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成就离不开精神支撑。我国科技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是一代又一代矢志报国的科学家前赴后继、接续奋斗的结果。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弘扬科学家精神演讲稿范文精选的内容,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借鉴或帮助。
尊敬的各位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我是XX,非常荣幸能够在主题党日和大家一起交流学习,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于敏: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
我最敬佩的科学家是著名核物理学家、“两弹一星”元勋于敏院士,他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是我国核武器理论研究和国防高技术发展的杰出领军人物之一,为氢弹突破做出了重大贡献,也被人称为中国“氢弹之父”。在2014年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19年获得“共和国勋章”,因病于2019年1月16日逝世,享年93岁。
关于于敏院士,一些关注军事的同学,可能会了解他对于核武器研究的贡献,其它同学可能也知道去年的献礼剧《功勋》,有一个单元讲述了于敏院士的事迹。
于敏院士是一位学术功底深厚且严谨务实的科学家,值得我们敬佩的地方有很多,其中他的三种品质特别打动我,第一就是他对于科学真理的不懈追求。研究氢弹首先就会面临一个必须回答的问题,氢弹是什么材料做成的?一开始大家认为会用到氚氚反应(氚是氢的同位素)。这是根据美国的《现代物理评论》的数据“氚氚反应截面的理论值是15巴”,这是本权威杂志,应当十分可靠。不过氚材料太贵,实验验证需要投入几亿人民币。但是于敏先生参与工作后,立即用公式严格证明了所有轻核反应的截面均‘绝对’不可能超过5巴,即现代物理评论的数据一定是假的。后来事实证明于敏院士的结论是正确的,避免了一次大浪费。这种不惧权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第二是他科研攻关时唯物辩证的思维,他善于将哲学思维运用到研究工作,他坚持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哲学观点,将核武器研制所涉及的理论物理、计算物理和实验物理问题紧密联系起来。他经常深入到工程设计、生产加工、测试技术和试验实施的各个环节中,要求各方面的专家互相沟通,紧密配合,减少失误。提出“要善于从宏观驾驭微观”,从战略高度、宏观需求、工作全局的实际出发,综合把握各个局部和微观层面,共同服务于宏观和整体目标的实现,也非常值得我们敬佩。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就是他为国为民奉献的爱国精神,于敏先生一开始其实不是研究氢弹的,1961年钱三强先生向于敏传达让他领导氢弹理论的预先研究,当时于敏院士已在国内原子核理论研究领域耕耘了十年。原子弹和氢弹虽然都是核武器,但一个属于核裂变,一个属于核聚变,是两个不同的研究领域。为了国家的最高利益,于敏毅然决然地从研究原子核转向研究氢弹原理。而这实际上是于敏先生第二次调整方向了。他说:“爱国主义压过兴趣,我过去学的东西都可以抛掉,一定全力以赴把氢弹搞出来!”自此于敏的名字就在原子核理论界,乃至整个物理学界“蒸发”了,他将自己的人生挖出了一个空白,来填充祖国需要的空白,多年后,于敏回忆称:“一个人的名字,早晚是要没有的,能把微薄的力量融进祖国的强盛之中,便足以自慰了”。从突破原子弹到突破氢弹,美国人用了7年零4个月,英国用了4年零7个月,苏联用了4年,法国用了8年零6个月,而我国只用了2年零8个月,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了从原子弹到氢弹的跨越,令世界震惊。中国的氢弹从无到有,完全是自主化产物,是最地道的中国制造,于敏用他默默无闻的付出,换来了中国在世界上的“一鸣惊人”。
其实不止于敏,所有为核武器事业发展做出卓越贡献的科学家,都值得我们学习。他们身上,彰显着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协同精神,以及最重要的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这种科学家精神是启迪和激励我们再攀高峰的宝贵精神财富。
我的演讲完毕,非常感谢大家的倾听!
各位老师、同学们:
早上好!我是高三12班XX,我今天演讲的主题是“弘扬科学家精神,做时代逐梦人”。
在当今时代,科学家精神是推动科学进步和社会发展的核心动力。这种精神体现在对科学的深刻热爱、对未知的勇敢探索、面对困难的坚持不懈以及为了人类福祉的无私奉献上。在众多杰出科学家中,屠呦呦和钟南山的事迹尤为典型,他们不仅在科研中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在遇到挫折和问题时也展现了解决问题的智慧和坚持不懈的精神。
屠呦呦最辉煌的研究成果,是发现了青蒿素这一治疗疟疾的药物。这一发现的背后,是屠呦呦和她的团队经历了无数次的实验失败和科研挑战而取得的。在最初的研究阶段,屠呦呦团队面对的最大挑战是如何从中医古籍中寻找到治疗疟疾的线索。通过深入研究古籍《周易》和《本草纲目》,屠呦呦发现了青蒿可以用来治疗间日疟的记载。但是,如何从青蒿中提取有效成分成为了一个巨大挑战。经过无数次的实验,屠呦呦发现传统的提取方法无法有效保留青蒿中的活性成分。最终,通过改变提取方法,使用乙醚低温萃取而非高温提取,她的团队成功从青蒿中提取出了青蒿素。这一发现有效地解决了疟疾治疗中的巨大难题,为全球抗疟疾斗争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2020年底,新冠病毒疫情爆发。尽管已是高龄,钟南山再次站在了抗疫前线。疫情初期,关于新冠病毒的许多特性不明,防控和治疗都面临巨大挑战。钟南山院士迅速组织专家团队,参与疫情研究和防控策略的制定。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刻,钟南山凭借其专业判断,明确提出了“人传人”的警告,并强调了疫情防控的紧迫性。这一准确判断,为政府采取更有力的防控措施提供了科学依据。面对医疗资源紧张、医护人员压力巨大等问题,钟南山多方呼吁,积极协调资源,推动了重症患者救治工作的开展。在抗击新冠的过程中,钟南山还积极参与国际交流,与全球医学专家共享中国的抗疫经验,为全球疫情防控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钟南山在抗击非典和新冠疫情中所遇到的挑战是前所未有的,但他以科学的态度和方法,勇于面对疫情,及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他的行动速度快、决策准确,为疫情的控制赢得了宝贵时间。更重要的是,钟南山展现出了科学家的责任感和人文关怀。面对生命威胁,他从未退缩,始终站在抗疫最前线。他的坚持不仅是对自身职责的忠实履行,也是对生命的尊重和救助。
钟南山院士的事迹充分体现了科学家精神的真谛——在科学探索和社会服务中坚持不懈,勇于创新,永不放弃。他用自己的行动告诉我们,面对挑战,科学家精神是我们最宝贵的财富。通过弘扬这种精神,我们能更好地面对未来的挑战,为人类的福祉做出更大的贡献。
屠呦呦和钟南山的事迹向我们展示了科学家面对困难和挑战时的坚持和锲而不舍的精神。他们的成功不仅基于对科学的深厚热爱和不懈追求,更在于他们面对问题时的勇于探索和创新解决问题的能力。正是这种科学家精神,促进了科学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
科学家精神不仅仅是科研领域的专属,它同样适用于我们高中生的学习和生活。我们AP项目部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挑战和困难,比如难以理解的数学概念、繁重且杂多的学习任务、考试的压力等。在面对这些困难时,我们应该像科学家一样,不畏惧未知,勇于探索和尝试。通过不断的努力和实践,我们可以逐步克服学习上的困难,甚至发现新的兴趣和激情。同时在科学研究中,成功往往是属于那些经得起失败考验、持之以恒的人。因此,我们在学习中也要保持坚韧不拔的精神,即使面对失败和挫折,也不能轻言放弃,应坚持不懈地努力,直到最终达到目标。
谢谢大家!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miekuo.com/fanwendaquan/qitafanwen/9450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