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其他范文

家长参与教育感悟(热门16篇)

家长参与教育感悟(热门16篇)



通过感悟,我们可以跳出现实的束缚,从更高的角度审视问题,提升自己的思维层次。怎样提高感悟的质量?我们可以将感悟写下来,进行整理和总结。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下面这些关于学习感悟的文字,或许能够给你的学习带来一些新的灵感。

家长参与教育感悟篇一

昨天,我检查xx背诵课文,一篇课文背了两个星期了,竟然还没背会。我又他留了一节课,还是没背会。

他基础不太好,七年级时他很自卑,学习兴趣很低,整天趴桌子上也不动,也没有同学和他玩。但在七年级一次检查中我发现他背课文挺快的,于是在班里大力表扬了他。可能已经很久没有听到表扬了,他兴奋而又腼腆。其他同学可能从没有听过老师表扬他,都吃惊而又意外的看看我,又看看他;看看他,又看看我。

从那以后,只要有背诵的内容,我就有意识地找他。每次,他都不负众望,慢慢的他学习劲头大了。同学们也改变了对他的态度,他的朋友也渐渐多了。

可这学期,他却有明显的变化,学习时蔫了吧唧的,明显不学了。这不,连他最擅长的背诵课文也不干了。

放学时,我就对他说,下午继续背,直至背会为止。结果,下午他就不来了。

我打电话,请他爷爷到学校,给他说了相关情况。他爷爷表示回去做做他的思想工作。

今天,xx妈妈竟然打电话说他儿子小性,好生气,学不会嫌难看,不想上学了。作业做不做,学不学让老师不要管了,说xx也不打算上高中,学习好坏无所谓。让他再上两个月,下学期就不上了。我给xx的妈妈讲了半天的道理,她也没听进去,只是袒护儿子。最后,第一次我对家长说话没有客气:“我终于找到你儿子不学习的原因了,有你这个妈妈这种态度,儿子是不会学习的。只要进这个班,老师就不会不问的。现在他不愿受一点委屈,走出校门,受委屈的时候在后面呢。”她终于意识到自己的目的是达不到,于是挂了电话。

今天,这个特殊的电话,让我半天无语。“有这样的妈妈,我也是醉了。”在一旁做作业的儿子来了一句。

家长参与教育感悟篇二

踏上工作岗位七年有余,期间一直担任班主任,一直认为:一个班主任都是带两个班,一个学生班,一个家长班。学生班中,我们负责教学教研;家长班中,我们负责沟通交流。也许有的老师沉浸在与学生相处的幸福的同时,却头疼与家长打交道。其实,家长是我们施教道路上最好的朋友、最亲密的战友,在我看来,这种关系犹如恋人一般。

一般恋人之间的相处都要经历四个阶段:共存期、反依赖期、独立期、共生期。如果二人都用心珍惜、用爱呵护这份情缘,相互理解、相互包容、真诚沟通,结果自然是功德圆满修得正果,可很多对情侣会在第二三阶段出现问题,沟通障碍、误解不断,最终一拍两散、分道扬镳。延伸到教师和家长的关系,我想大概也有以下四个阶段。

一、初探期。

新学期,新的班级、新的教师、新的孩子、新的家长,孩子的成长环境不同,家长的教育理念不同,教师的带班风格不同。家长们对班级教师都会有一种陌生感、好奇感:这个老师的师德师风怎样?教学水平怎样?对孩子是否有足够的耐心?甚至是这个老师会不会体罚孩子?同样的,老师心中也会这样思考:带班我要打造什么样的风格?家长最关心的是哪些方面?在家园配合方面我要采用哪些形式?如此等等。

其实,这个时期老师和家长都在相互试探,双方的教育理念、态度方法、对幼儿评价是否一致?这也是形成良好家园关系的关键时期。老师和家长有一个很重要的纽带——孩子,因为彼此的教育目的都是一样的。作为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各种机会去了解孩子,尽可能最快地记住每个孩子的名字,了解他们的成长背景、心理规律、性格特点、优点不足,因材施教帮助孩子成长,主动与家长电话、当面沟通、家访,当然,这不是例行公事的作秀,而是真心关爱孩子的成长,这样也很容易拉近与家长的关系。同样,作为家长,主动与老师交流孩子情况,积极配合班级工作,作为老师心里也是暖暖的。

在初探期,老师与家长之间逐渐有了基本的了解,建立了初步的亲密,好的.开始就是成功的一半。

二、甜蜜期。

随着接触的不断深入,老师与家长的感情日益深厚,此时进入甜蜜期。这个时候,孩子对老师无比崇拜,不管何时何地都要炫耀老师的好,因此家长对教师也是充分信任,对幼儿园、班级活动也是全力支持、热心参与,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也是陡然提升,双方打得火热、好不热闹,彼此之间仿佛亲密无间的好朋友。

三、磨合期。

试探不是长久的,甜蜜不是永远的,渐渐地,二者之间又会进入第三阶段——磨合期。

每个班级都会有几十个孩子,背后又有几十位甚至上百位家长,每个人的思想观念、教育理念都不尽相同,一人难称百人心,教育不是剪子包袱锤,不是平均主义。拿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有的家长认为幼儿园阶段就应该学习拼音、算数、英语,否则将来上小学跟不上怎么办?我可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而有的家长会想:幼儿园就是玩,吃好喝好玩好就行了,我现在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赚钱,哪有时间陪孩子?还有,关于幼儿阅读,有的家长会说:“连拼音都不认识,大字更是不识一个,咋看书呀?再说了,现在读了也记不住的。”如此等等。面对这些对于教育的错误理解,作为教师一定要有自己的坚定信念与信仰,始终坚持正确的教育理念,并且多加学习家教知识,充分灵活利用班级通讯录、家长会、节日联欢等机会普及科学教育理念,晓之以情,动之以理,最大限度争取家长们的理解与支持,观念有分歧不怕,关键在于如何化解,最终达到一致。

人与人相处,难免会有误会与摩擦,教师与家长也是如此。当产生误解时,不要相互埋怨,不要喋喋不休,更不要相互攻击,以最真诚的态度去换位思考,以最柔和的态度去交流沟通,尊重是最大的前提,理解是最好的钥匙。作为教师,家长指出自己工作中的失误时,第一反应不应该是“这个家长事儿真多”,而是应该虔诚地反思自己,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争取把工作做得更加出色。作为家长,当不理解教师的教育理念时,也要多加考虑:自己在家教方面是不是真的存在问题?可以从何做起加以改善?将心比心,注重沟通,同样的内容,沟通方式与语气不同,也将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

四、共存期。

经历了初期的了解、甜蜜的相处、短暂的磨合,教师与家长之间已经建立了一种稳定牢固的关系,大家在一起都会找到一种家的感觉。班级文化越来越丰富,气氛越来越和谐,相处越来越融洽。这时的彼此都只有一个目标——让孩子更加健康快乐地成长!

爱情是一场伟大的修行,教育是一项伟大的事业。恋爱中的人都渴望终成眷属,教育者都是孩子成长道路上的陪伴者、参与者。恋爱是两个人的事情,需要共同经营。教育过程中,家长和教师是两大主体,关系处理好了,便会成就一场“不分手的恋爱”,充满甜蜜与幸福,而这最大的受益者就是我们的“红娘”——孩子。

家长参与教育感悟篇三

新入园的幼儿哭闹、情绪不稳定是普遍存在的,家长的这种焦虑心情也是难免的。但我们用自己的真心、爱心和细心,换来了让家长放心、称心和安心,相信只要我们用爱心设身处地地去理解和关心幼儿、教育幼儿,孩子们会很快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出现在我们面前的将是一张张活泼可爱、天真烂漫的笑脸。

那么如何减轻幼儿与家长的焦虑心情,帮助他们共同度过这个焦虑期呢?本学期,我们采取以下措施:。

一、减轻婴幼儿的焦虑。

1、把爱送到孩子家中。

由于家长的焦虑直接受着婴幼儿焦虑的影响。因此要减轻家长的焦虑的首要工作就是通过各种方法、途径减轻婴幼儿入园的焦虑。

2、用爱打动幼儿,改变他们的不安心理爱是幼儿精神需要中最珍贵的部分,爱能使幼儿获得安全感、满足感。

3、创设温馨、家庭化的环境。

在我们托班的活动室里,我们根据2-3岁婴幼儿的年龄特点,将环境布置成温馨、随意、自由的小家庭式的氛围。我们为幼儿每人准备了一只小抽屉、一张小床和一些情景性的活动区域。当孩子们将家里带来的衣裤、玩具放入小抽屉时,他们会觉得这是自己的小天地。教室里搭的娃娃家,有小桌子、小凳子、仿真的各种食品,很有点家的味道,孩子们感到了熟悉和亲切,而不再害怕了。这各式各样的玩具吸引了每一个孩子,孩子们只要一进来就会情不自禁地各自奔向自己的所爱,这个玩腻了玩那一个,还有小朋友可以一块玩儿,够小家伙们自己折腾一阵子呢。另外,再加上老师组织的讲故事、做游戏等活动,这样,孩子们的一天过得很丰富了。就能比较快的度过这个心理的断乳期,逐渐溶入到集体中。

4、适度宣泄、适度肯定、适度满足每年我们托班总有几位特别的孩子,由于他们情绪上的极度不稳定,家长们也显得特别紧张、焦虑。对于这样的孩子,我们用适度宣泄、适度肯定、适度满足的方法来帮助孩子适应集体的生活。

(1)、适度宣泄适度宣泄既让幼儿适度发一些脾气、哭闹,以满足他对亲人的依恋。

(2)、适度肯定适度肯定就是教师对幼儿所获得的点滴进步给予及时的肯定与鼓励。

(3)、适度满足适度满足既对幼儿合理的要求给予适当的满足。

二、减轻家长的焦虑。

1、家长参与活动、亲身体验。

2、全面、细致地汇报婴幼儿在园情况。

(1)、教师与家长面对面的交谈。

(2)公开幼儿园电话。

(3)设计、填写《婴幼儿生活活动情况记录表》和《宝宝成长档案》。

(4)播放幼儿活动录像。

家长参与教育感悟篇四

20xx年寒假儿童关爱服务活动以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为主线,抓住法律颁布实施的有利契机,利用春节寒假阖家团圆的美好时光,深入开展以思想引领、家教指导、安全保护、慰问帮扶为主要内容的关爱服务活动。

《家庭教育促进法》的施行,明确了未成年人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负责实施家庭教育,不仅需尽家庭教育之责,还需正确地尽责,依法带娃,一个家庭最大的家产是子女,教育好孩子才是每个父母一生中最重要的事业。

我们都知道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为了孩子能够健康成长,我们必须和老师统一战线,信任、配合、支持老师。

人无完人,每个孩子都会犯错,犯错不可怕,可怕的是父母对待孩子犯错的错误方式。如果孩子犯错,得不到包容与接纳,只有批评与指责,他们在未来更难以坦诚地面对自己的过错,更倾向于隐瞒过错。同样,过度的`娇惯,放纵更是会害了孩子,不要用各种借口帮孩子逃避错误,孩子除了需要正确引导,也需要在错误中成长。

家长的有效陪伴,才是对孩子成长最大的支持。《家庭教育促进法》的出台将家事上升为了国事足可以看出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家校的配合是做好家庭教育的关键。

相信这次寒假儿童关爱服务活动一定会为《家庭教育促进法》的宣传与实施增光添彩,也一定会为家长们指明家庭教育的方向,为家校共育带来更多希望。而我们的孩子们也能在正确的家庭教育中茁壮成长。

家长参与教育感悟篇五

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这是我和孩子爸爸的约定。爸爸每天下班回家,不管谁叫他出去喝酒,都不会去,因为要在家陪儿子。工地上的事虽然特别多,但只要是家里有关儿子的事,他从来不会落下。儿子每次生病,我们都是一起跑医院,爸爸排队挂号,我排队拿药。

每次学校有活动,只要老师在微信群里说,我总是第一个报名参加。立才学校的活动可多了,大到学校的体育节、艺术节,小到年级组的小歌手比赛、趣味运动会、亲子游、朗诵比赛,还有家长值日、家长进班授课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寓教于乐,孩子们在这里快乐学习,健康成长,连我这个作家长的,也在各种各样的活动中大开眼界,学到了不少东西。

最让我难忘的是第一次去学校进班授课。儿子上二年级的时候,老师打电话邀请我作为家长代表进班授课,我一下子懵了,因为我从没上台讲过话呀。那一夜,我紧张得睡不着觉,看着儿子期盼的眼神,我决定拼一把!那节班会课,我手足无措地登上讲台,儿子站在我身边当“小助手”。开始上课了,我偷偷地用眼睛的余光瞄瞄儿子,小小的他,满脸都是骄傲与自信,儿子的陪伴也给我带来了勇气,让我顺利完成了授课任务!那天回家,儿子一路上拉着我的手,用崇拜的眼神看我,有一种说不出的兴奋,而我的心里也早就乐开了花。

从那以后,我去学校的次数就更多了。当评委、做巡考员、家长值日、陪孩子们过节日……每次看到我的身影,班级里的孩子们就激动地大喊:“阿姨好!”“老师,干新宇的妈妈来啦!”

儿子在立才上学快三个年头了,我走得最多的路就是从我家到立才学校之间的路。为了更好地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几乎每个星期五下午我都会去学校接儿子。每次去学校之前,我都会给儿子的跟车老师发一条信息:“老师您好,我是干新宇的妈妈,今天下午我去学校接他,他今天不乘坐校车了,辛苦老师!谢谢!”这条信息是我复制保存的,也是我的手机上使用频率最高的一条短信。

走进立才学校,从孩子的班主任到跟车老师,甚至门卫室的保安,都会热情的接待我。我觉得立才的老师、教工都是最棒的,他们为孩子付出了全部的爱和心思,我们没有理由不去配合他们的工作啊。

儿子从小就爱看书,家里的书架都摆满了他的宝贝书。上了三年级,陈桃娟老师组织开展了“亲子共读,微信打卡”活动,儿子每天上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看书,我那么不喜欢看书的人都被他感染了,每天陪着他一起看书,听他用稚嫩的童音给我读故事,那真是最美妙不过的事情了。

现在,儿子每天放学回家,他写作业,我练字。有时候,手机收到了信息,我都不会去看一眼,因为我要做到不在孩子做作业的时候玩手机。到了周末,爸爸回家陪我们,我们一家子就一起去钓鱼、郊游;周末爸爸要是加班,我们娘俩就去逛书城,找上一大堆书,再点两杯果汁,静静地坐一个下午。

静静的陪伴,何尝不是父母与子女之间最美的时光,何尝不是咱们父母与子女之间最好的馈赠。

家长参与教育感悟篇六

福禄培尔认为,亲子教育非常重要,而且首先必须教育母亲。孩子将来素质的高低对社会贡献的大小,乃至他本人的幸福,取决于我们今天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质量。而母亲的教育是任何老师和任何学校所不能代替的。有些母亲却意识不到这一点,认为教育孩子是学校的事情。在孩子面前说脏话的母亲大有人在,给孩子灌输“胜者为王、不吃亏”的家长也不算少数,更可怕的是有些母亲把孩子将别人的东西拿回家认为是自己的孩子有能力……母亲的这些行为都一一说明母亲们没有认识到家教的重要性,存在着家教误区。

我们班有个叫浩浩的小朋友很活泼,而且聪明过人,唯一的缺点是看到别人的东西就想占为己有。周五早上,我晨检完毕带孩子们小便,把钢笔随手放到了桌子上。可当我带着孩子从厕所回来,桌子上的钢笔不翼而飞了。我问孩子们:“你们看到老师把钢笔放哪儿了吗?”孩子们都说:“没有。”当我怀疑自己放错地方时,忽然听到东西落地的声音,循着声响,孩子们一起把目光集中到了浩浩身上。原来,浩浩出去小便时,经过我的桌子边,顺手将钢笔拿走并藏到袖管里,一不小心钢笔掉地,事情露馅了。当时我没有批评她,只是告诉她别人的东西不能随便拿。我认为孩子就此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可下午发生的事情更令我吃惊,让我不可思议。

晚上,我经过一番思索。第二天,当浩浩的妈妈送浩浩到园时,我把一本《家教博览》递给了她,并对她说:“您若有时间,多看看这本杂志。”

一周后,浩浩的妈妈领着浩浩把一盒彩笔交到我的手上,并向我致谢:“谢谢你让我认识到了家教的重要性,让我知道了怎样正确教育孩子……”

家长参与教育感悟篇七

家庭教育自古以来就受到人们的重视,古有孟母三迁,现有陶行知糖果育人。今天学习了《家庭教育促进法》,让我更深刻的感受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意义。国无法不治,民无法不立,这部法律的颁布,为家长在家庭教育方面上指明了方向,更将立德树人的家庭教育从传统的家事上升到国事。

结合古今家庭教育典故,他们的核心在于教育者本身对育人拥有深刻的`理解,而《家庭教育促进法》更是把家庭教育的精华以法律的形式规范出来。因此,现代家庭教育中,我们应该先从改善家长自身素质做起,以身作则,用实际行动来引导和感染孩子的言行举止。

另一方面就是重视孩子的内心需求,要多倾听孩子的内心想法,走到孩子的心里去。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我们成年人都懂的言语道理,但是对孩子的内心世界却置之不理。俗话说:正人先正己,因此,我们在家庭教育上要规范自己的言行,不能重智轻德,要培养孩子的毅力与恒心、信念与真诚,重视孩子的品德修养。如果说教育孩子是一场马拉松,那么父母就是这场比赛中的能量棒,在孩子筋疲力竭的时候,给予孩子走下去的信心和勇气。

教育乃立国之本,家庭教育又是关键的一环,我们相信孩子们会在党和国家的关怀下,闪耀出绚丽的光辉,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担。

家是孩子的港湾,父母是孩子的摆渡人,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至关重要。我们真诚地希望,作为教育的各方责任主体:老师,做好本职工作,负责学生的学校教育,没有校外培训的挤压;家长,下班后参与到孩子的成长教育中,培养良好的亲子关系和家庭关系;孩子,拥有更为轻松和快乐的童年。

家长参与教育感悟篇八

这个时候老师一定要组织好幼儿进行午睡。那如何对幼儿进行午睡管理呢?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让幼儿明白午睡的重要性。

通过一些简短的故事、儿歌让幼儿明白午睡的重要性,如;也可在下午活动时找出没有午睡而导致懒洋洋的小朋友,问其感受,并让其他小朋友分析为什么会懒洋洋、没力气的原因;对幼儿好的睡觉习惯进行一定的鼓励,可以在小朋友的床铺上贴上五角星或在小朋友的枕头下放上剪好的苹果等等,让幼儿午睡成为一个习惯。

(二)午睡前的准备工作。

1.午睡室环境的布置。

大家都知道环境对于幼儿的成长尤其重要,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午睡的环境也一样。它需要安静,光线柔和、空气通风,条件允许的话可以让幼儿自己选择小床铺,并从家里带上自己喜欢的娃娃等毛绒玩具,可以让幼儿产生一定的安全感。

2.、就餐以后,一般的幼儿较兴奋,教师可适当组织一些较安静的活动,如散步、叠手帕、穿线等,让幼儿的心情恢复平静。

3、进入午睡室之前一定要组织幼儿上厕所,教师事先要让幼儿明白,如果这个时候你小便没有拉的话,等下不仅会影响自己睡觉还会影响小朋友的睡觉,要做到让百分百的`孩子都上过厕所。

4、进入午睡室以后,教师可以做一会儿的“懒老师”,适当的给幼儿一些时间让幼儿自己动手脱鞋子外套,不会脱的幼儿可以寻求自己好朋友的帮助。(教师给实在有困难的个别幼儿一些帮助)这样既可以锻炼幼儿的自理能力又可以锻炼幼儿与人合作的能力。教师提醒幼儿将其放入相应的位置后检查幼儿手上是否带了小物品,一切检查完毕后可以放一些轻柔的音乐或节奏慢的儿歌故事等,也可和幼儿约定好讲一个或两个故事,讲完以后提醒幼儿我们马上要睡觉了,让幼儿盖好被子睡好姿势并轻轻和幼儿道午安。

(三)幼儿入睡的管理。

幼儿躺好后,教师可轻轻走到每个幼儿身边抱一抱幼儿或用自己的小手抚摸幼儿的小脑袋、小手等用一些肢体动作表示对幼儿的喜欢,让幼儿和老师的距离进一步拉近,产生一定的安全感。及时提醒并纠正个别幼儿的不良睡姿,频繁巡视幼儿,避免发生一些意外。

(四)个别幼儿的个别对待。

一些幼儿本身在家里的午睡习惯就不是很好,我们就不能强硬的要求幼儿进行午睡,以免让幼儿造成学校午睡很可怕的意识,我们可多给这些幼儿一些时间让其慢慢过渡,如可以允许孩子在床铺上坐一会,等孩子有睡意后教师可陪同孩子睡会儿等,并寻求家园互助,和家长进行沟通让其明白午睡的重要性并让家长协助幼儿休息天也养成午睡的习惯;也有些幼儿有抱着毛绒玩具睡睡的习惯,我们也可以一时的迎合他;还有些幼儿小便比其他小朋友的次数频繁,我们要适时的提醒,以防幼儿尿湿裤子。总之不能操之过急,可慢慢寻求不同幼儿睡觉时的不同需求,然后将其慢慢过渡。

(五)起床前的准备工作。

随着午睡音乐的响起,肯定还有许些幼儿还在睡梦中,这时的教师提醒幼儿起床并找一个比较轻松的话题,可以让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说说,如:“你爸爸是干什么的?”这样可以帮助幼儿赶走睡意,活跃气氛。教师一边和幼儿聊着一边要以最快的速度帮助自理能力还不是很好的幼儿穿外套,以免幼儿感冒。

幼儿的午睡管理看看似乎是一日活动中最简单的环节,但是要做到让每个幼儿都能舒舒适适的休息个把小时,却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我们教师也在不断地摸索着、不断地学习着、不断地改善着。最终我们追求的是让每个幼儿在校午睡如同在家午睡一般甜蜜温馨!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家长参与教育感悟篇九

盼望着,盼望着,孩子终于上小学啦!

孩子怀着兴奋的心情踏入立才学校。我虽然很兴奋,但也感到不安和小小的紧张,我知道上学意味着孩子开始独立与人打交道,是孩子人生道路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这些担忧随着时间的溜走,静下心来猛然发现孩子上学已经近一个多月了,仔细回想起这一个多月来的点点滴滴,不由感叹:一年级的小学生和幼儿园时真的不一样。回顾这段时间,孩子的成长是迅速的,变化是巨大的!

上一年级后,放学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先把当天老师布置的作业完成。语文作业大部分都是阅读,晚上睡觉前我也会陪孩子一起阅读课外书。做完作业后,孩子会对自己的书包进行整理,准备好第二天上学时要带的课本文具,有美术课时会带上老师要求的画具材料。

上一年级后,孩子还自觉帮妈妈分担一些家务活,会自己洗袜子。晚上也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早睡早起,晚上八点半到九点左右上床,让自己安静下来,早早休息。早上六点半自己起床,自己梳洗、自己换衣服。

上一年级后,她变得比过去更懂礼貌,做事也有规矩了,明白了规矩是用来约束,必须遵守的。

所以,我要感谢109班贺敏老师和全体任课教师对孩子们的点滴关爱!孩子进入学校,开始新的学习生活,必然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孩子们需要学校、老师和父母的关怀、支持、鼓励和信任,需要老师、父母和她们进行感情上的交流,共同分享快乐!帮助孩子们解决困难,这有助于孩子们克服由于入学而带来的生理上和心理上的不适应现象,从而健康快乐的成长!

最后,我想说:非常感谢老师的辛勤付出,孩子能遇到这么好的老师,作为家长我很放心,也很满意。相信孩子在立才学校老师的点点滴滴的教育下,会一天天的进步。

谢谢老师们!你们辛苦了!

家长参与教育感悟篇十

最近,我们在和部分小朋友的家长沟通时,发现在很多细小的小问题上,彼此之间存在误会。例如:李晓倩的妈妈说孩子不愿意来上幼儿园,反映有小朋友要打她;再例如,李宜霏的奶奶说,孩子不肯吃饭,说是老师同意不要吃就倒掉,等等。其实,我们深深了解,事情的发展过程并不是这样的。

像李晓倩的妈妈说的情况,李晓倩是个新来的小朋友,我们专门鼓励大家去帮助她,她的周围,我们也安排了很多言行习惯好的小朋友,希望在传、帮、带等潜移默化的影响下,能使李晓倩快速熟悉集体、融入集体,小朋友从来没有欺负她,很多时候是指导她改正做得不好、不对的地方。反倒是李晓倩自己身上表现出了一些不良行为,喜欢随意弄弄边上的同伴。像李宜霏奶奶说的情况,是因为前不久,孩子身体不太好,胃口差,吃到最后实在吃不下,饭菜都冷了,我们才让她去倒掉的。

我们的思考:在幼儿园与家庭之间,其实有一座位置十分关键的小桥梁,那个就是孩子,孩子会把家园间的事互相传递,这本来是件好事。但是,小朋友年龄小,常会受到语言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等的限制,不能够把事情说正确、说清楚,以致于使老师和家长之间产生了小误会。通过这次深刻的思考,我们觉得,老师在与家长进行沟通时,还是应该更深入、细致、频繁一些。

家长参与教育感悟篇十一

魏翔小朋友虽然在大班,可他的年龄却是中班年龄段,这孩子虽然年龄不大,却是特别的聪明,他特别喜欢听故事,如果听故事时他会一动不动的坐在那里,直到故事讲完,而且讲过一遍,他就会记住故事内容,但他也特别的好动,是班里的活跃分子。

出处 fANwEn.CHAZiDiAn.cOm

一天,孩子们正在听《二小放牛郎》的英雄故事,只见魏翔弯下腰,两手不知在地上干什么,我就轻轻地走过去问他,他一看到我走到他身边,他赶紧说:“老师这故事我听过了。”我轻轻的对他说:“那就陪着其他小朋友再听一遍可以吗?”他说:“可是老师我不愿意听了,而且我又犯病了。”听了他的话我就紧张起来,晨检的时候没有发现他有异常表现,而且,现在看起来也没有什么生病的迹象,就赶紧问他:“你犯什么病了?”他带着哭的腔调说:“老师,我犯了多动症了。”“你听谁说的?”我问他,“我妈妈和我爷爷他们都这么说。”魏翔回答,听了孩子的活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好,看着孩子平时的举动和我对多动症病人的一些了解,这孩子一点多动症的迹象都没有,他的家长为什么会这么说那。

为此,带着疑问,我和魏翔的妈妈进行了一次交流,在交流过程中,他的妈妈非常激动的告诉我说:“这孩子在家里从来就没有安静过,就连吃饭、看电视时也手舞足蹈,除非是自己喜欢的电视才能安静的坐在那里看,要不然他就永远不会停下来,中午也不休息,搅得一家人不得安宁,而且,家里的东西扔得到处都是,这不是多动症是什么——————”我静静的听着魏翔妈妈滔滔不绝的数落了自己的孩子以后,问她:“你带孩子到医院检查了吗?”“没有。”家长回答,我又问:“那你了解多动症病人的症状吗?”家长回答说:“他这么好动应该就是多动症吧。”我说:“我也了解一些有关多动症病人的表现,可是,从你对孩子的讲述和我平时对孩子的观察,你的孩子不是多动症,好动是孩子的天性,他是一个非常聪明、好动、顽皮、活泼可爱、而且很健康的好孩子。”

通过这件事情,使我更加感觉到家园沟通的重要性,平时我们只是与家长交流一些关于如何培养孩子多种能力、智力和合理的饮食搭配,以及常见病的预防等方面的知识,而忽略了家长在对孩子进行观察时的一些不寻常的举动,而把多种不符合的名称强加于自己孩子身上,无形中增加了孩子的心理压力,孩子自己觉得我就是家长说的问题孩子了,就像魏翔小朋友一样觉得自己的好动就是多动症了。

现在是网络时代,各种各样的名词也相继出现,希望家长不要妄加论断,特别是当着孩子的面,也希望各位家长不要总是忙于工作,平时要上网查询一些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内容,来帮助自己的孩子度过幸福、快乐的童年。

家长参与教育感悟篇十二

人们都说,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有人把父母比喻成雕塑家,孩子小的时候,就像一个未成型的泥巴,而作为父母,就要把这一块泥巴,雕刻成一件艺术品,这其中就需要灌注教育。随着孩子不断成长,这块泥巴也渐渐有了形状,然后越来越坚实,甚至有时候,这块泥,就不听使唤了,即使再怎么捏,也无法捏出自己想要的形状。如果这个时候,再进行那些早该进行的教育,已是为时已晚,那些从小养成的不良习惯,当然也就很难纠正。由此可见家庭教育在人的发展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3岁是孩子成长中的第一个关键期,正值小班年龄阶段。那么,如何将最合适的教育给予他们呢?我认为,我们需要从认识小班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开始。

第一,小班幼儿的自我意识逐渐形成。婴儿到幼儿初期,一般都由成人照顾,要求做什么就做什么,而3岁~4岁幼儿变得越来越不听话,凡事都有自己的看法,事事要求自己做,做不好也不接受家长意见,并常用“我自己来”来拒绝成人的帮助,这种抗拒常常在3岁~4岁时达到高峰。在刚入园的小班小朋友中我们会看到这样的现象:有的孩子看着碗,不会自己吃饭,自己不会用杯子喝水,看到鸡蛋不知道怎么吃。说明什么呢?作为家长,没有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包办代替过多,剥夺了孩子自己动手的权利。其实,抓住现阶段“自我意识逐渐形成”这个特点,对幼儿进行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效果非常好。比如让孩子自己吃饭、穿脱衣服、自己上床睡觉、自己洗手等,还可以创设一些条件让他们从事一些简单的劳动,如吃饭时发筷子及浇花、喂小动物等。这有利于培养幼儿的独立性,并认识自己的力量,培养自信心,有助于独立个性的形成。如果什么事都怕孩子做不好或怕耽误时间,久而久之孩子什么事都不愿自己做,养成“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懒习惯,这样剥夺了孩子动手动脑的机会,没有抓住时机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对孩子的发展非常不利。

第二,攻击性行为相对来说比较普遍。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一个班中95%的幼儿都会有攻击性行为(不论是男孩、女孩、平时很乖的或者是很调皮的),只不过由于个体差异(年龄大小、力气大小)每个人所造成的后果不一样。产生攻击性行为的原因很简单,这和他们的年龄特点有关系。由于他们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跟不上,不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索性用手代替,也就是说用动作代替语言,甚至于用牙齿代替,这样来的效果反而更快一些,因为嘴巴讲不清楚。所以小班存在这种幼儿之间的纠纷是不可避免的,作为家长要理解,因为这种攻击性行为是处于这个年龄段幼儿所特有的特点,当然,也需要家长、老师的恰当引导,帮助孩子顺利度过这一时期,把这种行为的发生率降到最低限度。

第三,小班幼儿语言发展迅速。3岁~4岁这一阶段是幼儿语言发展的关键期,所以家长要抓住这个关键期,对幼儿进行相应的教育。这个阶段家长要做到的就是“不要嫌烦”,父母要接受孩子这个阶段的多话现象。语言的发达必须经过“听与说”的阶段才能完成,所以大人应为孩子确立正确的说话典范,同时也要当幼儿忠实的听众。尤其是不要抑制幼儿说话的欲望,父母对他们的话要表示关切,多制造些愉快气氛,如“唆”、“闭嘴”等禁止小孩说话的态度是最不应该的。如果家中有客人,大人担心他们会影响谈话时,可先告诉他:“等一下再听你说好不好?”让他养成等待的习惯。以上的说法并非要父母随时陪在孩子身旁,只要每天抽出三四十分钟耐心地陪他就可以了,其余的时间妈妈可以一面工作一面应和说:“原来这样呀!”并注意着他的眼睛,让他知道你对他的话是有反应的。这虽然只是非常简单的反应,但已令孩子相当满足了。同时当幼儿语言发展起来后,攻击性行为会自然减少。

第四,爱模仿是小班孩子又一特点。在这个年龄段,良好的行为习惯常常是通过模仿学习并巩固下来的,同样一些不好的行为习惯也可能被孩子模仿而形成他的不良习惯。比如吃饭时妈妈看见饭菜里有胡萝卜皱起眉头,孩子也就不想吃胡萝卜。俗话说:“身教重于言教。”孩子们每天都在用最精细的眼光去注意生活中的一切问题和观察着大人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一切都想模仿,一切都想学。于是,父母便成了他们学习的示范老师。父母的一举一动、一笑一颦,都像一张张生动形象的图谱一样展示在幼儿面前,幼儿从中模仿父母待人接物的方式,逐渐形成自己的是非标准、善恶观念和行为习惯。如果父母在各方面的表现是良好的、适当的,幼儿看得见、学得着,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久而久之,幼儿就会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一些好的生活习惯、礼貌习惯、勤俭自强、勇敢自信便会自然地形成,并健康地成长起来。

第五,小班幼儿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孩子是你让他听他随后就忘,你要让他看他就能记住,让他做他就能理解。这就是说,孩子的思维离不开直接的感知和动作,幼儿只有听到、看到、拿到具体物体时,才能进行思维。如:看到水就要玩水,看到别人玩球又要玩球。针对这个特点,家长要多引导幼儿看图片、实物,让孩子多动手操作,把抽象知识形象化。例如吃糖果时区别“1和许多”、点数糖果,按颜色分一分、按软硬分一分、按类别分一分等。在家里父母不妨多给幼儿提供一些操作材料如玩具、瓶盖、废旧盒子等,只要干净、安全都可利用。这些物品是幼儿所喜欢和熟悉的,用它们作为操作材料,能激发幼儿进行数学操作活动的兴趣,有助于幼儿在不经意间学会有关数学知识。

家长朋友们,如果您能够从了解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出发,对幼儿进行相应的教育和引导,那么,家庭教育将事半功倍。望家长朋友们能够为孩子做好入园的生活、心理等各项准备,帮助幼儿迈好从家庭走向社会的第一步。

家长参与教育感悟篇十三

是谁曾说过,总是用文字表现自己的人,是对世界抱有感伤情绪的人,我已记不清楚了。曾经有人对我说过适合写些东西,因为他相信我对这个世界的另一处有独到的眼光,我很想告诉他,太高估我了,但自己还是会在意,不觉中试着写一下,即使这是关于她的故事。

我们之间没有像电影故事中的浪漫表白,没有像电视剧情节中的感人画面,没有像小说段落中的词句缭纷,我们之间存在着微妙的互喜。在一场自以为到老才是结局的世界里相知相识,最后各自因为耐不住的寂寞才相见。也许应为自己的害羞而感到害羞,因为自己的羞愧与你错过了第一次见面的那条街,也许我们在这条路上曾见过,也许那时只是擦肩而过。

占有不代表拥有,而拥有却含着占有。在这个隔着一层不到10米高不到50个阶梯的楼层,从此以后的每一天,彼此都存在着陌生而又熟悉的关系,陌生人说不到,熟悉人不敢说,就像在你的世界里,黯然失色地存在着少许的气息,呼吸的均匀一声不响的步伐,似乎没有任何人察觉的到。有时也曾恨过学校的狭窄,渺小,被捉弄的若有若现的来回相遇,不知所措,不知走向前去该怎样问好,尴尬的场面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现。曾以为彼此之间的'心灵相通,如今想弄个清楚是不是缘分的捉弄会让我们偶遇。于是,度娘是必不可少的回答之一。百事不得其解的自己恍然大悟才明白我们之间存在着有缘无分的因果。

风的狂怒,乱吼的忐忑不安。雪的倾泻,看着有些心惊胆颤。是不是预示着什么?好像这一切都迎面随我而来,都在为我心中的苦衷尽情发泄,会想着曾和你的离别,心里时常纷纷空缺,这是一种莫名的感觉。

如果你一不小心看到了我的这些散文断章,请不要安慰我,有点累,但还好。只是想跟自己说说话,别担心,我还好,只是想在这里歇息一下。也请不要为我担心,我相信这一切会越来越好,更会越来越懂得珍惜在身边的拥有,越来越懂得生活。

家长参与教育感悟篇十四

爱他就让他幸福吧,即使看到他跟别的人走在一起,心会隐隐作痛,也不会后悔。能够跟他相遇在彼此最美好的年华/以前的/以后的空缺/都在此刻被灿烂填满了/也许曲终人散后/离开的离开/忘记的忘记/但…却永远定格在这一瞬/感激上天/至少那段日子/一起走过!是该放手了,只有这样,彼此才能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幸福。再次插上翅膀,飞上高空,飞向远方,离开这是非之地,遗忘这个生命中匆匆的过客,去寻找那个真正需要你守护的人。不要再伤心,不要再留念,那本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就不要把它藏在心里了,那样只会让自己伤得更重。

放手去寻找属于自己的幸福吧,那只是一个过错而已,不要错过属于你的东西,过错是一时的遗憾,而错过却是永远的遗憾。脱掉狼皮吧,不要再假装强悍,你只是山野的一只小羊,你经受不起伤害,你只有一颗单纯的心,为了理想而继续向前走吧。即使看到面前的阴影,别怕,你的后面是太阳。

有人说过:“分手后还可以做朋友。”那并不现实,那样只会让彼此更加心痛。只有放手,去寻找彼此的幸福,才会让彼此安心,就像张爱铃所说的:在对的时间,遇到对的人。”那才是属于自己的爱。

家长参与教育感悟篇十五

今天上作文指导课,一节课上下来感觉真是累极了dd这是我第一次花这么大力气上作文指导。上学期有次的作文指导因为受例文束缚,孩子们都把例文翻了个版然后到我这交作业,批阅作文时我差点没被气昏!这些孩子怎么啦?没有例文作文写的还象个样子,有了例文反而不会写自己的东西了,这难道是例文作的怪吗?为了吸取前车之鉴,本学期的第一次作文我可不能让他们再砸锅了。出差回来就赶上我的课,我自己还没把教材吃透就拿着课本走上了课堂,给孩子们“传经送宝”来了。我先让孩子们自己读读例文,对照插图,看例文是怎么写“脱棉袄”的,然后让孩子们提出自己的疑问,再根据疑问让他们相互讨论解决质疑。让学生图文结合,看哪些内容图上可以看出来,哪些内容是作者根据插图想象的。一节课我说的多(多是重复再重复学生的观点,目的是加深学生的印象。)学生说得少,当课近尾声时,我不放心,再次地进行了一个“总结”。从孩子们的表情上我已感觉到他们的不耐烦。而且有些学生样子象很认真地听着,细一瞧,一双死鱼似的眼睛紧盯着一处一动不动,心里真恨他们不识我的良苦用心。课后我布置作业,让他们回去把作文草稿写出来,星期一先交上作文草稿来,写得不满意的看星期一我怎么“治”你!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我们把对孩子的爱都是渗透在教育中的。爱是一种宽容,一种大度,一种信任。处处对孩子不信任,处处给他们的思想以束缚,久而久之,孩子只会养成小家子气,会慢慢抹杀孩子的“大气”。要想让孩子学得大气,我们必须该放手时就放手,有时放手也是一种教育。放手给孩子足够的空间,让孩子自由去发展,在这个自由的空间里,让孩子学生学会独立,学会自主。只有今天教他们学会了独立自主,将来他们才会有独闯天下的能力。

家长参与教育感悟篇十六

只有当爸爸妈妈的人自已幸福了,那么孩子才会幸福。孩子不应是我们的全部,当妈的经常会对着人唠叨说:我很烦恼,孩子不听话,处处跟我顶着干。我每天还要辛苦工作,回家还要侍候孩子,给他好吃,陪他玩,陪他做作业,等等。

我们通常都有这样一个困惑,是把自己的全部贡献给孩子,还是应该有自己的生活?妈妈应该有自己的生活,除了陪伴孩子,还应该发展自己,并与成年朋友交流沟通,有自己的生活。

为此,妈妈应该为孩子安排好日程,给孩子确定的作息时间,比如每天几点就让孩子上床,养成习惯,睡前给孩子讲一两个故事,唱歌,亲吻他们,关灯。做这些事情时,父母应该是全心全意的,并且持之以恒。这样妈妈可以在孩子睡觉后有自己的生活。

如果当妈的觉得忧虑,没有把自己的事情做好,这样的情绪也会传染给孩子。所以,做母亲的应该找时间发展自己,使自己从内心感到快乐,一直以良好的心态和微笑面对孩子。

父母照顾好自己,那么孩子就会很好的。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