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其他范文

微生物与免疫学读后感(优秀12篇)

微生物与免疫学读后感(优秀12篇)



读后感是对自己阅读的反思和总结,有助于深化理解和提升阅读体验。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经典的读后感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灵感和思考。

微生物免疫学个人简历

微生物免疫学个人简历模板下载,微生物免疫学专业的`学生要怎样写好一份个人求职简历呢?对于专业性的职位毕业生主要突出什么技能与优势?以下是由文书帮小编提供实习生英文个人简历模板下载word阅读。

 

 

个人简历模板下载

教育心理学个人简历模板下载

保养与维护工作个人简历模板下载

商务英语翻译个人简历模板下载

实习生英文个人简历模板下载word

景观设计个人简历模板下载

简历模板免费下载word格式_个人简历

药品专业个人简历封面下载

应届大学生英文简历表格下载

行政助理实习生简历模板下载

金融学本科生个人简历模板下载

医学微生物免疫学心得体会

近年来,微生物免疫学在医学领域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作为一门研究人体与微生物相互作用及免疫机制的学科,医学微生物免疫学既深化了对疾病发生机制的理解,又拓展了疾病的预防与治疗手段。在学习医学微生物免疫学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该学科的重要性,并收获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心得。

首先,医学微生物免疫学教会了我微生物与人体免疫系统的复杂而又微妙的相互作用。我们常常想当然地认为微生物入侵人体就一定会引起感染疾病,然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简单。在人体正常状态下,我们周围的环境其实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微生物。这些微生物与人体共同存在,形成了人体微生态。免疫系统既需要与这些微生物保持平衡,又需要对入侵的病原微生物做出及时有效的反应。通过学习医学微生物免疫学,我深刻认识到了微生物和人体免疫系统之间错综复杂的相互作用关系。

其次,医学微生物免疫学提醒了我预防胜于治疗的重要性。在面对微生物性感染时,及时采取预防措施远比事后治疗更为有效。通过开展免疫接种,可以提高人体的免疫力,预防疾病的发生。例如,麻疹、百日咳等疾病通过疫苗接种可以有效控制,大大减少了患者数量。此外,医学微生物免疫学还教会了我个人卫生的重要性。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勤洗手、正确使用消毒剂等,能够减少病原微生物进入人体的机会,是预防感染疾病的重要手段。

进一步地,医学微生物免疫学也启示了我免疫调节的重要性。人体的免疫系统具有高度的调节能力,通过调节免疫反应的幅度和时间,可以使其在对抗微生物感染的同时,尽量减少对机体自身的损伤。当免疫系统失去平衡时,特定的免疫性疾病就会产生。例如,自身免疫性疾病就是机体免疫系统突然对自身组织产生异常免疫反应,导致损伤和炎症。学习医学微生物免疫学让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免疫调节的重要性,这对于预防和治疗相关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最后,医学微生物免疫学还帮助我明白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微生物免疫学的研究需要多学科交叉,多方合作。在实验室中,我们需与其他同事紧密合作,互相辅助和支持,才能取得最好的研究结果。这使我意识到,无论在何种工作环境下,团队合作是成功的关键之一。只有携手合作,分享知识和经验,才能推动整个领域的发展。

医学微生物免疫学是一门复杂而又重要的学科,它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微生物和人体免疫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促进了疾病的预防和治疗。通过学习和体验,我对医学微生物免疫学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并取得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心得。在未来的学习和实践中,我将继续深入研究和探索,努力为人类健康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维克森林大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专业详解

这个专业最重要的目标是让学生学会有效地设计研究项目并从事研究,在研究基础上发表学术成果。

个人发表作品的质量是衡量学术成功的主要标准。微生物学与免疫学专业的学生有着优秀的作品发表记录,他们往后的事业发展也保持了高水准,这说明这个专业在培养研究技能方面是非常成功的。

这个专业的成功很大一部分得益于老师们提供的优秀的技能指导。

维克森林大学要求微生物学与免疫学专业的学生完成本部门提供的三门选修课,分别是:细菌学、免疫学和病毒学。

如果第一年没有完成这些课程,可以在第二年学习。

第二年和第三年需要学习高级主题课。这门课以科学文献为基础,以讨论为方向,要求学生对当前的学术论文进行展示和评论。

此外,这门课还为学生提供研究拨款申请书写作和评论相关的培训。

《我的微生物朋友》读后感字

自小在农村长大,玩泥巴,插秧,种树……天上地下,无所不在,无所不能。可知道上了高中,学了生物,我才开始了解到,用手随便抓起的一把泥土里,藏着一个世界,里面住着地球上的人多了不知道多少的微生物。

为什么树不吃饭,也会长那么高,为什么它的根没有眼睛,却可以跑那么远,为什么旱季一到,有的树会变黄,会枯萎。随着小朋友年龄的增长,这个缤纷多彩的世界,化作了他们口中的一句句为什么。有些问题,就算是大人,也会张口结舌,平时压根就没想过。

好在现在儿童科普读物超级多,大人需要通过看书丰富自己,小孩也需要通过看书来认识世界。这本《我的微生物朋友:真菌地球》,讲述在不为人知的地底世界,一个孢子,找到朋友,合作共赢,长大成为真菌,然后和和树朋友携手度过旱季这个难关的故事。

在黑暗的地底世界,一个孢子被水叫醒。在它的身上只有几天的口粮,于是,它用尽力气长出菌丝,在地底穿梭去寻找水分和营养。通过不懈的努力,它终于找到了一棵树。它向树朋友请求进入它的细胞吸收养分,树也答应了他的请求。孢子吸收到了足够的养分,开始成长,然后树和包子说我也需要营养和水,你也要帮我。

于是孢子努力生长自己的菌丝,去到树根去不到的地方,去吸收那些营养和水分,然后传递给树。

孢子找啊找找啊,找去找到了另外一个孢子,他们成为了朋友,连接在一起。它的树朋友也通过地底的这种连接和整个森林联系在了一起。孢子在地下努力的探索,给树根带去营养和水分。树呢,就努力吸收太阳的能量,供给孢子生长需要的养分,大家都快乐的生活在一起。可是好景不长突然旱季来临,雨水好久没有落下。树没有办法移动,只能通过菌丝拼命的穿过泥土去寻找水。

大家伙都活了过来。《我的微生物朋友:真菌地球》在第一部分,通过讲述孢子的故事,我们都爱听故事,尤其是曲折的故事。小朋友更爱故事,先通过故事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是非常好的方式。但这本书可远不止说故事这么简单。。

第二部分,作者开始讲述故事背后的科学,一一列出了故事里面的角色,植物为嘟嚷提供太阳能,孢子去寻找水分和元素……他们都有名字,都有自己的作用,缺一不可。看完这本书,基本上能够了解一棵树活下来,在地下都做了哪些事情,都有哪些小伙伴共同参与了这项工程,这是一本科普书。

他的创作团队都是国外超巨:

格里高利•克罗塞蒂博士。

微生物学家、教育家,艺术科学组织“自由标度网络”联合创始人,他将微生物学、艺术和教育结合在一起,告诉人们微生物是多么的了不起。

艾尔莎•怀尔德。

阿维娃•里德。

插画艺术家、视觉生态学家,她通过绘画和装置艺术,探索复杂的科学世界。

布里奥妮•巴尔。

著名艺术家,艺术科学组织“自由标度网络”创始人,她通过绘画、装置艺术使看不见的世界可视化,曾在国内外举办多次展览,由于出色的科学贡献,被任命为墨尔本大学物理学院名誉研究员。

s.帕特里夏·斯托克。

寄生虫专业博士,美国昆虫病理学教授,加州大学高级博物馆科学家,专门研究土壤微生物。

医学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教学大纲

(一)第一部分绪论细菌学概论(理论学时:4学时)。

1.教学内容。

2.基本要求。

(3)了解细菌的生长繁殖、细菌的人工培养、细菌的代谢产物。

3.重点与难点(1)重点。

细菌的形态、结构、营养与生长繁殖革兰染色法的原理和意义(2)难点。

细菌细胞壁结构、革兰染色法的原理和意义。

(二)第二部分消毒和灭菌、微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理论学时:4学时)。

1.教学内容。

(1)消毒与灭菌的有关理论和方法(2)微生物遗传的物质基础(3)噬菌体。

(4)基因突变的分子基础。

2.基本要求。

(1)掌握消毒、灭菌、防腐和无菌的基本概念;了解物理消毒灭菌法的种类、原理及应用范围;掌握干烤、高压蒸汽、紫外线灭菌法;了解化学消毒灭菌法。

(2)了解细菌遗传的物质基础,掌握质粒的基本概念,了解基因突变的基本概念,掌握基因转移与重组(转化、接合、转导)。

3.重点与难点(1)重点。

原核生物基因重组的方法(转化、接合、转导)。

(三)第三部分常见的病原性细菌(理论学时:8学时)。

1.教学内容。

(1)病原性球菌的生物学性状和致病性。(2)病原性杆菌的生物学性状和致病性。

(3)弧菌、厌氧性细菌、结核杆菌的生物学性状和致病性。(4)放线菌、支原体、衣原体和立克次体的生物学性状和致病性。

2.基本要求。

(1)掌握葡萄球菌属的形态、染色、培养特性和抗原构造(葡萄球菌a蛋白),了解生化反应、分类和抵抗力;掌握致病性;了解微生物学检查和防治原则。

(2)掌握链球菌属的形态、染色、培养特性和分类,了解生化反应、抗原构造和抵抗力;掌握致病性;了解微生物学检查和防治原则。

(3)掌握肠道杆菌的共性;掌握埃希菌属的生化反应、致病性和卫生细菌学检查;掌握志贺菌属的致病性;掌握沙门菌属的抗原构造、分型、致病性和肥达试验;了解形态、染色、培养特性、抵抗力、微生物学检查和防治原则。

(4)掌握结核杆菌的形态、染色、培养特性和抵抗力;掌握致病性与免疫性(结核菌素试验);了解微生物学检查和防治原则。(5)了解破伤风梭菌的生物学性状;掌握致病性和防治原则。(6)了解钩端螺旋体的生物学性状,掌握致病途径;掌握梅毒螺旋体的致病途径。

(7)掌握支原体的培养特性,掌握主要病原性支原体;掌握衣原体的发育周期与形态染色,了解培养特性和抵抗力,掌握主要病原性衣原性;了解立克次体的生物学性状,掌握主要病原性立克次体。

3.重点与难点(1)重点。

各种致病性细菌的形态特征、培养方法、致病性、微生物学检查方法(2)难点。

各种致病性细菌的形态特征、致病性、微生物学检查方法。

(1)真菌学概论和主要病原性真菌(2)病毒的结构与化学组成。

2.基本要求。

(1)掌握主要的病原性真菌的生物学特性和致病性。

(2)掌握病毒的重要特征、了解病毒的大小和形态,掌握病毒的结构与化学组成,了解病毒的分类。

(3)掌握病毒的增殖方式及复制周期,了解前病毒及顿挫感染。(4)了解病毒的干扰现象,掌握干扰素的抗病毒作用机制。(5)了解病毒对理化因素的抵抗力及抗病毒的化学治疗剂。(6)掌握流行性感冒病毒的生物学性状、肝炎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致病性和防治原则。

3.重点与难点(1)重点。

病毒的生物学特性。

呼吸道病毒、肝炎病毒的特征和致病性(2)难点。

流行性感冒病毒的生物学性状、肝炎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致病性和防治原则。

(4)免疫球蛋白的结构和生物学活性。

2.基本要求。

(1)掌握抗原的概念:了解构成抗原的条件;掌握抗原的特异性、了解交叉反应;掌握半抗原、完全抗原、天然抗原及人工抗原;掌握td-ag与ti-ag的区别;了解医学上重要的抗原。(2)了解免疫系统的组成;了解免疫器官的组成。(3)掌握免疫球蛋白的结构和生物学活性。

3.重点与难点。

(1)重点。

抗原的概念;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器官的组成;免疫球蛋白的结构(2)难点。

抗原的特异性、td-ag与ti-ag的区别、免疫球蛋白的生物学活性。

2.基本要求。

3.重点与难点(1)重点。

补体系统的激活途径、生物学功能人类hla复合体的结构和功能(2)难点。

补体系统的激活途径人类hla复合体的结构和功能。

(七)第七部分免疫应答、超敏反应(理论学时:4学时)。

1.教学内容。

(1)抗原递呈、b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t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2)免疫耐受。

(3)各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及常见疾病。

2.基本要求。

(1)掌握免疫应答的机制(2)掌握免疫耐受的概念(3)了解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

3.重点与难点(1)重点。

b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t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

医学微生物免疫学心得体会

我是一名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我特别对医学微生物免疫学这门课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我对微生物和免疫系统的相互作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深刻体会到了微生物免疫学的重要性。以下是我对医学微生物免疫学学习的心得体会。

首先,了解微生物与人体抵御感染的关系。微生物在我们的身体中无处不在,有的对人体有益,有的则会引发疾病。人体的免疫系统通过对微生物的识别、最后的消灭或控制,保护我们免受细菌、病毒等外来侵害。微生物在引发疾病过程中的逃避免疫的策略也让我深感免疫系统在保护人体健康中的重要性。这也使我进一步认识到,疫苗接种的重要性,通过接种疫苗可以大大提高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保护我们的身体免受微生物的侵害。

其次,了解免疫系统的工作原理。免疫系统由多个器官、组织和细胞组成,它们通过相互协作来保护机体抵御微生物感染。免疫系统可以识别和消灭进入机体的病原微生物,包括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两个方面。在学习中,我对淋巴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和抗体介导的体液免疫的作用有了更深刻的理解。细胞免疫通过T细胞和巨噬细胞的作用,直接杀伤感染细胞;而体液免疫则通过产生抗体,中和病原微生物及调节免疫应答等方式来保护机体。深入了解了这些免疫系统的工作原理之后,我对人体的免疫机制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再次,对感染性疾病的防控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详细了解了多种感染性疾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发病机制等方面的内容。通过对常见传染病例如肺炎、流感等的学习,我明白了只有对病原体的了解才能制定科学合理的预防措施。掌握合适的预防措施可以帮助我们减少感染性疾病的发生,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健康。在现实生活中,我更加重视生活卫生,比如勤洗手、保持良好的通风等举措,这些都是对我们自身健康负责的表现。

此外,学习了微生物免疫学后,我们对抗生素的合理使用也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抗生素作为抗菌药物,起到控制细菌感染的重要作用。然而,不合理的使用抗生素可能会导致抗药性的发生,严重时会使抗生素失去作用。学习了微生物免疫学后,我清楚地了解到,对细菌的选择性压力是抗生素耐药性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正确使用抗生素,按照医生的建议服用,不滥用和乱用抗生素是非常重要的。

总而言之,通过对医学微生物免疫学的学习,我对微生物与人体的相互作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在医学领域中,微生物免疫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对于疾病的预防和控制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要加强对抗生素的正确使用,养成良好卫生习惯,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通过不断地学习和积累,我相信我将来能够继续从事与微生物免疫学相关的工作,为人们的健康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中医院校《微生物与免疫学》教学方法探讨论文

摘要: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是我院的一门主要的基础医学主干课程,也是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理论与实验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理论课的教学已经比较成熟,实验课的教学更应重视,在课时少、任务重的情况下,只能根据学校的教学目标、教学对象特点,突出教学重点,抓好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本文在此谈实验课教学体会。

医学微生物与免疫学(以下简称微免学)是我院的一门必修的基础医学课程,它是一门与临床医学和感染性疾病密切联系的基础学科[1]。

同时微免学也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让学生掌握微免学的基本知识,将这些理论知识运用到医疗实践和科研当中去才是我们的主要目的,毕竟医学教育是要培养医学专业人才,应让学生尽早接触临床信息,更好的掌握将来从事临床工作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2]。所以动手能力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而实验课是提高动手能力的最好途径,在近几年中,我们一直在优化实验课的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在此浅谈几点体会。

1实验课内容选取上。

实验课在内容的选取上,应遵循既锻炼基本技能,又能突出学科特点、实践性强的、在以后的生活工作中应用广泛的实验。

如革兰染色法,因在微生物的理论课学习中我们了解到细菌很小,肉眼看不到,并且由于细胞壁的不同,用革兰染色法把细菌分为革兰阳性和革兰阴性两大类。这样染色分类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染色后便于观察,二,从分类学上来说,把不同的细菌根据染色结果的不同分成两大类;三、从临床用药上来说,知道属于哪类细菌后可以针对性的用药,防治药物滥用。通过观察革兰染色结果让学生也学会了光学显微镜的使用,对于医学专业的学生来说显微镜是以后临床工作的基本工具,所以必须熟练使用。综上,革兰染色是首选的实验内容。

微生物实验离不了养细菌培养,细菌培养肯定用到消毒灭菌的设备,在消毒灭菌的方法中,最常用也是最彻底的方法就是高压蒸汽灭菌法,所以这个方法应该让学生会熟练操作,我们在理论课中就要给学生讲,但是毕竟没有实物,所以要带学生去实验室看高压蒸汽灭菌锅,还要从最普通的高压蒸汽灭菌锅讲起,要让同学们知道这个设备的实用性和危险性,一定要告知他们首先保证锅内有适量的水,没水不可能有蒸汽的,还要让学生知道放进该设备灭菌的东西不同材质的该怎么包装,放气的阀门什么时候开,什么时候关,消毒灭菌完后一定要先放气,等压强、温度都降下来之后才能打开盖子,取出里面的东西;倘若在压强降下来之前打开盖子,后果不堪设想,会打伤人,可能会伤的很严重。知道了普通灭菌锅的用法,那么目前比较自动话的就更容易用了。

再如细菌的培养实验,在理论课中已经学习的细菌的生长以所需的条件、培养基的制备、消毒灭菌等,在实验课中,可以让学生亲自操作制备不同状态培养基,如,固体、液体、半固体,调ph值,消毒灭菌,倒平皿等,然后接种细菌。在这些操作中,不但让学生学会了高压蒸汽灭菌锅的使用,也让学生掌握的无菌操作以及不同状态培养基中接种细菌的注意事项。

另外免疫学中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即elisa实验,此技术在目前的临床和科研中都应用广泛,比如乙型肝炎五项的测定,其他的一些抗原抗体的检测等,都可以用此技术。虽然理论课中学习了其原理即抗原抗体在体内外可发生特异性结合,也说了操作中的注意事项,但是还是要实际操作才能牢固掌握,在实验中,肯定有学生实验失败的,让他们根据理论课中的知识,自己找到实验失败的原因,时间允许的话,让他们再做一次,可以加深印象,更能掌握规范的操作步骤。比如用双抗夹心法检测一抗原,抗体已经包被在固相支持物上,加进去待测样品反应后,再加标记的抗体反应,然后一定要反复洗涤,倘若没洗彻底,那么无论有无抗原,加显色剂后最终都会有显色反应,出现假阳性,即检测失败,所以此实验的关键步骤不但是抗原抗体的结合,洗涤也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这些实验让学生意识到微免学基本理论和知识在临床和科研中应用的广泛性。在实验课教学中,让每一个学生都有独立操作的机会,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且将实验成绩纳入学科总评成绩中。通过全方位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训练有效提高教学质量,为临床科研工作打基础。

2时间的安排上。

在实验课的时间安排上更要注意:实验课是理论课的复习巩固,是把理论课中讲到的理论应用在实际操作中,在本校,一般是一周一次课,那么实验课一般安排在相关的理论课下一次课,这样学生对相关的理论知识记忆比较深刻,做实验的时候思路就会比较清晰,相隔太远,难免遗忘,实验课上再把基本理论在复习一遍,会占用宝贵的实验操作时间。所以,实验课时间的安排也相当重要。

如革兰染色实验,应安排在学习完细菌的形态结构之后。因在理论课中学习了革兰阳性细菌和革兰阴性细菌细胞壁成分的区别与联系,且了解革兰染色的意义和重要性,学生肯定很想知道到底怎么操作,所以通过让学生在实验课中亲自操作染色过程,加深印象,以便应用在临床的病原菌的检测中。

细菌的人工培养实验,应安排在学习过细菌的生理、消毒灭菌之后,在理论课中学习了培养基的配置,及消毒灭菌的方法,操作起来就会心中有数;而elisa实验和血型鉴定实验,应该安排在学习完免疫学在医学中的应用之后,因这两个实验应用的原理都是理论课中的抗原抗体的结合。这样,通过实验课的亲自操作,让学生既能把学过的理论知识加以应用,也掌握了熟练的实验技能,在以后的临床工作中就会游刃有余。

3教学方式的选取上。

实验教学也可以用多媒体教学的模式,制作一些实际操作过程的图片或动画给学生看,更直观的让学生学习规范操作过程。老师也可以边讲边给学生示范操作要领,如想液体培养基中接种细菌,试管要倾斜45度,一方面为了方便接种,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防止污染;又如想半固体中接种细菌验证细菌的动力,在倾斜45度的基础上,接种针一定要原路返回,以免影响结果观察。又如,在示范革兰染色的步骤时,一定要给学生讲到冲洗染料时要小心,水流要小、要缓,防止水流过大,冲击力过大,把细菌冲洗掉,导致实验失败等。

4实验报告的书写。

在每次实验结束后,要要求学生写出规范的实验报告,实验报告要写的内容包括实验的目的、方法、步骤、结果等,实事求是的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另外,在实验课中,经常会观看示教片,也要求学生画出图形,这样一方面通过调节显微镜,熟悉一般的光学显微镜的使用及注意事项以及油镜的使用,并且更直观的观察微生物的形态,加深同学们对某些微生物及其特殊结构的印象。

5教师对实验报告的分析。

课后老师批改实验报告后,在新的实验课前,老师应该把上次实验结果及实验报告的书写中的问题归纳性的提出来,对于普遍存在的问题要进行分析讲评,使学生及时获得反馈信息。尤其是要分析实验失败原因,并且强调一下正确的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让同学们知道,同样的实验步骤也可能会出现不同的实验结果,原因就是实验中关键步骤的细节没把握好,稍不注意就会出问题,让学生从本科就要树立严谨认真的实验态度,事实求实的实验作风。

总之,教师应该在精选实验内容,把握好实验课时间的编排,并把现代化教学方式应用到实验教学中,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加速实验教学改革和发展进程,提高医学院校实验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贾文祥.医学微生物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3.

中医院校《微生物与免疫学》教学方法探讨论文

在中医院校,《微生物与免疫学》是一门西医基础课程,必修考查,不易引起学生重视。但随着近年来sars病毒、禽流感病毒等新病原微生物的出现,《微生物与免疫学》课程日益受到重视。本门课程与中医有密切的联系,如“正气与免疫功能”、“脾虚与免疫”;温病的发病原因与病原微生物,如“春温与脑膜炎球菌”、“夏温与乙脑病毒”、“湿温与伤寒、副伤寒杆菌”、“疫疹与斑疹伤寒立克次体”、“烂喉痧与猩红热”、“霍乱与霍乱弧菌”等,已经成为中西医结合的桥梁纽带之一。学好本门课程对于中医院校学生吸收现代医学成果、继承发扬传统医学具有重要意义,而教学方法的合理运用可以明显提高教学效果。

1启发式教学的运用。

启发式教学可以使课堂变得双向互动,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如“消毒与灭菌”,先让学生回忆“非典时期”的常见现象:带口罩、喷药、通风、空气过滤器等,然后引出消毒灭菌的目的和意义,使生活与理论有机结合起来,达到活学活用的目的。另外,启发式教学能够引导学生利用有限的实验课时学到更多的知识,如中药抗微生物实验,同样的操作而结果不同,引出影响中药抗微生物效果的因素。那么,如何使结果具有可重复性?让学生自己思考,寻找答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免疫学理论性强,内容抽象深奥,利用启发式教学,可以由浅入深,培养学生思考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当介绍免疫的定义时,比较抽象,学生一般会望文生义。为了打破惯性思维,从现实中接种疫苗和过敏现象切入,通过讨论思考,使学生掌握免疫的利弊,对免疫的概念有全面的理解。

2重视现代化教学手段。

充分利用各种现代技术手段,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捷径。《微生物与免疫学》内容丰富,学科发展十分迅速,在有限的课时内形象生动地将前沿内容介绍给学生,提高课堂教和学的水平,多媒体教学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首先,建立电子化教案和讲稿。有利于提高备课的效率和质量,有利于在教学中随时根据实际需要增、减和更新授课内容,把教师从重复的教案抄写中解放出来,从而把更多的精力投入教学改革和科研,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其次,建立丰富多彩的资料库。通过互联网寻找国内外丰富多彩的数码资料,利用数码相机从其它教材、杂志、生活中收集生动的图片,使生活与学习有机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结合传统的板书教学,对章节内容提纲挈领板书,结合幻灯片讲解,使学生能够整体把握重点,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

3合理调整授课内容顺序。

在中医院校,《微生物与免疫学》课时少,为了使内容由浅入深,传统的教学顺序是先讲授微生物学概论,然后插入免疫学基础,但结果并不理想。由于大多数学生对考查科目没有有效的预习和复习,往往在学完免疫学基础后忘记了微生物学的基本原理;而且,有些学生还将免疫误解为是由于微生物感染所引起的。所以,我们吸收了西医院校的教学顺序,即先讲授免疫学部分后讲微生物学部分,使复杂的内容条理化,使初学者易于理解错综复杂的抽象概念,易于理清思路、提纲挈领地进行学习,学生对免疫学知识的理解度和总体优秀率有明显的提高。当然,先讲授免疫学,对于学生而言入门较为困难,但只要在授课时不断强化免疫学的相关内容,能够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4移情在教学过程中的运用。

教育学中的移情(empathy)是指教师设身处地从学生的角度,用学生的眼光审视教学;在与学生的交往中,体会他们的所思所行,体察他们的各种需求和感情;根据教学的目标和要求,及时妥善地调整改进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索的内在动力,从而提高教与学的效果。《微生物与免疫学》所讲授的内容大多是看不见摸不着的,需要学生具有丰富的想象力,把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概念放大、具体化。如把经典的实验引入教学内容,让学生体会到知识产生的过程,了解科学研究的艰辛和智慧;利用课间时间,交流教与学的心得,及时了解学生听课的体会和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感情回馈。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的心理和角色是不同的,但在理智和情感上是平等的个体,教师通过移情,可以拉近师生的心理差距,形成良性互动,有利于提高教与学的水平和质量。

5运用行之有效的考查方法。

考查是督促学生掌握所学课程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反映教学质量的重要方法。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对学生进行测评,实施过程评价与终结评价相结合,针对不同的专业和层次设计不同的考查方法,重点考察学生掌握基本知识、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目前的考查方式是:理论闭卷考试成绩占70%,实验部分占20%,平时的作业和课堂发言占10%。

当然,也会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考查方式,只要能够客观评价一个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和综合运用情况,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掌握运用。

6结语。

以上是我们对《微生物与免疫学》课程教学方法的一些心得。实践证明,上述教学方法是行之有效的,特别是在中医院校,学生的西医课程基础较薄弱,学生对教学效果普遍反映良好,而且很多学生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遇到相关的问题愿意回头请教,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

中医院校《微生物与免疫学》教学方法探讨论文

中医儿科学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小儿生长发育、生理病理、预防保健、疾病诊治的一门学科,其教学内容多而课时数有限。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促进中西医儿科学融会贯通,应用到临床实际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是本文所要探讨的重点问题。

1培养学生对中医儿科的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爱好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学者在兴趣爱好这位老师的指引下积极学习、热情探索而获得成功。只有在求知欲很强的情况下,学生的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思维能力才能处于最佳状态。根据学生这一学习的生理特点,笔者在中医儿科的教学活动中,首先注意从培养学生对儿科的兴趣着手。因为儿科有一部分病证的内容与内科重复,内科会了,儿科自然没问题,如果在讲授时不能突出儿科特色,学生就会觉得有一种炒旧饭的感觉而索然无味。例如在讲授中医儿科学总论时,很多内容是单纯理论知识,讲起来比较枯燥,所以笔者将小儿生理特点、病理特点、儿科诊法特点等归纳为一些疑难问题向学生提出来,如:小儿是不是成人的缩影;小儿是不是像麻雀一样虽小五脏俱全;为什么说小儿科为哑科;为什么古人说宁治十男莫治一妇人,宁治十妇人莫治一小儿;儿科有哪五难等,由此而激发学生对儿科问题的好奇,吸引学生注意力,然后用典型和具体事例讲解小儿生理病理特点、小儿四诊特点及难点,使学生加深对儿科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印象。如在讲“小儿感冒”这一病种时,明确指出它与成人感冒都是由于感受外邪引起的常见疾病,但小儿感冒有它自己的特点,即高、热、快、杂。也就是说小儿感冒发病率高;以发热为突出症状,且风热证比风寒证多见,纵有寒象也是寒包热居多;患病后变化快,若治疗不及时很快转变为咳嗽或肺炎喘嗽;证情复杂,多夹滞、夹痰、夹惊。这些都是由于小儿稚阴稚阳,脏腑娇嫩,发病容易,传变迅速等生理病理特点所决定。这样讲述,加深了学生对小儿生理病理特点的理解并提高了学习兴趣。

2注重中西医结合。

中西医儿科学有共同的研究对象、科学属性和发展方向。随着我国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儿童医疗保健的需求越来越高,特别是独生子女,备受宠爱,家长求愈心切。面对这种需求,除传授中医传统知识外,还应输送先进的现代化医学诊疗方法。对于在临床上中医治疗效果比西医治疗效果明显的疾病,可采用中医为主、西医为辅的中西医结合授课方法;对于危急重症及难以接受中药治疗的疾病,授课时采用以西医为主、中医为辅的授课方法。例如小儿泄泻,中医根据不同病因分为伤食泻、风寒泻、湿热泻、脾虚泻和脾胃阳虚泻,而西医学则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大类。这些都应按照各自的理论体系分别讲述,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才能清晰地理解和分辨,并采取不同的治疗手段来确定治疗方案。如小儿急性感染性腹泻,应采取抗感染和补液疗法及时治疗并改善脱水状况。而对慢性腹泻,属胃肠功能紊乱及饮食所伤等因素引起的,根据中医辨证分型,分别采用消食化积、疏风散寒、清热利湿、健脾益气等治则,可收到理想的效果。这种教学方法,有利于学生正确认识中西医两套理论体系间的内在联系和互为利用,促进中西医融会贯通。

3联系临床实际,充实教学内容,引进新的知识。

教学中联系临床实际可加深感性认识,我们可以把总论部分中小儿体检的方法和内容、如何具体应用四诊及步骤顺序、小儿生理常数的测定、正常值等安排在见习内容中去,这样既可在临床上结合具体患儿讲述,学生自己操作,加深印象,又可节省课堂时间用以讲述其他内容,一举两得,避免空洞乏味的课堂讲述。时行疾病在儿科较为常见,也是我们教学的重点,在课堂讲授时,同学总觉得抽象,内容繁杂,不好记忆。在临床教学中笔者结合幻灯片及尽可能安排传染病中出瘆性疾病的`见习,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明确分辨出不同病种,掌握诊断和鉴别诊断要点,便于临床施治。

此外,现今医学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知识更新日新月异。因此作为一名教师,需要及时了解本学科的发展前沿、新的动向,通过各种途径广泛收集有价值的素材,拓宽知识面,充实自己的信息量,这样才能在授课时传授学生新知识,满足学生多方位的求知欲,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地学到更多的知识。

总之,中医儿科学是一门经验医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教学过程中除了传授知识外,更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这样才有利于学生今后对中医的进一步学习与提高。同时,中医儿科学的教学应顺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调整教学内容,使中医儿科在继承基础上不断向前发展。

中医院校《微生物与免疫学》教学方法探讨论文

摘要:文章通过对现行生物工程专业教学课程结构体系中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提出了新的专业课程教学的整合方案。

进入21世纪,用科技手段辅助医疗诊断已经成为一种常态,使得医学生物工程在医药科学的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同时对于中医诊断都依赖于望闻切问的模式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在中医院校,我们在继承传统诊断方式之余,还需用科学的办法对现有模式进行升级发展学习,医学生物工程这一学科,结合中医的理论,在中医诊疗及教学上找到一条创新之路。

生物医学工程(biomedicalengineering)是一门高度综合的交叉学科,是运用现代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的原理和方法,从工程学角度,在多层次上研究生物体特别是人体的结构、功能和其他生命现象的学科。

这种多学科的交叉融合涉及几乎所有的理工学科和所有的生物学与医学分支,没有哪一个学者、哪一个学校(研究所)可以全部涉足。

因此,中医院校一定要找好自身与生物工程的结合点,不能贪大求全,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和中医理论进行有效结合。

1.打破传统的课程设置顺序。

课程体系是教学规划的体现,它对学生素养、知识结构、知识储备的深度和广度起决定作用。

现在的大学课程设置仍然采用“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这一“老三段”式的课程体系,在这种课程体系中,学生会感觉到所学课程中似乎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在专业知识的贯通上没有形成清晰体系,甚至在学完所有课程后不知自己能干什么。

改革现行的课程设置体系,必须打破常规,改变“老三段”的格局,加强课程与课程之间的联系。

同时有必要开设一门专业介绍课,介绍各个课程对本专业的作用和与本专业的联系,在实验中要能体现和应用到多种课程的知识,尽量消除学生对学习某门课程的无用感以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通过在大一学年对生物工程的全面概述,结合中医药特色,让低年级学生对本专业的现时发展和未来前景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增强学生对专业的亲近感。

2.组建体现特色的核心课程群。

由于医学生物工程是一门交叉性学科,在中医诊疗和医药需求上体现出对诊断和药物分析的两大行为的实现所需的科技手段,这些手段即为中医对医学生物工程的需求。

简单来讲就是使用科技手段分析中医诊断过程中获取信息的方式,如何对这些信息加以精确细化然后通过中医诊疗的逻辑确定数学逻辑模型或者一个算法。

如果依据这一目的为专业侧重点设置核心课程,就可以革新“老三段”的布局课程分法。

按照课程的特点安排数门联系紧密的专业基础和专业课集中进行教学,以组成一个核心课程群,每个学期以实现一个既定目标为依据,这些课程群可以一个学期或一个学年为单位部署,在学期期末可以将所学的多个课程的知识综合起来部署一个具体的实验任务以巩固教学效果。

以大一第一学年为例,以完成对人体各种体征和特点及生病时的状态的了解为学习的目的,可以集中开设临床医学概论、生理学、分子生物学、中医学基础、组织胚胎学等医学相关课程,首先让学生知道我们用科学手段收集的是什么事物。

然后在第二学年结合这些需要学习采集的手段,如果是通过电子设备采集,那么可以开设以模拟与电子信息转换和计算机处理为主的专业课程群,这样既加强了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又减少了不必要的交叉重叠,使课程设置更加精练,在有限的课时基础上最大限度地拓展课程空间。

3.构建与实践相结合的实验教学体系。

在实验教学中,我们可以在学习专业课程的过程中,通过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设计实验的'课程内容,让实验的内容更具实践性。

这些实验问题的来源应尽可能由科研成果向本科实验教学内容转化,以实现实验项目和内容的更新。

如:c语言程序设计、汇编语言、单片机等电子相关类的实验,则可以以医学的信息采集为数据模型,提出一个个的问题作为实验目的,如采集脉搏信号,采集穴位信号,分析简单穴位信号的c语言算法,等等,以此培养学生的学术素养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并且可以根据学科发展,更新实验教学内容,使教学和学科发展与社会产业需求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与实验内容,减少验证性、认知性实验项目,真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4.实习教学模式的改革。

医学生物工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实习可以不用到大四才开始,因为在这一阶段,学生基本上都忙着找工作,实习的有效性大打折扣,完全可以在完成一个核心课程群的学习后就进行针对性的实习。

这种模式既巩固了所学的专业知识,又提高了学生结合理论知识进行实际操作的能力,增强了将所学融入实际应用的能力,为将来的就业做了充分的准备。

5.展望。

随着大学教育的发展,中医药院校开设非传统(传统专业指中医、中药等)专业变成一种必然的趋势,生物医学工程作为中医药研究的重要手段也必然成为医学院校的重要专业之一。

生物工程这一专业的多学科交叉性使得在与中医的结合下拥有许多侧重方向,在教学设置上如果能把握学科侧重点,合理地设置好核心的教学课程,有效地将教学、研究、产业融为一体,必能为中医的发展插上科学的翅膀,让祖国医学取得更高的医学成就。

参考文献:

[1]余勤,刘文洪,郭莹项,海何洁.中医药院校生物工程专业实验教学改革初探[j].中医教育ecm,.07,30(4).

西弗吉尼亚大学免疫学与微生物病原学专业详细介绍

注册西弗吉尼亚大学医学院医学博士-博士项目的学生其学位要求与常规录取的研究生相同。不同之处在于以下几点:

b.需要完成生物统计学与科学诚信部分的课程。

c.在医学院研二课程结束时参加并通过usmle委员会考试,该考试视为同等于博士专业的预备考试笔试。

d.在部门学习且住校期间,必须至少担任一次助教,教授“免疫、感染与疾病”这门课。

中医院校《微生物与免疫学》教学方法探讨论文

形势与政策教育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对学生进行政策教育的主要渠道和主要阵地,在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中担负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这些似乎并未引起大学生的重视,究其原因,一是教学内容不能做到与时俱进,没有将宏观形势教育与微观形势教育相结合;二是教学方法与手段落后。大学生十分关心国际国内形势,但单纯说教式的形势与政策教育很难让他们接受。因此,调整教育教学的内容和方法,成为解决形势与政策教育有效性的当务之急。

一、优化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内容。

形势与政策课的核心任务是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国情,正确理解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激发爱国热情和提高社会主义觉悟。因此,在课程内容上要把握方向,始终坚持不游离经济建设的中心,不游离改革发展的大局,不游离稳定工作,不游离学生健康成长的轨迹,为提高学生政治素质服务。

(一)加强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的针对性。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青年群体,关心时事政治,思维活跃,有着他们所共同关注的问题。因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就必须强调内容上的针对性。只有抓住了学生最关心、要求最迫切、反映最强烈的问题,从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和大学生“青年文化”结合处入手,选择大学生始终关注的具有时效性的“焦点”问题,用符合大学生文化特征的演绎方式满足大学生“青年群体”的需求,寻找到学生思想需求与教学内容的联结点。

(二)将宏观形势教育与微观形势教育相结合。

宏观形势指的是国内外形势,微观形势指的是市情、校情。

大学生既需要了解国家的大政方针,也需要正确把握身边发生的事情。从学生关注的社会重大问题开展教学,穿插市情、校情介绍。正确认识小范围与大环境形势,实事求是地考虑自身与国家,自身与社会,自身与世界的相关问题,提高分析问题和判断问题的能力。

(三)将政策宣传与热点关注相结合。

热点问题教育是形势与政策课的生命力之所在,也是当代大学生的兴奋点。在热点问题的'选择上,要特别注重抓住学生最关心,要求最迫切,反应最强烈,感兴趣的话题。在教学中还应将这些热点问题与基本理论、基本形势结合起来,有针对性地对有正面效应的热点问题进行热处理,对可能产生负面效应的热点问题进行冷处理,使同学们能够冷静理智、合法有序地处理生活中面临的各方面问题。

形势与政策教育是一门针对性、效用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落实其教育的实效性,关键在于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开展形势与政策教育的有效方法。

(一)以课堂为依托开展专题教育。

结合实际,请学院各级党政领导或党委负责人,一批理论水平高、形势与政策敏感的教师组成形势与政策巡回报告团,为学生进行专题讲座。用专题方式可以对专门的问题进行“聚焦”,一次课主要探讨一个问题,分析现象,说清原委,透视本质,道明真谛,可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

(三)大力倡导参与式教学。

形势与政策教育课,从其性质而言,要求学生参与性较高,教师应多鼓励和指导学生开展自主研究和上台发表自己的观点,活跃课堂气氛。如把班级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次课堂教学中前5—10分钟由其中一组学生进行一周新闻热点扫描或热点解析,课前拟定正反议题,看录像短片畅谈观点,抓重大节日、纪念日、事件发生时机开座谈会、研讨会等。

(四)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使课堂教学有声有色。

多媒体的教学手段是信息时代的产物,但能否在课堂上灵活驾驭它,直接影响教学效果。为此,在教学过程当中,按照教学方法多样化、教学手段现代化的思路着力推进本课程的改革。在对每一个专题讲座内容进行设计的时候,不仅要制作大量的多媒体教学课件,而且还应该针对文、理科学生,不同年级的学生在知识结构上差异,进行了针对性的教学,这不仅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最主要的是使学生在知识结构上得以平衡。

(五)课内教育与课外教育相结合。

通过课外教育弥补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课时不足,实现多模式教学有效方式。一是针对形势与政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课程特点,充分认识开展网络教育的重要性,积极运用网络技术,丰富教育资源,拓展教育空间。创建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体网站和栏目,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实际设置动静结合的频道和栏目,设立专家网络邮箱,适时引导学生在线交流,开展在线答疑,满足学生对知识广延性,开放性的需求;二是可以通过校园内的报栏、橱窗、黑板报、宣传园地、广播等进行宣传,另外,以学生公寓电视教育为渠道,加强学生收视电视新闻环节的管理,以丰富和加深学生感性认识,增强形势与政策教育的效果。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