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其他范文

初二物理压强教案(通用16篇)

初二物理压强教案(通用16篇)



初二教案可以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指导和支持,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二教案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编写教案的方法。

初二物理压强教案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压强的概念.理解什么是压力,什么是物体的受力面积。

2、知道压强的意义、定义、公式和单位。

3、能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4、知道增大和减少压强的方法。

5、会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常见增大和减小压强的事例。

二、过程与方法:

1、学习观察压力的作用效果。

2、探究压力作用效果的有关因素。

3、学习用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研究问题。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经过观察、实验以及探究活动等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尊重客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探究性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愉悦,培养学生参与物理学习活动的兴趣,提高学习的自信心。

3、培养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乐于用压强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重点】。

压强概念的理解。

【教学难点】。

有效组织好探究活动归纳出压力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真正理解压强的概念并能运用相关知识解答有关问题。

【教学方法】。

一、直观演示法:

三、讲授法:

四、强化方法:

介绍公式后,通过在课中强化练习和课后作业来加强学生对压强的理解和公式的运用。

【课时设置】。

一个课时。

【教学设计思路】。

在设计活动和组织教学时,本着贴近生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设出探究问题的情景,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培养参与的意识,提高参与能力;通过准备教具,亲历探究的过程,掌握学习的方法,及时的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巩固提高使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心保持学习物理的兴趣。

【教学准备】。

(教师)软毛巾一块,木盒一个,钥匙串,一个三角尺,一支铅笔。(学生)课前认真进行预习。

初二物理压强教案

一、新课引入:

教师提问:

2.同学们观察过自己的书包带子吗?觉得宽带子好,还是细带子好,为什么?

3.请大家拿出你们的三角板,没三角板的用铅笔代替,按书中图的方法做一做.感受有什么不同,知道是为什么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的道理。

二、新课教学:

1.感受压力的效果:

(1)压力:

请画出在下面四种情况下支持面上所受力的方向。

在物理学中,将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做压力。

提出问题:请同学们分析重力与压力的区别?

以放在桌上的物理课本为例。

分析归纳:课本受到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桌面受到压力的施力物体是课本。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压力的方向是垂直于接触面的。

(2)、压力的作用效果。

提出问题: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学情预设:学生的猜想可能是多种多样的,教师要针对实际情况做好引导工作,为引入演示实验做好铺垫。)。

学生猜想: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和压力的大小有关,或猜想还与其他什么因素有关。

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猜想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两个因素有关。所以,用控制变量法,控制受力面积相同,研究压力大小对作用效果的影响;再控制压力相同,研究受力面积大小对作用效果的影响。

选用器材:毛巾一块,木盒一个,一串钥匙。

(设计意图:单个木盒和木盒加钥匙串分别放在软毛巾上所产生的压力大小不同,但把单个木盒和木盒加钥匙串的受力面积相同,因此,可以比较出压力的大小对压力效果的影响;把同一个木盒平放与立放能保证压力相同而受力面积不同,可以得出受力面积对压力作用效果的影响。)。

参照课本实验。

(a)把单个木盒平放在软毛巾上,观察压力的作用效果。

(b)把钥匙串叠加软毛巾上面的木盒上,观察压力的作用效果。

(c)把单个木盒竖放到软毛巾上,观察压力的作用效果。

收集证据:图(a)、(b)受力面积相同,但压力不同,图(b)受到的压力大,产生的形变大,作用效果明显。

图(a)、(c)压力相同,但受力面积不同,图(c)的受力面积小,产生的形变大,作用效果明显。

分析论证:当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当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2.压强的计算。

物理学中,把单位面积上所受到的压力大小叫做压强。

压强的计算公式为:

p=。(p表示压强,f表示压力,s表示受力面积。)。

布在1cm2的面积上,所产生的压强约为1pa。

引导学生阅读课本“信息窗”,让学生对帕斯卡有所了解。

初二物理教案

1、理解人声音的特性。

2、体验声音的特性一——音调、响度、音品。

3、了解声音的特性在生产与生活中的应用。

(课前已让同学们准备好教学案、课本和器材)

用不同乐器演奏同一乐曲“爱的奉献”问学生能否分辨出来,反问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异,我们学习了这节课后就明白了,(激起学生气氛“大声回答想不想知道”)

(板书:一、音调)

1、 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

这里指的高低不是我们生活中声音的大和小,是从音乐学中讲的音阶的高低,比如1 2 3 4 5 6 7 i(用唱或是演奏让学生感受)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听到的声音有的浑厚低沉,有的清晰尖细。前者音调低,后者音调高(用画眉哨演示让学生感受声音的高低变化)

通常男女生相比男生音调低而女生的音调高,那么音调的高低和什么因素有关呢?

我们来探究一下:

大家手中有橡皮筋把它拉不同长度拨一下听听声音的音调高低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可能有很多回答,注意引导到橡皮筋振动的快慢上去)

再拿钢锯条做实验:拨动伸出桌面不同长度的锯条拨听听声音的音调高低你又发现了什么?

(学生可能有很多回答,注意引导到锯条振动的快慢上去)

学生填写教学案学习研讨的2、3小题并归纳

教师总结:

2、 物体振动得越快, ,声音的音调越高,物体振动的越慢, ,音调就越低。

物理学中为了表达物体振动的快慢引入了一个重要的物理量-------频率,

3、 频率决定声音的音调(介绍频率的概念)

赫兹 hz

大家知道我们人类交流也好歌唱也好,发声是有一定频率范围的(比如调高了唱不上去,过低了说不出来),实质上我们的听觉也有一定的频率范围,大家快速阅读课本20页,你发现了哪些重要知识点,小组交流分享并填写教学案学习研讨的4小题。

接下来我们要学习声音的第二个特性,好不好?

学生回答

教师要求大声点

再大点声回答

板书并定义(二、响度)

1、 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弱(大小)。(有些词语“震耳欲聋”、“窃窃私语”)

那么响度又和什么因素有关呢?我们探究一下:

几次敲响音叉且使这几次响度不同,观察叉股弹开乒乓球或钥匙幅度的不同,引导学生分析响度跟什么因素有关。

2、 物体的振幅越大,声音的响度也越大

并用示波器演示不同响度的声音在示波器上的差异

完成教学案(二)响度与振幅的关系填空部分并思考响度还和什么因素有关?

响度还跟距发声体的远近有关

两个小游戏:

大家都闭上眼我拍到谁谁就说“你知道我是谁吗?”

大家仅凭听说出他的名字

大家都闭上眼睛猜我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

教师演奏学生来猜

板书:

可以区别不同的人或乐器

小结一下

大家完成第四部分:基础训练(比比谁最快)

填空一人回答 另一人回答选择

作业

仔细阅读p23科学世界:打击乐器、管乐器、弦乐器

如果有时间做中考链接可在课上完成(比比谁最棒)

初二物理教案

1、理解物体浮沉条件。

2、知道密度计、气球、飞艇、潜水艇的浮沉原理。

3、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本节教学内容安排以科学探究的方式,让学生亲历典型的科学研究过程之中的各个环节:问题——猜测——验证——结论{检验、应用、推理、解释}——创造——发现,使学生在科学学习的过程中体验物体沉浮现象的乐趣,获取物体沉浮的经验认识,增长探究物体沉浮的本质的能力,培养观察实验,思考等科学能力,为后续乃至终生学习能力及达到高级的思维水平准备认识基础。让学生初步了解浮沉条件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参与制作密度计的实践活动和成果的展示活动,感受到科学——技术——社会的发展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感。

1、培养学生对科学探究的浓厚兴趣,对实验现象认真观察和对实验操作的科学态度,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

2、通过浮力知识应用实例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良好学风,激发学生学习情趣。

3、通过学生自己的探究实验,激发学习欲望。发展积极探索的精神,获得谋求内部协调统一的成功体验。

重点: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施教策略:

1、创设新的教学情境,以打捞沿船引入新课,并利用flash模拟潜水艇下潜、上浮;巨轮在海上航行;飞艇在空中飞翔等现象引入到浮沉条件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通过边学边实验,在实验、讨论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总结出物体的浮沉条件,并用flash制作动态的受力分析,帮助学生理解物体的浮沉条件。

3、用多媒体制作潜水艇、孔明灯等浮沉原理并结合演示实验,让学生掌握物体浮沉条件的应用。

难点:影响物体浮沉条件的因素。

克服策略:通过学生自己实验探究,讨论、交流、总结得出,加深认识。

课堂组织策略:采用主体参与教学策略。具体应用:

1、营造民主、宽松、和谐的氛围,形成相互尊重、信任、理解、合作的人际关系;

2、创设问题的情境;

3、要从多方面培养学生参与的意识和不断提高他们主动参与的能力。

4、要善于发现每位学生发言中的积极因素(哪怕只是萌芽),并及时给以肯定和鼓励;

学生控制策略:创设与当前学习主题相关的、尽可能与实际相关的学习情景,引导学生带着与自身相关的任务进入学习,使学生学习直观性和形象化。要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体现出学生的首创精神;让学生有多种机会在不同的情境下去应用他们所学的知识(将知识“外化”);能根据自身行动的反馈信息来形成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实现自我反馈)。

教学设计策略:本课的设计采用以“学”为中心教学设计模式,通过各种学习媒体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学生处于教与学活动的中心地位,从收集信息、处理信息、获得信息到使用信息,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指导,并提供必要的学习环境(如学生实验,课件展示等),学生通过自己制作密度计等实验不仅仅提高了综合素质,而且让学生有一种成就感,这种成就感可能会使学生终身受益。

1、运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教学情境。

2、运用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使学生在实验中学会观察、在实验中学会研究,初步学习探究式学习方法。

2、密度计,潜水艇模型,自制热气球(教师演示用)。

3、制作powerpoint,。

引入:你知道俄罗斯和“泰坦尼克号”沉船事件吗?假如把打捞沉船的任务交给你,你将采取什么措施?(打开powerpointrt,学生浏览有关“库尔斯克号”核潜艇的有关图片,学生交流、讨论)。

(设计理念:开头创设了一个问题情景:这个情景围绕学科教学内容展开,是教学内容的拓展与深化,且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有一定的关联,而且稍高于学生现有的基础,能够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同时没有一个明显的正确答案或固定的答案,学生也许不可能一开始便获得对提出问题的全面认识,学生根据自身的经验提出自己的看法,这些想法也许很幼稚,作为教师,要肯定学生想法中合理的一面,进而进一步提出问题)。

新授。

一、研究影响物体的浮沉条件的因素。

打捞沉船与物体的沉浮有关,今天我们就亲自来来探究影响物体浮沉的条件。

探究过程一:将实验桌上的石蜡块、小瓶、牙膏皮分别投入水中,观察它们在水中的浮沉情况。

提问:你观察到什么现象?

探究过程二:请同学们想办法改变它们的沉浮,并尝试思考你是通过什么方法来改变它们原来的浮沉情况的?(学生实验,展开进一步的探究、发现过程)。

结论:控制物体浮沉的途径:

1、保持物体重力不变,增大浮力使物体上浮,减少浮力使物体下沉。

改变液体密度。

改变物体排开液体体积。

保持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不变,减小物体自身重力使物体上浮,增大物体自身重力使物体下沉。

(设计理念:影响物体的浮沉的因素不可能只通过教师对学生的讲授,教师的演示就能完全建立的,在本探究活动中学生不是面对教师和课本事先设计好的问题,而是需要自己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在本设计中,教者想尽量用学生身边的器材如石蜡块、小药瓶、铅制牙膏皮铅笔等设计实验让学生先动手实验,再由学生自己通过观察和分析得出实验结论。这样的教学方式,一方面能充分调动学生各种感官的作用,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从而激发自主探索的学习热情,另一方面也能让学生感受到物理就在身边,从而使“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生活”的新课程理念落到实处。)。

探究过程三:探究物体在什么情况下会下沉、上浮或悬浮,即探究物体的沉浮条件。

研究物体的悬浮条件。

将鸡蛋放入浓盐水中,逐渐加入清水,使鸡蛋悬浮在盐水中。

改变鸡蛋放入浓盐水中的位置,观察鸡蛋悬浮时的状态。

分析鸡蛋悬浮在盐水中的受力情况。

结论:物体悬浮在液体中时,满足:f浮g物。

研究物体的下沉、上浮条件。

在盐水中加入,可使鸡蛋上浮。

分析鸡蛋在盐水中上浮时受力情况。

结论:物体在液体中上浮时,满足:f浮g物。

在盐水中加入,可使鸡蛋下沉。

分析鸡蛋在盐水中下沉时受力情况。

结论:物体在液体中下沉时,满足:f浮g物。

分析讨论得出物体漂浮时的条件:。

分析鸡蛋漂浮在盐水中的受力情况。

结论:物体漂浮在液体中时,满足:f浮g物。

状态漂浮悬浮沉底上浮下沉。

力的关系f浮=g物f浮=g物f浮g物f浮(设计理念:这部分内容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设计的目的是要让学生经历新知识的探究过程和物理规律的发现过程,并对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做进一步的探究实践,通过学生自己的实验体验,逐渐认识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对科学探探究的意义,引导学生在探索中主动学习,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提高素质,发展能力,在这里,教师需精心创设一系列的教学情景,教师的功夫,主要花在设疑,导疑上,最后的释疑留给学生自己解决)。

多媒体演示:解释下沉、上浮和悬浮所表示的运动过程.(由学生填入物体所受浮力,加强了师生之间的互动)。

提出问题:产生漂浮和悬浮的条件都是f浮=g,它们有区别吗?

启发思考:两种情况下v排与v物关系不同。

(教学设计理念:在使用教学媒体时,考虑结合初中学生特点及教学的要求,选用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媒体,让学生通过自己对现象的感性认识、到对问题的理性分析,从而形成自己的对概念、规律的正确的认知结构,使学生对物体在液体中的五种情况(“三状态”:漂浮、悬浮、沉底。“二过程”:上浮、下沉)有比较深的认识。)。

二、研究物体浮沉条件的应用。

人类利用浮力从远古时代就开始了,最初可能从抓住漂浮的树木免于灭顶之灾得到启示,而抱住或骑在一段树干上顺水漂流。这是人类最早的航行,利用了密度小于水的木材受到的浮力。

你能举出生活中有哪些利用物体浮沉的例子吗?

(由学生举例,教师利用演示文稿插入一个flash:大屏幕上展示万吨巨轮在大海上航行;潜水艇在水中潜行;飞艇在空中遨游等动画,色彩鲜艳,声象并茂,同时刺激了学生多种感觉器官,使学生对浮沉条件的应用产生极大的兴趣。在此时提出问题:它们是如何利用物体的浮沉条件来工作的?)。

应用一:密度计。

探究密度计的原理的它的刻度特点。

密度计(利用铅笔和一小段铁丝),要求:使自制密度计能竖直地漂浮在液体中。

结论:密度计是用来测量液体密度的仪器,它是利用漂浮条件工作的。

(教学设计理念:课堂是学生学习知识,增强能力,完成个体社会化过程的主要场所,教师要开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最关键的问题是要敢于“放”。学生习惯了老师在台上讲,在台上演示,学生在下面被动听课,被动看实验的惯常模式,教师在课堂教学模式上也应有所创新,把自己的三尺讲台向学生开放,使学生不仅能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感受与探索未知,学生自已制作一个密度计来探究密度计的刻度特点及原理的效果,事实证明不知比教师在讲台上再次强调效果好上多少倍)。

应用二、潜水艇。

介绍潜水艇:潜水艇能潜入水下航行,进行侦察和袭击,是一种很重要的军用舰艇。

问:采用什么方法可以使潜水艇下潜、悬浮在水中或浮出水面?

2、演示:潜水艇小实验,简介装置,进行演示,使模型上浮和下沉。

多媒体演示,重点观察潜水艇的水舱及水舱中水的多少对潜水艇浮沉的影响。

学生回答、教师小结:

结论:潜水艇——潜水艇的下潜和上浮是靠改变自身重来实现的。

(教学设计理念:在这部分教学内容中,教师调用多种教学方法,全面调动和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引导学生五官并用地进行学习,同时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设计,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应用三:气球和气艇:

阅读课文思考。

问:其体内充的是什么气体?这种气体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还是小?它为什么能够升空?

问:节日气球、热气球、飞艇能不能无限制升空?

问:若要它下降,可采取什么方法?

(这部分教学设计中,笔者把教材中原来由教师讲授的部分内容必为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自学、讨论的学习方式,学生根据问题或纲要阅读课文,找出重点、钻研难点,针对学生遇到的问题,教师可设计实验加以解决,笔者在上这节课时,用家用垃圾袋、酒精棉球做了模拟热气球升空实验,教学效果很好,学生兴趣高涨)。

应用四:打捞沉船。

在沉船下部用结实的钢带将其托住,在钢带的两端固定浮筒,现在浮筒中注满水,使筒沉到船附近与钢带结合,然后排出筒中水,水的浮力就把筒和船一起推向水面。

布置作业。

(1)课外小实验:浮沉子的制作。

(2)课外小调查:就我国在长江中打捞中山舰的.故事写出一个综合报告,并就俄罗斯“库尔斯克号”核潜艇和“泰坦尼克号”沉船打捞问题写出建议,要求从报刊、杂志、网络、电视台的科学频道和时事频收集信息,从科学书刊、科学杂志了解浮力的知识,沉船打捞技术,过去的打捞案例等。

(设计理念:课外的学习活动是课堂学习的延伸,它们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而且有利于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

第十一章功与机械能。

通过这一章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了解能量可以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不同形式的能量可以互相转化,知道做功的过程就是能量转化或转移的过程。

本章教材围绕“机械能”的概念展开,重视学生生活经验的作用,而把“功”的概念放在相对次要的位置。因此,要认真分析其特点,注意培养学生的概括归纳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一节功。

(一)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知道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2)理解功的定义、计算公式和单位,并会用功的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3)知道功的原理。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思考和讨论,判断在什么情况下力对物体做了功,在什么情况下没有做功?

(2)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功的含义,学会用科学探究的方法研究物理问题。

(3)学会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简单的物理规律。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物理规律,乐于参与观察、实验、探索活动。

(2)有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意识。

(3)培养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理解功的概念。

2、难点:判断力对物体是否做功,以及做功的计算。

(三)教学准备。

木块、木板、细绳、弹簧测力计、小车,杠杆和支架、钩码、滑轮、细线、刻度尺(两个)。

提问学生回答日常生活中“功”的含义。思考力学里所说的“功”含义。

演示实验:在水平长木板用相同大小的力分别拉一木块和小车。

在实验基础上引入本课内容。

(四)教学过程。

一、进行新课。

1.由课前的演示实验引导学生总结出力学中关于“功”的确切含义:

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并且使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一段距离,这个力的作用就有了成效,力学里面就说这个力做了功。

2.请学生观察教材图15.1-1中力做功和15.1-2中力不做功的实例,分析、总结一下力学中的做功有哪些共同特点?分组讨论总结。

板书:力学中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二是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3.实例分析(突破难点)。

举例说明在你的周围你发现有哪些做功的例子?比一比,看谁对生活观察得最仔细?学生可能举很多的例子?如起重机吊起重物、火箭升空、马拉车前进等等。教师对正确的例子予以肯定,对错误的例子引导改正。

接下来看老师这里的几个例子是否有做功的情况存在?

(1)举重运动员在把杠铃举高过程中是否对杠铃功。举在高处停留5秒过程中是否做功?

(3)起重机使货物在水平方向上匀速移动一段距离,拉力对货物做功了吗?

引导学生根据以上事例分析、总结在什么情况下不做功?

通过以上的学习,知道了做功不能离开两个必要因素,缺一不可,又知道有三种情况下不做功,那么我们猜想一下,力学中的功的大小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呢?指导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教材。

二、功的计算。

力学里规定,功等于力和物体沿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

板书:功的计算公式:

功=力×距离w=fs。

单位:焦耳,简称焦符号j。

1焦=1牛米(1j=1nm)。

出示例题,启发学生分析计算。

三、功的原理。

1.启发学生提出探究的话题:使用机械是否省功。

2.指导学生探究实验。

3.分析实验数据,启发学生讨论归纳出功的原理。

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注:这里强调使用机械所做的功都不小于直接用手所做的功。与后面的机械效率对应,指的是使用机械会做额外功。

请学生谈自己知道本节哪些知识,还想知道哪些内容及对本课的感受,教师进行情感激励。

(五)小结。

(六)作业。

动手动脑学物理。

附:课后总结。

初二物理教案

了解眼睛的构造,知道眼睛是怎样看见物体的。

了解眼镜是怎样矫正视力的。

2.过程和方法

通过探究分析怎样矫正近视眼与远视眼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主题活动,使学生具有眼保健意识

有将科学规律、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的意识

1. 重点:眼睛成像原理和调节作用、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矫正

2. 难点:眼睛的调节作用、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矫正

探究性学习(以启发式为主,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探索知识)

度数不同的近视眼、远视眼镜(可用焦距不同的凸透镜、凹透镜代替);蜡烛;光具座;凸透镜;火柴(四人/组)

(一) 引入:

同学们都有一双眼睛,你们能否想象出,人是如何通过眼睛去观察周围丰富多彩的世界?我们很多同学都喜欢照相,那么照相机(出示)是怎样给你留下成长的足迹、精彩的瞬间的呢?为了解决你的问题,我们一起来学习和研究与照相机、眼睛、眼镜相关的知识。

三、照相机与眼睛 视力的矫正(板书)

(二) 展开:

1、实物投影书本照相机,请同学回答出物体可通过镜头(凸透镜)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学生)根据这回忆出凸透镜成像规律并且根据同学日常经验得出照相规律:物远,像则近,像越小;物近,像则远,像越大。(板书)

2、我们一起来观察我们眼睛的结构,来解决眼睛为什么能看见物体这个问题。

投影片显示眼睛结构图,并结合生物挂图眼睛成像原理图,与同学们一起探讨、分析,再与照相机比较,最后得出眼球的成像原理:晶状体、角膜等组织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从物体发出的光线经过它会聚成像在视网膜上(相当于智能的光屏),再通过视觉神经把信息传到大脑,从而产生视觉。(放映物理教学参考资料光盘中眼睛成像动画)

阅读:电影与视觉暂留(课后请同学做一做)

3、活动1:在黑板上出示视力表,请一位视力好的同学分别站在第一排、第三排、最后一排都能看清同一个e字。

(学生看书:)眼睛的调节(课本p.100)

(学生讨论:)是晶状体在改变形状和焦距。(老师用气球模拟)

(老师:)很好,其实眼睛在看远近不同的物体时晶状体在睫状体的作用下,改变厚薄,从而改变了眼睛晶状体的焦距(即调焦)。请大家用桌面上的几个凸透镜和带来的水透镜(盛有水的透明塑料袋),实际感受一下晶状体的厚薄与焦距关系,以及如何调焦。

(学生活动:)讨论出凸透镜厚焦距短,凸透镜薄焦距长

(师:)远眺时:睫状体放松,晶状体较薄,焦距较长,远处物体射来的光刚好会聚在视网膜上,人便能看清楚远处的物体。近观时:睫状体收缩,晶状体较厚,焦距较短,近处物体射来的光又会聚在视网膜上,人便能看清楚近处的物体。( 动画模拟眼睛在看远近不同的物体,在视网膜上都成清晰的像。)

4、学生活动2:请班里所有视力不好的同学分两次看视力表中较小的e字(一次摘掉眼镜,一次戴上眼镜)谈谈有什么感觉(生:一次模糊,一次清晰)

(师:)那么常见的视力缺陷有近视(中学生)和远视(老年人),是怎样形成的呢?(生讨论出:)主要是由于晶状体的调节功能不好引起的。

(师:)很好,我们是怎样去矫正的呢?这个问题我请你们结合书本自学并实验,大家先个人自学两分钟,然后用度数不同的眼镜(应作好标记,并告诉学生度数越大焦距越短,光线折射时偏折越多,度数不同的眼镜也可以用光具座上的焦距不同的凸透镜、凹透镜代替。)小组按照实验活动 4.4视力的矫正 边实验边讨论。

活动3(分组):学生先独立自学,后小组实验、讨论、填表;教师巡堂指导。)

清晰像与透镜的距离(cm)

相差(cm)

结论

(作用)

在学生自学和实验差不多的时候,请学生交流反馈一下活动后的结果,及时讲解并给与提出问题的机会。再用多媒体动画播放近视眼和远视眼的形成及其矫正,统一学生的认识:近视眼镜是凹透镜,它的作用是将光发散,使像相对于晶状体向后移,从而将清晰的像落在视网膜上;远视眼镜是凸透镜,它的作用是将光会聚,使像相对于晶状体向前移,从而将清晰的像落在视网膜上。(板书)

(生:)不同,镜片度数越大,两次成清晰像时光屏移过的距离越大,说明光线折射时偏折越多,也说明晶状体自身的调节功能越差,视力越差。

(师:)非常好,我再简单介绍眼镜的度数计算方法 ( 度数=100/f )f是焦距,单位用米(m)。请同学算一算200度的眼镜的焦距:f=?(生齐答:0.5m)

(师:)这节课我们结合实验,研究了眼睛和眼镜的问题,大家学得很投入。我出几个思考题检查一下大家,大家先独立思考,再与小组其他同学交流讨论。

5活动4:教师出示课堂思考题;学生思考、小组交流讨论。(附后)

6、师生一起作课堂小结

7、学生活动5:放眼保健操乐曲,请同学边做操边回顾和思考本节知识。

8、课后作业:

1、 做书上的视觉暂留小制作:笼中鸟,比比谁做得好。

2、 谁不希望自己拥有一双明澈的眼睛?爱护眼睛,远离近视,是我们健康用眼

3、 保护学生的视力,有些地方要求学生用的书籍、资料、练习本不再用白色纸张

而是用特定的淡黄色纸张,请你谈谈你的感觉,并在课后查阅有关资料,弄清其中的道理。

4、 人类有许多东西是仿照动植物的一些特性而制造出来的(即仿生学)。就是利用

眼睛的调焦特性,人们制造出调焦照相机和摄像机,请你查阅有关资料谈谈它们的优点。

附课堂练习:

(1)人眼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当人观察物体时,物体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 )

a、正立、缩小的虚像 b 、正立缩小的实像

c、倒立、缩小的虚像 d、 倒立缩小的实像

(3)f = 1m的近视眼镜,它的度数是多少?

初二物理教案

(3)学习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归纳简单的科学规律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使学生勇于探究日常用品或器件的物理原理,具有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初中的意识。

1、重点:

(1)理解机构效率

(2)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

2、难点:理解机械效率

长木板、木块、弹簧秤、刻度尺、细线

一、引入新课

二、进行新课

假如用动滑轮提升沙子,请同学们观着提沙子的过程。

对谁做的功是我们需要的?

(板书有用功:我们所需要的功。)

哪部分功是我们不需要,但不得不做的?

(板书额外功:工作时,对于额外负担所不得不做的功。)

一共做的功等于什么?

(板书总功:有用功与额外功之和。)

假如我们用下面三种方法搬运沙子,你认为哪一种方法?为什么?

讨论回答。(第三种方法,因为第三种方法做的额外功最少。)

根据公式计算,上面斜面的机械效率是多少?

(机械效率没有单位,小于1,常用百分数表示。)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知道上面斜面的机械效率,任何斜面的机械效率都一样吗?请同学们再来观察用斜面推物体的情景。

下面我们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板书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

通过观察上面用斜面推物体的情景,对斜面的机械效率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提出问题。

(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斜面的倾斜程度有什么关系?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斜面的粗糙程度有什么关系?……)

请同学们猜想上面提出的问题。

根据提出的问题和做出的猜想,选择其中的一个问题进行实验,设计出实验的方案。

小组讨论,设计实验的方案。

小组实验,同时设计表格记录数据。

分析实验数据,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1.有用功、额外功、总功;

2.机械效率:定义、公式、计算;

3.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

2、动手动脑学物理

初二物理液体的压强

液体的压强是一个比较抽象、难于理解、却又非常重要的概念。为了使学生加深理解,获得深刻影响,特在课本p81的演示实验上增加学生分组探究实验。通过本节课学习,要求学生掌握液体压强的特点,认识到液体压强只与液体密度和深度有关。

本节课首先通过多媒体展示日常生活经验的相关情景,使学生对液体压强获得初步印象,然后让学生猜想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并设计实验,自主探究。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分析概括能力和合作学习的协作精神。同时还要求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相关的实际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科学知识的精神和创新意识。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液体内部存在压强及液体内部压强的方向。

(3)理解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密度和深度有关。

2、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知道探究学习的一般程序和方法。

(2)培养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并进行操作的能力,通过实验分析,概括出物理规律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

(2)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和主动探索科学知识的精神。

(3)密切联系实际,提高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和社会的意识。

[教学用具]。

演示用:橡皮膜、两端开口的直玻璃管、侧壁开口的玻璃管、压强计、盛液筒两个、小烧杯两个、水、盐水。

学生用:盛液筒、压强计、玻璃管、橡皮膜、水、盐水。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是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两个因素。

难点: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归纳得出结论。

[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景,引入课题。

1、用多媒体展示情景一: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的茶杯对桌面存在压强。

学生回答后,提出探究课题,板书课题。

二、根据情景进行猜想,通过实验得出初步结论。

1.上述实例中,人在水中游泳,水对人有没有压强?水对池底和游泳池侧壁有没有压强?

现在,我们把游泳池搬到课堂上来研究这个问题。教师出示一个底部扎有橡皮膜的两端开口的直玻璃管,放入一块小橡皮,让学生观察底部橡皮膜的形变。

2.教师提问:用这样的一个器材如何研究液体对容器底部有没有压强?学生回答后,设计。

实验验证,将水倒入玻璃管中,可以观察到橡皮膜向外凸出,并引导学生归纳出结论。在此基础上,教师进一步提问:用底部扎有橡皮膜的容器可以检验液体对容器底部有压强,怎样用一种器材来探究液体对容器侧壁有没有压强呢?按照学生回答的思路,设计一个实验,在侧壁开口的玻璃管的侧壁开口处扎上橡皮膜,并向其中倒水,让学生从看到的现象中归纳出结论1:液体对容器底部和侧壁都有压强。并进一步分析液体对容器底部和侧壁有压强的原因。

为了研究这个问题,我向大家介绍一种仪器——压强计。教师通过类比的方法介绍压强。

计。让学生体会到这样的一个结论:橡皮膜上承受的压强越大,液面的高度差越大,若两次高度差相同,则说明橡皮膜承受的压强相同。

把橡皮膜放在水中的某一深度,转动橡皮膜的朝向,看两边的高度差有无变化。学生从现象中归纳出结论2: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三、学生分组探究,验证猜想。

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情景三:当洪峰来临,大江大河的水位迅速上涨,有时会发生决堤的'事故。

1、学生讨论。

从日常生活的事例出发,利用已学知识或生活经验,猜想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

2、教师板书一些学生可能出现的猜想,比如:

(1)与深度有关。

(2)与液体的密度有关,或与其它的一些因素有关。

学生充分发表看法后,教师进行整理,用实验的方法,或其它的方法进行筛选、整理(突出本节课的重点)。

学生的猜想,都是从已有知识或生活经验中得到的,不管猜想正确与否,都要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

3、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检验猜想。

(1)教师介绍实验桌上的器材。

(2)在教师的指导下,各小组根据猜想选择某一课题进行实验,并设计表格记录数据。

(3)学生自主探究,教师巡查,对有困难的学生给予适当的帮助。

在学生动手做实验之前,介绍研究方法——控制变量法,并强调合作学习,通力协作的重要性。

四、交流评价,总结出变化规律。

1、各小组派代表将实验记录结果用投影仪展出,交流经验成果,教师对每一组学习的效果进行鼓励性评价,并引导学生对各组的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归纳。通过各小组合作,讨论得出实验结论3: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不同液体的压强还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2、提出部分实验小组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能应用的改进意见。

3、在屏幕上逐条显示本节课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

五、拓展训练。

利用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可以解释、解决很多生活以及技术上的问题。

1、人站在齐胸深的水中有什么感觉?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

用多媒体课件显示相关资料:洪水过后,荆江大堤的相关堤段进行了整险加固,使重点堤段的防洪能力从五十年一遇提高到百年一遇。

六、课堂小结与评价。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进行课堂小结和评价,谈学习体会。学生的学习收获,可以从知识、能力和情感等方面进行交流。

初中物理《大气压强》教案

示例

1.大气压强的存在和大气压的测定是本节课的重点.。

2.理解活塞式抽水机和离心泵的工作过程是本节课的难点.。

1.学生课前准备:塑料吸盘。

教学设计图示:

教学课题。

教学目标。

(1)了解大气压是客观存在的.。

(2)了解测量大气压的实验托里拆利实验.。

(3)了解大气压强的值和大气压强的单位.。

(4)了解活塞式抽水机和离心式水泵的工作过程.。

(6)了解在温度不变时气体的压强跟体积的关系.。

(7)了解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大气压强值可用气压计来测量。

2.过程和方法。

(1)通过观察一些实验现象感知大气压强的客观存在.。

(2)通过一些实验感知大气压强的值很大.。

(3)感知人类对大气压强的利用.。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对大气压应用的了解,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3)通过对大气压强的认识,使学生领略大自然的神奇和美妙.。

教学重点。

大气压强的存在和大气压的测定。

教学难点。

理解活塞式抽水机和离心泵的工作过程。

仪器材料。

教学方法。

讲授、演示实验、讨论相结合。

板书设计。

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有压强.大气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托里拆利实验。

大气压强的值等于760mm高水银柱产生的压强,等于1.01×105pa。

大气压强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减小.。

活塞式抽水机和离心泵。

原理:它们都是利用大气压工作的.。

工作过程。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设计。

学生活动设计。

引入:

用问题引入,发挥学生的想象力,锻炼学生的推理能力,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新课教学。

引导学生注意观察。

通过历史故事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演示实验增加学生的感想认识.电脑动画演示分步工作过程有利于学生的理解.。

学生讨论并猜想。

师:你能不能设计一个实验证明你的猜想?

学生讨论、发表自己的意见。

教师引导学生用正确的方法验证。

师:请同学们看一下实验,通过这些现象,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演示课本图8—16中的四个实验。

让学生对每个实验进行解释,教师作补充和纠正。

启发学生得出结论。

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有压强.大气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简要介绍奥托*格里克和马德堡半球实验。

师:大气压有多大呢?想一想如何能测出大气压的值?

简要介绍科学家托里拆利。

放录像:托里拆利实验。

师:请同学思考以下问题:

(1)托里拆利实验中玻璃管上方为什么是真空?

(2)管内水银柱产生的压强为什么等于大气压的值?

(3)如何计算大气压的值?

(4)托里拆利实验为什么不用水做?

师:大气压是不是总等于一个定值?

猜想一下:大气压可能和什么因素有关?

师:大气压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生产中有哪些应用?

引导学生看课本图8—20。

师:大气压还有一个重要的应用,活塞式抽水机和离心式水泵.。

演示抽水机的连续抽水动作。

用电脑动画演示活塞式抽水机的分步工作过程。

演示实验,演示能够连续工作的离心式水泵.。

然后再用电脑动画模拟分步工作过程.。

师:为什么工作前要将入水管和水泵内充满水?

抽水机中水为什么只能随活塞上升到10m左右?

简要介绍大气压发现的历史.。

学生思考。

学生思维活跃。

想象丰富。

有很多想法。

(教师讲这些想法写在黑板上,并进行分类)。

学生进行思考、讨论。

学生思考、讨论后回答。

教师进行引导纠正。

(1)实验操作中在管中灌满水银,堵住管口倒置在水银槽内,使管内没有空气.。

(3)用液体压强公式可计算出管内液体压强值,此值等于大气压值.。

(4)让学生通过计算回答。

学生在地理课上学习过随高度的增加,空气密度减小,所以能想到和高度的关系.。

学生还会举出其它例子。

学生通过看图、阅读课文回答问题,并填写课文中的空白.。

学生认真观察。

课后作业。

教学反馈。

备注。

初二物理液体的压强

(1)了解液体内部存在压强,以及液体内部压强的方向。(2)了解液体压强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

(1)通过对演示实验的观察,了解液体内部存在压强的事实,知道液体内。

(1)在观察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2)密切联系实际,提高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和社会的意识。(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活动。

一、课前复习:

1.什么叫压强?写出压强大小的计算公式。2.压强的单位是什么?15帕斯卡表示什么意思?3.以上问题,由学生回答,回答有错的请另外的学生纠正或补充,然后由教师评讲。

侧壁和内部有没有压强?如果有压强,会有哪些特点呢?(板书课题:第二节实验:研究液体的压强)1、我们可以猜想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

(1)实验探究:将少量水倒在平放在桌上的玻璃板上,水在玻璃板上散开:将水倒入上端开口、下端扎有橡皮膜的玻璃圆筒内(倒水前,让学生观察橡皮膜表面与筒口相平),请同学们说一说,观察到什么现象?(橡皮膜向下凸出):把水倒入侧壁开口处扎有橡皮膜的圆筒(倒水前,也让学生观察橡皮膜表面与侧壁筒口相平),又请同学说一说,观察到什么现象?(橡皮膜向外凸出)。(2)讲述:根据以上实验表明,液体由于受重力作用,对容器底部有压强;对阻阻碍液体散开的容器壁也有压强。(教师板书)2.学生分组实验:

(1)讲述设问:液体对容器底部和侧壁有压强,液体内部有没有压强?如果有压强,这个压强有什么规律呢?下面请同学们通过实验,自己来研究,找出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

(2)介绍压强计:介绍时,用手指轻轻按一按金属盒口的橡皮膜(不宜重接避免u形管中的水冒出管口),请同学们观察压强计u形管中两管液面出现的高度差,力稍大点,两管液面的高度差也增大,表明:u形管两管液面的高度差越大,橡皮膜表面受到的压强也越大。(3)讲述实验步骤:

一面讲述,一面演示。接着请同学们阅读课文中的“实验步骤”,表清楚应当怎样做实验,通过实验要研究什么问题。实验时,注意金属盒口朝着什么方向,并要保持橡皮膜在液体(水或盐水)中的深度相同的同时,观察u形管两管液面的高度差,认真做好记录。

(4)学生按步骤进行实验(一部份同学用水做,另一部分同学用盐水)。实验中,教师注意指导、检查着重检查橡皮膜所朝的方向、记录数据和u形管两管液面的高度差,以免得出错误的结论。

3.课堂讨论(教师问,学生答)、

利用课件进行总结:

利用压强公式p=f/s推到液体压强公式见课件。

三、归纳小结本课学习情况。

1.讲述:这节课通过老师演示实验和同学们分组实验,知道了液体压强的产生和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同学们很有收获,今后还要继续努力,发扬这种研究问题的精神,认真学好物理知识。2.请同学们整理好自己桌上的器材。

四、、课堂练习:

见课件。

五、、布置作业:

六、课后小计: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物理教案压力和压强

观察实验仪器:三脚铁钉小桌、200克砝码、蒙上白纸的硬纸盒各一个。

演示先将小桌的桌面放在开口蒙有白纸的硬纸盒上,再压上200克砝码,纸不会被压破;而将小桌翻过来让桌腿(铁钉做)立在白纸上,再压上同一砝码时,纸即咔喳一下被压破。

激疑

教师:为什么两个实验的效果不一样?(略停,学生不能回答。)

再激疑

老师:请同学们每人拿出一支铅笔,两手指同时用同样大小的力压铅笔两端,两手指感觉(即效果)是否一样?请同学们谈谈体会。

学生:不一样!顶着笔尖的手指感到痛(效果明显)。老师:要准确回答上述实验遇到的问题,就得学习第五章压力和压强。

板书课题:压力和压强

用幻灯投影自读要求并注意分别给予各层次学生自读指导。

自读要求

1、记住压力、压强的定义、单位、方向。

2、记住压强公式p=f/s

了解公式中各字母代表的物理量;压强单位的读法和帕斯卡的规定。

探讨题

2、什么叫压力?

引导学生讨论,教师小结。

板书: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然后老师强调压力概念中“垂直”、“表面”等关键词的含义。让学生记住并理解压力这个物理概念。示出幻灯片三,引导学生探索。

探索题

压力产生的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学生独自或二人一组按灯片三的要求动手实验,教师巡视观察,并重点点拔实验中动手能力差的学生,思考实验现象,提示、归纳。

板书实验结论:压力产生的效果跟压力的大小有关系,还跟受力面积有关系。

我们究竟如何(定量)比较压力产生的效果呢?挂出小黑板并向学生提供下列数据:

铁块重:0.49牛顿

平放受力面积:4cm2

竖放受力面积:2cm2

请一位同学上讲台填写上表,然后引导学生通过每平方厘米所受压力的数据和压力效果比较,可知:压力产生的效果越明显,单位面积上所受的压力就越大。故此,可用单位面积上所受到的压力的大小来比较压力产生的效果。

板书压强:物理学上把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计算:p117比较图10―4中芭蕾舞演员足尖对舞台的压强和图10―5中大象对地面的压强,哪个大?引导计算:略。

(板书)计算公式:

单位:f(牛);s(米2);p(牛/米2)

说明:“牛/米2”有一个专门的名称叫帕斯卡,这是为了纪念法国的科学家帕斯卡而特定的。

同学们经过热烈讨论,运用压强知识提出各种可行抢救措施后,教师小结:同学们既机智又勇敢,运用自己所学知识,抢救了这位热爱劳动,珍惜粮食的小孩。可见努力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才能更好地为社会作出贡献。

压力、压强达标检测a卷

一、填空

1、重力为10牛顿的物体放在水平桌面上,桌面受到的压力为______牛顿,方向______。

2、物体______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3、某人每只脚所穿鞋的底面积为2分米2,他步行和站立时,地面的受力面积分别是______分米2和______分米2。

4、由p=f/s可知,增大压强的方法有______。

初二物理压强说课稿

本节的要求是“通过实验,理解压强。知道日常生活中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教材由“三个活动”和“一个看图讨论”组成,其中心是围绕压力、压强概念的建立及应用展开,教学重点是“压力、压强概念”的建立,难点是“压强概念”的建立。为了有效地完成本节课的教学,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设计为以下三个:

3、学生能尝试运用压强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为了突破重点和难点,充分地体现课标的精神,在教学中你从三个方面进行设计:1、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雪深的求知欲和学习的兴趣,利用随手可得的实验器材、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感受压力的作用效果,通过探究引导学生逐步深入其中,从多角度研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进而引出压强的概念、体会控制变量法的应用;2、注重学生的实验操作,以观察和实验为主,设计演示实验、学生实验和交流讨论等环节,让学生在活动中感悟、在感悟中升华;3、强化学生的'合作学习,形成全班共同学习的动态组合、立体交叉网络结构,促进师生之间多层次的信息交流。

1、教师:多媒体课件、图钉、铁钉、羊角锤、三角板等;

一、创设问题情境、进行压力教学(把握生活经验、确立教学起点:充分利用学生自己准备的物品、教室内的人和物创设问题情境)。

问题:

1、你能画出老师(静止地站在地面上)对地面作用力的示意图吗?

2、请画出教室内花盆对桌面的作用力、画出课桌上的书本对桌面的作用力(在第一题完成之后)。

4、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归纳几幅图(如图1-5)的共同体特征,引出压力的概念。

板书: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引申三点:压力的作用点——受压物体表面;方向——垂直并指向受压表面;作用效果——使物体发生形变(此三点均由教师讲解)。

5、小练习:请画出斜面上物体对斜面的压力(图6)。

【设计意图】充分利用学生自己的物品、教室内的人和物创设问题情境、确立教学起点,通过画一画、比较归纳、感悟体会、强化练习等充分利用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和他们所熟悉的事物联系起来组织教学,使学生能较好地感知和理解所学内容。

二、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1、观察:观察图7生活场景,并回顾自己生活中类似的情境,思考为什么?

2、体验:体验两个小活动,如图8,谈谈自己的体会;

3、猜想:针对观察和体验的感受,提出自己的问题,在此处使用头脑风暴法,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之后师生共同进行整合、提炼出探究课题: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

探究方法一:利用矿泉水瓶和海绵进行探究(如图9)。

探究方法二:利用软泡沫金属块(砖快)进行实验(分别平方、侧方、立放)(如图10)。

探究方法三:利用自制的小方桌(四根钉子和一块小木板)、钩码、海绵进行探究(如图11)。

探究方法四:利用小方桌、钩码、细沙进行实验探究(如图12)。

5、师生通过多变互动归纳结论: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受力面积有关;压力越大、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显著。

【设计意图】这样通过“观察——体验——猜想——实验——结论”,一步步剖析学生的经验,引导学生进行高效的实验探究后动,让学生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实验探究(搜集证据)——归纳结论”的思维过程,不但让学生亲历了知识的探索过程,更实现了“知、情、意”的有机融合,很好地实现了三维教学目标。

比如:播放动画(舞蹈演员与大象)。

过渡2: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物理学中引入了“压强”的概念。

三、压强。

具体板书和例题详见ppt。

四、压强知识的应用: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3、通过ppt向学生展示几组生活图片,要求学生说出其中的道理。

4、师生共同归纳总结增大压强、减小压强的方法,然后再回归到生活中适当解释一些现象(深度点击)。(板书详见ppt)。

【设计意图】许多物理知识都是来源于生活,并最终服务于生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借助一定的教学手段的组合创设生活场景或虚拟生活场景,广泛联系社会实践,让学生在社会这个广阔的天地中将物理与生活完美结合,使学生得到情感体验并进行积极的思维,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和情感,把生活中的问题变为教学研究的对象,不但体现了物理的生活意义,更体现了物理的生命价值,同时学生也会感到亲切,感到物理有用、有趣,进而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

五、巩固练习:播放ppt,师生共同完成(具体内容见ppt)。

六、小结:归纳出本节课的知识结构,给学生以清晰的图示(ppt)。

初二物理液体内部压强练习题

准备。

教学目标。

2.掌握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

3.能运用液体压强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重难点。

通过学生探究实验理解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学会分析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连通器模型。如何指导学生通过实验验证液体压强与液体深度及密度的关系。

教学过程。

板书。

1、液体对容器底部、侧壁有压强。

4、不同液体同一深度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初二物理液体的压强

1.理解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2.培养学生观察实验能力.

3.理解船闸的工作原理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4.学会探究问题的一般方法.

二、能力目标1.通过多媒体演示及生活中的经验说明液体压强的存在.

2.通过学生实验探究液体压强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3.通过对生活现象的分析进一步加深对液体压强的理解.

如何指导学生通过实验验证液体压强与液体深度及密度的关系.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问题的提出:

问:橡皮膜向下凸出,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由于水具有流动性,对阻碍它的器壁是否也具有压强?

讲述:根据以上实验表明,液体由于受重力作用,对容器底部有压强;对阻阻碍液体散开的容器壁也有压强.

2.学生分组实验:

(1)讲述设问:液体对容器底部和侧壁有压强,液体内部有没有压强?这有什么规律呢?下面请同学们通过实验,自己来研究,找出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

(2)介绍压强计:介绍时,用手指轻轻按一按侧壁(不宜重接,避免u形管中的水冒出管口),请同学们观察压强计u形管中两管液面出现的高度差,力稍大点,两管液面的高度差也增大,表明:u形管两管液面的高度差越大,橡皮膜表面受到的压强也越大.

教师示范一遍.

学生实验后得出结论:液体内部是有压强的.2.连通器。

(1)连通器的定义。

问:展示图片问:这些装置形状、大小不同,结构上有什么相同之处?引导学生回答出:下部相连通的容器叫连通器.(板书连通器的定义)。

(2)连通器的规律设问:连通器内盛有液体时会出现什么情况?提示学生注意观察连通器的各容器中水面的高低关系后演示:

三、小结。

根据板书内容明确所讲内容的重点、难点。

四、布置作业。

课后习题。

3.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相等.

4.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有关,在同一深度密度越大压强越大5.连通器。

(1)定义:上端开口、底部连通的容器叫连通器.

(2)原理:静止在连通器中的同一种液体,各部分直接与大气接触的液面总在同一水平面上.

(3)连通器液体相平的原因(4)应用6.船闸。

教学后记:。

初中物理《大气压强》教案

1.理解大气压强的存在和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能说出几个证明大气有压强的事例。

3.知道托里拆利实验说明什么.知道大气压强的大小。

橡皮碗一对,茶杯,硬纸片,大、小试管,水。

现在我们学习大气压强的知识.先请同学们看两个实验。

演示课本图11—2、11—3实验.演示前说明做法。

让学生讨论:什么原因使两个皮碗紧贴在一起拉不开呢?

什么原因使硬纸片不掉下来呢?

向上托住硬纸片不掉下来的力,也只能是空气产生的。

上面的实验证明,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有压强。

人们很早就对大气压强进行研究了.让学生阅读课本中的马德堡半球的故事.并讨论原因。

讲述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

1.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有压强.大气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1.马德堡半球实验表明大气压强很大。

2.伽利略的学生托里拆利测出了大气压的值。

演示托里拆利实验,边做边讲。

让学生思考并试着回答:

(1)水银柱上方是真空还是空气?

(2)是什么力量支持着水银柱不落下来?

教师解释水银柱不落下来的原因.这个实验表明水银柱的压强等于大气压强。

p=gh=13.6kg/m3×9.8n/kg×0.76m=1.01×105pa。

1.大气压强等于760mm高水银柱产生的压强,约为105pa。

即大气压强约等于10m高(三层楼高)的水柱产生的压强.。

介绍大气压发现的历史:抽水机为什么只能把水抽到10m.。

讨论:大气压为什么没有把我们压瘪?

先猜后演示.再讨论原因,教师归纳、解释.。

1.课本中本节练习题1、2.。

2.课本中本章后的习题3.。

3.阅读章后的“大气压发现的历史”.。

初二物理压强教学反思

任何一门学科,都有其所需揭示的内容。物理学科也不例外,而要揭示物理对象的存在、运动、相互作用,就必须先建立物理概念,以概念为思维的细胞、为认识的基本形式,进一步形成物理学的体系与结构。物理概念不仅是物理基础知识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构成物理规律、建立物理公式和完善物理理论的基础和前提。中学生感到物理难学,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物理概念没弄明白。死记公式、题海战术不是学习物理的方法,而弄清概念的建立过程、内涵和外延,才是学好物理的基本途径,所以物理概念的教学是掌握物理知识的关键,而物理概念教学的有效与否直接决定了物理教学的有效性与质量。本文,拟就以人教版初中物理§14.1《压强》为案例,来谈谈我对初中物理概念教学有效性的一点体会.

“压强”这个概念比较抽象,对于初中学生来看,学习难度更大。记得小时候,我在学习“压强”这节课中,老师讲的很粗糙,只是用了大量的时间来进行习题训练,由于概念不清楚,对于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认识不清晰,在解题中不能灵活有效的运用所学知识,多次碰壁出错,于是对物理课产生了畏难情绪,对自己的学习能力产生了怀疑,物理成绩也一度出现了下滑。幸好自己没有放弃,刻苦钻研,终于闯过了这一关。所以,在我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后,在讲到“压强”这一节课时,我特别小心,生怕因为自己的教学不力而使学生对“压强”学不好,进而对物理课丧失信心与兴趣,成为千古罪人。

在诚惶诚恐中,我严格按照教材所设计的思路和步骤进行教学设计与实施(注:我们使用的是人教版教材),丝毫不敢有所改变。首先,我按教材所设图片创设物理情境,使学生体会到压力在不同条件下作用效果是不同的,顺势引入“压强”的这一概念的物理意义,然后和学生们一起对“影响压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进行实验探究,进而导出“压强”的定义和公式,然后对公式中的相关物理量的单位和适用范围进行强化讲解,接着又对公式进行了变形拓展,最后讲解例题和联系生活实际。这一节课虽然有一些落堂,但总体上自我感觉还是很不错的。然而在随后的一节习题课检测中却发现教学效果并不理想,没有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在一丝沮丧中,我认真反思,查找问题的症结。反思课堂之上,虽然我对“压强”概念的物理意义和定义讲授下了很大功夫,花了大量时间,课堂上学生探究活动也是热闹非凡,但实际上并没有找准学生与我在“压强”上讲授与接收的对接口,没有真正有效地改变学生的原有知识结构,形成有效的概念链接关系。在本节课中,“压强”的物理意义是从课本设置的物理情境中引发出来的,而这个情境对学生来讲并不太熟悉,教材从所给情境中表达出了压力作用效果不同即是压强不同,但站位比较高,没有从学生角度对作用效果不同的原因进行素材引导,没有有效触动学生的原有知识结构,使学生对“压强”的物理意义理解很朦胧、很飘渺,形成低效概念;在后面的探究实验中,虽然实验形式简单,意图明确,但这个实验太过理论化、抽象化,没有实际意义,也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对压强概念的探知欲,有一种概念与实际的隔裂感,有一种为了探究而探究的意味,所以实验结论无助于概念的有效形成。

基于以上分析,第二年,我重新进行了教学设计,对教材素材和内容进行了再处理。首先,我把教学用时按排成了两个课时,把压强公式的变形拓展应用单独按排了一个课时,第一个课时重点用来讲授压强的概念和应用。下面,我就第一课时简单说一下教学过程。这次,我没有使用教材中的课题引入素材,而是就地取材,让学生拿出文具盒中的圆珠笔,然后,复习前面的二力平衡和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知识,使学生知道当用双手食指夹压笔的两端时,笔尖与笔头对两手食指的压力是相等的(这既是课题引入,又是物理情境创设,也是探究重点,可谓一石三鸟,同时还能让学生直接体会到物理就在身边)。学生活动。接着,我和学生一起讨论为什么两手的食指感受不一样、形变不同?(前面学生刚学过力的相关知识,对力的概念比较熟悉,同时,在生活中,学生们对压力也有一定的认识,而对受力面积对压力作用效果的`影响认识不足,我就从学生的原有知识出发,以学生的原有认知角度和生活用语来分析讲解压强的物理意义)我先是引导学生思考:笔尖和笔头对两手指的压力是一样的,但是最后我们看到它们的作用效果是不一样的,那到底是什么不一样才导致出现这样不同的结果哪?(控制变量思维)学生分析讨论后回答:由于受力面积不一样,一样的压力在笔尖上由于受力面积比较小,作用力就比较集中;而在笔头上,一样的压力由于受力面积比较大,作用力就被分散开了,所以就出现了不同的作用效果。我顺势总结到:这个不同的作用效果就是我们物理上说的“压强”不相同,压强就是一个专门用来表示力的作用效果的物理量。压力一样,而作用效果不相同,那就是压强不相同。刚才,同学们还分析到,笔尖和笔头对两手指的压力一样,但受力面积不同,假设我们从两手指上都取出一样大小的一块儿面积作为样本来比较的话,就会发现它们在相同的面积上强度不同:笔尖所对手指,一样的受力面积分到的压力多,强度大;笔头所对手指,一样的受力面积上分到压力少,强度小,所以它们的作用效果不同,即压强不同。我们把取出的这两个一样大小的受力面积称为单位面积,那么物体单位面积上所受压力的大小就叫做压强,根据定义进而导出压强的定义式(板书)。这样学生们就从自己的力和生活常识的角度理解了压强的物理意义和定义,知道了“压强”原来就是“压力的强度”而已,使原有知识结构得到重新构建,从而形成了有效的新的概念联系。然后,我又通过让学生思考为什么按图钉时我们要用手按钉帽这一端,而不能按钉尖这一端的原因来加深学生对“压强”物理意义与定义的体会和理解。对于教材中的探究实验我则把它按排成了验证性实验,从略学习,节省出时间来讲解例题和联系生活实际,探讨减小和增大压强的方法。这一节课下来,用时不多,但重点突出,概念清晰;实验不多,但综合性很强,又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实性很大;教材内容再设计较大,但学生对概念的理解难度却变小了,从学生们脸上表现出来的轻松与喜悦表情,我感觉到了教学的成功,后来的习题课检测再次证明了这一点。

反思两次教学的成功与失败,我深刻体会到,在概念教学中,不要唯教材是尊,一定要结合自己的学生实际,灵活对教材内容和素材进行再处理,适合学生的才是最好的;在概念教学中,一定要注意科学利用学生头脑中的“前概念”,从学生认知角度、从“前概念”剖析和认识新概念,用学生自己的概念基石来构建学生自己的概念大厦;在概念教学中,探究实验一定要从学生身边寻找,一个实验分析要透彻全面,情境创设、分析与总结相结合,提高探究实验的综合利用率;在概念教学中,一定要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看法,以全面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前概念”,学生表述与教师规范总结相结合,才能切实提高概念教学的有效性!

初二物理压强说课稿

《压强》是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的内容,主要讲了压强的概念、公式以及如何增大和减小压强。压强的概念既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也是本章内容的主线,压力和压强的知识是对前面学习力的作用效果的延续,又为后面学习液体压强做基础,因此,学好本节课,对全章有重要的意义.

(过渡句)一堂成功的课不仅要熟悉教材,还需要充分了解学生的特点:

本节课所面对的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有了力学的基础知识,具备了较强的观察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但是,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尚未成熟。对于本节内容,学生之前已经有了压力作用效果是明显的这一思维定势,这也是本节课要解决的难点所在。

(过渡句)基于以上对教材的`分析和学情的把握,我确定了如下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初步认识压强以及运用公式进行计算,了解如何增大或减小压强。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实验,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和哪些因素有关,学习控制变量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提高运用物理知识解释生活现象的能力。

(过渡句)本着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根据教学目标和对学生知识结构的把握,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压强的概念、公式以及如何增大或减小压强。

【难点】。

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和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过程。

五、教学方法。

(过渡句)接下来我将着重说一下我的教学过程,这也是本次说课的核心环节:根据“教师指导——学生主体”的原则,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首先是导入环节:

在这个环节中我会出示图片:展示两个体重差不多的人,穿与不穿滑雪板站在雪地上,让学生观察效果有什么不同。学生会发现,穿滑雪板的人不会陷到雪地里面。再举出体型大的骆驼为什么可以在沙漠中行走,而不会陷进沙里,蚊子口器那么小为什么容易刺破皮肤,以此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引出今天的课题——压强。(板书)。

【设计意图】这样的问题,学生既熟悉又好奇,带着想知道这是为什么的悬念,进入新课,可以调动学生的探索兴趣。

接下来是新课讲授环节,也是教学过程的核心。

在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实验时,我将分别演示两组实验,让学生观察两次实验的现象以及试验中有哪些因素是相同的,哪些是不同的:(1)在同一块海绵上放两个小桌,甲的小桌上什么都不放,在乙的小桌上放一个砝码;(2)保持与上一次乙实验相同,丙实验把小桌反过来放在海绵上,在小桌上放一个砝码。

我将引导学生根据两次实验的现象,总结出压力的作用效果和哪些因素有关: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和受力面积有关(板书)(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并说明:上述实验中用的探究方法是——控制变量法。

接下来我将说明压力的作用效果在物理学中称之为压强,定义为:物体所受压力大小与受力面积之比。(板书)并让学生根据概念写出压强的字母表达式以及单位?p=f/s,单位n/m2。(板书)我将补充:压强单位除了n/m2外,还有专有名称:帕斯卡(pa)(板书),并且1n/m2=1pa。

【设计意图】之所以这样设计是为了让学生认真观察实验,这样不仅使他们印象深刻,还培养他们的实验探究能力。

最后讲授如何增大或减小压强(板书),我通过出示一些生活实例的图片:推土机的宽链条、美工篆刻刀的刀头、火车上的破窗锤、火车轨道下面铺设的枕木,这样设计的原因是什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讨论,派代表组回答。学生会根据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说出:推土机的链条和火车轨道下面铺设的枕木是为了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对地面的压强。篆刻刀和破窗锤是为了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我将总结:当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可以减小压强;减小受力面积可以增大压强。

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既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还能提高学生合作的能力。

新课讲授完,接下来是巩固提高环节:

在这个环节中,我会出示一道练习题,应用压强公式进行解决:水平桌面上放一本书,书所受的重力为3n,与桌面的接触面积为5×10-2m2,计算书对桌面的压强。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的目的在于,检验学生是否掌握本节课的知识点,并且通过这个题目,也能将本节课知识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进行结合,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最后是小结作业环节:

在小结时,我会让学生自己总结本节课的知识点,我以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回答,既能让我在第一时间内知道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情况,还能提高学生的总结概括能力。

在作业环节,我会给学生布置这样一个任务:请同学们回去搜集一些生活中是使用什么方式来增大或减小压强的事例。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还能让学生将所学知识用到生活中。

(过渡句)最后说说我的板书设计,我的板书注重直观系统的设计,知识点由易到难的排布,重难点突出,能够让学生一目了然抓住本节课的核心。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