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本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表达方式,使我们的作品更加精彩和有趣。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的总结范文,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灵感和启示。
当前的教育综合改革要求学校基于核心素养重构育人模式和教育生态。新的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将推动教育观的深刻变革,使教育必须向有利于学生的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回归。北京一零一中学准确把握形势,积极推进基于核心素养和学校文化的课程建设和课堂教学研究,打造独具特色的“卓越担当”课程体系和“生态?智慧”课堂。
“卓越担当”课程体系。
1.课程体系的目标和策略。
基于学校的办学目标,一零一中学把课程建设的目标定位为四个维度:课程必须围绕培养“未来卓越担当人才”的育人目标和核心素养的培育;课程要体现自我教育理念,让每一个生命个体成为最好的自己;课程要有利于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课程必须满足学生的多元发展需求,在丰富性、层次性与选择性上有所体现。
一零一中学课程建设的策略主要有精品化策略、核心化策略、结构化策略、特色化策略。精品化策略指完善课程建设体系化建构和质量监控机制,分阶段精细化推进;核心化策略是指用学生核心素养培养需求去引领学校课程建设;结构化策略强调用学校课程的体系化建构去推动三级课程的融合;特色化策略是指用特色课程群去引领和彰显学校的特色发展。
2.课程体系与主题群落。
学校努力建构基于素养生成的卓越担当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以“卓越担当人才培养”和“自我教育理念”为核心要素,搭建学校“三层八维式”课程结构,如下图:
该课程体系是将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进行融合,建立学校课程。三层是指课程分为基础能力课程、拓展融通课程、实践创新课程三个层次,使学生能跨越学段的边界,促进从知识到能力再到品质的进阶和融通。八维是指每个层级的八大领域三十二个系列的学校课程体系,使学生能跨越学科的边界,尊重个性与差异,满足多元发展需求。在第二层级和第三层级将课程按不同主题分成不同的课程群,更好地为学生发展服务。
以卓越主题书院课程群为例。该课程群包括人文、科学、领袖、国际、艺体五大主题课程群,分别由圆明书院、学森书院、六韬书院、国际书院、大成书院进行建构与管理。每个书院还开设各自独立的特色课程群。如圆明书院开设人文主题课程群,包括人文方法课程、人文实践课程、人文经典课程三个群落;学森书院开设科学主题课程群,包含科学素养课程、科学考查课程、科研课题课程和学科竞赛课程;六韬书院开设领袖主题课程群,包括国家视野课程、战略战术课程、学生领袖课程、领导力培养课程等;大成书院开设艺体特长主题课程群,包括表演艺术、综合艺术、造型艺术、田径几大类别,分设非洲鼓、传统壁画、滑雪等二十三个细类。
3.年级+书院的经纬式管理模式。
学校尝试行政班与教学班并存的管理模式,实施年级管理+书院管理的经纬式管理模式。年级负责常规管理和主题教育,书院负责主题课程建设、学业规划服务、特色教学研究等。基础能力课程以年级管理为主,拓展融通课程中采取年级管理与书院管理并存的方式,实践创新课程以书院管理为主。
学校积极探索个性化的选课排课方案。选课排课的总体思路是“分年级逐步分层,分类型科学组合,多样化自主选修”。学生采取选课走班的方式上课,学校提供可选择的课程内容和平台空间,尊重学生的选择性和个性化发展。学科排课有两种模式,一种是分科、分区、分层、分类的组合模式,一种是自由、自主的自由模式。
4.课程文化和可持续发展的课程资源。
通过几年来的课程建设,一零一中学已经形成了“重基础、层次化、生成性和系列化”的独特课程文化。“重基础”指高质量完成国家规定课程和地方课程,并且校本化实施国家课程,关注基础知识和技能、基本方法和行为、核心价值观的教和学;“层次化”指课程体系包括基础能力课程、拓展研究课程和实践创新课程三个层次;“生成性”主要指学校课程的动态开放体系,在培养学生兴趣、搭建学生个性发展和教师综合素质平台、形成学校课程文化等方面起到促进作用;“系列化”指按照学生需求、整合三级课程内容、建设八大领域三十二个系列的学校课程体系,并实现课程目标、课程资源、教学方法的三级融合。
在课程资源建设方面,一零一中学以深度合作模式整合课内外的课程资源。通过深度合作模式,一零一中学已经形成了稳定的几大课程资源系列,包括高等院校系列资源、科学研究所系列资源、德稻大师系列资源、中关村系列资源、名人励志系列资源、行业领军系列资源,整合构建了科学、人文、创新国际、艺术、领军五大主题课程群相对应的稳定的学校课程资源系列。
“生态?智慧”课堂是学校在教育综合改革的大背景下的课堂内涵追求,是学校在坚守自我教育理念的前提下提出的创新性课堂教学。“生态?智慧”课堂追求的是建构生命成长和智慧生成的场域。这个场域包含:生活场,即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生命得到成长;思维场,即课堂有利于学生高智慧的形成与发展;情感场,即课堂有利于学生的情感世界在自由和谐的氛围中陶冶与美化;生命场,即课堂的一切缘起和归宿都是生命的健康成长,如下图:
“生态?智慧”课堂需要坚持三个观念:生态观,让课堂成为一个生态系统,具有师生共生、文化场域、动态转化等特征;生活观,知识与生活融合才能产生智慧,倡导教育应回归生活本真;生命观,教育的本真是尊重生命、唤醒生命、激励生命。
“生态?智慧”课堂需要体现三个特性:科学性,课堂教学活动要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和心理活动规律;实践性,知识只有运用于实践才有生命力,要做到学而时“习”之;创造性,教育必须弘扬人的主体性、开发人的潜能、发展人的创造性。
“生态?智慧”课堂研究的起点是如何让学习真实地发生。各教研组基于学习力理论,根据自身的学科特点,以及对学生在该学科的核心素养进阶要求,完成“生态?智慧”课堂的理论架构与学科教学的学习力模型,如语文学科的能量巨人学习力模型、地理学科的三方气旋学习力模型、生物学科的双螺旋学习力模型、英语学科的智慧树学习力模型等,都既体现了学科特点,又契合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
“生态?智慧”课堂主要采取主题式教学和项目式学习的方式,以整合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并能进行灵活迁移应用,解决真实世界的问题。
如孙淑松老师依托圆明园开发了主题课程“追寻失落的夏宫”,把历史、地理、文学、艺术等学科融为一体。这门课程分三个阶段:到圆明园实地考察,通过摄影、绘画,感知圆明园今日之真实景物;查阅资料,追忆历史,触摸昔日圆明园的同一景点,遐想昔日美景;抚今追昔,进行文学创作;师生共同完成圆明园四十景今昔对比作品集。再如赵海蓉老师的“文学的北平”主题课程:学生自主阅读九篇描写北平的民国散文,寻找不同文章中北平的共性,写一篇读书报告,在课堂上讨论;把文章中的疑难问题找出来汇总,自主解决至少三篇中的疑难问题,写出读书笔记,课堂交流;任选一个问题或一篇文章或一个角度写一篇分析文章,在班级内分享;寒假到作者所提及的地方进行实地考察,然后写一篇考察报告。以上两个案例的显著特征是情景化感知,批判性阅读与创新性表达,这些都是“生态?智慧”课堂追寻的目标。学校还积极推进基于核心素养的steam教育等项目式学习,着力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一零一中学将以自我教育理念为指导,继续推进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生态?智慧”课堂教学实?`研究,使课程改革有新突破,教学质量有新提升,学校发展有新成效。
。
构建高效课堂活动开展两年以来,应该说我校的许多老师都经历了迷茫、实验、反思这三个阶段。如今,我们已达成一种共识:高效课堂不是什么新东西,更不是一场教育改革,而是一种高质量的课堂教学境界。构建高效课堂就是对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深入研讨如何提高备课、上课的有效性,减少无效劳动,从而实现课堂的高效。回顾我校两年来开展的构建高效课堂系列活动,我们高度认识、加强领导、精心策划、积极探索、认真落实、强力推进,使这一新的教改实验在我校生根发芽,并开出了鲜艳的花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我校开展构建高效课堂工作汇报如下:
学校领导班子对构建高效课堂高度重视,首先成立了“义马市二中构建高效课堂活动领导小组”,并多次召开校委会研究深入开展打造高效课堂工作方案。组织教师观看了专家视频、学习了教体局关于构建高效课堂工作会议精神和三门峡市构建高效课堂实验学校的具体要求,提高了全体教职工对构建高效课堂这一中心工作高度认识。每周四下午第四节是集中教研活动时间,学校多次组织教研组学习、讨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深刻领会高效课堂的内涵。我校还多次创造条件提供机会让教师外出听课,支持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组织教师“走出去”外出听课学习和培训。把提供学习机会作为对教师的奖励、一种荣誉,这给老师一种正确的价值导向,极大地提高了老师参与课改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清”活动方案》,《义马市二中课堂教学评优达标实施方案》,《义马市二中加强教学质量管理的意见》,《义马市二中名师培养工作方案》,《义马市二中优秀教研组和备课组评选方案》等。一系列方案的出台,充分调动了广大教师及备课组长工作的积极性,也使平时教学教研工作有章可循,有的放矢。
为保障创建活动顺利开展并取得实效,学校成立了“义马市二中构建高效课堂”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为创建活动的第一责任人,负责领导和组织“创建高效课堂”实践活动,确保活动有序有效开展;教学副校长任副组长,为实践活动的具体负责人;领导小组下设创建活动办公室,教导主任任办公室主任;同时,以教研组为单位,成立各学科集体备课组;以市、县级骨干教师和各科教研组长为成员,成立“高效课堂达标考核小组”。学校根据上级活动要求,调整并完善了评价考核制度,增加对课堂教学的评价考核权重,将高效课堂达标情况按无效、低效、有效、高效四个等级纳入专任教师年度考核。通过“高效课堂验收”的教师,在年度的评先表模和职称晋升时优先考虑。
集体备课的目的是把老师从繁重的写教案中解脱出来,增加集体研讨的时间,以研促教。为了切实发挥集体备课的作用,进一步规范了操作流程,统一使用学校集体备课样表,认真落实集体备课制度。在实施集体备课的过程中,我们坚持集体说课,集中大家的智慧,做到锻炼一人,成长一群。强调在每次集体交流中,教师要立足课程标准,不仅讨论教材核心内容、教法及学法,还要就教师的困惑、或教学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专题式的研讨:假如我来教,这个环节会怎样处理?怎样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怎样进行文本、学生、教师间的互动?怎样去评价肯定学生,真正让课堂成为一种幸福的享受,成为师生共同成长的乐园?大家集思广益,你有什么金点子,我有什么好主意,他有什么新创举,不妨畅所欲言各抒己见。这种交流、切磋,不仅对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和教学质量起到了推动作用同时促使集体备课真正避免形式化,体现高效性。备课组长将集体备课记录表上交教导处,教导处不定时抽查。
课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阵地,是校长了解教学实际的主现场。听课是校长把握教学情况的主要方式。听课既可以了解教师的教,也可以了解学生的学,可及时发现问题予以指导帮助;也可以发现好的经验方法在全校小结推广,利于及时调整教学管理措施。实行课堂开放、推门听课以及领导听课制度。通过推门听课对教师的常态课情况进行诊断,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引领。推门听课后,随机检查备课和访谈学生,了解教师上课的预备情况和平时教学的情况,并判定该教师的课堂授课情况是基于教案、高于教案,还是教案、教学两张皮或不备课的上课,以督促教师做好课前预备工作,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教师在常态课中成长,促进学校课堂教学的群体优化。
我校通过“四课”并进构建高效课堂:
二是切磋课交流,每学期由教研组安排本组教师开设,切磋课强调老师带着本学科某一疑难问题进行上课,全组教师共同探讨解决方法;也可带着自己对某一教学方面的思考进行课堂实践,通过实践和反思,形成理论上的认识。
三是研讨课提高,在集体备课的前提下,每个月每个教研组抽签决定一名教师上研究课,学校对这节课全程录像,组内所有教师参与观课议课,把这节课作为研究的对象,并通过微格分析,进一步明确怎样做到高效,怎样消除无效,小结出“高效课堂”的构成要素和课堂特征,探讨总结符合我校校情的整体优化教学设计与实施的途径和策略,逐步形成自己学校的教学模式。
四是常态课指导,实行推门听课,听课结束针对个体的课堂教学,现场进行点评,并跟进指导。通过搭建“四课”活动平台,给教师们提供展示和成长的舞台,鼓励优秀的青年教师脱颖而出、中年教师争创特色、骨干教师持续发展,建设一支引领学校发展的高层次教师队伍。
我校在汲取以前“四清”工作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具体做法是:“堂清”任课教师严格落实我校集体备课规定的课时基本教学任务,完成由备课组共同设计的课时达标训练试题,并及时讲评和矫正学生的错误,并通过学校领导入班听课进行监督。
“日清”范围为当日教学的内容,教材必知必会部分,要求各任课教师力争在课堂完成,未清部分在课后由各任课教师继续清理,仍然未清部分,由学生家帮助清,如清不了,还有任课教师和“互助生”共同清理,力争当天完成。要求学生对当天所学的基础性知识达到率保持在80%。各年级组有统一的时间安排,在不同时段清不同的学科。
“周清”内容为课本上的知识为准,如:例题、练习题、生字、生词、单词、句子、重点句子含义等,含相应的内容,难度不超过教材,每周规定时间让每位学生尽量解决一周每门学科的教学内容和课时检测题中问题。检测后,要求未清学生利用周日自己复习,下周继续检查,对还未清的学生,由家长负责帮助完成并签字。
“月清”,以月考为主。试题用教务处或教研室负责设计的检测卷。测试后,教师要用一到两节课的时间,继续清理考试中发现的问题和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遗留问题。除了精心组织、严明考纪外,更重要的是进行考后的分析和总结,进行反思,及时改进下段工作。每一次考试结束都要求各备课组认真进行试卷分析,班主任进行班级成分析,开好教师总结会和学生总结会。
按照教体局要求,我校充分发挥在打造高效课堂方面的引领和示范
作用,我们与义马市一中结成构建高效课堂手拉手学校,制定了计划和实施方案。每学期组织教师到一中听课、座谈,一方面,可以学习他们的先进经验和做法,另一方面,我们通过座谈把自己的做法和他们进行交流和沟通,实现共同进步、共同提高。我们还邀请三门峡市第三中学教师赵若良来校授课,和全体教师座谈,让名师来校指导课堂教学,让教师与名师近距离交流和对话。学校领导还定期带领校级课改能手、教坛新秀到义马市三中、二小参加连片交流活动,给他们提供锻炼和学习的机会。在交流中找出了我校的薄弱学科,并组织薄弱学科的教师到兄弟学校进行听课学习,从中找出薄弱的原因。
养成教育是教育的基础,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障,构建高效课堂也是实施养成教育方式之一。养成教育不是泛泛地讲在口头上,而是落实在日常的训练中,为此,我校采取了以下措施:定期召开班主任经验交流会;开展文明班集体、文明学生评选活动;定期召开学生座谈会和学情分析会;举办家长学校和家长会;组织感恩教育活动。这些措施的实施使我校寝室管理、学生纪律观念、日常行为行为习惯、学习习惯等大有改观,养成教育与构建高效课堂相得益彰,让我们的课堂更加高效。
总之,构建高效课堂,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是一项庞大系统的工程,任重而道远。短时间内还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难题:个别老教师的传统教学观念不能彻底转变;与高效课堂建设相配套的制度还有待于进一步的完善;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需要进一步加强。然而,我们坚信,有了上级领导的大力支持,有了全体教师的不断实践和勇于创新的精神,我们前进的步伐定能迈得更快,走得更远。
孔子游学、朱熹讲学、陶行知办学……对于教学工作前辈先师们给了我们许多的经验和启迪,而今我们提出了“构建高效课堂”的教学理念,通过“主体多元教育理念”下的“高效课堂”,让学生学有所获。
我认为构建高效课堂是形成一种教学习惯,需要细工出慢活。
首先,我在备课方面充分准备,研读《课程标准》,对每部分知识学生掌握的程度到底是“了解”还是“理解”或者是“运用”,做到心中有数,每节课上课前,要问自己几个问题:我打算让学生获得什么?我打算让学生用多长时间获得,我打算让学生怎样获得?我怎样知道学生是否达到了要求?同时充分准备教具,比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师生提前准备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在教学中通过教师演示、学生操作,深刻理解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长方形的面积关系。
上课时,合理分配课堂时间,准确把握课堂节奏。用声音抓住学生,用眼神盯住学生,保证每一位孩子都知道我在说什么。在课堂上我会尽可能的去细化问题,避免去问学生“大”问题。例如在教学《解决问题》时,出示例题后,会让学生讨论:问题是什么,从题中已知了什么,想解决这个问题要用题中的哪些条件,用什么法解决,为什么用,算式会列吗?分析透彻后再让学生动手写,同时问题细化后有难有易,可以调动全体学生思考,参与度高了,例题后紧接着的随堂练习我会放手交给学生,独立思考后完成,然后汇报为什么这样解决,在这个过程中强调其他孩子注意“倾听”,因为我认为倾听也是一个学习过程,这样下来或许一节课只能解决三道题,不过我认为练习题质量远大于数量,而且绝大多数孩子对于新知已经掌握。与此同时,在随堂练习中我尽可能的挨个检查每个孩子的练习本,查看他们的掌握情况并及时发现存在问题,以便及时纠错,并设计后续练习,不让学生对错误的知识形成思维定势,否则过后很难纠正。
有时候做一个“懒”老师也很有必要。在教学《整理与复习》课时,让学生将一个单元的知识独自整理到a4纸上,气泡图、表格……任何形式都可以,第二天再进行交流讨论,相互补充,经过这样梳理后,学生的知识脉络更加系统化了。而我在单元整理复习时要做的事情是将学生这一单元的错题进行整合,再加以巩固练习。
在有效表扬方面,我认为对于中等生应给予更多的表扬、奖励,因为他们总是想做得更好引起老师、同学的注意,给他们鼓励,让他们有信心去做得更好,能力就会慢慢提升,我其中一个方法就是选用中等生当小组长,并且不定期进行更换,效果较佳。
对于优等生不做过度表扬,过多的表扬会让他们产生自满、骄傲情绪,但是对于他们认真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要进行及时肯定,好让他们去传递正能量。对于学困生,空洞的表扬似乎对他们而言有些纸上谈兵了,我认为应更多的给予他们真诚的关爱,让他们先感受到老师的温暖,再去引导学习,不过,多余的表扬会让他们“得寸进尺”,所以对于学困生应“恩威并施”。
在“辅差”方面,我用的是“三部曲”。首先,让学困生自己读题、思考,说思路,弄清楚他是哪里不会,然后找一位优等生或中等生给他讲解,如有困难我补充,最后我出题练习巩固。
“予人以鱼,惠其一时,授之以渔,惠其一世。”我希望自己送给他们“渔”,让他们可以得到更多的“鱼”。
对于教学工作可以说每个人都有一套,或许这就是一个不断学习、不断成长的平台,我愿在倾听他人中提升自己。
构建高效课堂“三段式”课堂模式个人研修总结史家寨镇初级中学岳云香开展校本研修是新课程改革的必然结果和客观要求,是基础教育发展面临新形势新变化的必然要求.。由于我校是一所农村中学,学生基础较差,差异很大。诸多因素和以往传统教学思想、教学观念和方法制约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这也就给学生将来的全面发展带来影响。自我县开展构建高效课堂以来,我校有幸被列为试点之一。时常得到各级领导及专家的莅临指导和示范课的交流活动。因而构建“高效课堂”是我校教改实验的热点和重点,更是我校提升质量的重点和难点。“三段式”教学模式(即课堂分为自主学习---展示迁移-整理测评三个阶段)的实施,对我们教师个人的理论水平及课堂驾驭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本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做法:
在初学高效课堂时学校就在编写导学案方面做了专题培训。首先我们认识到了编写导学案的重要性,只有教师编写好了导学案,学生才能有目的的自学,重难点才能更明确的把握,学习方法才能具体,所以我们对导学案在思想上高度重视,认真备课,查阅资料,让导学案能够很好的指导学生全程学习。首先,我们抓住并落实集体备课制度,先由主备人提出草案,然后同学科老师在规定的时间对学习内容和学习形式在主备人初稿的基础上集体商定,包括教学重难点的把握、自学指导、展示迁移的学生活动、整理测评的形式及试题都要进行精心研究。并初步形成了我们的“三段式”的导学案的模式。
有了能够指导学生学习的导学案,接下来就是要落实好学生的自学。因为只有每个学生对所学知识预习好了,将能够自学会的知识通过自主学习或小组合作都学会了,才能在展示中有内容可展示,才能知道自己的问题所在,进而更好的解决问题。我是这样指导学生预习的:
自学的内容主要包括预习本节课的单词、句型、语法现象等。此时,教师要说明需要记忆的词汇,达到会读、会写的要求,单词较多时,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去写。根据学习目标中教师所列出的句型,学生通过查资料,教师分别指导等方法,让学生分析句子的结构形式,把所出现的语法现象整理在笔记本上,对出现的疑难问题要标出来,在互动环节中解决。并且自学后一定要展示,这样他自学会更认真,比如朗读、翻译和回答简单的问题是每个人都有可能要展示的。
比如在单词课文的读音方面,课文意思的理解方面,知识的灵活运用方面,如果自己觉得有问题,可以向他人请教,本组的、外组的、全班范围都可以进行询问请教。在讨论问题时,大家集思广益,小组成员互相合作,有争议时各抒己见,最后达成共识,将小组结果作为集体智慧的结晶,向全班同学展示。
督促本组成员落实好预习、完成导学案、对疑难问题进行记录、并对重难点进行适当练习。学习时尤其注意个别同学缺乏群体意识与交往技能,只关注自己发言的机会,不善于倾听别人的见解;让学习好的同学充当指挥者的角色;并不出现将小组内妨碍获胜的同学排斥在外;比赛之后互相埋怨等情况。因此,培训小组长采用多种措施培养学生合作的意识和技能,使学生学会倾听;学会合作;学会分享;学会互相帮助。
学生在通过结合导学案自学后,在课堂中,按照备课时设计的活动,鼓励学生大胆展示。通过学生自己学习和在课堂上倾听他人的学习结果,对所学知识更加完善。把课堂真正交给学生,教师在课堂上仅仅作为一名“听众”,做到学生能解决的问题坚决不讲,需要时只做适当的点拨,不做过多的讲解,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并要鼓励学生敢于展示,并指导学生如何去更好的展示,这样才能让自学的成果充分显示出来。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让知识学会,掌握的牢固,真正达到高效。
一般学生在初学英语时,兴趣会比较高,也比较积极。但是随着学习内容的增加,词汇量的变大,语法知识的深入,很多学生觉得很难,就会失去兴趣,甚至放弃。也有的在学,也是被动学习。这样的学习效果肯定是不好的。所以如果想要英语课堂学习高效,就必须有并完善评价奖励机制,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从教师自身对学生的热情上,从教师鼓励性的语言上,从量化机制评价上,都形成对学生积极的引导。评价可以是多方面的。我们主要在以下几点进行:导学案完成的评价、预习作业完成的评价、课堂展示的评价、倾听他人并积极质疑的评价、纠正错误的评价、完成作业的评价等。所与这些都会给学生以鼓励,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促使他们在学习中自觉预习、积极展示、认真听讲、认真完成作业,而做到了这些,就一定会提高课堂效率的。
总之,构建高效课堂,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就是在教学中变“学会”为“会学”,努力创建学习型课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所以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应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认知方法。俗话说:“予人以鱼,惠其一时,授之以渔,惠其一世”。在潜移默化中逐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使学生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不断进行创新。课堂上教师要以“精讲多练”方式落实教学重点,要让学生扎实掌握基础知识,发展熟练的基本技能。课堂上学生可以采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学习方式,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自主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前提,引导他们在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中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才能达到高效课堂教学的效果。
本节课是在理解了体积的概念和体积的单位以后教学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探索长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在本课教学的过程中,我采用让学生大胆猜想、动手实践、自主探索论证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自己动手摆一摆,做一做来研究论证长方体的体积公式,学生在做数学的过程中学到知识。从课堂练习反馈情况看,顺利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学生能够正确的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并使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观念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与发展。
1 这节课的主要特点是依托新课程,注重学生从体验中学习,在体验中自我构建新知,在体验中掌握学习方法。教师的教是为了不教,学会好的学习方法是我本节课的一个升华,因此提出了猜想――验证――结论这一学习方法,努力为学生创设条件,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发现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在整个活动中,教师很自然地向学生们渗透了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引导学生们要通过猜想――操作――论证去发现一些客观规律。让学生在发现-验证-解释中体会数学,探究知识。
2 知识点衔接紧密,环环相扣。先通过生活中比体积大小的情景发现存在问题和困难,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再利用小研究发现用前一课学过的分割成小体积单位来计算有局限性,进而引导出长、宽、高与体积间的关系,让学生大胆猜想,之后再动手操作验证,得到结论,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整堂课一气呵成,衔接紧密。的引导,学生自主参与数学实践活动,经历了数学知识的发生、形成过程,掌握了数学建模方法。它不仅仅让学生学会了一种知识,还让学生培养了主动参与的意识,增进了师生、同伴之间的情感交流,提高了实际操作能力,并从活动中形成了数学意识,学会了创造。
4 灵活的运用多媒体教学,使学生建立清晰的表象,增强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利用多媒体逐层增加小立方体,清晰、直观的构建出数学模型,体验到长、宽、高与体积之间的联系,为学生大胆提出各种猜想做了铺垫打了基础。同时利用多媒体教学提高了课堂效率,增大了课堂容量。
第五,及时总结评价,善于发现学生闪光点。这节课上,为了让学生体会到这种探索和学习的方法,我在学生总结出长方体体积公式后及时的评价让学生齐读自己的劳动成果,同时在课堂中总结出猜想――验证――结论这一学习方法,让学生面对困难勇往直前,寻求方法克服困难。不断鼓励表扬增强学生自信心,激发学习兴趣,课堂气氛活跃。
最后是我课堂中的不足之处,面对学生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和问题,我并不是考虑得很周全,应变能力,及灵活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还有待加强。还请各位评委、老师多多指导,多提宝贵意见!
为深化新课程改革,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学效率,我校以市教育局“高效魅力课堂建设”活动为指导,开展形式多样的校本研究,融通课堂内外,积极构建“魅力课堂”。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1、分析我校生源基础。我校位于城乡结合部,是进城务工人员居住较集中的地方。进城务工人员的子女达70%以上。生源的特殊性为我们的教育教学带来相当大的难度,一是家庭学习条件差,绝大多数孩子家中没有自己的学习空间;二是家长忙于生计再加上个人文化底蕴不足,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更谈不上辅导;三是学生大多来自农村,性格相对腼腆,缺乏自信;四是生源流动性较大,学习有时必须随父母的工作变化而变化,来来去去的现象普遍存在,学习无法形成连贯性、系统性等等。面对这样的实情,我们清楚地认识到,我们不能等待,不能指望,要研究课堂,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
2、找准研究的切入点。影响和制约高效课堂的因素很多,我校从转变观念入手,开展校本研究,广泛征求专家、教师意见,认真组织教师学习反思,最后确立了我校的创建高效课堂研究切入点,即研究主题――“关注课中训练的有效性”。细化到各教研组,依据学科特点,其侧重点也有不同。语文学科关注文中朗读训练的有效性、中心问题设计运用的有效性等;数学关注练习设计运用的有效性等,明确了各教研组的研究专题。
3、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教师素质。“打铁还需自身硬”。我校从学校、教研组两个层面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专题学习、培训活动。一方面积极向教师推荐学习《“345”高效魅力课堂教学设计与评估》等相关书籍,以“合作探究”教学成功案例为研究对象,利用间周一次的业务学习时间组织教师学习,举行了以“挖掘学生潜能,构建高效课堂”等为主题的业务培训。另一方面发现本校研究典型,请他们与教师交流,进行思想与观念的碰撞、融合,先后有张爱芹、郭双英、王爱玲等多名教师迅速成长。学校在全体教师中开展“优化课堂结构,全面提高质量”等主题讨论活动,有效促进了全体教师的学习反思。
教研组层面一是利用零星教研时间和教研组专题研究时间组织本组教师学习与本组研究主题相关的文章,二是结合校内外的公开课时间,组织全组教师仔细学习、揣摩,并力求在自我教学实践中点滴渗透。学习反思帮助教研组理清了学科的研究内容。
4、搭建活动平台,夯实工作实践。我们以细化教研组建设为依托,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升教师业务水平。
活动一:“一人一堂优质课”课堂教学展示。在每学期开始的第二个月份,我校都开展了“课堂教学展示活动”。以教研组规范研究为基础,以探究个性化高效课堂为主题,活动分三个阶段开展:第一个阶段为准备阶段,即征求意见形成方案,每位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选取一节最得意的能体现自己对高效课堂认识的课。第二阶段为研究阶段,即教师个人仔细分析本节课课中训练点,思考如何关注课中训练的有效性组织高效的课堂教学,反复推敲,使这节课的训练更有效,更高效。第三阶段为展示交流阶段。教师展示自己的课堂教学。突出三个关注点:关注课中训练的有效性、关注学生思维的发展、关注一个教学片段的具体指导(如何由不清楚到清楚、不会到会、不懂到懂等)。通过反思整理出适合本班、本校学生的课中训练有效性课堂教学策略。预约课中值得深入探讨的课则在学科听课竞赛中展示,供大家研究、剖析。
活动二:听课评课竞赛
构建高效课堂,同伴互助尤为重要。为了帮助教师形成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的研究氛围,促进教师听课评课的实效,3、10月份,学校开展了教师高效听评课竞赛,比赛分两项内容,一项是基础性比赛,包括:听课本检查,比听课任务是否完成;教师挑选其中一节听课评课最好的案例参评。另一项是现场听评课竞赛,听课评课比赛,为教师的高效课堂研究提供实在的研究案例,提升了教师的专业素养。
活动三:复习课教学竞赛
以往的复习课随意性大,随着质量意识的增强,高效课堂的提出,高效复习课研究自然成为我们必须关注的话题。学校组织开展复习课教学研究,举行语数外复习课教学设计比赛。要求在教研组、年级组同学科内开展集体备课研究,组内教师相互听复习课不少于两节,从复习课教学设计中选取一节参评,教学设计从整册教材的系统性、教学的重难点把握、问题的有效解决、练习的有效设计运用等层面综合评定。其他专职学科任课教师上交期末教学检测方案。要求测试内容以课程标准为依据,测试项目不低于两项,方案操作性强,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0xx年春季学期,各班“班班通”全部到位,为我校“高效课堂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为了发挥“班班通”的最佳教学辅助功能,学校从三个方面入手巧用多媒体,创建高效课堂。一是精心组织,落实二级培训。即:校级全员培训、组内互助培训。二是加强管理,提高使用效率。促使教师自觉使用“班班通”的意识逐渐增强,教学效果明显提高。三是全员参与,课堂达标验收。活动中,每位教师认真梳理这段时间的课,选择一节课运用“班班通”实施教学高效研究并展示。首先,教案设计关注教学准备。第二,教学过程运用“班班通”熟练且教学效果好。第三,课后反思围绕高效课堂运用效果进行。第四,学校将该活动纳入学期绩效考核。从呈现的课例来看,每位参赛教师均能精心制作一个应用“班班通”授课的课件,相互学习氛围浓,教学效果显现明显。
通过两年的研究实践,以校为本的关注课中有效训练的策略在教师的教学中找到了生长点,学校以语数外三科教研组为重点引领组织研究,创建高效课堂小有成效。语文学科,针对学生阅读能力不强,情感较漠然的现实情况,开展读的有效性研究。以“我爱语文”为切入点,采取“低、变、多、思”的策略探索高效课堂的途径和方法,践行围绕中心,筛选关注点,有针对性进行语言文字训练(表达、应用、拓展等)的模式,最后达到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数学学科以教师的计算教学、学生的计算能力为研究主题,紧抓过程、反馈、应用,通过动手“做”数学,理解算理的科学性;鼓励自主探究,体验知识的系统性;重视互动交流,提倡算法的多样性,以此来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增强学生的数感,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英语学科则以创新学生学生发展性评价模式为专题开展研究。针对学校学生实际,采取分层(提问分层、作业分层、家长参与)、分类(活动分类)的策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0xx.6
素质教育在强烈呼唤高效课堂的构建,当今的课堂教学过程应是师生共同参与、相互合作、创造性地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教育的发展关系到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教育教学工作备爱社会各届瞩目,因此,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就要以不断提升教师素质为突破口,努力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构建以人为本的高效课堂。具体来说,从以下方面入手。
在全面推进新课程改革,构建高效课堂的大背景下,学校必须帮助教师转变观念,提高认识,掌握新课程理念,并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素质,从而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有了好的教师,才能为构建高效课堂提供有力的基础和保证。
首先应树立正确教学理念。意识是行动的先导,思想观念正确与否必将决定行为的效果与价值。因此,教师必须及时更新教学理念,在先进教学思想的指导下,规划自己的教学行为,才能不被新的形势淘汰。要构建高效课堂,教师必须树立以下三种意识:第一是主体意识,课堂教学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一言堂、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必须彻底摈弃。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课堂还给学生,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和主体性,这样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第二是启发意识。课堂教学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教师适时适当地点拨诱导、设疑搭桥、总结提高是点燃学生学习兴趣,照亮学生思维的明灯。教师要学会启发教学,让学生“跳一跳摘到桃子”,这样学生才会学得有信心,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第三是民主意识。教师与学生要建立民主平等的和谐人际关系,课堂教学中切忌“惟我独尊”,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促进者和服务者。教师要创立良好的教学情境,有利于师生、生生进行平等对话,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才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其次是努力提升专业素质。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学习充实提高自己,学习新课程理念,学习教材教法,学习优秀的传统文化,学习现代化教学手段等等。同时教师更应该做科研型教师,不断反思教学行为,总结教育教学规律,形成自己的教学思想和教学风格。为此,我校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升教师专业素质:要求教师每个学期摘录学习笔记5000字以上,听课15节以上,每个月完成一篇教学心得体会或论文,每堂课后要有教学反思,学校每个学期都要举办优质课竞赛、教师基本功竞赛、课件制作竞赛、优秀教案评比竞赛等活动。这样,我们促使教师把大量业余时间用在提高、充实自身素质上,为构建高效课堂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高效的课堂就是要变“带着知识走向学生”为“带着学生走向知识”的师生共同发展的课堂。要求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获得更多的发展。为达到这个目标,不但要有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作指导,还必须改革传统教学模式,积极探索,不断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我们主要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组织好集体备课,实行“三案合一”
集体备课前,以学科组为单位,教师先钻研教材进行初备,写出简案,为集体备课交流做好准备。集体备课时,由备课组长进行专业引领,首先检查个人备课情况,然后按教学步骤逐项研究,由主备教师发言,其他老师讨论补充。然后主备教师负责把打印好的教案、学案、练习(即“三案合一”)分发到每个老师手中共享。集体备课做到了五个统一:统一划分课时、统一确定教学目标、统一自学指导、统一课堂作业、统一日日查作业。
我们这种建立在集体备课基础上的“三案合一”,能让学生更清楚地明确本节课的重点、难点,知道老师的授课目标,让学生的学习有备而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扮演的不仅是组织者、引导者的角色,更是整体活动进程的调节者和局部学习障碍的排除者的角色。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真正确立了他们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在“三案合一”教学中,师生是平等的,老师要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积极提出问题,教师讲得少了,学生思考、练习得多了,并能在课堂上最大限度地对知识进行消化,从而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二)、开展小组合作,交流探讨的教学模式
这种教学模式我们率先在初二年级进行实验,通过一年的教学实践,已取得明显效果。为了充分挥学生个体及学习小组的优势,在组建学习小组的时候,要注意科学分组,合理分工。尽量使小组成员在性格、才能、学习成绩诸方面保持合理差异。小组成员最好四至六人。同时要选思想品德好,学习成绩优秀,表达能力强的同学任组长,充当老师的小助手。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教师在课前要做大量准备工作,要了解学生特点,吃透教材。特别在小组合作学习讨论时,要把握教材的重难点,有针对性的讨论。为了避免讨论成为学优生的个人表演,可以丰富讨论的形式。如讨论前,小组成员先独立思考,把想法写下来,再分别说出自己的想法,然后讨论,形成集体意见。也可以每人独立思考,再抽签决定一位成员陈述自己意见,大家再发表见解,更可以互相提问,再共同讨论。 这样的交流探讨使小组合作学习更具实效性,充分发挥学生之间优势互补。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我们充分实现生生互学,发挥“兵”教“兵”作用。即针对学生在自学、讨论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及练习中的错误,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让会的学生教不会的学生,教师只作评定、补充、更正。“兵”教“兵”不仅有力地解决了学困生问题,而且还促进了优秀学生的提高,优秀学生要想帮助他人,自己就得要充分理解,学习上也有了紧迫感,还把自己理解的知识清晰地表达出来,这本身就是另一种提高。
小组合作、交流探讨的教学模式,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取得了显著成绩,在今年上期中心校组织的初二年级抽考中, 我校八个文化科目全部进入了全镇前三名,初二c154、c153分别名列中心学校综合评估第一、二名。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法宝。课堂教学要提高教学质量,必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点燃他们求知的火花,引发他们求知的欲望,调动其学习积极性,使他们喜欢课堂。在教学过程中,时时调动学生积极思维,处处开启学生心智,课课给学生以知识、方法及新颖感,营造一种浓厚学习氛围,使学生在轻松、愉悦、和谐的气氛中自觉的获取知识和养成能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教师要在课堂开展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亲自体验、感悟,更容易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其次要培养学生良好习惯。有无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学生的成材至关重要。因此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第一,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要求;第二,反复训练,持之以恒;第三,树立榜样,激发自觉性;第四,坚持搞好赏识教育。另外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也是很重要的。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现在提倡终身教育的理念,我们的教育并不是教给学生多少枯燥的知识,而是教给学生终生受益的学习方法。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认识方法。善于为学生创设提问的问题情境,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引导学生产生疑问,进而发现问题。要给学生质疑时间和空间,使学生可以随时质疑,这本身就是思维的发展、能力的提高。最后我们的教师一定要掌握好现代化教学手段,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方式,这既能提高学习效率,扩大授课容量,又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如我校刘琪老师讲授《苏州园林》一课时,出示了大量苏州园林的动画、图片,既使学生准确把握了课文总体特征,又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了。
古人曾经说过:“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勇于提出问题是一种可贵的探索精神,是创造的基础,好奇、质疑是少年儿童的天性,世界上有许多重大的发明往往是从好奇质疑开始,它能激励人追根究底,去破译世界万物的奥妙,发现自然界内在的规律,激发学生对知识的追求。伽利略的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就是从怀疑亚里斯多德的话开始的,如果没有当时的疑问,这一成果也就不属于伽利略了。物理学家牛顿发现万有引力规律,同样是从苹果为什么落到地上而不落入太空的疑问中产生的。因此,质疑是创新的前提,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方法。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然而,为数不少的教师,受落后教学观的支配和考试制度的影响,在教学中照搬模式,追求答案唯一、标准统一,对学生缺乏质疑、批判的训练,使学生受“权威”所困,思想禁锢,不敢有“越雷池”的非分之想。学生创造性的萌芽被扼杀,成为了接受知识的机器,课堂教学效率得不到提高,实在令人痛心。
其次,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必须培养学生爱思考、善质疑、敢批判的创造性思维。因此,教师应充分利用科目优势,在教学中热情鼓励学生用审视的眼光大胆质疑,敢于批判,不盲从、不迷信、善于发现、勇于探索,这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那么,怎样才能激发学生质疑、批判、创新的火花呢?首先,教师要从思想上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到任何学者、权威都不可能尽真理之长河,任何人都有发现新知识的可能,要树立起敢于“班门弄斧”“异想天开” 的思想。
再次,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教学上教要充分发场民主,师生的双边活动要合理,为学生独立思考创造条件。在学习方法上,教师要激发学生探求新知识的动机,引导他们谈看法、摆见解。让学生注意凡事都要问个为什么,是否合情合理,经过比较提出新观点。在思考问题时,教师不要束缚学生思维,要鼓励学生从正、反两方面分析,提出新的看法。其三,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钻得进去,接受、领悟、吸收人类的创造智慧,还要引导学生跳得出来,运用发散性和灵活性思维的触角,以评判、辩析、质疑、引申、发挥等角度来审视。要鼓励学生善于从貌似正确的现象中敏锐地发现错误之处,敢于否定其中的“是”,揭示其中的“非”。如我校小学部教师在教《鸟的天堂》一文时,教师在课堂上安排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去切切实实地阅读理解,提问的时间压缩到最低限度,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积极探索,不断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让学生因疑而动。还利用多媒体手段制作了几幅活叠动画,插入悠扬婉转的鸟叫声,把课文的无声语言变成有声语言,把课文中的静态图画变为动态美景。这样学生在读、看、听的过程中,不断质疑、讨论,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学生提出了许多具有新意的问题,并在讨论和争执中得到了解决,真正地理解了课文取名为《鸟的天堂》的含意,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到了知识;在热烈的讨论中解决了问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在潜然默化得到了培养,教学效率得到有效提高。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学的特殊目的就是发展智力,培养聪明人。” 特别在新课程改革的教学中需要我们每一位教师想方设法,利用每一节课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训练,激发他们智慧的火花,使课堂教学真正体现新课改的理念,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总之,高效的课堂教学,就是在有限的时间、空间内,用最恰当的方式激发学生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从而获得最大容量的真正有效的知识。同时充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验能力,形成良好的情感、正确态度和价值观,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从我校几年来构建高效课堂的实践来看,应该说达到了这个效果,教育教学质量连续几年在全镇名列前茅,并连续进入全县毕业会考综合评估十强学校行列,学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质疑能力得到很大提高,师生的教育理念得到了全面转变。
近年来,我们xxx小学立足校情,采取问卷调查、学生谈话、系统分析等措施,并经由以下途径,不断寻求打造高效课堂的策略和措施。
一是以观摩课、研究课、汇报课等课型为载体,通过互相研究、相互借鉴、相互学习,形成积极探索高效课堂的氛围。
二是通过完善校本管理制度和课程管理规程,督促教师坚持多维学习,增强多元联系,引导广大教师进一步明确了新课程背景下的三维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学习评价等关键要素。
三是搭建“备、教、听、说、评”一体化平台,通过常态课、达标课、探究课、示范课等课堂模式的展示,加快教师与新课程相适应的心智模式、情感态度、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构建速度。促使教师在“自我反思、同伴互助”的基础上,通过专业引领,完成实践与理论的对话,最终达成了这样的共识:
高效的课堂,就是要变“带着知识走向学生”,为“带着学生走向知识”的师生共同发展的生态性课堂。并立足课堂不断追求高效、有序的教学,力求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
现将我们的具体做法简要阐述如下:
一、创新管理制度――打造高效课堂的前提保障。
在教研活动刚开始启动时,仅靠自觉是不够的。于是,我们利用前期发展性教师评价研究的成果,依靠相关规则,修订、完善了相关的制度,使之更加符合我校实情。如在《伍小新型教研管理制度》和《发展性教师评价操作流程制度》中,就包含了评价者培训制度、新教师“1+n”式团队培训制度、骨干教师培训制度、单项评价制度等;在《评价结果科学运用制度》中,包含了学科研究成果推广制度、学科成果应用制度、学科成果展示制度等。
这样做的目的,是进一步约束和规范教师个人和教师群体的行为,以保证研修活动正常而有效地展开。这些规范或准则在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实施之后,便逐渐成为了全体教师参与教研活动时自觉遵守的规范。当然,制定新型校本教研制度,还不是我们的终极目标。我们真正的追求和理想,是形成一种文化,一种大家共同追求的价值观,并融入我们的思想和行为。
在研究中,我们欣慰地发现,这些用文字清晰地表述出来的各项创新制度,在坚持不懈的'执行中,教师们由不适应到习惯化,进而内化成为一种自觉行为,最终成为了打造高效课堂的有效保障,在无形中彰显着制度文化的魅力,收到了预期效果。
二、校本研究导航――打造高效课堂的依托力量。
(一)立足专业引领 强化“高效”意识
为了致力追求并实现高效课堂,由学校校长牵头策划,我们开展了全员论坛交流:“什么是真正意义上的高效课堂?”为了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及参与热情,杨校长又以案例为载体,亲自进行了“立足校本教研,打造高效课堂”的专题讲座,进行专业引领。基于大家的交流,达成了一个共识,那就是:“高效课堂,就是教师在单位时间和空间里,将教学目标最大化和最优化。也就是将新课程标准中的‘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最大化和最优化。”
在研究中,我们探索出了提升教学实践智慧的有效途径,即:
1、先进理念听中学――即引领教师学习关于先进理念的文本知识、精彩教学的文本案例等,以听讲为主。
2、经验智慧做中学――即在教学实践中学习应用高明的教学方法,并在不断反思和感悟中逐步提高。
3、听懂以后做出来――把学习到的教学智慧,由纸上的文本理念,逐步变成自己的教学行为,使之具有自己的个性特色。
4、做好以后说出来――在自己的实践中探索出自己的经验,积累下属于自己的智慧,并逐步使之清晰化,总结和提炼出自己独特的经验和智慧。
智慧与有效犹如一对双胞胎,是紧密相连的,智慧的课堂一定是有效的,而有效的课堂必定充满智慧。一直以来,东湖小学在积极探索构建智慧课堂的同时,努力实现有效教学。
新教育为我们构建智慧课堂,实施有效教学提供了理想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老师们可以大显身手。
1、让每一位老师洒满书香。
每一个生命都是一粒神奇的种子,蕴藏着不为人知的神秘,而阅读,则能够唤醒这种蕴藏着的美好与神奇。通过阅读,积淀文化底蕴,提升文化内涵,从而提高解读教材的能力,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学校成立青年教师读书会,阅读的书籍以学校推荐与互相推荐相结合,更有适合自己个性的书籍。30周岁以下教师两月至少阅读一本书,30到40周岁的教师一学期至少一本书,40周岁以上教师由教师自己作主,凡50周岁以下女教师55周岁以下男教师需撰写读书体会。本学期拟推荐肖川博士的《教育的智慧与真情》,刘儒德的《教育中的心理效应》。
2、让每一位老师一路墨香。
教师在写随笔、日记的过程中,逐步养成“读书、实践、反思、写作”的习惯;使教育随笔的写作,成为教育日常的工作状态与生活状态,用教育随笔的写作,提升教师的理论水平,在教育随笔的写作过程中,让我们的课堂充满智慧。
教师随笔撰写的内容包括:教育随笔、教学心得、教学反思等。要求40周岁以下教师每周至少撰写一篇文章上传到平湖市新教育博客,评论每周不少于2次。年轻教师尽可能多写多评论,欢迎四十周岁以上教师参与。本学期我们还要组织《课堂生成的智慧》为主题的博客沙龙与论坛活动。
每周对教师撰写随笔情况进行汇总,对于优秀的教育教学案例,推荐投稿,并出学校专集和个人专集。
3、让每一节课堂充满智慧。
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是提高学科教学质量的保障,通过创设一种平等、民主、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将人类文化知识与学生的生活体验有机结合起来,追求高效课堂与个性课堂。让每一堂课成为孩子享受成长快乐的理想乐园;让每一位教师在这个舞台上施展自己的才华;让每一个孩子充满自信,收获成功。
本学期学校安排了四大课堂教学活动,一是第七届“东湖杯”课堂教学比武,主要参加人员是30周岁以内教师,分三年内新教师和三年以上教师两组,同时也是为参加平湖市三年内新教师教学比武做好选拔工作;二是承办平湖市课堂教学展示活动,各学科全面铺开;三是与广陈中心小学、上海朝春中心小学等兄弟学校举行教学联谊活动;四是教研组内公开课,由教研组自行组织每人至少一节公开课。无论哪一种形式,重在准备的过程,每次公开课有至少三次磨课经历,只有这样,才能让上课者、听课者、参与者都会有所提升。
4、让每一次学习收获满满。
学校将利用自身优势或各种有利因素,定期或不定期地邀请校外专家名流、优秀教师作专题讲座,我们将组织教师参加各类培训,各种听课研讨活动,本学期争取让每位教师都有外出学习的机会,拓宽教师的视野,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让大家感受到窗外世界的丰富与美好。通过各种活动“聆听窗外声音”,激发他们形成多元的价值观,培养他们创造的激情,最终为我们的课堂服务。
(二)以校本研训为载体,实施有效教学。
校本教研是由学校组织实施,以教师为主体,以学校为主阵地,以专家为指导,以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的,教学研究和教师培训一体的研究方式。我校本学期校本研训的主题是“课堂生成的智慧”,围绕主题开展活动,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促进学校持续、健康地向前发展。
1、重视理论学习。
学校将积极推荐、印发相关学习材料,传递科研、课改等信息并按时组织教师学习。《课程标准》、《建议》、《指南》全校教师皆已配备人手一份,也多次组织学习,本学期我们将继续组织教师深入学习,并结合学校实际制订学校的的教学常规细则,让我们的教学有据可循,有理可依。
学科大组进行《课堂生成的智慧》相关理论学习,本学期至少两次,有组长搜集材料在统一的时间内组织学习。学校还会对教师进行《教育的智慧与真情》等相关书籍的推荐,让全体教师都能了解深刻明白智慧课堂的内涵。
2、师徒结对工程。
为加快师资队伍的建设,强化青年教师的成才意识,促使青年教师一年入门、两年合格、三年优秀、五年有特色。本学期继续为18位青年教师聘请了师傅,徒弟随时都可进入师傅课堂,听课学习,至少每周一节课,师傅也要尽可能地多听课指导。师傅指导徒弟开展教科研工作,撰写案例、论文,并重视徒弟良好师德的培养。
3、重视校本磨课。
磨课可以促进教师的自觉反思,磨课可以增强教师的学习意识,磨课可以全面提高教师的业务素养,可以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本学期的校本磨课主要以年段教研组为单位,可以邀请跨年级、跨学科的教师参与。
学校规定校级公开课磨课不少于3次,试讲不少于2次。不仅要注重磨课过程,也要重视磨课总结和资料积累,每一次教案的调整,组内成员交流的内容,设计理念,课堂效果,磨课总结等相关资料上交学校存档。
4、关注常态课堂。
下班听课是发挥研究、指导、服务功能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教研组按需组织教研活动的前提和基础。尤其是青年教师和相对弱势教师在课堂中的问题一起分析原因,寻求对策,努力发挥专业引领作用。本学期我们继续开放每一位教师的课堂,任何一位教师可以走进任何一堂课,分管教学的行政人员将广泛采取预约听课、跟踪听课、推门听课等形式,深入一线,每学期听教师随堂课不得少于30节,并与教师对话交流。关注常态,才是根本。
5、重视备课改革。
备课,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只有潜心研读教材,细心分析学情,精心研读课标,全心课堂设计,才能备好课,才能上好课。时至今日,第一轮新课程已经结束,面对网络上形形色色的教学设计,我们有必要对集体备课的形式进行改革,让集体备课产生更高的效应。
本学期开始,我们的教学设计前增加主备者和使用者一栏。教研组共同研究教材,并确定组内成员的主备内容,然后分头备课,对疑难问题及时组织讨论。使用者把主备者的教案打印出来之后,根据自己班级的学情,自己对教学方式的选择等等,直接在已打印的教案上进行修改。这样的形式,老师们既了解了主备者的意图,又不缺乏自己的个性设计,也方便了学校对备课情况的跟踪了解。同时,把作业布置情况和板书设计在教学设计上要有具体体现。
当然怎样的形式更有效,我们始终在探索,不断在完善。所有的改革,我们的宗旨是希望课堂能成为孩子的乐园,我们的学生能够在乐园里健康快乐地成长。
6、强化质量意识。
质量问题是我们教师共同的课题,把质量作为课题来研究,我们要认真分析,及早规划。切实提高课堂效率,学校明确提出课堂作业必须在课堂内完成,不仅提高作业质量,也减轻了学生负担,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休息调整。关注作业布置、作业批改与作业分析等,开学初已提出具体要求。抓好每学期三次的教学业务检查,同时组织学生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情况和作业情况进行座谈,对从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寻找对策。
(三)以教科研为平台,让智慧与有效同行。
课题研究,使我们的课堂和教学更深入,组织教师从课堂教学实际出发,以解决教学实践中的难题为研究目标,上报研究课题,由教导处确立几个重点问题,由教师制定相关研究计划,落实到平日的教育教学中,真正使个人研究不流于形式。
新教育实验、校本研训、教科研等,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为“构建智慧课堂,实施有效教学”服务的,相信我们的课堂会更智慧,我们的教学会更有效。
第一段:引子(100字)。
课堂是学生接受教育的重要场所,如何构建一个好的课堂环境和经验是每个教师都需要思考和探索的问题。在这个主题下,我将分享我的五点心得体会。
第二段:理解学生需求(200字)。
构建一个好的课堂必须首先理解学生的需求。每个学生的背景、兴趣和学习方式都不同,只有了解这些信息,才能制定相应的活动和教学策略。我积极与学生交流,并鼓励他们表达想法和意见。我也尝试与学生建立密切的关系,了解他们的个人情况,维持课堂秩序的同时,满足他们的需求。
第三段:创设互动环境(200字)。
积极的互动是构建一个好的课堂环境的关键之一。我鼓励小组合作和讨论,让学生通过与同学互动来理解和掌握知识。我经常使用课堂小组活动、角色扮演等交流方式,让学生充分参与课堂。同时,我也设立了各种趣味性的互动环节,比如课堂竞赛、讲故事等,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班级的温暖和快乐。
第四段:灵活多样的教学策略(300字)。
我发现应用灵活多样的教学策略对于构建课堂至关重要。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学习方式和兴趣点,只有用多样的教学策略,才能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我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如视频、音频和动画等,向学生呈现丰富的教学内容。我也注重任务型教学和探究式学习,在学生的实践中提升综合能力。
第五段:温暖和鼓励(200字)。
在构建课堂中,温暖和鼓励是不可或缺的。每个学生都需要被认可和鼓励,我积极给予学生肯定和赞扬,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成长和进步。同时,我也提供帮助和支持,鼓励学生积极解决问题和面对挑战。通过温暖和鼓励,我希望学生能够在学习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并树立积极向上的心态。
结尾(200字)。
构建一个好的课堂环境和经验是一个需要不断思考和改进的过程。通过理解学生需求、创设互动环境、灵活多样的教学策略和温暖鼓励的方式,我逐渐实现了一个良好的课堂效果。但我也明白这只是一个开始,我还需要继续学习和探索,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体验。我相信,通过不断的努力和总结,我将能够构建更加理想的课堂,让学生收获更多的知识和成长的机会。
作为一名教师,构建课堂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它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在多年的教学实践和不断的摸索中,我总结了一些关于课堂构建的心得体会,分享给大家,希望能对同行教师有所帮助。
第一段:准备工作是关键。
构建课堂之前,准备工作十分关键,它直接决定你的教学效果。首先,你需要对所授课程的内容有深刻的理解和掌握,这样才能更加准确地向学生传授知识。其次,你需要对所使用的教具、辅助材料等进行充分的准备,以保证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最后,你还需要事先思考好课堂的组织形式和教学策略,以确保能够达到教学的目的。
第二段:课堂氛围至关重要。
课堂氛围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影响。教师需要营造一个积极、活跃、和谐的课堂氛围。具体来说,教师需要与学生建立起融洽的师生关系,并时刻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积极回应学生的提问和建议,让学生感到受到重视和尊重。此外,教师还需要充分利用课堂中的各种教学资源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使学生从内心愿意参与到教学中来。
第三段:学生参与是必须的。
在构建课堂之前,教师需要将学生的参与放在重要位置。学生参与是让学生能够在教学中主动参与,积极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方法。具体来说,教师可以采用讨论、互动、案例研究等形式来鼓励学生参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此外,教师还需要及时给予学生反馈,以及引导学生逐渐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成为知识的创造者和拥有者。
第四段:找到适宜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的运用是课堂构建的关键。选取适宜的教学方法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对象的特点和教学目标的要求,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如问题导向的教学、案例教学、翻转课堂等,以及使用不同的教具、辅助材料等,以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生动的学习体验。
第五段:不断反思和优化课堂。
课堂构建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需要不断反思和优化。教师需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及时反思教学效果,总结教学经验,不断改进教学策略,以及多思考如何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此外,教师还需要与同行教师相互讨论、交流课堂教学的经验和教学方法,以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总之,构建课堂是教师教育工作中非常重要和必须的环节,有效的课堂构建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和促进学生学习成果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需要重视学生的参与、适宜的教学方法、反思和优化,才能创造出活跃、有效果、高效率的课堂环境和教学氛围,让学生更加愉悦地学习、更高效率地掌握知识。
新课标背景下,如何构建高效课堂、提高教学效率成了当前初中语文教育工作者们的首要工作。教师们应当充分领会新课改的内涵以及当前时代的主题,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要将重点难点以及学生不懂的地方放在课堂上解决,以确保学生能够在最大程度上掌握所学知识,从而完成规定的课堂教学任务,提高教学效率。
摘要: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教师应致力于教学方法的改革,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构建和谐的课堂教学体系,使素质教育真正渗透于课堂教学之中。
学校教学的主要形式是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教学的中心环节,学生知识的传授、基本技能的训练、思想品德的陶冶都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来实现的。所以,课堂教学就显得非常重要。多年来,笔者一直注重探索初中英语教学,并致力于教学方法的改革,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构建和谐的课堂教学体系,使素质教育渗透于课堂教学之中。
一、研究教材,探讨教法,实现课堂教学的整体优化。
1.课前英语强化训练。
课堂教学中,笔者努力创设英语情景,营造英语课堂氛围,以培养学生的英语听写能力、思维能力和交际能力。笔者认为,对知识层次较浅的初中学生来说,课前几分钟的英语会话是不可缺少的。起初,师生间进行简单的日常会话,如相互问候、相互介绍或学生向教师和全班同学报告当天的值日、出勤、日期和天气状况等。师生间既可以单个谈论,也可以以会话、对话的形式进行。随着学生知识结构的增加,谈论的题材也随之逐渐增多,如谈论自己的家庭、学校、朋友或自己的生活琐事,这样师生间的“寒暄”和同学间的语言交流,对安定学生情绪,吸引学生进入英语课堂,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也为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和实际会话能力打下了基础。
2.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
新课标指出:“教师要努力改进教学方法,增加课堂教学上语言实践的广度和密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在课堂中,笔者坚持精讲多练,努力创设情景,针对教学内容的不同特点,采用了多种切实可行、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在轻松愉快中完成教学任务。如在教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7)描绘人的外貌时,自己边说英语单词,边在黑板上画出人体各部位,这样重复多次,让学生明白各单词的含义。然后自己说这些单词,让学生自己画,自己边说边走动,以便观察学生的理解力和记忆力。对于好的进行表扬,差的进行鼓励,让学生都动手、动口、动耳、动脑参与课堂教学,活跃课堂气氛。
又如在教学现在进行时时,笔者在教室边走动,边自问自答:“whatamidoing?”“iamspeaking.”“whatareyoudoing?”“youarelisteningtome.”也可以做各种动作,如开窗户、关门、擦黑板等活动,这样使学生既感到新鲜多样,又便于理解这一语法点。所以,教师要在教学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精心设计每堂课,设法创造各种语言环境,把死记硬背的单词变成活的语言,减轻学生在记忆上和理解上的困难,让学生轻松愉快地理解教材,掌握所学内容。
3.分散教学难点。
英语课是门外语课,学生学起来比较吃力,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就应当想方设法帮助学生解决这一难题,以此来加速学生的学习进程,要做到这一点,备课是关键,备课时要认真钻研教材,真正领会其精神实质。在教学中,尽可能利用实物,如图片、教学简笔画和录音机等,让学生边看边听,视听结合,逐步消化,加深印象,强化记忆。另外,笔者还随时讲规则,教规律,分散了难点,突出了重点。这样既达到了教学目的,也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4.教学信息反馈。
我们所研究的教学不管采用什么方法和手段,但都是为同一目的,让学生学好这门课,并对之产生浓厚的兴趣,这是我们教者的共同愿望。若只根据教材的内容设计教案和教法,而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那么,教学效果也不会令人满意。
因此,在设计教案时,除钻研教材、研究教法外,还应当备学生。教师应对自己所教的每个学生进行一番细致的了解和研究,并根据学生的知识层次结构来调整自己的教法。一个优秀的教师总是记载当堂教学中的各种情况,把自己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结合起来,使教学相长、相辅相成。教师还可以经常深入学生中间和学生交谈,征求他们在教学中的良好意见和建议,利用他们的.这些信息反馈,做到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因知施教,挖掘他们自身的积极因素,加以引导,从而达到高效率的教学效果。
二、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是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因素。
在教学中,教学方法至关重要,但学生和教师的关系也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始终认为教师既要严格要求学生,也要尊重学生热爱学生和学生打成一片,对不同程度的学生,用不同的标准来要求,对于好学生用高标准要求,对基础差的、态度不端正的学生,不能讽刺挖苦而要正面教育、鼓励、启发,多加帮助,耐心辅导,用自己丰富的知识、优美的语言、良好的行为来诱导学生,一旦发现学生有进步,无论大小、快慢都应及时地予以表扬和肯定,学生察觉到自己在进步并感觉到进步的喜悦,也就产生了学习英语的兴趣和自信心。教师不仅要在课堂上关心学生的学习,而且在课后还应当关心学生的生活,经常深入到学生中间,向学生嘘寒问暖,询问学生的生活情况和家里的经济状况,尽可能地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另外。教师也应多一些与学生志趣相同的爱好。比如打篮球、踢足球,下跳棋、象棋,组织学生进行有益的兴趣活动。这样,师生之间就毫无拘束地建立起了亲密无间的和谐关系,从而带动其他学科的学习,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三、遵循英语教学规律,寓素质教育于语言教学中。
新课标指出:“教学内容要渗透思想道德因素,要寓素质教育于语言教学之中。随着学生知识、技能和能力的不断增长,其思想品德也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教师不只是在课堂上“传道、授业、解惑”,而且更重要的是还要育人,倘若学生在学习上特别突出,但其品行不端,心理素质不高,不但不能给社会创造财富,反而还会给社会带来很大的危害,因此要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素质教育和爱国教育。
在课堂教学中,笔者会有意识地选择英雄人物事迹,结合学生所学过的短语、句型、语法和时态,编成浅显易懂的英语短篇文章让学生阅读,让他们尽可能用英语谈谈心得体会或未来的打算,让学生明白,人活着不只为自己,更重要的是对社会尽责,要有为人民服务的献身精神。这样既增强了学生学英语的兴趣,也树立起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道德观,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笔者在教“map”这个词时,就联想到中国的国土,让学生看中国地图和世界地图,向学生讲明香港、澳门现在才回归祖国,海参威为什么被沙俄侵占?英、法等国是欧洲国家,为什么在亚太等地区有殖民地?通过这些事例,让学生深深懂得自己的学习与国家建设、民族兴旺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自己成绩的优劣不只关系到自己的前途和利益,而且也关系到祖国的兴亡,关系到祖国的明天,由此而激发学生发奋学习的愿望,树立起“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理想。另外,还可以结合当堂所学的内容,适当地向学生介绍英美概况、风土人情,让学生对英美文化有更多的了解,这样不但对学生学英语有帮助,而且在思想意识形态上引导他们吸其“精华”,剔其“糟粕”,通过一系列思想品德教育,就能使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成为建设国家的栋梁,即使那些学习上不突出的学生,也能成为品行端正、为祖国建设增砖添瓦的有用之材,这样每个学生都能在社会这个大家庭中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为祖国建设各尽所能,奉献力量。
教学有法,无定法,它是一个复杂而又艰辛的活动。所以,对教学方法的改进、教学质量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马上完成的,它也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有待于我们每个教者在实践中去做进一步的探讨、挖掘。
参考文献:
[1]韩云桥.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绩效――课堂教学结构简析及优化途径[j].中国科技博览,(22).
[2]熊梅.和谐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j].中国教育学刊,(7).
当前,构建和谐社会是国家的建设新策略。和谐能产生美,产生最佳效益,我们的课堂教学亦如此。新课程定义下的谐课堂就是:以人为本,使教育的各因素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协调合作,形成完美和谐的教学课堂。和谐课堂有效的教与学,能够促进学生自我激励,自我成长,自我完善,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如何构建和谐的英语课堂教学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教师与学生师生关系的和谐。我认为,首先教师要在学生中树立良好的形象,应该具有亲和力,让学生愿意亲近,融洽的师生关系才能建立起来。其次要尊重学生,热爱学生,让每一位学生都感受到来自老师的温暖,师生之间的互爱才是最理想的师生关系。
2.教师与学生教学关系的和谐。《英语课程标准》中提倡“自主合作研究的学习方式”。教师应为学生创造合作学习交流的氛围,要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允许学生出错,激励他们求知的欲望,让课堂成为学生施展才华的舞台。合作学习可以弥补一个教师难以面向有差异的众多学生教学的不足,从而真正实现使每个学生个性都得到发展的目标。
3.学生与学生合作关系的和谐。合作学习作为一个新型的.学习方式,有力地挑战了教师“一言堂”的专制,它在课堂上给了学生自主、合作的机会,目的是培养学生团体的合作和竞争意识,发展交际和审美的能力,强调合作动机和个人责任。只有愿意学,才能学得好。基于这种认识,合作学习将教学建立在满足学生心理需要的基础之上,使教学活动带有浓厚的情意色彩。(英语教学论文)在小组合作活动中,小组成员之间可以互相交流,彼此争论,互教互学,共同提高,既充满温情和友爱,又像课外活动那样充满互助与竞赛。在小组中,每个人都有大量的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与看法,倾听他人的意见,使学生有机会形成良好的人际技能,当学生们在一起合作融洽时,他们学到的就会更多,学得也就更加愉快,由此可以实现认知、情感与技能教学目标的均衡达成。
二、追求和谐流畅的课堂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的和谐能够产生艺术的美感,能增强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意识和兴趣,领略成功的喜悦,得到全面的发展,取得教与学的最佳效果。教师在教学中要向学生展示的不仅是教师的语言、板书、教态,更重要的是要展示教师的思想和组织课堂教学的魅力。课堂教学时间有限,这就要求教师要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组织课堂教学,为学生创造一个和谐语言环境和愉悦的情感氛围,让学生在课堂上想说敢说乐说。在课堂上,师生用英语互相问候,同学之间用英语进行简单的交流,教一首英文歌曲等等方法,这样学生自然而然地就迅速进入了英语的角色。在教学中,教师要始终给学生一种新鲜感,学生就会学得轻松、自然。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法,要看这种教学法能不能在课堂上为学生提供一个多说、多读、多演练英语的机会。课堂上我最常用的方法是直观教学法。学生借助直观教具能够对词句很快形成正确概念,记忆牢固,又寓教于乐,使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活泼。重要的是,在直观演示和真实场景中,学生对做的单词和句型进行反复强化训练,从而形成自然的语感。
三、营造和谐的语言氛围。
1.课堂上营造语言氛围。实践证明,只有在教学中加强英语实践,让学生更多地接触英语,并融合在使用英语的氛围中,才能有效排除母语干扰,培养运用英语思考的能力。所以在英语课堂上进行全英语教学尤为重要。在教学中,除了语法讲解外,我都尽可能地用全英语上课。内容由浅至深,由易到难,语速由慢到快。另外,让学生把生活中的常用会话搬上课堂,为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所学的英语创造条件。英语课前5分钟是我的一个教学环节,叫showtime。让学生自由组合上台表演,可以模拟平时任何一个生活场景来表演。这种真实的语境演习,很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做到把已学的知识活用。要求学生养成用简短的句子回答问题的习惯,这样错误率减少了,他们就会慢慢地大胆并自信起来,会非常主动积极地加入到这个环节的训练中来。
2.课外开展英语活动。大纲上说:“课外活动是重要的辅助手段,不是课堂活动的延伸。”只有在课外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地组织学生开展英语课外活动,才能更好地巩固、拓宽他们在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例如,竞赛活动;布置“有声”的课外作业,就是让学生把在家朗读课本时的录音带拿来学校让我审听并认真给予指导和帮助;给学生看易懂有趣的英文原声片,如米老鼠》《史努比》《小鬼当家》《修女也疯狂》《疯狂出租车》《音乐之声》等等,这些活动都有利于学生增长知识、开阔视野,还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习兴趣。
四、进行和谐的教学评价。
传统的英语学习评价,只以书面测试来体现,内容上侧重知识的积累和模仿性的应用,却忽略了创新能力的培养。开展和谐英语学习评价,必须从学生英语素质的发展出发,把评价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使学生在积极正面的评价中充分体验成功的喜悦并不断努力。
1.以激励为主,坚持正面评价。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智慧的火花,对学习主动、有创新精神的学生,要及时表扬鼓励,让他们充分体验成功的喜悦,同时激发其他同学的学习热情。要充分肯定学生基本正确的回答,避免学生偶然的失误而引起的评价失真而挫伤学习的积极性。
2.评价方法多样化。英语教学有其自身的规律,在学习评价的手段上可以灵活操作。如内容上可以是平时的、期终的;单项的、综合的;课内的、课外的;形式上可以是口试、笔试、情景展示、表演等等;评价结果表述上,可以是定量的分数、积分,也可以是定性的等级评语等等。
3.评价标准的多元化。评价英语能力是一个综合系统的概念,若只从某一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往往会产生评价失真和缺漏。如果能从知识掌握、实践能力、记忆品质、学习情感、阅读能力、合作能力、听说能力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就能够较全面、准确、公正地评价学生。
和谐,既是一种教育、教学的指导思想,又是一个动态的优化过程,也是英语课堂教学所要追求的最终目标和最高境界。和谐的课堂氛围是教师想要的,也是学生梦寐以求的。在英语课堂教学里,我们应尽可能地创设和谐的环境,让学生在和谐、宽松的课堂里感受知识的魅力,从而使学生主动地学英语,为今后终身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课堂教学已不再是教师单方面灌输知识的过程,而是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过程。为了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并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学生们应该学会自己构建课堂心得。下面将从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展示作品、主动与老师互动、写日记记录心得和及时反馈建议等方面,谈一谈我在课堂学习中的体会和心得。
首先,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是我构建课堂心得的第一步。很多时候,老师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鼓励学生自由发挥,这是非常有益于培养学生思辨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做法。通过参与讨论,我可以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并通过与同学的交流和辩论获得新的见解,这对培养我严谨的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至关重要。此外,参与讨论还可以提高我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使我更加自信地与他人交流和合作。
其次,展示作品也是我构建课堂心得的重要环节。当老师布置了一些作业或项目时,我会尽全力去完成,并且在展示时展示出自己的特长和创造力。通过展示作品,我不仅可以得到老师的认可和鼓励,还可以借此机会向同学们展示自己的优点和才华。这不仅是对自我的肯定,也是对自己学习成果的回顾和总结。展示作品在课堂中起到了增添色彩的作用,也为课堂活动注入了新的活力。
第三,我还善于主动与老师互动。在课堂上,老师是我们学习的引导者和指路人,而我们则是老师的学生和朋友。与老师保持良好的互动关系可以使我更加投入到学习中,也能让老师更好地了解我的学习情况和困惑,并给予及时的帮助和指导。除了在课堂上提问和回答问题外,我还会在课后与老师沟通,向他请教有关学习方法和问题解决的建议。通过与老师的互动,我不仅能够提高自己的学习效果,还能培养出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动力。
第四,写日记记录心得也是我构建课堂心得的一种方式。在每天的课堂上,我都会专门准备一本笔记本,用于记录老师的讲解内容、同学们的提问和我的思考。在课堂结束后,我会将课堂笔记整理成一篇心得日记,记录下自己的思考过程和获得的收获。这不仅有助于巩固和梳理所学知识,还可以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而且,通过记录心得,我能够反思自己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为今后的学习做出调整和改进。
最后,及时反馈建议也是我构建课堂心得的重要环节。在学习中,我们往往会遇到一些难题和困扰,这时及时向老师反馈和寻求帮助是很必要的。在课堂上,如果我对某一道题目或知识点有疑问,我会直接向老师提问,寻求答疑解惑。而在课后,如果我对整个课堂活动有一些建议或意见,我也会及时向老师反馈,以便他能够知道学生的真实反应并改进教学方法。
总而言之,构建课堂心得体会是我在课堂学习中的一个重要方面。积极参与讨论、展示作品、与老师互动、写日记记录心得和及时反馈建议,这些都是构建课堂心得的有效方法。通过这些方法,我可以不断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出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动力,实现真正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希望我能在今后的学习生涯中不断完善和发展,取得更好的成果。
摘要:
我国若要实现由教育大国到教育强国的转变,则必须要对课程标准进行深入的改革,使其能够与当今时代发展的主题相一致。文章通过对现阶段初中语文课堂进行分析,并对其在新课改背景下高效课堂的构建予以阐述,以提升国内初中语文的课堂效率。
关键词:
为深化新课程改革,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学效率,我校以市教育局“高效魅力课堂建设”活动为指导,开展形式多样的校本研究,融通课堂内外,积极构建“魅力课堂”。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1、分析我校生源基础。我校位于城乡结合部,是进城务工人员居住较集中的地方。进城务工人员的子女达70%以上。生源的特殊性为我们的教育教学带来相当大的难度,一是家庭学习条件差,绝大多数孩子家中没有自己的学习空间;二是家长忙于生计再加上个人文化底蕴不足,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更谈不上辅导;三是学生大多来自农村,性格相对腼腆,缺乏自信;四是生源流动性较大,学习有时必须随父母的工作变化而变化,来来去去的现象普遍存在,学习无法形成连贯性、系统性等等。面对这样的实情,我们清楚地认识到,我们不能等待,不能指望,要研究课堂,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
2、找准研究的切入点。影响和制约高效课堂的因素很多,我校从转变观念入手,开展校本研究,广泛征求专家、教师意见,认真组织教师学习反思,最后确立了我校的创建高效课堂研究切入点,即研究主题——“关注课中训练的有效性”。细化到各教研组,依据学科特点,其侧重点也有不同。语文学科关注文中朗读训练的有效性、中心问题设计运用的有效性等;数学关注练习设计运用的有效性等,明确了各教研组的研究专题。
3、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教师素质。“打铁还需自身硬”。我校从学校、教研组两个层面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专题学习、培训活动。一方面积极向教师推荐学习《“345”高效魅力课堂教学设计与评估》等相关书籍,以“合作探究”教学成功案例为研究对象,利用间周一次的业务学习时间组织教师学习,举行了以“挖掘学生潜能,构建高效课堂”等为主题的业务培训。另一方面发现本校研究典型,请他们与教师交流,进行思想与观念的碰撞、融合,先后有张爱芹、郭双英、王爱玲等多名教师迅速成长。学校在全体教师中开展“优化课堂结构,全面提高质量”等主题讨论活动,有效促进了全体教师的学习反思。
教研组层面一是利用零星教研时间和教研组专题研究时间组织本组教师学习与本组研究主题相关的文章,二是结合校内外的.公开课时间,组织全组教师仔细学习、揣摩,并力求在自我教学实践中点滴渗透。学习反思帮助教研组理清了学科的研究内容。
4、搭建活动平台,夯实工作实践。我们以细化教研组建设为依托,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升教师业务水平。
活动一:“一人一堂优质课”课堂教学展示。在每学期开始的第二个月份,我校都开展了“课堂教学展示活动”。以教研组规范研究为基础,以探究个性化高效课堂为主题,活动分三个阶段开展:第一个阶段为准备阶段,即征求意见形成方案,每位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选取一节最得意的能体现自己对高效课堂认识的课。第二阶段为研究阶段,即教师个人仔细分析本节课课中训练点,思考如何关注课中训练的有效性组织高效的课堂教学,反复推敲,使这节课的训练更有效,更高效。第三阶段为展示交流阶段。教师展示自己的课堂教学。突出三个关注点:关注课中训练的有效性、关注学生思维的发展、关注一个教学片段的具体指导(如何由不清楚到清楚、不会到会、不懂到懂等)。通过反思整理出适合本班、本校学生的课中训练有效性课堂教学策略。预约课中值得深入探讨的课则在学科听课竞赛中展示,供大家研究、剖析。
活动二:听课评课竞赛。
构建高效课堂,同伴互助尤为重要。为了帮助教师形成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的研究氛围,促进教师听课评课的实效,3、10月份,学校开展了教师高效听评课竞赛,比赛分两项内容,一项是基础性比赛,包括:听课本检查,比听课任务是否完成;教师挑选其中一节听课评课最好的案例参评。另一项是现场听评课竞赛,听课评课比赛,为教师的高效课堂研究提供实在的研究案例,提升了教师的专业素养。
活动三:复习课教学竞赛。
以往的复习课随意性大,随着质量意识的增强,高效课堂的提出,高效复习课研究自然成为我们必须关注的话题。学校组织开展复习课教学研究,举行语数外复习课教学设计比赛。要求在教研组、年级组同学科内开展集体备课研究,组内教师相互听复习课不少于两节,从复习课教学设计中选取一节参评,教学设计从整册教材的系统性、教学的重难点把握、问题的有效解决、练习的有效设计运用等层面综合评定。其他专职学科任课教师上交期末教学检测方案。要求测试内容以课程标准为依据,测试项目不低于两项,方案操作性强,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0xx年春季学期,各班“班班通”全部到位,为我校“高效课堂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为了发挥“班班通”的最佳教学辅助功能,学校从三个方面入手巧用多媒体,创建高效课堂。一是精心组织,落实二级培训。即:校级全员培训、组内互助培训。二是加强管理,提高使用效率。促使教师自觉使用“班班通”的意识逐渐增强,教学效果明显提高。三是全员参与,课堂达标验收。活动中,每位教师认真梳理这段时间的课,选择一节课运用“班班通”实施教学高效研究并展示。首先,教案设计关注教学准备。第二,教学过程运用“班班通”熟练且教学效果好。第三,课后反思围绕高效课堂运用效果进行。第四,学校将该活动纳入学期绩效考核。从呈现的课例来看,每位参赛教师均能精心制作一个应用“班班通”授课的课件,相互学习氛围浓,教学效果显现明显。
通过两年的研究实践,以校为本的关注课中有效训练的策略在教师的教学中找到了生长点,学校以语数外三科教研组为重点引领组织研究,创建高效课堂小有成效。语文学科,针对学生阅读能力不强,情感较漠然的现实情况,开展读的有效性研究。以“我爱语文”为切入点,采取“低、变、多、思”的策略探索高效课堂的途径和方法,践行围绕中心,筛选关注点,有针对性进行语言文字训练(表达、应用、拓展等)的模式,最后达到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数学学科以教师的计算教学、学生的计算能力为研究主题,紧抓过程、反馈、应用,通过动手“做”数学,理解算理的科学性;鼓励自主探究,体验知识的系统性;重视互动交流,提倡算法的多样性,以此来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增强学生的数感,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英语学科则以创新学生学生发展性评价模式为专题开展研究。针对学校学生实际,采取分层(提问分层、作业分层、家长参与)、分类(活动分类)的策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0xx.6。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的进步,课堂教学已经逐渐摆脱了传统的单向传授知识的模式,转向了更加注重学生主体性和积极参与的教学模式。构建课堂心得体会,就是对这样一种教学模式的探索和总结,下面将从五个方面展开论述。
首先,构建课堂需要学生的参与。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是唯一的知识输出者,而学生则是被动的接收者。而在构建课堂中,学生的角色被普遍提升,他们需要积极参与讨论、提出问题、分享经验等。这种参与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激发他们学习的动力。同时,学生的参与也促进了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消化,帮助他们建立起自己的学习体系。
其次,构建课堂需要师生互动。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是孤立的知识专家,而学生们只能通过课本和教师的讲解来学习。而在构建课堂中,教师不仅要扮演知识传授者的角色,还需要扮演学生的引路人和交流者。教师在课堂上与学生进行互动,通过提问、讲解、解答问题等方式,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加深学习的印象。
第三,构建课堂需要创设情境。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知识是孤立的,与学生的生活没有直接的联系。而在构建课堂中,教师会通过创设情境的方式,将知识融入到日常生活中,使学生们能够更加直观地理解和应用。例如,教师可以通过游戏、模拟、实践等方式,让学生们亲身参与,将抽象的知识变得更加具体和有趣。
第四,构建课堂需要培养学生的能力。传统的教学模式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学生的能力培养。而构建课堂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交流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样的课堂中,教师通过设计实践性的任务和项目,让学生们在实际操作中学习和提高,培养出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最后,构建课堂需要综合评价。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对学生的评价主要以考试成绩为主,而忽略了学生的兴趣、态度和能力。而在构建课堂中,教师不仅以考试成绩为评价标准,还注重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参与度、合作精神等方面。这样的评价方式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帮助他们更好地发展和成长。
总之,构建课堂需要学生的参与和互动,以创设情境为基础,培养学生的能力,并进行综合评价。这种课堂模式不仅有助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也为教师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乐趣。随着改革的深入推进,我们相信构建课堂模式将会在未来的教学中占据更重要的地位。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miekuo.com/fanwendaquan/qitafanwen/4198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