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方案是活动策划者对活动的整体安排和组织的一份计划书,我们需要仔细思考和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活动方案。大家一起来看看以下的活动方案范文,相信会有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
1、知道6月的第三个星期天是父亲节,知道爸爸的艰辛。
2、通过亲子游戏给父子提供交流的机会,增进父子、父女间的感情。
歌曲录音带、彩色纸、彩笔、鼓、花、羊角球等器械、自制奖牌。
父爱是一缕阳光,让你的心灵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能感到温暖如春;父爱是一泓清泉,让你的情感即使蒙上岁月的风尘依然纯洁明净。父爱同母爱一样的无私,他不求回报;父爱是一种默默无闻,寓于无形之中的一种感情。
师:在孩子们的心中,您是那么的伟大、威武,是他们心中最崇拜和尊敬的人,是他们永远学习的榜样!
1、表演《感恩的心》。
2、演唱歌曲《我的好爸爸》。
1、《小脚踩大脚》游戏规则:宝宝的小脚踩在爸爸的脚上,一起向前走,宝宝的脚不能落地,分组进行比赛最先到达终点者为胜。
2、《骑大马》游戏规则:宝宝骑在爸爸的脖子上分组进行比赛。
3、《蒙眼找宝宝》:用毛巾把家长的眼睛蒙住,幼儿站在家长的对面不能发出声音,家长根据自己孩子的特征找到自己的宝宝。
师:在繁忙的工作之余留点时间陪伴孩子,让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留下更多美好的回忆。
奖励机制:班级老师利用即时贴制作形状,贴在第一名的身上,看看谁最后得到的'大红花多。
2、知道农历五月五是我们的传统节日--端午节;。
1、实物:扎好的艾叶与菖蒲,彩色丝线,香袋,咸蛋,粽子。
2、图片:赛龙舟,粽子,悬挂艾叶与菖蒲,彩色丝线,挂香囊,咸蛋,涂雄黄,字卡。
播放背景音乐,师生律动出场——乘火车(进站)。
萝卜蹲教师出示图片,幼儿根据自己手上的字宝宝做出蹲下的动作。
师:那就让我们用最热闹的方式来庆祝吧!
主题来源:
端午节有着一个有名的来历,让幼儿了解"屈原"的故事,能激发他们初步的民族自豪感。为此,我开展相关的主题教学活动。
目标:
1、安静地倾听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2、知道农历五月五是我们的传统节日--端午节;。
准备:
1、实物:扎好的艾叶与菖蒲,彩色丝线,香袋,咸蛋,粽子。
2、图片:赛龙舟,粽子,悬挂艾叶与菖蒲,彩色丝线,挂香囊,咸蛋,涂雄黄,字卡过程:
过程:
播放背景音乐,师生律动出场--乘火车(进站)。
一、开始部分。
1、打招呼。
2、手指游戏--《手指歌》。
二、基础部分。
1、谈话导入,展示粽子,引出故事。
(2)你们知不知道人们在什么节日里都要包粽子、吃粽子吗?(幼儿讨论后,教师揭示答案:五月五,端午节)。
2、欣赏故事(要求幼儿安静倾听,理解故事内容)。
3、根据故事内容提问,加深幼儿对故事的理解。
(1)农历五月五是什么节?
(2)你们知道端午节都有哪些习俗?
(3)为什么这个节日要吃粽子?
根据幼儿回答出示图片:赛龙舟、吃粽子、插艾叶等。
4、拓展延伸。
(1)了解屈原的故事;(通过故事激发幼儿爱国情感)。
(2)出示插艾草、香袋、咸蛋、涂雄黄、系彩色丝线的图片,了解其用途。(幼儿讨论)师:除了这两个习俗,你们还知道别的端午节习俗吗?还有许多习俗就躲在旁边的小篮子里,你们去找一找,看一看,说一说,你们认识这些习俗吗?(幼儿自由分组进行讨论)。
师:哪一组来说说,你们看到的是端午节中的哪个习俗?幼儿边说边观看图片,说出来给幼儿展示相应的实物。(虚实结合,加深印象)。
教师小结:从端午节开始天气会越来越热,蚊子、虫子也越来越多,疾病容易流行。古时还没有发明灭蚊剂,但古代中国人非常聪明,爱动脑筋,利用艾草、菖蒲的特殊气味将它们挂在门框上,用以驱除蚊虫。五索象征五条龙,民间传说能降服鬼怪。
向幼儿介绍吃粽子、赛龙舟、挂香袋的含义:在屈原投江的日子里,人们把米装在竹筒里投入江中给他吃,后来人们怕蛟龙吃米,就用粽叶把米包起来,缠上蛟龙最怕的五彩线。还有一种传说:古代有位忧国忧民的诗人叫屈原,他不幸投江而死,人们为了纪念他,就设立了"端午节"。"吃粽子"本义是把粽子投进江河,让鱼蛟虾蟹吃饱了而不去伤害屈原的遗体;"赛龙舟"相传是为了捞救屈原;香包用红、黄、蓝、白、黑五彩丝线制作,里面装有芳香的药物,寓意是祛毒长命。
三、学习儿歌。
1、欣赏儿歌。
2、跟读儿歌。
3、朗读儿歌(集体读、小组读、个别读)。
4、认读字宝宝"龙舟、艾叶、粽子"。
四、游戏部分--萝卜蹲教师出示图片,幼儿根据自己手上的字宝宝做出蹲下的动作。
五、活动结束(播放背景音乐,游戏退场)。
师:那就让我们用最热闹的方式来庆祝吧!
带领幼儿玩赛龙舟游戏走出活动室(通过游戏增进对端午节习俗的认识)。
1、感受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体验创作活动的乐趣。
2、了解粽子的相关知识。
3、能运用简单的折叠、粘贴和打结的技能创作粽子。
1、经验准备。
有折叠、粘贴和打结的相关经验,了解端午节的风俗和来历。
2、材料准备。
《一起过端午》多媒体课件(下方有参考视频)、粽子模板、中国结、红绳、水粉颜料、排笔、调色盘、抹布、小水桶、双面胶。
学习简单的折叠、粘贴和打结的技能创作粽子。
1、谈话导入,引起幼儿兴趣。
指导语:小朋友,你们知道端午节吗?端午节时候我们要吃什么呢?
小结: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这时候大家会吃粽子。
2、听屈原故事,了解端午节由来。
指导语:端午节吃粽子是要纪念谁?
小结:传说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五月五日跳汨罗江自尽,后来人们亦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
1、欣赏粽子相关图片,了解粽子的外形特征和口味。
指导语:你见过什么样的粽子?
要点:运用学习过的几何图形,概括粽子的外形。
小结:粽子是用箬叶(或柊叶)包裹着稻米、馅料的一种食物,里面的馅料北方有包小枣的北京枣粽;南方则有绿豆、五花肉、豆沙、八宝、蛋黄等多种馅料。粽子的形状有:三角形、长条形、四角形等。
2、出示示范作品,激发幼儿兴趣。
指导语: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个粽子,我们一起来欣赏下吧!
要点:通过示范作品使幼儿感受、观察立体的粽子。
小结:今天要创作的粽子是一个立体的四棱锥,每个粽子由四个三角形的面组成,创作完成后我们可以将两个粽子串联在一起。
3、师生共同探讨制作粽子方法。
指导语:今天我们一起来制作美味的粽子吧!
要点:引导幼儿探索怎样从平面纸张变成立体的粽子。
小结:给粽子模板画上好看的图案,将中国结和红绳连接,将红绳穿入粽子模板中。将粽子模板折叠粘贴成粽子,重复另一个,并在顶端打结。
4、请个别幼儿上前示范粽子的折叠方法以及挂绳、中国结的穿法,教师指导纠正。
1、取出本活动相关材料,幼儿自主创作。
2、幼儿尝试独立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注意事项:
重点指导折叠、粘贴、穿绳等过程。
1、创意互动:“谁的粽子最好看”“谁的粽子香”?
2、鼓励幼儿大胆自评和他人相互欣赏评价。
师幼一起收拾整理桌面活动材料,活动结束。
求: 了解端午节的传说及人们在节日中的习俗。 培养幼儿的言语表达力。 活动准备: 粽子、艾草、蒜头、鸭蛋网等。
活动过程:
子? 为什么在这段时间里人们都要包粽子、吃粽子? (幼儿讨论后,教师可以向幼儿介绍端午节的传说)
2、说说端午节的古老故事。
提问:你们知道端午节还有哪些习俗? (门前挂艾草和蒜头、赛龙船、胸前挂鸭蛋网)。
教师出示艾草、蒜头,了解它们的特征,讨论它们可能有的用途。
拓展谈话范围:为什么在端午节时家家户户门前挂艾草和蒜头?(幼儿讨论)
教师小结:从端午节开始天气会越来越热,蚊子、虫子也越来越多,疾病容易流行。古时还没有发明灭蚊剂,但古代中国人非常聪明,爱动脑筋,利用艾草、蒜头的特殊气味将它们挂在门框上,用以驱除蚊虫。
出示鸭蛋网,讨论鸭蛋网的用处及来历,并欣赏鸭蛋网的造型、结构美。 活动延伸:请幼儿将自己的鸭蛋网带到园,分组谈论自己的鸭蛋网的形状、来源,欣赏其结构美。
活动二:绘画“端午节”
一、活动要求:
根据幼儿自己已有的经验,想象并表现端午节的快乐。 发展幼儿的想象能力和绘画能力。
二、活动准备:
丰富有关端午节的民间习俗。
三、活动过程:
回忆端午节。
提问:端午节你过得快乐吗? 你觉得端午节中最有趣的、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事? (幼儿讨论并讲述) 鼓励幼儿大胆想象、精心构思。
提出要求: 把你在端午节中最快乐的一件事画出来,注意选择合适的底色表现节日的欢乐氛围。
幼儿操作,教师巡回观察指导。 鼓励幼儿将端午节时印象最深或最快乐的事画下来。 作品评析及展览。
引导幼儿相互评价作品,交流过节的感受。
四、自由活动 活动反馈:
幼儿对于端午节的生活经验还是有的,但有的幼儿经验较丰富,有的幼儿这方面经验较少,例如,白塘镇前两天举行了赛龙舟活动,刘晓舟、吴德鹏等幼儿也参观了赛龙舟,请他们来讲述自己的见闻,他们讲得有声有色,其他的幼儿也听得津津有味,由此可见利用同伴资源进行教育也是一种好方法,他们往往说的是自己的亲身体验,语言又浅显易懂。
活动三:美丽的龙舟
(一)活动要求:
1.引导幼儿模拟构造龙舟,学习结构物体的基本特征与某些细微部分的建构方法。
2.引导幼儿欣赏和评价自己和别人的作品,与同伴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悦。
(二)活动准备:
1.准备花片、积塑、各种玩具。
2.组织幼儿参观龙舟的画展。
(三)活动过程:
1.结合端午节的划龙舟比赛,引导幼儿根椐自己的已有经验说一说龙舟的基本特征(幼儿也可自由讨论)。
2.引导幼儿想想用什么玩具拼插龙舟?教师重点引导幼儿拼插龙舟的三角形船头、还有龙的形态,特别是龙头的建构。
3.幼儿分组制作龙舟,采用各种已学的技能进行拼插。教师重点引导幼儿拼插龙头,指导个别能力弱的幼儿拼插龙舟的龙头。
4.启发幼儿可大胆设计不同的龙舟,装饰龙舟的外形。
5.将幼儿自己制作的龙舟放在活动室的周围,并让幼儿互相参观、交流、评评谁的龙舟最有特色、最有创新。
三.户外体育活动:
见周计划。
活动反馈:
1、幼儿对建构活动有浓厚兴趣,他们喜欢各种结构材料,尤其是花片、积塑。在拼插物体造型时,在颜色搭配、牢固程度等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2、幼儿在拼插龙舟时,特别是龙舟的龙头拼插的比较难,所以在活动中我重点引导幼儿如何拼插龙头或是引导幼儿用其它的办法来解决如:用纸张画出龙头来,然后贴在积塑上等等。也有一部分幼儿拼插好龙舟后自己坐在龙舟上划龙舟玩的很开心。
活动 四 艾草和菖蒲
目标:
观察艾草和菖蒲的外形,了解它们在端午节期间的特殊用途。 幼儿表现:
班上有四个幼儿特地让家长去市场购买艾草和菖蒲,我把它挂在教室内外。孩子们感到很新鲜,他们以前看到过,但是却叫不出名,更不知道它的实际含义是什么,所以都纷纷问我。我向他们解释和介绍了艾草和菖蒲的名称和端午节用来辟邪的用意。对于辟邪孩子们都不太懂,但他们知道这肯定是一种挺厉害的东西,就象一把剑一样。关于名称,有一个幼儿问我:哪一样是艾草?哪一样是菖蒲?我当时一下子蒙住了,的确课前我没仔细去查过资料,于是我就请小朋友帮忙去问问爷爷奶奶或爸爸妈妈。小朋友们乐意地接受了任务,下午当大人来接孩子时,他们都急着询问,但当时家长们也都被问住了。
1、实物:扎好的艾叶与菖蒲,彩色丝线,香袋,咸蛋,粽子。
2、图片:赛龙舟,粽子,悬挂艾叶与菖蒲,彩色丝线,挂香囊,咸蛋,涂雄黄,字卡
播放背景音乐,师生律动出场――乘火车(进站)
一、开始部分
1、打招呼
2、手指游戏――《手指歌》
二、基础部分
1、谈话导入,展示粽子,引出故事
(1)小朋友看这是什么呢?(粽子),你们吃过粽子吗?吃过哪些味道的粽子?
(2)你们知不知道人们在什么节日里都要包粽子、吃粽子吗?(幼儿讨论后,教师揭示答案:五月五,端午节)
2、欣赏故事(要求幼儿安静倾听,理解故事内容)
3、根据故事内容提问,加深幼儿对故事的理解
(1)农历五月五是什么节?
(2)你们知道端午节都有哪些习俗?
(3)为什么这个节日要吃粽子?
根据幼儿回答出示图片:赛龙舟、吃粽子、插艾叶等。
4、拓展延伸
(1)了解屈原的故事;(通过故事激发幼儿爱国情感)
师:哪一组来说说,你们看到的是端午节中的哪个习俗?幼儿边说边观看图片,说出来给幼儿展示相应的实物。
教师小结:从端午节开始天气会越来越热,蚊子、虫子也越来越多,疾病容易流行。古时还没有发明灭蚊剂,但古代中国人非常聪明,爱动脑筋,利用艾草、菖蒲的特殊气味将它们挂在门框上,用以驱除蚊虫。五索象征五条龙,民间传说能降服鬼怪。
向幼儿介绍吃粽子、赛龙舟、挂香袋的含义:在屈原投江的日子里,人们把米装在竹筒里投入江中给他吃,后来人们怕蛟龙吃米,就用粽叶把米包起来,缠上蛟龙最怕的五彩线。还有一种传说:古代有位忧国忧民的诗人叫屈原,他不幸投江而死,人们为了纪念他,就设立了"端午节"。"吃粽子"本义是把粽子投进江河,让鱼蛟虾蟹吃饱了而不去伤害屈原的遗体;"赛龙舟"相传是为了捞救屈原;香包用红、黄、蓝、白、黑五彩丝线制作,里面装有芳香的药物,寓意是祛毒长命。
三、学习儿歌
1、欣赏儿歌
2、跟读儿歌
3、朗读儿歌(集体读、小组读、个别读)
4、认读字宝宝"龙舟、艾叶、粽子"
四、游戏部分
萝卜蹲教师出示图片,幼儿根据自己手上的字宝宝做出蹲下的动作。
五、活动结束
师:那就让我们用最热闹的方式来庆祝吧!
端午节端午节是我国较为古老的传统节日。每逢阴历五月初五这天,人们都要在江、河湖海上举行赛龙舟,还要吃粽子、戴香袋、踏青采艾蒿等,这些活动已成为千古不变的习俗,从古至今一直在沿续着。在我们中华民族历史的长河中,有许多民族传统文化的积淀,那如何结合我们的课程,激发幼儿的爱国主义情感,是我们设计这个活动的目的。
在这里我们利用端午节作为一个契机,引导幼儿学习和了解我们的民族传统文化,我们利用《童玩美劳diy课程》中具体的内容,同时结合幼儿园各年龄段幼儿的实际情况,设计出关于端午节的亲子活动,希望在幼儿与家长的亲子操作和游戏活动中,共同感受中国的传统文化及民风民俗。
好玩的端午节
1、为了幼儿能体验中国民间节日特有的韵味,初步了解节日的习俗、了解端午节的风俗民情,感受中国的传统民俗活动。
2、增进亲子联系与沟通,丰富幼儿家长与幼儿的节庆生活。
3、配合幼儿园进行《童玩美diy课程》宣传。
全园幼儿、家长
幼儿园户外场地
3小时
若说到端午节的来历,人们首先就会想到爱国诗人屈原。相传战国时,楚襄王宠信奸佞,屈原仗义直言遭革职放逐。秦国趁机进攻楚国,楚地千里疆域毁于一旦。眼见国破家亡,百姓流离失所,屈原是有心报国而无力回天,愤然之下,屈原抱巨石投汩罗江而去。
当地百姓闻听屈原投江,纷纷前来救助,他们顺流而下,一直追到洞庭湖,也未寻见屈原的尸体,湖面上舟船往来穿梭百舸争游的场景蔚为壮观。这一日正是阴历五月初五,后来,每逢这一天,人们就在江河上赛龙舟,意在怀念屈原。人们还把粽子投入水里,只为了喂饱鱼龙虾蟹,保全屈原的尸身不被吞食。
端午节是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它有着独特的风俗,如:吃粽子、赛龙舟、挂香袋、系长命缕等庆祝活动。这些活动都适合大班的幼儿来开展,既能锻炼和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又能增进幼儿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兴趣。同时,端午节又有着一个有名的来历,让幼儿了解"屈原"的故事,能激发他们初步的民族自豪感。为此,我开展相关的主题教学活动。
1、安静地倾听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2、知道农历五月五是我们的传统节日――端午节;
1、实物:扎好的艾叶与菖蒲,彩色丝线,香袋,咸蛋,粽子
2、图片:赛龙舟,粽子,悬挂艾叶与菖蒲,彩色丝线,挂香囊,咸蛋,涂雄黄,字卡过程:
导入:播放背景音乐,师生律动出场――乘火车(进站)
一、开始部分
1、打招呼
2、手指游戏――《手指歌》
二、基础部分
1、谈话导入,展示粽子,引出故事
(2)你们知不知道人们在什么节日里都要包粽子、吃粽子吗?(幼儿讨论后,教师揭示答案:五月五,端午节)
2、欣赏故事(要求幼儿安静倾听,理解故事内容)
3、根据故事内容提问,加深幼儿对故事的理解
(1)农历五月五是什么节?
(2)你们知道端午节都有哪些习俗?
(3)为什么这个节日要吃粽子?
根据幼儿回答出示图片:赛龙舟、吃粽子、插艾叶等。
4、拓展延伸
(1)了解屈原的故事;(通过故事激发幼儿爱国情感)
(2)出示插艾草、香袋、咸蛋、涂雄黄、系彩色丝线的图片,了解其用途。(幼儿讨论)师:除了这两个习俗,你们还知道别的端午节习俗吗?还有许多习俗就躲在旁边的小篮子里,你们去找一找,看一看,说一说,你们认识这些习俗吗?(幼儿自由分组进行讨论)
师:哪一组来说说,你们看到的是端午节中的哪个习俗?幼儿边说边观看图片,说出来给幼儿展示相应的实物。(虚实结合,加深印象)
教师小结:从端午节开始天气会越来越热,蚊子、虫子也越来越多,疾病容易流行。古时还没有发明灭蚊剂,但古代中国人非常聪明,爱动脑筋,利用艾草、菖蒲的特殊气味将它们挂在门框上,用以驱除蚊虫。五索象征五条龙,民间传说能降服鬼怪。
向幼儿介绍吃粽子、赛龙舟、挂香袋的含义:在屈原投江的日子里,人们把米装在竹筒里投入江中给他吃,后来人们怕蛟龙吃米,就用粽叶把米包起来,缠上蛟龙最怕的五彩线。还有一种传说:古代有位忧国忧民的诗人叫屈原,他不幸投江而死,人们为了纪念他,就设立了"端午节"。"吃粽子"本义是把粽子投进江河,让鱼蛟虾蟹吃饱了而不去伤害屈原的遗体;"赛龙舟"相传是为了捞救屈原;香包用红、黄、蓝、白、黑五彩丝线制作,里面装有芳香的药物,寓意是祛毒长命。
三、学习儿歌
1、欣赏儿歌
2、跟读儿歌
3、朗读儿歌(集体读、小组读、个别读)
4、认读字宝宝"龙舟、艾叶、粽子"
四、游戏部分――萝卜蹲教师出示图片,幼儿根据自己手上的字宝宝做出蹲下的动作
五、活动结束(播放背景音乐,游戏退场)
师:那就让我们用最热闹的方式来庆祝吧!
带领幼儿玩赛龙舟游戏走出活动室(通过游戏增进对端午节习俗的认识)
操作目标:
1、体验游戏活动的乐趣。
2、能自己练习套圈,并按玩具的大小选择圈。
操作材料:
卷筒纸芯、各种卡纸、油画棒、绉纸、铅丝等。
操作层次:
第一层次:幼儿自由观察材料,并认识动物套子。
第二层次:幼儿随意地进行套圈,感受游戏的乐趣。
第三层次:站在指定的线外进行套圈,并体验成功感。
操作说明:
1、幼儿按兴趣自由进行套圈。
2、比赛:看谁套得多。
指导建议:
鼓励幼儿与教师一起参与制作套圈。
屈原是我国古代的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他非常爱自己的国家——楚国。他爱护百姓,帮助楚王治理国家,使楚国变得很强大,楚王很信任他。王后和奸臣们看见楚王这么信任屈原,心里很不高兴,经常凑在一起商量害屈原。他们拼命在楚王面前说屈原的坏话,动员楚王相信最强大的敌国——秦国的话,放弃跟其他小国家做朋友。屈原坚决反对楚王相信敌人的话,一再劝说楚王不要与周围的国家绝交。楚王非常生气,撤掉了屈原的官职,将他流放到很远的地方,坚持与周围的国家断绝了朋友关系。秦国见楚王中了计,就派了很多兵去攻打楚国。楚国被打败了,楚王也被秦国捉去,最后死在了秦国。
屈原虽然被免除了官职,但他非常关心自己的国家,他担心楚国的命运,常常整夜睡不着。在听到楚国被打败、楚王死在秦国的消息后,他非常伤心。他昏昏沉沉地走了几天,来到了汨罗江边,用力向江心一跳,很快沉了下去。屈原死的这天,是农历五月初五。老百姓们听说后,争着划船,到处去捞屈原,赛船的风俗就这样形成了。为了纪念屈原,人们还用竹叶和糯米包成粽子投入江中,让鱼吃饱了不伤害屈原。
端午节有着一个有名的来历,让幼儿了解"屈原"的故事,能激发他们初步的民族自豪感。为此,我开展相关的主题教学活动。
1、安静地倾听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2、知道农历五月五是我们的传统节日——端午节;
1、实物:扎好的艾叶与菖蒲,彩色丝线,香袋,咸蛋,粽子。
2、图片:赛龙舟,粽子,悬挂艾叶与菖蒲,彩色丝线,挂香囊,咸蛋,涂雄黄,字卡过程:
播放背景音乐,师生律动出场——乘火车(进站)。
一、开始部分。
1、打招呼。
2、手指游戏—《手指歌》。
二、基础部分。
1、谈话导入,展示粽子,引出故事。
(2)你们知不知道人们在什么节日里都要包粽子、吃粽子吗?(幼儿讨论后,教师揭示答案:五月五,端午节)。
2、欣赏故事(要求幼儿安静倾听,理解故事内容)。
3、根据故事内容提问,加深幼儿对故事的理解。
(1)农历五月五是什么节?
(2)你们知道端午节都有哪些习俗?
(3)为什么这个节日要吃粽子?
根据幼儿回答出示图片:赛龙舟、吃粽子、插艾叶等。
4、拓展延伸。
(1)了解屈原的故事;(通过故事激发幼儿爱国情感)。
(2)出示插艾草、香袋、咸蛋、涂雄黄、系彩色丝线的图片,了解其用途。(幼儿讨论)师:除了这两个习俗,你们还知道别的端午节习俗吗?还有许多习俗就躲在旁边的小篮子里,你们去找一找,看一看,说一说,你们认识这些习俗吗?(幼儿自由分组进行讨论)。
师:哪一组来说说,你们看到的是端午节中的哪个习俗?幼儿边说边观看图片,说出来给幼儿展示相应的实物。(虚实结合,加深印象)。
教师小结:从端午节开始天气会越来越热,蚊子、虫子也越来越多,疾病容易流行。古时还没有发明灭蚊剂,但古代中国人非常聪明,爱动脑筋,利用艾草、菖蒲的特殊气味将它们挂在门框上,用以驱除蚊虫。五索象征五条龙,民间传说能降服鬼怪。
向幼儿介绍吃粽子、赛龙舟、挂香袋的含义:在屈原投江的日子里,人们把米装在竹筒里投入江中给他吃,后来人们怕蛟龙吃米,就用粽叶把米包起来,缠上蛟龙最怕的五彩线。还有一种传说:古代有位忧国忧民的诗人叫屈原,他不幸投江而死,人们为了纪念他,就设立了"端午节"。"吃粽子"本义是把粽子投进江河,让鱼蛟虾蟹吃饱了而不去伤害屈原的遗体;"赛龙舟"相传是为了捞救屈原;香包用红、黄、蓝、白、黑五彩丝线制作,里面装有芳香的药物,寓意是祛毒长命。
三、学习儿歌。
1、欣赏儿歌。
2、跟读儿歌。
3、朗读儿歌(集体读、小组读、个别读)。
4、认读字宝宝"龙舟、艾叶、粽子"。
四、游戏部分—萝卜蹲教师出示图片,幼儿根据自己手上的字宝宝做出蹲下的动作。
五、活动结束(播放背景音乐,游戏退场)。
师:那就让我们用最热闹的方式来庆祝吧!
带领幼儿玩赛龙舟游戏走出活动室(通过游戏增进对端午节习俗的认识)。
端午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设计并组织有关端午节的主题教育活动,是为了让幼儿更好地了解端午节,感受端午节丰富的文化内涵,激发初步的爱国主义情感,丰富以下主要经验:
1、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端午节也是一家人团聚的日子。
2、端午节有吃五黄、挂五端以驱毒避虫的习俗。“五黄”指黄豆做的粽子、咸鸭蛋黄、雄黄酒、黄鱼和黄瓜;“五端”指菖蒲、艾草、石榴花、蒜头和龙船花。
3、端午节有赛龙舟的习俗。
4、端午节有特别的食品粽子,它是多种形状、多种口味的。
5、端午节有许多传说、故事、儿歌,如:有关屈原的传说等。
1、知道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初步了解其来历及风俗习惯,如:吃粽子、挂艾草等;
2、知道屈原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激发爱国情感;
3、喜欢和大家一起共度端午节,积极参与端午节活动,体验节日的快乐。
1、屈原的故事语言。
2、童谣《拍手歌》语言、
3、观看赛龙舟社会。
4、美丽的龙舟艺术。
5、龙舟竞赛健康。
6、我爱吃粽子科学。
1、班级中陈列幼儿收集的与端午节有关的物品,悬挂艾草、粽子、鸭蛋、香包等;
2、各班以端午节为主题更换主题墙饰,展示幼儿参与端午节活动的全过程及在活动过程中的发现、收获与体验。中、大班可以以“我的调查”、“我的发现”等为标题展示幼儿端午节活动进展情况,如:有关端午的问题以及对端午的传说与习俗方面的调查资料等。
3、区域中提供与主题相关的操作材料,如:
1、图书角:提供有关端午节的图书、图片,供幼儿欣赏、阅读;
2、体育角:提供“赛龙舟”游戏所需的竹竿、彩条、纸棍、小旗等,供幼儿游戏;
3、动手区:中、大班提供纸、线等材料供幼儿尝试包粽子、缝香包、编鸭蛋网,小班提供油泥让幼儿尝试自制绿豆糕、鸭蛋。
4、家长园地:介绍主题活动中须请家长配合的内容、主题活动进展情况等。
1、请家长协助幼儿进行相关资料的调查及收集,丰富幼儿的相关经验;
2、可以请家长来园参加活动,和老师、幼儿共同感受节日做做、玩玩、尝尝的快乐。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又要到了,在这个传统的节日里,最高兴的莫过于天真活泼的孩子们了。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随之而来,例如:端午节是怎么来的?我们为什么要过端午节?当地有哪些风俗习惯……针对孩子们强烈的好奇心,我们设计了"端午粽飘香"活动。
1、知道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能积极参与节日庆祝活动。
2、了解端午节的传说及人们在节日中的习俗。
3、愿意与同伴交流分享,感受过端午节的喜悦情感。
1、区域里展示各种亲子制作的鸭蛋,乐意与同伴交流欣赏;投放关于端午节来历、风俗的书籍、图片、幼儿自主阅读交流。
2、物质:ppt"端午节"、粽子、艾草、蒜头、鸭蛋网等。
1、谈话导入。
提问:"你们吃过粽子吗?吃过哪些味道的粽子?"
"你喜欢吃哪种粽子?"
"为什么在这段时间里人们都要包粽子、吃粽子?"
(幼儿讨论后,教师可以向幼儿介绍端午节的传说)
2、说说端午节的古老故事。
(1)教师讲述端午节的来历。
(2)了解端午节的习俗。提问:你们知道端午节还有哪些习俗?
(门前挂艾草和蒜头、赛龙船、胸前挂鸭蛋网……)。
(3)拓展谈话范围:为什么在端午节时家家户户门前挂艾草和蒜头?(幼儿讨论)
3、教师小结:
从端午节开始天气会越来越热,蚊子、虫子也越来越多,疾病容易流行。古时还没有发明灭蚊剂,但古代中国人非常聪明,爱动脑筋,利用艾草、蒜头的特殊气味将它们挂在门框上,用以驱除蚊虫。
4、幼儿品尝粽子,体验端午节的快乐
(1)幼儿互相介绍自己带来的粽子:形状、口味
(2)幼儿分享粽子
在区角投放彩色丝线和鸭蛋
1、体验民俗文化,了解端午节的由来。
2、喜欢劳动,乐于参加家务。
3、初步了解包粽子的方法。
二、活动准备。
视频端午节、如何包粽子、粽叶、细线、已经弄好的粽子馅、安全剪刀、盆子。
三、活动过程。
1、观看视频,了解端午节由来以及为什么端午节要吃粽子老师:看了动画片,小朋友们知道为什么端午节会吃粽子了吧?小朋友们回家后可以讲给爸爸妈妈听听看。下面我们再看一个视频,看看粽子怎么包,完了小朋友们可要帮助老师喔。放视频、老师:小朋友们,看看那你们前面都有那些材料,现在我们就要用这些材料包出又香又甜的粽子。大家一起来。老师先给大家示范一下。
2、结束部分老师总结:哇,小朋友们真是能干,包的粽子让老师忍不住要流口水啦。这下老师不用担心没法招呼客人了。谢谢小朋友们。希望大家能度过一个愉快的端午节。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粽子香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
3、活动延伸告诉小朋友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包粽子吃,并给爸爸妈妈讲述端午节的由来,度过一个充实而有意义的端午节。
4、活动反思在设计活动的的时候想到刚刚过去的端午节,觉得是一个很好的教育契机,由于自己本身也没有包过粽子,不知道包粽子是难是易。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传统的端午节。这一天,中国家家吃粽子,很多地方还戴香包、插艾蒿、赛龙舟。通过此活动,让幼儿了解端午节的由来以及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节目,从而使幼儿对各地方的风俗习惯有一定的认识,以此增强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主持人:明天是农历五月初五你们知道是什么节日嘛?(端午节)
小 结:在这一天里,中国家家吃粽子,很多地方还戴香包、插艾蒿、赛龙舟。
主持人:端午节是怎么来的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个短片。
1、端午节由来的短片。
2、人们裹粽子的短片。
3、人们赛龙舟的短片。
4、学念儿歌《五月五》。
大班亲子活动:快乐的端午节
活动设计意图: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为了体验中国民间节日特有的韵味,初步了解节日的习俗、了解端午节的风俗民情,感受中国的社会文化,我们商讨设计了本次活动。
活动目标:
1、来了解端午节的名称、来历和有关习俗,知道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
2、尝试包粽子,知道端午节吃粽子的风俗,体验中国民间节日特有的韵味,感受中国的社会文化。
活动准备:
包粽子的材料及工具:如粽叶、大米、红豆沙、蛋黄、线、剪刀等
1、幼儿相互交流,初步了解端午节。 “今天是什么节日?”幼儿和同伴交流。
请个别幼儿表述,重点引导幼儿表述端午节的时间。 师生共同小结:端午节是中国农历的五月初五。
2、引导幼儿了解端午节的来历、风俗习惯。
“在端午节这天,人们都有哪些活动,为什么进行这样的活动?”幼儿分组交流。 请每组选1名幼儿在集体面前发言。
教师小结:端午节人们会进行许多活动,如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佩香囊等。
3、幼儿交流吃粽子的经验。
“你们吃过或者见过哪些粽子?”幼儿和同伴交流。
教师和幼儿共同小结:粽子有各种各样的口味,里面有不同的馅。
4、幼儿和父母志愿者共同包粽子。
“小朋友们包过粽子吗?包粽子需要哪些材料?今天我们请来了会包粽子的父母,我们一起学习粽子吧!”
1、会说“端午节”的名称,知道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
2、乐于参加包粽子、制香包等活动,体验节日的快乐。
端午节是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它有着独特的风俗,如:吃粽子、赛龙舟、挂香袋、系长命缕等庆祝活动。这些活动都适合中班的幼儿来开展,既能锻炼和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又能增进幼儿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兴趣。同时,端午节又有着一个有名的来历,让幼儿了解“屈原”的故事,能激发他们初步的民族自豪感。为此,我结合一年一度的端午佳节,开展相关的主题教学活动。
1、知道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乐于了解端午节的一些风俗和来历,乐于参与一些节日准备和庆祝活动。
2、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感兴趣,产生初步的民族自豪感。
1、 科学区:投放艾草和菖蒲。陈列不同造型的香袋。
2、 美工区:放置制作长命缕和纸粽子的材料。
3、 阅读区:张贴有关端午节的字条,让幼儿认读。
4、 表演区:提供扎头的布条和纸棒,供幼儿表演赛龙舟。
1、 和孩子一起收集有关端午节风俗的图片、资料,向孩子讲述端午节的风俗。
2、 带孩子购买艾草和菖蒲、粽子、香袋、咸鸭蛋等过节物品。
3、 和孩子一起观看有关节日庆祝活动的报道。
4、 参加班级的包粽子活动。
目标:
1、 知道端午节的日期,了解端午节的一些风俗和来历。
2、 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产生初步的兴趣,对屈原产生崇敬之情。
幼儿表现:
当我在给孩子讲《屈原》的故事时,他们都听得非常的认真,睁着大眼睛满脸一副敬佩的样子。当听到屈原投江的情景时,都不约而同地发出“啊”的惊叹声和遗憾声。有的孩子还争着要把自己从家长处听到的关于端午节的来历和风俗说出来。
目标:
观察艾草和菖蒲的外形,了解它们在端午节期间的特殊用途。
幼儿表现:
班上有四个幼儿特地让家长去市场购买艾草和菖蒲,我把它挂在教室内外。孩子们感到很新鲜,他们以前看到过,但是却叫不出名,更不知道它的实际含义是什么,所以都纷纷问我。我向他们解释和介绍了艾草和菖蒲的名称和端午节用来辟邪的用意。对于辟邪孩子们都不太懂,但他们知道这肯定是一种挺厉害的东西,就象一把剑一样。关于名称,有一个幼儿问我:哪一样是艾草?哪一样是菖蒲?我当时一下子蒙住了,的确课前我没仔细去查过资料,于是我就请小朋友帮忙去问问爷爷奶奶或爸爸妈妈。小朋友们乐意地接受了任务,下午当大人来接孩子时,他们都急着询问,但当时家长们也都被问住了。
目标:
1、 感受粽子香袋的美。
2、 在探索中学习叠制锥体技能。
3、 养成做事细心的习惯。
幼儿表现:
幼:“瞧!我包的粽子大吧。”
幼:“我包的粽子可结实了。”
幼:“我们的粽子五颜六色的真漂亮,啊呜!咬一口。”
……
幼:“哇!老师把我们纸做的粽子串起来了,好漂亮啊!”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端午节。过端午节是我国两千多年来的习惯,为了让幼儿更好地了解端午节,感受端午节丰富的文化内涵,激发初步的爱国主义情感,丰富生活经验,今年端午节纳日松幼儿园开展了“快乐端午粽飘香”亲子活动,让小朋友们在浓浓的亲子氛围中进一步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习俗,用心去体验我国的传统节日中蕴涵的意义。具体如下:
活动时间:
20xx年6月19日。
活动主题:
快乐端午粽飘香。
活动目标:
1、知道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端午节也是一家人团聚的日子。
2、了解端午节有关的习俗,还有许多传说、故事、儿歌。
3、端午节有特别的食品――粽子,它是多种形状、多种口味的。
4、乐于参加包粽子、制香包、做龙舟等活动,体验节日的快乐。
活动安排:
1、传统节日主题教育。
通过视频、图片等形式,使幼儿了解有关端午节的来历、传说、习俗等,感受传统节日的文化氛围。
2、动手操作活动。
通过绘画、手工(粽子、香包、彩线)等活动,体会传统节日的丰富生动,感受自己动手操作的乐趣。
通过亲子分享粽子的活动,送上节日祝福,表达亲子情深,进而培养爱(爱父母、爱祖国)的情感。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古称“重五”,与九月九日称“重九”之意相同,又称“端五”、“端阳”。此外,端午节还有许多别称,如:午日节、五月节、浴兰节、女儿节、诗人节、艾节、夏节、龙日等。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甚多,如: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纪念曹娥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吴月民族图腾祭说等。其中,最为人们所知晓的一段传说,是为了纪念2000多年前投江而死的我国伟大诗人屈原。
端午节,民间有赛龙舟、吃粽子、吃五黄(雄黄酒、黄鱼、黄瓜、黄鳝、黄豆芽)、挂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头、龙船花)、佩香囊等习俗。在民俗文化领域,人们常把赛龙舟和吃粽子等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二起。古时,五月五日又称为“恶月恶日”,吃五黄饮雄黄、挂五端于门庭、采杂药做香囊等风俗可能出自上古,其目的在于驱邪避魔、驱毒避虫。现在,除了有迷信色彩的习俗渐已消失外,其余的习俗已流传邻近诸国,如:赛龙舟等,突破了时间、地域界线,成为了国际性的体育赛事。
1、喜欢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的风俗民情。
2、学习2/4拍歌曲的演唱。
3、能够用好听的声音进行演唱,并用乐器为音乐伴奏。
经验准备:幼儿具备基本的歌唱能力。
乐器准备:锣、镲、花地鼓、原木色砂球
材料准备:双胶纸
活动导入
师:小朋友,欢迎来到好好玩音乐王国。我们今天又要来和音乐一起玩游戏了。我们先来做一个歌唱游戏。(教师带领幼儿进行发声练习,具体发声方式下附。)
师:那大家知道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吗?
活动开展
1、播放音乐,初步感知歌曲内容。
师:小朋友们知道端午节是哪一天吗?现在我们一起来听音乐,听完了请大家告诉我。(教师播放课件――音乐感知:音乐《端午节》。教师可边放音乐边做动作或拍手。)
师:小朋友们知道端午节是哪一天了吗?(请幼儿说一说。)是每年的五月五。歌里的人们在端午节那天做了什么?(请幼儿说一说并由老师总结。)
2、音乐游戏,进行歌词念白和学唱。
师:下面我要请大家来玩划龙舟的游戏。我把大家分成四个龙舟队,我们随着音乐一起来边念边划,看哪支龙舟队最棒好不好?(教师将幼儿分成人数相等的四组,排成纵队,带领幼儿进行歌词念白。在每小节歌词的最后一拍,请每队幼儿整体双手向左下划动,同时迈脚向前。)
师:现在我们难度加大了。看哪队唱得又好,划得又好。(教师带领幼儿边玩游戏,边学唱歌曲。)
3、乐器演奏。
师:小朋友们觉得过端午节的时候,我们用哪种乐器来助兴才最威武最有气势呢?(请幼儿说一说,然后将幼儿分为四组,带领幼儿进行乐器演奏。锣:演奏节奏型x―――;镲:演奏节奏型x―x―;花地鼓:演奏节奏型xxxxx;原木色砂球:演奏稳定拍xxxxxxxx。具体可参考课件――音乐探索――乐器演奏。)
师:你们知道粽子都有哪些口味和形状的吗?我们也来做粽子吧!(请幼儿打开音乐册p16,先说一说,然后拿出材料来折粽子。具体可参考课件――延伸游戏:做粽子。)
师:今天大家划龙舟都累啦,我们休息一下吧!请大家排着队把乐器宝宝送回家吧!
亲动手留记忆,了解端午佳节习俗,通过制作手工的方式既能锻炼孩子动手能力,又能让孩子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2、通过蜡笔拓印,了解物品质地的不同。
材料提供。
1、树叶、砂纸、薄画纸。
2、展示版(上有各种拓印的材料)。
操作层次。
第一层次:学习辨认各种质地的物件,能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拓印;
第二层次:选定展示版上的一种材料,从袋中摸出相同质地的物件进行拓印,然后将拓印的作品进行展示。
操作说明。
介绍拓印的方法:将一张纸垫在有纹理的物件上(如树中剥去蜡笔外面的纸用蜡笔在纸上横涂,拓印出图案。)。
指导建议。
1、帮助能力弱的幼儿将材料固定在桌上,便于幼儿完成拓印,获得成就感;
2、指导幼儿在用蜡笔横涂时要横涂在拓印材料上横涂的面积要大一些;
3、活动中还可以让幼儿将拓片贴在一张大纸上,做成个人或小组的拼图。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端午节。过端午节是我国两千多年来的习惯,为了让幼儿更好地了解端午节,感受端午节丰富的文化内涵,激发初步的爱国主义情感,丰富生活经验,今年端午节纳日松幼儿园开展了“快乐端午粽飘香”亲子活动,让小朋友们在浓浓的亲子氛围中进一步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习俗,用心去体验我国的传统节日中蕴涵的意义。具体如下:
6月19日
快乐端午粽飘香
1、知道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端午节也 是一家人团聚的日子。
2、了解端午节有关的习俗,还有许多传说、 故事、儿歌。
3、端午节有特别的食品――粽子,它是多 种形状、多种口味的。
4、乐于参加包粽子、制香包、做龙舟等活动,体验节日的快乐
1、传统节日主题教育活动。
通过视频、图片等形式,使幼儿了解有 关端午节的来历、传说、习俗等,感受 传统节日的文化氛围。
2、动手操作活动。
通过绘画、手工(粽子、香包、彩线) 等活动,体会传统节日的丰富生动,感 受自己动手操作的乐趣。
3、快乐端午粽分享活动。
通过亲子分享粽子的活动,送上节日祝 福,表达亲子情深,进而培养爱(爱父 母、爱祖国)的情感。
附:
端午节习俗
(1) 悬钟馗像:钟馗捉鬼,是端午节习俗。每家人将钟馗像悬挂在门上,可以镇宅驱邪,保佑一家平安。
(2) 挂艾叶菖蒲:艾草和菖蒲中都含有一种叫芳香油的东西,可以用来杀虫防病虫害,它的香气可以起到净化环境、驱虫祛瘟的作用。
(3) 赛龙舟:屈原投湖自杀的时候呢,有许多人划船去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可是却没有能够把屈原就上来,后来每年五月五日就用划龙舟来纪念这件事。
(4) 吃粽子:屈原死了之后,人们怕河里的鱼虾把他的尸体吃掉,就将糯米包在粽叶中,投到河里喂鱼。
(5) 饮雄黄酒:雄黄是一种矿物质,在端午节这天,人们把它放在米酒中制成雄黄酒,但是小朋友不能喝酒,就用手指沾雄黄酒在额头上写一个“王”字。
(6) 佩香包:端午节的时候小朋友们都要戴上香包,香包里面放了很多想香料,闻起来香香的,香包有各种各样的形状和颜色,可以挂在脖子上,也可以带在手腕上,好看极了!
(7) 五彩绳:在端午节人们编各种彩色的带子挂在手上,很好看又有吉祥的意思。
(8) 竖鸡蛋、画彩蛋:人们说:“在端午节的时候,能将鸡蛋竖起来的人,这一年都会有好运气。
屈原的故事
在古时候有一个楚国人讲屈原,他呀很能干,也很热爱自己的国家,帮助楚王治理国家,楚王很信任他,可是有一些坏人不喜欢他,总是到楚王面前说他的坏话,渐渐的楚王就不相信他了,让屈原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不准他回来,但屈原还是非常担心自己的国家,每天睡不好觉,当屈原听到楚国与秦国打仗后没有了,便非常伤心,农历五月初五这天,他来到汨罗江边,跳了下去。人们听说了后就划着船去救他,还用竹叶和糯米包成粽子投入江中,让鱼吃饱了不要伤害屈原,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屈原,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叫做端午节,划船救屈原的活动变成了赛龙舟,竹筒子盛米改成用柴叶包粽子。
相关手工制作图解 龙舟
拼布粽子
纸粽
活动目标:
1、知道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端午节也是一家人团聚的日子。
2、了解端午节有关的习俗,还有许多传说、故事、儿歌。
3、端午节有特别的食品——粽子,它是多种形状、多种口味的。
4、乐于参加包粽子、制香包、做龙舟等活动,体验节日的快乐。
活动安排:
1、传统节日主题教育。通过视频、图片等形式,使幼儿了解有关端午节的来历、传说、习俗等,感受传统节日的文化氛围。
2、动手操作活动。
通过绘画、手工(粽子、香包、彩线)等活动,体会传统节日的丰富生动,感受自己动手操作的乐趣。
通过亲子分享粽子的活动,送上节日祝福,表达亲子情深,进而培养爱(爱父母、爱祖国)的情感。
(1)悬钟馗像:钟馗捉鬼,是端午节习俗。每家人将钟馗像悬挂在门上,可以镇宅驱邪,保佑一家平安。
(2)挂艾叶菖蒲:艾草和菖蒲中都含有一种叫芳香油的东西,可以用来杀虫防病虫害,它的香气可以起到净化环境、驱虫祛瘟的作用。
(3)赛龙舟:屈原投湖自杀的时候呢,有许多人划船去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可是却没有能够把屈原就上来,后来每年五月五日就用划龙舟来纪念这件事。
(4)吃粽子:屈原死了之后,人们怕河里的鱼虾把他的尸体吃掉,就将糯米包在粽叶中,投到河里喂鱼。
(5)饮雄黄酒:雄黄是一种矿物质,在端午节这天,人们把它放在米酒中制成雄黄酒,但是小朋友不能喝酒,就用手指沾雄黄酒在额头上写一个“王”字。
(6)佩香包:端午节的时候小朋友们都要戴上香包,香包里面放了很多想香料,闻起来香香的,香包有各种各样的形状和颜色,可以挂在脖子上,也可以带在手腕上,好看极了!
(7)五彩绳:在端午节人们编各种彩色的带子挂在手上,很好看又有吉祥的意思。
(8)竖鸡蛋、画彩蛋:人们说:“在端午节的时候,能将鸡蛋竖起来的人,这一年都会有好运气。
一、活动背景:
端午节是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它有着独特的风俗,如:吃粽子、赛龙舟、挂香袋等庆祝活动。端午节又有着一个有名的来历,让幼儿了解“屈原”的故事,能激发他们初步的民族自豪感。为此,我结合一年一度的端午佳节,开展相关的主题教学活动。
二、活动目标:
1、知道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乐于了解端午节的一些风俗和来历,乐于参与一些节日准备和庆祝活动。
2、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感兴趣,产生初步的民族自豪感。
三、活动内容:
活动一:话说端午节
重点领域:(语言领域、社会性领域)
活动要求:了解端午节的传说及人们在节日中的习俗。培养幼儿 的言语表达力。
活动准备:粽子、艾草、柳枝、荷包、花线等。
活动过程:
子?(幼儿讨论后,教师可以向幼儿介绍端午节的传说)
2、说说端午节的古老故事。
提问:你们知道端午节还有哪些习俗?(门前挂艾草和柳枝、赛龙船、胸前挂荷包、胳膊上带花线)。
教师出示艾草、柳枝,了解它们的特征,讨论它们可能有的用途。 拓展谈话范围:为什么在端午节时家家户户门前挂艾草和柳枝?(幼儿讨论)
教师小结:从端午节开始天气会越来越热,蚊子、虫子也越来越多,疾病容易流行。古时还没有发明灭蚊剂,但古代中国人非常聪明,爱动脑筋,利用艾草、柳枝的特殊气味将它们挂在门框上,用以驱除蚊虫。
出示荷包,讨论荷包的用处及来历,并欣赏荷包的造型、结构美。
活动延伸:请幼儿将自己的荷包带到园,分组谈论自己的荷包的形状、来源,欣赏其结构美。
活动二:绘画“端午节”
活动要求:
根据幼儿自己已有的经验,想象并表现端午节的快乐。发展幼儿的想象能力和绘画能力。
活动准备:
丰富有关端午节的民间习俗。
活动过程:
回忆端午节。
提问:端午节你过得快乐吗?你觉得端午节中最有趣的、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事?(幼儿讨论并讲述)鼓励幼儿大胆想象、精心构思。
提出要求:把你在端午节中最快乐的一件事画出来,注意选择合适的底色表现节日的欢乐氛围。
幼儿操作,教师巡回观察指导。鼓励幼儿将端午节时印象最深或最快乐的事画下来。作品评析及展览。
引导幼儿相互评价作品,交流过节的感受。
四、活动延伸:
1、和孩子一起收集有关端午节风俗的图片、资料,向孩子讲述端午节的风俗。
2、带孩子购买艾草、粽子、香袋、等过节物品。
3、和孩子一起观看有关节日庆祝活动的报道。
4、参加家庭的包粽子活动。
注:各班根据幼儿园的安排,结合本班实际制定计划开展活动。
xx幼儿园
20xx年x月x日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miekuo.com/fanwendaquan/qitafanwen/2977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