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可以帮助他人了解书籍的内容和价值,也可以引发他们对同一书籍的兴趣和思考。以下是一些读者们对于文学作品的深入剖析和精彩评论,希望可以给大家带来启发和思考。
我学过一篇课文,叫《父爱深深》。有一名初中生,迷恋音乐,很想组建一个乐队,自己有一把很好的吉它,还缺一个音箱。于是他告诉爸爸,爸爸说没钱买,要自己做。他没有别的办法只好答应了。他和爸爸做好后,始终有一个疑惑:花在材料上的钱可以直接买一个音箱,为什么还要做呢?他组建乐队后,就去参加比赛,有后台时有人问他:“这是什么牌子的'?是自己做的?”他说是自己和爸爸一起做的,很多人都很羡慕他能和爸爸一起合作。
比赛后,结果出来了,他们并没有获奖,但已经获得了很多。长大后,他去问爸爸为什么要自己动手做音箱,爸爸说完后,他才知道自己的爸爸只是为了和他分享一点自己的时光和精力,所以和他一起制作音箱,他还知道很少有爸爸和孩子一起做同一件事情。
我们有太多的一起了,他总是尽量陪伴我,跟我一起做我喜欢的事情。我觉得我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孩子,因为爸爸给了我无穷的爱和无穷的力量。
真是父爱深深啊!
人们常常说:“父爱如山,母爱如水”。面对父爱,在我们的印象里,只有父亲那冷漠的眼神,无情的话语与坚不可摧的高大形象。然而,母爱在我们的.生活中却又是如此的频繁。但是在享受母爱的时侯,我们可有想过父亲那青丝何时变成了白发,额头何时增加的皱纹。我们常常说,父亲根本不爱我们,但这些就是父亲对我们的爱的见证。
我的父亲不太喜欢笑,即使笑了,脸上的那些皱纹就都显现出来了。他常年在外工作,偶尔回来几次,也不喜欢说话,除了回答一些问题,就再也不多说什么了。
去年国庆长假时,父亲回来了,我想去看望看望他,于是便把作业带着回老家。刚进家门,我就往楼上跑,因为我知道,他总是呆在楼上不愿意下来,上楼后,我看见他从阳台边走来,对我微微一笑,便坐下来了,我想让父亲陪我说说话,却又害怕父亲不开口,便对父亲说:“爸,我要做作业了,你教教我吧!”本以为父亲会问我哪些知识点还没弄懂,谁知,父亲提高了嗓门道:“老师上课没教吗?自已做。”
无奈,只好做罢,开始做作业。
过了一会儿,奶奶便在楼下叫我们吃饭,我便下去了。待饭菜都端好了以后,却还不见父亲下楼,我便起身去楼上,看见父亲还像个没事人一样。我对父亲说:“吃饭啦!下去吧。”父亲猛地站起,对我笑笑,欲言又止。
吃饭时,我本以为可以与父亲谈谈心,谁知,父亲夹了些菜,便又上楼了,难道我们连说话的机会也没有吗?那时,我真有些恨他。吃过饭后,我就要走了,只是没能看见父亲,抬头,却见父亲正在凝视着我,也许父亲发现了我在看着他,便转身走向屋内,揉了揉眼睛。
当我再次想起这平凡的事时,我恍然大悟,为什么当时没能理解父亲?心中还会恨他。现在想想,心中最多的就是对他的愧疚。
父亲常常批评我,却也教给了我做人的道理。
父亲是爱我的,只是表达的方式有些不同罢了,而且他也不善于表达。他猛着站起来的形象,就像我抬头时的仰望,在他的面前,我只能仰望。
我和爸爸读了一篇文章,名叫《父爱无边》,文章里面说:女儿每天上班前都要到父亲的住处陪父亲喝一杯早茶,父亲也每天做好早点等女儿,有一天外面下着大雨,刮着强风,女儿因为闹钟忘了定时睡过了头,来不及去父亲那里吃早点了,就给父亲打了一个电话。
等到女儿下楼时,却看到父亲拎着早点孤零零地站在冰冷的雨中,原来父亲为了让女儿吃上早点就自己走过来了。
从这个故事中我懂得了不光母爱是伟大的,父爱也是伟大的,父亲也是不顾一切去爱护自己的儿女。
我也要学习故事中的父亲,照顾好我的爸爸妈妈,关心自己的亲人,用无私的爱来回报社会。
花儿感谢小草,小草的碧绿衬托出花儿的美丽,小草感谢大树,大树的遮风挡雨让小草茁壮成长,大树感谢土壤,土壤的肥沃使其枝繁叶茂,我们要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感恩父母,感恩社会。
“我知道危险,搞了半辈子力学,我怎么能不懂这个呢?只是在爱里边,只有爱,没有力学!”这位在力学界成绩斐然的力学专家的话使我一辈子也忘不了。
“在力学里,物体没有大小之分,主要看它飞行的距离和速度。一个玻璃跳棋弹子,如果从十万米的高空中自由落体掉下来,也足以把一块一米厚的钢板砸穿一个小孔。一只乌鸦和一架高速飞行的飞机相撞,那么肉体的乌鸦一定会把钢铁制造的飞机瞬间撞出一个孔来。”
这个专家曾再三提醒自己的学生们,而一天,他的妻子惊恐万分地告诉他,他们有些痴呆的女儿爬上四层楼的楼顶,正站在边缘要练习飞翔。
他立刻冲出去,连鞋也没来得及穿,当他的女儿从楼顶上像只中弹的小鸟似地正垂直下落时,平时手无缚鸡之力的他却一把推开紧拉着他的学生,一个箭步如飞朝那团坠落的蓝色云朵迎了上去,在他接住自己女儿的同时,腿像树枝似地“咔嚓”一声,便折断了,当他醒来时,已经在医院的抢救室中昏迷了二天,他的下肢打着石膏,缠着绷带,阵阵钻心的疼痛使他忍不住倒抽冷气,但当他见到自己平安无事的小女儿时,却欣慰地笑了。
爱没有力学,一只雌鸟虽然害怕一粒小小的子弹对自己翅膀的射击,但当一只比子弹大得多也重得多的雌鸟从巢口坠落时,它会闪电一般毫不迟疑地迎上去;一头母牛带着牛犊遭到野狼袭击时,它会用自己的肉体的鲜血去保卫自己那幼小的牛犊。
爱没有力学,父母都爱自己的子女,我们要从现在开始好好珍惜懂得回报。
柴生悲伤的摇着头,现在他深深的意识到人的嘴和唾沫是有灵性的,也是有毒的,有时一句恶毒的玩笑也会应验,成为真正的现实。
城市是一块巨大的被装饰过的墓地。那么多人,分别死于凶杀,疾病,暴躁和悲伤的情绪以及日本士兵的刺刀和枪弹。
世界在时间的消逝中一如既往,而我变得日渐衰弱苍老,正在与死亡的黑手做拉锯式的角力。
每逢一个孽子出世,天就会下雨,每逢一个孽子死去,天就会重新放晴。
小说是社会生活的反应,透过小说,看到了社会,也了解了作家的写作风格,《城北地带》也是一样的悲剧,悲剧的结果就是让我们更加深刻。
环境决定人物的命运,是这样的环境造就了五龙这样的人,说是一个人其实是一个魔鬼,是一个受害者,也是一个害人者,扭曲的社会,扭曲的人性,社会环境,看来真的影响人生,而且是决定的。
暑假里,我读了一本书,这本书我读了一遍又一遍,可以就不厌烦。这书是小学三年级时老师给我的——《感悟父爱》。
翻看第二页,题目叫《29条蜈蚣》,原来这是讲述一位父亲为了给儿子筹集补习英语科的钱,去一个破庙里捉蜈蚣,这蜈蚣可以换钱,眼看就要筹足钱了,可父亲却在一次捉蜈蚣时不慎跌落,钱全给父亲治病了。为此,父亲对我怀着一种歉意······看完了,眼眶红红的,没有理由,就是红红的。
接着看下一篇,题目叫《麻袋里的父爱》,这是讲述一位父亲对女儿的关爱程度之深。女儿的宿舍里只有他的父亲出远门会为她带东西,其他的宿友都很羡慕他有这样一个父亲,为此,女儿也感到骄傲。
看着看着,有时会不经意的擦着眼泪,有时也会感动的说不出话,有时也会为文章中的父亲感到骄傲,有时也会为文章中的一些儿子感到羞耻······各种情感都感受的淋漓致尽,总结出两个字——父爱。
“父爱和母爱一样伟大。只不过,它比母爱更含蓄,更深沉,甚至不易察觉。但它却渗入生活的点点滴滴。”
在一个飘浮着橘黄色光影的美丽黄昏,我坐在窗前书桌旁,忽然,《平淡的爱》容入我的眼帘,我迫不及待地翻到那一页,开始仔细品读。故事的大意是这样的:在一个贫穷的小村庄,一位大学生到中学去给人上外语补课班。“我”爸爸为了让“我”将来有出息,不顾自己的安危,到废墟中捉蜈蚣。在与“我”讲话时,不幸从高2米的残楼上被青苔滑到而坠落。在医院里,他仍自责自己,说他没用,不能让儿子进补课班。
读完他的故事后,我泪如雨下,他经历了多么大的痛苦,我无法体会,但他对儿子的浓浓爱心,我却能深深感受到,也有所体会。一日,我偶然路过客厅,无意间听到父亲夜晚工作不慎被脚下的钢筋拌倒,头磕在花砖棱处,划了一道口子,正在医院缝针。我的心顿时加快了跳速,急忙到阳台去。爸爸,你为了让一家人吃饱穿暖,没日没夜的工作,你想一棵大树,撑起了这个家日日夜夜辛苦了,最后白了头发;你担起了一做父亲的责任,挑起了挑起家里经济问题的担子。电视里突然传来杨洋的歌声“我知道你的辛苦,明白你的付出……我心里有满满的爱,可是说不出!你是世间唯一的男人,让我牵肠挂肚……”
为了儿女,父亲甘愿付出一切,哪怕是牺牲自己的生命,也在所不辞。
我读了《给孩子一生最温暖的父爱》这篇故事,我的眼前就会模糊,我仿佛已和故事中去世的不顾自己生命的梁冬华交上了朋友。那次的遭遇是洪水!父亲用尽所有,为女儿在一片汪洋中筑就了一条生命的小舟。他是多么舍不得仅有一岁的女儿啊!这份情感是那么朴实,然而又是那么的温暖。在放手离去的刹那间,一切都已定格为永恒。
这是人世间多么伟大的一种爱啊!洪魔扑进,他冲向卧房,抱起睡熟的`女儿,想往外冲,谁知一个浪头将冬华逼进屋内,水一下子至涨到腹部。冬华急中生智,抓过浮在水上面的塑料盆,将女儿护着,从敞开的后门顺流游出,父亲梁冬华用布条编成的网,看似粗糙,孩子睡在里面却很安全,父爱像缕缕阳光,能给孩子一生的温暖。他的网是用自己的衬衫、长裤,甚至是内裤撕成布条,想想看,洪水暴发时,他只穿了一件棉毛衫,这是人世间多么伟大的一种爱啊!
冬华把女儿安排好以后,自己微微笑了笑,才松开了手。啊!父爱多么伟大啊!读到这儿,我已热泪盈眶地合上了书!而我们做儿女的能拥有这么温暖的父爱,是非常踏实、幸福的事情,从而更促使我们珍惜父爱,回报父爱,回报社会,珍惜这美好的时光!
这本书中有许多故事,令我映象最深的是:有一个小孩,认为自己唯一的爸爸太穷,就问爸爸是不是他的亲身,爸爸无言。许久,当小孩得知自己是被爸爸从垃圾堆捡来时,立即泣不成声,想送一份礼物给爸爸时,爸爸却永远地走了。相信很多人都会被此感动,我也不列外。我认为这个小孩报答时太晚了,为什么他不早点报答呢?不论是不是亲生父母,都要敬一份孝心,要会感恩。
说到这,我不由得想起了自己。平常我都是家里的小皇帝,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我知道爸爸最疼我了。所以在爸爸面前总是撒娇,只要有一点不如,就大吵大闹,爸爸只能一一顺从,还不时哄我,我十分开心。但和故事里面比,我的条件比他们好多了,要啥有啥,更不要提住房。
可至今,我却一次也没有感恩过爸爸,倒是爸爸处处想到我。想到这,我不由得惭愧起来,恨自己太自私,并没有感恩甚至报答过爸爸。眼看父亲节快到了,我一定要敬一份孝心。不光是爸爸,其他对你有所帮助的人也不能忘记,不能像故事中的小孩一样,那就晚了。
天下的儿女们哪!恩人对你的恩情,你们一定要给予最忠诚的回报!
谁说母爱才伟大,自从我读了《父爱的世界》这本书知道父爱也一样伟大。
这本书的主人公是:一个被父亲称为儿子的女儿侯普。侯普和她的爸爸一起走南闯北,相依为命的故事。侯普的爸爸总是以笑来面对困难,他尽力把他自己悟到的生活真谛告诉侯普。每一句话,都深深印在侯普的脑海。字语中都浸透着侯普对父亲的怀念。所有受过的挫折都如烟雨般呼啸而散。唯有绵长的父爱化作一声承诺永远陪伴着侯普。父亲经常对侯普说:感受坚强,学会担当。
谁说父爱不比母爱伟大,父爱也一样伟大。
只要读到香椿树街,毫无疑问与苏童有关。这部《黄雀记》(刊载于《收获》2013年第3期)是苏童笔下最出彩的香椿树街,读来令人手不释卷。在这个看似繁复但却充满着世俗气息的故事里,苏童用他惯用的笔法,为读者描摹了一幅似曾相识却又宛若梦境的浮世画卷。
《黄雀记》采用了写实的手法,讲述了保润、柳生与仙女各自的不同命运。对于苏童的其他小说而言,这种写实似乎很常见,少年的残酷青春、市井妇女的小聪明、街坊邻居的众生百态,构成了香椿树街日常生态的全部。
但与先前的“香椿树街系列”以及“枫杨树系列”相比,《黄雀记》又自有其高明之处。它在精神表达上赓续了作者先前的“女性小说系列”,显示出了其颇具深意的性别隐喻;在叙事上独辟蹊径,符号化的地标体现了作者笔下的荒诞世界;同时,它在历史内涵上丰富而又深入,彰显了作者对于生命、社会与时代的人文观照。种.种叠加,凝练出作者敏锐而又犀利的写作视角:通过对世俗中人性风景的描摹、刻画,来试图勾勒出一个正在变化着的时代背景。
这部小说体现出了性别隐喻。《黄雀记》里只有一个女主人公:仙女。作为一个老花匠的养孙女,她的身体与社会地位的变化实际上决定了这部小说的情节脉络甚至所有人物的命运。
从她因幼时漂亮而被人关注,到十五岁时被柳生强,再到改名换姓、沦落欢场成为“精神病富豪”郑老板的情人“小姐”,以及沦为被台商抛弃的二奶,最终在荡漾油污的河沟里涤荡自己已经怀孕的躯体——其实这也反映了人类因罪而“受洗”的潜意识。
仙女虽然看似身世不幸且言行乖戾,但小说中男人的形象又有几人是正常的呢?懦弱的保润、狡诈的柳生、贪图小利的乔院长、假仁假义的台商庞先生,以及丢失魂灵、疯疯癫癫的保润祖父。事实上,整部小说中男人的角色都是扭曲、变形、不正常的,而且,他们还构成了社会的男权主导——保润粗暴地捆住仙女、柳生霸占了仙女的初夜、郑老板扭曲了仙女的性格、庞先生干扰了仙女的命运轨迹。
但仙女的变化同时也决定了《黄雀记》中所有男人的命运,比如保润坐牢、柳生被保润杀死。小说的大结局是男人们的死于非命与仙女遗腹子的降生。这样的故事,在中国的市井社会里时常上演,但作者却以写实的笔触揭露了一个潜在的性别隐喻:男权未必是这个社会里的绝对主导。这可以视为苏童先前“女性小说系列”精神表达的延续。
《黄雀记》在叙事上独辟蹊径。整部小说由三章组成,以“保润的春天”、“柳生的秋天”与“小姐的夏天”为分章的标题。但三章却拥有一个共同的地标,即收治精神病患者的井亭医院及矗立在医院里的水塔,这是整部小说逻辑性的地理坐标,并与仙女天衣无缝地构成了整部小说情节高潮的人物与地点——她的成长、她的失贞、她与柳生的再度相遇以及她一度落魄无家的落脚点等,都选择在精神病院内,这仿佛向读者展示出了极大的荒诞。
井亭医院作为一个不可或缺的地理坐标,贯穿了《黄雀记》的三章,形成了一个巨大的荒诞符号:疯子与正常人之间没有界限。精神病院里有青春时光里的成长、放浪与残酷,也有成人社会里的欺骗、背叛与贿赂。这是一个展现众生相的舞台,当疯癫的荒诞一旦被常态化之后,这部小说所书写的其他巧合、偶然似乎都够不上荒诞了,作者恰是力图以这种力透纸背的荒诞,来揭示世俗中不同人性最隐蔽的一面。
如果说性别隐喻与荒诞叙事是《黄雀记》的两个核心的话,那么其历史内涵亦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看点。这部小说从“朱明瑛、邓丽君”流行的上世纪80年代开篇,终了于河水里荡漾着“工业油污”的当下,虽然所有的故事都发生在香椿树街一地,但仍可以管窥处于现代化进程中的整个大时代。
“香椿树街”是一条在中国南方许多城市都能找到的普通街道,它因在苏童笔下而成其精神故乡,犹如莫言笔下的高密高粱地与鲁迅的未庄。香椿树街所发生的一切,实际上都是当代中国世俗社会内在结构与话语政治的微观缩影。不同阶层之间的碰撞,总能造就出属于当代中国的独特故事,而《黄雀记》就由这样的故事组成。只不过苏童用别具一格的文学修辞,放大了不同故事的情节,使其成为了一部精彩的文学文本。
评论家吴义勤曾评述苏童的小说有三大特色,一是“对祖宗的诅咒和发泄”,二是“对生命原始魄力的挖掘”,三是“对男女两性关系的探索”。《黄雀记》实际上继承但同时也超越了上述这三大特色,使其成为了苏童诸多小说中较有代表性与生命力的作品。在小说的结尾,丢失了魂灵的保润祖父与仙女在逃命中生下的孩子最终巧合般地相遇,这既是作家对整个世俗世界的反讽,也是对新生命力量的礼赞,反映出了苏童对于特定时代与转型期社会的人文关怀,其笔下世俗中的人性风景恰是由这样的巧合与荒诞而徐徐展现。
。
苏童,原名童中贵,1963年生于苏州。1980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1984年到南京工作,一度担任《钟山》编辑,现为中国作家协会江苏分会驻会专业作家。1983年开始发表小说,迄今有小说诗歌文学作品百十万字,其中中短篇小说集七部,长篇小说二部。随着其中篇小说《妻妾成群》被著名电影导演张艺谋改编成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获奥斯卡金像奖提名,名声蜚声海内外。
小说诗歌文学作品:《妻妾成群》、《井中男孩》、《你好,养蜂人》、《离婚指南》、《平静如水》、《后宫》、《米》、《罂栗之家》等。
苏童的《妻妾成群》是一部渗透传统因素的先锋派作品。小说主人公颂莲在陈家生活过程中充满了曲折与迷惘,使主人公的成长充满了自我的潜在意识:命运、追求、死亡萦绕在她的意识中,由此建构了主人公成长过程中的一条道路。而作者在这条路布下了多种让主人公产生意念的意象、曲折与迷惘、自我意识、意象一同陪伴主人公的成长。
《妻妾成群》借旧中国特有的封建家庭模式作小说的框架,一个男人娶了四个女人做太太。但作者关心的不是一个男人如何在四个女人中周旋,如何控制她们,而是关心四个女人怎会把她们一齐拴在一个男人的脖子上,并且像一棵濒临枯萎的藤蔓在稀薄的空气中相互绞杀而争得那一点点空气。
用作者苏童自己的话来说,他的作品大都不是自己的亲身经历,他说他崇尚虚构,也就是说这部作品的内容是作者虚构的,别的评论者说这部作品是新历史小说中最精致的作品之一,说它具有“宽和精神,濡湿的气息,绮丽的梦幻,温婉的性格。”()。
《妻妾成群》读起来感觉总有些像张爱玲,只是在叙述风格方面,但却并不如张爱玲深刻。优点在于他从女性的视角切入,把女人细微的感情都表达了出来。他的目的又与张爱玲不同,张是在表现一种生活,叙述一个时代,而这部作品则是在说明一种道理,作者说“痛苦常常酿成悲剧”,或许他想说明的不只是这些。他想读者把作品理解为“痛苦和恐惧”的故事。
他的这一系列作品篇幅都不长,写的也大都是女人,倒是很符合新历史小说的写法。只是在一个完全虚构的空间里,除了作者较富哲理的思考和想象力的充分发挥外,看不出有更为深刻的现实意义。或许是张爱玲太优秀了,后人写旧上海,写相似题材的小说很难摆脱她的光环,就连王安忆的《长恨歌》不是也有很多人说像张爱玲吗,而读起来也是有些同感的。
苏童在自序中曾写道:“这是一个关于欲望,痛苦,生存与毁灭的故事。”我读完作品的最初感受是书中没有正面人物,所有的人物都是丑恶与仇恨的化身,所有的人都是人生的失败者。
五龙因家乡枫杨树发大水坐火车逃难到了瓦匠街。当他流落在码头上,因讨饭被逼着叫码头会上的人“爹”时,他的心中可能就会想到:要想在这里生存下去,生活得自在如意,就必须比这帮禽兽更加恶毒凶狠。
因为喜欢米的味道,五龙来到了大鸿记米店做这里的伙计。初到城里的五龙应该是善良的,他看到码头上死人也会害怕,但是后来,他内心的仇恨与日益膨胀的欲望使他变得无情又心狠手辣。
五龙,阿保,织云因乌龙给六爷的一封信而改变了各自的命运。阿保因信而做江中冤魂;织云因信惨遭六爷抛弃;五龙因信得以和织云结婚,而后平步青云,做了大鸿记米店的'老板,成为一方权势。
五龙对大米的热爱甚至到了变态的地步。在他贫穷之时,在他还是个米店伙计时,他每顿饭都把饭碗舔的干干净净,从不浪费一粒米,这个习惯跟随他一生。他一直以为,大米是这个世界上最干净的东西,他喜欢嚼生米,喜欢赤身裸体躺在米剁之中。他对大米的情感甚至超过了家人。对绮云来说,毫无亲情与爱情可言;对自己的三个孩子,未曾表现出一丝的爱怜。他甚至喜欢将米塞进妓女的下身,这种变态的情感让我难以置信。
书中的五龙,虽然他有很多的怪癖,很残忍,但他至少是真实的,如果不那样他就会饿死街头。他是在饥饿与仇恨中产生的,他卑鄙但并不可耻。我同情他但并不赞成他。
织云在瓦匠街名声很不好,她十五岁时就做了“比皇帝还有钱有势的”的六爷的姘头,她放荡不羁,成了街坊邻居和妹妹冷嘲热讽的对象。而我认为织云是可怜的,她这样做难道仅仅是为了满足内心的那点虚荣吗?她如果不屈服于六爷,那么父亲冯老板与大鸿米记可能都会受到影响。也许大多数人都会说织云风流不检点,但我觉得她只是用一个软弱的女人仅能有的方式来使整个家庭幸福。她错就错在一直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天真的以为六爷会给她一个名分,她从没有想过要靠自己来改变这一切,缺乏主动性。
除此之外,织云同妹妹绮云相比,更富有同情心,更加天真善良。当流浪汉五龙来到米店做伙计时,是织云让他多吃饭,不嫌弃他;冬天到了,还给五龙买鞋子。织云对五龙的关心与帮助可能也是后来五龙放抱玉一马的原因。
妹妹绮云最有希望成为正义的化身,可她的性格仍是变异扭曲的。她憎恶污浊却不同情善良。她把姐姐看成魔鬼,厌恶五龙,可最终还是和五龙结合,几乎生活了一辈子,还有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世界在一种混乱的秩序下一如既往的存在,在这个世界里,人与人之间没有亲情与爱情,有的只是欲望与仇恨。
五龙曾说过:“我靠什么才有今天?靠的就是仇恨,这是我做人最好的资本。”可是,五龙最后又拥有了什么呢?在自己拼搏到最辉煌的时候,他不得不承认自己老了,死在米堆中。临死时他才明白:“这就是城市,它是一个巨大的圈套,诱惑你自投罗网。为了一把米,为了一文钱,为了一次欢情,人们从铁道和江边码头涌向这里,这些可怜的人努力寻找人间天堂,他们不知道天堂是不存在的。”这是五龙对城市的彻悟,是他自省后一种绝望的叫喊!他用毕生精力买了三千亩地,两车大米,他设计的衣锦还乡的场面,给了他乡村人格极大的满足,可他却回不去了。
作品中出现“枫杨树故乡”,似乎只有这个地方是五龙怀念的地方,是一片存在着真善美的地方,是五龙人性的故乡。
五龙的行为都是令人发指的,可是这都是生存的需要,为了生存的更好。联想当今这个弱肉强食的社会,从五龙身上,我们似乎可以得到一点启示:人在社会这个大环境下,不管境遇有多么难堪,都不能丢弃人性的真善美与人间的温情,因为唯有真情才是人世间最永恒的东西。
一本《苏童精选集》让我真正领略了作家苏童枫杨树系列作品的历史意味。小说《罂x之家》、《米》就是两部典型的历史叙事模块小说,但作者并非叙述历史,而是展开大篇幅虚构与想象,将人内心最底层的感触不留情面的挖掘出土,让人不知是悲还是怜,是怒还是哀怨。二、三十年代那部历史色彩的长河,就这样一点一滴清晰地铭刻于读者心迹,历史滚动的浩瀚波澜,在内心留下了触手可及的淤斑,一个个悲喜大人物、小人物在作者诙谐的言语间都让人无法彻底开怀大笑。
长篇小说《米》中的主要人物之一五龙出生在二十年代枫杨树乡村,洪水带来的灾难逼迫他流离失所,他随着一辆运煤火车颠簸了两天两夜,不经意间来到了一座城市。城市,也只不过是冷漠、没有人味儿的缩写词。夜宿瓦匠街街头的五龙,因饥饿难耐寻物充饥,受尽吕公馆流氓阿宝侮辱,被逼磕头叫“爹”。后来被米店冯老板收留做工,讲好只管吃饭,而工钱分文不给。五龙兴奋地答应了。米店老板见五龙身强力壮,干活特别卖力因而沾沾自喜。不久后,五龙渐渐学会找理由讨要工钱,无奈的冯老板只好勉强答应。
冯老板20岁的大女儿织云是瓦匠街最引人注目的女孩儿,吕公馆无恶不作的六爷看上其美色,仅用一件貂皮大衣就钓到受虚荣心驱使的织云,二人暗地私通。但五龙又亲眼目睹夜里阿宝启窗潜入织云房中,后织云怀孕。冯老板带着大女儿织云和小女绮云找到吕公馆,妄想织云嫁入吕公馆做五姨太,惨遭拒绝。
为报复阿宝,五龙找写字先生给吕公馆六爷写密信,泄漏阿宝与织云私通之事。纸包不住火,冯老板万般无奈只好将织云嫁给五龙,五龙小人物得志,甚喜。然而新婚日收到六爷礼物――吕公馆六爷将阿宝生殖器全盘取出“赠予”织云,阿宝被六爷抛掷护城河喂鱼。
五龙随着地位被抬高,各种欲望猛烈滋长着,同时毫无避讳彰显着自己的卑劣行为。猥亵绮云,然美梦不成。冯老板见五龙为人刁钻凶恶,已知是祸患上身,买通黑道,明吩咐五龙外出接米,实陷害五龙。五龙脚部挨了一枪,夺命逃出。他对冯老板说,黑道的嫌出钱少,只够用来打一枪的,这才放了他。然而,冯老板终因身体不支又患上中风,临死用尽全身气力挖瞎五龙左眼而与世长辞。
读到此处,似乎冥冥中感受到冯老板看似体弱,实际心狠手辣的奸计小人,运用的办法也算是以毒攻毒,非你死就是我活,在血淋淋的现实面前,读者不禁深呼吸一口气,释放一种意外惊讶的心情,惊讶于旧时的中国到处散发着人吃人的现象。
织云分娩后的婴儿,被听说孩子长得像自己的六爷抢走,织云无奈只好忍气吞声投奔六爷,却想不到五姨太的角色早已有人,自己只好做了六姨太,同时受到了非人的待遇。人人都骂织云,然而,她为甚么这样贱,却令读者心生怜悯之余,又多了无限愤慨。这一切的苦难唆使意志不坚的正常人变得x贱,这份x贱深深体会了旧势利下市侩小人物任人宰割的悲哀下场。
织云走后,琦云早就想到了自己的命运将会惨到何种地步……她没有任何选择,只能咬牙与五龙生活下去。然而,自己指望不上任何人帮忙,为了继承祖业,让父亲留下的米店继续营运,她独自挑起米店生意。后生下两男一女,女孩儿最后在米垛里窒息而死,成了比她年长的哥哥米生报仇心驱使下的悲剧女孩儿。
此时的五龙越加张狂,黑道势力强大,杀人不眨眼,在家往死里折磨琦云,每次在释放完自己的欲望后,就将女人的子宫装满米粒……他逛妓院惨遭性病折磨,浑身生疮,瘙痒无比,整日浸泡米醋缸中,溃烂整个下身。
五龙又设计雷轰吕公馆。后来,日本侵略军南下,织云之子抱玉最后做了日本军翻译,成了日军走狗,他为报家仇亲手将五龙抓走,让他受尽人间一切酷刑,最后用尖锐金属物戳瞎了五龙唯一的右眼,一下,两下,三下,抱玉期待的声音,“不是呻吟,是一声凄厉而悠长的呐喊。”――这条恶棍变态狂,就这样遍体鳞伤回到家中,就在生命即将结束的那一刻,还试图运一个火车皮的米回自己无数次回想起来的枫杨树乡村显摆自己诺大的势力,然而,他死在了火车上,就连唯一让他感到欣慰却显赫一时、满口的纯金假牙也被他的儿子活生生扳落下来……五龙的儿子米生,趴在米堆里拼命寻找五龙购买下枫杨树乡村土地的地契,五龙似乎也感觉到了亲情阴险的人间冷暖,地契最终没有再现,然而,曾经亲自决定拔掉自己的牙齿而改镶的纯金假牙,放在那个空荡荡的铁匣里随火车的颠簸发出哐啷声。
最后,冯家米店似乎只剩下一直自尊自爱、性格坚强的琦云,但是面对黑暗的旧世道深深的迫害,她却又有无耐的眼泪陪伴,隐隐之中,因为坚强她似乎出污泥而不染的性情成为了我们唯一值得欣慰的旧时女性,然而,也遭受了不同程度的迫害。
整篇小说读后让人无法抑制矛盾、波澜起伏的心,心里涌现出无数的假如:假如五龙知趣得到了织云,本该好好珍惜,拥有了诺大的米店生意,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假如织云自重,洁身自爱,怎样还会落得低贱的下场?假如织云为自己同胞妹妹着想不要离开,何患琦云苦难最终不见天日?假如贫穷是在无限正义和刚强的基础上产生的,或者悲剧会少些,就不会有这么多的坎坷让人受尽,然而一切原因要囿于那个世俗的年代,那个吃人的旧势力,金钱和各种无可告人的私欲会轻而易举将一个有血有肉的人最终堕落成魔鬼!亲情在利益面前显得无足轻重,无知的灵魂在你争我夺的现实面前找不到人性的定位,失去的理智,扭曲的面容在漫漫长夜间扮演了鬼的姿态,毫无休止地恐吓生灵,索取那黑炭般所谓的欲望。
在一个不经意间,我有幸阅读到了《父一爱一昼夜无眠》这篇文章。它写了作者是一个昼伏夜出的自一由撰稿者,他用脑过度、睡眠不足,需要一个安静的环境来养一精一蓄锐。而他的父亲鼾声太重,就到浴一室去当擦背工,早上就在客座上躺一躺的故事。而让我最感动的句子是“我的双手朝圣般拂过父亲条条隆一起的胸骨,犹如走过一条条一爱一的山冈”父亲为了帮孩子换房债,而去做擦背工。
如果母一爱一是涓一涓细流,那父一爱一就是巍峨的大山。或许我们的父亲不用像文中的父亲那样去做擦背工,可是他们给我们的一爱一都是相同的。
在我上幼儿园时,爸爸是军人,可等我幼儿园毕业,上小学时,爸爸回来了,他退役了,转到了机关单位。我那时并不理解爸爸为什么不当军人了,因为我当时特别想去军队看看。等我四年级时,我问了爸爸这个我一直不理解的.问题,爸爸的回答是,因为你要上小学了,小学成绩很重要,是不能落下的,而且你们学校还有奥数、奥语,我要回来教你的。
我的爸爸与文中的父亲做出的事情十分相似,都是为儿为女的。文中的父亲为了给儿子提供一个安静的环境养一精一蓄锐,就到浴一室去当擦背工赚钱,还房债。而我的爸爸为了我的成绩而转业,这两份一爱一同样伟大。父一爱一啊,多么可贵的珍惜,“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情不待”,父亲谢谢你为我付出的一切。
花费了半天的时间读完了苏童的长篇小说《米》,苏童的作品我接触的不多,以前也只读过他的《河岸》,还是冲着《河岸》这本书的名气去读的,因为它好像获得了很重要的文学奖,至于是什么奖,我也忘得差不多了。至于《米》却是因为去年在图书馆翻书的时候,就已经见到过这本书的名字,因为简短的一个米字,让我的好奇心不断的膨胀,但是却一直没有心情,不太想读,前天去图书馆转悠,突发兴致,有了读一读它的愿望,索性就拿来读了。
这几天,天气一直阴暗,读了《米》,心情更加阴暗,从头到尾看了一遍,但是说实话,我看的不是太懂,亦或是压根就没看懂。我感觉这本书讲述的是主人公五龙的一场梦幻之旅。五龙,一个因为洪水淹没了家乡逼迫的无法生存的乡下年轻人,不得不来城市来寻找他梦想中的场景与生活。
故事从他是爬在运煤的火车上开始的,他是通过这种方式来到城市的,在半途中他决定下车,于是,他留在了这个记载着他余下的全部岁月的地方――瓦罐街。瓦罐街,米店,,米店俩女儿,六爷,阿保,都是围绕着他展开的。他的一生都在嫉恨,他的一生都在仇恨中度过,虽然他也曾有过快乐,但是我相信这快乐不是发自内心的。米是他最喜爱的东西,因为对土地的眷恋,因为对事物的渴求,他的一生中似乎只有米才是他最信任的,他觉得才是最可靠的。
这本书充斥着欲望,衰败,“一个充斥着压抑,变态,疯狂,原始,欲望,丑陋,肮脏的世界在你面前展现让你无从逃避,这就是我的'感受。。。”这是看完《米》后我在空间里写下的一句话。我想在多的语言,我也无法描绘了,权且用这一句话概括吧。
民以食为天,苏童的一部《米》讲述了主人翁五龙摆脱饥饿贫困的人生历程,伴着一个家族三代人的颓败,乡村与都市的纠缠与冲突,随着食欲的满足而又落入性欲的陷阱。五龙为“米”而来,也终于死于回乡火车的米堆上。整部长篇充满着可阅读的快感,且不乏深层的寓意。有评论家称之为“一半是历史,一半是寓言”,又有称之为一部精致的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米雕”。总之,《米》是苏童为数不多的长篇中最值得重视的一部小说。这段话是你在网上搜《米》读后感里最经常出现的一段话,但是这段话真的写的很好,很简短扼要地概括了这本书的文学意义与历史价值。
2、当你再也没有什么可以失去的时候,就是你开始得到的时候。
3、颂莲刚要上去行礼,毓如手里的佛珠突然断了线,滚了一地,毓如推开红木靠椅下地捡佛珠,口中念念有词,罪过,罪过。颂莲相帮去捡,被毓如轻轻地推开,她说,罪过,罪过,始终没抬眼看颂莲一眼。
4、孤独是一种力量。
5、颂莲打开那只藤条箱子,箱子好久没晒,已有一点霉味,那些弃之不穿的学生时代的衣裙整整齐齐地路摞,好像从前的日子尘封了,散出星星点点的怅然和梦想。
6、其他在室内的人会听见飞浦的萧声像水一样幽幽地漫进窗口,谁也无法忽略飞浦的萧声。
7、她敏锐地发现了陈佐千眼睛里深深的恐惧和迷乱。这是怎么啦?她听见他的声音变得软弱胆怯起来。颂莲的手指像水一样地在他身上流着,她感觉到手下的那个身体像经过了爆裂终于松弛下去;离她越来越远。她明白在陈佐千身上发生了某种悲剧,心里有一种奇怪的感情,不知是喜是悲,她觉得自己很茫然。
8、我就是不明白女人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女人到底算个什么东西,就像狗、像猫、像金鱼、像老鼠,什么都像。就是不像人。
9、她想,说话多无聊,还不是你诓我我骗你的,人一说起话来就变得虚情假意的了。
10、童年的无知可爱;少年的无知可笑;青年的无知可怜;中年的无知可叹;老年的无知可悲。
11、箫有七孔,一个孔是一份情调,缀起来就特别优美,也特别感伤,吹箫人就需要这两种感情。
12、我是明知故犯地堕落了。但我的堕落在我所处的社会环境中颇能隐藏。
13、苏童:小说就是这么奇妙,有时候来自于生活当中一个虚幻的记忆,这个记忆本身是错误的、是站不住脚的,但是形成了一部小说,原形也是这样,所谓生活当中的原形不原形,有时候给你提供了一个艺术源泉冲动,本身是怎么样不重要。
14、花园里秋雨萧瑟,窗内的房事因此有一种垂死的气息,颂莲的眼前是一片深深幽暗,唯有梳妆台上的几朵紫色雏菊闪烁着稀薄的光亮。
15、这个世界既不是有钱人的世界,也不是有权人的世界,它是有心人的世界。
17、颂莲猛地抬起头,她察觉出飞浦的眼神里有一种异彩水草般地掠过,她看见了,她能够捕捉它。
18、人允许一个陌生人的发迹,却不能容忍一个身边人的晋升。因为同一层次的人之间存在着对比、利益的冲突,而与陌生人不存在这方面的问题。
19、走到井边,井台石壁上长满了青苔,颂莲弯腰朝井中看,井水是蓝黑色的,水面上也浮着陈年的落叶,颂莲看见自己的脸在水中闪烁不定,听见自己的喘息声被吸入井中放大了,沉闷而微弱、有一阵风吹过来,把颂莲的裙子吹得如同飞鸟,颂莲这时感到一种坚硬的凉意,像石头一样慢慢敲她的身体,颂莲开始往回走,往回走的速度很快,回到南厢房的廊下,她吐出一口气,回头又看那个紫藤架,架上倏地落下两三串花,很突然的落下来,颂莲觉得这也很奇怪。
20、写作是一种给予,给予自己,也给予别人。
21、在厨房里站了一会儿,她又走到门廊上,看见后花园此时寂静无比,人都热闹去了,留下一些孤寂一它们在枯枝残叶上一点点滴落,浸人颂莲的心。地又看见那架凋零的紫藤,在风中发出凄迷的絮语,而那口井仍然向她隐晦地呼唤着。颂莲捂住胸口,她觉得她在虚无中听见了某种启迪的声音。
22、颂莲在二太太卓云那里受到了热情的礼遇。卓云让丫环拿了西瓜子、葵花子、南瓜子还有各种蜜饯招待颂莲。
23、有所得是低级快乐,有所求是高级快乐。
24、现在我的母亲已死了三年多了,我的心似已屈服于“无常”,不复如前之悲愤,同时我的生活也就从颓唐中爬起来,想对“无常”作长期的抵抗了。
25、正午的阳光在枯井中慢漫地跳跃,幻变成一点点白光,颂莲突然被一个可怕的想象攫住,一只手,有一只手托住紫藤叶遮盖了她的眼睛,这样想着她似乎就真切地看见一只苍白的湿漉漉的手,它从深不可测的井底升起来,遮盖她的眼睛。
26、飞浦抓住颂莲的手,翻过来,又翻过去研究,说,我怎么不会看手纹呢?什么名堂也看不出来。也许你命硬,把什么都藏起来了。
27、雁儿朝四处环顾一圈,后花园间寂无人,她走到晾衣蝇那儿,朝颂莲的白衫上吐了一口唾沫,朝黑裙上又吐了一口。
28、人都有以第一印象定好坏的习惯,认为一个人好时,就会爱屋及乌,认为一个人不好时,就会全盘否认。
29、苏童:说实在的我在写作过程当中除了我自己写作跟小说当中的人,只有这么一个唯一的世界。因为我从来就相信阅读也是一样,阅读跟生活当中的'一样,就是说每一个人在远处会有另外一个人跟你一拍即合,关心你,或者从灵魂上的暗合,是可以跨越时空的。所以我自信从来不担心用自己的想法去想读者的存在,因为我的写作和我的观念里面读者永远是存在的,总是有那么一些读者存在,所以不用过多的去考虑读者,始终会存在,这个变成一个规律。
30、人跟鬼就差一口气,人就是鬼,鬼就是人。27.颂莲却走神了,她每次到废井边总是摆脱不了梦魇般的幻觉。她听见井水在很深的地层翻腾,送上来一些亡灵的语言,她真的听见了,而且感觉到井里泛出冰冷的瘴气,湮没了她的灵魂和肌肤。
32、我们可以躲开大家,却躲不开一只苍蝇。生活中使我们不快乐的常是一些芝麻小事。
33、人有两只眼睛,全是平行的,所以应当平等看人;人的两只耳朵是分在两边的,所以不可偏听一面之词;人虽只有一颗心,然而有左右两个心房,所以做事不但要为自己想,也要为别人想。
34、一个人越在意的地方,就是最令他自卑的地方。
35、唯有知更鸟在石榴树上啼啭几声,留下凄清悠远的余音。
36、她看见飞浦现在就坐在对面,他低着头,年轻的头发茂密乌黑,脖子刚劲傲慢地挺直,而一些暗蓝的血管在她的目光里微妙地颤动着。
37、其实孟姜女这个故事的选定之前也有几个题材在脑子里打架,但是之所以最后选择孟姜女的故事,主要小说当中有两大元素,都是我无法放弃的,或者是彻底被征服的。一个就是一个女人千里迢迢的为丈夫送寒衣,目的简单,单纯到现代人不可想象,就是送一件衣服,这是一个东西,我觉得好,无法放弃。
38、颂莲看见了自己修长姣好的双腿,它们像一道漫坡而下的细沙向下塌陷,它们温情而热烈地靠近目标。
39、一个人炫耀什么,说明内心缺少什么。
40、苏童:到了写女性系列这四部小说之后,其实我的写作的面目已经我自己把这边的脸糊上了那边的脸糊上了,基本上我是蒙面人,基本上我没有一张标签可以完成的文字说明,所以我自己不知道我是什么派了,我只是不停的在所谓的求变化的这么一种,到现在我仍然是这个心态,我不太在意把我归入什么派别,但是我想我写作还是按照我的直觉、和我自己的标准在写。
41、人的成长要接受四个方面的教育:父母、老师、书籍、社会。有趣的是,后者似乎总是与前面三种背道而驰。
42、做戏做得好能骗别人,做得不好只能骗骗自己。
43、树叶自己会烂掉的,用得着去烧吗?树叶又不是人。
44、她看见叶子像一片饰物浮在幽篮的死水之上,把她的浮影遮盖了一块,她竟然看不见自己的眼睛。
45、每逢走过这种巷,我常怀疑那颓垣破壁的里面,也许隐居着今世的颜子。
46、人如果靠吃饭活着,那饭不叫饭,叫饲料。
47、她想女人是多么奇怪啊,女人能把别人琢磨透了,就是琢磨不透她自己。
48、学习要加,骄傲要减,机会要乘,懒惰要除。
50、他的须髯从左耳根缘着脸孔一直挂到右耳根,颜色与眼瞳一样深黑。我当时正热中于木炭画,我觉得他的肖像宜用木炭描写,但那坚致有力的眼线,是我的木炭所描不出的。
51、我是在五、六岁时,揭开家里的水缸而走近文学的,那令我想到‘蚌壳里的仙女’的神话传说,让我开始了对世界的无限想像。
52、梅珊把长长的水袖搭在肩上往回走,在早晨的天光里,梅珊的脸上、衣服上跳跃着一些水晶色的光点,她的缩成回答的头发被霜露打湿,这样走着她整个显得湿润而优伤,仿佛风中之草。
53、一个人幸运的前提,其实是他有能力改变自己。
54、下雪了,世界就剩下一半了;另外一半看不见了,它被静静地抹去,也许这就是一场不彻底的死亡。
55、颂莲的神色却依旧是黯然,她开始摩掌自己的指甲玩,那指甲留得细长,涂了凤仙花汁,看上去像一些粉红的鳞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1、有所得是低级快乐,有所求是高级快乐。
2、颂莲说,就怕我用不上那份心,我这人的心像沙子一样散的,受不起来。
3、现在我的母亲已死了三年多了,我的心似已屈服于“无常”,不复如前之悲愤,同时我的生活也就从颓唐中爬起来,想对“无常”作长期的抵抗了。
4、冤枉了,我其实是孤而不傲,要傲总得有点资本吧。我有什么资本傲呢?
5、梅珊把长长的水袖搭在肩上往回走,在早晨的天光里,梅珊的脸上、衣服上跳跃着一些水晶色的光点,她的缩成回答的头发被霜露打湿,这样走着她整个显得湿润而优伤,仿佛风中之草。
6、童年的无知可爱;少年的无知可笑;青年的无知可怜;中年的无知可叹;老年的无知可悲。
7、我是在五、六岁时,揭开家里的水缸而走近文学的,那令我想到“蚌壳里的仙女”的神话传说,让我开始了对世界的无限想像。
8、颂莲叹一口气,他对我好有什么用?这世界上根本就没人可以依靠。
9、颂莲看见了自己修长姣好的双腿,它们像一道漫坡而下的细沙向下塌陷,它们温情而热烈地靠近目标。
10、一个丢了魂的老人,免不了要丢失尊严。
12、人如果靠吃饭活着,那饭不叫饭,叫饲料。
13、祖父是苍老的,今年的苍老,不过是重复着去年的苍老。
14、她发现自己的弱点像是雨后的春笋,任何一场雨下在任何一个角落,笋尖便会猝不及防地钻出地面,若要长成一棵竹子也好,可惜,弱点的春笋,最终都是被人割去食用的。
15、颂莲打开那只藤条箱子,箱子好久没晒,已有一点霉味,那些弃之不穿的学生时代的衣裙整整齐齐地路摞,好像从前的日子尘封了,散出星星点点的怅然和梦想。
16、她其实挺可怜的,没亲没故的,怕你不疼她,脾气就坏了。
17、一个人幸运的前提,其实是他有能力改变自己。
18、我就是不明白女人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女人到底算个什么东西,就像狗、像猫、像金鱼、像老鼠,什么都像。就是不像人。
19、颂莲的神色却依旧是黯然,她开始摩掌自己的指甲玩,那指甲留得细长,涂了凤仙花汁,看上去像一些粉红的鳞片。
20、学习要加,骄傲要减,机会要乘,懒惰要除。
21、每逢走过这种巷,我常怀疑那颓垣破壁的里面,也许隐居着今世的颜子。
22、那群中学生是出来春游的,偶然救下一名轻生者,本来属于典型的好人好事。但获救者对生死如此潦草,如此随意的态度,严重地挫伤了孩子们的成就感,也给他们带来了深深的困扰。他们不认识香椿树街的祖父,不知道他为什么一会儿要死,一会儿又要活下去了。
23、她说,本来就是做戏嘛。伤心可不值得,做戏做得好能骗别人,做得不好只能骗自己。
24、我从未见过死去的金鱼,死去的金鱼是如此丑陋,从美丽到丑陋,仿佛是一个狡诈的骗局。
25、孤独是一种力量。
26、人的成长要接受四个方面的教育:父母、老师、书籍、社会。有趣的是,后者似乎总是与前面三种背道而驰。
27、他的须髯从左耳根缘着脸孔一直挂到右耳根,颜色与眼瞳一样深黑。我当时正热中于木炭画,我觉得他的肖像宜用木炭描写,但那坚致有力的眼线,是我的木炭所描不出的。
28、现在的那所小学的教室和操场并无旧痕可寻,但我寻回了许多感情和记忆。事实上我记得的永远是属于我的小学,而那些尘封的记忆之页偶尔被翻动一下,抹去的知识灰尘,记忆仍然完好无损。
29、人允许一个陌生人的发迹,却不能容忍一个身边人的晋升。因为同一层次的人之间存在着对比、利益的冲突,而与陌生人不存在这方面的问题。
30、小说应该具备某种境界,或者是朴素空灵,或者是诡谲深奥,或者是人性意义上的,或者是哲学意义上的,它们无所谓高低,它们都支撑小说的灵魂。
31、下雪了,世界就剩下一半了;另外一半看不见了,它被静静地抹去,也许这就是一场不彻底的死亡。
32、好多年前的一场葬礼出现在无数孩子的夜梦中。老人的回忆冗长而哀伤,就像一匹粗壮的黑帛被耐心地铺展开来,一寸一寸地铺开,孩子们在最伤心处剪断它,于是无数噩梦的花朵得以尽情绽放。
33、我想没有生气的文坛先是没有生气的作家造成的,没有权利的作家是你不去争取造成的。其他原因当然有,但那却构不成灾难,灾难来自我们自己枯萎的心态。
34、临走他对颂莲说,你这人有意思,我猜不透你的心。颂莲说,你也一样,我也猜不透你的心。
35、花园里秋雨萧瑟,窗内的房事因此有一种垂死的气息,颂莲的眼前是一片深深幽暗,唯有梳妆台上的几朵紫色雏菊闪烁着稀薄的光亮。
36、人有两只眼睛,全是平行的,所以应当平等看人;人的两只耳朵是分在两边的,所以不可偏听一面之词;人虽只有一颗心,然而有左右两个心房,所以做事不但要为自己想,也要为别人想。
37、虽然他的脚步有点拖沓,表情看起来也扭扭捏捏的,但他的目光给人以新生的感觉,他像夏日的天空一样,明朗,深远。
38、我们可以躲开大家,却躲不开一只苍蝇。生活中使我们不快乐的常是一些芝麻小事。
40、街上雨雾茫茫,远远地依稀可见一个穿绿色裙的女孩的背影,像一页纸一样被雨雾慢慢浸润,直至消失。
41、一个人越在意的地方,就是最令他自卑的地方。
42、六月的一天,她回来了。她与我们这个城市之间,似乎有一个不公的约定,约定由命运书写,我们这个城市并不属于她,而她天生属于这个城市。她又回来了。一条鱼游来游去,最终逃不脱一张撒开的渔网。
43、我看见车窗外的陌生村庄上空飘荡着一只纸风筝,看见田野和树林里无序而飞的鸟群,风筝或飞鸟,那是人们的过去以及未来的影子。
44、正午的阳光在枯井中慢漫地跳跃,幻变成一点点白光,颂莲突然被一个可怕的想象攫住,一只手,有一只手托住紫藤叶遮盖了她的眼睛,这样想着她似乎就真切地看见一只苍白的湿漉漉的手,它从深不可测的井底升起来,遮盖她的眼睛。
45、她想,说话多无聊,还不是你诓我我骗你的,人一说起话来就变得虚情假意的了。
46、她想女人是多么奇怪啊,女人能把别人琢磨透了,就是琢磨不透她自己。
47、北山下的人们思想简单而又偏执,他们只知道信桃君是国王的亲叔叔,出于对高贵血统天然的敬意,他们对那隐居者也充满了景仰之情,至于王公贵族之间仇恨的暗流,无论多么汹涌,他们也是听不见的。
48、一个人炫耀什么,说明内心缺少什么。
49、树叶自己会烂掉的,用得着去烧吗?树叶又不是人。
50、我是明知故犯地堕落了。但我的堕落在我所处的社会环境中颇能隐藏。
51、于是有人向这边匆匆跑来,有人手里还端着饭碗,他们这样跑着,炎热的夏季便在夜晚找到了它的.生机。
52、她往碗里加满了水,对莲花说,你开着吧,我走了。
53、一个热爱河流的人常常说他羡慕一条鱼,鱼属于河流,因此它能够来到河水深处,探访河流的心灵。
54、一个人会拥有许多不曾预料的牵挂你的人,他们牵挂着你,而你实际上已经把他们远远地抛到记忆的角落中了。
55、颂莲刚要上去行礼,毓如手里的佛珠突然断了线,滚了一地,毓如推开红木靠椅下地捡佛珠,口中念念有词,罪过,罪过。颂莲相帮去捡,被毓如轻轻地推开,她说,罪过,罪过,始终没抬眼看颂莲一眼。
56、人都有以第一印象定好坏的习惯,认为一个人好时,就会爱屋及乌,认为一个人不好时,就会全盘否认。
57、窗外的繁华不是我的繁华。
58、海洋是可靠的,它广阔而深邃的怀抱是安全的,海洋接纳河流,不索香火金钱,不打造十字架,不许诺天堂,它说,你来吧。于是河流就去了。河流奔向大海的时候一路高唱水的国歌,是三个字的国歌,听上去响高而虔诚:去海洋,去海洋!
59、她看见叶子像一片饰物浮在幽篮的死水之上,把她的浮影遮盖了一块,她竟然看不见自己的眼睛。
60、箫有七孔,一个孔是一份情调,缀起来就特别优美,也特别感伤,吹箫人就需要这两种感情。
61、当你再也没有什么可以失去的时候,就是你开始得到的时候。
63、这个世界既不是有钱人的世界,也不是有权人的世界,它是有心人的世界。
64、一个人的生命在许多地方能够留下痕迹,生活本身就洗涤一些,另一些留住了,留住的你必须记住。
66、她看见飞浦现在就坐在对面,他低着头,年轻的头发茂密乌黑,脖子刚劲傲慢地挺直,而一些暗蓝的血管在她的目光里微妙地颤动着。
67、其他在室内的人会听见飞浦的萧声像水一样幽幽地漫进窗口,谁也无法忽略飞浦的萧声。
68、很多时候,人所遭遇的不是幸福,也不是愤怒,而是某些灰暗的不适感。无论怎样的倾诉和排解都难以清除这种不适,所以,不妨视其为另一种生命体征,或者是一个隐秘的入口,带你进入思想的通道,最自然地研究我与社会的问题。人的精神财富,不是由幸福或愤怒堆砌,而是将生命的种种不适,写成自己的药方。
69、老人们说可怜的哭灵者看见囚车才幡然醒悟,是信桃君的葬礼,是眼泪给自己惹来了杀身之祸,于是好多人在惊恐中看着四处奔逃的路人的脸,大叫道,他是也去哭灵的,她也是去哭灵的,为什么不抓他们?还有好几百人呢,大家都哭了!
70、她敏锐地发现了陈佐千眼睛里深深的恐惧和迷乱。这是怎么啦?她听见他的声音变得软弱胆怯起来。颂莲的手指像水一样地在他身上流着,她感觉到手下的那个身体像经过了爆裂终于松弛下去;离她越来越远。她明白在陈佐千身上发生了某种悲剧,心里有一种奇怪的感情,不知是喜是悲,她觉得自己很茫然。
71、颂莲在二太太卓云那里受到了热情的礼遇。卓云让丫环拿了西瓜子、葵花子、南瓜子还有各种蜜饯招待颂莲。
72、做戏做得好能骗别人,做得不好只能骗骗自己。
73、简家姐妹的岁月就在绣花棚架下一成不变地流逝了,作为同样的女性,酱园的女店员们觉得简家姐妹的生活是不可思议的,也是无法捉摸的,她们对此充满了猎人式的心理。
74、雁儿朝四处环顾一圈,后花园间寂无人,她走到晾衣蝇那儿,朝颂莲的白衫上吐了一口唾沫,朝黑裙上又吐了一口。
75、颂莲猛地抬起头,她察觉出飞浦的眼神里有一种异彩水草般地掠过,她看见了,她能够捕捉它。
76、真诚的力量无比巨大,真诚的意义在这里不仅是矫枉过正,还在于摒弃矫揉造作、摇尾乞怜、哗众取宠、见风使舵的创作风气。
77、许多事情恐怕是没有渊源的,或者说旅途太长,来路已经被尘土和落叶覆盖,最终无从发现了。
78、那天夜里我突然觉得空气中充满了犯罪或者血腥的气味,我怀疑远处的电线杆下的黑影是一个戴手套的面目狰狞的凶手。一本书使我无边无际地胡思乱想,我不敢回家,因为家里没有人,因为那天夜里我的和平安详的家也突然变得鬼影幢幢。
79、一条费解的谜语,终于逃离了猜迷者的视线。
80、阳光召唤着房间里的尘埃,尘埃已经老得步履蹒跚,它们集合的速度非常缓慢,经过无数次混乱无序的排列组合,尘埃勉强组成了一道肮脏的彩虹,懒洋洋地斜跨半空,祖父的房间显得瑰丽而诡异。
81、在厨房里站了一会儿,她又走到门廊上,看见后花园此时寂静无比,人都热闹去了,留下一些孤寂一它们在枯枝残叶上一点点滴落,浸人颂莲的心。地又看见那架凋零的紫藤,在风中发出凄迷的絮语,而那口井仍然向她隐晦地呼唤着。颂莲捂住胸口,她觉得她在虚无中听见了某种启迪的声音。
82、唯有知更鸟在石榴树上啼啭几声,留下凄清悠远的余音。
83、飞浦抓住颂莲的手,翻过来,又翻过去研究,说,我怎么不会看手纹呢?什么名堂也看不出来。也许你命硬,把什么都藏起来了。
84、写作是一种给予,给予自己,也给予别人。
85、一个稍纵即逝的场景,一次有头无尾的对话,以及季节的变换,乃至流水的氤氲,在他那里都不会被轻视,都是生命的形态,脆弱且有无从确定的未来。他沉浸其中,像一个在暗房里安静冲洗胶片的人,将时间、记忆以及想象用文字的显影液型塑成一帧帧泛黄的画面,挂满整个房间。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miekuo.com/fanwendaquan/qitafanwen/2981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