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可以帮助我们预见问题和风险,提前采取措施应对。制定计划并不是一次性的,我们应该不断地评估和调整计划,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和需求。这些范文包含了详细的步骤和具体的实施计划,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根据综合学科的具体情况,准备用两周的复习测验时间,如何在短暂的时间内搞好小学五年级综合实践活动的复习工作,这便是我近期的首要工作。
能够在短时间内,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成绩有所提高。
能够在比较灵活的情况下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一系统地疏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所涉及到的理论知识,通过复习使知识融汇贯通,使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得到提高。(教材的《有趣的谜语》、《玩陀螺》、《饮食与健康》课内容)
二、能够懂得理解实地调查、采访、问卷调查计划,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掌握知识。(教材的《生活小窍门》、《家乡的特产》、《饮食与健康》课内容)
三、知道搜集和整理资料的途径和方法。(教材的《生活小窍门》、《饮食与健康》课内容)
四、能够根据一个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教材的《玩陀螺》、《生活小窍门》课内容)
五、根据每个学生的综合表现,给学生一个客观、公正的评价。
1、在有效的时间内,增大练习的力度。
2、短时间内,讲清知识,使学生更有效的获取解决问题的方法。
3、为学生制作一份期末复习题让学生练习提高。
4、根据学生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
12月19日——12月23日复习
12月25日——12月30日测验
根据学校的期末复习要求及综合学科的具体情况,四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准备用两周的`复习测验时间。如何在短暂的时间内搞好小学四年级综合实践活动的复习工作,这便是我近期的首要工作。
能够在短时间内,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成绩有所提高。
能够在比较灵活的情况下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一系统地疏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所涉及到的理论知识,通过复习使知识融汇贯通,使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得到提高。(教材的《我们的牙齿》、《有趣的卡》、《纽扣的世界》内容)
二、能够懂得理解实地调查、采访、问卷调查计划,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掌握知识。(教材的《餐桌上的学问》、《走进牛奶世界》、《我们的牙齿》内容)
三、知道搜集和整理资料的途径和方法。(教材的《漫话春节》、《包装的学问》内容)
四、能够根据一个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教材的《包装的学问》内容)
五、根据每个学生的综合表现,给学生一个客观、公正的评价。
1、在有效的时间内,增大练习的力度。
2、短时间内,讲清知识,使学生更有效的获取解决问题的方法。
3、为学生制作一份期末复习题让学生练习提高。
4、根据学生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
12月19日——12月23日复习
12月25日——12月30日测验
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教育部颁布的小学必修课程。它以“实践、创新、发展”为主线,其目的是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推进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间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因此,我们在设计活动方案的时候,尽可能地充分注意体现实践活动的实践性、开放性、自主性、生成性等特点,努力发展学生的全面素质,满足学生成长的需要,培养学生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并提高教师适应新课程的能力及专业水平,进行校本开发和实施的课程,促进办学特色的形成。
根据新课程改革实施纲要中有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结合本校特点,我校把目标设定为:
1、通过了解、接触社会中需要帮助的`人群,教育学生关心社会,奉献爱心。
2、与学科教学有机结合,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素养和学习能力,培养学习的兴趣。
3、了解各行各业的工作情况,懂得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
4、学会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书目,合理安排自己的休息时间。
5、通过创编节目、模拟表演,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
1、以校本课程综合实践活动和艺术教育为重点,每周安排一节课的教学活动时间,进行长线活动。
2、根据各学科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渗透综合实践活动,通过专题学习、动手实践、科学探究等形式实施。要求至少每月活动一次。
3、班主任老师结合少先队主题教育,利用班队活动时间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活动。
1、校领导分工负责,落实到具体年级。
2、每次活动之前,教师和学生达成共识,并做好上课的准备工作。
3、要做好每次活动的记录,保存过程性资料。
1、学生利用双休日在校外开展活动的时候,要让父母知道,最好有家长陪同,保证安全。
2、本计划以中高年级学生为主,低年级任课教师应根据学校主题,结合学生特点,在课内开展相应活动。
3、课程表上安排的综合实践活动课要充分利用,让学生进行活动情况的交流,方案的调整,教师进行指导、点拨。
本学期,我们将以本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计划"的有关要求,结合本年级实际,认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以学生的直接经验或体验为基础,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兴趣、爱好与特长,发挥学生主人翁的意识,在活动中展示个性和才华。以"实践、开放、自主"为主线,使学生通过综合性、开放性的实践,获得积极的、全面的发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1、亲近周围的自然环境,热爱自然,了解绿色植物对环境的保护作用,学会种植一种植物的方法,为学校提供一株花苗或一棵树苗,美化校园环境,逐步形成自觉保护周围自然环境的意识和初步能力。
2、了解母亲的辛劳,在母亲节期间为母亲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培养学生孝敬长辈的优良品质。
3、关注文明、卫生的校园环境建设,通过调查,知道校园浪费的现象与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培养良好的卫生的习惯,形成自觉保护校园环境的意识,积极投身于校园文化建设之中,为校园文化建设出一份力。
三月份:万紫千红总是春。
1、发动学生在家前屋后种花植树,美化周边环境。
四月份:亲近自然。
1、春游:欣赏家乡的自然风光,陶冶学生情操。
五月份:感恩母亲。
2、参加学校举办的征文、演讲活动,推荐优秀作品报县参赛。
六月份:学校是我家,爱护靠大家。
1、开展"清理一处杂草,拾起一张废纸,清除一处墨迹"活动,净化校园环境。
2、从我做起,不吃零食,不乱扔废纸,不随意涂抹墙壁,不踩塌花草。
一年级的小学生刚刚走进校门,他们对学校所有的感觉都是新鲜的,更希望学校生活能带给他们更有趣、更有意义的事情。这个年龄的`孩子玩心还是很重,对待学习没有一定的认识,只是年龄到了该上学了,并没有觉得应该多学点知识,所以实践课一方面要带领孩子走进有趣的活动中,另一方面要教育孩子形成正确的规范和习惯。
实践活动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去体验和感受生活,培养自己的实践能力,增强创新意识。
实践活动课程的总目标是:通过认识、体验、发现、探究、操作等多种学习和活动方式,发展实践能力,发展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形成对自然、社会、自我之间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进而养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具体为:
1、使学生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形成善于质疑,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积极态度。
2、培养学生自主发现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究能力。
3、培养学生的乐于合作的情感和善于合作的技能。
4、养成劳动观念,形成一般劳动技能。
5、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参与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和主人翁精神。
6、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社会生活和社会环境,增长从事社会活动所需的知识,增强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
1、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出发点。研究性学习是对传统的接受式学习的一种变革,实施研究性学习的根本目的和价值不在于让学生获取多么高深的研究成果,而在于让他们在研究过程中获得一种积极的学习体验,受到新的方法的熏陶,从而改变长期以来习惯的偏重知识接受的学习方式,实现学习方式的有效转变。
2、强调知识的联系和综合运用。由于研究性学习涉及的学习内容大多来自学生周围的现实生活,许多问题自身带有很强的综合性,这些问题的解决自然要求学生调动多方面的知识,并综合运用这些知识于问题解决过程中。
3、注重过程。淡化知识目标,强调对过程的参与、理解与体验,是研究性学习的一大特色。从课程的实施与评价两方面来看,注重学习者对过程的参与和在过程中的表现,都应是研究性学习坚持的一条基本原则。对研究性学习而言,学生的广泛参与就是目的,在过程中获得了积极的体验就是成功。
4、强调开放。综合实践活动和研究性学习的目标、过程、评价诸环节都呈现出很强的开放性,为师生自主选择活动和创造性地设计、组织、实施、评价活动留下了必要的空间。
5、重视师生互动。研究性学习要求师生之间建立一种新的关系:教师不再以知识权威的身份将预定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也不再作为被动的接受者接受教师发出的指令。在开放的情境中,师生将共同作为课程的开发者、创造者和实施主体,依赖自己的智慧和创意,在交互过程中共同构建课程的内容,设计实施的方案,完成课程的评价。
在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综合程度最高的课程形态,它不是其他课程的辅助或附庸,而是具有自己的独特功能和价值的相对独立的课程形态,它与其他课程领域具有等价性与互补性。为了增强实效性和可操作性,本学期,教学重点是:
1、与读书活动整合
2、与语文教材的实践活动结合
3、走进校园文化
时间安排(教学时间共16周,第周2节课,共计32节)
1、 (第一二周) 4课时
2、 (第三周) 2课时
3、 (第四周) 2课时
4、 (第五周) 2课时
5、 (第六七周) 4课时
6、 (第八九周) 4课时
7、 (第十十一周) 4课时
8、 (第十二周) 2课时
9、 (第十三周) 2课时
10、 (第十四周) 2课时
11、 (第十五周) 2课时
12、 (第十六周) 2课时
本学期,初中综合实践活动的教研工作仍坚持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推进课程改革;以课程改革为中心,以教学常规为规范,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重点;以“厚德强能,用心研教”,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宗旨,继续提高中学两学科教师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与教学能力,促进两学科的教研工作和课程改革的从深发展,进一步加大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的力度。
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计划重点着眼于进一步彰显课程特性,以“走向社会,走进生活,走进自然”为主题,突出课程“开放”,关注探究“过程”,不断完善课程形态。倡导在研究过程指导以及研究方法指导领域的纵深发展与大胆突破创新。同时围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和管理过程中遇到的重点、难点问题,积极开展专题研究,开展课题培训,加强指导,切实提高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各领域的研究水平和专业素养,在实践中继续探寻最佳的课程实施方法。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有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论和经验,进一步提高认识,增强课程意识,提升组织和指导课程实施的水平。
1、定期组织区级综合实践活动评比工作,不断总结、反思和交流活动的成果,为学生提供更多更好的素材性资源。
2、利用网络优势,形成交流的平台,建立市、区、校三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网页,为学生及时了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发展的理论与动态、丰富教育资源、交流经验、解决困惑提供支持和帮助。
3、新学期将继续组织学生,开展好综合实践活动的专题学习或观摩研讨活动,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继续为参与综合实践活动提供交流和研讨的平台,以促进郊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进一步实施和水平的提升。
文档为doc格式。
21世纪,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国际竞争日趋ji烈。综合国力竞争实质就是劳动者素质的竞争。而国民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劳动者真正素质和能力的重要表现。而我国原有的基础教育体制明显存在部分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脱离了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脱离了社会实际。这样的教学往往以学校、课堂、书本为中心,难以真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我校要通过积极参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来克服以往课程中脱离学生自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倾向,注重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和体验,形成学生勇于实践的意识和善于实践的能力。同时,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培养学生活动的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探究性学习活动中学会发现,学会探究,学会合作,形成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具体实施如下:每月定一个主题,每个年级围绕这个主题分别制定相应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计划。
九月份:每逢佳节倍思亲。
(三年级)。
1、指导学生从各种渠道收集关于佳节思亲的文章。
2、指导学生交流收集的思亲方面的诗歌,如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
3、课后收集描写秋景的古诗,在班级内召开诗歌朗诵会。
(四年级)。
1、关于思乡的诗歌朗诵会。
2、中国传统节日由来故事会。
3、诗歌赏析《但愿人长久》、《静夜思》、《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五年级)。
1、带领学生到电脑室上网收集佳节思念家乡、亲人的诗歌、文章等。
2、指导学生交流收集到的资料。
3、教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把收集的资料汇编成册。
4、举行资料展览会。
十月份:谁不说咱家乡好。
(三年级)。
1、阅读有关家乡的文章。
2、收集关于思乡的古诗。
3、唱一唱自己的家乡。
4、写一写你心目中家乡的样子。
(四年级)。
1、收集临朐名胜古迹资料。
2、交流收集到的资料。
3、介绍临朐名人。
4、制作小报。
(五年级)。
1、介绍家乡著名景点。
2、说说家乡的历史名人。
3、夸夸家乡的土特产。
4、展望家乡的未来。
十一月份:感恩。
(三年级)。
1、收集关于感恩节的知识,包括来源、风俗等。
2、制作感恩节贺卡,说说最想感激谁,为什么?
3、课后收集感恩节的诗歌,开展诗歌交流会。
4、根据生活中让你感动的一个场景,排演小品。(四年级)。
1、名文诵读。
2、收集父母对你爱的点滴进行交流。
3、照片里的故事。
4、制作感恩卡。
(五年级)。
1、(照片展)回忆长大的点滴,感恩父母。
2、(出示奖状或作业本)回想成长的足迹,感恩老师。
3、感恩生活中给过你帮助的陌生人。
4、欣赏绚丽的大自然,感恩自然。
十二月份:林吉骄傲。
(三年级)。
1、说林吉爱心——说一说我们的学校。
2、写林吉——写一写你最喜欢的北小。
3、画林吉——挑一处最美的地方画下来。
4、为林吉设计一张名片。
(四年级)。
1、收集班级中为我校添彩的`人事,作采访。
2、班级中评选“林吉骄傲”候选人。
3、演讲:我是光荣的林吉人。
(五年级)。
1、交流自己心目中的骄傲人物,并准备采访他。
2、为“骄傲人物”设计一段颁奖词。
3、评选出班级里的十大骄傲人物。
一月份:展望xx年(迎新春)。
(三年级)。
1、为“展望xx年”为主题制作迎新年贺卡。
2、开展“珍惜时光,好好读书”演讲会。
3、上网浏览“孙中山先生”图片与故事。
4、收集并讲英雄故事。
(四年级)。
1、收集春联,背春联(网络)。
2、交流春联,学写春联。
3、了解天南地北的过春节的习俗(网络)。
4、介绍一种春节习俗,作一次图片展览。
(五年级)。
1、小结自己xx最骄傲和最失落的一件事。
2、交流自己收集到的新春寄语。
3、仿写一段新春寄语,制作新春贺卡。
4、许下新春愿望,然后发到班级网页上,学生之间相互留言祝福。
(一)评价的指导思想。
对于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所进行的评价应有新的评价理念和评价方式,采用“自我参照”标准,引导教师、学生对自己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各种表现“自我反思性评价”,强调师生之间,学生同伴之间对彼此的表现进行评价、鉴定。
(二)学生评价要求。
对学生的评价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学习态度。学生对活动的投入精神以及克服困难的精神,能否认真完成所承担的任务,作好每次的记录并认真分析,提出合理的建议、设想等。
数据处理等。
3、品质发展。在研究中,学生是否培养了合作精神及虚心听取意见,乐于助人、自觉主动等品质。
4、研究成果。学生在研究一个阶段后,有没有如书面材料,口头报告、活动等展示型的研究成果。
(三)教师评价要求。
在综合实践中,教师不是单一的知识传授者,而是学生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参与者、领导者、协调者和评价者。
对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测评:
1、规划与设计的能力;
2、组织、管理协调与应变的能力;
3、探索与问题解决的能力;
4、收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
(四)评价的方式。
评价形式采取多种多样的方式,主要有教学实录、成果或作品展示,研究报告展示、评比等。在每个学期末进行“综合实践活动标兵”评选,对优秀学生进行表彰。
组长:刘修东(校长)。
副组长:蒋曰顺、钟京田。
成员:周世忠、陈华、王忠友、倪瑞景、冯国洲、倪中国。
2、管理网络。
校长室——教导处——各班级。
3、各部门实施计划(在学校总的工作计划的指导下自行制定具有年级特色的活动方案)。
4、课时安排。
期研究性学习20课时,实行弹性课时制,并可与少先队,班组活动有机结合,充分保证基本教学时间的落实,发挥该课程的效益。
5、要定期举办各种形式的学习交流活动,组织教师学习《指导纲要》和《实施指南》,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教学指导能力。
6、尽可能多的组织活动给学生展示自己能力的机会。
本学年度,我校将继续以素质教育理论为指导,全面贯彻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实行)的有关要求》,从我校的实际出发,进一步强化综合实践课意识,重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讨,积极开展综合实践课程内容、活动形式、评价方案的探讨,努力探索“综合实践”与“校本课程”的关系、与课外活动的关系、与“信息技术”的关系。通过有效的方式将所有教师的知识、智慧集中起来,对综合实践活动进行协同指导;结合学校特色,以综合为特征,以实践为核心,以活动为载体,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深化素质教育,形成学校办学特色。
1、通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了解信息技术、劳动技术、社区服务和探究法的一些常识。培养学生对社会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
2、使学生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交往协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以及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3、初步掌握参与社会实践与调查的方法、信息资料的收集、分析与处理的方法和研究探索、实验实证的方法。亲身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的经验,塑造完善人格,初步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形成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
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技术教育三大指定领域以融合的方式设计与实施是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要求。因此我校根据学校的课程资源,以综合主题和综合项目的形式将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技术教育融合在一起实施,使三大领域的内容彼此渗透,达到理想的整合状态。
1、以学生为本,根据学生的实际要求,扎实抓好校本的课题试验,努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1)充实“周三新课程研讨日”的活动内容与形式,每周指定好研讨的内容和中心发言人。
(2)准备参加新课程实验(校本课程)研讨会及丰泽区新课题实验专题(综合实践)研讨会。
2、在校内和社区开辟学生综合实践活动基地,将综合实践活动与开发校本资源、社区资源结合起来,为学生提供活动的舞台。
校本资源如:
(3)充分利用“自然实验室”、“科技活动室”、“美术室”、“红领巾广播室”等各室,为学生的科技制作和个性发展提供展示成果的舞台;同时,举行学生科技“制作展评”、“自然学科教学观摩评选活动”、“自然学科优质课和优秀课件制作评选活动”、“指导看科普书,写一篇科技小论文”等各项活动。
社区资源如:
(2)各年段、各班级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充分利用家乡资源,以“刺桐古今”的名人、名胜古迹、历史事件,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爱乡之情。聘请关心学校教育而又有特长的社会各界人士和家长担任我校的校外辅导员,定期指导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3、在活动目标和内容上,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各有特点和侧重点,但也不是绝对割裂的,而是相互联系的。在实施具体的活动主题和活动项目的过程中,不能仅仅局限在完成某一领域的具体任务上,而应注重各领域任务和内容的相互渗透和延伸。
4、学习的方式: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要倡导学习方式的多样化,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在每一项活动主题的实施过程中,要求学生尽可能多地进行活动设计资料搜集、调查、考察、参观、访问、实验、测量、服务制作、社会宣传、演示、表演、总结、交流、答辩、反思等学习活动。通过学习活动方式的多样化,促进综合实践活动各领域之间的整合。
一、指导思想:
根据市区精神的要求,各年级、各班对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以认真的态度、务实的措施规划上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从而更好地推进我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效实施,提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水平。
二、目标要求:
1、情感目标:通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习惯,不怕困难勇于合作的精神,对社会生活的积极态度,对自然对家乡的热爱和公民的意识。
2、知识目标:了解信息技术、劳动技术、社区服务和探究法的一些常识。
3、能力目标:使学生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交往协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以及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4、过程目标:初步掌握参与社会实践与调查的方法。信息资料的搜索,分析与处理的方法和研究探索、实践实证的方法。
5、人格目标:获得亲身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的经验,塑造完善的人格,初步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的良好个性品质,形成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
三、具体工作及措施:
继续重视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有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论和经验,学习“综合实践活动”的相关论述,进一步提高认识,增强课程意识。强化校本培训,认真抓好每学期一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的集中专题培训,增强培训和学习的实效性。使全体教师、特别是本学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明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促进学生发展、教师专业成长、学校特色建设中的独特作用;明确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策略和操作要点。
2、抓好课程实施。
(1)各教师根据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及本学期实施计划,明确本学期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标和基本思路,认真制订好“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计划”或“班级综合实践活动计划”。
(2)努力组织好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充分利用综合实践活动课,结合班队活动课、以及课余节假日时间,保证充足的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时间。在过程中指导学生选题、活动;展开过程、深度探究;重视交流、丰富体验。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加大劳动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力度。
究,各教师要注重研究过程资料的收集、整理与积累。指导学生设计采访提纲、活动方案、填写活动过程评价表,书写活动感受等。各教师在期末对该课题的实验情况进行专题总结,课题组撰写阶段报告。
(4)要认真及时积累有关资料。对于学校来说,主要是计划、教师管理、课时管理、检查调研等过程管理方面的资料;对于教师来说,主要是实施方案、活动设计、活动案例和专题性总结等实施过程以及反思成果方面的资料;对于学生来说,主要是设计并用好方案卡、行动卡、反思卡等。
3、加强课程管理。
通过多种途径检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情况,督促和帮助各教师真正落实本课程。并通过问卷、抽查等形式,了解各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情况。检查的重点是:课程实施的基本保证(课时、计划等的落实情况);活动过程(活动设计、展开、总结等基本环节的落实情况);活动实效(有关活动成果、教师反思和学生反映)等。要将平时了解和专题检查结合,督促教师认真开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4、加强研究和交流。
要通过“沙龙式”、“案例分析式”、“对话研讨式”等多种形式,交流如何组织和指导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经验,讨论、研究解决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5、开发利用资源,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保障。
生能更加主动和便捷地利用这些资源开展活动。其次,各教师要充分利用家乡的历史名人和民风民俗等乡土资源,进行有选择地运用和开发。再者,要调动家长的积极性,采用多种形式和途径向家长进行宣传,使广大家长认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支持和正确辅导孩子参加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四、主题参考:
中年级:
主题一:自理能力(叠衣服、理书包、整理书桌、洗红领巾、钉纽扣等)。
主题二:纸的艺术(学会简单的剪纸折纸能力)。
主题三:我爱校园(校园花木调查、种数护树行动、种植花草蔬菜、盆景展示、小昆虫等)。
主题四:我与网络(学会搜集资料、绘画、发e-mail、下载影音文字资料等)。
高年级:
主题一:小小发明家(节水装置、废物巧用、生活创意小设计等)。
及古代现代名人知识等)。
主题三:我与网络(学会网络学习、查找、交流、娱乐、购物以及创建个人空间等)。
主题六:我的创意(布置自己的书房卧室、设计小摆设、简单的陶艺作品等)。
五、活动安排。
1.各年级按计划实施方案。
2、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情况分别进行学生、家长、教师调查问卷。
1.各年级按计划实施方案。
2、学校进行课程实施总结。
本学期,我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将以《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为依据,在区教研室的指导下,结合学校科技特色,以活动为载体,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在脚踏实地、加强常规管理的基础上,锐意进取,力求推陈出新,推动学校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
1、使学生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形成善于质疑,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积极态度。
2、培养学生自主发现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究能力。
3、培养学生的乐于合作的情感和善于合作的技能。
4、养成劳动观念,形成一般劳动技能。
5、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参与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和主人翁精神。
6、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社会生活和社会环境,增长从事社会活动所需的知识,增强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推进环保教育,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环保意识。
7、加强活动过程性资料的积累,积极研讨综合实践活动内容校本化开发过程中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创新与积累的关系,提高活动效果。
(一)、加强学习,不断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
1、利用开学初时间,学习课标,领会新课改理念。
2、各年级制定主题活动计划。
3、随时根据活动的开展情况更改活动计划、及时记录活动过程中问题,找出问题的解决方法。
4、任课教师及时认真地记好教学反思,不断累积教学经验,积极撰写教学论文,共同交流,使全体受益。
(二)、主题引领,不断加大组内教研力度,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1、加强综合实践活动教研活动,随时交流教学经验,解决教学问题。积极参加校外的教研活动,及时地将最新的教学理念上传下达,做到有继承、有突破、有创新。
2、分年级确定综合实践活动主题,要求各年级的主题在任教老师的带领下开发活动内容,切实引领学生进行活动,重点培养学生活动的体验、探究、总结、反思。做到活动主题教师明确、学生明确、人人明确。
(三)、以全体学生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开展实践探究活动,初步形成我校研究特色。
1、教学过程中面向全体,使每一名的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并能够充分认识自身的价值,在活动中使每一名学生都有收获,体验成功的喜悦,建立健全的评价体系,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2、在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搜集、整理、运用信息的能力;在活动开展中锻炼学生的与人交往的能力、社会实践的能力、抗受挫折的能力;发展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二月份:1.制定学期计划。
2.专题探讨:如何撰写主题案例。
三月份:1.专题探讨:如何上“方法指导课”。
2.完成区级案例撰写工作。
四月份:市、区级说课比赛。
五月份:1.全校性综合实践活动。
2.区级“学生成果、主题活动资料”评优。
六月份:1.观摩市开放活动。
2.总结学期工作。
综合实践活动是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推进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因此必须以素质教育理论为指导,全面贯彻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实行)的有关要求,结合学校发展的特色要求,以综合为特征,以实践为核心,以活动为载体,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深化素质教育,形成学校办学特色。
为此,每位综合实践课老师要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更新教学观念为重点,实现传统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过渡,努力打破学校的封闭性,引导学生综合运用社会、生活和学科知识,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动手动脑的生活实践、社会实践、科学实践活动,加强与现实社会的沟通和联系,让学生及时了解时代的最新信息,紧跟科技迅速发展的步伐;使他们在情感态度、综合知识、实践能力、学会学习等方面得到较大较快的发展,增强学生的探索与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1.通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对社会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
2.了解信息技术、劳动技术、社区服务和探究法的一些常识。
3.使学生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交往协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以及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4.初步掌握参与社会实践与调查的方法、信息资料的搜集、分析与处理的方法和研究探索、实验实证的方法。
5.获得亲身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的经验,塑造完善人格,初步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形成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
6.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主体性判断以及更好地解决问题的素质和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1.构建出“以研究性学习为核心,以信息技术教育为补充与拓展,以劳动与技术教育及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为主要活动形式”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基本模式。
2.充分利用区域内开辟的九个综合实践活动基地,积极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资源,为学生提供综合实践活动的舞台。
3.提供若干综合实践活动备选主题,每位综合实践老师可在其中挑选一个主题或自选主题进行研究。
4.将综合实践活动与开发校本资源、社区资源结合起来,也要与学校的课题研究结合起来,办出学校特色。
5.本学期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与学科课程一样对待,制定每个班级活动的计划,包括长线活动和短线活动,另外劳动与技术课也要求完成全部的教学任务,且每一堂课都有一个相应的教案。
6.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的教案要在学校综合实践活动网站上上传。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主要包括四方面的内容: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劳动技术教育和社会实践。
基于对这门课程要求的思考和课程对四方面内容的规定,课程实施初步安排如下:
3——6年级:
周课时:2课时。
形式:主题活动、社会调查、社会实践、小型课题研究为主。活动侧重:留心周围的一切,善于观察与思考,从生活中产生问题,转化成课题,让学生自己动手采集信息,处理信息,参加社会实践,解决问题。
具体内容:尝试以研究性学习为重点的综合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合作精神,培养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
1、学生自行搞好个人卫生,学会照顾自己,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2、学会使用常用的工具,遇到紧急事情会打求助电话;
4、观察周围的社会,从生活中寻找疑问,产生问题,作为研究课题;
5、通过多种方式搜集信息,尝试与小伙伴合作处理信息,解决问题。
在这个阶段,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自主的、合作的研究活动,从搜集信息,到处理信息,最后分析信息,解决问题,掌握了方法,增强了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丰富了知识,情感、态度、意志品质上都得到了培养。结合我校实际,提供如下备选课题,各班可选择其中一个课题:
主题一:环保小卫士(环境污染情况调查、整治环境的举措与建议)。
主题二:家庭小医生(感冒、中暑、牙疼、红眼病、狗咬等的起因、症状、治疗、预防)。
主题三:小小种植家(菌类、蔬菜、花卉、农作物等与环境)。
主题四:小小发明家(废纸的利用、巧用易拉罐、酒瓶的妙用、碎木块的利用等)。
主题五:电器的利与弊(电视机、电脑、电冰箱、微波炉、复印机等的利与弊)。
(一)“研究性学习”主题内容:
1.亲近周围的自然环境,热爱自然,初步形成自觉保护周围自然的意识和能力。
(1)接触自然,丰富对自然的认识;
(2)欣赏自然世界,发展对自然的热爱情怀;
(3)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理解他人与自己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
(4)知道如何保护和改善自然环境,并身体力行,做保护自然的小卫士。
2.考察周围的社会环境,自觉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增长社会沟通能力,养成初步的服务意识和对社会负责的态度。
(1)认识社会资源,并有效运用;
(2)走入社会,熟悉并遵守社会行为规范;
(3)发展人际交往,养成合作品质,融入集体;
(4)力所能及地参加社区服务活动,体会参与社区服务的意义。
(1)注重个人生活卫生,料理自己的日常起居;
(2)认识各种灾害及危险情境,学会自我保护;
(3)端正劳动态度,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4)认识和了解自己,树立人生理想,积极进取;
4.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初步养成从事探究活动的正确态度。
(1)关注日常生活及周围环境中的问题,激发探究的热情;
(2)考察科学发现的历程,感受并初步养成从事探究活动所必备的精神和品质;
(3)亲身实践,学会使用一些最基本的工具;
(4)尝试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初步掌握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二)“劳动与技术”
1、学校把劳技制作纳入研究课题之中,使制作的内容和作品更具有研究价值,把劳技与研究活动有机整合。三至六年级均须利用研究课时间完成所有劳技课中的作品,并以此作为评定学生研究课成绩的重要依据。
2、对于劳技课中涉及动手制作的技术初步课,教师要加强指导,注重安全教育。
1.综合实践活动长短线活动安排,一学期拟定一个长线活动,一个短线活动即可。另外的时间用于“劳动与技术“的教学上。在长线和短线活动的设计上,应以”研究性学习“的大方向为原则,以学生自主活动为主,要学生感兴趣的有地域特征,学校特色的,要以身边的小问题加以开展。
六年级:1.《家乡风俗》;2.《巧用太阳能》;3.《请勿吸烟》;4.《情系母校》。
(1)开发学校资源。继续武装好以科技教育为特色的各类专用教室和宣传阵地,在已有的“科技创新室”“自然室”“劳动与技术教室”“花圃”的基础上,本学期尽量开出一些新的室场,为学生的综合研究活动和劳动与技术制作提供舞台。
(2)开发社区资源,一是与社区及工厂挂钩,定期带领学生进行参观、考察,如污水处理厂、纯净水厂等,定期组织学生进行采访、调查;二是与青少年校外实践基地挂钩,比如科技城、创业园、环保产业园、白马涧生态园、通安树山、云兰奶业等(本学期主要利用高新区的九大基地进行活动);三是聘请关心学校教育而又有特长的社会各界人士和家长担任我校的校外辅导员,定期指导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技术教育等。在实践过程中,要以综合主题或综合项目的形式将四大指定领域融合在一起实施,使之彼此渗透,形成整合。综合实践活动的课时与学校自主使用的课时结合在一起使用,可以分散安排,也可以集中使用,内容有分有合,灵活掌握。另外,指导老师要充分利用双休日、节假日等时间,利用丰富的校外资源来指导学生以活动小组的形式开展好综合实践活动,期间也可发挥校外辅导员和家长的指导作用,以保证活动的质量和学生的安全。
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老师,其指导任务贯穿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全过程,包括对学生活动主题、项目确定的指导、活动过程中的指导、总结和交流阶段的指导。
(1)在活动的主题、项目的确定阶段,教师应针对学生的文化、科学知识基础及兴趣爱好、学生所处的特定社区背景和自然条件,引导学生确定合理的活动主题、项目。
(2)在活动实施阶段,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资料的搜集。针对学生的实际和相关的课程资源,在活动开始阶段,可以结合实例对学生进行一定的基础训练,帮助学生掌握利用工具书、使用视听媒体、做笔记、进行访谈、对资料做整理和分类等方面的技能。在具体的活动过程中,要指导学生有目的地收集材料,指导学生运用调查、观察、访问、测量等方法;指导学生写好研究日记,及时记载研究情况,真实记录个人体验,为以后进行总结和评价提供依据,引导学生形成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在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开展活动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点拨与督促;要组织灵活多样的交流、研讨活动,促进学生自我教育,帮助他们保持和进一步提高学习积极性;对有特殊困难的小组要进行个别辅导。
在实施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争取家长和社会有关方面的关心、理解和参与,开发对实施综合实践活动有价值的校内外教育资源,为学生开展活动提供良好的条件。还要指导学生注意活动中的安全问题,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防止意外的安全事故发生。
(3)在活动总结阶段,教师应指导学生对活动过程中的资料进行筛选、整理,形成结论,指导学生着重对活动中的体验、认识和收获进行总结和反思。
地进行活动设计、资料搜集、调查、考察、参观、访问、实验、测量、服务、制作、社会宣传、演示、表演、总结、交流、答辩、反思等学习活动。通过学习活动方式的多样化,促进综合实践活动各领域之间的整合。
1.扎实细致落实各位综研老师的行为要求:要理解、尊重、信任学生,要培养学生的各项自控能力,教会学生合理安排时间,做事有序.
2.遵守学校规章制度,不可随意挤占综合实践课。
3.结合一人一课活动,进行综研的研究课展示。
4.研究课在一学期结束后应及时把资料集中上交,且完成详细的长线活动一份或短线活动一份,案例一份。
5.做好研究性学习长线活动资料的搜集工作,并有指导学生研究情况的随笔记录,研究的相关感想、反思等。
6.本学期三——五年级的每位学生都把综合实践活动课收集的相关材料放入《个人成长袋》之中,学期结束后上交。
1、学生的评价。
(1)评价原则:应当重视学习过程、重知识技能的应用、重亲身参与探索、重全员参与。评价与指导相结合,要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评价要激励学生积极进取、勇于创新。
(2)评价主体:教师、学生、家长等。
(3)评价内容:学生的态度、学生的体验、方法和能力、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情况。
(4)评价方法:激励性评价为主、管理性评价为辅;过程性评价为主、结果性评价为辅;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相结合;对书面材料的评价和对口头报告评价相结合。
2、教师的评价。
(1)评价内容:教学准备、教学组织形式、教学环境、学习方式、评价方法等。
3.召开一次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师的工作会议,落实本学期的相关工作,特别是现代化学校的转评工作中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安排问题;。
5.组织部分综合实践老师参加“运城市第一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骨干老师培训工作”。
6.组织部分综合实践老师参加“运城市小学综合实践?安全?主题活动研讨会。
4.组织部分班级深入高新区九大基地进行活动;
5.本月底进行一次综合实践教学工作的检查工作。
2.《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继续进行深入的研究,并进行相关的活动。
3.组织综合实践活动课老师进行案例、论文撰写,并进行评比。
4.在学校进行一次骨干教师展示课的汇报活动,要做好相关教师的准备工作,力争上出水平。
6.组织部分综合实践老师参加“苏州市小学劳技老师课堂展示活动”;
4.上缴相关资料。
指导如何选择主题,到哪里去找问题?怎样把问题变成研究课题?指导制订活动方案,活动方案包括的内容,如要做什么?怎样做?做成什么?可能会出现的问题?指导查阅文献资料,需要哪些资料?可以从哪里找到这些资料?如何整理资料?指导学会社会调查,如确定调查的内容,确定调查的对象,设计调查问卷,发放调查问卷,整理调查数据,可能会出现的问题等。指导学会整理和分析资料,对记录的目的,记录的原则,记录的方法进行辅导。指导选择成果表现形式,有文字类:课题研究论文;有实物类:模型,音像制品,多媒体制品,网页,广告;在选择成果表现形式的原则、方式方面给予指导。指导学生评价自己的表现和研究成果:可以写小论文、活动日记等。
4.指导对学生进行多元化的科学评价。
(二)管理落到实处。
1.细化管理制度。
(1)制订实施计划:全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计划;年段实施计划;班级实施计划。
(2)成立年级研究组,确定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年级负责人、班级负责人。保证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各个环节都落到实处。
(3)建立随堂听课制度,将该课程列入六认真检查和考核的项目。加强对该课程实施的随机检查,努力杜绝随意占用该课的情况发生。
(4)提倡集体备课制度,但不提倡案例共享,每位老师应根据班内实际情况,独立设计特色性方案,积累规范的资料。
(5)制定奖励制度:制定科学的考核奖励办法,教师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质量,作为教师教学业务考核、晋级、职称评定、评选先进的依据之一。对在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中做出成绩的教师,给予表扬和奖励。
2.细化研讨制度:
(1)每学期学校都要开展一次校级综合实践活动观摩活动。面向全校开放,及时作好活动的总结、评价和记录。
(2)年级组两周一次研讨形成制度,每学年每位老师在校内上一节研讨课。
(3)注重规范的积累过程性资料,如:学生活动活动方案、活动日记、学生搜集的资料卡、学生调查表等。
(4)细化学生评价:对学生的评价要注重形成性评价,让学生在课堂观察、开放作业、专题汇报、个案调查、实际操作等评价过程中互相评价,让家长、社会力量参与评价。
一、指导思想:
1、以人为本,尊重个性,发展特长,全面提高。
2、重塑校园文化,提升校本特色,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更新教育教学方式,推进基础教育改革进程。
3、引导学生综合运用社会、生活和学科知识,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动手动脑的生活实践活动,更好地培养学生各方面综合实践的能力,带领学生走入更广阔的社会活动空间,丰富学生的知识和情感等方面的体验。本学期,我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将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指导,以实践为核心,以校本教材为载体,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推进课程改革。
二、总体目标:
1、使学生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形成善于质疑,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积极态度。
2、培养学生自主发现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究能力。
3、培养学生的乐于合作的情感和善于合作的技能。
4、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参与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和主人翁精神。
5、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社会生活和社会环境,增长从事社会活动所需的知识,增强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
7、了解祖国,了解家乡,培养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三、具体措施:
(一)、不断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加强理论在实际中的作用。
1、利用开学初时间,集体学习《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计与实施》,领会新课改理念。
2、集体讨论各年级主题设定的可行性,制定主题研究方案。
3、随时根据活动的开展情况更改活动计划、提出活动过程中问题,集体找出问题的解决方法。
4、任课教师及时认真地记好教学反思,不断累积教学经验,积极撰写教学论文,共同交流,使全体受益。
(二)、加大组内教研力度,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2、积极参加校外的教研活动,及时地将最新的教学理念上传下达,做到有继承、有突破、有创新。
(三)、以全体学生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开展实践探究活动,初步形成我校研究特色。
1、活动以问题和项目为中心,结合学生特点、学校特点、地域特色,将多学科知识整合,将个人与社会整合。
2、教学过程中面向全体,使每一名的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并能够充分认识自身的价值,在活动中使每一名学生都有收获,体验成功的喜悦,建立健全的评价体系,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3、在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搜集、整理、运用信息的能力;在活动开展中锻炼学生的与人交往的能力、社会实践的能力、抗受挫折的能力;发展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四、过程开展。
1、明确活动主题:根据各年级学生的实际,学期初选定好综合实践活动的2个主题。
2、制定活动计划、方案:根据活动主题,认真制定好计划,对于每次活动都要制定详实活动方案,明确目的、内容、方法、步骤、注意事项及预期成果等,做到活动前心中有数。
3、组织活动:教师要根据计划和方案,同学生一起亲历实践并给予学生及时恰当指导以解决实际困难,并注意生成性专题以完善活动内涵。
4、总结反思:帮助学生及时活动总结,积累经验弥补不足,提出建议,展示成果,发展能力。
五、实施保障。
1、教师要进行专业理论学习,提高思想认识和业务水平,为课程的成功实施奠定基础。
2、及时制定各级各类实施计划和方案,做到有的放矢。
3、强调合作: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本身就是一项综合性极强的课程,因而学科之间的合作就显得尤为重要,他不仅是实现课程目标的关键,更是课程实施成功与否的前提,因而本学期我们对此项工作尤为重视,并将之列之工作的重中之重。
4、资源保障:开放校图书馆、实验室、微机室等作为活动基地,以保证综合实践活动课实施的科学性。
5、加强管理:落实课程实施责任制,强化过程管理,确保综合实践活动顺利开展,做到每一次活动全程万无一失,不出事故。
杭州市三墩小学山桥校区作为杭州市三墩小学的一个校区,在综合实践学科的设置上,主要依托三墩小学综合实践学科教研组的工作计划与安排来落实教学工作。同时为了更好地与三墩校区教研组进行教学工作的衔接,我校区也设置了综合实践学科备课组。
我校区综合实践学科主要包括劳动技术、拓展课程。劳动技术由我校数学老师兼任。由于我校各年级班级数有限,在教学的设计和备课资料的准备上是与三墩校区的老师共同合作完成的。拓展课程则是全校老师参与,内容多样,有经典诵读、绘本阅读、思维训练、象棋、小导游等,时间安排在本学期的每周二、五下午进行。
由于综合实践学科的任课教师都为兼职教师,为了提升老师们对本课程的重视程度,我校区备课组将认真落实教学检查工作,开展组内的教研活动。积极组织教师参加三墩小学以及西湖区综合实践评比活动。
1.加强学习,提升新的课程理念。随着综合实践活动的不断深入,观念和课程意识也必须与时俱进,因此要加强学习,明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性质、目的和意义。
2、课前做好充分准备,认真备课、上课,不断提高备课质量,确保每节课的质量。
3.重视学生创新意识的激发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充分利用教材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为学生创造力培养创设时空。
4.加强教学反思,适时写好教后感,为教学案例的撰写积累素材,积累丰富本学科资源。
5.鼓励教师积极参与课题研究,积极参加各类活动及竞赛,使综合实践课教师在课改中不断成长。
综合实践组有两块分项,各组的老师安排以及负责人情况如下:
1.劳动与技术
任教年级
任职教师
三年级各班
金建林
四年级各班
方玉娣 张铝霞
五年级各班
应国建 叶波
六年级各班
章建达
2.拓展课程:
本校的拓展课程,以“学生发展为本”为指导思想,整合学校优质资源,将学生的需求与教师的能力相结合,由基础型课程延伸的学科课程内容和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要的其他学习活动组成,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可选择性课程和主动学习的平台。课程教学由全校老师参与进行。根据年级不同,分别设置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时间安排在每周二、五下午。
以素质教育理论为指导,全面贯彻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有关要求,结合学校科技特色,地方特色,校本特色;以综合为特征,以实践为核心,以活动为载体;以塑造“学校文化”为主线,以探究“校本综合实践活动特色”为目标,贯彻新课程理念,通过让学生主动参与,亲自实践组织各种研究性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形成学校办学特色,三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计划。
1、情感目标:通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对社会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
2、知识目标:了解信息技术、劳动技术、社区服务和研究性学习的一些常识。
3、能力目标:使学生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交往协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以及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4、过程目标:初步掌握参与社会实践与调查的方法、信息资料的搜集、分析与处理的方法和研究探索、实验求证的方法。
5、人格目标:获得亲身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的经验,塑造完善人格,初步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形成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
综合实践活动的总目标是: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推进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
1、构建出“以研究性学习为核心,以信息技术教育为载体,以劳动与技术教育及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为主要活动形式,以非指定领域为拓展”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基本模式。
2、在校内和社区开辟学生综合实践活动基地,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资源,为学生提供活动的舞台。
3、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班级要制订好班级的活动计划,鼓励以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开展活动,记好“成长记录袋”,注意活动过程中资料的积累,期末整理好资料上交教导处。
4、从事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的教师要虚心请教各学科的教师,教导处会通过有效的方式将所有教师的智慧集中起来,对综合实践活动进行协同指导。
5、将综合实践活动与开发校本资源、社区资源、地方特色资源结合起来,也要与学校课题的研究结合起来,办出学校特色。
1、开发综合实践活动的资源。
(1)开发学校资源。一是学校的图书室进一步增添藏书量,并发挥好现有图书的功能,提高图书的流通率,让图书进入班级,建设好班级图书角;二是重视信息技术教育,教会学生围绕主题在网上搜寻资料。三是继续完善以科技、艺体教育为特色的各类专用教室和宣传阵地,四是继承好学校传统活动,办好艺术节、体育节,同时积极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活动,建设好心理咨询室。
(2)开发社区资源。一是探究新坝现有的自然状况,定期带领学生进行参观、考察社区,如治安农业观光区,野生苦瓜茶厂;二是与社区的某些企业挂钩,了解社区经济发展情况,定期组织学生进行采访、调查;三是积极参加社区社会活动;四是继承和发扬社区文化特色,利用社区教育条件建立稳定的综合实践活动基地;五是聘请关心学校教育而又有特长的社会各界人士和家长担任我校的校外辅导员,定期指导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2、安排好综合实践活动的时间。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技术教育等。在实践过程中,要以综合主题或综合项目的形式将四大指定领域融合在一起实施,使之彼此渗透,形成整合。
3、确定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并制定好实施计划。
综合实践活动长短线活动安排,一学期拟定一个长线活动,一个短线活动即可。另外的时间用于非指定领域中的团队活动及学校传统活动的教学上。在长线和短线活动的设计上,应以“研究性学习”的大方向为原则,以学生自主活动为主,要学生感兴趣的有地域特征,学校特色的,要以身边的小问题加以开展。各班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发展的实际,确定好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并围绕主题制定好切实可行的活动计划,以保证活动有序深入地开展。现结合我校科技特色教育及社区文化特色,提供如下备选课题,各班可参考其中一个长线活动的课题,制定好相应的活动计划。
主题一:校园安全
主题二:我是小小急救员
主题三:自制贺卡
主题四:超市购物
主题五:饺子的文化
主题六:多姿多彩的花
一、指导思想:
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从课堂走向社会,从课本走向实践,在活动中逐步养成具有基本的生活,劳动能力,观赏和辨别的能力,同学之间互相间的交往、协作能力,逐步的观察分析,采访、调查等能力,以及能初步掌握对小课题的研究、探索、实验的方法,把在各科中学到的技能,在实践中能综合运用,同时又不断增加知识,拓展视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二、年级基本情况:
五年级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实践能力,因此要逐步培养学生一些探究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能够从生活和学习中挖掘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主题,能够试着和同学展开小组合作学习,在有效的活动中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与创新的潜能。五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培养学生对生活、学习的积极态度,使他们具备一定的交往合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要让他们初步掌握参与社会实践的方法,信息资料的搜集、分析和处理问题的方法以及研究探索的方法;使学生形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成为创新生活的小主人。
三、活动目标:
1、坚持学生的自主选择和主动参与,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面向学生完整的生活领域,为学生提供开放的个性发展空间。引领学生走向现实的社会生活,促进学生与生活的联系,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开放的空间。
3、培养学生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和勇于实践的精神,注重学生在实践性学习活动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使学生超越单一的接受学习,亲身经历实践过程,体验实践活动,实现学习方法的变革。
4、指导学生学习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操作方法,利用网络收集、整理和处理信息,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
本学期,五年级的综合实践活动是按班级为单位开展。各班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发展的实际,确定好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并围绕主题制定好切实可行的活动计划,以保证活动有序深入地开展。现结合我校特色教育和语文书中的资源,提供如下备选课题,各班可选择其中一个课题(班与班之间不要重复),开展相应的活动。
主题一:《净化美化校园》。
认识校园的花草树木,爱护花草树木,进行除草劳动。
主题二:
阳春三月,组织学生爬山,进行我和春天有个约会活动。
主题一:《我是环保小卫士》。
多途径了解并交流环保的意义,针对身边的种种环保问题,想金点子(写倡议书、树标语牌等)。
主题二:我与消防。
了解消防器材的外形、名称和作用,并通过设计宣传标语,写调查报告,让更多的人提高消防知识。
主题一:《祖国在我心中》收看国庆影视,搜集交流祖国发展资料;撰写爱国诗文或编手抄报。
主题二:我为家乡特产做广告。
以教育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南”有关要求和本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计划”指导纲要征求意见稿为指导,结合本年级实际,认真开展综合时间活动,在实施过程中强调“整合”,注重“实践”,突出“开放”,关注“过程”,提倡“民主”,积极进行专题研究,不断提高课程实施水平,促使我校课程改革不断走向深入。
1、坚持学生的自主选择和主动参与,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即主题教育思想。
2、面向学生完整的生活领域,为学生提供开放的.创造空间即综合教育思想。
3、注重对学生的亲身体验与积极实践,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即实践教育思想。
通过前三年的学习和探索,六年级的学生在动手操作,分析整理、合作探究等方面的能力已经有了较大的发展,综合实践能力得到了加大的发展,因此在此基础上,通过一系列活动,在教师的指导下,使全体学生能进一步掌握基本的科研方法,积极主动的获取知识;培养独立探索,合作探究能力以及收集、加工信息的能力;懂得与他人、自然和谐相处,初步形成合作分享的良好的个性品质。在教师的指导下,进一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身心潜能,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发展个性思维、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1、主题活动;
2、民间艺术;
3、做身边的环保小卫士;
4、食物与生活;
5、其他自选内容。
为预防学生在社会综合实践活动途中、活动中出现的意外事故,保障活动有序、顺利、安全进行,以最快的时间进行实施救治,特制定此安全应急预案:
以《学校安全工作条例》为指针,认真落实各项安全措施,教育学生遵守各种安全法律法规,培养引导学生具备一定的自护能力,让活动既突出意义,又安全愉快。
组长:杨丐成。
副组长:刘小平周小锋。
组员:潘箫箫王文成苏安慧章新新杜建芬徐小秋。
徐央央滕李港。
职责:制订本次活动的各种方案,四-六年级班主任做好班级分组及活动管理,处理活动中发生的一切意外事故。有事故在第一时间内立即上报组长。
1.建立安全领导小组,分工负责(各班的安全由班主任负责)。如有带队老师不能处理的意外事故应马上向负责领导汇报,同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如止血、稳定学生情绪、联系车辆和医院等。
负责领导:
2.发生交通事故:由组长、副组长负责总协调,组织报警、迅速拨打“120”和“110”,以及有关上报事宜,以最快的时间进行抢救医治。组员进行现场保护、临时救援,跟班老师控制学生的混乱场面(阻止学生围观)和二次事故现象的发生;班主任老师及时与学生家长进行联系,加强与家长的沟通,稳定家长的情绪。
3.发生意外伤害事故: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发生摔伤等伤害事故时,由组长总协调及有关上报事宜;由副组长负责组织人员现场解救、报警、医疗队的初步医疗工作、严重的送医院治疗;同时控制学生的混乱场面(阻止学生围观)和二次事故现象的发生;随队负责领导协助医务人员进行现场医疗和负责实施后勤保障工作。
4.按规定的时间路线排队乘车回校,带队老师注意车内安全。
5.出发前带班老师点名,到目的地后再次点名,回程前,排队点名后再返回。做到:高高兴兴去,平平安安回校。
1.各年级领导和班主任一起负责统筹协调,安排各班的活动。
2.注意安全、纪律、卫生,特别注意爱护绿化和保护环境,确保活动圆满成功。
3.统一行动,有事及时联络,家长接送地点一律在学校。
4.活动结束后,每天负责人将活动情况上报校长室。
六年级的学生通过上学期的学习、实践,已经在老师、父母及校内、外辅导员的指导下开展了各种各样的活动,如班队活动、雏鹰假日小队活动等。特别是从三年级开始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已经使他们具备了一定的实践能力,掌握了一些基本的探究方法,能通过自主合作确定活动主题、活动方式、组织活动的具体开展,最后形成活动的具体成果。这一切为了学生继续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在活动中,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修养。
2、考察祖国的.地理、人文环境等,增强学生对社会的责任感。
(1)从一物、一人、一事、一地的小侧面认识祖国。
(2)走进祖国大地,增进学生对社会的责任感。
(3)参加社区服务劳动,体会社会服务的艰辛、意义及价值。
3、学习初步的科学研究,培养学生研究问题的能力及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1)实践主体研究的历程,感受探究需有的精神品质。
(2)通过实践,发展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与技巧。
(3)在研究中养成合作意识,学会与他人共享、共同讨论。
综合实践活动是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推进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因此必须以素质教育理论为指导,全面贯彻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实行)的有关要求,结合学校发展的特色要求,以综合为特征,以实践为核心,以活动为载体,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深化素质教育,形成学校办学特色。
为此,每位综合实践课老师要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更新教学观念为重点,实现传统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过渡,努力打破学校的封闭性,引导学生综合运用社会、生活和学科知识,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动手动脑的生活实践、社会实践、科学实践活动,加强与现实社会的沟通和联系,让学生及时了解时代的最新信息,紧跟科技迅速发展的步伐;使他们在情感态度、综合知识、实践能力、学会学习等方面得到较大较快的发展,增强学生的探索与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1、通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对社会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
2、了解信息技术、劳动技术、社区服务和探究法的一些常识。
3、使学生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交往协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以及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4、初步掌握参与社会实践与调查的方法、信息资料的搜集、分析与处理的方法和研究探索、实验实证的方法。
5、获得亲身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的经验,塑造完善人格,初步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形成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
6、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主体性判断以及更好地解决问题的素质和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1、构建出“以研究性学习为核心,以信息技术教育为补充与拓展,以劳动与技术教育及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为主要活动形式”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基本模式。
2、充分利用区域内开辟的九个综合实践活动基地,积极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资源,为学生提供综合实践活动的舞台。
3、提供若干综合实践活动备选主题,每位综合实践老师可在其中挑选一个主题或自选主题进行研究。
4、将综合实践活动与开发校本资源、社区资源结合起来,也要与学校的课题研究结合起来,办出学校特色。
5、本学期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与学科课程一样对待,制定每个班级活动的计划,包括长线活动和短线活动,另外劳动与技术课也要求完成全部的教学任务,且每一堂课都有一个相应的教案。
6、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的教案要在学校综合实践活动网站上上传。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主要包括四方面的`内容: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劳动技术教育和社会实践。
基于对这门课程要求的思考和课程对四方面内容的规定,课程实施初步安排如下:
3——6年级:
周课时:2课时。
形式:主题活动、社会调查、社会实践、小型课题研究为主。
活动侧重:留心周围的一切,善于观察与思考,从生活中产生问题,转化成课题,让学生自己动手采集信息,处理信息,参加社会实践,解决问题。
具体内容:尝试以研究性学习为重点的综合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合作精神,培养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
1、学生自行搞好个人卫生,学会照顾自己,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2、学会使用常用的工具,遇到紧急事情会打求助电话;
4、观察周围的社会,从生活中寻找疑问,产生问题,作为研究课题;
5、通过多种方式搜集信息,尝试与小伙伴合作处理信息,解决问题。
在这个阶段,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自主的、合作的研究活动,从搜集信息,到处理信息,最后分析信息,解决问题,掌握了方法,增强了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丰富了知识,情感、态度、意志品质上都得到了培养。结合我校实际,提供如下备选课题,各班可选择其中一个课题:
主题一:环保小卫士(环境污染情况调查、整治环境的举措与建议)。
主题二:家庭小医生(感冒、中暑、牙疼、红眼病、狗咬等的起因、症状、治疗、预防)。
主题三:小小种植家(菌类、蔬菜、花卉、农作物等与环境)。
主题四:小小发明家(废纸的利用、巧用易拉罐、酒瓶的妙用、碎木块的利用等)。
主题五:电器的利与弊(电视机、电脑、电冰箱、微波炉、复印机等的利与弊)。
(一)“研究性学习”主题内容:
1、亲近周围的自然环境,热爱自然,初步形成自觉保护周围自然的意识和能力。
(1)接触自然,丰富对自然的认识;
(2)欣赏自然世界,发展对自然的热爱情怀;
(3)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理解他人与自己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
(4)知道如何保护和改善自然环境,并身体力行,做保护自然的小卫士。
2、考察周围的社会环境,自觉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增长社会沟通能力,养成初步的服务意识和对社会负责的态度。
(1)认识社会资源,并有效运用;
(2)走入社会,熟悉并遵守社会行为规范;
(3)发展人际交往,养成合作品质,融入集体;
(4)力所能及地参加社区服务活动,体会参与社区服务的意义。
(1)注重个人生活卫生,料理自己的日常起居;
(2)认识各种灾害及危险情境,学会自我保护;
(3)端正劳动态度,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4)认识和了解自己,树立人生理想,积极进取;
4、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初步养成从事探究活动的正确态度。
(1)关注日常生活及周围环境中的问题,激发探究的热情;
(2)考察科学发现的历程,感受并初步养成从事探究活动所必备的精神和品质;
(3)亲身实践,学会使用一些最基本的工具;
(4)尝试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初步掌握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二)“劳动与技术”
1、学校把劳技制作纳入研究课题之中,使制作的内容和作品更具有研究价值,把劳技与研究活动有机整合。三至六年级均须利用研究课时间完成所有劳技课中的作品,并以此作为评定学生研究课成绩的重要依据。
2、对于劳技课中涉及动手制作的技术初步课,教师要加强指导,注重安全教育。
1、综合实践活动长短线活动安排,一学期拟定一个长线活动,一个短线活动即可。另外的时间用于“劳动与技术“的教学上。在长线和短线活动的设计上,应以”研究性学习“的大方向为原则,以学生自主活动为主,要学生感兴趣的有地域特征,学校特色的,要以身边的小问题加以开展。
三年级:
1、《巧用压岁钱》;
2、《纸和我们的生活》;
3、《千变万化的天气》;
4、《保护我们的眼睛》;
5、《小小收藏家》;
6、《游戏有规则》;
7、《可爱卡通打比拼》;
8、《环保节日知多少》。
四年级:
1、《春天来了》;
2、《玩出精彩世界》;
3、《绿色食品》;
4、《奥运——冲冲冲》;
5、《安全问题》;
6、《和公共设施交朋友》;
7《声音的秘密》;
8《走进电的世界》。
五年级:
1、《我家的小绿化》;
2、自我形象设计》;
3、《无土栽培》;
4、《我是社区的小主人》;
5、《小学生生日消费》;
6、《千资百态的桥》;
7、《我来做导游》;
8、《钱币奇趣》;
9、《我与消防》。
六年级:
1、《家乡风俗》;
2、《巧用太阳能》;
3、《请勿吸烟》;
4、《情系母校》。
(1)开发学校资源。继续武装好以科技教育为特色的各类专用教室和宣传阵地,在已有的“科技创新室”“自然室”“劳动与技术教室”“花圃”的基础上,本学期尽量开出一些新的室场,为学生的综合研究活动和劳动与技术制作提供舞台。
(2)开发社区资源,一是与社区及工厂挂钩,定期带领学生进行参观、考察,如污水处理厂、纯净水厂等,定期组织学生进行采访、调查;二是与青少年校外实践基地挂钩,比如科技城、创业园、环保产业园、白马涧生态园、通安树山、云兰奶业等(本学期主要利用高新区的九大基地进行活动);三是聘请关心学校教育而又有特长的社会各界人士和家长担任我校的校外辅导员,定期指导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技术教育等。在实践过程中,要以综合主题或综合项目的形式将四大指定领域融合在一起实施,使之彼此渗透,形成整合。综合实践活动的课时与学校自主使用的课时结合在一起使用,可以分散安排,也可以集中使用,内容有分有合,灵活掌握。另外,指导老师要充分利用双休日、节假日等时间,利用丰富的校外资源来指导学生以活动小组的形式开展好综合实践活动,期间也可发挥校外辅导员和家长的指导作用,以保证活动的质量和学生的安全。
主题一:环保小卫士;
主题二:小小发明家;
主题三:小小种植家;
主题四:家庭小医生;
主题五:电器的利与弊;
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老师,其指导任务贯穿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全过程,包括对学生活动主题、项目确定的指导、活动过程中的指导、总结和交流阶段的指导。
(1)在活动的主题、项目的确定阶段,教师应针对学生的文化、科学知识基础及兴趣爱好、学生所处的特定社区背景和自然条件,引导学生确定合理的活动主题、项目。
(2)在活动实施阶段,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资料的搜集。针对学生的实际和相关的课程资源,在活动开始阶段,可以结合实例对学生进行一定的基础训练,帮助学生掌握利用工具书、使用视听媒体、做笔记、进行访谈、对资料做整理和分类等方面的技能。在具体的活动过程中,要指导学生有目的地收集材料,指导学生运用调查、观察、访问、测量等方法;指导学生写好研究日记,及时记载研究情况,真实记录个人体验,为以后进行总结和评价提供依据,引导学生形成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在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开展活动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点拨与督促;要组织灵活多样的交流、研讨活动,促进学生自我教育,帮助他们保持和进一步提高学习积极性;对有特殊困难的小组要进行个别辅导。
在实施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争取家长和社会有关方面的关心、理解和参与,开发对实施综合实践活动有价值的校内外教育资源,为学生开展活动提供良好的条件。还要指导学生注意活动中的安全问题,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防止意外的安全事故发生。
(3)在活动总结阶段,教师应指导学生对活动过程中的资料进行筛选、整理,形成结论,指导学生着重对活动中的体验、认识和收获进行总结和反思。
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要倡导学生学习方式的多样化,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在每一项活动主题的实施过程中,要求学生尽可能多地进行活动设计、资料搜集、调查、考察、参观、访问、实验、测量、服务、制作、社会宣传、演示、表演、总结、交流、答辩、反思等学习活动。通过学习活动方式的多样化,促进综合实践活动各领域之间的整合。
2、遵守学校规章制度,不可随意挤占综合实践课。
3、结合一人一课活动,进行综研的研究课展示。
4、研究课在一学期结束后应及时把资料集中上交,且完成详细的长线活动一份或短线活动一份,案例一份。
5、做好研究性学习长线活动资料的搜集工作,并有指导学生研究情况的随笔记录,研究的相关感想、反思等。
6、本学期三——五年级的每位学生都把综合实践活动课收集的相关材料放入《个人成长袋》之中,学期结束后上交。
1、学生的评价。
(1)评价原则:应当重视学习过程、重知识技能的应用、重亲身参与探索、重全员参与。评价与指导相结合,要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评价要激励学生积极进取、勇于创新。
(2)评价主体:教师、学生、家长等。
(3)评价内容:学生的态度、学生的体验、方法和能力、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情况。
(4)评价方法:激励性评价为主、管理性评价为辅;过程性评价为主、结果性评价为辅;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相结合;对书面材料的评价和对口头报告评价相结合。
2、教师的评价。
(1)评价内容:教学准备、教学组织形式、教学环境、学习方式、评价方法等。
(2)评价方法:整体评价与分段评价相结合;自我评价与学生评价相结合;文件分析、实地考察、课堂观察、问卷、访谈等。
3、召开一次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师的工作会议,落实本学期的相关工作,特别是现代化学校的转评工作中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安排问题;。
6、组织部分综合实践老师参加“苏州市小学综合实践?安全?主题活动研讨会”(昆山市实验小学,3月26—30日)。
4、组织部分班级深入高新区九大基地进行活动;
5、本月底进行一次综合实践教学工作的检查工作。
2、《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继续进行深入的研究,并进行相关的活动。
3、组织综合实践活动课老师进行案例、论文撰写,并进行评比。
4、在学校进行一次骨干教师展示课的汇报活动,要做好相关教师的准备工作,力争上出水平。
2、协助区教研室进行全区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师的培训工作;3、征集评比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论文、案例、主题活动方案等4、上缴相关资料。5、完成学校的综合实践活动教师的考核工作。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们将以本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计划”的有关要求,结合本年级实际,认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以学生的直接经验或体验为基础,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兴趣、爱好与特长,发挥学生主人翁的意识,在活动中展示个性和才华。以“实践、开放、自主”为主线,使学生通过综合性、开放性的实践,获得积极的、全面的发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活动目标:
1、亲近周围的自然环境,热爱自然,了解绿色植物对环境的保护作用,学会种植一种植物的方法,为学校提供一株花苗或一棵树苗,美化校园环境,逐步形成自觉保护周围自然环境的意识和初步能力。
2、了解母亲的辛劳,在母亲节期间为母亲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培养学生孝敬长辈的优良品质。
3、关注文明、卫生的校园环境建设,通过调查,知道校园浪费的现象与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培养良好的卫生的习惯,形成自觉保护校园环境的意识,积极投身于校园文化建设之中,为校园文化建设出一份力。
三、活动安排:
三月份:万紫千红总是春。
1、发动学生在家前屋后种花植树,美化周边环境。
四月份:亲近自然。
1、春游:欣赏家乡的自然风光,陶冶学生情操。
五月份:感恩母亲。
2、参加学校举办的征文、演讲活动,推荐优秀作品报县参赛。
六月份:学校是我家,爱护靠大家。
1、开展“清理一处杂草,拾起一张废纸,清除一处墨迹”活动,净化校园环境。
2、从我做起,不吃零食,不乱扔废纸,不随意涂抹墙壁,不踩塌花草。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实践性的综合课程;我们将始终着眼于发展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素质,开发人的潜能,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和谐的、充分的发展为宗旨。以活动为主要形式,以实践为主要环节,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做”、“考察”、“实验”、“探究”、“设计”、“制作”、“想象”、“反思”、“体验”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进而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总之,通过各种途径和有效的实践方法,学生真正得到综合素质的提高,使新课程健康、快步的发展。
1、通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对社会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
2、了解信息技术、劳动技术、社区服务和探究活动的一些常识;
5、得亲身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的经验,塑造完美人格,初步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成为创造新生活的小主人。形成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
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实践能力,初步掌握了一些探究问题的方法,能在老师的指导下,自主确定单元活动的主题、活动的方式,在活动具体开展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成果或作品。
根据综合实践活动课课程内容的多样性,这一课程形态的目标特点及我校实际情况,综合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好。主要围绕“爱我祖国,爱我家乡,爱我社区”这一主题开展综合活动课程,并恰当处理好新生成的目标和新的主题。
1、学生通过对周围环境的考察、调查、访问等认识人与环境的密切关系,增进学生对自然的了解与认识,增强关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思想意识和能力。
(1)、走进自然,增进对自然的了解与认识,理解人与自然的内在联系。
(2)、关心自然环境,自主探究自然问题,具有环保意识;
(3)、参与环境保护的活动,增强环境保护能力。
2、主动积极地参与社会活动和社区服务,增进对社会的了解与认识,增强社会实践能力,旨在培养学生的公共意识和爱心并形成社会责任感和义务感。
(1)、走入社会,增进对社会的了解与认识,理解个体与社会的关系;
(3)、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养成社会交往能力,学会与他人共同生活、工作;
(4)、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具有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对社会负责的态度。
3、学生了解社会上的许多职业分工,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和劳动技术,具有自我认识能力,养成负责的生活态度。
(1)、反省自我,增进自我认识,确立自信,树立人生理想,积极进取。
(2)、掌握基本生活技能,学会适应社会生活,养成负责的生活态度;
(3)、了解与认识现代生产和劳动技术,端正劳动态度,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4、发展主动获得知识和信息的能力,养成主动获得信息的学习习惯和主动探究的态度,发展信息素养、探究能力和创造精神。
(1)、学会自主提出问题、制定获得方案,并组织实施;
(2)、形成自主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4)、养成主动探究的习惯,形成问题意识,发展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5、认识家乡,通过对家乡地理、人文、风情、民俗、土特产、工农业生产等方面的调查,学生对家乡的基本情况有一个大概的了解。
1、以融合的方式设计和实施四大指定领域
根据地方和学校的课程资源,以研究性学习为主线,用综合主题或综合项目的形式将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四者融合在一起实施,使四大领域的内容彼此渗透,达到理想的整合状态。
2、把信息技术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和实施过程有机整合起来。
在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中,积极运用网络技术等信息技术手段,为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开辟空间,以拓展综合实践活动的时空范围,提升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水平。
3、整合校内课程与校外课程
4、多种多样的组织形式
综合实践活动课可以采取多种多样的组织形式,包括个人独立探究的方式、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班级合作探究的方式、跨班级与跨年级合作探究的方式等。
1.方案卡与评价表展示
2.举行一次现场展示会,评选“先进小组”
3.项目作业展示
4.手工制作资料收集展示
5.撰写总结论文反思心得并交流
一、指导思想:
以学生的生活为核心,以观察、访问、探索、调查、试验等实践活动为主要形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引导他们学习简单的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进行社会实践的能力和必要的生活技能。
二、课程目标:
1、通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对社会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
2、了解信息技术、劳动技术、社区服务和探究法的一些常识。
3、使学生具有基本的社会考察能力、交往协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以及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4、初步掌握参与社会实践与调查的方法、信息资料的搜集、分析与处理的方法和研究探索、实验验证的方法。
转载自 FANWEN.chazIdIAN.Com
5、获得亲身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的经验,塑造完善人格,初步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形成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
三、主要工作任务:
1、构建出“以研究性学习为核心,以信息技术教育为补充与拓展,以劳动与技术教育及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为主要活动形式”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基本模式。
2、在校内和社区开辟学生综合实践活动基地,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资源,为学生提供活动的舞台。
3、提供综合实践活动备选主题及活动范围,每个班选择一个课题进行研究,注意活动过程中资料的积累,期末整理好资料上交。
四、具体要求:
五、研究内容:
(一)、活动主题:甘甜的自来水。
(二)、活动主题:安全自护我能行。
通过以上活动拟达到:
1、引导学生学会与老师、同学共同生活、热爱集体。
2、具有主动探索身边环境的兴趣,并努力的想出办法去研究。(通过活动使他们获得生活的知识以及得到他人理解、友谊的技能)。
3、结合“小公民道德建设”活动,教育学生学会有责任感的生活。(诚实待人、对待自己的错误、失败、挫折的办法、策略,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独立、自理的生活。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miekuo.com/fanwendaquan/qitafanwen/9487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