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其他范文

资助育人事迹材料范文(18篇)

资助育人事迹材料范文(18篇)



事迹材料的撰写需要注意结构的合理,可以分为前因后果、感悟体会、经验教训等多个部分。通过阅读这些范文,我们可以学习到写事迹材料的技巧和要点,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

资助育人典型事迹材料范文

周鲁予,女,中共党员,教育学院2016级教育学本科6班学生,曾担任班级班长,先后荣获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校二等奖学金,多次被评为“模范学生干部,曾被评为2018年“河南省三好学生”。

从进入大学的第一天始,梦想的种子就已经在她的心中生根发芽,她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秀大学生。梦想一旦被付诸行动,就会变成动力。学习上,她脚踏实地,锐意进取,以优异成绩通过了英语四级、河南省就业创业gyb培训、三级心理咨询师和三级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多次获得奖学金。工作上,她是同学们的好班长,更是大家生活和学习上的好朋友。她不仅严于律己,以实际行动感染身边的人,而且积极带领班级同学参加各项活动,所在班级先后获得“先进班集体”、“优秀班集体”荣誉称号,她本人也多次被评为“优秀学生干部”。

四年的大学生活,她收获了优异的学习成绩,向上的生活心态,突出的工作成果……她相信,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曾经的过往铸就每一个崭新的今天,她将继续在感恩、奉献和进步中渐行渐远。

资助育人工作者事迹材料

宁广栋,男,中共预备党员,美术与设计学院2017级美术学本科3班学生。现担任本班班长。曾两次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多次获得“优秀学生干部”、“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他是从国家级贫困县里走出的孩子,家中只有两亩旱田,年过八旬的奶奶身体不好,需要母亲照顾,家里的重担都落在了父亲一人身上。在进入大学后,高额的学费让本不富裕的家庭更雪上加霜,懂事的他一直坚持在课余时间做兼职以减轻家庭的压力。

入学以来,他以“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学习上,他认真踏实,刻苦钻研,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多次获得奖学金。工作上,他曾任校学生处、教务处、党委办公室的学生助理,尽心帮助老师工作,多次被评为“优秀学生干部”;在校第十一届青年教师教学技能竞赛、全国计算机考试、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等多个考试工作中任学生助理,被评为“优秀学生助理”。他多次参加学校文化活动,并在院元旦晚会上被评为“优秀演员”,在全国大学生环保知识竞赛中获得“优秀奖”,在第十二届公寓文化节被评为“劳卫积极分子”。

闻鸡起舞早耕耘,天道酬勤有志人。面对生活中的波澜,他明白要勇于创造自己的未来;面对前路,他明白唯有实干才能彰显自己的价值。工作需要求真务实,学习力求潜心钻研,一封耕耘,必有一番收获!

他们是我校受助学生的优秀榜样。在信院走过的每一步,他们都达到了“奋斗”二字;在信院收获的每一分,他们都诠释了“拼搏精神”。仰之弥高,钻之弥坚,尽心负责如他们,全心深钻专业;乘风破浪,大步向前,朝气蓬勃如他们,定会前路广阔不负青春!

资助育人个人事迹材料

小芝,女,共青团员,现为夏邑县太平一中九一班学生。她学习认真、刻苦,初中三年她担任团支书和学习委员,在工作中积极主动、认真负责,有较强的组织能力。能够在老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学校、班级布置的各项工作,在同学中有较大的影响力。她不断的向德才兼备、全面发展这个目标努力前进。不断的在学习中增长知识,全面认识自己、提高自己,不断的在生活中陶冶情操,不断的在社会实践中磨练意志,连续3年被评为校级“三好学生”,现将她的事迹总结如下:

一、思想方面为人诚实守信、尊敬师长,团结同学,有较强的进取精神,是同学们学习的好榜样、生活的好伙伴。她积极带领同学开展团日活动和校内外志愿者工作,具备优秀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文明行为。

二、学习成绩她拥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在上课前,能够做到提前预习,了解掌握课程的重点。在课堂上,积极发言。在课后,自己刻苦学习的同时,还能主动帮助其他同学解决学习上的难题,和其他同学共同探讨,共同进步;协助老师完成教学任务,对班上良好学习氛围的形成也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她在各科的学习中都能够做到均衡发展,从不偏科。在各学期中期末考试中都取得年级第一名的好成绩,其中多门单科成绩班级排名第一。体育方面积极参加校内锻炼,身体素质良好,在运动会上顽强拼搏,为班级争得荣誉。

三、社会实践及工作方面她担任团支书和学习委员,坚持严格要求自己,积极为同学们服务,主动了解班级团员思想动态,帮扶思想后进的同学积极加入团组织,壮大团员队伍,获得同学的一致好评。同时,她还是班主任的得力助手,及时将同学们的意见向老师反馈,努力做好同学们思想工作,起到了老师与同学们的桥梁作用,赢得老师的赞许和信赖。四、生活方面她虽然家庭经济状况欠佳,但为了能让自己完成学业,顺利考上重点,她平时省吃俭用,不乱花一分钱,利用国家资助的补助完成学业,不攀比,不抱怨总之,她思想上积极要求上进;学习勤奋刻苦,努力钻研;工作认真细致,脚踏实地;生活勤俭节约,乐于助人,实践能力强,是一名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当代优秀中学生。

资助育人工作者事迹材料

**,男,1976年10月生,中共党员,历史文化与社会发展学院团总支副书记,党总支组织干事,讲师。先后被评为**x省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优秀指导者,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志愿服务先进工作者,山东师大本科教学评估评建工作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2次被评为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工作者,3次被评为优秀辅导员。参编图书两部,在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篇。所带学生中有1人被评为“山东高校十大优秀学生”,2人荣获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特等奖,13人被评为省级优秀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社会实践先进个人,40余人在省级以上各项比赛中获奖,有1个班集体被评为“山东省先进班集体”,学院团总支连年被评为“五四红旗团总支”,3支社会实践服务队被评为山东省暑期大学生社会实践优秀服务队。

学,在践行科学发展观中体悟。该同志重视加强思想政治理论学习,提高政治修养和工作水平,增强工作能力,全身心参与到学生实践和活动的组织管理中,并从中自我学习、自我认识、自我锻炼、自我监督、自我克制和自我改造,以实际行动践行科学发展观。该同志兼任学院党总支组织干事,积极参与建立班级党支部创新基层党建工作。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期间,任劳任怨,除了带好毕业班、做好学生评估方面的工作外,还承担了师资队伍信息统计等方面的任务,迎评期间经常加班到晚上十一、二点,孩子完全扔给了妻子和老人,保质保量地完成了学院交给的评估任务。

爱,在真诚奉献中洋溢。该同志责任心强,工作热情高,全力保障时间和精力的投入,充分调动、发挥每个同学特别是学生干部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工作效率。密切加强与学生间的感情交流,主动关心,坦诚相待,对学生的困难热情帮助,对出现的问题及时给予解决。每一级同学入学后,他便组织开展“我来设计我的大学生活”,启发大家重视大学生活动的规划,重视职业生涯的设计。对外省籍同学、特困生、心理问题学生给予充分关注,以真心换真情。同时,该同志还在同学们中力倡互爱互助,完善了学院“爱心基金”章程,到目前共有100多名家庭困难的同学获得资助。

严,在不令而行中彰显。该同志注重引导树立良好的学风、班风,把握学生特点,对学生严格要求和管理,重视日常生活学习规范的养成,定期到宿舍抽查卫生、安全、夜不归宿等情况,定期抽查学生上课出勤和上课秩序情况,坚持每个学期的听课制度,严格请销假制度,保证对学生信息的及时掌握,严肃考试纪律,他所负责的年级未曾有过考试违纪情况的出现。

严出于爱。该同志对学生生活上关爱关心,积极为同学争取勤工助学的机会,助其度过难关,赢得了同学们的信任,他的办公室里经常有同学来聊天,有时候一个话题他可以在qq上同学聊上几天。由于这种信任,工作中的严格要求也得到了学生的理解和认可。由于工作基础扎实,学院“荣誉考场”建设,得以顺利开展,并产生了很好的反响。在涉及奖助学金评定、推优入党、学生干部遴选等同学切身利益的工作上,该同志慎独自律,做到了公正、公开、公平。

资助育人事迹材料

我的家人是世世代代的农民,我家住在宣州区新田镇赵村一个不起眼的小山村里,这里的农民朴实勤劳,民风淳朴,是国家资助政策的阳光雨露给予了我就读职高的机会,重新燃起了我求学的希望。

一年过去了,我十四岁,那年春天,一个暖暖的季节,我的心却像冰一样凉。妈妈走了,真的走了,那一刻,我非常恨她和破坏我家庭的那个第三者。那段时间,我沉默了许多,寡言少语,脸上没有了笑容,家里陷入了一片寂静。母亲走后,家里少了一份经济来源,奶奶年纪大,偏偏祸不单行,去年年底爷爷过世了,父亲又患重病,仅靠低保与政府补贴还有两个姑姑鼎力相助来维持医药和全家生活费用。由于父亲的病是慢性病,享受合作医疗,医药费用可报销85%,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家里人的负担,但生活仍然艰难,每次透析,自带干粮,透析完了,当天赶回家,买的是月票。可是,我呢?我该如何解决日常生活呢?它就像一块绊脚石,阻碍着我现实梦想,眼看理想逐渐破灭。

于是,我便找到了招生老师——张志森老师,把我家里情况对他说了之后,老师极为同情我的遭遇,对我说:“你的情况极为特殊,现在国家的政策很好,所以你也不要太担心了,关于学费与伙食费的方面也没有太大问题,因为我们学校有勤工俭学这一方面的政策,关于其他还有什么困难我们会帮助你解决困难的。”一番情真意切的话语,让我的心里充满了喜悦与兴奋,我知道人生又给了我一个现实梦想的机会。

尽管学校在学费与伙食费上给了我很大的帮助,暑假我开始勤工俭学,但是我的生活上还是有着不少的困难,无法解决。这个时候,国家资助政策如雪中的炭火,送来阵阵温暖,如黑夜里的灯火,照亮我前进的道路。

进入职高后,我常常感觉到,国家、学校没有忘记过我。我仍然可以像别的同学一样,可以坐在明亮的教室中,听着老师的谆谆教诲;我的青春依旧可以美丽而快乐的绽放,在校园、在班级这个大家庭里,爱与帮助无处不在,时时刻刻帮助那些干涸的种子,给予爱的滋润。一年去了,我学到了许多计算机专业知识,我从未后悔当初的选择。

生活困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追求没有理想。是国家,是学校,给我这样家庭的孩子一个机会,一道亮光,一个实现梦想的机会。所以我一定要感恩国家,感恩学校,通过国家的资助,能够继续我的学习生活,让我在知识的海洋里欢快的遨游,为自己今后到社会拼搏打下基础。自从有了国家的资助政策之后,让我能够乐观坚强的去面对,去承担,去经历生活与学习中的一些事情,以更加健康的心态去面对我周围的人和事与物。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每到大周末,我回到家里,起早帮助家里烧饭、洗衣、整理家务。我把获得国家资助的好消息告诉爸爸、奶奶。他们非常高兴,连声对我说:“你一定要好好读书,千万不能辜负国家给予你的帮助。”我是个懂事的孩子,连忙点头。

这份温暖,我终身受益。贫困不是我们的过错,出身,不是自身所能掌握的,国家和社会帮助我们,手上拿着的钱就应该用到刀刃上,我作为国家助学金政策的受益者,应比任何人都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在今后的我踏上职场时,要用行动去回报国家,回报学校。

感恩的心在心中成长,感恩的胸怀无比坦荡。感谢助学金为我们这些有困难的学生提供了帮助,感谢祖国对我们这些贫困学子的好政策,也感谢那些帮助我却不求回报的善良的人。因为你们,在我的心灵播种下新的希望,给予我坚强的力量,因为你们,我才能够拥有一次改变人生的机会,今后的我将带着助学金政策给我的那份温暖,会一直走下去,实现我的梦想。

资助育人事迹材料

从事学生资助工作10年来,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国家资助政策,曹xx利用学校宣传栏、国旗下讲话等途径,把资助政策文件及时告知师生及家长;同时利用桃花大舞台、招生宣传等活动向社会发放资助材料,让百姓了解职业教育享受的好政策。她还积极配合各处室开展“爱心献社会、真情暖人间”等志愿服务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锻炼实践能力,体验奉献的快乐。

2017年,她指导两位学生参加巿级“学生资助在我身边”微故事征文活动,获得了二等奖。这十年,她为2600多名学生申请到了助学金,2200多名学生免交学费,160多名学生获得北京巿政府奖学金。每当学生向她表示感谢时,她都说自己“像收获满满蜂蜜的小蜜蜂一样充满快乐”。

她以热心的宣传、细心的审核和真心的教育,践行着资助育人工作,让国家资助这项“阳光工程”充满阳光!

个人资助事迹材料

xxx老师,这个名字在xx职专已成为学生资助工作的代名词,同学们谈到他的时候总会用“热心”这个词来形容,同事们谈到他的时候总会用“敬业”这个词来形容,合作银行谈到他的时候总会用“信赖”这个词来形容,相关领导谈到他时总会用“放心”这个词汇来形容。

xxx,一直负责学生资助工作和精准扶贫助学金的发放工作。他始终以饱满的工作热情,踏实的工作作风和认真的工作态度面对这项工作,赢得了领导、同事、学生与家长的好评,在平凡的岗位上,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xx是国家确定的贫困县,总人口17万人,在校学生近千人。xx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学生资助中心自成立以来,肩负着资助工作,涉及范围广、工作十分繁重。每年上级下达学生资助任务后,xxx总是认真学习有关文件,深刻领会政策精神,做到心中有数。同时,起草和印制宣传资料发送到学生以及家长手中,广泛宣传学生资助的有关政策、条件、办理程序,使党和国家的惠民政策深入人心。

在平时的日常工作中,xxx经常深入班级,了解困难学生的实际情况,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积极为学生的成才创造条件,同时对受助学生的情况进行调整、办理。通过广泛的宣传,使学生了解了国家的资助政策;深入的调研,掌握了第一手资料,为资助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许多学生家长感激地说:“感谢党的好政策,让我们这些经济困难家庭的子女能继续上学,获得了公平的受教育机会。”有的家长对xxx说:“是你们用辛勤的劳动播撒了阳光和雨露,让我们感受到了党和国家政策的温暖和滋润,你们做的是善事,是好事!”

学生资助工作说到底,就是按照国家的有关政策做爱心工作。在学生资助工作中,xxx总是要求自己要饱含三种心情来工作:一是要怀着对党和国家惠民政策的感激之心;二是要怀着对学生和家长经济困难的同情之心;三是要怀着对自己本职工作的诚挚、热爱之心。因此,在工作中处处体现出来的热心、爱心、耐心不仅感动了学生和家长,也让同事深受鼓励。每年在办理学生资助时,他总是克服人手少、时间紧、任务重等困难,加班加点,办理学生资助。每天他都来得最早,走得最晚。同事们看到他不是正在热情接待、倾听学生和家长的咨询,就是在耐心地向他们宣传解释相关政策和程序。正是他用这种高度的事业心、责任感,不怕吃苦的精神,学校的每月的资助报表按时上报,使学生每月按时领到资助金。

这两项工作制度的实行,加强了资助工作的后期管理,使得数据的使用更加的快捷,档案的保存更加的完整。

常老师就是这样,在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创新工作,以上这些成果的取得很大程度上是常老师一手完成的。目前我校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一套国家资助工作体系,高效运作着。

这些年来,常老师为资助工作付出了很多,也收获了很多。他用自己的真心真爱诚心换取了银行的认可同事的赞许,同时也用自己的热心爱心换取了学生的好评。几年来,近千名贫困家庭学生在国家资助的帮助下顺利地完成了学业,谋得满意的工作或者继续深造,为他们创造了明天的希望。常老师有一个愿望,就是播种爱心,用爱心培育希望,用爱心浇灌树苗的成长。他做到了。

xx职专的资助工作开展到今天,应该说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从管理和制度上都是相当完善的。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与常老师在工作中不断奋斗、进取是分不开的。现在,他虽然不再在资助中心工作,但职专的学生们对学校资助学生工作的未来充满着期望,因为他们知道,有学生资助中心,他们的学业不会有阻碍;有资助中心,秋天不会萧瑟,冬天不会冰冷,只有春天般的温暖和夏天般的热情。

资助贫困学生事迹材料

吕奕阳仪器科学与工程学院2019级本科生,现任仪科学院资助专员、辅导员助理、220192班班长、党委学工部求是工作站骨干成员、东南学工家编辑、第二届东南大学“至善学子宣讲团”成员,曾以并列第一的成绩获评东南大学首届“优秀资助专员”。

2019年夏天,带着对大学生活的无限憧憬,吕奕阳第一次迈入东南大学的校门。从赤峰到南京,跨越了大半个中国,从高三到大学,开启了新一页篇章。

然而,真实的大学生活并不像影视作品里展现得那样轻松自由,也不如吕奕阳高中时憧憬的那样径情直遂、有条不紊。那时候的困惑是来自多方面的,不仅是家乡教育资源相对落后导致的眼界和知识面的不足,还有因为经济条件相对不宽裕带来的生活上的苦恼。

初入大学,吕奕阳尚不了解学校的资助政策,在最迷茫的那段时光,辅导员孙凯奇老师和当时的资助专员彭维锋学长找到了他,为他普及了学校的资助体系并且分析了学校、学院可以提供的经济上的支持与帮助,在他们的引导下,吕奕阳获得了一系列的资助,不但缓解了经济上的压力和困难,更消除了内心的无助与彷徨,也正是那时,吕奕阳沐浴到了自己大学生活的第一缕阳光。

“因为自己淋过雨,所以想为别人撑一把伞”,学校送来的温暖让吕奕阳感触很深,他也想着要做点什么来回馈学校,报答曾经帮助过他的那些人。当了解到彭维锋学长即将离任时,吕奕阳便有了接任学院资助专员的想法,但当时腼腆内向的他并没有直接表达意向,而是先选择了竞选班长,想通过实际的行动来证明自己的能力,以争取这个重要的岗位。

努力没有白费,辛苦终得回报,半年的班长工作让大家看到了吕奕阳的认真和负责。大一上学期末,在辅导员老师和同学们的双重认可下,吕奕阳成功进入了仪科学办,他也勇敢地向辅导员提出了接任资助专员的申请,近三年的资助专员工作自此展开。“这件事始终是我的追求,半年的时间里我一直在努力靠近它”,说到这里,吕奕阳眼里闪过一丝光芒。

“那时候其实也没有过多了解实际的工作内容会是怎么样的,会不会遇到困难,只想到曾经受到学校、学院和各位同学的关怀与照顾,而现在正是最好的感恩机会。”这是吕奕阳担任资助专员的初心和原动力,对他来说,这是无需大脑计较斟酌仅凭借一颗心就能做出的选择,也是后来能够做好这份工作的内驱力,在实际工作面对无数个问题和困难的时候,吕奕阳始终回望初心、激励自己。

事实证明,吕奕阳不仅做了,而且做得很好。他担任仪科学院资助专员近三年间,完成各类奖助学金评选达108万元,认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146人次。任职期间,他始终保持对人友善、对事负责、踏实工作、绝不拖延的准则,两学年间仪科学院的资助达标率均为100%,这些工作成效共同见证了吕奕阳在资助专员岗位上的点点滴滴。

“把每一件平凡的事都做好,就是不平凡”,回顾这几年的学生工作时光,吕奕阳这样说,“日常的工作琐碎、零散,除了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对待每一件事外,主动思考的能力是不可或缺的,仅仅为了完成任务而去做一件事对于自我提升没有太大意义,应该在这一过程中认真思考如何提高工作效率,并不断尝试新的东西,努力做到下一次比这次更高效、更完美。在负责资助工作时还要努力把所有工作搭建成一个体系,“奖、助、贷、勤、补、免”的体系搭建好之后可以对资助工作有一个更系统的认识。”

“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这是概括吕奕阳精神品质最贴切的一句话。

从最初选择资助专员岗位,到深爱在这个岗位上所播撒与收获的温暖,再到他在资助政策方面滴水不漏的钻研,吕奕阳最终把自己的选择做到了极致。大三上学期,吕奕阳在首届优秀资助专员答辩上得到了学校老师的高度认可,以并列第一的身份获评了“东南大学优秀资助专员”,并且以亲身事迹向其他资助专员分享经验,每一段经历,每一个故事,都是吕奕阳坚守这个岗位的最好写照。

颁奖仪式结束后,吕奕阳和资助中心的各位老师进行了深入的交谈,“你的性格和你的名字一样”,每一个和吕奕阳接触过的人都不免这样评价他,他阳光开朗的心态、遇事冷静从容的表现、热心服务奉献的行动,都让他身边的人感受到了如暖阳一般的存在。联想到自己即将离开这个岗位,吕奕阳的不舍之情油然而生。“离开之前,我还能做点什么呢?”他仔细思考着。

那一夜,吕奕阳辗转反侧,回想起每一次奖助学金评审会、每一次修改材料、每一次为贫困生送去温暖关怀,那些一直被吕奕阳视为日常工作从未在意的记忆碎片,此刻已经拼凑成了一张完整的拼图,记录着近三年工作中的每一个细节、每一次彷徨、每一点收获。三年里,他借助这个平台成长成熟、锻炼能力、培养责任感和奉献精神,这一切都是资助专员经历带给他的。

那一刻,他突然知道了自己要做什么,他要将自己所有的工作总结与经验以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传承下去,把摸索出来的经验教训分享给其他资助专员,让他们少走弯路。他说,“于我而言,这是初心,也是使命”。

经过长久的构思与材料整理,在2022年寒假,吕奕阳正式开始动笔撰写《资助工作总结手册》,以“奖、助、贷、勤、补、免”的资助体系为总体结构,详细记录了他担任仪科学院资助专员期间所有的工作内容、方式方法及注意事项,并对一些流程相近的工作进行了专项整合、归纳总结。经过反复的修改,最终以13178字、30页纸的体量呈现出来,其严密的逻辑、清晰的结构、通俗易懂的语言和事无巨细的记录,无不体现着吕奕阳倾注的心血和浓浓的热爱,更是表达了他对资助工作的不舍。

“我曾以为我是一个助人者,是一个传递爱心、播撒温暖的人,可当我把三年的点点滴滴重新拾起,在落笔的那一刻,我才真正理解了‘渡人亦渡己’的真谛。在这个岗位上,我不仅工作能力、思维方式得到了提升,更是接触到了不同的人,看到了不一样的人生,他们努力学习发奋图强,不屈命运逆风飞翔,也让我在逆境中有了自我赋能的本领。”

资助专员的经历让吕奕阳对学生工作有了深沉的热爱。在校期间,他还加入党委学工部求是工作站、东南学工家、至善学子宣讲团,在这些岗位上他也努力燃烧自己,坚定有力地朝着未来前进。

“用推己及人的温暖化解身边的悲伤,就是最难得的善良”,这是两年前孙老师和彭学长教给他的道理,而今他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万幸,这根接力棒没有在我手上掉落”,说到这里,吕奕阳的脸上荡起了一抹微笑。是的,资助工作这根接力棒不但没有在他的手上掉落,反而即将稳稳地传递到下一任资助专员的手中。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吕奕阳用他高度的责任心和无私的奉献精神充分展现了东大人“嚼得菜根,做得大事”的优良传统和“自助助人”的内涵底蕴,更是对新时代青年“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深刻诠释。习近平总书记说,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相信吕奕阳能够在未来道路上坚守初心,乘风破浪,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接续奋斗中担当起时代赋予的使命。

个人资助事迹材料

小程,女,40岁,中共党员,大学本科,一级教师,从事教育工作19年扎根农村19年,现任华阴市太华中心校党支部副书记、太华中心小学校长。她带领着太华中心小学,走出了一条符合实际的特色教育精准扶贫之路,让每个孩子和他们的家庭都享受到了教育扶贫带来的实惠。她是社会、家长、师生心目中的“教育扶贫领路人”。

教育扶贫的领头雁脱贫攻坚战的“女汉子”

她心中有学生、眼中有群众、肩上有责任,识大体、顾大局、讲奉献,吃苦耐劳,不管是在政治站位上还是在工作创新上,亦或遵纪守法、廉洁自律上,她都争做表率。她潜心反思深入研究,深化教育精准扶贫模式,自创“1314”精准扶贫工程,在全市起到了引领作用。生二胎时她放不下学校、放不下贫困学生,产后第43天就开始工作,身体力行地完成了上级交给的每项工作。多次接待外县市及兄弟学校前来学习参观,在省扶贫交叉中数据一口清,家长满意度高,受到省、市、地各级领导好评。

党员教师的标杆贫困家庭的希望灯。

在教育精准扶贫工作中她身体力行树标杆,组织党员22人一对一结对帮扶,积极落实义务教育“两免一补”及营养改善计划等各类教育扶贫惠民政策,确保校内每一名学生不因贫失学。她亲自经常走访困难户,深入学生家中及时了解学生家庭动态变化,并且带头包联帮扶学生,辅导家访;怀孕六个月挺着大肚子下村入户、对接村部,减免费用、送书送物、联系企业,为22名贫困儿童争取了万余元助学金,解决了贫困户的燃眉之急,为贫困家庭燃起了希望灯。

脱贫攻坚的领路人留守儿童的“准妈妈”

她工作深入细致,工作不分份内份外,哪里需要、哪里有困难,她就在哪里。她想大事、谋发展,以校为家,把留守儿童关爱和教育扶贫工作当做长效机制抓。农村学校留守儿童较多,许多孩子父母不在身边,她就当起了“准妈妈”,尤其把建档立卡帮扶学生夏某当自己孩子一样精管。她心系每一个家庭,利用家长会积极动员父母就近创业致富,联系用人单位,解决贫困家庭就业8户,让贫困家长安心务工、尽快脱贫,让孩子们安心学习,快乐成长。

资助学生事迹材料

赵书宁,女,汉族,中共党员,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现任太原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机自061402团支书。入校后曾先后担任学院学习部部长,团委组织委员,团委副书记,学生第一党支部书记。目前七个学期曾获七次校级奖学金,其中特等奖学金一次,一等五次,三等一次,国家励志奖学金一次。并荣获山西省优秀学生干部、山西省三好学生、工作成绩突出奖、优秀青年志愿者、社团文化节建设积极分子、校级优秀团学干部、优秀共产党员等多项荣誉称号,在太原科技大学晋商文化节演讲比赛中获三等奖、“新材料、新动力”演讲赛中获“最佳表演奖”。

经过一路拼搏,终于如愿怀揣新着梦想与希望,满载着收获与期待,来到了让我放飞理想的地方――太原科技大学。从很早就知道有国家奖学金,我知道,那是对一个大学生的莫大的荣誉,于是这成了我心里暗自定下的一个目标。我不知道这条路有多远,但心有多大,舞台便有多广。一直记得《诫子书》中这句寻常但又耐人寻味的话,不努力学习就不能增长才智,不立志就无法成就学业。所以从一进大学,我就给自己做好了规划,并且要努力奋斗,一步一步实现!机遇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我希望我能度过一个充实而有意义的大学生活。一路走来,风雨兼程,历练出的是成长,磨砺出的是品行,坚持不懈的是信念,永不放弃的是追求。

大学期间正是学生形成世界观,人生观的分界点,从高中的稚嫩走入大学,人生观世界观价值都在复杂的生活环境下面临着各种挑战。但在大一这关键的时期,我坚定了自己的信仰。从进入大学的第一天起,就开始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并递交了入党申请书。虽然过程是枯燥的,有时也比较费解,但一种思想走了这么久,一种思想指导了多少代伟人,不能不让人折服。带着这种敬畏,我不懈的学习,用一句古文就是用党员的标准“日参省乎已”。由于思想先进,表现突出,不久,就被推荐为我院入党积极分子!

付出总有回报,我的努力付出换来了组织的认可,20xx年11月份,被党支部吸收为预备党员,同年推选为学生第一党支部宣传委员,转正后即担任学生第一党支部书记,我知道自己任重且道远,所以我从来没有放弃过奋斗。20xx年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

从大一的学生会干事,再到大二的学生会学习部部长,团委组织委员,再到大三,作为学生会主席团成员之一的团委副书记,学生第一党支部书记,我一直体验着一种身兼数职的辛苦,工作学习双兼顾的不易,但也享受着认真工作学习的成就。

作为学生干部,工作勤勤恳恳、办事踏踏实实。

在院学习部部长任职期间,圆满完成20xx—20xx学年奖学金评定工作,并完成国家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建龙奖学金,以及本学年先进个人等的评定。在工作务实的基础上,对奖学金评定制度及评定方法提出修改意见。奖学金评定工作量大且精度不高,经过不断研究其评定计算规律,创造性发明了对应的excel公式,并且将旧制度中的成绩与绩点折算时的分区段制,修订为成绩与绩点一一对应制,不仅大大降低了工作量,也使评定制度更加公平,提高了高分同学获奖学金的概率。并且excel公式比人工输入无论是从精度上还是准确率上都是大大的提高,该建议得到老师的一致好评,并沿用至今。

在班里,身为团支书,与班里同学一起努力,使班集体在20xx—20xx学年被评为“先进班集体”。

我的人生信念是:“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身兼数职,我知道自己工作量自然很大,占用了我大量时间,但作为一名学生,我牢记“学习永远是主题”,所以从来没有忘记自己大学的信念,从来没有把工作忙做为放松学业的借口,更没有停下过奋斗的脚步。

我深知自己的专业课程很难,机械类课程也比一般的专业课程多好多,而自己的目标很高,因此我放弃很多别人玩耍休息游戏的时间来补习自己的功课。最难忘的还是复习的日子,那段紧张得可以用小时计算的日子,每天六点多起床,一个人走到空荡的教室,在别的同学还在享受温暖的被窝的时候,就已经开始按时学习。但那是一段难忘的辛苦并快乐的日子!回味无穷!

我是个积极乐观的女孩,工作中严肃认真,学习时一丝不苟,但生活时也丰富多彩。繁忙的工作学习没有影响我享受生活的乐趣。开朗的性格使我喜欢交友旅游户外运动,喜欢书法,喜欢演讲主持。

大学后更加喜欢上主持的舞台。因口才及表演能力较强,曾多次担任主持人,在舞台上,从一个学生干部的身份到主持人的身份的转换,让我觉得生活的精彩与美好,虽然有时因此要夜以继日,但“学习经验交流会”“萤火虫风采大赛”“社联闭幕晚会”?一次次活动的主持都将是我难忘的成长的脚步!

自古雄才多磨难,纨绔子弟少伟男。

“弱者,你的名字是女子,我却很不以为然,男孩子女孩子都是天生的,女孩子并不比男孩子差。”莎翁的话让我相信即使我不是一个男生,我依然有自己的半边天。面对苦难,我告诉自己千万不要放弃!耐心和坚持是争取自信的争夺中冠军杯上的宝石。相信自己,就能把自己的生命乐意推向高潮。

大学是人生最宝贵的四年,与其在消磨以后扼腕叹息,何不从现在开始为之奋斗呢?作为80后,这一个颇受争议的群体,我相信我们会用自己的双手规划属于自己的大学,创造属于自己的未来!时间还在继续,生活还在进行,我会依然拼搏并且努力着。不断的提高,不停的挑战,争取在各个方面全面发展。日渐的成熟,不休的锻炼,再加上勤奋的学习与认真的工作,相信我的明天会变的更加的美好和绚烂!

临渊羡鱼,莫若退而结网。有梦便去追,为自己的青春插上翅膀,理想便会自由翱翔。

资助贫困学生事迹材料

翻开93岁老人舒服民泛黄的记事本,一组组数字记录着他十多年来默默资助武汉市江夏区贫困学生圆梦大学的故事。

2012年,舒服民了解到江夏高中生陈莹家庭困难,便主动找到陈莹出资1万元帮助她。当年,陈莹不负期望,考上了湖北大学。

江夏一中学生祝冰洁母亲在外打工,父亲患白血病住院。2013年,舒服民拿出4万元捐助贫困学生,其中就有祝冰洁。

祝冰洁一直以为舒服民是一位富有的“好心大老板”,后来才知道是一位老党员。2015年,祝冰洁给舒服民写信报喜,告诉老人她考上了吉林大学,这封信一直被舒服民珍藏着。

2017年,江夏一中毕业生金一飞以669分被清华大学录取。全家人高兴之余也发愁:家里月收入仅5000多元,还有老人需要看病。舒服民得知情况后,立即拿出1万元帮助金一飞入学。

“我这是在报党恩。”舒服民说,他12岁亡母,14岁丧父,是共产党让他不再流离失所,他要回报党的恩情。

2019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舒服民向党组织交了10万元的特殊党费。2021年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舒服民又上交了一笔1万元的党费。

据了解,从2011年到2021年,舒服民累计捐了16万元,帮助贫困学生87名。

“后代我只有吃苦耐劳的作风留给他们,不交给他们一分钱。”舒服民说,自己不抽烟、不打牌、不喝酒,每一分钱都要用在有益于社会的事情上。

对于家庭开支,舒服民能省就省,对于困难学生,他却总是慷慨解囊。有人劝他,不要再捐了,留点钱给自己。舒服民却说,他一辈子感恩共产党,活一年就要捐一年,他还要资助更多的贫困孩子圆大学梦。

个人资助事迹材料

小程,女,40岁,中共党员,大学本科,一级教师,从事教育工作扎根农村19年,现任华阴市太华中心校党支部副书记、太华中心小学校长。她带领着太华中心小学,走出了一条符合实际的特色教育精准扶贫之路,让每个孩子和他们的家庭都享受到了教育扶贫带来的实惠。她是社会、家长、师生心目中的“教育扶贫领路人”。

教育扶贫的领头雁脱贫攻坚战的“女汉子”

她心中有学生、眼中有群众、肩上有责任,识大体、顾大局、讲奉献,吃苦耐劳,不管是在政治站位上还是在工作创新上,亦或遵纪守法、廉洁自律上,她都争做表率。她潜心反思深入研究,深化教育精准扶贫模式,自创“1314”精准扶贫工程,在全市起到了引领作用。生二胎时她放不下学校、放不下贫困学生,产后第43天就开始工作,身体力行地完成了上级交给的每项工作。多次接待外县市及兄弟学校前来学习参观,在省扶贫交叉中数据一口清,家长满意度高,受到省、市、地各级领导好评。

党员教师的标杆贫困家庭的希望灯。

在教育精准扶贫工作中她身体力行树标杆,组织党员22人一对一结对帮扶,积极落实义务教育“两免一补”及营养改善计划等各类教育扶贫惠民政策,确保校内每一名学生不因贫失学。她亲自经常走访困难户,深入学生家中及时了解学生家庭动态变化,并且带头包联帮扶学生,辅导家访;怀孕六个月挺着大肚子下村入户、对接村部,减免费用、送书送物、联系企业,为22名贫困儿童争取了万余元助学金,解决了贫困户的燃眉之急,为贫困家庭燃起了希望灯。

脱贫攻坚的领路人留守儿童的“准妈妈”

她工作深入细致,工作不分份内份外,哪里需要、哪里有困难,她就在哪里。她想大事、谋发展,以校为家,把留守儿童关爱和教育扶贫工作当做长效机制抓。农村学校留守儿童较多,许多孩子父母不在身边,她就当起了“准妈妈”,尤其把建档立卡帮扶学生夏某当自己孩子一样精管。她心系每一个家庭,利用家长会积极动员父母就近创业致富,联系用人单位,解决贫困家庭就业8户,让贫困家长安心务工、尽快脱贫,让孩子们安心学习,快乐成长。

资助学生事迹材料

学,在践行科学发展观中体悟。该同志重视加强思想政治理论学习,提高政治修养和工作水平,增强工作能力,全身心参与到学生实践和活动的组织管理中,并从中自我学习、自我认识、自我锻炼、自我监督、自我克制和自我改造,以实际行动践行科学发展观。该同志兼任学院党总支组织干事,积极参与建立班级党支部创新基层党建工作。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期间,任劳任怨,除了带好毕业班、做好学生评估方面的工作外,还承担了师资队伍信息统计等方面的任务,迎评期间经常加班到晚上十一、二点,孩子完全扔给了妻子和老人,保质保量地完成了学院交给的评估任务。

爱,在真诚奉献中洋溢。该同志责任心强,工作热情高,全力保障时间和精力的投入,充分调动、发挥每个同学特别是学生干部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工作效率。密切加强与学生间的感情交流,主动关心,坦诚相待,对学生的困难热情帮助,对出现的问题及时给予解决。每一级同学入学后,他便组织开展我来设计我的大学生活,启发大家重视大学生活动的规划,重视职业生涯的设计。对外省籍同学、特困生、心理问题学生给予充分关注,以真心换真情。同时,该同志还在同学们中力倡互爱互助,完善了学院爱心基金章程,到目前共有100多名家庭困难的同学获得资助。

严,在不令而行中彰显。该同志注重引导树立良好的学风、班风,把握学生特点,对学生严格要求和管理,重视日常生活学习规范的养成,定期到宿舍抽查卫生、安全、夜不归宿等情况,定期抽查学生上课出勤和上课秩序情况,坚持每个学期的听课制度,严格请销假制度,保证对学生信息的及时掌握,严肃考试纪律,他所负责的年级未曾有过考试违纪情况的出现。

严出于爱。该同志对学生生活上关爱关心,积极为同学争取勤工助学的机会,助其度过难关,赢得了同学们的信任,他的办公室里经常有同学来聊天,有时候一个话题他可以在qq上同学聊上几天。由于这种信任,工作中的严格要求也得到了学生的理解和认可。由于工作基础扎实,学院荣誉考场建设,得以顺利开展,并产生了很好的反响。在涉及奖助学金评定、推优入党、学生干部遴选等同学切身利益的工作上,该同志慎独自律,做到了公正、公开、公平。

入党容易做合格党员难,做一名优秀党员更难。梅庄镇中心卫生院党支部书记胡银龙同志自从入党以来却爱迎难而上,时时刻刻以优秀党员的的标准来指导自己的言行。他对待同志就像春天般的温暧,对待病人就像夏天般的火热,对待红包就像秋风扫落叶一样,对待疫情就像严冬一样残酷无情。

梅庄镇是个有三万人口的古老大镇,认识胡银龙同志的人很多很多。在平常的日子里,来找他看病的人络绎不绝。甚至有些人是来找他开后门办事的。然而,他有他自己的工作生活准则,那就是三个不:不抽群众一支烟,不吃群众一顿饭,不拿群众一个红包!

去年秋天,天气突变,病人陡然增多。有位八十岁高龄的老大爷患脑血栓住进医院。胡银龙同志主动放弃休息时间,亲自为病人诊治。他不仅像护士一样精心地照顾老人,还为老人的新农合报销事宜忙前跑后。老人康复出院后,其家人在酒店订了一桌饭宴请他以示感谢,可是一连打了八个电话,都被他婉言谢绝。

胡书记从此成为全院党员干部的楷模,三个不成为大家的座右铭。

去年秋冬时节,h1n1流感的魔爪伸向中国大地,也伸向了梅庄这个小小的地方。胡银龙同志带领全院党员干部严阵以待,积极应对。白天,他要一所又一所学校去巡查,以便掌握疫情发展变化的第一手资料;夜晚还要在灯下苦苦思考预防和控制疫情发展的有效办法。最终让梅庄人民顺利渡过了危险期。

今年夏天,洪水肆虐,军山湖水位暴涨,蔡家塘湖堤危在旦夕,梅阳公路被拦腰截断,过往车辆被迫改道行驶。为了疏通道路和确保湖堤安然无恙,胡银龙同志又带领全院党员干部密切配合部队官兵,日夜奋战在抗洪抢险第一线。为了给受伤或生病的官兵送医送药,他们是不分日夜,风雨兼程,随叫随到。抢险结束后,胡书记的体重竟然减轻了15斤!

x党的政策,在大是大非面前始终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尊敬领导,团结同志,顾全大局。

在学习科学发展观的活动中,积极主动,努力学习,读书笔记一万余字,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自己的工作,提高自身素质,带头查摆问题,不论与同事还是患者在一起,他总是以良好的心态对待每一个人,尽最大的努力帮助他人,例如:多次为我院职工解决工作和家庭上的实际问题,为了工作,舍小家,顾大家,在群众和患者中享有较高威信。

工作中时刻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率先垂范,从医十五年,他始终坚持病人至上的服务理念。他总是带着亲情看病人,想着病人去开单,根据病人病情合理开药,合理检查,不开大处方,不做不必要的检查。病人划价后钱不够他就主动垫上,零钱找不开时他也主动替病人交,为此他身上经常都备有零钱。还有的时候病人多时,都想先看,他就做工作,先看危重病人。

病人的事情是大事,自己家的事情是小事,不管是周六周日,还是国家的节庆日,从医十五年来,他从未过过,父母生日都是来县城过,很少回乡下老家,他偶尔回老家总是下班后包车随即又回来。真对病人多,他总是看不完不下班,有时中午吃饭的时间没有了,他都晚上下班一块吃。他爱人对我说医院是家,对病人比对她亲,有一次一个八十岁的老大爷几天都没解大便,灌肠也不行,他就找来一双医用手套给病人掏大便,最后老大爷终于好了,病人家属眼泪都流出来了。

去年暑假他儿子的通知书上写着对外面的知识太缺乏,父母应带儿子外出游玩,他放不开工作及约好的病人,让他爱人带着两个儿子最小的才五岁去了北京,他北京一次也没去过。游玩结束回来到太康零时3点,天下着小雨,刮着风,他爱人事先约好让他去接。可他正准备去时,毛庄乡长张中玉医生打他手机说张老师我这有一个喝药的病人我开车现在送去您院,你可以去医院等我吗?他毫不犹豫的说:好的立即去,病人得救了,他却没有去接她们。他早上7点到家打开房门。儿子委屈的说:爸爸我淋感冒了,发烧、头疼。

他的手机十多年来从没有关过机,换过号。欠过费,用最好的手机在任何地方都不存在盲区,凡是他看过的病人都有他的名片及手机号随时都可以联系到他。

为了避免部分病人对烟雾过敏他从不吸烟,不饮酒,因为随时有病人手机联系。根据病人病情需要相关人员会诊的他一秒都不耽误,宁可饭不吃,觉不睡,也要先满足病人,先为病人解决疾苦,他从不跨范围执业,有点名找他的患者,他依据病情及医院每个医生的特长分诊。

资助学生事迹材料

本人系xx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11003班的一名学生,名叫刘xx。我现在是一名大三的学生,准备考研,带着未知与梦想,我上周末去了北京对外经贸大学,进行了考察并搜集了资料,收获颇丰。

我初二时,母亲因病去世,给我带来了毫无防备的打击。本以为只要自己乐观,上天就不会再和我开玩笑,但万万令我没想到是,就在我高考前几个月,病魔又毫不留情地夺走了我父亲的生命。这样的双重沉痛打击当时几乎要吸干掉我所有的勇气和希望,我悲伤,彷徨,无助,甚至是绝望。我想着自己唯一的亲人(姐姐),肩负着巨大的责任,怀揣着自己的信念与梦想,带着不肯向命运低头的态度,一个人在武汉的一间出租屋里度过了高考前、我人生中最艰难的岁月。不可避免的是,这样的打击对我学习还是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在错失了自己理想的高中后,又再一次错过了自己的理想大学——武汉大学。些许伤心和无奈之后,我还是填报了自己比较满意的xx大学,准备在这里去书写自己人生崭新的一页。

来到大学后,我告诉自己要彻底走出过去的那段阴霾与不幸,以乐观、勤奋的姿态活着。我不愿把自己悲伤的一面展现出来,所以总是在同学面前展现出自己阳光和积极的一面。很快,自从大一担任班级体育委员时,我就和同学、老师们打成了一片。带着强烈的集体荣誉感,作为孤儿的我把整个班集体当成了自己的家,付出了其他班委双倍的汗水,希望同大家一起把这个大家庭建设好。没人能想到我的身上曾发生过什么,直到我得了两次国家特等助学金。

能够两次获得国家助学金对我来说不仅意味着是对我经济上的帮助,更代表着国家和学校对我的关怀,使我内心得以感到温暖。我想说相比起那些没有学上的孩子们,我还是算幸运的,我想在此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向学校、向国家深深地鞠一个躬。回想自己大一时获得助学金时的情形,给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我们当时的辅导员周老师在给我们助学金获得者召开的一次简短会议上对我们悉心讲述的一段话语,他说:今天你们获得了国家助学金是幸运的,因为国家有这么好的政策,因为有一些同学也申请了但没评选上,因此你们要学会感恩。我不愿去把你们称为“贫困大学生”,我称你们为“家庭经济贫困大学生”,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因为家庭的经济贫困是我们上一辈给的,是老天给的,我们无能为力,但是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的思想上精神上不能是贫困的,经济上的贫困不妨碍我们去做一个思想上精神上富有的人。我们要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合理利用自己的助学金,做一个精神上富有的人。说实话,这段话我之所以记得如此清楚,是因为这段话实实在在打动了我,这些话都一直深深刻在我的心坎里。

因此,一直以来我就是按照这个标准去度过自己的大学生活的。在逆境中,我成长得比同龄人更快,也承担着更多的责任。我告诉自己要自立自强,要凭借自己的努力走出困境,于是除了学费申请了国家助学贷款以外,自从大一以来,我一直在外家教兼职赚取自身的生活费。而且我也发誓,我迟早要凭借自己的努力去获得奖学金,而将助学金留给其他更需要帮助的学生。终于在大二,天道酬勤,我成功了。

(一)以下是我大学三年各方面情况的简介。

1、生活方面。

学费来自国家助学贷款,生活费几乎全部来自自己从大一以来长期的兼职家教、助学金以及奖学金。暑期与寒假的社会实践活动也带来了一定的经济补助。

2、成绩方面。

通过自身的努力,我所有必修总评绩点3.77。其中大二上学期,所有必修课成绩达优,加权平均分88.8分;大二下学期更是提高到92分。两次班级第一,也在全院综合排名第七。我被评为“三好学生”,并获得了xx大学二等奖学金。一次通过英语专业四级。另外,大二下,六月份参加的全国大学生英语六级考试中,也取得了586分的不错成绩。

3、课外活动方面。

自大一以来,我就是一个活跃分子,多次参加志愿者活动,多次参加相关知识竞赛、演讲比赛、才艺大赛、体育项目比赛、综合技能大赛、“挑战杯”创业设计大赛、“想唱就唱”周末卡拉ok大赛、“阳光文化节闭幕式”开场舞表演等各类活动,并在有些活动中表示优秀,获得荣誉。大一大二,也曾任班委,在文艺部中当过干事,在职期间认真负责,尽心尽力为同学们付出自己的汗水、贡献自己的力量,为班级和学院均赢得过荣誉。暑期与寒假都进行了积极的社会实践,火锅店做服务生,服装店做促销员等等。这些都使我觉得自己过去三年的大学生活是丰富、充实而且十分有意义的。如今的自己,学习状态依旧良好,对学习和社会活动也都充满着激情。在大三期间,也还是积极参加了比赛活动,在有些比赛中获得如下荣誉。如第七届阳光文化节“外语综合技能大比拼”活动中获二等奖;英语口语风采大赛决赛一等奖;校“希望杯”英语口语风采大赛总决赛亚军奖。并获得“优秀共青团员”称号。每当我看到自己厚厚的一叠荣誉证书时,心中总是会充满欣慰与满足。这些证书不仅是对我付出努力的肯定,更是鞭策我不断前进的不竭动力。

4、公益活动方面。

我是学校“阳光号列车”青年志愿者协会的一员,是中国自愿者协会的一员,去过敬老院打扫与老人交谈,植树节参加志愿植树活动,并参加无偿献血活动。虽然我知道,在公益方面,我做的还远远不足,但是今后只要有更多的机会和能力,我必将公益事业进行到底。因为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因为曾切身体会在绝境中需要帮助的感受,因为这个社会需要爱!

从小出生在贫困的农村家庭,我也一直不忘勇敢地追逐自己的梦想。自从读小学时,我就渴望长大后一定要上北大、清华,那将是件多么荣耀的事情。当我转到武汉读初中时,我梦想自己中考能考上当地一所有名的省重点高中——武钢三中,但是由于母亲的离世与自身的不够努力,我未能如愿以偿。当我在一所市重点高中读书时,考虑到自身的实力,我的大学梦不再是清华、北大,而变成了武汉大学。然而老天再一次在关键时刻给我开了一个玩笑,又一次的失去至亲,给我的意志带来了沉痛的袭击,而且就发生在高考前几个月。但我知道,没有考上自己理想的大学,更多的是缘于自身高考中理综的发挥失常。我接受了自己的命运,来到了自己比较满意的xx大学,准备书写新的篇章。但我想,就算当我及至暮年之时,我还是会到武大赏樱花,因为那曾经是我执着过的梦想。

如今的我既然选择了考研,为给自己的未来构建一个更高的跳板,我便只顾风雨兼程。对于我未来的事业,我的最终目标是成为一名成功的ceo或者拥有自己的公司。我坚信,今后在自己选择的道路上我依然会继续努力前行。

想说,虽然我的故事可能没有那么震撼,但是我曾一次次从绝境中爬出来并决定肩负着责任坚强地走下去的顽强拼搏的精神也曾深深感动过自己,从而鞭策着自己不断地进步。将来,在我四十岁左右时,如果我有幸能有足够的阅历,我会写一本自传,留给后代,传递正能量,为这个社会贡献自己的微薄力量。

综上,我想,“品学兼优,在逆境中自强走向优秀,扼住命运的咽喉顽强拼搏”是朋友、也是我想给自己的评价,更是这次我申请“xx万人创百星”的微薄资格。而“我要用自身的故事传递正能量,感染每一位同学、朋友”不仅是我的参选宣言,更是我此次参选的目的。这也正是我这次申请竞评的意义所在。

亲爱的同学、朋友们,敬爱的老师们,我希望能得到你们的广大支持,同我一起传递正能量吧。

个人资助事迹材料

在孩子们的眼里,小索总是在默默地奉献:为救助患白血病的.学生范玉祥同学组织发起造血干细胞移植;用自己一万多的稿费支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习;为贫困的学生们购买爱心伞;把自己的伙食费悄悄放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书里;用她的生活费为失去父母的孤儿买衣物、火车票……这样的小索深受学生爱戴,很多学生都亲切地叫她“索妈”。

作为资助工作者,小索在资助工作中有方法、有创新,她带领教师对北京、河北、青海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家庭进行实地走访,深入了解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家庭情况和个性需求,得到了众多贫困家庭的赞许。

倡导成立了“爱国主义教育大讲堂”和“共和国卫士班”“大学生文明使者团”;创办“国学经典诵读班”“好女子学堂”“雏鹰成长”计划班和“小鹰起飞班”“爱心公社”互助站、“心向阳光”工作室;开展创新、创业实践体验,指导学生参加“互联网+大赛”。此外,她还带领教师共同进行资助工作科研。

学生资助先进事迹材料

工作十三载,她在浩浩荡荡的助学队伍中充当着专职、义工等角色,用快乐的心对待快乐的资助工作,始终将它视作一种信仰,始终以孜孜不倦、精益求精的态度以及甘于寂寞、心无旁骛的特质将资助工作力争做到尽善尽美。她是我们学校的一名普通教师,她用十三年的青春书写着与贫困学子的美丽故事,她就是我们学校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主任刘畅。

在十三年的平凡工作中刘畅一直努力用暖心的理念指引、陪伴着贫困学子,用热心、爱心、耐心鼓励着贫困学子,让他们在积极、阳光、令人舒畅的教育氛围中自强自立,健康成长。

几年来,校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努力探索着“从扶贫助困,到励志强能”的资助育人之路。学校以“践行周恩来精神,争做向上向善好青年”主题活动为载体,开展系列活动,引导青年学生听党话、跟党走。

定期组织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前往周恩来纪念馆、周恩来故居、周恩来童年读书处等“红色教育基地”参观学习,通过接受“红色基因”教育,以周恩来的精神风范和伟大人格为镜,对标找差;开展“热爱劳动,争做先锋”义务劳动,为社区敬老院、为孤寡老人、贫困户送爱心等活动,在实践中接受周恩来精神熏陶,提升思想境界;举办“学习周恩来,读书兴中华”“弘扬恩来精神,争做四有新人”读书和主题演讲比赛等活动,让周恩来精神潜移默化地浸润学生心灵,指导自己的学习和生活。

以学生成长成才为目标,让暖心理念深入人心,在舒畅的教育环境里陪伴学生,实实在在为贫困学子服务是她多年来努力奋斗的方向。

几年来,刘畅资助工作团队肩负着全校近2万名学生的奖、助、勤、贷、补等十多项具体资助育人工作,她融会贯通资助理念,熟练流畅,工作零差错。为达到“精准资助”,她提出“三个‘不能少’”,即“资助对象精准化,一个不能少”,“资助项目多元化,一个不能少”,“资助工作常态化,一天不能少”,真正做到“精准资助、应助尽助”。

在专职从事资助工作过程中,她结合学校实际制定完善一系列资助管理制度,使得各项资助工作逐步规范化、制度化;她使用“奥蓝”学生管理信息系统对贫困学生进行大数据统计分析,实现资助育人的有限资源科学配置的效益最大化和精准化;她提出以“情系贫困生,时时有关爱”为主题的“春送阳光、夏送清凉、秋送关爱、冬送温暖”四季系列活动,探索资助工作的长效机制。

同时,她充分利用“淮阴工学院学生事务及发展中心”公众号、“淮工助学贷款政策解答”qq群等新媒体开展资助工作,给予学生个性化的成长服务。

由于工作成效突出,她先后获得“江苏省优秀学生资助工作者典型”“江苏省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工作者”“淮阴工学院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同时,淮阴工学院获评“江苏省学生资助绩效评价优秀单位”“江苏省百佳学生资助工作单位典型”。20xx年,在全国第四届“助学·筑梦·铸人”主题宣传活动中,淮阴工学院获得全国资助管理中心授予的“优秀组织奖”。用匠心打造学生资助工作,用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成就平凡中的不平凡始终是她坚定追求的目标。

只有播撒了爱的教育,才能够收获爱的快乐。几年来,刘畅努力为受助学生搭建更宽畅、更广阔的发展平台,用心打造先锋团队,通过组织贫困学子深入开展志愿实践服务活动,引导他们在志愿服务中实现思想、道德的内化和养成,实现从“接收爱”到“传递爱”的华丽转身,提升青春高度。

她坚持利用周末及寒暑假带领受助学生志愿者前往社区组织开展宣传科普知识、保护生态环境以及服务春运等志愿服务活动,用实际行动陪伴学生成长。她连续多年开展“学生资助宣传大使”活动,组织获得国家奖学金、励志奖学金的学生把国家资助政策带回家乡、带回母校,用榜样力量感染身边的人,活动被江苏省资助管理中心官方媒体专题报道,引起了社会关注。

她坚持组织爱心支教、学习参访、创新调研等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受助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社会实践技能;她鼓励和帮助受助学生广泛参与社会调查、志愿服务、科技发明和勤工助学等活动,努力使他们在实践活动中增长社会实践经验、锻炼提升实践能力、树立社会责任意识和担当奉献精神。

作为由贫困学生自发组成的学生社团——“伯藜学社”指导老师,她精心策划陶学子的培养计划,实施“扬帆工程”。几年来,刘畅先后组织陶学子开展“圆梦暑你”关爱江苏苏北地区农民工家庭和走进淮安市淮阴区码头镇仲弓村支教等活动,受到《中国新闻网》等媒体的关注和好评,被团中央授予“最具影响好项目”、全国大中专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公益传播力“优秀实践团队”等荣誉称号。

用欢畅、跳跃的思维致力于创新学生资助工作事务管理的理念和方法,总结凝练工作经验,深入研究把握学生资助工作事务管理的规律,成为学生资助事务管理专家是刘畅一直以来的信念。

在从事资助工作的同时,刘畅还积极进行科研工作。她主持了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专项课题、江苏省学生资助专项课题以及江苏省社科联研究课题各一项;在《中国成人教育》等核心期刊上发表文章十余篇;合作出版相关专著一部。

同时,贫困生的心理健康也是刘畅重点关注与研究的问题。她认为:“贫困学生除了需要经济帮扶,情感上也需要关怀,要给他们鼓励和信心,要让情感育人遍地开花。”她利用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的专业优势为600多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和疏通。大三陈同学曾因经济贫困而迷茫,与她几次谈心后坚定目标,奋发图强,利用课余时间积极参加勤工助学,后因成绩优异获得国家奖学金、励志奖学金,并顺利考上硕士研究生。

刘畅老师用细致入微的付出,以潜心育人的创新,在“畅式资助育人工作法”的实践与探索道路上,成为贫困学子心灵的导航者和梦想的助力者。十三年的历练和沉淀使她更加热爱学生资助工作,更加懂得什么是爱与责任,更加深知学生的成长成才是自己永远的追求。她始终走在快乐助学的路上,“四心”同向,为贫困学子青春助跑。

个人资助事迹材料

小蒋同志,中共党员,系哲桥镇中心学校总务处主任,是哲桥中心校教育扶贫和学生资助工作的主要负责人。20xx年以来,小蒋同志担任哲桥中心校教育扶贫负责人,在教育局学生资助中心和扶贫办公室领导和指挥下,把哲桥中心校的教育扶贫和学生资助工作开展的有声有色,圆满的完成了上级交给的各项任务:

1.建立了以中心校校长为组长,自己为主要负责人的教育扶贫和学生资助工作领导小组,让教育扶贫工作有了大脑。

2.修订并建立健全教育扶贫、学生资助各项规章制度,确立各校校长(园长)为教育扶贫第一负责人,确保扶贫工作有章可循,确保扶贫资金发放公开透明,确保资助对象(建档立卡等四类家庭经济困难)百分之百享受资助。

3.高标准完成上级布置的任务,教育扶贫工作事情繁杂琐碎,但小蒋同志对上级布置的任务不管是临时性的工作还是突发性事情,他都能及时完成。在耒阳市教育扶贫“一站式”管理云平台和全国资助管理信息系统资助信息上报中,不管是学生信息录入、还是学生信息修改都做到了及时和准确。他积教育扶贫各项活动;国家资助政策的宣传,他不但在中心校校长会议上着重指出,而且还下到各小学检查,确保国家政策宣传到位。在“四包”活动中他和普通老师一样,参加“大走访、大宣传、大帮扶”活动,一对一帮扶困难学生。在“一季一专题”活动中,参与教育局督导检查小组,工作认真负责,受到好评,组织和参加了“98”助学和“慈善一日捐”活动,并捐献了自己的爱心。

4.及时准确按要求上报各项数据,为教育扶贫资金的发放提供了依据。确保入学的适龄儿童中的建档立卡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百分之百享受资助。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信息系统、湖南省精准扶贫“一单式”信息服务系统和耒阳市教育扶贫“一站式”管理云平台填报准确及时。组织和开展困难学生、幼儿生活费,入园资助活动,让学生感到温暖。

5.督促各学校按国家政策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包括建档立卡等四类人)免除学杂费,免除课本费,补寄学生生活费(未寄宿的开“天窗”补),对3-6年级的困难学生(建档立卡等四类人)免教辅费。

6.积极参与社会爱心人士捐赠活动。岁末时参加了“越野e族耒阳中队向哲桥中心完小10名贫困学生捐赠了羽绒衣裤,保暖运动鞋及现金活动;组织了长沙市卢卢娃童装服饰有限公司在哲桥中心校向哲桥镇贫困家庭和260名贫困学生、幼儿捐赠了棉衣、棉裤、棉鞋的活动并担任捐赠活动主持人。

7.认真学习,不懂就问,不断超越自己。扶贫数据大而多,需要一定的电脑基础来处理。小蒋同志对自己不懂的数据处理问题经常向资助中心的领导请教,不懂就问,边学边做,边做边学。

几年来,小蒋同志在哲桥中心校教育扶贫和学生资助工作上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圆满完成上级布置的各项任务。全镇困难学生幼儿(建档立卡等家庭经济困难四类人)资金资助到位,国家资助政策宣传到位、资料管理到位。受到上级的好评,20xx年,做为典型,在衡阳市教育局教育扶贫先进经验推进会中,代表耒阳市做了发言。本人也被评为衡阳市教育扶贫先进工作者。

个人资助事迹材料

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主任。曾获北京市学生资助先进工作者称号。

小锋从事学生资助工作以后,对学校已有资助政策进行逐项梳理,参与起草、修订《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学生资助管理办法》等资助文件9项,优化了学校学生资助工作流程,使学校的学生资助工作更加规范化、科学化。

他坚持助育并举,创新实干。小锋将资助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在资助工作中注入德育内涵。他组织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开展素质拓展,鼓励学生参与社团活动,帮助学生们树立自信;同时建立学院勤工助学工作机制,学校每年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300余个工作岗位,定期对学生从职业礼仪、办公技巧、职业素养等方面开展培训,将物质资助上升为能力锻炼。

在新生入学教育中,小锋还会同每一个二级学院沟通,到新生中宣讲资助政策。他还组织新生入学绿色通道、校园文明督查、资助育人工作总结大会等活动,并利用活动做好资助政策的宣传。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