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其他范文

电影《一山之隔》观后感600字(最新3篇)

电影《一山之隔》观后感600字(最新3篇)



电影《一山之隔》,这是一部感人至深的电影,它讲述了一个关于奋斗、团结和信念的故事。这部电影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了人性的光辉和信念的力量。它的原型就是被誉为“当代愚公”的邓迎香同志的。在她身上,我们见证了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坚定信念和无私奉献。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电影《一山之隔》观后感600字的内容,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借鉴或帮助。

电影《一山之隔》观后感600字 1

《一山之隔》是一部引人深思的电影,它展示了两个仅一山之隔却迥然不同的山谷世界,触动了观众对于社会差距和人性的反思。

电影聚焦于两个相邻的小村庄,它们之间的地理距离并不遥远,但生活状况却大相径庭。一个村庄富饶而和谐,居民们过着舒适而安逸的生活;而另一个村庄却贫困而萧条,村民们饱受贫困的煎熬。这样的设定突显了社会现实中的巨大反差,让人不禁思考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

故事的主角成为了这种差异的见证者和体验者。他们穿梭于两个世界之间,感受着富裕与贫穷带来的不同冲击。富裕村庄的居民们享受着优渥的生活条件和各种便利设施,而贫穷村庄的村民们却为了生存而苦苦挣扎。这种对比鲜明的描绘,让观众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了社会的不公和贫富差距的残酷。

电影不仅仅停留在对社会问题的揭示上,更深入地探讨了人性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富裕村庄的居民们在物质上富足,但他们的精神世界却可能空虚和冷漠;而贫穷村庄的村民们虽然生活困苦,但他们却拥有坚韧不拔的精神和真挚的情感。这种对比展现了人性中善恶并存的现象,让观众思考什么是真正的幸福和满足。

通过这样的叙述和展示,《一山之隔》提醒观众要关注社会的弱势群体,反思社会的不公和贫富差距。同时,它也提醒我们,在评价一个人时,不能仅仅看重物质财富,更要关注他们的内心世界和品质。这部电影不仅是一部艺术作品,更是一部具有深刻社会意义的作品,它让我们重新审视自己和周围的世界。

电影《一山之隔》观后感600字 2

近日,一部在贵州拍摄并以贵州本土人物为原型的电影《一山之隔》上映,我有幸在单位的组织下前去观看。本部电影以贵州省罗甸县沫阳镇麻怀村邓迎香为人物原型,她不仅是一位普通的农村妇女,还有更光荣的身份——共产党员。这位敢于日月争光辉的女战士,拿起战锤,带领村民开天辟地,历经十三年,挖出一条通往希望的大道。

剧中,怀希村,一个被大山阻隔发展的小乡村。因道路不便、交通闭塞,村里人只能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过着看老天脸色吃饭的日子,经济难以发展。外面的人进不来,里面的人出去了不想回来,村里大都只剩留守老人和妇女儿童。可即便村里条件艰苦,我们的女主时立香在一次节日庆典,仍跟刚回来的退伍军人刘德顺互生好感,最后不顾父母反对,毅然决然选择到怀希村过苦日子。

在一个漆黑的夜晚,立香的孩子因发烧而得不到及时送医治疗,病死在山路上,这成为夫妻俩心中永远的痛,丈夫刘德顺也为此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挖山开路,让村里人不再受苦受穷。

从这一刻起,夫妻俩的生活有了极大的变化。男人拼了命的在工地上干活,攒钱,就为了早日买上挖山设备;女人默默操持家务,对于拮据的生活不曾有一丝怨言;女儿乖巧懂事,从不向父母抱怨。可天不遂人愿,工期临近,男人却在一场爆破中身亡。立香面对丈夫的遗体悲痛欲绝,在看到丈夫笔记本中那未完成的挖山愿望,便重新振作起来,并以此为自己的精神寄托,这包含了一位妻子对亡夫深深的怀念和爱,自此,“当代女愚公”开始了自己艰苦的开山之路。

对丈夫执着的爱。最初的挖山其实是刘德顺一个人的心愿,为孩子、为妻子、更为村里乡亲们。立香把丈夫的心愿当成一种精神寄托,从找村长到劝说村民,时香屡屡受挫,面对无数的白眼和冷嘲热讽,她坚定的说道:“用嘴啃,用牙咬也要把山挖穿!”就这样,在没有帮手,没有专业工具的条件下,立香就带着孩子,背着背篓,用镰刀除草,小锤子凿山,一锤一凿都化为对丈夫无尽的思念,是爱,亦是承诺。

对土地深沉的爱。麻绳总挑细的剪,“轰隆”一声洞穴垮塌,一地乱石如同她那支离破碎的心,数日心血一夜之间化为乌有,这让坚韧的时香不得不向命运低头,内心那仅存的一点光也熄灭了,拖着疲惫的身心回到娘家。本以为她会一蹶不振,不料,阿婆的死亡又让她重燃起挖山开路的希望之火,“不能再让村里更多的老人在家里病死,孩子十几岁还没学上”时香想到。这一次,时香真正把丈夫的愿望转化为自己的心愿,山是死的,人是活的,这穷根必须挖。受到她的感染,也为她的坚毅所折服,村民和政府纷纷伸出援手,出力出物资,经过数十载的不懈努力,那一座关押了村民数百年的大山终于被挖通,那一张张洋溢着喜悦的笑脸,让我看到了充满无限希望的未来。

对生活热烈的爱。绿水青山、鸟啼虫鸣,往日被隔绝的小山村投入世界的怀抱,呈现出一片勃勃生机。道路畅通,旅游业、种植业等产业得以发展,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问题得到解决,这一切都归功于因爱挖山开路的时立香和敢于与命运作斗争的村民。

作为新时代的公路人,我深刻感受到公路的重要性,那是乡村的希望之路,国家发展建设的繁荣之路。当看到一线养护职工,顶着烈日,冒着生命危险在车流不止的公路上维修施工,在扬尘和汽车喇叭声中挥洒汗水,当施工完成,看着自己辛苦后的成果,那开心的面庞,不正是时立香他们那挖山为民成功后的喜悦吗?时代造就英雄,英雄来自人民。许多人在我们看不见的地方默默做着他们觉得普通的事,平凡而又伟大,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为祖国事业添砖加瓦,这就是生命的意义。

电影《一山之隔》观后感600字 3

观看了电影《一山之隔》后,我被深深地打动了。这部电影以真实的故事为背景,展现了时立香这位当代女愚公为了改变家乡贫困面貌,历经十三年艰辛努力,最终挖出一条致富之路的感人故事。

时立香为了爱情嫁给了贫困的刘德顺,面对重重困难,她从未放弃。当她的孩子因为大山阻隔无法及时就医而夭折,当她的丈夫为了村民脱贫致富而牺牲,她更加坚定了要改变家乡命运的决心。即使没有人支持,即使几度想要放弃,但她始终记得那些因为贫困而无法上学的孩子,那些因为疾病而失去生命的乡亲。她的坚持和执着最终感化了身边的人,让他们齐心协力投入到开山凿路的伟大事业中。

电影中的一句台词让我印象深刻:“落后是病得治,人心穷更是病得治。”这句话道出了贫困的根源不仅在于物质的匮乏,更在于精神的贫困。时立香深知这一点,她带领村民向挡在家乡脱贫致富道路上的大山宣战,用简陋的工具,历经十三年的艰苦努力,最终凿通了一条出山之路。这条路的开通不仅为村民带来了物质上的富裕,更让他们看到了希望和未来。

《一山之隔》不仅是一部展现时立香不屈不挠、自强不息、勇于奋进精神的电影,更是一部激励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勇敢面对困难、积极投身社会建设、为家乡和国家的发展贡献力量的电影。时立香的故事告诉我们,幸福不是坐享其成的,而是要靠我们的双手去创造。只有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和追求更加美好的生活。

这部电影让我深刻体会到了坚持和执着的力量,也让我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我会将时立香的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努力在自己的岗位上发光发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