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教案是教师与学生之间沟通的桥梁,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学习内容。下面这些高一教案的范文是根据教育教学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编写的。
1、知识目标:了解作者师陀,引发深入阅读其作品的兴趣。
2、技能目标:通过赏析小说细节,概括人物形象。
3、情感目标:体会小说散文化特点,把握作者情感。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散文化小说的特点。
【教学时长】。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预习检测:
师:大家都已经根据导学案预习过,我们再简单认识下作者及背景。(ppt展示)。
1、作者简介:师陀(1910-1988),原名王长简,是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与剧作家。1937年,他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谷》因艺术风格独特而获得《大公报》文艺奖金,从而获得了较高的知名度。从1938年到1946年,历时八年,师陀以笔名“芦焚”完成了他“最得意的短篇结集”——《果园城记》。
2、背景简介:清代末年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军阀混战,官僚腐败,地主剥削压迫使得穷苦百姓处于贫穷、饥饿、疾病和流离失所的境遇之中,这是一个黑暗的、动荡的社会。作者师陀通过“说书人”这一特殊的职业,同时以第一人称“我”的视角展开叙述,向我们揭示出在这一阶段底层人悲惨的遭遇。
1、分析、理解本诗的意象和象征意味。
2、了解诗歌的象征意义及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3、掌握“姑娘”的象征意义。
(二)过程和方法目标。
1、领悟作者的思想情感,感受诗歌的情境美。
2、通过对抒情主人公“我”、意象“雨巷”等特点分析,把握诗人的思想感情。
3、通过朗读来体味诗歌的语言特点。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通过诵读、欣赏增强对诗歌的分析能力。
2、通过朗读,体会诗人忧郁惆怅的情怀,理解中国20世纪二三十年代进步知识分子的可贵之处,树立起对作家的尊重、对作品的喜爱的态度。
【教学重点】。
1、把握意象,体会诗人感情。
2、掌握象征意义。
【教学难点】。
分析理解诗中“姑娘”、“我”等意象,及其象征意味。
教学目标。
1.理解意象,通过意象来把握意境的营造。
2.把握本课思想内容,在课堂上背熟一部分课文。
3.体会文中“丁香姑娘”的象征意义。
教学重点,难点。
1.朦胧诗的特点。
2.把握作者情感。
3.丁香姑娘的含义。
4.真正做到课堂背诵。
1.学习《错误》,了解郑愁予的简历及诗歌创作特点。
2.学习《错误》,理解诗中的意象,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感情。
3.了解中国当代诗歌发展简史。
(二)整体感知。
1.导人新课。
2.作者及相关背景介绍。
[活动设计1]学生口述,其他学生补充,教师相机补充或纠错。结合多媒体展示,了解我国当代诗歌发展简史。
要点归结: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来自各个解放区、来自原来的国统区、来自新光复的沦陷十多年的敌占区的各路诗人,他们大会合了,应和着亿万人民的同声欢呼,涌起了意气风发的诗的高潮。“诗人们作为时代的歌手,老一代新一代无不热血沸腾。他们几乎在同一个清晨,都甩干了久积笔端的血水、泪水,蘸饱欢乐的酒浆,写起光明之歌,解放之歌,建设之歌”,写起共和国的颂歌。但由于种种原因,尤其是政治对诗的过多影响,特别是“”的发生,给共和国新诗以极大的打击。到了新时期,新诗好似山洪狂啸,春花怒放,极一时之盛。
作为新生力量的第三代创作群,如舒婷、顾城、杨炼,他们的诗像夹泥带沙的湍流,跳跃奔突、飞溅、穿鸣于乱石涧底,有一股冲劲,富有活力,使20世纪80年代前后的诗歌创作蔚为壮观。
[活动设计2]学生介绍作者郑愁予,教师相机补充。
要点归结:
郑愁予,本名郑文韬,原籍河北,生于山东济南。童年时就跟随当军人的父亲走遍了大江南北,长城内外。抗战期间,随母亲转徙内地各处,在避难途中,由母亲教读古诗词。15岁开始创作新诗,不过,他说自己完全没有袭取古典诗的遗产,大家认为他的诗有古典的神髓,只是因为他有古典诗人的情操,但诗的语言主要是白话,表现的也主要是自己的生活体验。
郑愁予比较有名的诗作,比如《错误》、《水手刀》等,大多都是以旅人为抒情主人公的。因此他被称为“浪子诗人”。对此,郑愁予不以为然,他说:“因为我从小是在抗战中长大,所以我接触到中国的苦难,人民流浪不安的生活,我把这些写进诗里,有些人便叫我‘浪子’。其实影响我童年的和青年时代的,更多的是传统的仁侠精神。”也许正是仁侠精神和浪子情怀的结合,才使郑愁予的诗有如此动人的艺术魅力。
3.初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
[问题设计]诗题中“错误”指的是什么?请根据你的理解,简述这首诗隐含的故事。
(先自由读全诗,再齐读,亦可设计为教师配乐范读(或使用磁带)。思考研讨。)。
要点归结:
诗中主人公“我”骑着马周游江南,留下了独守空闺的女子,日以继夜地等待着、盼望着情人“我”的归来。然而女子痴痴的深情却换来了漫长又百般无聊的等待。所以,她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没有“东风”为她传递消息,没有满天飞舞的春天的“柳絮”。所以她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时刻留意着青石道上的“跫音”,甚至连帷幕也不揭开,无心去看看窗外花团锦簇的春景(刘禹锡《春词》中“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与上述所咏的怨情似有异曲同工之妙,含蓄不露,又悠长深远)。终于“我”回来了,达达的马蹄声对她而言是美丽的,因为日盼夜盼的心上人归来了,但转瞬间,这无限的喜悦变成了无限的失望。因为“我”只不过是过路罢了,而不是“归人”。这“美丽的错误”捉弄了她,就好像上天捉弄了她一样。
(三)目标完成过程。
[活动设计]品读全诗,根据诗歌内容,谈谈你对诗中“我”与“你”的形象的理解及表达情感的把握。
(品读诗句——思考——小组交流——推选代表发言——小结)。
要点归结:
这是一个半开放性的话题,可以各自表述不同的见解,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参考:“我”也可以理解为浪子无家可归的悲哀。处在那个动荡时代的台湾人的心态是一种漂泊,等待着有一天能够有个定位,他们在台湾岛上仅是一个过客,想着有一天能回到故乡,与亲人团聚。然而,由于政治缘故,他们的愿望不能实现,因而产生出失落惆怅感。(如果尝试把郑愁予的其他诗作与《错误》相对比的话,不难找出有力的旁证。如郑愁予《情妇》中“我想,寂寥与等待,对妇人是好的”和“因我不是常常回家的那种人”两行,皆表现出女子空守闺中,等待主人公归来的主题。另一首诗《窗外的女奴》中“我是南面的神,裸着的臂用纱样的黑夜缠绕。于是,垂在腕上的星星是我的女奴’’亦透露了女子在冷清寂寞的悠长岁月中,空等着男子归来的凄凉心境。)。
朗读指导:要把握住主人公的心情:久盼无音讯的失望、孤寂,听到马蹄声时的喜悦、充满希望,再听马蹄声渐去渐远的失落。辅之以适当的技巧处理,尝试朗读。
(四)总结扩展。
[总结]。
《错误》这首诗共九行,、九十四个字,篇幅不长,但艺术上却很有特色。从结构上看,隐含着纵横两条线索。明显可见的纵线是自大景到小景,层次分明。开头两句先以广阔的江南为背景,再将镜头推移到小城,然后到街道、帷幕、窗扉,最后落在马蹄上及打破前面一片寂静的马蹄声。从横线来看,开头两句应该是结尾,正是因为“我’’从江南走至女子的处所也不进去,女子期盼的“容颜如莲花开落”,等待的炽情变成了心灰意冷。最后两句本应该是“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所以“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在这里诗人用了一个小倒装句。这样的安排,造成了结构上的参差错落,因而更显得诗意盎然,在不协调中闪发出光彩。
这首诗另一动人之处是其语言之美,特别是“美丽的错误’’数字。这句话原本就是矛盾,“达达的马蹄”敲响了女子希望重逢的心灵深处,因而美丽。不过,这马蹄声仅仅从前面路过,并不为她的企盼而停驻,因而是个错误。这一起一伏,前后情景的逆转,产生了高度的戏剧性,更形成了清劲跌宕之势。
文字纯净是这首诗的另一个优点。《错误》至今仍能打动无数读者的心弦,最重要的因素不在于以词藻取胜,而是以它内在的情感打动人。这种情感不伪装、不雕饰,在诗中使情景和谐一致,产生了意味不尽的艺术感染力。
一、教材分析:
《赤壁赋》一文属文赋,文质兼美,音韵和谐,乃苏轼之传世名篇。尽管文章抒发的情感,反映的思想有些深奥,但文章在诵读、鉴赏、审美等各方面,均可视作古代散文的经典。同时,体悟文章的精美高妙,对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体会作者豁达的胸襟,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乃至综合素养,有很大的帮助。
二、学生分析:
高一的学生,经过了较长时间的文言文学习,积累了一定的文言基础知识,能够基本阅读浅显的文言文。同时,由于前面已经学习过《阿房宫赋》,对赋体文章的特点也有了一定的了解。但以往强调文言基础知识的内容较多,对文言文整体阅读和感悟的较少,学生把文言文看成枯燥语言知识的积累,缺乏对文言文,尤其是优秀的古代散文的美感认知和情感体悟,所以要在这些方面加以强化。
三﹑设计思想:
文言文的学习要重视学生的自主阅读,因此,应该把朗读、背诵贯穿到文言文教学过程之中,让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内容,加深对作者情感的体悟。文言文教学要重视文言字词的积累和句式的把握,但也不能仅停留在字词句的解释上,文言文也要上出人文情感,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精华,体验作者的人生感受并在情感上与之产生共鸣。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过程中,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这篇赋文质兼美,在景、情、理交融之中蕴含着作者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在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结合文本深入探讨,以竞赛﹑交流、讨论的形式将学生对作者人生态度的理解引向更深的层面。
四、学习目标:
1.把握文赋特点。
2.熟读成诵,增加文言知识积累,积淀文言语感。
3.诵读、品味、鉴赏课文精美的语言。
4.体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结合作者的处境,体验作者的情感,理解作者的人生感悟。
这是一个富于浓重的象征色彩的抒情意境。在这里,诗人把当时的黑暗而沉闷的社会现实暗喻为悠长狭窄而寂寥的“雨巷”。这里没有声音,没有欢乐,没有阳光。而诗人自己,就是这样的雨巷中彳亍彷徨的孤独者。他在孤寂中怀着一个美好希望。希望有一种美好的理想出现在自己面前。诗人笔下的“丁香一样的”姑娘,就是这种美好理想的象征。然而诗人知道,这美好的理想是很难出现的。她和自己一样充满了愁苦和惆帐,而且又是倏忽即逝,像梦一样从身边飘过去了。留下来的,只有诗人自己依然在黑暗的现实中彷徨,和那无法实现的梦一般飘然而逝的希望!
有论者说,《雨巷》是诗人用美好的“想象”来掩盖丑恶的“真实”的“自我解脱”,是“用一些皂泡般的华美的幻象来欺骗自己和读者”,除了艺术上的和谐音律美外,“在内容上并无可取之处”。(凡尼:《戴望舒诗作试论》,《文学评论》1980,4),这些诘难和论断,对于《雨巷》来说,未免过于简单和苛刻了。
《雨巷》产生的1927年夏天,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最黑暗的时代。反动派对革命者的血腥屠杀,造成了笼罩全国的白色恐怖。原来热烈响应了革命的青年,一下子从火的高潮堕入了夜的深渊。他们中的一部分人,找不到革命的前途。他们在痛苦中陷入彷徨迷惘,他们在失望中渴求着新的希望的出现,在阴霾中盼望飘起绚丽的彩虹。《雨巷》就是一部分进步青年这种心境的反映。
戴望舒写这首诗的时候只有二十一二岁。一年多以前,他与同学杜衡、施蛰存、刘呐鸥一起从事革命的文艺活动,并加入了共产主义青年团,用他的热情的笔投入了党的宣传工作。1927年3月,还因宣传革命而被反动当局逮捕拘留过。“四.一二”政变后,他隐居江苏松江,在孤寂中嚼味着“在这个时代做中国人的苦恼”。(《望舒草•序》)他这时候所写的《雨巷》等诗中便自然贮满了彷徨失望和感伤痛苦的情绪;这种彷徨感伤的情绪,不能笼统地说是纯属个人的哀叹,而是现实的黑暗和理想的幻灭在诗人心中的投影。《雨巷》则用短小的抒情的吟诵再现了这部分青年心灵深处典型的声音。在这里我们确实听不到现实苦难的描述和反叛黑暗的呼号。这是低沉的倾述,失望的自白。然而从这倾诉和自白里,我们不是可以分明看到一部分青年在理想幻灭后的痛苦和追求的心境吗?失去美好希望的苦痛在诗句里流动。即使是当时的青年也并非那么容易受着“欺骗”。人们读了《雨巷》,并不是要永远彷徨在雨巷。人们会憎恶这雨巷,渴望出离这雨巷,走到一个没有阴雨,没有愁怨的宽阔光明的地方。
a.徘徊于斗牛之间斗牛:斗宿,牛宿,都是星宿名。
b.纵一苇之所如如:往。
c.渺渺兮予怀予:我。
d.方其破荆州方:刚。
2.下列各句加粗词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a.侣渔虾而友糜鹿b.寄蜉蝣于天地。
c.羡长江之无穷d.托遗响于悲风。
以下3.4题的句子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
3.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a.所以是一代雄杰啊,但今天又在哪里呢?
b.本来是一代雄杰啊,但今天又在哪里呢?
c.所以是一代雄杰啊,但今天如何存在呢?
d.本来是一代雄杰啊,但今天如何存在呢?
4.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a.这是自然界的无穷无尽的宝藏,我和你是可以共同享受的。
b.这是自然界的无穷无尽的宝藏,我和你一起去取用。
c.这是人们无尽的收藏,我和你是可以共同享受的。
d.这是人们无尽的收藏,我和你一起去取用。
5.最能体现苏东坡旷达心怀的两句是[]。
a.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b.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
c.天地之间,物各有主。
d.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
e.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6.对文章理解有误的几项是[]。
a.作者在江风秋月中与客对饮,显出一种乐观的情怀。
b.作者对客人箫声悲凉而感到不解,因而发问。
c.客人箫声婉转,主要是内心怀慕前贤。
d.客人转悲为喜,最后主客畅饮而酣睡舟中。
e.本文是散文,因而重在写景抒情,而不用议论的表达方式。
参考答案。
1.d2.a3.b4.a5.b、e6.c、e。
我第一次看见说书人是在这个小城里。
在城隍庙月台下面,他放一张断腿板桌,前面和两旁,放几条板凳。他是个中年人,穿一件蓝布长衫,脸很黄很瘦。他有一把折扇——黑色的扇面已经不见了,一块惊堂木——又叫做醒木,一个收钱用的小笸箩,这便是他的一切。他的声音不高,并且时常咳嗽,但是很清楚,有时候他要学鲁智深大吼,喽啰们吶喊。他用折扇打、刺、砍、劈,说到关节处把惊堂木一拍,听书的每次给他一个或两个制钱。
说书无疑是一种贱业。说书人,一个世人特准的撒谎家!而我却被迷住了。
他从傍晚直说到天黑,一会儿定更炮响过,接着是寺院里的大钟.再接着,鼓楼上的云牌。当这些声音一个跟着一个以它们宏大的为人熟悉的声调响过之后,摊肆全被收去,庙里安静下来,在黑暗中只有说书人和他的听客。这时候,还有什么是比这更令人感动的?当一切曾使我欢喜和苦痛的全随了岁月暗淡了,只有那些被吹嘘和根本不曾存在过的人物,直到现在还在我昏暗的记忆中出现。跟这些人物一起出现的,还有在夜色模糊中玉墀四周的石栏,一直冲上去的殿角,在空中飞翔的蝙蝠。
时光悄悄地过去,说书人所有的仍旧是那把破折扇,那块惊堂木,那个收钱用的小笸箩。我每次到这小城里来第一个总想到他。他比先前更黄更瘦;他的长衫变成了灰绿色;他咳嗽,并且吐血。间或他仍旧吼,但是比先前更衰弱。听书的也由每次一个或两个制钱给他增加到三个,后来五个,再后来制钱绝迹,每次给他一个铜元。
“再请八个,一个馒头的钱。还有六个;还剩四个;只剩三个了,哪位一动手就够了。”时常将收到的钱数一下,他叹息日子艰难,让客人另外给他增加。
他的老听客慢慢减少了,年老的一个跟着一个死了;年少的都长成大人,他们有了大人的职务,再不然他们到外乡去,离开了这个小城。
最近一次我到这小城里来,我到城隍庙里(城隍庙早已改成俱乐部),在月台下面,原来说书人放桌子的地方停着一个卖汤的。我感到一阵失望,城隍庙原先我们看来多么热闹,现在又如何荒凉。
“说书的还没有来吗?”我忍不住问。
卖汤的说:“他正害病,好几天没有来了。”
第二天,我正在城外漫不经意走着,一副灵柩从后面赶上来,我停在路旁让他们过去。他们是两个扛手,另外跟着个拿铁铲的。
“你们抬的是谁?”
“说书的,”他们中间有人回答。
“说书的死了?”
他们大概认为我的话没有意思,全不作声。
“他怎么死的?”因此我接着问。
“吐血。”
“吐血还说书吗?”
“可不,让他别说了,他硬去,还要穿着那件长衫,要脸啊。”
“他家里人呢?”
“他压根儿没有家。大家集了一点铜元,好歹听了他这么多年书。”
他们顺着大路到郊野上去。我跟在他们后面。这所谓灵框,其实只是一卷用绳子捆着的芦席,说书人的脚从席子里露出来,不住随着扛手的步骤摆动,他的破长衫的一角直垂到地上,一路上扫着路上的浮土。
我们全不说话。埋葬的人不久便越过一个土坡,在乱葬岗上停下来了。就在这里,他们在荒冢中间掘了个坑,然后把说书人放下去,将泥土送下去。
“现在你好到地下去了,带着你的书。”当他们把说书人放下去时候,内中有一位嘲弄的说。
我在旁边看着,毫不动弹地站着。一点不错,说书人,现在你的确应该带着你的书到地下去了,可是你可曾想到你向这个沉闷的世界吹进一股生气,在人类的平凡生活中,你另外创造一个世人永不可企及的,一个侠义勇敢的天地吗?郊野上只剩下我一个人了。这是怎么回事?十字坡现在在哪里?小商河在哪里?我抬头望望前面,这个小城的城外多荒凉啊!
一九四二年一月三日。
(选自《果园城记》,有删改)。
17.如何理解小说中划线句子的含义?(4分)。
答:说是撒谎家,很形象,是因为说书的内容多为被演绎过的历史故事,其中的人物形象是被吹嘘夸大的,或者根本就不曾存在过。(2分)世人特准,是因为人们爱听那些侠义勇敢的故事,并沉迷其中。(2分)。
18.小说中多次写到说书人的长衫,有什么作用?(4分)。
答:(1)符合说书人的身份;(2)坚持穿长衫也体现了说书人对传统艺术的执着;(3)长衫的变化也暗示了说书人生活境况每况愈下;(4)推动情节的发展。(1点1分)。
19.请统观全文,简要分析说书人形象特点。(6分)。
答:(1)说书人技艺高超,让听众沉迷其中,并带来美好回忆;(2)身份低贱,生活落魄,他讲述一个生动的侠义故事常换不来一个馒头钱;(3)对说书艺术执着,生命垂危时还坚持说书。(每点2分)。
20.请探究作者在小说中的情感取向。(6分)。
答:(1)赞美说书人技艺高超,对他展示给人们的美好侠义天地表现出无限眷恋;(2)赞美说书人执着精神以及自尊自爱的品质;(3)遗憾说书人创造的美好世界被小城的人们渐渐遗忘,对传统的文化精神失去了活力,显得荒凉破败感到痛惜。(每点2分)。
严寒持续了好几个星期,鸟儿很快地死去了。田间与灌木篱下,横陈着田凫、椋鸟、画眉等数不清的腐鸟的血衣,鸟儿的肉已被隐秘的老饕吃净了。
突然间,一个清晨,变化出现了。风刮到了南方,海上飘来了温暖和慰藉。午后,太阳露出了几星光亮,鸽子开始不间断地缓慢而笨拙地发出咕咕的叫声。这声音显得有些吃力,仿佛还没有从严冬的打击下缓过气来。黄昏时,从河床的蔷薇棘丛中,开始传出野鸟微弱的啼鸣。
当大地还散落着厚厚的一层鸟的尸体的时候,它们怎么会突然歌唱起来?从夜色中浮起的隐约的清越的声音,使人惊讶。当大地仍在束缚中时,那小小的清越之声已经在柔弱的空气中呼唤春天了。它们的啼鸣,虽然含糊,若断若续,却把明快而萌发的声音抛向苍穹。
冬天离去了。一个新的春天的世界。田地间响起斑鸠的叫声。在不能进入的荆棘丛底,每一个夜晚以及每一个早晨,都会闪动出鸟儿的啼鸣。
它从哪儿来呀?那歌声?在这么长的严酷后,鸟儿们怎么会这么快就复生?它活泼,像泉水,从那里,春天慢慢滴落又喷涌而出。新生活在鸟儿们喉中凝成悦耳的声音。它开辟了银色的通道,为着新鲜的春日,一路潺潺而行。
当冬天抑制一切时,深埋着的春天的生机一片沉默,只等着旧秩序沉重的阻碍退去。冰消雪化之后,顷刻间现出银光闪烁的王国。在毁灭一切的冬天巨浪之下,蛰伏着的是宝贵的百花吐艳的潜力。有一天,黑色的浪潮精力耗尽,缓缓后移,番红花就会突然间显现,胜利地摇曳。于是我们知道,规律变了,这是一片新的天地,喊出了崭新的生活!生活!
不必再注视那些暴露四野的破碎的鸟尸,也无须再回忆严寒中沉闷的响雷,以及重压在我们身上的酷冷。冬天走开了,不管怎样,我们的心会放出歌声。
即使当我们凝视那些散落遍地、尸身不整的鸟儿腐烂而可怕的景象时,屋外也会飘来一阵阵鸽子的咕咕声,那从灌木丛中发出的微弱的啼鸣。那些破碎不堪的毁灭了的生命,意味着冬天疲倦而残缺不全的队伍的撤退。我们耳中充塞的,是新生的造物清明而生动的号音,那造物从身后追赶上来,我们听到了鸟儿们发出的轻柔而欢快的隆隆鼓声。
世界不能选择。我们用眼睛跟随极端的严冬那沾满血迹的骇人的行列,直到它走过去。春天不能抑制,任何力量都不能使鸟儿悄然,不能阻止大野鸽的沸腾,不能滞留美好世界中丰饶的创造,它们不可阻挡地振作自己,来到我们身边。无论人们情愿与否,月桂树总要飘出花香,绵羊总要站立舞蹈,白屈菜总要遍地闪烁,那就是新的天堂和新的大地。
那些强者将跟随冬天从大地上隐遁。春天来到我们中间,银色的泉流在心底奔涌,这喜悦,我们禁不住。在这一时刻,我们将这喜悦接受了!变化的时节,啼唱起不平凡的颂歌,这是极度的苦难所禁不住的,是无数残损的死亡所禁不住的。
多么漫长漫长的冬天,冰封昨天才裂开。但看上去,我们已把它全然忘记了。它奇怪地远离了,像远去的黑暗。看上去那么不真实,像长夜的梦。新世界的光芒摇曳在心中,跃动在身边。我们知道过去的是冬天,漫长、恐怖。我们知道大地被窒息、被残害。我们知道生命的肉体被撕裂,零落遍地。所有的毁害和撕裂,啊,是的,过去曾经降临在我们身上,曾经团团围住我们。它像高空中的一阵风暴,一阵浓雾,或一阵倾盆大雨。它缠在我们周身,像蝙蝠绕进我们的头发,逼得我们发疯。但它永远不是我们最深处真正的自我。我们就是这样,是银色晶莹的泉流,先前是安静的,此时却跌宕而起,注入盛开的花朵。
生命和死亡全部不相容。死时,生便不存在,皆是死亡,犹如一场势不可挡的洪水。继而,一股新的浪头涌起,便全是生命,便是银色的极乐的源泉。
死亡攫住了我们,一切残断,沉入黑暗。生命复生,我们便变成水溪下微弱但美丽的喷泉,朝向鲜花奔去。当炽烈而可爱的画眉,在荆棘丛中平静地发出它的第一声啼鸣时,怎能把它和那些在树丛外血肉模糊、羽毛纷乱的残骸联系在一起呢?在死亡的王国里,不会有清越的歌声,正如死亡不能美化生的世界。
鸽子,还有斑鸠、画眉……不能停止它们的歌唱。它们全身心地投入了,尽管同伴昨天遭遇了毁灭。它们不能哀伤,不能静默,不能追随死亡。死去的,就让它死去。现在生命鼓舞着、摇荡着到新的天堂,新的昊天,在那里,它们禁不住放声歌唱,似乎从来就这般炽烈。
从鸟儿们的歌声中,听到了这场变迁的第一阵爆发。在心底,泉流在涌动,激励着我们前行。谁能阻挠到来的生命冲动呢?它从陌生的地方来,降临在我们身上,使我们乘上了从天国吹来的清新柔风,就如向死而生的鸟儿一样。
一、导入:
今年夏天有一个很明显的天气特征,是什麽?
生答:“多雨!”
一到阴雨的天气,天是湿漉漉的,地是湿漉漉的,让我们的心情不由得也有几分湿漉漉的.雨总是带给我们一些莫名的忧郁、无可名状的哀伤,但这种微妙的情绪又很难准确把握,用语言传神地表达,“雨巷诗人”戴望舒非常成功地做到了这一点,下面,就让我们共同走进雨巷.
二、作者简介。
“雨巷诗人”的大名我们早已听过,有谁知道作者的基本情况?
根据学生回答总结:戴望舒生于杭州,望舒是他给自己起的笔名,出自屈原的《离骚》:”前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奔属.”望舒是神话传说中替月亮驾车的天神,纯洁而温柔,多情又潇洒.
戴望舒出生于3月5日,照西方星象学的说法,属于双鱼座.双鱼座的人浪漫柔情,以爱情为生命的养分,意志薄弱,喜好幻想,逃避现实,优柔寡断.戴望舒就是典型的双鱼座性格.
三,诗歌赏析:。
1、有这样温柔多情的笔名,又有这样浪漫柔和的性情,戴望舒笔下流淌出来的诗句也必然是细腻多情的,下面就让我们共同欣赏这首《雨巷》.
师配乐朗诵.
有好几个男生脱口而出”丁香一样的姑娘美!”(生笑)。
这个姑娘美在何处?她长什麽模样,穿什麽衣服?(生安静)。
无从知道,那何以见得这姑娘的美?
生1:应该是一个纤弱的、优雅的、楚楚动人的、惹人爱怜的小家碧玉。
生2:应该是忧郁的,你只要多看一眼就忍不住被吸引的姑娘。
生齐答:《白蛇传》。
生:肯定更美!
生:象牛毛、象花针、象细丝,细细的、密密的。
宋人秦观又在词中这样描绘春雨:“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春雨也是一个惹人闲愁几许的经典意象.(板书:春雨)而《雨巷》则把文人对雨的喜爱推向了极至:象一幅微微泛黄的旧水墨画,自在飞花、无边丝雨之中,一个长发披肩的女子,从雨巷中袅袅走来,携着一缕丁香花的幽香,载着一怀嫣然极致的心事,有叹息,但不哀伤,有顾盼,但不凄然。
生回答,师归纳总结:既是又不是。丁香姑娘可能是诗人渴望而终未能得的爱情,可能是青年时未酬的壮志,可能是年少时青涩的一个愿望,也可能只是对曾经偶遇的少女倩影的空自怀恋,所以,丁香姑娘是一切转瞬即逝的美好事物的象征,美好回忆的寄托。
生回答,师归纳总结:对丁香姑娘的期盼,对眼前现状的迷茫和对往昔之美的深深追忆。
四、延伸拓展:
学生踊跃发言:
生2:王菲的歌曲《沧海蝴蝶》中有一句歌词特别动人,“给我一刹那,对你宠爱;给我一辈子,送你离开。”(教师点拨)两个人的交会只有一刹那,于是两个人的相互温暖也只在一刹那。短暂的宠爱过后,用漫长漫长的一生来回味这一刹那,珍藏这一刹那,于是,刹那即永恒。
五、布置作业:
1、熟读成诵,在反复诵读中深入体会作者的感情。
2、联系自己的情感体验,写一篇随笔,写下自己对某件往事、某人某物的回忆。
沈从文笔下湘西世界令人陶醉,自然之美,民风之美,爱情之美,风俗之美,亲情之美,或者语言之美,叙事之美,主题之美等等,自读全文,自选角度,结合文本写一篇赏析作文:边城之美,1000字左右。
参考例文一:
来自《边城》的美——沈从文《边城》赏析。
被誉为“现代文学史上最纯净的一个小说文本”,“中国现代文学牧歌传说中的顶峰之作”的《边城》被遴选进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使高中学生得以领略沈从文笔下湘西世界的美。
《边城》所写的故事很简单,然而却极美:在湘西风光秀丽、人情质朴的边远小城,生活着靠摆渡为生的祖孙二人,外公年逾七十,仍很健壮,孙女翠翠十五岁,情窦初开。他们热情助人,纯朴善良。两年前在端午节赛龙舟的盛会上,翠翠邂逅当地船总的二少爷傩送,从此种下情苗。傩送的哥哥天保喜欢上美丽清纯的翠翠,托人向翠翠的外公求亲,而地方上的王团总也看上了傩送,情愿以碾坊作陪嫁把女儿嫁给傩送。傩送不要碾坊,想娶翠翠为妻,宁愿作个摆渡人。于是兄弟俩相约唱歌求婚,让翠翠选择。天保知道翠翠喜欢傩送,为了成全弟弟,外出闯滩,遇意外而死。傩送觉得自己对哥哥的死负有责任,抛下翠翠出走他乡。外公因翠翠的婚事操心担忧,在风雨之夜去世。留下翠翠孤独地守着渡船,痴心地等着傩送归来,“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
小说以兼具抒情诗和小品文的优美笔触,表现自然、民风和人性的美,描绘了水边船上所见到的风物、人情,是一幅诗情浓郁的湘西风情画,充满牧歌情调和地方色彩,形成别具一格的抒情乡土小说。
一、山水美。
《边城》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这样一副画面:“有一小溪,溪边有座白色小塔,塔下住了一户单独的人家。这人家只一个老人,一个女孩子,一只黄狗。小溪流下去,绕山岨流,约三里便汇入茶峒的大河,人若过溪越小山走去,则一只里路就到了茶峒城边。溪流如弓背,山路如弓弦,故远近有了小小差异。小溪宽约二十丈,河床为大片石头作成。静静的水即或深到一篙不能落底,却依然清澈透明,河中游鱼来去皆可以计数。”
小说中那清澈见底的河流,那凭水依山的小城,那河街上的吊脚楼,那攀引缆索的渡船,那关系茶峒“风水”的白塔,那深翠逼人的竹篁中鸟雀的交递鸣叫,……这些富有地方色彩的景物,都自然而又清丽,优美如画让人如入梦境,无不给人美的享受。
二、风情美。
沈从文在《边城》描绘了一幅他童年记忆中、理想世界中的美丽湘西地域风俗画。这幅风俗画是优美的、精致的、奇丽的,它蕴涵了湘西边地的自然风光、社会风俗、人际关系、人情人性等等,积淀着深厚博大而又神秘瑰丽的楚文化。
这种氛围里生活的人们质朴而又善良,任何剑拔弩张在这里都显得格格不入。
在划船比赛中,胜利的队伍可以得到一枚小银牌,在边城之外,总会有人计较谁会得到它,但是在边城人看来,银牌不拘缠到船上哪一个人的头上,都显出一船人合作努力的光荣。在边城,没有争名夺利。
“从文出生于苗汉杂居的湘西,他最熟悉的是这一地区的风土人情。非但熟悉,而且是热爱。”施蛰存如是说。
三、人性美。
边城的人民是“一群未被近代文明污染”的善良人,他们保持着昔日宁静和谐的生活环境与纯朴勤俭的古老民风。透过字里行间,我们能感受到沈先生努力建构了一个充满自然人性的世外桃源,创造的人物闪烁着人性中率真、美丽、虔诚的一面,边城的人民就是人性美的代表。
在《边城》里面,我们看到的是人的淳朴、勤俭、友善、和平的景象。“管理这渡船的,就是住在塔下的那个老人。活了七十年,从二十岁起便守在这溪边,五十年来不知把船来去渡了多少年。年纪虽那么老了,本来应当休息了,但天不许他休息,他仿佛不能够同这一分生活离开,他从不思索自己的职务对于本人的意义,只是静静的很忠实的在那里活下去。”文章在写到掌管水码头顺顺时说:“这个大方洒脱的人,事业虽十分顺手,却因欢喜交朋结友,慷慨而又能济人之急,……明白出门人的甘苦,理解失意人的心情……为人却那么公正无私……既正直和平,又不爱财”。在说到两位年青人的时候,又写得是那样受人欢迎:“结实如小公牛……豪放豁达,不拘常套小节……和气亲人,不骄惰,不浮华。”而更让人称奇的那只小狗也格外显得乖巧、懂事:“有时又与祖父黄狗一同在船上,过渡时与祖父一同动手,船将岸边,祖父正向客人招呼:慢点,慢点时,那只黄狗便口衔绳子,最先一跃而上,且俨然懂得如何方为尽职似的,把船绳紧衔着拖船拢岸。”
主人公翠翠是其中刻画得最成功的一个人物形象,她是湘西山水孕育出来的一个精灵,“她在风日里成长着,皮肤黑黑的,触目青山绿水,一对眸子清如水晶,自然抚养着她,教育着她。”她“为人天真活泼,处处俨然如一只小兽物”,“从不想残忍的事情,从不发愁,从不动气”。边城的风日、山水,使她出落成一个眉清目秀、聪慧温柔,且带几分矜持、几分娇气的少女。她是美的精灵与化身。傩送远走他乡,爷爷溘然长世,她痛苦悲伤但并没有倒下,她谢绝船总让她住进他家的好意,她像爷爷那样守着摆渡的岗位,苦恋着并等待傩送归来,充分表现她性格坚强的一面,展现着柔中有刚的美,她怀着希望与自己坎坷命运作持久的抗争。
《边城》用人性描绘了一个瑰丽而温馨的“边城”世界,这里人性皆真、皆善、皆美,由每个人身上所焕生的人性美、人情美营造了这个世界,这里看不到邪恶、奸诈和贪欲;这里有贫富区分和社会地位高低的差别,但他们都互相亲善着、扶持着;这里也有矛盾,但那决不是善与恶的冲突;小说结局是悲剧性的,但也绝非是奸邪之徒所致。
正如批评家刘西渭所说:“这些可爱的人物,各自有一个厚道然而简单的灵魂,生息在田野晨阳的空气。他们心口相应,行为思想一致。他们是壮实的,冲动的,然而有的是向上的情感,挣扎而且克服了私欲的情感。对于生活没有过分的奢望,他们的心力全用在别人身上:成人之美。”
《边城》在一首清澈、美丽但又有些哀婉的田园牧歌中,为人类的爱做了恰如其分的说明。在这样一篇美丽的文字之中,我们更能感受到一种似乎已为我们所陌生的自然、优美、健康的人性,那种如大自然本身一样凝重、明慧而又本色真实的人生形式。因此,读这样的作品,我们获得的不只是文学艺术的美的享受,更有着对我们心灵人性的滋养与疗补。
四、艺术与人性的回归美。
喜欢《边城》,是因为喜欢它的纯朴,每读《边城》都有如一次灵魂之旅。沈从文在他的小说世界里,以恬静平淡的风格、小品散文的笔调、诗词曲令的意境,构建了一个属于他的'湘西世界',反映了'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于人性的人生形式',刻画出众多性格鲜明、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而《边城》则是他的'湘西世界'的灵魂。《边城》这篇具有牧歌情调的小说,描写的茶峒小镇是一个世外桃源,这里山美、水美、人更美,这里静谧安宁、古风淳朴、景色秀美、民性和善,人与人之间,无论军民、贫富,都互相扶助、互相揖让,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生活犹如一首田园牧歌。《边城》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完美而自足的世界,生、死、聚、散都是自然的、不经意的、由命运安排的,在一首清澈、美丽但又有些哀婉的田园牧歌中,表现出一种优美、自然而又不违悖人性的人生形式,以美丽凄婉的悲剧为人类的爱做了恰如其分的说明。
在《边城》中无论从作者描写的景色,还是人物,抑或是文字的本身,边城中的一切都透露出一种如水的优美和质朴。这种质朴,使存在于这篇文章里的一切都给人一种水般的清亮和干干净净的感觉,使人感觉到回归自然的亲切。
导入:北平是个令许多人魂牵梦绕的帝王之都。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老舍的《想北平》,看看令他如此挂念的北平是个什么样子。
师:首先由我和一位同学一起来朗读这篇文章。在欣赏完文章之后,请大家谈谈你们的初读感受和文章的大致结构。(电教手段:播放《小夜曲》,师生有感情地配乐朗诵。师读1、2、3段,学生读4—8段。)。
(读完)师评:这位同学朗读的很好,她特别注意到北京的儿化音,如:“空儿”、“差点事儿”、“白霜儿”等,还有“哼”这一字读的也很到位,感受到北平对他根深蒂固的影响,渗透到文章德望每一个角落。
好了,下面该由同学们畅所欲言了。
(举手)生:我感到了老舍对北平的真挚的爱。
师:文中哪些词句可以说明。
生:“可是,我真爱北平”,“我之爱北平也近乎这个”,“要落泪了,真想念北平呀!”
师:你找的很准,还有谁来谈谈。
生:作者通过北平与国外其他城市的对比来说明对北平的爱。
师:也就是表现了北平的与众不同,那么文章中哪些地方表现了它的与众不同?
生:第四节到第六节。
第四节通过对比的手法突出了北平的动中有静。
师:“动中有静”!很好,这个词被你找到了。
生:第五节也通过对比突出了北平在布置上的匀调。
第六节到第七节讲到了北平的花多菜多果子多。
师:花多菜多果子多,也就是说生活在北平有何感受,能用文中的语言概括吗?
生:“这就使人更接近自然了”
师:对,就是接近自然。
生:我觉得这篇文章的语言非常的质朴自然,接近生活。比如:第六节中“雨后韭菜叶上还往往带着雨时溅起的泥点,青菜摊子上的红红绿绿”
师:讲的很有道理。
(总结)经过几位同学的发言,我们可以清楚的了解文章的思路。
1---3段:我对北平的印象与感情。
4—7段:从北平的建设、布置、生活环境写出北平的与众不同。
8段:表达感受——想念北平。
三,师:请大家再读文章,读完以后我还要请你们谈感受。关于感受,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讲。
(1)你感到有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得提出来与大家一起讨论,那么请提出。
(2)请划出文中能令你感动的句子,并说明原因。
(3)请对文章的一些手法作出评注。
(学生大声朗读)。
师:同学们可以就任何一点谈谈你们的感受。
生:第四节中“面向着积水滩,背后是~~~也无所求也无可怕,像小儿安睡在摇篮里。”我喜欢这句的描写,他表现了北平的生活环境的快乐舒适,让人很容易平静下来享受这份宁静。
师:很好,那么上一句话“自然,那里也有空旷——不像北平那样既———而又有个边际,使我能摸着那长着红酸枣的老城墙。”你们是如何理解的。
生:摸着老城墙能让人感觉到踏实安全。
师:对,只有在踏实安静的环境中,人才能享受到那份宁静快乐,实现无欲无求。
生:我觉得第二节的“我爱我的母亲,怎样爱?我说不出,在我想一件事讨他——,在我想到———近乎这个”
首先,这段很令我感动;其次,这段文字采用类比的手法表现了我对北平的爱。这是一种用语言不够表达但又难以割舍的刻骨铭心的感情。
(引导:想想一个国家或城市的历史反映在什么上面)。
生:作者所爱的北平是那一段能触动作者心灵的历史,从风景名胜可以看出。
生:我喜欢第三节中“我将永远道不出我的爱,一种像由音乐与图画所引起的爱”这句话。因为他把那种无法用语言只能用心去感受的爱,形象化成像音乐一样动听,像图画一样悦目,让我们可以感知的。
师:分析的很好,大家同意他的看法吗?
生:同意。
生:刚才那位同学讲到对爱的感受说明北平在作者心中的地位无可取代。不过,我想再补充一点:同样在第三节“它是在我的血里,我的性格~~~所赐给的”。
这段话说明北平是孕育老舍成长的地方,我的一切都是她所赐的,同样也表达了作者对北平的刻骨铭心。
师:大家谈的都不错,那么有谁还能提出一些问题来吗?
师:这位同学很有思想,她的问题提出来了,有哪位同学帮忙解答/。
师:对的。还有别的补充吗?比如在第七节中讲到了老舍的生活。
生:第七节中讲到老舍的生活是贫寒的。所以他关注的是和他一样的平民人的生活以及环境。
师:你一针见血。老舍以一个贫寒人的眼光看待北平。那么他看到的就是“自然”“布置匀调”归结到一点就是他的“平民意识”
生:不矛盾。说不出是因为爱到极致却往往难以表达出来,说不出来是为了强调对北平爱之深,诉说很多还是为了表达对北平的爱,所以两者殊途同归。
四背景:(投影)本文写于1936年,那个时候即将爆发抗日战争,由于国家的动荡不安,许多国人颠沛流离居无定所。老舍也再所难免。这时的他离开了生活十几年的北平辗转于青岛、武汉、济南等地。此篇文章就是他在青岛所作。
师:根据文章的背景,请同学们再次读课文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如此想念北平的老舍是个怎样的人?(请从文章中找到依据)。
生:从第三段的最后一句“我不能爱上海与天津,因为我心中有个北平”,
作者强调“我的北平”,最后一句“要落泪了,真想念北平呀!”表现作者是个感情专致的人。
生:我认为他是一个追求恬静、平淡生活的人。
生:我觉得他是一个不喜欢刺激,追求平和心态的人易于满足的人。比如:第四段“在北平有温和的香片茶就够了”
师:很好。香片茶代表北京那种温和深厚的文化底蕴。经过大家讨论:我可以看出老舍是一个不爱战争,感情专一,淡泊无欲无求的学者。
那么在《老舍自传》里有一篇《望北平》的文章,其中有这么一段:八年流浪到处为家,反正到哪里我也还是写作。干嘛去挤车挤船的受罪呢?我很想念家乡,这是当然的。可是我既没钱去买黑票又没有衣锦还乡的光荣。那么就教北平先等一等我吧!写了一首“乡思”七律来结束这段八方之雨。《乡思》:茫茫何处话桑麻?破碎山河破碎家!一带文章千古室,余年心愿半庭花!西风碧海珊瑚冷,北岳霜天羚羊斜。无限乡思秋日晚,夕阳白发待归鸭。
师:从这段文字的字里行间中,我们可以更深入的了解。北平就是老舍的家,也是他精神上永远的家园。
(还是那句话,自己写吧,打字太累了)。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在前面几节课学习了史铁生的《我与地坛》,在这篇文章中,史铁生写道,在他面临心理死亡的时候,是地坛拯救了他,特别是那些自由自在的“小昆虫,蜂儿,蚂蚁,瓢虫”让他懂得生命的忙碌与快乐。在一个人最失望最痛苦的时候,往往是某一件事,甚至某一个物象击中了他的灵魂,让他得以重生。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另外一篇外物拯救灵魂的故事。
板书――――《呱呱》。
二、学生默读文章,完成两个任务。
1,生字词(找个本子抄抄吧)2,用简短的话复述课文。
(2,学生大致回答:作者或我在年轻时候想自杀,在死亡的路上,听到了婴儿呱呱的啼哭声,使作者或我收回了脚步,治愈了内心的创痛)。
三、问题设计:
1,“我”为什么会想到自杀?
(在第一段,学生基本上能找出来,但学生可能不会说最后一句)。
(学生基本上会说拜伦和曼弗雷德的影响,当然最主要的是拜伦)。
3,拜伦为什么会影响到在作者的自杀?
(学生会看下面的注释,然后说拜伦有忧郁倾向。这时候引入作者的经历背景,特别是他在追求自由民主的理想上和拜伦相似。但拜伦勇敢的参加了革命战斗,但作为作者这类的人的懦弱性导致了他不敢去通过暴力去实现理想,万般无奈只好准备用生命去表示微弱的抗争。适当的多讲一些,有利于学生的理解)。
4,那么,刚才同学们在复述的时候,说主人公是作者,行不行呢?
(学生基本明白,可以指作者,更多的是指象作者一样茫然的那一批年轻人)。
5,那么主人公有没有自杀?(没有),哪句话表明他转变的?(第一段的那个葡萄酒比喻展现了主人公的强烈自杀愿望,但“一种隐秘的恐惧使我全身发冷,可是。。。表明他自杀面前的懦弱)。
6,是什么使他有了不自杀的转变?
(婴儿的啼哭声)。
7,在急切想自杀的情况下,为什么仅仅婴儿的啼哭却能让他转变念头?
(创设那个环境,让学生去感悟体会吧。重要的是把文章看完,看透)。
a,婴儿的哭声表示了生命的存在(那个特定的环境)和生命的坚强。
b,苦声唤起了主人公内心深处的对生命的渴望。
8,那么看到这里本文的主题是什么?学完这篇文章之后,你怎么对待自己的生命?
那时候我在瑞士,我非常年轻,自尊心颇强,又是十分孤独。我的生活很艰苦,很不愉快。我什么也没有亲身体验过,就已经感到无聊,意志消沉,经常发脾气。世上的一切我觉得都是毫无价值的,庸俗的——正像年轻人所常有的那样,我心中幸灾乐祸地暗暗怀着一个思想——自杀。“我要证明……我要报仇……”可是证明什么呢?报什么仇呢?这一点连我自己也不清楚。只不过是我胸中的血液在沸腾,仿佛是密封在坛子里的葡萄酒,我感觉到,必须让这葡萄洒流出来.必须把压制着它的坛子砸碎。拜伦是我崇拜的偶像,曼弗雷德是我心目中的英雄。
有一天傍晚,我像曼弗雷德一样决心到远离人寰的、高出于冰川之上的山顶去,那里寸草不生,只有突兀峥嵘的光秃秃的岩石,那里一切声响俱归寂灭。甚至听不到瀑布的喧闹!
我要到那里去干什么……我不知道……也许是去结束自己的生命……。
我去了……。
我走了很长时间,起初在大路上走,后来沿着山径前进,越走越高,越走越高。最后的几幢小房子,最后的一些树木,早已落在我后面了。岩石,四周全是岩石。在前边不远但还看不见的雪,以凛冽的寒气向我袭来;夜的阴影以一团团黑色从四面八方围拢来。
我终于停住了脚步。
多么可怖的寂静啊。
这是死神的国度。
我在这里,就只一个人,一个活着的人,怀着孤傲的愁苦、绝望和蔑视一切的心情,一个离开人寰不想再活下去的、有思想意识的活着的人。一种隐秘的恐惧使我全身冰冷,可是我还在想像中把自己看作是一个伟大的人!
曼弗雷德——不折不扣的曼弗雷德!
一个人!我一个人!我重复着说。一个人面对着死亡。该是时候了吧?不错,是时候了。别了,微不足道的世界。我要一脚把你踢开!
就在这一瞬之间,忽然有一个奇怪的声音传到我耳边,我在仓猝之中一下子不明白这是什么声音,但这是活生生的——人的声音。我吓了一跳,侧耳静听:这声音又重复了一遍。这……这是一个婴儿,一个吃奶婴儿的啼哭声!在这荒山野岭,这里一切的生命似乎早已绝灭了,永远绝灭了,竟然还会有婴儿的啼哭声!
一会儿,在我面前闪过一点摇曳不定的火光。我奔得更快了——忽然,我看见一幢低矮的小房子。这小房子是用石头垒成的,上面有低低的平屋顶,通常是阿尔卑斯山的牧人躲避风雨的,可以在里面住上几个星期。
我推开半掩的门,直冲进屋子,仿佛死神就在背后追逐我。
拜伦,曼弗雷德,自杀的念头,我的高傲,我的伟大,这一切都到哪儿去了?
婴儿继续啼哭着……我却要感激他,感激他的母亲和他的父亲。
一个人的,一个刚刚诞生的生命的充满活力的啼哭声啊,你拯救了我,这生命的礼赞治愈了我内心的伤痛!
雨巷(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诗歌的意象、情感;形象思维在诗歌中的运用;感受“幽怨、凄美”的美学特征。
教学重点:诗歌的意象、情感。
教学难点:形象思维在诗歌中的运用。
课型:新授课。
教法:教师提示,学生动手,动脑。
教学过程:
我首先在黑板上写下了“雨”字,问:“当同学们看到这个字的时候,有什么感受?”教室一片静默。没有一个同学能回答,还有的同学一脸茫然。只有一个同学回答:“麻烦!”“是啊,就是麻烦,烦燥。除此之外呢?”教室里又是一阵沉默。终于没有人发言。“我出道选择题,当你看到雨这个字的时候,你是高兴还是悲伤还是忧郁?”“忧郁!”同学们不约而同的选择了它。“是的,雨,总是带给我们一些莫名的忧郁,无可名状的哀伤。”那么“巷”呢?教室里更加安静,没有一个学生回答。“巷,在北方,被称做小胡同,南方称做弄。就像南北方人一样,南北方的胡同也不尽相同。北方胡同像北方人,直来直去,如果是斜街,就注明。南方的胡同有什么特点呢?我们通过柯灵的《巷》来回答。”“江南的巷,像一篇飘逸恬静的散文,一幅古雅冲淡的图画,有如古代的少女,优娴贞静。”“江南的小巷,又深又长,一个人耐心静静走去,要老半天才走完。它又那么曲折,你望着前面,好像已经堵塞了,可是走了过去,一转弯,依然是巷陌深深,而且更加幽静。那里常是寂寂的,可以清晰地听到自己的足音。”现在请同学回答当你看到“巷”字时的感受。“寂静。”同学们异口同声。“在如此忧郁的天气里,在青石板铺就的小巷中,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让我们共同走进戴望舒的《雨巷》。
首先请同学朗诵这首诗。”一个同学起来朗诵。“从这位同学的朗诵中,你能听出作者的感情吗?”没人回答。只好又是选择题。“兴奋、愁怅、哀伤”。学生们做了选择。没有人选择兴奋。那么这种忧郁之情,作者在文中是通过哪些事物来体现的呢?请同学们找出诗中的事物。
这个过程好像比前几个容易一点,不过也是几经周折,终于找到了。“油纸伞”“雨巷”“姑娘”“篱墙”。“我们再看看这些东西各有什么特点”。“油纸伞”:“油纸”与“有子”谐音,圆形伞面寓意美满、团圆、平安。竹制伞架寓意节节高升。同学们第一次看到“油纸伞”是在哪部影视中?“《白蛇传》!”“是啊,自古油纸伞下演绎了多少经典的爱情故事!油纸伞成了恩爱、浪漫的像征。”“作者撑着油纸伞在小巷中彳亍着,想要干什么呢?”同学们笑了,“寻找自己的爱情。”“我们姑且这么认为。”我们再看姑娘这个意象。这个姑娘像“丁香”一样?那丁香是什么样的?学生还是不知道。“丁香花纤小文弱,清香优雅。古代诗人以此立意,写了不少古今传诵的名作,丁香因此也成了古代诗词中人们熟知的意象之一。”“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丁香被称做是“愁品”。其实,我觉得紫色本身就是忧郁的.颜色。女孩子穿紫衣服最漂亮,但很少有女孩子能把紫衣服穿出那种美感来。所以,这是一个带着愁绪的身穿紫衣的姑娘,她清幽脱俗,忧愁哀怨。“像我一样。这女孩子也撑一把油纸伞,是不是也在寻找自己的爱情?”这两个忧伤的人在蒙蒙的细雨中相遇,同样的哀怨,同样的找寻,却又是同样的擦肩而过”
从这些意象当中,我们可以感觉到一种怎样的氛围?
凄清、冷漠、愁怅。
这又能体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呢?哀怨、惆怅、迷茫--失望、彷徨。
请看,在诗中出现的事物就叫做诗歌的意像。由诗歌意像的特点或感情营造出来的这种氛围就叫意境。一切景语皆情语。这些意境又是为了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所以这三点是一一相扣的。
通过这首诗,我们了解了作者通过各种意象构成意境来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方法,体会了作者失望、迷茫的感情,明白了诗歌的术语:意象、意境。现在留课下作业:
预习《再别康桥》,做练习册1-5题;画出文中的意象;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课后反思。
王红英。
2.通过分析“姑娘”的形象来把握诗歌的情感。
【教学设计】。
本诗读起来很美,学生很喜欢,但是诗歌的主旨却非常隐晦。教师若不加以指导,学生很难理解到“丁香般的姑娘”的'象征意义,即美丽的、虚无缥缈的难以追寻的理想。那怎样才能让学生达到深入理解的目的呢?我想从一句诗,即“我想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入手进行解决。在此句诗中包含着两个问题:1、作者希望逢着的是一个怎样的姑娘?2、作者为什么希望逢着的是这样一个姑娘?第一个问题指向“姑娘”这一人物形象的分析,第二个问题直指本诗的主题。通过分析作者与这一姑娘的相似点就可以把握本诗的主旨与情感。另外,在此基础上,可以再联系屈原的“香草美人喻”,指出这一首诗歌它的古典及浪漫之处。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我们通常都会觉得古典诗词很美,特别读到如“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或者“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时,总能在这些诗词中找到心灵相通之处,不禁感叹它们怎能如此贴合我心。可是,对待现代诗歌就不是如此了,总觉得它们好像还欠了一点火候,但我想在你读了《雨巷》,结识了那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之后,就不会这样说了。因为这首诗,到处都弥漫着一股浓浓的诗意,成为现代新诗的代表作之一。
下面就请同学们来深情朗诵诗歌,并思考幻灯片上的问题:
1.这首诗很美,美在何处?
(同学们自由发言,各抒己见,教师最后总结:)。
这首诗有韵律美,读起来朗朗上口。全诗押“ang”韵,其中如“悠长悠长”,“丁香一样的”“像梦一般的像梦一般”词语和短语的反复也让我们体会到了音乐美;另外有些音节响亮的词语的点缀,比如“冷漠,凄清,又惆怅”。
这首诗有意境美,这个故事发生在江南的一个雨巷里。在这条狭长幽静的雨巷中,“我”撑着一把油纸伞邂逅了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这个姑娘的容貌、深情、动作都留给我深刻的印象,让人难以忘怀,惹人怜爱。
这首诗有结构美。从开头的在雨巷中的期待,到中间的美丽邂逅,再到擦肩而过,最后到姑娘离去后的失落,故事很完整,诗歌首尾照应,读起来有一种回环的美。
这是这首诗歌初读后的感受,也是它一经口诵读就会情不自禁地喜欢上它的理由。
2.可是,我想你们在读这首诗歌的时候,一定还会有很多疑问。我想请同学们再谈谈不理解的地方。
同学提问:作者为什么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
教师分析:这个问题可以分解为两个问题:
“我”喜欢的这个姑娘有什么特点?
我为什么希望逢着一个这样的姑娘?
分析“姑娘”的人物形象。
丁香一样的(颜色、芬芳、忧愁)结着愁怨的姑娘、哀怨、彷徨,默默彳亍着,冷漠、凄清、惆怅;太息一般的眼光,像梦一般的凄婉、迷茫。
一、丁香内涵的解读(搜集丁香花的图片及诗歌)。
让学生看有关丁香的图片,了解它的颜色和形状,扣住“美丽”来讲;
总结:丁香是中国常见的一个意象,就如明月、梅花等都有固定的象征意义一样。
古人发现丁香结(也就是丁香的花苞)极似人的愁心,所以常用来表示愁思。
通过了解古代诗歌来把握“丁香”在诗中的含义。
丁香的诗歌:
代赠。
李商隐。
楼上黄昏欲望休,
玉梯横绝月如钩。
芭蕉不展丁香结,
同向春风各自愁。
浣溪沙。
李璟。
手卷真珠上玉钩,依前春恨锁重楼。
风里落花谁是主,思悠悠。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
回首绿波三楚暮,接天流。
共同点:丁香有结,和“愁”有关。
2.姑娘留给你印象最深的还有什么?
美丽、迷茫、孤独。
3.那作者为什么希望逢着一个这样的姑娘呢?作者有哪些特点?
孤独、彷徨、寂寞、彳亍着、冷漠、凄清、又惆怅。
总结:作者执着追求的是一个能理解他、与之心心相印的姑娘。
二、“飘”字内涵解析。
“飘”让人感觉到虚无缥缈,给人的感觉很奇妙,让人感觉到这个姑娘好像不真实,是一个虚无的存在。
教师总结“姑娘”的形象特点:
美丽、忧愁,与人擦肩而过,又让人可望而不可即。
具备这些特点的会是什么呢?
是美丽的又让人感觉到飘渺的理想。如果“姑娘”象征理想的化,那么,“我”则象征着不断追求理想同时有感到茫然的青年。
《雨巷》产生的1927年夏天,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最黑暗的时代。反动派对革命者的血腥屠杀,造成了笼罩全国的白色恐怖。戴望舒因曾参加进步活动而不得不避居于松江的友人家中,在孤寂中咀嚼着大革命失败后的幻灭与痛苦,心汇总充满了迷惘的情绪和朦胧的希望。
在这里,诗人把当时的黑暗而沉闷的社会现实及内心的苦闷迷茫暗喻为悠长狭窄而寂寥的“雨巷”。(雨巷——黑暗而沉闷的社会大环境与内心苦闷的小环境)。
四、作者简介。
戴望舒是20世纪30年代现代诗派独具特色、颇有影响的诗人,是共产主义青年团的团员,左联成员,曾被日本宪兵拘捕入狱,曾对大革命寄以美好的愿望。因发表《雨巷》,人们称他为“雨巷诗人”。诗人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在隐居乡下时写的,《雨巷》可视为此时他的代表作。它在低沉的氛围里抒发了沉重的情绪。它的深层含义表现的是诗人对爱情、理想、光明等美好事物有所追求而不可得,对黑暗统治有所不满又无可奈何的愁苦心境与幻灭情绪。
五、浪漫主义的手法。
作者在此诗歌中沿袭了诗歌中浪漫主义的手法,将屈原的“香草美人喻”暗含其中,此诗既是对古典手法的传承,又有创新之处。
1.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审美创造力是语文学科的任务,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为诗歌单元,收录了中国现当代的一些优秀诗篇。《雨巷》排在本单元的第二课,作为一首象征派朦脓诗的经典之作,特将它列为精讲课文。鉴赏诗歌应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着重分析意象,品味语言,感受充溢于作品的真情。
2.从课文本身看,《雨巷》是一首带有浓郁古典气息的现代诗歌,它的意象具有典型的象征意义,抓住这点可以让学生拓展深化,掌握诗歌最重要的鉴赏方法——通过意象解读诗人的情感。
高一的新生正处在学习角色的转变期,从初中的学习内容转变到高中的学习内容上,对许多诗歌艺术手法和鉴赏技巧还处于一知半解,似懂非懂的状态中,需要老师正确的引导和点拨,让他们掌握正确的分析鉴赏方法。
1.培养阅读诗歌的兴趣,理解诗歌的思想内涵,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
2.学习鉴赏诗歌的基本方法,初步把握诗歌的艺术特征,注意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感悟诗歌意蕴,不断获得新的阅读体验。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播放歌曲《丁香姑娘》mtv,学生和老师踏歌入场。
二、导入。
同学们,在中国现代诗坛上,有一位现代派诗人,用心感动过无数个孤独寂寞的灵魂。他的名字叫——戴望舒。提起戴望舒,无人不会想起那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1927年,22岁的戴望舒创作了《雨巷》,在诗坛一举成名,并赢得了“雨巷诗人”的雅号。今天,就让我们走进雨巷,痛快地淋一场芬芳的丁香雨吧!
1.听朗读,熟悉内容,初步体会诗歌的情感基调。
2.自由朗读,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后,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节读给大家听,再告诉我们一点朗读技巧。
朗读展示:
预设。
1.读第一节(读)。诗中有种忧愁的感觉,我们应该用心去读,想象诗人写诗时的心情。
2.读第四节(读)。“她静默地走近”这一句要读得轻而缓,把丁香姑娘那种轻巧缓慢的脚步声读出来,而后面“像梦一般凄婉迷茫”应读出一种淡淡的忧愁。
3.读第二节(读)。这一节有三个“丁香”,要读出不一样的味道。例如“丁香一样的忧愁”,这个“丁香”读的时候音调要放低,读出忧愁的感觉。
4.“丁香一样的颜色”是说姑娘很美,要读出喜欢、欣赏的感觉,可以读轻快一点。“丁香一样的芬芳”是写香味,要读出心驰神往的感觉,“丁香”两个字要拖长一点,读的时候面部表情应该是陶醉状,好像嗅到了花香一样,再配一个伸出右手向外拉开的动作。
5.读第5节(读)。“她静默地远了,远了”这一句中“远了”重复出现,前一个“远了”应读得稍重,后一个“远了”要轻读,读出丁香姑娘虚无飘渺的身影渐渐远去的感觉,读出诗人心中的无限怅惘。
6.想读第一节(读)。“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这两个“悠长”之间的停顿应该长一些,这样更能体现雨巷幽深、绵延不绝的特点。
三个意象:寂寥的雨巷、丁香花、颓圮的篱墙。
2.那为什么这些意象能表现忧伤的心情呢?
雨:迷茫、潮湿、阴冷;大家见过江南的雨吗?梅雨季节一下就是一个多月。确实是阴冷、潮湿。
巷:阴暗、狭窄、悠长。
本来就让人感到幽深,寂静的小巷,再加上蒙蒙的细雨,意境更是充满了朦胧美。突出阴暗、清冷、寂寥的环境特征。
颓圮的篱墙:这个篱笆墙是颓圮的,就是让人感觉有种破败、凄凉的气氛。
丁香花:是白色的,白色代表凄凉,看见白色的丁香不免使人产生忧愁的情绪。
丁香花:在雨中飘落,让人感到凄凉。
3.这几个意象中,哪个意象是最美的?
丁香。你们见过丁香花吗?(ppt展示丁香花,展示丁香花的特点。)。
丁香花开在暮春,很容易凋落。诗人面对着丁香花伤春、伤感、落寞。我们看看古代的诗人是怎样写丁香花的。
丁香空结雨中愁。——《浣溪沙》李璟。
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独自愁。——《代赠》李商隐。
从上面这些诗词名句中可以看出,丁香历来都被当作什么的象征?
愁怨。
丁香虽美,但只是一个陪衬,它是谁的陪衬呢?下面我们来探究或想象丁香姑娘的美。
合作探究:男生做第一题,分析丁香姑娘美在哪里,在书上圈点勾画。请女生做第二题,想象你心目中的丁香姑娘,用充满诗意的语言表述出来。请大家准备3分钟。
学生展示预设:
1.外表美,丁香姑娘她有一头乌黑发亮的长发,发髻上扎着一朵紫色的花结,穿着白色的长裙,撑着一把紫色伞,静静地彳亍在雨巷中,眼里含着丝丝忧郁如一幅优美的画卷,从诗中“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
2.气质美,丁香姑娘就像《红楼梦》中的林黛玉,一颦一蹙都显得妩媚动人而又哀愁,忧郁气质。
3.超凡脱俗的美:丁香姑娘很苗条,走路轻飘飘的,所以诗人说“我身旁飘过这女郎”她就像不经意间降落凡尘的仙子!。
4.古典美:在古老而寂寥的雨巷里,在这古朴又悠长的石板路上,丁香姑娘撑着一把油纸伞,与周围的环境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显现了丁香姑娘的古典美。
学生还可能回答到:心灵美,自然美等等,只要言之成理。
1.象征爱情。
丁香姑娘就是诗人心中完美的女神。可见,这是一首什么诗?情诗。
诗人在歌唱他朦胧的爱情,虽然苦涩,但并不凄凉。因为佛说“前世的五百次……”
“回眸,才换来今生的擦肩而过”。
茫茫人海中,能够相逢就是缘分。纵然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但谁又能忘记,那交会时互放的光亮。
拓展延伸: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这两首诗中的爱情有着共同的结局。这爱情都是虚无缥缈的,都没有结果。
2.象征理想。
同学们,《雨巷》中的姑娘除了像丁香,还像什么?像梦。
在文学作品中,“梦”通常指什么?美好的事物、理想。
《再别康桥》中有“寻梦,撑一支长篙”
梦是美好理想的象征,而丁香姑娘像梦,因此,丁香姑娘也能成为美好理想的象征。
归纳一下的话,丁香姑娘象征着美好的爱情,丁香姑娘象征着美好的理想。(屏幕显示这两句话)。
拓展延伸:
象征手法的使用,使得这首诗成为现代派的典范之作。如果只把它看作爱情诗,那就太狭隘了。下面,有一首郭沫若的诗,(屏幕显示《炉中煤——眷念祖国的情绪》第一节)请同学们齐读一遍,告诉我,“年轻的女郎”象征了什么。(生齐读)。
《致橡树》这是一首爱情诗,应该上起来比较的容易,因为,高一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发育的阶段,对于爱情,他们感到既神秘又美丽,还带有几分羞涩,所以,在我的教学设计中,就出现了大胆探讨同学的爱情观,揭开爱情的神秘面纱,启迪学生们独特的审美感受,从而引导他们对爱情的正确认识,告诉他们爱情是一种责任,是需要双方来维持的,而不是同学们想像中的,你喜欢我,我喜欢你的那种爱情模式,现在同学们对待爱情是朦胧的,这是青春期的一种正常反映现象。这些只是我的教学理念。
上完这一课后,我也反思了这样的一个问题:课堂前预设和课堂中的反应。在上每一堂课之前,我都会对第二天的课程进行一个模拟的演练,也进行着对课堂的设想,但是模拟毕竟是模拟,设想也只是我个人的想法,这些想法根本不代表所有人的想法,在课堂中许许多多的东西根本不是我能预知和想象的,一堂课中呈现的流程和效果是不断生成的,学生是有思想的,他们的思想是不受任何人左右的,他们的言论是自由的,也是可以见解的,而我设计出来的题目的答案也不是唯一性的。
首先是导入的问题。我的导入是非常自然的,也引起了学生的们的好奇心,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爱情是人生中一个永恒的话题,对于学生来说应该是一个十分敏感的话题,因此我引用了外国诗人泰戈尔写过的一首诗《最遥远的距离》其中的一小节作为导语的前奏。“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我就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同学在回答我这首诗的内容后,我接着说:爱情是人生中一个永恒的话题,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都极尽才情歌颂它的美好,表达自己的爱情观。“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便是其中精彩的两笔。有人说爱情是一颗心与另一颗心的碰撞;有人说,爱情是闪闪发光的钻石;也有人说,爱情使人欢乐;更有人说,爱情使人迷惘,那爱情到底是什么呢?其实这些不是我真正导入学习诗歌内容的,我真正的导入诗歌内容的是:古人已经用精彩的两笔,表达了自己的爱情观,也使之成为表达爱情的千古绝唱,那么,现在我想听一听作为90后的你们年轻一代对爱情有着怎样的见解,请同学们谈谈你们自己的爱情观?这个问题一提出,竟然只有两三个同学举手发言的,实在有点出乎我的意料,让我感到百思不得其解,其实,我设下这道题目的寓意是想了解当代高中生对待爱情的看法,也是想让胡老师了解她的学生们对自己爱情的想法,从而知道他们现在在想什么,只有做到真正的了解他们,才能帮助他们,可是这一设想失败了,我在他们发言的时候,我都是让他们大胆的说,不要因为自己的班主任在听课,你们就有所顾虑,但是还是没有扭转当时的局面,这让我真的很难堪。我就简单的作了一下总结。同学们对待爱情都有着自己的诠释,面对爱情,我们总有万千遐思,总有无限憧憬,总有许许多多的话想要倾诉,古人留下了表达爱情的千古绝唱,而作为90后的你们也发表了自己的爱情宣言,那么,今天就让我们来看看崛起于70年代末的女作家舒婷是怎样表达自己的爱情观的,现在就让我们走进《致橡树》去寻找答案吧。
其次是诵读中出现的问题。我在简单的介绍完作者和什么是朦胧诗后,我便让同学们进入朗读诗歌的这一环节,因为诗歌朗读,只有反复的朗读才能体会作者想要表达情感,是以有声的语言了再现无声的诗歌境界,朗读就采取以学生朗读为主,让他们整体感知全诗。由于在我的教学设计中缺少了教师泛读的这一环节,使得同学无法感知读诗歌的要理,我们都知道读诗歌就是要重在感情,和该重读的,该弱读的,这是我教学设计当中较为失败的地方。
最后是对诗歌意象的分析。由于分析意象不够到位,设计题目跳跃性比较大,没有结合现实生活分析这类意象所反映出来的现象,所以说让学生很难理解。这样我在提出问题时,就和学生在互动环节上脱节,基本上都是我在讲,他们在听,他们也不想谈谈自己的见解,使得在我上课的过程明显的感觉到这节课的时间变得更加的长,也使得整个课堂气氛显得较为凝重,我们都知道诗歌学习最主要的就是要抓住整首诗的意象,只有抓住诗歌当中的意象作出分析,在举一些现实生活中的实例来加以说明,这样就能使学生很容易的把这类意象掌握了,从而了解诗歌当中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这是指导诗歌学习的原则。
总而言之,我在教学设计中没有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也没有及时的采取课堂应变措施,使得在教学过程中出现了学生回答不上来的尴尬局面,这些都是以后我在教学过程当中不断要完善的事,也是我在实习过程中不断要总结的问题,要不断的吸取教学经验,灵活的处理课堂所发生的一切,不断的磨练自己的教育机智问题。
我的课堂是从和学生闲聊开始的。
在学生们全部坐定之后,我先是和学生调侃。我说:“佛说,前世的五百次回眸,才换来今天的擦肩而过。今天,我们将在一起共度60分钟,大家说,我们前世相互回眸了多少次?”学生们一下子乐开了。我接着说:“听说有外地老师来上课,大家一定很兴奋。哪位同学说一说,你当时是希望来一个什么样的老师来给你们上这节课的?”学生们立刻七嘴八舌起来,说什么的都有,其中有乖巧的趁机说,我们就是希望你这样的老师来上课!我谢了这个学生,我说:“有同学希望来的是位漂亮的女教师,有同学希望来的是位帅气的男教师,还有人希望来的是仙风道骨的老教师,可惜啊,我一样都不符合,真是对不住大家了,自然灾害,我也没有办法改变。”听了我的话,学生们一起笑了。
玩笑只是为了消弭紧张心理、缩短师生间因为陌生而可能产生的对话距离。目的达到后,我开始调查班级总体学习情况。我先是请班长介绍了自己与班级的整体班风和学习氛围,然后请语文课代表介绍了自己和班级的语文课学习情况。通过两位同学的介绍,我得知这个班级是学校的重点班,学生素质很高,上课思考积极,发言也很踊跃。我谢了这两位同学,顺便表扬了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这时,上课的铃声响了。
我把多媒体课件打开,屏幕上于是出现了第一幅画面:
[送你一首诗]。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普希金。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不要忧伤,也不要心急。
抑郁的日子需要镇静,
相信吧,那快乐的日子即将来临。
心,永远憧憬着未来,
然而现在却常常是阴沉。
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是过去,
而那过去了的,就会变成亲切的怀念。
师:咱们最喜欢听班级里哪位同学朗诵课文?请他来给大家朗诵一下这首诗歌,好吗?
学生一起推荐刚刚介绍学习情况的语文课代表。
课代表开始朗诵,音色很好,把握也很到位。
生1:屠格涅夫是十九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生2:屠格涅夫写过《罗亭》《父与子》《猎人笔记》等作品。
师:名——。
生齐答:屠格涅夫。
师:时——。
生齐答:十九世纪。
师:地——。
生齐答:俄国。
师:评——。
生齐答: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师:作——。
生齐答:《罗亭》《父与子》《猎人笔记》等。
师:好,真聪明,一学就会了。记住了啊,以后咱们学课文时,遇见需要掌握的作家了,就要从这五个方面入手来把握。
生3:散文诗就是介于诗歌和散文中间的一种文体,它是用散文的形式、诗歌的语言来表现主题的。
师:噢?你怎么对散文诗的特点这么熟悉,平时也写散文诗吗?
生3:初中时学习过高尔基的散文诗《海燕》。老师讲过的。
生3:就是说作者在一个晚上想自杀,后来听到了婴儿的哭声,就不自杀了的故事。
生4:从课文看,“我”是一个十分孤独的人。文章第一段中写到“我非常年轻,自尊心颇强,又十分孤独”。还有,“我的生活很艰苦,很不愉快”、“意志消沉,经常发脾气”、“世上的一切我都觉得毫无价值”。因为这些原因,所以,“我”想自杀。
师:就这些原因吗,还有没有了?哪位同学帮助补充一下?
生5:还有……“我”崇拜拜伦,曼弗雷德是“我”心目中的英雄。
师:为什么说“我”崇拜拜伦和曼弗雷德,就会想要自杀呢?
生5:这两个人都是悲剧人物。注释上说了,他们思想消极厌世。
师:明白了。你看啊,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呢,“我”一来是物质生活太困乏艰苦了,二来是精神世界太消极了,这两方面的结合,让“我”产生了想要自杀的念头。
生5:我想应该是这样的。
生6:我不能理解。从课文看,“我”是一个知识分子了,他所遇到的,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像他这样的人,在这个社会上多得是了。俗话说,好死不如赖活着。我觉得他这个自杀的念头没有办法理解。
生7:我能理解。我觉得每一个自杀的人,其实都是钻了牛角尖罢了。在我们看来很小的事情,但在自杀者看来就是天大的事情了。我想,人自杀了,一定是有他自杀的理由的。所以,我虽然不赞成自杀,但我能理解他们。
生8:我觉得理解不理解完全要看从什么角度来说了。刚才两位同学,一个是从动机角度来说的,觉得他自杀没有理由;另一位同学是从人的个性角度来说的,觉得自杀者都是因为钻了牛角尖。所以,我感觉他们两说的其实没有什么矛盾,就是说我们不理解他为什么要想自杀,但理解他想自杀是因为钻了牛角尖。
这个同学的发言,赢得了一些掌声。
生9:我觉得是因为从婴儿的哭声中感觉到了生命的可贵。
生10:我觉得是因为婴儿是一个新的生命。生命是如此的美好,自然会激发出我的生命的热情的。
生9、10:是的。应该这样。
生11:“我”“吓了一跳”、“惊讶”,因为“我”觉得这哭声是“微弱的、可怜的、求救的”。
师:为什么说这哭声是“微弱的、可怜的、求救的”?这样写有什么用处吗?
生11:我觉得可能是要用这婴儿的求救的声音来表现出“我”为什么要放弃自杀的念头的。
师:用婴儿求救的声音?
生11:我的意思是婴儿的求救声,让“我”觉得还有人需要自己的救助。这样,“我”就会觉得自己还是一个有用的人。也就不想自杀了。
生12:“我”“急不择路地拼命奔去”,看见一点摇曳的火光后,“奔得更快”。
师:“急不择路”什么意思,说明了什么?
生12:就是说“我”心中焦急,根本不注意脚下的路是好是差。这个成语,写出了“我”为了帮助别人而拼命奔跑时的焦急状态,说明“我”是一个善良的人。
师:噢,“我”很善良。善良的“我”在那传出哭声的地方,看到了什么?
生13:看到了一家三口其乐融融的景象。
生13:“我”微笑着向他们点点头。
生13:这个问题,其实课文的后面三个段落已经回答了。
师:后三段已经回答了吗?好,那我们一起来齐读一下这最后三个段落。
学生齐读课文后三段。
师:这三个段落给了我们答案了吗?
生齐答:给了。
师:是啊,“这生命的礼赞治愈了我内心的创痛!”多好啊,原本是怀揣着救人的崇高目的而去,没有想到的却是拯救了自己。人生就是这样,总会在某些时刻,因某些事情而消沉失落。当我们陷落其中时,总会心灰意冷无所适从,而一旦过了这个坎,回首时便会发现,一切都不过是生活的点缀。但遗憾的是,总有人走不过这个坎儿。一起看一看我们现实生活中的一个案例和一组数据。
投影展示博士自杀例:
2005年8月20日16时多,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26岁的湖南衡阳籍在读博士生孟懿,从研究所教学楼7楼纵身跳下。在遗书中,他直陈自己结束生命的原因是“厌世、精神抑郁”。(9月12日潇湘晨报)。
投影中国自杀人口统计数据例:
据中国心理卫生协会资料显示,自杀在中国已成为位列第五的死亡原因。中国平均自杀率为23/10万,每年自杀死亡人数为28.7万人。此外还至少有100万人自杀未遂。在15岁至34岁的人群中,自杀是首位死因。农村的自杀率是城市的3倍,农村老年人自杀率高于城市老人5倍,全国90%的自杀发生在农村。
师:面对这一个例子、一组数据,你想到了什么?
生14:我很吃惊,从来没有想到过每年有这么多的人自杀。我觉得他们主要还是因为心理障碍才走上自杀的路的。
生15:我觉得主要原因还是在于心理不健康。
师:为什么90%的自杀都发生在农村?农民的心理不健康现象为什么这么严重?
生15:应该是因为贫穷。人穷则志短,志短了,也就觉得自己生活的不如别人,活着没有多大的意义,所以,农村中自杀就高。
生15:是这样的。还有,农村中迷信思想也很严重,有不少人相信迷信,觉得这辈子受苦受难的,还不如死了再投胎,下辈子过个好日子。
师:好,你的这个看法有深度。看来,农村中的高自杀率,还不全部是因为贫穷,更多的还应该是精神世界的原因。再共同看一封遗书。这是一位品学兼优的高中生自杀前留下的。
投影展示,同时我用低沉沙哑的声音为学生们诵读:
我真的要去远行了,带着我的梦,我的希望,去寻找那自由王国。
原本有许多话要说,但现在似乎已无意义了。
我也留恋我爱过的一切,但要坚强地将“人”做下去,仅靠这些爱是远远不够的。
此时,我好害怕孤独呀!我将孤零零地,只身一人乘上小船,漂泊到那个苍白然而纯洁的世界,只有我的梦和幻想陪伴我,我也许仍感孤独,但我终自由了,解脱了。
读这段文字时,我的眼中浸了泪,声音也有些哽咽。我留心了一下,整个教室十分寂静,不少学生的眼睛红了,有少数女生在抹眼泪。
生16:宁小燕的死是不值得的。在我看来,其实生活原本就是美好与丑恶并存的。宁小燕对现实的失望,是因为她所接受的教育中,过于美化了我们生存的这份空间。是教育让我们产生了错觉,过分理想化了我们这个生存环境。所以,我觉得,要想避免这样的悲剧,就应该在教育中直面惨淡的人生,不要只是说些好听的。
生17:我也认为宁小燕的以死抗争没有什么意义。在书本世界的美好与现实社会的丑恶的巨大反差中,宁小燕承受不了这种落差。这说明宁小燕其实是很脆弱的。因为从小到大的生活的优越,她失去了接触真实社会的机会,而只是让自己生活于一种童话般美好纯洁的理想状态中。一旦这种童话世界被打破了,她就找不到寄托自己情感的领地了。所以,她的自杀,其实也是一种精神世界贫穷的表现。像农民们心中装的总是单一的痛苦一样,她的心中装的只是单一的幸福。单一了,也就贫穷了。
师:那我们应该怎么样对待这种理想和现实的矛盾呢?
生17:这就需要辨证地看待问题。
师:怎么个辨证法?
生17:应该从小开始,积极地接触生活认识生活。不要偏激理解,要知道,世界既不会全部是鲜花,也不会全部是荒漠。
投影展示:
人,有没有虚掷自己生命的权利??
学生依照座位自动组合成讨论小组,讨论很热烈。我在学生间巡视,同时参与到两个小组的讨论之中。
师:绝大多数同学都发表了自己的见解了。我们请几位同学给大家阐述一下自己的观点。
生18:我认为,人是不仅仅为了自己而活着的。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我们会得到很多人的帮助,我们没有权利虚掷自己的生命。
生19:古人不是说吗,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父母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养大,实在是不容易。我想,当我们在生活中遇到了巨大的坎坷时,首先就应该获得父母的支持和帮助。有父母的支持,我想没有什么过不去的火焰山的。所以,我反对这种虚掷自己生命的行为。
生20:我想,宁小燕们的自杀,就因为他们心中始终有个结没办法打开。问题解决不了,灵魂就会难受,就会想到用死来解脱。要想摆脱死亡的束缚,那就需要用一种积极的心态来对待生活解决问题。所以,生活中,我们应该乐观、向上、百折不挠。只有如此,我们才会迎来属于我们的快乐和成长。
师:看来大家对生命的认识是基本趋于一致的。面对火热的青春、如花的生命,老师也有万语千言想要表达。就请大家允许我唱一首我最喜欢的歌,算是老师对同学们的一点希望和祝福。
于是,我给学生们唱了《少年壮志不言愁》:“几度风雨,几度春秋,风霜雪雨搏激流。历尽苦难痴情不改,少年壮志不言愁……”我平时喜欢唱歌,这首歌又是我的看家节目,所以发挥得很到位。我唱完后,学生自发地为我鼓掌。
师:谢谢同学们的掌声。“历尽苦难痴情不改,少年壮志不言愁”,这歌词写得多好!人生总难免有各种不如意的时候,老师衷心希望同学们在生活中遭遇坎坷时,能始终高扬起生命的风帆。坎坷不可怕,可怕的是被坎坷绊倒了并不在爬起来。其实,当我们从地上跳起来之后,我们就会发现,一切不过都是生命的点缀!再换个角度来说,天地不会以你的存在而变化的,能够变化的,只是你自己的心情。想想,这句话多有价值多有意义啊。
投影展示陈天华例:
1905年12月4日,陈天华在东京参加了抗议日本政府《取缔清、韩留学生规则》的斗争,11日写绝命书,决心以死来激励国人“共讲爱国”。12日,在东京大森海湾投海自尽,以死报国,时年三十岁。次年5月29日公葬于岳麓山,长沙全城各校师生纷纷参加,送葬队伍达数万人,绵延十余里。“适值夏日,学生皆着白色制服,自长沙城中望之,全山为之缟素”。军警站立一旁,亦为之感动,不加干涉。
生21:古人说,人固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陈天华在国难当头的危急时刻,用自己的牺牲来换取人民的觉醒,他的死就有价值,是一种爱国主义精神的体现。
生22:用一个人的死,来唤醒民众,让更多的人好好地活。我觉得还是应该歌颂和赞美的。
生23:我很敬佩陈天华的这种为了理想而献身的精神,但对他的死却不认可。我觉得他完全可以换一种方式来唤醒民众的,比如像鲁迅先生那样写文章,或者像黄兴那样搞武装起义。
生24:我认同刚才同学的发言。我觉得真的勇士,即使是要牺牲自己的性命,也应该牺牲在同敌人战斗的战场上。像陈天华这样的牺牲,似乎并没有什么价值。他的自杀,实际上并敌不过鲁迅先生的文章。
生杂言:没有必要,见仁见智……。
生25:我感觉两者间的差别还是很大的。宁小燕是为了自身的理想破灭而死,她是为了个人;陈天华是为了唤醒社会,是为了国家和民族利益而死,他是为了真理和正义。
师:这种说法,大家认同吗?
学生们点头赞成。
投影展示:
生26:如果从国家利益出发,我觉得一个人在国难当头的危急时刻,是应该具有一种牺牲小我成全大我的牺牲精神的。但要是从亲情方面来说,这种牺牲,又会给自己的家人带来永远的哀伤。这是一个两难。
师:那要是你就处在这种两难中,你会怎么样?
生26:我没有想过,不过,我想我可能做到舍生取义。
生27:丁勇敢于跳入长江中救人,除了他具有良好的水性之外,更主要的是他具有一颗关爱他人生命的心。当别人的生命受到威胁时,丁勇不是把自己的安危放在第一位,而是义无反顾地救人。我觉得,他的这种品德,实际上就是一种舍生取义。
生28:义无反顾地救人就是舍生取义,这个观点我接受。丁勇救人,把别人的生命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重要,这就是一种道义。当时在场有数百个成年人,大家都没有去救人而只有丁勇做了,这种精神,是值得我们所有人学习的。
生28:和丁勇相比,他们当然很可耻。
师:那他们是不是一定也要像丁勇一样去救人呢?他们有没有权利选择不救人?
生28:这……我想他们是应该有能力去救人的,有能力救而不救,就是不道德的。
师:你只是说他们不道德啊,但他们不违法。如果你去采访他们,也许他们还会反问你,“我为什么要救人?有什么好处?”
生29直接站起来发言:老师你的意思是说,他们的行为虽然不道德,但他们有这样的权利吗?要是人都这么想,那我们的社会还像什么样子。我觉得,对于见死不救,就应该加以惩罚。
师:啊,看得出你对见死不救的行为很气愤,这说明你是一个有着高尚道德感的人。但道德感并不代表法律和必然啊。我想,面对道义,怎么选择,完全由一个人的人生价值观和精神境界来决定。我们再看一个故事,从这个故事中,也许我们可以明白更多的东西。
教学目的:
1、初步了解现代诗歌的一般特点,提高阅读和鉴赏能力。
2、学习新诗借助鲜明生动的形象抒发感情的特点。
3、了解诗歌的象征手法,评判诗中表白的爱情观。
教学方法:
1、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加强直观效果,营造诗画合一的氛围和意境。
2、指导学生朗读,追求声情并茂。
3、指导学生把握同类诗歌的特点和写法,学会鉴赏比较。
课时安排:一课时。
资料来源:电子声像材料(vcd光盘等)。
教学过程:
一、提问导入。
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对爱情主题的课文,视为禁区,可今天,我们要来学习著名女诗人舒婷的新诗《致橡树》。
展示课题:致橡树。
问:本诗完整的标题应该是什么?
同学回答,老师展示动画投影:木棉致橡树。
问:既然是木棉致橡树,那么,木棉又向橡树说了什么呢?
电脑投影,配乐朗诵全诗(《梁山泊与祝英台—共读》)。
答:木棉不愿做:凌霄花鸟儿泉源险峰日光春雨。
电脑投影:痴情的鸟(配鸟鸣)-泉源(配流水声)-险峰。
-日光–春雨。
问:难道这些有什么不好吗?木棉为什么要否定它们呢?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
答:攀援、炫耀;痴情、单调;。
送来、慰藉;增加、衬托;。
从这些词中,我们能看出诗人反对什么样的爱情观呢?有哪些词语可以表达?
“依附、附庸、奴性、无骨气、趋炎附势……”
即是攀附型痴恋型奉献型。
因为这些是感情的单向奉献,而并非平等的心与心的交流,其思想根源是什么?
封建的男尊女卑、三从四德。
展示上述内容的板书投影--板书1。
补充:诗歌《椰子树是什么?》。
电脑投影:诗歌《椰子树是什么?》。
回答:易卜生的《娜拉》(即《玩偶之家》)。
此外,“甚至日光、甚至春雨”结构完整吗?怎样补全?
学生思考、回答,教师归结并播放投影:
甚至也不止像日光,照亮你的前程,温暖你的心灵;。
甚至也不止像春雨,播洒爱的甘霖,滋润你的心田;。
……。
总结:全诗行文至此,我们可以发现:诗人采取“破”的思维方式,目的是引出诗的下半部分,即——立:
并肩站立的树,根相握、叶相触;。
展示投影:并肩的树。(配乐《友谊地久天长》)。
问:有哪些诗句表现了这样的主题?
补充:投影。
枝枝相覆盖,叶叶像交通。(《孔雀东南飞》)。
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长恨歌》)。
问:两棵并肩的树,其形象有什么不同?
铜枝铁干的树:枝干像刀、像剑、像戟。
投影刀、剑、戟树,(配狂风呼啸声)。
问:树是如此,花又怎样呢?
答:花像叹息,又像火炬。
展示投影:红硕的花。(配乐《二泉映月》)。
答:这是通感修辞,“像”重在后一个。
补充投影:杜甫《春夜喜鱼》名句: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不仅如此,在诗人(木棉)的心中,橡树和木棉应当:
分担——寒潮、风雷、霹雳;。
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它们分别表现了什么样的特点?——阳刚气概和阴柔气质。点击投影。
诗人希望做什么?
电脑投影:《寒潮》、《霹雳》、《雾霭》、《虹霓》(均配乐)。
由此,我们可以这样归结:
诗人崇尚的是:
心心相印、患难与共。
共同进步、事业至上。
诗的最后说的“这”,指的就应该是这些。全诗至此,完成了由“破”而“立”的全过程。
投影配乐《梁山泊与祝英台--化蝶》,同学朗诵全诗。
(全班同学闭上眼睛,静听音乐,体味诗的情韵)。
【卞之琳】(1910-2000),生于江苏海门汤家镇,现当代诗人(“汉园三诗人”之一)、文学评论家、翻译家。被公认为是新文化运动中重要的诗歌流派新月派和现代派的代表诗人。
二.背景介绍。
本诗选自卞之琳的《鱼目集》,写于1935年10月,是诗人的重要代表作。据诗人自己说,这首诗本来是一首诗中的四句,因只有这四句诗人感到满意才保留下来,自成一篇。不料这首诗竟成了诗人流传最广,最有代表性的一首诗。
三.细读感悟。
1.读出节奏;感受意蕴。
2.这首诗由哪些意象构成了一种朦胧的意境?
“站在桥上的你”“楼上看风景的人”“桥”“楼”“明月”“窗子”。
前两个画面,“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因为“看风景”这个动作产生了联系。
后两个画面,“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在“装饰”这一点上又产生了联系。
看到的风景,进入梦里,将四个画面交叠在一起。那桥、那水、那楼、那船、那柳……那窗外的一切一切都溶在这一片淡雅、轻柔、迷蒙、缥缈的如织月色之中显得是那么神秘,那么奇妙,那么甜蜜,那么惬意,充溢着奇幻色彩、荡漾着温馨情调。
4.从诗人描绘的四个相互联系的画面中,你悟出了什么道理?
人可以看风景,也可以成为风景;明月可以装饰你的窗子,你也可以反去装饰别人的梦,人生可以互相装饰。
5.这首诗蕴含着怎样的哲理?
世间万物本来就是相对的,互相依存,息息相关。人与人之间、物与物之间,不论自觉与不自觉,都可能发生这样或那样的相对关系。
二、课程建设。
1、课前在云盘里上传《祝福》的背景资料,由学生自主学习。
2、课堂由鲁迅笔下塑造的的经典人物入手,营造学习的氛围。
3、课堂上,巧用优秀课件,引领学生思维,一步一步探究《祝福》的里祥林嫂的人物形象是如何塑造的。
4、再读课文,重点赏析,重点研讨人物形象。
5、课后:学生交流展示个人写作成果。写一个同班同学。
三、教材分析。
《祝福》是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一单元的一篇小说,学习小说要从小说的三要素入手,从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中来挖掘人物形象。这篇小说在我们介绍的鲁镇,祥林嫂几次到鲁镇的故事情节中,刻画了祥林嫂、鲁四老爷和“我“等人物想象。
四、学生分析。
鲁迅的小说《祝福》为名篇作品,作品内容较深刻,学生不易理解,在教学中,老师应引导学生重点把握祥林嫂的形象及其悲剧造成的社会根源。本课时重点分析人物形象。
五、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综合运用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等塑造人物的方法。
2、把握文中的人物形象。
3、综合应用各种方法来塑造人物形象。
六、教学应用情况(如为个性化教学所做的调整,为自主学习所做的支持、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的设计,教与学方式的创新等)。
1、依学定教,根据学生的已有知识和能力提出学习目标、设计教学流程和教学内容。
2、学生自主、互助学习为主。从教学过程开始前的查阅资料到教学过程中的集体研讨,再到撰写论文进行展示和评价,课堂设计始终尊重学生主体性。
七:教学效果。
1、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让学生产生学习的主动性。
2、技术支持特色明显。课前预习利用互联网和微课程翻转课堂,教学进行中利用多种评价量规监控学生学习过程,课堂学习结束后利用云盘汇集积累资料,始终坚持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支持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率。
3、不离语文教学本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最忌离开文本,成为声光电的表演,在教学设计中我们特别注意了不离语文教学本质这一要点。
八:教学成果。
学生能够熟练的掌握人物描写的各种手法,并且能够在情节中分析人物形象,课堂随笔能够应用各种描写人物的手法来塑造身边的人物。
九:获奖情况。
获得年纪同课异构大赛二等奖。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miekuo.com/fanwendaquan/qitafanwen/219166.html