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势在必行
当前国有企业由于政企不分、经营机制不活和历史包袱沉重,在运作中大多缺乏效率,在国内外市场上面临强大竞争时不同程度地陷入困境,国有资产在不能顺畅流动中逐渐磨损、流失。国有企业的出路只能是深化改革,包括进行产权制度改革和劳动、人事、分配等管理制度改革。
近年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步伐加快,一些国有企业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在人事、劳动、分配制度改革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例如中国有色矿业集团、黑龙江邮政、内蒙古电力公司、国电兰州热电公司、中电投河南分公司都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也有相当一部分企业内部改革不到位,用人制度和分配制度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企业内部竞争机制、有效激励和约束的机制没有形成,严重影响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和市场竞争能力的提高。事实表明,企业内部机制转变不到位是国企长远改革与发展中一大隐患,必须进一步深化国企内部三项制度改革。
可能有的人存在这样的疑问:“有一些国有企业的经营状况并不差,为什么还要进行企业改革呢?”的确,目前有的没有改制的国有企业经营业绩还不错。但是深入调查研究就可以看到,一方面,这样的国有企业只是极少数,另一方面,它们效益的增长缺乏基本的企业制度基础,因而不错的业绩只能是短暂的。这些企业之所以能够取得不俗的经营业绩,要不就是资源相对垄断,要不就是受到政府产业政策的保护,要不就是由所谓“能人”执掌着企业。从长远看,传统国有企业缺乏提高效率的制度基础,依靠资源垄断、政策保护或能人治理而使经营状况得到的改善终究难以持久,如果国有企业运行机制不因改制而产生根本性的转变,管理者和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也不能得到完全释放,目前的良好效益也只能是暂时的,在市场激烈的竞争中,必将被淘汰。
电力行业目前还是相对垄断的行业,凭着自身对资源的垄断和政府产业政策的保护获得比其他行业略好的效益。但是,从长远看随着电力企业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我们的优势将逐步丧失,真正成为政企分开、自负盈亏的市场独立主体。我们只有通过劳动、人事、分配等管理制度改革来精简机构有效盘活企业人力资源;实行能上能下的用人机制和动态管理机制,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建立科学合理的人才流动机制;拉开收入差距,打破吃大锅饭的不利格局,充分发挥薪酬的激励作用,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进行三项制度改革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国有企业安身立命、长治久安之本。
企业改革工作汇报怎么写
一、企业改革的基本情况
(一)市级考核企业13户的完成情况。
l、市级考核企业13户已经审批13户,审批方案100%,已实施12户,占92%。
2、市级考核企业的改制形式是:资产重组4户,即:医药公司、百货公司、饮食服务公司、氮肥厂;兼并3户,即:糖烟酒公司、林工商公司、冰棒厂;上划成集团企业1户,即:运输公司;出让出售3户,即:副食品厂、角奎酒厂、粮油议价公司;
破产2户,即:粮油加工厂、粮油购销公司。
3、市级考核企业已经终止国有企业性质、终止职工身份、注销企业10户。
4、破产企业 2户已经进入法律程序,县级清算组正积极展开工作。
5、市级考核企业未进入实施的企业1户,即县氮肥厂,现宁波远东公司已进入该企业进行重组谈判工作,预计4月份能结束。
(二)已审批方案的31户企业的.情况。
l、工业企业3户,流通企业22户,粮食企业3户,交通运
输企业1户;饮食服务业2户。
2、改制工作已经结束的企业21户,即:县委招待所、林工
商公司、冰棒厂、运输公司、糖酒公司、医药公司、角奎酒厂、副食品厂、粮油加工厂、粮油购销公司、百货公司、饮食服务公
司、盐业公司、粮油议价公司、电力公司、铁业社、毛坪供销社、
毛坪水泥厂、罐头厂、牛街电力公司、物资公司。
3、基本结束的企业8户,即:民族服装厂、高级油脂加工厂、日杂公司、土产公司、洛旺供销社、荞山供销社、牛街供销社、农资公司。
4、正在进行“一终止一退出”的乡镇集体企业1户;即牛街纸厂。
5、企业改制方案已审批,但未进入实施的企业1户,即县氮肥厂。氮肥厂实行资产重组,有一家外资企业报了名,并已将100万元的保证金打入指定账户。
二、存在问题
1、有些乡镇到现在还没启动企业改革工作。
2、集体企业的改革中存在着程序不到位,特别是粮食企业的改革和供销系统的改革过于简单化,不是按“一企一策”的程序进行改革;职工意见也很大,留有“后遗症”。
3、已审批改制方案的企业在实施中行动缓慢;个别职能部门服务不配套,督促不力。
4、企业主管部门在协调指导企业改制方案的实施中存在着措施不到位,督促不到位的现象。
5、个别职能部门在工作中有拖拉、推诿的现象,特别表现在房产纠纷处理问题上。
6、县氮肥厂、大河砖厂的土地手续在当地没有审批权,难以办到;制约着改革进度。
三、下步工作打算
1、加大企业改制的力度,继续做好企改督办,协办和相关协作工作。
2、加快对粮食企业7家的改制步伐,力争在5月 30日前完
成国企改制任务。
3、城镇集体企业改制还有9家企业未进入改制程序;必须在4月20日前尽快进入,特别是县经贸局和供销社两家企业主管部门要有专人负责。
4、县氮肥厂、商贸中心、矿业公司改制是企改中的难点和热点,自4月1日起,企改办要有专人督办、指导。
5、县民族服装厂、七个基层食品站、七里沟酒厂、牛街酒厂、县糕点厂、县木染社、竹器社是我县停产多年的国有企业和城镇集体企业,必须在4月25日前成立相应的专门机构,进入企业改制程序,做好企业资产清理、土地评估、人员身份界定等工作。
6、力争在6月前完成国企改革和在9月30日前完成集体企业改制任务;在12月 20日前完成乡镇集体企业的改制任务。
比汪力成更有理由兴奋的,是2002年10月以来已然获准购汇进行境外投资的浙江18家企业的老板们――这一切都缘自国家外汇管理局批准浙江省分局自2002年10月1日起进行的境外投资外汇管理方式改革。
这一改革根据我国对外开放的新形势和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的要求,对原有境外投资外汇管理方式进行了重大改革,主要包括取消境外投资的购汇限制、取消境外投资的外汇风险审查(但保留资金来源审查)、取消境外投资汇回利润保证金制度、允许境外企业的利润留在境外使用、实行境外投资外汇登记制等。
在浙江之后,去年11月国家外汇管理局又批准在上海、广东、福建、江苏和山东等省市从2002年12月1日进行类似的试点改革。据国家外汇管理局资本项目管理司司长王雅范介绍,北京、天津等地最近也提出了参加试点的要求,改革半径将会进一步扩大。
外汇管制每一颗螺丝的松动,都将对现实经济的流水线产生联锁反应。王雅范认为,这些旨在简化境外投资用汇审批程序的试点改革,将会降低企业境外投资的成本,有利于促进我国企业“走出去”战略的实施。事实上由于中国的资本项目还未实现完全自由兑换,而境外投资外汇管理属于资本项目管理的重要内容,这一试点也是资本项目自由兑换进程中的重要一步。
然而现实也不容许过于乐观。外经贸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的研究员邢厚媛认为,由于中国对外投资体制涉及许多政府部门,包括国家计委、外经贸部、经贸委以及国家外汇管理局,企业境外投资必须先得到其它部门的批准,才能到外汇管理局办理相关审批和资金汇出。因此,如果要更好地促进企业境外投资的发展,除了外汇管理部门的改革外,还需要其它部门的改革和配合。仅仅是外汇管理环节的改善尚难以带动整体效率的提高。
先行者浙江
2002年9月25日,国家外汇管理局批准了浙江省分局上报的《浙江省境外投资外汇管理改革试点办法》,同意从2002年10月1日开始,在浙江全省开始实施对外投资外汇管理方式改革。
在此之前,中国境外投资的外汇管理模式是以_年的《境外投资外汇管理办法》及其《实施细则》为基础的。总的基调是对企业境外投资实行严格审批与控制。这既是对当时我国外汇资金缺乏的应对措施,也与当时多数进行对外投资的企业为国有企业有关。因此,政府在对外投资管理方面履行的既有宏观经济调控的职能外,也发挥了其作为国有企业所有者的职能。
对于有境外投资计划的企业来说,既有的管理框架意味着层层关锁:由外汇管理局负责境外投资的风险审查和外汇资金来源审查;企业在办理登记时,应当按照汇出资金数额的5%缴存汇回利润保证金;境内投资者来源于境外投资的利润和其他外汇收益,必须在规定时间调回境内,并按照国家规定办理结汇或留存;用于境外投资的外汇资金限于境内投资者的自有外汇,未经国家外汇管理局批准,不得适用其它外汇资金等。
这些严格的外汇管理规定,加上其它部门的严格审批,不仅使审批的时间大大延长,使企业丧失了有利的投资机会,而且加大了企业有形和无形的投资成本。结果就是我国境外投资发展缓慢,处于零星、自发的状态,缺乏国家境外投资战略的引导。据统计,2002年经外经贸部批准或各案设立的境外中资企业共350家,中方协议投资额亿美元。而当年吸收的外国直接投资超过500亿美元。
除此之外,繁琐、严格的审批还促使许多民营企业通过各种渠道,绕过外汇和其他方面的管制,进行境外投资。然而没有任何部门知道这部分境外投资的规模、流向,国家对这部分境外投资缺乏有效的管理。
民营经济遍地开花的浙江再一次充当了先行者的角色,改革仍然是典型的自下而上。外汇管理局浙江分局资本项目管理处处长吴水平称,随着对外经济的发展、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以后,国内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的意识越来越强烈。2001年9月浙江省委、省政府即根据本省企业情况出台了《关于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的意见》。这使得职能部门的有关规定滞后问题与“走出去”战略的矛盾日渐显性化。
为全面了解浙江省境外投资情况,2002年3月外管局浙江分局组织调查组,深入浙江省对外经济最为活跃的宁波、绍兴、温州、台州四个地区开展了境外投资外汇管理专题调查,先后召开了四个地区的企业座谈会,与60多家企业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实地走访了10多家企业,与有关政府领导及有关部门交换了看法。
通过实地调查、研究讨论后,浙江分局调查组指出了现行对外投资外汇管理制度的诸多弊端:_进行境外投资外汇风险审查是管理越位,多此一举;审批要求提供材料过多、过滥,使得企业望而生畏;不得购汇投资政策限制了企业“走出去”;汇回利润保证金政策没有起到实质效果;外管局对境外投资重事前审批,轻事后跟踪监督,对实际的境外投资情况并不清楚。
结论已十分明显:在对待企业境外投资与外汇管理的矛盾问题上,要支持企业实施走出去的发展战略,并结合浙江的经济特点和实际,重点解决外汇管理支持民营企业走出去的问题。因此调查组提出了在浙江进行境外投资外汇管理改革试点的建议,并起草了《试点报告》。
“刚好5月初,总局在杭州召开境外投资座谈会,大家汇报了情况,交换了意见,并取得了相同的看法,为境外投资外汇管理改革试点打下了基础。”吴称。
详解试点方案
始自浙江的试点涵盖了境外投资外汇管理的诸多环节,对此外管局资本司司长王雅范给予了详细解读。
王雅范认为,试点将从多方面促进我国境内企业“走出去”战略的实施。首先,给予每个试点省份的2亿美元的购汇额度是对当地企业“走出去”的实实在在的支持;其次,试点取消了外汇风险审查、汇回利润保证金等滞后于企业境外投资发展的政策措施,有利于降低企业的投资成本,调动企业的积极性。第三,试点将外汇资金来源审查的审核材料从过去的11项减少为五项,并缩短了审核时间,从而简化了审批程序,有利于企业把握投资时机。第四,试点不再强制要求调回境外企业生产的利润,在政策上鼓励境外企业通过自身积累发展壮大,实际上也是对“走出去”政策的支持。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该项政策跳出了以前政策主要针对国有企业的模式,消除了由于投资主体所有制性质不同而产生的政策差异。无论是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只要满足条件,都可以“走出去”,在外汇管理上保障其合理的境外投资需求。这对于浙江等民营企业发达省市的民营企业摆脱原来的外汇管理政策束缚,开展境外投资是一大利好。
那么,对外投资外汇管理方面的改革是否会加剧资本外逃的现象呢?有专家认为,两者间没有什么关系。我国的资本外逃多是通过对外贸易中的价格转移,以及地下钱庄等体制外渠道进行的,与境内企业对外投资关系不大。
外管局浙江分局吴水平也认为,浙江进行对外投资的企业中相当部分为民营企业,这些企业家会为自己的资金负责的。此外,改革尽管取消了对外投资的外汇投资风险审查,但在资金来源审查方面加入了投资主体资格审查的内容,以加强对企业性质、结构、产权、资产规模等的审查。这包括一系列明确的条款:企业拟境外投资金额加上企业已经实施的对外投资金额之和不得超过该企业净资产的50%,以强调企业投资的适度性和可行性,也为管理其境内投资主体创造条件;境外投资企业除了应当具有独立企业法人资格外,还应对境外投资财产处置权进行认定。国有企业境外投资应有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的同意批文;股份制企业境外投资应有其董事会的同意决议;民营企业应有其董事会或合伙人的同意决议。凡此种种,都在减化程序的同时封住了境内资本恶意外逃的去路。
瓶颈千万重
境外投资外汇管理政策试点无疑将会大大促进我国企业对外投资的发展,然而这种乐观是有节制的。外经贸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的研究员邢厚媛就认为,尽管外汇管理方面的改革有利于境外投资的发展,但在其它政府部门的审批没有改革的情况下,这一政策的作用是有限的。
据外经贸部合作司境外企业管理处李永军处长介绍,目前我国实行的境外投资的管理体制基本上搭建于1991年~1992年,其中最主要的文件是1991年_批转的关于境外投资管理的有关通知。由于当时正处于三年治理整顿末期,相关规定都显得比较严厉。
《通知》确定了不同政府部门的分工。外经贸部作为_授权的境外投资企业审批和归口管理部门,负责对境外投资方针政策的制定和统一管理。国家计委负责审批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国家外汇管理局负责对外投资的外汇投资风险审查和资金来源审查――这种管理办法一直沿用到现在。
在当时的情况下,《通知》强调政府对境外投资进行事前审批的作用,即“批项目”,包括批立项和批可行性研究报告,主要着眼的管理对象是国有企业,这与当时国有企业是境外投资的主体的状况是符合的。随着我国经济中所有制结构的变化,这种注重微观项目审批的境外投资管理制度并没有发生变化,于是“就用旧的政策来套用在新的经济成分”。
其实,境外投资管理上的这种注重项目可行性审批和部门审批权力分割的状况,与国有企业和国有资产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是类似的,甚至可以说前者是后者的延伸。只不过国有企业在决策方面有了很大自,而在境外投资管理方面,计划管理和部门分割的现象仍然严重。
就对外投资外汇管理放开后对我国境外投资会产生什么影响的问题,记者与国家计委外经司海外处的孙伟副处长进行了联系,孙以对外投资管理政策很长时间没有变化为由拒绝了采访。
实际上,对外投资管理权限的惟一变化发生在1999年,国家经贸委获得了境外加工贸易的初审权。当年2月,_办公厅转发了外经贸部、国家经贸委、财政部《关于鼓励企业开展境外带料加工装配业务的意见》,这份文件从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工作重点、有关鼓励政策、项目审批程序、组织实施等五个方面提出了支持我国企业以境外加工贸易方式“走出去”的具体政策措施。该意见是我国目前惟一的、比较全面的鼓励境外投资的产业政策,并成为稍后形成的我国“走出去”开放战略的前奏。
这样在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报告的审批上,国家计委负责一般对外投资项目的立项和可行性研究的审批,而国家经贸委负责境外加工贸易投资的初审权。
然而这种管理框架已经不适应当前的形势要求。首先,以“批项目”为主的境外投资管理方式注重对项目可行性的审批,这实际上是政府部门在行使所有者的职能,并不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应该承担的公共管理的职能。如果这种审批对国有企业还是有一定理由的话,对于上世纪90年代以来蓬勃发展的民营企业和三资企业就是越俎代庖了。因为政府审批部门并不承担民营企业投资失败的风险。
其次,政府部门多头审批造成审批效率低下。对外投资涉及15~16个政府部门,几乎所有跟经济有关的部门都要参与有关管理,其中最主要的几个部门是:国家计委(负责一般对外投资项目)、国家经贸委(负责境外加工贸易项目)、外经贸部(负责除金融保险外的境外投资项目,包括贸易型项目)、外汇管理局(负责与境外投资相关的外汇投资风险审查、资金来源审查以及资金汇入汇出)以及财政部。而且审批是从下到上(即从省一级到国家部委),表面上均对境外投资负责,各司其职,但审批内容重叠,职能交叉。各部门、各级别的层层审批加大了企业境外投资的成本。这与加入WTO后减少行政审批,并对行政审批制度进行改革的精神不符。
最后,事前审批与事后监管的脱节。各个部门都非常强调对外投资项目的前置审批,而对事后的监管却基本上处于放任自流或者无能为力的状态。在上面提及的参与境外投资管理的主要政府部门中,国家计委和国家经贸委只承担前置性审批(立项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职能,而不负责对审批了的境外投资项目的事后监管,使事前的审批失去了意义,不符合“谁审批,谁监管”的原则。财政部不负责前置审批,却负责对境外国有资产的运营情况进行检查、监督。外经贸部和国家外汇管理局负责全过程的管理,但许多企业拿到境外投资的证书后,便与主管部门保持距离,而主管部门业务缺乏相应的手段进行管理,使许多事后监管措施也流于形式。
显然,外汇管制的放松只是打开了最后一道锁,提高境外投资效率,还有太多的环节需要疏通。
资本项目开放的一小步
“外汇”、“境外投资”,很容易勾起人们对人民币资本项下开放进程的遐想,然而事实上,境外投资外汇管理方式改革不过是整个进程的一小步而已。
中国目前实行的是经常项目自由兑换和资本项目管制的外汇政策。经常账户下的交易,只要交易真实合法,都可以得到外汇供应。但对资本项下的交易和汇兑有很大的限制。对开放风险较大的证券投资、对外借款实行较为严格的管制,对风险较小的外商直接投资等则实行相对宽松的管理;对能够促进技术转移、产业升级的产业资本交易实行开放,对于注重短期利益、以获取交易收益为目的的金融资本交易放缓开放;对长期性的资本交易优先开放,对于短期流动性的交易则控制较严;对于资本流入的交易采取鼓励政策,而对于资本流出的交易则控制较严。
国家外汇管理局最近放宽的企业境外投资外汇管理,属于长期的直接投资,因此开放的风险要远远低于短期证券投资和对外借款。中国国际金融公司董事总经理许小年认为:“国际上通常所说的资本项目开放,在多数情况下是指证券投资或者商业银行对外借款的开放。这些项目的快速开放导致的短期资本大量流入是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发生的重要原因。企业境外投资外汇管理的放宽属于资本项目开放的一个方面,但并不是最重要的内容。”
今年我办牵头负责的国有企业深改任务包括:继续推进XX省水电投资经营集团XXXX电力有限公司股权明晰工作、完善XXXX燃气公司股权改革工作和推进XX县自来水有限责任公司薪酬改革工作共三项,现对工作推进情况汇报如下:
一、工作推进情况
1.对于XX电力有限公司股权明晰工作,我办在3月派专人前往XX省水电投资经营集团进行了衔接,按照我办计划,准备今年4月由明春常委带队在XX省水电投资经营集团进行磋商,但XX省水电投资经营集团至今没有对我办提出的.磋商时间、地点和内容进行回复。
2.对于XXXX燃气公司股权改革完善工作,目前投资双方正在进行特许经营权合同的最后审定。
3.对于XX县自来水有限责任公司薪酬改革工作,我办在今年3月已经完成了公司目前薪酬状况的摸底和职工对此项改革推进意见的调研工作,目前薪酬改革方案正在草拟过程中,预计6月底前能够正式出台改革方案。
二、目前存在的问题
1.我办通过发函和通过专人送函方式两次衔接XX省水电投资经营集团要求依协议重新明确股权,但对方均没有任何回复,工作推进困难重重。
2.我县国有企业管理体制不顺,众多部门履行出资人职责,我办监管的国有企业仅有水、电、气和城普资产经营公司,四户企业中水、电已经完成股权改革,且我县没有控股,无法更深入推进,而自来水公司关系我县城普二镇居民用水安全,城普资产经营有限公司是政府融资平台,因此也难以更深入推进。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及建议
1.建议县政府去函XX省水电投资经营集团要求依协议重新明确双方股权,我办对此项工作进行跟进,以维护我县权益。
2.建议县政府按照政企分开、政商分开的原则,分开国有企业业务指导权和监管权,依法授予国资办对所有县属国有企业履行出资人职责,以便更深层次推进国有企业改革。
3.加快XX县自来水有限责任公司薪酬改革步伐和XXXX燃气公司股权改革完善工作。
为贯彻党的__大精神,进一步推进我市城乡一体化试点工作,今年以来,我局坚持把加强就业工作作为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重要任务,认真落实省、市及上级部门的各项部署,加快建立统筹城乡的就业服务体系,强化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建设,建立城乡平等就业制度和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加快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就业步伐,统筹做好失业下岗人员、城镇新增劳动力以及返乡农民工就业工作,积极推进我市统筹城乡就业工作。
一、__年开展城乡一体化工作基本情况
__年,我局严格按照《淮北市推进城乡就业和社会保障一体化工作方案》的要求,从乡镇、行政村实际出发,以五镇八村为试点,严格按照_门“六到位”的要求,立足现有基础条件,有计划、分步骤地推进乡镇、行政村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平台建设。目前,全市16个街道、18个乡镇都建立劳动保障事务所、139个社区都建立劳动保障工作站,建立“充分就业社区”50个,第一批5个试点镇、8个试点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平台已初步完成标准化建设工作,形成了市、区县、街道(乡镇)和社区四级就业再就业服务体系,从而实现城市公共就业及社会保障服务体系向农村覆盖,推进劳动保障工作城乡一体化。
二、推进一体化工作的主要措施
(一)深化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和人力资源市场建设
坚持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高层次配套的原则,把市人力资源市场建设成为功能最为完善、信息化程度高的市场,提供职业介绍、职业指导、技能培训、失业保险、劳动保障事务代理和劳务输出、劳务派遣等多项服务。在县区建立了人力资源市场,在全市各街道、镇建立了劳动保障事务所,在全市社区建立了劳动保障工作平台,形成了市、区县、街道(乡镇)和社区四级就业再就业服务体系。市人力资源市场依托现代化的信息管理系统与县区、街道、社区联网,实现了全市就业信息“一点登录、多点查询、资源共享”。同时,我市将就业工作重心下移,在相山区相南街道建立了淮北市相阳劳务市场,不仅强化了基层就业服务,而且有效解决了非正规劳务市场给主城区带来的市容、交通、治安等问题。
(二)健全基层平台服务功能
今年以来,我市将灵活就业人员社保补贴、组织起来就业认定、困难就业群体就业帮扶等工作下移至社区,街道(乡镇)、社区依托现代化的信息管理系统与市、县区人力资源市场联网,实现了全市就业信息“一点登录、多点查询、资源共享”。全市街道(乡镇)、社区(村)各级就业服务平台开展了“充分就业创建活动和充分转移就业乡村创建活动”,发挥了小平台、“大窗口”作用。目前,我市第一批5个试点镇、8个试点村就业和社会保障平台已初步完成标准化建设工作。
(三)加强公共就业服务信息网络建设
为提供更加快捷优质的服务,畅通毕业生就业信息渠道,我们在充分发挥有形市场发布信息的同时,积极运用淮北就业网和淮北就业报载体作用,全面搜集和发布就业信息,根据岗位需求情况,为各类求职者量身定制信息,并定期向社会发布。充分利用淮北就业网“就业政策宣传、业务办理、求职招聘、人才论坛”等多功能就业平台,为毕业生提供贴心服务,目_站拥有198 家网络会员单位,__年以来,共通过淮北就业网举办网上招聘会6场次,发布招聘信息720条,提供5014个就业岗位。
(四)加快农民工创业园建设
为加快推进工业化,带动农业产业化,促进城乡产业整合发展,积极支持县域、乡镇工业聚集区合作发展,加快产业集聚,提高开发园区的经济规模和辐射能力,从而形成增长极,有效带动农业及农村经济的繁荣,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市分别在濉溪县临涣、刘桥、南坪三镇第二批省级“返乡农民工创业园”,且初见成效,累计完成道路框架、电力配置、供排水配套等基础设施投资1400多万元。建成标准化厂房11栋,建设面积123亩,现已入住华强面粉厂、淮北天王机械加工、淮北巨鑫特种铸锻有限公司等9家企业,安排返乡农民工入园创业45人,带动1186名农民工就近就业。濉溪县百善镇,相山区渠沟镇,杜集区石台镇、高岳街道,烈山区古饶镇、宋疃镇等6个乡镇,正在建设第二批省级“返乡农民工创业园”。
三、存在问题
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工作开展以来,我市在促进以工哺农、以城带乡、缩小城乡差别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加以重视并逐步解决,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缺少有力的组织协调机构统筹推进。由于行政区划和行政管理体制方面制约因素,一些矛盾和问题得不到及时妥善的解决,从而增大了试点的难度,影响了一体化的进程。二是村级就业和社会保障平台建设存在着资金不能及时落实到位,基层人员配备不到位等,导致90%以上目标难以得到落实。三是乡镇及行政村在人员配备上由于各种原因未能及时到位。
四、__年工作计划
(一)工作思路及工作目标
__年统筹城乡一体化工作思路是:按照省、市和上级部门的工作部署,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构建和谐社会为主线,以实现充分就业、健全社会保障机制、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为目标,全面贯彻落实推进统筹城乡一体化的各项工作任务,积极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努力营造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__年预计目标:__年全市所有乡镇就业和社会保障事务所建设达标、60%以上的行政村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站建设达标,全市所有乡镇、村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平台实现与市、县(区)联网,构建更为完备的就业服务网络。
(二)工作重点及措施
1、夯实就业服务工作平台。完善街道、社区基层平台和服务功能,不断加强对工作人员的业务指导和培训,树立基层劳动保障良好服务形象。研究加强行政村劳动保障信息员队伍建设的措施,全力抓好乡镇、村就业和社会保障平台建设。
2、提高就业服务水平。进一步加大市、县区人力资源公共服务机构的人力、财力投入,加快人力资源无形市场两级联网建设。指导县区拓展公共就业服务功能,改进服务方式,把就业服务专项活动与重点人群相结合、与落实政策相结合、与绩效考核相结合,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效果。同时加强对职业中介机构的管理和劳动力市场监管,切实保障劳动者的各项合法权益,着力构建和谐稳定的就业关系。
3、大力开展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工作。加快农民工创业园建设进度,第二批返乡农民工创业园一季度要基本达到企业入园、机器运转的目标;力争全年新增发放小额担保贷款500万元,推动国家级创业型城市创建工作,建立完善组织领导、政策扶持、创业培训、创业服务和监督考核五大体系。指导县区全面建立创业服务指导中心、创业指导专家志愿团、创业园区(街)和创业项目资源库,扩大创业培训范围和规模,努力为创业者提供项目推介、风险评估、开业指导、政策咨询、小额贷款、税费减免等服务。
4、加快就业服务信息化建设。推进就业服务信息网络体系建设,完善基层数据收集手段和服务流程,夯实基础建设和管理服务工作,将全市劳动力资源数据录入电脑系统,实行动态管理;同时将人力资源信息向街道(乡镇)、社区(村)延伸,解决就业信息供求不对称矛盾,实现供求双方有效对接,充分发挥人力资源市场就业供求配置的基础性作用。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miekuo.com/fanwendaquan/qitafanwen/9627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