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用汗水书写青春,用激情点燃梦想!运动员在训练中需要注意哪些方面才能提高成绩?这是一份精选的运动会参赛名单,每一位选手都值得我们的鼓励和支持。
今天我为大家说的是人教课标版小学语文第5册第一单元第3课《爬天都峰》。这是学生从低年级升入中年级,学习的第一组第3篇课文,通过本组教学,帮助学生尽快地适应中年级的语文学习,逐步完成由低年级向中年级教学的过渡。因此这一组教材是低年级和中年级两个年段语文教学的接口处,而这篇课文是第3篇精读课文,所以它在本单元是举足轻重的。
课文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的,描写了在暑假里,“我”和爸爸去爬天都峰,路遇一位素不相识的老大爷,“我们”互相鼓励,克服山高路陡的困难,终于一起爬上了天都峰。课文向人们揭示了在困难面前,要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要善于互相学习,互相鼓励,共同进步的道理。
这篇课文分两课时教学,第一课时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自学生字词,检查评议,书写生字。
这里我单说第二课时:提示课题,提出学习任务读议结合,理解重点句段,依据板书,弄清全文之间的联系。
根据课标3——4年级阶段目标要求的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注重体现人文精神。根据三年级学生具有初步理解词句意思的能力;学生能初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我仔细阅读教材内容后,拟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理解重点词句,体会人物思想感情。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分角色读课文。
情感目标:教育学生学会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
重点、难点:体会句子,能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
针对教学内容,我打算在教学中充分借助课文插图,让学生展开想象,进行形象思维训练。从图中理解体会,教师通过“教、扶、放”让学生从学会到会学。以情景教学法激发兴趣,使其乐学,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脑动心到,心口一致。
合作交流,疑难共解。
(一)引入课题,分析题眼
1、先以质疑的方式,引入课题,展示一幅山峰的图片,质疑:我们怎么才能上到山上去?(课题《爬天都峰》)并通过天都峰的图片,创设情景、激发兴趣,让学生体会到天都峰怎么样?有什么特点?引出天都峰的高和陡。然后让学生展示一下搜集到的天都峰的有关资料,并小组交流。再通过比较“登山”与“爬山”让他们体会爬山是手脚并用。这为后面的体会思想起到铺垫作用。
2、朗读课文,按“爬山前——爬山时——爬山后”把文章分为三部分。
(二)品释词语,明白道理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第一部分,小组讨论:天都峰有什么特点?找出句子读一读。
2、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第二部分,联系上下文理解“奋力、手脚并用、终于”等词语。小组讨论:人物的动作、语言,体验“我”的心情。
3、自读第三部分,自由讨论:老爷爷为什么要谢我,我为什么要谢老爷爷?“居然”是什么意思?如果用上别的词语效果一样吗?(果然、突然、忽然)并分角色读“老爷爷和我”的对话。齐读爸爸的话,品析“汲取”是什么意思?你从爸爸的话中懂得了什么道理?(善于从别人的身上吸取力量)
4、拓展学习,想一想,假如你在爬天都峰,请把你在“爬天都峰”中的感受介绍给大家。
(三)教学反馈与情感教育
这节课同学们都学习得很积极,课文《爬天都峰》主要讲了在暑假里,爸爸带“我”去爬天都峰,“我”与一位素不相识的老爷爷,互相鼓励,一起爬上天都峰的事,从这件事,你得到了什么启示呢?我们今后遇到困难应该怎么做呢?(要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干什么事只要不怕困难,勇于攀登,一定能成功)。从而体现了情感教育渗透于教学过程中。
五、说板书
板书是一种重要的教学辅助手段,也是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爬天都峰》一文的板书设计清晰的展现出课文的主线,体现教学重点和难点。
高、陡爬天都峰
奋力(攀着……上手脚并用……爬)终于不怕困难奋发向上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让学生主动地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发展学生的个性”的要求,我根据教材特点,确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1、能正确读写本课的生词。
2、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分角色读出不同人物的语气和心情。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方法,体会一些词句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4、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我”和老爷爷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坚定信心战胜了困难。并能体会到在困难面前要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要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
本节课的重点是理解“我”爬天都峰的过程。指导学生理解天都峰的“险”以及“我”和老爷爷的两次对话。
难点是读懂课文最后一句中爸爸的话:“你们一老一小真有意思,都会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
根据所确定的教学目标,我设计了如下的教学思路: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通过学生交流爬山的感受,引入课题。
二、整体感知,检查预习
这一环节先出示本课的生词,检查学生的预习掌握情况,采用先读后记再听写的的形式来检查。然后让学生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整体感知课文。
三、精读课文,探索交流
在这一环节中,我又设计了四步:
第一步:感知天都峰的样子。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要让学生充分的读,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所以在这个环节我引导学生想象和感悟,并通过形式多样的朗读来体会天都峰的高和陡。
第二步:朗读第一次对话,体会勇气的力量。
著名教育家顾明远说过:“不会提问的学生就不会学习。”学生不仅要“学答”,更要“学问”。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比教师主观设计大大小小的问题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这里,我引导学生质疑:小女孩刚刚还在犹豫不决,是什么原因让她下定决心要爬天都峰呢?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3、4、5自然段,让学生想象小女孩和老爷爷心里所想,以体会勇气的力量。
第三步:朗读6、7自然段,体会爬山的艰难。
在这部分的教学中,引导学生抓住“奋力“、“一会儿……一会儿”、“爬呀爬”、“终于”等这些重点词句进行反复朗读,来体会爬山的艰难。
第四步:朗读第二次对话,领悟互相道谢的原因
本环节在分角色朗读的基础上,让学生小组讨论:他们为什么互相道谢?让学生领悟到他们是从别人身上汲取了力量,互相鼓励,所以战胜困难。从而也体会了爸爸说的话的含义。
这一环节是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自己生活中的事例,并通过谈收获,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面对困难要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要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
五、作业设计:
为了照顾全面学生,我设计了层次化的作业。作业超市里面出示了三道题,让学生在作业超市里自主选择一项或两项来完成。
爬天都峰
高陡
奋力终于
我汲取力量老爷爷
(出示远程图片)今天我为大家说的是《爬天都峰》这一课。这是学生从低年级升入中年级,学习的第一组第3篇课文,通过本组教学,帮助学生尽快地适应中年级的语文学习,逐步完成由低年级向中年级教学的过渡。因此这一组教材是低年级和中年级两个年段语文教学的接口处,而这篇课文是第3篇精读课文,所以它在本单元是举足轻重的。
课文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的,描写了在暑假里,“我”和爸爸去爬天都峰,路遇一位素不相识的老大爷,“我们”互相鼓励,克服山高路陡的困难,终于一起爬上了天都峰。课文向人们揭示了在困难面前,要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要善于互相学习,互相鼓励,共同进步的道理。
这篇课文分两课时教学,第一课时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自学生字词,检查评议,书写生字。
这里我单说第二课时:提示课题,提出学习任务读议结合,理解重点句段,依据板书,弄清全文之间的联系。
根据课标3—4年级阶段目标要求的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注重体现人文精神。根据三年级学生具有初步理解词句意思的能力;学生能初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1、利用丰富的远程教育资源,让学生享受优秀的教学服务。
2、现代教育技术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生动形象的画面,能帮助学生解决重点难点。利用多媒体的优势,营造一种学生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困素,使其主体作用得到更好的发挥。学生对于难以理解的抽象内容,可根据媒体上提供的内容找到答案。例如:天都峰的特点学生就可以在多媒体中找到。
3、小学语文课是一门基础课,通过词句的理解,基础知识的训练最终归宿到能力的培养上,这样的方法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一把钥匙,正如叶圣陶先生说的“教是为了不教”。
1、认知目标:理解重点词句,体会人物思想感情。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分角色读课文。
3、情感目标:教育学生学会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
体会句子,能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
针对教学内容,我打算在教学中充分借助远程教育接收的课件,让学生展开想象,进行形象思维训练。从图中理解体会,教师通过“教、扶、放”让学生从学会到会学。让多媒体辅助教学,以情景教学法激发兴趣,使其乐学,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脑动心到,心口一致,合作交流,疑难共解。
一、引入课题,分析题眼
(1)先以质疑的方式,引入课题,用多媒体展示一幅山峰的图片,质疑:我们怎么才能上到山上去?(课题《爬天都峰》)并通过多媒体展示远程教育资源中天都峰的图片,创设情景、激发兴趣,让学生体会到天都峰怎么样?有什么特点?引出天都峰的高和陡。然后让学生展示一下搜集到的天都峰的有关资料,并小组交流。再通过比较“登山”与“爬山”让他们体会爬山是手脚并用。这为后面的体会思想起到铺垫作用。
(2)朗读课文[播放远程教育资源——情景朗读],按“爬山前——爬山时——爬山后”把文章分为三部分。
二、品释词语,明白道理
1、(出示远程教育资源图片)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第一部分,小组讨论:天都峰有什么特点?找出句子读一读。
2、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第二部分,联系上下文理解“奋力、手脚并用、终于”等词语。小组讨论:人物的动作、语言,体验我的心情。
3、自读第三部分,自由讨论:老爷爷为什么要谢我,我为什么要谢老爷爷?“居然”是什么意思?如果用上别的词语效果一样吗?(果然、突然、忽然)并分角色读“老爷爷和我”的对话。齐读爸爸的话,品析“汲取”是什么意思?你从爸爸的话中懂得了什么道理?(善于从别人的身上吸取力量)
4、拓展学习(远程教育资源),想一想,假如你在爬天都峰,请把你在“爬天都峰”中的感受介绍给大家。
三、教学反馈与情感教育
这节课同学们都学习得很积极,课文《爬天都峰》主要讲了在暑假里,爸爸带“我”去爬天都峰,“我”与一位素不相识的老爷爷,互相鼓励,一起爬上天都峰的事,从这件事,你得到了什么启示呢?我们今后遇到困难应该怎么做呢?(要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干什么事只要不怕困难,勇于攀登,一定能成功)。从而体现了情感教育渗透于教学过程中。
板书是一种重要的教学辅助手段,也是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爬天都峰》一文的板书设计清晰的展现出课文的主线,体现教学重点和难点。
《爬天都峰》一课既是前面大纲中的教材中有的一篇课文,也是我们新课程中有的一篇课文。课文主要讲了天都峰的高和险以及我和老爷爷相互激励解决困难爬上天都峰的。通过对课文的朗读体会善于从别人身上相互学习、相互激励、共同进步解决困难的道理。
在这一课学习之前,我先让学生自己有课前进行了预习,也可以称作简单的自学。要求是:
1、自己读一遍课文,把生字、词语和自然段。
2、再读课文,把生字和词语多读几遍,把生字和词语记住。并且读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3、再读课文,把课文的主要内容用以下形式说一下。(什么时间,什么人在哪里干什么。)
4、再读课文,把自己不明白的地方画出来,并试着自己再读课文解决问题。
先让学生自己有课前进行了自学,如果学生能够自己把课文预习好的话。上课就事半功倍了。课堂上,老师对生字和词语进行听写,检查过关(过不了关的让组长下课后再听写过关,直到全部过关为止),这就节省了不少时间。然后就把重点放在朗读感悟上。这一课中我把朗读感悟重点放在了对天都峰的高和险上以及我和老爷爷相互激励的话语上面。比如在体会天都峰的高和险上,我让学生多次朗读第二段,并在范读中让学生抓住重点词句进行体会。如:“峰顶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体会天都峰的高。在朗读到“再看看笔陡的石级,石级边上的铁链,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真叫人发颤!”体会到天都峰的陡和险。在学习我和老爷爷相互的激励话语上面,我重点抓住了老爷爷和小作者的对话进行体验。让学生把下面两句话中体验:“小姑娘,你也来爬天都峰?”和“老爷爷,你也来爬天都峰?”以及在体会爸爸的话中知道我和老爷爷是从别人身上得到力量的。“你们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都会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到这里学生就能够全部的体会到课文的用途和课文所表达的中心思想了。
1、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是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第17课《爬天都峰》。
这是一篇精读课文。课文讲的是在假日里,“我”和爸爸去爬天都峰,遇上一位素不相识的老大爷,“我们”互相鼓励,克服山高路陡的困难,终于一起爬上了天都峰。课文向人们揭示了在困难面前,要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要善于互相学习,互相鼓励,共同进步的道理。结合教材的特点以及《汉语课程标准》要求以及双语班学生学情的特点,我将本课分为三个课时来教学,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第一课时,结合文本学习生字词语为主。
2、教学目标
根据《汉语课程标准》的要求及教材的编排意图和课文特点,结合双语班学生的特点,我预设了以下三个方面的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认识“既”“嗓”2个生字,会写“聪”“拎”“桶”3个字,理解并会用会写字。
能力目标:初读课文,大致领悟课文大意并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第1—5自然段。
情感目标:随文初步熟悉学习内容,初步感受小女孩和老人互相从对方身上汲取力量的道理。
3、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第1—5自然段,认识3个生字,会写6个字。
4、教学难点:在生活中会用要求会写的字,能够结合生活用会写的字造句。
5、教具准备:生字卡片、课文插图、课件。
结合本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设计了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1、情境教学法:在教学中为了提高民族学生的汉语表达能力又能直观教学,故我采用了提问导入法,问孩子们爬过山吗?爬过哪些山?请个别作答。让学生走进情境。
2、抓重点词句感悟法:《汉语课程标准》指出,汉语教师教学要以语言的工具性为主,人文性为辅来进行教学。因此,我把教学的重点放在了对字词句的理解和掌握。课文第三自然段出现“似乎”“白发苍苍”(四字词语),作为重点词语,还要求会写,因此,我用了较多的时间在该词的学习上。“顶”字比较简单易学,因为我们的学生是五年级的学生了,所以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我请了一位字写得很规范的学生上黑板范写。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让同学们根据预习来自主组词、造句,我在一边点拨、鼓励。
3。以读促悟法,通过点名读、自由读、齐读、男女生读等形式以读促悟,达到书读的目的。使学生在反复的阅读中体会初步体会天都峰的“斗”和“高”,达到熟悉课文内容的目的。
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课前我制作了课件。
一、巧设悬念,导入新课。
(1)老师提问:“同学们,你们爬过山吗?爬过哪些山?”。个别回答。
(2)“今天有个孩子也和你们一样,爬了一座山峰,叫‘天都峰’”。板书课题《爬天都峰》。
随机教学‘峰’字,(但不在田字格里写)
(3)结合课件图片,介绍天都峰。
1、回答问题。
2、齐读课题。
3、请一位学生回答偏旁结构,组词。
4、欣赏。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三、“今天我们就随同这个孩子一起进入文本,看看他是怎么样爬山的。”
四、范读课文。(课件展示听课要求)
3、让学生自由读1—3段,提出自读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字词句多读几遍。 2、找出生字。)
4、师:“第一段就一句话,全班齐读。从第一段中,我们找到了一些信息,谁知道是什么信息?”
5、师:“我们一起和这个孩子爬爬天都峰,请两位学生读一读第二自然段。”随文教学会写字“似乎、顶,”“似”老师范写在田字格。“顶”请一位学生写。会认字:“颤、陡、链”。(会认字只做理解认识,简单讲。)
6、师:“忽然有人在背后叫他,是谁呢?请看第三、四、五自然段。”同桌之间互读,并找出生字,“仰”写在田字格,“苍”说说记字方法,学生在书上写一写即可。
1、齐读第一段。
2、认真听老师读。
3、自由读课文,并找出生字。
4、学生回答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5、学生汇报生字的结构、偏旁、组词造句。
6、男女生读第二段。
7、同桌之间互读,并找出生字。汇报生字的结构、偏旁、组词造句。
四、游戏巩 固生字。
齐读生字,选一组学生开火车读生字,记住生字,巩固生字。
五、再读课文
1、今天大家收获很大,学了很多生字,下面我们带着生字,再读文本。
2、请四位学生读两遍第二段。
3、师:“看到大家读得这么起劲,老师也想读啦,你们欢迎吗”?老师读第三段。
4、请三位学生在分角色读3—5段。
5、总结。
1、齐读课文第一段。
2、学生评价。
3、学生评价老师。
4、分角色读。
六、作业设计
1、抄写今天学的5个生字并组词。
2、读通读熟课文。
1、写一写。
2、读一读。
各位老师:
大家好!
今天给大家说课的内容是《爬天都峰》的第二课时,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策略、教学流程、板书设计等方面做具体的阐述。
(一)内容简介:《爬天都峰》是鲁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三篇课文,单元主题是“多彩的生活”。课文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的,描写了在暑假里,“我”和爸爸去爬天都峰,路遇一位素不相识的老爷爷,“我们”互相鼓励,克服山高路陡的困难,终于一起爬上了天都峰。课文向人们揭示了在困难面前,要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要善于互相学习,互相鼓励,共同进步的道理。本课中“我”与老爷爷有两次精彩的对话,内涵丰富,发人深省。
(二)教学目标:根据本单元训练要求和本课特点,依据新课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要求,我把本课时的目标定为:
1.理解课文的词语及文中的长句,理解课文的内容。
2.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重点读好对话,读出人物语气和感情。
3.教育学生学会从别人的身上汲取力量,培养学生从小就不怕困难、奋发向上的风格。
(三)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我”爬天都峰的过程。
教学难点:读懂课文最后一段中爸爸说的话:“你们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都会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
教法学法:针对教学内容,在教学中精心设计教学课件,让学生展开想象,进行形象思维训练。通过看图片、读课文、画句子、演一演等方法帮助学生理解、体会,从而掌握课文内容;教师通过“导、扶、放”让学生从学会到会学。让多媒体辅助教学,以“情景教学法”激发兴趣,使其乐学,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一)导入新课,检查预习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三课爬天都峰。
1.读词语;
2.轮读课文。
(二)理清思路,品读感悟
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用一两句话概括。
2.课文按什么顺序介绍这件事情的?(板书:爬天都峰前---爬天都峰----爬上天都峰)
3.爬天都峰前,“我”的心情是怎样的?(板书:发颤)为什么?出示图片,读第二自然段,体会天都峰的“高”和“陡”。
(三)抓住对话,突破难点
这么高这么陡的天都峰,“我”为什么最后能爬上峰顶?出示二人的两组对话:
(1)“小朋友,你也来爬天都峰?”
“老爷爷,您也来爬天都峰?”
a:两个“也”字你体会到什么?(天都峰这么高又这么陡,你年纪这么小(这么大)怎么也来爬呀?表面上似乎双方都有怀疑,其实是对对方表示羡慕、敬佩,表现这一老一小都有不怕困难、勇于攀登的精神。)
b:读一读他们他们克服困难、勇于攀登的句子。理解“不再犹豫” “奋力”“终于”等词。(板书:奋力)
c:假设你是文中的“我”或老爷爷,在爬山途中,你会怎样去鼓励对方?
(2)“要不是你的勇气鼓舞我,我还下不了决心哩!现在居然爬上来了!”
“我是看您也要爬天都峰,才有勇气向上爬的!”
他们为什么互相致谢?(理解“居然”)
如果没有“勇气”,这一老一小怎么敢爬天都峰呢?
这两位一开始都认为自己爬不上来的人,结果都爬上了峰顶,那是因为他们在爬的过程中相互鼓励,相互帮助。用爸爸的一句话来说就是——“都会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
出示:(3)“你们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都会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
他们是怎样互相汲取力量的?
(四)文意拓展,能力提升
1、分角色朗读课文。
在文章的人文性方面关注更少了,而在字词的学习上做了很多的文章,花了很大的力气。每篇课文的生字学习,读认扩词就要花半节多课的时间。并且有时还要选取一些语言文字的训练点,展开训练之后学生的速度不快,而我又想训练得到位一些,所以两堂课就顾及不了人文性的一些思想教育了。但我觉得我的路是走对的。尤其是在教学《爬天都峰》后,更让我坚定这种上课的套路。在教学中,我们选取了这样三个训练点,受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是在孩子们充分朗读第一小节之后,我问孩子一个普通的问题:天都峰是一座怎样的山峰孩子们立刻得出——高、陡。我之后并没有停留在这样的理解上,而是引导孩子去探讨,作者怎样写的原先前面一句是说特点的,后面一句是举个例子的。“高”的特点,课文举了“在云彩之上”的例子。我话锋一转,说:“在我们生活中还有许多这样有特点的事物,我们也来根据生活经验说一说。”
池塘里的水很深,天空中的小鸟飞得很快,学生思路开阔,畅所欲言,不时有好的句子冒出来。我想这种练习时对学习“总分”句式的铺垫,对写作有必须的帮忙。
二是补一补课文中的一个空白点。在爬天都峰的描述中,作者写了自己是怎样爬的,“手脚并用”、“像猴子一样”等,但老爷爷是怎样爬的,课文中并没有写出来,我又安排了一个训练,让孩子们谢谢老爷爷怎样爬的,同学们想象丰富。
老爷爷左手扶着铁链,右手住着拐杖,眼睛盯着石级向上爬;
老爷爷弓着身子,吃力地迈着脚步,爬得气喘吁吁的;
老爷爷一边拉着叔叔的手往上爬,一边嘿哟嘿哟的为自己鼓劲。
这个训练是需要孩子们进行合理的想象,并且放开思路才能够完成的。
三是学习了课文的三次对话之后,让孩子们再次补充对话。
这次对话不但是一个语言文字的训练点,让孩子们填出我与老爷爷对话的提示语,有助于孩子对“我”与老爷爷的情感的定位,更重要的是孩子自己说出了这篇课文的主旨:在困难面前要有信心,有勇气,要相互鼓励;只要付出艰辛的努力,勇于尝试就能够获得成功等等。真是一石两鸟啊!
(出示远程图片)今天我为大家说的是《爬天都峰》这一课。这是学生从低年级升入中年级,学习的第一组第3篇课文,通过本组教学,帮助学生尽快地适应中年级的语文学习,逐步完成由低年级向中年级教学的过渡。因此这一组教材是低年级和中年级两个年段语文教学的接口处,而这篇课文是第3篇精读课文,所以它在本单元是举足轻重的。
课文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的,描写了在暑假里,“我”和爸爸去爬天都峰,路遇一位素不相识的老大爷,“我们”互相鼓励,克服山高路陡的困难,终于一起爬上了天都峰。课文向人们揭示了在困难面前,要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要善于互相学习,互相鼓励,共同进步的道理。
这篇课文分两课时教学,第一课时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自学生字词,检查评议,书写生字。
这里我单说第二课时:提示课题,提出学习任务读议结合,理解重点句段,依据板书,弄清全文之间的联系。
根据课标3—4年级阶段目标要求的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注重体现人文精神。根据三年级学生具有初步理解词句意思的能力;学生能初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说教学策略】
1、利用丰富的远程教育资源,让学生享受优秀的教学服务。
2、现代教育技术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生动形象的画面,能帮助学生解决重点难点。利用多媒体的优势,营造一种学生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困素,使其主体作用得到更好的发挥。学生对于难以理解的抽象内容,可根据媒体上提供的内容找到答案。例如:天都峰的特点学生就可以在多媒体中找到。
3、小学语文课是一门基础课,通过词句的理解,基础知识的训练最终归宿到能力的培养上,这样的方法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一把钥匙,正如叶圣陶先生说的“教是为了不教”。
【说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理解重点词句,体会人物思想感情。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分角色读课文。
3、情感目标:教育学生学会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
【说教学重点】
体会句子,能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
【说教法】
针对教学内容,我打算在教学中充分借助远程教育接收的课件,让学生展开想象,进行形象思维训练。从图中理解体会,教师通过“教、扶、放”让学生从学会到会学。让多媒体辅助教学,以情景教学法激发兴趣,使其乐学,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说学法】
脑动心到,心口一致,合作交流,疑难共解。
【说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分析题眼
(1)先以质疑的方式,引入课题,用多媒体展示一幅山峰的图片,质疑:我们怎么才能上到山上去?(课题《爬天都峰》)并通过多媒体展示远程教育资源中天都峰的图片,创设情景、激发兴趣,让学生体会到天都峰怎么样?有什么特点?引出天都峰的高和陡。然后让学生展示一下搜集到的天都峰的有关资料,并小组交流。再通过比较“登山”与“爬山”让他们体会爬山是手脚并用。这为后面的体会思想起到铺垫作用。
(2)朗读课文[播放远程教育资源——情景朗读],按“爬山前——爬山时——爬山后”把文章分为三部分。
二、品释词语,明白道理
1、(出示远程教育资源图片)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第一部分,小组讨论:天都峰有什么特点?找出句子读一读。
2、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第二部分,联系上下文理解“奋力、手脚并用、终于”等词语。小组讨论:人物的动作、语言,体验我的心情。
3、自读第三部分,自由讨论:老爷爷为什么要谢我,我为什么要谢老爷爷?“居然”是什么意思?如果用上别的词语效果一样吗?(果然、突然、忽然)并分角色读“老爷爷和我”的对话。齐读爸爸的话,品析“汲取”是什么意思?你从爸爸的话中懂得了什么道理?(善于从别人的身上吸取力量)
4、拓展学习(远程教育资源),想一想,假如你在爬天都峰,请把你在“爬天都峰”中的感受介绍给大家。
三、教学反馈与情感教育
这节课同学们都学习得很积极,课文《爬天都峰》主要讲了在暑假里,爸爸带“我”去爬天都峰,“我”与一位素不相识的老爷爷,互相鼓励,一起爬上天都峰的事,从这件事,你得到了什么启示呢?我们今后遇到困难应该怎么做呢?(要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干什么事只要不怕困难,勇于攀登,一定能成功)。从而体现了情感教育渗透于教学过程中。
【说板书】
板书是一种重要的教学辅助手段,也是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爬天都峰》一文的板书设计清晰的展现出课文的主线,体现教学重点和难点。
文档为doc格式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miekuo.com/fanwendaquan/qitafanwen/7394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