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其他范文

煤矿急救知识讲座范文(优选9篇)

煤矿急救知识讲座范文(优选9篇)



煤矿急救知识讲座范文 第1篇

【关键词】 N2级护士; 急诊科轮转; 培训

护士培训是护理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1],而分层级培训是护理工作自身发展规律的客观需要,目前笔者所在医院护士分层级培训尚处于探索阶段,为改进并完善培训方案,以提高护士岗位胜任力及病区护理质量,结合笔者所在医院护理工作的实际情况,2015年1月笔者做了一份以基于岗位胜任力为基础的护士层级培训需求的调查分析。调查结果显示N2级护士(毕业4~6年的护士)应参加急诊科的轮转培训,以提高急救技术和应急能力,护理部也规定护士晋升护师之前必须完成3个月急诊科轮训,2015年4-12月参与轮训的护士有34名,笔者对这批护士进行了研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笔者所在医院共分四个院区,2015年4-12月,全院在各院区急诊科轮训的N2护士共34名,年龄22~26岁,平均(±)岁;护龄3~5年;学历:中专7名,占;大专23名,占;本科4名,占;其中妇产科4名,儿科3名,大内科15名,大外科12名。

方法

制定培计划 为了有计划、有步骤地安排护士轮转培训,保证轮转学习的质量,护理部要求各院区急诊室根据接收和带教能力,制定接收计划,并填写《急诊科轮转护士接收计划表》,各临床科室根据科室人员安排及护士需求制定科室轮转计划,并填写《科室护士急诊科轮转计划表》。这两种表格分季度上报至护理部,上报时间为每季度倒数第2周,护理部根据科室计划安排轮转,并于每季度最后1周公布下一季度轮转及接收计划。四个院区每期可接收护士共12~15名,时间为3个月。培训前统一进行考核,内容为急救知识如用急救药物的使用剂量、作用、不良反应及各项急救技术操作如吸痰、心肺复苏等。

确定培训内容 由护理部统一制订《急诊科轮转护士培训手册》,明确每个阶段的培训及考核内容,轮训者每人一册。理论培训内容包括急诊科布局,常用仪器如多功能监护仪、除颤仪、洗胃机、心电图机、呼吸机等的使用及维护,心肺复苏术,各项规章制度,急诊护理工作流程及岗位职责,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及护理观察,护理病历书写,交接班与转运流程等。

带教老师资质认定 带教老师的综合素质直接影响护士培训质量,要求在急诊工作满5年以上,具备本科以上学历、护师以上职称,并取得急救技能培训资质的护士[2]。每一批培训结束后,轮训护士要填写对带教老师的评价表,提出意见及建议,科室召开研讨会, 年终对带教老师进行综合评价,不合格者取消带教资格。

实施系统化培训

阶段培训 第一阶段:第1周进行岗前培训,由护士长或总带教老师讲解急诊科工作环境、急救仪器、药品、物品的放置与使用,要求轮训护士熟悉各项制度与岗位职责,以及急诊危重患者、留观患者护理表格的书写及要求,交接班方法以及如何与120、ICU、手术室及病房交接等内容。第6天进行考试,合格者第2周入科工作。第二阶段:第2周起至第2个月末,实施一对一跟班带教,带教老师随班讲解,整个学习期间采取导师制。轮训护士跟随带教老师共同参与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在老师指导下完成急危重症患者的病情观察、护理,正确书写护理病历,掌握急救仪器的使用。带教老师要采取边工作,边讲解,边提问的方法带教,并根据轮训护士的个人情况,结合带教计划,因人施教。第三阶段:第3个月开始至轮训结束实行双班制带教,轮训护士与带教老师值相同的班次,但要独立完成急诊危重患者的抢救配合及护理,并独立书写护理病历。要求带教老师做好监督及指导工作,轮训护士遇到的问题应及时请教带教老师,以确保患者的护理安全。

多形式培训 除了临床带教,整个轮训期间轮训护士要随科室完成每周三的理论培训,完成每个月的操作培训。临床带教要与集中讲座、观摩操作录像、护理查房、角色扮演、情景模拟训练等多种形式有机的结合。有研究表明,最受认可的护士培训方式居前3位的分别是示范练习、实地参观和角色扮演,发放资料自学最不受认可[3]。

定期考核与讲评 阶段性考核由带教老师每两周组织1次,了解各阶段学习的重点是否掌握,并听取轮训护士的收获和意见,以便不断改进培训内容及方法,达到最终的培训目标[4]。最后1周完成出科理论考试和操作考试,考核成绩均记入《急诊科轮转护士培训手册》。

效果评价 评价指标:分理论知识、临床操作技能、护理观察能力、应急能力、护理病历书写5项。培训结束前1周进行理论知识、技术操作、急诊案例情景模拟考核。理论考核由总带教老师及护士长建立题库,随机抽取题目进行考核,理论成绩评价标准:≥80分为合格。技术操作考核参照护理部《护理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对6项急救操作进行考核,抽签方式决定考试项目,共2项,操作成绩评价标准:≥85分为合格。护理观察能力和应急能力从案例情景模拟考核中给予评分,选取急诊科常见危急重症病例,轮训护士随机抽取1个案例,模拟案例现场还原,包括医生、急救设备、患者自身情况,甚至还有患者家属,由护士现场处置,考核护士急救意识、病情观察和应急能力。病历书写抽取独立护理患者时书写的最后一份护理病历作为考核的依据。同时以无记名方式调查轮训护士对急诊科培训内容的选择、培训阶段安排的合理性、培训的具体形式及效果的满意程度;培训结束后2个月,对受训护士所在科室的护士长及科主任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培训效果。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轮训护士对培训方法、形式、内容及效果满意度为(32/34);轮训护士所在科室的护士长及科主任对培训效果的满意度为(63/68)。轮训护士培训后急救意识、急救知识及技能显著提高,与培训前比较差异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培训可以提高护士急救理论知识和技术操作水平

急救护理学的实践性很强,急救护士的临床工作水平很大程度上需通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来体现[5]。轮训护士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培训,奠定了急救基础知识,锻炼和培养了急救意识,规范了急救技能操作,病情观察能力也得到提升,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也适应当今循证护理的需要[6]。表1结果显示,通过轮训,护士临床工作各项能力均有所提高。

提高各临床科室的病情观察和应急抢救能力

轮训护士返回科室后能学以致用,在面对各种危急情况时,不再手忙脚乱,而是沉着冷静、有条不紊。对患者的观察也更加仔细,能够发现问题,并能为治疗提供合理化建议,逐渐成长为各科室骨干力量。随着轮训人员数量的增加,科室整体对危急重症患者病情观察能力和抢救应急能力也会得到提高。

护士轮训可以减轻急诊科的工作压力

急诊科急危重患者多,工作量大,是全院最忙的科室,轮训护士的加入,补充了急诊科护理人力资源,她们在轮训前基本都在内外妇儿大科轮训过,有一定基础护理知识及经验,她们在学习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分担了急诊科由于人力不足造成的工作压力,工作起来得心应手,从而提高急诊科室的护理质量。

N2级护士晋升护师前轮转急诊科培训的必要性

近年来,由于医院的迅速的扩建,各个科室的护理队伍日趋年轻化,而急诊、危重患者却逐年增多,这就要求护士有更高的急救技术、应急和病情观察能力。但参加培训的护士,培训前作为N1级o士(工作1~3年)定科前要参加内外妇儿大科为期3年的轮训,临床上主要在上级护士的指导下完成一些基础护理,急救意识和抢救经验缺乏。定科后作为初级责任护士,多为是从开始独立分管轻症患者到熟练应用专业知识执行整体护理的阶段,必须具有应急抢救的能力,及时处理临床护理工作中的紧急、突发事件。急诊科急危重患者多,抢救的机会多,有利于护士快速掌握急救技能[7],让她们参与急诊科轮训是有必要的。医院早在几年前就有护士参加急诊轮训制度,但因医院的扩建,受到了各种因素的影响与限制,轮训制度没得到很好的执行。为了提高其培训的依从性,护理部将职称聘任与培训相结合,聘任护师岗位之前必须轮转急诊室3个月并取得合格证书,使制度更好的落实。

N2级护士急诊科轮转培训是各科室提高护理质量,尤其是急救护理质量的需要,但由于理论轮训时间短,实际操作机会也不多,难以巩固实践操作技能。所以,护理人员在临床工作中还需不断更新和积累知识,积极参加相关的学术交流活动,努力提高护理工作的质量,提高急救护理工作的整体水平[8]。

参考文献

[1]董梅德,吴玲,马红.急诊科轮转护士系统培训的实践与效果[J].护理管理杂志,2012,12(2):126-128.

[2]曹艾斓,王志稳.急诊科护士身心健康状况及其应对方式的调查[J].中国全科医学,2007,10(19):1624.

[3]陈丽,冯先琼.我国急诊专科护士的培训现状及存在问题与对策[J].护理研究,2015,29(7):2561-2563.

[4]王红,黎瑞红.耳鼻喉科护士急诊轮转培训的方法与效果[J].护理学杂志,2012,27(20):27-28.

[5]陈莉萍.护士实行ICU轮转培训的方法与效果[J].护理管理杂志,2010,10(2):136-137.

[6]白永菊,付燕.ICU进修护士的带教管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7,22(5):428.

[7]刘玉兰.急诊科轮转护士急救技能的培养与管理体会[J].慢性病学杂志,2010,12(6):567-568.

煤矿急救知识讲座范文 第2篇

【关键词】护理应急预案;演练;护理风险管理

护理风险管理是针对病人、工作人员、探视者可能产生伤害的潜在风险进行识别与评估,并采取正确行动的过程[1]。护理应急预案是在国家_、医院整体应对突发事件预案的基础上,针对护理工作的专业性、特殊性所造成的风险而制定的有效措施和处理流程。我院实施护理应急预案演练旨在通过模拟现场实地训练,培训及提高护士面对风险的应对能力,帮助护理人员增强责任感,掌握相关急救知识,提高其自我安全保护能力及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现将做法介绍如下:

1资料

一般资料:我科为全军创伤骨科中心,分4个病区,现有病床265张;护士92人,学历:本科10人,大专68人,中专14人;职称:主任护师1人,主管护师1人,护师15人,护士65人。科室建立护理风险管理组织小组,由总护士长担任组长,病区护士长担任组员。

2方法

培训方法

以往由病区护士长或高年资护师进行授课来巩固理论知识护士往往专科护理知识累积量不够,因此,要求护士在掌握急救流程的同时,必须结合学习专业理论知识,知其所以然,这样才能提高护士的主观能动性。

改变惯有护理晨会学习模式:在既往科室晨会中,常用学习方法是:提问作答总结方式,我科在原有晨会提问基础上,计划性指派高年资护师进行急救护理应急预案的演示,力求将语言记忆上升到形象记忆,突破了在理论学习中的局限性。

情景模拟式培训:通过设置一种逼真的工作场景或管理系统,让被训练者按一定的工作要求,完成一个或一系列任务,较好地模拟了现场的紧迫感,使训练者感到紧张、急迫甚至忙乱[2]。在每月的业务培训中,由高年资护师做指导老师扮演患者角色,进行应急病例病情描述,要求培训对象不仅要正确评估,并要立刻应用预案程序采取相应措施,结束后指导老师对急救护理措施的实施进行讲评。

情景模拟式考核:由护理风险管理小组确定考核时间、地点、形式及内容,原则上演练时间选择在下午,此时是治疗护理相对较少的时段;选择风险隐患易发的患者,每周针对本病区1例危重患者组织1次应急预案为主题的情景考核。考核开始后,让家属按铃告知护士患者突发的风险情况,由专人记录演练过程及所用时间,观察护士对患者突发病情的处理能力与速度。通过考核,使护士加深对培训内容的理解,由此所获得的知识是在思考、观察、分析、归纳的基础上得来,记忆牢固。

3效果

构筑主动护理平台,提高护士综合素质。巩固了护士的专科急救理论知识。通过不断的模拟演练,提高了急救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在突遇病情变化,医生未到达之前的宝贵时间内能积极做出反应,给予急救措施。全体护士参与应急预案的演练,使得护理人员在有关护理理论和技术、风险意识、自我保护意识、呈报制度的相关内容及国家重大法律、法规等方面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提升。

增强了护士面对应激源时的心理承受能力。护士在需要急救的应急事件中多数表现为紧张、恐惧、惊慌,甚至不知所措,定期的情景模拟式培训可为今后类似的情景处理积累经验,把突如其来的急救变成一定的操作流程,并在演练中逐步锻炼了在应激状态下的心理适应力,保证了在实际抢救患者的紧张环境中技术的稳定性发挥[3]。

保证医疗环境安全,降低突发事件发生率 随着全民法制意识的增强,护理人员在做好护理安全工作以外,对住院期间影响患者人身安全的突发事件做到心中有数,处理得当。

参考文献

[1]魏杰,吴健.如何正确对待改革中出现的不同声音[].西北学学报,2006,36(3):13~

煤矿急救知识讲座范文 第3篇

一、工作目标

以全面普及群众自救互救技能、提高避险意识为目标,以卫生救护技能(知识)和应急避险知识培训为抓手,以“五进”活动(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进工地)为载体,开展百场万名群众初级急救知识培训,为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构建幸福作贡献。

二、活动主题

自救互救,守护生命。

三、活动内容

由区卫生局、区红十字会牵头,区各相关部门配合,在全区范围内组成1支拥有100名成员的师资队伍,以机关、学校、社区、企业和工地为载体,开展普及避险救护知识及心肺复苏操作技能的初级急救知识培训。年内预计开展培训200场,受益群众达10000名。在普及培训的基础上,总结经验,大力推广,建立长效工作机制,使之成为政府倡导、群众受惠、社会各界支持并广泛参与的常态工作。

四、实施步骤

本次活动共分三个阶段实施。

(一)筹备启动阶段(3月下旬——4月)。在4月底前,制定完成培训方案,组建1支拥有100名成员的师资队伍。师资人员熟练掌握培训技能,做好授课准备(责任部门:区卫生局、区红十字会)。

(二)组织实施阶段(5月——9月)。以“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进工地”等5种形式,在全区范围内分类分层分批开展200场初级急救知识培训,受益群众共计10000名。

1、进机关:在区级机关开展救护知识培训,提高机关干部职工救护知识水平和技能,从中挖掘培养一批能奉献、有爱心、肯钻研的志愿者,充实到师资队伍(配合部门:区机关党工委)。

2、进学校:深入各中小学校,组织师生开展避险逃生、自救互救知识技能的培训和演练,提高广大师生的危险判断、应急、避险、逃生等自救互救能力(配合部门:区教育局)。

3、进社区:深入社区,通过集中授课、主讲示范、发放宣传单等形式,提高社区居民救护知识水平,掌握基本自救互救技能。每个社区(村)至少组织1场培训(配合部门:各镇、开发区、街道)。

4、进企业:深入企业,结合岗前培训、职业资格培训、失业人员培训、农民工培训等,开展救护知识普及培训工作(配合部门:各镇、开发区、街道,区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区妇联)。

5、进工地:深入各建筑工地,积极开展救护培训,确保各建筑单位的务工人员基本知晓救护知识、掌握救护技能(配合部门:各镇、开发区、街道,区建设局)。

(三)经验总结阶段(10月)。10月下旬,通过举办成果汇报暨表演观摩活动,对“健康救护工程”实施工作进行表彰总结和经验推广(责任部门:区卫生局、区红十字会;配合部门:各镇、开发区、街道,区机关党工委、区妇联、区教育局、区劳动人事与社会保障局、区财政局、区建设局)。

四、工作要求

1、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区政府成立活动推进工作领导小组,各级各部门要成立相应组织,全面加强领导。区卫生局、区红十字会要加强工作指导和督查,各配合部门要各尽其责,密切配合,确保工作落实到位,责任落实到人。

煤矿急救知识讲座范文 第4篇

[关键词] 案例学习法;情景模拟;手术室;低年资护士;应急能力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of case study method combined with scene simulation applied to the emergency response ability training for juniors nurses in operation room. Methods Case study method combined with scene simulation were applied to the emergency response ability training for junior nurses with working experience of 0 to 5 years in operation room based on years of experience of saving patients. And the training was strengthened repeatedly, each junior nurse was tested and evaluated monthly by the training team. Results Through the training, the first aid knowledge, first aid skills, clinical comprehensive emergency response ability of the junior nurses in operation room and doctors’ satisfaction degree of surgery cooperation of junior nurses were improved significantly. Conclusion Case study method combined with scene simulation can improve the first aid consciousness of junior nurses in operation room, enhance their clinical response abilities, broaden their first aid knowledge, strengthen their communication ability and team cohesion, improve their self-confidence, relieve their psychological pressure, which is suitable for the operation room work’s characteristics.

[Key words] Case study method; Scene simulation; Operating room; Junior nurses; Emergency response ability

作为外科患者治疗与抢救患者的重要场所,手术室经常会出现各种经由医院绿色通道送到的紧急患者,如重度休克、由于术中意外或病情变化需急救等类型的患者。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提高手术室护士急救应急能力,有效参与患者抢救,以提高抢救成功率成为其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1]。为探讨案例学习法结合情景模拟在手术室低年资护士应急能力培训中的应用效果,2012年1月―2013年5月该院采用选取代表性案例,寓抽象理论概念于具体情景中加以阐述的案例学习法(Case-Basedstudy,CBS)[2],并结合情景模拟[3]教学的方式对16名低年资手术室护士进行应急能力培训,效果显著,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所选取的16名护士中有4名男性,12名女性,所有护士均为在手术工作不满5年的低年资护士,年龄18~27岁,学历为本科5名,大专11名;职称为护师2名,护士14名。

方法

研究方法 CBS案例情景模拟的制定由护士长挑选5名在手术室工作10年以上,具有丰富急救经验的护理骨干成立应急能力培训小组。培训小组根据手术室的急救特点,从实际临床病例中精心筛选制定CBS案例(如直接通过绿色通道送到手术室的脑外伤、肝脾外伤、多器官复合伤、交通伤、坠落伤、多发外伤引起的休克、术中大出血、麻醉意外、气道梗阻、主气道异物等等)。在每个CBS案例中涉及应急护理理论知识和急救操作技能;并且根据CBS案例制定抢救配合分工流程及急救手术流程图,最后制定CBS案例的评分标准。

培训方法 CBS案例情景模拟的培训每个月选择一个的CBS案例,培训小组先对此案例的急救流程、实施要点及重要操作(如气管插管的配合、心电监护仪的使用、徒手心肺复苏、除颤仪和简易呼吸囊的使用、快速建立静脉通路、导尿、术前洗手和巡回的准备等等)进行讲解和培训,并强调各参与抢救人员的分工和相应职责。当接受培训的低年资护士对CBS案例的流程、实施要点和操作熟练掌握后,再由护士长或小组成员模拟病人(stimulate patient,SP)作为载体,模拟急救场景,由SP配合声音刺激,形成一种紧张的现场气氛,据病程进展描述病情变化。在据流程完成一对一培训结束后,培训小组再把CBS案例模拟的整个过程录制下来放在科室的电脑上,以便低年资护士利用上班空闲或业余时间逐项逐步地进行模拟练习,以达到对每个角色的每项技能操作动作规范、熟练、迅速、准确。同时每天利用晨会后10~15 min的时间, 让低年资护士进行随机分组反复演练,并进行角色转换。在演练过程中,培训小组对演练的过程进行指导和评价。每月底护士长与应急能力培训小组对演练结果进行考核。考核合格后,再对低年资护士进行下一个CBS案例情景模拟的培训。

评价方法

问卷调查 对临床医生和麻醉师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其对相关护士应急抢救配合的满意度。

考核评分 对急救相关知识、技能、综合能力进行测试, (应急能力成绩=急救相关知识成绩×急救技能成绩×综合急救能力×) 。①急救相关知识(权重30%):手术室紧急抢救的认识、心肺复苏的知识、除颤仪、急救物品及手术器械、手术配合、护理记录等知识。②急救技能(权重30%):心肺复苏(CPR) 、配合气管插管和准备急救物品、建立有效的静脉通路、心电监护和描述心电图信息、使用除颤仪、术中手术配合等;③ 综合应急能力( 权重40%) : 观察方法及病情评估准确、处理问题效率与效度、反应能力、抢救配合能力、心理素质、沟通效度等。

统计方法

采用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进行t检验。

2 结果

应急满意度

发放问卷50份,全部收回,问卷结果显示临床医生和麻醉师对相关护士应急抢救配合的认可率达到95%。

技能评分

培训后,患者在急救知识、急救技能和综合急救能力上均有显著提高,相关项目评分较培训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由于临床经验、专业知识的欠缺,低年资护士在抢救过程中往往会出现由于对病情复杂程度及紧急抢救状态认识不足而导致的出现恐惧、慌乱、不知所措的心理,容易导致延误患者的最佳的抢救时间。而相关文献报道表明,伤后1 h是挽救生命、减少自残的’黄金时间’,对严重创伤30 min内给予急救,则可多挽救18%~25%伤员的生命[4]。可见护士应急反映能力在外科手术中的重要性。CBS案例情景模拟正是通过仿真真实抢救场景的方式,使低年资护士更为有效地学会应急处理危急情况,以保证在最短的时间内有效地挽救患者生命[5]。该研究结果显示,通过实施CBS案例情景教学,16名护士在急救意识和综合应急能力都较培训前有了明显的提高(P

这主要是由于通过CBS案例情景模拟教学,一方面弥补了传统上低年资护士缺乏系统培训,急救理论知识和手术室专科知识在教科书上内容有限的缺陷,让护士在仿真场景中进行病情判断,并对判断结果、药物使用、仪器操作等相关知识进行提问和指导,将零碎的认识融合起来,使理论与临床技能融会贯通,让护士能更好地认识到自身知识的薄弱点和努力方向,提高学习兴趣与实践能力,使专科业务水平和急救知识掌握度显著提升。此外,该种教学方法还有利于增加团队凝聚力,采用高年资护士与低年资护士共同参与的模式,加强相互协作,高年资护士帮助低年资护士指出演练中呈现出的隐患与不足,促使其更好地融入到护理团队之中,形成互帮互助,相互协作的良好氛围,提升凝聚力。此外,该种培训方法还有助于提升低年资护士的自信心,减轻了护士的心理压力。而这些方面的提升有利于护士有助于低年资护士应急能力的提高[6]。

[参考文献]

[1] 倪乐丹.抢救流程图结合情景模拟训练提高手术室护士抢救应急能力[J].护理学报,2010(12):1008-9969.

[2] 顾志华.案例学习法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影响的研究[J].护理研究,2009,23(1B):106-109.

[3] 葛云霞.急诊护士情景模拟训练的实践与体会[J].护理上海护理,2008,25(24B):59-60.

[4] 左玉兰,董晓慧.情景模拟下心内科低年资护士应急能力培训的实施[J].中国医疗前沿,2009(7 ):1673-5552.

[5] 程红群,吴乐山,陈文亮,等.军队医院的的应急医学救援[J].医院管理杂志,2006,13(2):118-2119.

煤矿急救知识讲座范文 第5篇

1培训内容

院内急救技能的培训:包括专科急救仪器及专科操作的培训;科内常见急重症抢救程序;抢救病人时的医护配合;院内危重患者的安全转运;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演练。

院前急救技能的培训:包括准确接听出诊电话;保持出诊箱、插管箱及救护车的物品和药品的完好并熟练使用;现场处理危重患者医护1对1时的抢救配合;院前危重患者安全转运。

急救理论知识的培训:包括抢救车内的急救药品的剂量、作用及用途;各种应急预案、其它与急救相关的知识培训。

2培训方法

评选科内培训员及护理小组长:由护士投票评选出来的有高度责任心,业务能力较强的护士担任,专门负责科内护理人员业务技术的培训,并定期参加护理部的培训及考核。

院内急救技能的培训

总结近年的抢救病例、常用急救仪器、专科操作和医生的建议,制定各级各类护士急救技术操作培训表,要求掌握的急救技术操作首先集中由培训员示范讲解要点、难点,分组由护理小组长负责指导完成练习,对一些不规范、不合格操作及时指出并讲解。

抢救时医护配合很重要,护长总结抢救病例时医护间存在的薄弱环节,针对该薄弱环节制定相应的措施进行培训,使下次不再犯相同的错误。对院内转运时曾出现的问题(氧管未固定脱落、尿管脱出、输液管接头脱离未发现、改变后至病情变化等)集中学习,大家共同探讨改进措施,提高院内患者的安全转运。

为提高应对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每月进行1次模拟突发事件的演练,制定演练方案,计划性指派高年资护师进行急救护理应急预案的演示,力求将语言记忆上升到形象记忆,突破了在理论学习中的局限性。演练结束后进行总结,对存在问题及时指出,使护士加深印象,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

对心电监护仪、心电图机,洗胃机,呼吸机,除颤机,电动吸引器每年举行2次以小组为单位的急救技能比赛。由小组长负责小组成员的培训,并设立奖励。这样大大提高了护士的积极性,同时又鼓励和培养了护士间的团队协作精神。

新护士包括见习期护士实行一对一的带教:由年资高的护士跟班带教,进行有意识、有针对性、理论联系实际式的讲解,让新护士带着问题看书、看示教。院前急救技能的培训

出诊电话接听很重要,地址及病情清楚明了可使患者得到及时的救治,如模糊不清导致时间花在找地点上,医疗纠纷就会发生.护长专门为如何接听出诊电话设立课题培训,使护士接听出诊电话时更有条理。

保证出诊箱、气管插管箱及救护车的物品及药品的齐全是院前急救成功的前题,护长对出诊箱、气管插管箱及救护车上的氧气瓶实行封条管理,并实行小组负责制,小组长负责组员的培训并共同完成物品的管理,保证物品齐全无过期,并记录在册,护士长不定期抽查物品的完好率、护士对救护车上的仪器掌握的程度。

现场危重患者抢救时医护1对1的情况下,对护士的要求更高,根据医生的反馈及翻阅出诊单对存在的不足进行抓重点地培训,例如抢救心跳呼吸骤停的患者需要注意的是,应以立即进行基本生命支持(BLS)、适当的气道管理为主,而非先使用药物[1]。通过培训使护士懂得如何与医生进行沟通配合以形成程序化、规范化、科学化流程,提高抢救的成功率。对需长时间转运的患者特别是山区道路转运危重病人时更要做好转运前、转动中对策的培训[2],使患者安全转运,减少医疗纠纷。

急救知识的培训:科室每月组织业务学习2次和护理查房1次;由护士长或高年资护士进行讲课,内容要求与工作密切相关,平时容易犯错及要注意的问题,常见急病知识和相关保健知识。所学内容要求利用业余时间认真复习,并作为次月的晨会提问内容。这样可加深记忆。对常见急危重病人的抢救程序贴于抢救室,护士随时可学,并定期集中护士进行培训学习。对抢救车内的急救药品的剂量、作用及用途要求熟练掌握。小组长督促本组护士学习,护长利用晨会提问的形式来提高护士的记忆。积极参加护理部举办的急救知识学习班,为做好专科护理打下良好的基础。

培训后考核:抽查护土抢救车、出诊箱、气管插管箱内物品的取物时间要求在5-10s内完成。急救知识的考核:护士长利用晨会提问的形式进行考核,当月制定好次月提问的内容,包括急救药品知识、急救知识和相关保健知识、应急预案,合格分>90分。每2月进行一次笔试考核,合格分>90分。见习期护士每月急救护理常规理论考试1次,合格分>90分。急救技术操作的考核:徒手心肺复苏术每年考核2次,要求合格率100%。护士长每个月指定抽考1-2项急救技术操作,每半年对心电监护仪、心电图机,洗胃机,呼吸机,除颤机,电动吸引器等考核一次,合格分>90分。成绩列入护士考评表。考试不合格与质控挂钩,并补考至达标。

3体会

规范的专业培训计划有助于护士又快又安全地获得专业训练,但在实施中计划不是一成不变的,可PCDA循环动态调整,以保证培训计划工作圆满完成。例如在培训的操作及业务学习可根据实际工作中出现的不足进行选题;当月的学习内容制定为次月的提问及考核的内容,以加深护士的记忆。

培训计划及考核记录让每一位护士对自己的护理工作有了正确评估,了解工作中的不足、差距及需要改进的方面,从而提高整个急诊科的护理管理工作。2009年至2010年没有出现抢救患者时因技术过失而引起的投诉和差错。医生对护士急救技能及抢救配合的认可率为95%,未发生因接电话不详或转运过程的不安全因素而导致的医疗纠纷。

通过对突发事件的演练让护士在抢救及处理突发事件时能分清轻、重、急、缓,并快速、准确地执行各项抢救治疗护理措施,保证抢救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提高了急救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在突遇病情变化,医生未到达之前的宝贵时间内能积极做出反应,给予急救措施。

实行小组长负责制,小组长做好对本组护士的引导工作,将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于临床实践,在护理工作中融会贯通,使护士有计划,有目标地去学习,培养了一批集多专业护理技能于一身,熟练掌握各种抢救技能,应变能力强的急诊科护士,同时提高我院的急救护理水平。

参考文献

煤矿急救知识讲座范文 第6篇

为抛出主题—提出主题中的问题一思考讨论问题一寻找答案一归纳总结。教师在前两个环节是主导,学员在中间两个环节为主导,培训教师和学员之间平等对话、互动交流,通过参与、合作、分享、体验,使参与培训的学员获得并建立新的安全知识,形成新的理念,产生愉悦自信的体验。充分体现安全培训“以人为本。创新培训”的新理念。比如:在区队长以上的干部安全培训班上,采用主题研讨法,诸如“我是如何当好班队长的?”主题演讲活动,效果会更好一些。

(2)问题归纳法。其策略一般程序为提出问题一掌握知识一解决问题,也就是将教学内容在实际生活的表现以及存在问题先请学员提出,然后教师运用书本知识来解决上述问题,最后归纳总结所学基本原理及知识。

(3)典型案例法。其策略一般程序为案例解说一尝试解决一设置悬念一理论学习一剖析方案一小组讨论一成果分享一总结归纳。这种方法直观具体,生动形象,环环入扣,对错分明,印象深刻,气氛活跃。

(4)情景创设法。其策略一般程序为设置问题一创设愿景一搭建平台一激活学员。这种方法将参加培训人员分为若干组,为每组队员提供一份经典管理案例,组员们积极开动脑筋,结合本岗位实际,总结出“责任要分解到人”、 “工作要养成一丝不苟、有条不紊、精益求精的习惯” 、“执行要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细节决定成败”等一系列观点,“执行力”的概念也潜移默化地深深印刻在了每个人的脑海里。

(5)多维思辨法。其策略程序为解说原理—分析优劣一发展理论。即把现有定论、解决问题的经验方法提供给学员,让学员挑刺,提出优劣加以完善,这种方法课堂气氛热烈,分析问题深刻,自由度较大,所以教师要收放得当,对新情况、新问题、新思路具有极高的分析探索能力。

3 注重互动教学技术的创新

在坚持传统的互动教学模式外,安全技术培训教师还应根据实际需要不断创新互动教学的形式。

(1)积极探索网上互动培训方式。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煤矿安全技术培训应该借助网络媒体,一是在企业网络系统上建立起培训学习的菜台,培训教师随时上传学员所需要的学习内容和问题,同时,教师可以在这个平台上阐述自己的观点和理念,解答学员的问题,二是培训教师和学员建立互动博客,每个学员可以到自己所喜欢的博客上学习,这种网上互动式学习实现了资源共享,是互动教学技术的新趋势。

(2)模拟训练。模拟训i练就是把学生带入一个虚拟的假定情景中,人为制造种种复杂疑难的情节,让学生去面对困难、矛盾和冲突,独自去处理、解决矛盾,从中观察学生应付管理突发事件的态度和解决管理疑难复杂问题的能力。教学过程可以采用现场演示评议法,跟踪拍摄回放法,分组对垒法,角色换位法等方式进行模拟训练,这样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学生的参与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3) “hot seat”方式(热椅子)。即在培训者和被训者之中每天产生一名坐上“热椅子”的人员。众多个学员可以向他提问。通过“热椅子”形式,旨在给学生创造互动的条件,提供互动的机会。为了给学生示范,第一天坐上“hot seat”的应该是教师,最后发展为学员们争坐“hot seat”.自己去探索、体会与他人交流信息,交换意见,沟通情感的乐趣,课堂气氛自然而然地活跃起来。

一、强化编制应急预案和应急准备

编制应急救援预案是事故预防和应急准备的核心内容,是及时、有序、有效地开展应急救援工作的重要前提。企业通过编制应急救援预案,确定应急救援的范围和建立救援体系,使应急管理不再无据可依、无章可循;在重大事故发生后,能及时按照预定方案进行救援,在短时间内使事故得到有效控制;而平时工作状态下发挥应急预案的预防作用,又尽可能化解会导致突发公共事件的风险隐患,最大程度地减少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

企业应急救援预案必须符合国家、行业的有关规定和本单位实际情况,所以在进行编制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根据可能发生的安全生产事故类型及其应急救援工作的特点,分门别类制定应急预案;(2)要分级编制应急预案,即上一级应急预案的编制应以下一级应急预案为基础,加以统筹和提高,做到从总公司(集团公司、总厂)到子公司 、分公司直至基层相互关联,形成上下对应、互为衔接、健全完善的预案体系; (3)应急预案要充分反映各作业岗位安全评价的结果。包括重大危险源的数量、种类及分布情况,。重大事故隐患及安全管理网络等,确定各个生产过程或岗位的隐患或可能发生的事。故; (4)规定发生应急预案中预想事故企业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之我见的急救机构和相关职责、预案启动程序及应急指挥中心、指挥人员,对内对外报告、联系及协调制度; (5)在事故或隐患发现的早期,确定相关操作人员进行控制、预防和消除的手段、方法,监控危险的措施及联系汇报制度; (6)明确事故发生后,施行现场救援或急救的措施、要点,制定出防止事故扩大,尽可能减少损失的方针和措施; (7)编审过程中力求根据生产(运行)岗位的实况,突出体现预防事故或再识别隐患的目的,要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充分具备现场指导性。

二、深化应急预案宣传教育培训

应急预案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是保证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贯彻实施的重要手段和提高事故防范能力的重要途径。要按照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和《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培训工作的实施意见》要求,采取不同方式,广泛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应急管理知识和应急预案的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使应急预案相关职能部门及其人员,提高危机意识和责任意识,明确应急工作程序,提高应急处置和协调能力。在此基础上,要充分发挥图书、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文化宣传力量的作用,通过各种有效方式,加大宣传力度,对从业人员普及安全生产应急管理的法律法规、应急预案的内容及案例、事故预防、避险、自救、互救的应急处置知识,掌握本岗位事故防范措施和应急处置程序,切实提高企业全员救援技能和应对事故灾难的能力。

三、开展应急预案演练

企业编制应急预案,不是为了装璜门面或应付检查,而是为了真正有用于安全生产。所以,企业必须积极开展应急预案演练,发挥预案“平时预防事故,险时应急抢救”的重要作用。通过预案演练,解决企业内部门之间以及企业同地方政府有关部门的相互衔接事宜,提高各类人员的操作熟练程度、技术水平和整体应急能力,保持各应急部门、机构、人员之间及各预案之间的协调性,以及发现和修正应急预案的不足与缺陷等问题,努力确保预案的科学性、可行性和针对性。要切实形成预案演练制度。通常高危行业的生产经营单位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应急预案实战模拟演练。其它行业的生产经营单位要定期组织应急预案演练,针对演练的效果,及时进行评估、修订、总结和完善,并将评估和总结报告及时上报当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

四、建立健全应急救援队伍

企业建立健全应急救援队伍是应急管理的重要保障。按照国家有关要求,矿山、危险化学品、交通运输等行业或领域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依法组建和完善专职救援队伍,其它类型企业应当根据自身口文/黄亚利(福建省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经营规模、生产工艺、物料特性、内外部危险有害因素等实际情况,组建专兼职的应急救援队伍。对应急救援队伍,要提出建设规划,并健全体制机制,确保队伍类型、水平等符合实际风险的特点。同时,企业的应急救援队伍应主动对接并始终保持与当地政府主管部门的联系,随时接受应急指令,履行使命。

煤矿急救知识讲座范文 第7篇

摘要目的:探讨案例分析法结合情景模拟法在急诊新护士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及2013年在我院急诊室工作的新护士37名,将2012年工作的18名新护士设为对照组,实施传统培训模式;2013年工作的19名新护士设为试验组,在传统培训模式的基础上将案例分析法和情景模拟法融入其中。培训结束比较两组新护士的急救理论知识、急救技术、急救仪器操作水平、急救应急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结果:试验组在急救理论知识、急救技术、急救仪器操作水平、急救应急能力及各项评判性思维能力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结论:实施案例分析法结合情景模拟法更有利于提高新护士的急救技术水平、急救应急能力及评判性思维能力,能使其更快适应急诊室快节奏的工作,确保抢救工作的有序进行,提高抢救的时效性及救护成功率。

关键词 案例分析;情景模拟;急诊新护士;培训doi:

Effect of case analysis method combining the application of scenario simulation method in the emergency department nurses training

SONG Xing-hua,WANG Shi-ying,XING Li-yan

(Shanghai Changzheng Hospital,Shanghai200003)

AbstractObjective:To discuss the effect of case analysis method combined with scenario simulation method in the application of emergency new nurse training.

Methods:Chose 2012 and 2013 year 37 new nurses in our hospital emergency room,18 new nurses of 2012 year working with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the traditional training mode,while the 19 new nurse working in 2013 as the experimental group,on the basis of traditional training model combining case analysis scenario simulation method was blended in among new nurse′s theory of first aid knowledge,first aid skill,first aid instrument operation level,emergency contingency ability and critical thinking skills of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after training.

Results:Experimental group in the first aid knowledge,first aid,first aid equipment operation level,emergency ability and critical thinking ability compared with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Conclusion:Implementation of case analysis method combined with situational simulation method is more advantageous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new nurses first aid techniques,emergency contingency ability and critical thinking ability,can make its faster to adapt to the fast pace of work,emergency room to ensure that the rescue work orderly,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the rescue and ambulance success rate.

Key wordsCase analysis;Scenario simulation;Emergency new nurses;Training

急诊作为医院急救的窗口,接诊的大多是病情紧急、危重、病情变化快、需要立即进行救治的患者,因而急诊护理具有突发性、多变性、复杂性等特点,这对于急诊科的护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今,急诊护理队伍日趋年轻化,尤其是新护士比例的逐年上升,给急诊护理管理者带来无形压力,如何对这批新生力量进行培训,使其尽快胜任急诊护理工作,以保证急诊正常运转,对于急诊护理管理者来说更是个严峻的考验。新护士是指临床实习结束参加护理工作不满1年的护士,其特点是临床经验不足,专业知识、急救技能及应急能力水平不高。案例分析法是指运用临床病例,训练护士在真实的情境中全方位、多角度地思维,引导其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假设、质疑、推理、反思讨论,探究客观事实,挖掘护士潜在的智慧和能力,进而提高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方法[1]。情景模拟法是指创设教学内容所需要的接近实际工作或生活的场景,由护士在这种场景中分别担任不同角色,教师在一旁进行指导、分析,并做最后总结的一种虚拟实践性培训方法[2]。本次研究对新护士的培训做了进一步改革,即将案例分析法结合情景模拟法应用于新护士培训中,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及2013年入急诊科工作的新护士37名,均为女性。将2012年入科的18名新护士作为对照组,年龄19~23岁,平均(±)岁;2013年入科的19名新护士作为试验组,年龄19~22岁,平均(±)岁。纳入标准:在我院实习的新护士,未出现缺勤的新护士,学历为大专的新护士。排除标准:非我院实习的外聘新护士,学历为中专、本科的新护士。两组新护士在年龄、性别、教育背景等方面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具有可比性。

对照组采用传统培训模式,根据急诊科的专科特点,由科室护士长与总带教共同制定新护士的带教计划,内容包括理论知识、技能培训、跟班带教及考核,理论知识由资深教员负责授课,主要围绕护理安全及急诊常见疾病的抢救预案、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等授课。技能培训包括急诊常见急救仪器的使用(如呼吸机、除颤仪、胸外按摩机、洗胃机、吸引器等)及急救技能的培训(如心肺复苏、气管插管抢救配合、深静脉置管配合等)。跟班带教:将新护士分为4组,每4~5人1组,轮流到预检、抢救、暂观及临输4个岗位进行临床实践,由各岗组长负责带教。临床实践结束后,由护士长与总带教共同对新护士进行终期考核。

试验组在传统培训的基础上增设案例分析法和情景模拟法进行培训。选择急诊临床具有代表性的案例10个,由科室护士长、总带教及各岗组长负责整理归纳,并在案例中设计一些突发事件,再由主讲者采用多媒体教学形式组织新护士参加案例学习,并要求主讲者运用苏格拉底询问法[3]对新护士进行培训,明确主讲者是指导学习的、促进者的角色,组织新护士对案例进行分析并分组讨论,引导新护士深入思考,启发她们对案例进行评判分析、大胆质疑并提出相关问题,制定相关干预措施,最后由主讲者进行点评,肯定正确观点,剖析错误原因,归纳总结案例分析的思路,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过程。每学习完一个案例分析,则根据该案例设置模拟场景,将急救理论知识、急救技能和专科技能穿插其中,如急救仪器的使用、心肺复苏、气管插管抢救配合、深静脉置管配合及静脉留置套管针等,让新护士担任情景模拟的角色扮演。每次培训结束后由新护士自评与互评,总带教点评,护士长归纳总结,最后,再由护士长与总带教共同对新护士进行终期考核。

观察指标(1)急救理论知识考核,满分100分。(2)急救仪器操作考核,包括除颤仪、呼吸机、胸外按摩机、洗胃机、吸引器的操作,各项满分100分。(3)急救技能考核,包括心肺复苏、气管插管抢救配合、深静脉置管抢救配合,各项满分100分。(4)急救应急能力评分,满分100分。(5)评判性思维能力测评。采用彭美慈等修订的评判性思维能力测量表中文版(critical thinking disposition inventory chinese version,CTDI-CV)进行问卷测评。该量表主要测试评判性思维倾向的7个维度,包括认知成熟度、求知欲、寻找真相、开放思想、分析能力、系统化能力、评判性思维自信心,每个维度10个条目,共70个条目。其判断及评分标准:正性条目“非常赞同”计6分,“赞同”计5分,“基本赞同”计4分,“基本不赞同”计3分,“不赞同”计2分,“非常不赞同”计1分;负性条目反向计分。CTDI-CV总分为70~420分,其中<280分表示评判性思维能力较弱,280~349分表示有正性评判性思维能力,≥350分表示具有很强评判性思维能力。各维度总分为10~60分,30~39分表示特质在中等水平,40~49分表示为正性的特质表现,≥50分表示为强的特质表现[4]。CTDI-CV的内容效度系数为,各维度效度系数分别为。

统计学处理所有资料均采用spss 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或t′检验,检验水准α=。

2结果

两组新护士急救理论知识及急救仪器操作考核成绩的比较(表1)

两组新护士各项评判性思维能力测评比较(表2)

两组新护士的急救技能及急救应急能力的比较(表3)

注:1)为t′值,2)为t值

3讨论

提高了新护士的急救理论水平及急救仪器的操作能力将急救理论知识与急救仪器的操作融入到案例分析中对新护士进行培训,并以情景模拟的形式加以展现与巩固,使新护士耳目一新,更乐于接受,培养了新护士浓厚的学习兴趣,且在这种培训中,主讲者对各知识点层层深入的提问和引导,使新护士明确了自身知识的薄弱点和努力的方向,同时,通过这种培训使新护士理论联系实践落到实处,两者相辅相成,在巩固急救理论、技能水平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了急救的实用性,使新护士不再是机械地练习急救仪器的操作,还要根据患者

病情变化应用理论知识来作出判断,配合医师选择正确的急救仪器,然后再调试相应参数并正确运用急救仪器的各功能。表1显示,试验组护士的急救理论知识及各种仪器操作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

提高了新护士评判性思维能力评判性思维是一种抽象的、概念性强的思维技巧[1],它不只是一种理论,还是临床决策和解决问题的思维基础,也是护理职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护士由于临床实践经验尚浅,在工作中往往忙于完成医嘱的操作项目,对病情的观察与分析能力缺乏,当遇到患者病情变化时往往紧张、不知所措,很容易出现护理缺陷和差错,甚至引起医疗纠纷[5]。而本次研究显示,在新护士培训中,将临床护理案例运用苏格拉底询问法与新护士共同探讨分析,不仅培养了新护士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还使其思维更为缜密,提高了新护士的评判性逻辑思维能力,更有利于将课本上的理论知识转化、整合而应用于临床实践中。另外,将案例以情景模拟的形式再现,而新护士担任其中角色,更有利于培养新护士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其认知度与求知欲。表2显示,试验组护士各项评判性思维能力测评成绩均优于对照组(P<)。

强化了新护士的急救意识,提高了急救技术水平及急救应急能力急救技术的操作性很强,护士对急救技术的熟练程度及应用灵活度可直接影响抢救的成功率。在传统培训中,往往局限于单项急救技术的培训,只注重单项操作,而忽视了临床工作中的融会贯通,往往培训效果不佳,护士不易掌握。本研究将案例分析法结合情景模拟法应用于新护士培训中,给新护士提供了一种真实的临床氛围,促使她们带着问题主动学习,提高了对临床实践的领悟力,而且护理案例情景模拟可以短时间提高她们对急救技术的掌握,并使她们在紧急情况下忙而不乱,沉着应对。表3显示,试验组的急救技能及急救应急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P<)。通过这种培训,可缩短她们对临床应急事件的适应期,提高她们急救技术操作能力,并对她们临床应急能力的培养非常有效。

综上所述,将案例分析法结合情景模拟法应用于新护士培训中,不仅可提高新护士的急救综合能力,还可培养她们的评判性思维能力,提高她们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柳丰萍,王红红,邹叶青,等.护理案例论坛对培养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的作用[J].中华护理杂志,2008,43(1):19-22.

[2]张怡,樊雅静,黄凌.情景模拟法在产科低年资护士急救能力培训中的应用[J].上海护理,2010,10(6):82-83.

[3]姜安丽.新编护理学基础[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127-130.

[4]闻彩芬,濮丽萍.反思性教学性对培养学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的作用和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09(23):2-3.

[5]许素芃,刘晓为,李桂宝,等.情景模拟训练在低年资护士急救能力培训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0,45(10):922-924.

煤矿急救知识讲座范文 第8篇

田胜男:女,本科,主管护师

田胜男 赵滨

摘要目的:探讨灾害救援前期工作中应急人员的管理方法。方法:总结分析承担应急任务及应急演练中应急人员管理方面的缺陷,制定管理制度,提高护理人员灾害应急能力。结果:完善的应急人员调配方案、应急预案及应急人员的业务水平、长效机制的建立等,多重因素影响完成灾害救援任务的效果。结论:建立系统的人员管理体系是确保灾害救援的重要措施之一。

关键词 灾害救援;应急;人员管理doi:

灾害护理救援组织管理是为了使整个救治工作高效率、有条不紊地进行,由经过训练、有一定组织能力的人对灾害伤员救护工作进行调度、控制和协调[1]。由于灾害救援现场与护理人员所从事的日常工作环境截然不同,能够熟练处理专科疾病患者的护理人员在灾害救援现场并不一定能有效开展灾害救援工作[2]。灾害发生前,护理人员的选拔、培训、管理,是保证灾害救援及时、有效的重要措施。2003年至今,我院承担SARS、汶川地震、H7N1型禽流感、食物中毒等多项灾害救治任务,同时随时待命接受玉树地震、雅安地震、H7N9型禽流感等紧急任务。为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工作,通过对我院承担应急任务工作的总结分析,2012年我院加强对护理应急小组成员的系统管理,以提高护理队伍的应急能力。

1明确护理应急小组成员的准入标准

近30年意外灾害在世界范围内呈上升趋势,灾害护理学是介于灾害学、临床医学与护理学之间的学科[1]。当灾害发生时,护士始终战斗在灾害救援的最前线,是灾害的重要应对者,在灾害救援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3]。参与救援的护士应具备多方面的素质,首备条件是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及扎实的专业知识。2012年护理部明确应急小组成员的准入标准,年龄、工作年限、身体情况是三项基本条件,护士长根据护士日常德、能、勤、技考评结果推荐,护理部结合护士往年绩效考核结果进行审核,最终确定全院护理应急小组成员。严格的选拔标准及流程,保证了应急小组成员承担任务的基本素质。

2根据灾害特点调配护理人员

依据灾害性质调配护理人员灾害的种类繁多,近几年频发的灾害有水灾、地震、传染病、食物中毒、交通事故等,发生不同种类的灾害,对护理人员的要求也不同。由于突发事件中往往面临多个不同的救援任务,救援人员对不同应急救援任务的胜任程度,影响完成救援任务的效果[4]。根据灾害的性质及护理专业特点,我院明确规定:地震、重大交通事故调集胸外科、神经外科、骨科、手术室、急诊室、ICU的护理人员为主;感染性疾病流行调集消化科、呼吸科等内科护理人员为主;水灾、火灾调集外科、急诊科、手术室的护理人员为主等。

依据灾害程度、参与救援的地点等调配护理人员灾害的损害程度不同,人员伤亡数量不同,参与救援的地点是医院内、省内还是外地,参与救援的时间长短等多种因素,影响调配护理人员的数量、人员结构比。综合上述因素,根据灾害救援任务,护理部明确规定执行灾害救援任务时,调配护理人员的数量、护理人员层级配比、男女护士比例、人员调换时间等,确保有效、持续完成救援任务。

3制定严格应急小组成员管理规定

灾害发生后,人员的及时到位是灾害救援的前提。突发事件应急救援的时间紧迫,应急救援人员的派遣需要考虑位于不同地点的救援人员到达事发地点所需的时间[4]。时间就是生命,通讯畅通是及时到位的保障,因此我院护理部要求应急小组成员24 h保持联络通畅,及时接听电话,因特殊原因未能接听电话,看到应急联络电话时要立即回复,如果信息更改,及时通知护理部。应急小组成员不能离开本市,如有特殊情况需要离开时,需向护士长请假,向护理部备案;应急小组成员请假期间,护士长安排其他护士作为替补小组成员;应急小组成员回市后替补成员自动取消应急小组成员身份。应急小组成员接到应急任务后,1 h内到位。

4制定执行应急任务的SOP,定期演练

应急演练是防灾减灾准备和培训的重要手段。人员管理借鉴预备役管理模式,一旦灾害发生,可以迅速汇集并转化成高效的救灾力量[5]。护理部制定抽调护理应急人员的SOP,明确接到应急任务后,抽调护理人员的流程,护理部、应急小组成员、护士长做好相应准备工作,保证应急小组成员及时到位,科室工作安排有序。

5完善应急预案,定期组织培训,提高灾害救援知识

因为灾害救援组织机构的随机性,灾害救援现场的危险性,灾害伤情救护的复杂性等多种因素[1],决定参与救援的护士将面临急救技术、新的团队合作、救援中伦理矛盾、心理变化、自身防护等多方面的知识挑战。李自力等[6]对20所开设本科护理专业的高等护理院校进行灾害护理学课程设置后结果显示,只有个别部队院校的护理学院开设了灾难护理学相关课程。因此,灾害护理知识培训的重任就落在医疗机构。我院将应急人员的灾害知识培训分为三部分:(1)专业知识培训。包括急救器具的使用,如骨折的护理、颅脑损伤的护理、眼外伤的护理、多脏器功能衰竭的护理等,护理部与科室共同承担。护士长根据科室疾病特点,负责培训本科专业技能,护理部进行督导及考核;护理部定期组织应急小组成员,进行交叉学科护理技能的培训。(2)灾害知识的培训。首先完善我院应急预案,如地震、水灾、火灾、核事故、呼吸道传染病、消化道传染病等,护理部负责对应急预案的培训。其次是邀请专业人员,如心理咨询师、消防官员、业务专家等讲授灾害救护知识。(3)时事培训。根据随时待命的应急任务,及时培训,如雅安地震、H7N9型禽流感,我院及时组织应急小组成员对相关知识进行巩固、和培训,了解灾情的动态变化。

6绩效管理,激发应急小组成员的积极性

应急任务作为绩效考核的一项指标,考核结果与个人评优、晋升相关。是否是应急小组成员,参加应急知识培训及完成应急任务的程度作为绩效考核标准,灾害工作、人员管理与个人绩效一脉相承,从而激励护理人员积极投入到灾害救援工作中,同时保证灾害救援任务的圆满完成。

通过对护理应急小组成员的系统管理,提高了护理队伍的应急能力,在多次人员调配的应急演练中,应急小组成员能够及时到位,护士长能够有序安排科室工作,保证了灾害救援时护理人员的储备工作。

参考文献

[1]杨晓媛主编.灾害护理学[M].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9:34.

[2]李书梅,韩秋凤,韩金凤,等.护理人员灾害应急知识量表的初步筛选及信效度评价[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19(7):745-749.

[3]冯小梅,史清秀,吴永岚,等.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的制定及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0,5(1):24.

[4]袁媛,樊治平,刘洋.突发事件应急救援人员的派遣模型研究[J].中国管理科学,2013,21(2):152-159.

[5]曹东林,田军章,李观明,等.日本应急医疗救援体系建设的基本做法和理念[J].现代医院,2013,13(3):137-140.

[6]李自力,郭豫学,王世文,等.我国紧急医疗救援人才建设的思考[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08,3(5):291-292.

煤矿急救知识讲座范文 第9篇

一、煤矿从业人员安全素质培训的特点

1、工种多、范围广、难度大。煤矿从业人员有支护工、刮板输送机司机、液压泵司机、防尘工等多个工种。因其工种多,工作范围广,操作技能各有特点,操作水平要求高低不同,培训难度大。

2、从业人员文化、素质水平程度不等。一是文化程度参差不齐,从小学到大专,相差很大,学习掌握理论知识水平有差异。二是操作素质水平不同,有工作多年经验丰富、操作素质熟练的老工人,也有刚参加工作的新工人或转岗工人。

3、时间短,内容多,不详细。集中培训时间一般比较短,但要求掌握的内容比较多。包括煤矿安全法律法规、法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规程和规范、安全管理、安全生产技术知识、煤矿生产技术基础知识、岗位安全知识、职业危害、事故应急救处置、自救互救与创伤急救、安全设施设备、典型事故案例分析等。时间短所能传授内容比较少,不详细。

4、学习不习惯、自觉性差。有的操作人员平时不学习,突然从操作岗位下来去学习培训,适应性差,学习不习惯;有的操作人员年龄偏大,文化程度低,学习积极主动性差;有的操作人员家事务多、注意力不集中、精力分散,导致学习的自觉性差。

5、课堂讲理论知识多,实际训练的少。一是没有经过训练,二是场地小或没有设施,三是操作技能不易讲解。

二、从业人员安全素质培训方法要多样化

1、针对培训内容较多,涉及到安全法律法规、职业危害、认识灾害事故的发生原因和规律、掌握预防和处理灾害事故的措施、了解灾变应急自救互救和创伤急救的方法等内容,因此把培训重点放在事故预防上,不断提高广大职工安全知识,实现“我要安全”向“我知安全”的提升。造成培训难点多,备课难度大。要求培训专职或兼职教师必须具有更高的业务能力,付出更多的努力。

2、采取因人因工种施教的方法。根据从业人员不同的工种、文化程度和工作经历,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对技术性要求高的工种如小调动车司机,以提高技术素质和业务能力为主、增强安全意识为辅。在授课过程中,必须将工作原理、操作技术等讲清、讲细,让学员理解、学会。对技术要求不高而对责任心要求强的工种如爆破材料库管员,应以增强责任感和安全防范能力为主。在授课中应以列举典型事故案例为主进行讲解。对新工人培训注重安全知识,提高职工安全意识和自主保安能力,必须经培训合格方准持证上岗,做到以师带徒;对转岗人员培训注重安全技能培训,做到以师带徒。

3、针对培训时间短、内容多的特点,在讲课中老师力求精通简练。要做到这一点,一是必须对法规法规、操作过程、原理等吃透掌握要精通,才能把所讲解的内容融会贯通,讲起课来才能得心应手,表达准确;二是语言要流利、简练;起到画龙点睛作用。在课堂中老师与培训学员采取互动方式,解决学员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解答时一定要准确无误,切不可随心所欲,模棱两可。

4、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针对从业人员学习不习惯、自觉性较差的问题,在授课前,对从业人员工种、文化程度、工作经历等登记建档,进行分类。同时要注重学前企业安全文化教育,通过制定安全生产目标,完善安全视觉听觉识别系统,规范各类安全标识,拓展深化安全宣传教育内容,营造浓厚的安全文化氛围,逐步形成了具有企业特点的文化体系。总结和推广安全生产和安全管理过程中形成的好经验、好做法,及时把典型案例和在工作实践中形成的安全格言、安全警句、职工“画中话”、家属亲情寄语等汇编成册,并通过各种文化长廊、橱窗等载体,教育职工警示职工。如现场参观实例或组织观看安全教育展览等,强化事故安全教育,使其提高安全意识,将“要我学”的学习观念转变为“我要学”,激发从业人员的学习欲望,增强学习的自觉性。对新工人培训采取讲授法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对转岗学员培训采用提问法或对比法,对基础差、文化水平低的学员采用补课法等。

5、课堂讲理论知识多,实际训练的少。安全生产操作技能是指员工在生产过程中完成作业任务的技巧和能力。它包括作业技能,熟练掌握作业安全装置、设施的技能,以及在应急情况下进行妥善处理的技能。其主要内容包括操作规程、质量标准化以及所使用的生产设备、工具、安全装置的结构、工作原理和操作注意事项等。一是加大安全培训资金投入,购买设施设备,扩改建训练场地,进行实战训练。二是从培训形式打破陈旧培训思维和模式,大胆推进培训创新。如采用高科技手段模拟发生事故过程,按照应急救援预案进行模拟演练事故应急救处置、自救与创伤急救。再如利用好训练场地和设施设备,进行实战检验,一旦事故发生后,按照预定的工作流程和规定开展救援,提高抢险救援的及时性、科学性,避免手忙脚乱;同时可以检验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可操作性,及时完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通过训练提高从业人员安全操作技能。三是深入现场实行生产全过程中每道工序、每个循环等实地教学,即讲理论,又教操作,使员工很快掌握了岗位所必须的理论知识和安全操作技能,以实现“我会安全、我能安全”的升华。实地教学一般采用老工人带领新工人或师徒教学的方式,有时老师或工程技术人员讲解某项新工艺、新装备、新技术。

6、实行教考分离,培训完毕后上机题库抽题考试。考试合格者持证上岗,不合格者继续培训或换岗,直至合格持证上岗。

三、从业人员安全素质培训工作要制度化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管人、管事、管培训相结合安全培训理念。建立健全培训机构,配齐人员,谁主管,谁负责,分工明确、责任清晰,做到人人有责任、事事有管人、层层抓落实、考核有标准,形成培训管理网。制定各项培训规章制度,建立和完善培训考核奖惩制度并严格考核。对没有落实和落实不到位的,加大处罚力度。并逐条逐项制定落实计划,采取有效办法,确保制度落实到位。把培训管理各个环节的工作程序和要求,全部纳入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管理轨道,并根据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修改、完善制度。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