尿生殖系统等等。在临床治疗中,除了选择功能上具有相对特异性的穴位外,其刺激方式是相同的。针灸对这些系统的调节作用是通过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实现的。神经、内分泌、免疫是人体三大调节系统,它们除了各自具有的独特功能外,还具有共同的基本功能,即对内外环境信息的感受和传递,三者之间紧密联系,相互作用,构成机体内多维立体调控网,对于在整体水平上维持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和健康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神经肽/神经递质、激素及细胞因子是三大系统间相互调节的共用介质,或称“共用语言”。针灸通过对共用介质的调节来调控这个网络的平衡,进而达到调节各个组织、器官功能的目的。这种整体调节功能的理论和事实是以还原论为特点、以分析见长、孤立割裂地看待人体器官组织的西方医学所难以理解和接受的。
1•3以综合运用经络辨证、脏腑辨证、八纲辨证和腧穴诊断为主要内容的临床诊断特色早在《黄帝内经》时代,经络辨证就已成为古代医家最常用的诊断方法。《灵枢•经脉》中各条经的“是动病”“所生病”就是古代医家将临床见到的各种症状以经络归类,试图实现按经治疗的例证。其后,随着中医理论的不断发展完善,辨证论治方法也逐渐多样,脏腑辨证、八纲辨证与药物归经、四气五味的治疗理论更加契合,经络辨证在以药物治疗见长的临床应用中逐渐退居次席。然而,在当前针灸临床中我们仍然可以看到普遍存在着的3种辨证方式:第一,在有明显的经络循行特征的疾病中,直接采用经络辨证,如头痛、齿痛、坐骨神经痛等疾病,不同部位的疼痛提示着不同经络的病变,可取相应经络的腧穴治疗;第二,根据脏腑、器官组织与经络的络属、表里关系,不同脏腑、器官组织的疾病选取相应经络的腧穴治疗,如胃痛选取足阳明胃经的腧穴,心脏病选取手少阴心经或手厥阴心包经腧穴,显示了同名经络与脏腑之间相对特异的治疗作用,这也是一种经络辨证;第三,根据多年积累的腧穴作用特异性的经验,不同的病症选取不同的腧穴,如气海、关元补气,血海、膈俞祛瘀,丰隆化痰,大椎、合谷退热,至阴转胎,少泽催乳等等,这些与八纲辨证、气血津液辨证等有着密切的联系。腧穴实际上是已知的形态结构产生的特异区域,腧穴本身所具有的不同于周围组织的生物物理特性,使它既具有治疗疾病的功能,又具有诊断疾病的作用。腧穴诊断方法是根据经络学说的原理,以穴位痛觉过敏等阳性反应为依据,探索经络、脏腑病变的一种简便易行的诊断技术,具有灵敏性、实用性的特点。这也构成了针灸诊断技术的一大特点。
1•4由独特的治疗工具和特殊的操作手法构成的技术特色针刺、艾灸是针灸医学独有的两大治疗方法。从古至今,针和灸的技术一直在不断发展,衍生出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治疗手段达上百种。以针法来说,有以手法操作为特征的各种补泻手法:如烧山火、透天凉、苍龟探穴、白虎摇头等;以不同取穴理论为特征、自成体系的治疗疗法:如头针、耳针、腹针、眼针、腕踝针、时间针法等;以不同形质的针具为特征的各种疗法:如毫针、电针、三棱针、皮肤针、皮内针、芒针、火针、针、小针刀、长圆针、浮针等;以穴位物理刺激与药物结合为特征的各种疗法:如穴位注射、穴位贴敷、穴位埋线、穴位激光照射等。艾灸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如艾条灸、艾炷灸、直接灸、隔物灸、艾灸仪灸、生物陶瓷灸、砭灸等等。伴随现代医疗技术的渗透,又发展出建立在经络腧穴基础上的诸多治疗方法。正是这些独特的治疗方法极大地丰富了针灸临床的治疗手段,拓展了针灸临床适应病症范围,有效地促进了针灸临床疗效的提高。
2针灸医学的优势
所谓优势,是指能超过对方的有利形势。从本质而言,优势和特色都是在比较中存在的,特色一般固定不变,而优势则是在一事物与它事物的比较中产生,可以随着比较双方的变化而变化。针灸医学优势的提出就是相对于西方医学的理论和实践体系而言。
2•1简单、快速、准确、以治疗为目的的诊断优势针灸临床的诊断过程是建立在经络腧穴理论基础之上、以满足治疗需要为目的的。经络辨证有3种:(1)以病灶辨经络,即病灶所在部位属何经,就取何经之穴治疗,故有“经脉所过,主治所及”之说;(2)以症状辨经络,临床病症属何经何脉、就选何经何脉的穴位治之,《灵枢•经脉》篇所载经脉病候就是这类辨证;(3)以经络辨病灶,就是根据经络循行线上的异常反应点,来判断何经、何脏腑之病,然后取穴治之。腧穴诊断法是根据经络的原理,以腧穴痛觉过敏或阳性反应等为依据,探索经络、脏腑病变关系的一种新的诊断技术。早期腧穴诊断主要利用手法检查,根据腧穴上出现的压痛反应、结节、条索等进行辨证。如膻中穴压痛可印象为气管炎,横骨压痛可有月经不调和_疾患,胸1—胸7椎的压痛对头痛、头昏及心肺疾患的诊断有重要意义,命门、肾俞压痛可辅助诊断生殖器、泌尿系疾患,脾俞、胃俞压痛可辅助诊断消化系统疾病等。由于手法检查易受主观因素的影响,近年来开展了利用穴位的温度特性、电学特性的变化诊断疾病的研究,研制开发了多种经络、穴位诊断治疗仪,以便使经络诊断、穴位诊断技术更加客观和准确。
2•2容易掌握、操作简便的技术优势针刺属微创介入疗法,但相对于要求条件高的外科手术技术来说具有容易掌握、操作简便的优势,灸法等非介入疗法更加简单易学,这也是针灸疗法能够普及的重要原因。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推广的中医临床适宜技术中近60%是针灸技术,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针灸技术的易学、好用,疗效确切。一项调查显示,总体上医生认为针灸适宜技术是应该推广的、疗效是确定的,认为能够推广的比例占到,以“操作技术难度大,掌握起来比较困难”为理由之一而回答不适合推广的仅占。目前全世界已有14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针灸医疗,从事针灸人数约20~30万人。之所以有这么多人使用针灸疗法,针灸技术操作的相对简单、易学好用是一个重要原因。
2•3见效快、疗效明显、适宜病症广泛的疗效优势临床实践表明,针灸对许多疾病有确切疗效,使用安全,既可用于治病,又能用于康复及预防,或可作为某些疾病的首选治疗方法,或可介入某些疾病的某一治疗阶段。
2•3•1针灸疗法适宜病症广泛以往的研究表明,针灸可治疗的病症有数百到上千种之多。最新研究[6]表明,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疾病分类标准,针灸能够治疗或参与治疗的病症有461种;针灸治疗有优势的病症有113种;针灸科常见的病症有10种。113种针灸治疗有优势的病症是:肌肉骨骼系统和结缔组织病17种;神经系统病27种;精神和行为障碍病18种;泌尿生殖系统病10种;消化系统病16种;呼吸系统病6种;循环系统病4种;传染病和寄生虫病4种;皮肤和皮下组织病4种;眼和附器病6种;耳和乳突病1种;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病1种;妊娠、分娩和产褥期病4种;损伤、中毒和外因的某些后果4种。对于这些疾病,单用针灸治疗就能达到治愈或临床治愈;或者西医没有安全可靠有效的方法,针灸可获得一定疗效;或者针灸可快速缓解其主要症状,而且优于其他疗法。在这113种病症中,中风后遗症、周围性面瘫、肩周炎、坐骨神经痛、头痛、颈椎病、膝关节炎、腰痛、失眠、落枕是针灸科最常见的疾病。
2•3•2针灸疗法疗效显著采用循证医学的研究方法,从科学的角度证明了针灸疗法在以下疾病的治疗中具有疗效优势:(1)神经、精神疾病: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疗效肯定,具有方法多样、综合疗效好、早期介入疗效好的特点。针灸治疗脑卒中有效已成为国内针灸界的共识。在急性期的介入、治疗思路、治疗方法的选择上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同。针灸治疗抑郁症也显示出了独特的优越性。大量临床研究显示,以针刺为主,结合其他疗法的多元化治疗措施,如穴位注射、激光、中西药物内服等方法治疗老年血管性痴呆(VD)疗效确切。针刺与喜德镇、都可喜、尼莫地平等西药结合与单纯用西药进行比较,针刺配合西药的疗效优于单纯药物治疗。(2)运动系统疾病:针灸对于运动系统疾病具有良好的镇痛作用,治疗方法多样,组合灵活。与手术相比,针灸不破坏身体的组织;与麻醉止痛药物相比,针灸不会导致身体其他功能的紊乱。针刺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与西药对照(消炎痛、甲氨喋呤加双氯灭痛)有显著差异。(3)呼吸系统疾病:对于支气管哮喘,采用多种针灸方法综合治疗,以及三伏天的穴位贴敷,均能取得很好的疗效。(4)心血管疾病:针灸对心神经官能症有很好的疗效,可以弥补现代医学对此病治疗的不足。(5)消化系统疾病:针灸可治疗消化系统的40多种病症,主要有急性胃肠炎、细菌性痢疾、消化性溃疡、胃下垂、慢性肠炎、阑尾炎和肝胆疾病等,以消化性溃疡的研究最为深入,其疗效肯定。(6)泌尿、生殖系统疾病:针灸对于产后、腹腔及直肠术后尿潴留、精神紧张所致功能性尿潴留疗效显著。对神经原性膀胱疾病,针刺可降低膀胱排尿阈值,增加膀胱肌张力,升高膀胱内压而促进排尿;促使逼尿肌收缩,使残余尿量减少,甚至消失。(7)内分泌系统疾病:针灸治疗的内分泌系统疾病以甲状腺疾病为最多,包括单纯性甲状腺肿、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结节、甲状腺肿瘤等,其中对甲状腺功能亢进研究最多,单纯针刺或隔附子饼灸,均能获得优于西药治疗的效果。糖尿病是近年来针灸研究进展较快的疾病。研究表明,针灸治疗糖尿病主要针对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尤其对并发症的主客观效果均较满意。对于高胰岛素分泌型患者,针刺可使血浆胰岛素水平降低,胰岛素分泌指数增加;对于胰岛素分泌不足型患者,针刺可使其胰岛素水平及胰岛素各项比值增加。单纯性肥胖的针灸治疗近年来成为热点,临床初步表明,毫针加电刺激减肥有比较理想的近期和远期疗效。针刺减肥效果与针刺影响糖代谢、内分泌及消化液分泌,下丘脑摄食中枢、饱食中枢的调节反应有关,还与饮食调控、适当运动和心理因素有关。(8)妇产科疾病:针灸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疗效肯定,应用无局限性,且未见任何不良反应,与激素替代疗法相比,具有较大优势和潜力。针灸治疗月经病有肯定的疗效,如原发性痛经、继发性闭经等。对功能性子宫出血、胎位不正、产后乳少、急性乳腺炎等疾病,针灸疗效颇佳。(9)皮肤科疾病:针灸疗法为主治疗荨麻疹疗效确切,其疗效高于口服特非那丁、维生素C等。针灸治疗带状疱疹疗效显著、快捷,有明显的优势,治疗方法多样,疗效较显著,止痛迅速,短期内结痂而愈。(10)五官科病症:针灸对急性结膜炎、麦粒肿有很好的疗效。通过对视神经萎缩患者针刺前后的裸视力、视野及眼电生理改变进行统计分析,确认针刺是治疗视神经萎缩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针灸治疗变应性鼻炎基本以传统的毫针及穴位注射药物为多,还有现代针灸较时兴的刺激神经节方法也较常用。针灸治疗口腔、咽喉疾病疗效较好的主要是牙痛、牙周炎、口腔溃疡、舌体病症、急性扁桃体炎、急(慢)性咽喉炎、咽异感症等,其中,对牙痛和咽异感症疗效优势明显。(11)肿瘤:针灸在治疗肿瘤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归纳起来有几方面的优点:缓解癌肿疼痛,减轻病人痛苦;改善肿瘤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和缓解放疗、化疗的不良反应;改善骨髓造血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力。总之,可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提高和改善病人的生存质量。
关键词: 中医儿科学/发展趋势; 推拿手法; 绿色消费; 绿色医疗; 儿童
小儿推拿是一种非常古老的疾病治疗方法,可以说与人类的文明史共存,在人类抗击病魔中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然而,到近代由于西医的传入与发展,特别在儿科领域,抗生素等药物的出现与应用,使人们看到许多急症和感染性疾病能得到有效医治和及时控制,于是对包括推拿在内的中医治疗有所忽视。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诸如西药的毒副反应、大量耐药菌的出现和非器质性病变的发病率不断升高等,西医的某些不足之处日渐显现,从而使人们对这两种医学体系有了审慎的思辨,在重新认识西医的同时,也重新发现了中医的闪光点。
由于人类疾病谱的变化和健康概念的更新,使人们对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而目前采用天然药物和自然疗法替代部分化学药品,已成为国际医药发展的普遍动向和趋势。近年来,人们开始倡导整体治疗观念,提倡自然疗法和绿色医疗,推拿作为自然疗法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自然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1 绿色消费理念促进小儿推拿的发展
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从根本上讲,就是人类消费行为、消费方式与对自然的开发、利用、破坏的关系。如何将资源保护和发展。结合起来,既要使目前一代人得到最大的、持久的利益,又要保护其潜力,以满足后代的需要,这种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是一些生态学家在1980年提出的。1992年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把环境问题和发展问题结合起来,将“可持续发展”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新模式,很快取得全人类的共识,并成为人类对未来发展道路的明确选择,于是出现了一种以简朴、方便和健康为目标的生活方式,也就是以“绿色消费”为主要特征的新的生活方式。
绿色消费是人们在对生存环境的担忧、对人们行为反思的基础上提出的,而绿色医疗消费是人们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概念的更新和对抗生素的担忧,逐步形成的一种新型医疗消费[1]。由于绿色消费才开始兴起,其本身尚未呈现出稳定的特点,特别是绿色医疗消费对许多人来说依然是非常陌生,再加上绿色医疗中主要是针对慢性疾病、亚健康患者,对急症、重症存在一定缺陷,致使许多人在生病时首先选择静脉用药。但从青岛市中医医院儿科门诊就诊患者家庭分析,家庭生活水平较高,特别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群中,对儿科绿色医疗消费格外关注,他们对抗生素的应用非常慎重,在孩子生病时,首先选择推拿。在医生告之需要抗生素时,也配合推拿而缩短抗生素的应用时间。这说明绿色医疗消费的形成是随着其生活质量与水平的不断提高而逐步形成的,而绿色医疗宣传教育、科普知识推广具有提高人们绿色医疗意识的作用。当然,绿色医疗消费意识的上升不是一种从天而降的偶然现象,也不仅仅靠宣传教育手段就能达到,它本质上是经济发展和生活质量提高的产物。绿色医疗消费是一种有益于人类自身健康发展的新思想,也是21世纪的主要潮流。
2 临床疗效确定了小儿推拿的学术地位
以三字经流派推拿为例,阐明临床疗效对小儿推拿的作用。青岛市中医医院儿科自1955年建科以来,以三字经流派推拿治疗小儿疾病,历经几代人的努力形成了系统的治疗方案。如三字经流派推拿治疗小儿风热感冒,临床取穴:平肝清肺10 min,清天河水10 min(热重改用退六腑10 min),顺运内八卦5 min,治疗3次,有效率96%,治愈率72%;临床观察了60例伤食呕吐患儿,治愈54例,有效4例,无效2例,治愈率为90%,有效率为。总之,对小儿常见病、多发病采用推拿的方法,取得了显著的临床疗效,赢得了家长们的信任,其经济效益近5年来,平均每年以的速度持续增长。对于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儿童,在急性发作期采用药物控制症状,在临床症状消失后,进行保健推拿以提高患儿自身抗病能力,待3~4周后再次进行推拿,以减少感冒次数,从而起到治病及预防保健作用,扩大了临床治疗范围,提升了小儿推拿的学术地位。
3 小儿推拿的发展方向[2]
继承前辈在小儿推拿领域中的诊治经验,向更高、更新、更广的医疗技能空间发展 所谓更高,就是指小儿推拿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对疾病的原因、病机、辨证施治手法理论等的研究水平将有较大的提高,这是小儿推拿向前发展的根本任务;所谓更新,就是指小儿推拿疗法的适应范围将向新的领域挑战和拓展,象当今较为多见的小儿肥胖症和被世界医学界公认的疑难杂症——小儿脑性瘫痪等将会在未来取得较好的疗效,这是小儿推拿向前发展所追求的新目标;所谓更广,就是指小儿推拿在未来将为世界大多数国家的人们所认识和接受,成为盛况空前的世界性医学,这是小儿推拿学科向前发展的美好前景。
为小儿保健养身、增强体质提供全新的医学途径,这也是时代赋予小儿推拿的历史新使命 当今,小儿推拿疗法正以它独特的手法、神奇的功力、显著的效果,为儿童保健要从小儿抓起,尽早打好健康基础方面,小儿推拿有着许多潜在的优势。小儿推拿疗法并不是以消除原始致病因素及逆转病理变化为特长,而是从总体上对小儿的各种机能状态进行整体性调节,从而起到治病及预防保健作用,消除疾病前的“亚健康”状态,这对增强小儿体质和提高防病能力起着决定作用。
小儿推拿的发展前景 由于人类疾病谱的变化和健康概念的更新,使人们对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而目前采用天然药物和自然疗法替代部分化学药品,已成为国际医药发展的普遍动向和趋势。
小儿推拿迎合了人们的医疗保健需求,作为一种非药物、无痛苦、易接受且有效的自然疗法,以其简、便、验、廉的特点被人们所认可与接受。其操作简单,凡通过系统学习和培训者,基本上都能掌握手法操作,当然要求施术者做到“轻快柔和、平稳着实”并非易事;其施术方便,不论何时何地、条件优劣,都能对求诊儿童施治;其疗效灵验,在诊断正确和手法得当的前提下,通常都会取得较满意的效果;其费用低廉,比起针、药来要相对便宜,既免除患儿的服药困难,惧怕打针之苦,又节省医疗费用,迎合儿童的医疗和保健需求。因此,小儿推拿正以它独特的魅力倍受世人瞩目,也将成为较有潜力的国际医学交流热门学科。
【参考文献】
现今,卫生相关部门都要求在社区医院大力开展中医适宜技术对患者进行治疗,以保障患者的健康。中医疗法是我国独特的治疗方法,其有丰富的经验,有确切的治疗效果。对社区患者的应用中医疗法进行治疗不但可改善患者的疾病,还可调节患者的身心健康,改善患者的身体情况。笔者对中医疗法在社区医院中的运用进行研究,以期为临床提高可参考的资料,现总结如下。
1强化未病先治的意识
未病先治是中医特有的治疗理念,应把这一理念强化到患者中,让社区居民对此有足够的认识。中国古代认为人体的身心都应保持阴阳平衡,阴阳平衡则身体处于健康的状态。另外患者的身心都应健康,心理方面也应保持乐观的心情。中医有上工治未病的说法,给予患者疾病早期的治疗和防范措施是有效避免疾病恶化的重要方法。实施的具体措施有如下几点。
季节更换时应做好防范工作,如季节性疾病痢疾、腹泻、毒性感冒等疾病,可服用解毒、固表类的中药制剂进行预防治疗,以提高患者的疾病抵抗能力。
社区医院做好患者的疾病治疗档案,对患者的各项治疗及情况有详细的记录,通过档案与患者建立联系,定期组织人员进行各项知识的宣教,患者的慢性疾病应良好地予以控制,预防疾病进一步恶化。
我国已进入“艾滋病”的快速传播期,艾滋病在全球肆虐流行,成为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机体在感染艾滋病毒后在经历无症状HIV感染期时,西医一般不主张在该期使用抗病毒药,抗病毒三联用药对肝肾损坏较大,而此期正是中医治疗艾滋病的黄金切入点。中医药注重整体调节,个性化论治,尤其是强调“既病防变”的“治未病”思想,这和我们的切入点吻合。中药具有简、便、验、廉的特点,适宜大范围在社区医院推广应用。
2特色疗法
社区医疗服务可以开展多项中医特色的理疗、养生保健方法。中医特色治疗、保健方法,适用于患者,同样适用于亚健康人群,适用于疾病治疗,同样也适用于亚健康状态的调理恢复。
中药贴敷+热熨疗法不同的中药贴剂适用于不同的病症,广泛应用于风湿痛、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颈椎病和椎间盘突出、骨质增生引起的关节痛等病症,中药贴敷与热熨疗法相结合,可以有效缓解和消除症状。
足浴疗法对足底部反射区的热疗、按摩,具有多项保健作用,如结合中医特色的药物浸泡,可达到治疗多种疾病的效果。如高血压患者可以用旱莲草、女贞子、珍珠母、牛膝、长枝草、决明子、桃仁、栀子、桑叶等中药材配制是浴方,可达到潜肝、明目、降压的作用。又如慢性风湿病,可针对性地配制活血通络方,而达到活血祛淤、舒筋通络的目的。
刮痧、拨罐、施炙这三项中医治疗在我国的普及度很高,很多患者都对此有一定的了解,其操作方法也很简单,有很好的治疗效果。久咳不愈、积食、感冒等疾病可通过对患者进行刮痧治疗。外科吸脓血、肺经受寒引起咳嗽、感受风寒引起肩背酸痛等疾病可通过拨罐对患者进行治疗。给予患者进行施炙治疗可起到保健强身、预防疾病、消瘀散结、行气活血、祛湿散寒、温通经络、回阳固脱、温补中气等效果。
3中医药可在康复中发挥作用
中医疗法具有独特的优势,其在我国的患者接受度比较高,不良反应小,经济患者负担小等。其与西医联合治疗可有效促进治疗的效果,增加治疗疗效。
现今医疗技术不断发展,疾病可通过手术进行治疗,患者通过此方法可得到康复,但患者经手术治疗后多会出现元气受损的情况,其会有虚弱、易于感冒等表现,此时应应用中医中药的特长给予患者调节身心情况,促进患者的元气恢复,提高患者的疾病抵抗能力。
中风的基本病机为神昏窍闭、瘀滞不通,后遗症包括:轻者口眼歪斜、肢体麻木不仁、舌强语骞.重者半身不遂偏瘫。中医针灸,推拿传统疗法通过刺激穴位,疏通经络,恢复正气。中风病的中医针灸疗法原则是以整体观念辩证施法、施方、施穴,上肢偏瘫一般选极泉、肩禺、曲池、手三里、尺泽、外关、合谷;下肢偏瘫常选次、环跳、风市、阳陵泉、足三里、委中、悬钟、三阴交、太冲等穴;语言障碍,取廉泉、金津玉液、通里、照海等;口眼歪斜者取上关、下关、地仓、合谷、风池、水沟、颊车穴、丝竹空等穴。中风病后遗症期中医针灸推拿疗法是机体功能恢复的必要疗法。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miekuo.com/fanwendaquan/qitafanwen/9645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