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工作中,编写一份计划书可以帮助我们系统地组织工作,提高工作效率。下面是一些针对不同行业和领域的计划书范文,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应用。
本专业培养具备坚实的工业设计基础理论、基本知识与应用能力、具有国际化视野和社会责任感、综合性的创新思维方式和团队合作精神,能在企事业单位、专业设计机构和科研单位从事包括汽车产品在内的工业产品创新设计及相关的服务模式和商业模式设计、传播设计、人机交互设计、环境与展示设计等领域的开发、研究、策划、教育和管理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人才。
本专业突出厚基础、宽口径以及多学科交叉培养的教学模式,主要学习工业设计的基础理论与知识,接受工业设计的原理、程序、方法以及设计表达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备适当处理工业设计与环境、用户、市场、功能、造型、色彩、结构、材料、工艺的相互关系,并将这些关系综合地表现在包括汽车产品在内的产品及服务设计上的基本能力。
1.拥护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具有改革创新意识和国际竞争意识,具有奉献精神和团队精神;具备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养成良好的道德情操和个人行为规范,诚信守法、公平竞争的意识。
3.具有从事工业设计所需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了解相关的技术和社会发展趋势;
7.熟悉工业设计相关的知识产权法规、安全及环保的政策、规范和标准;
8.具有较强的信息获取和职业发展学习能力,了解工业设计的发展趋势和理论前沿;
10.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环境下的交流、竞争与合作的初步能力。
学制:4年,实行3到6年的弹性学制。
学位:工学学士。
人机工程学、工业设计史、计算机辅助三维设计、设计心理学、产品快速表现基础、产品造型材料与工艺、机械设计基础、产品形态设计、系统设计。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人才的重要性。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看,没有可持续的业务培训工作,就难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近年来,农发行的各项业务发展较为迅速,基层员工作为各项政策、制度办法的执行者,始终站在各项业务发展的最前沿。肩负着农发行信贷管理、风险控制、安全结算、创收争效的神圣使命。农发行要生存、要发展、要壮大,加强基层员工培训工作,提高基层员工的整体素质,以适应业务快速发展的需求显得尤为重要。积极做好基层员工培训工作已成为农发行业务发展创新的第一要务。
基层员工中存在年龄结构偏高、高等教育与现岗位专业不对口、综合能力强的员工少、自觉提高素质意识不强、职业危机感不强等特点。基层行在员工培训过程中存在如下几个问题:。
(一)领导干部重视程度不够,执行力不强。
基层领导干部对员工业务培训的重视程度直接决定培训效果。有的领导干部在工作中没有建立严格的培训。
计划。
和培训目标,培训工作抓得不严,做的不细。各项培训工作制度落实不到位。有的领导干部认为员工培训工作是上级行的职责、培训教育工作依赖于上级行组织的培训班和其它方式。还有的领导干部虽然意识到员工培训工作的必要性,但是在实际操作中经常出现“培训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现象。
(二)基层行员工培训工作存在“三个单一”现象。即:培训方式单一,培训内容单一,培训人员单一。
1.培训方式单一:基层员工培训方式多以讲解为主,讲解者通常是简单地传达文件内容,很少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形式传统,内容空洞,缺乏形象性、生动性。参训者一时难以做到消化理解。
2.培训内容单一:培训内容局限在业务知识和理论学习上。基本上是做啥学啥、干啥教啥。培训所涉及的知识面很窄,与业务知识相关联的法律法规、企业文化、礼仪规范等相关内容极少涉及。业务培训存在被动性,个别时候是因为新业务已经发生了,才组织员工进行学习,跟不上业务发展的速度,培训内容缺少前瞻性。
3.培训人员单一:一是基层行员工培训内容界线较清晰,以专业为主,即会计人员学习与会计有关的知识,信贷人员学习信贷方面的知识,通常领导干部在传阅文件时就已经分清楚了。导致会计人员不掌握信贷政策和信贷流程;信贷人员不懂会计基本制度规定。削弱了彼此监督力度,培训工作缺少系统性,受训人员缺少全面性。二是没有做到因材施教,区别对待。基层行通常用是不管水平高低,一律“一刀切”,接受“一把尺子”教育,“跟不上”和“吃不饱”问题也随之产生。
(三)师资力量不足,教育经费紧缺。
当前,农发总行为提高员工综合素质,采用举办培训班,网络教学,电视电话等多种教学方式,向基层员工传授普及相关知识,这一方法使基层员工爱益匪浅。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一是能够参加上级行培训班的人员少;二是网络教学连接局域网,每个单位只有固定的一、二名业务骨干参加培训,其它人员不能随便登录学习,三是电视电话教学时间固定,学习时间往往与一线员工对外营业时间发生冲突,只有少数非临柜人员才能参加学习。因此,基层员工培训目标的实现,主要是依靠基层行自身完成。基层行没有专门从事人力资源培训工作的人员,员工的培训工作由各部门主管兼职完成,一方面各位主管都有一份工作在身,工作繁忙,没有足够的时间备课;另一方面受自身学识水平的约束,实施各种培训时,很难达到专业师资水平。基层行教育经费提取后向上级行缴存80%,以基层单位年工资总额75万元来计算,年教育经费提取额为18750元,年上缴额15000元,留存使用的经费每年约3750元。剔除一些相关单位举办的强制性参加的培训支出,实际用于基层行的经费人均不足100元。有限的经费缚了基层行手脚,师资力量不足问题一直没有妥善解决。
(四)只培训不检验,培训效果难以实现。
各基层单位人员比较少,按专业进行培训,人员就少之甚少。加之年龄差异,健康状况差异,学识水平差异,培训效果不尽相同。由于基层行人员少,任务重,员工没有待岗情况。各行存在只培训不检验学习效果情况,形成了学与不学一样,学好学坏一样,学习效果难以显现。
(一)强化领导干部思想认识,将员工培训质量与领导干部考核挂钩。
农发行生存、发展,最关键的是要提高自身优势,提高竞争能力。而竞争能力的提高取决于是否拥有各种优秀复合型、专业型人才,是否拥有优秀团队。培训正是我们培养人才的一种不可或缺的方式。领导干部要提高思想认识,着力抓好员工的培训工作,制定合理的培训计划,确定合理的培训目标,实施有效的培训措施,将培训工作抓细抓实,员工业务培训的质量不仅取决于自身的能力和态度,更决定于领导干部落实执行力的强弱上。将员工培训质量与领导干部的考核挂钩,增强执行力。
(二)从改变培训方式着手,力争培训内容丰富多彩。
培训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由于员工的岗位不同,年龄不同,学识水平不同,培训的形式也应该灵活多样。培训实施者应结合本单位的特点,在培训方式多样性上动一番脑筋,做到区别对待,因材施教。一方面要积极探索以岗代训的员工培训方式,采取师徒结对以老带新,相教助长的方式学习;另一方面要在集中学习培训时采取案例分析法,讲授法、演示法等多种形式,将枯燥的理论形象化,做到通俗易懂,便于消化。
在培训内容上要做到丰富多彩,一是要根据业务发展设置培训课程,要具有前瞻性,明确培训的重点和目标,变被动为主动,保证培训工作的循序渐进,井然有序。二是要根据员工需求设置培训内容,培训工作越到位,培训的积累就越高,常规培训的需求就越少,而个性化的培训要求越会凸显出来。结合实际环境,满足员工个性化需求,将培训向深度拓展,向细节延伸。同时要与创建“服务文化、素质文化、形象文化、精神文化”相结合。
(三)强化师资力量,做到内外资源结合,确保培训工作持续发展。
一是在内部重点加强基层行内部师资队伍建设,定期培训,动态管理,推行任课教师优胜劣汰、竞争上岗制度。二是在外部定期聘请专家进行讲学,丰富员工知识结构,达到取长补短的目的。三是优化经费资源配置,实行教育经费留存比例与教育培训效果相挂钩,奖优罚劣。使基层行培训工作又好又快持续发展。
(四)建立培训档案,将培训效果与员工绩效工资挂钩。
根据实际培训情况,指定专人建立员工培训档案,详细记载员工接受培训的内容、时间和结果。定期对员工受训效果进行考核。考核内容应分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案例分析等方面。通过考核来判断员工是否学到了知识,是否掌握了工作技能,是否能有效地将培训内容运用到工作当中去,而不仅仅是头脑中,杜绝高分低能现象发生。并将考核结果与员工的绩效工资挂钩,做到奖优罚劣,督促员工认真学习,实现员工综合素质稳步提高的目的。
公司“xx”期间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是:坚持终身学习、全员培训的思路,通过构建符合公司实际的现代教育培训体系,建立健全符合人才成长规律的激励约束机制,形成分层次、分类别、多渠道、大规模的人才培养新格局,培养和造就一支政治素质好、经营业绩好、团结协作好、作风形象好、富有创新精神,能够防范经营风险、应对复杂局面的经营人才队伍;一支职业素养好、市场意识强、熟悉电网企业经营管理业务、坚持并实践公司发展战略、执行力强的管理人才队伍;一支理论扎实、作风严谨、具有技术创新和科技攻关能力的技术人才队伍;一支爱岗敬业、技能精湛、勇于实践、一专多能、作风过硬的技能人才队伍。
到20xx年底,公司系统员工队伍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员工的比例达到25%,人才密度达到0.80。企业经营者、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比例分别达到20xx公司人才培养方案、50%和55%以上全员培训率达到95%以上,各类员工的思想道德素养、业务水平和创新能力明显提高,岗位适应性明显增强。
加大各类优秀人才培养力度,公司培养选拔100名优秀经营人才、500名优秀管理人才、500名优秀技术人才和1000名优技能人才。
在支撑电网建设与发展、提高电网运行控制水平和推进电网技术升级等重点技术领域,重点培养2-3名后备院士人才,培养300名创新型优秀拔尖人才,新增国家级专家150人,公司系统进入国家级人才库的专家力争达到300人以上,形成以院士和知名专家为核心的创新性高精尖科技人才队伍。
加大引进和培养公司紧缺专家人才的力度,5年内引进和培养500名金融、保险、法律和财务等高级专业人才,满足公司业务拓展的需求。
根据特高压电网工程建设的要求,加强特高压科技人才的培养,5年内滚动培养20xx名能够承担特高压电网技术研究、设计、建设、生产运行、维护和管理等专业人才。
6、西部电力企优秀青年人才培养计划。
每年从西北五省和西藏公司选拔40名有培养前途的青年管理和技术人才,进行针对性的集中强化培训,并对口派遣到东部发达电力企业实践锻炼。加大对西藏公司人才帮扶力度,每年选派10名优秀技术和技能人才进藏担任培训师,开展对口培训,为西藏公司培养技术和技能人才。
以开展“爱心活动”、实施“平安工程”为载体,积极培育国家电网文化,建设学习型班组;加强基层班组建设,大力促进在岗学习和现场培训,开展公司系统所有班组长的轮训工作。
加大农电工培训力度,全面提高农电工基本素质和工作能力,开展对所有农电所长的轮训工作。到20xx年底,农电工持证上岗率达到100%。
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企业技术工种人才短缺、部分管理专业人才过剩即是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质量及学科专业设置问题的反映。高等职业教育毕业生已占高校毕业生的半数以上,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与劳动力市场联系极为紧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适应用人单位需求,是高职院校发展的生命线。近年来,随着高职院校重视教育教学改革,努力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用人单位对高职院校毕业生的评价较高。但随着我国高等教育适龄人口的不断缩减,高职院校要在竞争激烈的高等教育领域生存、发展,必须以高质量就业赢得社会认可。故树立质量意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高职院校在困境中求生存、谋发展的根本。何为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人才培养质量应由谁来评价?评价的标准、方式是什么?评价结果有何作用?这些是需要高职院校深入研究的问题。
所谓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就是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水平高低和效果优劣的衡量与评价。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是一个发展的、立体的、动态的范畴。
我国高等教育走过了一个从精英人才培养到大众化人才培养的过程。精英高等教育的任务就是为社会培养学术精英,衡量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高低的标准就是学术性,追求卓越、造就精英是所有大学的奋斗目标。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人才培养质量观开始由单一向多元转化,多元化质量观逐渐成为指导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基本指导思想。
根据多元化质量观,不同类型院校人才培养的侧重点应不同,但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具有共性标准。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应该涵盖学术性标准、职业性标准和品德标准三部分。学术性标准,是指通过专业学习,学生应掌握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学术研究能力,包括学生掌握学科知识的广度与深度。学术性标准主要针对本科及以上层次学生。职业性标准是学生适应职业岗位需求,能够完成职业岗位工作任务,具有职业发展潜能。职业性标准涵盖学术性标准中的知识与技能,但更强调知识应用与技能操作,职业性标准是高职教育重点关注的要素。品德标准是学生的人格、道德品质满足社会基本道德规范要求的程度。对于职业教育来说,学生还要具备特定职业所要求的职业道德。品德标准是任何类型高等教育都要重视的要素。针对不同类型的高等院校,对人才培养质量鉴定的标准应有所不同。高等职业院校应重点关注学生的职业发展性,即职业性标准的达成度。
职业教育必须以就业为导向改革创新,要牢牢把握面向社会、面向市场的办学方向,将社会评价作为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将学生评价作为衡量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
高职教育最典型的特征是对市场的适应性和对功利性目标的追求。高职教育同社会需要、市场需求的结合程度直接关系到高职教育的生命力,其教育质量要接受社会的评价,特别是用人单位的评价。高职教育必须实行开放办学,学校必须适应市场需求,其培养目标、专业设置、教学计划等必须根据市场需求做出调整。在市场标准取向的前提下,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的鉴定不应由院校内部做出。当前,各高校公布的质量年度。
报告。
就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卖方制作的产品广告,其可信度和社会公信力不强,没有一所院校会把影响自身利益的重大质量问题公布于众,这是关系到学校生存与发展的关键问题。当前,教育行政部门要求各高校撰写人才培养质量年度。
报告。
本意是要求高校重视质量但这种让高校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的做法会使高校质量报告越来越流于形式不能真实反映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
高校评价应由外部机构组织、外部机构发布。外部评价是指政府、社会评估机构和用人单位等对学校的评价行为。在外部评价主体中,政府做出的评价只应限定于院校基本办学条件的评价,也就是目前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开展的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评估,这种评估是基础性评估,是判断一所高校是否符合设置要求的根据。人才培养质量评估与基本办学条件评估是不同的范畴,两者的目的、评价指标、意义都相差甚远。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应由专业机构、专业队伍、科学的评价指标、完善的评价方法构成。第三方专业评价机构对在校生、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所做的调查与分析是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的一个重要部分,它能够真实、客观、公正地反映高校的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的社会满意度。高校可以建立自身的人才培养质量跟踪和反馈制度,根据在校生、毕业生、用人单位的意见,及时调整课程设置和教学计划,使培养的人才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高校自身所作的培养质量调查,只能作为第三方调查的补充信息,不能作为权威信息发布。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的指标体系应由形成性指标和终结性指标构成。形成性指标是指保证人才培养质量达成的基础性条件,如院校基本办学硬件条件,包括校舍、图书、实验实训场所与设施等,还包括院校办学软件条件,如师资力量、教育教学成果、精品课程、精品教材、科研水平及社会服务等。形成性指标是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础性条件,但不是决定性条件。一所院校的软硬件条件并不能代表其人才培养质量。抗日战争时期的西南联大,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仍然培养了大批杰出人才,可见基础条件不能代表人才培养质量。终结性指标是检验人才培养质量的结果性指标,主要包括毕业生就业状况、学生对学校的满意度、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度这三个主要一级指标。在每个一级指标下又可分为若干二级、三级指标。笔者主要探讨终结性指标。毕业生就业率、就业对口率、薪酬水平受社会产业结构、行业发展状况、整体收入水平等因素影响,只能部分地反映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学生对学校的满意度,特别是毕业生对学校教学的满意度是衡量人才培养过程质量的关键因素;在校学生参与课程教学,对教师的教学水平最有发言权;毕业生思想较为成熟,又经历了职场的初步锻炼,对所学课程的重要性、所学知识的适用性、学校对个人成长的作用最有体会。用人单位可以横向、纵向比较不同学校、不同专业、不同时期毕业生的综合素质,是毕业生质量评价的权威部门。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如下页表1所示。
在上述指标体系中,既有定量的统计数据,如就业率、对口率、离职率、工资水平等,也有定性的主观评价,如满意度、认同度、胜任度等,关键是要把这些指标根据其反映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程度赋予一定的权重。这些指标的得分总和被视为人才培养质量的定量数据,用定量的方法建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用客观赋权法给出每个指标的权重,可以对不同高职院校进行评价,也可以对同一所高职院校的不同专业进行评价。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工作要充分利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手段,无论是对在校生、毕业生还是用人单位的调查,都可采用网络问卷的方式进行,提高调查统计的科学性、便捷性、高效性。学校要收集学生的有效邮箱地址,要确保参与调查学生样本数量达到有效比例,要通过qq、电话、短信等多种方式提醒没有完成问卷作答的学生打开个人邮箱中的邮件,点击邮件中的链接进行网络问卷作答。学生作答时,系统自动记录及归类作答记录。要利用计算机软件对学生答卷进行数据分析处理。学校对用人单位的调查也可以采取电话调查、座谈会等形式,可以利用人才招聘会的机会向用人单位发放问卷。目前,针对用人单位的人才培养质量调查还没有引起各院校的重视,各院校对用人单位的意见收集是零散随意的,没有进行系统的纵向、横向分析处理,而用人单位的意见与建议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由第三方专业调查机构进行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可以作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评价高职院校的一个重要参考,也是学生及家长评价院校、选择院校、选择专业就读以及用人单位招聘毕业生的一个重要依据。作为高职院校,可以自身开展针对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以专业为单位收集毕业生、在校生、用人单位信息,根据评价反馈信息,调整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改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建立以毕业生就业质量为核心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可以比较客观、公正、准确地反映人才培养工作成效,可以促进高职院校重视专业建设,重视就业质量,实现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目标。评价最重要的意图不是证明,而是诊断和改进,即评价的目的主要在于找到问题和差距,不断改进人才培养模式,增强学校人才培养的动力,提高教学质量。
总结:
一个好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应建立在广泛的支持和参与之上,利用多元化的评价主体对教学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考察和评估。将教师、学生、学校管理人员、用人单位、毕业生等都融入到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中,并通过评价反馈及时改进不足,才能推动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达到建立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的真正目的。
参考文献:
[1]赵铁,林昆勇.人才培养质量社会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高教论坛.2011.
[2]谢斌,姚利民.试析影响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因素[j].吉林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13.
[3]刘莉.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0(1).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难问题正日益为社会所关注。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涉及政府调控、社会经济发展、学校、用人单位和大学生自身等多方面原因。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我国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还存在着与社会需求不相适应的问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不强。为此,高校要以就业为导向,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大学生就业竞争力。
(一)把握时代脉搏。透彻理解新世纪的人才标准。
(二)符合高校实际,科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
在人才目标定位上.高校应把握好人才培养的总体品质与规格,针对不同的学科专业和类型,培养研究型、复合型、应用型等不同规格的高素质人才以满足社会发展对各种人才的不同需要。开创出一条促进毕业生就业的路径来。当前不少学校片面追求高层次。盲目地追求专科院校升本科、本科院校争上硕士点、博士点。在追求高层次办学过程中,一些过去十分有专业特色或专业优势的学校放弃了自己的特点。在人才培养定位上出现了明显的偏差,从而导致人才培养的雷同。毕业生供需结构性矛盾突出。以地方性综合大学为例.地方综合性大学由于办学历史、生源状况及地域条件的.限制,具有“地方性”和“综合性”两个特点。地方性院校要面向地方经济、社会建设的具体需要,结合所处地区的实际情况,培养本地区所需的各种各样的实用人才。
(三)转变教育观念,体现以人为本、人职匹配的教育思想。
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与精英阶段人才培养的主要区别是摆脱了单一的精英培养模式,呈现出多样化的培养模式。市场需求是多样化,不同社会职业对毕业生素质要求不一样。如果培养出的学生千篇一律.其结果必然是学生在人才市场中缺乏竞争力。高校人才培养方案要体现以人为本、人职匹配的思想,根据大学生的个体差异状况,按照社会职业的需要.进行不同职业目标的培养,不仅大学生的德、智、体等诸方面能得到全面发展,大学生个体的潜能和差异性也能够得到发展,这样的毕业生就可以更好地适应多样化的社会职位的需要.更有利于人职匹配、顺利就业。"。
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的具体化。是学校实施人才培养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对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导向作用。我国高校本科教育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以“学科本位”理念来构建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强调专业的专、深、尖在当时计划经济时代,社会需要大量同类型、同层次人才的背景下.为社会输送众多高级专业人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在市场经济时期,伴随产业结构由劳动和资源密集型向技术和知识密集型转变.社会对人才需求不再单一,而呈现出多规格、多类型、多层次的需求态势。如果再沿袭单一以“学科知识”为理念构建人才培养方案,忽视学科专业发展的广度与交叉融合性.必然会导致培养的人才知识面过窄,与社会需求相脱节。因此.当前高校要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人才需要和大学培养目标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人才培养方案,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一)构建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平衡的课程体系。
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是教学计划.而教学计划的核心是课程。所以,课程体系的构建是大学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内容,其是否科学、合理对大学能否高质量的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至关重要。我国现行本科课程体系的弊端表现为:普遍侧重于必修课程。忽略了选修课程的合理比例分配;重理论,轻实践;各类专业划分过细,相关课程交叉重叠,没有整合;课程内容陈旧、滞后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联系不够紧密[。因此,高校要加大课程改革,以就业为导向,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课程体系,优化培养人才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提高学生毕业后进人人才市场的竞争力。
(二)进一步推进学分制改革。
学分制是一种以学分为计量单位衡量学生学业完成状况的教学管理制度。高校学分制推行已久,但很多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学分制,只能说是学年学分制或半学分制高校学分制改革之所以成效不大,有诸多因素制约:课程体系不健全;教学管理制度;教师工作不到位:计算机房、实验室、图书馆等教学辅助部门的管理等原因。在高等教育跨人大众阶段,如何真正实现学分制,使现代高等教育制度具有更大的灵活性、适应性和开放性.成为高校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
1.制定弹性学制.放宽修业年限。
在规定标准学制的基础上.允许学生在取得规定的学分数后提前毕业或延长学习年限。本着因材施教的原则。尊重学生的爱好和个性发展,适当放宽转系、转专业的限制。建立和完善主辅修制、双学位制度、重修、重考制等。在学分制教学管理过程中,多开展校际合作,倡导跨校选课。建立学分互认机制,实现教育资源共享。允许学生可实行工学交替、分段完成学业:一部分优秀学生在完成第一学年基础理论课程学习后,可根据自己的专长、兴趣,自主选择专业和专业方向。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导师制。
在学分制的实施过程中.由于选修课开设的数量与质量均取决于教师,因此,要推行学分制,就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提高教师的素质。积极提倡导师制。加强对学生选课、学习的辅导和指导。防止导致学生在选课、选专业或方向等方面带有一定的盲目性.保证选课质量和学生知识结构的合理构成。
3.加强课程开发.完善选课制。
实施完全学分制的关键在于让学生有充沛的课程可供选择。因此。要积极进行课程开发。强调课程建设.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开发尽可能多的吸引学生的高质量课程。"。
(三)深化教学改革,增强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大学生的就业率、就业满意度和就业适应性从根本上说是由教育质量决定的。教育质量集中体现于教学质量。而教学工作又是人才培养的主渠道。因此。学校要以创新人才培养为重点.积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建议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1.创新教育教学思想。
要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首先要在教育思想上转变观念。为此要树立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从科技革命和现代化需要出发,注重培养学生开拓创新能力的教育观。
2.改进课堂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注重传授与启发的结合,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注重课内与课外创新教育的结合。在教育教学中,要以增加课堂教学信息量为出发点。充分运用网络、电视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来辅助教学,把网络教学、集中授课与分散讨论和个别指导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自觉学习的内在动力,增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3.重视大学生个性化学习。
课堂教学中,教师着重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引入讨论、案例教学等教学方法,培养大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探究能力。让大学生有自由的时间和余地,学会按照自己的发展方向,进行个性化学习。完善自己的素质结构。使学生具备较强的就业竞争力。
(四)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注重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实践能力是学生就业最为重要的竞争能力.参加实践也是大学生成长过程中至为关键的环节。目前实践经验少、实践能力弱已成为大学生就业最大的障碍。所以。学校要突出实践教育教学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
1.从思想观念、措施上重视大学生实践体系的建设。
彻底改变传统教育模式下大学生实践活动处于从属地位的状况.在专业教学计划中确立实践的地位和作用。设置独立的实践课程。并给予组织、管理、场地及资金的配套。使实践体系与理论教学平行而又相互协调、相辅相成。
2.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学校要将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利用大学生社团开展多种类型、多种形式的活动。如师范类的教学大比武,工科类的技能大赛,各类创新竞赛等。
3.加强校企合作.建立固定的实践基地。
在城市、乡村、机关、学校、部队、企业之中广泛建立学生创业实践基地、志愿服务基地、专业实践实习基地、科技创新基地、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军民共建基地等一大批实践基地。增加学生对工作环境的认识,早日成为符合企业实际需求的“适岗人才”。
4.加强创业教育。
把创业教育及创业人才的培养纳入高等学校课程体系,积极开展各种创业培训活动,培养学生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帮助毕业生顺利创业。学校要通过定期举办创业计划大赛、创业者学术讲座。定期请一些创业成功者与学生就创业之道进行交流与探讨.分析创业成功与失败的原因,为学生提供借鉴。学校要充分利用校内资源组织学生进行创业体验。如成立由学生自主管理和经营的科技服务公司、建立学生超市、学生书亭、学生家教部等实体。为大学生实践、创业、成才的提供平台。
摘要:高技能创新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的研究对于提升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竞争力、落实高教强省战略、深化高职院校内涵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在构建评价体系的同时,提出在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实施的过程中,要注意客观的选择评价主体、用“多元化”的评价标准取代“统一化”的评价标准、评价考核时应注意及时反馈结果。
关键词:高技能创新;人才培养;质量评价。
(一)从宏观角度上看,是提升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竞争力的需要。
创新作为一个全球性话题,受到了世界各国政府的关注。创新在促进经济增长、解决社会就业、加快技术创新及提高生产力发展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全球创业观察项目(gem)中国报告的研究结果表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创业活动活跃程度与gdp增长率之间有正相关关系。
我国创新活动对经济增长与就业促进作用的凸显,已经引起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党的十七大确立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既需要造就世界一流的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又要注重培养一线的创新型人才。高职院校作为为一线培养人才的主阵地,其招生规模与其他类型高校已基本持平。因此,加强高职大学生创新人才的培养对提升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竞争力以及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二)从中观角度上看,是落实高教强省战略的需要。
2008年,黑龙江省委、省政府按照党和国家“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部署,作出了高教强省的重大决策。通过高教强省,到2020年黑龙江省高等院校在一些重点领域将成为培养和造就国内一流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及优秀技能人才的摇篮,成为知识创新和推动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中心,成为推进文化大发展的阵地。同时,面向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提高高等院校服务能力,提升人才创新能力,加大贡献率,全面实施“五个服务计划”,即新农村建设服务计划、紧缺人才培养培训服务计划、高层次人才培养服务计划、校企共建工程研发中心服务计划和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服务计划。通过实施“五个服务计划”,充分发挥人才在推进发展中的作用,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紧密联系,引导高校进入经济建设主战场。
毫无疑问,在实施高教强省战略过程中,高校责无旁贷,高职院校大有作为。高职院校是培养高素质高级技能人才的主阵地,具有强大的社会服务功能。但在自身发展过程中,高职院校出现了规模扩张与质量提升、外延发展与内涵建设、技能人才培养与创新教育等诸多矛盾。
现在,黑龙江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八大经济区”和“十大工程”发展战略,迫切需要高职院校在稳定招生规模、稳步提高大众化水平的同时,把提高办学水平、教学质量及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作为核心任务,加快实现从规模扩张、外延发展向质量提升、内涵建设的转型,加快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步伐,着力培养创新人才,从而承担起“高教强省”的责任和义务。
(三)从微观角度上看,是深化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需要。
经过30年发展,高职教育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持作用。但是,从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验收情况来看,虽然高职院校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如何深化内涵建设成为新的现实问题。
高职教育一直强调对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人才培养模式和方案无不围绕动手能力来设计。由此展开,在内涵建设上高职院校特别注重工学结合模式和“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但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和行业企业需求,仅仅培养技能人才是不够的,用人单位开始更多地需要“四会四精”的高素质高级技能人才,即所培养的人才要“会设计、精工艺,会安装、精操作,会创造、精业务,会沟通、精管理”。这在客观上为高职院校的内涵建设提出了新的挑战。
为此,构建高技能创新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对于培养高技能创新人才至关重要。
高技能创新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要由教师、学生、行业企业、用人单位、学生家长、成功人士等多个评价主体构成。评价项目包括:课程教学内容、课堂教学方法与手段、实践教学、考核评价方法、创新意识、创新活动、实践能力等。评价方法分为两种,一是划分为百分制的优秀、良好、合格和不合格,二是划分为a、b、c、d四种等级。具体见图1。
(一)评价主体的选择要具有一定的客观性。
评价主体的不同代表了不同的评价目的,也决定了不同的评价结果。评价主体容易受到晕轮效应、宽大效应和近因效应等因素的影响,评价结果将会出现很大的误差,严重影响评价质量。因此,在选择评价主体时要具有客观性。
(二)要用“多元化”的评价标准取代“统一化”的评价标准。
能否准确形成和充分运用评价结论,是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的关键。对于高技能创新人才而言,每个人的智力、特长不同,不能用固定统一的标准来测试和评价。因此,在评价后取得“不合格”和“d级”成绩的学生,说明应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个体的培养。
(三)评价考核时应注意及时反馈信息。
许多学校在考核完毕后,因为各种原因而不敢或不愿意向学生提供考核结果的反馈,结果不可避免的造成了学生对考核结果及其这种考核评价体系产生猜疑和不满,导致人际关系紧张。
深入学习领会习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理解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的深刻内涵,研究实施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是教育管理和评价领域面临的新任务。分析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基本要求,并以立德树人为核心、以“三维四度五育”融合为逻辑框架,提出了构建中国特色人才培养成效评价体系框架的初步思路,以期为开展新时代高等教育评价实践提供参考。
作者简介。
林梦泉,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副主任,研究员,北京 100083;
陈燕,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博士研究生,北京 100875;
毛亮,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评估处项目主管,北京 100083;
任超,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评估处副处长,北京 100083;
梁梓萱,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评估处项目助理,北京 100083。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同时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全国教育大会、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系统回答了教育要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如何检验和评价人才培养成效等重大问题,阐述了教育今后发展的道路、方向及战略,突出了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核心,明确了高等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出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这是我国高等教育的基本特征,是我国高校改革发展的根本遵循。有关专家在加快构建更高水平的中国特色学科评估体系,特别是在以立德树人为核心的人才培养评价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在学习领会《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等有关文件基础上,本文从立德树人任务内涵、支撑体系、成效评价等视角出发,系统地、立体地思考如何构建以立德树人为核心的中国特色人才培养成效评价体系,为建立中国特色、世界影响的高等教育评价体系提供借鉴。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系列重要论述,是站在教育作为“国之大计,党之大计”的高度,就教育发展蓝图进行的战略性描绘,做出的系统性谋划。一是明确了教育发展的战略性方向,教育的目标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坚持党对教育的全面领导,坚持立德树人;二是明确了培养人的战略性布阵,强调育人要坚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三是明确了培养人的战略支撑体系,要构建高水平的人才培养支撑体系,包括以思政教育为统领的学科体系、教学体系等四个体系,强调以立德树人为目标;四是明确了立德树人的战略性落实机制,提出了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要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建立正确评价导向,检验育人内涵、育人体系、育人目标的落实成效。以上以立德树人为核心的系统性谋划部署,是我国新时代教育发展的新战略布局,为我国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其中,落实机制是影响战略目标实现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此,正确把握立德树人深刻内涵,形成教育评价正确导向,构建能够促进以上四个方面良性运行的评价体系,是当前教育评价领域的迫切任务和使命担当。
1.以立德树人为核心,人才培养要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加强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是做好教育工作的根本保证。”坚持党的领导,首先就是坚持党的思想政治领导。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这要求我们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管理全过程,使教育领域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立德树人关系到党的事业后继有人、代代相传,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命运。习总书记指出,“古今中外,每个国家都是按照自己的政治要求来培养人的”,“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这要求我们必须培养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始终做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具有坚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这要求我们必须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只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将“四个自信”转化为发展社会主义大学的自信,准确把握立德树人的根本方向,才能让人才培养工作始终按照正确的政治方向不断前行。
2.以立德树人为核心,人才培养要聚焦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并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既明确了培养人的方向和目标,也体现了“立什么德、树什么人”的具体要求。青年正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重要时期,也是立德树人的关键时期,着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既是国家培养新型人才的长远需要,也是顺应人的发展规律,全面提高个人综合素养、塑造良好品行的现实需要。因此,学习领会全教会精神,研究分析德智体美劳具体内涵,是落实立德树人的基本前提。习近平总书记在全教会上的讲话中关于教育的“九个要”,既包含了人才培养要下的“六个功夫”,也包含了人才培养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主要内涵;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对青年提出的四点要求也包含了这个精神,都对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人才提出了要求。一是在信念和品德上,要不断提高思想水平和政治觉悟,引导学生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增强学生的“四个自信”,使其立志肩负起民族复兴的时代重任;要让爱国主义精神在学生心中牢牢扎根,教育引导学生热爱和拥护中国共产党,立志听党话、跟党走,立志扎根人民、奉献国家,把自己的理想同祖国的前途、把自己的人生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要引导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踏踏实实修好品德,成为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二是在“智”方面,要教育引导学生求知问学,增长见识,丰富学识,求真学问,练真本领,沿着求真理、悟道理、明事理的方向前进;要引导学生树立高远志向,历练敢于担当、不懈奋斗的精神,具有勇于奋斗的精神状态、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做到刚健有为,自强不息,勇于开拓,顽强拼搏,知行合一;要引导学生培养综合能力,培养创新思维。三是在“体”方面,要增强综合素质,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开齐开足体育课,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帮助学生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四是在“美”方面,要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五是在“劳”方面,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强化实践动手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等。
3.以立德树人为核心,要构建高水平培养体系支撑德智体美劳高质量人才培养。
分析立德树人基本内涵和要求,是研究立德树人成效评价的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强调,要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有三项基础工作要抓好,即坚持办学正确政治方向、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和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全教会报告进一步深化了有关要求,提出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办好教育的根本保证。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要围绕这个目标来设计。这些关于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的思想描绘了新的教育体系战略蓝图和布局:一是要围绕立德树人目标,进行学科、教学、教材、管理四大体系的统筹规划和总体设计。二是要将思政教育贯穿整个教育过程,这是实现立德树人目标的关键。三是要加强教育体系建设,遵循教育发展本源规律,厘清高校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国际交流五大基本功能的关系,明确人才培养体系、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的定位。其中,人才培养是核心和目标;学科体系促进科学研究,它是人才培养特别是研究生培养的科研支撑;教学和教材体系是人才培养过程的基石,其中教师是实现教学目标最关键的条件;而管理体系是对人才培养全过程起着监督和保障作用。四是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为实现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任务,筑牢更高水平、更加科学的制度基础。在完善培养体系过程中,要不断优化治理体系,铸就大学学科持续发展的灵魂。
4.以立德树人为核心,人才培养要努力建设新时代高素质教师队伍。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兴国必先强师。构建高水平培养体系支撑德智体美劳高质量人才培养,教师队伍的建设与发展,是基础的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突出了新时代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战略意义。教师是人才资源,同时又肩负着培养人才的职责使命。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承担教育教学主体任务的教师是人才培养的主力军,是学术创新的核心力量,是先进文化的传承者,是学生成长成才的指导者。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教师的素质直接决定着学生学习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创新能力的造就。因此,在构建立德树人教育体系中,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是关键。我们需要从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高度,更加重视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在总体要求上,要落实习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提出的“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教师”要求,以及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提出的思政课教师“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六个要求,打造一支拥有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扎实深厚的教学功底、滋养灵性的以德施教的教师队伍。在外部机制上,要优化教师队伍建设保障环境,努力提高教师的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做到政治上充分信任、思想上主动引导、工作上创造条件、生活上关心照顾,让广大教师享有应有的社会声望。在实践路径上,要牢牢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践行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的师德师风,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在教师的评价上,要突出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素质的第一标准,深化教师管理综合改革,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扭转不科学的评价导向,克服教师评价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合理把握定量指标和定性事实评价的平衡,引导教师队伍建设与人才培养工作健康有序发展。
(一)新时代高等教育评价的战略转型与成效评价。
1.高等教育评价的战略转型。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教会上指出,要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评价指挥棒问题。以“五唯”为特征的,采用少量学术指标进行教育排名和评价的方式,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产生了极其不利的导向,要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树立正确的评价价值取向,需要理念和行动的战略转型,特别是对高等教育水平类评价的战略转型迫在眉睫。一是评价导向转变。评价导向应向以立德树人为核心的方向转,聚焦人才培养成效。二是评价内涵转变。评价内涵应向更加关注教育规律、教育成果和服务贡献方向转,应尊重地区特色,解决中国问题,不局限于少量国际易用指标。三是评价方式转变。应从以定量为主的评价方式向定性定量科学结合的方向转,合理应用同行评议方式和计量评价方法,融合主、客观优势,采用“基于客观事实的主观评价”。四是评价理念转变,对基于少量定量指标的大学学科排行的认识要向理性方向转,应全面分析其评价体系,是否存在“四唯”?是否体现立德树人成效?是否体现思政教育情况?应理性研判其评估结果,“不迷信”,不盲用。研究以上转型,共同探讨建立中国特色、影响世界的评价体系,对促进我国高等教育水平和质量提升,在国际高等教育领域发出中国声音都具有重要意义。
2.成效评价的意义和作用。
当今,教育评价存在多种方法,各种方法具有不同的特征和功能。合格性评价主要检验办学的基本条件和基本质量;教育认证主要诊断办学过程质量保障的可持续能力;水平评价主要关注办学取得的成果情况和质量的高低;成效评价与水平评价接近,包含了检验办学贡献度和目标达成度等功能,有关专家认为水平评价可作为成效评价的方式之一;绩效评价是考察办学资源投入形成的产出、效益的情况,建设成效是绩效评价的基础。在教育发展过程中,基于不同的目的,可以采用一种或多种方法来监测、跟踪办学情况、建设效益和发展状态,检验任务完成情况,研究办学内在规律。
由此可见,成效评价是检验目标性明确的大学学科建设成果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方式。习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强调,“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关于高等学校加快“双一流”建设的指导意见》也明确提出“鼓励第三方独立开展建设过程及建设成效的监测评价”,这些都体现了教育成效评价重要地位和作用。
(二)中国特色人才培养成效评价思考。
研究成效评价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 “扭转教育评价不科学导向,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评价指挥棒问题”的迫切任务。明确立德树人内涵是研究和分析成效评价的前提,人才培养成效是大学学科立德树人的成果、效果,以及治理体系促进持续发展的能力。人才培养成效评价,是对成效价值的研判。由于成效评价具有较强的对成效价值的认定和导向作用,因此成效评价也是大学学科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等制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完成教育根本任务新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
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任务,主要涉及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的问题。因此,以立德树人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成效重要组成部分应包含“培养的人”的产出成效和形成持续培养质量保证的支撑体系成效。其中,产出成效的重点为人才的德智体美劳培养成效,支撑体系成效主要为支持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建设效果等成效,两个方面构成了中国特色人才培养成效评价体系框架。我国重点学科建设评价、学科评估、专业学位水平评估,积累了许多创新性成效评价经验,如建立了人才培养“三维度”质量评价、师资结构质量评价、不唯论文学术评价、学科社会服务贡献评价、强化职业发展质量和特色研判等评价模式;创新了处理规模和质量关系的代表性评价、认定跨学科成果的“归属度”方法、基于客观事实的主观评价等评价方法,这些都为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成效评价提供了理论和实践的借鉴。下面分三部分,从培养人的产出成效和支撑体系效果两个方面,就以立德树人为核心的中国特色人才培养成效评价体系框架和内涵进行初步探索。
1.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探索“三维四度五育”融合考察人才培养成效。
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引导高校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推动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程进头脑,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在着力培养信念坚定、勇于担当、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等方面取得成效。
前面提到成效评价是反映立德树人效果的重要方式,然而用什么视角来分析正确政治方向指引下的立德树人成效,是教育评价面临的新挑战。作为笔者系统学习全教会等有关文件精神的体会,这里提出按“三维四度五育”融合的逻辑框架,进行成效分析。“三维”是指人才培养的“教学培养过程、在学期间和毕业后职业发展”三个过程或阶段,强调成效评价的全过程。2012年第三轮学科评估首次将“毕业生发展质量”纳入评价体系,进行了有益的探索。通过三个维度来考察人才培养的综合质量,强调了人才培养成效要从人才培养过程和发展的全程进行考察。“四度”是指人才的“成长度、贡献度、支撑度和发展度”,体现成效评价的导向。“四度”强调了人才培养成效要从多个视角考察,“贡献度”和“发展度”是教育成效评价的基本视角,而“成长度”和“支撑度”是人才培养成效评价的突出特征。其中,“成长度”是指人才成才的成长幅度,特别是指通过培养,受教育者在学期间的获得感,在德智体美劳方面成长变化的情况,可通过了解受教育者在受教育期间的获得感等来评价成长幅度。成长状态和成长幅度综合研判,才能全面真实评价大学学科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受教育者的获得感及成长幅度是人才培养评价的新课题,需要深入研究。“贡献度”是指人才培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贡献的程度,解决中国问题和人类共同发展问题的情况。“支撑度”是指人才培养体系具备的资源质量和支撑人才成长的效果。“发展度”是指培养的人才毕业后职业发展能力和状况,以及支撑体系确保高质量培养的潜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五育”是指“德智体美劳”之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体现人才培养成效评价的具体内涵。“五育”是立德树人为核心的人才培养对“育人育才”的具体要求。“三维四度”提出了应在人才培养三个过程中,从四个度来有效检验培养成效,而“五育”则是明确了四个度应检验的具体内容,这便是“三维四度五育”的融合关系。下面以第一部分分析的“五育”基本要求为依据,探索“五育”成效评价的具体内涵。
2.聚焦德智体美劳培养成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以立德树人为核心的人才培养聚焦“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关注学生“五育”的全面发展,聚焦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个战略目标。人才培养从“三维四度”关注学生德智体美劳“五育”培养成效,对“五育”内涵的考量,要聚焦全教会精神的“九个要”“六个下功夫”的实施成效。以下是“五育”在人才培养成效评价中的一些思考。
一是在德育评价方面,应加强对培养人才的理想信念、爱国主义、思想品德等方面总体状况和成长变化情况的考察,增强“育人”效果评价。可通过党建、品德、思政教育的客观主观表现和成果信息,在校生和雇主问卷调查,以及全面的德育案例等,来考察培养人才的远大理想、扎根人民、奉献国家、核心价值观等方面情况,如培养的人才服务“三区、三州”等地区脱贫攻坚的贡献情况。在培养过程、在学期间,德育评价可考察人才的现状和成长情况;在毕业后,仍然需要考察德育的状况,可通过雇主问卷调查等方式,检验毕业生在德育方面的社会贡献度。
扶贫。
攻坚等方面做出的智力贡献,统筹考察人才培养的贡献度和发展度。
三是在体育评价方面,关注健康教育意识、体质增强、人格健全、意志坚毅的现状和成长变化情况。可通过培养过程检测和具体实例呈现体育成效。体育成效可以在在学期间和毕业后体现。有些学科领域体育成效还可呈现为贡献度。
四是在美育评价方面,关注美育素养、文化素质获得情况和综合素养的提升情况,关注美育教育的成长度和满意度。可通过培养过程监测和具体实例呈现美育成效。比较而言,美育成效重点在于在学期间的成长度。
五是在劳动教育评价方面,考察人才的崇尚劳动、尊重劳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的劳动精神,以及参与社会劳动实践、创造性劳动等成果。可通过在校生、毕业生、雇主问卷调查等方式,以及通过培养过程监测和具体实例呈现劳动教育成效。
以上分别分析“五育”成效的具体内涵,是从五个方面来呈现人才培养成效,但并不意味“五育”的各个方面成效是孤立无关的:一方面,人的五育的成长具有内在相互影响的自然规律;另一方面,五个方面也存在多组合关系,“树人”是核心,“立德”是根本;智体美劳是体现人才培养“树人”的基本素养,德是人才培养的根本,几个方面不是孤立的,立德决定和贯穿各个方面。
从“三维四度五育”融合探讨人才培养成效及其评价,具有战略性、系统性和逻辑性意义。“三维”强调了成效应考察人才培养全过程,更强调毕业生职业发展及作为社会主义建设者的情况,改进了传统的人才培养成效主要关注培养过程的思路,更加符合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根本任务的教育方针;“四度”体现了成效评价的导向,如“成长度”和“支撑度”呈现人才培养和成长的规律,“贡献度”和“发展度”检验人才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点和程度;“五育”则是检验人才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具体内涵。“三维四度五育”融合的理念,拟勾画一个立体的、逻辑关系合理的成效评价逻辑框架,为践行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任务,在落实机制方面进行有益探索。
3.综合考察人才培养体系的支撑作用,检验立德树人持续提升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 “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要围绕这个目标来设计,教师要围绕这个目标来教,学生要围绕这个目标来学”。《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
方案。
(2018–2022年)》提出,要将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贯穿于学科、教学、教材和管理体系当中,深入构建一体化育人体系。这些系统的举措是建立中国特色教育体系和评价体系的战略性谋划。建立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是为落实立德树人、提高人才培养成效筑牢更高水平、更加科学的制度基础。因此,检验培养体系支撑立德树人的效果,是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如何检验则是中国特色人才培养成效评价的重要课题。
一是在总体要求上,应强化对人才培养体制机制等支撑条件投入和效果的考察,特别是办学的政治方向、思政教育的制度建设及其效果和收获。二是在多元体系上,应考察体系协同机制转化为育人育才的有效性。全面考察课程体系、教学体系,特别是思政课程与教学体系等内涵和结构是否坚持立德树人要求,以及转化成人才的知识体系、价值体系等的作用与效果等情况;考察培养。
方案。
是否关注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的基础设置、学生服务情况,实现学生综合素养提升的效果。三是在教师教学上,应关注师德师风传承和师能传递成效。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有好老师”标准和对思政教师的“六个要求”为根本遵循,将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关注师德师风正反案例,综合考量师德师风建设成效;借鉴学科评估等师资结构质量评价经验,探索“破四唯,立多维”方法,重视教师教学品德影响和教学技法等师德师能的综合考察;突出师德师风建设机制和传承效果、师能的传递效果;把学生成长度和对教师满意度作为教学质量评价的重要依据。四是在支撑条件上,应强调硬条件支持成效。应科学研判平台、基地条件、学术发表、科研项目等融合支撑人才培养的机制和效果;应重视对学生参与针对性科研、从科研活动中获得能力提升、创新素养提升和受益程度等方面的考察;更加突出高水平科研活动对培养学生的支撑作用。
上文对以立德树人为核心的中国特色人才培养成效评价进行了初步探讨,给出了成效评价体系框架性内涵,针对不同组织主体、不同对象和不同阶段,可以建立不同的评价体系,采用不同的评价方式、方法来实施成效评价。以下是成效评价组织的“三结合”建议。
一是内部和外部评价结合。高校根据需要自主组织的成效评价属于内部评价,除此之外属于外部评价。内部评价具有明显的特征和优势,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因此,办学单位自主开展的检验和评价,是检验以立德树人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成效评价的有效举措。内部评价能够较真实地检验和诊断立德树人支持体系的建设情况和效果,并针对诊断发现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外部评价与评价主体和评价需求有关,外部成效评价更关注以上评价内容的成果性、成长度、贡献度和发展度的评价;外部的教育认证虽然不是直接和主要关注成效,但教育认证可对人才培养支持体系的有效性和可持续保障质量的趋势和能力进行现场诊断、研判,提出改进举措。
二是个体和群体评价结合。以立德树人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成效可分为个体和群体成效。个体是群体的基础,群体是个体的集聚和成效的总体表征。因此在检验成效时,要注意受教育者个体和群体成效考量结合,更加关注总体情况。
三是客观和主观评价结合。主观和客观评价结合是各类评价普遍采用的方法,但如何把握主、客观评价的关系,如何合理应用主客观方式,是教育评价面临的共性问题。在当前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统领下,坚持思政教育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等新要求,主观评价将起到关键的作用。因此,如何科学应用同行评议等主观评价方法,提高主观评价的诚信度、可靠性,是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建议一是可采用基于客观事实的主观评价方式,克服单纯的主观、客观评价的不足;二是可采用典型案例式的专家研判方法,呈现大学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实际贡献,呈现办学特色;三是组织同行评议时,应遵循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等评价规则,加强专家培训,提高同行评议的正确导向性、科学性和可信度。
本文分析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基本要求,对建立高水平人才培养支撑体系进行了结构性分析,认为人才培养成效评价是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此基础上,从“三维四度五育”逻辑框架,探讨了以立德树人为核心的中国特色人才培养成效评价体系构建的基本思路,分析了“三维”全过程人才培养成效评价的重要性、“四度”人才培养成效评价的导向性、“五育”成效评价的具体要素,分析了“五育”的内在关系,并从不同角度论述了三者在成效评价中逻辑关系。鉴于本文提出的“三维四度五育”融合的成效评价方法具有一般性意义,并非针对某一个评估项目,因此最后就如何应用“三维四度五育”成效评价设计框架,组织实施成效评价,促进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给出了“三结合”的实施建议。本文是在学习有关文件精神的基础上,对中国特色人才培养成效评价进行的初步思考,以期对立德树人的成效评价做出努力,供教育评价研究和实践者参考。
摘要:职工是企业最宝贵的资源,是企业实现高端高质高效发展的基础。结合当前基层职工培训工作现状,及面临的现实问题与矛盾,坚持把职工培训工作作为提升企业整体竞争力的重中之重,积极探索新形势下职工培训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通过找准定位,创新方法,建立完善职工培训管理体系;保证投入,强化运行,建立完善职工培训良性机制;注重开发,畅通渠道,为促进职工人才成长搭建舞台等措施,不断强化基层职工培训工作,为实现企业高端、高质、高效发展提供高素质的职工队伍保证。
关键词:职工培训;培训机制;技能人才。
1当前职工培训工作现状。
职工是企业最宝贵的资源,是企业实现高端高质高效发展的基础。要实现高端高质高效发展,培养一支高素质的职工队伍是关键。因此,必须把强化职工培训工作作为企业一项重要任务,把职工培训工作作为提升企业整体竞争力的重中之重,积极探索新形势下职工培训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真正把职工队伍打造成为实现企业高端、高质、高效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1.1职工整体素质明显提升。
企业开展职工培训工作,其落脚点在于提高职工队伍整体素质。很多单位本着“干什么、学什么”的原则,根据岗位特点,制定不同的学习计划,让职工从自己的岗位技能入手,尽快掌握专业知识。同时,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通过技术人员到现场授课、课堂答疑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改变以往偏重理论的做法,提高了培训的实践性。
1.2通过各种竞赛选拔技能人才。
胜东社区在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方面,通过举办职业技能大赛、技术比武等活动,制作完善的执行方案及奖励机制,激励职工练本领,强技能,充分发挥技能操作人员拔尖人才的选拔,培养和造就一支业务精湛、素质过硬的技能人才队伍。
1.3职工培训对企业发展影响深远。
公司内部的人才培养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战略性任务,要根据人才成长的内在规律,积极探索职工从新职工―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的多阶段成长过程,采取行之有效的职工培训方法,分阶段进行培养,才能“精雕细刻”出公司需要的人才队伍,为公司的发展创造强有力的人才竞争优势。
2基层职工培训面临的现实问题与矛盾。
通过调查发现,当前职工队伍素质现状与参与市场竞争的需求有较大差距。
2.1部分职工思想观念与时代脱节。
突出表现在仍有部分职工没有正确认清形势,缺乏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和紧迫意识,导致其墨守陈规,不思进取,对学习新技术、新经验的积极性、自觉性不高,认为培训不培训没有什么区别。
2.2职工队伍技能结构和文化程度不尽合理。
主要表现在基层职工队伍中技师与高级技师所占比例仍然相对较低,有学历的职工明显不足,高学历的职工更是凤毛麟角,高级工占技能操作人员总数的比例也不容乐观,从而造技能人才队伍结构不合理、不均衡,不能满足企业发展需要。
3强化职工培训工作的几点对策。
3.1找准定位,创新方法,建立完善职工培训管理体系。
明确培训理念。要树立“市场化、现代化、特色化”的职工培训理念。加强关键岗位、重点人员的培训,真正培养出一批素质过硬、技术精湛、业务水平高的职工人才,并通过他们发挥带动辐射作用,推动企业职工培训工作实现质的飞跃[1]。
突出培训需求。要坚持以培训需求为导向,多途径、多方式开展职工培训工作,才能增强职工培训的针对性、有效性。
注重学研结合。通过学研结合是强化培训效果的重要手段。要探索建立集培训、研究、试验、推广应用于一体的学研一体化培训机制,加强科研攻关,促进培训知识的实践应用[2]。
3.2保证投入,强化运行,建立完善职工培训良性机制。
要建立稳定的培训投入机制。职工培训离不开必要的投资作保证。还要不断完善职工培训设施建设,加强职工培训系统的硬件建设,逐步形成层二级、三级、四级层次合理、功能完善、设施先进的培训平台。
要健全良性的培训运行机制。企业在建立完善《职工培训考核制度》、《职工培训管理办法》的制度体系的基础上,逐步建立完善重培训、重使用的“双重”运行机制。企业培训中心按照培训计划具体实施培训项目,培训效果由企业培训中心与劳资部门共同进行考核,从而形成职工技术技能培训标准化运行机制,以确保职工培训的内容、时间、效果“三落实”。
要形成高效的成果转化机制。企业要以挖掘现有技能人才潜力为重点,在促进职工素质全面升级,建立职工成果转化机制,把职工技术核心竞争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3.3注重开发,畅通渠道,为促进职工人才成长搭建舞台。
梯次开发,多层次优化保成长要坚持外部着眼于深度高效培训,内部着眼于技术、设备、经营和政工等业务培训,实践锻炼要着眼于群众性岗位练兵、技术比武和标准化操作培训,强化落实,注重效果,提升队伍整体素质。要通过培训培养和实践锻炼,实施经营管理、专业技术、操作技能“三条线”开发管理,尤其是在操作技能层面上,要开辟技能操作人员“冒尖”通过,自上而下设立的首席技师、主管技师、责任技师等高技能岗位,为人才成长打通渠道。跟踪培养,全过程关注促成长企业可以通过“项目跟进”的方式,让职工技术骨干跟着科研项目走,在项目运作中得到锻炼和提高。轮岗交流,全方位锻炼快成长企业要有意识地让技术骨干、技能人才进行岗位有序流动,在不同的岗位工作中学习更多、更全面的知识和技能,不断完善知识结构,提升其综合素质。
“知识改变命运,技术成就未来”。基层培训工作要以深化内部分配制度改革为契机,以职工素质建设为重点,以增强职工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为目标,积极营造“全员培训、终身学习”的浓厚氛围,不断推动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职工活动的深入开展[3]。使职工通过更加良好的精神状态投入到企业各项工作中去,为促进企业高端高质高效发展贡献聪明才智。
从传统意义上讲,书法教学无疑是中国画专业的基础课,虽然各高校美术专业均开设有书法课,但书法课程在人才培养方案中仍未受到应有的重视,其在大部分高校美术专业仍处于选修课地位,基本上徘徊在可有可无的教学边缘。尤其对于中国画专业,书法教学面临的一些问题有待深入分析。
近百年来,随着素描被引入中国,中国美术界发生了颠覆性变化。从当初人们欢呼“素描是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到“几十年来中国画教育是失败的”,其争论的焦点说到底就是书法与中国画的相互关系问题。实际上,学术界探讨的不是书法与中国画的关系问题,本质是中国画的未来走向问题。从张彦远的“书画同源”说、赵孟頫的“以书入画”说、八大山人的“书法用笔”说,到黄宾虹的“画法即书法”说,都是中国画发展史上重要的美学命题。
从本质上而言,书法与中国画在生态上有极大的同类性,二者都在笔墨的世界里探索艺术的本原;从形态上而言,二者虽然在色彩上有一定的差异,但二者核心的黑白观念依然具有高度的切合性;从艺术载体上看,二者均以宣纸或绢帛为创作基本材料,具有一定的相关度;从艺术表达上看,二者在诗性与诗意的表达上具有很高的契合度;从文化属性的分类上看,二者均延续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本性与特质。因此,书法与中国画从来都具有不可割裂的关系。然而,随着西方绘画语言进入中国,书法与中国画的平衡从此被打破。中国画更注重造型的现实让书法与中国画的亲缘关系被强力分解。
中国当代美术对造型能力的考核与提倡,导致书法在中国画教学中一直处于被忽视的尴尬地位。近年来,以中国美术学院为首的专业美术院校大力提倡中国传统文化进课堂,这种提倡往往以书法进课堂为主要载体,强调所有专业的学生均把书法作为基础必修课。从课程上讲,书法教学的某种回归一方面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重估,另一方面是对书法审美地位的重新定义。对于中国画专业,专业美院往往把书法作为核心基础课,部分院校在每学期前两周开设书法课,开展基本的笔墨训练,但其目的实质上与书法教学无关,而是以书法为载体强化学生对笔墨的熟练程度,书法教学实际上是缺失的。另外,部分综合性大学开设有中国画专业,并在美术学专业名下开设中国画方向,但各高校因为师资配备的差异,在中国画的教学上存在一定程度的区别。与专业美院相比,综合性大学的中国画专业难以设置人物、花鸟和山水三个独立的方向,而是将这三个方向糅合在一起,部分高校采取三个方向的课程并行发展的方式,部分高校则以人物为主攻方向,花鸟和山水则成为了补充。而这两类高校在专业教学中,往往采取与专业美院不同的方式,一般在每学期前两周开设中国画专业素描课程,主要为人物画教学提供基础性训练。
无论是专业美院还是综合性大学,书法一般在基础课中会有体现,学分有多有少,一般不超过四学分。在这种以素描作为核心基础的考核环境下,书法教学存在较大的障碍,主要源于学生对书法课程的不重视态度和书法教师在书法课程教学方式上存在明显的缺陷。
从专业美院的书法教学现状来看,几乎所有的专业美院均开设了书法学专业,应该说,专业美院基本上完全具备了书法教学的师资力量。但是,书法专业教师往往拒绝接受其他专业的书法课程教学,或者不愿上其他专业的书法基础课程。在这种情况下,学校则使用研究生或者外聘的方式解决书法基础课的师资缺失问题。换言之,专业美院的书法师资力量几乎没有在中国画专业中产生作用。而综合性大学的艺术学院或美术学院部分配备了书法教师,大部分尚未配备书法师资,在这种背景下,往往有两种选择:其一是由中国画专业的教师或者学校其他书法爱好者担任书法课程的教学任务;其二是修改人才培养方案,删除书法课程,以免除寻找书法师资的困扰。在这种背景下,书法基础课程的教学往往难以得到充分的保障。
书法教学对于中国画专业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二者之间的亲缘关系有待教育者进一步梳理与认识。
[1]李江英。论中国画的书法性用笔。装饰,20xx(4)。
[2]居瑢。中国画教学中书法课程的教学思考。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xx(2)。
[3]曹桂生,崔朝阳。中国画中的书法介入问题探析。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xx(2)。
我校高度重视本次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工作,自今年8月29日校长办公会议研究,决定启动20__版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工作以来,学校多次召开专题工作会议,讲解并布置20__版人培方案制定工作。
在10月10日的全校教职工大会详细解读了20__版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工作。
据不完全统计,学校和各二级学院分别组织相关负责人到政府机关、同类院校、企业进行调研及召开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工作座谈会、研讨会40多场次,下发各类学习文件30多份。
2、《20__版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意义及总体要求?
本次人培方案制定是大改,不是在原来基础上修修补补,要为转设后新的广州理工学院人才培养打下坚实基础。
各部门、各二级学院在制定20__版人才培养方案时必须坚持“立德树人”,把“三全育人”的要求落实到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要与学校提出的培养“基础知识较扎实,信息化素养较高,实践创新能力较强,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相符合。
3、《20__版人才培养方案》总学分和课程体系是如何设置的?
其中通识课分为公共基础课和公共选修课,由教务处和通识教育学院研究后统一安排;。
专业课分为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和专业选修课三部分;。
拓展课是由学生参加本专业或本学院或跨学科的教师工作室、学科专业竞赛、科学研究、发明创造或选修全校开设的其他课程获得学分。
4、《20__版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及实施工作的具体要求是什么?
在“对标”方面:要把20__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作为本次人培方案制定的重要依据,但人才培养目标设定和课程设置上要结合学校实际,切忌生搬硬套。
本次“指导意见”对思政课安排了一定实践教学环节,学校将与通识学院一同落实好实践环节的具体实施方案及考核方式。
在教学大纲制定及教材选用方面,要求各部门、各二级学院改变以往根据教材写大纲的做法,严格按照“确定知识点—设置课程—编写大纲—编写讲义(制作课件)—选用教材(指定教学参考书)”的步骤实施。
在课程考核方面,要结合课程实际,采取多种形式的考核方式。
在校内外实习基地建设方面,要明确设置各专业认知实习、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等校外实践环节,并将各项实践环节落到实处。
鼓励各课程结合自身特点开展项目式分组教学,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团队方式完成项目调研或工程(专业)实践,撰写调研报告或项目总结并制作ppt予以汇报,把项目的实施过程、总结汇报及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的表现作为成绩评定的依据。
5、对于提升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培养,《20__版人才培养方案》有哪些新的举措?
新版人培方案在第六学期安排了4周专业实习时间,学生可以在企业连续实习二个半月左右;第七学期后半段安排了8周时间,用于各类考证培训、实习、专业综合训练、创新创业活动及毕业论文开题等环节。两个集中时间段的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为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创造了条件。
学校计划从下学期开始,在第11周设置“三全育人”活动周,用于学生各类素质教育的开展,由教学与学术事务部、学生工作部负责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
在市区教育行政部门的指导下,根据我校实际开展各种形式的网络道德教育活动,网络教育活动方案。通过活动,使学生正确认识网络虚拟世界,合理使用互联网,增强对不良信息的识别能力并拒绝不良信息。
组长:汤正和。
副组长:徐庆华、段韬。
组员:黎鹏程、皮庆军、彭超、陈太平、黄生林、滕宇宙、龚敏。
周群、钟鸣、徐科、周邓龙、邓发利、杨啸、彭博。
刘宇民、陆文、胡烨。
(一)宣传发动阶段(20xx年3月28日—20xx年5月15日)。
4、各部利用家校联系网平台,发布致家长一封信,宣传网络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5、举行网络道德教育讲座。
(二)实施阶段(20xx年5月16日—20xx年11月30日)。
1、加强网络法制教育。
2、加强绿色网络建设。
(1)学校技术中心进一步加强对校园网络的监管,及时发现并处理网络不良信息;
(2)团委可利用学生社团的优势,组织开展各种有意义的网络教育活动;
(3)信息技术老师可以组织开展相关的竞赛活动,引导学生正确使用互联网;
3、加强重点关注。
(1)各班主任通过信息老师、家长、学生,了解学生上网的情况,确定重点对象;
(2)心理咨询室的老师根据各班学生的情况,有针对性的对网瘾重的学生进行心理疏导;
(三)总结提高阶段。(20xx年12月1日—20xx年12月31日)。
2、学校、各部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布置网络道德教育活动的具体工作;
3、评选学校网络道德教育活动的先进班级、德育工作先进个人(教师)、活动中的优秀学生、进步学生。(按10%比例评奖)。
4、开展网络道德教育征文活动,并评奖。
5、根据活动情况,制定后续教育的活动计划。
1、制作宣传横幅“加强网络道德教育,构建文明和谐校园”;
2、制作《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宣传画;
3、购买奖状、奖品(笔记本)约600份;
(一)行业背景与社会需求。
园林行业是近几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对城市生态环境要求日益提高的社会大背景下,快速形成和壮大的新兴朝阳产业。面对园林行业巨大的人才市场需求和同行竞争,及时调整专业设置,使园林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适应园林行业的人才需求,就可以抓住这一机遇,使市场需求和竞争优势变成办好园林专业的活力。
园林专业社会需求不断升温的原因在于,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居民“绿色”意识在迅速增强。中国现代城镇的快速建设虽已历时二十年,在“量”上已达到一定的规模,就其“质”而言刚刚起步。今天的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性,园林绿化不断被大众和各级政府所重视,有效推动了园林城市、生态城镇、花园式工厂、社区和公司的建设,园林景观设计则贯穿整个建设过程。因此,对城镇环境建设的重视,促使众多园林公司、绿化苗木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出,展望未来的趋势——园林专业人才所提供的专业服务将为更多人所需求。
近年来,青海省政府加大对城市绿化、沙漠化治理等绿色过程的投入力度,亟需具有专业知识和职业素养的园林技术人才,填补市场与社会人才需求的缺口。但反观青海省园林技术人才的培养现状,开设园林专业的职业院校寥寥无几,尤其缺乏对园林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高等院校培养的农林人才则对一线技术岗位缺乏兴,导致出现人才断层。园林公司、绿化苗木企业出现“招工难”的现象,只能雇佣没有任何专业知识的农民工,造成整个园林行业技术工人专业技能欠缺、素质偏低、文化水平偏低的问题。因此,亟需在中职院校开设园林专业,注重园林行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为园林企事业单位输送苗木花卉生产、植物景观设计施工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缓解目前青海省相关人才短缺的严峻形势。
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城乡园林绿化部门、城建部门、花卉生产企业、城市公园和森林公园,从事园林绿化工程规划设计、施工与管理、园林植物及花卉的培育与养护、花卉艺术加工、盆景制作及养护、园林植物病虫害检疫与防治的工作,也可以自主创业或在其他企事业单位从事与本专业有关的技术工作。
涉及花卉园艺工、盆景工、园林植物保护工等12个岗位。
(一)知识结构与要求具有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
本专业学生毕业时应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或技术等级证书,并达到相应的技能水。
平。
三、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思路。
(一)校企共同构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
按照园林技术专业岗位及岗位群的要求,遵循学生职业生涯发展规律和学习、认知规律,根据教育部对相关课程的要求,结合学校园林专业实际,课程体系由文化基础课程、必修专业课程和实践课程三部分组成。基础课程着眼于学生的职业生涯和可持续发展,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必修专业课包括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支撑课程两部分,其中专业核心课程以工学结合的课程为主;实践课程主要是针对就业领域。
四、教学组织与运行。
1、采用多媒体教室,通过边学边实践,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综合练习的学习步骤,达到学必用,学即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定期课堂测验。通过实训加深学生对理论课的理解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2、以学生发展为本,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以适应快速发展带来的职业岗位变化,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为适应不同专业及学生学习需求的多样性,可通过对选学模块教学内容的灵活选择,体现课程内容的选择性和教学要求的差异性。教学过程中,应融人对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意识的培养。
3、坚持“做中学,做中教”,积极探索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使理论的学习和技能的训练与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应用相结合。引导学生通过学习过程的体验等,提高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力,掌握相应的知识和技能。
4、应重视现代教育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整合,充分发挥模拟仿真、计算机、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提高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应充分利用数字化教学资源,创建适应个性化学习需要.强化实践技能培养的教学环境,积极探索信息技术条件下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改革。
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六、顶岗实习基本要求。
顶岗实习环节是教学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安排在第五、六学期,是学生步入职业的开始,制定适合本地实际与顶岗实习有关的各项管理制度。顶岗实习的企业有健全的规定制度及基于职业制度及基于职业标准的员工日常行为规范,有利于学生在实训期间养成遵纪守法的习惯,能真正地领悟到团队合作精神,同时能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兼职老师的共同指导下,以实际工作项目为主要实习任务,学生通过在企业真实环境中的实践,积累工作经验,具备职业素质综合能力,达到“准职业人”的标准,从而完成从学校到企业的过度。
七、资格证书。
1、获得全国计算机等级证书;
2、通过花卉工、绿化工、植保工等工种的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获得两门以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颁发的中级工技能证书。
八、学生毕业要求。
1、学生必须修满一定的学分方可毕业。
2、思想品德合格。
3、至少获得双证(毕业证、专业岗位技能等级证及特种行业设备作业人员操作证)。
《煤炭工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明确指出未来五年全国煤炭开发总体布局为压缩东部、限制中部和东北、优化西部,重点建设内蒙古、陕西、新疆3个煤炭大省(区),显然,新疆地区在我国煤炭工业中的地位将进一步提升。新疆煤炭资源储量约为2.19万亿吨,占全国煤炭资源储量的40.6%以上。新疆地处祖国边陲,煤炭人才引进困难。近年来新疆地区采矿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及就业方面出现实习时间短、实习基地管理困难、人才需求与人才供应矛盾等实际问题。笔者在承担采矿工程专业《井巷工程》、《采矿学》、《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等专业课程教学工作时发现课程内容间存在可“分解—交叉—重组”的情形,尝试构建新的、适合学生对专业知识由实用性向适用性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以期对新形势下采矿工程专业教学改革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新疆工程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的新疆首所应用型本科高校,采矿工程专业是在原煤矿开采技术专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学校的龙头专业,20xx年被教育部纳入“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计划。面对机械化、自动化、可视化和绿色环保化的当今采矿行业,采矿工程应用型技术人才对于一个煤炭企业的采矿技术水平的提高及生态环保的开采要求有着决定性的影响,重视学生应用型工程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高等工程教育的共识和新的趋势[1]。因此,如何提高学生的实践工程能力,以培养适应煤炭企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是新疆工程学院采矿工程专业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新形势下,尤其在“大数据”时代的今天,采矿工程属特种行业、高危行业的事实已成为人们的共识,故该专业在传统培养目标的基础之上,应更注重对学生从事艰苦、高危行业工作的心理教育、情感教育、意志道德教育和人的整体发展水准教育的培养[2],即行业奉献精神———一种能为国家、社会的采矿业发展做出贡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审美观的应用型工程教育。
采矿工程专业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实施校企联合培养———“3+1”学分制培养模式,总毕业学分为182学分。第一至第六学期采取“理论+实践(课程设计)”的在校培养方式;第七学期为生产实习时间,采取煤矿现场“参观+定岗+讲座+专题”的培养方式;第八学期为毕业设计(实践)时间。培养过程采用模块化渐进式的教育培养结构体系,该体系由思政与健康教育、公共基础教育、专业基础教育、专业能力教育、素质拓展教育六个培养模块组成。首先,通过思政与健康教育模块的培养引导学生形成正确、乐观、积极向上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其次,通过公共基础教育的学习,让学生掌握解决基本工程问题的计算、推导工具;再次,经过专业基础教育的学习让学生对专业基础理论有一定的认知;最后,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专业能力教育的培养达到塑造专业应用型人才的目的。
1。专业能力培养模块。专业能力培养模块包括专业方向教育和专业应用能力教育两个子模块,采用必修和选修相结合的专业课程组合形式、理论和实践并重的教学方法,培养过程中做到以专业理论为基础,以课程设计、专业实习为导向。
2。专业方向教育。专业方向教育子模块主要培养采矿工程卓越工程师所应具备的专业知识。考虑《采矿学》、《井巷工程》、《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等专业核心课程内容间的联系及复杂关系,采用“分解—交叉—重组”的方法对授课内容及授课时间进行优化组合,便于学生对类似知识点的把握与理解。按照课程分解后各构成部分间的衔接递进关系,在授课内容及时间上进行交叉重组。
3。专业应用能力教育。根据现形式下煤矿企业对采矿工程专业毕业生专业知识的要求越来越广,不再是单纯意义上的采煤技术人员,而是适合于从事采煤、掘进、通风、运输、管理等诸多岗位的煤矿技术全能型人才;此外,现有专业课课程结构在学生接受知识的层次上、系统化上、烦琐程度上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理论实践彼此孤立的现象。所以专业能力的培养必须打破原有的专业核心课程结构模式,探索全新的、适合于学生对专业知识由实用性向适用性转变的核心课程结构,将实践课尽可能地糅合到理论课堂当中去,利于培养“宽口径、创新性、复合型”的工程应用型人才。
新疆工程学院为新疆地区唯一一所工科类本科院校,该校采矿工程专业培养的学生占新疆煤炭行业管理人才的80%以上,与新疆煤炭机械化、绿色化、智能化开采密不可分,为了给新疆煤炭资源由传统的粗放式开采向先进的精细化转化思路的顺利实施提供人才支持,探索具有新疆特色的采矿工程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必须结合新疆的区域特色及区域煤层赋存特征,进一步优化培养方案课程结构,尤其要注重实践教学的重要性。新疆工程学院采矿教研室从采矿工程专业培养定、课程结构、核心课程授课内容及时间上结合、实践课程的安排等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以期为采矿工程专业培养模式改革做一些铺垫性工作。
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汽车技术日新月异,这对汽车维修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职院校作为培养汽车维修人才的重要基地,针对我国当前汽车维修人才的现状,应当仔细分析当前汽车维修人才培养模式中的问题,进行正确定位,构建科学合理的培养方案,提高汽车维修人才的综合素质与能力。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私家车数量正在快速增长。与此同时,汽车维修行业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对汽车维修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此,正确定位高职院校的汽车维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构建培养方案,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当前社会对汽车维修人才的要求。
1.现代汽车技术的发展。当前社会对汽车的安全、环保、节能等方面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们同时也在追求更高的操纵性和舒适性。因此,现代汽车正逐渐朝着智能化、网络化、信息化、电子化的方向发展,融合了汽车技术、网络技术、信息技术、电子技术等。在现代汽车维修中,前提条件是视情修理、强制维护、定期检测,服务准则是采用快速、高效的维修方式。汽车维修的基本要素已经扩展为工艺规范、维修技术、维修信息、检测维修仪器设备等。
2.对汽车维修人才的要求。维修汽车的技术含量不断提升,汽车维修人才必须具备扎实的技术基础。维修人员应当熟悉汽车的原理和结构,掌握计算机应用知识,熟练应用自动控制技术、液压控制技术、传感技术等,对于相应的汽车故障问题,应当能够快速查阅网络资料或维修手册。此外,还应当具有充足的实践经验。熟练应用现代化检测仪器,快速地诊断和处理汽车中存在的问题。另外,还要懂得各种汽车零部件的装卸,对汽车的保养及美容有一定的了解。
1.汽车维修人才的现状。
(1)从业人员素质不高。目前,我国很多汽车维修人才都是通过师傅带徒弟的形式培养出来的,很少接受过系统、正规的教育。在行业当中,专家群的知识过于陈旧,需要更新。另外,也没有形成新的专家群,相关的技术专家面临着断档的问题。汽车维修人员之间技术能力具有较大差异,普遍缺乏较高的专业素质。
(2)技术型人才紧缺。在很多汽车技术发达的国家当中,汽车产业已成为其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支柱型产业。而我国汽车产业近年来也取得了极大的进步,因此在相关的汽车维修行业当中,需要越来越多的技术型人才。然而,我国当前技术型人才较为紧缺,无法满足日益提高的汽车维修人才需求。
(1)校企信息不对称。我国当前很少有汽车企业愿意参与和支持高职院校汽车维修人才的培养。而学生在学校中,大多只能学习到相关的理论知识,实践能力却十分欠缺,一些高职院校的实训基地也缺乏先进的理念和前沿的技术。由于校企信息不对称,使高职院校的汽车维修人才培养缺乏针对性,学生就业十分盲目。
(2)人才实用性不强。现代汽车维修所需要的人才不能只具有理论知识,也不能只具有实践能力,而必须将二者进行良好地融合,才能够更好地维修汽车。但是,我国当前的汽车维修人才要么是理论知识扎实而缺乏实践经验,要么就是实践经验丰富而缺乏理论知识,导致汽车维修人才的实用性普遍不强。
1.高职院校汽车维修人才的定位。
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能单纯地以学历判断人才,而是要看社会的实际需求。人力资源的市场化发展,转变了社会的用人观念和教育理念,使竞争环境更加公平,从而顺利地推动了知识战略和人才战略。因此,在高职院校中,对汽车维修人才的定位,应当是技术型和技术管理型,这样才能更好地满足社会需求。
(1)一体化教学模式。在专业课程当中,应当加强对应用控制技术、电子技术、机械设计基础等方面的知识和内容的讲解。向学生介绍最前沿的技术应用和相关的研究成果,从而培养和启发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一体化教学能够有效促使学生融合理论和实践,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能够朝着实用型汽车维修人才的方向发展。
(2)校企订单式联合培养模式。在很多欧美发达国家,经过长时间的不断研究和发展,已经逐渐形成了一套比较成熟的校企合作汽车维修人才培养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能够拥有充分的条件进行相关的实践操作,能够更加直观地掌握理论知识,从而促进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结合。
汽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需要汽车维修人才具有更高的素质和能力,才能够完成现代化汽车的维修。因此,高职院校应当准确地对汽车维修人才进行定位,同时构建科学的培养模式,注重理论与实践的融合,从而培养出更多实用型汽车维修人才。
参考文献:
动画专业属于社会新型专业,社会需求量大,动画毕业生为国家急需人才,专业转化效益明显,就业出路宽广。办学理念以培养科学精神,人文思想,艺术创新,技术能力为宗旨,艺术设计面向社会,面向现代,面向国际的专业培养模式。
动画人才为我国急需人才,在国家大力扶植国内动画产业发展的大前提下,近年来,我院动画专业学生受到了相关就业单位的热烈欢迎,20xx届、20xx届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9%,根据学校有关部门的调查,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本科学生毕业的去向广阔,包括:自主创业,开办公司、动漫工作室。这部分就业人数比例在逐年上升,这与高等教育“不但培养就业型人才,而且要培养创业型人才”的目标和发展趋势是一致的。从中国的就业形式看,这种就业趋势是非常值得欣慰的。从这些就业信息来看,动画设计人员缺口仍然很大,这也是我院动画专业持续蓬勃发展的原因所在。
另外随着近年来动画教育的快速发展,动画类专业教师需求也不断增加,为相关专业毕业生提供了很大的发展空间。从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看,近年来山东高校开设动画类专业的院校,以及江苏、上海、新疆、云南等省的专业院校都有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的毕业生从教。动画公司和游戏制作公司的制作和创意人才以及出版系统的相关设计人员,成为动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主体。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的专业设置有些就是培养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的,如动画、设计管理、广告学等。另外,在其他专业的课程上也增加了大量文化创意产业相关课程,强化学生的民族民间文化知识结构,并体现在设计艺术的课程教学之中。
对我院动画专业来讲,目前正处于人才需求蓬勃发展和迅速增长的重要时期,就业途径和前途良好,这也是我们建设本校动画专业的动力和支持。
现有人才培养方案经过进几年的实施和改进,已经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效果,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均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有了明确的实施,也积累了大量的经验,今后五年在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方面将着实做好以下几点:
第一、进行学科建设目标管理,促使学科建设管理更加规范与高效。人才培养方案总体目标基本确定,但在小的方向和细节上还应适应时下社会人才需求,不断更新和变革,确定每一时刻目标,依此进行学科建设和规划。
第二、争取更大的学科建设经费的投入,改善支撑学科的工作条件。在本专业方向结合教学与艺术实践,做出有指导意义的理论成果。同时增强学生理论知识能力的提高和改善,培养学生良好的运用理论指导艺术实践的能力。
第三、通过科研条件的改善,提高动画专业研究方向科研成果的数量和质量,以及承担较大项目及其它重要课题的能力。人才培养的改善首先要从教师科研队伍的整顿和改善开始,建设和规划良好的科研和实践环境,用科研带动教学,用教学实践科研,加强学生各方面的理论修养和全面素质能力的提高。
第四、结合教学与研究,编辑出版有指导意义的教材、专著,丰富设计艺术信息资源。尤其是针对本专业学生具体实际,注重因材施教,立足教学培养中出现的典型性问题,有目的,有针对性的编撰相关教材和著作,指导学生学习,帮助他们更好的解说新的教学理论,新的培养方法。
第五、建立教学基地,进行设计教学实验性研究,提高艺术实践指导能力。教学基地建设是人才培养方案中较为关键的部分,人才的培养不是纯理论知识的传授,应该同实践作紧密的结合。因此本专业在下一步的人才培养中将注意加大校外教学基地的建设,从数量上,质量上进一步的拓展和提高,丰富学生锻炼途径,迅速提高其项目的设计能力和管理能力。
第六、加强教学管理,完善服务体系,为学科建设与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1.2成建制实员培训。
1.3建立雷达数字虚拟机及相应网络化训考系统。
1.4训任合一。
人才培养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过程,在装备人才培养过程中,培养模式的好坏和培养体制的完善,对培养效果会有很大的影响.针对当前雷达技术和装备不断发展而装备人才培养模式依旧停滞不前的问题,提出采用新的装备人才培养模式,如成建制实员培训、训任合一、建立雷达数字虚拟机及相应网络化训考系统等,对探索新型雷达装备人才培养模式、提升雷达装备使用效能和战斗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miekuo.com/fanwendaquan/qitafanwen/3710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